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数字档案馆发展的四个阶段

我国数字档案馆发展的四个阶段

我国数字档案馆发展的四个阶段

从早期的概念引入到如今的深入发展,数字档案馆一直是我国档案界近些年研究和关

注的热点,2000年我国第一个数字档案馆的研究与开发项目“深圳数字档案馆系统工程的研究与开发”立项,标志着我国数字档案馆开始付诸实践,数字档案馆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从概念引入到提法统一

1994年MargaretHedstrom率先提出“电子档案馆Electronic Archives”的概念,1996年戴维・比尔曼在第13届国际档案大会上提出以虚拟档案管理的元数据体系为中心

的“虚拟档案馆Virtual Archives”。此后,我国档案界逐渐开始关注并研究数字档案馆这一新生事物。

1997年,董健民首次提到“在数字档案馆中,电子技术已使档案的保存和利用更加科学有效”,1998年,冯惠玲进一步指出“电子档案馆亦可称为‘数字档案馆’、‘虚拟档案馆’或‘无墙档案馆’,它不是一个实体机构、一个存放处的概念。”有关电子档案馆、数字档案馆、虚拟档案馆的概念也经常被比较,例如,刘春弟认为“电子档案馆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与数字档案馆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是基本相同的概念和事物,数字

电子档案馆与虚拟档案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虽然在认识上存在差异,但随着数字档案

馆的概念被广泛接受,数字档案馆这一提法已经渐趋统一。

二、从理论探索到实践应用

随着数字档案馆实践的展开,学术界的理论探讨逐渐深入。关于数字档案馆的界定、

特征、功能、演变、数字档案馆与传统档案馆的比较等问题引发广泛的讨论,形成多种观点,以数字档案馆的界定为例,代表性的观点可以归纳为广义狭义论、实体虚体论、技术论、数字信息系统论、档案信息服务论、档案资源共享论、整合论。关于数字档案馆的技

术如元数据与数据描述技术、检索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可视化技术、存储技术、安

全技术、备份技术等相关探索,也为数字档案馆的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进入21世纪,数字档案馆随着档案信息化工作启动而发展。我国第一个数字档案馆

的研究与开发项目“深圳数字档案馆系统工程的研究与开发”于2000年5月立项,青岛

市于2001年启动“数字档案馆工程”。2002年以来,杭州市档案馆、天津开发区档案馆、江苏电力公司档案馆等也逐步开始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和规划,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纳入学校“985工程”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2021年浙江大学开始探索

数字档案馆建设,截止2021年底,山东省共建成8个市级数字档案馆、22个县区级数字

档案馆和2160个数字档案室。我国数字档案馆发展为省市县级国家综合、企业、高校、

专门行业等种类各具特色、覆盖地域广泛、建设类型多样的格局。

三、从模式推广到政策推动

经过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先后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的数字档案馆典型,通过总结建设

经验和特点,形成模式进行推广。大中型综合数字档案馆模式包括“深圳模式”、“青岛

模式”、“杭州模式”,小型综合数字档案馆模式有“萧山模式”。企业数字档案馆的模

式可以根据起点的不同分为“末端管理模式”和“前端控制模式”,结合二者的优缺点,

应发展“全程管理模式”。

数字档案馆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推动,2002年国家档案局发布《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2021年《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将启动数字档案馆建设作为重要内容。2021年国家档案局发布《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全面指导数字档案馆建设。2021年《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加快数字档案馆建设作为主要目标之一。在政策的推动下,数字档案馆建设成为各级各类档案部门的重心工作。内蒙古伊金霍洛旗

已实现馆藏所有档案和资料全部数字化并在全旗共享,江苏省太仓市率先实现档案馆和所

有进馆单位档案室档案100%数字化,海关总署全面启动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以完善海关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3年累计投入8200万元,通过政府采购确定6

家外包公司200余人从事具体历史档案数字化工作。

四、从经验总结到深入发展

关于发展阶段的总结,“根据信息管理的结构,将数字档案馆分为数据型、信息型、

知识型三个发展阶段。”也可划分成“基于信息管理的数字档案馆建设和基于知识管理的

数字档案馆建设两个发展阶段”。关于数字档案馆构建模式,研究集中在基于OAIS、IT

集约化服务型、基于知识管理、面向服务架构等几种模式;关于数字档案馆的技术应用,

研究涉及数字化、存储、检索、共享、信息安全等方面;关于数字档案馆服务模式,主要

有集成服务、个性化服务、小众化服务、知识服务等几种模式。关于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

研究主要是从信息资源的建设、信息服务、信息安全这三个角度来谈”。关于数字档案馆

的功能特征,在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数字档案馆建设要体现三大新的功能要求,就

是建设安全可信系统、实现智慧智能管理、达到长期保存要求。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数字档案馆的发展

也面临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处于从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和管理系统开发转向信息资源

的利用与共享的转折时期。2021年国家电网公司档案馆提出:“‘十二五’期间,把档案馆建成档案保管中心、资源数据中心、利用服务中心和企业形象及社会责任的展示窗口,

到‘十二五’末,基本建成智能数字档案馆。”2021年江西省档案局与江西省信息中心联合规划,构建了江西省档案馆政务网档案资料查阅平台,实现了全省区域性数字档案资源

共享。2021年10月,全国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推进会召开,倡导实现“数字转型”、“数

字升级”、“数字换代”。2021年2月,国家档案局数字档案馆室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以推动建成更多的数字档案馆室,促进我国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向更深层次发展。2021年12月,国家档案局发布《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办法》进一步强化数字档案馆的科学建设、安

