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下数学】2019华育八下期中卷

【初二下数学】2019华育八下期中卷

【初二下数学】2019华育八下期中卷
【初二下数学】2019华育八下期中卷

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数学 试卷 2019.4.17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已知416x =,则x =_________

2.下列关于x 的方程:(1

1=;(2)417x =-;(3)2(1)21a x

x x +-=-;

(4)8(0)x a a

=≠;其中是整式方程的有__________ 3.方程

2

3

212

x x x x -=-+-的根为__________ 4.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 中,AD BC ∥,对角线AC BD ⊥,且10AC =,5BD =,则这个梯形中位线的长等于__________

5.关于x 、y 的方程组22

21

1010x y x y x -=??--+=?

的解为___________ 6.某超市用2500元购进一批水果,销售过程中损耗水果10千克.已知超市每千克水果的售价比进价多1元,全部售完共赚440元,则这批水果每千克的进价为__________元 7.关于x 、y 的方程组21

20x y x y m +=??+-=?

有两组相等的实数根,则m =__________

8.定义一种新的运算*,使*()a b ab a b =+,则方程(*2)*2160x =的实数根为_________ 9.关于x

1k =-无实根,则k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10.已知ABC ?的周长为2,联结ABC ?三边中点构成第二个三角形,再联结第二个三角形的三边中点构成第三个三角形,以此类推,第2020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 11.已知4322914920x x x x -+-+=,则1

x x

+

=________ 12.在ABC ?中,60A ∠=?

,AB =

BC =AB 、CB 的中点D 、E ,则线段DE =__________ 13.关于x 的方程

2(1)2

2563

x k x x x x x --=

--+-有增根,则k =__________ 14.已知实数0a >,0b >

,满足2019a +=,22019b b +=,则a b +的值是_________

第4题图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15.如图所示,已知四边形ABCD ,R ,P 分别是DC ,BC 上的点,E ,F 分别是AP ,RP 的中点,当点P 在BC 上从点B 向点C 移动而点R 不动时,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 、线段EF 的长逐渐增大

B 、线段EF 的长逐渐减少

C 、线段EF 的长不变

D 、线段EF 的长不能确定

16.为响应“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号召,我校举行了书法比赛,为鼓励获奖同学,学校购买了一些钢笔和毛笔,钢笔单价是毛笔单价的1.5倍,购买钢笔用了1200元,购买毛笔用率1500元,购买的钢笔支数比毛笔少20支,钢笔,毛笔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如果设毛笔的单价为x 元/支,那么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

12001500201.5x x -= B 、150********.5x x -= C 、1500120020 1.5x x =- D 、12001500

201.5x x

-= 17.下列无理方程有解的有( )

(1

10=;(2

(3

;(4

x =-; (5

1x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二项方程的解的个数为1或2;

(2)两个不同的二元二次方程一定可以组成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 (3

2=是分式方程; (4)22

24x y x y +=??+=?

的实数解有两组; (5)关于x 的方程420ax bx c ++=,当0ab <,0ac >时,方程一定有4个实数根.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三、解方程(组)(每题5分,共25分) 19. 222

2125

+044348314x x x x x x --=---+-

第15题图

20. 22314

612x y x y x y x y

?+=?++???-=?++?

21. 1x +

22. 2222

21833322760x xy y x xy y ?-+=??++=??

23.解关于x 的方程:22()2n n a x b b a b x -=--(n 为正整数,0b ≠)

四、列方程(组)解应用题(8分)

24.华育中学为了迎接20周年校庆,决定对学校进行整修,于是与沪上某知名建筑公司商谈该工程项目.

(1)因为要在教学楼的教室内安装空调,所以需要对现有的电路进行重新铺设.预计需要重新铺设6240米的电线,由于采用了新的铺设方法,现计划每天铺设的长度比原计划增加156米,因而可以比原计划提前两天完成,求现计划每天铺设多少米的电线.

(2)据建筑公司预测,整个工程需要35天完成;如果每个工人每天多工作2小时,则工期可以缩短5天;如果增加6名工人,每人每天再多工作1小时,则工期可以再缩短十天.请计算原来施工的工人有多少名?每人每天工作多少小时?

五、解答题(25题6分,26题6分,27题6分,共18分)

25.如图,在梯形ABCD 中,CD AB ∥,点F 在AB 上,DF AF =,且DE AD ⊥交BC 于点E ,联结EF ,EF DE ⊥.

