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8年中国新闻学研究回顾

2008年中国新闻学研究回顾

2008年中国新闻学研究回顾
2008年中国新闻学研究回顾

2009年第2期 总第100期

新闻大学

JOURNALISM QUARTERLY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是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年,又是从年初的南方冰雪灾害、“3.14”拉萨等地的打砸抢烧事件到“5.12”汶川大地震、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等大事的发生年,这些重大新闻事件的发生使2008年的新闻学研究结合现实问题热点,体现出学术研究与现实焦点的良性互动。2008年5月1日起《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在建设公开透明的政府,保障公众知情权、监督权方面带来深刻影响。胡锦涛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发表的关于党的新闻和宣传工作讲话, 使用了很多新闻传播学的概念,强调我们的新闻和宣传工作要按新闻传播的规律办事,并指出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同时胡锦涛视察人民网,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高度重视,标志着中国民

主政治发展的新进程。[1]现代民主政治的两大表征,是政府信息公开与公民参与,这两大表征在

2008年都有所进展,并直接反映在新闻学研究上。

本文在梳理去年新闻学部分核心期刊的基础上,试图对该年度新闻学研究的特点、一些重要研究议题的主要观点以及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做一简要勾勒。

一、研究概述及特点

1、总结与反思中国30年新闻改革。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与此相关的新闻改革30年成为该年度新闻学研究关注的一大热点议题,新闻学各大核心期刊均策划、刊登了相关主题的文章或特别栏目,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回顾和反思了新闻改革30年各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改革面临的瓶颈及问题。学者们考察了

改革开放30年间新闻报道、新闻评论以及新闻编辑业务等方面的变化[2],总结了新闻传播业30年

来的三次反思及三次学术讨论引发的三次思想解放[3],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未来新闻改革的发展方

向。

2008年中国新闻学研究回顾

李良荣 周晓红(复旦大学 新闻学院,上海 200433)

[作者简介] 李良荣,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

周晓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新闻系讲师

·新闻理论·【摘 要】本文以1987年中国的深度报道为研究对象,从主题、文本、报道思维等角度总结了当年深度报道的主要特征,进而考察作为内部因素的职业意识与作为外部因素的社会环境对新闻生产的复杂影响。文章以媒介社会学为研究视角,采用个案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在对“深度报道年”特征及动因进行描述的基础上,试图揭示职业意识、新闻生产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复杂交错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新闻生产 ;职业意识;社会环境;深度报道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2、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与落实以及领导人的重视成为新闻学研究的重要推动力。

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信息产业部、税务总局、广电总局6部委联合署名的《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1号文)。这意味着数字电视发展由部门战略升级为国家战略,并给数字电视产业的融资带来了利好消息。[4]《政府信息公开条例》5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意味着报刊、广播、电视的政府报道与信息披露将有法可依,在建设公开透明的政府,保障公众知情权、监督权方面带来深刻影响。[5] 5月6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刊柳斌杰在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会的讲话说,国有企事业单位主办的非时政类报刊在第一阶段完成改革,第二阶段是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主办的非时政类报刊改革,第三阶段是部委所办的报刊改革。力争三年建立新体制的基本框架,完成中央交给我们的重塑市场主体和培育战略投资者、实现科学发展的任务。这推动中国报刊改革进一步落实为三步走,为新闻出版业改革确定路线图及时间表。[6]

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并发表重要讲话,使用了很多新闻传播学的概念,强调我们的新闻和宣传工作要按新闻传播的规律办事。总书记站在总揽全局的高度,要求新闻传播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做到五个“创新”,把握三性(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研究现状和受众心理,舆论分析,设置议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机制,第一时间,权威发布,等等,这些新闻传播学界现在经常使用的概念, 已经变成了党的主要领导人的话语。胡锦涛总书记还在人民网通过强国论坛与网民交流,表明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网络媒体在现代执政中的作用,也提出了积极运用网络媒体,正确引导、创新引导网络舆论、不断提高执政水平的要求。

[7]6月26日《南方周末》报道认为,“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直面公众的提问,彰显最高领导层对网络强大影响力的首肯”,“同时亦显示官方对网络这块‘阵地’的重视与管理进入到新阶段”。[8]

这一系列的政策与法规的完善与落实以及领导人的讲话成为2008年新闻学研究的推动力,有关信息公开、网络舆论引导、新闻出版业改革、新媒体发展等论题的探讨在此助力下掀起新一轮研究高潮。

3、重大新闻事件的层出不穷推进新闻学研究的现实关注度,新闻学研究由新闻事件而聚焦。

2008年从年初的南方冰雪灾害、“3.14”拉萨等地的打砸抢烧事件到震惊中外的“5.12”汶川大地震和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神七飞天,以及三鹿问题奶粉事件等重大新闻事件的发生为新闻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着眼点,推动了新闻学研究一轮又一轮的高潮。

新话题引起人们对新现象的深层思考,丰富了原有研究领域的内涵,如网络舆论监督、危机传播、信息公开、国家形象等;老话题则由于有了新角度或新的切入点,加深了人们对原有问题的认识,如新闻自由、新闻价值、舆论监督、传媒改革等。

二、2008年新闻学重要研究议题

1、中国新闻改革三十年

对于中国新闻改革的发展及规律,有学者总结了新闻传播业经过改革开放30年发展,在五个方面的长足发展和进步以及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新课题。[9]有学者认为中国新闻界经历了三次反

思。这三次反思确立了中国的新闻改革和新闻工作必须坚守的三条底线:新闻真实性是最基本要求,党性原则是最基本原则,“公共利益至上”是最基本理念。[10]并总结了中国新闻界在新闻改革30年过程中,有过三次学术讨论,带来了观念的革新与实践的积极探索,对新闻媒体功能的多元化、双重属性的确认以及新闻业社会责任的加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化。[11]

有学者提出认知由“增量改革”到“语法革命”是当前中国传媒业基本发展逻辑的深刻转型,必须改变过去所谓的在过去“存量”现实基础上对于社会发展要求做一种有限的调适的“增量改革”,而把已经极大扩张了的、处于散乱无序和不合理约束中的媒介“单词”借助“语法”改变的这根红线串成表达时代要求的传播“语句”。[12]有学者通过对媒体受众覆盖率、受众媒介接触时间、媒体经营收入分布和媒体发展空间等方面的统计分析,指出是传媒竞争促进了媒体格局的变化;媒体格局的变化是技术、市场、制度三股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媒体格局的变化始终遵循满足受众与市场需要的目标;媒介融合是当前媒体发展的主流与趋势。[13]对于亟需深入探讨的传媒体制改革目前面临的困境,有研究者指出中国新闻改革3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 新闻观念更新和新闻实务改革发展到一定深度, 往往会遇到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弊端所设置的种种障碍。[14]有研究者认为直至今天,真正意义上的舆论监督,依然坚冰难破。一年多来,前些年出现频率很高的“新闻体制改革”,也在官方文件中悄然消失。中国报纸的产业化发展在到达“报业集团”这个高点之后,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报业集团只有在完成对自己身份的真正确认后,才可能找到突破方向。[15]有研究者基于传媒“双重属性论”的“混合型体制”,认为作为政府与传媒之间“合意”的产物,曾经成功地舒展了传媒的产业发展,但却使传媒产业性张大成为事实性的单一属性,使政府主导的传媒体制改革陷入困境。因此,摆脱传媒属性的“二元思维”,基于公共性的多元属性结构观,制度性地导入公共利益,重建我国传媒系统结构,是传媒体制改革的合理性路径。[16]

还有一些学者总结和探索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新闻业务方面的发展及成就。有学者从考察报道选题的拓展、报道时效的提高、选题禁区的突破、报道模式的更新和记者工作方式的变化五个方面, 回顾三十年来新闻报道的演进历史, 并试图从中透视新闻业的功能的转变的轨迹。[17]有学者从微观业务创新、宏观业务拓展和业务融合发展三个方面总结并分析了新闻编辑业务的改革成就与发展趋势。[18]

2、灾难报道与危机传播

2008年以来,从年初的南方冰雪灾害、“3.14”拉萨等地的打砸抢烧事件到“5.12”汶川大地震、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等突发重大新闻事件的发生,使灾难报道与危机传播再一次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对冰雪灾害、地震、毒奶粉等危机事件的处理进行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危机传播已经成为国内发展最为迅速的研究领域之一。如果说,前几年的危机传播理论还停留在“谣言止于公开”的呼吁上,那么2008年的危机传播进一步从不同方面深入分析和总结了危机传播基本准则与尺度和危机管理、危机事件中的舆论动员、政府如何建立危机传播机制的阶段等具体问题,尤其结合全球化和风险社会等理论背景,探讨危机传播与国家形象的确立等。

(1)灾难新闻报道理念

有研究者梳理了新中国建立59年来新闻媒体在灾难新闻报道理念上发生的一些转变,并以1978年、2003年的两个转折点为界对这些转变进行了时间上的划分。最后就导致灾难新闻报道理念发生转变的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19]有学者认为我国灾害报道的话语体系是宣传理念和事实理念共同建构的结果,其中宣传理念据主导地位,事实理念具有局域呈现的特征。灾害报道强有力地体现了主旋律,传媒交流信息和监督行政权力的功能体现不足。面对风险社会,管理者应当给予传媒更大的政策空间,使之按照事实理念来报道灾害事件,履行监测环境的职能,以降低社会风险。

