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基纳米晶合金条带在低频低场下的磁化机制的磁谱研究

铁基纳米晶合金条带在低频低场下的磁化机制的磁谱研究

铁基纳米晶合金条带在低频低场下的磁化机制的磁谱研究
铁基纳米晶合金条带在低频低场下的磁化机制的磁谱研究

铁基纳米晶合金条带在低频低场下的磁化机制的磁谱研究

徐锋覃文彭坤都有为

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物理学系南京 210093

本文利用磁谱研究了铁基纳米晶合金条带在低频低场下的动态磁化性能对条带厚度的依赖性,从而探讨了其磁化机制。实验结果和基于畴壁振动方程的解释充分一致,证实了被钉扎的畴壁的振动是在低频低场下该种材料的主导的磁化机制。

1 引言

在过去的十年中材料研究工作者已经对纳米晶软磁材料的各种性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1][2]。在非晶和纳米晶合金条带的各种性能中,动态磁化性能吸引了部分材料研究工作者的注意[3][4]。然而,从磁谱上观察到的动态磁化的机制仍然存在着争论。有研究工作者认为被钉扎下的畴壁的振动是低频低场下磁化的主要机制[3],然而另外一些研究工作者则认为这种典型的德拜型弛豫是由于条带中的转动磁化引起的[4]。

我们尝试通过磁谱来研究典型的铁基纳米晶软磁材料Fe82Nb7B10Cu1的磁化机制,讨论了畴壁钉扎距离对动态磁化性能的影响并且用著名的畴壁运动方程加以证实。

实验

用单辊甩带法制备了厚度为22μm的非晶Fe82Nb7B10Cu1合金条带。利用Labsys TM TG-DSC16以10K/min 的升温速率对其进行了差热分析(DSC)的测量,测量表明该样品的初次晶化温度为767K。

最近的文献中报道了利用不同的甩带条件来调制非晶条带的厚度[5]。我们则结合了广泛用于测量抗腐蚀性能的溶液腐蚀法来调制条带的厚度[6]。选中三条条带,其中的两条在1Mol/L H2SO4溶液中腐蚀不同的时间。条带从溶液中取出之后,用打磨抛光的方法去除被腐蚀氧化的表面层。从而得到的三根条带的厚度分别为22μm, 19.5μm 和15μm。

为了进行磁性测量,将条带绕在一个陶瓷圆环上从而形成螺绕环的环心。所有的样品都首先在真空下673K退火3小时以去除表面和内部应力,然后在798K退火30min形成纳米晶结构。退火后的样品制成螺绕环的形式,用阻抗分析仪HP4284A在1kHz到1MHz的范围测量样品的复数磁导率谱(μ?=μ′-iμ″)。

2 结果

图1中给出了厚度为22μm的样品在不同幅度的交流场下测得的磁导率谱。与曾经报道的结果类似[4],当外加磁场幅度小于2A/m时,在测量范围内只有一个弛豫峰。当外加磁场幅度增大,样品的弛豫行为变得复杂。从磁谱上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外加磁场的幅度和频率都对样品的动态磁化行为有影响。我们可以从最基本的磁化机制对其加以解释,比如畴壁振动(可逆的畴壁位移),磁滞现象(不可逆的畴壁位移),和自旋转动。在测量的频率范围内,非晶和纳米晶合金条带的涡流损耗可以忽略不计[7]。低频下磁导率对磁场幅度的依赖可以通过最基本的磁导率的定义来解释。磁导率被定义为B~H曲线上的斜率。显而易见的是,μ′ ~H曲线应该表现为:在低场下恒定(初始磁导率),然后随着外场的上升而上升(畴壁脱离钉扎位置,畴壁位移开始),然后到达最大值(最大斜率处,渐渐到达饱和区),然后达到饱和后(开始下降),如图2所示。

在低场和低频下,可以不考虑磁滞,因为外加的驱动场不足以使畴壁脱离钉扎。在更高的磁场和低频率下,所有的磁化机制都存在,并且对总的磁化有贡献。当外场的频率上升的时候,有些磁化机制不能够跟上外场的变化,因而在磁谱上表现出一个弛豫现象。只有需要时间很短的磁化机制在高频下才仍然存在。如图1所示,在测量的频率范围和低场下,只有一个弛豫峰的存在。该弛豫

峰曾经被解释为畴壁振动引起的[3],或者是转动磁化引起的[4]。

μ' (103

)

μ'' (103

)

Frequency (kHz)

图1 厚度为22μm 的样品的复数磁导率,交流场幅度从0.2A/m 变化到20A/m 。

μ' (103

)

The amplitude of the applied field (A/m)

图2 全部3个样品的磁导率实部与磁场幅度关系曲线,测

量频率为1kHz 。

μ' (103

)

μ'' (103

)

Frequency (kHz)

图3 三个样品在0.4A/m 时测得的复数磁导率。

μ0 (103)

The thickness of ribbons (μm )

μ0ω0 (104)

图4 μ0, μ0ω0和条带厚度之间的线性关系。

图2给出了全部3个样品的μ′-H 关系曲线。每条曲线都可以被大致的分为三个部分,相应于三个磁化阶段——畴壁振动,不可逆畴壁位移和饱和。介于可逆和不可逆磁化中间的临界磁场被定义为钉扎场H p [8]。很显然随着畴壁厚度的下降,我们需要用更高的外场来使得畴壁脱离钉扎,所以说钉扎场H p 上升了。

图3给出的是在2A/m 的外加交流磁场下测得的。所有曲线表现出同样的典型的弛豫关系。磁导率的实部在低频下几乎是常数,所以可以近似的认为是初始磁导率μ0。正如图2中所揭示出来的,随着条带厚度的下降,μ0显著的下降。从磁导率谱的虚部上看出的另外一个趋势是随着条带厚度的减小,弛豫频率f 0上升。 μ0和 f 0随着条带厚度的变化趋势在图4中得以清晰的表现。其中ω0是角频率。μ0 和μ0ω0随着条带厚度的线性变化可以通过基本的畴壁动力学方程来解释,在下一部分中有详细讨论。

3 讨论

交流场下的纳米晶软磁条带的畴壁结构已经被成功的观察到[9][10],180°畴壁在这种情况下起主导作用。磁畴在外场的方向极化,畴壁实际上是钉扎于条带的两个表面[11]。表面钉扎对于Block 壁一直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12],这种影响可以通过著名的畴壁运动方程加以解释[13]:

t j s e H M x dt dx dt

x d m ωαβ0222=++

其中,m 是畴壁的有效质量,β是粘滞阻尼因子,α是恢复因子,M s 是饱和磁化强度,H 0是外场的幅

度,ω是角频率,x 是畴壁位移。这个方程已经被用于研究钉扎畴壁的可逆振动,其中x 实际上是代表畴壁振动[8]。在弛豫态,m 可以被忽略。此时该方程的解可以写为:

()()].