全运行维护和绩效管理,这一时期的数字档案馆越来越重视档案利用共享和知识管理功能的强化,基于用户的建设理念和追求更高的服务绩效逐渐凸显。

综上所述,数字档案馆这一新生事物在我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且收获了丰硕的实践成果。展望未来,数字档案馆的发展将在新形势、新环境、新技术的影响下,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第一,在云环境中,数字档案馆将更为广泛的运用云计算、云存储等技术,发展云端数字档案馆。第二,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推进,智慧的理念逐渐深入政务、交通、文化、城市服务等各个领域和行业,对档案馆而言,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和服务模式比自动化、信息化更适合智慧城市发展需求,智慧数字档案馆也将成为下转第54页上接第39页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第三,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针对移动设备端的移动档案服务成为数字档案馆发展的又一方向,移动数字档案馆面向移动互联网用户,是创新档案服务与利用的重要举措。第四,从生态的角度看,现阶段数字档案馆建设仍存在信息污染、技术与人文性不协调等生态失衡现象,生态数字档案馆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我国数字档案馆研究与建设现状分析及展望

我国数字档案馆研究与建设现状分析及展望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数字档案馆(室)建设现状,在数字档案馆(室)的定位 下对照建设的目标及内容分析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 未来发展方向与期望。 【关键词】数字档案馆;数字档案室;信息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档案管理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社会对档 案馆产生了新的职能要求,从最开始的两位一体的职能要求:一是永久保管档案 的基地;二是科学研究和各方面工作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发展为五位一体的职 能要求:一是档案安全保管基地;二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是档案利用中心; 四是政府信息查阅中心;五是电子文件中心。为对于现代档案管理工作最科学有 效解决方案就是建设数字档案馆(室)。 一、数字档案馆与数字档案室的区别 数字档案馆和数字档案室在工作中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具体分析如下:从管 理对象来看,数字档案馆多为数字副本,部分电子文件,而数字档案室以电子文 件为主,兼顾数字副本;从对象内容来比较,数字档案馆多为目录信息,部分全 文信息,而数字档案室主要为全文信息;从工作重点分析,数字档案馆重在管理,包括接收、管理、利用电子文件,而数字档案室重在规范,包括整理、管理、利 用和移交电子文件;从档案保管期限比较,数字档案馆着眼于档案长期保存,而 数字档案室着眼于档案现实利用,面临长期保存。 二、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整体情况 国家档案局在2000年深圳召开了全国第一次数字档案馆建设研讨会,就此拉开了全国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序幕,紧接着2014年出台《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办法》规范引导全国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并在2015年正式开展数字档案馆系统 测试工作。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依据是《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指标表》。数字档 案室建设以2016年国家档案局办公室印发的《数字档案室建设评价办法》为依据。此后,数字档案馆建设作为档案工作的一项全新事业、全新工程在全国各地 获得快速发展,数字档案馆建设开花结果,投入运行并取得绩效。 按照各地档案馆网站、新闻报道和相关文献查询,从2015年6月5日至 2019年12月31日通过测试认定的各省、市“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一共31个分 别为:青岛市档案馆、太仓市档案馆、绍兴市档案馆、珠海市档案馆、十堰市档 案馆、青岛市南区档案馆、上海市徐汇区档案馆、南京市建邺区档案馆、漳州市 档案馆、常州市档案馆、杭州市城建档案馆、济源市档案馆、蚌埠市档案馆、嘉 善县档案馆、潍坊市档案馆、楚雄州档案馆、湖州市档案馆、重庆市国土资源和 房屋档案馆、济南市档案馆、芜湖市档案馆、张家港市档案馆、宁波市数字档案馆、中山市档案馆(数字档案馆)、杭州市档案馆、日照市数字档案馆、浙江省 档案馆、成都市档案馆、成都市双流区档案馆、西安市档案馆、上海市青浦区档 案馆、山东省档案馆。 2016年-2018年通过测试认定的各省、市“全国示范数字档案室”一共7个分 别为:中山市档案馆(数字档案室)、海关总署数字档案室、南京市审计局数字 档案室、南京建邺区档案馆(数字档案室)、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数字档案室、福 建省公安厅数字档案室、浙江省公安厅数字档案室。 2015-2019年期间平均每年约新增6个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建设范围不断 扩大,建成数量逐年攀升。2016-2018年期间共认定了全国示范数字档案室7个,

《档案信息化概论》试卷答案

档案信息化概论》试卷(1)答案 一、填空题(10*1) 1、业务模式 2、协调发展原则 3、募集赞助费 4、高速区域网建设 5、应用软件 6、对话 7、星型结构 8、24BIT 9、图像旋转 10、软件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档案网站 档案网站是档案馆室在相互互联的公共信息服务网络上建立的站点,(1分)它以主页方式提供相关信息和相关服务,(1分)构成公共信息服务网络的一个节点。(1分) 2、以太网(Ethernet) 局域数据通信网,符合IEEE802标准。(1分) 拓扑结构为总线型或星型结构,(1分) 可使用多种同轴电缆或非屏蔽型双绞线为传输介质,以CSMA/CD协议作为介质访问控制方案。(1分)

3、档案信息数字化 是指档案馆室利用高速扫描等技术手段,(1分) 将馆藏的传统介质的文件和已归档的电子档案,(1分) 系统组织成为具有有序结构、整体统一且便于检索的档案信息库。(1分) 4、GIF格式 使用最早、在INTERNET上被广泛支持的图象文件格式(1分)。采用无损压缩,(1分)每个像素点最多可存储1~8BIT。(1分) 5、Dublin Core 都柏林核心元数据集。用于规范网上数字化信息的检索。(1分)包括十五项广义的元数据,(1分)这些元数据比较全面地概括了数字化信息资源的主要特征,适合各种类型的数字化信息。(1分)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D 2、A 3、C 4、B 5、C 6、C 7、B 8、C 9、D 10、 D 11、 D

12、 B 13、 C 14、 C 15、 A 档案信息化概论》试卷(2)答案 一、填空题(10*1) 1、100 2、安全系统 3、环行结构 4、光缆 5、300 6、TIFF 7、滚筒 8、保护作品完整权 9、相关资源 10、人文环境 二、名词解释(5*3) 1、信息网络 信息网络是指将地理上分散的多台独立工作的计算机,(1分) 通过数据传输线路相互连接起来,(1分) 以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1分) 2、数据专线 由光纤、微波等数据传输通道和数字交叉复用设备组成,(1分) 为接入站点提供高质量数据传输的(1分) 物理链路。(1分)

