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手抄报背后的 “故事”-----《小数乘除法》教学一得

【数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手抄报背后的 “故事”-----《小数乘除法》教学一得

【数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手抄报背后的 “故事”-----《小数乘除法》教学一得
【数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手抄报背后的 “故事”-----《小数乘除法》教学一得

---------------------------------------------------------------范文最新推荐------------------------------------------------------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手抄报背后的“故事”-----

《小数乘除法》教学一得

x背景介绍

本单元系苏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九册第七单元的整理与练习。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包括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反思探索与实践评价与反思等不同的活动,主要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已经学习过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加深对由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之前,每一单元的复习课,我总是感觉自己信心十足,但学生精神不振。尽管在复习时关注了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由于复习内容相对集中,练习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对之不是非常感兴趣,复习效果就可想而知。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我想这单元的复习先放手让学生进行整理,每个同学利用双休日时间出一张手抄报,把平时学习中有问题的知识点先搜集起来,上课时再来解决。于是稍作指导后,便把这一任务布置给了学生。

1 / 8

案例描述

星期一,我早早来学校,先把学生的作业收起来批改。不看不知道,一看真是吓了一跳。班里四十五个孩子,一份份图文并茂的手抄报呈现在我眼前。一起来倾听孩子们的心声:

郭舟的小报上,回顾与整理占了整整半个版面,看得出,这是一位细心的女孩子,她一定化了不少心思,才把这单元的概念一一罗列出来,比我备课还详细。

朱玉兰这样写着:开始上小数乘除法时,同学们都说很简单,经过几天的学习,我才感觉并不简单,特别是单位换算之间的进率,我常常搞错。尤其是小数点的位置移动,稍不认真,就会弄错,我的作业本上经常有计算错误的现象,我希望在这些方面老师再指导一下。

班长朱怡舟的小报有创意,大概男孩子平时都喜欢看一些战争类的图书,他在编小报时,分成了二部分。整理知识部分分成了:乘法境界--安排有列表整理与用竖式计算,除法境界安排了实际战斗、崭妖除魔、击破沙袋、巧遇迷阵等。字里行间,看得出这孩子挺喜欢数学,这一单元学得不错。

韩蒙蒙的手抄报更增添了一些人文性的气息。她开头这样写着:

---------------------------------------------------------------范文最新推荐------------------------------------------------------ 小朋友们,你学了很长时间的小数乘除法了,接下来,我要考你概念,准备好了吗?接着说:概念考过了,我们开始练习吧。于是,她设计了竖式计算、解决问题,计算图形的面积等内容,复习得有条有理。

金鑫的手抄报:清楚地显示了本单元的一些主要概念,如小数乘除法中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在练习与运用部分,他设计的练习题相对集中,比较典型,都是平时容易错的习题。

胡敏洁的手抄报设计独特,尤其是边框的设计,已经融进了小数知识,每一朵花之间的间隔都一样长,内容安排错落有致,看上去,显得美观大方。

看了孩子们的复习计划,我心里有了底。教学时,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程序:

第一部分:小报交流。说说你认为本单元中难理解,掌握得不太好的知识点分别是什么?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复习。

第二部分:练习与运用。事先将学生手抄报上呈现的典型练习题抄写在卡片上,一起观察,说说这类习题解答时要注意什么。如:单位之间的换算。学生都说最容易搞错。于是,我把书上第五题的6小

3 / 8

题写在黑板上:

480米=()千米 0.2 平方米=()平方分米

78克=()千克 3.46吨=()千克

150厘米=()米 0.07 升=()毫升

先让学生观察这六题,再让他们分成两大类。每一类用的是什么方法。选择一个习题跟同桌说说我是这样想的。等同桌交流后,我再指名几个学生说说。要求学生思考:哪几题要特别注意。有的说150厘米容易看作1.5米,0.2 平方米容易看作2平方分米。我再启发他们思考:解决这类填空题要用到哪些相关的知识。学生明白了:除了要知道从什么单位化成什么单位外,还要了解相关单位之间的进率,考虑小数点往哪里移动,移了几位等等。学生之间相互启发,我这个数学老师自然就退居二线。

第三部分:走进作业超市。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学生自己设计一份作业练习,针对自己平时掌握得不太好的知识点再次进行复习。你看:一位同学设计的作业还比较有层次。直接写出答数:

A组:3.1×10 = 0.09×100= 1.36×10=

---------------------------------------------------------------范文最新推荐------------------------------------------------------ 0.8×1000=

0.007×1000 = 3.1÷10 = 0.9÷100= 60÷1000=

B组:54. 2×()=5 42 102. 2÷()=0 .1022

2. 17 ×()=217 10÷()=0 .1

0.048×()=48 540. 2÷()= 54.02

C组:在○里填上×或者÷,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58○()=4

5.8 4.58○()=0.458

4.58○()=458 4.58○()=0.0458

4.58○()=4580 4.58○()=0.00458

批改着学生设计的一份份富有个性的作业,我感到这个单元的复

5 / 8

习课挺有新意,效果也比较好。于是,引起了我的几点思考。

教学反思

1、单元复习课怎么上?

