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大OLAP工具选型浅析

四大OLAP工具选型浅析

四大OLAP工具选型浅析
四大OLAP工具选型浅析

四大OLAP工具选型浅析

2006-06-18 11:18 4017人阅读评论(0) 收藏举报工具产品数据库微软存储服务器

OLAP(在线分析处理)这个名词是在1993年由E.F.Codd提出来的,不过,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几乎都是在1993年之前就已出来,有的甚至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OLAP产品不少,本文将主要涉及Cognos(Powerplay)、Hyperion (Essbase)、微软(Analysis Service)以及MicroStrategy几大厂商的产品。

快枪手VS 多面手

单纯从成本角度考虑,微软的产品算是最能节省成本的,Cognos和MicroStrategy则在同一水平线,都比微软贵一些。而Hyperion (Essbase)产品比较独立,也曾占有美国OLAP市场最大的份额,其产品价格又要更高一些。

从市场份额来看,就国外的市场报告分析,微软、Cognos、Hyerion三家占据主流。在国内,目前还没有权威的市场报告,如果仅从所接触到的项目来看的话,用Cognos的很多,买Essbase的也不少。这些年都是一些大企业建设BI项目,有足够的预算,多选用Cognos、Essbase;而Microstrategy,进入中国不算早,这几年在政府、金融行业也颇有建树。

若论开发应用,微软的产品向来以友好的用户界面著称,上手迅速。在OLAP 产品上,微软依然发扬了这一优良传统,并有进一步标准化的趋势,开发了OLE DB for OLAP以及MDX(Multi-Dimensional Express多维表达式);参与XMLA (XML for Analysis)规范制定,也是想作为OLAP服务器和前端分析应用的数据传输标准。

(Cognos)Poweplay以桌面OLAP开始,一直以轻便、快捷的操作闻名。所谓桌面OLAP,是可以用客户端将cube下载到本地进行访问。虽然

(Cognos)Poweplay早已演变成C/S结构的OLAP服务器,但其轻便的特点还是延续下来,而且提供可以简洁部署且具有交互性的PowerPlay Web Explorer界

面。从互联网上,我们可以很快搜索出许多基于PowerPlay Web的分析应用。

(Hyperion)Essbase作为老牌的OLAP服务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产品。所谓复杂,有两层意思,一是提供了丰富的API,让你可以充分定制开发;二是开发的难度较大,部署起来不容易。这也是国内很多用户难以将这个产品用好的一大原因。

比较Essbase和Powerplay,会发现截然相反的两个特点:Essbase的复杂和Powerplay的简洁。对于这两者,单独说哪一种更好都不够客观,因为当你抱怨Essbase繁杂的接口时,也有人在抱怨Powerplay的定制功能怎么如此之少。这种情形其实跟这两种产品的定位有关,Essbase比较专注于高性能的多维存储服务,而Powerplay则更专注于快捷的多维访问。换句话讲,Essbase 之于Powerplay正像专业相机之于傻瓜相机,在选哪一个更好的问题上,不同的人肯定有不一样的答案。

当然,如果你想在找复杂和简洁之间找一个中间者,我想微软的Analysis Service就是这样的产品。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个产品和SQL Server绑定得比较紧,这是微软的一贯策略。

百花争艳VS 一支独秀

根据多维数据存储的位置,OLAP一般分为MOLAP(Multi-Dimensional OLAP)和ROLAP(Relational OLAP)两种,此外,还有混合的HOLAP(Hybrid OLAP)。

其中,Cognos的Powerplay、Hyperion 的Essbase和微软的Analysis Service这些产品都是MOLAP产品。.这类产品将数据从关系数据库(甚至是文本文件、Excel文件)中抽取出来,存储在自己的数据库中。这种数据库跟平常我们所见的Oracle、DB2这类关系数据库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专有格式的,且没有标准的访问接口。因此,这些产品如何实现多维存储也都不尽相同,大致的原理是以编程语言中多维数组的方式存放数据。度量值存放在数组的单元格中,而数组每个维就对应一个维度,其中,维元素就维的坐标。

可以想象,多维数据库的单元格跟维度、维元素的多少有莫大关系,而随着维度增加,数据库也迅速膨胀。因此,对于MLOAP产品,多维存储的存储空间、性能自然是比较关键的。Essbase在这方面提供很多优化工作,但有时候也会显得过于复杂。Powerplay也提供某些选项,诸如cube分区等,这是比较简单的优化方法。

OLAP产品的核心功能是提供多维存储,另外就是能够将OLAP访问操作转换为对数据的请求并返回,这些OLAP访问操作大多是用户通过前端发出的,因此要考虑OLAP产品能够和哪些前端工具对接。

Cognos Powerplay是个相对封闭的产品,它有自己的客户端和Web Explorer,你也甭想着用其他前端来访问它。

Hyperion和微软都采用开放式接口,提供丰富的访问API,第三方可以用这些API访问其数据库。上文曾提到微软开发的MDX和参与的XMLA(XML for Analysis)规范,事实上,一些第三方的前端工具正是基于这样的标准和OLAP 产品对接,比如可以用BO WebI连接Essbase。

更有甚者,微软的服务器还提供用MDX来查询多维数据,就像用SQL来访问关系数据库一样。

诚然,这看起来的确比较酷,但有一点也要明确:目前虽然有XMLA、MDX 这样的标准,但还不是非常成熟,且并非唯一标准。所以即使有第三方前端工具访问这些OLAP服务器,但只能说是多了一些选择,真正在前端功能上,并不能保证比封闭结构更丰富。

如果说OLAP产品市场几乎都被MOLAP占领,那么,有一家公司肯定不同意,那就是MicroStrategy,它几乎是目前唯一一家还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的ROLAP产品。这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从第一个ROLAP产品Metaphor到Metacube、WhiteLight、MicroStrategy,这些独立的ROLAP厂商似乎都是难以生存下去,只有MicroStrategy坚挺到现在。究竟是它的产品厉害,还是市场做得到位?目前还不得而知。

从原理上讲,ROLAP将数据存放在关系数据库中,当然要求关系模型要非

常严格,比如要遵循星型模式或雪花模式,才能定义出维度、度量、事实表、聚集表等元数据。但这样就增加了部署的难度,并且如果聚集表构建得不好,最后的访问性能就难以保证。恐怕这也是ROLAP难以生存下去的原因吧。

