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政策学

公共政策学

公共政策学
公共政策学

第一讲导论

公共政策及公共政策学

我们为什么需要公共政策?

人的需要的无限性和满足人的需要的资源的稀缺性矛盾

利益自我实现要求与社会实现途径之间的矛盾

第一节公共政策学

一、为什么学习公共政策学了解

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

教育群众理解公共政策,运用政策争取和保护自身的和公共的利益,以适当的方式向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组织提出政策建议

推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的研究工作具有公共政策研究的取向

二、什么是公共政策学掌握

1.政策研究、政策分析与公共政策学

政策研究:是由学术社群发动,目的是希望了解公共政策过程与公共政策本身,最终目标是建构政策理论,呈现出政策的描述性与诠释性倾向

政策分析是针对政策制定过程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创造知识的过程

2.政策研究、政策分析与公共政策学比较

政策研究政策分析

主体学术取向的职业学问家应用取向的政府机构和其他

共组织内部的专业人员

重点或研究范围政策内容、过程、产出;发现

和验证政策与诸因素间的因

果联系基于政策与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研拟备选方案,选择最优方案,进行结果评估

研究目的或目标建构政策理论,创设研究方

法,推动学科发展为了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决策者规划政策蓝图

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获得学术界同僚的肯定被决策者采用并达到预期效

3.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政策科学、政策学或公共政策学发端于1951年拉斯韦尔和勒纳两位美国政治学家合编的《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

4..什么是公共政策学

(1)公共政策学=政策研究+政策分析

(2)公共政策学是这样的一门学科,它尽可能地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3)内涵:

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公共决策

具有准科学的特征

具有跨学科或多学科交叉、渗透、综合的特征

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创造与权力运作相结合

5.公共政策学三大核心内容:公共政策过程研究或决策过程研究、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评估

三、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掌握

第一,公共政策学研究的是组织的而非纯个人的决策行为。

第二,并非所有组织的决策行为都属于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只有公共组织的决策行为才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在公共组织中,政府组织即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

第四,政府组织以外的公共组织,被成为非政府组织(NGO)。

小结:就行为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兼及一部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公共性强的决策行为;

就结果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公共政策。

因此简单地讲,公共政策学是一门研究公共政策的学问。

四、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基本方面:公共政策、政策系统、政策过程掌握(1)公共政策

作为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可区分为以下三个层次:(1)具体的个别的政策(2) 政策群和政策链(3) 政策一般

(2)政策系统

对政策系统的研究,有四个突出的问题应予重视:

A.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

B.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与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C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系统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D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

(3)政策过程

A.决策行为是一个从政策问题的认定到政策目标的达成这样的一个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政策系统的运行过程。

B.政策过程研究就是分析政策主体如何认定政策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要达到什么目标或目的,为达到目标拟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方案,该方案的组织可行性和社会可行性如何,哪些因素对方案的实施造成影响。实施结果与政策目标是否一致以及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等等

五、公共政策的概念体系掌握

A.概念是思维和分析的基本工具。具有统一的、界定明确、逻辑结构严密的概念体系,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

B.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在内部构成上区分为三个层次:核心概念、次级概念和边际概念。

1.核心概念:公共政策、政策系统、决策行为都不是静态的和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统一的动态过程。而公共政策学的核心概念就是反映这一过程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概念集。

2.次级概念:次级概念指的是核心概念的子概念或从属性概念。

3.边际概念:边际概念指的是从其他学科引进或移植过来的概念。在公共政策学形成的过程中,一系列学科特别是政治科学、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系统科学等,为这个新兴学科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公共政策学的许多概念都是直接地从这些学科的概念体系中“拿过来”的。

六、公共政策研究程序的设计了解

(1)提出拟研究的政策问题

(2)确定假设

(3)收集系统资料

(4)资料分析

(5)做操作性研究

(6)写作研究报告

七、快速决策分析的初步方法了解

公共政策学研究,特别是应用取向的政策分析,就其具体的研究课题而言,应采取哪种或哪些技术性的、操作性的研究方法,取决于课题的大小,经费的多少和拿出研究成果的时间要求

两类:一是战略性、基础性分析;二是紧急对策性和初步分析

八、公共政策学的产生了解

随着公共政策的产生与发展,人们有关公共政策的知识、思想和观点也在产生与发展。

当这些知识、思想和观点积累到相当宏富的程度时,一旦有人能够对它们进行整合并发现和掌握系统地观察与研究政策过程的方法,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也就产生了。

1.古代的政策研究

我们把从上古时代直到20世纪中期的政策研究,统称为“前公共政策学时期的政策研究”。

古代中国的政策研究是十分发达的,究其原因,史官制度、策士制度、谏议制度和科举制度起了很大的作用。

2.18、19世纪西方国家的政策研究

从产业革命前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有许多学者和思想家,其中佼佼者如亚当·斯密、克劳塞维茨、卡尔·马克思和马克斯·韦伯等,在经济学、军事学、政治学、社会学和一般社会科学等领域里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方法论探索,其成果不仅对他们各自耕耘其中的学科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也为公共政策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

3.20世纪前半期学科孕育的历史条件

公共政策学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二战后初期孕育成形而于20世纪50年代初诞生的。这门学科得以形成的历史条件,一些是其他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造成的,另一些是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导致的。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

决策科学的形成

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

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

4.学科的诞生及其初步发展

1)1951年,由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勒纳(D. Lerner)和拉斯韦尔共同主编的《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面世。这本书被誉为“公共政策学的开山之作”、“公共政策学的经典著作”,被人们认做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

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拉斯韦尔,他是政治学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者和重要代表人物之一(2)公共政策学取得的进展

在政策分析的定量方法和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许多政治学研究者,包括一批著名的政治学家在内,日益重视政治科学的公共政策取向,投身于公共政策学研究。

九、公共政策学的发展了解

1.学科发展的新阶段

(1)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政治学界开始蕴酿着一股对行为主义方法论反叛的情绪,并且立即波及公共政策学。

(2)公共政策学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的标志是德洛尔著《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政策科学探索:概念与适用》、《政策科学构想》的出版。

公共政策学在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上,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方法论的多样化。

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的转变。

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作用给予了重视。

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起步。

2.学科研究的近期进展

公共政策学科的发源地美国,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的进展是应予特别指出的:

课题选择的新取向:伦理取向、管理取向、政府改革取向。

方法论的非科学趋向:倡导的是“混沌原则”、“不确定性”和“诠释学观点”,强调“权变观点”或“多元思考”。

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学会的成立和专业研究刊物的问世;专门研究机构的建立;大学教育中专业与课程的设置。

3.公共政策学在中国的发展

(1)中国共产党从延安时期起就十分重视政策研究。

(2)十年“文革”期间,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政策研究成了一片空白。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成为全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于是,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应运而生。

(4)国外的决策科学和公共政策学的专著相继翻译出版

(5)著名大学的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系率先在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公共政策学单科或系列课程

总起来看,到90年代中期,公共政策学在中国已经形成为一门比较完整的学科。

第二节什么是公共政策

一、相关概念辨析了解

1.决定:在政治生活与公务事务中,做决定、决定,常常在同一含义上替代“决策”、“政策”而得到广泛使用。

2.决策:决策是由决策者、决策对象、决策信息、决策方法、决策结果五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个动态的过程。

3.对策:由于所有的决定、决策、政策都是应对既定问题的办法或技巧,在内涵上与对策是相通的,所有对策这一概念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与决定、决策、政策等概念相互替代的。

4.政策:广义:人们为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方案。

狭义的“政策”概念:国家政权机关或政党为了实现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目的,根据历史条件和当前情况制定的一套措施和办法。这个定义将政策主体确定为公共权力机关或政党。

5.小结:一般意义上的政策、对策、决策、决定,具有共同或共通的含义;而特殊意义上的政策、对策、决策、决定,即当主体被限定为国家、政府、公共权力机关时,指的都是公共政策。

此外,也可以做这样的界定和区分:政策具有总括性和指导性,为对策、决策、决定提供一定的原则;而对策、决策、决定则具有微观性、操作性和技巧性。

二、公共政策的涵义掌握

1.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2.内涵

(1)公共政策是决定、决策、对策、政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具有决定、决策、对策、政策的一般特征。

(2)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的活动方式或活动过程,是公共权力机关的权力意志的表现。

(3)公共政策是经由政治过程而进行方案的初拟、优化和择定的结果,主导这一过程的基轴是公共权力机关与公民的关系,是前者能够不能够以及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聚合公民的愿望、意向和利益。

(4)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三要素。公共问题的提出来自政治系统的环境大的挑战以及政治系统自身的维持和存续的需要,公共目标的设定标志着公共政策是一种有明确方向的活动;谋求公共利益的实现是公共政策的灵魂和目的。

(5)公共政策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它通过规范和引导公私部门、公民个人的社会行为,有效地分配自然的和社会的各种稀有资源。

(6)“公共政策在形式上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形式的政策,包括政府为解决某一特定的问题而公然采取的行动。消极形式的公共政策则包括,政府官员就人们要求政府介入某一事务,作出的不采取任何行动、不做任何事情的决定。

三、公共政策的产生与发展了解

(一)公共政策的产生

1.公共政策的产生须有三个初始条件,或者说须具备三个核心要素:

(1)公共问题的形成。

(2)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

(3)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

2.公共政策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作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与社会、实现其阶级意志的工具而产生的。

(二)公共政策的发展

1.公共政策是一种国家和政府行为,它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演进、社会形态和国家形态的变迁而不断发展。

2.在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社会生产力虽有进步,但是社会经济在总体上则是自然经济;国家形态虽日趋发达,但是基本的是政治体制是君主制,统治者的理念是“家天下”、“朕即国家”,国家和政府的政策不以公共利益而完全以统治阶级乃至某一统治集团的利益为根本诉求。

3.近代以来,特别是产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力不断地获得解放,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多采,国家形态和政府体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所有这些,都推动着公共政策在内容和形式上转变成现代公共政策。

4.公共政策的这一转型或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在公共问题的形成过程中,公民参与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2)现代国家和政府制度的基本理念是主权在民。

(3)在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国家和政府几乎以执行政治统治的职能为唯一职能,而执行社会管理的职能也以维护和巩固政治统治为目的。现代国家和政府,越来越注重于执行社会管理的职能,而其目的不仅是维护和巩固政治统治,而且是推动经济和社会自身的发展。(4)传统的公共政策的质量,取决于少数统治者个人甚至最高统治者一个人的品格、智慧、学识和视野等因素;现代公共政策的质量,特别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的政府和人民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取决于政策过程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四、政策类型了解

(一)从内容划分

1.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涵盖与衍生关系

元政策—总政策,对其他政策起指导和规范作用

基本政策—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的,在该领域或方面起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的政策