/["],/['2

2

0220βωαωβμμβωααμμ+=+=

弛豫频率ω0定义为2/'0μμ=处的频率,其值为βαω/0=。

文献[14]中曾经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模型,该模型中畴壁被钉扎,并且在外场的作用下呈弓形振动。

该模型给出,其中d 是畴壁的两个钉扎边之间的距离,σ)9/(2)4(2

0ωσπμd M s =ω是畴壁能。畴壁能和恢复因子α之间的关系为[14]。把上述的几个方程给联系起来,我们可以得到

。因此,我们有下列的关系:2

/18d ωσα=)/(16)/(160220d M d M s s βωπαπμ==d ∝0μ,,20/1d ∝ωd /100∝μω。

考虑到材料的表面钉扎,钉扎边之间的距离d 可以大致的认为是条带的厚度。因为三个样品是同样的材料,同时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的热处理,因而它们应该具有同样的M s 和σω。因此条带的厚度,d 成为了动态磁化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图4中观察到的线性行为证实了β是一个常数。实验和理论的一致性证实了此处理论解释是可行的。

在很低的频率,畴壁运动方程甚至可以简写为:H M x s 2=α,所以钉扎场就可以写为

s c p M x H 2/α=,此处x c 是畴壁振动幅度[15]。根据上面提到的方程,畴壁位移可以写为

s

M d

t H t x 2)()(0μ=

[13]。x c 与d 成正比,考虑到,因此2

/1d ∝αd H p /1∝。这个结果可以合理的解

释图2中的规律。 上面所有的讨论都是基于畴壁振动模型,理论的解释与实验结果很好的符合。这项工作很好的

证实了在低场和我们测量频率范围内,畴壁振动是主要的磁化弛豫机制。虽然转动磁化在很大的一个频率范围内存在,但是在测量范围内没有弛豫现象出现,相对于畴壁振动的贡献而言,转动磁化可以被忽略[16]。既然转动磁化过程,比畴壁运动过程快很多,由转动引起的弛豫通常都在很高频发生[17]。

4 结论

由磁导率谱反映的动态磁化性能随着条带厚度的变化可以通过基于畴壁钉扎模型的畴壁运动方程来很好的解释,从而解决了关于弛豫峰的磁化机制的一个争论,支持了其中的一方:畴壁振动是低场和低频下的主要的磁化机制。

致谢: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G1999064508)和中国以色列合作研究项目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Y. Yoshizawa, S. Oguma, K. Yamauchi, J. Appl. Phys. 64 (1988) 6044

[2] K. Suzuki, A. Makino, A. Inoue, T. Masumoto, J. Appl. Phys. 70 (1991) 6232

[3] R. Valenzuela, J.T.S. Irvine, J. Non-Cryst. Solids 156-158 (1993) 315

[4] S.S. Yoon, C.G. Kim, H.C. Kim, J. Magn. Magn. Mater. 203 (1999) 235

[5] A. Mitra, A.K. Panda, V. Rao, S.R. Singh, P. Ramachandrarao, Appl. Surf. Sci. 182 (2001) 321

[6] C.A.C. Souza, M.F. de Oliveira, J.E. May, W.J. Botta, F., N.A. Mariano, S.E. Kuri, C.S. Kiminami, J. Non-Cryst. Solids 273 (2000) 282

[7] E. Amano, R. Valenzuela, J.T.S. Irvine, A.R. West, J. Appl. Phys. 67 (1990) 5589

[8] G. Aguilar-Sahagun, P. Quintana, E. Amano, J.T.S. Irvine, R. Valenzuela, J. Appl. Phys. 75 (1994) 7000

[9] R. Sch?fer, A. Hubert, G. Herzer, J. Appl. Phys. 69 (1991) 5325

[10] R. Sch?fer, J. Magn. Magn. Mater. 215-216 (2000) 651

[11] P. Quintana, E. Amano, R. Valenzuela, J.T.S. Irvine, J. Appl. Phys. 75 (1994) 6940

[12] M. Celasco, A. Masoero, P. Mazzetti, A. Stepanescu, J. Magn. Magn. Mater. 54-57 (1986) 859

[13] G.P. Vella-Coleiro, D.H. Smith, L.G. Van Uitert, J. Appl. Phys. 43 (1972) 2428

[14] E.M. Gyorgy, “The Imperfect Solid-Magnetic Properties,” in Treatise on Solid State Chemistry, V ol. 2, Defects in Solids, edited by N.B. Hannay (Plenum, New York, 1975), p. 429

[15] R. Valenzuela, J.T.S. Irvine, J. Appl. Phys. 72 (1992) 1486

[16] R. Valenzuela, Physica B 299 (2001) 280

[17] R. Valenzuela, M. Knobel, M. Vázquez, A. Hernando, J. Phys. D: Appl. Phys. 28 (1995) 2404

纳米晶金属软磁合金新材料1软磁材料从纯铁硅钢到坡莫合金等已有

纳米晶金属软磁合金新材料1 坡莫合金等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近二十多年来先后发展起来的非晶态合金和纳米晶合金等新型软磁合金材料,发展为纳米晶态,从而把软磁合金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致力于研究同时具有高饱和磁感应强度、高磁导率、低损耗的软磁材料,谓之“二高一低”的“理想”软磁材料,但、小型、节能方向发展,既对软磁材料提出新的挑战,又给软磁材料提供了一个发展机遇。正是在这种大背景情况下Fe基纳米晶软磁合金新材料,并命名新合金牌号为Finemet。 结构新颖、不同于晶态和非晶态,而且具有综合的优异软磁特性、即具有较高饱和磁感应强度、高磁导率、低损耗等染等特点。因而可以讲,Finemet合金的出现是软磁材料的一个突破性进展,它解决了人们长期努力研究而未能解决细化到1—20纳米(nm)、而饱和磁致伸缩系数和磁晶各向异性常数又同时趋于零的途径;(2)改变了以往各类软能与成本相矛盾的状况;首次实现了人们长期渴望追求的“二高一低”“理想”软磁材料的愿望。 史,从来没有一种甚至一类软磁材料能全面地或基本上满足软磁材料的全部技术要求。而纳米晶软磁合金通过不同方求,并具有性能、工艺及成本等全方位的优势,因而它一问世,便获得了迅速发展与应用。日立金属公司公布Finem 达5000万日元,并计划Finemet材料的年产量达600吨以上,广泛用于电子工业大量需求的磁性元器件。德国真空熔炼itroperm纳米晶软磁合金牌号,据悉其年产量也在200吨级以上,广泛用作磁芯和磁性元器件。 代研发纳米晶软磁合金以来,发展很快,已在电力工业、电子工业、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通讯、仪器仪表及国防合金材料的年产量约为300吨;近几年市场需求增长很快,预计目前纳米晶软磁合金材料的年产量可达800吨左右,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获得这样广泛的发展与应用是不多见的。而纳米晶软磁合金除了具有急冷工艺技术发展的深刻是它具有生命力的标志。纳米晶金属软磁合金材料作为功能材料,其产量或用量远不能与结构材料相比,但其发挥的产、应用纳米晶金属软磁合金材料,对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和提升传统产业、带动和支持相关产业的发展和 纳米晶金属软磁合金新材料2

