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KV高压进线电流计算

10KV高压进线电流计算

10KV高压进线电流计算
10KV高压进线电流计算

10(6)/0.4kV三相变压器一,二次额定电流的计算口诀

容量算电流,系数相乘求。

六千零点一,十千点零六。

低压流好算,容量一倍半。

高压侧电流=1250*0.06=75A

问:1250KVA变压器高压进线端我计算的电流为75A,选用YJV22-3*35电缆,该电缆载流量6/10KV 为145A,应该说远远大于75A的计算电流,可是设计院选型为YJV22-3*95电缆,该电缆载流量为6/10KV 265A。我不知道我怎么错了?电缆计算除了应该考虑流量外还应该考虑什么呢?请教高手帮忙释疑!谢谢!

答:(1)电缆的截面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不但要考虑正常运行时导线的载流能力,还要考虑在短路时导线的承受能力,即抗短路电流冲击的能力;

不能在变压器或其它设备发生短路故障时,电缆通过大电流的冲击,因电缆的“热稳定性”不够而出现电缆故障,影响恢复供电;

故一般电缆是“按额定电流来选择,按短路电流来校验”。

(2)我觉得设计院之所以要选择载流量大一些的电缆,是考虑到变压器在空载时会产生很大的激磁涌流,这对变压器的绕组等电流回路都会带来影响的,另外你处是不是有好几台变压器并列工作,有可能在改变系统运行方式是需要这台变压器担负起原来有其他变压器担负的负荷,相当于一个备用变压器来用,所以才会把变压器的高压进线选的大一些啊。

(3)高压电缆还有短路电流热稳定校验的问题,所以应当根据变压器高压侧短路电流进行热稳定计算出此处要求的最小电缆截面是多少,如果大于25截面,就应当根据热稳定要求修正。

(4)按回路的电压等级和电流来选择电线,电线的耐压水平和额定载流量应当满足要求;

按回路的短路电流热稳定来校验电线的截面能否满足要求,用回路短路电流的动稳定来校验三相电线之间的距离和固定方式能否满足要求。

变压器:高压电缆:

315KVA~500KVA YJV -8.7/15kV-3*50

630KVA~1000KVA YJV -8.7/15kV-3*70

1250KVA~1600KVA YJV -8.7/15kV-3*95

母线槽导线载流量计算

母线槽导线载流量计算 发布时间:2009-7-13 11:23:59 浏览次数:231 母线槽导线载流量的计算口诀之一 1、用途 这是根据母线槽厚度和截面推算载流量的口诀,主要计算铝母线槽的载流量,也可解决铜母线槽的载流量。 母线槽载流量与截面有关,同时也受母线槽厚度的影响。因此可以根据厚度来确定母线槽“每站方毫米的载流量”,再乘上相应的截面即得。 2、口诀 铝母线槽(铝排)厚度与每平方毫米的载流量(安)的关系: 4—3、8—2、中—2半,10厚以上1.8安。①铜排再乘1.3。② 3、说明 口诀以铝母线槽为准。对于铜母线槽(铜排)则单独作了说明。 ①口诀“4—3”是指“厚度为4毫米的铝母线槽,每平方米载流量为3安”。“4—3”可读“四、三”,前者指厚度,后者指电流。凡属这种厚度的母线槽,只要知道它的截面,将“截面的平方毫米数乘上3”便是载流量,安。 同样“8—2”是指“厚度为8毫米的铝母线槽,每平方毫米载流流量为2安”。凡属这种厚度的母线槽,只要知道它的截面,将“截面的平方毫米数乘上2”便是载流量,安。 “中—2半”是指“厚度在4与8平方毫米中间的情况,如厚5或6毫米的铝母线槽,每平方毫米载流量为25安半(2.5安)”。凡属这种厚度的母线槽,只要知道它的截面,将“截面的平方毫米数乘上1.8”便是载流量,安。 [例1] 40×4铝母线槽,按“4—3”算得载流量为480安(40×4×3)。 [例2] 80×8铝母线槽,按“8—2”算得载流量为1280安(80×8×2)。 [例3] 60×6铝母线槽,按“中—2半”算得载流量为900安(60×6×2.5)。 [例4] 100×10铝母线槽,按“10厚以上1.8安” 算得载流量为1800安(100×10×1.8)。 母线槽的载流量还与交流、直流,母线槽平放、竖放、环境温度以及多条母线槽并列使用等有关系,但影响不大,只是环境温度较高时,可同导线一样打九折处理。至于并列使用时,在交流情况下二条并列乘0.8,三条并列乘0.7,四条并列乘0.6。可以这样记住:二、条、四条,八、七、六折。直流并列时则一律乘0.9。这些就不一一举例了。 ②口诀“铜排再乘1.3”是指铜母线槽的载流量约比同规格的铝母线槽大三成。因此,可先

华为必藏铜排计算方法载流量计算方法折弯经验计算表及高压柜铜排计算方法

铜排的计算方法 1 铜排载流量计算方法 2 铜铝排载流量快速查询:

3 估算法: 单条铜母排载流量= 宽度(mm) X 厚度系数 双母排载流量= 宽度(mm) X 厚度系数 X 1.5(经验系数) 铜排和铝排也可以按平方数来,通常铜应该按5-8A/平方, 铝应该按3-5A/平方 常用铜排的载流量计算方法: 40℃时铜排载流量=排宽*厚度系数 排宽(mm);厚度系数为: 母排12厚时为20;10厚时为18; 依次为:[12-20,10-18,8-16,6-14,5-13,4-12]. 双层铜排[40℃]=1.56-1.58单层铜排[40℃](根据截面大小定) 3层铜排[40℃]=2单层铜排[40℃]

4层铜排[40℃]=单层铜排[40℃]*2.45(不推荐此类选择,最好用异形母排替代) 铜排[40℃]= 铜排[25℃]*0.85 铝排[40℃]= 铜排[40℃]/1.3 例如求TMY100*10载流量为: 单层:100*18=1800(A)[查手册为1860A]; 双层:2(TMY100*10)的载流量为:1860*1.58=2940(A);[查手册为2942A]; 三层:3(TMY100*10)的载流量为:1860*2=3720(A)[查手册为3780A] 以上所有计算均精确到与手册数据相当接近。 另外,铜排载流量也有一个非常简明的计算公式: 单根矩形铜排载流量= 排宽 * (排厚 +8.5)A 例如:15*3的40℃时载流量=15*11.5=172.5A 100*8的40℃时载流量=100*16.5=1650A 双层载流量=1.5倍单层载流量 三层载流量=2.0倍单层载流量

电缆与电线的电流计算公式

电缆及电线的电流计算公式 1、电线的载流量是这样计算的:对于1.5、2.5、4、6、10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5倍。 对于16、2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4倍。 对于35、50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3倍。 对于70、9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2.5倍。 对于120、150、18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2倍。 看你的开关是多少安的用上面的工式反算一下就可以了。 2、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 (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铜排载流量计算表及母线槽铜排规格

矩形母排载流量计算法 1、40°时铜排载流量=排宽*厚度系数:E(排厚:D) 序号排厚D㎜厚度系数E 1 12㎜20.5 2 10㎜18.5 3 8㎜16.5 4 6㎜14.5 5 5㎜13.5 6 4㎜12.5 此表是根据lyq137********的建议和进一步核算,将原厚度系数分别加了0.5,更加接近。 例:当厚度为10排宽度为100的铜母排载流量为100*18.5=1850A 2、双层铜排【40°】=1.56~1.58倍的单层铜排(对应相同的矩形排和温 度); 例: 100*18.5=1850A*1.58=2940A 3、三层铜排【40°】=2倍的单层铜排(对应相同的矩形排和温度); 4、四层铜排【40°】=2.45倍的单层铜排(对应相同的矩形排和温度)不 推荐此类选择; 二、环境温度对铜排载流量的影响: 【40°】时的铜排=【25°】时的铜排的0.85 【40°】时的铜排=【40°】时的铝排的1.3 三、变压器KV A容量输出电流计算公式为:I(A)=K V A值/(√3*0.4)0.69284

母线槽铜排规格一、母线槽 CFW 序号电流范围铜排规格 1 4000A 2*(150*8) 2 3150A 200*8 3 2500A 185*8 4 2000A 160*6 5 1600A 150*6 6 1250A 100*6 7 1000A 80*6 8 800A 60*6 9 630A 50*6 二、铜铝复合母线槽 KFM 1 4000A 2*(100*10) 2 3150A 230*8 3 2500A 125*10 4 2000A 160*6 5 1600A 100*8 6 1250A 100*6 7 1000A 80*6 8 800A 60*6 9 630A 50*6 10 400A 40*6 11 200A 30*4 三、密集型母线槽 CCX 1 3150A 250*6 2 2500A 205*6 3 2300A 165*6 4 2000A 130*6 5 1600A 110*6 6 1350A 100*6 7 1250A 80*6 8 1000A 60*6 9 800A 45*6 10 600A 35*6 11 500A 35*6 12 400A 30*6 13 315A 25*6 14 250A 25*5 15 200A 25*4 16 100A 25*3

电线截面电流计算公式

电线截面电流计算公式 (供参考) 导线的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线径成反比。请在使用电源时,特别注意输入与输出导线的线材与线径问题。以防止电流过大使导线过热而造成事故。 导线线径一般按如下公式计算: 铜线: S= IL / 54.4*U` 铝线: S= IL / 34*U` 式中:I——导线中通过的最大电流(A) L——导线的长度(M) U`——充许的电源降(V) S——导线的截面积(MM2) 说明: 1、U`电压降可由整个系统中所用的设备(如探测器)范围分给系统供电用的电源电压额定值综合起来考虑选用。 2、计算出来的截面积往上靠. 绝缘导线载流量估算 铝芯绝缘导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 导线截面(mm 2 )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载流是截面倍 数 9 8 7 6 5 4 3.5 3 2.5 载流量 (A) 9 14 23 32 48 60 90 100 123 150 210 238 300 一般情况下: 铜线每平方毫米6安培。铝线是每平方毫米5安培(仅供快速估算) 4平方的铜线:4*6=24A 6平方的铜线:6*6=36A 10平方的铜线:10*6=60A 16平方的铜线:16*6=96A 4平方的铝线:4*5=20A 6平方的铝线:6*5=30A 10平方的铝线:10*5=50A 16平方的铝线:16*5=90A