部门政策—方面政策,针对特定而具体的政策问题作出的政策规定。

2.战略、策略、战术—时间效力

3.依政策内容的社会领域不同进行分类

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科技、文化政策

4.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

5.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

6.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

7.物质性(或实质性)政策与符号学(或象征性)政策

8.分配性政策、调节性政策、自我调节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

9.分配性政策、限制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

10.零和博弈政策与非零和博弈政策

以政策的结果是双赢还是一方所得为他方所失为标准

零和博弈政策:胜者全得,败者全输,前者所得来自后者所失。

非零和博弈:政策不以一方所得及他方所失为基础,政策的结果是有关各有所得,各有所失

11.初始政策和反馈政策

12.确定型政策与不确定型政策、风险型政策与竞争型政策

13.鼓励性(扩大性)政策与限制性政策

14.积极政策与消极政策

15.能动型政策与被动型政策

(二)从形式特征上

1.依横向形式特征划分的政策类型:立法决策、国家元首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

执政党决策

2.依纵向形式特征划分的政策类型:中国的纵向政策类型、美国的纵向政策类型

五、公共政策的功能掌握

1.管制功能

2.引导功能

3.调控功能

4.分配功能

六、公共政策的本质掌握

1.公共政策的社会本质:公共性与偏好性的对立统一

a现代公共政策具有多种规定性,而在这些规定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则是: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为着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社会价值的分配。而这一起决定作用的规定性就是公共政策的社会本质。

b作为公共权力的占有者,政府把价值分配给谁,不是任意的,无的放矢的。政府总是选择那些与其价值取向一致的社会群体,作为价值分配的重点对象。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公共政策将大部分社会价值给予了占人口极少数的资本拥有者。c.在当代中国,党和政府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代表和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和政府的政策也承担着调节社会利益的任务,也需要通过各种公共政策不断理顺社会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不断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政策分配和调整利益关系主要采取两种形式:

一是直接对社会利益进行分配和调整的政策,如社会分配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价格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等;

二是间接对社会利益进行分配和调整的政策,具有这样作用的政策很多。

2.公共政策的认识论本质—理论与实践的中间环节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政策的本质被界定为理论与实践的中间环节,因而政策兼具理论与实践的二重特征。

从政党实现其理念追求和政府实现治理的途径来看,理论指导实践是通过政策来实现的,同时实践基本上也是通过政策而上升为理论的。

也就是说,政策是联结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或桥梁。

(1)政策与理论

政策与理论的基本关系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理论是政策的理念依据,政策是理论的具体化。理论是政策的理念依据或指导思想,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

理论的内容影响和决定决策的内容,理论依据的不同造成政策的基本差别。

理论的正确与否,决定政策的成败。理论的正确与否在于它是否真实地提示了客观事物规律性、揭示了事物固有的因果联系。

(2)政策与实践

政策与实践的基本关系同样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政策是实践经验的原则化并在实践中得以完善和发展,实践须以政策为出发点并贯穿其整个过程。

政策的理论依据是理论,政策的事实依据是客观事物,而认识客观事物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正确的、成功的政策必须是对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政策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目标和功能。具体来讲:

第一,政策实施是运用公共政策解决社会问题的最直接环节;

第二,政策实施决定着政策目标能够实现与否以及实现的程度和范围;

第三,政策正确与否,在主观认识范围内无法得到解决,只能由实践去检验。政策实施是检验政策正确与否的重要途径;

第四,政策实施是完善、发展公共政策和制定新政策的重要依据。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人们要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就必须以一定的思想、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政策作为指导实践活动的准绳。

对于任何向人民负责的政党和公共权力机关来说,制定正确的政策并卓有成效地加以实施,都是第一要务,是其自身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

这是因为,对它们来说,任何一项大的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两个基本的因素,即客观现实与主观努力。即使在客观条件有利的情况下,决策失误或虽然制定了正确的政策却不在实践中大力贯彻,也会出现不利的结果。反之,即使客观条件不利,如果决策正确并在实践中努力实施,则会获得成功。

小结:公共政策是要解决利益分配问题

既包括物质利益的分配,也包括精神利益的分配。

七、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了解

1.政治性、权威性与强制性

2.公共性与偏好性的统一

3.应然与实然的统一

4.回应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第二讲公共政策模型

---公共政策的分析途径

第一节政策模型概述

一、什么是模型

模型是现实世界部分化、序列化、简单化和抽象化的代表。模型突出了原型的本质特征,忽略了次要因素,使错综复杂、变化无常的现实世界便于人们把握。

模型来源于人类经验,但不是经验的再现和翻版,是人们对复杂现实的一种主观建构和人为想象。

二、模型的特征

1.相似性

2.真实性

3.简单性

4.抽象性

5.多样性

6.安全、节约性

7.简单性

三、模型的类型

1.模型可分为具体模型和抽象模型,或者实物模型与理论模型

具体模型主要指与原型在形态上几何相似的模型,如示意沙盘、模型飞机、交通地图等。这些模型对原形是一种形象的说明,使人一眼望去就会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物,突出表现了模生特征。

抽象模型主要是指用语言、符号、图表、数字等抽象形式反映内在联系和特征的模型。

2.定量模型与定性模型

3.按原型的状态与变量变化分类

静态模型与动态模型

确定性模型与不确定性模型

模糊模型与随机模型

4.按其原型的性质分类

a物理模型b几何模型c结构模型d过程模型e组织模型f行为模型g决策模型h预测模型四、模型评述

世界是复杂的,理解这种复杂性,有必要对其进行简化,因此我们构建了模型

模型来源于人类的经验,是人们对客观现象的一种认识方式,是人们理论知识、价值观念和个人信仰的综合体现。

五、模型的认识论意义

第一,由于模型与原型具有相似性,因此通过解释模型而认识原型的某种本质规定性。

第二,模型是进行科学抽象的重要工具。它能够使人们从某一特定的视角窥视到万象纷繁的现实事物的奥秘并发现其运动规律,从而使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得以凸显。

第三,模型是研究过程中资料搜集和经验观察的指南,向研究者指出了研究工作的重点和优先顺序。

六、公共政策模型

1.公共政策模型是对复杂公共政策过程的简化表述,它突出了公共政策及政策过程的本质特征,为处理和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提供行之有效的工具。

2.公共政策分析中运用的模型一般是理论模型

3.模型体现了对公共政策思考的不同角度,为理解公共政策和进行政策分析提供了多种途径

4.模型本身也是一种方法。

5.模型在研究者与原型之间起中介作用

6.在政策科学中模型是政策分析的核心,是分析的基础

七、进行公共政策分析时需要借助于模型的原因

第一,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对象是具体的,具有客观实在性,因此这门学科具有突出的实证性;同时整个研究过程又十分强调从中发现有关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或一定的相关性。

第二,决策程序是根据模型的特征,人为地编制出的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步骤顺序。通过它就可以把决策理论、方法与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可实施的决策流程图,即格式化、标准化、工程化的决策程序,减少决策失误,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八、公共政策典型的模型分类

1.排列并简化现实:政策模型的有效性首先依赖于它对现实生活进行序化和简化的能力2.认定重要层面:政策模型的有效性还与其概括政治生活中重要内容的能力有关

3.符合社会现实:政策模型应该与客观现实具有一定的联系

4.提供有意义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应该具有实质性含义并形成较为一致的看法

5.提出一定的解释:政策模型应该对公共政策提出一种解释,而不是只对公共政策及其过程进行简单的描述;它应该对公共政策的原因和结果提出一定的假设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政策模型

一、理性决策模型传统理性决策模型:

------决策追求最优解

1.理性,通常解释为合理、有理,它与感性相对,指人从理智上控制行为的能力。

2.理性模型起源于传统经济学的理论,传统经济学理论是以经济人的假设为前提的。

3.介绍

决策者依据完整而综合的信息做出理性的决策,即它遵循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的原则,选择最优方案,使用最佳、最适当的手段,达到最大值的政策结果。由这样一组假设构成的一个分析途径,就被叫做理性决策模型或者决策的理性主义模型。

泛指决策者能够根据完整而综合的全面资料作出合理性的决策

实质:一种政策选优的方法

最终目的:希望能够设计出一套程序,以使决策者能够据此制定出一个有最大净价值成效的合理政策,也就是说,希望能花最少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果。

4.产生与发展

产生于1930年代美国陆军工程团在开发水坝和河流盆地的决策过程中;最早运用于经济和军事领域;20世纪50-70年代随着运筹学、系统分析等技术发展,英国和美国将其扩展到其他领域。

理性主义分析方法在公共政策学领域中的应用,就形成了理性决策模型或者决策的理性主义模型

5.内容

(1)决策者面临的是一个既定的问题。

(2)引导决策者做出决策的各种目的、价值或目标是明确的,而且可以按其重要性不同而依次排列;

(3)解决问题的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都为决策者一一权衡;

(4)决策者对可供选择的方案可能出现的结果都进行了调查研究;

(5)每一个选择方案及其可能出现的结果,都与其他选择方案具有可比性;

(6)决策者最后采用的那个方案,是所有可供选择的方案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其目的、价值或目标的方案。

6.条件

a、把决策行为视为整体行为而非群体行为。

--有一致的价值判断

b、决策者具有绝对理性。

--具备完备知识、信息,能穷尽备选方案并预测所有结果

c、决策目标单一、明确和绝对。

d、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具备一以贯之的价值偏好。

e、决策过程中不考虑时间和其他政策资源的消耗。

7.步奏

a、确定决策目标。

b、提出备选方案。

c、对这些方案及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d、通过排序选择出最优方案。

8.最优化决策模型的6个步骤。

a、弄清决策需要—明确问题(如选择一所理想的大学)

b、确定决策标准(选择大学标准:每年的花费,财政资助的可能性,录取要求,地位或名气,学校规模,地理位置,课程设置,男女生比例,生活质量以及校园的自然吸引力等。)

c、给标准分配权重(根据决策者的个人偏好来排列这些标准,表明各个标准重要性的程度)

d、开发备选方案

e、评估备选方案

f、选择最佳方案

8.传统理性模型存在的缺陷-“理想追求”

a、决策目标不是单一、明确和绝对的,而是多元、模糊和相对的(例如企业/企业家目标不同)。

b、人是感情动物,存在理性缺陷,其行为往往受到个人偏好(成本陷入倾向/损失厌恶倾向)。

c、人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如人对信息的感知能力有限、人的记忆能力有限)。

d、决策所面临的情况往往是价值冲突而非价值一致。

e、决策总要受制于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条件的限制。

二、有限理性决策模型-----决策追求满意解

有限理性模型,又称满意模型、次优决策模型,满意性公共决策他是由西蒙首先提出的决策模型。

西蒙认为,现实生活中决策者的理性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他们不是经济人,而是行政人。

行政人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往往是多元的,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经常处于变动状态且表现出冲突特征。

行政人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可能是有限的,其决策行为往往会受其心理因素的一定制约,他们不可能也不奢望发现最优解,只要找到满意解就知足。

