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同种类叶面肥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

不同种类叶面肥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

不同种类叶面肥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
不同种类叶面肥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

不同种类叶面肥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

摘要不同种类叶面肥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喷施不同种类的叶面肥,均可延长油菜花期和生育期,对其产量构成因子每株角果数、角粒数、千粒重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其产量,综合试验结果,三得利叶面肥处理效果最为明显。

关键词三得利;油菜;产量;生育期

中图分类号 s482.8;s565.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1-0169-01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一项新的技术资源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在植物体内存在的一种称之为“激素”的特殊物质,虽然它的含量很少,但是却能够控制植物的发芽、生根、生长、开花和结果等发育过程。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增加农产品产量的同时,减少了大量化工产品对农产品品质的污染,已普遍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但如今农资市场上名目繁多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让农民不知如何选择,为鉴定不同叶面肥在油菜上的使用效果,为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特做以下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设在青海省大通县斜沟乡大业坝村青杂2号油菜示范田内。海拔2 610m,北纬37°00′,东经101°36′,年平均气温2.8℃,年降雨量509mm,年无霜期86d,年日照时数2 534h。试验地前茬为小

叶面肥概述喷施方注意事项

叶面肥 一叶面肥的简介 以叶面吸收为目的,将作物所需养分直接施用叶面的肥料,称为叶面肥。 叶面肥是营养元素施用于农作物叶片表面,通过叶片的吸收而发挥基功能的一种肥料类型,植物的叶片有上下两层表皮,由表皮细腻组成,表上细胞的外侧有角质层和蜡质,可以保护表皮组织下的叶肉细胞行使光合、呼吸等功能,不受外界不利条件变化的影响,叶片表现还有许多微小的气孔,行使气体更换的功能。研究表明,角质层由一种带有羟基和羧基的长碳链脂肪酸聚合物组成,这种聚合物的分子间隙及分子上的羟基、羧基亲水基团可以让水溶液渗透进入叶内,当然,叶片表面的气孔是叶面肥进入叶片更方便的通道。化肥中尿素类物质对表皮细胞的角质层有软化作用,可以加速其它营养物质的渗入,所以尿素类物质对表皮细胞的角质层有软化作用,可以加速其它营养物质的渗入,所以尿素成为叶面肥重要的组成成分。 二叶面肥的配方 春季,各种农作物进去加快生长阶段。这一时期是喷施叶面肥的关键时期,现介绍部分叶面肥的配制方法。 尿素溶液常用浓度为0.5%~1%,即用0.5~1公斤尿素加水100公斤,缩二脲含量超过1.5%的尿素不能作为叶面肥使用。 尿洗合剂溶液具有供氮、灭蚜两种作用。去尿素0.5~1公斤,加水100公斤水中,再溶入洗衣粉70~100克。随喷随配,配后不能久放。 沼液稀释液沼液富含速效氮,易被叶片吸收,肥效快。取经过滤的沼液10公斤,加水100公斤喷施。配后即用,以免氮素挥发。 磷酸二氢钾溶液300克磷酸二氢钾加水100公斤喷施。 硫酸钾溶液常用浓度1%~1.5%,100公斤水中加入硫酸钾1~1.5公斤。 草木灰浸出液取新鲜草木灰5~7公斤,加水100公斤,搅拌后放置14小时,取澄清液喷用。 过磷酸钙浸出液具有补磷和防治棉花害虫的作用。取过磷酸钙2~3公斤,加水100公斤充分搅拌,放置24小时后过滤,去滤液喷雾。 氮磷钾混合溶液配制2%~3%浓度的过磷酸钙浸出液100公斤,再加入尿素0.3~0.5公斤和硫酸钾1~1.5公斤。 硫酸亚铁溶液取硫酸亚铁200~300克,加水100公斤。因铁肥在叶片中流动性差,故应多喷几次,并喷匀、喷细,叶片正面、背面都要喷到。在100公斤铁肥水溶液中加入50~70克洗衣粉效果更好。 稀土微肥水溶液叶面喷雾,可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喷施浓度为0.08%~0.1%。每100公斤水中加入80~100毫升稀土微肥即可。 硫酸锌溶液取100~200克硫酸锌,加水100公斤。若在配好的硫酸锌水溶液中加入少量石灰水,可以提高锌肥喷施效果。 硼砂溶液取200~300克硼砂,加水100公斤。因硼砂在凉水中溶解缓慢,可先用4~

浇注料的分类及其特性

耐火材料的分类及其特性

耐火浇注料 特性: 一种由耐火物料加入一定量结合剂制成的粒状和粉状材料。具有较高流动性,适用于以浇注方式成型的不定形耐火材料。同其他不定形耐火材料相比,结合剂和水分含量较高,故流动性较好,但耐磨性较差,适用于各种窑炉,具有耐碱性的水硬性浇注料。 适用方法: 物料及结合剂加水搅拌均匀使用,需要支模,填灌后用振动棒振打消除气泡。 适用区域: 应用范围较广,可根据使用条件对所用材质和结合剂加以选择。既可直接浇注成衬体使用,又可用浇注或震实方法制成预制块使用。适用于产生摩擦量小的高温区域,如锅炉底部风室、一次风道、返料立管(料腿)、尾部烟道炉墙、冷渣机、各炉门的填充等。

耐磨可塑料 特性: 耐磨可塑料是一种高铝、刚玉质颗粒状制品。与传统耐火可塑料相比,其具有施工简易,效率好,成型好,强度高等优良性能,该材料是由胶粘剂、耐火骨料和促硬剂组成,,加一定比例的PA胶后形成一种可塑耐火泥,便于各种复杂部位施工。属于气硬性材料,具有低温硬化性能,保证循环流化床锅炉耐磨性的需要。 耐磨性能较差。 施工工艺: 使用时采用强制搅拌机搅拌,在搅拌时将小袋中的促硬剂均匀加入,干搅1分钟后,再加入4-5%的胶粘剂搅拌3分钟,待料呈一定的塑性时,即可卸出使用。 采用橡皮锤捣打施工或机器捣打施工,可施工时间保证在30分钟以后,初凝时间约1个小时。 施工时,把可塑料铺设一定的厚度,一般不超过60mm厚,用橡皮锤或木锤捣实,捣打炉墙等部位一般不需支模,捣打后的衬体比设计尺寸厚的多,应及时除去多余部分。即或支模,如炉顶等部位施工拆模后,若有多余部分也要除去。修整下来的多余料如未变干可放在非工作面继续使用。修整工作面最好与捣打工序并行开展。如果施工间断时,要用塑料布等物将捣打面盖严,防止迅速干燥。耐磨可塑料搅拌后可施工时间大约为30分钟(随环境温度有所变动),一旦时间过长硬化后,就应扔掉,不可继续使用。 适用区域: 应用范围较广,可根据使用条件对所用材质和结合剂加以选择。既可直接浇注成衬体使用,又可用浇注或震实方法制成预制块使用。

