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林西概况

林西概况

林西概况
林西概况

林西概况

一、政区概况

1、政区位置

林西县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北依大兴安岭,南襟西拉沐沦河。地理座标为东经117度37分至118度34分,北纬43度14分至44度15分。县域四邻是辽阔无垠的大草原,是典型的移民聚居地区。

2、政区沿革

1908年清王朝“移民实边”正式建县,先称巴西,后定为林西。1945年中共林西县委员会、林西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热河省,1949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69年划归辽宁省,1979年重新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3、政区划分

全县辖7镇、9乡、3个国有林场、1个国有农场、1个国有牧场。

4、政区面积

全县总土地面积3933平方公里,东西蜿蜒73.5公里,南北跨距117公里。

5、政区人口

林西是一个移民县和多民族聚居的县,全县总人口2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5万人,占总人口的78%;汉族人口22.3万人,占总人口的94%,有汉、回、蒙古等11个民族。

6、政区自然特征

林西县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2度,年平均降水量379.7毫米,年平均无霜期125天。

二、资源状况

1、农牧业资源

林西是传统的农牧业结合地区,拥有丰富的可供充分拓展的农畜产品资源。全县山杏林保存面积达70万亩,内蒙野果保存面积达5万亩。年肉牛饲养量达到10万头,肉羊、绒山羊饲养量达到40万只,肉鸡饲养量达到400万只,并有内蒙古交易量最大的“统部北方活畜交易市场”。皮张、绒毛、肉产品、林产品、草业、食用菌、蔬菜瓜果、杂粮杂豆等资源富集,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各类产业基地,亟待开发利用。境内野生植物资源富饶。野生植物有600余种,以灵芝、野菜、沙棘为主的20多种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利用价值。药用植物有知母、甘草、黄芩等130多种。

2、矿产资源

林西县是一方资源富庶的宝地,矿产资源储量较大,尤以有色金属为最。现已发现具有工业价值的黑色、有色金属、稀有金属12种,化工、建材、能源、矿泉水等非金属12种,矿床、矿点、矿化点124处,遍布全县16个乡镇,已探明金属矿床含量500多万吨,非金属矿床含量6000多万吨。其中,已探明储量的铜金属量17.84万吨,锡金属量4.1万吨,铅金属量6.6万吨,锌金属量36.2万吨,银金属量1332吨,萤石储量50万吨、石灰石储量50万吨,黑色花岗岩矿石储量132万立方米,钨、钼等金属和煤、叶腊石、水晶石、大理石等非金属的储量也较为丰富,此外,还有大量的石材、黄粘土、矿泉水以及其它未计算储量的矿体,有待于开发利用。

3、地理资源

林西境内有大小河流15条,总流域面积3785平方公里,西拉沐沦河、查干沐沦河、巴尔汰河、嘎斯汰河等河流穿境而过。境内群山绵延,川谷纵横,九佛山、三楞子山、大冷山、北大山等自然风光景致优美,气势恢宏。遍布境内的文物古

迹,水库泡沼,翠谷幽林,草原风情相映如画,多种自然景观交汇成为人们休闲出游、娱乐的天然氧吧、心灵牧场。

4、人文资源

林西是赤峰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有文字记载和文物佐证的历史就有五千余年。林西城南的锅撑子山是我国著名的细石器文化遗址;大井古铜矿遗址驰名中外,比1974年国家在湖北省首次发现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还早900年。百年沧桑,演绎了汉文明和马背文明水乳交融的厚重人文内涵。

三、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1、综合实力

改革开放以来、林西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迅速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3070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6150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788万元,财政收入6266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0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20元。

2、工业经济

全县工业基本形成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农畜产品加工、建工建材为骨干的产业体系。工业对全县财政的贡献率达到50%左右。先后涌现出“冷山”绵白糖、精制淀粉、"北极星"水泥等名牌产品。冷山制糖公司通过资产重组,已成为全区最大的制糖企业。新引进的北京锦绣大地公司、北京日泽丰成公司、赤峰康利药业公司以及山东、河北、辽宁等地矿产开发企业,将成为林西新的经济增长点。

3、农村经济

全县现有耕地107万亩,草牧场180万亩,森林覆被率29.7%。2001年6月在自治区率先实施了全县的封山禁牧。正常年景粮食产量1.5亿公斤,牧业年度家畜存栏基本稳定在50万头(只)左右。以农牧业产业化为方向,建成了10万头肉牛、40万只肉羊、400万只肉鸡养殖基地和40万亩饲草、20万亩杂粮豆、20万亩油料、200万袋(盘)食用菌种植基地。基本形成了粮、豆、草、果、菜五大支柱产业和养、产、供、销、加工一条龙的产业体系。

4、商贸经济

林西是西拉沐沦河以北重要的商贸流通枢纽,形成了以活畜、皮毛、蔬菜、瓜果、煤炭、农机、玉石制品等专业批发市场和综合商品市场为依托,以众多经纪人和商品销售网点为组成的城乡市场网络。其中北方活畜市场是赤峰市北部最大的活畜交易市场。1998年,被国家授予“民族贸易县”称号。

5、基础设施

境内交通四通八达,集通铁路、国道303线和建设中的省际呼海大通道横贯东西,省道204线、国道305线和即将开工的赤大高速路纵穿南北。全县乡村公路交织成网,通车率100%,公路硬化总里程302公理。通讯设施齐全,形成光纤传输、数字交换、无线寻呼、移动电话、特快专递等现代化通讯网络。已开通的政府招商引资网随时提供各种商务、信息和网上洽谈。城镇基础建设日新月异,水电、文体、娱乐、餐饮设施完备,2000年有线电视实现了村村通。齐全的服务手段,完备的服务设施,可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开展各种商务活动提供一切可能的便利。

6、社会事业

1984年,我县成为自治区第一个扫盲合格县,1999年“两基”达标通过国家验收;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赤峰北部重要的医疗中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比较活跃,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较为完备,1958年、1994年先后被国务院授予文化县和先进文化县。