(1)如果13DF =,12DE =,求AD 的长 (2)若E 为CB 的中点,求证:AF DC BF =+

B

26.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22

42

y x k y k x k +=??=+-+?有两组不同的实数解1

1x x y y =??=?,22x x y y =??=?,且120x x +≠,

(1)求k 的取值范围;

(2)如果1x 、2x 为等腰三角形的两边,试求k 的取值范围.

27.关于x

(21)1kx k x =++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求k 的取值范围.

六、综合题(9分)

28.如图1,函数(0,0)k

y k x x

=

>>的图像于矩形OABC 的边AB 交于点E ,点A 在x 轴的正半轴,点C 在y 轴的正半轴,点B 的坐标是1

(4,10)4

m +,其中0m >,点D 在线段CO 上,

4CD =,设点P 在该函数图像上,且它的横坐标为m .

(1)当16k =时,则BE =_______(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

(2)如图2,在(1)的条件下,若BDE ?恰好是以BD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求m 的值; (3)取PD 中点为G ,是否存在点P ,使得以PD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F 落在矩形OABC 的一边上(除边OC 外),且同时满足GF 垂直于这条边,30FDP ∠=度.若存在,直接写出k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x

图1

备用图

x

图2

第一学期初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初二数学 .11 满分 130分 考试时间 120分钟 得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5的算术平方根是 ,64-的立方根是 . 2.若(x -1)2=49,则x=_______,若 (2x)3+1=28,则x=_______. 3.计算:① =÷--a a a a 4)4816(2 3___ ; ②=?20072006425.0____. 4.若69=m ,23=n ,则n m -23= . 5.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m -1和 4-3m,则这个正数是_____________. 6.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8cm,则它的面积为________. 7.如图1所示:数轴上点A 所表示的数为a ,则a 的值是_______ 图1 8.若△ABC 的三条边a 、b 、c 满足条件等式222 681050a b c a b c ++=++-,则 △ABC 的形状是_________. 9.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x ,y 的长满足│x -4│+3-y =0,则第三边的长为_____________. 10.若整式142++Q x 是完全平方式,请你写出满足条件的单项式Q 是 . 11.y=2-x +x -2-3则y x =_________. 12.如图4,把矩形纸片ABCD 折叠,B 、C 两点恰好重合落在AD 边上的点P 处. 已知∠MPN =90°,且PM =3,PN =4,那么矩形纸片ABCD 的面积为_______.

图4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在227,8,–3.1416 ,π,25,0.61161116……,3 9中无理数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1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36a a a =÷ B .() 422 2 93b a ab -=- C .()()22a b b a b a -=--+- D .() x xy y x 332=÷ 15.实数7-、22-、()31-的大小关系是………………………………………( ) A .()31227-<-<- B .()3 1722-<-<- C .()22713-<-<- D .()71223-<-<- 16.如图5:正方形BCEF 的面积为9,AD =13,BD =12,则AC 的长为………( ) A .3 B .4 C .5 D .16 17.ABC ?的三边为c b a ,,,在下列条件下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222c b a -= B .3:2:1::222=c b a C .C B A ∠-∠=∠ D .5:4:3::=∠∠∠C B A

八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1、本卷命题紧扣《课标》、教材,考点覆盖面广,综合性较强,注重了基本知 识和基本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2、本试卷能较全面地考查本学期所学的知识,每章节的知识都有涉及到,题量 不是很多,题目也相对适中,其它的基本上是属于基础题。学生在时间安排上相对比较好。 二、这次期末考试卷的分值安排: A卷: 1、选择题:占36分。涉及到的知识有函数、分式的计算、全等的判定、整式的 运算、特殊四边形的判定、统计、分式方程的应用。每一小题的所占分值是3分。 2、填空题:占18分。涉及到的知识有分式、四边形的有关计算、平均数等等。 3、计算题:占12分。主要是分式方程、作图。 4、解答题:占24分。主要是分式的计算、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统计的应用。B卷: 1、解答题:占18分。主要考的是四边形和分式应用。 2、解答题:占12分。主要考的是一次函数的应用(关于存在性题的探索)。 三、现在就本次期末考试的基本情况分析如下: 1、选择题第6、9、11、12题错的相对比较多。这两道题目相对比较难,可以看出平时一次函数的应用,以后得加强。 2、填空题第14题18题错的也比较多。 3、解分式方程主要是大部分学生没有检验这步被扣了较多的分数。 还有就是作图题非常不规范被扣了一半分数,太不值得。 4、第21题多数学生化简正确而代入的未知数的值不合要求,成绩较好的学生都是在这里被扣,答题没有完整。 5、最后一题的最后一问写出点Q的坐标没有写全而得分不全。 四、主要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本身的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也仍然较差。 2、解答题的解题粗心且欠规范,小分丢得不少。 3、理解题意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尤其表现在应用题)。