翻开五年级新教材,每一单元的整理与复习课思路都很清晰。象小数乘除法这一单元,教材也是按照了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探索与实践、评价与反思四大部分。联系前面几个单元的整理与复习,我都是从教材出发,先与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然后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如果我一直用那样的方法来上,自己感觉形式比较单一。尤其我感到复习课上知识掌握好的同学没有兴趣,觉得老师在炒冷饭,平时知识掌握有缺漏的同学,复习课上也不是十分投入,总觉得老师要上复习课,自己未必有内心需求。于是,我在台上津津有味地讲着,学生索然无味地听着,我要强调这个知识点,强调那个计算法则,学生仍我行我素,课堂作业上照样错,我照样生气。于是,作为老师的我们开始抱怨,学生在题海中流连忘返,一个一个单元就这样过去,老师开始自我安慰:任务完成就好。

所以,我一直思考,复习课究竟怎么上?以什么形式上好一些?今天我大胆进行了尝试,上面的复习形式,既节约了时间,效果似乎要好一些。

---------------------------------------------------------------范文最新推荐------------------------------------------------------

2、问题缘自哪里?

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在其讲座《课堂应差错而精彩》中说到:要正确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我想:基于这样的思考,课前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最混淆的概念,掌握得不太好的内容先整理出来。上课前,我可以进行筛选重点复习什么内容。同学们认为单位之间的进率最容易做错,解决问题做得不是很好,我就多化点时间进行复习。作业中学生乘除法计算的正确率不是很高,平时我就要求学生加强口算训练,注意验算习惯的培养,并在班内开展一周作业无差错竞赛,每周一宣布获奖同学名单,奖励优点卡。今天课堂上的问题均有学生提供,这样就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枯燥的复习内容变得生动些。

3、注意在复习中反思

上好复习课,我认为有两点不能忽视:复习课前,教师要加强自我反思,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平时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怎样,作业情况中问题最大的是什么?而学生呢,学完一个单元后,也要进行反思。所以,在手抄报的背后,我读懂了学生对学习的反思,这种反思其实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也是我的教学资源,这也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进步的台阶。它提醒我以后在上复习课前,应该调整

7 / 8

自己的教学状态,应该注意复习内容的安排,创新复习形式,多多反思,让复习课真正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四年级下册数学手抄报

四年级下册数学手抄报 【经典习题1】一列车通过530米的隧道要40秒钟,以同样的速度通过380米的大桥需要30秒钟,求这列车的速度和车长? 【经典习题2】一列火车长600米,从路边的一棵大树旁边通过,用了2分钟。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即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共用了5分钟。这座桥长多少米? 【经典习题3】一列火车通过一座长1000米的大桥要用65秒钟,如果以同样的速度穿过一条730米的隧道要用50秒,求这列火车的车长和速度? 【经典习题4】一列火车通过440米的桥需要40秒,以同样的速度穿过310米的隧道需要30秒.这列火车的速度和车身长各是多少? 【经典习题5】一列火车以同一速度驶过两座大桥。第一座桥长360米,用了24秒。第二座桥长480米,用了28秒。这列火车长多少米? 【经典习题6】火车通过长为102米的铁桥用了24秒,如果火车的速度加快1倍,它通过长为222米的隧道只用了18秒。求火车原来的速度和它的长度? 【答案】: 【经典习题1】一列车通过530米的隧道要40秒钟,以同样的速度通过380米的大桥需要30秒钟,求这列车的速度和车长? 【经典习题2】一列火车长600米,从路边的一棵大树旁边通过,用了2分钟。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即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共用了5分钟。这座桥长多少米? 【经典习题3】一列火车通过一座长1000米的大桥要用65秒钟,如果以同样的速度穿过一条730米的隧道要用50秒,求这列火车的车长和速度? 【经典习题4】一列火车通过440米的桥需要40秒,以同样的速度穿过310米的隧道需要30秒.这列火车的速度和车身长各是多少? 【经典习题5】一列火车以同一速度驶过两座大桥。第一座桥长360米,用了24秒。第二座桥长480米,用了28秒。这列火车长多少米? 【经典习题6】火车通过长为102米的铁桥用了24秒,如果火车的速度加快1倍,它通过长为222米的隧道只用了18秒。求火车原来的速度和它的长度?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除法练习题(供参考)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除法练习题 1、列竖式计算。 27×0.43 0.86×1.2 1.2×1.4 6.05×3.2 27÷25(保留两位小数) 9÷0.24 1.55÷3.9 2.能简算的就简算。(18分) 2.37×6.3+2.37× 3.7 2.5×1.25×0.32 2.4÷2.5÷4 3.8×1.01 5.95÷(1.24+0.46)×5 0.648÷[(0.5+0.4)×0.6] 3、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68.8÷4=(2)85.44÷16=(3)67.5÷15=(4)16.8÷28=(5)15.6÷24=(6)0.138÷15=(7)0.756÷0.18=(8)51.3÷0.27=(9)26÷0.13=(10)210÷1.4= (11)2.688÷0.56=(12)10.625÷25= 2、下面各题,商保留一位小数。 (25)14.36÷2.7≈(26)8.33÷6.2≈(27)1.7÷0.03≈ 3、下面各题,商保留二位小数。 (28)32÷42≈(29)1.25÷1.2≈(30)2.41÷0.7≈ 二.填空题。(26分) 1.0.24×300=()×3 0.98÷0.7 =()÷7 2.3÷0.15 =()÷15 4米6厘米 =()米 3.5平方米 =()平方分米 0.75公顷=()平方米 3千克80克 =()千克 2.6.9548保留整数约是(),精确到十分位约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3.在()里填上“=”、“>”或“﹤”。 5.24×0.99()5.24 10.65÷0.92()10.65