基于信息共享,数字档案馆未来的发展空间与趋势

基于信息共享,数字档案馆未来的发展空间与趋势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共享的普及,数字档案馆作为一种新型的档案管理模式,正逐渐成为信息管理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数字档案馆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管理和展示档案资料,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检索和利用服务。未来,数字档案馆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并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 多元化的内容:未来的数字档案馆将呈现出内容日益丰富和多元化的趋势。除了传统的文字、图片和音频资料外,数字档案馆还将包括视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多种形式的内容,并提供更加丰富的互动体验。 2. 开放共享的平台:数字档案馆将成为信息共享的主要平台之一。未来的数字档案馆将更加注重开放共享,与其他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与互通。 3. 智能化的服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档案馆将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服务。未来,用户可以通过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进行档案检索,智能推荐系统也将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 4. 个性化的用户体验:未来的数字档案馆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为

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通过用户行为分析和数据挖掘等技术,数字档案馆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偏好,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信息推荐和定制化的服务。 5. 强化的安全保障:数字档案馆作为存储大量重要信息的平台,安全保障是其发展的关键。未来的数字档案馆将采用更加安全可靠的技术手段,加强对档案资源的保护和防护,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总之,基于信息共享的数字档案馆将在未来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高的发展潜力。通过多元化的内容、开放共享的平台、智能化的服务、个性化的用户体验和强化的安全保障,数字档案馆将成为人们获取和利用档案信息的重要渠道,为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和知识传承发挥着重要作用。

数字档案馆的共建共享的创新方向

数字档案馆的共建共享的创新方向 一、数字档案馆时代的档案馆藏观 数字档案馆是一种新型的、智能化的档案馆形态,它的出现,不仅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一次新跨越,而且也是档案管理观念的一次升华,必将对传统档案馆藏观提出挑战。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是世界各国档案馆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高,数字档案馆在我国的出现与发展并非遥不可及,已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现实课题。应当未雨绸缪,不仅要做好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理论准备、技术准备、财力准备,而且还应当做好观念准备,树立新的馆藏观,主要包括: (一)虚拟馆藏观 虚拟馆藏是数字档案馆所涉及到的一个重要概念和术语,也是数字档案馆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有人又把数字档案馆称为虚拟档案馆。虚拟馆藏使传统馆藏概念发生根本性变化,是馆藏概念的一次革命。 有形的纸质档案是传统档案馆的基本馆藏形态,馆藏空间局限于某一档案馆库房内,有边有界,直观而具体。而对于数字档案馆来说,馆藏档案已被数字化,其来源包括两部分:一是自身产生的档案信息资源,这部分与传统档案馆藏相似;二是利用网络所获得的存在异处的档案、图书、情报等信息资源,馆藏形态由实体馆藏走向虚拟馆藏。虚拟馆藏模糊了传统档案馆藏界限,是有形和无形、集中和分散的辨证统一。 (二)馆藏共建共享观 数字档案馆的特点之一就是馆藏资源共建共享。一个传统档案馆的收藏和服务能力无论多强,都很难满足信息社会的需求,只有通过计算机网络互联,实现共建,才能形成整体优势,使资源无限扩大,服务能力倍增。 传统档案馆的独立性、封闭性很强,各自都拥有自己的馆舍、馆藏、工作人员和利用者。而数字档案馆虽说也有相对独立的馆舍、馆藏、工作人员和利用者,但是它不能脱离数字档案馆群体而单独存在,它的社会整体性、依赖性更强。 传统档案馆馆藏以地区的纸质档穿为主,而数字档案馆馆藏却打破了地域、信息种类界限,来源更广、种类更多。一是自身的原有馆藏;二是接收移交的电子档案;三是档案信息网内其它档案馆的上网信息资源;四是其它信息网内的信息资源,如图书、情报等。图书、情报虽不是档案,但作为信息的组成部分,在数字档案馆馆藏中也应占有一席之地。共建是共享的前提,有了共建作基础,利用者便可以在任何时空,通过任一上网计算机检索所需的信息。馆藏共建共享观是对传统封闭档案馆藏观的巨大冲击和挑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数字档案馆馆藏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要求我们在馆藏建设中,不仅要加强合作与交流,克服“小而全”、封闭狭隘思想,还要重视档案的优化,要从立足本馆,放眼全国的角度,来认识和规划本馆馆藏,特别要注意馆藏的特色性、专业性和地方性,以基本保存本机关的档案为主,更严格地控制其它机关的档案,以最大限度地消重。 (三)馆藏标准化观 数字档案馆是一个群体概念、集合概念,它是档案信息与其它各类信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由于数字档案馆具有跨部门、跨地域、甚至跨国家的特点,从而对信息的标准化、管理过程的标准化要求比传统档案馆更严,而且要尽可能向国际标准靠拢。解决标准化体系的建设问题,是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基础和条件。如果标准不统一,就根本谈不上数字档案馆的资源共享,也就必然降低了发展数字档案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数字档案馆标准化体系涉及的内容很多,有组织管理标准、软硬件标准,仅数字资源建设涉及的标准就有元数据标准、文档内容格式标准、文档内容表现标准、文档信息接口标准。 (四)馆藏开放观 馆藏开放与馆藏共建共享观存在密切联系,因为不树立馆藏的开放观念就谈不上馆藏的共建