数学期中质量分析会记录

数学期中质量分析会记录 一、从本次考试的试卷中看,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好,如:学生不能认真审题,认真答题。体现在列方程时不设未知数;计算数字看错,搬错运算符号等。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解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解决问题。 3.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尤其是学困生的正确率太低,算理不明,不能灵活的运用简便方法。部分学生能列出应用题的相应的算式,但最后算错了,比如说列式计算。 4.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或训练的不扎实。 5.学生对题型不够熟悉,在答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自信心不够。 6.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还没有到位,课堂教学缺乏知识拓展一类问题的思维训练。体现在画图题的第三小题和解决问题的第3,4,6题的方法上。 7.两极分化严重。学生间的两极分化严重,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优差悬殊,学困生很难跟上学习的步伐,给教学和辅导带来诸多不利。

二、针对这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概念教学,特别是概念的推导过程、归纳过程,要让学生自我感悟和自我完善,这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重要前提。 2.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例如口算、速算、计算中的巧算,常用数值的强记等。另外就是要经常性的的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科学编制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材料,给学生解题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细心审题、认真做题和进行检验的良好习惯。 4. 注重拓展提高,强化思维训练,不能死教教材。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做到“一题多变”,平时多收集资料,特别是要多整理易错题、灵活题、实践题,在讲解时要讲清讲透,努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迁移类推、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培优补差,让所有学生都有发展。针对部分学困生,要经常和他们的个别交流,平时要多给他们开小灶,查漏补缺,及时进行辅导。和家长达成教育的共识,齐抓共管,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的成绩得到提高。同时也要让

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

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本班成绩统计 参加考试人数 平均分 及格人数 及格率 优秀人数 优秀率 38 78.1 32 84% 12 31% 二、本次试卷中最突出的问题: 1.操作题。 画线段及用给出的顶点画直角和画钝角。本题中出错较多的是画钝角,很多孩子把钝角和锐角混淆了,因此出错丢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图形的操作应用能力。

2. 解决问题。共有4道题,其中第3小题需要两步运算,多数学生搞错了运算顺序,导致答案错误。第4小题由于给出的条件多,问题又非常相似。导致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正确的理解题,进而错误丢分情况严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教学中应对的措施: 1、针对作图题出现的问题,二年级学生正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许多数学问题多以文字形式呈现,语言表述上比较言简,枯燥乏味,至使他们常常读不懂题意。利用小学生喜欢画画,擅长画画的特点,让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画图,原生态的图形,生动有趣,再现数量之间的关系,使数学与图形结合,以画促思,最终可以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直观,能更好地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创设体验情境,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产生画图的需要,树立画图意识。 2、解决问题方面,老师要做到选择典型例题,精讲多练,教给学生解题思路。二年级学生正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许多数学问题多以文字形式呈现,语言表述上比较言简,枯燥乏味,至使他们常常读不懂题意。利用小学生喜欢画画,擅长画画的特点,让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画图,原生态的图形,生动有趣,再现数量之间的关系,使数学与图形结合,以画促思,最终可以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直观,能更好地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创设体验情境,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产生画图的需要,树立画图意识。

初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卷)

初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命题人:建兵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 选择题:(3分×6=18分) 1. 如图,天平右盘中的每个砝码的质量都是1g ,则物体A 的质量m(g)的取值围,在数轴上可表示为( ) 2. 下图是小孔成像原理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标注的尺寸,这支蜡烛在暗盒中所成的像CD 的长是( ) (2题) (5题) A. 1/ 6cm B. 1/3cm C. 1/2cm D. 1cm 3. 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 若x