中国矿产资源开发现状综述

中国矿产资源开发现状综述 姓名:班级:学号: 摘要:矿业是人类从事生产劳动古老的领域之一。矿业的发展与扩大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30%以上的工农业用水均来自矿产资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矿产资源是人类的生命基石。人类使用矿产资源历史悠久,中国至少在50万年以前就开始利用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的快速稳定的供给。我国虽然是个矿产资源大国,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而且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对矿产资源的依赖仍然很大。我们一定要做好国家矿产资源的宏观预测调控,健全制度,完善法规,转变观念,坚决关闭小矿业,加快技术进步,树立精品意识,实施全球资源战略,开发、利用、保护好我国现有的矿产资源,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矿业强国”,并最终保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矿业开发,矿业分布与存储,矿业现状,矿业可持续发展 1.中国矿产资源储存分布情况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矿产资源种类较齐全的、矿产自给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资源总量大,一部分矿种(矿组)的储量名列世界前茅或首位。中国现在已经发现171中矿产资源、其中已经查明储存量的有158种,其中能源矿产10种,金属矿产54种,水气矿产3种。面前已经拥有矿产地18000处,大中型的矿产有7000余处,是世界第三大矿产资源国。而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居第53位,个别矿种甚至居世界百位之后。 1.1 富矿少,贫矿多。 我国矿产资源,贫富矿兼有,而以贫矿居多,品位低,不能直接供冶炼和化工利用,而矿石在采选过程中,浪费也很严重。开采时采富弃贫,使矿石品位下降,富矿越来越少,选别时技术落后,富集率低,并形成大量尾矿,无法合理利用。 1.2 地区分布不平衡。 我国的煤炭贮量中,山西省占1/4,内蒙古自治区占1/5,而南方很少。石油也存在这种北多南少的状况,大庆、辽河、华北、胜利等几大油田都集中在北方,有色金属则是南多北少,如钨、锰、镍、铅、锌矿等。这种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的不相匹配,长期形成了北煤南调、西煤东运的局面,大大提高了矿产开发的成本。[1] 1.3 共生、伴生矿床多,单一矿床少。 中国80%左右的有色矿床中都有共伴生元素,其中尤以铝、铜、铅、锌矿产多。而且不少矿石嵌布粒度细,结构构造复杂。中国有色矿产资源中,虽然共伴生元素多,若能搞好综合回收,可以提高矿山的综合经济效益,同时由于矿石组份复杂,势必造成选冶难度大、建设投资和生产经营成本高的现状。

阿拉善盟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简介

阿拉善盟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简介 阿拉善盟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以下简称勘测院)成立于2003年9月,前身为阿拉善盟国土测绘院, 2007年12月经报请盟编委会批准,由企业转制为盟国土资源局二级事业单位。经过几年的发展,成为肩负着全盟基础性、公益性测绘工作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技术服务职能的具有乙级测绘、乙级地勘、乙级土地规划、矿产储量评审、矿山储量核查检测的综合性技术服务机构。内设综合办公室、勘测技术部、质量管理部、制图中心四个部室,共有相关专业中、高级技术人员37名,先进的外业测量设备及出图设备35台(套)。并于2008年3月通过ISO9001:2008国际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8年被盟行署评为“全盟测绘事业先进单位”;2007年-2010年连续四年被盟国土资源局评为“领导班子工作目标实绩考核优秀”荣誉称号;2008年-2010年连续三年被巴镇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2011年3月被阿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阿盟档案史志局授予全盟“十一五”期间“最佳支持档案史志工作班子”荣誉称号;2011年4月获得“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自治区(省、部)级”称号;2011年6月院党支部被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党组授予“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

勘测院成立以来,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基础测绘、土地利用调查等专项经费。组织实施了巴彦浩特镇、达来库布镇、额肯呼都格镇、阿拉善经济开发区1:1000航测等多项基础测绘项目和孪井滩示范区塔日阿图嘎查、吉兰泰镇哈图陶勒盖嘎查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测绘保障服务示范项目;开展了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矿业权实地核查、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矿山储量动态检测等国家重点勘测项目及“数字阿拉善”建设项目前期筹备、旗区基础测绘规划编制等工作;完成了临策铁路、银巴高速公路、乌巴一级公路、旗通油路及全盟报批建设用地项目等200余项重点建设项目的测绘、勘界工作,为提升全盟基础测绘工作水平、丰富基础测绘资料、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勘测院始终狠抓以质量为中心的管理体系建设,在全院明确和贯彻“诚信、优质、高效、创新”的质量方针。在成果实现和服务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力求更好的为全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手工扎染美术教案

手工扎染美术教案 【篇一:扎染教案】 —扎染 滕州市第二中学石岩 课业类型: 高中美术鉴赏工艺模块 课时安排: 1课时 授课教师: 石岩 【教材分析】 扎染是我国传统印染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 的历史传统。据历史记载,早在东晋,扎结防染的绞缬绸已经有大批生产。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时至今日,在云南的大理,湖南的凤凰,四川的自贡等地都大量制作、使用或出售扎染艺术品。通过学习手工扎染,也可使学生认识到扎染艺术是世界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保护人类艺术遗产和古老手工艺术、继承和发展世界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手工扎染的含义、 艺术特征和基本扎结技法、染色技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体会扎染的基本技法, 同时又能巧妙的和文化衫的设计相融合,从而锻炼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手工扎染,进 一步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艺术,正确认识它在世界艺术中的地位和价值,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手工扎染的基本扎结技法、染色技法。 【教学难点】 在体会“扎”、“染”基本技法的同时,和文化衫相结合, 印染出具有设计感的作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棉布、线、染料、剪刀、染锅、搅拌棒、手套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一)魔术:现场制作一件扎染文化衫 (二)导入课题:《七彩霓裳斑斓水色——扎染》 二、扎染简介 (一)定义: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 (二)原理:织物在染色时部分扎结起来使之不能着色(三)历史:秦汉开始流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一直沿用三、扎染制作流程 (一)工具:染织物、针和线、染料、染锅、搅拌棍、胶手套、剪刀等。 (二)制作过程: 1、构思,用铅笔简单勾勒草图。 欣赏作品:传统扎染和现代扎染在纹样、颜色上有什么差异?扎染纹样可概括为三大类: (1)具象纹样:动物、人物等 (2)几何纹样:散点、圆形、菱形、环形等 (3)异形纹样:不规则花纹、波浪纹等 2、按照构思把棉布捆扎起来,注意捆紧。 自主探究技法: 考考你:展示一组图片,老师现场做几种扎结方法,学生 选出相对应的图案 连一连:展示两组图片,学生连接相对应的扎结方法与图案。 基本扎结技法: 捆:(1)捆扎法(2)折叠扎法(3)打结扎法 (4)任意皱折法(5)包豆子花(6)卷扎法 缝:平针缝绞法 夹:夹扎法 (3)放入容器中高温染色 基本染色技法: (1)分次扎结染色(2)针管注射染色 (4)用清水漂洗浮色 (5)把捆绑棉布的线剪断拆除 (6)晾干或高温熨干