地被植物的特点和种类

地被植物的特点和种类 地被植物是指用于覆盖地面、防止水土流失,能吸附尘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消除污染并具有一定观赏和经济价值的植物。随着我国园林绿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地被植物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的绿化美化,尤其是在园林配置中,其艳丽的花果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般来讲,地被植物应具备如下主要特性: 1.多年生植物,常绿或绿色期较长,以延长观赏和利用的时间。 2.具有美丽的花朵或果实,而且花期越长,观赏价值越高。 3.具有独特的株型、叶型、叶色和叶色的季节性变化,从而给人以绚丽多彩的感觉。 4.具有匍匐性或良好的可塑性,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特殊的环境造型。 5.植株相对较为低矮。在园林配置中,植株的高矮取决于环境的需要,可以通过修剪人为地控制株高,也可以进行人工造型。 6.具有较为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强的抗逆性,耐粗放管理,能够适应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 7.具有发达的根系,有利于保持水土以及提高根系对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或者具有多种变态地下器官,如球茎、地下根茎等,以利于贮藏养分,保存营养繁殖体,从而具有更强的自然更新能力。 8.具有较强或特殊净化空气的功能,如有些植物吸收二氧化硫和净化空气能力较强,有些则具有良好的隔音和降低噪音效果。 9.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如可用作药用、食用或为香料原料,可提取芳香油等,以利于在必要或可能的情况下,将建植地被植物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 10.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利于植物学及其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推广,二是与珍稀植物和特殊种质资源的人工保护相结合。 上述特性并非每一种地被植物都要全部具备,而是只要具备其中的某些特性即可。同时,在园林配置中,要善于观察和选择,充分利用这些特性,并结合实际需要进行有机组合,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地被植物的种类很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一般多按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并结合应用价值进行分类,将其分为:灌木类地被植物,如杜鹃花、栀子花、枸杞等;草本地被植物,如三叶草、马蹄金、麦冬等;矮生竹类地被植物,如凤尾竹、鹅毛竹等;藤本及攀援地被植物,如常春藤、爬山虎、金银花等;蕨类地被植物,如凤尾蕨、水龙骨等;其他一些适应特殊环境的地被植物,如适宜在水边湿地种植的慈姑、菖蒲等,以及耐盐碱能力很强的蔓荆、珊瑚菜和牛蒡等。 我国具有丰富的地被植物种质资源,但到目前为止,对于地被植物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尤其是保护和净化环境的功能以及经济用途等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够,通过今后更深入的研究,将会逐步从现有地被植物和地被植物资源中选育出更多更好、能够应用于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条件和不同需要,具有良好环境效益和一定经济价值、科学价值的新地被植物。

硼肥在油菜上的合理施用

硼肥在油菜上的合理施用 油菜是需硼较多的作物,合理施用硼肥是防止油菜缺硼的最有效的措施,同时施用硼肥还可促进油菜植株健壮生长,增加结果数,一般硼肥在油菜开花期前施用,保证花期至角果期油菜生长发育对硼营养的最大需求,苗期和薹期是喷硼的两次关键时期。花期和角果发育期喷施硼肥效果较差。 1、硼肥施用技术。硼肥可作基肥和叶面肥施用,采用哪种施肥方式,可根据土壤硼含量及油菜生长发育情况,因地制宜施用。 ①底施。底施的方法适用于中度或严重缺硼的土壤,每亩用硼砂 0.5kg为宜,与细土或有机肥、化肥混合均匀开沟条施或穴施。不宜深翻或撒施硼肥,即使是严重缺硼土壤,硼砂用量也不宜超过2.0kg/亩,因为硼过量会产生硼中毒而影响油菜生长。 ②叶面喷施硼肥。叶面喷硼既节约用肥,又可按油菜各生育期的需硼特点,进行有效调节。最佳施用期是苗后期(花芽分化前后)和抽薹期(薹高15~30cm),分二次施用,每亩每次施用硼砂100~150g (先用少量热水溶解)对清水50kg喷雾。另外,为有效提高油菜结实率、增加粒数和提高千粒重,最好能每亩n再配合使用磷酸二氢钾混喷,尤其对长势不太好的更为重要。初花期可根据缺硼症状作为辅助性喷硼措施,每亩每次施用硼砂50~100g,对清水80~100kg喷

雾为宜。在晴天上午10点以前下午4点以后喷施效果最好,均匀喷施叶面。使叶面充分湿润而又不滴水为止。喷后如遇雨淋洗,应当重喷。 2.注意事项。①硼肥属于一种微量高效肥料,适量与过量的界限相差甚小,过量往往会产生毒害。一定要严格按照推荐的浓度区喷施。 ②基施与叶面喷施结合效果最好,硼肥与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将会获得更高产量和最大的经济效益。③叶面喷硼虽然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但在严重缺硼地区或土壤,如喷施次数少,喷硼常因不能及时保证油菜对硼的需要量,因而喷施效果低于基施硼肥。