1.2数学期中质量分析

云台镇中心小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2班数学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按照学校工作安排,在教务处的精心组织下,一年级2班数学期中测试于本学期第十周星期二下午举行,本次测试采用单人单桌,成绩真实准确。为查漏补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现就本次测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此次期中考试应试人数40人,实试人数40人,及格人数36人,及格率90%,优生人数26人,优生率65%,生均分86.4分,全班最高分98分,最低分14分,50分段1人,40分及以下分段3人。 二、试题分析 本次测试,按照教学进度,内容包括观察位置、1-5的认识、认识图形、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试题分值合理,题量相对适中,难易度适中。 三、成绩分析 本次测试,就全班整体成绩来看较好。个别学生成绩不太理想,部分学生马马虎虎做题不认真,个别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有限,导致这部分学生成绩较差。 四、存在的问题 从本次期中测试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面: (一)课堂教学中,未能顾及到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的辅导欠缺,学困生转化工作还有待加强。 (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 (三)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极不端正,学生不学,家长不管。 五、今后改进的措施 为进一步提高本班学生的数学整体成绩,我打算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责任心。全心全意为学生着想,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成绩上。 (二)努力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学困生是影响全班整体水平的根源,为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打算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上狠下功夫。课堂教学中,尽量做到顾及全班所有学生,课后利用闲余时间,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尽量少批评或不批评学困生,给他们更多的鼓励。 (三)重点做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工作。良好的学习惯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前提和保障,加强课堂练习,不论是课堂练习、正式作业还是家庭作业,都同等对待。 (四)在教学方法上,除了章节复习,章节测试外,把周复习,月复习和阶段复习做到实处,让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同时,不遗忘对已掌握知识内容的复习和练习。

小学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小学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这次数学期中考试,我们五年级在考试结束后,我们老师对自己任教的班级进行客观、详细的质量分析,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挖掘学生错误背后潜藏着的学习行为、思维品质等问题,并以此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就本年级的答题情况,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了深刻地分析,总体看,五年级存在的共性方面是:(一)、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较好。 从卷面看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还是较好地达成了目标。尤其是计算,普遍正确率都在80%以上,说明学生对计算方法能很好理解,计算技能也已经基本形成。总结成绩的取得原因有四点: 1.自主活动,意义建构 数学课上,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来,通过学生自主活动,意义建构,进而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2.精练少做,减轻负担 注重通过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在变化的情景中去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训练,很少采用大量的、机械的、重复的操练。我们对每周、每月的练习设计都有生活、实践、综合的要求,希望能在练习的过程中实现再学习、再发展。 3.正确导向,建立自信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十分注重积极的情感、负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发挥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 从概念部分的答题情况我们发现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不容乐观的。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应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用数学语言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用文字、图表等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的能力;根据最初的问题情境证实和解释结果的合理性的能力;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的能力都急需提高。 (三)、数学学习习惯没有完全养成 1.稍复杂的数据和文字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计算时顾此失彼,面对众多信息时理不清头绪。 2.卷面中还是免不了有单纯的计算错误、抄错数据、漏小数点、漏做题目等我们俗称的

2016-2017年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试卷 (满分:120分 答题时间:90分钟)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交通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2.在△ABC 中,若∠B =∠C=2∠A ,则∠A 的度数为 ( ) A.72° B.45° C.36° D.30° 3.下列命题中:(1)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形;(2)在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角是对应角,相等的边是对应边;(3)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中线及对应角平分线分别相等.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 )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4.如图,在下列条件中,不能证明△ABD ≌△ACD 的是 ( ) A.BD =DC ,AB =AC B.∠ADB =∠ADC ,BD =DC C.∠B =∠C ,∠BAD =∠CAD D.∠B =∠C ,BD =DC 5.如图,DE ⊥AC ,垂足为E ,CE =AE.若AB =12cm ,BC =10cm ,则△BCD 的周长是( ) A.22cm B.16cm C.23cm D.25cm 6.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6,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 A.12 B.15 C.9 D.12或15 第4题 第5题 八年级数学试卷 第1页 (共8页)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7.若点 P(m,m-1)在x 轴上,则点P 关于 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8.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36°,则该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 9.如图,PM ⊥OA ,PN ⊥OB ,垂足分别为M 、N.PM =PN ,若∠BOC =30°,则∠AOB = . 10.如图,在△ABC 和△FED 中,AD =FC ,AB =FE ,当添加条件 时,就可得到 △ABC ≌△FED.(只需填写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 11.从长为3cm 、5cm 、7cm 、10cm 的四根木条中选出三根组成三角形,共有 种选法. 12.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40°,则它的底角为 . 13.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AD 为BC 边上的高,E 为AC 边上的一点,且AE=AD ,则 ∠EDC = . 14.如图,在等边△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AB 、BC 上.把△BDE 沿直线DE 翻折,使点 B 落在点B ′处,DB ′、EB ′分别与AC 交于点F 、G.若∠ADF =80°,则∠EGC = . 三、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5.如图,两个四边形关于直线 对称,∠C =90°, 试写出a ,b 的长度,并求出∠G 的度数. 第14题 第13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5题 八年级数学试卷 第2页 (共8页)