目前,很多OLAP产品都会混合MOLAP和ROLAP,特别是那些本身就做关系数据库的厂商,在现有数据库上面增加一些ROLAP的特性并不困难。IBM 在与Essbase终止OEM合同之后,推出一个名为CubeViews的产品,就可以说是一个ROLAP产品。

虽然国内市场上已经涌现出这么多产品,但实际上,OLAP并没有被广泛接受,即使在已经建设BI系统好几年的电信行业也是如此。OLAP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方法,将维度、度量、层次、切片、钻取概念化,但在前几年,原始的cube 被直接推送给市场人员、领导,复杂的界面(对于领导来说,那已经够复杂了)让这种应用难以得到推广。为此,OLAP产品的定位无疑还需要进一步明确。

信息文献检索填空题

1.文献三要素:记录,知识,载体 2. 检准率_是指检出的相关文献与检出的全部文献的百分比。 3.在福建工程学院图书馆主页上查找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文献的数据库有清华同方全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库 4. 我国计算机网络的第二级域名“gov”表示_政府(官方)网站。 5. 布尔逻辑检索式的三种关系是逻辑与、逻辑或和逻辑非,其英文表达方式为and,or,not。 6.科技文献按出版形式的不同, 可分为图书,期刊,报纸,会议文献,专利文献,学位论文,科技报告,政府出版物,标准文献,预印本 7. 中国标准按审批机构颁发的级别可划分为国家标准,行业(部颁)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8. 世界四大著名检索工具:EI,SCI,ISTP,ISR或(CA) 9. 用百度搜索引擎检索在网页内含“设计合同”方面的中文网页,要求显示的结果仅为Word格式其表达式为:设计合同filetype:doc或 filetype:doc设计合同 10. 电子出版物主要有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和电子报纸。 11.信息检索工具是人们用来报道,存储,检索文献的工具。 12.科技期刊属于周期性出版物,其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是由国际连续物数据系统进行登记与管理,英文缩写为 ISSN。 13. 美国的ASME数据库,是美国_土木工程师协会的数据库。 14.一项发明创造要获得专利权必须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三大特征。 15.在索书号“H31/218”中_H31_是分类号,218是种次号。 16.在使用搜索引擎时对搜索结果进行排除或缩小无关资料时应采用- 符号,进行准确搜索应采用“”符号 1、如果检出的文献总篇数为100篇,经审查确定其中与课题相关的文献只有60篇,那么查准率_就等于60%。 2、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按学科分为 10专辑、168个专题。 3、请分别写出世界上著名的四大检索工具它们的中文全称科学引文索引、工程索引、国际科技会议录索引、科学评论索引 4、知识、载体、记录_是构成文献的三个基本要素。 5、支持清华同方期刊网中全文内容查看的浏览器有两种,它们是 CAJ,PDF 6、查找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文献的数据库有清华中国学术期刊或万方数字化期刊 7、依据《中国图书分类法》,“电气工程”的分类号(大类)是:TN 8、从外部特征看检索点有书(篇)名、著者、出版单位从内部特征看检索点有分类、主题

(时间管理)时间管理工具箱

(时间管理)时间管理工具 箱

行动1:时间管理能力测试 请为每壹项选择最适合你的修饰语:是“总是”,仍是“经常”,或是“很少”? 总是经常很少 1我觉得我能够工作得更努力 2我能够告诉你上个星期我工作了多少个小时 3我把事情留到最后壹分钟才做 4对我来说,开始壹项工作很难 5我对下壹步要做什么不很确定 6我要开始做某件事之前,要拖延很长时间 7我不知道我做的是否足够多 8我于不同的任务之间频繁地换来换去 9我于某些地方的工作效率比于其他地方的高 10我于某些时间的工作效率比于其他时间的高 11我工作起来没有规律,往往于某件事上花费很多时间后又置之不理 12我不可能完成我想做的全部事情

13我不肯定自己是否于优先处理最重要的事情 14到这门课程结束之前,我不敢肯定自己是否会壹直执行任务且坚持到底15我工作时没有任何计划

行动 2:如何制订壹份合理实用的计划表? 请将这份事件清单中的各种事件划分不同的优先级,按优先级把它们重新排序, 然后根据这些事件,制订壹个周末的时间安排表。 假设当下是星期壹的晚上,你要计划未来五天的日程,面前是这五天要做的事情:1.你从昨天早晨开始牙疼,想去见医生。 2.星期六是壹个好朋友的生日--你仍没有买礼物和生日卡。 3.你有好几个月没有回家,也没有写信或打电话。 4.有壹份夜间兼职不错,但你必须于星期二或星期三晚上去面试(19 点以前),预计要花 1 小时。 5.明晚 8 点有个 1 小时长的电视节目,和你的工作有密切关系。 6.明晚有壹场演唱会。 7.你于图书馆借的书明天到期。 8.外地壹个朋友邀请你周末去玩,你需要整理行李。 9.你要于星期五交计划书之前把它复印壹份。 10.明天下午 2 点到 4 点有壹个会议。 11.你欠某人 200 元钱,他明天也将参加那个会议。

BI实施工具-02需求分析库-数据采集需求说明书

版本号: 数据采集需求说明书项目名称:

变更记录 变更审阅

一、引言 1.编写目的 这部分说明文档编写目的,描述本系统特点及使用数据仓库技术实现的业务目标。 2.背景 这部分是项目背景描述。 3.参考资料 这部分列出本文档引用资料的名称,并说明文档上下级关系。 4.术语定义及说明 这部分列出本文档中使用的术语定义、缩写及其全名。 5.一般约束 这部分描述本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各种可预见的约束条件,例如工具性能约束、开发技术支持约束、软件范围约束等。 二、数据源分析 1.数据源概述 这部分将对本项目中涉及的数据源名称及其业务功能作出简单描述,如果多个数据源之间有关联,那么需要说明他们之间的关联关系。 2.数据源物理环境描述 (1)硬件平台 这部分记录所有数据源程序运行环境需要的硬件平台,包括: ●数据源服务器所在的硬件平台环境 ●数据源程序运行监控硬件平台环境 这里的硬件环境包括机器的型号、硬盘的容量及其速度以及网络环境等。 (2)软件平台 这部分内容是记录所有与数据源程序相关的软件平台,包括: ●数据源服务器所在的软件平台环境 ●数据源程序运行监控软件平台环境

