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航服务心理学》课程标准

《民航服务心理学》课程标准

《民航服务心理学》课程标准
《民航服务心理学》课程标准

民航服务心理学

民航服务心理学 第一章 一、心理学是既有自然科学又有社会科学性质的边缘学科。 二、1879年德国哲学教授威廉。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三、心理学的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人所共有的心理过程,一部分是人各有异的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A认知过程:感觉、直觉、记忆、思维、想象。P5 B情绪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A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世界观、理想、信念、能力、兴趣、气质、性格、人格.... 四、人的心理的实质是: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 五、民航服务的七点要求:servive:服务。Smile:微笑。Excellent:出色。Ready:准备好。Viewing:看待。Inviting:邀请。Creating:创造。Eye:眼光。 第二章 一、*知觉的基本特征: (一)知觉的整体性:1、接近律2、相似律3、连续律4、闭合律p51 (二)直觉的选择性 二、影响旅客知觉的因素有两方面: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1、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2、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主观因素:1、兴趣2、需要和动机3、经验和期望4、个性5、阶层意识6、其他个体因素三、民航服务的社会知觉: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关系的知觉和自我的知觉。 对他人的知觉:1、表情认知2、个性认知3、角色认知4、心理素质认知 人际知觉:1、空间因素2、交往频率3、类似因素P67

四、民航服务知觉的偏差:1、首因效应(第一印象)2、晕轮效应(光环效应)3、刻板效应P78 *第三章 一、气质的类型和特征: 1、多血质:活泼爱动,富于生气,情绪发生快而多变,表情丰富,思维言语动作敏捷,乐观,亲切,浮躁,轻率。善于适应环境名但容易轻举妄动。做事缺乏耐力和持久性 2、胆汁质:经理充沛,兴趣发展快而强,言语动作急速而难于自制,内心外露,率直,热情,易怒,急躁,果敢。多表现为粗枝大叶,具有明显的外倾性格。 3、粘液质:沉着安静,情绪发展慢而弱,思维言语动作迟缓,内心少外露,坚毅,淡漠,寡言少语,但忍耐性较强,具有明显的内倾性格。 4、抑郁质:柔弱易倦,情绪发生慢而强,易感而富于自我体验,言语动作细小无力,胆小,忸怩,孤僻,大多多愁善感,认真细致,但感情脆弱,孤僻忧郁。 *二、性格差异与民航服务(如何为这些旅客服务)P97 1、吊儿郎当旅客 2、妄自尊大旅客 3、啰嗦型旅客 4、健忘型旅客 5、寡言性旅客 6、急性型旅客 7、健谈型旅客 8、沉着型 9、温柔型 三、全面提高民航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 1、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2、练就过硬的记忆能力 3、具有稳定而灵活的注意力 4、培养民航服务人员良好的表达能力 第四章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p116 分为五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五章:

(完整版)民航服务心理学

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 第一章: 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一、--服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1、--心理学概述: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心理包括:(1)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2)个性心理:个性倾向、个性心理特征 2、--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旅客与服务人员 二、--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1、--揭示旅客的一些心理规律 2、--揭示服务人员的一些心理规律 3、--揭示服务过程中旅客与服务人员交往时的一些心理规律学习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的必要性与意义 一、--必要性: 1、--航空公司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心理学 2、--民航旅客服务工作的性质需要心理学 二、--学习民航服务的意义 1、--有助于实现“安全、正常、服务好”的口号 2、--有助于掌握旅客服务心理,提高服务质量 3、--有助于了解自己 民航旅客服务生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心理学以马克思想主义哲学为指导 二、--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为武器 三、--心理学以民航旅客服务实践为基础 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一、--原则: 1、--客观性原则:(1)心理活动都是客观事实的反映 (2)心理活动都是有规律的 2、--联系发展的原则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二、--方法 1、--观察法:(1)计划性(2)连续性(3)轮换性(4)隐蔽性