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精品】

八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这次测试的试卷内容题型很全面,难易适度,较能如实地反应出学生的实际知识掌握情况。现就这次测试的情况做如下分析: 一、卷面分析 试题的知识点源于《数学课程标准》相应年级的要求,立足于教材,知识点较全,针对每个同学来说都有得分点.全卷能遵循新的教学理念,注重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数学创新,数学思想与数学能力的考查.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年级均分:68.3;年级及格率:59.17。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在前期的教学期间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所以我们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为期三周的复习。这次考察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选择、填空、计算和简答题进行考察。第二类是综合应用,通过少量的选择、填空、简答题考察学生的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纵观全卷,不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难易程度的把握,都符合测试的要求。通过对试卷的梳理发现:得分率较高的题目是一些很简单的题目,对于一些稍有难度或是变式的题型,学生的得分率却不高。比如:6题、8题、10题、14题、16题、20题和23题丢分比较严重。 二、反映出的问题 1、阅读能力有待于加强第8题是文字叙述的一个小题,但 是学生得分率却不高,主要是学生读不懂题目字里行间的意思。

2、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全年级中后段的同学基础太差,知 识严重脱节。 3、知识应用能力不强第7、14属于相关知识点的应用的题 型,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还是欠缺,不能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 4、知识识别能力不强第23(2)问,涉及到图形的变化, 当由正方形变成菱形后,学生不能识别出有用信息----对顶三角形,导致几何思路打不开。 三、今后的工作思路 1、立足教材,夯实基础。本次试卷,许多题目难度相当于 教材中的习题,但是学生答题的情况并不好。在教学中,我们 要立足教材,重视教材,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创造性地使用 教材。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各知识点的融 会贯通、灵活理解及运用的能力。要讲清、讲深、讲透基础知 识,锤练学生的基本功。 2、“要抓质量,先抓习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 惯和学习方法,强调书写规范,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抓好学 生的书写、审题与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师少说精讲,学生多做多练。不论在课堂上,还是晚 辅导上,要放开,敢于让学生去尝试,让学生多做,通过学生 的练习所暴露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下一步的教学。

高中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数学期中检测质量分析 试题总体评价:这次高一数学质量检测试题能依据《数学大纲》、《命题说明》和教材,从试题题量、试卷结构、知识覆盖、“三基”检测、“四能”要求、难度指数、等五方面基本能达到要求。做为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有较好的方向性和指导性。 一、试题试卷特点 检测试题以它的知识性、灵活性描写了一个多姿的数学世界,充分体现了考素质、考基础、考方法、考潜能的测试功能。题目中无偏题、难题、怪题,起到了引导高中数学向全面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方面发展的作用。 1、基础知识考查的力度加大,重点突出,题目更接近课本。 数学质量检测试题有很多试题紧扣概念,定义、定理源于课本的基础知识,侧重了考通性、通法和数学思想的运用。例如选择题和填空题基本通过很简单的计算推理,分析判断,便能得出正确结论,试题注重了对“三基”的考查,强调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真正理解和掌握。 具体来说:(1)对选择、填空题来说:第1题,本题是一道算法语句题,注重算法中赋值语句的把握,但学生粗心,没有把握赋值语句的特征,是本题的失分点。第2、3、6题考查统计中的样本估计分析和抽样方法,学生基本无错。第4题是对程序语言的理解应用。第5、7、12题是对随机事件概率求解的考察。第8题是对直线回归方程的理解、应用。第9题是对频率直方图的理解应用.第10题是对事件关系的把握考察。第11题是对进位制间转化的应用。对填空题来说,总体上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公式的记忆、理解情况。(2)解答题都是算法初步、统计及概率部分常见题型:试题中的第17题考查了算法和程序间的转化;第18考察了算法案例的理解把握;第19、20题考察应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知识;第21、22题是概率的求解和应用,是概率部分较为常见题型;试题突出了知识主干,不回避知识的重点,可谓是常考常新,重点内容试题中多次出现。 2、突出能力,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是这次质量检测试题的又一特点,其中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各种不同层次融入试题中,通过考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来对考生的数学能力进行区分。试题中第7、12、16、21题涉及了正难则反思想方法的考查,第9、20题中考察学生读图能力、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等;对新课程的实施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3、贴近高考考试模式,采用题卷分离式考试。 这次检测考试,采用近年来高考考试模式,防止部分考生,错位答卷,作图不规范,答卷超出指定位置等多种多样不合要求的做法,使考生失去了不该失的分数,是考生的一个新失分点。 二、试卷中存在的问题或建议 1、知识点重复或遗漏。 如第6题与第19题都考察了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稳定性,第8题与14题都考察了直线回归方程。作为典型的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尤其几何概型没有涉及到考察。 2、作为新课改下的模块检测考试,分值应用百分值测量比较方便,150分分值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数学试卷题型多样,覆盖全面,知识点全,题型多样,题量恰当,难易适度,注重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察内容注重生活化,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突出了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二:检测质量分析 本班13人,总分871分,平均分67分。优秀人数4人,优秀率30.7%,及格 率76.9%。最高分是86.5分,最低分是29分。但这个成绩并不理想,对检测分析如下: 一、填空题,失分多的是第1、2小题,看出学生没有真正掌握时间问题,也 看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第5小题的第一、二个空,学生失分较多,不能正确理解题意本来是旋转的,而有的学生写成平移。其它题个别学生失分是因为读题不认真,没仔细分析。 二、判断题,是知识的整合,学生失分不多。个别学生不能把所学灵活地用来处理问题。 四、操作题,这一题虽然比较容易,但失分较多,原因是学生作题是不够认真。 work area based on excellence towards achieving a quality project planning and preparation of the work area conditions, objectives, measures and implementation is required. 8.3 the project exquisite, high