一、低压配电室的要求 1) 门应向外开,门口装防鼠板; 2) 有采光窗和通风百叶窗,百叶窗应防雨、雪、小动物进入室内; 3) 电缆沟底应有坡度和集水坑; 4) 不装盘的电缆沟应有沟盖板; 5) 盘前通道大于1.3米,盘后通道大于0.8米,并有安全护栏; 6) 一层配电室地面标高应0.5米以上。 二、配电盘的安装 1) 配电盘应为标准盘,顶有盖,前有门; 2) 配电盘外表颜色应一致,表面无划痕; 3) 配电盘母线应有色标; 4) 配电盘应垂直安装,垂直度偏差小于5o; 5) 拉、合闸或开、关柜门时,盘身应无晃动现象; 6) 配电盘上电流表、电压表等按要求装全; 7) 配电盘上个出线回路应有标示; 8) 配电盘一次母线尽可能用铜排连接,压接螺丝两侧有垫片,螺母侧有弹簧垫片,如用多股塑铜线连接,应压接铜鼻子; 9) 配电盘二次控制线应集中布线,并用塑料带及绑带包扎固定,控制电缆备用线芯在控制电缆分支处螺旋缠绕好; 10) 配电盘的互感器、电动机保护器等小件也应牢固固定好。 三、电缆的安装 1) 电缆沟安装的应先检查电缆沟的走向、宽度、深度、转弯处和各交叉跨越处的预埋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电缆入沟中后,不必严格将其拉直,应松弛成波浪形; 3) 电缆的两端应留有做检修的长度余量; 4) 电缆固定支架间或固定点间的距离,不应大于1米; 5) 电缆穿管敷设时,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且不小于100毫米; 6) 电缆在埋地敷设或电缆穿墙、穿楼板时,应穿管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7) 电缆从地下或电缆沟引出地面时,出地面2米的一段应用金属管或罩加以保护; 8) 直埋电缆深度为0.7米,电缆上下应各铺盖100毫米厚的软土或沙,并盖混凝土保护,及埋设电缆标志桩; 9) 直埋电缆时禁止将电缆平行敷设在管道的上面或下面; 10) 一般禁止地面明敷电缆,否则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措施; 11) 相同电压的电缆并列敷设时,电缆间净距应大于35毫米,且不小于电缆外径; 12) 低压与高压电缆应分开敷设。并列敷设时净距不应小于150毫米; 13) 进出配电室的电缆应排列整齐,并用绑线固定好,挂上标志牌; 14) 电缆水平悬挂在钢索上,固定点的距离不应大于0.6米。 四、电动机的安装 1) 检查电动机的名牌,看功率、电压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2) 检查电动机的接线盒是否正确,螺丝是否有松动,接线盒是否密封良好; 3) 检测电动机的绝缘电阻,新设备应大于1MΩ,旧设备应大于0.5MΩ;

IEC61439.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关于铜导线、裸铜母线的工作电流和功率损耗的计算

【摘自IEC61439.1-2011附录H(资料性附录)】 铜导线的工作电流和功率损耗 表H.1提供了理想状态下,成套设备内导体的工作电流和功率损耗的指导性数值。确定这些值的计算方法可被用来计算其他工作环境下的数值。 表1 允许导体温度70℃的单芯铜电缆的工作电流和功率损耗 max301 2 v max20c 式中: k1 外壳内导体周围空气温度的降容系数(IEC60364-5-52-2009 表B.52.14)k1=0.61导体温度70℃周围环境温度55℃。 在其他空气温度时的k1值,见表H.2。 k2 多于一条电路组合的降容系数(IEC60364-5-52-2009 表B.52.17)

α电阻温度系数。α=0.004K-1 T c导体温度 表2电缆在导体允许温度为70℃时的降容系数k1 (引自IEC60364-5-52-2009 表B.52.14) 注:如果表1中的工作电流使用降容系数k1转换成其他的空气温度,则相应的功率损耗也应用上面的公式重新计算。

【摘自IEC61439.1-2011附录N(规范性附录)】 裸铜母排的工作电流和功率损耗 以下表格提供了成套设备内的导体在理想条件下的工作电流和功率消耗值。此附录不适用于试验验证用的导体。 给出用以建立这些值的计算方法,以便在其他条件下进行值得计算。 表N.1矩形截面裸铜排的工作电流和功率损耗,水平走向,最大面垂直排列, P v=I2хk3 [1+α(T c-20℃)] ?хA 式中: P v 每米的功率损耗;I工作电流; k3电流位移系数;