我国数字档案馆发展的四个阶段

我国数字档案馆发展的四个阶段 从早期的概念引入到如今的深入发展,数字档案馆一直是我国档案界近些年研究和关注的热点,2000年我国第一个数字档案馆的研究与开发项目“深圳数字档案馆系统工程的研究与开发”立项,标志着我国数字档案馆开始付诸实践,数字档案馆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从概念引入到提法统一 1994年MargaretHedstrom率先提出“电子档案馆(Electronic Archives)”的概念,1996年戴维・比尔曼在第13届国际档案大会上提出以虚拟档案管理的元数据体系为中心的“虚拟档案馆(Virtual Archives)”。此后,我国档案界逐渐开始关注并研究数字档案馆这一新生事物。 1997年,董健民首次提到“在数字档案馆中,电子技术已使档案的保存和利用更加科学有效”,1998年,冯惠玲进一步指出“电子档案馆亦可称为‘数字档案馆’、‘虚拟档案馆’或‘无墙档案馆’,它不是一个实体机构、一个存放处的概念。”有关电子档案馆、数字档案馆、虚拟档案馆的概念也经常被比较,例如,刘春弟认为“电子档案馆(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与数字档案馆(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是基本相同的概念和事物,数字(电子)档案馆与虚拟档案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虽然在认识上存在差异,但随着数字档案馆的概念被广泛接受,数字档案馆这一提法已经渐趋统一。 二、从理论探索到实践应用 随着数字档案馆实践的展开,学术界的理论探讨逐渐深入。关于数字档案馆的界定、特征、功能、演变、数字档案馆与传统档案馆的比较等问题引发广泛的讨论,形成多种观点,以数字档案馆的界定为例,代表性的观点可以归纳为广义狭义论、实体虚体论、技术论、数字信息系统论、档案信息服务论、档案资源共享论、整合论。关于数字档案馆的技术如元数据与数据描述技术、检索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可视化技术、存储技术、安全技术、备份技术等相关探索,也为

辽宁省档案馆员考试档案基础理论知识与实务真题-真题-答案

2016年辽宁省档案馆员考试档案基础理论知识与实务真题 (总分80,考试时间120分钟) 填空题 1. ________是档案的本质属性。 2. 文件中心是介于文件形成单位和档案馆之间的一种________档案管理机构。 3. 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的三个阶段:档案馆自动化阶段、单个数字档案馆建设阶段和________。 4. 普通档案通常是指________。 5. 档案载体占绝大所数的是________。 6. 我国古代档案,是指________年之前形成的档案。 7. ________是国家档案工作体系中最普遍、最大量、最基层的业务机构。 8. 文件中心最早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________。 9. 1988年________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文件中心。 10. 2002年________率先在我国设立“文档服务中心”。 11. 来源原则产生于近代的________。 12. 登记室原则标志着来源原则的________。 13. ________是文件管理的核心理论。 14. 我国自________以来实施了立卷改革。 15. 案卷目录内案卷数量超过________时,一般应另立案卷目录。 16. 档案鉴定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分析判定档案________。 17. 库房温湿度标准为________,45%-60%。 18. 档案库房保管中八防措施:防火、防水、________、防霉、防虫、防光、防尘、防盗。 19. 段落符号式条目格式将档案著录项目划分为________个段落。 20. 全引目录是指案卷________。 21. ________是建立馆藏体系的基本原则。 22. 资料应控制在馆藏数量的________左右。 23. 1985年5月,我国档案工作领域第一个国家标准________。 24. 我国档案部门从20世纪________开始应用缩微技术。 25. ________卷片一般用于拍摄技术图纸、地图、报纸及幅面较大和影像质量较高的档案文献。 26. 深圳数字档案馆始建于________。 27. 干部档案正本材料内容可分为________类。 28. 企业档案以_______为主。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的档案,自形成之日起满________年向社会开放。 30. 各机关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編制工作实行________。

档案数字化建设

档案数字化建设 2000年12月,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印发的《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把“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快现有档案的数字化进程”列入其中,同月国家档案局在中国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研讨会上宣布:十五期间,我国将加快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由此,传统档案机构数字化建设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且有一些档案机构已经开始对此投资建设。传统档案机构的数字之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这个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在有了清楚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规划和解决好档案机构的数字化之路,为今后的数字化档案机构进而是数字档案机构、虚拟档案机构的建设打好基础。进入“十二五”建设中,更要进一步做好档案的数字化建设。 一、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紧迫性 1、档案数字化,可改善档案管理工作。只有实现档案数字化,才能冲破档案利用的种种局限,使档案管理部门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职能向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职能转变,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管理,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2、形势发展的需求 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数字档案机构是数字化信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档案机构是保管和提供利用档案信息的职能部门,是最有实用价值的信息资源库,这样一大批浩如烟海,珍贵的档案信息资源不能很好地为各级领导和广大公众利用,充分实现信息共享,就不能体现档案的服务价值。其二,档案载体的更新换代迫切要求档案机构数字化。档案由原始的

甲骨、竹笺、贝叶、丝帛到纸质,发展了几千年,记录下了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史。近年来,档案载体逐渐并迅速地被磁盘、磁带、光盘所取代或更替,电子档案的出现给档案机构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那就是电子档案的收集、保管、保护和利用手段,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档案机构的数字化。目前,档案机构的档案保管、利用与形势的发展要求不相应,仍然停留在纸质档案的管理及较原始的检索利用水平上,使得绝大部分电子档案无法采集、收集和提供利用,甚至绝大部分电子档案已经被清洗、丢失。这是一个极其重大的损失和无可挽回的错误。 3、社会强烈需求 当今,人们的时间意识越来越强,领导做出重大决策需要迅速、准确;社会广大公众对档案信息需要量不断增加,希望查阅信息更为方便,这都迫使档案机构这个信息保管和提供利用的部门必须尽快改变传统的原始管理、检索和提供利用的手段,以现代化、多功能的服务措施,使档案机构的馆藏的信息能及时、方便地提供给各方面的需求者。 二、档案数字化建设中的相关问题 (一)电子载体的特点 电子文件的载体材料是磁性物质和光盘。聚酯底基是磁盘和磁带的支持体。聚酯底基具有易产生静电而吸引尘埃导致卷曲、易与磁粉脱离、伸长后不易恢复等缺点。粘和剂起着连接底基和磁粉的作用,它具有易热胀冷缩、磨损、脱落、粘连、生霉等缺点,直接影响信息再现。磁粉中的磁性氧化物颗粒的剩磁感应强度是记录和再现信息的决定因素,它极易受外磁场影响而导致退磁、消磁等。光盘是利用激光进行信息存取的,它呈圆盘状,由盘基、记录介质和保护层等部分组成。目前光盘常用的记录介质主要有碲、碲合金、硒、碳铝化合物以及一

