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中国区域劳动生产率趋同或趋异的非参数分析

202、中国区域劳动生产率趋同或趋异的非参数分析

202、中国区域劳动生产率趋同或趋异的非参数分析
202、中国区域劳动生产率趋同或趋异的非参数分析

第25卷 总第106期科学?经济?社会Vol.25,Su m No.106 2007年 第1期SC I ENCE?ECO NOMY?S OC I ET Y No.1,2007

中国区域劳动生产率趋同或趋异的非参数分析

杨文举1,龙睿贇2

(1.重庆工商大学经济贸易学院、产业经济研究院;重庆 40067; 2.重庆工商大学教务处,重庆 400067)

摘 要:运用动态分布法对中国29个省市区在1985-2003年间的区域劳动生产率差距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中国并没有出现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所预期的水平趋同现象,而是出现了中间层弱化和两极强化的“U”形差距扩大化现象。如果任由经济照此发展下去,中国区域劳动生产率差距将会以比目前略有缓解的两极分化而告终。

关键词:区域劳动生产率;趋同;动态分布法;转移概率矩阵;遍历分布

中图分类号:F249.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2815(2007)0120054204

The Convergence or D i vergence of Reg i ona l Labor Producti v ity

i n Ch i n a A Non2ram etr i c Ana lysis

Y ANG W en2ju1,LONG Rui2yun2

(1.Econo m y and T rade College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cono m y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 usiness U niversity,Chongqing400067,China;

2.Teaching A ffairs O ffice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 usiness U niversity,Chongqing400067,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gi onal labor-p r oductivity gap of Chinese29p r ovinces fr om year1985t o2003with dyna m ical distributi on app r oach,the results are that it does not exist the level-convergence phenomenon of neo-classical theories‘hypothesis but appears a kind of enlarged gap which likes a“u”shape and is drived by both the weakened m iddle layer and the intensified bi m odal.I f we let it be like that in the future,the regi onal labor-p r oductivity gap of China will end up with a little alleviated polarizing.

Key words:regi onal Labor p r oductivity;convergence;dyna m ical distributi on app r oach;transiti on Pr obabilityMatrix;ergodic distributi on

一、引言

中国作为最近二十多年来经济增长绩效最为卓著的发展中国家,受到举世瞩目的关注,有“中国的奇迹”之称。然而,伴随着经济的显著增长,其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产业(或行业)差距等的扩大也如影随形,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其原因不仅在于对不平等的关怀是所有道德哲学的共同特征,而且还在于对其进行探究在理论和现实意义上均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如,通过对诸多差距问题的现状和趋势分析可以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进行合理预期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等;通过对中国的案例分析有助于充实发展经济学、转轨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国际经济学和经济增长理论等的相关内容;通过对中国这一目前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有利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吸取经验和教训,促进世界的共同繁荣与发展等。

目前,关于中国地区差距问题的研究文献纷繁,方法各异,结论众多。综观既有文献,基本结论几乎一致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主要指三大地带)间差距先后经历了

收稿日期:2006207211

基金项目:2006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适宜技术理论与地区经济差距:理论及中国的经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作者简介:杨文举(1978-),男,苗族,湖北利川人,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

缩小和扩大的过程,而区域内部差距在逐步缩小,也就是发生了所谓的“俱乐部”收敛;所用的分析方法也很多,它们各有优劣且互为补充,整体来说主要包括基于指标的统计分析法(如基尼指数、泰尔指数和变异系数等)、回归分析法(如横截面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面板数据分析等)和动态分布法等。然而,由奎阿[1](p426~434)倡导的动态分布法在中国区域差距分析中的运用却寥寥无几。但正如奎阿[2](p426~434)指出的那样,一般的检验趋同假说的增长回归具有一些方法上的缺陷,如区域异质性问题、时间段的选取偏见问题和中间动态发展过程被忽略问题等,即使面板回归能解决前两个问题,但对第三个问题也显得苍白无力,而动态分布法却能对之作出有效的弥补。因此,本文拟运用这一方法对中国区域劳动生产率差距的动态分布情况作一分析。文章的后续部分如下安排:第二部分为分析方法简介,第三部分为变量、数据和样本空间的确定,第四部分为实证分析,最后部分对全文的主要结论进行简单总结。

