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得病有十因缘

人得病有十因缘

人得病有十因缘
人得病有十因缘

华佗说:人得病有十因缘。一者久坐不饭。二者食无贷。三者忧愁。四者疲极。五者婬泆。六者瞋恚。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九者制上风。十者制下风。从是十因缘生病。

一者,久坐不饭。

坐太久,不按时吃饭。不是说一天坐十二小时以上,而是坐太久,觉得饿了,却不去吃饭或不能吃饭,这是一个致病因素。很多人早饭不吃,饿着肚子忍,坐一上午,到中午时再去吃饭,这已经成为了第一个致病因缘。

现在很多人抱着自己工作压力大、身体不好,他第一条就没有做好。你自身的因素没有做好时,不要埋怨太多的外因。早饭要饱到什么程度呢,要足够在午饭之前不觉得饿。

二者,食无贷。

饮食没有节制,碰到好吃的就吃到撑,没有合适的饭或不好吃的就饿着,这个是饮食无度。

三者,忧愁。

这个因素就是心理问题了,心理状态不好,脏腑功能自然变弱、变差,使各种疾病发生。

四者,疲极。

过于劳累,得不到休息,让身体一直处在疲惫状态。所以觉得累了,觉得特别辛苦了,就停下也好,不赚钱也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一直拖着特别疲惫的身体工作,最终会有一天会崩溃的,如果等到身体崩溃再去调养、去修补,那就费大劲了。要劳逸结合,觉得累了就赶紧休息,不要硬撑。

五者,婬泆(音同“异”)。

房事过度,过于纵欲。

六者,瞋恚(音同“会”)。

这是心情的因素。忧愁是比较倾向于内部的、隐藏的心理状况;嗔是发怒,恚是气恼、怨恨,一个是生气,一个是生闷气。这种心情的剧烈波动,对脏腑造成不好影响。

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

七、八是大小便,有便感不去马上排便。现在很多小孩子都是近视眼,有一个很大原因在于上课时间太长,孩子有便感要忍,不能及时排便。一定要告诉小孩,人在儿童青少年时期一有便感要马上排,有便感而不能排对脏腑伤害特别大。西医来讲粪便重复吸收,会把那些毒物都吸收到身体里面去,中医来讲,它对脏腑的正常运动节律有影响。

九者制上风。十者制下风

七、八是固体性排泄,九、十是气体性。呃逆、打嗝、嗳气、喷嚏,这类叫做上风,十是矢气,就是放屁,这两个也不要忍,忍了也会对脏腑产生损害。

七八九十这四条告诉我们:人体有排泄倾向时一定要让它排出来,为了身体原因不要忍。应该有的排泄你把它压制回去的话,直肠蠕动是一股力量,压制是一股力量,两力相交抗衡,造成纠结,已经对脏腑功能产生影响了。这是佛教也是古印度医学总结的,得病的十种原因。

绝世名伶攻略 橙光游戏绝世名伶攻略

绝世名伶攻略橙光游戏绝世名伶攻略绝世名伶攻略,小编为大家带来橙光游戏绝世名伶攻略,希望这橙光游戏绝世名伶攻略对大家有帮助~ 皇帝线: (HE好感度要求:锦宏好感≥100,辛羽好感≥70,大自然好感≥20) PS:非关键性选项已省略,可自行选择。 [花魁之夜] 选择“反抗”→选择“跳窗” [误闯包房] 选择“向青衣男子求救”→《东风破》→“追忆同伴”(辛羽+10,锦宏+10) [音律辩驳] 选择“坦白”→“反驳”→“劝说”→“叶子”(锦宏+10) [夜间厨房] 1.放心不会给你吃 2.不信你就自己吃(辛羽+10) [初初学琴] 选三“mi/rui/la”,选一“sou/la/duo” [夜下苹果] 1.逃跑吧(辛羽+10) 2.算了吧 [鉴赏乐曲] 选二“山居隐士” [学习吹叶] 选择“试试看”(大自然+10锦宏+10) 吹叶选项:(较薄\ 光滑)(闭合\微张)(食指和拇指\第一)(降低)(紧\增大)(颤音\滑音) [山林刺猬] 选择“耐心的讲道理”→“是的”→“反驳”(锦宏+20) [掉入土坑] 1.亲(锦宏+10) 2.抱(锦宏+20) 3.都不要 [半夜梦魇] 1.抱住他 2.唤醒他→如实交代(锦宏-10)2.唤醒他→假装不知

[山林遇虎] 选择“上前帮忙”→“我怕你会受伤”(辛羽+10) [府内练琴] 1.练习叶曲(大自然+10)2.练琴(辛羽+10)3.逛花园 [将军夫人] 1.反驳(辛羽+10) 2.遵从 [家宴落水] 1.呼唤锦宏(锦宏+20)2.呼唤辛羽(锦宏-20) [鸳鸯戏水] 1.同意(锦宏+10) 2.拒绝 [雷电交加] 1.进入(锦宏+10) 2.不进 [请安太后] 1.《烟花易冷》(锦宏+10)2.《卷珠帘》→进去看看(锦宏-20) [万岁生辰] 1.是您软禁我么 2.您最近在忙什么 3.将军怎么样了(锦宏-10) [夜间出游] 1.与辛羽打招呼 2.沉默回避辛羽(辛羽-10) [街上花灯] 选择去“西市” [猜迷天灯] 选择“猜谜赢天灯”→“婉拒” 灯谜答案:鱼→鹤→蛙→蛇(大自然+5) [帮助女孩] 选择“去空地”(辛羽+5 锦宏+5) [高楼放灯] .放灯→(辛羽+5锦宏+5大自然+5) [生日祝贺] 1.吹叶(锦宏+20) 2.唱歌(锦宏+10) [晨遇刺客] 1.挣脱他质问(锦宏-10) 2.跟随他逃离 [晨遇刺客] 1.帮锦宏 2.帮辛羽(锦宏-10) [被掳楼顶] 1.坦白解释 2.敷衍隐瞒(辛羽-10) [城门围剿] 1.向锦宏求情→他是您挚友/他曾经救过我(锦宏-10) 2.向锦宏解释(锦宏-10) [城门围剿] 选择“反抗”(辛羽+20锦宏-20)(注:此处必选,否则自动转为“囚心人偶”结局) [一夜情愫] 1.反抗(BE囚心人偶) 2.忍受 [将军造反] 1.询问锦宏 2.假装不知(BE囚心人偶) [将军造反] 1.认命(BE囚心人偶)2.不认命 [批阅奏折] 阅览奏折→随意选择→随意选择→选择“反驳” [生无可恋] 1.逃跑(自由纸鸢结局) 2.自绝→大自然≥20转危为安,大自然<20(红颜薄命结局) [兵临城下] 辛羽好感≥70(HE竹林仙居)辛羽好感<70(BE一叶送别) 将军线: (HE好感度要求:辛羽好感≥120,锦宏好感≥40,大自然好感≥20)