数字档案馆发展阶段和建设内容-2019年文档

数字档案馆发展阶段和建设内容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信息时代档案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是 档案馆信息化建设成果的集中体现。 我国档案部门在新世纪之初 就提出了数字档案馆建设的设想和发展目标。经过十多年的发 展,数字档案馆从概念提出到初步实践, 从理论探讨到技术应用, 从各省多头探索到国家统一规范, 经历了初步探索、 普遍应用到 深化发展三个阶段。 1 初步探索阶段 在人类刚跨入新世纪之时, 面对信息化发展对档案工作的影 局长馆长会议上对全国档案部门提出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工作 任务。作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圳、青岛等省市 档案馆率先提出了建设数字档案馆或数字化档案馆的设想, 主要是借鉴国内外图书馆界关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思路, 建设内 容是在建立文件级机读目录数据库以及馆藏档案数字化的基础 上,通过因特网建立门户网站, 为社会提供信息化档案利用服务 (主要功能见图示1)。2002年,国家XX 局发布《全国档案信 息化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在总结深圳、青岛建设数字档案馆初 步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在杭州、天津开发区、江苏省电力公司等 档案馆开展数字档案馆建设试点工作。 2002年底,国家XX 局在 深圳召开“数字档案馆建设现场演示会”, 观摩数字档案馆系统 的现场演示。 2003年 8月,青岛市档案馆宣布我国第一个数字 档案馆开通。之后,江苏省电力公司档案馆、杭州市档案馆、天 津开发区档案馆相继宣布建设完成和开通数字档案馆。从 2001 年到 2006 年是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初步探索阶段,其核心功 能是计算机辅助实体档案管理, 建设内容是建设档案机读目录数 据库、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建设档案门户网站。呈现规模和组 织形式是个别地方和单位一个个点的试点探索。 图示 1 响和要求,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王刚同志,在 2000 年全国 XX 当时

数字档案馆规划及建设

数字档案馆规划及建设 一、引言 数字档案馆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传统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和管理的机构或系统。数字档案馆的规划及建设是为了解决传统纸质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本文将详细介绍数字档案馆规划及建设的标准格式。 二、背景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传统纸质档案管理面临诸多挑战。传统纸质档案管理存在着档案易损坏、存储空间大、检索困难等问题。数字档案馆的规划及建设旨在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三、规划目标 数字档案馆的规划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实现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和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 2. 提供高效的档案检索和查询功能,方便用户快速获取所需信息; 3. 加强档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档案数据不丢失和遭到破坏; 4. 提供多种形式的档案展示和共享方式,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5. 保护档案的隐私和版权,确保档案的合法使用。 四、规划内容 数字档案馆的规划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硬件设备的规划: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的选型和配置;

2. 软件系统的规划:包括数字化处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检索系统等的选 择和集成; 3. 数据管理的规划:包括数据的采集、整理、存储和备份等的流程和方法; 4. 安全保障的规划:包括数据的加密、权限管理、防火墙等的配置和措施; 5. 用户服务的规划:包括档案查询、在线阅读、数据下载等的功能和界面设计; 6. 档案展示的规划:包括数字展厅、虚拟导览、多媒体展示等的设计和实施; 7. 档案共享的规划:包括开放接口、合作共建等的方式和机制。 五、建设步骤 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 立项阶段:明确建设目标和任务,制定详细的建设方案和计划; 2. 设计阶段:根据需求分析和技术评估,设计系统架构和功能模块; 3. 采购阶段:根据设计方案,采购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4. 部署阶段:安装和配置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进行系统集成和测试; 5. 数据导入阶段:将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导入到数字档案馆中; 6. 安全保障阶段:加密数据、设置权限、配置防火墙等,确保档案安全; 7. 用户培训阶段:对管理员和用户进行培训,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8. 运营管理阶段:监控系统运行状况,定期维护和更新系统。 六、评估和监控

档案馆数字化、数字化档案馆、数字档案馆

档案馆数字化、数字化档案馆、数字档案馆 档案馆数字化:挖掘历史记忆的新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档案馆作为承载着大量历史信息的场所,也不例外地加入了数字化的行列。档案馆数字化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实体档案数字化并保存在电子设备中,以提供更便捷的访问和使用方式。 数字化档案馆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通过数字化,档案馆的馆藏可以更好地保存和保护。实体档案存在着自然灾害、人为损坏等风险,而数字化档案将完全脱离这些风险。其次,数字化档案馆大大提高了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传统的实体馆藏需要通过翻阅大量文件和纸质档案才能找到所需信息,而数字化档案馆只需要在电子设备上进行搜索,就可以快速找到需要的信息,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此外,数字化档案馆还可以方便地进行备份和共享,避免了实体档案丢失和信息封闭的问题。这些好处使得数字化档案馆成为当下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然而,档案馆数字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数字化档案的质量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实体档案存在各种各样的尺寸、形式和材质,如何有效地数字化这些档案并保证数字化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读性是一个技术上的难点。其次,数字化档案馆的管理和维护也需要专业的人才和复杂的系统。数字化档案的存储、检索和保护都需要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和技术手段。最后,数字化档案馆还面临着版权和隐私保护等法律和伦理问题。一些档案可能涉及个人隐私或版权问题,如何在

