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综合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54分,第Ⅱ卷46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二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故二氧化硫属于电解质

B.硫酸钡难溶于水,故硫酸钡属于弱电解质

C.硫酸是强电解质,故纯硫酸能导电

D.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导电能力相同

2.将0.1 mol·L-1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溶液中c(OH-)和c(H+)都减小B.溶液中c(H+)增大

C.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溶液的pH增大

A、因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体积增大,则电离产生的氢离子的浓度减小,则氢氧根浓度增大

,故A错误;

B、因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体积增大,则电离产生的氢离子的浓度减小,故B错误;

C、醋酸是弱电解质,则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将促进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故C错误;

D、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体积增大,则电离产生的氢离子的浓度减小,根据Kw值不变,所以

氢氧根浓度增大,故D正确;故选D.

3.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 C)

A.NH4Cl B.NH4HCO3 C.NH4HSO4D.(NH4)2SO4

解析:NH4Cl和(NH4)2SO4对比,水解都呈酸性,(NH4)2SO4pH较小;NH4HCO3水解呈碱性,pH 最大;NH4HSO4为酸式盐,HSO4-完全电离,溶液酸性最强,则pH最小,故选C。

4.下列各电离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D)

4

A.H2S2H++S2—B.KHSO4K++H++SO2-

C.Al(OH)3===Al3++3OH-D.NaH2PO4===Na++H2PO-4

A.氢硫酸分步电离,离子方程式应该分步写,主要以第一步为主,其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H2S

H++HS—,故A错误;

B.硫酸氢钾为强电解质,应该用等号,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KHSO4==K++H++SO42-,故B错误;

C.氢氧化铝为弱电解质,应该用可逆号,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Al(OH)3?==?Al3++3OH-,故C错误;

D.磷酸二氢钠为强电解质,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H2PO4═=Na++H2PO4-,故D正确;

故选D.

5.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B C)

A.纯碱溶液去油污B.铁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锈

C.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A、纯碱即Na2CO3,是强碱弱酸盐,能水解出NaOH:Na2CO3+H2O?==?NaHCO3+NaOH,而Na

OH能使油脂水解达到去油污的目的,A与水解有关,故A不选;

B、铁的生锈根据水膜的酸性强弱可以分为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但均与盐类水解无关,故B选;

C、FeCl3和NaOH反应能生成Fe(OH)3沉淀:FeCl3+3NaOH=Fe(OH)3↓+3NaCl,与盐类水解无

关,故C选;D、硫化钠Na2S是强碱弱酸盐,能水解出H2S:S2-+H2O?==?HS-+OH-,HS-+H2O?

==?OH-+H2S,H2S有臭鸡蛋气味,与盐类水解有关,故D不选.

故选BC.

6.把0.05 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下列100 mL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 B)

①自来水②0.5 mol·L-1盐酸③0.5 mol·L-1醋酸④0.5 mol·L-1 NH4Cl溶液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7.下列对氨水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NH3·H2O NH+4+OH-叙述正确的是( A)

A.加水后,溶液中n(OH-)增大B.加入少量浓盐酸,溶液中c(OH-)增大

C.加入少量浓NaOH溶液,电离平衡正向移动D.加入少量NH4Cl固体,溶液中c(NH+4)减少8.向纯水中加入少量NaHSO4,在温度不变时,溶液中( A)

A.c(H+)/c(OH-)增大B.c(H+)减小

C.水中c(H+)与c(OH-)的乘积增大D.c(OH-)增大

9.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A.c(Cl-)>c(NH+4)>c(H+)>c(OH-) B.c(NH+4)>c(Cl-)>c(H+)>c(OH-)

C.c(Cl-)=c(NH+4)>c(H-)=c(OH-) D.c(NH+4)=c(Cl-)>c(H+)>c(OH-)

10.常温下pH为2的盐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将10 mL该溶液稀释至100 mL后,pH小于3

B.向该溶液中加入等体积pH为12的氨水恰好完全中和

C.该溶液中盐酸电离出的c(H+)与水电离出的c(H+)之比为1010∶1

D.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水×c(OH-)水=1×10-14

A.因为HCl是强酸,故pH=2的盐酸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3,故A错误;

B.pH=12的氨水其浓度大于0.01mol/L,pH=2的盐酸其浓度为0.01mol/L,二者等体积混合,氨水有剩余,混合溶液显碱性,故B错误;

C.该溶液中盐酸电离出的c (H+)为10-2mol/L,与水电离出的c (H+)=

10?14

10?2

mol/L=10-12 mol/L,所以该溶液中盐酸电离出的c (H+)与水电离出的c (H+)之比为1010:l,故C正确;D.在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 (H+)=c (OH-)=1×10-12 mol?L-1,所以由水电离出的c(H+)水×c (OH-)水=1×10-24,故D错误;故选C.

11.t℃时,水的离子积为K w,该温度下将a mol·L-1的一元酸HA与b mol·L-1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要使混合液呈中性,必要的条件是( A)

A.混合液中c(H+)=K w B.混合液的pH=7

C.a=b D.混合液中c(B+)=c(A-)+c(OH-)

解:A.Kw=c(H+)?c(OH-),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c(H+)=c(OH-),c(H+)=,故

A正确;B.温度不确定,则中性时溶液pH不一定为7,故B错误;

C.由于酸碱的强弱未知,则不能确定a、b的关系,故C错误;D.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B+)+c (H+)=c(A-)+c(OH-),c(H+)=c(OH-),故c(B+)=c(A-),故D错误,故选A.

