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力学第十一章习题选及其解答

材料力学第十一章习题选及其解答

材料力学第十一章习题选及其解答
材料力学第十一章习题选及其解答

11-2. 桥式起重机上悬挂一重量G=50kN 的重物,以匀速度v=1m/s 向前移动(在

图中移动的方向垂直于纸面)。若起重机突然停止移动,重物将象单摆一样向前摆动。若梁为No14工字钢,吊索截面面积A=5×10-4m 2,试问当惯性力为最大值时,梁及吊索内的最大应力增加多少?

解:(1)起重机突然停止时,吊索以初速v 作圆周运动,此时吊索轴力增量是

kN R

v g G ma N n D 28.12

=?==Δ

(2)吊索的应力增量是

MPa A

N σD

d 56.2==

ΔΔ (3)梁内最大弯矩的增量是

l N M D ΔΔ4

1

=

(4)查表得梁的抗弯截面系数

3610102m W -?=

(5)梁内最大正应力的增量是

MPa W

M σd 68.15'==ΔΔ

11-4. 轴上装一钢质圆盘,盘上有一圆孔。若轴与盘ω=40 1/s 的匀角速度转动,

试求轴内因这一圆孔引起的最大正应力。

解:(1)假设挖空圆盘和圆孔部分的质量分别是M 和m ,它们的质心距轴线的

距离分别为R 的r ,则有

mr MR =

(2)挖空圆盘的惯性力是

kN ωr g

V

γωmr ωMR Ma F n n 64.10222=?=

=== 上式中钢的密度取

3/8.76m kN γ=

(3)轴内的最大正应力增量是

MPa W

l

F W M σn

d 5.1241max max ===Δ

11-5. 在直径为100mm 的轴上装有转动惯量I=0.5kN ?m ?s2的飞轮,轴的转速为

300r/min 。制动器开始作用后,在20转内将飞轮刹住,试求轴内最大剪应力。设在制动器作用前,轴已与驱动装置脱开,且轴承的磨擦力矩可以不计。

解:(1)飞轮作匀减速转动

2

2

20/25.120

/42.3130

s rad φ

ωωεωs rad π

n ωt t -=-=∴=== (2)惯性力距是

kNm εI m d 96.1=-=

(3)轴在飞轮和制动器之间发生扭转变形

MPa d πT

W T τm T t d 10163

max ===

∴= 11-6. 钢轴AB 的直径为80mm ,轴上有一直径为80mm 钢质圆杆CD ,CD 垂直

于AB 。若AB 以匀角速度ω=40rad/s 转动。材料的许用应力[σ]=70MPa ,密度为7.8g/cm3。试校核AB 轴及CD 杆的强度。

解:(1)分析CD 的受力,不计重力的影响:

则有

][25.23.11)()

()(6

.002

2

σMPa A

N σkN xdx g

ωA γdx x q N x ωg A γx q d

d l d d d ==

∴====?? (2)计算AB 轴的弯曲强度

][4.67832

141'3

3max σMPa D πl N D πl

N W M σd d d ==== (3)结论:AB 和CD 的强度足够。

11-7. AD 轴以匀角速度ω转动。在轴的纵向对称面内,于轴线的两侧有两个重为

W 的偏心载荷,如图所示。试求轴内的最大弯矩。

解:(1)计算惯性力

D

(x)

2ωb g

W

ma F n d ?=

= (2)分析AD 受力,画弯矩图

约束力

3

3 33W

F R W F R d

D d A -=+=

(3)最大弯矩

)31(39)3(2

max g

ωb Wl l W F M d +=+=

11-9. 重量为Q 的重物自高度H 下落冲击于梁上的C 点,设书籍梁的EI 及抗弯

截面系数W ,试求梁内最大正应力及梁的跨度中点的挠度。

解:(1)重物静止作用在C 处时

查表得静挠度为

)( 2434])3()32([63233

222↓=--??=EI

Ql l l l EIl l l Q st Δ

最大静应力

W

Ql

W M σst 92max max =

=

(F d +3W)l /9

d F -W

(F d -3W)l /9

(+)

(-)

2Q l /9

(+)

查表得梁中点的静挠度

)( 12962348)

943(33222

)

↓=-?=EI

Ql EI l l l Q l st Δ

(2)自由落体的动荷系数是

3

224311211Ql

EIH

H K st d ++=+

+=Δ (3)求最大动应力和跨度中点的动挠度

)224311(129623)224311(923

3

2

)

2

)3

max max Ql

EIH

EI Ql K Ql EIH

W Ql σK σl st d l

d st d d ++=

=++==Δ

Δ

11-10. AB 杆的下端固定,长为l 。在C 点受沿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冲击,物体的重

量为Q ,与杆件接触时的速度为v 。设杆件的E 、I 、和W 皆为已知量,试求AB 杆同最大应力。

解:(1)求载荷Q 作用在C 处时,

C 点的静挠度是

EI

Qa st 33

=Δ 最大静应力是

Qa

W

Qa

W M σst =

=max max (3)冲击的动荷系数

3

2

23gQa

EIv g v K st d ==Δ (4)最大动应力

2

2max max 3gaW

Q

EIv σK σst d d == 11-15. 直径d=60mm 长度l =2m 的圆截面杆左端固定,右端有一直径D=0.4m 的

鼓轮。轮上绕以绳,绳的端点A 悬挂吊盘。绳长l 1=10m ,横截面面积A=120mm 2,E=200GPa 。轴的剪切弹性模量G=80GPa 。重量为800N 的物体自h=200mm 处落于吊盘上,求轴内最大剪应力和绳内最大拉应力。

解:(1)重物静止作用在吊盘时,圆轴发生扭转变形,绳索发生拉伸变形;