1.98÷1.34()1 4.39×10()4.39÷0.1 4、根据114×56=6384,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11.4×5.6=( ) 1.14×0.56=( ) 63.84÷0.56=( ) 6.384÷5.6= ( ) 5、一台拖拉机5小时耕地8公顷,平均每小时耕地()公顷,耕地1公顷需要()小时。 6、黄酒厂有73千克的黄酒,准备将它们装成0.4千克的小袋出售,这批黄酒最多可以装()袋,这时还剩下()千克。 7、一个三位小数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后是3,那么这个三位小数最小可能是(),最大是可能是()。 三.选择题。(5分) 1.和6.98×7.12最接近的算式是() ① 6×7 ② 7×7 ③7×8 2.与0.3×1.21的积相等的式子是()。 ①3×1.21 ②12.1×0.003 ③ 0.03×0.121 3.下列小数是循环小数的是()。 ①3.5555 ②3.1415926……③2.164164…… 4.4.5÷a ,当a大于1时,所得的商()4.5。 ①大于②等于③小于 5. 如果一个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8,那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① 3.75 ② 3.85 ③ 3.84 四.解决问题:(33分。第1、2题每个4分,其余每个5分。) 1、小汽车8分钟行12.8千米,公共汽车12分钟行14.4千米,谁的速度较快?快多少? 3、小红、小表、小兰、小花、小梅一起去开心乐园玩,车费用去了9.5元,门票费32.5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除法应用题100题.

1、工程队修一条8.5千米的公路,开始平均每天修0.65千米,修了5天后,剩下的路要7天修完,平均每天要修多少千米? 2、修一条8.5千米的公路,开始5天平均每天修0.65千米,为了加快进度,以后平均每天多修0.1千米,剩下的路还要修多少天? 3、工程队修一条7.8千米的公路,原计划每天修0.65千米,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0.13千米,这样可以比计划提前几天完成? 4、工程队修一条路,原计划每天修0.65千米,12天完成,实际每天多修0.13千米,实际多少天完成?实际提前几天完成? 5、工程队原计划用12天修一段7.8千米的公路,实际每天多修0.13千米,实际多少天完成?实际提前几天完成? 6、工程队修一条路,原计划每天修0.65千米,12天完成,实际每天修的是计划的1.2倍,实际多少天完成?实际提前几天完成? 7、工程队修一条路,实际每天修0.78千米,比原计划每天多修0.13千米,原计划12天完成,实际多少天完成?实际提前几天完成? 8、7辆“黄河牌”卡车6趟运走336吨沙土,现有沙土560吨,要求5趟运完,求需要增加同样的卡车多少辆? 9、一个晒盐场用100千克海水可以晒出2千克盐,晒出17千克盐,需要海水多少吨? 10、4台同样的织布机2.5小时织布1.3千米,照这样计算,6台同样的织布机4.5小时织布多少千米? 11、一个养猪场有180头猪,每20头猪5天要喂精饲料50千克。现在仓库有3.6吨精饲料可喂多少天? 12、在一个长5.6米,宽4米的房间铺地砖,每块地砖的面积是0.08平方米,每块地砖的价格是4.5元,一共需要花多少钱? 13、一间面积是45平方米的会议室,原来打算用边长30厘米的地砖铺底,后来改用地板。地砖每块3.8元,地板每平方米120元,改用地板比用地砖多用多少钱? 14、小明买了6支铅笔和4本练习本,每本练习本0.68元,每支铅笔0.24元。小明付出5元钱,应找回多少元? 15、新华服装厂做男女西服共用3703.7元,男装做24套,每套78.8元,女装做25套,每套多少元? 16、甲乙两人准备加工520个零件,甲每小时加工35个零件,乙每小时加工40个零件。甲先加工2小时后,余下的由乙来加工,还需要多少个小时才能完成?

关于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大全_

关于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大全_ 发现每一个新的群体在形式上都是数学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有其他的指导。下面是由小编給大家整理的关于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大全,希望能够幫助你们: 关于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1:数学名言 1、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康托尔 2、在数学里,分辨何是重要,何事不重要,知所选择是很重要的。——广中平佑 3、在数学中最令我欣喜的,是那些能够被证明的东西。——罗素 4、哲学家也要学数学,因为他必须跳出浩如烟海的万变现象而抓住真正的实质。……又因为这是使灵魂过渡到真理和永存的捷径。——柏拉图 5、这是一个可靠的规律,当数学或哲学著作的作者以模糊深奥的话写作时,他是在胡说八道。——A·N·怀德海 关于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图片: 关于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图片一 关于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图片二

关于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2:数学家的最后一句话 鲍莱尔是法国著名数学家。他一生致力于数学研究,以“不知疲倦”著称。有时,为演算一个数据,他常常伏案数小时,忘记身边一切,不知饥饿和休息。他声称是数学事业维系着自己的生命。 终于他病倒在工作台边。经多方抢救,他还是走到了生命的终结。弥留之际,他的亲朋好友静静地守候在身旁。很长时间中,鲍莱尔没有睁一下眼皮,发出一丝声响。 这时,不知是谁小声嘀咕了一声,“看样子,他的呼吸已经停止了。”守候的人们一下子围了上去,他们大声呼唤着:“鲍莱尔鲍莱尔,你醒醒??”;他的妻子腑下身轻轻地摇动他:“亲爱的鲍莱尔,你还没有提遗嘱的事呢,怎么??。”一片呼喊中只见鲍莱尔仍旧一动不动地静静躺着,似乎真的停止了呼吸听不见世间的一切声音了。“请让一让,我来试试。”鲍莱尔的一位好友走上前,轻轻地在他耳边问道:“鲍莱尔,请您说说,12的平方是多少?”“144??”病人立即用微弱的声音说。

