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剖析影视动画作品中角色性格塑造的关键

剖析影视动画作品中角色性格塑造的关键

剖析影视动画作品中角色性格塑造的关键
剖析影视动画作品中角色性格塑造的关键

剖析影视动画作品中角色性格塑造的关键

当你怀着或欣喜或悲伤的情绪走出影厅时,如果情绪来源影片,无论你是被动画片中善良、勇敢的主角所感动,对心狠手辣的反派角色咬牙切齿,为无私奉献却命运坎坷的配角而愤愤不平,还是和好友说到某一角色时就忍不住哈哈大笑时,那么就要恭喜一下这部影片的作者,起码这部动画片是成功的,因为作者所塑造的角色性格成功地在观众的脑海中留下了印象。剖析这些印象,就会发现其来源于片中一个或多个角色性格塑造中角色的行动、语言、思维方式、环境等的展示。而在整个叙事过程中,作者是如何通过角色的表演将角色性格的塑造表达得如此自然、流畅呢?在对作品反复的研究中发现,关键在于把握好角色个性塑造的时间快慢、角色个性的现实和共情性、角色个性的鲜明性。

一、把控时间,快慢得当

在动画片中,角色个性的表演就如同音乐作曲,具有动静对比、强弱力度、浓淡变化、高低起伏、疏密相间、明暗分布、断连流畅、刚柔并进,讲究快慢得当,追求旋律、节奏的自然变化。正如一段激烈的情绪前必定有一段情绪的酝酿,激烈的情绪后应该放缓节奏,出现一个安静的时刻,要给观众的情绪停留片刻,如果画面一味只是“磅磅磅”的步伐或混乱的情绪变化都会让观众一时难以接受,很容易从角色

的情感中脱离出来,而进入到对现实世界经验上判定其是不合理、不真实的反应,这时想要吸引观众的眼球达到感同身受那是不可能的了。

角色的个性表演要连通观众,让观众与角色共同经历那或悲伤、或愤怒、或无助、或孤单的一瞬间。至今还清晰地记得《疯狂动物城》里那段树懒魔性的笑,作者给了树懒一段慵懒的描写,十分形象生动。在见到树懒前,观众一直是跟随着非常情绪化的兔朱迪遇到了紧急的情况,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作者停下脚步为这样一只在本应该敏捷思维和快节奏的工作速度场所里的树懒的动作却极其缓慢,一个表情变化都能持续上六秒钟,看着让人心痒痒的速度,引发众人的大笑,这样的反差营造了影片的幽默氛围,似乎之前的紧张情绪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在影片结尾时,闪电的再次出场可谓是惊艳,动作缓慢的树懒竟然开着跑车飞驰而过,让人惊讶,但细想他的名字叫“闪电”,似乎又在联盟情理之中。当时我们就自动补脑,它踩上油门到松开油门一定要很长时间,难怪叫闪电呢,而狐尼克说的“闪电神力十万马力”又一次引发观众的哄堂大笑,这样一只树懒的个性特征饱满生动,趣味性果真可以让人笑上半年。观看完影片后,许多人模仿树懒的微笑,在网络上也流传起了这段树懒表情包。

动画在塑造角色个性时要注重时间的把握,需要为角色放慢脚步,捕捉人物细腻而敏感的情绪变化,给角色和观众

留出一个安静的环境去产生情感碰撞,才能让角色的情绪渗透到观众的心里。

二、折射现实,情感共鸣

动画和其它艺术门类一样都是没有国界的,无论你是哪个民族、哪个国家的人,说着怎样的语言,观赏动画角色的表演时,都会明白作者的心思。动画角色的性格塑造是有目的、有内涵的,角色是作为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载体,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审美情趣、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等,与现实世界具有相当紧密的关联性。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曾说过:创作一部动画也就是创造一个虚拟的世界,这个世界慰藉着那些失去勇气的、与残忍现实搏斗的灵魂。思索他的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无可厚非于其作品中具有最宽阔的世界视角、最亲切真实的角色性格,这样的角色可以超越年龄和时空的限制,总是能轻易地抓住观众的心,使观众沉浸在角色的表演中,才能同角色们产生最真实的共鸣。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动画中的角色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亦是如此,角色在遇到困难时也会想着逃避,害怕时也会蜷缩在墙角,难过时也会放肆地嚎啕大哭,会因为嫉妒而内心愤愤不平,犯错时也会急于推脱责任,在动画中表现角色性格的不完美性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观众并不会对完美无缺的角色留下印象,观众在动画片中寻找的是有血有

肉有具体目标的人物,与观众自身的成长过程中有着某些隐约或相似的现实经历和感受。在动画片《哈尔的移动城堡》里,相貌平凡但心地善良的主角苏菲,在被荒野女巫施了诅咒,变成90岁的老奶奶后,虽然没有对人生绝望,但是面对自己的遭遇也会几度忍不住放声大哭,这样的人物性格设置是合理的,即使再乐观的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厄运,还能保持一份平和、乐观但不麻木的心理状态,也会抱怨其他人不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她和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人一样有着热诚善良而宽厚的性格,看似坚强而有些小霸道,实则内心如同深海般广博。人物的性格采用这种写实的描写达到了角色与观众的共情。

角色的性格塑造需要从我们现实的生活中去提炼,角色的性格是我们情感被放大的展示,动画作品注重角色细微的內心变化,情感细腻而真实,让观众意识到自己与角色之间的相识之处,在心里才能真正达到情感的共鸣。

三、个性鲜明,不留暧昧

在动画片中,角色承载着创作者对人类、对世界真、善、美的感受,角色的个性特征,将会成为主宰剧情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人物的性格可能是典型化的,也就是俗称的老好人,他的行动、语言、思维方式符合约定俗成的规范,也可能是发展、变化的,他可以由好变坏、由坏变好又或者由好变坏再变好,但无论是哪一种性格,创作者着都要做到个性鲜明,