最新最全阿拉善盟情

内蒙古阿拉善盟盟情概况 阿拉善盟(阿拉善系蒙古语,意为五彩斑斓之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东与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相连,南与宁夏毗邻,西与甘肃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边境线长735公里。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05万人,有蒙、汉、回、藏等28个民族,是内蒙古自治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盟市。现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3个旗和2个自治区级开发区(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24个苏木(镇)、191个嘎查(村)。盟府所在地巴彦浩特镇,为全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康熙年间,卫拉特和硕特部从新疆天山迁徙到阿拉善草原,土尔扈特部从伏尔加河万里东归到额济纳河流域。康熙36年(1697年)设阿拉善和硕特旗,雍正9年(1731年)设定远营(今巴彦浩特),乾隆18年(1753年)设额济纳旧土尔扈特特别旗。因稳定西部边疆屡建战功,两旗旗王被晋爵亲王,并且清皇室与阿拉善和硕特旗保持了长期的联姻关系。清朝和民国时期,两旗直属清政府理藩院和民国蒙藏委员会管辖。1949年阿拉善和硕特旗、额济纳土尔扈特旗和平解放,此后曾五次变更隶属关系,1979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80年5月1日成立阿拉善盟。

阿拉善成矿条件优越,目前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仅占全盟总面积的5.3%,找矿潜力巨大。已发现的矿藏有86种,探明一定储量的有45种,其中湖盐、无烟煤、花岗岩、冰洲石储量居全区第一,煤、盐、硝、金、铁等30种矿产得到开发利用并形成一定产业优势,现已建成世界生产规模最大的金属钠生产基地,亚洲生产规模最大的靛蓝生产基地,我国生产规模最大的氯酸钠厂、最大的盐湖生物养殖基地和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焦炉煤气合成甲醇装置。阿拉善属典型中温带大陆性气候,无霜期长达130—165天,年日照时数2600—350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147—165千卡/平方厘米,年均风速4.3米/秒,年均风日70天左右,是全国光热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全盟有可利用草场1.5亿亩,宜耕土地300万亩,现已开发种植40万亩。森林资源1653.3万亩,森林覆盖率4.08%。已建成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额济纳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6个、旗级自然保护区1个,保护区面积占全盟总面积13.3%。保护区内有植物669种、动物188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45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7种。阿拉善双峰驼、白绒山羊是地方优势畜种,年产优质驼绒500吨、羊绒260吨。肉苁蓉、锁阳、甘草、苦

美丽的扎染教学设计

《美丽的扎染》教学设计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激发动机、引入主题(1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民间扎染工艺的特点,知道是我国民间特有的印染方法,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2、在欣赏民间扎染作品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练习,引导学生通过发现---认识---思考---动手制作---体验乐趣的过程,感受扎染的魅力。 【教学重点】 1、拓宽学生视野。 【教学难点】 1、理解扎染的概念。 2、了解扎染的制作过程。 【教具准备】: 1、载有“问题”的幻灯片。 【活动设计】 一、情境导入,欣赏感受。 师:孩子们,看看老师手里拿着的这块桌布,漂亮吗? 师:你看老师今天的这件衣服如何? 师:你们说的真好。那你们知道这种民间工艺叫什么?你想了解它吗?

师:今天,我想请大家效仿民间艺人的手法,制作扎染作品,品读扎染的魅力。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扎染世界。 二、方法指导,拓展思维。 (一)、初步感知,自主探究 1、欣赏扎染作品,让学生讨论看完这些扎染作品,你有什么感受?如果让你自己做,你想怎么做?(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2、介绍扎染工艺。 扎染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印染工艺,是一种很古老的纺织染色工艺。 3、孩子们探究扎染的方法,并学会自己总结。 (二)、观察分析,深入领会 1、学生说出自己在扎染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2、探究扎染的基本方法,为制作做准备。 (1)、小组之间讨论查到的资料,讨论扎染方法。 (2)、请同学们说一说。 (3)、大家一起总结扎染的方法。 三、总结。 课后反思:大家对扎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五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了两年的学习,在方法上已经能独立的思考。今年,我让同学们在新课题开始之前自己预习,提出问题,通过这第