[20]

(2)危机传播的基本准则与技巧、尺度

有研究者探讨了危机传播的基本准则与尺度,认为“危机传播”这一范畴比“灾害报道”或 “灾难新闻”或“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更具有理论的概括力与解释力。开放是危机传播的首要原则,必要而适当的控制则是危机传播的内在要求,是危机传播的重要原则。危机传播的控制性原则必须建立在开放性原则的基础之上。[21]有学者指出,在灾难性时间中,政府、新闻传媒和公众三者之间,围绕信息的发布、传播和接受而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较之正常情况下更凸现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22]有学者认为要坚持以大局为重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把握好危机传播的时机,控制好危机传播的度,增强危机传播的策划意识。[23]

有学者认为歪曲真相、杜撰口碑、操控舆论是无良网络公关的“三宗罪”。当下刻不容缓之举是亡羊补牢,尽快整治无良网络公关,阻断其发展势头,还网络世界一个洁净的环境。对此,相关政府监管机构和行业管理组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4]有学者在探讨了具体危机公关技巧的操作边界之后,提出其实还应该关注危机公关的伦理底线。[25]还有论者认为公共关系作为一种商业学问,当下成为了企业与媒体问的行业潜规则,通过“三鹿事件”的文本,探究“危机公关”的职业底线,引入公关5S原则(即承担责任原则Shouldering the Matter、速度第一原则speed、真诚沟通原则Sincerity、权威证实原则Standard、系统运行原则System)。[26]有学者则认为因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公关合法性的讨论,根源于公关“元理由”及其承载的价值前提的缺失。批判了国内学界长久以来操持的所谓管理说、关系说和传播说等虚设的争论,从逻辑层面提出公关的“元理由”为对话。[27]

有研究者从《南方周末》震灾报道引发的争议谈起,认为争议焦点凸现灾难报道理智与情感的冲突;激烈的争论折射社会对新闻多元化的不适应。[28]

(3)危机传播中媒体的责任

学者们结合2008年发生的一系列突发事件探讨了危机传播中媒体的责任问题。

有研究者以南方雨雪灾害报道为例,对大众传媒在社会发展中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应扮演的社会角色进行探讨,认为社会风险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大众传媒在应对社会风险时担负着为社会各阶层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应充分发挥其社会整合功能,为社会公众搭建完善的传播渠道,同时要培养受众的风险意识,完善媒介自身的体制。只有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达到完美的融合,才能构建和谐的媒介文化,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29]

有论者从三鹿事件看媒体的社会责任,发现身处“三鹿奶粉”风暴中心的媒体曾遭遇社会责任、经济利益和行业道德等多重的现实考量和尴尬选择。[30]有学者则从汶川地震后“母爱短信”报道看媒体的转载核实责任,认为在失实报道乃至虚假新闻屡禁不止的现实形势下,我们不应减轻、而是应强化转载媒体的核实责任,以此力争杜绝以讹传讹现象的出现。[31]有研究者从风险社会的角度,说明食品安全问题为什么会变成了食品安全的报道问题,指出把责任全归之于媒体是不公平的。[32]

有研究者则从汶川地震报道入手,认为从“集体失语”到“媒体盛宴”,中国新闻灾难报道完成了一个美丽的转身,有关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验证了这一点。不过,转身背后依然存在许多“次生灾害”,危及着新闻业的健康发展。[33]有研究者指出在汶川大地震中,我国记者和新闻媒体的良好表现有目共睹,但是也存在一些不顾及灾难当事人内心感受、忽视人文关怀等有违新闻职业伦理的行为。提出加强新闻职业伦理教育,修订《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建立灾难事件报道资源共享机制,使新闻职业伦理成为我国新闻工作者和媒体的一种自觉意识和自律行为。[34]

(4)危机传播与国家形象

有研究者从危机管理的视角, 考察其中的舆论动员现象, 并从国家应对突发事件的战略高度, 来深入分析这一事件背后体现出的舆论动员机制和内在规律,认为民间力量在舆论作用下具有了某种自组织特性。民间力量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重要作用应当受到进一步关注。民间声音在

舆论动员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或许会在未来得到进一步提升, 这可能会成为未来中国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的一种发展趋势。[35]有研究者对政府应对群体性突发公共事件的公关策略,以及媒体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加以分析。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包括危机预防、处置、测评等在内的危机传播机制。内地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应坚持国家利益原则,在应对危机事件时,发挥信息传播、舆论缓释和引导功能,促进危机事件的妥善解决,维护政府形象,真正担当起危机传播中心的角色。[36]

而面对全球化传播时代以及拉萨事件、奥运火炬传递等一系列国际传播事件,学者们开始关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有学者认为,大众传媒在国家形象塑造中起到重要作用。奥运会被认为是在国外塑造一国正面形象的最有利的时机之一。并总结了奥运会期间俄罗斯大众传媒对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特点既取决于现阶段中俄关系的发展,也取决于俄罗斯社会本身的特点和俄罗斯人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37]有学者认为西方传媒竭力捕捉北京奥运会中的政治性信息,并把负面新闻作为报道的突出内容,归根结底,是其意识形态、新闻思维双重作用的结果。西方传媒、记者的新闻价值观决定了西方主流传媒,尤其是美国传媒对北京奥运会的报道必然以负面报道为主。

[38]有学者认为北京奥运开幕式这场由中国主导的国际议程设置, 在其传播效果上获得了巨大成功, 中国在国际话语权的争夺战中占据了前所未有的主动。但我们也不应忽视西方媒体的“刻板成见”, 需要借助有效的对外传播去攻破那些根深蒂固的偏见堡垒。[39]

3、公民的知情权与表达权

基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5月1日起正式施行,学者们进一步以此为中心话语进行了多方面深入探讨。有学者认为应根据服务 “四权”保障的高标准来设计传媒的新布局、新格调、新形式。为了新时期的“四权”保障, 新闻传播界在理念、体制、机制和方法上要有更多的思想解放,更多的思路创新, 更多的求真务实的努力。[40]有学者指出中国的新闻媒体应该借新一轮政治体制改革的机遇, 在体制上实现创新与突破, 真正地为公众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以及其他民主权利的实现搭建一个坚实、广阔的平台。[41]研究者们论述了我国信息公开制度对新闻报道的影响[42],认为汶川地震报道践行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43],并进一步提出充分公开信息、保障公众知情权应成为新闻报道的常态和制度性安排。[44]

有学者指出知情权(权利)与保密权(权力)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一对基本矛盾。随着中国进一步推动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实施,重构中国保密制度已经势在必行。科学界定政务信息的公开与保密,协调公开与保密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和矛盾,需要在知情权与保守国家秘密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并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来保障公民知情权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受损害。[45]

还有一些学者结合2008年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考察信息公开带来的影响,一方面从华南虎照事件中总结政府机关在信息公开方面的沉痛教训,同时通过条例实施后的一次严峻大考——汶川地震灾害信息披露工作中的较好表现及尚存在的问题,探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中国传媒业带来的影响。[46]

有研究者认为20世纪信息不对称是危机产生及危机过程中常见的表现形式。信息完全对称只是一种理想中的状态。在危机事件中,无论是信息的稀缺,还是信息的过度传播,都会引起社会公众的过激反应。媒体在消解信息不对称的过程中往往会制造和强化另一种信息不对称。因此,危机主体通过寻求“精确制导”式的媒体公关,使得其自身与新闻媒体及公众之间实现充分、及时的沟通,以最大限度地消减信息的不对称状态,实现效用最大化,最终化解危机,甚至化 “危”为“机”。[47]

有学者提出重大的灾难性事件发生,媒介、受众、政府间最理想的关系是互信。互信关系的形成是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在危机关头,互信的达成只能建立在政府、媒介、受众对危机事物取得共识的基础之上,而共识的达成只能建立在信息最大限度透明化的基础之上,在这一点

上媒介和政府应该各司其责。[48]

4、网络舆论引导

1月4日《人民日报》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首次增加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认为,中国互联网的舆论平台已十分发达,正在成为舆论形成的新型重要大众媒介,成为民意表达的新的重要平台,成为社情民意中最活跃的部分。“网上舆论开始形成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影响着社会关注点的变化与一些事件的发展动向,并且影响政府的决策”。[49]

6 月20 日,《胡锦涛同网友在线交流》成为各大媒体头条新闻。显然, 胡锦涛视察人民日报社时通过人民网与广大网友交流, 表明了他对网上民意的关注, 网络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信息载体。网络正在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改变中国政府的执政方式和理念。胡锦涛用自己的行动向各级党政官员表示: 要懂得这条沟通渠道的重要性, 重视网络民意。胡锦涛在这种背景下来到人民网, 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这次胡锦涛给予互联网的解读是:“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50]

而今年“人肉搜索”在一次次围剿事件中愈演愈烈的道德“审判官”角色,也显示着网络舆论在中国成为一种力量冲击着现实社会,而这种力量是一把“双刃剑”,其剑锋所指亟待引导和加强。但我们的网络舆论还处在幼年期,人们在看到网络舆论的优势时,也不得不看到,不成熟的网民喜好及有待加强的网络监管都有可能使网络舆论走向另一个方向,严重影响着网络舆论的质量。[51]