不含糊其辞,即使有再多的角色,观众也能清楚地分辨出各角色的个性差异。

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性格往往过于平淡,不够具有典型性,如果只是动画片中的人物性格只是简单的再现是不够戏剧性的,无法使观众产生兴趣。所以,动画片中的角色应该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物性格特征的集中反映,并且不是简单概括就行,需要对这些性格特征加以艺术化的处理,让这些性格特征得到夸张、放大,甚至趋于极致。正如动画片《疯狂动物城》中对角色个性的塑造:兔朱迪是一只努力执着、勇敢乐观却非常情绪化,热心肠但不善表达的兔子;狐尼克是一只迷人但不入流的狐狸,总是花言巧语,大嘴巴,鬼点子多多;狮市长是动物城的最高领导,处事果断;羊副市长是一只温顺甜美的小绵羊,有细细的嗓音和多多的羊毛;闪电是一只呆萌树懒,一个微笑要六秒钟,但做事和开车确实效率最高;大先生是动物城最令人闻风丧胆的黑帮老大;警察局局长是一只脾气暴躁难惹的非洲水牛等。每一个角色都具有独特、鲜明的个性特征,这样的角色个性塑造最具有艺术的生命力,最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动画作品里的角色应当具备独特的个人魅力,含糊、暧昧的性格会令人矛盾、厌倦,观众对于角色的感受更是复杂和模糊的,动画作品要能准确定位角色个性,充分发挥想象

力,挖掘角色潜藏的特质,进行大胆地提炼和夸张,使塑造出的角色性格鲜明、独具匠心。

四、结语

一部不被时间尘封、不被其他作品淹没,永久留在观众心里的动画作品,其角色的个性魅力定在动画片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许你已经无法完整地说出动画里某一个片段,但却清楚分辨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因为创作者对角色的塑造贯穿在整个动画故事中,当角色的个性特征清晰明了,故事也就结束了。成功的角色个性塑造具有共通之处,再对这些基本点加以提炼和创新后,所塑造出来的角色也就拥有了鲜活的灵魂,而如何塑造动画人物和怎样塑造动画人物的关键在于把控塑造角色性格的时间节奏,丰富而不凌乱,清晰而不单调;注意角色表演时需要贴近现实和共情,角色要具备人的观念、人的梦想、人的情感、人的批判……这就要求角色要融入作者對生活中多种多样事物的独特观察视角和感悟,传达作者的某种情感;最后,角色性格要体现鲜明性,不暧昧,才能够使塑造出的角色富有强劲的生命力,被观众接受和喜爱。

影视动画作品赏析教案 5 动画片美术设计分析 ——《哈尔的移动城堡》

:动画片美术设计分析——《哈尔的移动城堡》 :使学生了解动画片的美术设计主要两个组成部分,主场景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并通过例片分析使学生加深理解。 :主场景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分析是的使用。 :主场景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分析是的使用。 :2课时 :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实践法、启发法 动画片的美术设计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1. 主场景设计 主场景的风格与基调决定了整部动画片的所有场景风格和影片美术方面的基调。 2. 角色的色指定 一个角色观众是否喜欢,是否耐看,不仅与角色造型有关,还与角色的色指定有关。

一、主场景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 1. 符合剧本、剧情的时空要求 2. 角色性格、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对场景的影响 3. 注重场景的场面调度功能,设计多个角度,便于戏的开展和角色的表演活动 4. 场景空间与角色的比例及透视关系 5. 主场景与分场景的关系位置应与设计风格相协调 6. 注重细节的描绘和处理 7. 合理设计光源与场景色彩的配置 二、具体片例分析 哈尔的移动城堡》的主场景及其涉及特色 (一)苏菲的帽子店 案例1:帽子点外观和周边环境 案例2:一、二楼的主要房间和通往二楼的楼梯

案例3:苏菲的工作间 1.细节的描绘和处理 2.人物性格、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对场景的影响

(二)移动城堡 案例1:哈尔的移动城堡的外形和各个出口 案例2:哈尔的卧室及浴室

案例3:起居室 场景色彩设计 (一)苏菲的帽子店 外观色彩 内部色彩 (二)移动城堡 外观色彩 内部色彩 1.起居室(苏菲进入城堡时;苏菲打扫后;城堡被修复后。) 2.浴室 3.卧室 场景色彩设计与色指定的关系 哈尔几个不同时期的色指定 1.哈尔第一次在小巷中遇到苏菲

浅谈奇幻动画中服饰及道具设计的特点

摘要 艺术靠的是想象力,有了想象力的支撑,无论使用何种媒介或材料,都可以产生艺术品。当今奇幻动画片就如同彩色飓风一样风靡世界,人们无不为剧中玄幻而惊悚又充满着神秘感的画面而惊叹,除了扣人心弦的情节,天马行空的想象,另一个核心灵魂就在于它具有完美的角色造型,无论是在二维还是三维的奇幻动画中,角色设定无可非议是整个影片的心脏,生动而富有灵性的角色造型能在第一时间冲击观众的视觉感官系统,让观众产生强烈的观看欲望,这就是想象力及创造力的魅力所在,然而它别出心裁的构思及灵感却往往隐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如何驾驭和培养你的想象力,而使你的角色更具有灵性,这也是一部高质量影片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角色服饰特点

Abstract art by imagination, the imagination to support, no matter use what media or material, can produce artwork. Today's fantasy cartoon as color hurricane, people like popular world all fantasy and horror and for the full of mystery picture, in addition to rich marvel character image, of the soul unconstrained style imagination, another core soul lies in its has a perfect character modelling, whether in two-dimensional or three-dimensional fantasy animation, is the character set noncontroversial film heart, vivid and rich spiritual role in the first time modelling can impact the audience the visual sense system, let the audience produces strong watch desires, which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however it's charm is unique ideas and inspiration but often hidden in our life, how to manage and develop your imagination, and make your role is more spiritual, this also is a high quality video key of success or failure. Keywords: Role clothes characteristics