我国民间传统技艺-扎染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 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 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 通通了。 扎染古称“绞缬”,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周城村和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大仓、庙街等地至今仍保留着这一传统技艺,其中以周城白族的扎染业最为著名,被文化部命名为“民族扎染之乡”。 据史书记载,东汉时期大理地区就有染织之法。唐贞元十六年,南诏舞队到长安献艺,所着舞衣“裙襦鸟兽草木,文以八彩杂革”即为扎染而成。明清时期,洱海白族地区的染织技艺已到达很高水平,出现了染布行会,明朝洱海卫红布、清代喜洲布和大理布均是名噪一时的畅销产品。近代以来,大理染织业继续发展,周城成为远近闻名的手工织染村。 扎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为原料,染料主要是植物蓝靛(云南民间俗称板兰根)。扎染的主要步骤有画刷图案、绞扎、浸泡、染布、蒸煮、晒干、拆线、碾布等,技术关键是绞扎手法和染色技艺,染缸、染棒、晒架、石碾等是扎染的主要工具。白族扎染品种多样,图案多为自然形的小纹样,分布均匀,题材寓意吉祥,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实用功能,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好评。 大理白族扎染显示出浓郁的民间艺术风格,一千多种纹样是千百年来白族历史文化的缩影,折射出白族的民情风俗与审美情趣,与各种工艺手段一起构成富有魅力的大理白族织染文化。 但是,当前产业化的趋势使部分传统扎染技艺走向消亡,原有的民间特色开始退化,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市场经营滋生了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植物染料板兰根供不应求。在此情势下,白族扎染技艺的传承受到困扰。只有认真解决上述问题,才能促进大理传统白族织染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一、简介 扎染古称"绞缬",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大理叫它为疙瘩花布、疙瘩花。因主产地在大理,染布者大多是白族,故尔人们又把它叫做大理扎染、白族扎染。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周城村和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大仓、庙街等地至今仍保留着这一传统技艺,其中以周城白族的扎染业最为著名,被文化部命名为"民族扎染之乡"。 大理白族扎染是白族人民的传统民间工艺产品,该产品集文化、艺术为一体,其花形图案以规则的几何纹样组成,布局严谨饱满,多取材于动、植物形象和历代王宫贵族的服饰图案,充满生活气息。其工艺由手工针缝扎,用植物染料反复浸染而成,产品不仅色彩鲜艳、永不褪色,而且对皮肤有消炎保健作用,克服了现代化学染料有害人体健康的副作用。 二、溯源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扎染教案 (1)

《扎染》教案 师大附中马丽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欣赏、观察与比较,了解扎染工艺的 制作过程及方法。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和理解扎染工艺的美感、功用及人文价值; 2、能力目标:汲取扎染这一民间艺术的营养,巧用身边易于寻 找的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民间扎染工艺方法,仿民间艺术制作一块方巾。 3、情感目标:着力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对民间传统 工艺的热爱。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受材料的特性,紧紧围绕“扎”字有序地进行设计制作活动,体验扎染过程中色彩的肌理和色晕所带来的自然朦胧的美。即 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运用布料、和绳线等媒材进行实践操作, 并按自己的审美要求,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的变化。 难点:染出美丽纹样的关键——扎 三、教具:多媒体,实物展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件,大家看这两块布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教师出示几块扎染布,请学生通过观察说出扎染布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你知道是用什么方法将图案染上去的吗? (二)新课讲授: 1、这种技法有着悠久历史,现在以我们周城白族最为著名,虽然我们没有条件亲身去那里感受这种传统工艺的技法,但老师给同学们找到了相关的视频,我们先来通过视频,初步去感受这种传统工艺所带来的艺术魅力。(通过视频内容提高学生习兴趣,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给生活带来的美好感受) 2.通过这段视频,大家因该已经知道,今天我们所要了解的这种民间传统工艺技法叫---扎染并引出课题“扎染” 思考什么是扎染?课件出示扎染的定义。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 (由定义中了解扎染的工具材料、方法步骤。并使学生明确,扎是为了“防染”,扎法不同染后的效果也不同。) 2、历史发展: 扎染有着悠久历史。起源于黄河流域。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 现存最早的扎染制品,是出于新疆地区公元408年东晋时期。目前,在我国以白族扎染最为著名扎染是最原始、最朴素的手工艺术,

扎染校本课程纲要

扎染校本课程纲要 一、校本课程概述: 扎染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工艺美术种类,是中国民族文化几千年来积淀的艺术结晶,有着其他工艺无法达到和代替的特殊的效果之美。传统的手工扎染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双重功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且制作工艺简便、有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扎染的历史、文化、特点以及扎染的分类,发现我国少数民族扎染艺术精品。 2、知道扎染画面的构成是以点、线、面三要素为主。 3、掌握基础的点的扎染练习。 4、掌握基础的线的扎染练习。 5、掌握基础的面的扎染练习。 6、掌握扎染制作方法并能独自设计制作扎染丝巾和壁挂等艺术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扎染艺术的魅力,弘扬民族文化,激发对我国扎染艺术的兴趣,培养审美意识。 2、体验扎染艺术带来的快乐,获得对扎染的制作、创作的持久兴趣、增强民族崇敬、自豪感。 3、在扎染艺术的制作过程中感受民间艺术的特色,培养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精神。 4、多观察生活,借助扎染艺术这一媒介展现出来,培养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态度,激发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工艺的意识和使命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扎染设计制作工艺步骤。 教学难点:纹样的设计与制作技巧。 四、有效推进课程的措施 本课程既独立成为课程,又是美术教育课程的补充和延伸。要求参与学生热爱美术,具有一定的造型能力。四至六年级学生以选修的形式在专用教室展开教学活动,隔周2课时。 1、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遵循审美规律,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拓展到美术文化的学习,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开展想象,通过欣赏、比较、讨论、创作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感受工艺文化的博大。 2、在创作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指导合作交流的方法。在制作过程中,鼓励学生战胜遇到的困难,培养耐心、细心的良好品质。 3、民族工艺的学习应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通过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内涵,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观展览、欣赏等方式,了解扎染的历史、文化、特点以及分类。