这里的软件环境包括操作系统的种类和版本、数据库的种类和版本等,对监控平台还要关注应用软件。 (3)网络平台 这部分记录与数据采集程序有关的所有网络环境的定义。 3.数据源数据更新特征 这部分对每一个数据源中本次项目中涉及的主表的数据更新状态进行分析,例如是日更新还是月更新以及更新的标志,以作为以后编写增量采集程序的基础。 4.数据源可以提供的文件格式 这部分对本项目中涉及的数据源可以提供的数据格式进行记录,供确认采集需求使用。 三、数据仓库环境分析 1.数据仓库数据量预估 这部分评估本次项目中所有与数据量有关的参数,包括数据源历史数据量、数据源日增量、数据仓库历史存储时间,并根据这些参数估算本次项目中需要向数据仓库增加的数据量。 2.数据仓库粒度定义 这部分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源数据分析确定本次项目中涉及的业务实体的粒度。这里讨论这个问题,是因为粒度的高低关系到数据采集的难度。 3.数据仓库运行环境描述 (1)硬件平台 这部分记录所有数据源程序运行环境需要的硬件平台,包括: ●数据仓库服务器的硬件平台环境 ●数据仓库运行监控硬件平台环境 这里的硬件环境包括机器的型号、硬盘的容量及其速度以及网络环境等。 (2)软件平台 这部分记录所有与数据源程序相关的软件平台,包括: ●数据仓库服务器的软件平台环境 ●数据仓库运行监控软件平台环境 这里的软件环境包括操作系统的种类和版本、数据库的种类和版本等,对监控平台还要

国外著名的四大索引

国外著名的四大索引包括:美国的《工程索引》(Ei)、《科学引文索引》(S CI)、《科技会议录索引》(ISTP)、《科学评论索引》(ISR)。 一、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l)(四大检索刊之一)《SCI》SCI揭示了科学技术之间引证与被引证的关系,收录范围广,是目前世界上查阅引文信息的大型检索刊物;是一个大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系统,1999年收录世界各国重要期刊共3579种。 《SCI》先后采用过我国期刊17种,1982年多达13种,以后逐年下降,1994年和1995年仅有6种,1995年《SCI》所收录的期刊中,我国期刊只占0.17%。l997年以来,《SCI》收录我国期刊的数量有所增加,1999年《SCI》收录我国期刊共13种,它们是《中国科学A辑》、《中国科学B辑》,《中国科学C辑》,《中国科学D辑》,《中国科学E辑》,《科学通报》,《中国物理快报》,《理论物理通讯》,《化学学报》,《中华医学杂志》,《中国药理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和《力学学报》。 《SCI》收录过但目前没有被收录的(不包括SCI扩大版收录的)我国期刊有:《地质学报》、《地球物理学报》、《地质科学》、《动物学报》、《昆虫学报》、《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报》、《科学研究报告》、《中国物理》和《数学年刊B辑》。 虽然1999年《SCI》收录的我国期刊也达13种,但《中国科学》已由2个分册增加到5个分册,所以实际期刊数量仍少于1982年。 以上所谈到的是《SCI》的核心部分,如考虑它的扩展部分5000余种刊物,我国已被收录的刊物已达50多种。 由于《SCI》系统是我们论文统计分析工作的国际重要源,特别是它所展示的是我国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产出的成果,因此,此系统收录中国期刊的数量是我们十分关注的事情。1998年与1997年相比,由中国刊物中产生的《SCI》论文数占我国总《SCI》论文数的比例已由17.0%增至18.5%,我们希望这个比例再能提高。

时间管理工具箱

行动1:时间管理能力测试 请为每一项选择最适合你的修饰语:是“总是”,还是“经常”,或是“很少”?总是经常很少 1 我觉得我可以工作得更努力 2 我可以告诉你上个星期我工作了多少个小时 3 我把事情留到最后一分钟才做 4对我来说,开始一项工作很难 5 我对下一步要做什么不很确定 6我要开始做某件事之前,要拖延很长时间 7 我不知道我做的是否足够多 8我在不同的任务之间频繁地换来换去 9 我在某些地方的工作效率比在其他地方的高 10 我在某些时间的工作效率比在其他时间的高 11 我工作起来没有规律,往往在某件事上花费很多时间后又置之不理 12 我不可能完成我想做的全部事情 13 我不肯定自己是否在优先处理最重要的事情 14到这门课程结束之前,我不敢肯定自己是否会一直执行任务并坚持到底15我工作时没有任何计划

行动2:如何制订一份合理实用的计划表? 请将这份事件清单中的各种事件划分不同的优先级,按优先级把它们重新排序,然后根据这些事件,制订一个周末的时间安排表。 假设现在是星期一的晚上,你要计划未来五天的日程,面前是这五天要做的事情: 1.你从昨天早晨开始牙疼,想去看医生。 2.星期六是一个好朋友的生日--你还没有买礼物和生日卡。 3.你有好几个月没有回家,也没有写信或打电话。 4.有一份夜间兼职不错,但你必须在星期二或星期三晚上去面试(19点以前),估计要花1小时。 5.明晚8点有个1小时长的电视节目,与你的工作有密切关系。 6.明晚有一场演唱会。 7.你在图书馆借的书明天到期。 8.外地一个朋友邀请你周末去玩,你需要整理行李。 9.你要在星期五交计划书之前把它复印一份。 10.明天下午2点到4点有一个会议。 11.你欠某人200元钱,他明天也将参加那个会议。 12.你明天早上从9点到11点要听一场讲座。 13.你的上级留下一张便条,要你尽快与他见面。 14.你没有干净的内衣,一大堆脏衣服没有洗。 15.你想好好洗个澡。 16.你负责的项目小组将在明天下午6点钟开会,预计1小时。 17.你身上只有5块钱,需要取钱。 18.大家明天晚上聚餐。 19.你错过了星期一的例会,要在下星期一之前复印一份会议记录。