叶面肥知识

(1)植物生长调节剂型叶面肥 该类叶面肥中除了营养元素外,加入了调节植物生长的物质。一般采用赤霉素、三十烷醇、复硝酚钠、DA-6、萘乙酸(钠)等促进生长的调节剂种类作为主要成分,主要作用是调控作物的生长发育,适于作物生长前中期使用。 随着叶面肥市场的发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由于具有效果明显、见效快、成本低等特点,受到众多生产厂家的重视。但我们建议厂家,应用调节剂时,要考虑作物、地域、气候、农田管理的差异,不要盲目添加调节剂,以做到真正的增产效果。更要选择使用质量有保证的产品。防止对作物造成不利的影响。 叶面肥中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名称功能特点 赤霉素促进作物营养生长、促进坐果、调节开花 复硝鼢钠促进生根、发芽、生长 萘乙酸钠促进生根、保花保果、疏花疏果 DA一6促进生长、提高作物抗逆性 矮壮素防止作物徒长 缩节胺防止作物徒长 多效唑控制作物徒长,促进水稻生根 防落素防止落花落果、促进提早成熟 2,4一D防止落花落果、促进提早成熟 吲哚乙酸(钠、钾)促进生根 吲哚丁酸(钠、钾)促进生根 6一BA促进发芽、促进坐果、延长贮存期 三十烷醇促进作物生长 乙烯利催熟、着色 噻苯隆促进坐果、促进棉花脱叶 水杨酸促进生根、提高作物抗逆性 甜菜碱促进生根、提高作物抗逆性 壳聚糖刺激生长、提高作物抗逆性

目前,生产上常用的调节剂有以上几种。 (2)含天然活性物质型叶面肥 该类叶面肥中一般含有从天然物质(如海藻、秸秆、动物毛发、草炭、风化煤等)中处理提取的发酵或代谢产物,产生氨基酸、腐植酸、核酸、海藻酸、糖 醇等物质。这些物质有刺激作物生长、促进作物代谢、提高作物自身抗逆性等功能。 ①氨基酸类叶面肥 氨基酸的来源有动植物两种。植物源氨基酸主要有大豆、饼粕等发酵产物以及豆制品、粉丝的下脚料;动物源氨基酸主要有皮革、毛发、鱼粉及屠宰场下脚料等。将原料转化为氨基酸的工艺也有所不同,最简单的是酸水解工艺,常用浓度4—6moI/L的盐酸溶液,按比例与物料水解一定时间,然后用氨或其他碱 性物质中和,调节PH值后即为原液;较为复杂的是生物发酵法,常用复合菌群在一定条件下对物料进行4—6周的发酵,发酵液经提炼后,加工成含氨基酸水溶性肥料。 目前我国市场销售的氨基酸肥多为豆粕、棉粕或其他含氨农副产品,经酸水解得到的复合氨基酸,主要是纯植物蛋白。此类氨基酸有很好的营养效果,但是生物活性较差;而采用生物发酵生产的氨基酸,主要是酵解和生物降解蛋白质,经发酵产生一些新的活性物质,如类似核苷酸、吲哚酸、赤霉酸、黄腐酸等,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可刺激作物生长发育、提高酶活力、增强抗病抗逆作用。对生根、促长、保花保果都有一定的作用。 ②海藻酸类叶面肥 海藻肥的活性物质是从天然海藻中提取的,主要原料是鲜活海藻,一般是大型经济藻类.如臣藻、海囊藻、昆布等。其生产工艺有化学提取、发酵、低温物理方式提取等,一般而言,物理方法处理的海藻提取物具有较高的植物活性,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海藻多糖和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如生长素、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多酚化台物及抗生素物质等,可刺激作物体内活性因子的产生和调节

耐火材料的分类

耐火材料的分类 ?作者:单位:中国水泥网收集资料[2007-11-5] 关键字:耐火材料-分类 ?摘要: 耐火材料的定义:耐火度大于1580℃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为耐火材料。 耐火材料是材料工业的一部份,因用于热工窑炉而得名耐火材料。耐火材料分为常规耐火材料和特种耐火材料,常规耐火材料是指用于冶金炉、水泥窑、玻璃窑等热工窑炉炉衬的材料,多半由天然原料加工而成的。特种耐火材料用料纯度高,多为氧化物合成材料,用于特殊的冶炼设备,或是窑炉的特殊部位。 耐火材料品种繁多,常用的分类有四种。 一、按主晶相酸、碱性质分类 1、酸性材料制品:这类产品中以石英(SiO2)为第一相,SiO2属酸性氧化物,帮而得名。硅砖是酸性材料的代表产品;半硅砖、耐碱砖、耐酸砖中SiO2含量60%到80%,是半酸性材料。 2、碱性材料制品:以MgO、CaO为主晶相,因MgO、CaO是碱土氧化物,故而称为碱性耐火材料。它们的熔点高,抗碱性渣(C/S>2)侵蚀能力很强,属于高级耐火材料,但它们易于水化。镁铬砖、白云石砖、橄榄石砖等产品,主要华化学成份也是MgO、CaO也属于碱性材料。 3、中性材料制品:以Al2O3、ZrO2为主晶相,它们的化学行为可变,当遇到碱性氧化物时表现出酸性特点,如生成MgO、Al2O3、Al2O3、ZrO2;遇到有强酸性氧化物时又表现碱性特点。如生成黏土砖、高铝砖、菒来石砖是中性材料代表产品。锆英石制品也是中性产品。 二、按组成耐火材料主要成份分类 所谓主要成份是指第一相和第二相成份,含量大约占化学成份总量的90%左右。现代耐火材料技术发展越来越多项材料配料,故出现第二相、第三相成份,调节第二相、第三相成份即可产生新的技术,在化学组成上超出了第一相分类局限性,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分类方法。 1、硅铝系列品:要硅铝系列材质中,主要成分是SiO2、Al2O3,它包括黏土砖、高铝砖、硅线石、蓝晶石、红柱石、莫来石砖等制品。 2、镁铬系列制品:镁铬系列中主要成分是MgO、Cr2O3,方镁石为第一相,镁铬尖晶石为第二相,属于这个系列的产品有镁铬砖和铬镁砖。 3、镁铝系列品:主要成分是MgO、Al2O3,由于它们生成MgO.Al2O3,镁铬系列制品中都含有镁质材料。 4、镁钙系列产品:主要成分是以MgO、CaO。它们都有极高的熔点,是重要的镁质材料。