扎染相关制作步骤与捆扎技法及其图示

扎染相关制作步骤与捆扎技法及其图示Ⅰ.制作步骤: 制做扎染一般需三个步骤:染前处理,捆扎染色,染后处理 一、染前处理: 为保证扎染制作过程中染色均匀,需对织物进行染前处理。因为织物上常带有浆料、助剂及一定成份的天然杂质。染前处理有: 退浆:目的是除支浆料,可用碱液、氧化剂或淀粉酶等药剂加水沸煮布料退浆。 用量:药剂为布重的3%,水为布重的30倍左右。 精炼:目的是除去纤维上的天然杂质及残留浆料,右用烧碱加水沸煮。用量:烧碱为布重的3%,水为布重的30倍左右。 漂白:用于除去色素及残留杂质,常用次氯酸钠或氧化氢加水沸煮。用量:漂白剂为布重的3%,水为布重的30倍左右。另外,丝绸的染前处理是用皂液加碳酸钠加水煮精炼。 熨平待用:用电熨斗将漂洗过的布熨平以备描绘图案及捆扎用。 二、捆扎染色: 将已设计好的图案纹样用画粉在布上做记号或用绘稿液描上,然后捆扎或缝结布料。完成后浸入水中湿透,取出稍晾,待不滴水后放入已备好的染液中或浸染或煮染一定时间,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三、染后处理: 晾后的捆所物可在不完全干透时解开扎结处,并用熨斗趁潮湿熨平整,完成。 附:(在扎染制成品完工后,还可采用了一些其它的技艺让产品更具艺术的魅力。这些技艺有手绣,手绘,刺绣,刺字,挑花。) Ⅱ.染色技法: 一、浸染法(冷染法): 将扎好的织物放入配制好的染液中浸泡一定时间,染完后用清水冲洗,解结,熨平。常用纳夫托染料和活性染料。 纳夫托染料及使用方法: 工艺程序:溶解色酚==>织物打底==>晾水备用==>配显色剂==>放入织物==>显色==>配碱液==>碱洗==>冲洗晾干 使用方法: 1、配制色酚打底液(配方如下):

扎染教学设计

扎染教学设计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扎染》教学设计 学院:美术学院 专业:学科教学(美术) 姓名:宋瑶玲 学号: 17 电话: 课题内容: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蜡染与扎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扎染理论的讲授使学生对民间扎染的历史、发展、演变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古今扎染艺术的优秀作品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简单的方法进行创作练习,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古老的染色技艺,体会蜡染与扎染的独特美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学习和实践过程,激发学生热爱扎染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介绍扎染艺术的设计制作步骤 难点:在自主探究扎染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与创造力,设计出有个性的扎染作品。 教学准备: 收集资料,多媒体课件、染料、棉布、绳、盐、针和线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一组利用扎染工艺制作的布料和裙子的图片)请学生谈谈这些纹样给你的感受,直接进入主题。这就是被人们称作“没有针线的刺绣”“不经编织的彩锦”的扎染,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走进美丽的扎染世界。出示课题 二、新授:

1、学生分组讨论,你对扎染了解多少你见过身边什么样的扎染 2、学生回答:学生各抒己见。 3、教师补充: (1)、扎染的简介: 扎染古称扎缬【xié】、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 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其工艺特点是用线在被印染的织物打绞成结后,再进行印染,然后把打绞成结的线拆除的一种印染技术。 (2)、扎染发展历史: 扎染有着悠久历史。起源于黄河流域。现存最早的扎染制品,是出于新疆地区。据记载,早在东晋,扎结防染的绞缬绸已经有大批生产。公元408年东晋时期的作品,扎染这种工艺早在东晋时期就已经成熟了。当时绞缬产品,有较简单的小簇花样,如蝴蝶、腊梅、海棠等;也有整幅图案花样,如白色小圆点的“鱼子缬”,圆点稍大的“玛瑙缬”,紫地白花斑酷似梅花鹿的“鹿胎缬”等。在南北朝时,扎染产品被广泛用于妇女的衣着。唐代是我国古代文化鼎盛时期,绞缬的纺织品甚为流行、更为普遍,“青碧缬衣裙”成为唐代时尚的基本式样。北宋时,绞缬产品在中原和北方地区流行甚广。

阿拉善盟地质环境概况地形地貌

阿拉善盟地质环境概况 地形地貌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阿拉善盟地质环境概况-地形地貌 阿拉善高原是一个久经剥蚀夷平的古老的高平原,其上广布有基岩裸露经风化剥蚀形成的戈壁,戈壁面积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沙漠面积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山地与丘陵面积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 着名的巴丹吉林、乌兰布和、腾格里和亚玛雷克四大沙漠横贯高平原全境。沙漠内部的沙链间或沙漠边缘,湖盆、丘陵、残山、平地与沙丘交错分布。沙漠以流动沙丘为主,自西向东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乌兰布和沙漠为植被覆盖度较大的新月形沙丘,相对高度10~30米,沙漠内部土质较好,地面平坦,流动沙丘占39%,半固定沙丘占31%,固定沙丘占30%;巴丹吉林沙漠固定、半固定沙丘占7%,流动沙丘93%,多为高大复合型沙山,高200~300米。沙丘相对高度300~400米,其腹地最高沙丘为500米以上;腾格里沙漠具有线状延绵的新月形沙丘垄,面积不大,沙丘相对高度100~200米,丘间洼地多为绿色盆地,流动沙丘占71%,湖盆滩地占7%,山地、丘陵及平地占20%;亚玛雷克沙漠位于阿拉善盟高原东北部,地势东高西低。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10~30公里,面积5600平方公里,其中流动沙丘约占80%,固定、半固定沙丘占20%。沙丘形态以新月形链状、垄状为主,其次为波状沙地。 戈壁集中分布于马鬃山东北部以及我国与蒙古人民共和国国界线以南地带。其中,西部与北部属于碎屑石质戈壁,地面光秃,岩山裸露,或只覆盖厚度不足1米的岩屑。岩石表面往往盖有油黑发亮的所谓“荒漠岩漆”;南部山前地带以及额济纳河西岸属于砂砾石戈壁,砾石层厚度较大,水源极端贫乏,地面几乎没有植被。 额济纳河下游、巴丹吉林沙漠北部的古日乃湖、拐子湖、吉兰泰盐池等湖盆低地,是由泥沙物质组成的冲积-湖积或湖积平原,其地势低平,地表未被流沙或砾石覆盖,面积较大,盐沼广泛分布。额济纳河下游沿岸有面积较大的绿洲,是农牧林业比较发达的区域。 河流水系 阿盟河流水系主要以内陆河水系为主,东部有黄河过境,西部有黑河流入,洪水冲沟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共27条,四大沙漠由于接受降雨后渗流通畅,形成许多湖泊和时令湖盆。 (1)黄河 黄河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进入阿盟,沿阿盟东南边境在磴口县二十里柳子出境,全程85公里,流域面积31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315亿立方米。 (2)黑河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祁连山,终止于居延海。流经青海省、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干流全长821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正义峡以下为下游,经甘肃省鼎新镇最后注入阿盟额济纳旗东西居延海,河道长333公里,流域面积为万平方公里,为戈壁荒漠。 (3)山沟泉溪 阿盟的山沟泉溪主要发源于贺兰山、雅布赖山、龙首山等山区,共70多处,流域面积2676平方公里,由降雨补给而形成。泉溪清水流量287升/秒,年清水总量905万立方米,年平均洪水总量4800万立方米。 (4)湖泊