1、西蒙有限理性决策思想

(1)对传统理性决策模型提出了批判;

(2)提出了相对满意的决策原则;

(3)提出了两种用于有限理性的政策分析工具:目的与手段的连锁模型,可行方案与行为选择模式;

(4)提出了有限理性的决策步骤。

2.有限理性决策的主要观点

(1)手段-目标链的内涵有一定矛盾,简单的手段-目标链分析会导致不准确的结论。(2)决策者追求理性,但又不是最大限度地追求理性,他只要求有限理性。

(3)决策者在决策中追求“满意”标准,而非最优标准。

3.西蒙有限理性决策的步骤

情报活动阶段:1)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所要定出的目标;

设计活动阶段:2)决定最低标准或水准,使所有被接受的方案都能符合这一标准,3)选择一个可行方案;

抉择活动阶段:4)评估这一方案,5)决定这一方案是否已符合最低标准,6)如果此方案

不符合,再检验其他方案并注意通过评估过程,7)如果这一方案可行即开始行动;

审查活动阶段:8)执行之后评定此方案难以程度,并将资料作为提高或降低所定最低标准的参考。

4、有限理性模型的两种决策方法

a、组合排列法

就是从工作任务的不同组合排列中进行选择,以达到满意结果的一般性决策方法。

b、方面排除法

这是一种适用于对决策方案进行同时性选择的有效方法。

例如:对购买汽车的选择:价格、座位数、速度、颜色等要素情报活动阶段设计活动阶段抉择活动阶段

5、评价

有限理性模型对人们的实际决策行为作了比较真实的解释,为政策理论及其实践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

但是这一模型主要为学术理论而非政策分析服务。

6、理性决策模型与有限理性决策模型的比较

决策步骤完全理性有限理性

界定问题确定一个重要的组织问题确定反映管理者利益和背景

的问题

确定决策标准确定所有标准确定有限的一套标准

给标准分配权重评价所有标准并进行重要性

排序

建立一个简单的评价模型

开发备选方案制定广泛的各种方案指定有限的一系列相似方案

评估备选方案评估所有方案,第一方案的结

果是已知的从希望的解决方法出发评估方案

选择最优方案选择获得最高经济效果的方

案寻找一个满意的、充分的解决方案

三、渐进决策模型

1.什么是渐进决策模型?

a.渐进决策模型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查尔斯·E·林德布洛姆(C·E·Lindblom) 于1959年发表的《“渐进调适”的科学》一文中提出来的,是直接针对传统理性决策模型的缺陷,根据实际政策制定的特点,从“实际上如何做”而不是“应如何做”的角度出发建立的一套有特色的政策制定模型。

b.渐进决策模型把政策制定过程看做是对以往政策行为的不断修正的过程,其中心思想是:政策制定是根据过去的经验,在现行政策的基础上实现渐进变迁,依据现有的政策方案,经过小范围的调适、修订与完善,获得新政策。

2、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

(1)渐进决策理论的提出

在林德布格姆的决策理论尚未出现之前,最有影响的政治和行政决策理论是理性决策模式。 20世纪60年代以来,理性决策模式受到了两种决策模式的挑战,其一是著名行政学家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模式;其二就是林德布格姆的“渐进决策”模式。

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演变(1953—1979)。

a.1953年他在《政治、经济及福利》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渐进主义”的概念。他通过对社会政治过程的四种基本形态的分析,提出了他那已具雏形的“渐进决策”模式。

他认为社会政治过程包含着以下四种基本形态:

①价格体系

②层级体系

③多元体制

④议价

在林德布洛姆看来,他的被称之为“渐进主义”政策模型具有以下优点:

①决策所选择的方案与现实状况相差不大,可以预测;

②在一时无法搞清人们的各种需求时,渐进方案会以不断尝试的方式,找出一种满意的结果; ③易于协调各种相互冲突的目标,不会因远离原有目标,搞乱了原目标间的秩序;

④渐进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检验所他的抉择是否正确,特别是在复杂条件下,可以孤立某些因素,比较其利弊;

⑤渐进方式比较稳妥、容易控制,能够及时纠正错误以免造成大起大落的状况。

b.1958年,林德布洛姆在《政策分析》一文中,在批评传统的政策分析方法(即他所谓的“第一种方法”)时,进一步提出了“第二种方法”,即他的“渐进分析”方法。

第一,它不依赖理论作为政策分析或政策制定的指导原则,认为评定实际的政策分析或政策制定是配合现实情况的需要或限制,是超理论的;由于现实政治所推行的是渐进政治,对政策问题、各政治领袖与政党的看法大致上达成共识,所能调节或改变者,只是在小节问题上,因而是渐进的。在实际政治中人不一定需要用许多理论。

第二,尽管政策分析或政策制定也会经常出现许多变量,但渐进分析只注重政策制定中出现的几个重要变量,作片段分析,方案的考虑也只限于少数几个,而不是广泛的。

第三,它认为价值与事实在渐进分析中交互使用、互为一体。现实政治中的基本价值已达成共识,无需再寻求各种不同的价值标准作为决策的标准。

第四,渐进分析着重以社会已有的政策为前提。这样的政策更可能被社会上一般人所接受,较有把握,较符合实际,并且与现实差距不大,较容易控制,不致于冒太大的风险。

C.1959年,林德布洛姆在《“渐进调适”的科学》一文中,进一步批评了传统的全面理性模式,阐述了他的连续有限比较模式(即“渐进调适”模式)。

林德布洛姆认为,传统的政策分析模式不切合实际,不是好的政策分析模式,而“渐进调适”的政策分析或政策制定模式较实际、较科学、较妥当。(二者比较见下表)

全面理性决策模式

明确区分,将目标当作决策的前提 不区分,认为二者相互联系 目标——行动 区分,先确立目标,再寻找手段 不区分,认为这种区分是不妥当的且有限的 “好”的决策是实现目标的最佳手段 “好”的决策是由“共识”所产生的 综合或全面分析 有限分析 过分强调理论的作用 主张通过连续比较来减少对理论的依赖 目标——手段

决策——目标 分析的范围

对理论的态度

d.1963年,林德布洛姆将他的政策分析模型又称为“断续渐进主义”,而传统的理性决策模式则被他称之为“全面分析”。

“全面分析”的含义是:小心和完善地对所有可能的行动途径及这些途径的可能结果进行研究,并且用价值观对这些结果加以评估;在各种不同的行动途径中作出选择。

e.对来自各方面的批评意见进行反驳,1979年他在美国《公共行政评论》上发表了《尚未达成,仍需调适》一文,对自己的理论进行系统的辩护和补充。他区分了渐进政治、渐进分析、党派相互调适等概念,补充了“党派相互调适”和社会组织等方面的内容,特别对渐进分析的层次进行了划分,即划分为简单的渐进分析、断续的渐进分析和策略分析三个层次,从而使其渐进决策模式得到较为系统的表述。

(2)渐进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含义、依据、原则)

a.含义

1.从林德布格姆的渐进决策模式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渐进决策的概念是在对传统的全面理性决策理论的批判基础上提出来的。

2.对传统理性模型的批判

第一,决策者并不是面对一个既定的问题,而他们必须对自己的所谓问题加以明确并予以说明。

第二,决策分析并不是万能的,对一项复杂的决策来说,分析是永远没有穷尽的,有时或许还会造成错误;而且在现实的决策中,也不可能没无止境地分析下去。

第三,决策受到价值观的影响。

3.所谓渐进决策,就是指决策者在决策时在既有的合法政策的基础上,采用渐进方式对现行政策加以修改,通过一连串小小的改变,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逐渐实现决策目标。

b.依据

在他看来,政策分析之所以不能进行理性化的周密分析,而要采用渐进分析,是因为决策与政策的制定必然要受到政治、技术和现行计划的制约,它们决定着决策必然成为渐进过程。首先,决策的渐进性是由政治的一致性所决定的。

其次,决策的渐进性也是由技术上的困难造成的。

最后,决策的渐进性是由现行计划的连续性所决定的。

c.原则

1.按部就班原则

2.积小变为大变原则

3.稳中求变原则

d.特点

(1)渐进模型要求决策者必须保留对以往政策的承诺。政策制定要以现行政策为基础,不能重打鼓另开张。

(2)渐进模型注重研究现行政策的缺陷。并不强调有所创新,也不是无所作为,只是注重对现行政策的修改与补充,以弥补现行政策的缺陷。

(3)渐进模型强调目标与方案之间的相互调适。不是进口语言,一劳永逸,要注意反馈调节,在试探和摸索中前进。

3.简评

(1)合理性

a.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式作为一种决策思想和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当的价值。

b.从认识论上说

c.在方法上

优点:

A. 1)渐进分析方式可以减少对理论的需要:完整而周到的理论框架往往不易产生,而需解决的问题却存在时间与范围内的制约,渐进分析方式利于把握问题核心。

2)渐进分析过程只强调把握问题相关性因素,而不计较整个理论环节中的一切变故。

3)渐进分析方法可以减少待考虑因素的复杂性。

4)渐进分析方法可以容许试验,产生自我校正的效果以达到增进预测的能力。

5)渐进分析方法的使用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找到一连串的相关标准,以作为另一个渐进新方案的基础

(——台湾著名政治学家曹俊汉)

B.渐进决策模型的产生依据和适用前提:1)当今各国的政治一般呈渐进特性;2)由于多方面原因,具备理性优化模型使用时所需的条件相当困难,这使得比较稳健的决策者习惯于接受保守的观念;3)从政治上考虑,渐进主义也是一种权宜之计。渐进决策模型的可行性:①现行政策大体能满足社会各阶层成员的需要,只要进行一些边际调适即可充分显示政策有效性进展;②待处理政策目标和社会问题本质上带有持续性;③决策者所使用的政策分析方法具有高度持续性;④决策集团将政策质量与达成一致性政策方案联系在一起考虑时,特别是认为政策质量取决于决策层意见一致时,渐进决策模型就更加可行(——张金马)

C.渐进决策模型的实际意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渐进决策模型的运用:

一是注意摸索、大胆创新;二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三是由点到面,协调发展。

渐进决策模型受推崇的原因:1.渐进决策是与渐进政治相适应的。渐进政治是西方政治生活的特点。实行一个新政策,牵涉到的利益通常很大,必然引起强烈的争议。如果仅对原有政策修改,争议就会减少

2.决策技术上的困难造成的。全面了解和掌握所有的决策方案及其后果,在技术上无法达到。应“只专注于政策的逐步或微小的改变”

3.现行政策的沉没成本决定的。如不考虑现行政策的成本而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就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化大步为小步,问题与阻力就会变小。