quality evaluation criteria, does not allow for defects and flaws. Implementation plan is built in accordance with standard construction 六、计算 1、“直接写得数”,学生掌握不错,得分率很高。个别学生因粗心导致失 分。 2、估算,学生掌握的不错, 3、“竖式计算”准确率偏高,个别出错的地方:一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因 粗心产生混乱,导致失分。二是商的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在相应的数位上商漏掉补0,有个别商漏掉余数。 七、解决问题。出错的情况较多,原因也很多。第一,读题时不仔细,看错题意;第二,不能认真分析题意;第三,式子列对,计算出错。还有不写单位和答语的。这题也是十分较严重的题。三、结合质量测查,联系自己课堂中的得失 1、学生的口算、估算、计算能力有待于加强,提高准确度. 2、在教学中,有意识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针对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要在今后的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教育他们要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他们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四:改进措施: work area based on excellence towards achieving a quality project planning and preparation of the work area conditions, objectives, measures and implementation is required. 8.3 the project exquisite, high quality evaluation criteria, does not allow for defects and flaws. Implementation plan is built in accordance with standard construction

初二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ABC和△DEF中,AB=DE, ∠B=∠E,如果补充一个条件后不一定能使△ABC≌△DEF,则补充的条件是() A、BC=EF B、∠A=∠D C、AC=DF D、∠C=∠F 2.下面各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1,2,3 B.1,2,4 C.3,4,5 D.4,4,8 3.下列图形中具有不稳定性的是() A、长方形 B、等腰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 4. 在△ABC中,∠A=39°,∠B=41°,则∠C的度数为() A.70° B. 80° C.90° D. 100° 5. 如右图所示,AB∥CD,∠A=45°,∠C=29°,则∠E的度数为() A.22.5° B. 16° C.18° D.29° 6. 7、点P(1,-2)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P1,P1关于y轴的对称点坐标是P2,则P2的坐标为() A、(1,-2) B、(-1,2) C、(-1,-2) D、(-2,-1) 7. 如图所示,∠A+∠B+∠C+∠D+∠E的结果为() A.90° B.1 80° C.360° D. 无法确定 8. 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等于144°,则该多边形是正()边形. A.8 B.9 C.10 D.11 9. 如图所示,BO,CO分别是∠ABC,∠ACB的两条角平分线,∠A=100°,则∠BOC的度数为(). A.80° B.90° C.120° D.140° 10. 如图,△ABC中,∠A=90°,AB=AC,BD平分∠ABC交AC于D,DE⊥BC于点E,且BC=6,则△DEC的周长是() (A)12 cm (B)10 cm (C)6cm (D)以上都不对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 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4和9,则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 1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一边长为6cm,则底边长为______. 13.已知在△ABC中,∠A=40°,∠B-∠C=40°,则∠B=_____,∠C=______. 14. 如图,所示,在△ABC中,D在AC上,连结BD,且∠ABC=∠C=∠1,∠A=∠3,则∠A 的 度数为. 15. 把边长相同的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组合镶嵌,若用2个正方形,则还需要____个正三角形才可以镶嵌. 16. 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260°,那么从这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连_____?条对角线. 17. 如图,△ABC中,∠C=90°,AD平分∠BAC,AB=5,CD=2,则△ABD的面积是____________. 18. 已知△ABC的三边长a、b、c,化简│a+b-c│-│b-a-c│的结果是_________.