?铜的传导率,?=56m/Ωхmm2 A母线的截面积; α电阻的温度系数,α=0.004K-1 T c 导体温度 成套设备内不同的环境空气温度和/或导体温度为90℃时,工作电流可以通过表N.1中的数值乘以表N.2中的相应系数K4变换。则功率消耗也应用上面给出的公式计算。 表N.2成套设备内不同空气温度和/或不同导体温度的系数K4 可以认为,根据成套设备的设计,可能出现完全不同的环境和导体温度,尤其在较大的工作电流时。 在这些环境条件下,验证实际温升应该通过试验。功率损耗可以使用与用于表N.2相同的方法来计算。 注:在大电流条件下,附加的涡流损耗也许是重要的,但表N.1中的值并未考虑此种情况。

变频器直流母线电容纹波电流计算方法

变频器直流母线电容纹波电流计算方法 各类电动机是我们发电量的主要消耗设备,而变频器作为电动机的驱动装置成为当前“节能减排”的主力设备之一。它一方面可以起到节约能源消耗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对原有生产或处理工艺过程的优化。目前应用最多也最广的是交-直-交电压型变频器,即中间存在直流储能滤波环节,一般采用大容量电解电容器实现此功能。 使用电解电容器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 (1)补偿以电源频率两倍或六倍变化的逆变器所需功率与整流桥输出功率之差; (2)提供逆变器开关频率的输入电流; (3)减小开关频率的电流谐波进入电网; (4)吸收急停状态时所有功率开关器件关断下的电机去磁能量; (5)提供瞬时峰值功率; (6)保护逆变器免受电网瞬时峰值冲击。 电解电容器设计选型所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电容器的电压、电容器量、电容器的纹波电流、电容器的温升与散热、电容器的寿命等等。这些因素对变频器满足要求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十分重要。然而电解电容器的纹波电流的计算如何能明确给出计算依据,这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直流母线电容纹波电流的计算 纹波电流指的是流过电解电容器的交流电流,它使得电解电容器发热。纹波电流额定值的确定方法是在额定工作温度下规定一个允许的温升值,在此条件下电容器符合规定的使用寿命要求。当工作温度小于额定温度时,额定纹波电流可以加大。但过大的纹波电流会大大缩短电容器的耐久性,当纹波电流超过额定值,纹波电流所引起的内部发热每升高5℃,电容器器的寿命将减少50%。因此当要求电容器器具有长寿命性能时,控制与降低纹波电流尤其重要。 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电解电容器的纹波电流由于受变频器输入输出各物理量变化以及控制方式等的影响很难直接计算得到,一般多采用根据实际经验估算大小,如每μf电容器要求20ma纹波电流之类的经验值,或者通过计算机仿真来估算[3~6]。 本文根据对变频器电路拓扑与开关调制方式的分析,并借鉴已有文献资料,归纳出一个直接的计算电解电容器纹波电流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铜排载流量计算法(网络软件)

铜排载流量计算法 简易记住任何规格的矩形母排的载流量 矩形母线载流量: 40℃时铜排载流量=排宽*厚度系数 排宽(mm);厚度系数为:母排12厚时为20;10厚时为18;依次为: [12-20,10-18,8-16,6-14,5-13,4-12] . 双层铜排[40℃]=1.56-1.58单层铜排[40℃](根据截面大小定)3层铜排[40℃]=2单层铜排[40℃] 4层铜排[40℃]=单层铜排[40℃]*2.45(不推荐此类选择,最好用异形母排替代) ) 铜排[40℃]= 铜排[25℃]*0.85 铝排[40℃]= 铜排[40℃]/1.3 例如求TMY100*10载流量为: 单层:100*18=1800(A)[查手册为1860A]; 双层:2(TMY100*10)的载流量为: 1800*1.58=2940(A);[查手册为2942A];

三层:3(TMY100*10)的载流量为: 1860*2=3720(A)[查手册为3780A]以上所有计算均精确到与手册数据相当接近。 铜排的载流量表 一、矩形铜排 铜母排截面25℃35℃ 平放(A)竖放(A)平放(A)竖放(A) 15×3 176 185 20×3 233 245 25×3 285 300 30×4 394 415 40×4 404 425 522 550 40×5 452 475 551 588 50×5 556 585 721 760 50×6 617 650 797 840 60×6 731 770 940 990 60×8 858 900 1101 1160 60×10 960 1010 1230 1295 80×6 930 1010 1195 1300 80×8 1060 1155 1361 1480

