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3)第三章 非均相混合物分离及固体流态化习题答案

(03)第三章 非均相混合物分离及固体流态化习题答案

(03)第三章 非均相混合物分离及固体流态化习题答案
(03)第三章 非均相混合物分离及固体流态化习题答案

第三章 非均相混合物分离及固体流态化

1.颗粒在流体中做自由沉降,试计算(1)密度为2 650 kg/m 3,直径为0.04 mm 的球形石英颗粒在20 ℃空气中自由沉降,沉降速度是多少?(2)密度为2 650 kg/m 3,球形度6.0=φ的非球形颗粒在20 ℃

清水中的沉降速度为0.1 m/ s ,颗粒的等体积当量直径是多少?(3)密度为7 900 kg/m 3,直径为6.35 mm 的钢球在密度为1 600 kg/m 3

的液体中沉降150 mm 所需的时间为7.32 s ,液体的黏度是多少?

解:(1)假设为滞流沉降,则:

2

s t ()18d u ρρμ

-=

查附录20 ℃空气31.205kg/m ρ=,s Pa 1081.15??=-μ,所以,

()()()s m 1276.0m 10

81.11881

.9205.12650

1004.0185

2

3

s

2

t =???-??=

-=

--μ

ρρg

d

u

核算流型: 3

t 5

1.205

0.12760.0410

0.3411.8110

du Re ρμ

--???=

==

()()s 1

2

3

t

52

3

434 1.8110

2650 1.2059.81

431.93 1.2050.1

g

R e

u μρρξρ---=

??-?=

=??

依6.0=φ,9.431Re

1

=-ξ,查出:t e

t 0.3

u d Re ρμ

=

=,所以:

5

5

e 0.3 1.8110 4.50610m 45μm 1.2050.1

d --??=

=?=?

(3)假设为滞流沉降,得:

2

s t

()18d g

u ρρμ-=

其中 s m 02049.0s m 32.715.0t ===θh u 将已知数据代入上式得: ()s Pa 757.6s Pa 02049

.01881

.91600

7900

00635

.02

?=???-=

μ

核算流型 t

0.00635

0.020491600

0.030811

6.757

du Re ρμ

??=

=

=< 2.用降尘室除去气体中的固体杂质,降尘室长5 m ,宽5 m ,高4.2 m ,固体杂质为球形颗粒,密度为3000 kg/m 3

。气体的处理量为3000(标准)m 3

/h 。试求理论上能完全除去的最小颗粒直径。

(1)若操作在20 ℃下进行,操作条件下的气体密度为1.06 kg/m 3

,黏度为1.8×10-5

Pa ?s 。 (2)若操作在420 ℃下进行,操作条件下的气体密度为0.5 kg/m 3,黏度为3.3×10-5 Pa ?s 。 解:(1)在降尘室内能够完全沉降下来的最小颗粒的沉降速度为:

s m 03577.0s m 5

53600273

20

2733000s v,t =??+?=

=

bl

q u

设沉降在斯托克斯区,则:

2

t ()0.0357718s d g u ρρμ

-==

5

1.98510m 19.85μm

d -=

=

=?=

核算流型: 5

t t 5

1.985

10

0.035771.06

0.041811.810

du Re ρ

μ

--???=

==

(2)计算过程与(1)相同。完全能够沉降下来的最小颗粒的沉降速度为:

s m 0846.0s m 5

53600273

420

2733000s v,t =??+?=

=

bl

q u

设沉降在斯托克斯区,则:

5

4.13210m 41.32μm

d -=

=

?=

核算流型: 5

t t 5

4.132

10

0.08460.5

0.052913.310

du Re ρ

μ

--???=

=

=

3.对2题中的降尘室与含尘气体,在427 ℃下操作,若需除去的最小颗粒粒径为10 μm ,

试确定降尘室内隔板的间距及层数。

解:取隔板间距为h ,令

t

L h u

u =

则 t L h u u

=

(1)

s m 1017.0m 2

.45273427

2733600

3000

s v,=?+?

=

=

bH

q u

10 μm 尘粒的沉降速度 ()()()m 10

954.4s m 10

31.31881

.95.03000

1010183

5

2

6

s

2

t ---?=???-??=

-=

μ

ρρg

d

u

由(1)式计算h ∴ 0.244m

m 10

954.41017

.053

=??=

-h 层数2.17244.02.4===

h H n 取18层

0.233m

m 18

2.418

==

=

H h

核算颗粒沉降雷诺数: 6

4

4

t t 5

1010 4.954100.5

e 7.510

13.310

du R ρ

μ

----????=

=

=?

核算流体流型: e 5

2250.233

()0.1017

0.5

5.233

686210

03.310

bh

u d u b h Re ρ

ρ

μμ

-??

??+=

===<

? 4.在双锥分级器内用水对方铅矿与石英两种粒子的混合物进行分离。操作温度下水的密度ρ=996.9 kg/m 3,黏度μ=0.897 3×10-3 Pa ?s 。固体颗粒为棱长0.08~0.7mm 的正方体。已知:方铅矿密度ρs1=7 500 kg/m 3,石英矿密度ρs2=2 650 kg/m 3。

假设粒子在上升水流中作自由沉降,试求(1)欲得纯方铅矿粒,水的上升流速至少应

为多少?(2)所得纯方铅矿粒的尺寸范围。

解:(1)水的上升流速 为了得到纯方铅矿粒,应使全部石英粒子被溢流带出,因此,

水的上升流速应等于或略大于最大石英粒子的自由沉降速度。

对于正方体颗粒 ,应先算出其当量直径和球形度。设l 代表棱长,V p 代表一个颗粒的

体积。

颗粒的当量直径为

()

m 10

685.8m 107.0π

6π6π64

3

3

3

3

3

3p e -?=?=

=

=

-l

V d

因此,颗粒的球形度,

2

e s 2

p

π0.80666d S S l

l φ=

=

=

=

用摩擦数群法计算最大石英粒子的沉降速度,即

3

2

s 2t 2

4()e 3d g

R ρρρξμ

-=

17538)

108973.0(381

.99.996)9.9962650()10

685.8(42

3

3

4

=????-???=

--

已知s φ=0.806,由图3-3查得Re t =70,则

m/s 07255.0m/s 10

685.89.99610

8973.0704

3e t t =????=

=

--ρ

μd Re u

所以水的上升流速应取为0.07255 m/s 或略大于此值。

(2)纯方铅矿粒的尺寸范围 所得到的纯方铅矿粒中尺寸最小者应是沉降速度恰好等于

0.07255 m/s 的粒子。用摩擦数群法计算该粒子的当量直径:

1

s1t 2

3

t

4()e 3g

R u μρρξρ--=

2011.0)

07255.0(9.996381

.9)9.9967500(10

8973.043

2

3

=???-??=

-

已知s φ =0.806,由图3-3查得Re t =30,则

m 10

722.3m 07255

.09.996108973.0304

3

t

t e --?=???==

u Re d ρμ

与此当量直径相对应的正方体棱长为

m 10

3m π

610

722.3π

64

3

4

3

e -?=?=

=

-d l

所得纯方铅矿粒的棱长范围为0.3~0.7 mm 。

5.用标准型旋风分离器处理含尘气体,气体流量为0.4 m 3/s 、黏度为3.6×10-5

Pa ?s 、密度为0.674 kg/m 3,气体中尘粒的密度为2 300 kg/m 3。若分离器圆筒直径为0.4 m ,(1) 试估算其临界粒径、分割粒径及压力降。(2)现在工艺要求处理量加倍,若维持压力降不变,旋风分离器尺寸需增大为多少?此时临界粒径是多少?(3)若要维持原来的分离效果(临界粒径),应采取什么措施?