2、--调查法:(1)谈话法(2)问卷法 3、--实践法:(1)实验室实验(2)自然实验 本章小结: 1、--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是什么? 答:研究的对象是旅客与服务人员,其任务是要揭示旅客、服务人员服务过程中的心理规律。 2、--民航旅客服务人员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 答:民航旅客服务工作的性质决定于服务工作离不开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要服务好每一位旅客就必须了解不同旅客的需求,这是做好服务工作的前提条件。另外,民航旅客服务工作的主体是服务人员,服务人员心理素质的提高,服务人员的选择、训练等都需要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的指导。一句话:民航旅客服务工作需要旅客服务心理学。 3、--怎样正确理解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与其他学科关系? 答:现代科学的发展以形成学科与学科之音相互渗透的趋势。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也是如此,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为武器,以民航旅客的实践为基础,它心这些学科的关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4、--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研究的原则方法有哪些? 答:研究民航旅客与服务人员的心理必须遵循客观的原则,联系发展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最常用是观察法与调查法 第二章:民航旅客服务是社会交往的一种形式 一、社会交往 1、--保健功能:在社会交往中能使个体的交往需求得到满足,从而保障身心健康。 2、--调节功能:人际交往能使,团体和组织内部各个个体之间保持协调,实现共同目标 3、--整合功能:人际交往能使人们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社会整体的功能。 三、--民航旅客服务交往的一般特点: 1、--具有互动性 2、--服务交往是双方共同活动的结果 3、--民航旅客服务交往有信息、思想、情感的沟通 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什么影响→谁 (1)--信息的沟通:信息发信息者→沟通渠道→收信息者 反馈收信息者→沟通渠道→发信息者 (2)--思想情感的沟通

民航服务心理学(试卷A)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民航服务心理学》 期末考试试卷(A 卷) 级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服务的本质是通过 满足客户的 ,创造交换价值,使客户满意值最大化。 2、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 要、安全的需要、 、 、自我实现的需要。 3、德国哲学家 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4、复杂的心理现象分为 和 两个方面。 5、旅客对客运班机的选择,主要与以下四个因素密切相关:起飞时间、是否按时抵达目的地、 和 。 6、希波克拉底将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 和 。 7、霍曼斯认为: 、 和 是群体的三个组成要素。

— 8、群体心理的特点包括情绪性、 、随意性和 。 9、人际关系的原则包括: 、 和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10、从人的气质角度来判断,孙悟空是 ,林黛玉是 。 11、与“酸葡萄心理”对应的典型心理防御方式是 心理。 二、判断题(每空1分,共10分) 1、服务只能被人们所享用,不能为他人所占有,指的是服务的易逝性。 2、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 3、外部动机推动力量较大,持续时间也较长。 4、情绪是天然的、人独有的。 5、压力无好坏之分。 6、多血质的特点是反应速度快、意志坚强、注意力稳定而集中。 7、对民航服务人员来说,感受性和灵敏性越高越好。 8、正式群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 9、适合于熟人和朋友交谈的的距离是46-76cm 。 10、人的个性中,性格是最稳定的,没有好坏之分。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服务意识。

民航服务心理学

第一章民航服务心理学概论 第一节什么是民航服务心理学 (一)民航服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民航服务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民航服务心理学是研究民航服务过程中作为主客体的个体、群体和组织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民航服务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提高民航服务的质量,把心理学规律在民航服务过程中加以应用的一门学科。 (二)民航服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货主心理,民航服务人员自身的心理,民航服务特殊情况下的心理现象。 (三)民航服务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民航服务心理学是一门以人为中心的、应用性的新兴学科。 第二节民航服务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学科基础和学习意义(一)民航服务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二)民航服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实验法的概念和优缺点。 (三)民航服务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科之间的关系 民航服务心理学是心理学科中的一个应用分支学科,它与普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心理学科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四)学习民航服务心理学的意义 学习民航服务心理学是民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学习民航服务心理学是民航服务工作的内在要求。 学习民航服务心理学是从根本上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 学习民航服务心理学有助于民航服务人员了解自我、完善自我。 四、考核要求 (一)民航服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领会:(1)民航服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民航服务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二)民航服务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1、领会:(1)民航服务心理学的基本内容;(2)个体心理包括的基本内容、群体和组织心理包括的基本内容。(三)民航服务心理学的主要特点 1、识记:(1)民航服务心理学的主要特点。 (四)民航服务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1、领会:(1)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五)民航服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领会:(1)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实验法。 (六)民航服务心理学与其它心理学科之间的关系 1、识记:(1)民航服务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之间的关系。(七)学习民航服务心理学的意义 1、识记:(1)学习民航服务心理学的四个意义。 第二章民航服务中的旅客心理 第一节旅客的知觉 (一)知觉和社会知觉概述 知觉的概念;知觉具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四个特点。 社会知觉的概念;社会知觉的理论观点:凯利的归因模型,韦纳的成败归因模型。 (二)影响旅客知觉的因素