数据仓库工具箱_读书笔记

数据仓库工具箱_读书笔记 《数据仓库工具箱—维度建模的完全指南》是数据仓库建模方面的经典著作,1996年第一版出版被认为是数据仓库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作者kimballl 是数据仓库方面的权威,他将多年的数据仓库建模实战经验、技巧融入本书。他提出的许多维度建模概念被广泛应用于数据仓库的设计和开发中。2002年本书出版了第二版。 这是一部非常好的数据仓库建模的书,前后完整的读了三遍,受益匪浅。 以下笔记将本按四个部分组织:一、数据仓库体系结构和建模过程、技巧。二、维度表建模技术。三、事实表建模技术。四、行业建模经验。 一、数据仓库体系结构和建模过程、技巧 关键点:数据仓库体系结构、维度建模的四个步骤、数据仓库总线结构、一致性维度。 1、对于数据仓库来说,业务需求是第一位的。 2、数据仓库的目标:(1)、随心所欲的访问数据。直观、明显、简单、易用、切割、合并、下钻、上卷。(2)、一致的展现数据(相对于原来从多个系统中出来的报表不一致)。(3)、适应性、扩展性、可维护性。(4)、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 3、数据仓库的组成。源数据-->数据准备区-->数据仓库(维度建模)-->数 -->展现。其中原系统到数据准备区属于ETL过程。数据仓库据聚集区(OLAP) 和数据聚集区本书称为数据展示。展现本书称为数据存取工具。 4、数据仓库应特别注意的几点特点:(1)、数据应该以维度的形式进行展示、存储和访问。(2)、数据仓库中必须包含详细的原子数据。(3)、必须采用共同的维度和事实表来建模。

5、数据仓库采用使用维度建模的好处:易理解、查询的高性能、修改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 6、维度建模的扩展性。表现在三个方面:(1)、在现有的事实表中增加维度。 (2)、在事实表中增加事实。(3)、在维度表中增加属性。(第一章) 7、维度模型设计的四个步骤。(1)、选取业务(主题)。(2)、定于业务处理的粒度。(3)、选择维度。(4)、选择事实。 8、应优先为模型选择有原子性的信息,因为原子性的数据提供了最大限度的灵活性,可以接受任何可能形式的约束。(第二章) 9、数据仓库总线结构。实际上是一种增量建模方式,通过一致性维度来集成数据中心。数据总线矩阵:业务处理、公共维度。一级数据中心:衍生于单个基本源系统的数据中心,建议从一级数据中心开始建模,因为导致失败的主要风险是ETL。合并数据中心:合并多个位于不同源系统的一级数据中心。(第三章) 10、维度建模复查。考虑的问题:粒度,日期维度,退化维度,维度属性采用名称而不是编码,代理关键字,维度的多少。 11、维度建模常犯的错误:(1)、舍弃一致性维度和一致性事实表。(2)、事实表的粒度不采用原子型。(3)、基于报表来设计维度表。(4)、不使用代理关键字。 (5)、忽视维度的变化的需求。(6)、将体系与体系层次分解成多 个维度。(7)、在维度表中为节省空间而限制使用详细的描述属性。(8)、在事实表中放置用于约束与分组操作的文本属性。(第十五章) 12、数据仓库成功的五个前提:(1)、拥有精明、强干的业务用户。用户应该对数据仓库具有独特的见解,坚信数据仓库项目具有实现的价值。(2)、机构必须存在建立数据仓库坚实而有说服力的业务动机。(3)、数据仓库的可用性。(4)、业务用户与IT人员之间的沟通。(5)、业务分析人员的分析文化,是基于图形、数据还是直觉、传闻和一时冲动。(第十六章) 二、维度表建模技巧

七个工具:SWOT、PDCA、6W2H、SMART、WBS、时间管理、二八原则

七个工具:SWOT、PDCA、6W2H、SMART、WBS、时间管理、二八原则 一、SWOT分析法: Strengths:优势 Weaknesses:劣势 Opportunities:机会 Threats:威胁 意义:帮您清晰地把握全局,分析自己在资源方面的优势与劣势,把握环境提供的机会,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威胁,对我们的成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PDCA循环规则 Plan:制定目标与计划; Do:任务展开,组织实施; Check:对过程中的关键点和最终结果进行检查; Action:纠正偏差,对成果进行标准化,并确定新的目标,制定下一轮计划。 意义:每一项工作,都是一个pdca循环,都需要计划、实施、检查结果,并进一步进行改进,同时进入下一个循环,只有在日积月累的渐进改善中,才可能会有质的飞跃,才可能取得完善每一项工作,完善自己的人生。 三、6W2H法 What:工作的内容和达成的目标; Why:做这项工作的原因; Who:参加这项工作的具体人员,以及负责人; When:在什么时间、什么时间段进行工作; Where:工作发生的地点; Which:哪一种方法或途径; How:用什么方法进行; How much:需要多少成本? 意义:做任何工作都应该从6W2H来思考,这有助于我们的思路的条理化,杜绝盲目性。我们的汇报也应该用6W2H,能节约写报告及看报告的时间。 四、SMART原则 Specific 具体的; Measurable 可测量的; Attainable 可达到的; Relevant 相关的; Time based 时间的; 意义:人们在制定工作目标或者任务目标时,考虑一下目标与计划是不是SMART化的。只有具备SMART 化的计划才是具有良好可实施性的,也才能指导保证计划得以实现。 特别注明:

数据仓库维度建模笔记

数据仓库维度建模笔记 2009-03-24 20:01 《数据仓库工具箱—维度建模的完全指南》是数据仓库建模方面的经典著作, 1996年第一版出版被认为是数据仓库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作者kimballl是数据仓库方面的权威,他将多年的数据仓库建模实战经验、技巧融入本书。他提出的许多维度建模概念被广泛应用于数据仓库的设计和开发中。2002年本书出版了第二版。 这是一部非常好的数据仓库建模的书,前后完整的读了三遍,受益匪浅。 以下笔记将本按四个部分组织:一、数据仓库体系结构和建模过程、技巧。 二、维度表建模技术。三、事实表建模技术。四、行业建模经验。 一、数据仓库体系结构和建模过程、技巧 关键点:数据仓库体系结构、维度建模的四个步骤、数据仓库总线结构、一致性维度。 1、对于数据仓库来说,业务需求是第一位的。 2、数据仓库的目标:(1)、随心所欲的访问数据。直观、明显、简单、易用、切割、合并、下钻、上卷。(2)、一致的展现数据(相对于原来从多个系统中出来的报表不一致)。(3)、适应性、扩展性、可维护性。(4)、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 3、数据仓库的组成。源数据-->数据准备区-->数据仓库(维度建模)-->数据聚集区(OLAP)-->展现。其中原系统到数据准备区属于ETL过程。数据仓库和数据聚集区本书称为数据展示。展现本书称为数据存取工具。 4、数据仓库应特别注意的几点特点:(1)、数据应该以维度的形式进行展示、存储和访问。(2)、数据仓库中必须包含详细的原子数据。(3)、必须采用共同的维度和事实表来建模。 5、数据仓库采用使用维度建模的好处:易理解、查询的高性能、修改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 6、维度建模的扩展性。表现在三个方面:(1)、在现有的事实表中增加维度。(2)、在事实表中增加事实。(3)、在维度表中增加属性。(第一章) 7、维度模型设计的四个步骤。(1)、选取业务(主题)。(2)、定于业务处理的粒度。(3)、选择维度。(4)、选择事实。 8、应优先为模型选择有原子性的信息,因为原子性的数据提供了最大限度的灵活性,可以接受任何可能形式的约束。(第二章)