扎染图案

扎染图案 小学五年级第九册美术第四课“扎染图案”教案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了解扎染图案的特点和掌握一般的扎染 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重点: 扎染图案制作的方法和步骤。扎染图案 教学难点: 制作一件图案新颖,美观的扎染图案工艺品。扎染 图案、扎染图案 教学准备: 教具:扎染图案作品实物,示范用的布料、彩色水、绳、投影仪。 学具:白布、绳、彩色水。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课题。 1、(教师身穿扎染图案的衣裙步入教室),今天教师的打扮美不美?(学生回答:美) 2、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些美丽的图案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 3、教师讲解:扎染是一种古老的纺织染色工艺,主要盛行于我们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如云南、贵州等地。

它是用线、绳对织物进行紧固结系、捆挷、缝扎,然后放进染液中进行煮染,由于扎结的外力作用,使得织物染色不匀拆除扎线洗去浮色后,织物上即可显现奇特的彩色花纹。其作品色彩朴实,自然大方,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4、板书课题:扎染图案。 二、新授扎染的方法和步骤。 1、捆扎:将白布从中间提起,然后把下方四周的布握拢,再用绳子打活结。 2、染色:将捆扎好的白布放进彩色水中浸染,注意要浸透。 3、展开:将浸透的布拧干,松开捆扎的绳子,展现布上的纹样。 4、学生欣赏范作1、2、3,并说出这些扎染图案是采用什么捆扎方法制作出来的(学生回答) 小结:1、将白布交替正、反折叠,然后用线绳分段扎紧可得到条形边疆花纹,如图1 2、将白布对白、再对折,以折点为顶点,在其下部用线绳绕绑缚,染色后可得到放射状方形或菱形花纹如图2 3、把白布的四角分四次折叠成折扇样再扎,染色后

第一节 扎染的简介和发展历史

扎染的简介和发展历史 教学目的: 通过扎染理论的讲授使学生对民间扎染的历史、发展、演变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并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扎染作品,使学生体验扎染艺术的魅力,引发他们对扎染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扎染的发展历史 (2)扎染的现状 (3)扎染的特色与成品欣赏 (4)扎染传承意义 教学准备: 收集资料,对扎染工艺的历史和相关文物进行分析。 学习方法: 以理论讲授为主。并贯穿扎染艺术的成品欣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 教师:出示漂亮的扎染服饰 教师:同学们看老师带来的服装漂亮吗?它是由什么布料制作的?有什么特点? 学生:漂亮,是蓝印花布,由扎染工艺制作的,这种工艺看起来古朴清新雅致,韵味无穷。 教师:是的,这就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扎染工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扎染的历史吧。 三、新授: 1、学生分组讨论,你对扎染了解多少?你见过身边什么样的扎染? 2、学生回答:学生各抒己见。 3、教师补充: (1)扎染的简介: 扎染是中国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它依据一定的花纹图案,先将织物进行捆扎然后进行染色。染色时折叠处不易上染,而未扎结处则容易着色,另外由于在染色过程中被捆扎的织物受到轻重、松紧不同的压力,被色浆浸渗的程度也不同,因此产生深浅虚实、变化多端的色晕的艺术效果。染成的图案纹样神奇多变,色泽鲜艳明快,图案简洁质朴,且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花”和“底”之间往往还呈现出一定的过渡性渐变的效果,多冰裂纹,自然天成,生动活泼,克服了画面、图案的呆板,使得花色更显丰富自然。 扎染所得的图案纹样是一般印花工艺无法得到的 ,它不仅体现了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的整体美 ,更折射出民族文化的光辉 ,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人们通常把它称为“没有针线的刺绣”、“不经编织的彩锦”。

阿拉善盟风电规划

1.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与依据 1.1 规划指导思想 规划的指导思想是:抓住国家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历史机遇,合理开发利用阿拉善盟丰富的风能资源,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有序建设,大风场大开发,优质风场重点开发。在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的支持下,加大风力发电产业的建设力度。通过风力发电的大规模商业化发展,促进阿拉善盟风力发电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电力事业的发展,使风力发电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清洁能源工业,以促进能源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地区经济的发展。 1.2 规划目的 本规划的主要目的是要将本规划作为“十一五”至“2020年”阿拉善盟发展风力发电产业的指导性文件。规划中重点对阿拉善盟发展风力发电产业的风能资源优势、必要性、可行性、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针对国内风力发电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确定阿拉善盟“十一五”至“2020年”风力发电产业的建设规模、风电场的选址区域、开发利用顺序;通过对经济效益、环境保护等问题的评价,使得阿拉善盟丰富的风能资源被更合理、充分地利用;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缓解阿盟的电力紧张局面,实现以盐化工业、煤化工业为龙头,以能源工业为基础,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全盟经济社会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工业强盟的发展目标。1.3 规划原则 风电场规划应贯彻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综合平衡、讲