油菜施用硼肥技术

油菜施用硼肥技术 油菜为十字花科芸苔属作物,对养分的需求较高。除氮、磷、钾三要素外,油菜还需要一些微量元素,其中对硼比较敏感,硼可促进油菜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当土壤中有效硼低于0.5mg/kg时就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缺硼症状:在苗期根系生长不良,根颈肿大,幼叶缺乏叶绿素,变成褐色,甚至焦枯脱落,红叶多出现在中下部;在蕾苔期叶色暗绿,皱缩,叶脉及其附近组织变黄,出现块状紫斑,提早脱落,苔茎延伸缓慢或发生纵向折裂,下部腋芽抽成丛生分枝;在开花期,中上部功能叶也因缺硼呈现紫色,花序顶端花蕾褪绿变黄,萎缩甚至干枯、脱落,花瓣皱缩,荚果停止发育或成畸形,胚珠萎缩,不能发育成正常种子,出现“花而不实”症状。 硼肥品种主要有硼砂(含纯硼11%)、“金地来”牌速溶硼肥(含纯硼12%)和液体硼肥(含纯硼14%),以及硼酸(含纯硼17%)、硼泥(含可溶硼1%)、硼镁肥(含纯硼0.5%)等,比较常用的有硼砂、“金地来”牌速溶硼肥和液体硼肥、硼镁肥。 硼肥可作基肥和叶面追肥使用。①用作基肥,每亩施用硼砂 0.5-0.75kg,与有机肥和氮、磷化肥混合均匀,开沟条施或穴施,避免与种子直接接触,也可以随清粪水浇灌。②用作叶面肥。如果基肥中没有施用硼肥,可分别在苗期(移栽前)和蕾苔期进行叶面喷硼,每亩喷施浓度为0.1-0.2%的硼砂溶液50-60kg(即取一两或二两硼砂,兑水100斤)。如果基肥已施硼肥,可在蕾苔期叶面喷硼一次。注意喷雾要尽量均匀,叶面充分湿润,在晴天傍晚前喷施效果最好,喷后如遇雨淋洗,应补喷一次。硼砂在早春低温季节不易溶解,可用少量温水先溶解硼砂,再兑清水稀释后进行叶面喷施。“金地来”牌速溶硼肥(白色固体)和液体硼肥是易溶硼肥,可直接用冷水稀释后浇施或叶面喷施。 安徽省土肥总站

不同种类叶面肥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 油菜什么期间用叶面肥

不同种类叶面肥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油菜什么期间用叶面 肥 摘要不同种类叶面肥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喷施不同种类的叶面肥,均可延长油菜花期和生育期,对其产量构成因子每株角果数、角粒数、千粒重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其产量,综合试验结果,三得利叶面肥处理效果最为明显。 关键词三得利;油菜;产量;生育期 S482.8;S565.4 A 1007-5739(xx)11-0169-01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一项新的技术资源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在植物体内存在的一种称之为“激素”的特殊物质,虽然它的含量很少,但是却能够控制植物的发芽、生根、生长、开花和结果等发育过程。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增加农产品产量的同时,减少了大量化工产品对农产品品质的污染,已普遍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但如今农资市场上名目繁多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让农民不知如何选择,为鉴定不同叶面肥在油菜上的使用效果,为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特做以下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设在青海省大通县斜沟乡大业坝村青杂2号油菜示范田内。海拔2 610m,北纬37°00′,东经101°36′,年平均气温2.8℃,年降雨量509mm,年无霜期86d,年日照时数2 534h。试验地前茬为小麦。 1.2试验材料 供试油菜品种为青杂2号;供试叶面肥有:三得利(重庆宇宙生 物有限公司生产);磷酸二氢钾(甘肃磐业农业化公司兰州分公司生产);富万钾(陕西巨川富万钾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99植物生长微电 活能(北京先之声社会发展研究所研制)。

1.3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三得利375g/hm2(A);磷酸二氢钾1.5kg/hm2(B);富万钾375mL/hm2(C);399植物生长微电活能1 200~1 500mL/hm2(D);喷施等量清水为对照(CK)。试验采用小区试验,小区面积为100m2,3次重复,随机排列,周围设有保护行。 1.4试验方法 采用机械条播。播种时间为3月28日,间苗定苗后喷施1次, 现蕾期喷施1次,初花期喷施1次。 1.5田间管理 保苗株数为22.5万株/hm2,出苗后观察记载,三至四叶期人工 除草1次,防止黄条跳甲危害,浇水1次,间苗、定苗1次。

浇注料是什么

浇注料又称耐火浇注料,是一种由耐火物料加入一定量结合剂制成的粒状和粉状材料,具有较高流动性,以浇注方式成型的不定形耐火材料。 同其他不定形耐火材料相比,结合剂和水分含量较高,流动性较好,故而浇注料应用范围较广,可根据使用条件对所用材质和结合剂加以选择。既可直接浇注成衬体使用,又可用浇注或震实方法制成预制块使用。接下来咱们就一起详细了解一下什么是浇注料。 一、什么是浇注料? 浇注料是耐火材料中的一个种类,耐火材料分为定形制品和不定形制品,浇注料是不定形制品中的一个品种,所用材质和耐火砖一样,可以说是定形耐火制品均可制成不定形耐火材料中的浇注料,采用浇筑施

工的不定形耐火制品绿色环保,正逐渐的代替定形耐材。 二、浇注料分类 浇注料种类和名称有很多,可以按照骨料、主要成份、使用部位、化学性质及特点来进行命名,例如:按耐火骨料分有粘土质骨料(Al2O3 30%~45%)、高铝质骨料(Al2O3%26ge;45%)、硅质骨料 (SiO2%26ge;85%、Al2O3%26lt;10%)、碱性骨料(有镁砂、白云石等)、特别骨料(有碳、碳化物、尖晶石、锆英石、氮化物等)和隔热骨料(有珍珠岩、蛭石、陶粒、漂珠、轻质砖砂、多孔熟料、氧化铝空心球等)。按结合剂分有水硬性结合、化学结合、凝集结合耐火浇注料。 产品分类除了骨料还要按照气孔或比重进行分类,例如:按气孔率分有细密耐火浇注料和气孔率不低于45%的隔热保温耐火烧注料两种。 化学结合浇注料在常温下一般经过参加促硬剂构成化学反应而硬化,首要种类有水玻璃、硫酸铝、磷酸盐浇注料等。 凝集结合浇注料为在煅烧进程中经烧结效果而硬化,首要种类有粘土浇注料等。 水硬性结合浇注料在常温下凝集硬化并经过水化效果而硬化,首要种类有硅酸盐水泥、一般铝酸钙水泥、纯铝酸钙水泥、电熔纯铝酸钙水泥浇注料等。 二、浇注料如何施工? 浇注料施工步骤: 1、施工部位的清理及支模具; 2、本产品属于混合制品,产品先干式搅拌;