12.下列各种情况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 C)

A.pH=7的溶液中:Fe3+、Cl-、Na+、NO-3

3、Cl-、K+

B.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的溶液中:Na+、CO2-

C.pH=1的溶液中:NH+4、Cl-、Cu2+、SO2-

4

D.无色溶液中:Al3+、HCO-3、、I-、K+

1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B)

①用Na2S溶液和Al2(SO4)3溶液反应制取Al2S3固体②用加热蒸发K2CO3溶液的方法获得K2CO3晶体

③用Na2S溶液和CuSO4溶液反应制取CuS固体④加热MgCl2溶液制取MgCl2固体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A、硫离子水解呈碱性,铝离子水解呈酸性,二者溶液混合水解相互促进生成氢氧化铝和硫化氢,3S2

-+2Al3++6H2O=2Al(OH)3↓+3H2S,不能制取Al2S3固体,故A错误;

B、氯化铝溶液中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氢,蒸发溶液挥发氯化氢得到水解产物氢氧化铝,

灼烧得到氧化铝;Al3++3H2O?Al(OH)3↓+3H+,2Al(OH)3=Al2O3+3H2O,故B错误;

C、用Na2S溶液和CuSO4溶液反应制取CuS固体不溶于水和酸,故C正确;

D、氯化镁水解生成氢氧化镁和盐酸,蒸干氯化氢挥发得到水解产物,得不到氯化镁,故D错误;

故选C.

14.现将足量的AgCl2分别放入下列物质中,AgCl2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

①20 mL 0.01 mol·L-1 KCl溶液②30 mL 0.02 mol·L-1 CaCl2溶液③40 mL 0.03 mol·L-1 HCl溶液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②>①

15.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 C)

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B.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C.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D.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16.有关pH计算结果一定正确的是( D)

①强酸pH=a,加水稀释到10n倍,则pH=a+n

②弱酸pH=a,加水稀释到10n倍,则pH<a+n(a+n<7) ③强碱pH=b,加水稀释到10n倍,则pH=b-n ④弱碱pH=b,加水稀释到10n倍,则pH>b-n(b-n>7)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7.pH=2的两种一元酸x和y,体积均为100

mL,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CB3-1所示。分别滴加NaOH溶液(c=0.1

mol·L-1)至pH=7,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 x、V y,则( C)

A.x为弱酸,V x

B.x为强酸,V x>V y

C.y为弱酸,V x

D.y为强酸,V x>V y

18.把pH=3的H2SO4溶液和pH=10的NaOH溶液混合,两者恰好中和,则酸和碱的体积比应是( B

)

A.10∶1 B.1∶10 C.1∶100 D.1∶2

19.pH=1的两种酸溶液A、B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到1 000 mL,其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CB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①若a<4,则A、B都是弱酸

②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强

③若a=4,则A是强酸,B是弱酸

④A、B两种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0.现有常温下的四份溶液:①0.01 mol/L CH3COOH溶液;②0.01 mol/L 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①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③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B.将①④混合,若c(CH3COO-)>c(H+),则混合液一定呈碱性

C.将四份溶液分别稀释到原体积相同倍数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

D.将②③混合,若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③

21.相同温度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①CH3COONa、②NH4Cl、③Na2SO4、④NaHSO4、⑤NH3·H2O,按pH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A.⑤①③②④B.④②③①⑤C.①⑤③②④D.①⑤③④②

22.在25 ℃时,NH+4浓度相等的NH4Cl、CH3COONH4、NH4HSO4的溶液中,其对应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b、c(单位为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A.a=b=c B.a=c>b C.b>a>c D.c>a>b

23.在25 ℃时,将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D)

A.c(Na+)=c(CH3COO-)+c(CH3COOH) B.c(H+)=c(CH3COO-)+c(OH-)

C.c(Na+)>c(CH3COO-)>c(OH-)>c(H+) D.c(CH3COO-)>c(Na+)>c(H+)>c(OH-)

24.已知K sp(AgCl)=1.8×10-10,K sp(AgI)=1.0×10-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AgCl不溶于水,不能转化为AgI

B.在含有浓度均为0.001 mol·L-1的Cl-、I-的溶液中缓慢加入AgNO3稀溶液,首先析出AgI沉淀

C.AgI比AgCl更难溶于水,所以,AgCl可以转化为AgI

D.常温下,AgCl若要在NaI溶液中开始转化为AgI,则NaI的浓度必须不低于1

1.8

×10-11mol·L-1

25.常温下,0.1 mol·L-1某一元酸(HA)溶液的pH=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该溶液中:c2(H+)≠c(H+)·c(A-)+K w

B.由pH=3的HA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A-)>c(OH-)>c(H+)

C.浓度均为0.1

mol·L-1的HA和NaA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A-)>c(HA)>c(Na+)>c(OH-)>c(H+) D.0.1 mol·L-1HA溶液与0.05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2c(H+)+c(HA)===c(A-)+2c(OH-)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8分)现有浓度均为0.1 mol/L的盐酸、硫酸、醋酸三种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三种溶液中c(H+)分别为a1 mol/L、a2 mol/L、a3 mol/L,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

(2)等体积的以上三种酸分别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若生成的盐的物质的量依次为b1mol、b2 mol、b3 mol,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

(3)分别用以上三种酸中和一定量的NaOH溶液生成正盐,若需要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其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

(4)分别与Zn反应,开始时生成H2的速率为v1、v2、v3,其大小关系为________。

答案:16.(1)12

a 2=a 1>a 3(答a 2>a 1>a 3也可) (2)

b 1=b 2=b 3 (3)V 1=V 3=2V 2 (4)v 2>v 1>v 3

27.(12分)在一定温度下,向冰醋酸中加水稀释,溶液导电能力变化情况图27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O ”点时液体不能导电,说明醋酸中________离子键(填“含有”或“不含”)。

(2)a 、b 、c 三点醋酸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a 、b 、c 三点对应的溶液中c (H +)最大的是________。

(3)要使c 点溶液中c (CH 3COO -)增大而c (H +)减小,可采取的两种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实验测得c 点处溶液中c (CH 3COOH)=0.1 mol·L -1,c (CH 3COO -)=0.001 mol·L -1,则该条件下CH 3COOH 的电离常数K a =________。

