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延安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延安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延安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6、延安干部培训体验式教学学习总结】

延安干部学院体验式教学学习总结

根据教学安排,我们党校第12期中青二班的56名学员,在xxx、xxx二位老师的带领下,奔赴延安,接受了为期6天的革命传统体验式教学。6天来,我们在xx学院内上了3个半天的课堂研究式课程,即《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延安整风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参观了8处革命旧址和纪念馆、展览馆;聆听了7场现场专题讲授;瞻仰了“四?八”烈士陵园;在宝塔山

下过了一次以“重温入党誓言、坚定理想信念”为主题的组织生活;

参观了壶口瀑布,体验了黄河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我们还用3个

晚上休息时间,观看音像教学片,学唱革命歌曲和陕北民歌。6日上

午围绕如何继承革命传统,加强党性修养,学习李景田常务副校长

的《讨巧之风不可长》讲话,对照延安精神,进行了分组讨论,下

午全班交流学习体会,进行培训小结。

此外,7月3日晚上还进行了全班聚会联欢,6日晚上延安干部学院还要为我们举行欢送晚宴,为有的同学庆祝生日。在延安期间,同

学们体会到了老区人民对中国革命所作的极大贡献,感受到了老区

延安改革发展的成就和巨大变化。在6天的时间里,同学们端正态度,遵守纪律,认真学习,现场教学充满感情,思考问题用脑用心;延安干部学院的老师们精心准备,严谨认真,充满激情,给我们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一致反映,在延安的这6天,时间不长,安

排紧凑,内容丰富,活动多样,生活充实,大家觉得短短几天时间,深受教育,感悟很多,收获很大,促进了“三个转变”,圆满完了在

延安的学习任务。在延安体验式教学的收获,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

概括:

一、进一步了解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辉历史

大家都学过党史,对党中央、毛主席在延安十三年的革命历史,或

多或少都有所了解。革命圣地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

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

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从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

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

历史篇章。

但是象这次这样到现场直接地、直观的学习,系统的、透彻的学习,多数同学还是第一次。我们不仅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中国

革命力量由弱到强、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到胜利的历程,还系统地

认识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所创造的辉煌业绩,比较深刻地理解了

党中央在这十三年间创造、积累的基本经验和启示。读史明志,进

一步学习这一段历史,使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的艰难曲折,革

命成功的来之不易,增强了大家对中国共产党的归属感,增进了大

家对党的感情。

二、比较系统地理解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通过课堂听讲和现场参观学习,同学们比较全面地了解了以“坚持坚

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涵

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人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体系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风范结合的

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结晶,是“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

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延安精神”,是实事求是的科

学精神。用实事求是来概括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在延安时期。

我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建立了最为广泛的抗日爱国统一战线,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实践表明,

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

放思想。因此,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基石。“延安精神”,是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在中国局部地区

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我们党历来把为中

国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又响亮地提出

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对人

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

的本质。

另外,我们还认识到了抗大精神、延安整风精神、张思德精神、白

求恩精神、南泥湾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等7种原生态精神的实质,

认识到“延安精神”永远是激励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克服各种困难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家都表示要把“延安

精神”作为凝聚人心、团结奋进、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

要继承革命优良传统,通过我们这一代人的继续努力和实践,让“延

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三、锤炼了党性,增强了党性修养

在延安期间,我们通过瞻仰“四?八”烈士陵园,学习革命先烈先进事迹,重温入党誓词,重新学习《论共产党员修养》等形式,上了一

大堂丰富而生动的党课,接受了比较全面的党性教育,提高了党性

修养。在参观学习中,同学们自觉地以革命领袖和革命先烈的思想、品格、行动、方法,对照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触及灵魂深

处找差距、明方向,对清除杂念、净化心灵,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如何走好今后的成长之路、人生之路,很有教益。

在这一段体验式教学中,同学们不仅认真学,还勤于思,结合当下

实际,思考了许多理论和现实问题,有不少感悟。主要体现在对历

史与现实四个反差中的思考。

第一个反差,为什么延安时期有那么多有志青年和海外仁人志士抛

弃名利义无反顾奔赴革命圣地,而当今有那么多的党员干部把家属

子女和财产转移到国外?关键的还是有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有没有理想信念的问题。无论是战争年代经受生与死的考验,恶劣

环境下长期斗争的考验,在斗争中

受委屈和误会的考验,还是执政条件下经受金钱、权利、美色的考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保持共产党人本色、本心的根本。在参加抗

大纪念馆中,听到抗大总校3万多名学员中,至死无一人背叛革命,领导同志终其一生无一人贪污受贿的介绍时,对我们的震撼是巨大的。历史与现实的反差,提醒我们要经常用“入党为了什么?当官为

了什么”的原始命题反思自己、警醒自己。

第二个反差:为什么革命年代为人民谋利益、与人民群众始终保持

血肉联系,人民群众的拥戴支持是我们党取胜的法宝,而当下党群

关系、干群关系的问题变成攸关我们党生死存亡的四大危险之一?