电线电缆导电面积的计算方法

根据电流值大小选择电线电缆导电面积的计算方法 导线的截面积所能正常通过的电流可根据其所需要导通的电流总数进行选择,一般可按照如下口诀进行确定:“十下五,百上二,二五三五四三界,柒拾玖五两倍半,铜线升级算。”意思是10平方以下的铝线,毫米平方数乘以5就可以了,要是铜线就升一个档,比如2.5平方的铜线,就按4平方计算。一百以上的都是截面积乘以2,二十五平方以下的乘以4,三十五平方以上的乘以3,柒拾和95平方都乘以2.5,口诀好记对工作很有益处。 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如果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的1.5-2倍。 如果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肯定安全。 如果铜线电流大于120A,按每平方毫米5A来取。 说明:以上只能作为估算,不是很准确。 室内用线,记住电线用6平方毫米以下的铜线,每平方电流不超过10A就是安全的。从这个角度讲,你可以选择1.5平方的铜线或2.5平方的铝线。 10米内,导线电流密度6A/平方毫米比较合适。10-50米,导线电流密度3A/平方毫米。50-200米,导线电流密度2A/平方毫米,500米以上要小于1A/平方毫米。从这个角度,如果不是很远的情况下,你可以选择4平方铜线或者6平方铝线。如果真是距离150 米供电,一定采用4平方的铜线。 导线的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线径成反比。请在使用电源时,特别注意输入与输出导线的线材与线径问题。以防止电流过大使导线过热而造成事故。 铜线在不同温度下的线径和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表 线径(大约值)(mm2) 铜线温度(摄氏度) 60 75 85 90 电流(A) 2.5 20 20 25 25 4.0 25 25 30 30 6.0 30 35 40 40 8.0 40 50 55 55

母线技术参数计算方法

母线主要性能参数的计算方法 1、 交流电阻的计算 []h b l K K T R i j ???-+=)20(120αρ 其中:R ——交流电阻(Ω); 20ρ——20℃时导体电阻率(m mm /2 ?Ω); α——导体的电阻温度系数(℃-1 ),TMY 0.00385; T ——导体实际工作温度(℃); l ——导体长度(m ); b ——导体厚度(mm ); h ——导体宽度(mm ); j K ——集肤效应系数; i K ——邻近效应系数,取1.03。 2、 感抗计算 对于密集型母线: z j D D X lg 1445.0= 其中:X ——母线每相感抗(m m /Ω); j D ——每相导体间的几何均距(mm ) 。3AC BC AB j D D D D ??=,其中: n n nn nb na n bn bb ba n an ab aa AB D D D D D D D D D D '''''''''????????????????= n n an ab aa an ab aa an ab aa D D D D D D D D D ???????????????= )()()(''''''''' 式中:A b D aa +=',A 为导体间绝缘层厚度; 2 2''ab aa ab D D D +=,K n h D ab ?-=1,其中1=K ; 2 2' 'an aa an D D D +=,K n h D an ?-= 1 ,其中1-=n K ; ''na an D D =; 且BC D 、AC D 与AB D 的计算方法相同。

z D ——导体自几何均距(mm ),矩形母排的)(224.0h b D z +=。 对于空气附加绝缘型母线: 410)6.0)2/()2lg(6.4(2-?+++=h b h D f X j πππ 其中:X ——母线每相感抗(m m /Ω); j D ——每相导体间的几何均距(mm ),3AC BC AB j D D D D ??=,可简化计算取导体不同相间中心距。 3、 阻抗计算 []22203})20(110{X K K h b T Z i j +???-+=αρ 其中:X ——平均每米感抗(m m /Ω)。 4、 电压降计算 )sin cos (3??X R l I U e +?=? 其中:l ——线路长度(m ); ?——功率因数角 5、 动稳定计算 母线运行时产生的电动力可认为是均布载荷作用在导体上,对于一节母线: 当仅有一个支撑点,即近似悬臂梁的情况,2 max 2 1ql M =, 当有二个支撑点,即近似简支梁的情况,2 max 8 1ql M =, 当多于二个支撑点时,近似认为2 max 101ql M = ,其中l F q max = 一般选用2 max 10 1ql M = , 同时根据J b M js 2max =σ,123 hb J = 有l hb F js 352 max σ= 根据三相短路时短路电流产生的电动力为D l I k F pk x 2 2max 1076.1-?=, 故有: 2 2 7.94l k Dhb I x js pk σ=

电缆载流量的计算方法

电缆载流量计算——根据电流选电缆 导线的载流量与导线截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型号、敷设方法以及环境温度等有关,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也较复杂。各种导线的载流量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不必查表。 1. 口诀铝芯绝缘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 10下五,100上二, 25、35,四、三界,. 70、95,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说明口诀对各种截面的载流量(安)不是直接指出的,而是用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为此将我国常用导线标称截面(平方毫米)排列如下: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1)第一句口诀指出铝芯绝缘线载流量(安)、可按截面的倍数来计算。口诀中的阿拉伯数码表示导线截面(平方毫米),汉字数字表示倍数。把口诀的截面与倍数关系排列起来如下: 1~10 16、25 35、50 70、95 120以上

﹀﹀﹀﹀﹀ 五倍四倍三倍二倍半二倍 现在再和口诀对照就更清楚了,口诀“10下五”是指截面在10以下,载流量都是截面数值的五倍。“100上二”(读百上二)是指截面100以上的载流量是截面数值的二倍。截面为25与35是四倍和三倍的分界处。这就是口诀“25、35,四三界”。而截面70、95则为二点五倍。从上面的排列可以看出:除10以下及100以上之外,中间的导线截面是每两种规格属同一种倍数。 例如铝芯绝缘线,环境温度为不大于25℃时的载流量的计算: 当截面为6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安; 当截面为15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0安; 当截面为7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175安; 从上面的排列还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在倍数转变的交界处,误差稍大些。比如截面25与35是四倍与三倍的分界处,25属四倍的范围,它按口诀算为100安,但按手册为97安;而35则相反,按口诀算为105安,但查表为117安。不过这对使用的影响并不大。当然,若能“胸中有数”,在选择导线截面时,25的不让它满到100安,35的则可略为超过105安便更准确了。同样,2.5平方毫米的导线位置在五倍的始端,实际便不止五倍(最大可达到20安以上),不过为了减少导线内的电能损耗,通常电流都不用到这么大,手册中一般只标12安。 (2)后面三句口诀便是对条件改变的处理。“穿管、温度,八、九