五年级小数乘除法口算

五年级小数乘除法口算班级姓名 1.5×4= 2.5×4= 0.13×4= 5.4÷10= 0.18×0.3= 4.2×1000= 0.45÷0.15= 3.6÷0.1= 8.5×100= 8.5÷ 1.7= 3.2÷100= 1.2÷0.3= 0.49÷7= 0.04×25= 0.096÷0.03= 84÷4.2= 1000×0.756= 0.5×100= 0÷0.25= 1÷0.01= 1.25×8= 3.8×2= 7.2÷0.9= 1.6×0.2= 9.3÷0.3= 4÷0.4= 0.45÷0.5= 0.2÷0.01= 0.9×6= 2.1×0.3= 7×0.08= 1.87×0= 0.24×5= 0.2×0.5= 60×0.5= 0.05×1.6= 0.5×1.1= 0.8×0.5= 6÷0.12= 1.25×4= 4×0.25= 0.4÷8= 1.8×0.5= 8÷0.5= 0.32÷16= 2.5÷10= 6.3÷2.1= 0.92÷4= 80÷1.6= 6.2+1.7= 0.56÷14= 1.6÷0.8= 6.3÷9= 0.15×8= 7.2÷0.6= 4.2÷1.4= 3.9÷3.9= 0÷6.81= 1.47×0.4= 0.4×0.25= 3.6÷1.2= 0.72÷0.9= 3÷8= 5.6÷1.4= 4.8÷0.4= 4.4÷4= 2.6÷13= 3.8÷1.9= 7.2÷0.4= 1÷0.25= 0.78÷6= 2.4÷24= 5.5÷11= 6.6÷0.6= 0.18÷2= 34÷0.2= 3.5×4= 2.4-0.6= 0.62-0.32= 9.8×0.5×2= 0.25×4= 9.46×10= 12÷0.6= 0.4×0.5= 4.6×5= 9.13+2.1= 1÷0.25= 0.47+0.34= 9.6÷0.2= 0.56÷0.8= 9.13×0= 53.4÷10= 8.5+1.8= 0.36÷0.4= 60×0.8= 1÷0.25= 1-0.62= 7-0.23=

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计算题120道

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计算题120道 1.0.125÷5= 2.0.24÷0.2= 3.0.4÷0.01= 4.0.57÷19= 5.0.7÷0.01= 6.0.9÷0.01= 7.0.9÷0.15= 8.0.96÷0.03= 9.0.96÷0.3= 10.0.96÷3= 11.1.08÷0.4= 12.1.1÷0.5= 13.1.28÷3.2= 14.1.47÷0.7= 15.1.55÷3.9= 16.1.84÷0.2 17.1÷0.5= 18.10.1÷3.3= 19.10.75÷1.25= 20.10÷2.5= 21.10÷25=22.100÷1.25= 23.12.3÷0.03= 24.12÷0.3= 25.120÷0.24= 26.123÷1.23= 27.128÷0.4= 28.13.95÷3.1= 29.13÷4= 30.133÷.0.7= 31.15.1÷0.05= 32.15.4÷0.4 33.15÷0.06= 34.15÷1.5= 35.16.2÷0.06= 36.16.9÷0.13= 37.16÷1.6= 38.18.63÷0.03= 39.18.72÷3.6= 40.19.6÷2= 41.19.6÷4= 42.19.76÷5.2=

43.2.17÷0.7= 44.2.2÷0.11= 45.2.4÷0.2= 46.2.4÷2= 47.2.5÷0.5= 48.2.5÷0.7= 49.2.7÷4 50.2.7÷7.5= 51.2.87÷0.7= 52.20.8÷0.2= 53.21÷1.4= 54.22.8÷3= 55.246.4÷13= 56.25.8÷6= 57.26÷0.13= 58.3.2÷0.04= 59.3.2÷1.6= 60.3.24÷0.24= 61.3.24÷2.4= 62.3.81÷7= 63.3.96÷1.2= 64.32÷0.4= 65.36÷0.18= 66.36÷0.6= 67.36÷3.6= 68.39÷0.003= 69.4.2÷0.1= 70.4.2÷3.5= 71.4.329÷6= 72.4.5÷0.05= 73.4.6÷0.023= 74.4.8÷0.6= 75.4.8÷6= 76.4÷0.8= 77.41.8÷0.2= 78.42÷0.3= 79.45÷0.5= 80.46÷0.23= 81.48÷0.6= 82.492÷0.4= 83.5.05÷0.5= 84.5.2÷0.5= 85.5.22÷0.29= 86.5.4÷6=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除法练习题及答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除法练习题及答案 ⒈ 据216×32=6912,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积。⒉ 口算。 0.8×7= 1.5×7= 1.32×8=0.7×8=10.3×2=5×0.6= ⒊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0.72×80.312×1 1.08×25.92×15 7.83×1.2×2.11.82×0.4. 1×0.45 21.6×32=2160×32=0.216×32=.16×32=16×320= 、十个边长为1.5分米的正方形铁圈,需要多少米的铁丝? 5、“a×30的积一定大于30”这句话对吗?请举例说明。 6、水果店运来了3筐苹果,每筐30.5千克,一共运来多少千克?如果每千克苹果售价2.6元,这些苹果一共可收入多少元? ⒈ 个1.6相加,用加法表示算式是,用乘法表示版式是,结果是。⒉ 0.486×7的积末尾有位小数。 ★⒉ 按一定的规律填数 3.125、_______、12.5、________、________、100。