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陡子峪明德小学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质量分析 二年级数学:张一鸣 一、总体情况: 此次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共分为五道大题,就总体而言,题量适中,试题类型比较灵活。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一题:计算(32分) 。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口算能力,主要包括整数的加、减、乘法三种口算;第二部分用喜欢的方式计算,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法列竖式计算或列脱式计算,主要考察的是一百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第二题:填空(共23分) 。主要围绕前四单元的基础知识出的题,包括一百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角的认识、表内1-6的乘法的知识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第三题:判断(共5分) 。主要考查了对角的认识方面的知识点和易错点。 第四题:操作题(共10分)。主要包括三方面知识点:一是数角,二是画角,三是观察物体。 第五题:解决问题(共30分)。前两道题考察的是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三、四小题

是关于表内1-6 的乘法部分解决问题,第五小题考查的是连加的知识和表内乘法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答题情况: 本次考试,我班应考24人,实考24人,平均分81.98分;最高分99分,最低分5分;80分以上有20人,优秀率 83.33;60分以上有22人,及格率91.67%;不及格2人。 三、存在问题: (一)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还不够,非常粗心。数抄错;简单口算也会计算错;算完结果会抄错等等。 (二)我们班有些学生解题分析思路不够清晰,不能很好联系实际进行答卷。 (三)学生答题习惯和技巧没有掌握,老师日常课堂中反复强调部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没有运用到解题当中,老师应当再加以强调。 (四)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为欠缺。 (五)通过这次测试,还反映出学生中一个非常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检查验算的习惯比较差,做完后不能认认真真的检查试卷。 问题主要体现在: 第一题:计算(32分) 。有20%的同学全对。出错最多的是第2题,错误率高达35%从这个题说明老师在平常学生

初二上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数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号、姓名、班级,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相对应的位置上,并认真核对; 2.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 1.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在 4π,1.736,327-,81,-227,22等数中,无理数的个数为 (▲) 。 A .1 B .2 C .3 D .4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1 B .1的立方根是±1 C .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一定是正数 D .9的平方根是±3 4.估计24+3的值 (▲) ` A .在5到6之间 B .在6到7之间 C .在7到8之间 D .在8到9之间 5.己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140°,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 (▲) A .100° B .40° C .40°或70° D .40°或100° 6.下列各组数作为三角形的边长,其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6,8,10 B .5,12,13 C .9,40,41 D .7,9,12 《 7.如图,△ABC 中,AB =AC ,D 是BC 的中点,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 、AD 、AB 于点E 、 O 、F ,则图中全等的三角形的对数是 (▲) A .2对 B .3对 C .4对 D .5对

8.如图,已知在△ABC 中,CD 是AB 边上的高线,BE 平分∠ABC ,交CD 于点E ,BC=5, DE=2,则△BCE 的面积等于 (▲) A .10 B .7 C .5 D .4 * 9.如图,在Rt △ABC 中,∠ACB=90°,CD 为AB 边上的高,若点A 关于CD 所在直线 的对称点E 恰好为AB 的中点,则∠B 的度数是 (▲) A .30° B .45° C .60° D .75° 10.在Rt △ABC 中,∠BAC=90°,AB=AC ,D 、E 是斜边BC 上两点,且∠DAE=45°,将△AD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后,得△AFB ,连接EF ,下列结论: ①△AED ≌△AEF ;②△ABC 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FBD 的面积:③BE+DC=DE ; ( ④BE 2+DC 2=DE 2; ⑤∠DAC=22.5°,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④ B .③④⑤ C .①②④ D .①②⑤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11.16的算术平方根是 ▲ . 12.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为2a -7与-a + 2,则这个正数等于: ▲ . ! 13.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1.1 0×104,它是精确到 ▲ 位. 14.若x 、y 为实数,且满足2x -+3y +=0,则(x + y)2015的值是 ▲ . 15.如图,已知AB=AC ,DE 垂直平分AB 分别交AB 、AC 于D 、E 两点,若∠A =40°,则 ∠ EBC= ▲° . 16.如图,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B 、C 、D 、E 在同一直线上,且CG=CD ,DF=DE , 则∠E= ▲ 度. * 17.在△ABC 中,AB=13,AC=15,高AD=12,则BC 的长为 ▲ . 18.把一张矩形纸片 (矩形ABCD) 按如图方式折叠,使顶点B 和点D 重合,折痕为EF ,若 AB=3cm ,BC=5cm ,则重叠部分△DEF 的面积为 ▲ cm 2.