因果关系的句子

因果关系的句子 导读:经典句子因果关系的句子 1、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2、有什么样的征兆,就有什么样的事端。 3、幸福不是奖赏,而是结果;苦难不是惩罚,而是报应。 4、没有因就没有果。 5、天知、地知、神知、鬼知,何谓无知;善报、恶报、速报、迟报,终须有报。 6、知其所以然,才能知其然。 7、学生之所以聪明,就因为他们学习刻苦,上课听讲。 8、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9、因为他做了坏事,所以他收到了惩罚。 10、因为我拥有梦想,所以一直在努力。 11、因为我没吃饭,所以我饿了。 12、因为今天下雨,我不能春游,所以我很难过。 13、小明之所以那么开心,是因为他考试得了满分。 14、他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他努力的奋斗过。 15、树叶沙沙响,必定有风来。 16、原因是不显露的,但结果却大家知道。 17、人人都承认,任何事物只要存在,就有它所以存在的原因。 18、种其因者,须食其果。 19、因为下雨了,所以你要带雨伞。

20、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21、因为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所以做人一定要学会勇敢面对。 22、运动的规律就是因果的规律。 23、你有一天将遭遇的灾祸是你某一段时间疏懒的报应。 24、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25、种其因者须食其果。 26、因为我们要找个好工作,所以要好好学习。 27、虽然有了种子,庆祝丰收还是太早。 28、事情一开始,就要想到它的结果。 29、我之所以迟到,是因为堵车。 30、一个为什么,都有其所以然。 31、在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是互相关联的,宇宙本身不过是一条原因和结果的无穷的锁链。 32、清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33、之所以不去爬山,是因为今天下雨了。 34、因为快乐就存在于细微的情节之中,细小到让人熟视无睹,所以快乐的片断往往被我们忽略。 35、因为我回答了题目,所以老师表扬了我。 36、作物之所以能生长,是因为土壤里含有水分和养料。 37、果与因之间的均衡极大,所以很难将原因视为结果的“生身父母”。 38、小明之所以不来下课不来玩,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犯了错误需

10首好听古风歌曲

10首好听古风歌曲 10首好听古风歌曲1) 西游恋 2) 花非花 3) 白蛇 4) 永定四十年河图 5) 【异闻录之二】怀梦草想想 6) 《霜雪照飞骑》——广播剧《流光.. 想想 7) 紫·情禅伍夏秋(五色石南叶) 8) 朝暮逢岁晚小魂 9) 狐言河图 10) 神通墨明棋妙 30首好听古风歌曲1) 乱古——【饺子雨】完美世界同人.. nl不分【outman】 2) 他和他的江湖齐栾 3) 半生赋——记仙剑奇侠传六千歌未央原创音乐 4) 夜色无瑕——橙光游戏《夜色江湖.. critty 5) 《忆江南》五音jw 野野 6) 蓝·也无风雨(feat.绯村柯北) 伍夏秋(五色石南叶) 7) 残唐祭箜篌引音乐工作室 8) 尼亚加拉的拥抱箜篌引音乐工作室 9) 橘颂箜篌引音乐工作室

10) 《金庸群侠传》同名主题曲墨明棋妙 11) 烟雨旧谣——critty 12) 梦遣看花人[ft.玉璇玑] hita 13) 君心不在 nl不分【outman】 14) 曾共霜雪玄觞 15) 前秦风雨【歌曲版】阿睿凌霓剑裳 16) nl不分河图 17) 女魃(《世界千年物语ⅱ》收录曲) hita 18) 西出●幽歌箜篌引音乐工作室 19) 姻缘结--橙光游戏《穿越之姻缘劫》主题曲执素兮 20) 鸾歌《逐浪飞花》(黑天武林外史cos同人主题曲) 贰婶 21) 鼎沸董贞 22) 斩龙董贞 23) 叙世清弄 24) 月满弦刘珂矣 25) 万里残阳-天涯明月刀万里殺盟会主题曲水韵弦音 26) 暮剑寻花阿睿凌霓剑裳 27) 曾醉 hita 28) 昙花 29) 【赤血长殷】演唱:王凯---电视剧琅琊榜插曲王凯 30) 绿·山水吟伍夏秋(五色石南叶)