4.可以避免严重持久的错误。变化的步子越大,风险越大,而且越是严重的错误越难完全纠正。步子小,即使产生失误,其严重性也不会很大,容易纠正

(2)局限性和不足

它在方法上明显地带有保守的特点,它一般适合于比较安稳和变动不大的环境,以及从总体上说是比较好的现行政策。然而,一旦社会条件和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一旦表明对以往的政策需加以彻底改变时,渐进决策模式所主张的修改和缓行就起不到它的作用,有时还甚至会对大变革起阻碍作用。在社会发展的某些关头,需要在政策上作大幅度的调整,有时甚至是需要抛弃以前的政策而重新确立新的政策,即激进决策。

总结:渐进决策模型对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公共政策是过失的修正。

四、综合决策模型

在克服理性主义模型和渐进主义模型的局限性的过程中,以色列学者德洛尔和美国学者埃齐奥尼分别提出了综合这两种模型的新的决策模型。

1.德洛尔提出的综合模型叫做规范最佳模型

a.在《公共政策制定的再审查》中提出

b.德洛尔试图将理性政策模型与渐进政策模型有机结合起来,并把二者的合理性加以延伸与综合。

c.理性决策模型与渐进决策模型相互取长补短就构成了理想决策模型,因此也叫综合决策模型

d.理想决策模型强调政策制定系统的过程分析,它首先基于对现行政策的检查与评估,避免了对所有备选方案的考察,从而吸收了渐时决策模型的优点,缩减了审查范围,节约了大量开支;它也充分吸收了理性决策模型的科学方法,对所考察的方案进行精细的测量,这就保证了方案的相对优化,同时,它重视理性决策模型探讨长期方案和创新方案的优点,克服了渐进决策模型的保守倾向。

(1)规范最佳模型的假设基础

最佳决策是一个认同理性、增加理性的过程;

这种过程对于在复杂的问题上,形成最佳决策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是在增加理性的过程得以实现;

现代政府同时面对要求稳定的政策诉求与要求变革的政策诉求,而在一定时期内则以其中的一种诉求为主。

(2)规范最佳模型的政策过程

阶段所含内容

第一阶段:决策前①处理价值问题;②认识现实环境;③认

识问题;④调查、处理与开发资源;⑤设

计、评估与重新设计决策系统;⑥分配问题、

价值与资源;⑦确定决策战略

第二阶段:决策中①细分资源;②建立配合优先顺序的动作目

标;③建立一套配合优先顺序的其他重大价

值;④准备一套主要的政策方案;⑤对于

各种不同方案利益与成本进行可靠的预测;

⑥在比较预测的成果后,建立各种不同方案

所可能得到的利益需要的成本,并择定最佳

方案;⑦估定最佳方案的成本与收益第三阶段:决策后①激励政策的执行;②执行政策;③政策

执行后的评估

(3)评价

具有很强烈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它指出判定政策是否最佳的有效方法,在于不同的分析者在整个分析过程中经由坦诚、自由的讨论而取得协商一致的意见。

优点:吸收了渐进决策模型和理性优化决策的长处;提出了系统的思想

缺陷:实质上是一个折衷模型。

(4)总结:公共政策应是多种决策模型混合使用、取长补短、有机结合的结果。

2.埃齐奥尼提出的综合模型叫做混合扫描模型

混合模型在概念上希望截取理性主义模型的政策视野,以充分考虑政策选择、激发政策创意并深入政策核心问题;同时,截取渐进主义模型的政策落点,把政策关注力集中在经过选择的政策方案及其评估上,形成政策焦点,以有效地解决政策问题

优点与缺陷:

优点:不拘泥细节,避免理性决策模型的不现实性,又在微观上对重点方案进行深入考察和检验,克服渐进决策模型的不彻底性

缺点:对于渐进模型和理性模型如何有机结合,即混合扫描决策模型在实际运用中如何灵活运用的问题,埃泽奥尼的论述并不是非常清楚

总结:公共政策应是多种决策模型混合使用、取长补短、有机结合的结果。

五、政治系统模型

政治系统模型是公共政策分析中最具有解释力,并且最具有普适性的一个模型。

要点:政策主体是政治系统。政治系统作出对社会具有约束力的决定就是公共政策

政策过程为:输入-决策-输出-反馈这一系统运行过程。输入是环境对系统的要求(政策倡议和主张)和支持。输出是政策方案形成后政策系统进行的政策宣示和政策执行。反馈是政策结果再反映到系统中去,它是政策过程的终点又是新政策过程的起点

政治系统内部的运行是一个黑箱Black Box

1.提出

戴维·伊斯顿提出、阐释和完善了政治系统分析框架。当它被应用于公共政策学时就被称作决策的政治系统模型。戴维斯·伊斯顿在《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政治分析的结构》)一书中提出。

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同样也被应用于公共政策分析

2.核心概念

系统决策模型强调政策系统的环境作用,将公共政策制定放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环境中进行考察和解释。

公共政策是权威性价值分配主体——政治系统对环境做出的一种反应。

涉及环境、输入、输出、政治系统等慨念。

3.主要思想

该理论并不关注政治系统内部组织结构和行为过程,只着重环境与政治系统的相互作用和社会反映

是一种视公共政策为政治系统对来自环境需求反应的决策模型

系统决策模型下的公共政策是系统的产出,它被视为该政治系统根据社会的需求与支持(投入)作出的价值再分配方案(产出)

基本特点:把系统论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政策科学的研究,运用系统论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和解释政策过程.

基本观点: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对周围环境所提出的要求的反映.政策过程是一个"输入——转换——输出"的系统过程.

4.优点与缺陷

优点:

将政策研究置于环境制约下,并将政策形成过程看成是一个开放的、对环境适应的过程。

力图对政策过程做出科学说明,把政策过程描述为一个科学化过程.

缺陷:

⒈并没有描述政策如何在政治系统中产生,这就存在"黑箱操作"的问题.

⒉在这一理论体系中,并没有体现一定的价值取向。有关“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的提法体现了后行为主义(以阿尔蒙德为代表)的价值取向。

5.评价:这个模型的缺陷是与它的优长之处同时产生的,即它是一个适于宏观分析的模型,优长之处是视野开阔而宏大;不足之处是只能给人们提供一个轮廓,不能够指明所分析的政策的具体特性。

6.启示:公共政策制定系统是一个投入-产出系统,它要与环境相互统一,达到动态平衡

六、制度(政治制度)理论模型政策是组织的产物

制度理论认为,公共政策与政府制度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政府制度是公共政策的母体,它在公共政策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发生着决定性的影响。

政府制度赋予了公共政策三个明显特征:

1、公共政策的合法性

2、公共政策的普遍性

3、公共政策的强迫性

在公共政策的形成问题上,认为:

1.公共政策是制度的产物,有怎样的制度就会有怎样的公共政策.制度决定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及其内容.

2.政府制度决定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程序.

什么是制度?“游戏规则”

公共政策是权威政治组织(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的输出

权威政治组织之间的权力结构(职责、权限)是公共政策的核心影响因素

可以通过权威政治组织之间的权力结构来描述、解释和预测公共政策的内容

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毛寿龙,https://www.doczj.com/doc/298659413.html,)

新制度主义(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和产权理论、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

新制度主义:英国伦敦经济学院风险与分析中心学者朱利亚·布莱克认为:新制度主义力图把老制度主义和行为主义结合起来。新制度主义包括:

历史制度主义:主要批判地吸收了结构-功能主义的一些观点,吸收了比较政治学中的发展理论。他们认为,历史是克服人类理性局限性的一个主要途径;注重以制度为核心考察历史,以国家、政治制度为中心来分析历史。历史制度主义认为,制度是扎根于政体的组织结构或政治经济中的正式或者非正式的程序、惯例、规范等,它们包括宪法规则、官僚标准的执行程序,制度本身就是一个行动主体。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主要吸收新古典经济学中有关“经济人”的假设和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家中有关制度在经济生活中作用的理论,其主要的分析工具有产权、寻租和交易成本等理论。威廉姆森认为:特定组织形式是努力减少交易成本的结果。诺思: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普拉特:委托-代理理论,起源于对美国国会制度的研究,关注国会的规则如何影响到立法者的行为。

社会学制度主义:社会学一直对正式或者非正式制度对个人行为的限制和影响充满兴趣。涂尔干:马克思·韦伯、威廉·萨姆纳

作为一个流派的社会学制度主义则是组织理论的一个分支。

传统的组织理论如马克思·韦伯的官僚制理论认为,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目的而设立的,效率是一个组织建立的主要原则,他们体现了手段-目的的逻辑。而文化与组织是完全不同的,其逻辑是与特定情形相适应。

社会学制度主义挑战这种区分,他们认为现代组织所使用的规则、规范、程序是特定文化的

一种实践形态。

社会制度主义解释的重点是为什么组织采用一套特定的制度程式、程序或者象征符号,这些又如何在组织内部传播的。

传统上,人们认为,“经济学是关于人类如何选择的学问,而社会学是关于人类是如何没有选择的学问”。

但是,社会学制度主义最重要的面向,就是具有利益关系的行动者,在“限制之下所作的选择”,他们将传统社会学的结构限制抽离,单单以“个人、组织与国家之间的互动来解释制度与行为”。

他们使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经过制度中介,吸收比如偏好、选择与集体行动等长期以来一直被社会学者所冷落的概念,丰富了社会学研究的内涵。

政策分析的新制度主义途径认为,持续不断的制度结构是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基本建筑材料,个人的偏好、能力和基本的认同以这些体制结构作为条件;历史发展是路径依赖,一旦做出某种选择,它便限制了未来的可能性;决策者在特定时期可利用的选择范围是那些早期确定了的制度性能的函数。依照这种分析途径,并不是制度引起行动,而是它们通过形成问题的解释和可能的解决方案,通过限制解决方案和选择以及它们被执行的方式而影响行动。

启示:公共政策是政府机关的活动。制度模型突出制度安排及机构设置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关系,要求人们重视制度或者体制对公共政策可能产生的最重要影响。

七、团体理论模型(集团模型)

1.团体理论,又叫利益集团模型,是美国政治学家戴维·杜鲁门系统化的;后来莱瑟姆从团体理论这一视角去分析政府在政策形成中的作用,形成了政策分析的团体模型。

杜鲁门,50年代也是整个20世纪美国研究利益集团政治的最为著名的学者。他继续了本特利的研究,并追寻到早期麦迪逊的派别研究。其主要观点有:

(1)在任何复杂的社会中,个人较少直接受到社会整体的影响,而较多地不同程度地受到社会各个部分或集团的影响;

(2)集团的经验以及与个人的联系是基本的……通过集团,人们去了解、解释他们存在于其中的社会,并对社会做出反应。

杜鲁门认为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由不同的利益集团相互冲突、相互妥协的结果

公共政策是各利益集团之间互动的结果

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一个集团的行动可能会影响到另一个集团目标的达成。政府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政府的功能就是使用政策手段处理集团之间目标或利益的冲突,以公共政策的形式达成妥协方案,并使用行政手段实施达成的公共政策。

政治实际是各团体为影响公共政策所进行的相互斗争,政治体系最根本的使命就是通过以下途径调和团体之间冲突:

规则目标手段落实

公共政策实际上是团体斗争中相互妥协的结果,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一种平衡产物。(二)基本观点

1. 公共政策是利益集团之间相互斗争的产物.