信息检索练习题集4-11

第四章练习 一、名词解释 1.参考数据库——有时又称为书目数据库,是指包含各种数据、信息或知识的原始来源和属性的数据库。 二、填空题 1.参考数据库主要包括()、()和()。书目数据库、文摘数据库、索引数据库 2.SCI是()的缩写,文献主要来源于(),还有少量的专著、会议录、书评、科技报告和专利文献。科学引文索引、期刊 3.Web of Science是大型综合性、多学科、核心期刊引文索引数据库,它包含了三大引文数据库()、()和()。科学引文索引、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 4.EI是()的缩写,90%的文献语种是()。工程索引、英语5.EI收录期刊的三个档次为()、()、()。全选期刊、选收期刊、扩充期刊 三、判断题 1.SCI创刊于1961年,由美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编辑出版。() 2.EI是世界上著名的工程技术综合性检索工具,创刊于1884年,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编辑出版,是获取工程技术类信息的最权威检索工具。() 3.“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简称中刊库)由国家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重庆维普资迅有限公司研制,收录了1989年以来国内出版发行的12000余种期刊,核心期刊1800多种,基本覆盖了国内公开出版的具有学术价值的科技期刊。() 第六章练习 一、名词解释 1.特种文献——是指出版发行和获取途径都比较特殊的科技文献,一般包括专利文献、会议文献、科技报告、学位论文、标准文献、政府出版物等文献类型。 2.学位论文——是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的学生为获得学位资格而提交并通过答辩委员会认可的学术性研究论文,它是随着学位制度的实施而产生的。 3.科技报告——是关于某科研项目或活动的正式报告或记录,多是研究、设计单位或个人以书面形式向提供经费和资助的部门或组织汇报其研究设计和开发项目的成果进展情况的报告。 二、填空题 1.()是专利制度的产物,反过来说又是专利制度的重要基础。专利文献 2.中国专利说明书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发明专利说明书、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外观设计专利说明书 3.()(IPC)是目前惟一国际通用的专利文献分类和检索工具,为世界各国所

四大检索系统介绍+国内外文献数据库介绍

四大检索系统介绍+国内外文献数据库介绍 (2011-10-28 14:57:41) 文献数据库 国内主要资源 1.维普该数据库收录8000余种社科类及自然科学类期刊的题录、文摘及全文。主题范畴为社科类、自然科学类、综合类。年代跨度为1989年至今 2.万方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的数据库有百余个,应用最多的主要是包括了专业文献库、中国科技引文库、中国学位论文库、中国期刊会议论文库等。 https://www.doczj.com/doc/281591491.html,ki 主要应用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士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医院知识仓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4.超星图书馆、书生之家图书馆、中国数字图书馆国内主要汇集各类图书资源的数据库 国外主要资源 1.SpringerLink 包含学科:化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工程学、环境科学、地球科学、法律、生命科学、数学、医学、物理与天文学等11个学科,其中许多为核心期刊。 2.IEEE/IEE 收录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和英国电气工程师学会(IEE)自1988年以来出版的全部150多种期刊,5670余种会议录及1350余种标准的全文信息。 3.Engineering Village 由美国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出版的工程类电子数据库,其中Ei Compendex数据库是工程人员与相关研究者最佳、最权威的信息来源。 4.ProQuest 收录了1861年以来全世界1,000多所著名大学理工科160万博、硕士学位论文的摘要及索引,学科覆盖了数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商业、经济、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是学术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参考信息源 5.EBSCO数据库 ASP(Academic Search Premier):内容包括覆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教育、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语言学、艺术与文化、医学、种族研究等方面的学术期刊的全文、索引和文摘; BSP(Business Source Premier):涉及经济、商业、贸易、金融、企业管理、市场及财会等相关领域的学术期刊的全文、索引和文摘 6.SCIENCEDIRECT数据库是荷兰Elsevier Science公司推出的在线全文数据库,该数据库将其出版的1,568种期刊全部数字化。该数据库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医学、生命科学、商业及经济管理、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能源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社会科学等众多学科。 7.OCLC(OnlineComputerLibraryCenter)即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机构之一.其数据库绝大多数由一些美国的国家机构、联合会、研究院、图书馆和大公司等单位提供。数据库的记录中有文献信息、馆藏信息、索引、名录、全文资料等内容。资料的类型有书籍、连续出版物、报纸、杂志、胶片、计算机软件、音频资料、视频资料、乐谱等。 四大检索系统介绍