因果关系的关联词造句

因果关系的关联词造句 1.因为小华身体不舒服,所以她没上课间操。 2.因为我今天有事,所以不去玩先。因果关系的关联词造句 3.我之所以考试没及格,是因为我平时学习不努力。 4.因为行得端,坐得正,所以他问心无愧。 5.由于地面湿滑,因此你外出时一定要小心。 6.基于生病的原因,所以他没有去上课。 7.正因为梦境是熟睡者的幻想,所以幻想即是清醒人的美梦。 8.因为他做了坏事,所以他收到了惩罚。 9.因为经理事事开诚布公,所以职员们都尽力工作。 10.因为需要有个美好的未来,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 11.因为今天天气的问题,我们取消了原来的计划。 12.之所以我不能玩电脑,是因为我的作业还没写完。 13.之所以我会睡懒觉,是因为我昨晚没睡好。 14.因为我的作业没做完,所以我不能出去玩。 15.因为有理想,所以我努力。 16.即使他再怎么记词语,他还是会忘记。 17.虽然这条路很泥泞,但他还是坚持走下去。 18.因为今天下雨,所以没有去旅游。 19.之所以他能取得好成绩,是因为他总是刻苦学习。 20.因为它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它宝贵。

21.因为她的毛是白色的,所以我就叫他白白。 22.他之所以成绩不好,是因为他平时不努力学习。 23.雨水之所以不能把石块滴穿,是因为它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 24.因为我的努力认真,所以在这次的考试中我的成绩有了提高。 25.因为有你的陪伴,所以我从不感觉孤单。因果关系的关联词造句 26.因为怀揣梦想,所以我觉得前途一片光明。 27.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 28.因为李明学习刻苦,所以其成绩一直很优秀。 29.因为我昨晚没睡好,所以今天感觉很疲倦。 30.因为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所以做人一定要学会勇敢面对。 31.因为团结,所以总能够战胜困难,赢得最终胜利! 32.因为姥姥家在农村,所以,那里有很多条别雪覆盖着的小路,也有许多被白霜覆盖着的小树。 33.吊兰因为易活,所以大家都喜欢它。 34.因为辛勤培育这些树苗成长的叔叔、阿姨们怕它们被风刮得东倒西歪,所以就给它们穿上了厚厚的“棉衣”。 35.我穿着旱冰鞋,小心翼翼地往前滑,因为我的技术不精,所以摔跤成了我的家常便饭。 36.他因为当过兵,所以身材非常健壮,衣着整洁,办起事来井井有条。 37.因为它有黑黑的眼圈,所以我给它起名为“熊猫”。

论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好文)

论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 「摘要」我国目前对于侵权行为法上因果关系的研究仍非常滞后,尚未形成任何定型的因果关系认定理论,不能适应现实司法审判实践的需要,因此,对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因果关系问题是民事侵权案件构成要件之一,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而且在法律上尚无明确规定的问题。尽管各国法学家对因果关系问题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但至今仍无一方案能妥善解决问题。秉承现代民法精神的各国侵权行为法无不承认因果关系是使人对某种损害结果或不法事态承担民事责任的必备条件,而如何正确确定因果关系也因此吸引了众多学者和法官的眼球。但令人遗憾的是,因果关系问题目前仍然是一个远未解决的难题;本文从世界两大法系代表理论之比较,我国目前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现状及其发展、因果关系的证明,融会相关哲学观点论述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 「关键词」侵权法,因果关系,证明,认定 现代侵权法以自己责任为一般原则,该原则的核心为行为人对且仅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结果负责,其基本要求之一就是侵权责任的成立必须以行为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为前提。侵权行为法上的因果关系乃是侵权损害中原因与结果之间的相互联系,它是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因果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此类因果关系乃是从已经发生的损害结果出发,逆向查找损害发生的原因,具有逆反性的特点;同时此类因果关系乃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但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对因果关系的认定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司法人员的主观因素在内,这就使主观与客观这一对哲学矛盾在侵权法中的因果关系上尤为突出。 一、世界两大法系因果关系学说之比较 (一)大陆法系因果关系学说 大陆法系,以德国、法国、日本为代表。他们将因果关系区分为责任构成因果与责任范围因果关系,责任构成因果关系性质上讨论的是侵权责任的构成问题,而对于责任范围因果关系则属于损害赔偿责任范围问题。对于因果关系的判定,大陆法系国家主要有“条件说”、“原因说”、“义务射程说”、“相当因果关系说”以及“法规目的说”等,其中最为通行的是“相当因果关系说”,我国现代民法及司法实践中也倾向于此种说法。 相当因果关系说为1888年德国富莱堡大学教授Johamn .Von.Kries 提出的,后成为权威性学说性。所谓相当因果关系是由“条件关系”及“相当性”构成,即某一原因仅于现实情况发生某结果时,还不能断定有因果关系,须依一般观念,在同一条件存在就能发生同一结果时,才能认定该条件与该结果间有因果关系,也即在“条件说”的基础上再引入“相当性”对条件说进行必要的限制。诚如王伯琦所言:“无此行为,必不生此害;有此行为,通常即足以生此损害,则有因果关系。无此行为,虽必无此损害,有此行为,通常亦不生此中损害者,即无因果关系。” 判断相当性的标准有三种学说:一、主观说,此说主张应以行为人行为时所认识或所能认识的事实为标准,确定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