微专题植被

微专题植被 【知识构建】 【知识精析】 自然地理要素对植被的影响植被对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 地形根据地形分析植被种类多少:山区植物种类比平原地区丰富 根据海拔分析植被的垂直分布:海拔越高,山地垂直地带性越显 着,垂直带谱种类越多 根据植被状况分析坡向(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一般情 况,(阳坡)热量条件好,(迎风坡)水分条件好,植被相对茂盛;(阴 坡)热量条件差,(背风坡)水分条件差,植被相对稀疏 根据植被覆盖分析地质作用:植被 覆盖率高的地区,流水和风力作用 较小,不利于外力地貌的形成 气候根据气候类型判断植被类型:不同气候条件下分布有不同的植被 类型,根据气候可判定该地区的植被类型 植被具有调节气候作用:降低气温 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增加降水量 水文根据植被状况分析水源条件:植被生长好的地区,水源条件好。 水文特征直接影响水生生物。洋流影响气候,进而影响植被特征 判定河流含沙量:植被覆盖率高的 地区,河流含沙量小 判断河流径流量变化:植被覆盖率 高的地区,河流径流量相对稳定, 季节变化小 土壤 根据植被生长状况可判断土壤水分含量、土壤肥力、土壤性质等。 如茶树生长地区的土壤为酸性 植被生长可改变土壤性质,如水稻 土的形成 植物在生活的过程中始终和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因此环境影响着植物的分布。影响植 物分布最重要的条件是气候,因为气候条件决定了植物所得的热量、光照和水分的数量。 热量是决定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从赤道到两极,热量分布是不均匀的,这就为在地面上形成各种不同的植物带奠定了基础;同样道理,在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分布也不均匀,所以也为高山地区形成垂直分布的植物带奠定了基础。 光照是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绿色植物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有些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生长得好,这叫做喜光植物,例如马尾松。有些植物只需要少量的阳光就能生长得好,这叫做喜阴植物,例如冷杉。热带雨林中的藤本植物尽量地向上生长,以争取太阳光,这是植物争取生活条件的一种表现。 在植物的生活中,水的作用很大。根从土壤中吸取了水分,水分又从叶子上蒸腾掉。提供营养的无机盐类,只有成为水溶液才能从土壤中输入植物体内。虽然在潮湿地区和干旱地区都有植物生长,但是植物的个体形态,随着水分供应情况而大有差别,例如,在沼泽地上生长的植物,通常具有柔嫩、硕大而鲜绿的叶子,但是根部系统并不发达。在沙漠地区生长的植物,叶子很小,有的叶面上还覆盖着薄薄的蜡层,或者是叶子变成了细刺;有的植物具有非常发达的根系,以便从土壤的深处或广大面积的土壤中吸收水分。 由于植物生长对周围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因此它对其生长的环境往往有明显的指示作用。比如,铁芒萁(qí)的生长反映了红壤等酸性土壤环境,而碱蓬的生长则反映了盐碱性的土壤环境;骆驼刺的生长反映了干旱环境,芦苇的生长则反映了水湿环境。可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植物是自然环境

地被植物种类

地被植物种类 按观赏特点分类: 1.观花地被。以一、二年生花卉,宿根及球根花卉为主。常选择花期长、开花繁茂、扩展力强、繁殖快、栽培简单、管理粗放的种类。如二月兰、黑心菊、金鸡菊、紫花地丁、花菱草、石蒜、郁金香、硫华菊等地被植物。 2.观叶地被。有特殊的叶色与叶姿,可供人欣赏,常选用叶色丰富、观叶期较长的植物。如蜂斗菜、八角金盘、菲白竹、赤胫散、蕨类植物、玉带草、金边阔叶山麦冬、紫叶酢浆草、大吴风草、荚果蕨等植物。 3.常绿地被。四季常青的地被植物,称为常绿地被植物。这类植物无明届的休眠期,一般在春季交替换叶。北方寒冷地区常采用常绿针叶类地被植物及少量抗寒性较强的常绿阔叶植物,如铺地柏、麦冬类、富贵草、常春藤等。南方大部分地区可采用的常绿地被非常丰富,如洒金珊瑚、沿阶草、花叶蔓常春花络石、蔓长春花等。 4.落叶地被。指秋冬季地上部分枯萎落叶,来年可发芽生长的地被植物。如萱草、玉簪、落新妇、鸢尾等,适合建植大面积景观。北方大部分地区常采用此类植物,其种类丰富,既有观叶、观花,也有观果的植物。 按配植环境分类: 1.喜光地被植物。此类植物适合栽植在光照充足、场地开阔的地块。在全光下生长良好,光照不足则茎细弱、节伸长、开花少。如金鸡菊、一枝黄花、常夏石竹、黑心菊等。 2.耐半荫地被植物。此类植物适合栽植在林缘、树坛下、稀疏树丛处,既能承受一定的光照强度,也有不同程度的耐荫能力。如石蒜、二月兰、连钱草、常春藤、凤仙等。 3.林下地被植物。此类植物适合栽植在郁闭度很高的乔灌木下层,在全光照下生长不良。如玉簪、虎耳草、白芨、蛇莓等。 4.耐被植物。此类植物适合栽植在排水良好、比较干燥的环境或坡地上。多为根系发达、抗逆性强、喜光线充足的植物种类。如景天类、野菊花、小冠花、白三叶宿根福禄考等。 5.耐湿地被植物。此类植物适合栽植在湿润的环境中,如溪边、沼泽、湿地处。如溪荪、黄菖蒲、鱼腥草、射干等。 6.耐盐碱地被植物。此类植物在贫瘠或轻度盐碱地能正常生长的植物。如鸢尾、多花筋骨草、金叶过路黄等。