数据仓库 历史与现在发展状况

数据仓库 一数据仓库简介 随着处理信息量的不断加大,企业需要多角度处理海量信息并从中获取支持决策的信息,面向事务处理的操作型数据库就显得力不从心,面向主题集成大量数据的数据仓库技术产生。数据仓库因其面向主题性,集成性,稳定性和时变性,不仅在数据的集成,存储上效果好,在从操作系统提取信息和支持系统造作者的前端工具上更是充分利用了数学严谨的逻辑思维和统计学知识,以及先进的信息技术,使企业的信息利用更有价值。数据仓路按照特定的方法(ETL)从数据源中提取数据,以特定主题作维度利用特定的算法集成数据,给数据用户提供实时查询,最终集成有效信息供决策者使用。数据仓库是个过程而不是一个项目,是一个解决方案而不是一个产品。 数据仓库之父比尔·恩门(Bill Inmon)在1991年出版的“Building the Data Warehouse”(《建立数据仓库》)一书中所提出的定义被广泛接受,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Subject Oriented)、集成的(Integrate)、相对稳定的(Non-Volatile)、反映历史变化(Time Variant)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 二数据仓库历史 1.1981年NCR公司(national cash register corporation)为Wal mart 建立了第一个数据仓库,总容量超过101TB(十年的会计文档还不足1TB) 2.商务智能的瓶颈是从数据到知识的转换。1979年,一家以决策支持系统为已任、致力于构建单独的数据存储结构的公司Teradata诞生了。Tera,是万亿的意思,Teradata的命名表明了公司处理海量运营数据的决心。1983年,该公司利用并行处理技术为美国富国银行(Wells Fargo Bank)建立了第一个决策支持系统。这种先发优势令Teradata至今一直雄居数据行业的龙头榜首。 3. 1988年,为解决企业集成问题,IBM公司的研究员Barry Devlin和Paul Murphy创造性的提出了一个新的术语: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 4.1992年,比尔·恩门(Bill Inmon)出版了《如何构建数据仓库》一书,第一次给出了数据仓库的清晰定义和操作性极强的指导意见,真正拉开了数据仓库得以大规模应用的序幕。 5.1993年,毕业于斯坦福计算机系的博士拉尔夫·金博尔,也出版了一本书:《数据仓库的工具》(The Data Warehouse Toolkit),他在书里认同了比尔·恩门对于数据仓库的定义,但却在具体的构建方法上和他分庭抗礼。最终拉尔夫金博尔尔由下而上,从部门到企业的数据仓库建立方式迎合人们从易到难的心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6.1996年,加拿大的IDC(international date corporation)公司调查了62家实现数据仓库的欧美企业,结果表明:数据仓库为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收益、进行数据仓库项目开发的公司在平均2.72年内的投资回报率为321%。 7.到如今,数据仓库已成为商务智能由数据到知识,由知识转化为利润的基础和核心技术。 8.在国内,因数据仓库的实施需要较多的投入,再加之需要足够的数据积累才能看到结果,不能很好的被企业普遍接受。对数据仓库的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但实时的,多维的处理海量数据已成为信息时代企业发展所必须的工作。 三主流数据仓库产品 IBM、Oracle、Sybase、CA、NCR、Informix、Microsoft和SAS等有实力的公司相继通过收购或研发的途径推出了自己的数据仓库解决方案。BO和Brio等专业软件公司也前端在线分析处理工具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根据各个公司提供的数据仓库工具的功能,可以将其分为3大类:解决特定功能的产品(主要包括BO的数据仓库解决方案)、提供部分解决方案的产品(主要包括Oracle、IBM、Sybase、Informix、NCR、Microsoft及SAS等公司的数据仓库解决方案)和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产品(CA是目前的主要厂商)。

三大国际索引简介

国际三大检索(SCI、EI、ISTP)及其它常用检索简介 一、SCI简介 SCI即《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ISI)创建的,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SCI创刊于1961年。经过40年的发展完善,已从开始时单一的印刷型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电子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大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系统。 SCI从来源期刊数量划分为SCI和SCI-E。SCI指来源刊为3500多种的SCI 印刷版和SCI光盘版(SCI Compact Disc Edition, 简称SCI CDE),SCI-E(SCI Expanded)是SCI的扩展库,收录了5600多种来源期刊,可通过国际联机或因特网进行检索。SCI涵盖学科超过100个,主要涉及农业、生物及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及化学;行为科学。 二、EI简介 EI是美国《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的简称。EI创刊于1884年,由美国工程情报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Co.)出版发行。 EI是工程技术领域内的一部综合性检索工具,报道内容包括:电类、自动控制类、动力、机械、仪表、材料科学、农业、生物工程、数理、医学、化工、食品、计算机、能源、地质、环境等学科。 三、ISTP简介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简称ISTP),也是由ISI 出版,1978年创刊,报导世界上每年召开的科技会议的会议论文。 四、SSCI简介 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选择收录(Selectively Covered)期刊为1300多种。 五、CSSCI简介 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是国家、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2000年该项目完成了CSSCI引文数据库的构建工作,相继研制成功了CSSCI数据库网络版和光盘版。经过数年的努力,现已开发的CSSCI (1998—2004年)7年数据并在国际互联网上和国内电讯网上向社会各界提供多种形式的查询服务,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该项成果填补了我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空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目前,教育部已将CSSCI数据作为全国高校机构与基地评估、成果评奖、项目立项、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考核指标。CSSCI数据库已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等100多个单位购买使用,并将CSSCI作为地区、机构、学术、学科、职称、项目、成果评价与评审的重要依据。

做个时间管理的高手(1)

做个时间管理的高手 我的《时间管理》培训通常是用李宗盛的《忙与盲》这首歌来欢迎每一位入场的学员的: 曾有一次晚餐和一X床,在什么时间地点和哪个对象,我已经遗忘,我已经遗忘生活是肥皂香水,眼影唇膏。 许多的在响,许多的事要备忘。许多的门与抽屉,开了又关,关了又开,如此的慌X。 我来来往往,我匆匆忙忙,从一个方向到另一个方向。 忙忙忙,忙忙忙,忙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还是为了不让别人失望? 盲盲盲,盲盲盲,盲得已经没有主X,盲得已经失去方向。 忙忙忙,盲盲盲,忙得分不清欢喜和忧伤,忙得没有时间痛哭一场! 培训一开始,我会问大家: “你忙吗?” “要是忙的话,能有多忙?” “忙得有目的吗?还是瞎忙?” “是忙得心力交瘁,还是忙而快乐着?”

当然,我还一定会问:“各位参加时间管理培训的期望是什么?” 众说纷纭之后,我会请学员回答以下10个问题: 你是否曾: 1、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突然想起今天还有一项工作没有完成? 2、给对方打,放下后突然意识到该说的事没说? 3、看到记在某X纸上的却不知是谁的,然后恶作剧地把打过去,听到对方自报XX后马上把放下? 4、认为计划赶不上变化? 5、给对方递名片时,突然意识到仅剩的两X名片上还记着别人的联系信息? 6、记不清把信息记录在哪里了? 7、别人说你的桌子太乱? 8、想做一件事,比如健身或谈恋爱、与家人多在一起等,却总没开始或找不到时间做? 9、别人答应你一件事,过了期限后你才想起来? 10、忘记某个约会后,谎称自己生了病或亲属有病?