解:临界直径c d =式中 m

1.04

4.04

==

=

D B ,2

/D h

=

Ne =5 s m 20s m 2

4.01.04.0s v,=?

=

=

hB

q u

将有关数据代入,得

μm 10698.6m 10

698.6m π

23002051

.010

6.396

5

e ?=?=?????=

--d

分割粒径为

()

()

μm 778.4m 10

778.4m 674.02300204

.010

6.327

.027

.06

5

s i 50=?=-???=-=--ρρμu D

d

压强降为 Pa 4.1078Pa 674.02

2082

2

2

i =??

==?ρξ

u p

(2)i u p ,?不变

v,s v,s i 24

q q u D D hB

=

=

?

m 5657.0m 20

4

.0288i

s v,=??=

=

u q D

m 10

96.7m 20

2300514.34

5657

.010

6.3927

.096

5

i

s e e --?=????

??==

u N B

d ρπμ

所以,处理量加倍后,若维持压力降不变,旋风分离器尺寸需增大,同时临界粒径也会增大,分离效率降低。

(3)若要维持原来的分离效果(临界粒径),可采用两台圆筒直径为0.4 m 的旋风分离器并联使用。

6.在实验室里用面积0.1 m 2的滤叶对某悬浮液进行恒压过滤实验,操作压力差为67 kPa ,测得过滤5 min 后得滤液1 L ,再过滤5 min 后,又得滤液0.6 L 。试求,过滤常数e V K ,,并写出恒压过滤方程式。

解:恒压过滤方程为: θK qq q =+e 22 由实验数据知: m i n 51=θ,2

3

1/m m 01.01

.0001.0==

q

m i n 101=θ,231/m m 016.0=q 将上两组数据代入上式得: K q 5)01.0(2)01.0(e 2=+ K q 10)016.0(2)016.0(e 2=+ 解得 23e /m m 007.0=q

/s m 108m in /m 108.42725--?=?=K 所以,恒压过滤方程为

θ7

2

10

8014.0-?=+q q (m 3/m 2

,s )

或 θ921080014.0-?=+V V (m 3,s )

7.用10个框的板框过滤机恒压过滤某悬浮液,滤框尺寸为635 mm×635 mm×25 mm 。已知操作条件下过滤常数为/s m 10225-?=K ,23e /m m 01.0=q , 滤饼与滤液体积之比为v =0.06。试求滤框充满滤饼所需时间及所得滤液体积。

解:恒压过滤方程为θK qq q =+e 22

θ5

2

10202.0-?=+q q

3

3

2

c m 1008.0m 025.0635

.010=??=V

3

3

c m 680.1m

06.01008.0==

=v V V ,2

22

m 0645.8m 102635

.0=??=A

2

32

3

/m m 208.0/m

m 0645

.8680

.1==

=

A V q

代入恒压过滤方程

θ5

2

10

2208.001.02208

.0-?=??+

得 min 52.39s 2.2317==θ

8.在0.04 m 2的过滤面积上以1×10-4 m 3/s 的速率进行恒速过滤试验,测得过滤100 s 时,过滤压力差为3×104 Pa ;过滤600 s 时,过滤压力差为9×104 Pa 。滤饼不可压缩。今欲用框内尺寸为635 mm×635 mm×60 mm 的板框过滤机处理同一料浆,所用滤布与试验时的相同。过滤开始时,以与试验相同的滤液流速进行恒速过滤,在过滤压强差达到6×104 Pa 时改为恒压操作。每获得1 m 3滤液所生成的滤饼体积为0.02 m 3。试求框内充满滤饼所需的时间。 解:第一阶段是恒速过滤,其过滤时间θ与过滤压差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b a p +=?θ

板框过滤机所处理的悬浮液特性及所用滤布均与试验时相同,且过滤速度也一样,因此,上式中a ,b 值可根据实验测得的两组数据求出: 3×104=100a+b 9×104=600a+b 解得 a=120,b=1.8×104 即 4108.1120?+=?θp

恒速阶段终了时的压力差Pa 1064R ?=?p ,故恒速段过滤时间为 s 350s 120

108.110

64

4

R R =?-?=-?=

a

b

p θ

恒速阶段过滤速度与实验时相同 m /s 10

5.2m/s 04

.01013

4

R --?=?==

θ

A V u

23233R R R /m m 875.0/m m 350105.2=??==-θu q 根据方程3-71, 120 =a 2

R 2

R ==

k

u ru μυ

4

e

R e R 108.1?==

=k

q u q u r b υμ

解得: s)/(Pa m 10208528??=-.k ,23e /m m 3750.q = 恒压操作阶段过滤压力差为6×104 Pa ,所以

/s m 10250.6/s m 10610208.52223248--?=????=?=p k K 板框过滤机的过滤面积222m 8065.0m 635.02=?=A 滤饼体积及单位过滤面积上的滤液体积为 3

2

2c m 0242.00.06m 635.0=?=V

2

3

2

3

c /m m 5.1/m

m 02

.08065.00242.0/)(

=?=

=υA V q

应用先恒速后恒压过滤方程

)()(2)(R R e 2

R 2θθ-=-+-K q q q q q

将K 、q e 、q R 、q 的数值代入上式,得: ()()()35010

25

.6875.05.137.02875.05.13

2

2

2-?=-?+--θ

解得 s 5.662=θ

9. 在实验室用一个每边长0.16 m 的小型滤框对碳酸钙颗粒在水中的悬浮液进行过滤试验。操作条件下在过滤压力差为275.8 kPa ,浆料温度为20 ℃。已知碳酸钙颗粒为球形,密度为2 930 kg/m 3。悬浮液中固体质量分数为0.072 3。滤饼不可压缩,每1 m 3

滤饼烘干后的质量为1 620 kg 。实验中测得得到1 L 滤液需要15.4 s ,得到2 L 滤液需要48.8 s 。试求过滤常数e K V 和,滤饼的空隙滤ε,滤饼的比阻r 及滤饼颗粒的比表面积a 。

解:根据过滤实验数据求过滤常数e V K ,

已知s 4.15=θ,3m 001.0=V ;s 8.48=θ,3m 002.0=V 及222m 0512.0m 16.02=?=A 代入恒压过滤方程式 θ2e 22KA VV V =+

K V 2

e 3

6

0512

.04.1510

210

?=?+--

K V 5

2

e 3

6

10

0512

.08.4810

4104---??=?+?

联立以上两式,解得/s m 10234.425-?=K ,34e m 10547.3-?=V 滤饼的空隙滤 4471

.02930

16201=-

=ε 悬浮液的密度 3

3

F s

F

m

k g /m 1050kg/m )10009277.029300723.0(1)1(

1=???

?

?

?

?

???