叶面肥的施用注意事项

叶面喷施微肥的注意事项 喷施浓度要适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养分进入叶片的速度和数量,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浓度过高容易发生肥害,尤其是微量元素肥料,植物营养从缺乏到过量之间的临界范围很窄,更应严格控制;还有含有生长调节剂的叶面肥,亦应严格按浓度要求进行喷施,以防调控不当造成危害。 喷施时间要适宜,喷肥后叶片吸收养分的数量与溶液、湿润叶片的时间长短有关,湿润时间越长,叶片吸收养分越多,效果越好。一般情况下保持叶片湿润时间在30~60分钟为宜,因此叶面喷肥最好在傍晚无风的天气进行;在有露水的早晨喷肥,会降低溶液的浓度,影响施肥的效果。雨天或雨前也不能进行叶面追肥,因为养分易被淋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若喷后3小时遇雨,待晴天时补喷一次,但浓度要适当降低。 喷施要均匀、细致、周到叶面喷肥要求雾滴细小,喷施均匀,尤其要注意喷洒生长旺盛的上部叶片和叶的背面,因为新叶比老叶、叶片背面比正面吸收养分的速度快,吸收能力强。叶片角质层正面比背面厚,更应注意喷洒叶片背面,以利吸收。 现在很多兰友都是在生长季节时每7-10天一次,并用此浓度灌根,效果显著。至于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小或不移动的养分(如铁、硼、钙、磷等),更应注意适当增加喷洒次数。在喷施含调节剂的叶面肥时,应注意喷洒要有间隔,间隔期至少应在一周以上,喷洒次数不宜过多,防止出现调控不当,造成危害。 叶面肥混用要得当。叶面喷肥时,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叶面肥合理混用,可节省喷洒时间和用工,其增产效果也会更加显著。但肥料混合后必须无不良反应或不降低肥效,否则达不到混用目的。另外,肥料混合时要注意溶液的浓度和酸碱度,一般情况下溶液ph值在7左右中性条件利于叶部吸收。在肥液中添加湿润剂。叶片上有一层厚薄不一的角质层,溶液渗透比较困难,为此,可在叶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湿润剂,如中性肥皂、质量较好的洗涤剂等,以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增加与叶片的接触面积,提高叶面追的效果。

二轮复习微专题--46:植被与环境

微专题46--植被与环境 见微知著高考必赢! 【真题链接】 (2017·新课标1卷)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 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差异D.行政管辖不同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 C.光照D.土壤 解析: 23.B材料中提到,“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拍摄日期为3月25日。这个日期新叶发芽,说明此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故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排除B.常绿硬叶林是地中海气候独有的植被,我国无此气候分布,排除C.针叶林分布于较高纬度,不合题意,排除D。 24.D绿化隔离带两侧自然条件完全相同,景观不同只可能是人类活动造成。根据生活常识,可能是因为行政管辖不同,不同的园林部门对绿化隔离带的维护工作质量不同。两侧用地类型相同,均为绿化用地,排除A.居民爱好并不能影响公共植被的种类,排除B.按常识推测,道路两侧不可能规划不同的植被。而且材料中提到,数年前两侧植被类型相同,排除

C。 25.A 根据题意,“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说明该植被适应范围较广,我国南、北方与东、西部的“光照”与“土壤”差异较大,故“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不是C、D 选项;降水条件在全国差异较大,但降水较少地区的城市可以通过灌溉来满足植被的需水要求,故排除B 选项;因为该植被为“常绿灌木”,气温是制约其栽种范围 的主要自然因素,故A 选项正确。 【知识网络构建】 【知识精讲】 一、植被与地理环境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 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对植被的影响 植被对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 地形根据地形分析植被种类多少:山区植物种类 比平原地区丰富 根据海拔分析植被的垂直分布:海拔越高, 山地垂直地带性越显著,垂直带谱种类越多 根据植被状况分析坡向(阳坡和阴坡,迎风 坡和背风坡):一般情况下,(阳坡)热量条 件好,(迎风坡)水分条件好,植被相对茂盛; (阴坡)热量条件差,(背风坡)水分条件差, 植被相对稀疏 根据植被覆盖分析地质作用: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流水和风力作用较小,不利于外力地貌的形成气候根据气候类型判断植被类型:不同气候条件 下分布有不同的植被类型,根据气候可判定 该地区的植被类型植被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降低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增加降水量