影视分析角度及方法

影片分析 —、评片名 (1 )文化含义,片名包含着诱导和暗示 (2 )统领意义,给观众联想的余地,有统领、指向影视片本体的职能,对帮助观众理解影视片的主题也有提示性的作用。 二、评导演 1)导演构思。 对影视片基调、样式、风格、人物等方面的追求。是导演艺术创造力的体现。 2)导演手段。 导演为塑造银幕形象,通过故事和人物感染给观众。导演手段包括:画面的运动和镜头的运动;镜头之间的组接;音乐、语言的运用;场景交换;气氛烘托等。 评论影视手段运用,要根据影视片的具体情况,看其使用的是否合理,是否有创造性。 3)导演风格。 一般地,将特色称为特色,将突出的特色(或转为稳定出现、反复实践的特色)称为风格。 4)导演创造。从影视片来看导演对剧本的转化、实现成为影视片的过程中有哪些创造,可 以看出他为社会生活、为影视艺术、为广大观众创造了什么。评影视片也评论了导演,有时 不必单独地评论。 三、评主题 主题是作品的灵魂,贯穿作品,在其中起作用。从作品中体现出来,包含着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评价,渗透着作者的美学理想和社会理想、世界观。 主题孕藏在整个画面、声音所构成的整体银幕荧幕形象中。在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在主人公的形象上,在主人公的命运中,体现着生活、社会、人生的意义,反映出作品的思想倾向。主题还可以体现在情节上, 情节的发展与人物命运、人物塑造密切相关,受着制约。分析主题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整个思想体系。 第二,分析具体的艺术形象。 第三,重视人物形象。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合理性。 第四,研究情节。 四、评演员 1)演员对角色的表演 演员的表演,要根据角色的规定,多方运用声音、神态、动作等手段,将角色展现给观众。 需要演员有强烈的感情,以充沛的激情注入到角色的创造与表演之中,有要求以生动的形象 来感染观众,以使观众深深地进入特定情境来感受、评价生活与艺术。 2)演员对角色的创造 自然。符合生活中的自然现实,不明显看出人为加工的生硬的痕迹。 可信。角色符合生活规范的统一。 感人。指角色能给观众以审美的震撼力。在角色中赋予激情和创造,使得人物形象动人心魄,深入人心。个性。个性是创造的标记。当演员在角色中牢牢打上创造之后所产生的印记,个性便获得了。 能否获得个性,能否达到创造,是演员是否成熟的主要分界。 五、评摄影摄像 1)构图。

浅谈动画角色表演技巧

浅谈动画角色表演特点 【摘要】 动画角色表演艺术是决定一部动画作品是否成功的关键。如果忽视表演艺术,即使运用最先进的技术也很难制作出令观众印象深刻的作品。通过对生活中人物情感的观察研究,积累所需要的素材,结合故事情节塑造动画角色的性格,是每一位优秀动画导演都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动画角色表演研究对于提高表演素质、提高动画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表演,动画角色表演,生动,夸张 一.表演与动画角色表演 表演,是指以声音、表情、动作等形式来演示再现故事、情节。表演有很多种形式,无论是戏曲表演、舞蹈表演、影视表演还是动画表演,都是为了塑造生动的角色,展现出不同艺术的特征。 动画角色表演,是指动画中的角色以故事剧本为基础,将现实生活中人物动作用夸张手法表现出来,以更好地表现角色的情绪和个性。动画角色表演不同于其它形式的艺术表演,它是一种虚拟性的表演,同真人表演不同,动画表演的主体是动画角色,动画角色是由动画导演和原画师构思出来的虚拟形象。动画角色本身没有生命,通过动画师的艺术加工,让表演为动画角色注入了灵魂。 表演理论将表演方法分为了“体验派”和“表现派”两种派别。“体验派”的表演基于对角色的理解,表演者想象自己就是角色本身,并进入角色所存在的世界,身临其境地体验角色的处境与内心世界,自然而然、由内而外地做出动作和反应;“表现派”同样需要体验,所不同的是,他们一边体验一边回忆,把自己体验角色时所表现出的肢体语言记录下来,之后加以熟悉,等到表演的时候可以准确地拿来用了。 二.动画角色表演的艺术特点 (1)、动画角色表演的夸张性 所有艺术表演的特点都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动画角色的表演用于动画片制作与欣赏习惯的影响,它的角色表演相比其它艺术更具有夸张特性。角色表演的夸张与一般的绘画夸张不同,它是一种动态的夸张,是动作大幅度的变形,绝不是一张画稿那么简单。但是动画角色表演的夸张要符合一定的逻辑,使观赏者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接受。如果人物演技不足(不会动作)或者太过夸张,做出难以置信的动作,观众就很难投入感情去看。 视觉上的技巧,又可分为动作、姿势与表清三种。所谓的「动作」是指手、足的挥动;「姿态」是指整个躯体的形态;「表情」是指面部的表演、情绪的反应。演员动作和姿态直接刺激观众的视觉,最能使观众在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并且借着它们,能使观众了解剧本的意义以及剧中人的思想与行为。实际上这三种是一个整体,在表演时是绝对不能分开的,否则不能与其它部位产生连系发生作用。 1.人物表情的夸张 在动画表情的设计制作中,动画师通过观察记录现实生活中人物的表情,对人物表情进行概括、提炼、归纳、总结出能准确表达角色不同性格的表情。再根据剧本和人物性格的需要,运用夸张手法对原有表情进行艺术加工,增强其表现力,使面部表情更加丰富。