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都有哪些

如果金属或合金的凝固速度非常快(例如用每秒高达一百万度的冷却速率将铁-硼合金熔体凝固),原子来不及整齐排列便被冻结住了,其排列方式类似于液体,是混乱的,这就是非晶合金。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都有哪些?您可以咨询安徽华晶机械有限公司,下面小编为您简单介绍,希望给您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非晶软磁合金材料的种类: 1、铁基非晶合金铁基非晶合金:主要元素是铁、硅、硼、碳、磷等。它们的特点是磁性强(饱和磁感应强度可达1.4-1.7T )、磁导率、激磁电流和铁损等软磁性能优于硅钢片,价格便宜,最适合替代硅钢片,特别是铁损低(为取向硅钢片的1/3-1/5),代替硅钢做配电 变压器可降低铁损60-70%。铁基非晶合金的带材厚度为0.03毫米左右,广泛应用于中低频变压器的铁心(一般在10千赫兹以下) ,

例如配电变压器、中频变压器、大功率电感、电抗器等。 2、铁镍基非晶合金铁镍基非晶合金:主要由铁、镍、硅、硼、磷等组成,它们的磁性比较弱(饱和磁感应强度大约为1T以下),价格较贵,但磁导率比较高,可以代替硅钢片或者坡莫合金,用作高要求的中低频变压器铁心,例如漏电开关互感器。 3、钴基非晶合金钴基非晶合金:由钴和硅、硼等组成,有时为了获得某些特殊的性能还添加其它元素,由于含钴,它们价格很贵,磁性较弱(饱和磁感应强度一般在1T以下),但磁导率极高,一般用在要求严格的军工电源中的变压器、电感等,替代坡莫合金和铁氧体。 4、纳米(超微晶)软磁合金材料由于非晶合金中原子的排列是混乱无序的这种特殊结构,使得非晶合金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

安徽华晶机械有限公司位于安庆长江大桥经济开发区。是人民解放军第4812工厂全资子公司。公司经营以机械制造为主,拥有各类专业生产、检验试验设备94台(套),涉及铸造、橡胶制品、压力容器、制造等多个行业,主要从事非晶软磁设备、空压机及气源设备、橡胶件(含特种橡胶件)、餐余垃圾处理设备、铸件、机械加工等产品的研制、生产、经营和服务。 自成立以来,公司上下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升级工作,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努力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研发体系。公司坚持以跨越发展的思想为指导,秉承敬业、高效、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继续依托军工技术和“中”牌品质,为广大新老客户提供更优良的产品和服务。

纳米催化剂

纳米催化剂

纳米催化剂进展 中国地质大学,材化学院,武汉430000 摘要:简要介绍了纳米催化剂的基本性质、其相对于其他催化剂的优势,并较详细地介绍了纳米催化剂类型、部分应用以及相对应类型催化剂例子的介绍,以及常见的制备方法及其表征手段,最后介绍了部分国内和国外纳米催化剂的应用,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一定的预测。 关键词:纳米催化剂应用制备催化活性进展 近年来, 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已广泛地渗透到催化研究领域, 其中最典型的 实例就是纳米催化剂(nanocatalysts—NCs)的出现及与其相关研究的蓬勃发展。NCs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等特点, 显示出许多传统催化剂无法比拟的优异特性;此外, NCs还表现出优良的电催化、磁催化等性能,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能源、涂料、生物以及环境保护等许多领域。本文主要就近年来NCs 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纳米催化剂的性质 1.1表面效应 通常所用的参数是颗粒尺寸、比表面积、孔径尺寸及其分布等,有研究表明,当微粒粒径由10nm减小到1nm时, 表面原子数将从20%增加到90%。这不仅使得表面原子的配位数严重不足、出现不饱和键以及表面缺陷增加, 同时还会引起表面张力增大, 使表面原子稳定性降低, 极易结合其它原子来降低表面张力。此外,Perez等认为NCs的表面效应取决于其特殊的16种表面位置, 这些位置对外来吸附质的作用不同, 从而产生不同的吸附态, 显示出不同的催化活性。 1.2体积效应 体积效应是指当纳米颗粒的尺寸与传导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相当或比其更小时, 晶态材 料周期性的边界条件被破坏, 非晶态纳米颗粒的表面附近原子密度减小, 使得其在光、电、声、力、热、磁、内压、化学活性和催化活性等方面都较普通颗粒相发生很大变化,如纳米级胶态金属的催化速率就比常规金属的催化速率提高了100倍。 1.3量子尺寸效应 当纳米颗粒尺寸下降到一定值时, 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将由准连续态分裂为分立能级, 此时处于分立能级中的电子的波动性可使纳米颗粒具有较突出的光学非线性、特异催化