静位移

m

D GI l

QD

EA Ql D GI Tl EA Nl p p st 444111062.91029.61033.3222---?=?+?=??+=?+=Δ

圆轴和绳索内的最大静应力为

MPa A

N σMPa

W QD W T τst

st t t st

st 67.677.32==

=== (2)自由落体的动荷系数

4.21211=+

+=st

d h

K Δ (3)圆轴和绳索内的最大动应力为

MPa

σK σMPa τK τst d d st d d 1437.80====

11-17. 10号工字梁的C 端固定,A 端铰支于空心钢管AB 上。管的内径和外径分

别为30mm 和40mm 。钢管的B 端亦为铰支座。梁及钢管同为Q235钢,λ1=100,E=200GPa 。当重为300N 的重物Q 落于梁的A 端时,试校核AB 杆的稳定性,设稳定安全系数规定为2.5。

解:(1)重物静止作用在A 处时

属一次静不定问题,解除约束A

变形谐调条件

AB A l f Δ=

列补充方程求出约束反力

Q

N

R EA

Rl EI l R Q AB AC

7.2993)(3

=∴-

=--

(2)计算静位移

m EA

Rl AB

st 61045.5-?==

Δ (3)自由落体的动荷系数

6.61211=+

+=st

d h

K Δ (4)AB 杆上的动压力

kN K R P d d 46.18=?=

(5)AB 杆的稳定计算

计算AB 杆的柔度

12

2

2244160)

(4)(4

1

)(641

λd D l μd D πd D πl μi

l μλAB AB

AB

=-=

--=

=

AB 是大柔度杆,临界压力是

kN A λ

E

πA σP cr cr 39.4222=?=?=

稳定系数

st d

cr

n P P n 30.2==

压杆不稳定。

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X ”,本题满分为10分) 1、拉杆伸长后,横向会缩短,这是因为杆有横向应力的存在。( ) 2、圆截面杆件受扭时,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发生在横截面离圆心最远处。( ) 3、两梁的跨度、承受载荷及支承相同,但材料和横截面面积不同,因而两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不一定相同。( ) 4、交变应力是指构件内的应力,它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而作用在构件上的载荷可能是动载荷,也可能是静载荷。( ) 5、弹性体的应变能与加载次序无关,只与载荷的最终值有关。( ) 6、单元体上最大切应力作用面上必无正应力。( ) 7、平行移轴公式表示图形对任意两个相互平行轴的惯性矩和惯性积之间的关系。( ) 8、动载荷作用下,构件内的动应力与材料的弹性模量有关。( ) 9、构件由突加载荷所引起的应力,是由相应的静载荷所引起应力的两倍。( ) 10、包围一个点一定有一个单元体,该单元体各个面上只有正应力而无切应力。( ) 二、选择题(每个2分,本题满分16分) 1.应用拉压正应力公式A F N =σ的条件是( )。 A 、应力小于比例极限; B 、外力的合力沿杆轴线; C 、应力小于弹性极限; D 、应力小于屈服极限。 2.梁拟用图示两种方式搁置,则两种情况下的最大弯曲正应力之比 ) (m ax )(m ax b a σσ 为 ( )。 A 、1/4; B 、1/16; C 、1/64; D 3、关于弹性体受力后某一方向的应力与应变关系有如下论述:正确的是 。 A 、有应力一定有应变,有应变不一定有应力; B 、有应力不一定有应变,有应变不一定有应力; C 、有应力不一定有应变,有应变一定有应力; D 、有应力一定有应变,有应变一定有应力。 4、火车运动时,其轮轴横截面边缘上危险点的应力有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脉动循环应力: B :非对称的循环应力; C :不变的弯曲应力;D :对称循环应力 5、如图所示的铸铁制悬臂梁受集中力F 作用,其合理的截面形状应为图( ) (a) (b)

材料力学习题(6)第十一章 哈工业大材料力学本科生试卷和课后题目

材料力学习题 第11章 11-1 已知应力状态如图(图中应力单位为MPa )。若3.0=ν,试分别计算出第一到第四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 11-2 构件中危险点的应力状态如图所示,试选择合适的强度理论对以下两种情况作强度校核(3.0=ν): 1.构件材料为Q235钢,160][=σMPa ;危险点的应力状态为45=x σMPa , 135=y σMPa ,0==xy z τσ。 2.构件材料为铸铁,30][=σMPa ;危险点的应力状态为20=x σMPa ,25-=y σMPa ,30=z σMPa ,0=xy τ。 11-3 由单向应力状态和纯切应力状态组成的平面应力状态如图所示,试证明:不论正应力是拉应力还是压应力,不论切应力是正还是负,总有0 , 0 , 0min 32max 1<==>=σσσσσ。因而 11-4 已知应力状态如图(应力单位为MPa )所示,试按第三与第四强度理论计算其相当应力。 11-5 某结构上危险点处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其中MPa 3.46 , MPa 7.116-==xy x τσ。材料为钢,许用应力MPa 160][=σ。试校核此结构的强度。 11-6 已知应力状态如图(应力单位为MPa )所示,按第三、第四强度理论考察,图中三个应力状态是否等价?三个应力状态的平均应力m σ彼此是否相等?试分别画出应力圆,并观察它们的特点。 11-7 试说明或证明,第三、第四强度理论与平均应力 m σ无关。 11-8 钢轨上与车轮接触点处为三向压应力状态,已知,6501-=σMPa ,7002-=σMPa ,9003-=σMPa 。如钢轨材料的许用应力300][=σMPa ,试按第三与第四强度理论校核其强度。

工程力学材料力学_知识点_及典型例题

作出图中AB杆的受力图。 A处固定铰支座 B处可动铰支座 作出图中AB、AC杆及整体的受力图。 B、C光滑面约束 A处铰链约束 DE柔性约束 作图示物系中各物体及整体的受力图。 AB杆:二力杆 E处固定端 C处铰链约束