求效益、合理开发、保护资源的原则,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及电力发展规划保持一致,与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优先开发风能资源条件好,建设条件好的风电场。风电场建设的地点及容量与电网的发展相结合,风电场的建设和机型的选择注重其规模、技术、经济性,经比较后确定。遵循电价、电量在电网上均摊的原则,积极争取国家优惠政策,降低建设运行成本,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1.4 规划依据 我单位受阿拉善盟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委托,依照《风电场工程规划报告编制办法》,编制《阿拉善盟“十一五”及2020年风力发电发展规划》报告。规划遵循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11、《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GB/T18709-2002) 。 12、《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GB/T18710-2002) 。

我国矿产资源供需状况

我国矿产资源供需状况 当今世界上的国家很少有仅靠自身的矿产资源来发展本国经济的,但是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无疑是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主要矿产品进口量逐年上升。1987年我国矿产品及初级加工制品出口创汇62亿美元,而进口则达98亿美元;1988年出口85.75亿美元,进口116.8亿美元,逆差达31.1亿美元。可以说我国已逐渐成为矿产资源进口大国。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增长很快,主要矿产资源短缺的态势日益明显。1989年我国铁矿石原矿的产量为 1.714 5亿吨,进口铁矿砂1 259万吨。2000年现有铁矿的生产能力将减少10%~20%,因而2000年我国铁矿石产量基本稳定在目前水平。资源缺口增加,每年需进口铁矿砂2 000万吨~3 000万吨。预计2020年铁矿石产量可达2.8 亿吨~3.0亿吨,每年需进口4 500万吨~5 000万吨铁矿砂。 现有铜、铅、锌生产能力2000年减少30%~40%,三分之二有色金属统配矿山主要金属生产也到了中晚期。如果地质勘探无重大突破,21世纪初,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将出现全面紧缺的局面。

2.金属的存在和冶炼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十分丰富,除蕴藏在地壳中的外,还有数量很大的海滨沙矿和海底金属矿藏(如锰结核和重金属矿床等),它们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陆地上可用来制取金属的矿石大约有以下八大类: (1)天然金属矿,如金、银、铂、汞等贵金属,常以单质形式存在; (2)氧化物矿,如铝矾土Al2O3·nH2O、赤铁矿Fe2O3和锡石SnO2等; (3)碳酸盐矿,如石灰石CaCO3、孔雀石Cu2(OH)2CO3等; (4)硅酸盐矿,如绿柱石Be3Al2Si6O18、高岭石(Al2Si2O7·2H2O)等; (5)硫酸盐矿,如重晶石BaSO4、石膏CaSO4·2H2O等; (6)磷酸盐矿,如磷酸钙Ca3(PO4)2和磷酸稀土矿等;

扎染的制作方法教案

扎染的制作方法教案 教材分析: 扎染与蜡染都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本单元就是通过学习,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多元文化,使学生意识到绘画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表现艺术,制作起来又简单,所以学生会很感兴趣。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民间艺术,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2掌握扎染与蜡染的表现技法。 3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激发其表现的欲望。 教学重点:对扎染与蜡染艺术的美感体验及表现技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自主表现与创造力的体验。 总课时数:3课时 课时:2课时 课业类别:绘画表现课 教材分析: 扎染是我国传统悠久的染色工艺。通过扎捆与染色就可以制作出各种美丽的图案纹样。本课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充分感受扎染的天然合成之美。 教学目的: 1.了解感受扎染艺术的形式美感,激发其学习的热情。 2.通过自身的体验,了解扎染的制作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对扎染艺术美感的体验。 教学难点:自主能力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发挥。 教学准备: 教具:丝巾,生宣纸、水粉色、毛线、调色盘、毛笔、剪刀、胶水。 学具:生宣纸、水粉色、毛线、调色盘、毛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欣赏丝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块丝巾,看它与其他丝巾有什么不同 2.小结:这种效果是进行了扎染的方法制作的。你想了解我们民间扎染艺术吗这节课我们就一块来欣赏并制作。板书课题——扎染剪贴。 三.新授 你们认为这种染色美吗它有什么特点 教师小结:这是我国传统悠久的染色工艺——扎染,撮起或折叠的被印材料经过紧紧的、不同花色的绑扎或缝扎,在用色浸染时,紧皱处不能渗入色水,就可以在材料上留下有趣的花纹。你们想学吗下边我们一块来欣赏老师是怎么制作的,教师示范:(一)撮扎: 1.将纸撮起 2.用毛线缠绕