八年级下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下数学期中考试质 量分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八年级下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特点: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 2、题型多样化,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考查,如计算能力,识图能力,推理能力,探究能力等,在这张试卷上均有体现。 3、知识涉及面广,考查的知识点较全面。 二、质量分析及反思: 1、计算能力有待提高。 第16题解不等式组,第17题分式化简,第18题解分式方程,有大部份人有差错,特别是对分式化简、解分式方程的计算技巧和方法,还没有完全掌握。 2、学生理解题意有偏差。 如有几道选择题,还有第20题,有的学生因不理解题意,因而错误率较高,说明学生的应用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还有如第21题、第23题,学生的几何分析能力较差,有些学生只会死记定理,性质而不会综合运用。 3、解决较为复杂题时,缺乏自信,导致解题思路混乱。 如第22题、第24题,有些学生由于计算的错误而导致了失分,有很多学生由于考虑不全面而产生了漏解。 三、今后举措: 1、平时应立足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并作适当的提高与延伸。

2、加强习惯培养,如(1)计算能力的提高,要求学生少用计算器;(2)培养学生证明过程有条理的表达,强调推理的严谨性;(3)规范学生的作业、订正习惯,能及时纠错找原因。 3、落实课堂,提高课堂40钟效益多让学生分析问题,开拓思维,课堂上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更多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猜想、探索过程,而不仅仅追求一个结果,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情感各方面发展。 4、关注学生的发展,并做好补差工作,从以下几点入手: (1)加强对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增强自信。 (2)作业批改细致化,个别学生面批加以辅导。 (3)经常交流,加强心理辅导。 (4)分层教学,对差生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也获得成功的喜悦。 5、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增强教师的个人魅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九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评价 期中考试试卷主要考查评价学生在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表现,较好地体现了课标所规定学习要求,绝大部分试题的设计都有利于学生展示自己在数学主题学习中取得的成就。 ⑴整卷共25道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⑵试卷重在考查《数学课程标准》所设置的课程目标的落实情况,重在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以及数学思维能力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 ⑶本次试卷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旋转这三章书的主要内容,对应分值比例大概是3:2:1,可见是重点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掌握情况。 二、本次期中测试成绩 本次考试参考人数483人,平均分是45分,最高分120分,合格率大概是24%,达优率4%.从这些数据来看学生这次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本套试题共三大题:选择题30分、填空题24分、解答题66分。学生的得分主要在试卷的第一面,部分学生第二面基本是空白的。从我所教的班级来看:失分最严重的是第9、16、25题,只有极个别同学做出,25题没有人得满分;失分较严重的还有第5、14、15、17、20、22、24题,这些题目还是有小部分同学能做出。 三、从学生的失分情况上分析教情与学情 1、基础题和中档题的落实还应加强。比如,学生必会,应该拿分的一些中档题得分情况并不理想。如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的第 2、11题;考查方程的根第4、14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及最值问题的第5、6、7、13题;考查旋转中的中心对称第 3、15题。这些都是比较基础的题,因为我们在教学中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关注不够,课堂密度小,双基的落实不到位,从而得分率不是很高。 2、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上还有待加强。 (1)审题不认真。如第22题,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看清所给的方程还不是一般形式;还有就是第7、10题,这两题主要审清题意应该就没多在问题。 (2)计算能力有待提高。阅卷中可以看出,一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弱。比如,第17,22题,这是解方程及其应用。有不少同学22题方程能列出却不会解方程;还有就是23、24题,很多同学是因为计算不过关而导致失分。 (3)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还需加强。比如:第9、16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与二元方程之间关系的应用,失分较为严重;还有就是最后一题的压轴题,重点第二问要分情况讨论,很少同学能够想到。个人认为题目出得不够严谨,很多同学只写坐标没有过程。从这些题可以看出学生所学知识较死,应变能力也不好。这说明平时教学中,注重的只

初二下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初二第二学期数学期中测试试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平行四边形 C. 矩形 D. 直角三角形 2. 点A 的坐标为(2,3),则点A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 ). A. (-2,3) B. (2,—3) C. (3,2) D. (-2,-3) 3. 若x=2y ,则分式 y x+3y 的值为( ). A. 15 B. 25 C. 14 D. 12 4. 若y 与x 成反比例。且当x=2时,y=4,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 ). A. y=2x B. y=4x C. y=8x D.y=16x 5. 下列分式变形正确的是( ). A . 4x 2 = 2x B. -x+1x+1 = -1 C. 2x 4x-6 = x 2x-3 D. 1-x+1x-2 =x-2-x+1x-2 6. 菱形具有而矩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 .对角线互相垂直 B. 对角线相等 C. 四个角都是直角 D.对角线互相平分 7. 关于反比例y=-2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像在第一、三象限 B. 图像经过(2,1) C. 在每个象限中,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D. 当x>1时,-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