影视动画鉴赏论文

影视动画鉴赏论文 影视动画鉴赏学是研究影视艺术鉴赏现象、揭示鉴赏规律的学问。提出影视动画鉴赏学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指导大众正确欣赏影视艺术作品的需要,也是促进影视动画创作和研究的需要,具有较为深远的社会意义。 一个人会看电影,看动画,不代表他会把一个影视动画作品内在的意蕴准确的把握和深入的理解。很多人看它们只是浅层次的看懂,或者说一句好,显然易见,看动画片与赏析动画片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观赏者不可能仅凭自己作为人的朴素感觉,就能对一门艺术有真正深刻的理解,从而使影视观看活动自然上升到审美鉴赏的境界。人们鉴赏影视动画的能力,固然可以通过自发的、无引导的观赏活动一点点去磨炼、积累并提高,但这种成效是较低的。必须要靠平时对一些影视艺术理论和影视艺术鉴赏知识的关注和了解。影视动画鉴赏理论的实际指导是很有意义的。 在刚开始选择选修这门课程时,因为没有教材我并不知道具体要学什么内容,只是由于我很喜欢看动漫所以选择了这门课程。但是当老师给我们讲完课的时候,我才发现这其中蕴含着许多的学问,并激发了我对这门课极大的兴趣。记得第一节课老师给我们简单介绍了近两年我们学校这门课的发展情况以及他以前是怎么上这门课的,还讲了一些他从事教这门课的亲身经历和他曾经看过的一些动画,虽然大多我都没看过也叫不上名字,但是老师讲得很生动、有趣使得教室气氛也很活跃。 在这中间老师用了一节课专门给我们讲日本的机器人动画让我记忆深刻,在这堂课上我对机器人有了更多的认知和理解。机器人动画即常说的机甲动画,是以人操纵机器人进行活动的,多以战争、科幻为题材的动画作品。机器人动画注重描写战斗场景和人物对话,著名机器人动画有《高达》、《超时空要塞》等。也有人认为,只有以有自主意识的机器人为主角的动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动画,如著名的《铁臂阿童木》、《变形金刚》等。但不管是哪一种观点,机器人动画的核心总是围绕着“机器人”这一中心元素,从而发展剧情的。日本最早的机器人动画是《铁臂阿童木》、《铁人28号》,而现在最广为人知的机器人动画当然是《高达》系列了,哆啦A梦等等。另外,美国最广为人知的机器人动画是《变形金刚》系列。通常机器人动画中的机器人设定有两类,分别为超级系机器人(SuperRobot)与真实系机器人(RealRobot)。具有强大的作战能力的机器人,就是超级、神棍类的,通常敌人是一些超越地球文明的存在,但是作战策略往往低能的可怕?而机器人的动力来源并没有合理的设定,但总是很热血。最早的此类机器人是铁人28号,而第一个由主人公亲自搭乘并驾驶的是魔神Z,超级机器人是由日本魔神Z原歌词中出来的(“超级机器人,魔神Z”)。

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

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 一、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是一个较浅易的思维过程,但考虑问题的时候需要注意几个细节: 1、凡是文中涉及的人物描写方法都要考虑到,重点是分析主要的描写方法。 2、要关注人物描写时能展示人物性格的关键词。 3、关注具有双关意义或较含蓄 (具有深层含义 )的描写词语。 二、通过情节、环境补充人物性格 小说的三要素包括人物、情节和环境,但这三者之间实际上不是并列的,从某个角度而言,情节与环境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它们对人物性格的补充作用有时候会体现得相当重要。 自然环境描写除了推动情节发展这一作用之外,其他作用都是围绕人物展开的,它们包括:烘托人物心理活动,烘托气氛,烘托人物性格。 故事情节在塑造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需要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简而言之,就是我们要看清通过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三、通过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应该是人物性格与其身份地位的综合。人物性格的分析为人物形象的分析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就如同要造一幢楼房,结构上的大多数建材都已具备,就只等着将这些材料组合在一起了。 从表达上而言,人物形象用如下的方式概括:××是一个 (人物性格 )的(人物身份地位、性质、评价等 )形象。概括时,如果能够确定人物身份的,则以“工人” 、“农民” 、“小市民” 、“手工业者”??概括。 四、通过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在于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这里的“社会矛盾” 与“现实生活”就是小说反映的主题思想。 因此,每一个形象的塑造都是有其目的的,分析时如果能抓住人物形象,把作者塑造这个形象的目的揭示出来,就能顺利达到分析主题思想的目的。

浅谈动画角色设计与角色性格的关系

浅谈动画角色设计与角色性格的关系 [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角色造型的设定来探讨角色设计与个角色性格之间的关系,主要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角色性格是角色设计的依据,二是角色标准造型突出角色性格,三是动画角色的动作设计将角色的内在性格外向。 [关键词]角色形象设计标准造型性格外延 一、动画角色的形象设计必须要依照角色的性格进行设定 动画电影占领国际市场的关键不只是依靠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创造全球化的、具有无限发展空间的角色形象。好的形象才能够充分地展示角色的性格魅力,演绎出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好的角色形象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而且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还可以成为商业运作的媒介和形象代言。 动画角色的形象设计是动画片创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形象设计一定要准确定位,深入挖掘角色的个性,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动画角色的形象是运用美术的造型技法和手段创造出来的,是可以产生动作和表现生命的模型。包括立体的木偶形象、平面的绘画形象和剪纸形象以及电脑生成的二维或三维的形象等。它们是动画片的演员,可以传达感情和意义,能够推动剧情的发展,具有性格特征和人格魅力。 动画形象的创作过程是导演根据文学剧本描述的角色外貌和性格特点,进行素材搜集,提炼概括以及形象创造的过程。过程中要对大量的形象素材进行分解、集中、对比与统一。它是一个将朦胧的意识明朗化、将意念物化的设计过程。动画形象不仅是一个纯粹的视觉符号,它具有深刻的内涵,包括人格魅力和气质因素。因此,形象设计不能只注重形象的外形与轮廓,还应该考虑形象的身份与性格。 动画角色也是形态各异的,有迟钝的、怪癖的、聪明机灵的、天真活泼的、浪漫风趣的等等。这些动画角色具有或者微妙或者明显的形态与情态差异。在设计动画形象之前首先要明确设计的角色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寻找和发现形象设计的原始素材,经过反复筛选与提炼,然后开始设计形象。运用造型艺术手段描绘出形象的草图或轮廓图,进行反复的修改和加工,最后设计出动画角色的形象。如三维动画片《倒霉熊》中倒霉熊的造型具有漫画式的夸张,但是又非常优美。整个身体憨态可鞠,微微隆起的下腹,下肢短小而又肥大,肥肥厚厚的手掌,还有浑圆的屁股,整个造型符合它滑稽搞笑的性格。 二、动画角色的标准造型设计挖掘并突出角色的性格 动画片的生产与制作具有分阶段、分群组作业的性质,高度商业化和工业化的动画生产流程要求有严格的计划和规范。动画角色的标准造型设计是集体创作过程中的参照依据,具有数据化和模式化的特点。没有标准造型设计就没有统一