母线最大短路电流简算

一.概述 供电网络中发生短路时,很大的短路电流会使电器设备过热或受电动力作用而遭到损坏,同时使网络内的电压大大降低,因而破坏了网络内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为了消除或减轻短路的后果,就需要计算短路电流,以正确地选择电器设备、设计继电保护和选用限制短路电流的元件. 二.计算条件 1.假设系统有无限大的容量.用户处短路后,系统母线电压能维持不变.即计算阻抗比系统阻抗要大得多. 具体规定: 对于3~35KV级电网中短路电流的计算,可以认为110KV及以上的系统的容量为无限大.只要计算35KV及以下网络元件的阻抗. 2.在计算高压电器中的短路电流时,只需考虑发电机、变压器、电抗器的电抗,而忽略其电阻;对于架空线和电缆,只有当其电阻大于电抗1/3时才需计入电阻,一般也只计电抗而忽略电阻. 3. 短路电流计算公式或计算图表,都以三相短路为计算条件.因为单相短路或二相短路时的短路电流都小于三相短路电流.能够分断三相短路电流的电器,一定能够分断单相短路电流或二相短路电流. 三.简化计算法 即使设定了一些假设条件,要正确计算短路电流还是十分困难,对于一般用户也没有必要.一些设计手册提供了简化计算的图表.省去了计算的麻烦.用起来比较方便.但要是手边一时没有设计手册怎么办?下面介绍一种“口诀式”的计算方法,只要记牢7句口诀,就可掌握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在介绍简化计算法之前必须先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1.主要参数 Sd三相短路容量(MV A)简称短路容量校核开关分断容量 Id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KA)简称短路电流校核开关分断电流 和热稳定 IC三相短路第一周期全电流有效值(KA) 简称冲击电流有效值校核动稳定 ic三相短路第一周期全电流峰值(KA) 简称冲击电流峰值校核动稳定

电缆截面计算公式

电缆截面计算公式 一、一般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确定的。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 <关键点>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如:2、5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2、58A/mm2=20A4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 48A/mm2=32A 二、计算铜导线截面积利用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 5~8A/mm2,计算出所选取铜导线截面积S的上下范围:S=< I /(5~8)>=0、125 I ~0、2 I(mm2) S-----铜导线截面积(mm2) I-----负载电流(A) 三、功率计算一般负载(也可以成为用电器,如点灯、冰箱等等)分为两种,一种式电阻性负载,一种是电感性负载。对于电阻性负载的计算公式:P=UI 对于日光灯负载的计算公式: P=UIcosф,其中日光灯负载的功率因数cosф=0、5。 不同电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不同,统一计算家庭用电器时可以将功率因数cosф取0、8。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所有用电器加上总功率为6000瓦,则最大电流是I=P/Ucosф=6000/220*0、 8=34(A)

但是,一般情况下,家里的电器不可能同时使用,所以加上一个公用系数,公用系数一般0、5。所以,上面的计算应该改写成 I=P*数/Ucosф=6000*0、5/220*0、8=17(A) 也就是说,这个家庭总的电流值为17A。则总闸空气开关不能使用16A,应该用大于17A的。 估算口诀: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 (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 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 48、 67、106、1 65、254。

母线额定电流的计算

高压开关内空心管状母线额定载流量计算的探讨【摘要】:本文以空心管状铜母线载流量的计算为例,考虑导体的集肤效应,探讨了空心母线载流量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集肤效应,空心管状母线,额定载流量 1,前提: 导体具有集肤效应,集肤效应使得交流电流集中在导体的表层通过,在导体的中心电流密度为0。 高压开关柜,母线的选择主要考虑导体温升。根据IEC60694(GB11022),对于柜体铜母线连接点在空气中,最高温度小于等于90℃。开关柜运行环境最高温度为:40℃。(GB11022,P24)。 温升来源于功率损失:P=I2R。 根据德怀特理论(《在管状导体和平面导体内的集肤效应》:Trans.AIEE,vol.37,1918 p.1379-1400 and vol.41,1922,p. 189-198. H.B.DWIGHT),由于集肤效应,对于相同外径的导体,在交流电流情况下,管状导体电阻Ra与实心导体电阻Rc的比值:K=Ra/Rc大于1。管状导体与实心导体在集肤效应情况下电阻关系的曲线:(解释见后) 2,额定电流计算:以对于外径24mm实心铜母线: 根据MELSON&BOTH等式,实心导体允许通过电流计算:

式中:K的确定:K=K1 x K2 x K3 x K4 x K5 x K6 其中:K1=1 对于单根母排 K2=1 对于裸露母排 K3=0.95 对于平放母排 K4=1 对于户内自然通风 K5=1 对于无强迫风冷 K6=1 对于小于60Hz,和上述参数。 Θ=90 (根据IEC60694和GB11022) Θn=40 (开关柜环境温度) S=1.2cmx1.2cmx3.14=4.524cm2 P=2.4x3.14=7.540cm ρ20=1.83x10-8Ωm= 1.83μΩcm 铜导体在20℃时电阻率。 α=0.004电阻温度系数 计算得额定电流I=785.943A 3,对于空心管状导体:外径24mm,壁厚3mm空心铜导体: (参见前面的曲线图) 根据德怀特理论:Rc=ρ20/Sc 式中,ρ20=1.83x10-8Ωm Sc =(0.012 x 0.012 x3.14 ) – (0.009 x 0.009 x3.14)= 1.98x10-4 m2(圆环面积) Rc=ρ20/Sc = 9.25 x 10-5Ω/m=92.5 x 10-6Ω/m ; e/d=3/24=0.125 在上曲线表中,横座标查Rc,92.5 e/d 曲线选0.125 表中查得,K=1.01. 即Ra/Rc=1.01,(接近于1.0) 即在相同外径24mm,壁厚为3mm的管状导体电阻Ra=1.01倍实心导体电阻Rc 考虑到P=R x I2 P管状=Ra x I管状2 P实心=Rc x I实心2 为了保持相同的温升,即P管状=P实心 管状导体允许电流:I管状=I实心/ (1.01)0.5 = 785.943A/ 1.005= 782A.

母线电容计算

变频器中直流母线电容的纹波电流计算 2010年06月26日评论(0)|浏览(130) 点击查看原文 各类电动机是我们发电量的主要消耗设备,而变频器作为电动机的驱动装置成为当前“节能减排”的主力设备之一。它一方面可以起到节约能源消耗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对原有生产或处理工艺过程的优化。目前应用最多也最广的是交-直-交电压型变频器,即中间存在直流储能滤波环节,一般采用大容量电解电容器实现此功能。 使用电解电容器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1]: (1)补偿以电源频率两倍或六倍变化的逆变器所需功率与整流桥输出功率之差; (2)提供逆变器开关频率的输入电流; (3)减小开关频率的电流谐波进入电网; (4)吸收急停状态时所有功率开关器件关断下的电机去磁能量; (5)提供瞬时峰值功率; (6)保护逆变器免受电网瞬时峰值冲击。 电解电容器设计选型所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电容器的电压、电容器量、电容器的纹波电流、电容器的温升与散热、电容器的寿命等等。这些因素对变频器满足要求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十分重要。然而电解电容器的纹波电流的计算如何能明确给出计算依据,这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2 直流母线电容纹波电流的计算 纹波电流指的是流过电解电容器的交流电流,它使得电解电容器发热。纹波电流额定值的确定方法是在额定工作温度下规定一个允许的温升值,在此条件下电容器符合规定的使用寿命要求。当工作温度小于额定温度时,额定纹波电流可以加大。但过大的纹波电流会大大缩短电容器的耐久性,当纹波电流超过额定值,纹波电流所引起的内部发热每升高5℃,电容器器的寿命将减少50%。因此当要求电容器器具有长寿命性能时,控制与降低纹波电流尤其重要。 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电解电容器的纹波电流由于受变频器输入输出各物理量变化以及控制方式等的影响很难直接计算得到[2],一般多采用根据实际经验估算大小,如每μf电容器要求20ma纹波电流之类的经验值,或者通过计算机仿真来估算[3~6]。 本文根据对变频器电路拓扑与开关调制方式的分析,并借鉴已有文献资料,归纳出一个直接的计算电解电容器纹波电流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电流计算 电缆计算

首先要计算100KW负荷的线电流。 对于三相平衡电路而言,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公式就是:P=1、732IUcosφ。由三相电路功率公式可推出: 线电流公式:I=P/1、732Ucosφ 式中:P为电路功率,U为线电压,三相就是380V,cosφ就是感性负载功率因素,一般综合取0、8您的100KW负载的线电流: I=P/1、732Ucosφ=100000/1、732*380*0、8=100000/526、53=190A 还要根据负载的性质与数量修正电流值。 如果负载中大电机机多,由于电机的启动电流很大,就是工作电流的4到7倍,所以还要考虑电机的启动电流,但启动电流的时间不就是很长,一般在选择导线时只按1、3到1、7的系数考虑。 若取1、5,那么电流就就是285A。如果60KW负载中数量多,大家不就是同时使用,可以取使用系数为0、5到0、8,这里取0、8,电流就为228A。就可以按这个电流选择导线、空开、接触器、热继电器等设备。所以计算电流的步骤就是不能省略。 导线选择: 根据某电线厂家的电线允许载流量表,选用50平方的铜芯橡皮电线,或者选70平方的铜芯塑料电线。 变压器选择: 变压器选择也有很多条件,这里就简单的用总容量除以功率因素再取整。S=P/cosφ=100/0、8=125KVA 选择大于125KVA的变压器就可以了。 50平方的铜芯电缆能承受多少电流也要瞧敷设方式与环境温度,还有电缆的结构类型等因素。 50平方10/35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空气敷设长期允许载流量。 (10KV三芯电缆)231A(35KV单芯电缆)260A直埋敷设长期允许载流量(土壤热阻系数100℃、cm/W)(10KV三芯电缆)217A(35KV单芯电缆)213A。 二、根据功率配电缆的简易计算 已知电机的额定功率为22KW,额定电压为380V变压器距井场400米,试问配很截面积多大的电缆线?(铜的电阻率Ρ取0、0175) (一)有额定容量算出电机在额定功率下的额定电流 解:由P=S×COSφ得S=P/COSφ=22/0、8=27、5KVA其P为额定功率,COSφ为功率因数,按电机名牌取0、8 有S=I×U算出在额定功率下的额定电流I=S/U=27500/380=73A由计算口诀得 估算口诀:

电缆及电线的电流计算公式

1、电线的载流量是这样计算的:对于、、4、6、10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5倍。 对于16、2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4倍。 对于35、50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3倍。 对于70、95mm2 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倍。 对于120、150、18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2倍。 看你的开关是多少安的用上面的工式反算一下就可以了。 2、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 (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 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母线铜排载流量计算方法

母线铜排载流量和重量计算方法 估算法: 1、铜排重量=长×宽×厚度×铜密度8932kg/m3 2、单条铜母排载流量= 宽度(mm) X 厚度系数 双母排载流量= 宽度(mm) X 厚度系数 X 1.5(经验系数) 铜排和铝排也可以按平方数来,通常铜应该按5-8A/平方, 铝应该按3-5A/平方 常用铜排的载流量计算方法: 40℃时铜排载流量=排宽*厚度系数 排宽(mm);厚度系数为:母排12厚时为20;10厚时为18;依次为:[12-20,10 -18,8-16,6-14,5-13,4-12]. 双层铜排[40℃]=1.56-1.58单层铜排[40℃](根据截面大小定) 3层铜排[40℃]=2单层铜排[40℃] 4层铜排[40℃]=单层铜排[40℃]*2.45(不推荐此类选择,最好用异形母排替代) 铜排[40℃]= 铜排[25℃]*0.85 铝排[40℃]= 铜排[40℃]/1.3 例如求TMY100*10载流量为: 单层:100*188=1800(A)[查手册为1860A]; 双层:2(TMY100*10)的载流量为:1860*1.58=2940(A);[查手册为2942A]; 三层:3(TMY100*10)的载流量为:1860*2=3720(A)[查手册为3780A] 以上所有计算均精确到与手册数据相当接近。 常用铜排的尺寸及载流量表 铜母排截面 25℃ 35℃ 平放(A) 竖放(A) 平放(A) 竖放(A) 15×3 176 185 20×3 233 245 25×3 285 300 30×4 394 415 40×4 404 425 522 550 40×5 452 475 551 588 50×5 556 585 721 760 50×6 617 650 797 840 60×6 731 770 940 990 60×8 858 900 1101 1160

短路电流计算公式

二.计算条件 1.假设系统有无限大的容量.用户处短路后,系统母线电压能维持不变.即计算阻抗比系统阻抗要大得多。 具体规定: 对于3~35KV级电网中短路电流的计算,可以认为110KV及以上的系统的容量为无限。只要计算35KV及以下网络元件的阻抗。 2.在计算高压电器中的短路电流时,只需考虑发电机、变压器、电抗器的电抗,而忽略其电阻;对于架空线和电缆,只有当其电阻大于电抗1/3时才需计入电阻,一般也只计电抗而忽略电阻。 3. 短路电流计算公式或计算图表,都以三相短路为计算条件。因为单相短路或二相短路时的短路电流都小于三相短路电流。能够分断三相短路电流的电器,一定能够分断单相短路电流或二相短路电流。 三.简化计算法 即使设定了一些假设条件,要正确计算短路电流还是十分困难,对于一般用户也没有必要。一些设计手册提供了简化计算的图表.省去了计算的麻烦.用起来比较方便.但要是手边一时没有设计手册怎么办下面介绍一种“口诀式”的计算方法,只要记牢7句口诀,就可掌握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在介绍简化计算法之前必须先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1.主要参数 Sd三相短路容量 (MVA)简称短路容量校核开关分断容量 Id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KA)简称短路电流校核开关分断电流和热稳定 IC三相短路第一周期全电流有效值(KA) 简称冲击电流有效值校核动稳定 ic三相短路第一周期全电流峰值(KA) 简称冲击电流峰值校核动稳定 x电抗(W) 其中系统短路容量Sd和计算点电抗x 是关键. 2.标么值 计算时选定一个基准容量(Sjz)和基准电压(Ujz).将短路计算中各个参数都转化为和该参数的基准量的比值(相对于基准量的比值),称为标么值(这是短路电流计算最特别的地方,目的是要简化计算). (1)基准 基准容量 Sjz =100 MVA 基准电压 UJZ规定为8级. 230, 115, 37, , , ,, KV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