随着对于网络舆论研究的重视及进一步深入,有学者开始关注网络舆论的本体概念澄清及研究取向,指出多数研究仍然停留在对网络表达的现象描述上,而对隐藏在其背后的复杂社会背景缺乏分析,概念的含糊和批判研究的缺失制约了研究的深入进行。[52]而有论者提出以现实的目光审视虚拟的世界,透视虚拟空间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现实,应该是网络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53]

对于网络舆论的影响力及其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方面,有学者梳理了新舆论格局下新媒体与传统主流媒体各自扮演的角色,并总结了新舆论格局机制的背后动力与诉求。[54]有学者认为网络传播中的“马太效应”提升了网络传播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这对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形成挑战,提出传统媒体必须正视网络传播的这种力量并加以积极利用。[55]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网络媒体具备议程设置功能, 能够引导网络公众舆论。但是网络舆论只被少数网民所信任, 所以迄今为止网络舆论还不够构成主流舆论。[56]也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人民网强国论坛《中日论坛》舆论领袖2006年半年期间领袖地位变更及其规律,剖析影响领袖地位稳定性的因素[57],并研究了网络舆论领袖测量,指出其存在两个取向:一是将传统舆论领袖测量方法沿用到网络的移植取向,另一个则是根据新媒体特点而开发出来的新方法即革新取向。[58]

对于网络舆论的引导与管理问题,有研究者指出,“让真相走在谣言的前面”, 成为网络媒体集中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59]有学者认为Web2.0鼓励用户创造内容给网络舆论管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提出Web2.0时代的网络舆论管理对策,包括法规管理、加强网络道德规范、技术控制,并且可以培养网络传播中的意见领袖。[60]有论者从新浪播客的五大战役看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指出如何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是网络媒体必须时时思考的问题, 而这一问题, 则与宏观网络环境、网络自律和具体网站运营有着密切的关系。[61]还有学者研究了网络社会的网民素养问题,认为网民的素养需要将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结合起来,提出网络社会的网民素养应该包括:网络基本应用素养、网络信息消费素养、网络信息生产素养、网络交往素养、社会协作素养、社会参与素养。[62]

三、其它问题研究

1、新闻学基础研究及新闻学科建设

基于今年发生的拉萨打砸抢烧事件、奥运火炬传递事件一系列事件,学者们结合时代特征进一步探讨了新闻自由、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等新闻学基本概念。

有学者认为在西方国家,新闻自由的主体是传媒的所有者,言论自由的主体是个人。当传媒的工作者发出的观点或报道与传媒所有人发生分歧时,传媒工作者个人的言论自由不得不服从所有人的观点,否则面临解雇。这是西方国家新闻体制中难以解决的固有矛盾。[63]有学者以中外华语媒体和华语传播学界就西方媒体对中国西藏问题的报道的批评和抗争为切入点,以自身在北美求学及从事传播领域教学和研究的切身经历为依托,强调指出,即使在西方,新闻客观性也不是超历史和超媒体的“普世价值”。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并构建我们对中国新闻传播制度的新的学术想象。[64]

有学者提出与事实符合是新闻真实的基本要求。弄清事实与真相的关系, 是实现真实报道的核心。与真相符合是新闻真实的最高境界。与真相符合, 要求新闻是对报道对象实际情况的反映、呈现既是全面的、客观的, 同时也是正确的。这不仅是对具体新闻报道的要求, 也是对整个新闻报道的一种价值诉求。[65]有学者提出需要重构新闻价值观中的真实性原则。[66]在新闻理论研究方面,有研究者从改革开放30年新闻学学术研究的进步、经验和问题入手,总结了近两年来理论研究的亮点:重大灾难报道、北京奥运会报道、境外记者的独立采访、学术界的活跃,并展望未来中国新闻学研究呼唤标志性成果与自己的学派、大师。[67]有学者认为今天的新闻理论成果是初步的,若干年后才可能出现成熟的论著,确立科学范式。当前,三个新闻理论学派并立,研究者应在理论上下功夫,清除新闻理论探索的各种障碍。[68]还有学者分析了改革开放30年来新闻学基本概念的回归[69],有学者回顾了我国新闻理论框架建构所走过的曲折路程,阐释了其建构的目标、任务、原则及内涵,强调理论框架的建构释学科存在的基础,也是学科成熟的标志,还是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前提。[70]

对于新闻专业教育与学科建设方面,有学者描述了十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的跨越式发展:从“量变”到“质变”、从“单一”到多元。分析了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和研究发展的特点及存在问题。[71]有学者认为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已具备相当的规模,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但也应看到其中存在的阻碍事业发展的诸多弊端和问题,是到了下气力、动真格予以标志性改革的时候了。其主要标志为6个方面:一是培养目标亟待明确;二是招生规模亟待整顿;三是师资结构亟待合理;四是课程体系亟待完备;五是培养模式亟待健全;六是教育经费亟待增加。[72]有学者回顾了30年来我国新闻理论教材逐步回归新闻学本身的变化过程,认为我国新闻理论教材在使用主语时,需区分“新闻”和“新闻业”;厘清传媒的基本职能;将“新闻价值”作为核心概念;同时,还应科学地论证新闻自由问题。[73]对于新闻学研究方法方面的发展,有学者对1995 - 2007年我国四种主要学术期刊进行考察,从研究方法结构上看,大量中国论文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尤其是思辨论证法。量化研究方法层次比较低。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不够重视。[74]有研究者以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三种新闻学过刊为例,回顾并分析了中国新闻学研究中逻辑学思维缺失之历史状况,并从宏观文化背景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反思。认为我国的新闻学研究一直受到“阶级分析法”、“领袖语录演绎法”、“政策引申法”的重大影响,而这些方法,事实上就是古代“圣人之言”的现代表现形式。重“圣人之言”,轻逻辑推理,这是我国新闻学发展的症结所在。新闻学研究需要科学——逻辑的、实证的、分析的——态度。唯有如此,新闻学作为独立的学科,才得以自立于社会人文科学之林。[75]

新闻史研究方面,有学者提出新闻传播史既可以是新闻传播学的重要分支, 又可以是历史学的特别分支。2000 年以来, 新闻传播史研究更多重大突破, 但是,仍然还有相当的发展空间,如

关于中国新闻传播的原始起点、关于断代新闻传播史研究以及关于“文革”时期的新闻传播史研究是非常值得拓展的学术“潜力股”,直接关系着新闻传播史研究的发展走势。[76]有学者提出新闻传播史演进的三大规律,认为一部新闻传播史发展过程,在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媒介及其与环境的互动等方面,不仅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纵向演进和横向发展的辨证统一,而且在时间的推动下,新闻传播史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水平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其在社会整体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从而实现新闻传播螺旋式的进化发展。[77]

新闻学的交叉研究方面,有学者通过对主要期刊的文献分析,从学科本身、传媒产品、传媒组织行为、媒体市场结构、传媒产业结构、产业规制等方面综述了2007年国内传媒经济研究的进展,并指出了今后研究建议。[78]有学者指出对中国国家-社会关系的考察是讨论公共领域与中国传媒关系问题的前提和关键。应摒弃功能主义的认识定势,把握真实的国家-社会关系,理解国家、社会、市场、传媒的复杂动态关系,以及借鉴实践社会学的研究路径。[79]有学者以《感动中国》、北京奥运开幕式为例探讨文化公民身份及其建构,认为原型是召唤文化公民的群体记忆和“身份认同”的重要手段;民族文化价值观是召唤文化公民行动的法宝。[80]还有学者媒介法制建设30年来中国媒介管理法制的体系化。[81]

2、舆论监督。

有学者通过梳理西方学者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权力制约的历史论证,强调现代政治的铁律:绝对的权力绝对的腐败。提出重视和开展舆论监督是实现权力分持和权力制约的有力手段。目前存在一些有害于舆论监督的不健康走势。为构建平衡权力制约与权利维护新机制,应在以下方面采取有力举措:进一步明确舆论监督目的,抓紧舆论监督管理的立法,强化公民参与舆论监督的管理,调动新闻传媒和记者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加强公民在舆论监督中的主体地位,加大舆论监督的透明度。[82]

有学者批评了我国舆论监督中存在的一种现象, 即传媒习惯于以某种权力代表的身份报道需要给予批评的事实, 而不清楚传媒的基本职能是监视或监测环境, 不具备行政督察的职能。文章认为, 舆论监督的主体应该是公众, 传媒在这种监督中显现舆论主体的力量, 保持监视状态而非介入式的督察, 这样做有利于正确地履行传媒职责, 并使其行为具备合法性, 减弱事实的敏感度, 减轻传媒的责任。[83]

有学者以“山西黑砖窑”事件为例,就如何开展对重大社会问题的舆论监督作了探讨,将其概括为四个“并重”:一是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并重,二是异地监督与本地监督并重,三是媒体监督与群众监督并重,四是舆论监督与信息公开并重。[84]