宫崎骏动画人物的性格塑造研究——汪子洲

题目宫崎骏动画人物的性格塑造研究 姓名汪子洲 2013 年04 月20 日

目录 引言 (2) 一、“宫氏子女”的性格特点 (2) (一)善良勇敢的正面主要角色 (2) (二)富有人性的反面角色 (4) 二、“孩子们”的孕育与诞生 (5) (一)日本历史文化熏陶 (5) (二)使命感的召唤 (6) 三、伟大人格的力量 (8) (一)在人类社会引起的反思 (8) (二)对动漫领域的启示 (8) 四、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宫崎骏动画人物的性格塑造研究 汪子洲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重庆 400715 摘要:宫崎骏是80年代以来日本传统动漫风格的集大成者。他的作品大多主题宏大、意境高远,塑造的人物形象清新自然、个性鲜明。本文独特之处在于没有一开始就站在主题的高度去分析,而是从宫崎骏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这一比较基础的角度入手,分三个部分展开。分别是:一、“宫氏子女”的性格特点二、“孩子们”的孕育与诞生三、伟大人格的力量。通过分析研究,本文试图进一步发掘性格塑造在动画作品中的作用,以期为中国动画事业增砖添瓦,并实现本文作为宫崎骏研究资料的写作价值。 关键词:宫崎骏动画;人物性格塑造;启示 Research on the roles’ personalities in Hayao Miyazaki’s animations WANG Zizhou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outhwest China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Abstract:As a master of traditional animation,Hayao Miyazaki has won many international film awards due to his deep thoughts and the roles which have innocent personalities in his works since 1980s.These classic roles make his movies excellent and remembered,giving us a lot of nice memory.This article intends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view of the roles’ characters in Miyazaki’s movies by referencing and illustrating arguments to find out how important they are to the animation,and what may be useful to Chinese animation career.The structure is as follows:Firstly,the roles’different personalities.Secondly,how were these roles given birth to.Finally,the power of the personalities.What makes it different from other articles is the perspective I choose in roles’characters rather than in the subjects,which is harder to understand.I hope that the article can be helpful to the researches on Miyazaki around the world. Key words:Miyazaki animation;Role character;Enlightenment

阅读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中考阅读:辨析多种表达方式,分析人物形象 (一)表达方式:常见的表达方式共有五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方式,而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起辅助作用。 1叙述是一般的交代,把人物的概貌、事件的过程、场景的全貌条理清楚地陈述出来; 2描写是对人物、事件、环境作绘声绘色、细致入微地刻画,使之形象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常用的描写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人物描写,也有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描写也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分; 3议论是作者对所写人物、事件的认识、评价。 4抒情是作者对人物、事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包括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和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的思想感情。 5记叙文中有时也用说明但很少,常用来说明某种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等特征。 以上表达方式各有特点,但在记叙文中,它们又往往是综合使用、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在文章中各自起着自己独有的作用。叙述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起决定作用;描写起渲染气氛、塑造形象、增添文采的作用。议论在记叙文中往往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提示主题的作用;段与段之间的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抒情可以使文章感情表达更加充分,更能感染读者,引起读者共鸣。 1.指出下列各句所用表达方式。 (1)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2)南阳为古宛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因其地理形势及所处位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 (3)炽烈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天空。接着,从各个港口涌出了无数只大小船只。它们立即散布江面,像箭似的向南飞驶而去。() (4)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莲花,像海棠叶儿,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 (5)这时渔翁站起身伸出竹篙,挑上鱼鹰,一捏它的长脖子,那鱼便被吐进竹篓里去。()(6)为什么要改名呢?就让这极美的江山,永久刻下千百年来我们人民艰难苦恨的生活记录吧,这是值得深思的。() 2.下列这段文字中,有叙述,也有议论,请指出哪些句子属于叙述,哪些句子属于议论。 ①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②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③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④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⑤这位先生明明是探察外界却误认为探讨自己。 属于议论: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记叙:__________________ (二)怎样分析人物的形象呢? 一、从品析人物的正面描写,尤其是细节描写入手。 人物描写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其中,外貌描写不仅能勾画出人物的外部面貌、衣着打扮,也能以“形”传“神”,反映人物的身份地位、生活处境、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人物的言行最能体现人物鲜明的性格,而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描写更能揭示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多维的性格;人物的心理描写能真实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神态是人物内心变化的面部表现,把握神态描写便于理解人物思想情感的变化。总之,人物描写能显示人物的身份、处境、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分析人物形象必须结合人物描写进行,尤其要善于捕捉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中的关键词句进行。 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揭示文章主题. 例如:朱志清的<背影>一文中,通过写父亲带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走路蹒跚,为远 行的儿子爬铁道买橘子,表现出父亲在连遭遇不幸的情况下,还时时牵挂着儿子,更表现出父爱之深沉. 二、从分析侧面描写的作用入手。 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主要是通过对与特定人物相关的其他人、事、物、景的描写,来烘托、渲染特定人物形象,间接表现特定人物的思想、精神面貌和心理、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例如,记叙文常通过描述旁观者的述评、态度和反应来衬托主人公的形象,也常用自然环境描写来以景衬情、暗示人物命运。 三、结合对比、抑扬结合等写作手法来分析。 不同人物形象的对比,人物自身不同言行、境遇的对比,多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对比等,都能有力地揭示人物性格。如一篇《最美的善举》的记叙文就运用了对比和欲扬先抑的写法,生动刻画了“络腮胡子”看似外表粗俗、大大咧咧,实则细心善良、扶危济困的形象。 四、结合具体事例,按人物成长的不同阶段来分析。 写人离不开记事,人物形象因事迹而丰满。另外,分析人物形象还要有动态的眼光。年龄、生活状况、命运际遇的变化都会影响到人物人生观或价值观的改变,进一步影响到人物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质、性格特征的变化,所以分析这样的人物形象要依阶段进行。