纳米晶软磁材料的应用

纳米晶软磁材料的应用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纳米晶软磁材料的发展过程,介绍了纳米晶软磁材料的组织结构与磁特性,并介绍了纳米晶软磁合金的应用。 【关键词】纳米晶;软磁材料;铁芯;铁基合金 引言 八十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高密度记录技术和高频微磁器件等的发展和需要,越来越要求所用各种元器件高质量、小型、轻量,这就要求制造这些器件所用的软磁合金等金属功能材料不断提高性能,向薄小且高稳定性发展[1]。正是根据这种需要,1988年日本的Yoshizawa等人首先发现,在Fe—Si—B非晶合金的基体中加人少量Cu和M(M=Nb,Fa,Mo,W等),经适当的温度晶化退火以后,可获得一种性能优异的具有b.c.c结构的超细晶粒(D 约10nm)软磁合金[2]。这时材料磁性能不仅不恶化,反而非常优良,这种非晶合金经过特殊的晶化退火而形成的晶态材料称为纳米晶合金。其典型成份为Fe73.5CuNb3Si13.5B9,牌号为Finemet。其后,Suzuki等人又开发出了Fe—M—B (M=Zr,Hf,Ta)系。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发了许多纳米晶软磁材料,包括:Fe基、Co基、Ni基[3]。由于Co基和Ni基易于形成K、λs、同时为零的非晶态或晶态合金,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实用价值不大。故本文主要介绍铁基纳米晶软磁合金。铁基纳米晶合金是以铁元素为主,加人少量的Nb、Cu、Si、B元素所构成的合金经快速凝固工艺所形成的一种非晶态材料,这种非晶态材料经热处理后可获得直径为l0—20纳米的微晶,弥散分布在非晶母体上,被称为微晶、纳米晶材料或纳米晶材料。纳米晶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磁性能:高饱和磁感(1.2T)、高初始磁导率(8万)、低Hc(0.32A/M),高磁感下的高频损耗低(P0.5T/20kH=30W/kg),电阻率为80微欧厘米,比坡莫合金(50—60微欧厘米)高,经纵向或横向磁场处理,可得到高Br(0.9T)或低Br值(1000Gs)。是目前市场上综合性能最好的材料。 1 纳米晶软磁合金的性能 1.1 软磁合金的磁特性 对于纳米晶软磁合金,按性能要求,常分为高Bs型、高0型等。 (1)高型纳米晶合金,其成份至今局限于FeSiB系。以FeCuNbSiB系磁性最佳,其性能参数达到:在磁场0.08A/m下,相对磁导率达14万以上,矫顽力最低已达0 .16A/m,饱和磁感Bs高达135T,在频率lOOkHz和磁感0.2T下铁损低达250kW/1T。值得研究的是饱和磁致伸缩系数21×10-6,而不是0左右。 (2)高Bs型铁基纳米晶合金,其Fe含量在88at%以上,Bs值可达16~1.72T,典型成份为FeMB(M=Zr,Hf等)。对于FeZrB系合金,典型成份为

纳米催化剂简介

纳米催化剂简介 摘要 催化剂的作用主要可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提高反应速度,增加反应效率;二是决定反应路径,有优良的选择性,例如只进行氢化、脱氢反应,不发生氢化分解和脱水反应;三是降低反应温度。纳米粒子作为催化剂必须满足上述的条件。近年来科学工作者在纳米微粒催化剂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一些结果,显示了纳米粒子催化剂的优越性。 纳米微粒由于尺寸小,表面所占的体积百分数大,表面的键态和电子态与颗粒内部不同,表面原子配位不全等导致表面的活性位置增加,这就使它具备了作为催化剂的基本条件。最近,关于纳米微粒表面形态的研究指出,随着粒径的减小,表面光滑程度变差,形成了凸凹不平的原子台阶,这就增加了化学反应的接触面。有人预计超微粒子催化剂在下一世纪很可能成为催化反应的主要角色。尽管纳米级的催化剂还主要处于实验室阶段,尚未在工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它的应用前途方兴未艾。 关键词:性质,制备,典型催化剂,表征技术,应用,

目录 绪论-----------------------------------------------------------1 1. 纳米催化剂性质----------------------------------------------1 1.1 纳米催化剂的表面效应-------------------------------------1 1.2 体积效应-------------------------------------------------1 1.3 量子尺寸效应---------------------------------------------1 2. 纳米催化剂的制备--------------------------------------------2 2.1 溶胶凝胶法-----------------------------------------------2 2.2 浸渍法---------------------------------------------------2 2.3 沉淀法---------------------------------------------------3 2.4 微乳液法-------------------------------------------------3 2.5 离子交换法-----------------------------------------------3 2.6 水解法---------------------------------------------------3 2.7 等离子体法----------------------------------------------3 2.8 微波合成法-----------------------------------------------4 2.9 纳米材料制备耦合技术-------------------------------------4 3. 几种典型催化剂----------------------------------------------4 3.1 纳米金属粒子催化剂---------------------------------------4 3.2 纳米金属氧化物催化剂-------------------------------------5 3.3 纳米半导体粒子的光催化-----------------------------------5 3.4 纳米固载杂多酸盐催化剂-----------------------------------5 3.5 纳米固体超强酸催化剂-------------------------------------6 3.6 纳米复合固体超强酸催化剂---------------------------------6 3.7 磁性纳米固体酸催化剂-------------------------------------6 3.8 碳纳米管催化剂-------------------------------------------7 3.9 其它纳米催化剂-------------------------------------------7 4. 纳米催化剂表征技术------------------------------------------7

铁基纳米材料的合成,性能及在环境中的应用

铁基纳米材料的合成,性能及在环境中的应用 摘要:由于纳米级金属材料的特殊性能,人们开始对研究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的研究越来越感兴趣。本文是一篇关于铁的纳米材料环境中的应用的综述文献,它们在水、废水处理以及空气污染控制中的应用。详细讨论了纳米铁基颗粒在环境中的应用,包括去除含氯有机物、重金属及无机物。 关键词:环境应用,纳米颗粒,性能 一引言 米级金属材料是指有着纳米级颗粒和结构,大小范围在在1到100nm的金属。近期的研究表明许多这些材料的性质取决于其在纳米级机制的颗粒大小【1】。此外,纳米材料的结构也同样会导致其物理化学性质新奇重大的变化。例如,磁性材料的强大磁力会发生改变【2】,表面反应和催化性能得以提高【3】,机械强度会增加五倍甚至更多【1】。在结构问题上,纳米颗粒的表明效应极其重要。例如,当从微米颗粒缩小至纳米级范围时,微晶的表面化学会下降,并且会发现它们独特的化学反应。同样,它们巨大而独特的比表面积使得纳米颗粒在宏观尺度产生表面能,因此会影响它们的综合性质。对于3mn左右的特定纳米球形颗粒,大约有50%的原子或电子是在表面,使得其控制综合性质成为可能。因此,表面结构的最优化可能有效提高纳米颗粒的整体行为。 在环境中的应用,铁基纳米材料被证明是清洁受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非常有效的工具。由于铁基纳米材料粒径较小,因此其比传统的铁粉活性更高,且可在溶液中分散并很容易直接泵送至污染区。铁元素本身没有毒性效应,考虑到它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金属之一,当暴露于空气中,铁元素会被氧化成砖红色的氧化铁,当有机污染物如TCA,TCE,PCE或四氯化碳等有机化合物遇到氧化铁时,会被降解成为简单的低毒含碳化合物。此外,氧化的铁可以还原重金属如铅、镍或汞等成为不可溶形式,使其能够锁在土壤中。因此,本文详细阐述详细讨论了纳米铁基材料的制备、性能以及其在环境中的应用。 二在环境中的应用 与微米颗粒相比,由于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更多的表面反应点,纳米级铁级颗粒有着更高的反应率。而且,由于它们可以在悬浮液中保持,纳米铁颗粒可以注入进污染的土壤、沉积物和蓄水层中。但由于纳米铁颗粒的聚合性,其很难在悬浮液中稳定存在。Schrick 等认为碳能够有效抑制聚合并纳米铁颗粒的传输性【4】。许多报告显示纳米铁已经被用作补救地下水、土壤和空气的通用材料,不管是在实验室还是在野外规模。同样也有报道称纳米铁可以与多种环境污染物有效反应,包括含氯有机物、重金属以及无机物。可被纳米铁降解的常见环境污染物在表1中有列举。