★★⒊ 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字 在积里标上小数点。 小数乘、除法练习——小数乘法 一、用竖式计算。 2.52× 3.41.08×0.12×0.44 0.042×0.5 0.76×0.3 0.25×0.046 三、学校平均每天用电17.3度,5月份一共要用电多少度?如果每度电0.5元,这个月要交电费多少元? 四、无锡灵山大佛高88米,是四川乐山大佛的1.15倍还多0.6米,四川乐山大佛的高度是多少米? 五、水果店每一天卖出苹果32.5千克,每二天卖出的是第一天的0.9倍。⒈ 第二天卖出苹果多少千克?⒉ 哪天卖得多?多多少千克? ⒈ 15名同学要过河,每位同学要过渡费0.6元,10元钱够不够? ★里填上“>”或“<”。 0.73×× ★★⒊ AB两数的和是12.1,如果A数缩小10倍,就与B数相等,B数是多少? ⒈ 根据108×145=15660,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积。 10.8×1.45= 1.08×1450=0.108×14.5=

完整,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小数乘除法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0.45×2.5=0.8×1.25=0.3×3.6=0.3×0.3=10×0.07=0.3×1.4=0.05×7=0.92×0.4=0.2×0.26=0.14×4=0.02×0.1= 1.2×0.3=0.2×0.4=8.2+1.8=100-35.22=2.3×4= 2.5×0.4= 2.4×5=0.22×4= 3.25×0=0.9-0.52= 3.99×1=0×3.52=12.5×8=8÷10 = 10-1.8-7.2= 0.43+3.57= 2.5×4×12= 0.9×0.8= 1.05×100= 1÷0.5= 0.96÷3= 1.47÷0.7= 5.4÷6= 0.16.5×10= 0.56×100= 3.78×100= 4÷0.8 = 3.215×100= 0.8×10= 4.08×100= 1.1×0.2 = 0.6×0.8 = 3×0.9= 2.5×0.4= 3.6×0.4= 12.5×8= 50×0.04= 80×0.3 = 1.1×9= 0.16×5 ﹦1.78+2.2 = 9.6÷0.6 = 1.2×0.5-0.4 = 0.7÷0.01 = 2.5×0.4 = 12-3.9= 1.25×8÷1.25 = 6.6÷0.66 = 5.37×0+4.63 = 3.9+2.03=4.2÷3.5= 1.6+2.4×0.3 = 2.14-0.9=27+456+73= 0.3×0.3= 7.2+2.8=0.9÷0.01=12÷0.3= 2.87÷0.7=13÷4=0.96÷0.3= 1.5×0.4=7÷0.25= 2.5×0.7×0.8= 8-2.5=16÷1.6= 5.6×1.01=8×(2.5+0.25)=0.36+0.64=64.32÷16=4.2÷0.1=72.8÷0.8=8.4÷4.2=13.8+9.9= 2.4×2.5= 0.05×0.8= 2.56-0.37= 1.25×0.8×0.5=12×2.5= 1.23×3=3.2÷1.6= 3.5+3.5×3=19.6÷2=8.8÷2.2= 0.75×4=(1.5+0.25)×4=0.5×0.8= 8.4×0.2= 1.6×0.2=7.2×0.3= 2.8×0.3=0.9÷0.15= 1.8×0.4= 5.5÷0.55= 0.08×100= 2.2÷0.11= 5.46+4.54= 12.5×0.8= 0.35×0.3= 1.4×5= 2.8×4= 19.6÷4= 22.5×4=

五年级数学下册小数乘除法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为2·50,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2、把0·027扩大到它的100倍是( ),把230缩小到它的千分之一是( )。 3、1·5+1·5+1·5+1·5=( )×( )=( )。 4、7·6的3倍是( ), 5个1·2是( )。 5、已知一个因数3·7,另一个因数是5,积是( )。 。 6、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6·28,如果两个因数都扩大10倍,积是( ),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积是( )。 9.6扩大到原来的10倍是( ), 缩小到原来的 10 1是( )。 7、两个因数相乘的积是21·5,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扩大( ),结果是( )。 8、27×0·5积是( )位小数,0·25×0·6积是( )位小数, 0·65×1·04积是( )位小数,150×6·4积是( )位小数。 9、一个长方形花坛,长是3·5米,宽是0·45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10、把0·47的小数点去掉后,原数就( )到它的( )。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内画“√”,错的在括号内画“×”,5分) 1、在除法运算中,商一定比被除数小。 ( ) 2、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是3,积的小数位数也一定是3。 ( ) 3、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完全相同。 ( ) 4、一个小数是循环小数,那它一定是无限小数。 ( ) 5、求商的近似值与求积的近似值一样,先要算出商,再按要求取近似值。( ) 6、两个小数相乘,积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小数 ( ) 7、13.84×0.1的积有两位小数 ( ) 8、、1.08×0.1的积比1.08×0.01的积小 ( ) 9、5.32×1.8的积保留两位小数是9.58 ( ) 10、3.27×101简便计算是3.27×100+3.27