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

第一章民航服务心理学概论 第一节什么就是民航服务心理学 (一)民航服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民航服务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民航服务心理学就是研究民航服务过程中作为主客体的个体、群体与组织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民航服务心理学就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为了提高民航服务的质量,把心理学规律在民航服务过程中加以应用的一门学科。 (二)民航服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货主心理,民航服务人员自身的心理,民航服务特殊情况下的心理现象。 (三)民航服务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民航服务心理学就是一门以人为中心的、应用性的新兴学科。 第二节民航服务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学科基础与学习意义 (一)民航服务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二)民航服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实验法的概念与优缺点。 (三)民航服务心理学与其她心理学科之间的关系 民航服务心理学就是心理学科中的一个应用分支学科,它与普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心理学科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四)学习民航服务心理学的意义 学习民航服务心理学就是民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学习民航服务心理学就是民航服务工作的内在要求。 学习民航服务心理学就是从根本上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 学习民航服务心理学有助于民航服务人员了解自我、完善自我。 四、考核要求 (一)民航服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领会:(1)民航服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民航服务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二)民航服务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1、领会:(1)民航服务心理学的基本内容;(2)个体心理包括的基本内容、群体与组织心理包括的基本内容。

民航服务心理学

. 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 第一章: 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一、--服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1、--心理学概述: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心理包括:(1)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倾向、个性心理特征 2、--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旅客与服务人员 二、--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1、--揭示旅客的一些心理规律 2、--揭示服务人员的一些心理规律 3、--揭示服务过程中旅客与服务人员交往时的一些心理规律 学习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的必要性与意义 一、--必要性: 1、--航空公司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心理学 2、--民航旅客服务工作的性质需要心理学 二、--学习民航服务的意义 1、--有助于实现“安全、正常、服务好”的口号 2、--有助于掌握旅客服务心理,提高服务质量 3、--有助于了解自己 民航旅客服务生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心理学以马克思想主义哲学为指导 二、--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为武器 三、--心理学以民航旅客服务实践为基础 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一、--原则: 1、--客观性原则:(1)心理活动都是客观事实的反映 (2)心理活动都是有规律的 2、--联系发展的原则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二、--方法 1、--观察法:(1)计划性(2)连续性(3)轮换性(4)隐蔽性

. 2、--调查法:(1)谈话法(2)问卷法 3、--实践法:(1)实验室实验(2)自然实验 本章小结: 1、--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是什么? 答:研究的对象是旅客与服务人员,其任务是要揭示旅客、服务人员服务过程中的心 理规律。 2、--民航旅客服务人员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 答:民航旅客服务工作的性质决定于服务工作离不开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要服务好 每一位旅客就必须了解不同旅客的需求,这是做好服务工作的前提条件。另外,民航 旅客服务工作的主体是服务人员,服务人员心理素质的提高,服务人员的选择、训练 等都需要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的指导。一句话:民航旅客服务工作需要旅客服务心理学。 3、--怎样正确理解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与其他学科关系? 答:现代科学的发展以形成学科与学科之音相互渗透的趋势。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也 是如此,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 为武器,以民航旅客的实践为基础,它心这些学科的关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4、--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研究的原则方法有哪些? 答:研究民航旅客与服务人员的心理必须遵循客观的原则,联系发展的原则,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最常用是观察法与调查法 第二章:民航旅客服务是社会交往的一种形式 一、社会交往 1、--保健功能:在社会交往中能使个体的交往需求得到满足,从而保障身心健康。 2、--调节功能:人际交往能使,团体和组织内部各个个体之间保持协调,实现共同 目标 3、--整合功能:人际交往能使人们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社会整体的功能。 三、--民航旅客服务交往的一般特点: 1、--具有互动性 2、--服务交往是双方共同活动的结果 3、--民航旅客服务交往有信息、思想、情感的沟通 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什么影响→谁 (1)--信息的沟通:信息发信息者→沟通渠道→收信息者 反馈收信息者→沟通渠道→发信息者 (2)--思想情感的沟通