看你有多少个问题回答为“是”: 1、0个:没必要参加培训。 2、1-3个:你的时间管理很棒,但还有提高的余地。 3、4-7个:日子过得还不错,但你满足吗? 4、8-10个:祝贺你!你参加培训是来对了。 培训目标: 通过本次培训,学员应能够: -说明时间管理的实质意义 -明确高效能人士的成功习惯 -制定人生7个方面的目标 -掌握时间管理的具体方法 内容概要: 单元一:时间管理的意义——本末兼顾 单元二:时间管理的原则——要事第一 单元三:时间管理的方法——集中统筹

七大系统五大主索引四大数据中心构筑数字化医院

闭环医嘱功能,对诊疗实现全过程的数字化处理;第三,对费用、资产、人力、科研和成果等所有对象都能够实现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3.可管理 可管理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要有主索引的概念,建立包括病人、工作人员、资产、医嘱等所有对象的主索引;其次,要有数据中心的概念,以主索引为纽带,把分散在不同业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集中汇总,实现有效管理。 4.智能化 完善的知识库和辅助决策支持等系统,使得系统不但具有普通信息处理的功能,还可以提升人的知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5.无纸化 无纸化和无胶片化是数字化医院基本的外在特征,智能型数字化医院肯定要符合医院电子化存储的三原则,即真实性、可读性和保存性,实现无纸和无胶片的功能。 6.标准化 信息标准化是信息集成化的基础和前提,并把软件的标准化建设作为医院与国内外接轨的重要保证贯穿始 终。医院数字化建设应普遍采用HL7、DIC0M3. 0等医疗信息交换和接口标准。同时系统中各种代码(如疾病、药品和诊疗等代码)应采用国际或国家统一的标准代码,甚至医院内部的病人ID号也应尽量采用 统一的代码(如身份证号码)等,以方便信息交换和共享,信息标准化是信息集成化的基础和前提。 7.高效率 数字化医院必须要保证系统高效运行,医院特别是大医院门诊、住院量大,面临很大的压力,因此在系统设计与规划时首先要保证流程的最优化,减少病人的排队时间,同时系统的响应速度一定要快。 8.高安全 医院数字化建设牵涉到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和病人的切身利益,保证系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是系统设计与规划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同时还要考虑一旦系统岀现故障应能紧急恢复和应急措施。 实现目标 1.临床业务智能化 以医嘱为核心,构建完善的临床信息系统及其信息融合,人性化的临床数据展示,支持及时和最优化的床旁即时数据

时间管理理论和方法

时间管理理论与方法 1、第四代时间管理,StephenR.Covey,《要事第一》 第一代:着重便条与备忘录(to-do-list),在忙碌中调配时间与精力。 (没有优先观念,所做的事不符合人生目标,完成的只是必要而非重要的事。) 第二代:着重行事历与日程表,强调计划与准备,注意规划未来。 (自制力增强,能未雨绸缪,但做事仍没有轻重缓急之分。) 第三代:以GTD为代表,讲求优先顺序,依据轻重缓急设短、中、长期目标,再逐日定实现目标的计划,将有限的时间、精力加以分配,争取最高的效率。 (过分强调效率,时间崩得很死,使人失去增进感情、满足个人需要的机会,于是许多人放弃这种过于死板拘束的时间管理法,回复到前两代的做法,以维护生活的品质。) 第四代:根本否定“时间管理”,主张关键不在于时间管理,而在于个人管理。与其着重于时间与事务的安排,不如把重心放在维持产出与产能的平衡上。 (以原则为中心,着重重要而不紧急事务的完成,强调人比事重要。) 2、GTD:Getting Things Done,David Allen,《尽管去做:无压的工作艺术》 GTD的核心理念概括就是必须记录下来要做的事,然后整理安排并自己一一去执行。GTD的五个核心原则是:收集、整理、组织、回顾、执行。 总述: 通过记录的方式把头脑中的各种任务移出来,这样,头脑可以不用塞满各种需要完成的事情,而集中精力在正在完成的事情,是一种消灭压力的高效工作方法。 收集: 把任何需要跟踪或者记住或者做的事情stuff记在Allen称之为“水桶”inbox的地方:一个收件箱,电子邮箱,磁带,笔记本,PDA,或者它们的组合。每星期所有的水桶都应该被至少清空一次。 处理: 处理收件箱,从最上面开始,一次处理一项,不把任何东西放回收件箱,如果任何一项需要做:做(如果花的时间少于两分钟),委托别人完成,或者把它延期,否则,把它存档以便查询,把它扔掉,或者使它成熟以便下一步的处理。 两分钟原则:任何事情如果花的时间少于两分钟,那么马上就去做。两分钟是一个分水岭,这样的时间和正式地推迟一个动作所花的时间差不多。 (所有事项按是否可以付诸行动进行区分整理,对于不能付诸行动的内容,可以进一步分为参考资料、日后可能需要处理以及垃圾类,而对可行动的内容再考虑是否可在两分钟内完成,如果可以则立即行动完成它,如果不行对下一步行动进行组织。) 组织: 下一步行动(Next actions):对于每个需要关注的事项,定好可以实际采取的下一步行动。如:“写项目报告”,下一步行动可能是“给Jim打电话问报告的要求”。完成某个事项,可能会有很多步骤和行动,但其中一定会有需要首先去做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就应该被记录在“下一步行动”列表上。较好的做法是把这些事项根据能够被完成的“环境”整理分类,例如“在办公室”,“在商场”。 项目(Projects):每个需要多于一个实际的行动才能达到的生活或者工作中的“开放式回路”就是一个“项目”,使用跟踪以及周期性的回顾来确保每个项目都有一个下一步的行动进行下去。

四大检索数据库

四大检索系统-SCI-ISTP检索-EI检索-ISR索引 四大检索系统是指 《科学引文索引》(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 《工程索引》(El--The Engineering Index), 《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 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科学评论索引》(ISR--Index to Scientific Reviews)。 四大检索系统各有所长,SCI以不仅能提供文献检索功能,还能通过引文反映文献之间的关系而著称;El以收录工程类文献见长;ISTP收录国际会议论文;ISR专门收录综述评论方面的文献。通常我们所说的四大检索系统主要指SCI,EI,ISTP,ISR的印刷版本或光盘版(光盘版的内容与印刷本的内容一致)。 四大检索系统在我国的知名度很高,除了它们本身已被国际权威机构公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从1989年起,每年以 SCI,EI,ISTP(鉴于ISR收录的期刊和论文与SCI有较多重复,且收录我国的论文数量较少,每年约200篇,因此未选ISR为论文统计源)光盘收录的期刊及论文为统计源,对我国发表在国内外的论文进行了大规模的统计分析,并按种类数量指标的大小排出各高校、科研机构及论文作者学术活动和论文水平的名次表,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形式发表,这就是所谓的“学术榜”。随后,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等人在上述三大检索系统的基础上又补充了人文社科的检索工具《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及(人文社会科学会议录索引)(ISSHP),并按年度相继发表了《中国大学评价),引起了社会各界和高校的广泛关注。因此,了解这些权威检索工具收录期刊的原则,掌握其检索方法有助于研究人员随时把握世界先进的研究成果,针对“学术榜”的来源期刊投稿,使研究成果在世界范围内为更多的人所了解所利用,对于提高个人或单位的整体学术水平都会起到相当的推动作用。 1.SCI《科学引文索引》简介: SCI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其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