(完整)五年级上册小数乘除法计算题

五年级上册小数乘除法计算题(一) 5.6×2.9 3.77×1.80.02×96 5.22×0.3 9.99×0.02 4.67×0.9 5×2.44 1.666×6.1 9.432×0.002 5.6×6.5 4.88×2.9 5.61×4.3 8.9×2.4 5.5×55 9.77×0.02 1.384×5.1 8.78×83 2.6×61 0.059×0.2 4.268×1.7 57×5.7 9.46×2.85 17.8×6.4 1.5×4.9 2.5×0.88 5.555×5.2 2.22× 3.33 7.658×8 五年级上册小数乘除法计算商是循环小数的横式答案用简写方法记录,除不尽保留2位 85.44÷16 42.84÷7 101.7÷9 67.5÷15 230.4÷6 21.24÷36 0.736÷23 43.5÷12 35.21÷7 39.6÷24 6.21÷0.03 210÷1.4 51.3÷0.27 91.2÷3.8 0.756÷0.18 0.66÷0.3 11.97÷1.5 69.6÷2.9 38.4÷0.8 15÷0.0五小数乘除法计算题(三商是循环小数的横式答案用简写方法记录,除不尽保留2位小数) 8.2÷0.12 0.8÷0.9 76.4÷5.4 4.7÷3 1.25÷1.2 32÷42 14.36÷2.7 8.33÷6.2 1.7÷0.03 2.41÷0.7 0.396÷1.2 0.756÷0.36 15.6×13 0.18×15 0.025×14 3.06×36 0.04×0.12 3.84×2.6 5.76×3 7.15×22 90.75÷3.3 3.68×0.25 16.9÷0.13 1.55÷3.9 小数乘除法计算题(四)商是循环小数的横式答案用简写方法记录,除不尽保留2位) 3.7×0.016 13.76×0.8 5.2×0.6 8.4×1.3 6.4×0.5 4.48×0.4 5.25×5 35.4×4.2 0.042×0.54 0.76×0.32 0.25×0.046 2.52×3.4 1.08×25 0.12×0.5×0.16= 4.8×0.25 0.125×1.4 2.5÷0.7 10.1÷ 3.3 10.75÷12.5 3.25×9.04 五年级上册数学递等式计算题(一)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2.5×7.1×4 16.12×99+16.12 5.2×0.9+0.9 7.28×99+7.28 4.3×50×0.2 64-2.64×0.5 26×15.7+15.7×24 (2.275 +0.625)×0.28 3.94+3 4.3×0.2 1.2×(9.6÷2.4)÷4.8 8.9×1.1×4.7 2.7× 5.4×3.9 3.6×9.85-5.46 8.05×3.4+7.6 6.58×4.5×0.9 2.8×0.5+1.58 32+4.9-0.9 4.8-4.8×0.5 (1.25-0.125)×8 4.8×100.1 56.5×99+56.5 7.09×10.8-0.8×7.09 4.85 + 0.35 ÷ 1.4 8.7 × 17.4 - 8.7 × 7.4 12.5×0.4×2.5×8 0.87×3.16+4.64 9.5×101 0.68 ÷(5.2 -3.5)× 1.25 五年级上册数学递等式计算题(二)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4.4×0.8-3.4×0.8 (9.37+9.37+9.37+9.37)× 2.5 2.37×6.3+2.37×3.7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除法知识点整理

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教学知识点: 1、计算 (1)小数乘法 会计算小数乘法。 小数乘法计算法则: ①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或个位)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求积的近似值:算出精确值后再根据要求保留相应位数 4、求近似数的方法⑴四舍五入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能用简便方法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32+4.9-0.9 4.8-4.8×0.5 (1.25-0.125)×8 7.09×10.8-0.8×7.09 4.8×100.1 56.5×99+56.5 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也扩大(缩小)多少倍。

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积就扩大它们的乘积倍。 小数乘法中的比大小 当一个因数大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0) 当一个因数小于1时,积小于另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0) 当一个因数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因数。 练习 2.14×8()2.14 0.84×0.27()0.84 0.35×14()0.35×8() 1.06× 2.5()1.06 2.56×8.32()8.32 1.8×23()23 2.7×0.43()2.7 3.6×0.15()3.6 (2)小数除法 会计算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法则: 利用商不变性质,将除数变成整数,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再根据除数是整数的方法进行计算,除到哪位商哪位,被除数的小数点和商的小数点对齐。 求商的近似值:根据要求除到所需保留位数的后一位即可。 能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小数除法的简算,能进行小数除法的估算。 循环小数: ①能正确的识别循环小数、有限小数 ②能根据余数的特点正确的找到循环节,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③能够进行循环小数和有限小数的比大小。会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④循环小数相关概念 有限小数: 小数位数是有限的小数。 小数 循环小数 无限小数: 小数位数是无限的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点乘除法计算练习题合集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期计算练习题集 列竖式计算 2.14-0.9= 0.75-0.38= 3-2.25= 1.57+ 3.43= 18.54-9.9= 36×99= 3.24÷0.24= 22.8÷3= 5.98÷0.23= 19.76÷5.2= 3.81÷7= 32÷42= 246.4÷13= 2.17÷0.7= 5.3+6.7= 0.25×0.046= 0.396÷1.2= 0.756÷0.36= 15.6×13= 0.18×15= 0.025×14= 3.06×36= 3.84×2.6= 5.76×3=7.15×22= 90.75÷3.3= 3.68×0.2= 16.9÷0.13= 1.55÷3.9= 3.7×0.016= 13.76×0.8= 8.8 ×9.5= 8.4×1.3= 6.4×0.5= 4.48×0.4= 0.042×0.54= 0.76×0.32= 2.52×3.4= 1.08×25= 4.8×0.25=10.1÷3.3= 10.75÷12.5= 3.25×9.04= 12.5×8.8= 0.43×0.28= 6.45×0.73= 3.08×0.43= 1.5×26.7= 5.22÷29= 5.98÷0.23= 19.76÷5.2= 18.72÷3.6= 62.4÷2.6= 0.544÷0.16= 1.44÷1.8= 11.7÷2.6= 19.4÷12= 5.98÷0.23= 19.76÷5.2= 10.8÷4.5= 21÷1.4= 8.84÷1.7= 6.21÷0.03= 1.89÷0.54= 0.51÷0.22= 7.1÷2.5= 1.998÷0.54= 1.28÷0.16= 2.1÷0.4= 2.56÷3.2= 50.18÷3 8.6= 4.68÷7.5= 14.7÷0.07= 5.4÷0.15= 124.8÷0.24= 23.4÷5.85= 25.2÷6= 34.5 ÷15= 1.8÷12= 24÷15= 1.8÷12= 6.3÷14= 72÷15= 14.21÷7= 1.26÷18= 43.5÷29= 18.9÷27= 1.35÷15= 28.6÷11= 20.4÷24= 3.64÷52= 15.6÷12= 328÷16= 1.35÷27= 7.65÷0.85= 1 2.6÷0.28= 35.4×4.2= 0.042×0.54= 0.76×0.32= 5.22÷29= 18.72÷ 3.6= 0.25×0.046= 2.52×3.4= 1.08×25= 4.67×0.9= 5×2.44= 1.666×6.1= 9.432×0.002= 5.6× 6.5= 4.88×2.9= 5.61×4.3= 8.9×2.4= 5.5×55= 9.77×0.02= 1.384×5.1= 8.78×83=