+=-+=

ρ

ρρX X

以1 m 3

悬浮液为基准求ν 滤饼体积3

3

s m 04686.0m

1620

0723

.01050=?=V , 滤液体积m 9531.01s =-=V V

∴ 0492.09531

.004686

.0s

===V

V ν

滤饼不可压缩时,rv

p

p k K μ?=

?=22

所以,滤饼比阻为2

14

2

5

3

3

m

10

648.2m

10

234.40492.010

10

8.27522----?=?????=

?=vK

p

r μ

颗粒的比表面积 3

2

6

3

2

5

.02

3

14

5

.02

3

m

m

10

935.3m

m

)

)

4472.01(54471

.010

648.2(

)

)

1(5(

?=-???=-=εε

r a

10.板框压滤机过滤某种水悬浮液,已知框的长×宽×高为810 mm×810 mm×42 mm ,总框数为10,滤饼体积与滤液体积比为ν=0.1,过滤10 min ,得滤液量为1.31 m 3,再过滤10 min ,共得滤液量为1.905 m 3,试求(1)滤框充满滤饼时所需过滤时间;(2)若洗涤与辅助时间共45 min ,求该装置的生产能力(以得到的滤饼体积计)。

解:(1)过滤面积22m 122.1310281.0=??=A 由恒压过滤方程式求过滤常数

K V 6010122.1331.1231.12

e 2

??=?+

K V 6020122

.13905.12905

.12

e 2??=?+

联立解出3e m 1376.0=V ,/s m 10010.225-?=K 恒压过滤方程式为θ321034612752.0-?=+V V

3

3c m 2756.0m 10042.081.081.0=???=V 3

m 756.2==

v

V V c

代入恒压过滤方程式求过滤时间

()()m in

23.40s 2414s 10

461.3/756.22752.0756

.23

2

==??+=-θ

(2)生产能力

/h m 206.0/s m 10

823.4/s m 60

4524142756.03

35

3

D

w c

=?=?+=

++=

-θθθV Q

11.在3

1067?Pa 压力下对硅藻土在水中的悬浮液进行过滤试验,测得过滤常数K =5×10-5 m 2/s ,q e =0.01 m 3/m 2,滤饼体积与滤液体积之比υ=0.08。现拟用有38个框的

BMY50/810-25型板框压滤机在310134?Pa 压力下过滤上述悬浮液。试求:(1)过滤至滤框内部全部充满滤渣所需的时间;(2)过滤完毕以相当于滤液量1/10的清水洗涤滤饼,求洗涤时间;(3)若每次卸渣、重装等全部辅助操作共需15 min ,求过滤机的生产能力(m 3滤液/h )。

解:(1)硅藻土,01.0=s ,可按不可压缩滤饼处理

p k K ?=2,e q 与p ?无关

Pa 101343

?=?p 时,/s m 1012

4-?=K ,2

3

e /m m 01.0=q

3

32c m 6233.0m 38025.081.0=??=V ,2

22m 86.49m 81.0238=??=A

3

3

c m 791.7m

08

.06233.0==

=

v

V V ,2

32

3/m m 1563.0/m

m 86

.49791.7==

q

代入恒压过滤方程式求过滤时间

θ4

2

10

1563.001.021563

.0-=??+

s 6.275=θ

(2)洗涤

3

w m 7791.01.0==V V

()()()s

m

10748.3s m 01.01563.0886.491088413

3

3

4

e e 2

E W

--?=+??=+=+=

??? ??=??? ??q q KA V V KA d dV d dV θθ s 9.207s 003748.07791.0/W

W W ==

???

??=θθd dV V (3)生产能力

()/h m 27.20/h m 3600

/60159.2076.2757913

.73

3

D

W =?++=

++=

θθθV

Q

12. 用一小型压滤机对某悬浮液进行过滤试验,操作真空度为400 mmHg 。测得,

/s m 10

425

-?=K ,2

33

e /m m 10

7-?=q ,υ=0.2。现用一台GP5-1.75型转筒真空过滤机在相

同压力差下进行生产(过滤机的转鼓直径为1.75 m ,长度为0.9 m ,浸没角度为120o),转速为1 r/min 。已知滤饼不可压缩。试求此过滤机的生产能力及滤饼厚度。

解:过滤机回转一周的过滤时间为

s 20s 1

360

120

6060=?=

=

=n

ψψT θ 由恒压过滤方程求此过滤时间可得滤液量

4

5

2

10

810

4014.0--?=?=+θq q

解得23/m m 02214.0=q

过滤面积22m 946.4πm 9.075.1=?==DL A π 所得滤液33m 1095.0m 946.402214.0=?==qA V 转筒转一周的时间为

s n 6060=

所以转筒真空过滤机的生产能力为/h m 57.6/h m 1095.01606033=??==nV Q 转筒转一周所得滤饼体积33c m 02190.0m 1095.02.0=?==vV V 滤饼厚度mm 4.4m 10

428.4m 946

.402190.03

c =?===-A V δ

化工分离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化工分离过程试题库(复习重点) 第一部分填空题 1、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分离剂)而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 2、分离因子是根据(气液相平衡)来计算的。它与实际分离因子的差别用(板效率)来表示。 3、汽液相平衡是处理(汽液传质分离)过程的基础。相平衡的条件是(所有相中温度压力相等,每一组分的化学位相等)。 4、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组成)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泡露点方程)确定。 5、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 6、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分配组分)。 7、吸收有(轻)关键组分,这是因为(单向传质)的缘故。 8、对多组分吸收,当吸收气体中关键组分为重组分时,可采用(吸收蒸出塔)的流程。 9、对宽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进料热焓)决定,故可由(热量衡算)计算各板的温度。 10、对窄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组成的改变)决定,故可由(相平衡方程)计算各板的温度。 11、为表示塔传质效率的大小,可用(级效率)表示。 12、对多组分物系的分离,应将(分离要求高)或(最困难)的组分最后分离。 13、泡沫分离技术是根据(表面吸附)原理来实现的,而膜分离是根据(膜的选择渗透作用)原理来实现的。 14、新型的节能分离过程有(膜分离)、(吸附分离)。 15、传质分离过程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两大类。 16、分离剂可以是(能量)和(物质)。 17、Lewis 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逸度)。 18、设计变量与独立量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来表示( Ni=Nv-Nc即设计变量数=独立变量数-约束关系 ) 19、设计变量分为(固定设计变量)与(可调设计变量)。 20、温度越高对吸收越(不利) 21、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萃取剂回收段)。 22、用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可表示为(V = SL)。 23、精馏有(两个)个关键组分,这是由于(双向传质)的缘故。 24、精馏过程的不可逆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通过一定压力梯度的动量传递),(通过一定温度梯度的热量传递或不同温度物流的直接混合)和(通过一定浓度梯度的质量传递或者不同化学位物流的直接混合)。 25、通过精馏多级平衡过程的计算,可以决定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板数),为表示塔实际传质效率的大小,则用(级效率)加以考虑。 27、常用吸附剂有(硅胶),(活性氧化铝),(活性炭)。 28、恒沸剂与组分形成最低温度的恒沸物时,恒沸剂从塔(顶)出来。

第三章非均相物系的分离练习题

第三章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一、填空题 1、旋风分离器是用于混合物分离的典型设备,如奶粉、蛋粉等干制品加工后期的分离,其主要性能参数为、 和。 2、多数沉降过程是在层流区内进行的,根据层流区域内的斯托克斯定律,影响沉降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和。 3、过滤操作基本计算的依据主要是过滤基本方程,即。在实际运用时还必须考虑三种情况,即的相对大小, 的相对大小和恒速过滤或恒压过滤。 4、沉降分离方法主要有、和电沉降,非均相混合物在沉降分离设备内能分离出来的条件为。 5、过滤推动力应是由所组成的过滤层两侧的压力差,而过滤阻力相应包括和。 6、某降尘室高4m,宽3m,长5m,用于矿石焙烧炉的炉气除尘。矿尘密度为4300千克每立方米,其形状近于圆球,操作条件下气体流量为1800立方米每小时,气体密度为0.9千克每立方米,粘度为0.03mPa·s。则理论上能除去矿尘颗粒的最小直径为_______μm 二、选择题 1、某球形颗粒在粘度为 1.86×10-5Pa.S的大气中自由沉降,已知颗粒直径为40μm,密度为2600Kg/m3,沉降速度为0.12m/s,则该颗粒沉降属()(设大气密度ρ =1.165Kg/m3) A、层流区 B、过渡流区 C、湍流区 D、无法确定 2、若固体颗粒密度为2600Kg/m3,大气压强为0.1Mpa,温度为300C,(此状况下空气密度ρ=1.165Kg/m3粘度为μ=1.86×10-5Pa.S),则直径为40μm的球形颗粒在该大气中的自由沉降速度为() A、0.12m/s B、1.63m/s C、1.24m/s D、2.12m/s 3、过滤过程的计算主要是通过过滤基本方程进行的,方程式中几个表示体系特征的过滤常数则需通过实验首先确定,这几个过滤常数为() A、K、S、Ve(Vd)、ΔP B、K、S、Ve(Vd)、te(td) C、K、S、Ve(Vd)、r D、K、Ve(Vd)、ΔP、r 4、利用过滤基本方程计算过滤速度必须考虑滤饼的可压缩性,所谓不可压缩滤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可压缩滤饼中流动阻力不受两侧压力差的影响。 B、其中的流动阻力受固体颗粒沉积速度的影响。 C、一定体积滤饼内的流动阻力不受压力差和沉积速率的影响。 D、压力差变化时滤饼性质及厚度保持不变。 5、恒压过滤方程式是基于()推导出来的 A、滤液在介质中呈湍流流动 B、滤液在介质中呈层流流动 C、滤液在滤渣中呈湍流流动 D、滤液在滤渣中呈层流流动 6、降尘室的生产能力是由()决定的(底面积一定时)。 A、降尘室的高度和长度 B、降尘室的高度 C、降尘室的长度 D、降尘室的底面积 7、已知旋风分离器旋转半径为r m=0.5m,气体切向进口速度为u t=20m/s,那么该分离器的离心沉降速度与重力沉降速度之比为()