民航服务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精品文档 ---------------------------------------------------- ----学年第---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民航服务心理学》 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人类按体型分为三个类型。但不是所有人完完全全符合其类型的特征,多数人则是倾向某一型,却同时拥有另一类型的某些特征。普通人只能在自己的身体的基础上改善,而不能真正改变体型。这三个类型是( A 、B 、C )。 A ,内胚型 B ,中胚型 C ,外胚型 D ,内中胚型E,外中胚型 2,下列哪些是心理学效应:(A 、D 、 E 、 F ) A ,蝴蝶效应 B ,连锁反应 C ,温室效应 D ,青蛙现象 E 、手表定律 F 、木桶理论 3,知觉的基本特征是(A 、B 、C 、D) A ,知觉的选择性 B ,知觉的整体性 C ,知觉的理解性 D ,知觉的恒长性 4,对人的知觉渠道是(A 、B 、C 、D) A ,表情认知 B ,个性认知 C ,角色认知 D ,心理素质认知 E ,观察认知 5,社会知觉中的偏差与效应是(A 、C 、D) A ,首因效应 B ,破窗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刻板效应 6, 气质的特点是(A 、B 、C 、D 、 E ) A ,气质没有好坏之分,具有中性的特点 B ,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和成就大小 C ,不同气质类型的人组成团体、可以产生互补作用 。 D ,气质是人最稳定的心理特征 E ,气质虽然稳定,并不是不可以改变和控制的。 7, 气质的分类( A 、B 、C 、D)。 A ,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黏液质 D ,抑郁质 E ,内向质 F ,外向质 8,需要的特点是(A ,B ,C ,D ,E ,F , G ) A , 对象性 B ,选择性 C ,紧张性 D ,驱动性 E ,层次性 F ,发展性 G 、共同性与差异性 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A 、B 、C 、D 、E) A ,生理需要 B ,安全需要 C ,社交需要 D ,尊重需要 E ,自我实现需要 10,性格的特征是( A 、B 、C 、D) A ,态度特征 B ,意志特征 C , 情绪特征 D ,理智特征 E ,稳定特征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二八定律(巴莱多定律) 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的经济学家巴莱多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社会约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20%的社会财富。这种统计的不平衡性在社会、经济及生活中无处不在。(二八法 则告诉我们,不要平均地分析、处理和看待问题,企业经营和管理中要抓住关键的少数;要找出 那些能给企业带来80%利润、总量却仅占20%的关键客户,加强服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业 领导人要对工作认真分类分析,要把主要精力花在解决主要问题、抓主要项目上。); 2,感觉系统 a 、外部感觉: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b 、内部感觉:反映身体位置、动作、内脏器官及变化(运动觉、平衡觉、肌体觉) 3,社会知觉的内容 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它是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对人的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和自我知觉。 4,气质的含义 气质指一个人在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的强度和速度等方面的特点。是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实际上指的就是气质。气质在人的个性中是最稳定也就个性中最突出的特点。气质这些心理特点以同样的方式表现在各种活动中的心理活动上。也就是说气质是不会单独存在的,而是体现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 5,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⑴性质上:气质是心理过程和行为中的动力特点(速度、稳定性、灵活性等),不同社会生活条件下,气质表现出相同的特点。性格是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不同社会条件下,人的性格有明显的区别。 ⑵形成机制上:气质是与生俱来较多受个体生理条件的影响,其社会评价没有好坏之分。性格主要受后天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社会评价具有好坏善恶之分。 ⑶表现看:气质形成早,表现在先,可塑性较小,不容易变化,性格表现得晚,表现在后,比气质的变化快得多。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民航服务心理学