纳米晶带材简介

铁基纳米晶合金 一、简介: 铁基纳米晶合金是由铁元素为主,加入少量的Nb、Cu、Si、B元素所构成的合金经快速凝固工艺所形成的一种非晶态材料,这种非晶态材料经热处理后可获得直径为的,弥散分布在非晶态的基体上,被称为微晶、纳米晶材料或纳米晶材料。微晶直径10-20 nm, 适用频率范围50Hz-100kHz. 二、背景介绍: 1988年日本的Yoshizawa等人首先发现,在Fe-S-iB非晶合金的基体中加入少量Cu和 M(M=Nb,Ta,Mo,W等),经适当的温度晶化退火以后,可获得一种性能优异的具有bcc结构的超细晶粒(D约10nm)软磁合金。这时材料磁性能不仅不恶化,反而非常优良,这种非晶合金经过特殊的晶化退火而形成的晶态材料称为纳米晶合金。其典型成份为 Fe7315Cu1Nb3Si1315B9,牌号为Finemet。其后,Suzuki等人又开发出了Fe-M- B(M=Zr,Hf,Ta)系,即Nanoperm系。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发了许多纳米晶软磁材料,包括:Fe基、Co基、Ni基[2]。由于Co基和Ni基不易于形成K、Ks同时为零的非晶态或晶态合金,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实用价值不大。 三、铁基纳米晶软磁合金的制备方法 纳米晶软磁合金的制备一般采用非晶晶化法。它是在用快淬法、雾化法、溅射法等制得非晶合金的基础上,对非晶合金在一定的条件下(等温、真空、横向或纵向磁场等)进行退火,得到含有一定颗粒大小和体积分数的纳米晶相。近年来,也有一些研究者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纳米晶软磁合金。 四、纳米晶软磁合金的结构与性能 纳米晶软磁合金的典型成份为Fe7315Cu1Nb3Si1315B9。随着研究的不断进行,合金化元素几乎遍及整个元素周期表。从合金的化学成份在合金中的作用看,可以分为4类: (1). 铁磁性元素:Fe、Co、Ni。由于Fe基合金具有高Bs的优势,且纳米晶合金可以实现K和Ks同时为零,因而使L值很高、损耗很低,价格便宜,成为当今研究开发的中心课题。 (2). 非晶形成元素:主要有Si、B、P、C等。对于纳米晶软磁合金带材,一般都是先形成非晶带,然后通过退火使材料出现纳米晶,因而非晶化元素是基本元素。特别是B对形成非晶有利,成为几乎所有纳米晶软磁合金的构成元素,含量在5at%~15at%之间。Si也是

纳米催化剂及其应用(可编辑修改word版)

纳米催化剂及其应用 四川农业大学化学系应用化学201401 徐静20142672 摘要:近年来,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已广泛地渗透到催化研究领域,其中最典型的实例就是纳米催化剂(nanocatalysts——NCS)的出现及与其相关研究的蓬 勃发展。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晶体结构及表面特性,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大大高于传统催化剂,目前已经被国内外作为第 4 代催化剂进行研究和开发。本文简要 介绍了纳米催化剂的基本性质、独特的催化活性等;并较详细地介绍了纳米催 化剂分类以及常见的制备方法;最后对其研究动态进行了分析,预测了其可能 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纳米催化剂材料制备催化活性应用 Nano - catalyst and its application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nano-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penetrated into the field of catalysis research. The most typical example is the emergence of nanocatalysts (NCS) and the flourishing of related research. Nanomaterials have unique crystal structure and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a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traditional catalysts. At present, they have been researched and developed as the 4th generation catalyst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nanocatalysts and their unique catalytic activity are briefly introduced. The classification of nanocatalysts and their preparation methods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trends are analyzed and the possible development trends are predicted. Key words: nanocatalyst material preparation catalytic activity application 催化剂又称触媒,其主要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速反应速率, 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制药、环保等行业。催化剂的技术进展是推动 这些行业发展的最有效的动力之一。一种新型催化材料或新型催化剂工业的问世,往往引发革命性的工业变革,并伴随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913 年,

【CN109940161A】一种微纳米级炭纤维增强的铁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82170.9 (22)申请日 2019.03.11 (71)申请人 肖剑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钮家巷 与西大园交叉口北150米裕祺园1207 (72)发明人 肖剑  (51)Int.Cl. B22F 3/10(2006.01) B22F 3/14(2006.01) B22F 9/04(2006.01) C22C 47/14(2006.01) C22C 49/08(2006.01) C22C 49/14(2006.01) D01F 9/16(2006.01) D01F 1/10(2006.01) C22C 101/1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微纳米级炭纤维增强的铁基复合材料 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米级炭纤维增强的 铁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技术 领域。本发明将稻壳纤维与盐酸混合处理;将一 次处理稻壳纤维,二沉池污泥,蔗糖,水混合密闭 发酵,加入硝酸铁溶液和乙酸铜,滴加草酸钾溶 液,加入尿素溶液调节pH;将二次处理稻壳纤维 与改性壳聚糖液,搅拌混合,加入硝酸钙溶液,冻 融循环;将三次处理稻壳纤维置于炭化炉中,逐 级升温,炭化,得改性稻壳纤维;将改性稻壳纤 维,有机硅树脂,固化剂,纳米铁粉,乳化剂,有机 酸,牡蛎壳粉,淀粉,去离子水,混合球磨,得球磨 料,将球磨料热压成型,脱模,得坯料,将坯料置 于烧结炉中,逐级升温,充氮烧结,得铁基复合材 料。本发明提供的铁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 性能。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1页CN 109940161 A 2019.06.28 C N 109940161 A