3、个人传播时代与公民新闻

有学者认为对于大众媒体来说, 最值得关注的是,“公民新闻”对普通公民“新闻生产力”的开发正在改写新闻传播的历史, 它不仅鼓励公民关心身边的公共事务, 采集、编辑及传播新闻信息, 而且还鼓励公民创建自己的媒介。如果说, 15年前发生的“公共新闻运动”是大众媒介发起的自我改革运动, 那么, 诞生不足10年的“公民新闻”则是普通民众发起的对于大众传播的革命, 它使传统媒体与新闻传播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85]

有学者认为,当网络时代到来后, 民间新闻传播者以及他们创制的民间新闻, 在整体的新闻传播结构和新闻图景中, 具有了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非常不同的地位和作用。民间新闻会成为新闻内容的最大生产者和提供者,也往往成为组织化新闻的“导火线”或者“放大器”、“扬声器”。[86]并提出社会的新闻图景就是由民间新闻和职业新闻共同建构的。提醒人们注意民间新闻在整个新闻图景中的特殊意义。[87]有学者则提出维基技术推进着公民报道时代的到来,新闻信息传播将因公众的参与而走向媒体与公众共同运营的时代。[88]

对于从公共新闻到公民新闻转向的趋势,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公共新闻似乎也有向“公共与参与式新闻”或称“公民新闻”转向的趋势。“公民新闻”主要强调社会公众不依赖传统媒体而

自主发表观点、形成舆论甚至组织舆论, 以此来影响媒体、影响公共事务的决策。因此, 将来对我们社会的潜在变革作用最大的可能是最新出现的公民新闻, 而不是公共新闻。基于此, 今后, 我们的关注点似乎应该更多地向“公民新闻”转移。[89]

有学者指出对公民新闻进行考察,应该首先明确公民新闻的性质。首先,从实践的层面上看,公民新闻是肇始于美国、繁荣于韩国、流行于全世界的新闻运动;其次,从理论本身的角度看,公民新闻是一种略带新闻民粹主义色彩的新闻思潮;再次,从文本的层次出发,公民新闻是一种由非职业新闻工作者为主体的特殊类型的新闻报道形式;最后,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公民新闻还是一种从民间到民间的,有别于传统大众传播流程的特殊的新闻传播方式。[90]有学者指出现代社会是以公民为本的社会, 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 就是从臣民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型。要完成这一转变, 党政官员、党领导的传媒,有责任以身作则, 并促进公民意识的普及。[91]

有学者则提出对网络来源的公民新闻的价值和地位, 仍然应该做审慎的判断。互联网新闻目前仍然无法承担起新闻业的全部责任, 而网络上的公民新闻更是难以取代新闻业的全部舆论功能; 互联网新闻业及形形色色的准新闻业( 例如公民新闻) 仍然只是当代有效社会传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已。过高估价网络公民新闻的地位, 乃至试图以此取代专业主义新闻工作是不恰当的。真正具有宏观意义的公民新闻——暂且定义它为全景公民新闻, 实际上是由传统媒体新闻、专业网络新闻和网络( 及其他新媒体支持的) 公民新闻三者共同构成的。[92]

四、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纵观2008年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研究话题较往年相对集中,新闻学研究更多围绕新闻改革30年及追踪年中各重大新闻事件等热点进行总结、反思性研究,而新闻学本体研究则相对弱化。同其他一些人文学科相比底蕴不足,新闻学还应不断增加厚度。倡导学者深入研究新闻学科基本规律,科学地建立学科框架。实现“三个并重”:一是跟踪与超前研究并重;二是研究现实问题与研究原理并重;三是学术研究与教学并重。[93]

注释:

[1]谢新洲:从虚拟走向现实——互联网影响力调查 光明日报2008年7月10日

[2]张征:新闻报道三十年的发展演变趋势 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0期;蔡雯:创新、拓展与重构——新闻编辑业务改革三十年 国际

新闻界2008年第10期

[3]李良荣 李彩霞:守住底线——论新闻界的三次反思 新闻大学 2008年第1期;李良荣 戴苏苏:新闻改革30年:三次学术讨论引

发三次思想解放 新闻大学2008年第4期

[4]孙正一 柳婷婷:新闻业回望(上) 新闻记者2008年第12期

[5]陈力丹 陈秀云:2007年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 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 1期

[6]孙正一 柳婷婷:新闻业回望(上) 新闻记者2008年第12期

[7]刘建明:正确、积极、创新运用与引导网络舆论——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中国记者2008年第7期

[8]孙正一 柳婷婷:新闻业回望(上) 新闻记者2008年第12期

[9]童兵:改革实践与理论创新的互动——纪念中国新闻改革与新闻学研究30周年新闻大学 2008年第2期

[10]李良荣 李彩霞:守住底线——论新闻界的三次反思 新闻大学 2008年第1期

[11]李良荣 戴苏苏:新闻改革30年:三次学术讨论引发三次思想解放 新闻大学2008年第4期

[12]喻国明:中国传媒业三十年:发展逻辑与现实走势 青年记者2008 年2月下

[13]郑保卫 李洋 郭平:试论当前我国媒体格局变化的现状及特点 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3期

[14]童兵:正确的抉择 重大的胜利——纪念中国新闻改革30年 新闻记者 2008年第6期

[15]辜晓进:进步与彷徨——中国新闻改革若干难点回眸 青年记者 2008 年第4期

[16]徐卫华 简婷:基于多元属性的结构重建——我国传媒体制改革刍议 新闻大学2008年第2期

[17]张征:新闻报道三十年的发展演变趋势 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0期

[18]蔡雯:创新、拓展与重构——新闻编辑业务改革三十年 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0期

[19]王蕾:论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理念的转变 新闻大学2008年第4期

[20]朱爱敏:也论我国灾害报道的理念 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4期

[21]董天策:在开放与控制之间:危机传播的基本准则与尺度—汉川大地震新闻报道的经验与启示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4期

[22]丁柏铨:再论灾难性事件中政府、新闻传媒与公众的关系 新闻大学2008年第3期

[23]郑保卫、 邹晶:论公共危机事件中的新闻传播及其策略 新闻爱好者(理论版) 2008年第1期

[24]唐远清:由“奶粉事件”论无良网络公关的危害 新闻记者2008年第11期

[25]廖卫民:论危机公关的传播本质和伦理底线——基于“奶粉事件”危机传播的案例分析 新闻记者2008年第11期

[26]龚莉萍:三鹿事件:拷问危机公关职业底线 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0期

[27]胡百精:公关、对话及其可能性——从三鹿奶粉事件看公关的价值前提 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0期

[28]郝洪: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灾难报道——从《南方周末》震灾报道引发的争议谈起 新闻记者2008年第7期

[29]芮必峰、李小军:大众传媒与社会风险——以南方雨雪灾害报道为例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年6 月第6卷第2 期

[30]叶蓉:从三鹿事件看媒体的社会责任 新闻记者2008年第11期

[31]唐远清:从汶川地震后“母爱短信”报道看媒体的转载核实责任 新闻记者2008年第8期

[32]黄旦 郭丽华:媒体先锋:风险社会视野中的中国食品安全报道——以2006年“多宝鱼”事件为例 新闻大学2008年第4期

[33]苏虹:“灾难报道”背后的灾难——对“5.12汶川大地震”灾难报道的一些反思 新闻大学2008年第4期

[34]陈建云:汶川大地震报道中的伦理问题 新闻大学2008年第4期

[35]廖卫民:论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动员——以南方雪灾为例 新闻记者2008年第4期

[36]王伟亮:群体性突发公共事件与危机传播——以贵州瓮安“6?28”事件为例 新闻记者2008年第8期

[37]O.A.巴库林 撰 沈昕编译:俄罗斯大众传媒上的中国形象——以北京奥运会报道为例 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1期

[38]庹继光 刘海贵:北京奥运会:中国国家形象博弈的平台 新闻记者第3期

[39]甘险峰 彭利国:意义输出的成功与中国形象的再造——西方主流媒体北京奥运开幕式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分析 新闻记者2008 年第10期

[40]童兵:保障‘四权’和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十七大报告学习笔记 新闻记者2008年第2期

[41]李良荣 张春华:论知情权与表达权_兼论中国新一轮新闻改革 现代传播 2008年第3期

[42]孙怀君:我国信息公开制度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新闻记者2008年第5期

[43]陈力丹 于庆浩:汶川地震报道践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今传媒2008年第7期

李泓冰:震出来的新闻公开?——汶川大地震报道初探 新闻记者 2008年第7期

[44]林爱珺:5?12震灾报道与信息公开 新闻记者 2008年第6期

[45]林爱珺:基于知情权的国家保密制度研究 新闻大学 2008年第1期

[46]孙正一 柳婷婷:新闻业回望(上) 新闻记者2008年第12期

[47]严立新:危机主体在媒体公关中消解信息不对称的策略选择 新闻大学 2008年第2期

[48]王爱伟:试论危机传播中的知情权 当代传播2008年第3期

[49]孙正一 柳婷婷:新闻业回望(上)新闻记者2008年第12期

[50]陈力丹:胡总书记关于互联网的新思维 人民论坛2008年第07/A期

[51]刘聪:处于“幼年期”的中国网络舆论 法制与社会 2008年第10(下)期

[52]邹 军:试论网络舆论的概念澄清和研究取向 新闻大学2008年第2期

[53]刘建明:正确、积极、创新运用与引导网络舆论——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中国记者2008年第7期