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 第一章: 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一、--服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1、--心理学概述: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心理包括:(1)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倾向、个性心理特征 2、--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旅客与服务人员 二、--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1、--揭示旅客的一些心理规律 2、--揭示服务人员的一些心理规律 3、--揭示服务过程中旅客与服务人员交往时的一些心理规律 学习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的必要性与意义 一、--必要性: 1、--航空公司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心理学 2、--民航旅客服务工作的性质需要心理学 二、--学习民航服务的意义 1、--有助于实现“安全、正常、服务好”的口号 2、--有助于掌握旅客服务心理,提高服务质量 3、--有助于了解自己 民航旅客服务生理学与其她学科的关系 一、--心理学以马克思想主义哲学为指导 二、--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为武器 三、--心理学以民航旅客服务实践为基础 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一、--原则: 1、--客观性原则:(1)心理活动都就是客观事实的反映 (2)心理活动都就是有规律的 2、--联系发展的原则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二、--方法 1、--观察法:(1)计划性(2)连续性(3)轮换性(4)隐蔽性

2、--调查法:(1)谈话法(2)问卷法 3、--实践法:(1)实验室实验(2)自然实验 本章小结: 1、--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就是什么? 答:研究的对象就是旅客与服务人员,其任务就是要揭示旅客、服务人员服务过程中的心理规律。 2、--民航旅客服务人员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 答:民航旅客服务工作的性质决定于服务工作离不开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要服务好每一位旅客就必须了解不同旅客的需求,这就是做好服务工作的前提条件。另外,民航旅客服务工作的主体就是服务人员,服务人员心理素质的提高,服务人员的选择、训练等都需要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的指导。一句话:民航旅客服务工作需要旅客服务心理学。 3、--怎样正确理解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与其她学科关系? 答:现代科学的发展以形成学科与学科之音相互渗透的趋势。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也就是如此,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为武器,以民航旅客的实践为基础,它心这些学科的关系就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4、--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研究的原则方法有哪些? 答:研究民航旅客与服务人员的心理必须遵循客观的原则,联系发展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最常用就是观察法与调查法 第二章:民航旅客服务就是社会交往的一种形式 一、社会交往 1、--保健功能:在社会交往中能使个体的交往需求得到满足,从而保障身心健康。 2、--调节功能:人际交往能使,团体与组织内部各个个体之间保持协调,实现共同目标 3、--整合功能:人际交往能使人们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社会整体的功能。 三、--民航旅客服务交往的一般特点: 1、--具有互动性 2、--服务交往就是双方共同活动的结果 3、--民航旅客服务交往有信息、思想、情感的沟通 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什么影响→谁 (1)--信息的沟通:信息发信息者→沟通渠道→收信息者 反馈收信息者→沟通渠道→发信息者 (2)--思想情感的沟通 1、--社会地位的障碍

民航服务心理学教案

民航服务心理与实务教案 第一次课 一、主要内容 第一章民航服务的心理基础 第一节心理现象的分类 第一节以心理为基础做好民航服务的意义(重点) 第三节民航服务心理的研究原则与方法(难点) 二、教学的目的 1.了解普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掌握民航服务的基本特点,理解民航服务的本质特征 3.了解民航服务心理的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四、教学时数 2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民航服务的心理基础 一、心理现象的分类 1、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 3、心理现象间的关系 二、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第二节以心理为基础做好民航服务的意义 一、民航服务的定义 1、狭义的服务 2、广义的服务 二、民航服务的特征 三、掌握心理知识对民航服务的意义 1、对民航服务营销的意义 2、对提高民航服务质量的意义 3、对民航服务人员自身的意义 第三节民航服务心理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一、民航服务心理的研究原则 二、民航服务心理的研究方法

一、主要内容 第二章社会知觉在民航服务中的应用(重点) 第一节社会知觉的含义与特征 第二节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难点) 二、教学的目的 1、理解社会知觉的基本特征,注重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2、理解社会知觉的影响因素,注意满足旅客的不同需求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案例分析 四、教学时数 2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社会知觉的含义和特征 一、知觉的概念:感觉器官对事物整体的反应 二、社会知觉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 主要包括以下几条规律:接近律、相似率、连续率 2.选择性 3、理解性 第二节影响旅客社会知觉的因素 一、刺激因素—航空公司自身的影响因素 1、机场环境对旅客社会知觉的影响 2、机舱环境对旅客社会知觉的影响 3、空乘服务人员的服装对旅客社会知觉的影响 4、服务举措与手段对旅客社会知觉影响 5、飞机班次、时间对旅客社会知觉影响 6、民航服务对旅客社会知觉的影响 二、个体因素—影响旅客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1、兴趣 2、需要和动机 3、经验和期望 4、阶层意识 5、其他个体因素