分离过程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列出5种使用ESA和5种使用MSA的分离操作。 答:属于ESA分离操作的有精馏、萃取精馏、吸收蒸出、再沸蒸出、共沸精馏。 属于MSA分离操作的有萃取精馏、液-液萃取、液-液萃取(双溶剂)、吸收、 吸附。 2.比较使用ESA与MSA分离方法的优缺点。 答:当被分离组分间相对挥发度很小,必须采用具有大量塔板数的精馏塔才能分 离时,就要考虑采用萃取精馏(MSA),但萃取精馏需要加入大量萃取剂, 萃取剂的分离比较困难,需要消耗较多能量,因此,分离混合物优先选择能 量媒介(ESA)方法。 3.气体分离与渗透蒸发这两种膜分离过程有何区别? 答:气体分离与渗透蒸发式两种正在开发应用中的膜技术。气体分离更成熟些, 渗透蒸发是有相变的膜分离过程,利用混合液体中不同组分在膜中溶解与扩 散性能的差别而实现分离。 5.海水的渗透压由下式近似计算: π=RTC/M, 式中C为溶解盐的浓度,g/cm3;M为离子状态的各种溶剂的平均分子量。若从含盐0.035 g/cm3的海水中制取纯水,M=31.5,操作温度为298K。问反渗透膜两侧的最小压差应为多少kPa? 答:渗透压π=RTC/M=8.314×298×0.035/31.5=2.753kPa。 所以反渗透膜两侧的最小压差应为2.753kPa。 9. 假定有一绝热平衡闪蒸过程,所有变量表示在所附简图中。求: (1)总变更量数Nv; (2)有关变更量的独立方程数Nc; (3)设计变量数Ni; (4)固定和可调设计变量数Nx , Na; (5)对典型的绝热闪蒸过程,你 将推荐规定哪些变量? 思路1: 3股物流均视为单相物流, 总变量数Nv=3(C+2)=3c+6 独立方程数Nc F zi T F P F V , yi ,Tv , Pv L , x i , T L , P L 习题5附图

分离工程课后习题答案-刘家祺

分离工程课后习题答案-刘家祺

分离工程习题 第一章 1. 列出5种使用ESA 和5种使用MSA 的分离操作。 答:属于ESA 分离操作的有精馏、萃取精馏、吸收蒸出、再沸蒸出、共沸精馏。 属于MSA 分离操作的有萃取精馏、液-液萃取、液-液萃取(双溶剂)、吸收、吸附。 5.海水的渗透压由下式近似计算:π=RTC/M ,式中C 为溶解盐的浓度,g/cm 3;M 为离子状态的各种溶剂的平均分子量。若从含盐0.035 g/cm 3的海水中制取纯水,M=31.5,操作温度为298K 。问反渗透膜两侧的最小压差应为多少kPa? 答:渗透压π=RTC/M =8.314×298×0.035/31.5=2.753kPa 。 所以反渗透膜两侧的最小压差应为2.753kPa 。 9.假定有一绝热平衡闪蒸过程,所有变量表示在所附简图中。求: (1) 总变更量数Nv; (2) 有关变更量的独立方程数Nc ; (3) 设计变量数Ni; (4) 固定和可调设计变量数Nx , Na ; (5) 对典型的绝热闪蒸过程,你 将推荐规定哪些变量? 思路1: 3股物流均视为单相物流, 总变量数Nv=3(C+2)=3c+6 独立方程数Nc 物料衡算式 C 个 热量衡算式1个 相平衡组成关系式C 个 1个平衡温度等式 1个平衡压力等式 共2C+3个 故设计变量Ni =Nv-Ni=3C+6-(2C+3)=C+3 固定设计变量Nx =C+2,加上节流后的压力,共C+3个 可调设计变量Na =0 解: V -2 F z i T F P F V , y i ,T v , P v L , x i , T L , P L 习题5附图

(03)第三章 非均相混合物分离及固体流态化习题答案

第三章 非均相混合物分离及固体流态化 1.颗粒在流体中做自由沉降,试计算(1)密度为2 650 kg/m 3,直径为0.04 mm 的球形石英颗粒在20 ℃空气中自由沉降,沉降速度是多少?(2)密度为2 650 kg/m 3,球形度6.0=φ的非球形颗粒在20 ℃ 清水中的沉降速度为0.1 m/ s ,颗粒的等体积当量直径是多少?(3)密度为7 900 kg/m 3,直径为6.35 mm 的钢球在密度为1 600 kg/m 3 的液体中沉降150 mm 所需的时间为7.32 s ,液体的黏度是多少? 解:(1)假设为滞流沉降,则: 2 s t ()18d u ρρμ -= 查附录20 ℃空气31.205kg/m ρ=,s Pa 1081.15??=-μ,所以, ()()()s m 1276.0m 10 81.11881 .9205.12650 1004.0185 2 3 s 2 t =???-??= -= --μ ρρg d u 核算流型: 3 t 5 1.205 0.12760.0410 0.3411.8110 du Re ρμ --???= ==

化工原理非均相物系分离习题库.

非均相物系分离 一、填空题 1.某颗粒的重力沉降服从斯托克斯定律,若在水中的沉降速度为u1,在空气中为u2,则u12;若在热空气中的沉降速度为u3,冷空气中为u4,则u34。(>,<,=) dg(ρs-ρ) 18μ2答:ut=,因为水的粘度大于空气的粘度,所以u1