(1)运动效应:力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效应。 (2)变形效应:力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和尺寸改变的效应。 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4、力的表示方法: (1)力是矢量,在图示力时,常用一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注意表明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 (2)在书写力时,力矢量用加黑的字母或大写字母上打一横线表示,如F、G、F1等等。 5、约束的概念:对物体的运动起限制作用的装置。 6、约束力(约束反力):约束作用于被约束物体上的力。 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限制的运动方向相反。 约束力的作用点,在约束与被约束物体的接处 7、主动力:使物体产生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作用于被约束物体上的除约束力以外的其它力。 8、柔性约束:如绳索、链条、胶带等。 (1)约束的特点:只能限制物体原柔索伸长方向的运动。 (2)约束反力的特点:约束反力沿柔索的中心线作用,离开被约束物体。() 9、光滑接触面:物体放置在光滑的地面或搁置在光滑的槽体内。 (1)约束的特点:两物体的接触表面上的摩擦力忽略不计,视为光滑接触面约束。被约束的物体可以沿接触面滑动,但不能沿接触面的公法线方向压入接触面。 (2)约束反力的特点:光滑接触面的约束反力沿接触面的公法线,通过接触点,指向被约束物体。() 10、铰链约束:两个带有圆孔的物体,用光滑的圆柱型销钉相连接。 约束反力的特点:是方向未定的一个力;一般用一对正交的力来表示,指向假定。()11、固定铰支座 (1)约束的构造特点:把中间铰约束中的某一个构件换成支座,并与基础固定在一起,则构成了固定铰支座约束。

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全

江 苏 科 技 大 学 学年第二学期材料力学试题(A 卷) 一、 选择题(20分) 1、图示刚性梁AB 由杆1和杆2支承,已知两杆的材料相同,长度不等,横截面积分别为A 1和A 2,若载荷P 使刚梁平行下移,则其横截面面积( )。 A 、A 1〈A 2 B 、A 1 〉A 2 C 、A 1=A 2 D 、A 1、A 2为任意 2、建立圆周的扭转应力公式τρ=M ρρ/I ρ时需考虑下列因素中的哪几个答:( ) (1)扭矩M T 与剪应力τρ的关系M T =∫A τρρdA (2)变形的几何关系(即变形协调条件) (3)剪切虎克定律 (4)极惯性矩的关系式I T =∫A ρ2dA A 、(1) B 、(1)(2) C 、(1)(2)(3) D 、全部 3、二向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其最大主应力σ1=( ) A 、σ B 、2σ C 、3σ D 、4σ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 分 题一、3图 工程技术学院 _______________专业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题一、1

4、高度等于宽度两倍(h=2b)的矩形截面梁,承受垂直方向的载荷,若仅将竖放截面改为平放截面,其它条件都不变,则梁的强度( ) A 、提高到原来的2倍 B 、提高到原来的4倍 C 、降低到原来的1/2倍 D 、降低到原来的1/4倍 5. 已知图示二梁的抗弯截面刚度EI 相同,若二者自由端的挠度相等,则P 1/P 2=( ) A 、2 B 、4 C 、8 D 、16 二、作图示梁的剪力图、弯矩图。(15分) 三、如图所示直径为d 的圆截面轴,其两端承受扭转力偶矩m 的作用。设由实验测的轴表面上与轴线成450方向的正应变,试求力偶矩m 之值、 材料的弹性常数E 、μ均为已知。(15分) 四、电动机功率为9kW ,转速为715r/min ,皮带轮直径D =250mm ,主轴外伸部分长度为l =120mm ,主轴直径d =40mm ,〔σ〕=60MPa ,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轴的强度。(15分) 题一、5图 三题图 四题图 题一、4 二 题 名____________ 学号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材料力学习题册答案-第2章-拉压

第二章 轴向拉压 一、 选择题 1.图1所示拉杆的外表面上有一斜线,当拉杆变形时,斜线将( D ) A.平动 B.转动 C.不动 D.平动加转动 2.轴向拉伸细长杆件如图2所示,则正确的说法是 ( C ) A.1-1、2-2面上应力皆均匀分布 B.1-1、2-2面上应力皆非均匀分布 C. 1-1面上应力非均匀分布,2-2面上应力均匀分布 D.1-1 面上应力均匀分布,2-2面上应力非均匀分布 F P P 1 1 2 2 图1 图2 3.有A 、B 、C 三种材料,其拉伸应力-应变实验曲线如图3所示,曲线( B )材料的弹性模量E 大,曲线( A )材料的强度高,曲线( C )材料的塑性好。 A B C 图3 ε σ B A C 图4 p α h b a 图5 4.材料经过冷却硬化后,其( D )。 A .弹性模量提高,塑性降低 B .弹性模量降低,塑性提高 C .比利极限提高,塑性提高 D .比例极限提高,塑性降低 5.现有钢铸铁两种杆件,其直径相同。从承载能力与经济效益两个方面考虑,图4所示结构中两种合理选择方案是( A )。 A .1杆为钢,2 杆为铸铁 B .1杆为铸铁,2杆为钢 C .2杆均为钢 D .2杆均为铸铁 6.如图5所示木接头,水平杆与斜杆成角,其挤压面积A 为( A )。 A .bh B .bh tg C .bh/cos D .bh/(cos -sin ) 7.如图6所示两板用圆锥销钉联接,则圆锥销钉的受剪面积为( C ),计算挤压面积为 ( D ) A . B . C . D (3d+D )

二、填空题 1.直径为d 的圆柱体放在直径为D =3d ,厚为t 的圆基座上,如图7所示低级对基座的支反力均匀分布,圆柱承受轴向压力P ,则基座剪切面的剪力 。 F F h h D d 图6 P d t D 图7 2.判断剪切面和挤压面应注意的是:剪切面是构件的两部分有发生 相对错动 趋势的平面;挤压面是构件 相互挤压 的表面。 三、试画下列杆件的轴力图 2 3 1 1 2 F F F F 3 + -解: 2KN 1 1 2 2 3 3 18KN 3KN 25KN 10KN + -15KN 10KN 解: 四、计算题 1.作出图示等截面直杆的轴力图,其横截面积为,指出最大正应力发生的截面,并计 算相应的应力值。 4KN 10KN 11KN 5KN A B C D 解:+ + -轴力图如下: 4KN 5KN