小学四年级数学手抄报资料

小学四年级数学手抄报资料 趣味数学故事(1): 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著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趣味数学故事(2):情侣资料 当高斯还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想借上课的时光处理一些自我的私事,因此打算出一道难题给学生练习。他的题目是: 1+2+3+4+5+6+7+8+9+10=? 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自我也就能够藉此机会来处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转眼的时光,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老师看了,很生气地训斥高斯。 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老师听了吓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因为 11+11+11+11+11=55,所以我就是这么算出来了。”老师同学听了以后,都对高斯竖起了大拇指。之后的高斯长大后,成为了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趣味数学故事(3): 鸡兔同笼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就记载了这个搞笑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方数,有35个头;从下方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你想明白《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 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 因此,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除法试卷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除法试卷 一.计算: 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0.2×5﹦7.78+2.2 =1.25×0.8 =100×0.1﹦ 2.5×0.4×5﹦1-0.26=6.6÷0.66 =4÷0.8= 5.37×0 4.63 = 9.6÷6 = 2.列竖式计算:(积保留一位小数) 3.7×1.3=65×2.05=12.8×7.8= 16.9÷0.12=4.2÷0.1=585.5÷25= (商用循环小数表示)(商保留两位小数)(用乘法验算) 3.简便计算: 2.37×2.72.5×1.25×324.8×101 4.4×252.64÷5÷0.23.8×10.1 14.9×3.3 14.9×7.70.23×24 2.3×8.6-23 二.填空: 1.0.98÷0.7 =()÷72.3÷0.15 =()÷155.8×2.4=0.24×(2.用10千克小麦可磨面粉8千克,平均每千克小麦能磨()千克面粉。 3.一只大象重5.1吨,是一头牛体重的15倍。这头大象比这头黄牛重()吨.4.2.252525……的简便写法记作(),它的循环节是()。 5.1.984保留整数约是(),精确到十分位约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6.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4.5×0.6○4.52.76×1.52○1.524.32÷0.2○4.321.96×1○1.96 8.95÷1.5○8.955.2×0.8○5.2÷0.86.3÷2.1○6.3×2.1)7.李明从学校到少年宫,每小时走4.5千米,0.6小时可以到达。如果每小时只走3千米,要()小时才能到达. 8.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取近似值是2.5,原来这个两位小数最小是()。 9.木工师傅要把一根长2.4米的木条锯成0.6米的小木条,如果每锯一段要3分钟,把这根木条锯完需要()分钟。 10.服装厂有300米布,每套衣服用布3.2米,这些布最多可以做()套衣服。 三.选择题: 1.两个因数都是0.36,写成算式是() A0.36×2B0.36×0.36C .036 0.36 2.与0.3×1.21的积相等的式子是()。 A3×1.21B12.1×0.03C 3×0.121 3.下列小数是无限小数的是()。 A3.96B .6.8501C7.501… 4.如果一个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6,那么这个数的最大值是()。 A3.64B3.66C 3.59 四.列式计算下面各题: 3.46与2.7的积再加上 4.08,和是多少?8与2.4的差是1.4的多少倍?五.应用题:

【免费下载】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

阿拉伯数字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0、1、2、3、4、5、6、7、8、9这些数字。那么你知道这些数字是谁发明的吗? 这些数字符号原来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传到阿拉伯,又从阿拉伯传到欧洲,欧洲人误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就把它们叫做"阿拉伯数字",因为流传了许多年,人们叫得顺口,所以至今人们仍然将错就错,把这些古代印度人发明的数字符号叫做阿拉伯数字。 现在,阿拉伯数字已成了全世界通用的数字符 九九歌 九九歌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乘法口诀。 远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在当时的许多著作中,都有关于九九歌的记载。最初的九九歌是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因为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所以取名九九歌。大约在公元五至十世纪间,九九歌才扩充到"一一如一"。大约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纪,九九歌的顺序才变成和现在所用的一样,从"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 现在我国使用的乘法口诀有两种,一种是45句的,通常称为"小九九";还有一种是81句的,通常称为"大九九"。 数学符号的起源 数学除了记数以外,还需要一套数学符号来表示数和数、数和形的相互关系。数学符号的发明和使用比数字晚,但是数量多得多。现在常用的有200多个,初中数学书里就不下20多种。它们都有一段有趣的经历。 例如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在通用"+"号。 "+"号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μ"最后都变成了"+"号。 "-"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用作减号。 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 ",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对,而赞成用"· "号。他自己还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这个符号现在应用到集合论中去了。 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他认为"×"是"+"斜起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

小学五年级小数乘法竖式计算题500题

3.5×6.3 0.72×1.5 2.05×0.4 12.4×27 2.3×12 6.7×0.3 2.4×6.2 0.56×0.24 6.7×0.3 0.56×0.04 3.7× 4.6 0.29×0.37 6.5×8.4 56×1.3 3.2×2.5 2.6×1.08 0.87×7 3.5×16 12.5×42 1.8×23 0.37×0.41 1.06×25 7×8.06 0.6×0.39