南笙一梦观后感 南笙一梦心得体会

南笙一梦观后感南笙一梦心得体会 1 唔,我知道南笙会嫁给萧承锦,一开始确实打算攻略萧承锦的,惯性思维,嫁的那个人肯定是男主嘛~但是,遇到萧承轩的时候,我就知道,人注定命中有一劫,好比南笙,她的劫就是萧承轩,初见,我们都是如花的少年,萧承轩让人太过心疼,很难不心软,同是皇子,为什么差那么多,为什么那么不公平,遇到他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南笙命中一劫,怕是过不了了,本来一切都很美好,我以为他们会一直这样下去,我忘了萧承锦,忘了最初的想法,可惜,南笙和萧承轩,从来都是有缘无分,一步错,步步错,一次次的互相伤害,言语冲突,渐行渐远,想见,不敢见,不能见,太痛太痛,两个人都背负太多,怎么办,所有的伤害,都是因为太爱,你太重要,我怕失去,我想知道我对你到底是什么,重不重要,我有太多的无奈,太多的痛苦,不能告诉你,南笙的痛苦,萧承锦的痛苦,我看在眼里只能泪流满面,怎么办太过心疼,怎么办只能错过,如果有来世,但愿他们可以在一起,南笙过世时,希望回到初见的地方,是啊,人生若只如初见,只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2 起初看到这个游戏只是因为喜欢的作者收藏认为会很好玩所以抱着试探的心思点开这个游戏 打算写长评也是看到了写长评送积分的活动而已 点开游戏看到的精美的菜单键得当的配乐,精美的配图更加想要继续玩下去而不是仅仅想要得到积分 简单看了一下简介梦醒方惊觉骗局难回首蹉跎光阴南笙一梦这种简洁风格恰巧对了自己的喜好 所以点了个赞,我不是土豪没有鲜花只有用点赞这种简单的方式表达我的喜爱 可以说我的橙光之旅是开始时从朋友介绍的姻缘劫开始的 我看了看精评发现真的有一位妹砸说的很对邵风真的好像打酱油的....原谅我的直白 确实绍风的立绘真的超级像路人甲,然后这并不对剧情产生任何影响.... 发现本人好像是个抖m为什么萧承锦如此之虐我还依然想要攻略她捏,不过他真的好帅的样子 为什么我们一直“移情别恋”??这要都怪作者菌心思太慎密,故事太完整,让我们刚从一个坑爬出来,又掉入了另一个坑。霍霍~~其实也没啥,都是真爱,排名不分先后~~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中).doc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中)- 第三章、英美法系因果关系学说之检讨 第一节、英美法系因果关系之结构 英美法系对于侵权行为法上因果关系的认定采取的是一种两分法的思维程序。英美法把因果关系区分为两类,一为事实上的原因(Cause in Fact),二为法律上的原因(Legal Cause),也称为近因(Proximate Cause)。其对于因果关系的判定也是分为两个步骤的,事实因果关系由陪审团认定,而法律因果关系由法官认定。 事实上的因果关系只涉及客观事实问题,即从客观事实的联系上分析归纳出导致损害结果的原因范围。一般而言,所有对结果的发生具有原因力的事实,都可以称为该结果事实上的原因。但是,事实上的因果关系只是反映了行为与结果之间的事实上的联系,并不直接印象侵权责任。行为人要对其行为结果负责,除须具备事实上的因果关系,还须具备法律上的原因。此处需要指出的是,“法律上原因”这一术语并未被英美法院广泛接受,习惯上仍然称为“近因”(proximate cause)。[35] 近因(proximate cause),与远因(remote cause)相对,法谚“只看近因,不看远因”就是通常所说的近因原则。但是,这里的“近”和“远”怎么界定?是以时间的先后来划分,还是以效力的主次来划分?

《布莱克法学词典》认为:“这里所谓的最近,不必是实践或空间上的最近,而是一种因果关系的最近。损害的近因是主因或动因或有效原因。”而美国著名的侵权法教授Prosser则认为,Proximate一词,系谓时间与空间上最近。而1918年英国上议院在Ley land shipping Co.Ltd.V. Norwich Union Fire Insurance Society Ltd一案中作出的判决认为近因是指效力上占主导地位(dominant efficacy)的原因。 以近因作为因果关系判定的标准首见于美国法院1866年在著名的纽约火灾案的判决,该案建立了这样一项法律原则,即如果被告因过失引起的火灾造成大片建筑焚毁,该被告仅对所引燃的首幢建筑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36] 即在认定侵权行为法上的因果关系时,首先必须明确侵权人之侵害行为即应由其负责人的事件是否在事实上与侵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之后再对事实上构成损害原因的侵害行为或应由侵权者负责的事件是否成为侵权人对由此引起的损害应承担法律责任的法律上原因作出判断。如侵害事实与损害结果之间没有引起与被引起的客观联系,问题就此终结。否则,则再进一步确定此种客观因果关系能不能作为决定侵权责任之因果关系。 [37] 第二节、学说之列举与检讨 按照英美法系对于侵权行为法上因果关系认定的两分法的

句子间的因果关系

Good morning everybody, it’s my honors to be your teacher this summer. The decline in sales is due to several factors.(销售下降要归咎於若干因素。 诺基亚的例子 1.朋友关系- 最普遍常见用一些信号词(Signal Words)来组织句子 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段落与段落间的关系,观察两个人是否的好朋友就像好朋友的标志经常一起吃饭逛街打电话 显示因果关系的信号词:for, thus, because, for this reason, so, therefore, since, consequently 等等 1-1Because 和So, 周瑜和诸葛亮。周瑜死前说即生渝何生亮。不能同时出现的复合句。但是有时候大家还会犯类似的错误。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由于不同语言的泛化generalization现象。(简单句、并 列句和复合句) .所谓泛化理论是指能够把自己在一种情境下得到的经验加以"泛化",并把它推广应用到另一种情境中去. Because,Because of 就像龙凤胎兄妹 1-2). Because of several factors,Nokia’s sales decline. 1-3) Because management reasons Nokia’s sales并不表示我很满…so that …;…so ….that…

so…that…引导结果状语从句。两个人不在一起了,结果就不同了因此他们的意义它们有所不同,请注意下面几点: 1、so…that…引导结果状语从句,在so…that…句型中,so后面加形容词或副词,其意为“如此……以至于……”。如: 1) I was so busy here (that) I had no time to write a letter. 我在这里很忙,没时间写信。 2) He run so fast that I couldn’t catch up with him. 他跑得那么快,我没赶上他。 3)It’s so hot that I can’t sleep. 天气热得我不能入睡。 so… that…引导的是表示结果的状语从句,但不一定是“如此……以至于……”。如: 1) The workers did so well that he was pleased with them. 工人们干得很好,他对他们很满意。 我们都知道so that引导目的状语从句,so 是一个人that一个人两个人志同道合形影不离就有共同目标。so that引导目的状语从句,其从句中的谓语动词通常和can, should等情态动词连用,而且主句和从句之间不使用逗号,意为“以便,为了,使能够”。如: 1) They got up early so that they could catch the early bus. 为了能赶上早班车,他们早早就起床了。 2) Say slowly so that I can understand you. 说慢点,好让我听明白。