材料力学题库及答案共29页

课程名称:《材料力学》 一、判断题(共266小题)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杆件受力后变形与破坏的规律。( A ) 2、内力只能是力。( B ) 3、若物体各点均无位移,则该物体必定无变形。( A ) 4、截面法是分析应力的基本方法。( B ) 5、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刚度。( B ) 6、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称为强度。( B ) 7、构件在原有几何形状下保持平衡的能力,称为构件的稳定性。( A ) 8、连续性假设,是对变形固体所作的基本假设之一。( A ) 9、材料沿不同方向呈现不同的力学性能,这一性质称为各向同性。( B ) 10、材料力学只研究处于完全弹性变形的构件。( A ) 11、长度远大于横向尺寸的构件,称为杆件。( A ) 12、研究构件的内力,通常采用实验法。( B ) 13、求内力的方法,可以归纳为“截-取-代-平”四个字。 ( A ) 14、1MPa=109Pa=1KN/mm2。( B ) 15、轴向拉压时 45o斜截面上切应力为最大,其值为横截面上正应力的一半( A ) 16、杆件在拉伸时,纵向缩短,ε<0。( B ) 17、杆件在压缩时,纵向缩短,ε<0;横向增大,ε'>0。( A ) 18、σb是衡量材料强度的重要指标。( A) 19、δ=7%的材料是塑性材料。( A ) 20、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为其屈服点应力。( A )21、“许用应力”为允许达到的最大工作应力。( A ) 22、“静不定系统”中一定存在“多余约束力”。( A ) 23、用脆性材料制成的杆件,应考虑“应力集中”的影响。 ( A ) 24、进行挤压计算时,圆柱面挤压面面积取为实际接触面的正投影面面积。( A ) 25、冲床冲剪工件,属于利用“剪切破坏”问题。( A ) 26、同一件上有两个剪切面的剪切称为单剪切。( B ) 27、等直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只存在切应力。( A ) 28、圆轴扭转时,最大切应力发生在截面中心处。( B ) 29、在截面面积相等的条件下,空心圆轴的抗扭能力比实心圆轴大。( A ) 30、使杆件产生轴向拉压变形的外力必须是一对沿杆件轴线的集中力。( B ) 31、轴力越大,杆件越容易被拉断,因此轴力的大小可以用来判断杆件的强度。( B ) 32、内力是指物体受力后其内部产生的附加相互作用力。 ( A ) 33、同一截面上,σ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 ) 34、杆件某个横截面上,若轴力不为零,则各点的正应力均不为零。( B ) 35、δ、值越大,说明材料的塑性越大。( A ) 36、研究杆件的应力与变形时,力可按力线平移定理进行移动。( B ) 37、杆件伸长后,横向会缩短,这是因为杆有横向应力存在。 ( B ) 38、线应变的单位是长度。( B ) 第1页

《材料力学》第9章 压杆稳定 习题解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 凤呜大王* 第九章 压杆稳定 习题解 [习题9-1] 在§9-2中已对两端球形铰支的等截面细长压杆,按图a 所示坐标系及挠度曲线形状,导出了临界应力公式2 2l EI P cr π= 。试分析当分别取图b,c,d 所示坐标 系及挠曲线形状时,压杆在cr F 作用下的挠曲线微分方程是否与图a 情况下的相同,由此所得cr F 公式又是否相同。 解: 挠曲线微分方程与坐标系的y 轴正向规定有关,与挠曲线的位置无关。 因为(b )图与(a )图具有相同的坐标系,所以它们的挠曲线微分方程相同,

都是 )("x M EIw -=。(c )、(d)的坐标系相同,它们具有相同的挠曲线微分方程:)("x M EIw =,显然,这微分方程与(a )的微分方程不同。 临界力只与压杆的抗弯刚度、长度与两端的支承情况有关,与坐标系的选取、挠曲线的位置等因素无关。因此,以上四种情形的临界力具有相同的公式,即: 2 2l EI P cr π= 。 [习题9-2] 图示各杆材料和截面均相同,试问杆能承受的压力哪根最大,哪根最小(图f 所示杆在中间支承处不能转动)? 解:压杆能承受的临界压力为:2 2).(l EI P cr μπ=。由这公式可知,对于材料和截面相同 的压杆,它们能承受的压力与 原压相的相当长度l μ的平方成反比,其中,μ为与约 束情况有关的长度系数。 (a )m l 551=?=μ (b )m l 9.477.0=?=μ (c )m l 5.495.0=?=μ

(d )m l 422=?=μ (e )m l 881=?=μ (f )m l 5.357.0=?=μ(下段);m l 5.255.0=?=μ(上段) 故图e 所示杆cr F 最小,图f 所示杆cr F 最大。 [习题9-3] 图a,b 所示的两细长杆均与基础刚性连接,但第一根杆(图a )的基础放在弹性地基上,第二根杆(图b )的基础放在刚性地基上。试问两杆的临界力是否均为2 min 2) .2(l EI P cr π= ?为什么?并由此判断压杆长因数μ是否可能大于2。 螺旋千斤顶(图c )的底座对丝杆(起顶杆)的稳定性有无影响?校核丝杆稳定性时,把它看作下端固定(固定于底座上)、上端自由、长度为l 的压杆是否偏于安全? 解:临界力与压杆两端的支承情况有关。因为(a)的下支座不同于(b)的下支座,所以它们的临界力计算公式不同。(b)为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情况,它的长度因素 2=μ,其临界力为:2 min 2) .2(l EI P cr π= 。但是,(a) 为一端弹簧支座,一端自由的 情况,它的长度因素2≠μ,因此,不能用2 min 2) .2(l EI P cr π= 来计算临界力。

工程力学材料力学答案-第十章

10-1 试计算图示各梁指定截面(标有细线者)的剪力与弯矩。 解:(a) (1) 取A +截面左段研究,其受力如图; 由平衡关系求内力 0SA A F F M ++== (2) 求C 截面内力; 取C 截面左段研究,其受力如图; 由平衡关系求内力 2 SC C Fl F F M == (3) 求B -截面内力 截开B -截面,研究左段,其受力如图; 由平衡关系求内力 SB B F F M Fl == q B (d) (b) (a) SA+ M A+ SC M C A SB M B