(5)在稀释过程中,随着醋酸浓度的降低,下列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量是( )

A .c (H +)

B .H +个数

C .CH 3COOH 分子数 D.c (H +)c (CH3COOH )

答案:27.(1)不含 (2)c>b>a b

(3)加入锌、NaOH 或CH 3COONa(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1×10-5

(5)BD

28.(7分)(1)25 ℃时,10 L 水中含OH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ol ,含H +的个数为________个(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下同。),1 g 水中含H +的个数为________个。

(2)某温度(t ℃)时,水的K w =1×10-12,则该温度________25 ℃(填“>”“<”或“=”),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温度下,c (H +)=1×10-7

mol·L -1的溶液呈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若该溶液中只存在NaOH 溶质,则由H 2O 电离出来的c (OH -)=________mol·L -1。

答案:28.(1)10-6 10-6N A 10-10N A

(2)> 升温促进水电离,K w 增大 碱性 1×10-7

29.(后2空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1

分)现使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市售白醋的总酸量(g·100 mL -1)。

Ⅰ.实验步骤

(1)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量取10.00 mL 食用白醋,在烧杯中用水稀释后转移到100 mL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定容,摇匀即得待测白醋溶液。

(2)用酸式滴定管取待测白醋溶液20.00 mL 于锥形瓶中,向其中滴加2滴________作指示剂。

(3)读取盛装0.100 0 mol·L -1 NaOH 溶液的碱式滴定管的初始读数。如果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此时的读数为________mL 。

(4)滴定。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

停止滴定,并记录NaOH 溶液的终读数。重复滴定3次。

Ⅱ.实验记录

Ⅲ.数据处理与讨论

(1)甲同学在处理数据时计算得: 平均消耗的NaOH 溶液的体积V =15.95+15.00+15.05+14.954

mL =15.24 mL 。 指出他的计算的不合理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正确数据处理,可得c (市售白醋)=________mol·L -1;市售白醋总酸量=________g·100 mL -1。

(2)在本实验的滴定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实验结果偏大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

a .碱式滴定管在滴定时未用标准NaOH 溶液润洗

b .碱式滴定管的尖嘴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 .锥形瓶中加入待测白醋溶液后,再加少量水

d .锥形瓶在滴定时剧烈摇动,有少量液体溅出

答案:Ⅰ.(1) 酸式滴定管(或10 mL 移液管) 容量瓶

(2)酚酞 (3)0.60

(4)溶液由无色恰好变为浅红色,并在半分钟内不褪色

Ⅲ.(1)第1次滴定误差明显大,属异常值,应舍去 0.075 0.45 (2)ab

30.(12

分)有A 、B 、C 、D 四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产生下列离子(每种物质只含一种阴离子且互不重复)。

已知:①A 、C 溶液的pH 均大于7,A 、B 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②C 溶液和D 溶液相遇时只生成白色沉淀,B 溶液和C 溶液相遇时只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 溶液和D 溶液混合时无现象。

(1)A 是__________,B 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

(2)写出C 和D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25 ℃时,0.1 mol·L -1 B 溶液的pH =a ,则B 溶液中c (H +)-c (NH 3·H 2O)=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有a 的关系式表示)。

(4)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 溶液和C 溶液混合,反应后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5)在一定体积的0.005 mol·L -1的C 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0.00125 mol·L -1的盐酸,混合溶液的pH =11,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C 溶液与盐酸的体积之和,则C 溶液与盐酸的体积比是______。

答案:30.(1)CH 3COONa NH 4Cl (2)Ba 2++SO2-4===BaSO 4↓ (3)10a -14mol·L -1

(4)c (OH -)>c (Ba 2+)= c (Cl -)>c (NH +4)>c (H +) (5)1∶4

函数综合练习题及解析

1.设函数f(x)和g(x)分别是R上的偶函数和奇函数,则下列结论恒成立的是( ) (A)f(x)+|g(x)|是偶函数 (B)f(x)-|g(x)|是奇函数 (C)|f(x)|+g(x)是偶函数 (D)|f(x)|-g(x)是奇函数 2.已知函数f(x)=2|x-2|+ax(x∈R)有最小值. (1)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设g(x)为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当x<0时,g(x)=f(x),求g(x)的解析式. 3.函数y=f(x)(x∈R)有下列命题: ①在同一坐标系中,y=f(x+1)与y=f(-x+1)的图像关于直线x=1对称; ②若f(2-x)=f(x),则函数y=f(x)的图像关于直线x=1对称; ③若f(x-1)=f(x+1),则函数y=f(x)是周期函数,且2是一个周期; ④若f(2-x)=-f(x),则函数y=f(x)的图像关于(1,0)对称,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4.已知f(x)=(x≠a). (1)若a=-2,试证f(x)在(-∞,-2)上是增加的. (2)若a>0且f(x)在(1,+∞)上是减少的,求a的取值范围. 5.已知函数f(x)满足f(x+y)+f(x-y)=2f(x)·f(y)(x€R,y€R),且f(0) ≠0,试证f(x)是偶函数 6.判断函数y=x2-2|x|+1的奇偶性,并指出它的单调区间 7.f(x)=的图像和g(x)=log2x的图像的交点个数是( ) (A)4 (B)3 (C)2 (D)1