[54]李良荣 张嫄:新老媒体结合 造就舆论新格局 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7期

[55]周勇:网络传播中的“马太效应”——关于华南虎照片真伪事件的实证研究 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3期

[56]李贞芳 古涵 杨孟丹:网络媒体的舆论功能研究 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0期

[57]余红:网络舆论领袖地位稳定性探悉——以人民网强国社区《中日论坛》为例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6期

[58]余红:网络舆论领袖测量方法初探 新闻大学2008年第2期

[59]张剑:让真相走在谣言的前面——突发性新闻事件网络舆论引导探 新闻前哨2008年第11期

[60]匡文波:论Web2.0时代网络舆论的管理 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2期

[61]吕鹂慷 卢金珠:从新浪播客的五大战役看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 新闻记者2008年第6期

[62]彭兰:网络社会的网民素养 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2期

[63]陈力丹:西方新闻自由与言论自由的固有矛盾 新闻大学2008年第3期

[64]赵月枝:为什么今天我们对西方新闻客观性失望?——谨以此文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新闻大学 2008年第2期

[65]杨保军:事实?真相?真实——对新闻真实论中三个关键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新闻记者2008年第6期;杨保军:如何理解新闻 真实论中所讲的“符合” 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5期

[66]林修功:重构新闻价值观中的真实性原则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5期

[67]童兵 陈杰:改革开放30年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理论思考与展望 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2期

[68]刘建眀:学派、理论化与新闻理论研究的障碍 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2期

[69]陈力丹:新闻学发展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改革开放30年来新闻学基本概念的回归 新闻与写作 2008 年第11期

[70]郑保卫:关于新闻理论框架建构的回顾与思考 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2期

[71]赵玉明 庞亮:三十年间两大跨越——改革开放以来从传统新闻教育到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发展 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9期;赵玉眀 庞亮:从新闻学到新闻传播学的跨越 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

[72]刘海贵:中国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企盼标志性突破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年第2期

[73]陈力丹:回归新闻学本体——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新闻理论教材结构的变化 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2期

[74]李 彪: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的构造——对1995 - 2007年我国四种主要学术期刊的考察 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期

[75]王亦高:试论上世纪80年代我国新闻学研究中逻辑思维的缺失 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3期

[76]尹韵公:2000 年以来新闻传播史研究的现状及其走势——以《新闻与传播研究》和《新闻大学》为例 北方论丛2008 年第1 期

[77]张昆:新闻传播史演进的三大规律 新闻大学2008年第2期

[78]喻国明 王斌:从“增量改革”到“语法革命”——2007年我国传媒经济学研究概述 国际新闻界2008第1期

[79]夏倩芳 黄月琴:“公共领域”理论与中国传媒研究的检讨:探寻一种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的传媒研究路径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8年第5期

[80]曾庆香:论文化公民身份及其建构——以《感动中国》、北京奥运开幕式为例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5期

[81]魏永征:中国媒介管理法制的体系化——回顾媒介法制建设30年 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2期

[82]童兵:从人民民主的高度推进舆论监督的意义及举措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 年第2 期 

[83]陈力丹、易正林:舆论监督中传媒的责任是“监”还是“督”? 现代传播2008年第1期

[84]董天策 刘薇:如何开展对重大社会问题的舆论监督——“山西黑砖窑”事件的启示 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2期 

[85]蔡雯 郭翠玲:从“公共新闻”到“公民新闻”——试析西方国家新闻传播正在发生的变化 新闻记者2008年第8期

[86]杨保军:简论网络语境下的民间新闻 新闻记者2008年第3期

[87]杨保军:新闻的社会构成:民间新闻与职业新闻 国际新闻界2008. 2

[88]高钢:谁是未来新闻的报道者?——维基技术的本质及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6期

[89]余建清:公共新闻与公民新闻辨析 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7期

[90]宫秀军:公民新闻的理论主张和社会影响 青年记者2008 年6月中

[91]陈力丹:传媒, 究竟宣传公民意识还是臣民意识? 新闻记者2008年第1期

[92]杜骏飞:“华南虎事件”:公民新闻的阐释与评估 新闻记者2008年第1期

[93]薛巧珍 马戈飞 孙菲:中国新闻学学科建设30年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全国新闻学研究会首届中国新闻学学术年会会议综 述 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1期

综合探究七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

综合探究七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 课程标准 4—3 列举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6—4 综合多种因素,说出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 6—5 在世界文明的进程中,了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明确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教材分析设计思路 本课不仅是第七单元的阶段性总结,而且也是对本册书的总结。本课以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和浮雕为切入点,回顾了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上所经历的被动挨打的屈辱岁月以及中华民族为反对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自由多进行的伟大斗争的历史,总结百年来的经验教训,探索历史规律,让学生充分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以史为“鉴”,要求本课主要落脚点应放在历史对现实、对未来的借鉴作用上;同时,通过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弘扬,升华爱国主义教育。 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本课应着重加强学生情感价值目标的落实。所以不需要过多的设计和花样,让学生在史实中直接达到情感上的冲击和感悟就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历史事件了解百年来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感受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体会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观点。 2、能够列举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并了解它(他)们在历史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3、学会在世界大背景下了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认识到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4、利用多种课程资源收集历史资料,初步掌握获取阅读,理解有效信息并重组这些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如何从对百年历史的回顾中去总结历史教训和经验,并能分析历史对现实,对未来的借鉴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 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同学知道这百年指的是哪个时间段吗? 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回顾自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百年来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 【新课教学】 百年回眸

社情民意的调查报告

社情民意的调查报告 市维稳办: 根据你办《关于认真开展社情民意调查及时报送调查报告的通知》(广稳办发[XX]5号)要求,我局扎实开展了城乡规划管理社情民意调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印发《xx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XX年度社情民意调查实施方案》(广市建局[XX]98号),对XX年社情民意调查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由规划科牵头,法规科、监察支队等参与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社情民意调查”调研小组,于8月2日—12日,到10多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走访座谈,深入8个小区70余家住户和闹市区,采取入户走访、集中座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100多人次进行当面调查,发放问卷120份。调查主要涉及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满意度评价、规划编制评价、规划审批评价、规划管理评价等内容。 二、总体评价 (一)强化规划编制工作,规划覆盖率全面提高。近年来,我局全力推进规划编制工作,先后编制了《xx市城市总体规划》(XX-2020)、《中桥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奎阁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西出口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岔马路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枣山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随着各个规划编制的完善,城区控规实现全覆盖。今年还邀请国

内一流规划编制单位(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修编新一轮的《xx市城市总体规划》。 (二)严格规划审批,各项规划得到刚性实施。20**年由我局对广安城区实施统一规划管理以来,严把规划建设审查关,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和现行技术规范,对项目的容积率、建筑间距、绿地率、建筑密度等指标进行严格审查,层层把关,一律实行“三会制度”,即:技术审查会、局办公会、市城乡规划委员会。技术审查会邀请消防、人防、园林、房管等相关单位技术人员对方案进行严格审查,市政府成立了市城乡规划委员会,由市长任规委会主任,邀请专家、相关部门、公众代表等对方案进行审查,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 (三)规范调整程序,容积率公开透明。根据《城乡规划法》和住建部、监察部《关于加强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和监督检查的通知》要求,XX年4月,市政府出台《关于印发xx市城市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广安府办发【XX】14号),进一步规范了建设项目容积率调整程序,逐步推行“阳光规划”,专家论证、公示、市政府审批等环节公开透明,让广大群众了解规划、理解规划、支持规划。 (四)深化源头治理,规划制度逐步完善。为加强房地产开发领域的规划监管,先后出台并实施了《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公示制度》、《xx市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报送管理规定(试行)》、《xx市建筑类建设项目竣工测绘管理规定》、《xx市建

社情民意调查报告

社情民意调查报告 县维稳办: 我镇认真按照武综治办【XX】27号文件要求,认真开展部署第一季度维稳社情民意调查工作。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第一季度社情民意调查,为推进我镇综治工作,认真做好第一季度社情民意调查。 一、社情民意调查基本情况 13月份,我镇经常组织干部下乡走访,到各村(社区)进行法律宣传和调研。通过与广大群众和居民们的沟通,了解了他们目前的安全隐患和各类矛盾纠纷,并征求就我镇发展和工作开展方面的意见建议。 二、具体工作开展 (一)广泛宣传,形成良好法治氛围。第一季度,我镇先后3次组织镇干部职工和村(社区)干部参加的法制宣传活动,通过培训、会议、现场讲解、入户交流等方式广泛进行了法制宣传。既促进干部队伍学习法律知识,也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法制意识。基本做到法律意识深入人心,形成了良好的法治氛围,营造出强大的宣传声势。 (二)突出重点,围绕重点开展工作。一是继续围绕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实施措施,保障市场价格稳定。围绕群众关心的食品价格上涨问题、食品生产安全问题、商品伪劣问题等,镇群工维稳综治办加强与相关部门配合,不定