0.86×1.2 2.34×0.15 21×2.84 4.32×8 6.8×25 2.58×3 58×1.6 36×2.4 2.56×3.7 1.56×0.08 1.03×5.3 0.208×2.5 1.12×1.1 0.326×1.3 6.5×6.5 3.3×2.6 0.98×5.5 2.1×2.15 5.2×2.9 0.48×8.1

9.99×0.02 4.67×0.9 5.54×2.44 1.666×6.1 9.432×0.002 5.6×6.5 4.88×2.9 5.61×2.1 8.9×2.49.77×0.02 1.384×5.18.78×83 2.6×610.059×0.2 4.268×1.757×5.7 9.46×2.8517.8×6.4 1.5×4.9 2.5×0.88

5.555×5.2 2.22×3.337.658×853 6.02×0.3 56.78×8 5.6×2.9 3.77×1.80.02×96 5.22×0.39.99×0.02 4.67×0.95×2.44 1.666×6.19.432×0.002 5.6×6.5 4.88×2.9 5.61×4.38.9×2.4 5.5×559.77×0.02 1.384×5.18.78×83 2.6×610.059×0.2

小学五年级小数乘除法计算题大全

五年级数学上 一.用竖式计算。 15.6÷24= 0.138÷15= 1.35÷27= 0.416÷32= 2.688÷0.56= 10.625÷25= 0.375÷0.025= 0.16÷0.25= 126÷45= 15÷0.06= 10÷0.004= 2.7÷7.5= 25.6÷0.032= 56.28÷67= 105÷75= 6.75÷15= 22.4÷4= 1.8÷12= 6.7×0.3= 2.4×6.2= 0.56×0.04= 3.7×4.6= 0.29×0.07= 6.5×8.4= 1.8×23= 0.37×0.4= 1.06×25= 7×0.86= 0.6×0.86= 27×0.43= 4.8×0.25= 1.5×105= 二.口算。 0. 8×25= 1.25×8= 0.25×4= 10÷0.5= 1000÷0.8= 234×0.1= 456×0.001= 4÷8= 6÷12= 3÷15= 30×0.9= 3.2×100= 三.简便算法。 2.32×6.5+7.68×6.5 6.345×2.54+6.45×6.345+6.345 64×0.125 1.25×64×0.125 25×0.32×12.5 6.8×0.5 28.6×0.5 537.5×5 416.24×25 438.4×125 4.5×4×0.5 420×0.25 36×0.5 438.9×5 3.6÷0.25 0.48÷1.25 96000÷125 2.4÷0.125 7.2÷2.5 37×8×1.25 2.5×104 一、直接写出结果。 0.8+0.6= 1.25×80= 5.24+3.76= 625×0.8= 4.2-3.6= 0.32÷16= 13+0.26= 9.6÷16= 14.5-0.24= 4÷8= 1.3+8.46= 0.8-0.45= 5×2.4= 1-0.01= 8.1÷3= 2.4÷12= 250×0.4= 20.5+2.05= 37.5×400= 0.78+2.2= 1.5×8= 6×1.5= 25×0.4=9.6÷16= 4-0.04= 4.15+0.85= 10-0.1= 0.13×7=9.6÷4=0.16÷8= 二、列竖式计算 1.64+ 2.35= 8.65-6.31= 28.448÷14=0.58×250= 12.5+ 3.6= 10.88÷34= 10-7.64= 1.86×7= 13.88-6.29= 926×0.15=8÷500= 6.3+7.93= 13.6+8.46= 100.2-2.28= 44÷9(精确到百分位)23×7.06=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除列竖式计算

7.658×850.18×150.025×14 3.06×36 3.7×0.016 53×2.07 36.02×0.356. 78×8 1.55÷3.9 16.9÷0.13 0.04×0.123.8 4× 2.6 1.89÷0.547.1÷0.252 2.78÷ 3.47×0.62 12.25÷0.573. 5×0.11.64÷4 11.55÷3.9 7.564×0.89 0.15×2.34 0.48×350 7.94×0.98 56.2×4.98 36.9×21.3 1.96×8.5 80.4×0.35 6.25×1.04 0.056×0.1512 .5×4.8 4.2÷28 5.76×1.37.15 ×2215.6×133 .68×0.253.7 ×0.0160.45× 102 2.05÷0.826.5 09÷0.27 29÷22(保留2 位小数)28.448÷14= 32×6.07 1.64+ 2.35 8.65-6.31 28.448÷14 0.58×250 12.5+3.6 10.88÷34 10-7.64 1.86×75 13.88-6.29 926×0.15 8÷500 26.3+7.93 13.6+8.46 100.2-2.28 44÷9(精确到 百分位) 23×7.06 4.04×250 5.555×5.22.2 2×3.33 8.5×3.613.88 -6.299.25× 16 8÷50 0.99+1.1 12.6+7.43 25.8÷6 22.8÷3 5.98÷0.23? 19.76÷5.2 6.8÷443.5÷1 2 11.7÷2.6 1.44÷1.8 4.48÷3.2 42.84÷70.48 ÷1.66.8÷4 0.72÷122.9÷ 1024÷50.7÷0 .01101.7÷935 .21÷7 67.5÷15230.4 ÷621.24÷360 .736÷2339.6 ÷2485.44÷16 0.48÷1.6 3.24÷2.4? 4.19÷3487.7 ÷853.59÷348 .2÷8 2.5÷5 3.4÷22 8.26÷6.285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