8. 已知函数f(x)=|x+1|+|x-a|的图像关于直线x=1对称,则a 的值是 . 9. 若直线y=2a 与函数y=|a x -1|(a>0且a ≠1)的图像有两个公共点,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10. 求函数2()23f x x ax =-+在[0,4]x ∈上的最值 11. 求函数2()23f x x x =-+在x ∈[a,a+2]上的最值。 12. 已知函数22()96106f x x ax a a =-+--在1 [,]3 b -上恒大于或等于0,其中实数[3,)a ∈+∞,求实数b 的范围. 13. 函数f(x)= 的定义域是 ( ) (A)(-∞,-3) (B)(- ,1) (C)(- ,3) (D)[3,+∞) 14. 已知a=log 23.6,b=log 43.2,c=log 43.6,则( ) (A)a>b>c (B)a>c>b (C)b>a>c (D)c>a>b 15. 函数y=log a (|x|+1)(a>1)的图像大致是( )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知识点xiaojie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考点复习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等。(基本天体:恒星、星云)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分类运动特点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木星、土星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外部条件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原因) 适和生物呼吸的大气体积、质量适中(原因) 液态水——来自地球内部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分层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光球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色球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日冕太阳风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特点:周期性(约11年)、整体性。(课本P11活动); ⑵影响: ①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甚至中断; ②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 ④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初中数学综合练习题

初中数学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果a a -=-,下列成立的是( ) A .0a < B .0a ≤ C .0a > D .0a ≥ 2.把2 3x x c ++分解因式得:2 3(1)(2)x x c x x ++=++,则c 的值为( ) A .2 B .3 C .2- D .3- 3.分别剪一些边长相同的①正三角形,②正方形,③正五边形,④正六边形,如果用其中一种正多边形镶嵌,可以镶嵌成一个平面图案的有(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都可以 4.用 表示三种不同的物体,现放在天平上比较两次,情况如图所示,那么 这三种物体按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应为( ) A . B . C . D . 通过图表,估计这个病人下午16:00时的体温是( ) A .38.0℃ B .39.1℃ C .37.6℃ D .38.6℃ 6.给定一列按规律排列的数:1111 1 3579,,,,,它的第10个数是( ) A . 1 15 B . 117 C .119 D .121 7.如图,1O ,2O ,3O 两两相外切,1O 的半径11r =,2O 的半径22r =,2O 的半径33r =,则123O O O △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体温/℃ O 2 a b c

C .钝角三角形 D .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8.如图是光明中学乒乓球队队员年龄分布的条形图. 这些年龄的众数、中位数依次分别是( ) A .15,15 B .15,15.5 C .14.5,15 D .14.5,14.5 9.由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组成新的大正方体,如果不允许切割,至少要几个小正方体( ) A .4个 B .8个 C .16个 D .27个 10.在Rt ABC △中,90C ∠=,5BC =,15AC =,则A ∠=( ) A .90 B .60 C .45 D .3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如图,是一块三角形木板的残余部分,量得100A ∠=,40B ∠=,这块三角形木板另外一个角是 度. 12.足球联赛得分规定如图,大地足球队在足球联赛的5场比赛中得8分,则这个队比赛的胜、平、负的情况是 . 13.星期天小华去书店买书时,从镜子内看到背后墙上普通时钟的时针(粗)与分针(细)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时针表示的时间是 .(按12小时制填写) 14.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03),与(21),,则这个一次函数y 随x 的 增大而 . 15.上小学五年级的小丽看见上初中的哥哥小勇用测树的影长和自己的影长的方法来测树高,她也学着哥哥的样子在同一时刻测得树的影长为5米,自己的影长为1米.要求得树高,还应测得 . 16.如图,已知AC 平分BAD ∠,12∠=∠,3AB DC ==, 则BC = . 17.如图,一块长方体大理石板的A B C ,,三个面上的边长如图 人数 10 8 6 4 2 0 13 14 15 16 17 18 年龄 C B A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 2 A B C D 第13题图

2016年中考复习《二次函数》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2016年中考复习《二次函数》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一、与线段、周长有关的问题 1. 如图,抛物线y =x 2+bx +c 过点A (3,0),B (1,0),交y 轴于点C ,点P 是该抛物线上一动点,点P 从C 点沿抛物线向A 点运动(点P 不与点A 重合),过点P 作PD ∥y 轴交直线AC 于点D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点P 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PD 长度的最大值; (3)在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 ,使|MA-MC |的值最大?若存在,请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第1题图 备用图 2. (2015珠海)如图,折叠矩形OABC 的一边BC ,使点C 落在OA 边的点D 处,已知折痕BE =55,且 OE OD =3 4.以O 为原点,OA 所在的直线为x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抛物线l :y = -161x 2+21x +c 经过点E ,且与AB 边相交于点F . (1)求证:△ABD ∽△ODE ; (2)若M 是BE 的中点,连接MF ,求证:MF ⊥BD ; (3)P 是线段BC 上一动点,点Q 在抛物线l 上,且始终满足PD ⊥DQ ,在点P 运动过程中,能否使得PD =DQ ?若能,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Q 点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第2题图 1x2+bx+c 3. (2015孝感改编)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 2 与x轴交于点A,B,与y轴交于点C,直线y=x+4经过A,C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AC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动点P. ①如图①,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AC于点D,当线段PD 取得最大值时,求出点P的坐标; ②如图②,过点O,P的直线y=kx交AC于点E,若PE∶OE=3∶8,求k的值. 图①图② 第3题图 1x2+bx+c(b、4. (2015天水)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 2 c为常数)的顶点为P,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顶点A的坐标为(0,-1),点C的坐标为(4,3),直角顶点B在第四象限. (1)如图,若抛物线经过A、B两点,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平移(1)中的抛物线,使顶点P在AC上并沿AC方向滑动