论因果关系

论因果关系 摘要: 对事物间因果关系的探索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开始了,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的检验和总结,使因果关系成为人们事实推理和认识未知的指南。原因与结果本是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但随着人们对因果关系的探索和研究,各相关具体学科则从自身的角度对因果关系问题给予了关注,法律中的因果关系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对哲学中的因果关系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较深入的比较了哲学因果关系和法律因果关系,就二者的统一性和区别做出了概括。目的在于正确理解和认识二者,避免将法律因果关系等同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忽略学科的特殊性,做出错误的判断。 关键词:哲学因果关系怀疑论习惯性联想 法律因果关系因果链条统一性

正文: 对事物间因果关系的探索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开始了,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由于人类的活动,就建立了因果观念的基础”。从概念来源上考究,史料考察表明,因果关系概念并不是由某一位先哲的个人思想所提出的,它也不是一种导出的规律或者派生的法则,而是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逐步总结出来的一个关于事物联系和生灭变化的基本法则,并在历史和实践中长期受应用与检验进而不断完善,成为人们事实推理和认识未知的指南。 原因与结果是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从中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因果关系的探索和研究,各相关具体学科则从自身的角度对因果关系问题给予了关注,法律因果关系即为其中之一。 一、哲学因果关系的认识 18世纪英国经验哲学家大卫·休谟对因果关系的理解独树一帜,对其后的因果关系研究影响深远。他在谈到习惯对人的影响时,强调“因果法则”的重要性,举了台球桌上两球相撞的例子。将台球桌上的一个黑球推向一个静止的白球,使两球发生碰撞,结果是白球开始滚动。观察到这样的情形,我们通常会说黑球的碰撞是白球开始滚动的原因。但是休谟却指出,他所经验到的唯一事件是白球开始滚过台面,他并没有经验到它滚动的实际原因。也就是说,他只经验到一件事情发生之后,另一件事情跟着发生,但他并没有经验到第一件事情是第二件的原因。我们可以这样质疑,为什么不是在黑球滚动到几乎要接近白球的时候,白球主动发生运动呢?休谟的因果理论一方面提出,任何两个特定现象的因果连接总是需要基于一般的因果规律;另一方面,在经验世界的范围内并不存在一般的因果规律,存在的知识心灵观察到的现象之间的恒常结合。 休谟提出了以人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习惯性联想。他是这样描述因果信念的心理过程的:人们多次经验到甲事件随着乙事件的发生而发生,这种被知觉到的事件的固定的结合,在我们心中造成了两种知觉的联合,当这种知觉的联合非常强有力,以至于使我们“下定决心”要从对乙事件的知觉过渡到甲事件的思考、期待,这是习惯作用的结果。这种习惯也是一种心理信念。当我们观察到乙事件后,我们就会联想、推断出与乙事件恒常结合出现的甲事件,由此形成了我们的因果信念。乙事件发生后,我们的知觉就会过渡到对甲事件的思考、期待中,达到这种程度以后,我们就在这两种事件间建立了一种必然联系。休谟以其对因果关系决定论的批判,否定了因果关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必然性,最终走向了唯心主义怀疑论的道路。 继休谟之后,诸多哲学家关于因果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论述。对康德来说,一个原因概念乃是一个变化概念,这个变化是遵循规律或法则而发生的,它是为规律所支配的事物的序列。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力图在思辨哲学的范围内突破因果关系的机械性质,把机械唯物主义的因果关系理解为形式上的因果关系,把辩证法上的因果关系理解为规定的因果关系。恩格斯唯物主义改造了黑格尔的合理思想,用实践观点论证了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因果观。以上所评析的几种西方近代哲学史上的因果观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当代认识论的观点也基本以其为原型。 二、法律因果关系与哲学因果关系之区别

认识句子间的因果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

正确认识句子间的因果关系 句子间的因果关系表示前后分句之间存在着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是解说性的因果关系,有先因后果,如:因为水变成冰时体积增大,密度缩小,所以冰能浮在水面。有先果后因,如: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好成绩,是因为大家平时学习很刻苦。 二是推论型的因果关系,有据因推果,如:既然他天不亮就已经从家里动身了,那么,他一定能在天亮之前赶到目的地。有据果推因,如:既然大家一致推举他为班长,可以肯定他平时在大家心目中的威信一定是比较高的。 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那么)……”等。 正确认识句子间的条件关系 句子之间的条件关系一般有这样三种情况: 一是有这个条件就会有相应的结果。没有这个条件,也不一定没有这个结果。如:在正常的大气压下,只要达到摄氏零度,水就会结冰。而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有了这个条件才会有相应的结果,没有这个条件就不会有这个结果。如:只有到了春天,你才能在这里看到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三是表示排除一切条件,即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相应结果。如:无论我们走到什么地方,都不要忘了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 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有“无论(任凭)……都(也)……”、“只