浅谈郊野公园地被植物的选择与作用

浅谈郊野公园地被植物的选择与作用 发表时间:2016-07-27T09:19:12.3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9期作者:卢成 [导读] 对北京地区郊野公园地被植物应用的种类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和总结了北京郊野公园中常见的地被植物的应用特点和配置方式。大千生态景观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 100089 摘要:对北京地区郊野公园地被植物应用的种类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和总结了北京郊野公园中常见的地被植物的应用特点和配置方式,并对地被植物在郊野公园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归纳。 本文通过对北京地区郊野公园几种常用地被植物的生长习性及后期养护管理过程的综合了解,阐述了郊野公园及地被植物的概念,以及郊野公园在地被植物选择中的一些要求,并结合所用品种在郊野公园实际应用中的表现,总结归纳出郊野公园在地被植物选择与应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关键词:郊野公园;地被植物;选择应用;注意事项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现代城市园林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绿地系统,不仅有城区的市政绿化、城市公园的游憩空间、住宅小区的局部景观、街心花园的绿地点缀以及绿化宽带的间隔与连接.还应包括城区外的郊野公园。郊野公园是介于城市公园和自然风景游览区中间状态的园林绿地,是位于城市外围近、中郊区绿化圈层。与城市的绿点、绿块.绿线、绿片、绿带遥相呼应,有机组合构成完整的城市生态环境绿化体系。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北京地区郊野公园常用地被植物的统计,结合实际工作中郊野公园建设所用地被植物在栽植及后期管理中表现,总结出北京地区郊野公园地被植物选择与应用中的几点注意事项,以供业内交流分享。 一、郊野公园概念其在北京地区的发展 1、郊野公园概念 郊野公园这一概念源于英国,是英国政府在1970年代根据《Countryside Act 1968》定位出的绿地属性,大部分由地方部门负责管理。但我国内地关于郊野公园的概念目前尚无权威定义,较为全面的理解是:“城市建设用地以外,位于城市郊区,以自然景观为主体,或经一定时间的生态保护、恢复后,具有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经科学保育和适度开发,为人们提供郊外休闲、休憩、自然科普教育的公众开放性公园效益[1]。 2、郊野公园在北京地区的发展 郊野公园在我国是一种新型的公园模式,近年来,在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北京地区郊野公园建设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从已建成的众多郊野公园的表现来看,它在保护生态环境,丰富城市景观,提高居民生活环境等方面均发挥了十分明显的作用。 二、地被植物概念及其在郊野公园中的作用 1、地被植物的概念 传统意义上,凡能覆盖地面的植物均称为地被植物,除草本外,木本植物中矮小的灌丛木,偃伏性或半蔓性的灌木以及藤本均可能作为园林地被植物[2]。 本文所述地被为可自播繁殖草本植物及个别观赏草类,不包含矮小的灌丛木,偃伏性或半蔓性的灌木以及藤本。 2、地被植物在郊野公园中的作用 地被植物种类丰富,是园林造景的重要植物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以下作用: (1)美化环境,丰富空间层次:他们在乔木、灌木和草坪组成的植物景观中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弥补了乔木生长缓慢、草坪不易于管理的不足,又丰富了竖向种植层次,极大限度的利用了环境空间,增加景观效果。 (2)改良土壤:有些地被植物根系浅而庞大,能疏松表层土壤、调节地温、增加土壤腐殖质含量,对上层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 (3)保持水土、护坡固堤:有些地被植物根系发达有很强的缚土保水能力和护坡固堤能力; (4)化空气,降温增湿:地被植物的叶面积系数较大,在减少尘埃与细菌传播,净化空气,降温增湿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5)分割空间、形成屏障:地被植物抵抗能力强,生长速度快,还可以起到减少和抑制杂草生长以及分隔空间、形成屏障等作用 三、郊野公园对地被植物选择中的要求 北京地区郊野公园具有投资低、面积大、有一定绿化基础、管理粗放、见效快、自然野趣的特点,因此在地被植物选择上俞洋[3]认为地被植物应具有以下特点: (1)植物低矮,告诉不超过100cm;(2)全部生育期在陆地栽培; (3)覆盖能力强,生长迅速;(4)观赏价值较高。 (5)再生长环境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6)对人畜无害; (7)能够管理。即不会泛滥成灾。 四、几种常用地被植物特点及其应用表现 1、波斯菊(Cosmos bipinnatus Cav.) 菊科、秋英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波斯菊用种子繁殖,一般早春播种,5~6月开花,秋凉后又继续开花直到霜降。波斯菊的种子有自播能力,一经栽种,以后就会生出大量自播苗。花期较长且外形美观、颜色丰富,能极好的体现郊野公园的野趣。 波斯菊性强健,喜阳光,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不能积水。波斯菊植株高大,在迎风处栽植易倒伏及折损。可在小苗高20~30cm时去顶,以后对新生顶芽再连续数次摘除,植株即可矮化,同时也可增多了花数。 2、二月兰(Orychophragmus violaceus L.) 十字花科一、二年草本,花期3—5月,株高20~50cm,花色先紫后红,耐荫、耐寒、极耐旱,是北京地区极具野趣而又早春开花的本土地被植物,在郊野公园应用中,可单独播种,也可与白三叶、紫花地丁波斯菊等草花混播应用,且在林下、坡地、湖边均长势良好,是