铁基纳米晶合金

铁基纳米晶合金 为了得到对共模干扰最佳的抑制效果,共模电感铁芯必须具有高导磁率、优良的频率特性等。从前绝大多数采用铁氧体作为共模电感的铁芯材料,它具有极佳的频率特性和低成本的优势。但是,铁氧体也具有一些无法克服的弱点,例如温度特性差、饱和磁感低等,在应用时受到了一定限制。 近年来,铁基纳米晶合金的出现为共模电感增加了一种优良的铁芯材料。铁基纳米晶合金的制造工艺是:首先用快速凝固技术制成厚度大约20-30微米的非晶合金薄带,卷绕成铁芯后经过进一步加工形成纳米晶。与铁氧体相比,纳米晶合金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1.高饱和磁感应强度:铁基纳米晶合金的Bs达1.2T,是铁氧体的两倍以上。作为共模电感铁芯,一个重要的原则是铁芯不能磁化到饱和,否则电感量急剧降低。而在实际应用中,有不少场合的干扰强度较大(例如大功率变频电机),如果用普通的铁氧体作为共模电感,铁芯存在饱和的可能性,不能保证大强度干扰下的噪声抑制效果。由于纳米晶合金的高饱和磁感应强度,其抗饱和特性无疑明显优于铁氧体,使得纳米晶合金非常适用于抗大电流强干扰的场合。 2.高初始导磁率:纳米晶合金的初始导磁率可达10万,远远高于铁氧体,因此用纳米晶合金制造的共模电感在低磁场下具有大的阻抗和插入损耗,对弱干扰具有极好的抑制作用。这对于要求极小泄漏电流的抗弱干扰共模滤波器尤其适用。在某些特定场合(如医疗设备),设备通过对地电容(如人体)造成泄漏电流,容易形成共模干扰,而设备本身又对此要求极严。此时使用高导磁率的纳米晶合金制造共模电感可能是最佳选择。此外,纳米晶合金的高导磁率可以减少线圈匝数,降低寄生电容等分布参数,因而将由于分布参数引起的在插入损耗谱上的共振峰频率提高。同时,纳米晶铁芯的高导磁率使得共模电感具有更高的电感量和阻抗值,或者在同等电感量的前提下缩小铁芯的体积。 3.卓越的温度稳定性:铁基纳米晶合金的居里温度高达570oC以上。在有较大温度波动的情况下,纳米晶合金的性能变化率明显低于铁氧体,具有优良的稳定性,而且性能的变化接近于线性。一般地,纳米晶合金在-50oC----130oC的温度区间内,主要磁性能的变化率在10%以内。相比之下,铁氧体的居里温度一般在250oC以下,磁性能变化率有时达到100%以上,而且呈非线性,不易补偿。纳米晶合金的这种温度稳定性结合其特有的低损耗特性,为器件设计者提供了宽松的温度条件。而图3为不同材料的饱和磁感应强度的温度特性。

硅钢片铁芯、坡莫合金、非晶及纳米晶软磁合金

硅钢片铁芯、坡莫合金、非晶及纳米晶软磁合金 磁性材料 一. 磁性材料的基本特性 1. 磁性材料的磁化曲线 磁性材料是由铁磁性物质或亚铁磁性物质组成的,在外加磁场h 作用下,必有相应的磁化强度m 或磁感应强度b,它们随磁场强度h 的变化曲线称为磁化曲线(m~h或b~h曲线)。磁化曲线一般来说是非线性的,具有2个特点:磁饱和现象及磁滞现象。即当磁场强度h 足够大时,磁化强度m达到一个确定的饱和值ms,继续增大h,ms保持不变;以及当材料的m值达到饱和后,外磁场h降低为零时,m并不恢复为零,而是沿msmr曲线变化。材料的工作状态相当于m~h曲线或b~h曲线上的某一点,该点常称为工作点。 2. 软磁材料的常用磁性能参数 饱和磁感应强度bs:其大小取决于材料的成分,它所对应的物理状态是材料内部的磁化矢量整洁排列。 剩余磁感应强度br:是磁滞回线上的特征参数,h回到0时的b值。 矩形比:br∕bs 矫顽力hc:是表示材料磁化难易程度的量,取决于材料的成分及缺陷(杂质、应力等)。 磁导率μ:是磁滞回线上任何点所对应的b与h的比值,与器件工作状态密切相关。 初始磁导率μi、最大磁导率μm、微分磁导率μd、振幅磁导率μa、有效磁导率μe、脉冲磁导率μp。 居里温度tc:铁磁物质的磁化强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达到某一温度时,自发磁化消失,转变为顺磁性,该临界温度为居里温度。它确定了磁性器件工作的上限温度。 损耗p:磁滞损耗ph及涡流损耗pe p = ph + pe = af + bf2+ c pe ∝f2 t2 / ,ρ 降低, 磁滞损耗ph的方法是降低矫顽力hc;降低涡流损耗pe 的方法是减薄磁性材料的厚度t 及提高材料的电阻率ρ。在自由静止空气中磁芯的损耗与磁芯的温升关系为: 总功率耗散(mw)/表面积(cm2) 3. 软磁材料的磁性参数与器件的电气参数之间的转换 在设计软磁器件时,首先要根据电路的要求确定器件的电压~电流特性。器件的电压~电流特性与磁芯的几何外形及磁化状态密切相关。设计者必须熟知材料的磁化过程并拿握材料的磁性参数与器件电气参数的转换关系。设计软磁器件通常包括三个步骤:正确选用磁性材料;合理确定磁芯的几何外形及尺寸;根据磁性参数要求,模拟磁芯的工作状态得到相应的电气参数。 二、软磁材料的发展及种类 1. 软磁材料的发展 软磁材料在工业中的应用始于19世纪末。随着电力工及电讯技术的兴起,开始使用低碳钢制造电机和变压器,在电话线路中的电感线圈的磁芯中使用了细小的铁粉、氧化铁、细铁丝等。到20世纪初,研制出了硅钢片代替低碳钢,提高了变压器的效率,降低了损耗。直至现在硅钢片在电力工业用软磁材料中仍居首位。到20年代,无线电技术的兴起,促进了高导磁材料的发展,出现了坡莫合金及坡莫合金磁粉芯等。从40年代到60年代,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雷达、电视广播、集成电路的发明等,对软磁材料的要求也更高,生产出了软磁合金薄带及软磁铁氧体材料。进入70年代,随着电讯、自动控制、计算机等行业的发展,研制出了磁头用软磁合金,除了传统的晶态软磁合金外,又兴起了另一类材料—非晶