期对学校食堂、商店和农家乐的食品进行检查,打击伪劣商品,促进市场秩序良性发展,使群众消费利益和人身安全得到保护。二是围绕群众关心的"人身安全"、"社会安全"、"重点部位"治理,开展工作,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我镇在元旦、春节、省市县"两会"、全国"两会"期间,成立群防群治应急巡逻小队,与公安机关专门巡逻队伍协作,加强夜间巡逻,重点部位巡视。对"重点部位",注重打防并举,注重控制,有效治理,为我镇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三是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深入排查矛盾隐患,及时调解化解纠纷。我镇、村(社区)两级干部积极深入居民、农户家里开展矛盾隐患排查工作,建立排查档案,及时调解纠纷,第一季度共调解化解矛盾纠纷48起。加大对"重点人员"的教育培训、思想交流、定期慰问,扎实做好重点人员管控教育工作,为我镇和谐稳定奠定良好基础。 (三)形成机制,民调工作常态开展。为了社情民调工作持续有效开展,我镇认真落实,有效推进,并形成一套有效机制。明确镇、村(社区)的"治保会"、"巡逻队"、"调委会"等基层组织的工作职责,定期组织培训,定期开展排查活动,要求各级组织认清形势,扎实开展社情民意调查工作,确保基层稳定。 做好社情民意调查分析工作,是把握群众思想情况,反映群众利益诉求,群众社会需求和排查社会急需处理的矛盾

百年来自我研究的历史回顾及未来发展趋势

百年来自我研究的历史回顾 及未来发展趋势 詹启生 乐国安 (南开大学心理学研究中心,天津300071) 摘要:自我是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知部分的最重要概念。对自我的研究由来已久,但直到1890年 才由詹姆士对自我开始进行了真正较为科学而系统的研究。在随后的近百年时间内,相继有弗洛伊德、库利、米德、沙沃森、马科斯、伯恩斯、格根、包梅思德等心理学家对自我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大 量成果。从这些研究成果可以看到,自我研究具有从静态到动态、从一元到多元、从重人文到重实证以及 从理论到应用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自我研究 中图分类号:B 84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667(2002)0520027207 个体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而这个社会化的过程首先是从自我认知开始的,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人际关系,最后形成群体的思想与行为。因此,自我逐步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中心概念。格根(K .J .Gergen )认为,“自我在社会心理学乃至在整个心理学中都是十分重要的概念”[1](p .8)。早 在两千多年前,苏格拉底(Socrates )就提出了“认识你自己” [2](p .40),人们就开始了对自我的探索。但真正较为科学而且系统地对自我的研究还只有近百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关于自我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多成果,而且研究的视角很广,涉及的领域也很宽泛,如哲学、伦理学、宗教、语言学、社会学等等。本文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特别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自我的已有研究作一初步的归纳、梳理,揭示其发展趋势,希望能为21世纪进一步深入开展自我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一、心理学史上对自我研究的历史回顾 自从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科学以来,自我问题的研究就倍加得到重视,回顾过去的自我研究史,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重大事件,它们或者是从正面、或者是从负面对自我的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由此而成为自我研究中的里程碑。 1890年:威廉?詹姆士——科学自我研究之父 心理学创立于1879年,距今已有123年了。而社会心理学创立时间为1908年,比心理学建立晚了近30年。也就是说,社会心理学是在心理学成长到“而立之年”的时候才产生并成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所以作为社会心理学重要内容之一的自我问题的研究,首先还得从心理学的相关内容中收稿日期:200220322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0BSH 029) 作者简介:詹启生(1966—),男,江西余干人,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 乐国安(1946—),男,江西东乡人,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心理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 ? 72?2002年第5期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综合探究四 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 教学设计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我们的行动》教学设计 磐安县尖山镇中胡东平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以新课程九年级第二单元《资源出现短缺》内容为依据,结合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热点问题而创设的。资源问题既是全球性问题,又是反映我国基本国情的突出问题;既是源于历史与地域关系的发展问题,又是当代社会共同关注的现实问题;既是国家和社会面对的挑战,又是每个人生活中的切身感受。人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是本学科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人们基本的社会生活和活动领域这一主线上的重要一环,只有了解当今的资源形势,才能主动地关注反思个人行为,在社会生活中为可持续发展而努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资源约束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短缺与经济快速发展的矛盾加剧,资源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场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革命”。我们每个公民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都应当增强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贡献。这也赋予本课内容极强的社会现实的意义。 二、学生分析 现代的中学生生活在一个相对优越的社会生活中,处于物欲横流的社会中,随着物质需求日益增长,他们已司空见惯了浪费,习惯了一次性用品,浸染着侈奢的消费……同时,好面子、爱攀比、赶潮流等是中学生一种普遍的心态。学生对勤俭节约没有特别深的体会与感受,有节约与自己无关,我无能为力、节约无用的思想,甚至会把节俭看成是小气,把节约视为寒酸。另一方面,中学生处于半成人化时期,可塑性强,求知渴望强烈,容易受激发与鼓动,有较强的情感体验,这一特殊的成长阶段,学生对于社会生活表现出极其强烈的认知需求,社会意识也不断地增强。 三、教学目标 1.能说出熟悉的资源,描述资源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说明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意义。感受我国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能列举生活中浪费现象,提出自己的节约措施。 2.从利用的角度理解我国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感受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从身边的现象来认识节约的现实意义;从自我践行的角度提出节约资源的做法。 3.树立节约意识,关注可持续发展,努力当好保护资源的宣传者与实践者。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青少年自觉节约保护资源。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设置情景法、讨论法 六、设计思路

综合探究七.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

综合探究七《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 各位专家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标题是《综合探究七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这节课我计划按六个部分来说:1、说教材、2、说学情、3、说目标、4、说重难点、5、说教法学法、6、说教学流程。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综合探究七。“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不仅是第七单元的总结篇、感悟篇和升华篇,而且也是《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内容的总结。本课回顾了近代中国在世界工业文明的浪潮中,经历了被动挨打的屈辱岁月,经过坚持不懈的抗争和探索,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赢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曲折历程。从此,中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已掌握因果推理、比较分析等基本的分析方法,加上初中学生思维活跃,课堂参与性强,因此适合用探究式教学。 三、教学目标 1.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中国人民抗争的主要线索和主要事件、重要人物;了解百年来中国人民的英勇奋斗历程。 2.学生能学会在国际国内大背景下分析历史事件,并能整理和分析有效资料、解读材料。 3.分析中国人民探索独立和进步的历程,并能对此有历史的反思和启示;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中国人民抗争的主要线索和主要事件、重要人物 难点:重温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情感上有所升华并能在今后的学生生活中落实到实际的行动。 五、教法学法选择:侧重于如何突破重难点? 学法:研读材料、自主探究、角色体验、倾听讲解 教法:情景教学、材料导读、问题探究、教师讲授 六、教学过程(内容与环节预设) 1、新课导入 由课本标题直接提问入题: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同学知道这百年指的是哪个时间段吗? (由标题直接引出本课的内容,以此明确基础知识。) 鸦片战争中,资本主义工业强国----英国以坚船利炮惊醒了清朝统治者的迷梦。面对勃勃生机的工业文明,以农耕文明著称于世的中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鸦片战争一声巨响惊醒了沉睡的巨龙,此后中华民族走上了寻求民族独立和富国之路。历经百年的血雨腥风,终于迎来胜利的曙光。沉痛的代价时刻提醒我们居安思危,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不致于落伍。 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回顾自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百年来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 2、讲授新课 活动一:历史在这里沉思 为了纪念在中华民族百年的奋斗过程中牺牲的无数先烈,我国建造了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接下来请一位同学(可事先准备好八幅浮雕的图片)给大家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概况,指出碑身底层的八块巨大汉白玉浮雕分别展示了百年中先辈壮烈的重大斗争: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八一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和胜利渡长江八件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的大事。 能力大展示:

(完整版)“创城”民意调查问卷

附件1 来宾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调查问卷(模拟1)单位名称:发放日期:问卷编号: 市民朋友,您好! 文明创建人人参与,和谐生活家家受益。今年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巩固提升之年。为使广大市民进一步了解、支持并参与创城工作,我们印制了本问卷,恳请您在百忙之中认真阅读,您的意见将对文明城市创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改进工作起重要的参考作用。 一、调查内容(请在答案代码上打“√”即可,) 1.您认为本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效果如何? ①非常好②一般③不好④不清楚 (参考信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全市范围内,各级各单位组织干部职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举办了有关讲座、文艺晚会;开展了系列主题活动,很好地宣传普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您对本市开展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评价? ①非常满意②一般③不满意④不清楚 (参考信息:我市通过建立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引导未成年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最美孝心少年,举办道德讲堂宣讲、家风家训征集等活动,激励全社会重视家庭和谐,树立良好家教,培育良好家风,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3.您对于本市开展的道德模范、时代楷模、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的学习宣传活动的评价? ①非常满意②一般③不满意④不清楚 (参考信息:我市开展了三届“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等评选活动,在市博物馆建立了来宾好人馆、好人长廊。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来自基层、来自我们身边,平凡中展现伟大、崇高的品格,如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何方礼、黄可义、蓝绍会,全国最美孝心少年段雪梅等。) 4.您觉得本市(区)诚信建设效果如何? ①效果很好②有很大效果③有一点效果④没效果 (参考信息:我市建立了来宾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市信联办,致