必修一函数的综合测试题.doc

函数的综合练习 一(选择,每题5分,共60分) 1.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且在(-∞,0)上是增函数,则()2f -与() 223f a a -+(a R ∈)的大小关系是 ( ) A .()2f -<( ) 223f a a -+ B .()2f -≥() 223f a a -+ C .()2f ->()2 23f a a -+ D .与a 的取值无关 2.知函数()()2212f x x a x =+-+在区间(]4,∞-上是减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a ≤3 B .a ≥-3 C .a ≤5 D .a ≥3 3.已知函数 为偶函数,则 的值是( ) A. B. C. D. 4.若偶函数在 上是增函数,则下列关系式中成立的是( ) A . B . C . D . 5.设{}01|>-=x x A ,{}0log |2>=x x B ,则B A ?等于………………( ) A .}1|{>x x B .}0|{>x x C .}1|{--> B .c a b >> C .c b a >> D .a b c >> 7.中曲线分别表示l g a y o x =,l g b y o x =,l g c y o x =,l g d y o x =的图象,,,,a b c d 的关系是( ) A. 0

初中数学综合测试题

初中数学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对任意三个实数c b a ,,,用{}c b a M ,,表示这三个数的平均数,用{}c b a ,,m in 表示这三个数中最小的数,若{}{}y x y x y x y x y x y x M -+++=-+++2,2,22m in 2,2,22,则=+y x ( ) A. ﹣4 B.﹣2 C.2 D.4 2.如图,ABC Rt ?的斜边AB 与圆O 相切与点B ,直角顶点C 在圆O 上,若,则圆O 的半径是( ) A.3 B.32 C.4 D.62 3.现有一张圆心角为108°,半径为40cm 的扇形纸片,小红剪去圆心角为θ的部分扇形纸片后,将剩下的纸片制作成一个底面半径为10cm 的圆锥形纸帽(接缝处不重叠), 则剪去的扇形纸片的圆心角θ的度数为( ) A.18° B.36° C.54° D.72° 4.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c(a ≠0)的图象如图所示,给出以下结论①b 2<4ac;②abc>0;③2a+b=0;④8a+c<0;⑤9a+3b+c<0;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如图,直线都与直线l 垂直,垂足分别为M ,N ,MN=1,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对角线AC 在直线l 上,且点C 位于点M 处,将正方形ABCD 沿l 向右平移,直到点A 与点N 重合为止,记点C 平移的距离为x ,正方形ABCD 的边位于 之间分的长度和为y ,则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6.如图,点A (m ,2),B (5,n )在函数y=(k >0,x >0)的图象上,将该函数图象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一条新的曲线,点A 、B 的对应点分别为A′、B′.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8,则k 的值为___. 7.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是16,点E 在边AB 上,AE=3,点F 是边BC 上不与点B ,C 重合的一个动点,把△EBF 沿EF 折叠,点B 落在B′处.若△CDB′恰为等腰三角形,则DB′的长为______.

(专题精选)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经典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若二次函数y =x 2﹣2x+2在自变量x 满足m≤x≤m+1时的最小值为6,则m 的值为( ) A .5,5,15,12-+- B .5,51-+ C .1 D .5,15--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抛物线解析式确定出其对称轴为x=1,分m >1或m+1<1两种情况,分别确定出其最小值,由最小值为6,则可得到关于m 的方程,可求得m 的值. 【详解】 ∵y =x 2﹣2x+2=(x ﹣1)2+1, ∴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x =1, 当m >1时,可知当自变量x 满足m≤x≤m+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当x =m 时,y 有最小值, ∴m 2﹣2m+2=6,解得m =1+5或m =1﹣5(舍去), 当m+1<1时,可知当自变量x 满足m≤x≤m+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当x =m+1时,y 有最小值, ∴(m+1)2﹣2(m+1)+2=6,解得m =5(舍去)或m =﹣5, 综上可知m 的值为1+5或﹣5. 故选B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用m 表示出其最小值是解题的关键. 2.对于二次函数()2 1202y ax a x a ?? =+-<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对于任何满足条件的a ,该二次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2,1和()0,0两点; ②若该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0x x =,则必有001x <<; ③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④若()14,P y ,()()24,0Q m y m +>是函数图象上的两点,如果12y y >总成立,则 1 12 a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

三角函数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三角函数综合测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点P 在3 2π的终边上,且OP=2,则点P 的坐标( ) A .)3,1( B .)1,3(- C .)3,1(-- D .)3,1(- 2、已知=-=-ααααcos sin ,4 5cos sin 则( ) A .47 B .169- C .329- D .32 9 3、下列函数中,最小正周期为 2 π的是( ) A .)32sin(π-=x y B .)32tan(π-=x y C .)62cos(π+=x y D .)6 4tan(π+=x y 4、等于则)2cos(),,0(,31cos θππθθ+∈=( ) A .924- B .924 C .97- D .9 7 5、将函数x y 4sin =的图象向左平移 12π个单位,得到)4sin(?+=x y 的图象,则?等于( ) A .12π- B .3π- C . 3π D .12π 6、 50tan 70tan 350tan 70tan -+的值等于( ) A .3 B .33 C .33- D .3- 7.在△ABC 中,sinA >sinB 是A >B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ABC ?中,3 π=A ,BC =3,则ABC ?的周长为( ) A .33sin 34+??? ??+πB B .36sin 34+??? ? ?+πB C .33sin 6+??? ?? +πB D .36sin 6+??? ? ?+πB