油菜需肥特性及施肥技术

油菜是一种需肥量较大、耐肥性较强的作物。油菜施肥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油菜生育期间不同发育阶段能够及时地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1,2],实现高产、优质、低成本。因此,必须根据不同地区的生产实际及油菜自身的需肥规律,制定合理的施肥原则和技术措施,对油菜生长发育加以适当的促进和控制。 1油菜的需肥特性 油菜对氮、磷、钾的需要量比其他作物多。生产一单位重量产品,其需氮量为水稻的2.64倍、小麦的1.03倍、大豆的1.11倍;需磷量为水稻的1.41倍、小麦的1.03倍、大豆的0.96倍;需钾量为水稻的2.59倍、小麦的2.53倍、大豆的2.40倍。油菜对磷、钾、硼的反应比较敏感。当土壤速效磷含量小于5mg/kg时,即出现明显缺磷症状,同时要求土壤有效硼含量要高于0.5mg/kg,比其他作物高5倍;油菜在整个生长期间都需要从外部摄取硼素营养,进入生殖生长期需硼量增大,但由于前期进入植株体内的硼素大都处于不能再利用状态,油菜植株必须从外部吸取,否则会出现缺硼症状。由于油菜产品被人们摄取的主要是油脂,因此主要的营养元素可以通过饼粕、落叶落花、茎杆、角壳和残茬等返回土壤。大量研究表明,油菜茬能保持较高的养分水平,因而油菜是一种用地养地结合的作物。 2肥料在油菜上的应用 氮素营养对油菜的品质影响较大。油菜缺氮则长势不旺,叶片瘦小,分枝少,角数、粒数减少,甚至粒重减轻,产量显著下降。增加氮素营养供应后,常使油菜籽粒的含油量减少。施用磷肥,可以促进油菜生长健壮,加速各生育阶段的发育,提早花芽分化,增加二次分枝数和有效角果数,经济性状得以改善,增产显著。油菜对磷肥的应用虽很敏感,但需要量不如氮和钾高。据资料得知,甘蓝型油菜单产在1500~2250kg/hm2时,每生产100kg菜籽需吸收磷3.0~ 3.9kg,而白菜型仅为2.4kg。钾能促进植株体内机械组织的生长,增强抗倒性与抗病性,钾还能提高细胞质浓度和渗透压,从而增强抗逆性。氮、磷、钾作为油菜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主要营养元素,是在一定的土壤及栽培条件综合影响下发挥作用的,配合使用能表现出明显增产效应。增施磷钾肥的作用,只有在增施氮肥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出来。在油菜施肥上,氮磷钾的配比和用量必须因地制宜,以提高施肥经济效益。土壤严重缺硼,在苗、薹期即可发病,病株萎缩死亡,土壤中轻度缺硼时,花期后出现症状,病株花而不实,其症状也因生育时期不同而异。在苗期提早施硼是防治油菜“萎缩不实”症的根本措施。 3油菜施肥技术 3.1施肥量 油菜的施肥量要根据品种类型、吸肥量、土壤肥力及目标产量等条件而异,按照不同类型品种每生产100kg菜籽需要吸收氮、磷、钾3种要素的数量,甘蓝型油菜折算其比例约1.0∶(0.4~0.5)∶(0.9~1.0)。即要求生产2250~3000kg/hm2菜籽时,需氮素225~300kg/hm2、磷素90~123kg/hm2、钾素200~270kg/hm2。 3.2基肥 油菜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速效肥,增施磷、钾和硼肥[3]。有机肥施入土壤中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分解转化,才能被吸收利用,宜作基肥早施(占有机肥量的80%);油菜对氮肥素的需求量大,且大部分土壤的供氮能力都不能满足油菜高产的需要,因此在基肥中必须加速氮肥(占速效肥的50%~60%)。油菜苗期对磷素的敏感性最强,因此磷肥作基肥效果明显优于追肥;安徽省大部分土壤缺钾,尤以水稻土为重,基肥施用钾肥,有利于油菜对氮肥的吸收与利用。但油菜需钾峰在薹期,而速效钾在土壤中易于流动,一般基肥施钾量应占总钾量的79%,其余部分作腊肥施用。基肥中氮肥总用量的比例,因条件而异。一般高产田,施肥量高,有机肥多,基肥比重宜大些,可占总施肥量的50%以上;施肥量中等的,基肥比重可占30%~40%;施肥量较少时,基肥比重更小,以提高肥料利用率,达到经济用肥的目的,但要适当增加薹肥比重。 3.3追肥 苗肥要分次施,一般分为提苗肥(冬前苗肥)、腊肥、返青肥(冬后返青期)。冬前苗肥的施用量(氮素),一般占总施肥量的10%~20%,要按照“早、速、多”的原则进行追施。“早”即追肥时间要早,一般在油菜移栽活棵后,或直播油菜五叶期定苗时施用;“速”即追肥施速效肥料,一般用碳铵或腐熟的人粪尿作苗肥追施;“多”即实行少量多次,切忌一次多施。腊肥是油菜进入越冬期施用的肥料。虽然油菜在越冬期间地上部分生长停止,对养分的吸收量也相对减少,但这时主轴与第一次分枝已相继分化,是第一分化枝数和结角数奠定基础的时间。增施肥料可以增加对土壤的覆盖,促进肥土融合,增强油菜的抗寒能力,减轻冻害。腊肥以有机肥和土杂肥为主,用量占总钾肥的15%~20%,稻田油菜可增施一定量的速效钾肥(占钾肥总量的30%)。在腊月上中旬(小寒至大寒期间)结合冬天前最后一次中耕培土,先将土杂肥施在 (下转第86页) 油菜需肥特性及施肥技术 汪浩 (安徽省郎溪县农业局,安徽郎溪242100) 摘要阐述了油菜的需肥特性,介绍了肥料在油菜上的应用,从施肥量、基肥、追肥等方面总结了施肥技术,以供油菜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油菜;需肥特性;施肥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5.4.0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9)23-0083-01 收稿日期2009-11-19 83

叶面肥有哪些又要怎么喷施

叶面肥有哪些又要怎么喷施? 叶面肥有哪些?叶面肥怎么喷施?常常有农户问这样的问题。为了使农户们能够更好的了解认识叶面肥,本文为大家总结了叶面肥的种类及喷施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叶面肥的种类繁多,五花八门,全国范围约有数百种乃至千种之多。根据其作用和功能等可把叶面肥概括为四大类。第一类:营养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中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养分含量较高,主要功能是为作物提供各种营养元素、改善作物的营养状况,尤其是适宜于作物生长后期各种营养的补充;第二类:调节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中含有调节植物生长的物质,如生长素、激素类等成分,主要功能是调控作物的生长发育等。适于植物生长前期、中期使用;第三类:生物型叶面肥。此类肥料中含微生物及其代谢物,如氨基酸、核苷酸、核酸类物质,主要功能是刺激作物生长,促进作物代谢,减轻和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等;第四类:复合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种类繁多,复合混合形式多样,其功能有多种,既可提供营养,又可刺激生长调控发育。 叶面施肥的效果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为提高叶面施肥的效果应采取科学的施肥方法和正确的施肥技术。 1、选择适宜的肥料品种根据作物的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选择适宜的叶面肥品种。在作物生长初期,为促进其生长发育选择调节型叶面肥,若作物营养缺乏或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衰退,应选用营养型叶面肥。生产上常用于叶面喷施的化肥品种主要有尿素、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硫酸钾及各种微量元素,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肥料品种。 2、喷施浓度要合适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养分进入叶片的速度和数量,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浓度过高容易发生肥害,尤其是微量元素肥料,作物营养从缺乏到过量之间的临界范围很窄,更应严格控制;含有生长调节剂的叶面肥,亦应严格按浓度要求进行喷施,以防调控不当造成危害。不同作物对不同肥料具有不同的浓度要求。以尿素为例,在水稻、小麦等禾本科作物上适宜浓度为1.5%-2%,在萝卜、白菜、甘蓝、黄瓜上为1%-1.5%,在马铃薯、西瓜、茄子上为0.5%-0.8%,苹果、梨、葡萄、茶上浓度为0.5%,葱、番茄、温室黄瓜上浓度为0.2%-0.3%。 3、喷施时间要适宜叶面施肥时叶片吸收养分的数量与溶液湿润叶片的时间长短有关,湿润时间越长,叶片吸收养分越多、效果越好。一般情况下保持叶片湿润时间在30-60分钟为宜,因此叶面施肥最好在傍晚无风的天气进行;在有露水的早晨喷肥,会降低溶液的浓度,影响施肥的效果。雨天或雨前也不能进行叶面追肥,因为养分易被淋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若喷后3小时遇雨,待晴天时补喷一次,但浓度要适当降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