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

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 一.应用领域 非晶态软磁合金材料为20世纪70年代问世的一种新型材料,因具有铁芯损 耗小、电阻率高、频率特性好、磁感应强度高、抗腐蚀性强等优点,引起了人们 的极大重视,被誉为21世纪新型绿色节能材料。其技术特点为:采用超急冷凝 固技术使合金钢液到薄带材料一次成型;采用纳米技术,制成介于巨观和微观之 间的纳米态(10-20nm)软磁物质。非晶、纳米晶合金的优异软磁特性都来自于其 特殊的组织结构,非晶合金中没有晶粒和晶界,易于磁化;纳米晶合金的晶粒尺 寸小于磁交换作用长度,导致平均磁晶各向异性很小,并且通过调整成分,可以 使其磁致伸缩趋近于零。【表1】列出了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的典型性能及主要 应用领域。 材料铁基非晶铁镍基非晶钴基非晶铁基纳米晶饱和磁感(T) 1.56 0.77 0.6-0.8 1.25 矫顽力(A/m) <4 <2 <2 <2 Br/Bs -- -- >0.96 0.94 最大磁导率45×104>200,000 >200,000 >200,000 铁损(W/kg) P50Hz,1.3T <0.2 P20KHz,0.5T<90 P20KHz,0.5T<30 P20KHz,0.5T<30 磁致伸缩系数27×10-615×10-6<1×10-6<2×10-6居礼温度(℃) 415 360 >300 560 电阻率(mW-cm) 130 130 130 80 应用领域 配电变压器 中频变压器 功率因子校正器 磁屏蔽 防盗标签 磁放大器 高频变压器 扼流圈 脉冲变压器 饱和电抗器 磁放大器 高频变压器 扼流圈 脉冲变压器 饱和电抗器 互感器

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应用市场概况

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应用市场概况 非晶态软磁合金材料为20世纪70年代问世的一种新型材料,因具有铁芯损耗小、电阻率高、频率特性好、磁感应强度高、抗腐蚀性强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重视,被誉为21世纪新型绿色节能材料。其技术特点为:采用超急冷凝固技术使合金钢液到薄带材料一次成型;采用纳米技术,制成介于巨观和微观之间的纳米态(10-20nm)软磁物质。非晶、纳米晶合金的优异软磁特性都来自于其特殊的组织结构,非晶合金中没有晶粒和晶界,易于磁化;纳米晶合金的晶粒尺寸小于磁交换作用长度,导致平均磁晶各向异性很小,并且通过调整成分,可以使其磁致伸缩趋近于零。【表1】列出了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的典型性能及主要应用领域。 表1 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的典型性能及主要应用领域

近年来,随着信息处理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电器设备趋向高频化、小型化、节能化。 在电力领域,非晶、纳米晶合金均得到大量应用。其中铁基非晶合金的最大应用是配电变压器铁芯。由于非晶合金的工频铁损仅为硅钢的1/5~1/3,利用非晶合金取代硅钢可使配电变压器的空载损耗降低60﹪~70﹪。因此,非晶配电变压器作为换代产品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纳米晶合金的最大应用是电力互感器铁芯。电力互感器是专门测量输变电线路上电流和电能的特种变压器。近年来高精度等级(如级、级、级)的互感器需求量迅速增加。传统的冷轧硅钢片铁芯往往达不到精度要求,虽然高磁导率玻莫合金可以满足精度要求,但价格高。而采用纳米晶铁芯不但可以达到精度要求、而且价格低于玻莫合金。 在电力电子领域,随着高频逆变技术的成熟,传统大功率线性电源开始大量被高频开关电源所取代,而且为了提高效率,减小体积,开关电源的工作频率越来越高,这就对其中的软磁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硅钢高频损耗太大,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铁氧体虽然高频损耗较低,但在大功率条件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饱

纳米复合镀技术

!!!!!!!!!!!!!!!!" " " " 知识介绍 纳米复合镀技术 王为郭鹤桐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 天津 300072) 王 为 女,40岁,博士,教授,从事纳米材料和功能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应用研究,E-maiI :wwangg200l@https://www.doczj.com/doc/2715130528.html,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07l040)2002-08-22收稿,2002-09-26修回 摘 要纳米粒子具有的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使其表现出很多独特的 物理及化学性能。采用液相金属电沉积技术,通过将纳米粒子引入金属镀层中形成的纳米复合镀层,显示出优越的机械性能、电催化性能、耐腐蚀性能等,正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纳米复合镀层的制造技术及纳米复合镀层的结构以及纳米复合镀层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纳米微粒 纳米复合镀技术 纳米复合镀层 Development of Nano-composite Plating Technoloyg Wang Wei ,Guo Hetong (Department of AppIied Chemistry ,SchooI of ChemicaI Engineering and TechnoIogy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China ) Abstract When the size of particIes is decreased to nano-scaIe ,the particIes wiII possess many speciaI characteristics as guantum size effect ,surface effect ,macro-guantum tunneI effect.Liguid eIectrodeposition technoIogy can be used to fabricate nano-composite pIating by adding the nano-particIes into the eIectrodeposition soIution.Nano-composite pIating is showing more and more exceIIent performance ,such as mechanicaI performance ,cataIytic performance ,corrosive protective performance and so on.AII of this has bought a wide range investigation on it.In this review ,a smaII part is given to introduce the manufacture technoIogy and the structure of nano-composite pIating ,and the attention wiII be put on its recent deveIopment. Key words Nano-particIes ,Nano-composite pIating ,Manufacture technoIogy 采用电镀或化学镀的方法,在普通镀液中加入纳米微粒,搅拌状态下使纳米粒子与基质金属共沉积而得到的复合镀层,称为纳米复合镀层。纳米复合镀层的制造技术称为纳米复合镀技术。 随着纳米材料学的发展,人们对纳米粒子性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纳米粒子具有很多独特的物 理及化学性能[l ,2] ,包括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如何使其得 到开发及实际应用,正日益成为研究的重点。将纳米微粒引入金属镀层中赋予金属镀层以纳米粒子独特的物理及化学性能的纳米复合镀技术,是纳米材料技术与复合镀技术完美结合的结果,是复合镀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一次质的飞跃。尽管纳米复合镀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纳米复合镀层所表现出的诸多优异性能已使纳米复合镀技术迅速成为电镀技术发展的又一热点。在表