分离课后习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因时间关系,详细复习总结的电子版没时间做了,大家抽空多看看课本,考试以课本基础知识为主,书上找不到答案的不会考。 2.这里主要总结了老师上课讲的课后题 参考 答案,以及部分往届复习的名词解释整合,大家参考记忆。 3.考试题型:6-7个名词解释,6-7个选择题(考察细节掌握,一个两分),填空,简答论述(接近50分)。 4.不考计算题,但依然会考公式的其他应用,复习时自己注意。 5.【P22】【P24】【P44-45】【P216-217】这几页的图和表必须会解读,【P191-192】这两页表必须背过,必考重点!考试没有画图题,但可能有读图题,常见的重点图示必须熟悉。 6.抓紧时间好好复习,今年监考比历届都要严,不要因小失大!!! 7.最后,祝都过。 ***感谢冯晓博、马阿敏、张雪琴三位热心的好学霸肯抽出时间为大家整理资料*** 第一章 绪论 1.分离技术的三种分类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答:(1)按被分离物质的性质分类分为物理分离法、化学分离法、物理化学分离法。 (2)按分离过程的本质分类分为平衡分离过程、速度差分离过程、反应分离过程。 (3)场流分类法 2.分离富集的目的? 答:①定量分析的试样通常是复杂物质,试样中其他组分的存在常常影响某些组分的定量测定,干扰严重时甚至使分析工作无法进行。这时必须根据试样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分离方法,把干扰组分分离除去,然后才能进行定量测定。②如果要进行试样的全分析,往往需要把各种组分适当的分离,而后分别加以鉴定或测定。③而对于试样中的某些痕量组分,进行分离的同时往往也就进行了必要的浓缩和富集,于是就便于测定。因此物质的化学分离和测定具有同样重要意义。 3.什么是直接分离和间接分离? 答:直接分离是将待测组分从复杂的干扰组分分离出来;间接分离是将干扰组分转入新相,而将待测组分留在原水相中。 4.阐述浓缩、富集和纯化三个概念的差异与联系? 答:富集:通过分离,使目标组分在某空间区域的浓度增大。浓缩:将溶剂部分分离,使溶质浓度提高的过程。纯化:通过分离使某种物质的纯度提高的过程。 根据目标组分在原始溶液中的相对含量(摩尔分数)的不同进行区分: (方法 被分离组分的摩尔分数)富集 <0.1;浓缩 0.1-0.9;纯化 >0.9。 5.回收因子、分离因子和富集倍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1)被分离物质在分离过程中损失量的多少,某组分的回收程度,用回收率来表示。 待测组分A 的回收率,用RA 表示,QA °---为富集前待测物的量;QA---富集后待测物的量。%100?= A A A Q Q R (2)分离因子:两组分的分离程度。用SA , B 表示。B A B A B A B ,//R R Q Q Q Q S A =??= A —待测组分;B —干扰组分。如果待测组分A 符合定量要求,即可认为QA ≈ Q oA ,SA,B ≈ Q oB/QB = 1/RB ,常量组分测定:SA,B ≈103;分离因子越大,分离效果越好。 (3)富集倍数:目标组分和基体组分的回收率之比,用F 表示, M M T T M T Q Q Q Q R R F //== RT 为组分的回收率;RM 为基体的回收率; QT °为富集前待测物的量; QT 为富集后待测物的量;QM °为富集前基体的量;QM 为富集后基体的量。

分离工程课后习题答案刘家祺

分离工程习题 第一章 1.列出5种使用ESA和5种使用MSA的分离操作。 答:属于ESA分离操作的有精馏、萃取精馏、吸收蒸出、再沸蒸出、共沸精馏。 属于MSA分离操作的有萃取精馏、液-液萃取、液-液萃取(双溶剂)、吸收、吸附。 5.海水的渗透压由下式近似计算:π=RTC/M,式中C为溶解盐的浓度,g/cm3;M为离子状态的各种溶剂的平均分子量。若从含盐0.035 g/cm3的海水中制取纯水,M=31.5,操作温度为298K。问反渗透膜两侧的最小压差应为多少kPa? 答:渗透压π=RTC/M=8.314×298×0.035/31.5=2.753kPa。 所以反渗透膜两侧的最小压差应为2.753kPa。 9.假定有一绝热平衡闪蒸过程,所有变量表示在所附简图中。求: (1)总变更量数Nv; (2)有关变更量的独立方程数Nc; (3)设计变量数Ni; (4)固定和可调设计变量数Nx , Na; (5)对典型的绝热闪蒸过程,你将推荐规定哪些变量? 思路1: 3股物流均视为单相物流, 总变量数Nv=3(C+2)=3c+6 独立方程数Nc 物料衡算式C个 热量衡算式1个 相平衡组成关系式C个 1个平衡温度等式 1个平衡压力等式共2C+3个 故设计变量Ni =Nv-Ni=3C+6-(2C+3)=C+3 固定设计变量Nx=C+2,加上节流后的压力,共C+3个 可调设计变量Na=0 解: (1)Nv = 3 ( c+2 ) (2)Nc 物 c

能 1 相 c 内在(P,T) 2 Nc = 2c+3 (3)Ni = Nv – Nc = c+3 (4)Nxu = ( c+2 )+1 = c+3 (5)Nau = c+3 –( c+3 ) = 0 思路2: 输出的两股物流看成是相平衡物流,所以总变量数Nv=2(C+2) 独立方程数Nc:物料衡算式C个,热量衡算式1个,共C+1个 设计变量数Ni=Nv-Ni=2C+4-(C+1)=C+3 固定设计变量Nx:有C+2个加上节流后的压力共C+3个 可调设计变量Na:有0 11.满足下列要求而设计再沸汽提塔见附图,求: (1)设计变更量数是多少? (2)如果有,请指出哪些附加变量需要规定? 解:N x u 进料c+2 压力9 c+11=7+11=18 N a u 串级单元 1 传热 1 合计 2 N V U = N x u+N a u = 20 附加变量:总理论板数。 16.采用单个精馏塔分离一个三组分混合物为三个产品(见附图),试问图中所注设计变量能否使问题有唯一解?如果不,你认为还应规定哪个(些)设计变量? 解: N X U进料c+2 压力40+1+1 c+44 = 47 N a u3+1+1+2 = 7 N v u = 54 设计变量:回流比,馏出液流率。 第二章 4.一液体混合物的组成为:苯0.50;甲苯0.25;对二甲苯0.25(摩尔分率)。分别

分离工程习题解答

[例2-3] 求含正丁烷(1)0.15、正戊烷(2)0.4、和正已烷(3)0.45(摩尔分数)之烃类混合物在0.2MPa 压力下的泡点温度。B. 露点温度 a. 解:因各组分都是烷烃,所以汽、液相均可看成理想溶液, K i 只取决于温度和压力。如计算要求不高,可使用烃类的 p -T -K 图(见图 2-1)。 假设 T = 50℃, p =0.2MPa ,查图求 K i , 组分 xi Ki yi=Kixi 正丁烷 0.15 2.5 0.375 正戊烷 0.40 0.76 0.304 正已烷 0.45 0.28 0.126 说明所设温度偏低,选正丁烷为K G ,95.0805 .076 .03==∑=i G y K K 。查p-t-k 图t 为58.7, 再设 T = 58.7℃,重复上述计算得 故泡点温度为 58.7℃。 解:B. 露点温度, 假设 T = 80℃, p =0.2MPa ,查图求 K i , 组分 xi Ki yi/Ki=xi 正丁烷 0.15 4.2 0.036 正戊烷 0.40 1.6 0.25 正已烷 0.45 0.65 0.692 1978.0≠=∑=∑∴i i i K y x 选正戊烷为参考组分,则 56.1978.06.14=?=∑?=i G x K K 由56.14=K ,查图2-1a 得t=78℃ K 1=4,K 2=1.56, K 3=0.6, 1053.175.0267.00375.0≈=++=∑ =∑∴i i i K y x

故混合物在78℃。 [例2-7] 进料流率为 1000kmol/ h的轻烃混合物,其组成为:丙烷 (1)30% ;正丁烷 (2)10% ;正戊烷 (3)15% ;正已烷 (4)45%( 摩尔 ) 。求在50 ℃和 200kPa 条件下闪蒸的汽、液相组成及流率。 解:该物系为轻烃混合物,可按理想溶液处理。由给定的T 和p ,从p - T - K 图查K i ,再采用上述顺序解法求解。 (1)核实闪蒸温度 假设50℃为进料泡点温度,则 假设50℃为进料的露点温度,则 说明进料的实际泡点和露点温度分别低于和高于规定的闪蒸温度,闪蒸问题成立。 (2)求Ψ ,令Ψ 1 =0.1(最不利的初值) =0.8785 因f (0.1)>0,应增大Ψ 值。因为每一项的分母中仅有一项变化,所以可以写出仅含未知数Ψ 的一个方程: 计算R - R 方程导数公式为:

分离工程习题解答模板

[例2-3] 求含正丁烷( 1) 0.15、 正戊烷( 2) 0.4、 和正已烷( 3) 0.45( 摩尔分数) 之烃类混合物在0.2MPa 压力下的泡点温度。B. 露点温度 a. 解: 因各组分都是烷烃, 因此汽、 液相均可看成理想溶液, K i 只取决于温度和压力。如计算要求不高, 可使用烃类的 p -T -K 图( 见图 2-1) 。 假设 T = 50℃, p =0.2MPa, 查图求 K i , 组分 xi Ki yi=Kixi 正丁烷 0.15 2.5 0.375 正戊烷 0.40 0.76 0.304 正已烷 0.45 0.28 0.126 说明所设温度偏低,选正丁烷为K G ,95.0805 .076 .03==∑=i G y K K 。查p-t-k 图t 为58.7, 再设 T = 58.7℃, 重复上述计算得 故泡点温度为 58.7℃。 解: B. 露点温度, 假设 T = 80℃, p =0.2MPa, 查图求 K i ,

组分 xi Ki yi/Ki=xi 正丁烷 0.15 4.2 0.036 正戊烷 0.40 1.6 0.25 正已烷 0.45 0.65 0.692 1978.0≠=∑ =∑∴i i i K y x 选正戊烷为参考组分, 则 56.1978.06.14=?=∑?=i G x K K 由56.14=K ,查图2-1a 得t=78℃ K 1=4, K 2=1.56, K 3=0.6, 1053.175.0267.00375.0≈=++=∑ =∑∴i i i K y x 故混合物在78℃。 [例2-7] 进料流率为 1000kmol/ h 的轻烃混合物, 其组成为: 丙烷 (1)30% ; 正丁烷 (2)10% ; 正戊烷 (3)15% ; 正已烷 (4)45%( 摩尔 ) 。求在 50 ℃和 200kPa 条件下闪蒸的汽、 液相组成及流率。

化工分离工程试题答卷及参考答案

MESH方程。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 如果设计中给定数值的物理量的数目等于 设计变量,设计才有结果。 2. 在最小回流比条件下,若只有重组分是非分 配组分,轻组分为分配组分,存在着两个 恒浓区,出现在精镏段和进料板 位置。 3. 在萃取精镏中,当原溶液非理想性不大时, 加入溶剂后,溶剂与组分1形成具有较强正 偏差的非理想溶液,与组分2形成 负偏差或理想溶液,可提高组分1对2的 相对挥发度。 4. 化学吸收中用增强因子表示化学反应对传质 速率的增强程度,增强因子E的定义是化学吸 收的液相分传质系数(k L)/无化学吸收的液相 分传质系数(k0L)。 5. 对普通的N级逆流装置进行变量分析,若组 分数为C个,建立的MESH方程在全塔有 NC+NC+2N+N=N(2C+3) 个。 η; 6. 热力学效率定义为= 实际的分离过程是不可逆的,所以热力学效 率必定于1。 7. 反渗透是利用反渗透膜选择性的只透过 溶剂的性质,对溶液施加压力,克服溶 剂的渗透压,是一种用来浓缩溶液的膜 分离过程。 二、推导(20分) 1. 由物料衡算,相平衡关系式推导图1单 级分离基本关系式。 ——相平衡常数; 式中: K i ψ——气相分 率(气体量/进料量)。 2. 精馏塔第j级进出物料如图1,建立

三、简答(每题5分,共25分) 1.什么叫相平衡相平衡常数的定义是什么 由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干相,这些相保持物理平衡而共存状态。热力学上看物系的自由焓最小;动力学上看相间表观传递速率为零。 K i =y i /x i 。 2.关键组分的定义是什么;在精馏操作中, 一般关键组分与非关键组分在顶、釜的 分配情况如何 由设计者指定浓度或提出回收率的组分。 LK绝大多数在塔顶出现,在釜中量严格控制; HK绝大多数在塔釜出现,在顶中量严格控制; LNK全部或接近全部在塔顶出现; HNK全部或接近全部在塔釜出现。 3.在吸收过程中,塔中每级汽、液流量为 什么不能视为恒摩尔流 吸收为单相传质过程,吸收剂吸收了气体中的溶质而流量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增加,气体的流量相应的减少,因此气液相流量在塔内都不能视为恒定。 4.在精馏塔中设中间换热器为什么会提高 热力学效率 在中间再沸器所加入的热量其温度低于塔 底加入热量的温度,在中间冷凝器所引出的 热量其温度高于塔顶引出热量的温度,相对 于无中间换热器的精馏塔传热温差小,热力 学效率高。 5.反应精馏的主要优点有那些 (1)产物一旦生成立即移出反应区;(2)反应区反应物浓度高,生产能力大;(3)反应热可由精馏过程利用;(4)节省设备投资费用;(5)对于难分离物系通过反应分离成较纯产品。 四、计算(1、2题10分,3题15分,共35分) 1. 将含苯(mol分数)的苯(1)—甲苯(2)混合物在下绝热闪蒸,若闪蒸温度为94℃,用计算结果说明该温度能否满足闪蒸要求 已知:94℃时P 1 0= P 2 0= 2. 已知甲醇(1)和醋酸甲酯(2)在常压、54℃ 下形成共沸物,共沸组成X 2 =(mol分率), 在此条件下:kPa P kPa p98 . 65 , 24 . 9002 1 = =求 该系统的活度系数。 3. 气体混合物含乙烷、丙烷、丁烷(均为摩尔分数),用不挥发的烃类进行吸收,已知吸收后丙烷的吸收率为81%,取丙烷在全塔的平均吸收因子A=,求所需理论板数;若其它条件不变,提高平均液汽比到原来的2倍,此时丙烷的吸 收率可达到多少。

第二章 非均相物系分离习题解答

第二章 非均相物系分离 1、试计算直径为30μm 的球形石英颗粒(其密度为2650kg/ m 3),在20℃水中和20℃常压空气中的自由沉降速度。 解:已知d =30μm 、ρs =2650kg/m 3 (1)20℃水 μ=1.01×10-3Pa·s ρ=998kg/m 3 设沉降在滞流区,根据式(2-15) m/s 1002.810 01.11881.9)9982650()1030(18)(43262---?=???-??=-=μρρg d u s t 校核流型 )2~10(1038.210 01.19981002.8103042346-----∈?=?????==μρ t t du Re 假设成立, u t =8.02×10-4m/s 为所求 (2)20℃常压空气 μ=1.81×10-5Pa·s ρ=1.21kg/m 3 设沉降在滞流区 m/s 1018.710 81.11881.9)21.12650()1030(18)(25262---?=???-??=-=μρρg d u s t 校核流型: )2~10(144.010 81.121.11018.710304526----∈=?????==μρ t t du Re 假设成立,u t =7.18×10-2m/s 为所求。 2、密度为2150kg/ m 3的烟灰球形颗粒在20℃空气中在层流沉降的最大颗粒直径是多少? 解:已知ρs =2150kg/m 3 查20℃空气 μ=1.81×10-5Pa.s ρ=1.21kg/m 3 当2==μρ t t du Re 时是颗粒在空气中滞流沉降的最大粒径,根据式(2-15)并整理 218)(23==-μρμ ρρρt s du g d 所以

