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研政治主观题语言组织技巧有哪些

考研政治主观题语言组织技巧有哪些

考研政治主观题语言组织技巧有哪些
考研政治主观题语言组织技巧有哪些

考研政治主观题语言组织技巧有哪些

首先,“语言该如何组织”这样一个问题似乎不是一个政治问题而是一个语文问题。那么考研政治是想考核大家的语文水平吗?答案

显然是否定的。其实,同学们在练习主观题的过程中,自以为是无

法组织语言的问题,实质上是没有摸索出科学的审题方法,没有建

立起寻找思维起点和答题角度的应对机制,没有对所学原理有较为

透彻的掌握。这些问题汇聚到一起就呈现出似乎是无法组织语言的

问题了。正确的归因才能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我们只有明确了真

正的问题所在才能找到适合的解决途径。

其次,材料和设问哪个更重要?到底应该先审哪一个?主观题的材料往往会占据很长的篇幅,而设问又在材料之后,所以同学们自然

而然的会先阅读材料,甚至会试图在材料中寻找答题的关键点,然

后再去审设问,最后开始根据材料和设问组织语言。如果我们把这

个顺序颠倒一下,试着先来审设问,也许会更有的放矢,更明确答

案点。例如2009年真题的34题设问(1)“指出其中所涉及的唯物辩

证法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设问(2)“这个故事对我们理解‘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何启示?”就算我们不看具体材料,光这两个设

问就明确指涉了答案的基本原理,唯物辩证法的范畴一共就五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世界观是“矛盾的特殊性”,明确了这两

点再去材料里面找出具体事例来证明,这道主观题就可以回答得相

对完整了。

最后,就轮到组织语言的问题了。说实在的,有了前面两个步骤,这一步是水到渠成的。在考研政治主观题的作答中,需要同学们发

挥语言表达功力的机会几乎很少。一方面我们需要掌握重要的基本

原理的表述,另一方面材料的语言是题目里直接给出的。同学们所

担心的那个问题,要我们自己组织语言是根本不存在的。

第一步:开门见山,明确考点

考研政治主观题的第一步就是审题,细读题目和材料,找出隐藏在材料背后的考点所在。

有时候,一个材料包含很多考点,甚至多是跨章节、跨学科的。这就需要考虑周全,建议先在心里在或草稿纸上罗列一下,把思维打开,不要局限于材料本身,也不要局限在某一框架之内,在草稿纸上写下此章节内所有可能与本题有联系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大多数题目是跨章节,甚至跨学科的,要注意思维的发散性;

写出原理后要解释每一个概念并写出原理的基本内容。如果自己写出的相关概念太多,则视试卷留出的空白捡重要的写,解释概念和原理一般不要超过本题答题空间的二分之一。

第二步:联系题目,阐释考点

考点不能光列出来就完了,还要适当地展开一下,进行分析,这一步是非常必要的,有对应的分值。

如果本题是论述题,则根据本题联系实际中的一些现象,给出评价;

如果本题是材料题,则材料就是实际,指出材料中的一些问题,也就是将材料用你学过的关于政治的术语再复述一遍。

这部分可以不必过长,两三句即可,但一定要有。

第三步:段落清晰,整洁有序

不同的考点,以及总结部分,最好都分段,并在开头加上“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综上所述”等标志性话语,使段落之间的逻辑结构清晰明了,切忌一段到底,长篇大论。

段首缩进两个字,每行文字尽量左右对齐。

整道题答完最好占据答题空白处的80%,既不要太少,也不宜太满。

第四步:高度概括,做出总结

把考点全部答完,最后最好加上一两句总结性话语,独立成段,简单干练地对上述答题内容进行总结,哪怕是把说过的话再说一遍。

这一部分最好要有,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算善始善终,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

一.毛概、马原类答题模板

(一)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表现。

(二)认识论认为:认识需要经过两次飞跃获得真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一个去粗取精的过程,理性认识要付诸于实践去检

验真理的正确性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

(三)我党之所以坚持……的政策这是由我国特殊国情(主要矛盾,任务)和政策对象的特点(对象是怎样产生的,对象对革命的态度)共

同决定的。

二.经济类答题模板

(一)国内经济意义:

1.(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的

发展,促进就业。

2.(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合作交流,实现生产要素合

理流动,经济互补;增强竞争力。

4.(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

实现小康目标,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5.(有利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描述对外经济意义:

1.(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

理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

2.(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

三.哲学类答题模板

(一)A决定B,B对A具有反作用,积极的促进作用,消极的阻

碍作用。

(二)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三)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正确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

于各部分功能总和的目标。

(四)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五)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观看问题。

(六)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要求我们遵循由特殊到普遍在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坚持一般要求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指导。

四.政府类的答题模板

(一)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我国政府的职能: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三)我国政府应该坚持的原则和宗旨:

宗旨:为人民服务。

原则:对人民负责。

(四)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1.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也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3.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增强政府权威。

4.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5.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五.国际关系类的答题模板

(一)国家利益:

1.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动因和归宿。

2.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冲突和对立是国家摩擦和冲突的根源。

(二)国家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独立权,自卫权,管辖权平等权。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三)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

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四)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

(五)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军事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六)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七)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

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猜你喜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