要……就……”、“只有……才……”等。 正确认识句子间的转折关系 句子之间的转折关系往往表示意思的相反或相对。在一般情况下,前后两个分局之间存在着明显相反的意思,这是典型的转折句,如:虽然天下着雨,但是我们的联欢会依然在进行着。有时,前后分句之间的意思并不存在着明显的矛盾,而是相对的,这也是典型的转折句,如:我们不能为了一点小事而伤了同学的感情,当然也不能回避这个矛盾。在转折关系的句子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那就是前后两个分句之间的意思是基本一致的,而后面的转折只是对前句附加一个说明和修正,补充一下而已。如:他身体已经基本康复了,只是偶尔还有一点咳嗽。 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不过……”、“……可是……”、“……然而……”等。 正确认识句子间的递进关系 句子之间的递进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形: 1、一般递进。表示后一分句在语义上比前一分句更进一层。它有两种形式,一是正递,即后一分句比前一分句更进一层。如:我爱北京,我更爱秋天的北京。二是反递,即前句和后句语义是相对的,后句从反面上讲。如:他不但没有赶紧退缩回去,反而舔着脸笑嘻嘻地走了过来。 2、衬托递进。用相关的事物来对照比较而表示递进。他也有两种形式,一是弱衬,即以弱衬强,一般用否定式。表示弱的况且不行,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和客观归责论(一)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和客观归责论(一) 关键词:条件说/相当因果关系说/客观归责/比较 内容提要:刑法因果关系理论中的条件说和相当因果关系说对于案件处理都有其独特意义,但也有不足,所以客观归责理论得以产生。客观归责理论将实行行为概念形式化;试图弱化甚至消灭传统因果关系论的影响力,将因果关系降为纯粹自然的联系;放弃对行为和后果之间的相当性判断,因而也有不合理之处。如果对实行行为作实质评价;对因果关系不是仅仅从存在论的意义上,还从论理的意义上进行理解;对相当性是否存在作审慎判断,就基本上可以得出客观归责理论不需要的结论。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指实行行为同危害结果之间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因果关系论的意义在于任何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所导致的后果负责,但又要排除各种形式的株连。在司法实践中,要将所发生的结果归咎于行为人,就必须要求行为人的实行行为与结果之间具有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否则这种归责就违背了罪责自负的要求。 在刑事审判中,凡是因果关系需要判断的犯罪,都要求法官在判决书中有所表述,否则刑事判决难以令人信服。但是,在这方面,我们还有许多不足。这与刑事审判一直以来不注重说理有关,更与刑法学中因果关系理论不发达有关。所以,厘清因果关系理论的脉络,并对其与客观归责的关系进行研究,是刑法学的重要课题。 条件说的合理性与缺陷

(一)中国刑法学的传统观念及其缺陷 在我国刑法中,关于因果关系的争论主要集中于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之间。必然因果关系说认为,只有当危害行为中包含着危害结果产生的根据,并合乎规律地产生了结果时,实行行为与结果之间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而且也只有这一因果关系,才是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偶然因果关系说则认为,当行为本身并不包含产生危害结果的根据,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偶然地介入了其他因素,并由于这一介入因素合乎规律地引起结果发生时,危害行为与结果之间就是偶然的因果关系,介入因素与结果之间是必然因果关系。无论是必然因果关系还是偶然因果关系,都属于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实行行为同结果之间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当然属于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但是必然因果关系说所提出的所谓行为之中存在着结果产生的根据,这一结论的判定是极其困难的,缺乏实用价值,司法活动过程中很难在行为之中先在地寻找事物发展的根据并据此认定结果发生的必然性。另外,必然因果关系说不当地限制了因果关系的范围,因而必然不正确地限定刑事责任的范围。(注:高铭暄等主编:《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在相对的意义上,偶然因果关系说弥补了必然因果关系说的缺陷。偶然因果关系与条件说十分接近。但是,即使承认偶然因果关系说,也还有很多不明确的问题:偶然因果关系如果只影响量刑,其在刑法上

英语因果关系表达法

表示因果关系的英语表达法 英语中表示因果关系的方式很多。除原因状语从句之外,名词、介词、连接副词、主动词、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等也都可以用来表示逻辑上的因果关系。 一、名词表示逻辑上的因果关系 常用的表示因果关系的名词有result,cause和 reason等。例如: Ken's illness is the result of drinking heavily.肯生病的原因是酗酒。 What was the cause of the air crash?导致那起空难的原因是什么? 二、介词表示逻辑上的因果关系 从结构来看,介词分为简单介词和复杂介词。简单介词通常由一个单词构成,而复杂介词通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构成。简单介词和复杂介词都可以用来表示因果关系。 1.简单介词 常用的表示因果关系的简单介词有from,at, through和with等。例如: He felt very powerless from lack of money.由于缺钱,他感到很无奈。 My mother always rejoices at my success.母亲总是为我的成功而欣喜。 2.复杂介词 常用的表示因果关系的复杂介词有due to, because of, owing to, thanks to, as a result of, in consequence of, on account of和in view of等。例如: Due to hard work, they won promotion由于工作努力,他们得到了晋升。 The football match was cancelled because of the heavy mist.这场足球比赛因大雾而被取消。 三、连接副词表示逻辑上的因果关系 连接副词在分句之间起连接作用,充当连接性状语。常用的表示因果关系的连接副词有hence, therefore, thus, accordingly和consequently等。例如: My mother is ill, hence I must go home now.因为妈妈病了,所以我现在必须回家。 It rained, therefore the game was put off.因为下雨,所以比赛延期举行。 四、主动词表示逻辑上的因果关系 英语主动词分为单词动词和词组动词。单词动词是指由一个单词构成的动词,而词组动词则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构成的动词。单词动词和词组动词都可以用来表示逻辑上的因果关系。 1.单词动词 常用的表示因果关系的单词动词有cause, make和impel等。例如: The cold weather caused many animals to die.由于天气寒冷,许多动物都被冻死了。 Her death made him very sad.她的去世令他很难过。 2.词组动词 常用的表示因果关系的词组动词有result in, stem from, bring about和lead to 等。例如: The talks resulted in destroying a lot of missiles.谈判的结果是许多导弹被销毁了。 Their discontent stemmed from low pay and poor working conditions.工资低和工作条件差是他们产生不满情绪的原因。 五、并列连词and表示逻辑上的因果关系 有时,and连接的两个并列谓语可以表示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前一个谓语表示原因,