(b) (1) 求A 、B 处约束反力 e A B M R R l == (2) 求A +截面内力; 取A +截面左段研究,其受力如图; e SA A A e M F R M M l ++=-=- = (3) 求C 截面内力; 取C 截面左段研究,其受力如图; 22 e e SC A A e A M M l F R M M R l +=-=- =-?= (4) 求B 截面内力; 取B 截面右段研究,其受力如图; 0e SB B B M F R M l =-=- = (c) (1) 求A 、B 处约束反力 e M A+ M C B R B M B

A B Fb Fa R R a b a b = =++ (2) 求A +截面内力; 取A +截面左段研究,其受力如图; 0SA A A Fb F R M a b ++== =+ (3) 求C -截面内力; 取C -截面左段研究,其受力如图; SC A C A Fb Fab F R M R a a b a b --== =?=++ (4) 求C +截面内力; 取C +截面右段研究,其受力如图; SC B C B Fa Fab F R M R b a b a b ++=-=- =?=++ (5) 求B -截面内力; 取B -截面右段研究,其受力如图; 0SB B B Fa F R M a b --=-=- =+ (d) (1) 求A +截面内力 取A +截面右段研究,其受力如图; A R SA+ M A+ R A SC- M C- B R B M C+ B R B M q B M

材料力学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 包申格效应:指原先经过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同向加载,弹性极限(σP)或屈服强度(σS)增加;反向加载时弹性极限(σP)或屈服强度(σS)降低的现象。 解理断裂:沿一定的晶体学平面产生的快速穿晶断裂。晶体学平面--解理面,一般是低指数,表面能低的晶面。 解理面:在解理断裂中具有低指数,表面能低的晶体学平面。 韧脆转变:材料力学性能从韧性状态转变到脆性状态的现象(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型转变微穿晶断裂,断口特征由纤维状转变为结晶状)。 静力韧度:材料在静拉伸时单位体积材料从变形到断裂所消耗的功叫做静力韧度。是一个强度与塑性的综合指标,是表示静载下材料强度与塑性的最佳配合。 可以从河流花样的反“河流”方向去寻找裂纹源。 解理断裂是典型的脆性断裂的代表,微孔聚集断裂是典型的塑性断裂。 5.影响屈服强度的因素 与以下三个方面相联系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屈服强度 位错增值和运动 晶粒、晶界、第二相等

外界影响位错运动的因素 主要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考虑 (一)影响屈服强度的内因素 1.金属本性和晶格类型(结合键、晶体结构) 单晶的屈服强度从理论上说是使位错开始运动的临界切应力,其值与位错运动所受到的阻力(晶格阻力--派拉力、位错运动交互作用产生的阻力)决定。 派拉力: 位错交互作用力 (a是与晶体本性、位错结构分布相关的比例系数,L是位错间距。)2.晶粒大小和亚结构 晶粒小→晶界多(阻碍位错运动)→位错塞积→提供应力→位错开动→产生宏观塑性变形。 晶粒减小将增加位错运动阻碍的数目,减小晶粒内位错塞积群的长度,使屈服强度降低(细晶强化)。 屈服强度与晶粒大小的关系: 霍尔-派奇(Hall-Petch) σs= σi+kyd-1/2 3.溶质元素 加入溶质原子→(间隙或置换型)固溶体→(溶质原子与溶剂原子半径不一样)产生晶格畸变→产生畸变应力场→与位错应力场交互运动→使位错受阻→提高屈服强度(固溶强化)。 4.第二相(弥散强化,沉淀强化) 不可变形第二相

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

一、一结构如题一图所示。钢杆1、2、3的横截面面积为A=200mm 2,弹性模量E=200GPa ,长度l =1m 。制造时3杆短了△=0.8mm 。试求杆3和刚性梁AB 连接后各杆的内力。(15分) 二、题二图所示手柄,已知键的长度30 mm l =,键许用切应力[]80 MPa τ=,许用挤压应力[σ 三、题三图所示圆轴,受e M 作用。已知轴的许用切应力[]τ、切变模量G ,试求轴直径d 。 (15分) 五、分)

六、如题六图所示,变截面悬臂梁受均布载荷q 作用,已知q 、梁长l 及弹性模量E 。试用积分法求截面A 的挠度w A 和截面C 的转角θC 。(15分) 七、如图所示工字形截面梁AB ,截面的惯性矩672.5610z I -=?m 4,求固定端截面翼缘和腹板交界处点a 的主应力和主方向。(15分) 一、(15分) (1)静力分析(如图(a )) F F F 图(a ) ∑=+=231,0N N N y F F F F (a ) ∑==31,0N N C F F M (b ) (2)几何分析(如图(b ) ) 50kN A B 0.75m

1 l ?2 l ?3 l ? 图(b ) ?=?+?+?3212l l l (3)物理条件 EA l F l N 11= ?,EA l F l N 22=?,EA l F l N 33=? (4)补充方程 ?=++EA l F EA l F EA l F N N N 3212 (c ) (5)联立(a )、(b )、(c )式解得: kN F kN F F N N N 67.10,33.5231=== 二、(15分) 以手柄和半个键为隔离体, S 0, 204000O M F F ∑=?-?= 取半个键为隔离体,bs S 20F F F == 由剪切:S []s F A ττ=≤,720 N F = 由挤压:bs bs bs bs [][], 900N F F A σσ=≤≤ 取[]720N F =。 三、(15分) e A B M M M += 0AB ?=, A B M a M b ?=? 得 e B a M M a b =+, e A b M M a b =+ 当a b >时 d ≥b a >时 d ≥ 。 四、(15分) F

