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家庭作业

小学语文家庭作业



题记:“文章不厌百回改。”记得上初中时,我的一篇作文在王老师的指导下,修改了很多遍,最终发表在《招生考试报》上。为了参加重庆市第四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大赛,我写了一篇论文。几位老师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现在将第三次修改的稿子发表在这里,希望各位给予指导。谢谢!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布置



摘要:布置家庭作业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探索新的方式。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作业的设计不仅要考虑读写结合,还要联系生活,考虑类型的多样性,更要注重创新、实践、合作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作业 家庭作业 布置作业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语文新课程标准》引领我们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理念,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和实践运用。设计新课标下语文家庭作业,要体现综合性、科学性、实践性、差异性、自主性。不仅要读写结合,还要联系生活,做到形式多样,更要注重创新、实践、合作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一、强化联系,读中学写。

读与写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引导学生读中学写,以写促读十分重要。如:

教学《丰碑》后,要求学生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人物的心理、神态、外貌的方法,回家观察一位长辈,抓住特点写出他或她的心理、神态、外貌。并且还规定,第二天晨读课时把自己写的读给大家听听,看谁写得最好。教学《桂林山水》后,要求学生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写一处景物,并用上排比的修辞手法。这样的作业,学生虽然没有抄书抄字,但为了学习课文写作方法,势必要重温课文内容,同样能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通过对比阅读进行复习有强大的优势,具有指向性、整合性、综合性。我曾经布置学生阅读《梅花魂》、《落花生》、《丑菊》和《白杨》这组文章,并设计以下作业:

1、比较《梅花魂》、《落花生》、《丑菊》和《白杨》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2、把《梅花魂》、《落花生》、《丑菊》中借赞物来说明做人道理的语句写下来。

3、联系生活,读写结合:(1)、借物喻人这种写法很常见,最重要的是找到物与人的相似点。试一试,填一填。蜜蜂有( )的特点,可以象征( );青松有( )的特点,可以象征( );向日葵有( )的特点,可以象征( );小草有( )的特点,可以象征( )。(2)、任选一个事物,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写

一篇短文。

这样的对比阅读练习,既源于学生的阅读积累,又高于学生的阅读经验。通过对比阅读,学生能够对一类文章的表达方法有个清晰的认识。读中悟写,读中学写,既优化了学生的阅读,又打开了学生的视野,这样就为学生写作从内容、思路到表达方式等方面提供了切实的帮助。

二、拓展延伸,发展思维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合理应用家庭作业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每个语文教师的共同愿望。教师可根据课文特点,设计续写、改写、仿写、写读后感等练笔活动。不仅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了创造力。

1、续写。要求学生根据原文的内容,对故事的发展趋向进行合理的推测。这样的作业设计,能够培养学生想象的完整性和完美性,使学生的想象向纵深发展。例如,教学《凡卡》一课后,启发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续写《信寄出后》。学习《穷人》、《小摄影师》、《争吵》等课文后,都可以让学生进行续写的练习。

2、扩写。要求学生紧扣课文的某一部分,在体会原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展开想象,让人物形象更为丰满,让感情色彩更加鲜明,让文章内涵更丰富。如扩写《少年润土》中润土“雪地捕鸟”的部分。

3、改写。要求学生在全面把握课文的基础上,融合自己的体验和理解,改写出源于课文而又不等同于课文的内容,从而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文章所蕴含的丰富内容,诱发潜在的创造智能。例如:教学《鲸》一课后,让学生用拟人化的口吻,对课文进行改写,把抽象的说理文章变成富有哲理的童话故事。学习《游子吟》后,要求学生想象慈母在灯下为游子缝衣服的情景,写一篇记叙文。

三、联系生活,注重实践。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如:口语交际“我们周围的环境”,先布置学生回家调查周围环境被破坏的现象,访问保护环境的人,在班上交流,再布置学生为保护环境献计出力。学生跃跃欲试,各显其能,有给镇长写信的,有给全校师生写倡议书的,有办手抄报表扬保护环境的人和事的……

鼓励学生走入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是增加阅历、开阔视野的好途径。去年寒假,我让学生利用各种渠道收集有关春节、婚庆、新居落成、乔迁之喜方面的对联。学生十分乐意,收集了许多佳联:“红梅吐艳放异彩,白雪迎春映妆台。” “人生道路几何曲线,幸福家庭小数循环。”“铺张宴客奢宜戒,简朴迎亲实可风

。”……有的办成手抄报,有的制作成卡片,有的还能够讲出对联隐含的故事。这样,学生自己亲自去收集,印象十分深刻。

四、自主选择,张扬个性。

教完《晏子使楚》后,让学生表情朗读或情景表演;学习《燕子》一文后,让学生画燕子;学习《鲸》后,要求画鲸捕食或睡觉时的样子;学习《风筝》一文后,让学生回家和小伙伴做风筝、放风筝;学习《找春天》后,让学生学唱《春天在哪里》……

暑假时,让学生看电视,并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完成以下家庭作业:

1、讲故事。

2、把自己喜欢的节目选出来,用自己的话简洁地记在日记本上。

3、以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心得体会,根据心得体会办一份手抄报。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讲、唱、跳、演等)将自己喜欢的节目展示给大家。

(以上作业,学生自选两题做) 这样的作业,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但是,学生又具有好强的心理,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又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果子”。作为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差异,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帮助不同能力的学生,通过不同作业的训练引导他们吸取、探究知识,承认学生发展存在着差异性,不搞“填平补齐”,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的发展。

五、加强整合,全面发展。

家庭作业既要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又要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新的思考、新的收获。如:给毕业班的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可以依据“依依惜别”这一主题设计:

1、围绕主题,梳理积累。(1)、说到分别,你会想到哪些词语呢?把它们写下来。(2)、你能够记起多少关于离别、关于思念的古诗词?写出诗题及作者。(3)、请写出每首诗中你认为最打动人心的诗句。

2、温情回忆,共叙往事。和好朋友共同回忆在一起时快乐、苦恼、尴尬、有趣、难忘……的往事,写写你觉得值得留在记忆中的故事。

3、临别赠言,互勉互励。(1)、给你最要好的朋友留言:一句格言、一句警句、一句诗歌或一段心里话。(2)、给最喜欢的老师写一段心里话。(3)给校长写一封书信,表达自己对学校的感激之情或美好祝愿,或是对学校的建议等。

4、美好畅想,相约明天。以《十年之后再相聚》为题,想象那时的情景,写出自己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这个主题能够引领学生重新温习积累的词语、句子、诗篇,调动起学生回忆、交流、想象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习作。从

习作内容看,既有写实,又有写虚;从习作体裁来看,既有记叙文,又有应用文。这样的作业体现了对学生语文能力全面的关注。

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通过作业获得应当获得的语文能力,还应让学生在人生最宝贵的童年时代能过上一段丰富多彩终身难忘的语文生活。通过布置开放性语文家庭作业,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在新课标的蓝天下,多一点空间去探索,多一点时间去思考,多一点机会去体验,多一点困难去解决,多一点自由去呼吸……

参考文献:

《奏响家庭作业的轻快“曲调”》( 徐肖灿)

《小学语文教学》2007.4

《语文课程标准》

《素质教育呼唤作业的开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