论休谟因果关系理论

论休谟因果关系理论 发表时间:2018-09-18T10:03:57.743Z 来源:《知识-力量》1月中作者:叶文倩马晓媚[导读] 休谟指出因果关系并非像唯理派哲学家认为的那样,是理性先验推论的结果,也不像经验派哲学家认为的那样,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他指出因果关系是在类似关系和接近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习惯性联想,并不具有普遍必然性。(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321004)摘要:休谟指出因果关系并非像唯理派哲学家认为的那样,是理性先验推论的结果,也不像经验派哲学家认为的那样,具有普遍性和必然 性。他指出因果关系是在类似关系和接近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习惯性联想,并不具有普遍必然性。因果关系理论的实质是通过对这种“恒常联结”状态下的两个对象的观察,心灵就养成一种习惯,使其不必借助任何记忆观念,由于形成了习惯,一般人就很容易由作为原因的对象推到作为结果的对象,从而忽略了因果推理的一系列原则和复杂的心理过程,而断然相信原因与结果之间有一种必然联系,。谟因果关系理论虽然在表面上广为人知,但对其基本内容及历史影响的认识却存在着简单化的倾向,遭到了很多哲学家的质疑,随后也得到了很多哲学家的澄清。 关键词:因果关系必然性经验理性本文将主要考察休谟《人性论》中关于因果关系的论述,并结合《人类理解论》中的主要观点进行研究。 一、休谟因果关系理论产生的原因 休谟哲学包括因果关系理论绝不是凭空产生的,大卫?休谟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在西方哲学史上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对因果关系理论第一个做详细论证的哲学家就是休谟。他把经验论哲学贯彻到底,他认为因果关系只不过是思想中的习惯性联想。休谟其因果关系理论对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影响极大,对进行哲学思考也颇有益处。休谟因果关系理论产生有其自身的现实原因和理论原因。 (一)休谟因果关系理论产生的现实原因休谟哲学是16-18世纪、特别是17世纪下叶到18世纪初科学发展状况的产物,因果关系理论就是在这样的科技背景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 在力学方面,伽利略和牛顿发现了运动的基本定律和物体相互运动的基本定律。在天文学方面,哥白尼的日心说逐渐取代了地心模式。在生物学方面,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大约从1690年起至1760年止,西欧处于科学发展的相对停滞时期。科学的发展状况在休谟哲学中打下了很深的烙印。自然科学发展的相对停滞,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休谟对科学的看法。这也是休谟否定因果关系的普遍性和必然性的原因之一。 在文化背景方面,休谟所处的时代,还是个人主义盛行的时代。 (二)休谟因果关系理论产生的理论原因无论是洛克的观点还是贝克莱的观点,休谟一概予以否定。他认为这些观点都是存在于经验论哲学中的唯理论的思想倾向。在经验观察中我们根本得不到原因与结果这种产生与被产生的关系,也得不到上帝的观念。我们的感官只是告诉我们一个个相互区别相互分离的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这些简单印象和观念只有通过观念间的联结则形成因果推理。 二、休谟的因果关系理论的基本内容 首先,体谟认为,尽管一个人有健全的理性。在遇到一个全新的物象时,即使极其精确并全面地考察了这个物象的各种可感性质,也不能由此推断出它产生的原因和将导致的结果。理性之所以无助于发现因果关系.是由于原因和结果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事物。二者没有互相蕴含的关系。休谟不否认结果在事实上往往是跟着原因来的,但是却否认结果必然地跟着原因而来。这就摧毁了因果关系的必然性。 他以打弹子为例,因果联系是由两个要素构成的,一个是事物的恒常“会合”,另一个则是心灵根据习惯而作的联想或推断。这就摧毁了因果关系的客观性。 既然体谟认为因果理念决不是像唯物理论者所说的那样是理性先验推论的结果,那么它是否像经验论者所说的那样是经过经验观察、后天综合归纳的结果呢?对此,休谟同样给于否定的答复。作为经验论者,休谟坚决主张因果观念的获得必须根据经验,否定一切脱离经验去寻求因果观念的企图。但体谟认为仅仅根据经验本身是不能获得因果观念的。因为经验观察其能告诉我们事物。 休谟不仅否定了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而且还把必然性本身也归结为主观思想。他认为,任何事物本身都无所谓必然性,必然性不过是人的思想中的一种决定作用而已。 三、关于休谟因果关系理论的质疑与澄清 因果推理历来是发现事物的存在和内在联系的主要方法。休谟认为,因果推理只是经验现象的规则出现和我们的心理习惯的产物,因果知识没有客观必然性。所谓因果关系只不过是我们的心灵对事件之间恒常出现的前后接续关系和相继关系的习惯性联想而已。我们可以借因果推理满足生活的需要,却不能说因此获得了对事物的存在、性质和联系的真是知识。 休谟因果关系理论虽然在表面上广为人知,但对其基本内容及历史影响的认识却存在着简单化的倾向,遭到了很多哲学家的质疑。 黎德指出休谟哲学的实质是怀疑主义,是洛克和贝克莱的经验论发展的必然结果。休谟的怀疑论认为人的认识的直接对象不是客观外界的事物,而是心灵中的观念。 在当今流行的任何一本哲学词典中,“休谟问题”都被解释为“归纳问题”。可是,历史事实是:休谟本人大谈特谈的是因果必然性问题,他甚至没有提到“归纳”一词。不仅如此,首次提到“休谟问题”的康德大谈特谈的主要也是因果必然性问题。把“休谟问题”重述为“归纳问题”,这是波普尔的功劳。波普尔认为“休谟关于归纳的逻辑问题比他的因果问题更深刻。 现代众多哲学家关于休谟因果关系理论的诠释,为我们正确理解休谟的因果关系提供了帮助。 在理解休谟的因果理论时,至关重要的是弄清楚他考察因果性问题的真实意图以及他究竟怀疑哪些东西,肯定哪些东西。艾耶尔曾指出:“在休谟的哲学中,因果理论的影响最为深远、最为广泛,这个理论常常受攻击,也总是被误解。我要论证的是虽然休谟的许多观点在细节上易遭受政击,部分原因是他错误地坚持追溯观念的根源,部分原因是他过分地简化事实,但他的基本原则不仅不容异议,而且完全值得信任。” 艾耶尔的提示是很有代表性的。在日常生活和科学实践中,人们相信凡事皆有原因,并且按照自己的因果知识行事,根本不会对它们的根据不会有任何疑惑。