材料力学题目及答案

材料力学题目及答案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习题3-1图 (a) 习题3-2图 (a) 习题3-3图 习题3-4图 第3章 弹性杆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析 3-1 桁架结构受力如图示,其上所有杆的横截面均为20mm ×50mm 的矩形。试求杆CE 和杆DE 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解:图(a )中,5 4 cos =θ (1) 截面法受力图(a ) 0=∑D M ,03)515(4=?+-?CE F (2) F CE = 15 kN 0=∑x F ,40cos =θDE F (3) (1)代入(3),得F DE = 50 kN ∴ 1505.002.010153 =??==A F CE CE σMPa 50==A F DE DE σMPa 3-2 图示直杆在上半部两侧面受有平行于杆轴线的均匀分布载荷,其集度p = 10kN/m ,在自由端D 处 作用有集中呼F P = 20 kN 。已知杆的横截面面积A = ×10-4m 2,l = 4m 。试求: 1.A 、B 、E 截面上的正应力; 2.杆内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并指明其作用位置。 解:由已知,用截面法求得 F N A = 40 kN F N B = 20 kN F N E = 30 kN (1)200100.2104043 N =??==-A F A A σMPa 100N ==A F B B σMPa 150N ==A F E E σMPa (2)200max ==A σσMPa (A 截面) 3-3 图示铜芯与铝壳组成的复合材料杆,轴向拉伸载荷F P 通过两端的刚性板加在杆上。试: 1.写出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与F P 、d 、D 、E c 、E a 的关系式; 2.若已知d = 25mm ,D = 60mm ;铜和铝的单性模量分别为E c = 105GPa 和E a = 70GPa ,F P = 171 kN 。试求铜芯与铝壳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解:1.变形谐调: a a Na c c Nc A E F A E F = (1) P Na Nc F F F =+ (2) ∴ ? ??? ?????-+==-?+?=+==4)(π4π)(4π4π22a 2 c P a a Na a 22a 2c P a a c c P c c Nc c d D E d E F E A F d D E d E F E A E A E F E A F c σσ 2. 5.83)025.006.0(π1070025.0π1010510171101054229293 9c =-???+???????= σMPa 6.5510570 5.83c a c a =? ==E E σσMPa 3-4 图示由铝板钢板组成的复合材料柱,纵向截荷F P 通过刚性平板沿着柱的中心线施加在其上。试: 1.导出复合材料柱横截面上正应力与F P 、b 0、b 1、h 和E a 、E s 之间的关系式; 2.已知F P = 385kN ;E a = 70GPa ,E s = 200GPa ;b 0 = 30mm ,b 1 = 20mm ,h = 50mm 。求铝板与钢板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 解:变形谐调: a a Na s s Ns A E F A E F = (1)

材料力学习题册答案-第10章 动载荷

第十章动载荷 一、选择题 1、在用能量法计算冲击应力问题时,以下假设中( D )是不必要的。 A 冲击物的变形很小,可将其视为刚体; B 被冲击物的质量可以忽略,变形是线弹性的; C 冲击过程中只有应变能、势能和动能的变化,无其它能量损失; D 被冲击物只能是杆件。 2.在冲击应力和变形实用计算的能量法中,因不计被冲击物的质量,所以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比( D )。 A 冲击应力偏大,冲击变形偏小; B 冲击应力偏小,冲击变形偏大; C 冲击应力和冲击变形均偏大; D 冲击应力和冲击变形均偏小。 3.四种圆柱及其冲击载荷情况如图所示,柱C上端有一橡胶垫。其中柱( D )内的最大动应力最大。 A B C D 二、计算题 1、重量为P的重物从高度H处自由下落到钢质曲拐上,试按第三强度准则写出危险点的相 当应力。

解:在C 点作用静载荷P 时,BC 段产生弯曲变形,AB 段产生弯扭组合变形,C 点的静位移: a GI Pal EI Pl EI Pa a f f PAB AB BC AB B C st ?++=?++=?3333? st d H K ?++=211 式中,b h I BC 123=,644d I AB π=,32 4d I PAB π= 危险点在A 截面的上下端,静应力为: Z Z r W l a P W T M 2 2223+=+=σ 式中,323 d W Z π= 则动应力为: Z d r d d W l a P K K 223+=?=σσ 2、图示横截面为m m 25m m 75?=?h b 的铝合金简支梁,在跨中增加一刚度kN/m 18=K 的 弹簧支座,重量为N 250=P 的重物从高度mm 50=H 自由下落到梁的中点C 处。若铝合金的弹性模量GPa 70=E ,试求冲击时梁内的最大正应力。 解:在C 点作用静载荷P 时,AB 梁为静不定问题,变形协调条件为梁中点变形等于弹簧变形,故有:

材料力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全

精心整理 江苏科技大学 学年第二学期材料力学试题(A 卷) 一、 选择题(20 分 ) 1、图示刚性梁AB 由杆1和杆2支承,已知两杆的材料相同,长度不等,横截面积分别为A 1和A 2,若载荷P 使刚梁平行下移,则其横截面面积()。 A 、A 1〈A 2 B 、A 1〉A 2 C 、A 1=A 2 D 、A 1、A 2为任意 2、建立圆周的扭转应力公式τρ=M ρρ/I ρ时需考虑下列因素中的哪几个?答:() (1) 扭矩M T 与剪应力τρ的关系M T =∫A τρρdA (2) 变形的几何关系(即变形协调条件) (3) 剪切虎克定律 (4) 极惯性矩的关系式I T =∫A ρ2dA A 、(1) B 、(1)(2) C 、(1)(2)(3) D 、全部 3、二向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其最大主应力σ1=() A 、σ B 、2σ C 、3σ D 、4σ 4、高度等于宽度两倍(h=2b)的矩形截面梁,承受垂直方向的载荷,若仅将竖放截面改为平放截面,其它条件都不变,则梁的强度() A 、提高到原来的2倍 B 、提高到原来的4倍 C 、降低到原来的1/2倍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题一、3图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题一、4 题一、1