分离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1.分离技术的三种分类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答:(1)按被分离物质的性质分类分为物理分离法、化学分离法、物理化学分离法。 (2)按分离过程的本质分类分为平衡分离过程、速度差分离过程、反应分离过程。(3)场流分类法 2.分离富集的目的? 答:①定量分析的试样通常是复杂物质,试样中其他组分的存在常常影响某些组分的定量测定,干扰严重时甚至使分析工作无法进行。这时必须根据试样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分离方法,把干扰组分分离除去,然后才能进行定量测定。②如果要进行试样的全分析,往往需要把各种组分适当的分离,而后分别加以鉴定或测定。③而对于试样中的某些痕量组分,进行分离的同时往往也就进行了必要的浓缩和富集,于是就便于测定。因此物质的化学分离和测定具有同样重要意义。 3.什么是直接分离和间接分离? 答:直接分离是将待测组分从复杂的干扰组分分离出来;间接分离是将干扰组分转入新相,而将待测组分留在原水相中。 4.阐述浓缩、富集和纯化三个概念的差异与联系? 答:富集:通过分离,使目标组分在某空间区域的浓度增大。浓缩:将溶剂部分分离,使溶质浓度提高的过程。纯化:通过分离使某种物质的纯度提高的过程。 根据目标组分在原始溶液中的相对含量(摩尔分数)的不同进行区分: (方法被分离组分的摩尔分数)富集<0.1;浓缩0.1-0.9;纯化>0.9。 5.回收因子、分离因子和富集倍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1)被分离物质在分离过程中损失量的多少,某组分的回收程度,用回收率来表示。 待测组分A 的回收率,用RA 表示,QA °---为富集前待测物的量;QA---富集后待测物的量。%100?= A A A Q Q R (2)分离因子:两组分的分离程度。用SA , B 表示。B A B A B A B ,//R R Q Q Q Q S A =??= A —待测组分;B —干扰组分。如果待测组分A 符合定量要求,即可认为QA ≈ QoA ,SA,B ≈ QoB/QB = 1/RB ,常量组分测定:SA,B ≈103;分离因子越大,分离效果越好。 (3)富集倍数:目标组分和基体组分的回收率之比,用F 表示, M M T T M T Q Q Q Q R R F //== RT 为组分的回收率;RM 为基体的回收率; QT °为富集前待测物的量; QT 为富集后待测物的量;QM °为富集前基体的量;QM 为富集后基体的量。 第二章 分离过程中的热力学 2.气体分子吸附在固体吸附剂表面时,某吸附等温线可以由朗格缪尔吸附方程得到。试分析吸附物质的吸附平衡常数K 与该气体物质在气相的分压p 需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朗格缪尔吸附等温线近似为直线。 答:溶质吸附量q 与溶质气体分压p 的关系可以用朗格缪尔吸附方程表示:p K p K q q A A +=1max ,式中qmax 为溶质在固相表面以单分子层覆盖的最大容量;KA 为溶质的吸附平衡常数。在低压时,p K q q p K A A max 1=,《。 第三章 分离过程中的动力学 1.简单讨论分子运动与宏观物体机械运动的差别和共同点。

非均相混合物的分离习题

非均相混合物的分离习题 概念部分 1、流体通过固定床,颗粒的平均直径是以为基准的,理由是。若流体一定的流速通过一大小均匀且规则装填的球形颗粒固定床,球形颗粒直径越小,流体通过床层的压降越,原因是。工业上常用方程来测颗粒的比表面积,该方程的表达式为:。 2、叶滤机中如滤饼不可压缩,当过滤压差增加一倍时,过滤速率是原来的 倍。粘度增加一倍时,过滤速率是原来的倍。 3、对真空回转过滤机,转速越大,则每转一周所得的滤液量就越。该滤机的生产能力越。 4、某叶滤机恒压操作,过滤终了时,V=0.5m3,τ=1h,Ve=0,滤液粘度是水的4倍。现在同一压强下再用清水洗涤,Vw=0.1m3,则洗涤时间为。 5、含尘气体通过长为4m,宽3m,高1m的降尘室,已知颗粒的沉降速度为0.03m/s,则该降尘室的生产能力为m3/s 6、重力场中,微小颗粒的沉降速度与下列因素无关:。 (A)颗粒几何形状;(B)流体与颗粒的密度;(C)颗粒几何尺寸;(D)流体的流速 7、推导过滤基本方程式时一个最基本的依据是:。 (A)固体颗粒的沉降速度;(B)流体的层流流动;(C)滤饼的可压缩性;(D)过滤介质的比阻。 8、玻璃管长1米,充满油。从顶端每隔1秒加入1滴水,问: A、油静止,当加入第21滴水时,第一滴正好到底部,则沉降速度为m/s B、现油以0.01m/s的速度向上运动,加水速度不变,则管内有水滴。 9、球形度系数φs的物理意义是,其取值范围为,其值越大,颗粒的比表面积越。 10、过滤速率的表达式为,过滤速度的表达式为。 11、过滤基本方程式的表达式为。

12、空床速度是指,滤液的实际流速是指。 13、颗粒床层的自由截面积是指的各向同性床层最重要的特点是。 计算部分 一、拟用板框压滤机恒压过滤含CaCO38%,(质量)的水悬浮液2m3,每m3滤饼中含固体1000kg,CaCO3密度为2800kg/m3,过滤常数K=0.162m2/h, 过滤时间t=30min,试问: (1) 滤液体积多少m3 ?1.831 (2) 现有560 ×560 ×50mm规格的板框压滤机,问需要多少只滤框?(过滤介质阻力不计)4只 二、某悬浮液用板框过滤机过滤,该板框过滤机有滤框28个,尺寸为635 ×635 ×25mm,操作表压恒定为98.1kPa,该条件下,K=1 ×10-5m2/s,qe=0.02m3/m2。已知滤饼与滤液的体积比为0.075,试求: (1)滤饼充满滤框需要多少时间?0.96h (2)若将表压提高一倍,其它条件不变(S=0.5),则充满同样滤框所需时间为多少?0.68h (3)若将框厚度增加一倍,其它操作条件同(2),则过滤同样时间可获得多少滤液?不变 三、一降尘室每层底面积10 ㎡,内设9层隔板,现用此降尘室净化质量流量为1200kg/h,温度为20 ℃的常压含尘空气,尘粒密度为2500kg/ m3,问Λ1)可100%除去的最小颗粒直径为多少?可50%除去的最小颗粒直径为多少?直径为5μm的尘粒可除去百分率为多少?(设尘粒在空气中均匀分布)6.08,4.29,67.6% (2)如将含尘空气预热至150 ℃,再进入降尘室,则可100%除去的最小颗粒直径为多少?为保证100%除去的最小颗粒直径不变,空气的质量流量为多少? 8.41,628.5kg/h (3)定性分析降尘室生产能力发生变化的原因? 课后习题:3-7,3-8,3-10,3-11,3-12,3-13

化工原理非均相物系分离习题库.doc

一、填空题 1.某颗粒的重力沉降服从斯托克斯定律,若在水中的沉降速度为u 1,在空气中为u 2,则u 1 u 2;若在热空气中的沉降速度为u 3,冷空气中为u 4,则u 3 u 4。(>,<,=) 答:μρρ18) (2-= s t g d u ,因为水的粘度大于空气的粘度,所以21u u < 热空气的粘度大于冷空气的粘度,所以43u u < 2.用降尘室除去烟气中的尘粒,因某种原因使进入降尘室的烟气温度上升,若气体质量流量不变,含尘情况不变,降尘室出口气体含尘量将 (上升、下降、不变),导致此变化的原因是1) ;2) 。 答:上升, 原因:粘度上升,尘降速度下降; 体积流量上升,停留时间减少。 3.含尘气体在降尘室中除尘,当气体压强增加,而气体温度、质量流量均不变时,颗粒的沉降速度 ,气体的体积流量 ,气体停留时间 ,可100%除去的最小粒径min d 。(增大、减小、不变) 答:减小、减小、增大,减小。 ρξρρ3)(4-= s t dg u ,压强增加,气体的密度增大,故沉降速度减小, 压强增加, p nRT V = ,所以气体的体积流量减小, 气体的停留时间 A V L u L t s /= = ,气体体积流量减小,故停留时间变大。