数字化过程中保护相关权益,是数字化档案馆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数字档案馆应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首先,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以提高数字化档案质量和准确性。其次,数字档案馆应加大对人才培养和培训的投入,建立专业化的档案管理团队。此外,数字档案馆还应与相关权威机构和部门合作,建立规范的法律和伦理框架,平衡个人隐私和版权保护与方便的数字化访问需求。 数字档案馆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例如,美国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NARA)就建立了国家数字档案馆,通过数字化将国家档案馆的馆藏以高分辨率图像的方式在线提供给公众。这种全新的数字化访问方式既方便了用户的查阅需求,又保证了档案的长期保存和保护。 总之,档案馆数字化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实体档案进行数字化保存和提供数字化访问的新方式。数字化档案馆不仅提高了档案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效率,还解决了实体档案存在的自然灾害、人为损坏等风险。然而,数字化档案馆也面临着质量、管理和法律等问题。为了优化数字档案馆的运营,需要加强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法律伦理建设。数字档案馆的出现为人们挖掘历史记忆提供了全新的方式,也为保护和传承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数字档案馆的规划与建设

数字档案馆的规划与建设 一、引言 数字档案馆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档案管理相结合的产物,是数字化时代对传统档案管理方式的创新和发展。数字档案馆的规划与建设是为了实现档案资源的数字化保存、检索和利用,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本文将详细介绍数字档案馆的规划与建设过程,包括规划目标、规划内容、规划步骤和建设要点等。 二、规划目标 数字档案馆的规划目标是建立一个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档案资源的数字化保存、检索和利用。具体目标包括: 1. 建立全面的数字档案馆规划体系,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 2. 构建完善的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存储和管理。 3. 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实现档案的快速检索和利用。 4. 加强档案资源的安全保护,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可信度。 5. 推动档案数字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促进档案事业的创新发展。 三、规划内容 数字档案馆的规划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设备规划:确定数字档案馆所需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2. 数据库建设规划:设计和建立数字档案馆的数据库,包括档案资源的分类、编码、存储和检索等。

3. 数据采集与整理规划:确定数字档案馆的数据采集和整理方式,包括数字化 扫描、图像处理、文本识别等技术的应用。 4. 安全保护规划:制定数字档案馆的安全保护策略,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备份、权限管理等措施。 5. 用户服务规划:设计数字档案馆的用户服务功能,包括在线检索、在线阅览、数字化复制等服务内容。 6. 组织机构规划:确定数字档案馆的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包括档案管理员、技术人员、用户服务人员等。 四、规划步骤 数字档案馆的规划与建设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需求分析:调研用户需求和档案管理的现状,明确数字档案馆的功能和服务 要求。 2. 技术评估:评估现有技术设备和软件系统的适用性,确定数字档案馆所需的 技术平台。 3. 规划设计:根据需求分析和技术评估结果,制定数字档案馆的规划方案,包 括硬件设备规划、数据库建设规划、数据采集与整理规划等。 4. 资源配置:确定数字档案馆的投资预算和资源配置方案,包括设备采购、软 件开发、人员培训等。 5. 建设实施:按照规划方案和资源配置方案,进行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和实施工作,包括系统搭建、数据导入、用户培训等。 6. 运营管理:建立数字档案馆的运营管理机制,包括数据更新、系统维护、用 户支持等。

信息时代数字档案馆发展探析

信息时代数字档案馆发展探析 一、我国数字档案馆发展现状 信息时代,档案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对档案资源进行信息整合,紧接着数字档案馆的概念设想提出。自1994年第二届国家人文大会上提出了“电子档案馆”的概念后,关于数字档案馆的相关研究迅速在档案专业领域传播,冯慧玲等档案学者也提出了数字档案馆的设想。从我国数字档案馆概念提出至今,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酝酿,全国数字档案馆事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导致我国档案事业的数字进程停滞不前。 数字档案馆建设初期要对馆藏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数字化的档案是建设数字档案馆的基础。数字化进程对于建设数字档案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启动数字档案馆建设工程的档案馆都大力推进数字化进程。然而,随着数字档案馆工程的不断发展,大部分档案馆都已经初步完成了档案数字化工作,然而数字档案馆工程的下一步的工作是什么、怎样做却迟迟没有达成共识,也没有系统完整的机制和方案来保证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工作的持续发展。数字档案馆建设面临目前这种情况,其背后的原因涉及我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应用、政策法规机制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然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同样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同样经过十年的发展,数字图书馆发展迅速,各类数字图书馆不断涌现,其规模也越来越大。与数字图书馆如火如荼的发展现状不同,在国家档案局的号召下,虽然各级各类档案馆也启动了数字档案馆工程计划,即使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大多数档案馆仍然处于就不温不火的状态,只有少数档案馆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建设才建成数字档案馆,其种类与规模也中规中矩。我国档案馆要进一步发展,必须了解目前我国数字档案的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障碍,以分析数字档案馆未来的发展趋势,促进数字档案馆的建设16。 二、我国数字档案馆特点

数字档案馆信息检索系统的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数字档案馆信息检索系统的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数量和质量得到 了快速的增长,这些数字资源包括电子文档、数字图书、数字图片、数 字音频、数字视频等等。数字资源对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起着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因此如何管理和利用这些数字资源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 数字档案馆是数字化时代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字资源库,它是在 数字环境下,为了收集、保存和利用文化遗产而设立的保护机构,它通 过数字化手段保存文化艺术品、历史文献、科技文件、地理文化资料和 社会历史实践等各种形式的文化遗产,为研究、教育、社会服务等提供 支持和保障。 数字档案馆的信息检索是数字化时代下数字资源管理和利用非常核 心的问题,如何构建一个智能高效的数字档案馆信息检索系统成为了数 字档案馆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本课题正是面对此问题,通过研究 数字档案馆信息检索系统的构建与实现,为数字档案馆管理和利用提供 科学有用的支持。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为构建一个智能高效的数字档案馆信息检索系统,具体内容如下: 1. 综合研究数字档案馆管理和利用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分析数字档 案馆信息检索系统的需求和功能。 2. 建立数字档案馆信息检索系统的技术架构和系统模型,设计系统 的功能模块和流程。 3. 实现数字档案馆信息检索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文档索引、查询 分析、检索策略、搜索引擎优化等。