扎染教案

案教)扎染6(扎染的概述第一章教学目的:通过扎染理论的讲授使学生对民间扎染的历史、发展、演变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并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扎染作品,使学生体验扎染艺术的魅力,引发他们对扎染的兴趣。教学要点:)扎染的发展历史(1)扎染的现状(2)扎染的特色与成品欣赏3()扎染传承意义4(学习方法:以理论讲授为主。并贯穿扎染艺术的成品欣赏。扎染的简介和发展历史第一节一、扎染的发展历史、扎染的简介:1扎染是中国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它依据一定的花纹图案,先将织物进行捆扎然后进行染.色。染色时折叠处不易上染,而未扎结处则容易着色,另外由于在染色过程中被捆扎的织物受到轻重、松紧不同的压力,被色浆浸渗的程度也不同,因此产生深浅虚实、变化多端的色晕的艺术效果。染成的图案纹样神奇多变,色泽鲜艳明快,图案简洁质朴,且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花”和“底”之间往往还呈现出一 定的过渡性渐变的效果,多冰裂纹,自然天成,生动活泼,克服了画面、图案的呆板,使得花色更显丰富自然。扎染所得的图案纹样是一般印花工艺无法得到的 ,它不仅体现了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的整更折射出民族文化的光辉 ,体美, 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人们通常把它称为“没有针线的刺绣”、“不经编织的彩锦”。、扎染发展历史:2扎染,又称绞缬,是一种古老的采用结扎染色的工艺,是我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该工艺始于秦汉,兴于魏晋、南北朝,风盛唐代,至北宋仁宗皇帝,因扎染服装奢侈费工,下令禁绝,使中原扎染工艺一度失传。东晋时,此种工艺已在民间广为流传。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鹿胎紫缬和鱼子缬图案。隋唐时期,绞缬更是风靡一时,史料记载的绞缬名称就有大撮晕缬、玛瑙缬、醉眼缬、方胜缬、团宫缬等。在新疆阿斯塔那墓出土的绞缬织物上的针眼和折皱至今仍依稀可见,显示了唐代高超的绞缬技术。北宋初,绞缬工艺仍然盛行。但在宋仁天圣年间,惟有兵士方可穿戴缬类服装,民间禁止使用缬类制品,这项规定直到南宋时期才被废除。明清时期,洱海白族地区的染织技艺达到很高的水平,出了染布行会,明朝洱海卫红布、清代喜洲布和大理布均是名噪一时的畅销产品。. 到了民国时期,居家扎染已十分普遍,以一家一户为主的扎染作坊密集着称的周城、喜洲等乡镇,已经成为名传四方的扎染中心。1959年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 治区出土了公元384年的扎染实物;1969年又在这里出土了公元683年的扎染 实物,并且在这件扎染实物上可以看出当时的缝制方法。而这件实物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的扎染实物。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最古老的扎染技艺发源国。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了染色工艺的物理、化学作用,使织物上呈现出特殊的﹑无级层次的色晕效果,它是我国古代印染技术的一个巨大成就。现今,这种传统工艺得到了许多艺术家和印染工作者的重视。他们在旧有的绞缬工艺基础上,结合新材料、新工艺,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使古老的扎染工艺重新焕发青春。、扎染的现状3扎染显示出浓郁的民间艺术风格,1000多种纹样是千百年来历史文化的缩影,折射出人民的民情风俗与审美情趣,与各种工艺手段一起构成富有魅力的织染文化。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追求自然清新的风格。作为一种对现代化的逆反心态,也在自己的衣食住行上反映出来。扎染这种古老的方式和纹样,作为一种时尚,又开始翻新流行。但是,当前产业化的趋势使部分传统扎染技艺走向消亡,原有的民间特色开始退化,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市场经营滋生了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植物染料板兰根供不应

中国金属矿产资源概况

中国金属矿产资源概况 中国金属矿产资源品种齐全,储量丰富,分布广泛。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4种。即;铁矿、锰矿、铬矿、钛矿、钒矿、铜矿、铅矿、锌矿、铝土矿、镁矿、镍矿、钴矿、钨矿、锡矿、铋矿、钼矿、汞矿、锑矿、铂族金属(铂矿、钯矿、铱矿、铑矿、锇矿、钌矿)、金矿、银矿、铌矿、钽矿、铍矿、锂矿、锆矿、锶矿、铷矿、铯矿、稀土元素(钇矿、钆矿、铽矿、镝矿、铈矿、镧矿、镨矿、钕矿、钐矿、铕矿)、锗矿、镓矿、铟矿、铊矿、铪矿、铼矿、镉矿、钪矿、硒矿、碲矿。各种矿产的地质工作程度不一,其资源丰度也不尽相同。有的资源比较丰富,如钨、钼、锡、锑、汞、钒、铁、稀土、铅、锌、铜、铁等;有的则明显不足,如铬矿。 铁矿 中国是铁矿资源总量丰富、矿石含铁品位较低的一个国家。目前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1834处,总保有储量矿石463亿吨,居世界第5位。除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外,铁矿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东北、华北地区资源为最丰富,西南、中南地区次之。就省(区)而言,探明储量辽宁位居榜首,河北、四川、山西、安徽、云南、内蒙古次之。中国铁矿以贫矿为主,富铁矿较少,富矿石保有储量在总储量中占2.53%,仅见于海南石碌和湖北大冶等地。从铁矿成因类型来看,根据程裕淇和赵一鸣等的意见,主要有与铁质基性、超基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岩浆型铁矿床,如四川攀枝花铁矿床,与中酸性(包括偏基性与偏碱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接触交代-热液铁矿床,如湖北大冶、福建马坑、内蒙古黄岗等;与中性钠质或偏钠质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铁矿,如江苏、安徽两省的宁芜铁矿、云南大红山铁矿等;沉积型赤铁矿和菱铁矿床如鄂西、赣西、湘东地区的赤铁矿;变质沉积铁矿,如鞍山铁矿、冀东铁矿等;风化淋滤残积型铁矿,如广东大宝山、贵州观音山等。铁矿成因类型以分布于东北、华北地区的变质-沉积磁铁矿为最重要。该类型铁矿含铁量虽低(35%左右),但储量大,约占全国总储量的一半,且可选性能良好,经选矿后可以获得含铁65%以上的精矿。从成矿时代看,自元古宙至新生代均有铁矿形成,但以元古宙力量重要。 锰矿 中国锰矿资源较多,分布广泛,在全国21个省(区)均有产出;有探明储量的矿区213处,总保有储量矿石5.66亿吨,居世界第3位。中国富锰矿较少,在保有储量中仅占6.4%。从地区分布看,以广西、湖南为最丰富,占全国总储量的55%;贵州、云南、辽宁、四川等地次之。从矿床成因类型来看,以沉积型锰矿为主,如广西下雷锰矿、贵州遵义锰矿、湖南湘潭锰矿、辽宁瓦房子锰矿、江西乐平锰矿等;其次为火山-沉积矿床,如新疆莫托沙拉铁锰矿床;受变质矿床,如四川虎牙锰矿等;热液改造锰矿床,如湖南玛璃山锰矿;表生锰矿床,如广西钦州锰矿。从成矿时代来看,自元古宙至第四纪均有锰矿形成,以震旦纪和泥盆组为最重要。 铬矿 中国铬矿资源比较贫乏,按可满足需求的程度看,属短缺资源。总保有储量矿石1078万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