初三数学综合练习卷

初三期末考试(3) 1.如图,在8×4的方格(每个方格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中, ⊙A 的半径为l ,⊙B 的半径为2,将⊙A 由图示位置向右 平移1个单位长后,⊙A 与静止的⊙B 的位置关系是. A .内含 B .内切 C .相交 D .外切 2.如图,在Rt △ABC 中,∠C =90o,∠B =30o,BC =4 cm ,以点C 为圆心,以2 cm 的长为半径作圆,则⊙C 与AB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离 B .相切 C .相交 D .相切或相交 3.图6(1)是一个横断面为抛物线形状的拱桥,当水面在l 时,拱顶(拱桥洞的最高点)离 水面2m ,水面宽4m .如图6(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抛物线的关系式 A .22y x =- B .22y x = C .212y x =- D .212 y x = 4.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5cm ,侧面积为65πcm 2,设圆锥的母线与高的夹角为θ(如图5) 所示),则sinθ的值为 A . 513 B .512 C .1013 D .1213 5.根据下表中的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自变量x 与函数y 的对应值,可判断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 轴 A .只有一个交点 B .有两个交点,且它们分别在y 轴两侧 C .有两个交点,且它们均在y 轴同侧 D .无交点 6.Rt △ABC 中,∠C =90o,AC =6,BC =8,则△ABC 的内切圆半径r A .1 B .2 C .3 D .5 7.若函数222x y x ?+=?? (2) (2)x x ≤>,则当函数值y =8时,自变量x 的值是 A .6± B .4 C .6±或4 D .4或6- 二、选择题: 8.一元二次方程2260x -=的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一组数据如下:2,3,a ,5,6,它们的平均数是4,则这组数据的极差是______. 第2题 第4题

二次函数测试题及答案

-- 二次函数 一、选择题: 1. 抛物线3)2(2+-=x y 的对称轴是( ) A. 直线3-=x ? B. 直线3=x ? C. 直线2-=x ?D. 直线 2. 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如右图,则点) ,(a c b M 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 D. 第四象限 3. 已知二次函数c bx ax y ++=2,且0+-c b a , 则一定有( ) A. 042>-ac b B. 042=-ac b ? C. 042<-ac b D. ac b 42-≤0 4. 把抛物线c bx x y ++=2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图象的解析式是 532+-=x x y ,则有( ) A . 3=b ,7=c ??? B. 9-=b ,15-=c C. 3=b ,3=c ????D. 9-=b ,21=c 5. 已知反比例函数x k y = 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则二次函数222k x kx y +-=的图象大致为( ) x 6. 下面所示各图是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二次函数c x c a ax y +++=)(2与一次函数 c ax y +=的大致图象,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正确的是( )

B D 7.抛物线3 2 2+ - =x x y的对称轴是直线() A. 2 - = x??B. 2 = x C. 1 - = x? D. 1 = x 8.二次函数2 )1 (2+ - =x y的最小值是( ) A. 2-?? B. 2 ??C. 1-???D. 1 9.二次函数c bx ax y+ + =2的图象如图所示,若 c b a M+ + =2 4c b a N+ - =,b a P- =4,则( A. 0 > M,0 > N,0 > P B.0 < M,0 > N,0 > P C. 0 > M,0 < N,0 > P D. 0 < M,0 > N,0 < P 二、填空题: 10.将二次函数3 2 2+ - =x x y配方成 k h x y+ - =2) (的形式,则y=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1.已知抛物线c bx ax y+ + =2与x轴有两个交点,那么一元二次方程0 2= + +c bx ax的根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已知抛物线c x ax y+ + =2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为1 -,则c a+=_________. 13.请你写出函数2)1 (+ =x y与1 2+ =x y具有的一个共同性质:_______________. 14.有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三位同学分别说出它的一些特点: 甲:对称轴是直线4 = x; 乙:与x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都是整数; 丙: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也是整数,且以这三个交点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3. 请你写出满足上述全部特点的一个二次函数解析式: --

函数与不等式综合测试题

函数与不等式综合测试题

函数与不等式综合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已知集合{}=1,2,3,4A ,{}2 B=log ,x y y x A =∈,则A B ?=( ) A . {}0,1,2 B . {}1,2 C . ? D . {}1,2,4 2.命题:2,0x R x x a ?∈-+>的否定是真命题,则( ) A . 0a < B . 14 a ≤ C . 1 4a ≥ D . 104 a << 3.已知()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增函数,则命题: “()()()()f a f b f a f b +>-+-”是命题:“0a b +>”成立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 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既不充分有不必要条件 D .充要条件 4.已知0a b <<且1a b +=,则( ) A . 22212a b ab a b +>>> B . 22212a b ab a b +>>> C . 22212a b a b ab +>>> D .

22212a b ab a b >+>> 5.正实数,x y 满足:31x y +=,则123x y +的最小值为( ) A .4 B . 322+ C .326+ D . 6 6.实数,x y 满足 333010x y x y x y +≤??+-≥??-+≥?,z ax y =+的最大值为6,则( ) A . 2a = B . 4a = C . 3a = D . 4a =或2a =- 7.已知函数 (1)y f x =+的定义域为[]1,2,则函数(21)y f x =-的定义域为( ) A . 3,22?????? B . 1,12?????? C . []2,3 D . []4,5 8.函数221x y x =+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y x o y x o y x o y x o

初三数学综合测试卷

初三数学综合测试卷 说明:1、全卷3大题,共6页,考试时刻90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前,请在监考老师的指导下,填好试卷密封线内的姓名、校名,姓 名、校名不得写在密封线以外,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3、答选择题时,请将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答题表一内,答填空题时,请将 答案填在答题表二内,做解答题时,请将解答过程写在指定的位置上。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答题表一 每题有4个选择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选填在上面的答题表一内,否则不计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x3+x3=2x6 B、x6÷x2=x3 C、(-3x3)2=3x6 D、x2·x-3=x-1 2、若a>0,b<-2,则点(a,b+2)应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检查5个篮球的质量,把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正数,不足标准质量的克数 记为负数,检查结果如下表:篮球编号 1 2 3 4 5 与标准质量的差(克)+4 +7 -3 -8 +9