2. 政策过程是一个政治过程,团体间的相互作用和争斗是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3. 公共政策主要反映占支配地位团体的利益.

(三)团体模型的假定命题

(1)制定政策是政治过程的决定性阶段,而政治过程则是各集团争取影响公共政策的行为过程。

(2)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是相互竞争着的集团之间达成力量平衡的过程,每一政策都是集

团间妥协的产物。

(3)在现代政治生活中,要由公共权力机构制定合理的、法制化的竞争规则。

(4)在任何时候,公共政策都反映占支配地位的集团的利益。

(四):团体理论认为,政治体系本身实质上是所有社会团体的互动体系,这种体系的平衡依赖于几种重要力量的支撑:

第一,社会上存在一个非常庞大的、极为普遍的、潜在的社会团体,它拥护和支持国家的宪法体系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运行机制。

第二,团体间成员资格的相互重叠会使任何孤立的团体难以偏离社会的基础价值观,从而对平衡的维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团体之间的竞争能够使任何单个团体的势力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使所有团体能够在相对基础上做到势均力敌,形成相互制约,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体系的平衡。

(五)评价:

(1)它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使我们能够窥视在多元政治体制里,如何在集团竞争中使相互对立的利益得以聚合、整合和综合为统一的公共利益,并据以制定公共政策。

(2)集团模型所受到的批评有这样几点:

第一,它把注意力集中于政策形成过程中那些重要的能动因素的同时,看来是过分夸大了集团的重要性而低估了公共权力机构自身作用,包括政策制定者的作用。

第二,“人类在政府与政治过程上的许多问题,集团决策模型无法解释”。

第三,它对于多元主义政治体制以外的那些政治体制内的决策过程,缺乏解释力。

第四,该模型反映的是占支配地位的利益团体的利益。

第五,此外,在民主政治之下,人们可以通过选举,甚至个人的呼吁,向政府提出政策主张,而未必只有通过集团才能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议。

(七)启示:公共政策是利益集团之间力量均衡的结果,是政府受集团压力的综合表现。

八、精英理论模型(政策是精英们价值偏好的反映)

精英理论是战后西方国家政治分析的一个重要途径

现代精英政治理论肇始于意大利学者莫斯卡和帕累托,以及德国学者米歇尔斯,经由美籍奥地利人、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和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进行民主的改造,逐步地成为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政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析途径。

(一):精英、精英模型、公共政策

1.精英是社会统治集团的代表,占据社会支配地位,与处于被支配地位、被统治地位的大众构成对立的双方。

2.精英主义是一种理解政治和历史的方法,起源于意大利的社会学家莫斯卡和帕累托,其极端的形式认为社会总是处于少数人(精英)的统治之下,是他们在社会中起决定作用并把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通俗的讲,精英主义就是在各行各业里提倡我们过去常说的“向高标准看齐。

精英模型认为国家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政策是由“少数精英人物”决定的,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就是少数精英的活动过程。

公共政策反映的是少数精英们的偏好和价值,公务员和行政人员只是实施居于统治地位的精英所决定的政策。

(二)精英模型核心思想

①社会分为有权的少数和无权的多数,国家政策是由少数制定的(精英是少数、可以统治多数。奥妙何在?)

②少数统治者不是群众的代表。精英大多出自社会经济的上层(英国保守党领袖卡梅伦出身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权力和财富的世袭化)

③为了保持稳定,非精英上升到精英地位是一个缓慢而又不间断的过程(可以流动)

④精英们在保持社会制度的基本准则和保持社会制度不变等方面意见一致

⑤国家政策不反映民众的要求,只反映精英的价值观。国家政策的改变是缓慢的,而不是革命性的(渐进的)

⑥活跃的精英人物很少受民众的影响,精英对民众的影响远远超过民众对精英的影响(三)评价

(1)认为它揭示了现代民主国家的根本理念“主权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与实际的政治过程和政策过程中总是由直接掌管政权的少数人来主导这一难以克服的悖论。

(2)精英决策模型受到的批评,归结为一点就是:认为它忽视了现代民主国家里公民参与政治的要求和能力,以及这种参与对政策形成的影响。

总之,精英模型反映了行政决策过程与阶级统治、阶级关系的政治联系。

整个政策的发展过程是渐进的,这一模型反对政策的变革精英理论,是英雄史观的体现,也与现代民主政治相对立。

(四)精英理论对政策分析的启示

第一,它告诉我们公共政策不反映公众的要求,而反映精英的兴趣和偏好。--为维护社会制度需要精英阶层怀有浓重保守主义情节,为此公共政策是渐进性而非革命性的;

第二,精英理论认为公众是被动、麻木和信息闭塞的,公众的情感往往被操纵在精英们的股掌之中,公众对精英价值观的影响微乎其微。

第三,精英理论认为,对支撑社会制度的基础准则,精英集团有着一致的认识。--在带有专制色彩的发展中国家,此理论具有很好的分析效果。

九、博弈论模型(无处不在的游戏)---田忌赛马

博弈(Gaming:德是基础,胆为先,才能学识靠一边)

1、定义

博弈论(game theory),又称对策论,是研究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决策主体的理性决策行为以及这些决策的均衡结果的理论。是在特定情况下如何进行理性决策的问题。

A.博弈论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之间利益相互制约情况下的策略选择、理性行为及相应的结局。

B.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也就是说,当一个主体的选择受到其他主体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主体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

C.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当孤立的最优选择不存在,只能根据他人的选择做出自己最佳的决定时,博弈论就能派上用场了。

D.海萨尼(Harsanyi)的定义:

“博弈论是关于策略相互作用的理论,也就是说,它是关于社会形势中理性行为的理论,其中每个参与者对自己行动的选择必须以他对其他参与者将如何反应的判断为基础。”

E.迈尔森(Myerson)的定义:

“博弈论可以定义为对智能的理性决策者之间冲突与合作的数学模型的研究。”

F.通俗地讲,博弈论是一种“游戏理论”。指的是:一些个人、团队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2、博弈论的演进

(1)早期博弈论的萌芽(田忌赛马)

(2)合作型博弈(冯·诺依曼与摩根斯特恩于1944年合著《博弈论和经济行为》);(3)非合作博弈(纳什均衡);

什么是公共政策学

第一节什么是公共政策学 一、政策研究、政策分析与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随着公共权力机关的产生而产生的。随着公共政策的产生和发展,也就开始有了人们对于公共政策的观察和思考。当这种观察和思考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时,也就有了如何给这门学科命名的问题。这门学科的诞生地美国,其英文名称有很多,对应的中文译名有:政策学或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学或公共政策科学、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分析、政策研究、公共政策研究等。在学科发展的早期阶段,学者们倾向于认为这些名称是用不同的话语表达同一概念。然而,在学科发展的现阶段,主流的人士倾向于认为政策研究或政策分析或公共政策分析、政策科学或公共政策学,这是在外延和内涵上都有明显差异的三个概念。 政策研究或公共政策研究: 含义:政策研究主要是由学术社群所发动,其目的是希望了解公共政策过程与公共政策本身,最终目标则是建构政策理论,呈现出政策的描述性与诠释性倾向。内涵:1、研究的主题是学术取向的职业学问家。 2、研究活动关注的重点和研究范围是政策内容、政策过程和政策产出,发现和验证政策与其主体和客体之间、与有关社会和自然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 3、研究的目的或目标是构建政策理论,创设研究方法,推动学科发展。 4、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获得学术界同僚的肯定。 政策分析或公共政策分析: 提出:其学术术语由林德布罗姆在《政策分析》中首先提出的。作为学科,其产生的标志是由奥斯丁兰尼编辑的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及的出版。 内涵:1、研究的主体或者政策分析这是应用取向的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内部的专业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人员。 2、研究活动关注的重点或研究范围是“为了政策而分析”,即分析是一个基于政策、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研拟备选方案并从中选择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该目标的最优方案,以及对政策结果进行科学评估,以其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的过程。 3、政策分析的目的或目标是为了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决策者规划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政策蓝图。 4、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被决策者采用并达到预期的效果。政策科学或公共政策学: 发端:拉斯韦尔、勒纳《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

(完整版)《公共政策学》宁骚版笔记

《公共政策学》宁骚(2010最新版)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第二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 第三章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 第四章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 第五章政策问题与议程设定 第六章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 第七章公共政策执行 第八章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 第九章公共政策的稳定、变动与终结 第十章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尽可能的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结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①研究对象②概念体系③研究方法 ※政府组织即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一)公共政策:作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指的是公共权力机关建立起来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机构,以及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制定和实施的政策。 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 1、具体的个别政策; 2、政策群和政策链: (1)政策群: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某一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 (2)政策链: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3、政策一般: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 的本质和属性。 (二)政策系统。对政策系统的研究应予重视的四个突出问题: 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 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对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有四种类型:①线性结构②职能结构③线性—参谋结构④矩阵 结构 (三)政策过程:决策行为是选定目标和选取最优化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行为。决策行为是一个有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阶段、环节或程序组成的完整的政策过程;即决定做什么,做什么;政策过程是一个自始至终不断地进行选择的过程,即分析如何认定,解决问题,哪些因素对方案的实施造成影响,结果是否一致及其造成的主要原因等。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程序的设计: 1、提出拟研究的政策问题 2、确定假设 3、收集系统资料 4、资料分析 5、做操作性研究 6、撰写研究报告 (二)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 1、一手资料的收集: (1)定量的一手资料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2)定性的一手资料收集方法:①无结构访谈法②实地观察法③非参与观察法④参与观察法 2、二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有:①内容分析法②二次分析法③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法

自考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2009.4~2013.7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题 1.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实际参与研究对象的一些与政策过程有关的生活过程进行的观察称为 C A.实地观察法 B.非参与观察法 C.参与观察法 D.无结构访谈法 2.标志着公共政策学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的著作之一是 A A.《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B.《政策方向》 C.《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 D.《逆境中的政策制定》 3.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的、在该领域或方面起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的政策是 B A.元政策 B.基本政策 C.部门政策 D.总政策 4.1977年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决定废止大学招生实行的免试推荐制度而改行全国统一考试的制度属于政策类型中的 D A.风险型政策 B.竞争型政策 C.不确定型政策 D.确定型政策 5.在政策支持系统中,被称为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的是 A A.信息传播系统 B.政策支持系统 C.政策监控系统 D.政策评估系统 6.实行中央集权型单一制的典型国家是 C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加拿大 7.在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中,采取委员会制的国家是 B A.俄罗斯 B.瑞士 C.法国 D.中国 8.在政策过程模型中,由林德布洛姆构建的政策过程模型是 B A.理性主义模型 B.渐进主义模型 C.规范最适模型 D.政治系统模型 9.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用最广泛而又最缺乏理论色彩的一个决策模型是 A A.机构—制度模型 B.集团模型 C.精英模型 D.“上下来去”模型 10.公共问题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提出主体是 D A.政党组织 B.大众传媒 C.政治人物 D.政府部门 11.在问题认定的方法中,通过系统地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多重认识来获得对公共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解决办法的分析方法是 B A.边界分析 B.多角度分析 C.类别分析 D.层次分析 12.公共政策的政府议程又称为 A A.正式议程 B.政策议程 C.公众议程 D.系统议程 13.科珀等人认为,外在创始模型通常出现在 C