D 、降低到原来的1/4倍 5.已知图示二梁的抗弯截面刚度EI 相同,若二者自由端的挠度相等,则P 1/P 2=() A 、2 B 、4 C 、8 D 、16 二、作图示梁的剪力图、弯矩图。(15分) 三、如图所示直径为d 的圆截面轴,其两端承受扭转力偶矩m 的作用。设由实验测的轴表面上与轴线成450方向的正应变,试求力偶矩m 之值、材料的弹性常数E 、μ均为已知。(15分) 四、电动机功率为9kW ,转速为715r/min ,皮带轮直径D =250mm ,主轴外伸部分长度为l =120mm , 主轴直径d =40mm ,〔σ〕=60MPa ,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轴的强度。(15分) 五、重量为Q 的重物自由下落在图示刚架C 点,设刚架的抗弯刚度为EI ,试求冲击时刚架D 处的垂直位移。(15分) 六、结构如图所示,P=15kN ,已知梁和杆为一种材料,E=210GPa 。梁ABC 的惯性矩I=245cm 4,等直圆杆BD 的直径D=40mm 。规定杆BD 的稳定安全系数n st =2。 求BD 杆承受的压力。 用欧拉公式判断BD 杆是否失稳。(20分) 江苏科技大学 学年第二学期材料力学试题(B 卷) 二、 选择题(20 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题一、5图 三题图 六题图 五题图 四题图 二题图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

材料力学第一章复习题

第一章 拉伸与压缩 1. 根据均匀性假设,可认为构件的下列各量中的某个量在各点处都相同: (A ) 应力; (B )应变; (C ) 材料的弹性常数; (D )位移; 正确答案是 。 2.根据各向同性假设,可认为构件的下列各量中的某一种量在各方向都相同: (A ) 应力; (B )应变; (C ) 材料的弹性常数; (D )位移; 正确答案是 。 3.关于确定截面内力的截面法的适用范围,有下列四种说法: (A )仅适用于等截面直杆; (B )仅适用于直杆承受基本变形; (C )仅适用于不论基本变形还是组合变形,但限于直杆的横截面; (D )适用于不论等截面或变截面、直杆或曲杆、基本变形或组合变形、横截 面或任意截面的普遍情况; 正确答案是 。 4.变截面杆受集中力P 作用,如图。设1F 、2F 和3F 分别表示杆中截面1—1,2—2和3—3上沿轴线方向的内力值,则下列结论中哪个是正确的? (A )321F F F ==; (B )321F F F ≠=; (C )321F F F =≠; (D )321F F F ≠≠; 正确答案是 。 5.判断下列结论的正确性: (A ) 杆件某截面上的内力是该截面上应力的代数和; (B ) 杆件某截面上的应力是该截面上内力的平均值; (C ) 应力是内力的集度; (D ) 内力必大于应力; 正确答案是 。 P

6.甲、乙两杆,几何尺寸相同,轴向拉力P 相同,材料不同,它们的应力和变形有四种可能: (A )应力σ和变形l ?相同; (B )应力σ不同和变形l ?相同; (C )应力σ相同和变形l ?不同; (D )应力σ不同和变形l ?不同; 正确答案是 。 7.关于下列结论: 1) 应变分为正应变和切应变 ; 2) 应变为无量纲量; 3) 若物体的各部分均无变形,则物体内各点的应变均为零; 4) 若物体内各点的应变均为零,则物体无位移; 现有四种答案: (A )仅1、2对; (B )仅3、4对; (C )1、2、3对; (D )全对; 正确答案是 。 8. 等截面直杆受力P 作用发生拉伸变形。已知其横截面面积为A ,则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和? 45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别为: (A )A P ,()A P 2; (B )A P ,( ) A P 2; (C ))A P 2,()A P 2; (D )A P ,A P 2; 正确答案是 。 9.在A 、B 两点连接绳索ACB ,绳索上悬挂重物P ,如图。点A 、B 的距离保持不变,绳索的许用应力为[]σ。问:当α角取何值时,绳索的用料最省? (A )?0; (B )?30; (C )?45; (D )?60; 正确答案是 。 l B

材料力学习题解答[第三章]

3-1求图中所示杆各个横截面上的应力,已知横截面面积A=400mm 2。 解a): MPa MPa 100400 10400 50400 10203 323 1=?==-=?-=σσσ 题3-1a)图 解b): MPa MPa MPa 25400 10 105050400 10203 223 1=?= -=-=?-=右左σσσ MPa MPa 125400 105025333=?==右 左σσ 题3-1b)图 3-2图中为变截面杆,如果横截面面积A 1=200mm 2,A 2=300mm 2,A 3=400mm 2,求杆内各横截面上的应力。 解a ): MPa MPa MPa 100400 10407.6630010205020010103 33 23 1=?=-=?-==?=σσσ 题3-2a)图 解b): MPa MPa 75400 10303.3330010100 3 33 21-=?-==?==σσσ 题3-2b)图 20kN 30kN

3-3 图示杆系结构中,各杆横截面面积相等,即A=30cm 2,载荷F=200kN 。试求各杆横截面上的应力。 解:(1)约束反力: kN F F kN F F kN F F AX AY Dy 2001504 3 15043 ====== (2)各杆轴力 ) (250150200) (150)(200)(150222 2压压拉拉kN F F F kN F F kN F F kN F F NCD NAC NAC D NCD AX NAC AY NAB =+=+======= 题3-3图 (3)各杆的正应力 ) (3.83300 10250,)(5030010150) (7.66300 10200,)(50300101503 33 3压压拉拉MPa MPa MPa MPa AC CD AC AB -=?-=-=?-==?==?=σσσσ 3-4钢杆CD 直径为20mm ,用来拉住刚性梁AB 。已知F=10kN ,求钢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解: ) (7.112204 104.3544.3545cos 1) 5.11(23 2拉MPa d F kN F F NCD CD o NCD =??===?+=ππσ 题3-4图 3-5图示结构中,1、2两杆的横截面直径分别为10mm 和20mm ,试求两杆内的应力。设结构的横梁为刚体。 解:取BC 段分析, 题3-5图 kN F F F M BY Cy Cx B 10,0,0, 0====∑ 取AB 段分析: kN F kN F M B 20,10, 021=-==∑ CX F A F By