民航服务心理学考试题库

一、选择题(每题分,共15分) 1、根据人心理的动态性和稳定性特点,以下不属于心理现象分类的是()。 A 心理过程 B 心理状态 C 心理变化 D 心理特征 2、以问问题方式,要求民航服务过程参与人员就某个或某些问题回答自己的看法,从而研究民航服务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方法是()。 A 调查法 B 观察法 C 测验法 D 实验法 3、民航旅客自身作为影响旅客知觉的因素,不包括()。 A 过去经验 B 需要和动机 C 个性特征 D 服务人员仪表仪态 4、人在理解他人行为时高估他人内在因素而低估外部环境的现象属知觉偏见类型中的()。 A 基本归因错误 B 自我服务偏见 C 投射作用 D 对比效应 5、决策者隐含地选择一个偏爱的方案,随后主要是对偏爱的方案进行论证()。 A 满意决策模型; B 最优化决策模型; C 隐含偏爱决策模型; D 启发式决策 6、以下不属于货主特点的是()。 A 服务内容要求的针对性; B 商业关系的相对持久性; C 商业关系的短暂性; D 非个人特征; 7、民航服务工作对民航服务人员的要求不包括()。 A 外倾性不能太高; B 感受性不能太高; C 耐受性不能太低; D 敏捷性不能太低; 8、根据PAC相互作用分析理论,以下属于交叉的相互作用类型是()。 A PC-CP; B CA-AC; C PA-AP D CP-AA 9、企业文化的()影响员工形象。 A 核心价值观; B 制度层面; C 行为层面; D 物质层面; 10、民航服务人员与旅客或货主人际关系的特点不包括()。 A 交往的短暂性; B 交往的长久性; C 交往的服务性; D 交往的公务性; 1、个性心理特征反映一个人精神面貌稳定的类型差异,是多种心理特征的组合,包括() A 气质性格意志 B 能力性格认知 C 意志性格能力 D 气质性格能力 2、对民航服务主体和客体的行为进行系统的观察和记录,以了解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方法是()。 A 测验法; B 实验法; C 观察法; D 调查法; 3、民航企业因素作为影响旅客知觉的因素,不包括()。 A 服务环境; B 企业形象; C 服务人员服务态度; D 飞机类型; 4、假设他人与自己相同,以此进行归因,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解释属知觉偏见类型中的()。 A 基本归因错误; B 自我服务偏见; C 投射作用; D 对比效应; 5、认知失调理论是由()提出的。 A 马斯洛 B 海德 C 勒温 D 费斯廷格 6、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实现的一种最理想的决策标准模型属于()。 A 满意决策模型; B 最优化决策模型; C 隐含偏爱决策模型; D 启发式决策 7、民航服务工作对民航服务人员的要求不包括()。 A 外倾性不能太低; B 感受性不能太高; C 耐受性不能太高; D 敏捷性不能太低; 8、根据PAC相互作用分析理论,以下属于交叉的相互作用类型是()。 A PC-CP; B PP-PP; C CP-CP; D AA-AA;

民航服务心理学(试卷A)答案

《民航服务心理学》试卷答案(A卷) 一、填空题 1、无形过程特定需求 2、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3、冯特 4、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5、中途着陆次数民航服务人员的态度 6、黏液质抑郁质 7、活动相互作用情感 8、从众性爆发性 9、相互性原则交换性原则 10、多血质抑郁质 11、甜柠檬 二、判断题 ×√××√×××√× 三、名词解释 1、服务意识: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与一切企业利益相关的人或组织的交往中所 体现的为其提供热情、周到、主动的服务的欲望和意识。 2、共生效应:是指个体与个体或个体与群体间相互依存、相互激励的社会心理 现象。 3、晕轮效应: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 4、心境:心境是一种强度微弱、持续时间较长,且具有弥散性的常见情绪状态,