(完整版)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1、公共政策的研究途径 (1)政治学的研究途径 系统途径、过程途径、团体途径、精英途径、制度途径 (2)经济学研究途径 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主义 2、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利益 4、公共政策的规范性和指导性的具体表现 (1)规范了具体的客体、指向目标、制定程序,对人或包括政党在内的组织都具有约束力。(2)政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人员及人们的行为予以指导 (3)分为宏观指导和微观指导,总指导或具体指导,指令性指导或一般性指导。 (4)与法律不同,公共政策的指导性只具有一般性约束力。 5、公共政策的时代性的具体表现 (1)在与公共政策同时期的历史条件下,政策自身为适应时代所显示的特征。 (2)公共政策的内容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政府职能转变不断丰富。 (3)政策理论和政策分析方法的多元化 (4)政策问题的复杂性问题体现了时代性。 第二章 1、公共政策的客体:指的是政策所发生的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事)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两个方面。政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充当人们处理问题,进行社会控制以及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的工具或手段。 公共政策的目标团体:从人的角度看,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是社会成员,这些受规范、制约的社会成员称为目标团体。 政策所要调整或规范的是人的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 2、政策环境的定义: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3、社会问题的定义:社会正常发展过程中出现偏差或现实状况与社会期望状况之间的差距。偏差和差距导致了社会的紧张状态,涉及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 4、社会经济状况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过程的影响: (1)首先,经济状况是一国或地区的政府制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2)其次,经济实力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资本物质条件。 (3)最后,社会物质经济利益的分配调节,是一定历史时期政策体系,特别是大量经济社会政策得以确定的主要根据。 5、制度或体制条件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过程的影响: (1)首先,体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其次,一项政策的决策,往往是在多个方案中选择的,选择的结果与体制密切相关。(3)在次,体制的习惯势力的大小和所占优势的程度,影响着人们对各种社会利益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和表达以及这些利益和问题得到正确解决的机会。 (4)最后,体制制约着政策的执行。

宁骚版《公共政策学》课后答案知识讲解

宁骚版《公共政策学》课后答案

1.2课后习题详解 1.试述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这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答: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是公共政策研究领域里的三个重要概念。在学科发展的早期阶段,学者们倾向于认为这些名词使用不同话语表达的同一概念,而在现阶段,主流认识倾向于认为这三者是在外延和内涵上都有明显差异的三个概念。 (1)这三个概念的联系主要为: ①从对象上来看,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的关注重点尽管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三者的研究对象都是公共政策; ②从研究目的上来看,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都是为了获得更高效、优质的政策,达成预期的政策目标。 (2)这三个概念的区别主要为: ①主体不同 a.政策研究的主体是学术取向的职业学问家; b.政策分析的研究主体者政策分析者是应用取向的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内部的专业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人员; c.公共政策学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学科,它的研究主体既包括学术取向的政策研究学者,也包括应用取向的公共组织内部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者。 ②关注的重点不同 a.政策研究关注的重点和研究范围是政策内容、政策过程和政策产出,发现和验证政策与其主体和客体之间、与有关社会和自然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 b.政策分析关注的重点或研究范围是“为了政策而分析”,即分析是一个基于政策、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研拟备选方案并从中选择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该目标的最优方案,以及对政策结果进行科学评估,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的过程; c.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研究重点或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也就是公共决策。 ③目的或目标不同 a.政策研究的目的或目标是建构政策理论,创设研究方法,推动学科发展; b.政策分析的目的或目标是为了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决策者规划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政策蓝图; c.公共政策学的目的或目标主要是探索公共决策的固有规律,明确地以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为研究目的。 ④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不同 a.政策研究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获得学术界同僚的肯定; b.政策分析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被决策者采用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c.就应用研究、政策实践、权力运作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活动具有鲜明的功利性,以有效地控制和解决社会问题为根本诉求,十分看重研究工作对公共权力机关的功能活动所产生的作用。 2.试从日常生活中举例说明哪些类型的决策者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学从哪些方面去研究公共决策行为? 答:公共政策学是一门研究公共决策的学问,公共政策学即研究不同类型的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又研究公共决策行为的不同方面。 (1)作为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包含以下类型: ①公共政策学研究的是组织的而非纯个人的决策行为,只有在对象具备组织特征或者参与组织决策过程或对组织决策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的情况下,才可能成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例如,非典期间,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多项防治非典的措施,这时的北京市政府就成为了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②并非所有组织的决策行为都属于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只有公共组织的决策行为才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例如,当企业发布某项治理空气污染的措施时,企业的决策行为属于私人组织

《公共政策学》题库及答案

《公共政策学》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政策产生于两种需求即(),或者是()。 2.()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中是司法决策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3.公共政策的功能是()、()、()和()。 4.传统理性模型的实质是()。 5.渐进主义模型的实质是()。 6.政策问题的确认是指对于政策问题的()、()和()的过程。 7.事实前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和( ) 三个方面。 8.()和()是政策议程两种最基本的形式。 9.触发机制作为公共政策的催化剂,其作用的发挥源于()、()和()这三个影响因素的互动。 10.心理压力的表现形式是()、()和()。 11.()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中是司法决策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12.政策终结心理方面的障碍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政策制定者;二是();三是()。 13.费斯廷格提出了()理论。 14.政策合法性包括()、()、()以及() 15.政策评估都需要经过()、()和总结与报告三个环节。 二、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①拉斯韦尔②伊斯顿③戴伊④安德森 2.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①渐进主义模型②理性主义模型③规范最佳模型④政治系统模型 3.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①功能取向②过程取向③结构取向④目标取向 4.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①外在创始模型②动员模型③内在创始模型④自发模型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①合议制②合议、三权分立制③民主集中制④合议、民主集中制 6.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 ①拟定政策方案②评估政策方案③确定政策目标④择定政策方案 7.以下哪种触发机制属于政策议程的外在触发机制() ①自然灾害②经济灾难③生态变迁④经济对抗 8.“凡是政府选择作的或选择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①伍德罗.威尔逊②哈罗德.拉斯维尔③戴维.伊斯顿④托马斯.戴伊 9.下面哪一种不属于政治行动的类型() ①控制②命令③交易④博弈 10.在我国,行政法规通常以()形式加以发布。 ①国务院文件②总理令③国务院办公厅文件④部长令

公共政策3学习资料

政策执行过程包括哪些环节?有哪些基本因素会影响政策有效执行?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包括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准备、组织准备、政策实验、全面实施等环节。 1 、政策宣传 政策宣传是政策执行过程的始环节和一项重要的功能活动。要使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必须首先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政策宣传就是统一人们思想认识的一个有效手段。执行者只有在对政策的意图和政策实施的具体措施有明确认识和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地执行政策。因此,各级政策执行机构要努力运用各种手段,宣传政策的意义、目标,实施政策的方法和步骤。 2 、政策的分解 政策分解就是通常所说的制定计划,它是政策实施初期的另一项功能活动,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必经之路途。制定执行计划,应遵循下列原则: ( 1 )客观性原则。编制计划要切实可行,积极可靠,排除臆断;计划的各项指标,不保守也不冒进:既不是唾手可得的,也不是经过努力仍然高不可攀的;对有关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切不可含糊笼统。 ( 2 )适应性原则。编制的计划要有适应环境变化的弹性机制,特别是要有应对意外情况发生的防范机制。 ( 3 )全面性原则。编制计划要能够统筹方方面面、理顺各种关系,切忌顾此失彼。计划前后衔接、轻重缓急有层次,不同管理层次的计划各有侧重。 ( 4 )一致性原则。执行机构内部各职能部门要做到工作目标和政策目标保持一致,上下级的政策目标保持一致,以增强组织上的统一性和方向上的一致性。 3 、物质准备 物质准备主要是指必需的财力(经费)和必要的物力(设备)两方面的准备。执行者应根据政策执行活动中的各项开支编制预算。预算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才算落实了经费。必要的设备,包括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技术机械设备、办公用品等,是政策执行的物质手段。只有具备了必不可少的设备条件,政策执行才有可能顺利进行。 4 、组织准备 组织准备工作是政策具体贯彻落实的保障机制。组织功能的发挥情况,直接决定着政策目标的实现方式。 确定政策执行机构。这是组织准备中首要的任务。常规性、例行性政策的执行,应由常设的执行机构承担,不必另建机构,但有时也可用提高常设机构地位的方式或者改组机构的方式来保证政策顺利进行。如果遇到非常规性或者是紧急而重大的牵涉面较广的政策,则可组建临时执行机构,但应在政策目标实现后予以撤销。 选人用人。从政策执行者的素质来说,要求具有专业管理方面的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政策理解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善于用人,做到人尽其才;具有宽广的胸怀,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讲求工作效率,善于从实际出发,采取机动灵活、随机应变的方式方法,有步

(完整版)公共政策学简答题全解.docx

公共政策学简答题 1、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本质属性与基本功能: ( 1)基本特征:阶级性、目标性、强制性、相对稳定性 ①阶级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一定的公共政策总是要为一定的统治阶级的利益 服务的,超阶级的公共政策是不存在的。 ②目标性:在公共政策中,目标集中体现了社会成员的需要和利益追求。 ③强制性:公共政策作为社会公共权威所选择或制定的一种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有其 合法性基础并且具有权威性,因而它对于社会成员特别是目标团体具有约束 力和强制力。 ④相对稳定性:只有保持政策一定的稳定性,才能有利于特定社会问题的最终解决和 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但是其稳定性又是相对的,需要根据具体事实进行 调整。 ( 2)本质属性:公共性是公共政策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判一切公共政策的基 准性价值,成为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念和核心精神。 ①阶级性和社会性:这两方面是紧密相联的,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②超前性 ③系统性:即公共政策往往不是孤立的,它们应是一个政策体系,这个政策体系是一个整体 ④合法性:这是极其重要的政治要求。 (3)基本功能:指公共政策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功效与作用。从其对社会 所起到的基本积极作用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分配社会资源;规范社会行 为;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 2、公共政策学产生的背景: 公共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产生于美国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公共政策作为一门学科而出现,既是当代世

界中社会、经济和政治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与战后美国特殊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虽然导致公共政策学科产