动画作品赏析论文

观《冰河世纪Ⅱ:消融》有感 2009年6月《冰河世纪Ⅲ:恐龙现身》在北美上映,使我越发的想看《冰河世纪》系列电影。最近终于找到了相关的视频,其中对《冰河世纪Ⅱ:消融》的感触最大。在继《冰河世纪》的高票房后,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再次集合团队在蓝天工作室制作了《冰河世纪Ⅱ:消融》。 随着人类对能源的不断利用,大肆地排放二氧化碳,截至2008年9月造成南极洲上空臭氧层空洞2700万平方公里,这样必将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最终致使南极冰川融化,人类也将面临灭绝的危险。 《冰河世纪Ⅱ:消融》讲诉的是,偏于执着的小松鼠斯科莱特为了一颗松果不惜撼动冰川,引发雪崩,冒着被砸成肉酱的危险。而此时正是冰河时期即将结束的时候,解除了冰天雪地的寒冷。正当大家都在享受阳光的时候,泡着温泉,消融的世界成了一片新的天堂。然而搞笑“三剑客”猛犸象曼尼,树獭希德,剑齿虎迭戈却发现冰川的消融并不是身好事,冰山的逐渐的崩塌会带来巨大的洪水。生物面临着被淹没的困境,它们作出决定应该马上迁移才能不被江河吞没。在迁移路上猛犸象遇到了另一只母猛犸象艾丽,但艾丽却认为自己是一只负鼠。经过一次次的磨难,曼尼和艾丽燃起爱情之火。最后同样是追逐松果的斯科莱特助成冰山裂开,洪水流去,大家都得就了。 获得过多个独立制片奖和国际奖项的克里斯·韦基执行导演创作了《冰河世纪》。他用诙谐幽默的方法制成了“三剑客”的形象。而当时蓝天工作室的凯萝丝·山达纳接过克里斯·韦基的画

笔创作了《冰河世纪Ⅱ:消融》。而凯萝丝·山达纳同时也是《冰河世纪》的其中一名创作人员。他将讽刺的语言运用于动画电影里,更使该电影更具深刻寓意。三维技术的运用使电影本身看起来更觉得真实。给人的视觉效果不亚于立体电影。 每个导演的创作都有他的个人预期想要达到的目标,不仅仅是一种震撼,还应该给人予启示,这才是一部电影应具备的效果。也许诉说的故事很简单或者很陈旧的情节,但是用不一样的方法诠释相同的故事,给人不一样的想法,那就是一种成功,一个新的成功。凯萝丝·山达纳讲诉的故事同样老套,但是却给了我不一样的看法。 开篇斯科莱特的出场引发了后续的篇章,一个小小的配角同样也是一个具有鲜明的特色。它贯穿整部电影,到最后动物们即将受到毁灭的时候。它的举动带来了生机,冰川开裂,水流向其他地方。一头一尾的造成冰川开裂也告诉人类们自己造成的破坏必须要由自己解决才能回复原来的完好。斯科莱特进入天堂的梦想破灭告诉我们凭空想是无法完成自己的该做的事的,不劳而获的事件是不存在的。 如果南极冰川真的融化,我们能够去哪,能够搬到何处去躲难,没有地方,没有选择,我们等着大海把我们吞噬。我们还不注重环境的保护,减少排污,减少二氧化碳的派出,那么人类的末日到来不会太远,现在的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电影里演绎的只是一个小小的场景,但如果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有什么反应。与其后面的沉默还不如现在的好好把握。利益只是暂时的,只有人类的生命是永恒的。珍惜好每一片清晰的空气。 曼尼在得知艾丽处于危险的境地的时候,义无反顾的跑回去救

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Word版

I小说文体知识: 一、小说三要素:情节、环境、人物 二、小说的定义: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 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三、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常用方法: 1、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的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历史。人物的性格是在故事情中表现出来又在情节 的发展中得到发展的。了解小说的情节也就掌握了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过程,为 人物形象的分析提供了依据。 2、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①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 理描写。 ②从侧面描写人物: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准确、生动、细致、传神的动作描写,可以把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从而有 力的表现人物、表达主题。 ③从细节描写入手: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 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 3、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即弄清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等等。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认识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4、借助作者态度分析人物形象 5、借助小说中“我”的分析 6、小说中的“我”,有的起叙述或见证人的作用;有的是事件的参与者;有的 是小说的主人公。 6、借助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人物形象 7、借助比较阅读的 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7、比较阅读是将文本自身、文本与文本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相同或相异的地 方加以比较、分析,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深化理解文本的一种阅读方法。 这种阅读方法,运用于分析小说人物形象上,效果很好。 8、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就是对情节 进行分析、解剖,从中找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异中求同”就是通过甄别、 筛选和提炼,找出两文的共同特点。

影片分析辅导——影视作品人物分析方法

影片分析辅导——影视作品人物分析方法 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创作中的核心,也是作品的核心。 反过来讲,人物的塑造,是电影导演创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对文学的理解是“文学是人学”“风格即人”。同其它的艺术形式相比较,电影的创作也是紧紧地围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展开的。可以这样认为: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核心,是矛盾冲突的核心,是影片造型的基础。对于电影的基本要求,我们希望是在一系列的场景中,事件中,动作中,对话中看到的不是一般的人(具体的演员),而是鲜活的、有性格的人物。 世界电影中的常规情况是,观众对于电影中的人物(其实是对演员)感兴趣,对于电影中的故事感兴趣,对于电影的主题感兴趣,才会全方位的对电影给予关注。 我们所理解的“人”,是自然的人,社会的人。 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叙事中、戏剧结构中的“符号”和“虚构”的人,是由演员(职业的、非职业的)扮演的银幕形象。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人物——演员,演员——角色,这两者交替的认同。 我们在分析电影时,对人物的分析应该把握住如下问题: 1.分析N物在影片中担当的角色: 我们理解的电影中的人物,往往是电影中演员扮演的“人物”十演员自身形象的综合感觉。人物有时候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的时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主体;是电影情节中的主要情节的发动者和承担者;有的时候,电影中的一些人物对情节并没有特别大的帮助,仅仅是一种“象征”,是一种“符号”。我们的心理意识和思想意识无法超越的是,我们很难将某一个“演员”的形象,从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中分离出来,往往是三种思维定式:A:影片中的人物一演员本身。 B:影片中的人物一$员十人物。 C:影片中的人物一一人物。 2.分析影片中人物的表现方式: 电影中的人物表现,不仅仅是影片的整体叙事及情节,也不在于其出现场影的多少,对白台词的多少,镜头数量的多少,而在于具体表演、表现的方式。大体有如下四种方式: 1)人物外形表现: 影片中的人物的外形,是影片人物的重要的性格特征和重要的视觉信息。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更为重视其服装,发型,化装的处理。例如:美国早期默片时代的经典人物卓别林,其外表很有特点,在电影中的视觉外形形象极为鲜明。影片