质量最大的篮球比质量最小的篮球重( ) A 、12克 B 、15克 C 、17克 D 、19克 4、香港于1997年7月1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专门行政区,它的区徽图 案(紫荆花)如图1,那个图形( ) A 、是轴对称图形 B 、是中心对称图形 C 、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D 、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5、下列每张方格纸上都画有一个圆,只用不带刻度的直尺就能确定圆心位置的是( ) 6、某校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对学生的调查报告 进行了评比,分数大于或等于80分为优秀,且分数为整数,现将某年级60篇学生调查报告的成绩进行整理,分成5组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2),已 知从左至右4个小组的频率分别是0.05,0.15,0.35,0.30. 那么在这次评比中被评为优秀的调查报告有( ) A 、27篇 B 、21篇 C 、18篇 D 、9篇 7、如图3所示,S 、R 、Q 在AP 上,B ,C ,D ,E 在AF 上, 其中BS ,CR ,DQ ,EP 皆垂直于AF ,且AB =BC =CD =DE ,若PE =2m ,则BS +CR +DQ 的长是( ) A 、23m B 、2m C 、2 5 m D 、3m 8、如图4所示,棋盘上有A 、B 、C 三个黑子与P 、Q 两个 白子,要使△ABC ∽△RPQ ,则第三个白子R 应放的位 置能够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9、如图5,MN 为⊙O 的切线,A 为切点,过A 点作AP ⊥MN , 交⊙O 的弦BC 于点P ,若PA =2cm ,PB =5cm ,PC =3cm ,那么⊙O 的直径等于( ) A 、9cm B 、219cm C 、15cm D 、2 15 cm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一个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则该点一定

二次函数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

第22章二次函数单元测试题(A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函数不属于二次函数的是() A.y=(x﹣1)(x+2)B.y=(x+1)2 C.y=2(x+3)2﹣2x2D.y=1﹣x2 2.二次函数y=2(x﹣1)2+3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A.(1,3)B.(﹣1,3)C.(1,﹣3)D.(﹣1,﹣3)3.若将函数y=3x2的图象向左平行移动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则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A.y=3(x﹣1)2﹣2 B.y=3(x+1)2﹣2 C.y=3(x+1)2+2 D.y=3(x﹣1)2﹣2 4.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2﹣4ac>0 B.a>0 C.c>0 D. 5.给出下列函数:①y=2x;②y=﹣2x+1;③y=(x>0);④y=x2(x<﹣1).其中,y随x 的增大而减小的函数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④6.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mx+m和y=﹣mx2+2x+2(m是常数,且m≠0)的图象可能是() A.B. C.D.

7.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上部分的对应值如下表,则y>0时,x的取值范围是() A.﹣1<x<2 B.x>2或x<﹣1 C.﹣1≤x≤2D.x≥2或x≤﹣1 8.抛物线y=x2﹣2x+1与坐标轴交点为() A.二个交点B.一个交点C.无交点D.三个交点9.在半径为4cm的圆中,挖去一个半径为xcm的圆面,剩下一个圆环的面积为ycm2,则y 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A.y=πx2﹣4 B.y=π(2﹣x)2C.y=﹣(x2+4)D.y=﹣πx2+16π10.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边长为1,E、F、G、H分别为各边上的点,且AE=BF=CG=DH,设小正方形EFGH的面积为s,AE为x,则s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B.C.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0,3),则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 12.二次函数y=x2﹣4x+5的最小值为. 13.抛物线y=x2+x﹣4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 14.将进货单价为70元的某种商品按零售价100元售出时,每天能卖出20个.若这种商品的零售价在一定范围内每降价1元,其日销售量就增加了1个,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则应降价元,最大利润为元.

必修一函数的综合测试题

必修一函数的综合测试 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函数的综合练习 一(选择,每题5分,共60分) 1.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且在(-∞,0)上是增函数,则()2f -与 ()223f a a -+(a R ∈)的大小关系是 ( ) A .()2f -<()223f a a -+ B .()2f -≥()223f a a -+ C .()2f ->()223f a a -+ D .与a 的取值无关 2.知函数()()2212f x x a x =+-+在区间(]4,∞-上是减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a ≤3 B .a ≥-3 C .a ≤5 D .a ≥3 3.已知函数为偶函数,则的值是( ) A. B. C. D. 4.若偶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则下列关系式中成立的是( ) A . B . C . D . 5.设{}01|>-=x x A ,{}0log |2>=x x B ,则B A ?等于………………( ) A .}1|{>x x B .}0|{>x x C .}1|{--> B .c a b >> C .c b a >> D .a b c >> 7.中曲线分别表示l g a y o x =,l g b y o x =,l g c y o x =, l g d y o x =的图象,,,,a b c d 的关系是( ) A. 0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最全面最详细).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结构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地图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①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 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 (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综合测试题二.doc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一元二次方程综合测试题二 一选择题 1. 已知 x、y 是实数,若 xy=0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 一定是 0 B.y 一定是0 C.x=0 或 y=0 D.x=0 且 y=0 2. 配方法解方程x2 4x 2 0 ,下列配方正确的是() A.( x 2)2 2 B.( x 2)2 2 C.( x 2)2 2 D.( x 2)2 6 3. 若 x1, x2是一元二次方程3x2 +x-1=0 的两个根,则 1 1 的值是(). x1 x2 A.- 1 B . 0 C .1 D.2 4. 方程 ( x 3)( x 2) 0 的根是() A.x 3 B . x 2 C.x 3, x 2 D .x 3, x 2 5. 若 x=1是方程 ax2+bx+c=0的解,则() A. a + + =1 B. - +=0 b c a b c C. a +b+c=0 D. a-b-c=0 6. 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有实数根的是() A、 x2-x+ 1=0 B 、 x2- 2x+3=0 C、 x2+x - 1=0 D 、x2+ 4=0 7.某农场粮食产量是: 2003 年为 1 200 万千克, 2005 年为 1 452 万千克, ?如果平均每年 增长率为x,则 x 满足的方程是(). A. 1200( 1+x)2 =1 452 B.2000(1+2x)=1 452 C. 1200( 1+x%)2 =1 452 D.12 00(1+x%)=1 452 8.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 2 和 4,第三边是方程x2-6x+8=0 的解,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8 B .8或 10 C .10 D .8和 10 9. 已知 0和1都是某个方程的解,此方程是() A. x2 10 B. x( x 1) 0 C. x 2 x 0 D. x x 1 10. 有两个连续整数,它们的平方和为25,则这两个数是() A 3,4 B. -3 , -4 C. -3 ,4 D.3 ,4或 -3 ,-4 二、填空题。 1. 方程 ax 2 bx c 0(a 0) 的判别式是,求根公式是. 2. 方程 2 y 1 2 y 3 0 的根是;方程 x2 16 0的根是____ ; 方程 (2x 1) 2 9 的根是。 3. 方程 2x2+x+m=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 4.乒乓球锦标赛上, 男子单打实行单循环比赛( 即每两个运动员都相互交手一次), 共进行