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更直接的原因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问题的压力;政府管理的需要;政治科学的发展;其他学科的发展。 4、经验决策模型的基本观点: 政策制定的实际过程并非完全是一个理性过程,而是对以往政策行为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政策制定只能根据以往的经验,在现有的政策基础上实现渐进变迁。决策者要依据现有方案,通过与以往政策的比较,考虑不断变化的环境需要,对以往政策进行局部的、小范围的调适,逐渐把一项旧的政策转变成一项新的政策。①决策者不必企图调查与评估全面的政策方案,其只要着重于那些与现存政策只具有渐进性的差异者就可以了。 ②决策者只要考虑几个有限的政策方案就行。③决策者对每个方案,只评估几个可能产生的重要后果而已。④决策者所面对的问题,一直在重新的界定。渐进主义斟酌目的与手段之间的调适,其结果使得问题较易处理。 ⑤社会问题没有单一的解决方案,而是透过分析与评估的过程,永无休止地对所面对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的指正。 ⑥渐进决策是补救性的,其适应于减轻现行的具体的社会问题,但较少着重于将来社会目标的增进。 5、传统公共政策过程模型的成就与局限: (1)过程模型的主要贡献 首先,过程模型简化了复杂的政策过程。 其次,过程模型带来了众多关于公共政策过程各阶段研究的成果,加深了人们对政策过程的认识,丰富了政策科学理论和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 第三,过程模型为全面了解现实的政策运行提供了一种有用的概念框架,尤其是它与常识相一致,易于被接受、把握和运用于实践之中。 第四,对于政策过程的强调,使研究不再严格地依附政治科学中逐渐增多的公共行政和制度的研究,以及在经济学偏好中的准市场研究。 (2)对过程模型的主要批评 第一,“阶段模型并非真正是一个因果关系模型”,也就是说,它并不适合预测,或者甚至指示一个阶段怎样导致另一个阶段。

2014年4月公共政策学自考真题及其答案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政策试题 课程代码:00318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公共决策者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是(B )1-69 A.政策群 B.政策链 C.政策一般 D.个别政策 2.提出政策执行博弈理论的代表人物是(D )7-328 A.西蒙 B.德洛尔 C.泰勒 D.尤金·巴达克 3.以同一政策体系内的各项政策相互间是否存在着涵盖与衍生的关系为标准,公共政策可以划分为(C )2-122 A.战略、战术、策略 B.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 C.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 D.单目标政策和多目标政策 4.当代中国不具有政策制定一般功能的一级政府是(B )2-144 A.省政府 B.乡政府 C.市政府 D.县政府 5.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公共政策可划分为(B )2-129 A.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 B.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 C.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 D.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 6.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感知其期望的目标、价值或景况,与现实获得的价值、利益或景况存在显著差距,由此形成的问题属于(A )5-249 A.公共问题 B.社会实践问题 C.公共政策问题 D.私人问题 7.一定的政策问题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是随着成因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特性指的是政策问题基本属性中的( D )5-253 A.客观性 B.主观性 C.历史性 D.动态性 8.以特定的行业或职业的代表为特征,影响政府各机关制定和执行有利于自身的公共政策的群体是(B )5-257 A.政党组织 B.利益集团 C.政府部门 D.政治人物 9.经过逻辑区分和逻辑归类将某种公共问题细分成许多次类的方法是(B )5-263 A.边界分析 B.类别分析 C.层次分析 D.假设分析

公共政策学试卷三

《公共政策学》复习题3 课程名称:公共政策学考试形式: 学习中心:_________ 考试时间:9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 一、多项选择题(共计10分,2分/小题)(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有 1、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包括() A.政治原则的偏离 B.价值体系的排斥 C.政治体系的封闭 D.承受能力的超重 E.表达方式的失当 2、政策目标的特征是() A.层次性 B.多样性 C.科学性 D.系统性 3、群体决策的形式是() A. 群体参与决策 B. 领导群体决策 C. 非理性决策 D. 理性决策 4、群体决策往往比个人具有更大的冒险性,其原因是() A.责任分散 B.领导者为表现自己而做出高风险的选择 C.社会比较的作用 D.领导者为表现自己而做出低风险的选择 5、一票否决规则的特点是()

A.决策者的决策权不平等 B.决策者平等分享决策权 C.决策者至少有一方会受到利益损害 D.决策者中没有人利益受损 二、名词解释(共计10分,3分/题) 1、公众议程 2. 政府议程 3.触发机制 4.政策规划 5.头脑风暴法

三、简答题(共计40分,10分/小题) 1、简述社会问题的特征。(10分) 2、简述政策议程的类型。(10分) 3、简述政策规划的原则。(10分)

4、简述政策目标的作用。(10分) 四、论述题(共计40分,20/小题) 1论述政策议程建立的影响因素。(20分)

2、论述政策规划程序。(20分)

《公共政策学》复习题3答案 课程名称:公共政策学考试形式: 学习中心:_________ 考试时间:9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 一、多项选择题(共计10分,2分/小题)(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有 1、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包括() A.政治原则的偏离 B.价值体系的排斥 C.政治体系的封闭 D.承受能力的超重 E.表达方式的失当 答:ABCDE 解释: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包括:政治原则的偏离;价值体系的排斥;政治体系的封闭;承受能力的超重;表达方式的失当。见教材P186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 2、政策目标的特征是() A.层次性 B.多样性 C.科学性 D.系统性

公共政策学X-2习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学X-2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5.0 分)1. 行政机关对政策的监控属于() A.横向监控 B.纵向监控 C.外部监控 D.自下而上的监控 得分:5 (5.0 分)2. 公共政策指()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企业 B.政府 C.第三部门 D.个人 得分:5 (5.0 分)3. 制定政策的政策指() A.元政策 B.基本政策 C.具体政策 D.实质性政策 得分:5 (5.0 分)4. 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对利益如何分配、利益究竟分配给谁等问题的回答,构成了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论的()范畴。 A.事实分析

B.价值分析 C.规范分析 D.利益分析 得分:5 (5.0 分)5. 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是() A.公共政策制定 B.公共政策执行 C.公共政策评估 D.公共政策分析 得分:5 (5.0 分)6. 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 A.利益表达 B.利益综合 C.政策制定 D.政策执行 得分:5 (5.0 分)7. 将旧的公共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各自形成一项新公共政策,从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类型讲,属于()。 A.替代 B.分解 C.合并 D.缩减

得分:5 (5.0 分)8. 系统议程又被称为() A.政府议程 B.行政议程 C.正式议程 D.公众议程 得分:5 (5.0 分)9. 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政策思想的思想家是() A.管仲 B.孔子 C.孟轲 D.荀况 得分:5 (5.0 分)10.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韦尔创始公共政策学科时使用的名称是() A.政策科学 B.公共政策学 C.政策学 D.政策分析 得分:5 二、多选题 (6.0 分)1. 3、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有()。 A.替代

公共政策学第3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0年下半年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公共政策学》第九章至第十一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内。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政策实施的(A)是检验政策是否正确的根据 A、效果 B、影响 C、效率 D、反馈 2、(D)是公共政策的执行者,研究者和责任的承担者 A、政策研究机构 B、政策执行机构 C、利益团体 D、政府官员 3、政策评估核心是集中关注(A)的活动及其对社会影响 A、公共部门 B、决策者 C、决策机构 D、民间组织 4、政策终结过程要重视交流与沟通,消除(A) A、心理抵触情绪 B、主观臆断 C、社会影响 D、领导权威 5、在执行政策过程中,如果得到政策实施对象的支持和遵守,政策效能就(B) A、低 B、高 C、不变 D、都不是 6、政策实施中把政策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这是政策实施的(C) A、原则性 B、灵活性 C、整体性 D、建设性 7、对政策实施后的效果进行判断是(B) A、政策形成 B、政策评估 C、政策修正 D、政策终结 8、下列哪些属于内部评估者( A ) A、政府机构的政策研究室 B、民间研究组织 C、压力集团 D、公共利益组织 9、从政策作用的对象的感受出发来对政策效果予以评定称为(A) A、对象评定法 B、自评法 C、对比法 D、德尔菲法 10、当一项政策终结威胁到组织自身的存在时,我们称这个因素为(B) A、心理抵触 B、组织惯性 C、认知的局限 D、法律延迟 二、多项选择(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后面的括号内。答案未选全者得1分,选错,该题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政策实施可以概括为(ABC)过程 A、政策实施 B、政策结果 C、政策纠正 D、政策检验 2、下列(ABCD)属于政策评估的机构 A、政府内部评估 B、民间的研究组织 C、压力集团 D、公共利益组织 3、政策评估的类型包括(ABCD) A、政策过程评估 B、政策影响评估 C、政策效果评估 D、元评估 4、政策终结是(BCD)的新起点 A、政策变革 B、政策更新 C、政策发展 D、政策进步 5、政策创新的内容包括(ABCD) A、政策内容的创新 B、政策运行过程中环节的创新 C、技术手段的创新 D、思想观念和思维方法的创新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1、公共政策的研究途径 1)政治学的研究途径 系统途径、过程途径、团体途径、精英途径、制度途径 2)经济学研究途径 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主义 2、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利益 4、公共政策的规范性和指导性的具体表现 规范了具体的客体、 指向目标、 制定程序, 对人或包括政党在内的组织都具有约束力。 政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人员及人们的行为予以指导 分为宏观指导和微观指导,总指导或具体指导,指令性指导或一般性指导。 与法律不同,公共政策的指导性只具有一般性约束力。 5、公共政策的时代性的具体表现 在与公共政策同时期的历史条件下,政策自身为适应时代所显示的特征。 公共政策的内容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政府职能转变不断丰富。 政策理论和政策分析方法的多元化 政策问题的复杂性问题体现了时代性。 第二章 1、公共政策的客体: 指的是政策所发生的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 (事) 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 两个方面。 政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充当人们处理问 题,进行社会控制以及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的工具或手段。 1) 1)

公共政策的目标团体:从人的角度看,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是社会成员,这些受规范、制约的社会成员称为目标团体。 政策所要调整或规范的是人的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 2、政策环境的定义: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3、社会问题的定义:社会正常发展过程中出现偏差或现实状况与社会期望状况之间的差 距。偏差和差距导致了社会的紧张状态,涉及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 4、社会经济状况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过程的影响: 1)首先,经济状况是一国或地区的政府制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2)其次,经济实力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资本物质条件。 (3)最后,社会物质经济利益的分配调节,是一定历史时期政策体系,特别是大量经济社会政策得以确定的主要根据。 5、制度或体制条件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过程的影响: 1)首先,体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其次,一项政策的决策,往往是在多个方案中选择的,选择的结果与体制密切相关。 (3)在次,体制的习惯势力的大小和所占优势的程度,影响着人们对各种社会利益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和表达以及这些利益和问题得到正确解决的机会。 4)最后,体制制约着政策的执行。 第三章 1、官方政策主体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执政党、司法机关。 2、非官方政策主体包括利益团体、公民(选民)、大众传播媒介(是与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 3、行政机关在政策规划中起主导作用。 4、公共选择理论如何分析立法机关(或立法者)的行为的? 该理论分析了西方代议民主制条件下立法或政治家的行为特征及模式,并指出,政治家或立法者在政策过程中是以“经济人” 的面目出现的—即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种最大化的利益表现为在选举中当选或再次当选。所以政治家的行为是为了在选举中获得更多的选票或支持率。而为了回的选民的支持就必须许诺制定并执行某些能够给选民带来利益的政策或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