陈兴良_刑法中因果关系_论文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因果关系是指行为与结果之间决定与被决定、引起与被引起之间的关系。在刑法中,将某一结果归咎于某人的时候,往往需要查明其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因此,因果关系在定罪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并不意味着可以过分夸大因果关系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此外,要正确认识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应从事实上的因果关系与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两方面进行考察,而不应纠缠在必然性与偶然性这样一些哲学问题上。 【关键词】刑法因果关系;事实因果关系;定罪 一、因果关系对于定罪具有重要意义。 在结果犯的场合,无因果关系则无刑事责任。那么,因果关系是犯罪构成的一个要件[1]。对此,我国学者提出否认因果关系是构成要件的观点。[2]我认为,行为与结果是一种事实特征,而因果关系是两者之间一种性质上的联系。因此,确实不应将因果关系与行为、结果相并列作为构成要件。当然,这丝毫也不能否定因果关系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关于因果关系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一般认为只有在结果犯的情况下才存在刑法因果关系问题,在其他场合则无考察因果关系之必要。[3]但也存在一种过分夸大因果关系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的倾向,将因果关系视为一切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因素。尤其是不仅将因果关系与定罪相联系,而且与量刑相联系,存在着刑法因果关系夸大化之虞。[4]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建立在将犯罪结果理解为对社会关系的侵害,一切犯罪都存在犯罪结果的基础之上的,由此推论出因果关系是一切犯罪构成的条件。如果把犯罪结果理解为行为结果,将行为犯与结果犯加以区分,就会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我认为应将因果关系限制在结果犯的构成上。只有在正确意义上理解犯罪结果,才能防止因果关系的泛化。 因果关系是行为与结果之间的一种客观联系,这种联系具有事实性质。但是,刑法中的因果关系不仅是一个事实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一个法律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应当从事实和法律这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事实上的因果关系,是作为一种事实的性质而存在的。我国传统刑法理论,在哲学上的因果关系的指导下,对于事实因果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然而,由于没有从价值层面上研究法律关系,因而使因果关系理论纠缠在必然性与偶然性等这样一些哲学问题的争论上,造成了相当的混乱。我曾经提出因果关系是行为事实与价值评判相统一的观点,认为作为行为事实的因果关系只有经过价值评判才能转化为犯罪的因果关系,[5]我国学者提出因果关系是行为事实与价值评判相统一的观点。[6]这些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跳出了刑法因果关系问题的窠臼,对于正确理解刑法因果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因果关系的考察,二元区分的观点是引导我们摆脱因果关系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聚讼的唯一途径。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因果关系理论中得到借鉴。英美法系刑法理论经中,存在一种双层次原因学说。双层次原因,就是把原因分为两层:第一层是"事实原因"(cause in fact),第二层次是"法律原因"(cause in law)。事实原因这观念建立在直观基础上,由"but –for "公式来表达,即"如果没有A(B、C……)就没有Z,则A(B、C……)就是已发生的事实原因"。这个公式并不是刑法因果关系的定义,只是因果关系理论的一个基础层次。法律原因是为了弥补第一层次的缺陷,限定事实原因和范围,从事实原因中筛选出一部分(即法律所关注的那部分)作为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第一层次是第二层次的物质基础,第二层次不能超越第一层次,第二层次是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核心因素。[7]在上述双层次原因中,事实原因与法律原因的分立,为刑法因果关系

论民法上的因果关系

论民法上的因果关系 刘欢欢 【摘要】 因果关系是一对哲学概念。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具有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法学上的因果关系来源于哲学又不同于哲学,是法学家长期研究至今仍颇有争议的一个课题,而且并未从实际和理论的角度真正的加以解决。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是追究当事人民事责任的要件之一。本文浅析民法上的因果关系,简述我国民法因果关系的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了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希望从中能探索因果关系的精髓。 【关键词】因果关系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必然因果关系相当因果关系 【目录】 引言 一、民法上因果关系的理论来源与特殊性 二、因果关系的主要理论研究 三、我国民法对因果关系理论问题的研究 四、浅析我国民法上的因果关系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引言

因果关系问题首先是个哲学问题,哲学领域里人们对因果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对整个法学范畴的因果关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法学的因果关系问题一直是法学家们研究的重点问题,对民法因果关系的讨论是以侵权法为模型的。但在现在民法上,由于学说上的众说纷纭,立法上的含糊不清,实践上的举措不定,使因果关系问题日趋复杂。本文以因果关系理论为出发点,阐述民法上因果关系问题的理论现状,重点阐述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希望从中更深入的了解因果关系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一、民法因果关系的理论来源与特殊性 因果关系首先是个哲学问题,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哲学上的因果关系不断应用于其他学科并日益发挥作用。法学上的因果关系来源于哲学又不同于哲学,它与哲学是一般与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一)哲学上的因果关系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具有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因为原因的作用所引起的现象。 先因后果是因果关系的特点之一,但原因和结果必须同时具有必然的联系,具体如下: 1、因果关系具有客观性。因果关系作为客观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它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因果关系的相对性。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说明,整个客观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在此种联系中作为原因,在另外一个联系中可能是结果,即原因和结果是相对存在的。因此,为了了解单个现象,我们必须把它们从普遍联系中孤立出来,正确分析原因和结果。 3、因果关系的时间序列性。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二者的顺序不能颠倒。 4、因果关系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因果关系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一种行为能引起何种结果并不确定,所以必须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研究分析,才能正确认识因果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