材料力学(金忠谋)第六版答案第09章

第九章 强度理论 习 题 9-1 脆性材料的极限应力+b σ=40MPa ,- b σ=130MPa ,从受力物体内取下列三个单元 体(a)、(b)、(c),受力状态如图示。试按(1)第一强度理论,(2)第二强度理论,判断何者已到达危险状态,设30.0=μ。 解:按第一强度理论 (a ):114540xd σσ==>,危险。其余安全。 按第二强度理论 (b )()2 12335120350.312071xd b σσμσσμσ+ =-+=+?=+?=>,危险。其余安全。 9-2 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σs =200 MPa ,从受力物体内取下列三个单元体(a )、(b )、(c ),受力状态如图示。试按(1)第三强度理论,(2)第四强度理论,判断何者已达到危险状态。 解:按第三强度理论: (a )3 1316060220xd s σσστ=-=+=>危险。其余安全。 按第四强度理论:按下列公式计算 4xd σ= 全部都不安全。

9-3 工字钢梁受载荷时,某一点处的受力情况表示如下: σ=120MPa ,τ=40MPa 。若[σ]=140MPa ,试按第四强度理论作强度校核。 解: [] 4138xd MPa σσ=< 所以安全。 9-4 某梁在平面弯曲下,已知危险截面上作用有弯矩M =50.9 m kN ?,剪力F S =134.6 kN ,截面为No. 22b 工字钢,[σ]=160 MPa ,试根据第三强度理对梁作主应力校核。 解:A 点: 3 max 6 31350.910156.6232510 156.62xd M MPa W MPa σσσσ-?===?=-= C 点: [] 2 42 2 26 4 1.5xd pD t t p MPa σσσ= ?==≤???= ==3 23 3134.61075.7618.7109.510 2151.53xd QS MPa Jt MPa τστ--?===???== B 点: 题 9-3 图

材料力学复习总结

《材料力学》第五版 刘鸿文 主编 第一章 绪论 一、材料力学中工程构件应满足的3方面要求是:强度要求、刚度要求和稳定性要求。 二、强度要求是指构件应有足够的抵抗破坏的能力;刚度要求是指构件应有足够的抵抗变形的能力;稳定性要求是指构件应有足够的保持原有平衡形态的能 力。 三、材料力学中对可变形固体进行的3个的基本假设是:连续性假设、均匀性假设和各向同性假设。 第二章 轴向拉压 一、轴力图:注意要标明轴力的大小、单位和正负号。 二、轴力正负号的规定:拉伸时的轴力为正,压缩时的轴力为负。注意此规定只适用于轴力,轴力是内力,不适用于外力。 三、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正应力的计算公式:N F A σ= 注意正应力有正负号,拉伸时的正应力为正,压缩时的正应力为负。 四、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及切应力的计算公式:2cos ασσα=,sin 22 αστα= 注意角度α是指斜截面与横截面的夹角。 五、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正应力的强度条件[],max max N F A σσ=≤ 六、利用正应力强度条件可解决的三种问题:1.强度校核[],max max N F A σσ=≤ 一定要有结论 2.设计截面[],max N F A σ≥ 3.确定许可荷载[],max N F A σ≤ 七、线应变l l ε?=没有量纲、泊松比'εμε=没有量纲且只与材料有关、 胡克定律的两种表达形式:E σε=,N F l l EA ?= 注意当杆件伸长时l ?为正,缩短时l ?为负。 八、低碳钢的轴向拉伸实验:会画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知道四个阶段及相应的四个极限应力:弹性阶段(比例极限p σ,弹性极限e σ)、屈服阶段(屈服

材料力学第十一章习题选及其解答

11-2. 桥式起重机上悬挂一重量G=50kN 的重物,以匀速度v=1m/s 向前移动(在 图中移动的方向垂直于纸面)。若起重机突然停止移动,重物将象单摆一样向前摆动。若梁为No14工字钢,吊索截面面积A=5×10-4m 2,试问当惯性力为最大值时,梁及吊索内的最大应力增加多少? 解:(1)起重机突然停止时,吊索以初速v 作圆周运动,此时吊索轴力增量是 kN R v g G ma N n D 28.12 =?==Δ (2)吊索的应力增量是 MPa A N σD d 56.2== ΔΔ (3)梁内最大弯矩的增量是 l N M D ΔΔ4 1 = (4)查表得梁的抗弯截面系数 3610102m W -?= (5)梁内最大正应力的增量是 MPa W M σd 68.15'==ΔΔ 11-4. 轴上装一钢质圆盘,盘上有一圆孔。若轴与盘ω=40 1/s 的匀角速度转动, 试求轴内因这一圆孔引起的最大正应力。

解:(1)假设挖空圆盘和圆孔部分的质量分别是M 和m ,它们的质心距轴线的 距离分别为R 的r ,则有 mr MR = (2)挖空圆盘的惯性力是 kN ωr g V γωmr ωMR Ma F n n 64.10222=?= === 上式中钢的密度取 3/8.76m kN γ= (3)轴内的最大正应力增量是 MPa W l F W M σn d 5.1241max max ===Δ 11-5. 在直径为100mm 的轴上装有转动惯量I=0.5kN ?m ?s2的飞轮,轴的转速为 300r/min 。制动器开始作用后,在20转内将飞轮刹住,试求轴内最大剪应力。设在制动器作用前,轴已与驱动装置脱开,且轴承的磨擦力矩可以不计。 解:(1)飞轮作匀减速转动 2 2 20/25.120 /42.3130 s rad φ ωωεωs rad π n ωt t -=-=∴=== (2)惯性力距是 kNm εI m d 96.1=-= (3)轴在飞轮和制动器之间发生扭转变形 MPa d πT W T τm T t d 10163 max === ∴= 11-6. 钢轴AB 的直径为80mm ,轴上有一直径为80mm 钢质圆杆CD ,CD 垂直 于AB 。若AB 以匀角速度ω=40rad/s 转动。材料的许用应力[σ]=70MPa ,密度为7.8g/cm3。试校核AB 轴及CD 杆的强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