近几年自学考试公共政策学试题与答案

2001年4月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 2001-10-12 〖次〗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25分) l、“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①拉斯韦尔②伊斯顿③戴伊④安德森 2、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①渐进主义模型②理性主义模型③规范最佳模型④政治系统模型 3、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①功能取向②过程取向③结构取向④目标取向 4、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①外在创始模型②动员模型③内在创始模型④自发模型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①合议制②合议、三权分立制 ③民主集中制④合议、民主集中制 6、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③〕 ①拟定政策方案②评估政策方案③确定政策目标④择定政策方案 7、“上政策”是政策执行偏差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为() ①象征式政策执行②残缺式政策执行③替代式政策执行④附加式政策执行 8、在政策评估中,考察既定政策目标实现后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是件估() ①政策效率②政策效益③政策效能④国应的充分性 9、政策主体与客体呈现周期性更迭变化,这种政策周期应属于() ①阶段性周期②功能性周期③反复性周期④结构性周期 10、以下组织院于强制性公共组织的是〔③) ①学校②工会③行政机构④妇联 11、对策论;作为政策分析的创造性方法之一,又被称作() ①脚本写作②头脑风暴法③博弃论④个人判断法 12、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是() ①政策评估②政策制定、③政策执行④政策终结 13、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 ①利益表达②利益综合③政策制定④政策执行一人一 14、在美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 ①立法决策②行政决策③司法决策④政党政策 15、当代中国各级法院和检察院在政策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是() ①政策执行②政策研究③政策制定④政策分析 16、政策主体制约、禁止政策对象的行为,这使政策对政策对象具有() ①沟通功能②管制功能一③监督功能④平衡功能 17、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是() ①林德布洛姆②西蒙③德洛尔④戴伊 18、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

公共政策学3.

公共关系学(三) 一、单项选择题 1、参与政策规划的主体通常是多元的,但起主导作用的是()。 A、政府 B、立法机关 C、公众 D、司法机关 2、在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史上,对政策过程的研究前期重点是()。 A、政策的制定 B、政策的执行 C、政策的监控 D、政策的评估 3、政治政策的核心价值是()。 A、维护阶级统治 B、保卫国家安全 C、增加民族团结 D、获取巩固、防卫与增益国际权力和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4、划分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的主要依据是()。 A、是否参与并主导公共政策过程 B、主体是执政者,客体是制定的政策 C、是制定政策还是执行政策 D、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 5、在下列几种环境中,公共政策系统的基础环境是()。 A、社会环境 B、自然环境 C、人文环境 D、科技环境 6、政府议程指的是政府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又被称为()。 A、政策议程 B、行政议程 C、公众议程 D、正式议程 7、下列中实属政策问题界定,其宗旨是按照社会公益标准弄清问题的实质和严重性,为政府及有关组织决策议程做准备的是()。 A、政策方案分析 B、政策问题分析 C、政策执行分析 D、政策结果分析 8、行政系统的决策特点是快捷、高效,因此,行政决策体制在决策上的()都会较立法机关要高。

A、集中化程度 B、分散化程度 C、民主化程度 D、公众参与程序 9、邓小平同志的“一国两制”构想是()的范例。 A、政策变通 B、政策创新 C、理想化政策模型 D、政策执行再决策 10、从组织功用看,政策研究组织与()为目标,这是现代政策研究组织的主要特征。 A、改进政策制定 B、提高政策效率 C、保障社会公正 D、发现问题 二、多项选择题 1、在进行政策宣传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A、个性化原则 B、强制性 C、适时原则 D、说服原则 2、影响公共政策的因素大致分为()。 A、决策者的直觉因素 B、政治系统的自身因素 C、内部环境因素 D、外部环境隐私 3、政治制度包括()。 A、政体制度 B、决策制度 C、政治文化 D、舆论控制制度 4、当代公共政策的特征有()。 A、统治政治进一步强化 B、政策问题日益复杂 C、政策的合法性受到重视 D、政策预期和政策结果趋于一致 5、政策方案类型包括()。 A、直接的货币方案 B、间接的货币方案 C、直接的非货币方案 D、间接的非货币方案 6、多元的政策评估标准包括()。 A、经济可行性标准 B、技术可行性标准 C、政治伦理可接受性标准 D、行政可操作性标准

公共政策学6-7章

第六章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 第一节公共政策目标的确定 政策目标的含义与特征 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 政策目标具有下列特征: ⑴问题的针对性。 ⑵未来的预期性。 ⑶目的的多元性。 二、政策目标的分类 1.政策目标的类型划分。 从不同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把公共政策目标划分成诸多不同的类型: ⑴根据政策目标所着眼的时间范围,可有长远政策目标和近期政策目标以及其他的政策目标(如一些长期政策目标和中短期政策目标)。 ⑵根据政策目标所服务的地域或空间范围,可有全国性政策目标和地方性政策目标;国内政策目标和对外政策目标;全局性政策目标和局部性政策目标等。 ⑶依据政策本身所属的社会领域,可有政治统治性和管理性政策目标、经济政策目标、文化政策目标以及社会政策目标等;与此相类似的则是,依据政策目标本身所属的社会领域,可有政策的政治性目标、经济性目标、文化性目标和社会性目标。 ⑷依据政策所服务的主体是普通社会大众还是社会少数人群体,可有公益性政策目标和特殊性政策目标。 此外,我们还可以按照更细微的标准将上述一些分类再作进一步区分;或者按照吸收了几种标准的混合标准来作其他划分;或者按照上述并未提及的标准作其他划分,如根据目标的实质性程度可区分出实质性政策目标和象征性政策目标,根据政策目标彼此的重要程度可分成主要政策目标和次要政策目标等。 2.公共政策的基本目标。 基本目标又称元目标,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一般包括公平、效率、自由、安全等。 三、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与原则 1.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 ⑴它能为制定政策方案提供方向性指导。 ⑵它能为政策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提供核心的评估标准。 2.确定政策目标的原则。 ⑴实事求是。 ⑵面向未来。 ⑶系统协调。 ⑷明确具体。 ⑸伦理考量。 第二节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划 一、政策规划与政策设计 1.政策规划的含义及其特点。 政策规划又称政策构建,是指在建立有关政策议程后,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公共权力机关组织力量草拟政策方案与行动步骤的过程。 政策规划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⑴从政策规划的主体来说,多元化和政府主导并存。

公共政策学第3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公共政策分析》第九章至第十二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决策过程用一系列决策环节构成的决策过程,用树状图表示的方法是( A ) A、决策树法 B、效果分析 C、成本分析 D、灵敏性分析 2、将预测分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测的依据是( D )。 A、预测的期限 B、具体计算方法 C、预测的功能 D、预测的时间尺度 3、按照功能不同,可以将预测分为直觉性预测、探索性预测和( B )。 A、长期预测 B、规范性预测 C、中期预测 D、短期预测 4、按照具体计算方法不同,可以将预测分为定性预测和( C )。 A、直觉性预测 B、长期预测 C、定量预测 D、短期预测 5、非任意抽样常见的形式有随意抽样、判断抽样和( B )。 A、单纯抽样 B、定额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体抽样 6、提出莫名的“寡头铁律”的精英主义代表人物是( B )。 A、帕累托 B、米歇尔斯 C、赖特·米尔斯 D、林德布洛姆 7、《政府过程》一书的作者是集团分析模型代表人物( A )。 A、阿瑟·本特利 B、戴维·杜鲁门 C、米歇尔斯 D、赖特·米尔斯 8、政策创新和传播主要有两种解释框架,即传播模型和( C )。 A、互动模型 B、领导跟进模型 C、内部决策模型 D、创新模型 9、提出支持联盟框架的学者是( B )。 A、鲍姆 B、萨巴蒂尔 C、琼斯 D、伊斯顿 10、目前运用最为广泛、最为成功的运筹学模型是( C )。 A、目标规划 B、动态规划 C、线性规划 D、随机规划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政策运行成本大致有( ABCD )。 A、政策制定费用 B、衔接成本 C、摩擦成本 D、操作费用 2、任意抽象常见的方法有( ABCD )。 A、单纯随机抽样 B、机械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体随机抽样 3、精英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有( ABC )。 A、帕累托 B、米歇尔斯 C、赖特·米尔斯 D、林德布洛姆 4、集团分析模型的核心假设在于( ABD )。 A、集团是个人与政府之间发生联系的纽带 B、集团的存在与斗争是政治生活的基本特征 C、每个决策者首先考虑个人利益

公共政策学考试重点整理

公共政策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就是指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而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政策研究组织:是由具有不同学科知识背景的专家、学者和有经验的前政治家、行政人员所组成的综合性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其主要工作是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的政策理论研究、政策规划、政策分析、政策评估等工作,以帮助改进执政党及政府部门的政策质量。 3.政策系统是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及其与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 4.政策主体(政策活动者)可以一般地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5.政策客体指的是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事)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两个方面。 6.公共政策问题是指客观存在的已经被社会上多数人觉察、认同、感觉出来的,已经与既定的价值、规范、利益发生冲突,并且由社会中的团体与个人表达出来属于政府管辖的范围并且能被列入政府的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 7.政策议程:又称政策日程,是指政策制定者就某个广为关注的公共问题进行讨论,以决定是否需要对其采取行动、何时采取行动及采取什么行动。 8.公众议程:公众进行讨论的议程;是指公共问题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要求政策制定者将其列入自己的议事日程。 9.政府议程:指政府相关部门根据特定程序而把公共问题列入自己的议事日程,进行讨论、研究和处理的过程。政府议程本质上是一种行动议程,是决策机关和人员对有关问题依照特定程序予以解决的实际行动过程。 10.方案规划:指发展一个计划、方法和对策,以满足某种需求,解决某项问题。 11.政策规划者是指参与政策方案的设计、研究、审议等活动的各种机构和人员,他们可分为政策系统内部的规划者和政府系统外部的规划者。 12.方案审议指有关机构、团体和人员对围绕某个政策的所有备选方案进行鉴定、评估和考察。 13.方案择优是指决策主体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最优化方案的阶段,它是决策程序中最关键的步骤,其中包含两个紧密衔接的环节: 一是对所有方案进行分析论证,作出评价;二是权衡各种方案的利弊,从中选优,拍板定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