4. 对数字档案馆信息检索系统进行测试和优化,提高系统的性能和 搜索效果。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综述、归纳分析、实证研究和系统 设计等。针对数字档案馆信息检索系统,我们将采用以下技术路线: 1. 数字档案馆信息检索系统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 2. 检索引擎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包括Lucene、Solr、ElasticSearch 等。 3. 系统实现和测试。 4. 对系统的性能和搜索效果进行优化。 四、研究预期成果 本课题研究预期成果为: 1. 构建一个智能高效的数字档案馆信息检索系统,实现对数字档案 馆资源的全文检索和相关度排序。 2. 提高数字档案馆信息检索系统的检索效率和搜索效果,从而提高 数字资源的利用效益。 3. 为数字档案馆的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有用的支持,促进文化遗产 数字化保护和传播。 五、研究进度计划 1. 第一阶段:研究课题背景和意义,完成文献综述和初步需求分析。预计时间为一个月。 2. 第二阶段:进行数字档案馆信息检索系统的技术架构和系统模型 设计,预计时间为一个半月。 3. 第三阶段:实现数字档案馆信息检索系统的主要功能,并进行测 试和优化。预计时间为两个月。

我国数字档案馆与电子文件中心建设(更新版)

我国数字档案馆与电子文件中心建设 一、数字档案馆在中国: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早期,档案界在对数字档案馆概念界定和功能分析中,对其无障碍的跨库资源共享的强大功能寄予了厚望,如何嘉荪教授认为:“数字档案馆不仅仅是馆藏得到数字化以及管理工作实现了信息化的档案馆和档案馆群体;它实质上是一个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络有序处理和集成管理在结构各异的多种信息平台上产生的多样的电子文件、档案以及其他信息,确保这些数字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持久有效性,并实现上述信息资源跨库共享的超大规模、分布式和可扩展的数字信息系统”。[i][1]与何嘉荪教授的观点类似,冯惠玲教授认为,“数字档案馆是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数字档案信息系统,是档案信息组织模式,代表的是一种信息环境和基础设施构建,是超大规模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知识信息中心”。[ii][2]何嘉荪和冯惠玲教授对于数字档案馆的认识在中国具有典型代表性,即认为数字档案馆是一个功能强大的超大的分布式档案信息系统或知识信息中心,最终目的是实现档案资源共享。 此外,其他众多档案界人士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数字档案馆是用二进制编码的数字方式存储、处理档案信息内容,应用计算机、通讯和多媒体技术,提供电子网络检索和服务的档案信息系统,它是一个有序的信息空间,一个开放的信息环境”。[iii][3]“数字档案馆是一个电子化信息的仓库,能够存储大量各种形式的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方便的访问它,以获得这些信息,并且其信息存储和用户访问不受地域限制,它能把包括多媒体在内的各种信息的数字化、存储管理、查询和发布集成在一起,使这些信息得以在网络上传播,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信息”。[iv][4]“数字档案馆是一个数字化的信息系统,它将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方式存储,以网络化方式互相连接,从而提供及时利用,实现资源共享”。[v][5]“数字档案馆是以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为主体,通过网络对电子文件等数字化档案信息实现管理与服务的虚拟档案机构”。[vi][6]此外,李国庆认为,数字档案馆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数字档案馆是指存储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信息空间,是一个由

档案馆数字化建设方案

档案馆数字化建设方案 摘要:本文以数字档案馆建设入手,对事业单位建设数字档案馆建设应具备的条件、应完成的主要任务、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建设数字档案馆应秉承与中心战略规划协同,分项目、分阶段与有关业务协同推进,以及长期稳定的合作建设策略。 关键词:数字化档案馆;建设规划目标;工程任务 1.背景 1.1发展历程及现状 2004年,随着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和政务信息公开等管理的需求,我中心组织开发文档一体化管理系统,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已全面地实现内部档案的网络化管理与利用,实现了档案收集、整理、归档、鉴定、保管、检索、利用、统计等日常工作环节的计算机处理,实现了网上移交、在线借阅、查询、监控等真正的网络化管理,实现了办公发文系统和档案系统的二合一、归档管理和信息服务的二合一、移交登记和档案著录的二合一、电子档案和纸质等实体档案统一管理的二合一,形成一个较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同年,中心档案工作通过了本省档案工作管理“特一级”评定。档案工作跨越了从传统管理方式向现代化管理方式的转变;从重后期收集转变为重档案形成全过程管理;从重实体库房保管转变为重信息服务利用;从单一纸质载体转变为多种形式和多种载体管理;经历了档案管理意识创新发展时期。在长期的环境监测档案工作实践中,在领导和广大科技人员的支持下,我中心档案工作在规范管理和现代化管理上始终保持着先进性,积累了大量的珍贵资料,使档案成为执导政事,强化管理的重要依据和平台,2005年为加强档案管理的全局意识,便于组织协调和综合管理,将档案室转至本中心组织人事部(现办公室)。目前,档案和阅览室办公、库房总面积超过180平方米。综合档案室总建筑面积为105平方米,其中档案库房面积为45平方米,已安装密集架11组、声像档案柜2组;荣誉室面积30平方米,配有沙盘一套;实体档案库面积15平方米;档案办公室面积15平方米,配备计算机1台(内网)、打印复印扫描仪一体机1台、数码相机(含摄像)1台等办公设备。阅览室、资料库房总面积75平方米,配备计算机2台(外网1台,内网1台)。 本中心现有专职档案员一名,兼职档案员12名。随着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开展,档案数量逐年增多,由1989年每年归档几卷到现在每年归档已上千卷,2004年后,中心发文已全部数字化,凡本单位形成的档案电子文件,要求随纸质档案全部归档,至2015年8月,库藏科技档案12457卷;光盘档案1049卷(件);实物奖状等160件;照片1750张;声像图片若干;财会档案1800余卷;人员技术档案95卷(保存地点202室);共计17311卷(件)。 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和短期三种。收集了自1979年以来的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自然保护,环境科学研究,环境工程、基本建设,设备、仪器,环境标准、计量,综合及其会计、中心人员技术类档案。 2.规划目标 2.1办公自动化OA系统规划目标 2.1.1建成一个有效覆盖全机构(政府/企业)、内设机构(各处室/部门)及下设机构的电子化的办公系统,为实现无纸化绿色办公提供完整的软件支持。