中国近现代百年历史发展及思考

中国近现代百年历史发展及思考 xx院xxxxx xxxxxxx 论文摘要:自辛亥革命以来的百年历史是中国人民奋斗图强的伟大历史,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重大事件。中国国家面貌发生的深刻变化早已超出百年前先人的所有构想。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已为中国百年历史做出了不可置疑的结论。 如何看待中国的百年历史,不但是身历其中的全体中国人民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和探索的世界性历史现象,更是中国思想理论界应做出正确回答的重大课题。对于这样一个以历史事实和中国现实发展为背景的课题,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看待,才能得出科学的符合历史逻辑的认知,否则只能如坠迷雾。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国外的人士,偏离开这个科学的认识方法,都不可能真正正确地认识中国百年历史。这是我们在回顾中国百年历史时特别需要提出的根本问题。 关键字:辛亥革命中国近现代史外国势力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运动全民抗战三年解放思考国史国情 一、引文 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百年历史是一次伟大的洗礼,不但是血与火的洗礼,更是现代化的洗礼。正是通过这样的洗礼,中国社会才实现了跨越时代的巨变。没有这场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革命,中国社会就不可能“脱胎换骨”,走上现代化道路,走向民族复兴。因此,任何否定中国革命的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历史潮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辛亥革命以来的一百年间,中国进行民族民主革命、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必然选择。 二、百年历史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要对中国百年历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形成实事求是的认识,必须把握历史事件的本质。对于这一百年历史,我们可根据社会发展的主题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革命阶段,时间是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主要是通过革命来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任务。第二阶段为探索阶段,时间是从1949年到1978年,主要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第三阶段是改革发展阶段,时间是从1978年至今,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这一百年历史也可作个大致的时间段划分,即三个“30年”:第一个“30年”是革命,第二个“30年”是探索,第三个“30年”

近代中国百年的历程

近代中国百年的历程 1、根据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中提到的时间,以“三年”、“三十年”和“一千八百四十年”为节点,说明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 ①三年:持续三年的解放战争。如渡江战役。 ②三十年:自1919年“五四”运动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如“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 ③一千八百四十年: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国开始遭受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抗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如金田起义、武昌起义。 2、人民英雄纪念碑 (1)纪念碑碑身: ①正面镌刻着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背面是毛泽东撰文、周恩来书写的碑文。 ②碑身两侧饰以五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花环浮雕。 (2)纪念碑碑身底层浮雕: ①画面内容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和胜利渡长江。此外,还有两块装饰性浮雕: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 ②浮雕高2米,总长40.68米,共雕刻180个人物,概括地表现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独立解放的历史。 ★(3)运用所学知识,简单描述浮雕所表现的历史事件并制作年代尺。 ①虎门销烟发生在1839年6月; ②金田起义发生在1851年; ③武昌起义发生在1911年10月10日; ④“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5月4日; ⑤五卅运动发生在1925年5月30日; ⑥南昌起义发生在1927年8月1日; ⑦抗日游击战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⑧胜利渡长江发生在1949年4月21日至1949年4月23日。 ★在1840~1949年长达百余年的历史发展中,发生了很多历史事件。想一想,为什么会选 取这几个历史事件作为浮雕的主题? 因为这几个历史片段所体现的历史事件不仅是历史的转折点,而且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4、重温百年奋斗历程 虎门销金田起武昌起五四运五卅运 南昌起义 胜利渡长江

近代我国百年(1840_1949)革命探索历程

1840-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 1.1851-1864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2.1900 义和团运动:农民为主体的大规模反帝爱国运动。 3.1898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变法运动,想通过变法将中国引向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道路。 4.1911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目的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 5.1915新文化运动:先进知识分子领导的弘扬科学民主反对封建迷信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1919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 2.1921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的革命形势焕然一新。 3.1926-1927北伐战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国民革命军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而进行的革命战争。 4.1927武昌起义及秋收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当权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保存下来的部队成为工农红军的骨干之一。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 5.1927年10月井冈山会师,建立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开辟了新的道路。 6.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7.1934-1936红军长征:粉碎了反动势力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共产党的基干力量,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8.1936“一二·九”运动及西安事变:“一二·九”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爆发的一次伟大的爱国学生运动。西安事变是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抗日的事件。又称双十二事变。 9.第二次国共合作: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0.1945-1949解放战争: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期间共歼灭国民党军625万余人,摧毁了国民党各级反动政权,从根本上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详细如下: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教案 人教版

《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备课资料 课程标准 4-3 列举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6-4 综合多种因素,说出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 6-5 在世界文明的进程中,了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明确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教材分析设计思路 本课不仅是第七单元的阶段性总结,而且也是对本册书的总结。本课以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和浮雕为切入点,回顾了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上所经历的被动挨打的屈辱岁月以及中华民族为反对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自由多进行的伟大斗争的历史,总结百年来的经验教训,探索历史规律,让学生充分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以史为“鉴”,要求本课的落脚点应放在历史对现实、对未来的借鉴作用上;同时,通过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弘扬,升华爱国主义教育。 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本课应着重加强学生情感价值目标的落实。所以不需要过多的设计和花样,让学生在史实中直接达到情感上的冲击和感悟就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始末和浮雕刻画的历史事件了解百年来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感受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体会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观点。 2.能够列举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并了解它(他)们在历史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3.学会在世界大背景下了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认识到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4.利用多种课程资源收集历史资料,初步掌握获取有效信息、理解信息并重组这些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如何从对百年历史的回顾中去总结历史教训和经验,并能分析历史对现实,对未来的借鉴作用。 教学过程 在课前将学生分组(4或8组)结合P128页大事填充表,收集近代史上在中国发生的大事和近代史上著名人物的相关资料(文字、图片或影音)。首先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所收集的资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收集的情况进行适当的点评、总结。 听完学生的介绍,完成P128页的表格,对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内容加深把握。 一百年来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 【谈一谈】了解了中国近代百年磨难史,你有什么感想? 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去讨论: 1.落后就要挨打! 2.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3.我们要居安思危,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不会落伍。 【讨论思考】

中国环保态度民意调查

中国环保态度民意调查 1.What is your age? 您的年龄?[填空题] 2.What is your gender? 您的性别?[单选题] ○Female 女 ○Male 男 3.What is your education level? 您的教育水平?[单选题] ○No schooling completed没有上学 ○Elementary小学(any years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High school中学(any years of High school) ○College undergraduate大学本科(any years of colleg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Postgraduate or higher研究生或更高(any years of postgraduate or higher education) 4.What is your career? 您的职业?[填空题] 5.What is your current location? 您的所在地区?[单选题] ○Urban Area 城市 ○Rural Area 农村

6.I clearly noticed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worsened in the past 5 years (e.g. health issues, observations, living conditions.) 近3-5年来,我明显注意到了环境的恶化(例如通过身体健康变化,个人观察,生活环境)[单选题] ○Strongly Agree 强烈同意 ○Agree 同意 ○No Opinion 不发表意见 ○Disagree 不同意 ○Strongly Disagree 强烈不同意 7.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China is a severe problem. 环境污染是中国面临的十分严重的问题。[单选题] ○Strongly Agree 强烈同意 ○Agree 同意 ○No Opinion 不发表意见 ○Disagree 不同意 ○Strongly Disagree 强烈不同意 8.It is important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pollution caused by our daily activities. 了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造成的污染是很重要的。[单选题] ○Strongly Agree 强烈同意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的经济举步维艰,1929年至1933年间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陷入经济危机,为转嫁危机,西方各国采用货币、倾销等政策向中国倾销商品,严重影响了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尤其1931至1934年间,中国工商业经历了艰难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的严重入超,银行钱庄挤兑风潮频发,丝织业停产倒闭,制茶行业举步维艰等方面,致使中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国民政府面对困境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希望通过改革,达到减轻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目的,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币制的改革,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工商业发展的困境。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终于获得了今天的成果,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当然,中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与机遇。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民国时期我国的经济状况? 中国民国时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各种予盾的激烈斗争之中,社会经济在动荡、曲折中缓慢前进。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曲折发展的历程,各种经济势力此消彼长的现象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的经济状况。民国时期,在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封建地主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是阻碍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民