浅析动画造型与角色性格特征的关系

浅析动画造型与角色性格特征的关系 [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角色造型的设定来探讨角色设计与个角色性格之间 的关系,主要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角色性格是角色设计的依据,二是角色标 准造型突出角色性格,三是动画角色的动作设计将角色的内在性格外延。 关键词:角色造型;设计标准;造型性格外延 一、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必须要依照角色的性格进行设定 动画电影占领国际市场的关键不只是依靠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创造全球化的、具有无限发展空间的角色造型。好的造型才能够充分地展示角色的性格魅力,演绎出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好的角色造型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而且具有很 大的商业价值,还可以成为商业运作的媒介和造型代言。 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是动画片创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形象设计一定要准 确定位,深人挖掘角色的个性,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动画角色的造型是运用美 术的造型技法和手段创造出来的,是可以产生动作和表现生命的模型。包括立 体的木偶造型、平面的绘画造型和剪纸造型以及电脑生成的二维或三维的造型等。它们是动画片的演员,可以传达感情和意义,能够推动剧情的发展,具有 性格特征和人格魅力。 动画造型的创作过程是导演根据文学剧本描述的角色外貌和性格特点,进 行素材搜集,提炼概括以及造型创造的过程。过程中要对大量的造型素材进行 分解、集中、对比与统一。它是一个将朦胧的意识明朗化、将意念物化的设计 过程。动画形象不仅是一个纯粹的视觉符号,它具有深刻的内涵,包括人格魅 力和气质因素。因此,造型设计不能只注重造型的外形与轮廓,还应该考虑造 型的身份与性格。 动画角色也是形态各异的,有迟钝的、怪癖的、聪明机灵的、天真活泼的、浪漫风趣的等等。这些动画角色具有或者微妙或者明显的形态与情态差异。在 设计动画造型之前首先要明确设计的角色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寻找和发现造型 设计的原始素材,经过反复筛选与提炼,然后开始设计造型。运用造型艺术手 段描绘出造型的草图或轮廓图,进行反复的修改和加工,最后设计出动画角色 的造型。如三维动画片《倒霉熊》中倒霉熊的造型具有漫画式的夸张,但是又 非常优美。整个身体憨态可鞠,微微隆起的下腹,下肢短小而又肥大,肥肥厚 厚的手掌,还有浑圆的屁股,整个造型符合它滑稽搞笑的性格。

优秀影视动画赏析《攻壳机动队》

我是谁?—— 《攻壳机动队》赏析 片名:《攻壳机动队》(Gost In The Shell,日本 1995) 片种:动画 导演:押守井 出品公司:Manga娱乐公司 背景: 本片是2000年戛纳电影节科幻电影展的 放映影片之一。 导演押守井是一名出生在韩国的韩裔日本 人,从不满二十岁起就开始从事动画片的拍 摄。所创作的动画片《Patlabor》系列在日 本动画业内部深得赞赏,并且在欧美拥有一 批忠实的拥簇者。 《攻壳机动队》取材于日本漫画家士郎 正宗的长篇连载漫画,但从情节到主导思想 都与原作有很大差别。它是日本第一部由外 国(英国Manga娱乐公司)公司全资投拍的 动画片,1996年上映后因为精美的绘画和诡 异的情节在日本和欧美各国都受到了极大的 欢迎。(图1) 观点: 自从七十年代末《机动战士高达》诞生以来,日本出现了一大批专门提供给18岁倒35岁之间的青年人观看的动画片,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情节复杂,主题灰暗,带有很强的末世情绪。 《攻壳机动队》在形式上完全摆脱了往日动画片人物画面死板僵硬的缺点,大胆采用了专业电影运动镜头的表现手法,加上精心设计的人物形象和极为细腻的场景变化,出色的发挥了动画片的优势和力量。影片制作过程中为了达到完美的效果,曾经动用了上百位工作人员和当时最先进的电脑制作设备,许多场景皆是实地拍摄然后再将动画人物合成到画面中去。 当然优秀的动画只是《攻壳机动队》的一个方面而已,贯穿全片的迷茫情绪才是真正吸引观众的地方。拥有强健机械体壳的草稚素子对自己的存在的意义所产生的怀疑正是一代失去目标的新人类所共同面临的难题。这部动画片不惜耗费大量的笔墨去描写阴暗忧郁的城市街景和美幻绝伦的梦境,正是为了衬托在高技术和物质极其丰富的今天人们所面临的无可挽回的失落感。最终草稚素子不惜放弃了自己原有的一切,逃避到一个自己毫不知晓的世界,而事实上还是无法摆脱思想自我毁灭的厄运。2026年。世界已经被网络所覆盖,而人类的构成也产生

剖析影视动画作品中角色性格塑造的关键

剖析影视动画作品中角色性格塑造的关键 当你怀着或欣喜或悲伤的情绪走出影厅时,如果情绪来源影片,无论你是被动画片中善良、勇敢的主角所感动,对心狠手辣的反派角色咬牙切齿,为无私奉献却命运坎坷的配角而愤愤不平,还是和好友说到某一角色时就忍不住哈哈大笑时,那么就要恭喜一下这部影片的作者,起码这部动画片是成功的,因为作者所塑造的角色性格成功地在观众的脑海中留下了印象。剖析这些印象,就会发现其来源于片中一个或多个角色性格塑造中角色的行动、语言、思维方式、环境等的展示。而在整个叙事过程中,作者是如何通过角色的表演将角色性格的塑造表达得如此自然、流畅呢?在对作品反复的研究中发现,关键在于把握好角色个性塑造的时间快慢、角色个性的现实和共情性、角色个性的鲜明性。 一、把控时间,快慢得当 在动画片中,角色个性的表演就如同音乐作曲,具有动静对比、强弱力度、浓淡变化、高低起伏、疏密相间、明暗分布、断连流畅、刚柔并进,讲究快慢得当,追求旋律、节奏的自然变化。正如一段激烈的情绪前必定有一段情绪的酝酿,激烈的情绪后应该放缓节奏,出现一个安静的时刻,要给观众的情绪停留片刻,如果画面一味只是“磅磅磅”的步伐或混乱的情绪变化都会让观众一时难以接受,很容易从角色