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宣传教育强调也不少,

问题就出在做上。前几天老师讲到,国民党失败的原因,并不是没

有认识到为人民谋利益的重要性,而是做不到,做不好。仅仅明白“只有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人民群众才会让我们坐在台上”

的道理是不够的,只有把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解决好,人民群众才

会让我们在台上坐的稳。我们既要面对制度不公、高房价压榨、特

权阶层欺凌等大问题,也要面对毒大米、结石奶、转基因食用油、

有毒食盐等等实际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具体事、“小事”办好,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不是一句空话。

第三个反差:为什么延安整风能取得伟大成就,一举奠定我们党取

得革命胜利的基础,而现在一次次的党内思想教育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同学们不仅从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进行了思考,更从制度、

机制等层面挖掘原因。比如要认真处理好解放思想与整肃党的纪律

的关系问题,比如要从制度上重用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干部,

让走捷径、讨巧的干部没有机会,没有市场的问题,比如要大兴调

查研究之风,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批判脱离实际照抄本本、照

搬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当代王明”问题,比如要注重言与行的

结合,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问题等等。通过这些思考,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到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性、紧

迫性。

第四个反差,为什么当年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始终能够保持昂扬

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全党空前团结的良好氛围,而现在经济发展了、

生活富足了,反而精神萎靡不振,不满情绪蔓延?老师讲课中有两

件事对我们触动很大,一是白求恩大夫到中国来支援我们时,是欧

美最负盛名的五名外科医生之一,物质条件相当富裕;另一件是当

年任弼时给中央送上了3万两缴获的黄金,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不是

没有条件,非得穿打补丁的衣裤、吃粗茶淡饭。这两件事足以堵上

我们说现在条件不一样了,不用再强调艰苦奋斗作风的嘴。我们应

该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美德,一种品格,一种文化,继

承和坚持下去。尤其要保持共产党人昂扬向上、奋发图强、敢于胜

利的那一种精神状态。

6天的时间是短暂的,对以上这些思考是初步的,但我们的收获是

巨大的。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思想和精神,我们还收获了同学情、师生情、老区情。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

活条件,提供了周到的安排和热情的服务。带队老师和班主任老师

对我们关心爱护,朝夕相陪,和

我们一起参与了体验式教学的全过程,与我们结下深厚友谊。

【篇二:延安学习心得体会】

延安学习心得体会

黄艳艳

延安,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不陌生。

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

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

的历史篇章。3月下旬,我有幸参加了乌鲁木齐市林业局(园林管理局)举办的第3期延安精神学习班,踏访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感

受积淀深厚的延安精神。

短短五天半的学习,跟随着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精心安排的各项教学

活动,我被这片革命圣地弥漫出来的肃穆与庄严所感染和吸引,不

论是在杨家岭、枣园、凤凰山等革命遗址零距离感受毛主席、周恩

来等一大批中国共产党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革命时期在马克思列宁

主义指导下遵循中国革命的实际规律,艰难寻找中国革命的真理、

摸索中国革命成功之路、毛泽东思想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艰难与不易,还是身临其境听着教授们声情并茂讲授张思德、白求恩、三五九旅

开发南泥湾的英雄事迹,深切体会着那时那地的共产党人是如何坚

持革命信念、坚守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宗旨、坚持实事求是、保持艰

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高尚人格与工作作风。可以说,每次教学都是

一部鲜活的教材,每堂讲授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我被无数次地感

动着。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进一步了解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辉历史

入党前也学过党史,对党中央、毛主席在延安十三年的革命历史,

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但是像这次这样到现场直接、系统、透彻直

观的学习还是第一次。

在宝塔山、杨家岭、王家坪、枣园等重要党史发生地现场,我们瞻

仰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了十三个

春秋的革命遗址。从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小米、驱日寇、运筹帷幄打江山的光辉历程中,深入了解了延安精神的真谛。在历

史发生地讲述历史、点评历史、反思现实,增强了学习的吸引力、

感染力和震撼力。我不仅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中国革命力

量由弱到强、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到胜利的历程,还系统地认识了

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所创造的辉煌业绩,比较深刻地理解了党中央

在这十三年间创造、积累的基本经验和启示。读史明志,进一步学

习这一段历史,使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的艰难曲折,革命成功的来

之不易,也感受到了延安精神的魅力所在。

二、深刻认识了“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

所谓延安精神,是指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

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不懈奋斗中,在延安时期的特殊环境下,培育和发展起来的崇高革命精神和优良的革命传