《近代中国的历程》读后感

近代中国 ——1840年-1912年的中国历程

内容简介: 书名:《近代中国的历程》 作者:《文史知识》编辑部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2年8月 主要内容:该本《近代中国的历程》主要讲述了中国近代的历史。一共包括了七个章节,分别是失去重心的近代中国、走向世界、女界革命、乡下人进城、晚清的上海租界、尚武的精神、革命。本书不仅仅讲述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而且从不同的层面分析了近代中国。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明定国是:背景与意义”、“20世纪新中国的呼唤——《少年中国说》论析”等等。本书将中国近代的重大事件包含在内,并且细致的描写了各个事件的背景和发生的过程。 近代中国 因为没有亲身经历过近代的中国,所以总是觉得近代中国的历史离我很遥远,但是在阅读了《近代中国的历程》这本书,我想,其实我们距离那些历史并不遥远。众所周知,近代中国是一个由封建帝制转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而且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上,又出现了诸如戊戌变法、兴建新式学堂、辛亥革命等一系列的事件。在这本《近代中国的历程》中,告诉了我们近代中国如何由封建国家发展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而那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又是如何产生的。 首先,我觉得说起近代中国,不得不从清王朝开始说起,清朝统治时间为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本应该统治时间再长一点的国家,由于专制、闭关锁国、落后世界而灭亡,其过程也是惨淡。然而,我们都知道,鸦片战争而签署了《南京条约》打开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大门,从而开启了中国近代史。其实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闭关锁国自给自足的国家都不可能长存,毕竟在这个世界上需要的是交流,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国与国之间。所以现在我们国家的领导人才会有各种各样的出访,这不仅仅是单纯的访问,而是一种文化与发展的交流,只有互相汲取,取长补短,才能够拥有更好的发展。显然,清朝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导致了被迫开启大门的结果。或许我们也可以给予理解,毕竟当时的清王朝是一个封建国家,所谓封建,必然不会用这种新式的思想去管理一个王朝,或者说不是不会,而是不愿意。 其次,在本书中“20世纪新中国的呼唤——《少年中国说》论析”写的也是非常好。《少年中国说》是1900年2月10日,梁启超在《清议报》第35册上发表的。我们必须承认,这篇《少年中国说》至今都对中国少年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也对唤醒中国的近代国家意识做出了巨大贡献。它就像是一把不灭的火,激起了当时中国少年奋发向上的决心,燃烧着那一代人的斗志。就连早年的毛泽东也深受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新民说”的启发,创立了“新民学会”,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早期萌芽组织之一。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正是有了这篇《少年中国说》,才有了中国共产党,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我必须承认,看了这篇《少年中国说》,确实对我们每一个人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篇流传至今的《少年中国说》中,我想最让人激昂澎湃的就是这一段:“少年智则国智,少年

社情民意调查工作实践探讨-心得体会模板

社情民意调查工作实践探讨 社情民意调查工作实践探讨 社情民意调查是指对社会生活基本情况和公民意见或愿望的调查。密切群众,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建立社情民意反映等系列制度,以防止决策的随意性。此后,各省和部分地级市政府纷纷建立专门社情民意调查机构(简称民意调查机构),民意信息逐步进入地方政府决策咨询程序,成为民主政治的重要表征。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这给政府民意调查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民意调查工作,更好地发挥民意调查机构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开展民意调查的国内外背景、**市民意调查工作的经验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以“关注民生、反映民意、服务决策”为宗旨,进一步加强民意调查工作的若干建议。 一、开展社情民意调查的国外国内背景 (一)民意调查概述 民意调查,又称民意测验,是调查者运用科学的调查与统计方法,通过亲自接触或广泛了解,如实反映一定范围内的民众对某个或某些问题的态度倾向的一种应用性社会调查活动。从世界范围看,民意调查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是科学化方法的运用。1935年10月,美国人乔治?盖洛普创建“美国民意测验所”,并对抽样方法和访问方法进行了重大改进。自此,民意调查步入了借助更科学的抽样方法、更高质量的数据采集方法的轨道,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产业。目前,民意调查已被西方各国普遍采用。在美国,民意调查已形成年规模超过100亿美元的产业。 (二)西方民意调查发展史

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将民治无谬论应用于治国之道,他歌颂民意的威力,认为即使是独裁政治也要以民意为依归。卢梭是最先使用民意一词的重要政治理论家之一,他强调民意不能在被逼迫的情况下产生,而政府可以藉民意间接地影响世道人心。 现代民意调查研究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两个重要的源头,即:市场研究和模拟投票。所谓“模拟投票”也称假投票,起源于1824年的美国,是政客和记者用来预测谁能赢得选举的需要。采用的方式大多是在报上印好选单,要求读者把圈选好的单子寄回报社。当代美国关于选举的民意测验的准确性误差在%左右。 (三)我国民意调查发展史 1、新中国成立前的萌芽发展。我国是较早进行现代民意调查的国家之一。清末民初,在各类政客、官僚的文书公告中,“民意”一词频频出现,成为争夺话语权的标榜。1922年11月,我国举行了第一次民意调查,结果在《晨报》上公开发表,开了我国民意调查的先河。中国共产党所主办的第一次民意调查是1938年2月由重庆《新华日报》所举办的读者意见征询活动。新中国成立前影响最为广泛的民意调查是《大公报》在1942年10月10日所作的关于中国民众对抗战前途问题看法的民意调查。 2、改革开放后的蓬勃发展。新中国成立至1979年9月,整整30年间,开始是由于不重视实证社会科学,1957年以后又由于受到“左”的思想影响,我国的民意调查处于冰封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意调查才得以复苏。新中国首次正规的民意调查是1982年6月首都新闻学会等单位共同进行的“北京市读者、听众、观众调查”,这次调查是我国最早的一次从问卷设计、抽样设计、组织实施到数据处理,都严格按照科学方法进行的民意调查。 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民意调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繁荣发展阶段,突出表现为事业发展的多元化、资金注入的多元化、调查内容的多元化。1992年以来,仅零点调查公司实际进行并向社会公开发布的民意调查结果就超过了600项。日本《读卖新闻》曾在20xx年12月24日针对零点调查发布的《中国城市市长支持调查报告》发表评论说,这是中国社会生活中一项“耐人寻味”的发展。

中国百年历程的启示

中国百年历程的启示 当二十世纪开始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有些傲慢的西方人把中华民族看成“劣等民族”。“救亡”成为千千万万有爱国心的中国人苦心焦虑关注的中心问题。到这个世纪快要结束时,中华民族已经站立起来,迈开大步前进,过上小康的生活,满怀信心地面向未来。中国已成为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个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尊敬的国家。占世界人口将近四分之一的中国人,在一百年时间里,经历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确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回顾二十世纪中华民族奋起的历程,有几个问题是值得深思的。 一、关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问题 在整个二十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振兴中华;一直是无数志士仁人顽强追求的目标,一直是时代潮流中的突出主题。中国的革命也好,建设也好,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怎样看待这种现象?这涉及怎样看待民族问题,怎样看待民族主义思潮。西方学者中有一种看法,认为在整个世界越来越连成一片、多民族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日益加强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主义似乎已失去它曾有过的积极意义,而成为一种逆时代潮流而动的、甚至只是具有很大破坏性的消极现象。这种看法,很难说是客观的和公允的,至少是缺乏分析而不全面的。 民族是历史地形成的,而且将在今后长时期内继续存在。当某一个人群长期生活在同一个地域或同一个环境中,就会建立起密不可分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形成一种共同的心理状态、风俗习尚以至共同的语言文字,由此便会产生一种相互的认同感,产生一种凝聚力量。它不是任何人所能任意制造和随便加以抹煞的。 今天,各民族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日益加强,世界越来越变得不可分割,这是事实。但各民族仍保持着各自的特性和差异,各民族之间在利益上也仍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冲突。这也是事实。当某个或某几个自命优越的民族从自身的狭隘私利出发,在“一体化’之类的名义下对其他民族实行控制、压迫和掠夺时,这种矛盾和冲突甚至会发展到十分尖锐的地步。那些被压迫民族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奋起反抗的斗争无疑是正义的。只有各民族之间建立起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关系,才能真正和睦相处,充分发挥互补和相互促进的作用。 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有它自己的显著特点。中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但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特别是几千年来经济、政治、文化的密切联系和相互影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综合探究四《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说明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及其影响,了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概况,了解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概况,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意义,知道抗日战争的重大事件,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重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加强与社会实际和生活生活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 根据内容特点,打破教科书的编排顺序,按时间发展的顺序把各个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连点成线,引线织面,使知识更加系统化。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直观材料,展示文字、图表及人物,在学生头脑中产生强信号刺激,使之专注投入,积极思维,主动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激励自己的爱国之情,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历史使命感。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2教材分析 《近代中国的逐渐落伍和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选自金华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用书。这是专为金华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全面复习而编定。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同时又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为主线,整合这段历史的主要内容,目的是使初三师生共同把握正确的复习方向,明确复习重点,夯实基础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复习实效。3学情分析 由于本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知识素养参次不齐,虽是九年级学生,但大都对历史知识了解较少,头脑中只有重要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知识碎片,缺乏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及对零散历史知识的整合能力。 4设计理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新教材打破了多年来人们习惯的学习历史的划分方式,综合运用历史、地理、政治等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跨越时间、空间的界限,将中国史与世界史有机地综合在一起,即所谓“中外混编”,以达到人们所追求的“整体史”、“全球史”。这种以专题的形式来呈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大致发展进程,知识容量比较大,专题性比较强,有一定的跳跃性。但教材的系统性明显减弱,学生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只知道整条历史长河中重要历史事件的零零星星的知识碎片,却不知道整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因此,本教学设计打破教材的编写体系,按时间发展的顺序把各个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连点成线,连线成面,使知识更加系统化,从而提高复习实效。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5.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近代中国的逐渐落伍和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 (在雄浑的音乐声中课题慢慢呈现在大屏幕上。) 一、音乐渲染,激学导思 师:同学们刚才听到的这首雄浑悲壮的歌曲是电影《鸦片战争》的主题曲《百年》,让我们随着歌声走近“记忆长廊”——近代中国。 标题中“近代中国逐渐落伍”是相对于当时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言的。谁能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及对外政策等方面分别说说促使当时西方国家强大的历史事件及当时中国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