表面处理新技术-----纳米复合镀

表面处理新技术-----纳米复合镀 摘要:自纳米材料诞生以来,已制备出包括金属、非金属、有机、无机和生物等各种材料,成为科技发展前沿积极挑战性的研究热点。随着纳米材料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纳米粒子的性质认识不断深化。纳米微粒具有很多独特的物理及化学性能,包括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和一些奇异的光、电、磁等性质。纳米材料具有这些奇特的性能,它的引入对复合镀工艺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纳米复合镀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纳米复合镀是在复合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工艺,它用纳米颗粒代替了传统复合镀中使用的微米颗粒。这里主要介绍纳米复合镀的研究现状及发展的前景和存在哪些问题。 关键词:纳米复合镀新技术研究现状发展问题 几种材料合理地组合后如果能做到综合各自的优点并弥补各自的缺点,就能产生一种更加优异的新型材料。复合镀层就是适应航空、电子、海洋、化工等工业对各种新型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的需求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并在工程技术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复合镀层是通过金属沉积的方法,将一种或数种不溶性固体颗粒、惰性颗粒、纤维等均匀地夹杂到镀液中,使之与金属离子共沉积而形成特殊镀层的一种沉积技术。基质金属与不溶性固体微粒之间的相界面基本上是清晰的,几乎不发生相互扩散现象,但确具备基质金属与不溶固体颗粒的综合性能。复合镀技术是改善材料表面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可常温操作、不影响主体材料内部性质等优点,因而在材料科学研究和开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纳米材料科学的发展给复合镀技术带来了新的契机。纳米材料是指由极细晶粒组成(一般在1-100纳米之间)的固体材料,由于纳米材料具有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巨磁电阻效应、宏观隧道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等特性,使其呈现出比普通材料高得多的硬度、耐磨性、自润滑性和耐腐蚀性等优异性能。目前已经研究制备出多种不同的纳米复合镀层,常用的纳米粒子有Al2O3、ZrO2、MoS2、Si、SiC、Si3N4、和TiO2等,常用的金属有Ni、Cu、Cr和Co等。 纳米复合镀层即在镀液中加入纳米固体颗粒,通过与金属共沉积获得镀层,从而使镀层复合了纳米材料的特异功能。将纳米材料和复合镀技术相组合,获得具有耐磨、减磨、耐高温等特殊性能的纳米复合镀层,有利于纳米材料的扩大应用,进一步提高涂层技术,同时纳米颗粒在复合镀层中的应用也将有力的促进复合镀层的发展。 纳米粒子的分散性:表面活性剂有利于提高纳米微粒分散性。纳米微粒高的表面活性使其极易以团聚状态存在。团聚状态的纳米微粒往往也将失去其特有的物理及化学性能。它是纳米复合电镀关键技术之一。 在纳米复合镀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可在纳米微粒表面吸附,降低纳米微粒的表面能,能有效地减少纳米微粒的团聚,以及改善纳米微粒在镀液及镀层中的分散状况。对化学复合镀Ni-TiO2纳米复合镀体系中,从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TiO2纳米微粒分散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随添加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不同,镀液中纳米微粒的分散性相差很大,同样也显著影响镀层中纳米微粒的分散状况。添加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镀液及镀层中,

纳米晶软磁材料

纳米晶软磁材料 这是一类新型的软磁材料。 通过熔体快淬法(轧辊法)制得的非晶态条带,如被加热到它们的晶化温度以上保持一段时间(这种热处理称为退火),非晶态条带就会开始晶化,内部组织从非晶态向晶态转变。如果控制这种退火处理的温度和时间得当,就能控制条带内部的微观结构,使得已经晶化的晶粒尺寸控制在10~15nm的范围内,而且,这些晶粒在形态上是弥散地分布在残余的非晶相之中,这样就可以得到纳米晶材料。例如,成分为Fe73.5Cu1Nb3Si13.5B9非晶态合金在550℃退火1小时后在最佳磁性能的状态下,内部包含三个相,一是体心立方结构的FeSi相,其成分为20%Si和80%Fe(原子百分比);第二相是尚未晶化的残余非晶相,包含大约10%~15%的Nb和B,约占总体积的20%~30%;第三相是大大富集的Cu团簇。少量铜和铌的加入是使这类纳米微晶成为优异软磁材料的关键。它们都不溶解于体心立方结构的FeSi相。但是,Cu原子团簇在退火早期的形成,使其成为FeSi晶粒的成核中心,促进了FeSi晶粒的成核。Nb进入残余非晶相可以阻止FeSi晶粒的长大,同时可以在晶化过程中,抑制Fe2B 相的形成。如果退火温度高于600℃Fe2B相就会首先形成,从而导致性能的全面恶化。 对于纳米晶合金,存在一交换耦合长度为L0=[A/K1]1/2。这里,A是交换常数,K1是合金铁磁相的磁晶各向异性常数。对于Fe-Cu-Nb-Si-B合金,L0=35nm。当晶粒尺寸小于L0时,相邻晶粒中的磁矩将通过交换作用而趋于平行排列。因此,局部各向异性应对交换耦合长度范围内所包含的晶粒数求平均,于是,材料的有效各向异性常数为 〈K〉=K1(D/L0)6=K14D6/A3。 式中,D是纳米晶粒的尺寸。对于20%Si-80%Fe的合金,K1=8×103J/m3,由上式算出,对于纳米微晶,平均各向异性常数〈K〉将比K1小大约三个数量级,只有0.5J/m3左右,因此可降低材料的矫顽力。由于Fe-Si晶粒相和残余非晶相的磁致伸缩系数符号相反(前者为负,后者为正),所以包含这两相的合金的λs将减小,估计由此可使磁导率提高一个数量级。这种合金的畴壁很厚,假定残余非晶相的磁晶各向异性可以忽略,由畴壁厚度公式δ=π(A/〈K〉)1/2算得为3μm,畴壁厚度远大于晶粒尺寸。由此,沿畴壁厚度方向,包含了大约200~300个FeSi小晶粒。这种情况和传统材料正好相反,正是这种结构,尽管晶粒尺寸小到只有10nm,但是两相界面不再可能对畴壁产生较大的钉扎作用。此外,因为Fe-Si晶粒的尺寸为10nm,而晶粒与晶粒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2nm,即残余非晶相的体积分数不大,所以合金的饱和磁感应强度仍可高达1.5T,比著名的高磁导率的坡莫合金(Ni79Fe21)和钴基非晶态合金要高。对于厚度为18μm的条带,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于550℃退火1小时,FeSi 晶粒尺寸为13nm,相应的软磁性能为:μ1kHz=100000,B s=1.24T,H c=0.5A/m,损耗远低于坡莫合金,和钴基非晶差不多。 近年来,这类纳米晶合金除了用作软磁合金外,又有了新的用途。因为它们具有巨磁阻抗效应,即当高频电流通过条带的同时,如沿条带再施加一直流磁场,条带交流阻抗的相对变化竟高达80%~400%,而且显示出很高的磁场灵敏度,因此,成为十分优异的高灵敏磁传感器的新材料。 除了Fe73.5Cu1Nb3Si13.5B9外,属于纳米晶软磁材料还有Fe-M-C、Fe-M-N(M=Ta,Hf,Ti,Nb,Zr)和Fe-M-O(M=Zr,Hf)薄膜等。这些材料是通过溅射法制得非晶态薄膜,然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