统。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

集中体现,是我们党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

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

站在窑洞前,我真正懂得了共产党的伟大。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如

此艰难困苦环境依然挡不住大批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冲破反动派层

层封锁奔向延安,将自己青春和热血汇入中国革命滚滚洪流的热情。我终于明白,共产党没有那么多先进的武器,没有那么多国外援助,没有那么多资金,却依然很快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主要力量并最终

取得胜利。他们靠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对革命信念和共产主义事业

的追求。这种追求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等一起构成

了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在和未来的,它是我们

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今天的形势和

条件同延安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中国共产党人无论现在和

将来都要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要充分认识延安精神在坚定正确

的政治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时代价值,并且同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

的发展、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和各项任务,同加强

党风廉政建设联系起来。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延安精神”是由延安时期的抗大精神、整风

精神、南泥湾精神、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愚公移

山精神等衍化而来,它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坚定正确的政治

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

神的精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本质;自

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特征。我被这些精神所

感动,更为这些精神所焕发出来的力量而所折服。三,近距离了解

老一辈革命家,被领袖们的风采所折服。

以前所学习、了解到的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业绩是伟大而崇高的。

但通过此次的培训学习和现场参观,使我近距离接触到了他们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细节,深有感触,他们生活在简陋的窑洞中,却

胸怀天下安危、民族兴亡;他们面临着国民党、日寇的重重包围和

打击,多少次被逼几乎走到绝境,但是他们从未丧失理想、信心,

以超人的胆识和谋略,准确掌控大势,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运筹

帷幄,决胜千里,发挥集体的智慧,紧密联系群众,在重重艰难危

险中,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抗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这是一

个奇迹,此刻,我对他们的敬仰之情肃然起敬,只能感慨他们无愧

于国家和人民的重望,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优越的生活

条件,在参观途中一幕幕革命岁月的画面仿佛清晰的展现在眼前,

再加上景慧老师的细致讲解,革命前辈们的故事便更有棱有角,他

们为祖国人民创下丰功伟绩的岁月更值得我们去缅怀。改革开放取

得的伟大胜利让中国人民彻底翻身,我们要世世代代感谢他们,学

习他们的精神。

四、“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指引中国共产党走向成功

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张思德的《为人民服务》里开篇写到:“我们的共

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

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的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他还说:“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必须树立这个意识、牢记

这个宗旨,永远保持这个意识,永葆党的本色。我们党从小到大,

吸引成千上万优秀儿女加入,受到了人民的拥护,关键一条就是,

党时刻牢记群众疾苦,想着人民的利益,人民爱戴共产党,因为党

给人民带来了土地,带来了幸福。像陕北农民李有源能唱出信天游

的《东方红》,因他的幸福生活是党给的,是发自内心的感受,久

唱不衰;像张思德烈士那样,干什么都可以,不分职位高低;像大

生产运动那样,减轻了人民负担;像陕甘宁边区政府那样,只见公

仆不见官员,军民一家,官兵一样。现如今像郭明义那样,心中想

着大家,谁有困难帮助谁,是当代活雷锋。这些都值得我学习。作

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永远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同群众溶

为一体,多为人民做好事,做实事。

五、把十八大精神和延安精神相结合,让延安精神“存之于心、见之

于行”。

【篇三:某领导干部参加延安精神再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最新)】

某领导干部参加延安精神再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7月1日至30日,根据组织安排,本人有幸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参

加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第二期年轻干部党性教育专题研修班的学习培训,亲身感悟和重温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辉历史和辉煌业绩。

本人认真把这次学习培训作为锤炼党性的具体实践,注重潜心学习、静心思考、用心感悟,在学思践悟中自觉接受红色教育,增强党性

意识,提升理论素养,达到了补“钙”的效果,受益匪浅。

一、潜心学习,注重在学思结合中增强党性观念和理想信念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创造

了辉煌业绩,培育和创造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的思想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延安精神,这是党的宝贵的精神

财富。这次学习培训,本人注重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党的

认识,增强党性观念,补足精神上的“钙”。

首先是身受党性教育,深受感动。能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员

意识,较好地实现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学员、从工作到学习、从家庭

生活到集体生活的转变。能够静下心来潜心学习培训,并当作一种

责任、一个党性锻炼的机会,积极参加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体验

式教学、交流互动等活动。学习培训期间,一堂堂主题突出、内涵

丰富、启示深远的课堂教学,一场场形式独特、穿越时空、感人心

扉的实地讲解,一个个身临其境、生动深刻、倍感震撼的现场体验,将厚重的历史转化为鲜活的教材,将知识的灌输转化为思想的感悟,使本人心灵受到了震撼,灵魂得到了洗礼,党性得到了锤炼。特别

令人难忘的是7月1日上午,在党的七大旧址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举

行开班典礼,纪念建党93周年,重温党的光辉历史,感悟党的优良

传统;在巍巍的宝塔山上,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此时此地,

作为一名有3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再是补足精神之“钙”,深受感触。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

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延安时期无数革命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