的情感中脱离出来,而进入到对现实世界经验上判定其是不合理、不真实的反应,这时想要吸引观众的眼球达到感同身受那是不可能的了。 角色的个性表演要连通观众,让观众与角色共同经历那或悲伤、或愤怒、或无助、或孤单的一瞬间。至今还清晰地记得《疯狂动物城》里那段树懒魔性的笑,作者给了树懒一段慵懒的描写,十分形象生动。在见到树懒前,观众一直是跟随着非常情绪化的兔朱迪遇到了紧急的情况,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作者停下脚步为这样一只在本应该敏捷思维和快节奏的工作速度场所里的树懒的动作却极其缓慢,一个表情变化都能持续上六秒钟,看着让人心痒痒的速度,引发众人的大笑,这样的反差营造了影片的幽默氛围,似乎之前的紧张情绪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在影片结尾时,闪电的再次出场可谓是惊艳,动作缓慢的树懒竟然开着跑车飞驰而过,让人惊讶,但细想他的名字叫“闪电”,似乎又在联盟情理之中。当时我们就自动补脑,它踩上油门到松开油门一定要很长时间,难怪叫闪电呢,而狐尼克说的“闪电神力十万马力”又一次引发观众的哄堂大笑,这样一只树懒的个性特征饱满生动,趣味性果真可以让人笑上半年。观看完影片后,许多人模仿树懒的微笑,在网络上也流传起了这段树懒表情包。 动画在塑造角色个性时要注重时间的把握,需要为角色放慢脚步,捕捉人物细腻而敏感的情绪变化,给角色和观众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学习目标】 一、明确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地位 二、掌握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三、熟悉高考小说人物形象题答题模式 【教学重难点】 如何理解、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教学设想】 本课针对高考小说形象考查题的特点进行教学组织,重在形 象分析方法的指导。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1课时 一、导入 小说是我们非常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无论是古典的四大名著、经典的武侠小说,还是网络上让人欲罢不能的更新玄幻、言情, 那些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人物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小说的核心任 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 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所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就 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 但是,喜欢看不等于喜欢选择小说阅读题,因为小说的人物形象、主旨太难把握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尝试揭开小说人物脸上那层面纱,看看它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展示学习目标、2012福建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及近两年小说形象的相关试题。 学习目标:明确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地位;掌握小说阅读 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熟悉高考小说人物形象题答题模式 2012福建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欣赏作品的形象。要求把握作品中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和意义。

近两年小说形象的相关试题: 【2011厦门质检】请分别概括小说中爷孙俩的形象特点。(4分) 【2012泉州质检】文章写二姑这一人物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2011广东】文中海龙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4分)【2011辽宁】“怪人”马乌罗与众不同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请 概括说明。 【2012江苏】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 【2012江西】结合对彭恩和文亚明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8分) 三、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探究。 活动:欣赏视频片段,视频中的“香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导 演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香菱原叫甄英莲,出生于书香门第,5岁时被拐子拐走,13岁 时被薛蟠强买为妾后暂住到贾府。她学诗时恰与现在的高二、高三学 生的年龄相当。她学诗拜师拜的是黛玉。黛玉当时15岁,与现在的 初三学生的年龄相当。从年龄上看,香菱可以说是“不耻下问”。 正面描写:通过人物语言和动作神态表现心理,香菱刻苦构思诗 歌就非常传神。在黛玉的诱导下,香菱的视野不断扩大,当她进入创 作冲动状态时,形象光彩夺目:“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 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写第三稿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甚至梦中喊出:“可是有了, 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对这个一心扑在诗歌创作中的人物,作者准确地描绘出她的一言一行和神情变化。 香菱本是一个富于文学气质的人,她早就想学诗了,香菱的悟性 之高是肯定的,在黛玉的帮助下使香菱的内心立即丰富起来,并且悟 出了一些道理,她说:“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 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她举了《塞上》 一首为例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

电影人物分析

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创作中的核心,也是作品的核心。 反过来讲,人物的塑造,是电影导演创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对文学的理解是“文学是人学”“风格即人”。同其它的艺术形式相比较,电影的创作也是紧紧地围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展开的。 可以这样认为: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核心,是矛盾冲突的核心,是影片造型的基础。 对于电影的基本要求,我们希望是在一系列的场景中,事件中,动作中,对话中看到的不是一般的人(具体的演员),而是鲜活的、有性格的人物。 世界电影中的常规情况是,观众对于电影中的人物(其实是对演员)感兴趣,对于电影中的故事感兴趣,对于电影的主题感兴趣,才会全方位的对电影给予关注。 我们所理解的“人”,是自然的人,社会的人。 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叙事中、戏剧结构中的“符号”和“虚构”的人,是由演员(职业的、非职业的)扮演的银幕形象。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人物——演员,演员——角色,这两者交替的认同。 我们在分析电影时,对人物的分析应该把握住如下问题: 1.分析人物在影片中担当的角色: 我们理解的电影中的人物,往往是电影中演员扮演的“人物”十演员自身形象的综合感觉。人物有时候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的时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主体;是电影情节中的主要情节的发动者和承担者;有的时候,电

影中的一些人物对情节并没有特别大的帮助,仅仅是一种“象征”,是一种“符号”。 我们的心理意识和思想意识无法超越的是,我们很难将某一个“演员”的形象,从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中分离出来,往往是三种思维定式: A:影片中的人物一演员本身。 B:影片中的人物一演员十人物。 C:影片中的人物一一人物。 2.分析影片中人物的表现方式: 电影中的人物表现,不仅仅是影片的整体叙事及情节,也不在于其出现场影的多少,对白台词的多少,镜头数量的多少,而在于具体表演、表现的方式。大体有如下四种方式:1)人物外形表现: 影片中的人物的外形,是影片人物的重要的性格特征和重要的视觉信息。 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更为重视其服装、发型、化装的处理。例如:美国早期默片时代的经典人物卓别林,其外表很有特点,在电影中的视觉外形形象极为鲜明。影片中的人物外形不但要符合影片的叙事,还要有鲜明的特征。 2)人物景别表现: 某一个人物在电影的表现中,有时更多的是用某一种特定的镜头景别处理。其目的是想充分地利用镜头的景别,着意对人物进行心理、情绪、表现的描写,即使是某一个人物用多种景别处理画面,或者是众多的人物分别用不同的景别加以表现,也是要对人物进行性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