时间管理工具——四象限法则

四象限法则基础理论 很多时候我们都只知道四象限法则,却不知道“猴子法则”以及对第二象限进行任务分解。 一、什么是四象限法则四象限法则(有别于数学函数象限) 究竟是什么占据了员工、企业的时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科维提出的一个时间管理的理论:时间“四象限”法,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按处理顺序划分:先是既紧急又重要的,接着是重要但不紧急的,再到紧急但不重要的,最后才是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四象限”法的关键在于第二和第三类的顺序问题,必须非常小心区分。另外,也要注意划分好第一和第三类事,都是紧急的,分别就在于前者能带来价值,实现某种重要目标,而后者不能。 四象限的关系 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是相对立的,而且是壁垒分明的,很容易区分。第一象限是紧急而重要的事情,每一个人包括每一个企业都会分析判断那些紧急而重要的事情,并把它优先解决。第四象限是既不紧急,又不重要的事情,有志向而且勤奋的人断然不会去做。第二象限和第三象限最难以区分,第三象限对人们的欺骗性是最大的,它很紧急的事实造成了它很重要的假象,耗费了人们大量的时间。依据紧急与否是很难区分这两个象限的,要区分它们就必须借助另一标准,看这件事是否重要。也就是按照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人生规划来衡量这件事的重要性。如果它重要就属于第二象限的内容;如果它不重要,就属于第三象限的内容。投资第二象限第一象限的事情重要而且紧急,由于时间原因人们往往不能做得很好。第二象限的事情很重要,而且会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有充足的时间去做好。可见,投资第二象限,它的回报才是最大的。走出毫无意义的第三象限,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最具收益的第二象限去,不要再在第三象限做那些紧急但是不重要的无聊事情了。

(时间管理)时间管理全

(时间管理)时间管理全

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TimeManagement) 目录 1什么是时间管理 2时间管理方法 313 种时间管理方法 4时间管理之重要事情 5最新的时间管理概念--GTD 6时间管理的十壹条金律[1] 7时间管理——华为成功之宝[2] 8几款于线的时间管理工具 9时间管理的原则[3] 10时间管理案例分析 什么是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是有效地运用时间,降低变动性。时间管理的目的:决定该做些什么;决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时间管理最重要的效用:是透过事先的规划,做为壹种提醒和指引。 壹、无法管理外于的要求?应接不暇 主管最大的困扰就是,太多来自外界的干扰,随时得放下手边的工作去做别的事情。 担任主管的责任之壹就是集合多人的努力,配合完成壹份工作。换句话说,主管的工作有很大的壹部份需要和别人互动,外界的干扰是主管工作的壹部份。你能够排定某些时段做为你的工作空挡,当有人临时找你需要讨论事情时,告诉他,你这会儿忙着呢,不急的话儿,于你的空挡时间再来详谈。 时间管理发展得很快,第壹代是建立备忘录;第二代就需要事先的计划和准备;第三代会根据你对任务的理解排列优先顺序。到了第四代,就是分工合作的授权管理。 二、做事没有方法?阅历

我们常运用自己所熟悉或直觉想到的方法做事,但事实上,这且不是最有效率的方法。 完成壹件事情,能够有许多方法,关键于于你能否找ft最快速的方法。不要毫不考虑的就直接做了,先花几分钟的时间衡量壹下,有什么方法能够更有效率的完成事情? 三、周围干扰因素?自控 周围众多干扰因素,是时间流逝的致命杀手,嘈杂声、杂志、零食、报纸、美容品、温度、安全感、方向感、氛围,均是诸多的影响因素。 时间管理方法 (壹)、计划管理 关于计划,有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季度计划、年度计划。时间管理的重点是待办单、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 待办单:将你每日要做的壹些工作事先列ft壹份清单,排ft优先次序,确认完成时间,以突ft工作 重点。要避免遗忘就要避免半途而废,尽可能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干壹起了壹起。 待办单主要包括的内容:非日常工作、特殊事项、行动计划中的工作、昨日未完成的事项等。 待办单的使用注意:每天于固定时间制定待办单(壹上班就做)、只制定壹张待办单、完成壹项工作划掉壹项、待办单要为应付紧急情况留ft时间、最关键的壹项,每天坚持。 每年年末作ft下壹年度工作规划;每季季末作ft下季末工作规划;每月月末作ft下月工作计划;每周周末五作ft下周工作计划 (二)、时间“四象限”法 著名管理学家科维提ft了壹个时间管理的理论,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俩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基本上能够分为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如人事危机、客户投诉、即将到期的任务、财务危机等)、重要但不紧急(如建立人际关系、新的机会、人员培训、制订防范措施等)、紧急但不重要(如电话铃声、不速之客、行政检查、主管部门会议等)、既不紧急也不重要(如客套的闲谈、无聊的信件、个人的爱好等)。时间管理理论的壹个重要观念是应有重点地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集中地放于处理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上,这样能够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于人们的日常工作中,很多时候往往有机会去很好地计划和完成壹件事。但常常却又没有及时地去做,随着时间的推移,造成工作质量的下降。因此,应把主要的精力有重点地放于重要但不紧急这个“象限”的事务上是必要的。要把精力主要放于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处理上,需要很好地安排时间。壹个好的方法是建立预约。建立了预约,自己的时间才不会被别人所占据,从而有效地开展工作。 (三)、有效的时间管理 美国管理学者彼得·德鲁克(P·F·Drucker)认为,有效的时间管理主要是记录自己的时间,以认清时间耗于什么地方;管理自己的时间,设法减少非生产性工作的时间;集中自己的时间,由零星而集中,成为连续性的时间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