二次函数综合测试题1

二次函数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由二次函数1)3(22+-=x y ,可知 ( ) A .其图象的开口向下 B .其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3-=x C .其最小值为1 D .当3> B.132y y y >> C.321y y y >> D.213y y y >> 5. 二次函数2y ax bx =+和反比例函数b y x =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 6. 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以下结论:①0a b c ++<;②1a b c - +>;③0abc >;④420a b c -+<;⑤1c a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A .①② B . ①③④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A. B. C. D.

7.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 20(0)ax bx c a ++= >的两个实数根1x 、2x 满足124x x +=和123x x =,那么二次函数 2 (0)y ax bx c a =++ >的图象有可能是( ) 8. 如图所示,P 是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一动点,过P 垂直于AC 的直线交菱形ABCD 的边于M 、N 两点,设AC=2,BD=1,AP=x ,则△AMN 的面积为y ,则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的大致形状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9.将抛物2 (1)y x =--向左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 10.二次函数322 --=x x y 的图象关于原点O 对称的图象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____。11. 二次函数2y ax bx c =++图象上部分点的对应值如下表: 则使y <的取值范围为 .12.如图,⊙O 的半径为4,C 1是函数y =12x 2的图象,C 2是函数y =-12 x 2的图象,则阴影 部分的面积是 . 13.如图,是二次函数y=ax 2 +bx+c 图象的一部分,其对称轴为直线x =1,若其与x 轴一交点为A (3,0),则由图象可知,不等式ax 2 +bx+c <0的解集是 .

三角函数综合测试题(含答案)(1)

三角函数综合测试题 学生: 用时: 分数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08全国一6)2 (sin cos )1y x x =--是 ( ) A .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偶函数 B .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奇函数 C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偶函数 D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奇函数 2.(08全国一9)为得到函数πcos 3y x ? ? =+ ?? ?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sin y x =的图像( ) A .向左平移 π 6个长度单位 B .向右平移 π 6个长度单位 C .向左平移5π 6 个长度单位 D .向右平移5π 6 个长度单位 3.(08全国二1)若sin 0α<且tan 0α>是,则α是 ( ) A .第一象限角 B . 第二象限角 C . 第三象限角 D . 第四象限角 4.(08全国二10).函数x x x f cos sin )(-=的最大值为 ( ) A .1 B . 2 C .3 D .2 5.(08安徽卷8)函数sin(2)3 y x π =+图像的对称轴方程可能是 ( ) A .6 x π =- B .12 x π =- C .6 x π = D .12 x π = 6.(08福建卷7)函数y =cos x (x ∈R)的图象向左平移 2 π 个单位后,得到函数y=g(x )的图象,则g(x )的解析式为 ( ) A.-sin x B.sin x C.-cos x D.cos x 7.(08广东卷5)已知函数2 ()(1cos 2)sin ,f x x x x R =+∈,则()f x 是 ( ) A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奇函数 B 、最小正周期为 2π 的奇函数 C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偶函数 D 、最小正周期为2 π 的偶函数 8.(08海南卷11)函数()cos 22sin f x x x =+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 ( )

初中数学三角函数综合练习题

精品文档 三角函数综合练习题 1,点A, B , C 都在格点上,则/ ABC 的正切值是 4. 如图,△ ABC 中 AB=AC=4 / C=72° , D 是 AB 中点,点 E 在 AC 上 , DEI AB .选择题(共10小题) D ?二 ( ) A. 2 B. 2.如图,点 D( 0, 3), 0( 0, 0), C (4, 0)在O A 上, BD 是O A 的一条弦,则 sin / OBD= D.— AB 的长为 m, / A=35°则直角边BC 的长是( gin35 D. ID cos35* 值为( ) 1.如图,在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 则cosA 的

6.一座楼梯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BC 是铅垂线,CA 是水平线,BA 与CA 的夹角为B.现要在 楼梯上铺一条地毯,已知 CA=4米,楼梯宽度1米,则地毯的面积至少需要( 7?如图,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 A 处看一栋楼顶部 B 处的仰角为30°,看这栋楼 底部C 处的俯角为60°,热气球A 处与楼的水平距离为 120m,则这栋楼的高度为( A. 160 :_;m B . 120 :';m C. 300m D. 160 :■:m &如图,为了测量某建筑物 MN 的高度,在平地上 A 处测得建筑物顶端 M 的仰角为30°, 向N 点方向前进16m 到达B 处,在B 处测得建筑物顶端 M 的仰角为45 °,则建筑物 MN 的高 Vs -1 B .: 一 一 c.「 D.' 2 4 2 5.如图,厂房屋顶人字形(等腰三角形)钢架的跨度 BC=10米,/ B=36°,则中柱 AD( D 为底边中点)的长是( ) 米 C. 5tan36 °米 D. 10tan36 °米 2 C ( 4+-, )米 2 2 D. (4+4tan 0) 米 M 鬥亘严负屈二=口豎弓至自 □ nf"n}QEEU 」Ei!3苦 Bh r?sunDmCJ3u.'rl.-ss" 3ngcl2LL- 3Ell? 度等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