档案馆数字化、数字化档案馆、数字档案馆

档案馆数字化、数字化档案馆、数字档案馆档案馆数字化、数字化档案馆、数字档案馆 关于档案馆数字化建设的思考 202*-11-9网友评论0条点击进入论坛 当二十世纪的尼葛洛庞帝(NicholasNegroponte)在《数字化生存》(BeingDigital)一书中,向人们描述着数字时代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甚至思维方式带来的各种冲击时,人类文明已经真实地迈进了二十一世纪,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大潮朝着我们扑面而来。档案管理和利用如何应对及适应数字化信息时代的需求,是我们档案工作者要思考的。 一、传统档案馆的数字之路 202*年12月,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印发的《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把“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快现有档案的数字化进程”列入其中,同月国家档案局在中国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研讨会上宣布:十五期间,我国将加快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由此,传统档案馆数字化建设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且有一些档案馆已经开始对此投资建设。我们认为,传统档案馆的数字之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这个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在有了清楚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规划和解决好档案馆的数字化之路,为今后的数字化档案馆进而是数字档案馆、虚拟档案馆的建设打好基础。 传统档案馆的数字之路由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组成:(一)档案馆数字化。档案馆的数字化包含着以下三层含义,其一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建立档案馆的自动化系统,实现档案馆自动化管理,完成档案管理的数字

化;其二是馆藏信息数字化,数字化的馆藏档案信息能直接被计算机识别和处理,建成完备的信息数据库;其三是构建平滑高效的档案信息数字化传输平台,实现档案的统一管理和资源共享。(二)数字化档案馆。在档案馆数字化基础上,形成以数字化信息为馆藏内容,以计算机为管理手段,以网络传递为利用方式的一种新型档案馆,是采用现代高新技术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三)数字档案馆。通过国家信息基础工程联合数字化档案馆,运用网络互联技术,将个体数字化档案馆联合起来,进行扩张、伸展,组成完全意义的数字档案馆,遵循共同协议,实现数字化信息共享,是超大规模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知识信息中心。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计算机终端提出需求,由数字档案馆系统完成查找和调阅档案信息,完全不受时间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如果说运用虚拟技术,建立虚拟档案馆的话,那么,档案馆发展到第三个阶段,才真正可以称得上是虚拟档案馆。 二、档案馆数字化数字化的起点 档案馆的数字化建设作为传统档案馆数字之路的起点,如何走好这首要一步,就显得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就着重于这一点来谈一下我们的观点。 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为档案馆数字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档案馆数字化建设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档案管理的数字化。档案管理自动化是对档案馆自身管理行为现代化的确定,而这种现代化是建立在计算机数字化管理基础上的。这个特征是基础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是开展其他数字化工作的前提条件。现在许多文章在探讨数字档案馆或虚拟档案馆时,较多是对档案馆美好前景的预测与憧憬,很少涉及传统档案馆的现代化管理问题,忽视档案管理具体业务环节的计算机数字化管理问题,如档案自动编目和自动检索、档案自动全文存储

数字档案馆的规划与建设

数字档案馆的规划与建设 国家档案局科研所? 邱晓威 一、数字化档案馆提出的背景 1、概念的出现 ??数字档案馆的概念源于三种途径:一是随着计算机档案管理的普及,使档案馆的信息管理数字化,实现了从档案机读目录的管理到档案原文信息的数字化管理;二是随着办公自动化和生产科研的计算机化,直接产生了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实现了档案进馆前的数字化;三是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发展,国家基础数字信息工程建设中对档案馆、档案信息以及其他部门的各种信息的综合管理与使用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数字档案馆的提出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有密切的关系。 ?可以说是由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正在积极建设的数字图书馆工程,带动了档案馆对自身数字化建设的思考,于是出现了数字档案馆的提法。 数字档案馆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数字档案馆的规划和建设是信息技术对档案事业发展影响和要求的必然结果。数字档案馆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配置先进的软硬件设备,研制高性能的信息管理系统;数字档案馆要解决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给档案管理带来的复杂问题,要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真实、

完整、长期可读。 ???数字档案馆是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单位办公自动化的一个必需的组成部分,是信息社会中档案管理新模式的集中体现,代表着新世纪档案馆工作的发展方向。 2、国际上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1994至1995年,美国国家数字技术通讯指导办公室把数字图书馆列为9项重点项目的第一位,排在危机及应急处理、教育及终身学习、电子商务、能源管理、环境控制和废品最小化、保健、加工处理和产品、公众存取政府信息等重要项目之前。这项工程从1999年到2001年为第一阶段,投资4亿美元,2002年以后的第二阶段继续投资6000万美元。其他国家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投资也十分可观,如英国投资4亿美元,俄罗斯每年投资2亿卢布。到2001年为止已经宣布正式开始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国家有20多个。由此可见,数字图书馆受重视程度非同一般。 国际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情况 ✍✍??在美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作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管理局就成立了数字档案馆特别工作组,开始数字档案馆的研究和筹建工作。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对数字档案馆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美国国家档案馆发现其收集的电子文件种类日益丰富,除了文本文件、数据库文件之外,还有电子邮件、地理空间数据、数字影像等结构复杂的数据,数字档案的种类和管理难度日益增加,公众也迫切希望能够通过在线方式获取国家档案馆中保存的数字档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