它并不在事后

立刻消失,而会持续一段时间。 5、才能:各种能力的有机结合,起质的变化的能力称为才能。 6、退化:指个体遇到挫折时会表现出与自己年龄、身份不相符的行为,是一种 反常的现象。 四、简答题 1、服务的运行环境特殊;服务的安全责任重大;服务内容繁多,实施难度大;个性服务明显;服务人员素质要求高。 2、正确认识压力、心身控制减压、进行心理咨询、调控期望值、音乐疗法、练习太极拳、放松训练等等。 3、稳重型旅客通常老成持重、矜持冷静、少言寡语、讲究绅士风度,即使对服务极不满意,也能很好自控,把握分寸。虽然不愿意多提要求,内心对服务要求很高。民航服务人员要严格遵循服务程序和标准,先行预计旅客需求,在旅客未提出要求之前采取行动。处理这类旅客的投诉要非常重视,最好由领导出面解决,保证解决方法和最终结果令旅客满意。 4、整合个体力量;完成组织赋予的任务;协调人际关系;满足群体成员的心理需要(安全感、归属感、信心力量感、自尊需要)。 5、不卑不亢、心态平和;不予旅客过分亲密;不过分烦琐,不过分殷勤;一视同仁,区别对待;表情适度,举止得体。 五、论述题 结合课本里旅客知觉、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志、旅客个性心理和群体心理、服务中的旅客关系等各个方面以及补充教学的旅客需要、态度、沟通、文化等知识 点自由发挥,每答对一点给1-2分。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民航服务心理学试卷及答案word版本

民航服务心理学试卷 及答案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学年第---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民航服务心理学》 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人类按体型分为三个类型。但不是所有人完完全全符合其类型的特征,多数人则是倾向某一型,却同时拥有另一类型的某些特征。普通人只能在自己的身体的基础上改善,而不能真正改变体型。这三个类型是( A 、B 、C )。 A ,内胚型 B ,中胚型 C ,外胚型 D ,内中胚型E,外中胚型 2,下列哪些是心理学效应:(A 、D 、E 、F ) A ,蝴蝶效应 B ,连锁反应 C ,温室效应 D ,青蛙现象 E 、手表定律 F 、木桶理论 3,知觉的基本特征是(A 、B 、C 、D) A ,知觉的选择性 B ,知觉的整体性 C ,知觉的理解性 D ,知觉的恒长性 4,对人的知觉渠道是(A 、B 、C 、D) A ,表情认知 B ,个性认知 C ,角色认知 D ,心理素质认知 E ,观察认知 5,社会知觉中的偏差与效应是(A 、C 、D) A ,首因效应 B ,破窗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刻板效应 6, 气质的特点是(A 、B 、C 、D 、 E ) A ,气质没有好坏之分,具有中性的特点 B ,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和成就大小 C ,不同气质类型的人组成团体、可以产生互补作用 。 D ,气质是人最稳定的心理特征 E ,气质虽然稳定,并不是不可以改变和控制的。 7, 气质的分类( A 、B 、C 、D)。 A ,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黏液质 D ,抑郁质 E ,内向质 F ,外向质 8,需要的特点是(A ,B ,C ,D ,E ,F , G ) A , 对象性 B ,选择性 C ,紧张性 D ,驱动性 E ,层次性 F ,发展性 G 、共同性与差异性 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A 、B 、C 、D 、E) A ,生理需要 B ,安全需要 C ,社交需要 D ,尊重需要 E ,自我实现需要 10,性格的特征是( A 、B 、C 、D) A ,态度特征 B ,意志特征 C , 情绪特征 D ,理智特征 E ,稳定特征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二八定律(巴莱多定律) 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的经济学家巴莱多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 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社会约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 而80%的人只拥有20%的社会财富。这种统计的不平衡性在社会、经济及生活中无处不在。 (二八法则告诉我们,不要平均地分析、处理和看待问题,企业经营和管理中要抓住关键的少 数;要找出那些能给企业带来80%利润、总量却仅占20%的关键客户,加强服务,达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企业 领导人要对工作认真分类分析,要把主要精力花在解决主要问题、抓主要项目上。); 2,感觉系统 a 、外部感觉: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b 、内部感觉:反映身体位置、动作、内脏器官及变化(运动觉、平衡觉、肌体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