最小粒径在斯托克斯区 )(18min ρρμ-= s t g u d ,沉降速度下降,故最小粒径减小。 4.一般而言,同一含尘气以同样气速进入短粗型旋风分离器时压降为P 1,总效率为1η,通过细长型旋风分离器时压降为P 2,总效率为2η,则:P 1 P 2, 1η 2η。 答:小于,小于 5.某板框过滤机恒压操作过滤某悬浮液,滤框充满滤饼所需过滤时间为τ,试推算下列情况下的过滤时间τ'为原来过滤时间τ的倍数: 1)0=s ,压差提高一倍,其他条件不变,τ'= τ; 2)5.0=s ,压差提高一倍,其他条件不变,τ'= τ; 3)1=s ,压差提高一倍,其他条件不变,τ'= τ; 1)0. 5;2)0.707;3)1 s p -?∝1)/(1τ,可得上述结果。 6.某旋风分离器的分离因数k=100,旋转半径R=0.3m ,则切向速度u t = m/s 。 答:17.1m/s 7.对板框式过滤机,洗涤面积W A 和过滤面积A 的定量关系为 ,洗水走过的 距离w L 和滤液在过滤终了时走过的距离L 的定量关系为 ,洗涤速率(W d dV )θ和终了时的过滤速率E d dV )( θ的定量关系为 。 答案: A A w 21= ;L L w 2=; (W d dV )θ=E d dV )(41θ 8.转筒真空过滤机,转速越大,则生产能力就越 ,每转一周所获得的滤

第三章非均相物系分离习题..

第三章非均相物系分离习题 习题1: 球形颗粒在静止流体中作重力沉降,经历________和_______两个阶段。沉降速度是指_______阶段,颗粒相对于流体的运动速度。 答案与评分标准 加速运动等速运动等速运动 (每个空1分,共3分) 习题2: u与其直径的______次方成正比;而在湍流在滞留区,球形颗粒的沉降速度 t u与其直径的______次方成正比。 区, t 答案与评分标准 2 1/2 (每个空1分,共2分) 习题3: 降尘室内,颗粒可被分离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气体的流动应控制在__________________流型。 答案与评分标准 θ。(2分) 气体在室内的停留时间θ应≥颗粒的沉降时间 t 滞流(1分) (共3分) 习题4: u条件下,降尘室的生产能力只取决于_____________而在规定的沉降速度 t 与其__________________无关。

答案与评分标准 降尘室底面积 (2分) 高度 (1分) (共3分) 习题5: 除去气流中尘粒的设备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与评分标准 降尘室 惯性除尘 旋风分离器 (每个空1分,共3分) 习题6: 过滤常数K 是由__________及___________决定的常数;而介质常数e q 与e 是反映________________的常数。 答案与评分标准 物料特定 过滤压强差 过滤介质阻力大小 (每个空1分,共3分) 习题7: 工业上应用较多的压滤型间歇过滤机有__________与___________;吸滤型连续操作过滤机有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评分标准 板框压滤机 加压叶滤机 转筒真空过滤机

分离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绪论 1.分离技术的三种分类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答:(1)按被分离物质的性质分类分为物理分离法、化学分离法、物理化学分离法。 (2)按分离过程的本质分类分为平衡分离过程、速度差分离过程、反应分离过程。 (3)场流分类法 2.分离富集的目的? 答:①定量分析的试样通常是复杂物质,试样中其他组分的存在常常影响某些组分的定量测定,干扰严重时甚至使分析工作无法进行。这时必须根据试样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分离方法,把干扰组分分离除去,然后才能进行定量测定。②如果要进行试样的全分析,往往需要把各种组分适当的分离,而后分别加以鉴定或测定。③而对于试样中的某些痕量组分,进行分离的同时往往也就进行了必要的浓缩和富集,于是就便于测定。因此物质的化学分离和测定具有同样重要意义。 3.什么是直接分离和间接分离? 答:直接分离是将待测组分从复杂的干扰组分分离出来;间接分离是将干扰组分转入新相,而将待测组分留在原水相中。 4.阐述浓缩、富集和纯化三个概念的差异与联系? 答:富集:通过分离,使目标组分在某空间区域的浓度增大。浓缩:将溶剂部分分离,使溶质浓度提高的过程。纯化:通过分离使某种物质的纯度提高的过程。 根据目标组分在原始溶液中的相对含量(摩尔分数)的不同进行区分: (方法 被分离组分的摩尔分数)富集 <0.1;浓缩 0.1-0.9;纯化 >0.9。 5.回收因子、分离因子和富集倍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1)被分离物质在分离过程中损失量的多少,某组分的回收程度,用回收率来表示。 待测组分A 的回收率,用RA 表示,QA °---为富集前待测物的量;QA---富集后待测物的量。%100?= A A A Q Q R (2)分离因子:两组分的分离程度。用SA , B 表示。B A B A B A B ,//R R Q Q Q Q S A =??= A —待测组分;B —干扰组分。如果待测组分A 符合定量要求,即可认为QA ≈ Q oA ,SA,B ≈ Q oB/QB = 1/RB ,常量组分测定:SA,B ≈103;分离因子越大,分离效果越好。 (3)富集倍数:目标组分和基体组分的回收率之比,用F 表示, M M T T M T Q Q Q Q R R F //== RT 为组分的回收率;RM 为基体的回收率; QT °为富集前待测物的量; QT 为富集后待测物的量;QM °为富集前基体的量;QM 为富集后基体的量。 第二章 分离过程中的热力学 2.气体分子吸附在固体吸附剂表面时,某吸附等温线可以由朗格缪尔吸附方程得到。试分析吸附物质的吸附平衡常数K 与该气体物质在气相的分压p 需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朗格缪尔吸附等温线近似为直线。 答:溶质吸附量q 与溶质气体分压p 的关系可以用朗格缪尔吸附方程表示:p K p K q q A A +=1max ,式中qmax 为溶质在固相表面以单分子层覆盖的最大容量;KA 为溶质的吸附平衡常数。在低压时,p K q q p K A A max 1=,《。

非均相物系分离习题及答案

非均相物系分离习题及答案 1、试计算直径为30μm 的球形石英颗粒(其密度为2650kg/ m 3 ),在20℃水中和20℃常压空气中的自由沉降速度。 解:已知d =30μm 、ρs =2650kg/m 3 (1)20℃水 μ=1.01×10-3Pa ·s ρ=998kg/m 3 设沉降在滞流区,根据式(2-15) m/s 1002.810 01.11881.9)9982650()1030(18)(43262---?=???-??=-=μρρg d u s t 校核流型 )2~10(1038.210 01.19981002.8103042346-----∈?=?????==μρ t t du Re 假设成立, u t =8.02×10-4m/s 为所求 (2)20℃常压空气 μ=1.81×10-5Pa ·s ρ=1.21kg/m 3 设沉降在滞流区 m/s 1018.710 81.11881.9)21.12650()1030(18)(25262---?=???-??=-=μρρg d u s t 校核流型: )2~10(144.010 81.121.11018.710304526----∈=?????==μρ t t du Re 假设成立,u t =7.18×10-2m/s 为所求。 2、密度为2150kg/ m 3的烟灰球形颗粒在20℃空气中在滞流沉降的最大颗粒直径是多少? 解:已知ρs =2150kg/m 3 查20℃空气 μ=1.81×10-5Pa.s ρ=1.21kg/m 3 当2==μρ t t du Re 时是颗粒在空气中滞流沉降的最大粒径,根据式(2-15)并整理 218)(23==-μρμ ρρρt s du g d 所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