二、分析方法简介

正如引言部分所指出的那样,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方法众多。由于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中国区域劳

,综观国内外相关方法,笔者认为由奎阿[1](p426~434)倡导的动态分布法很适合此目的,故选而用之。下面对这种方法的分析框架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令λ

t

,M代表t年的劳动生产率的分布情况,从而一种

最简单的度量F

t 或λ

t

的动态演化模型为式(1)所示的自回

归模型。

ΠA:λt+1(A)=∫M(y,A)dλt(y)(1)其中,A为可测度的集合,文中指作为分析对象的区域;

y为区域劳动生产率;M为一个随机核(st ochastic kernel,本文具体指区域劳动生产率转移概率矩阵),它将λ

t

映射到

λ

t+1

。因此,M在这里实际上内含了区域劳动生产率分布的一些动态信息。式(1)中λ的值既不是标量也不是矢量,而是代表不同的分布状态或可称为状态变量,而且等式中不包含明显的扰动项。另外,与自回归类似,它要求λt的运动规律满足一阶和时间一致性。尽管式(1)有诸如上面的一些特征所限,它仍然是初步分析{λt}的动态变化的有用方法。重写式(1)有:

λ

t+1

=M×λt(2)对式(2)进行迭代,就可以得出一个未来横截面分布的预期结果,如式(3)所示:

λ

t+s

=(M×M×…×M)×λt=M s×λt(3)在式(3)中,当s→∞时,就可以得出遍历的横截面劳动

生产率分布结果λ

t+s

(又称长期或稳态分布)。当然,这里并不暗含着一定存在遍历分布,而且也并不意味着所得到的遍历分布就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结局。因为这里M是一个由先验概率组成的矩阵(计算方法见后文),而在后续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还会发生众多的难以完全预料的事情影响{λ

t

}的最终分布,如政府的经济政策等,但是通过这种计算可以反映

出横截面劳动生产率分布{λ

t

}的演化趋势,有利于政府经济

政策的制定。如果{λ

t

}最终趋向于一点,则认为区域劳动生

产率出现了趋同,从而区域差距最终会得以消除;如果{λ

t

}最终趋向于两点或双峰或其他情况,则说明区域差距最终不能消除而会出现如“极化”(polarizing)或“分层”(stratifica2 ti on)等现象。另外,从M中我们还可以得出一些区域劳动生产率横截面分布演化的动态特征,如处于不同分布状态的区域的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地位变换的可能性等。因此,式(1)所描述的分析方法有助于我们了解区域劳动生产率的横截面分布动态过程,是对那些用于检验经济增长趋同假说的回归分析法的有效弥补,是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有用分析方法之一。

关于随机核M的估计和分布状态λ

t

的选定,一般而言,

先根据个人的研究目的将λ

t

离散化为几个互不相交而又涵盖整个状态空间的部分,然后即可根据先发事件的发生频率得出按此状态划分后的转移概率矩阵M。当然,根据马尔科

夫理论,当λ

t

没有进行合适离散化的时候,一阶马尔科夫过程将不会再是一阶马尔科夫过程,从而可能对分析结果有一定影响。但奎阿指出,这并不会掩盖此模型所要揭示的区域劳动生产率动态分布的主要特征,如趋同、极化和分层等,本文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结论。

三、变量、数据和样本空间的确定

本文主要从宏观的角度来探讨中国地区劳动生产率差

距的演变情况,所选变量为区域劳动生产率,并将之定义为

各省市区的年度G DP与从业人员之比。由于G DP度量的是

经济中投入的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和企业家才能等生产

要素而得到的最终产出,所以这里以劳均G DP衡量的劳动

生产率也就内含了其他要素对G DP的相应贡献,而不仅是

纯粹的劳动力要素投入的产出能力的度量。但是毫无疑问,

它是分析区域经济劳动生产率发展差距的有用指标。此处

之所以没有采用许多学者所运用的人均G DP指标在于以下

原因:其一,中国的冗余人员众多,有大量人口并没有直接

对区域G DP做出贡献(如未成年人口、老年人口、下岗人员、

出国出省人员和在校学生等),或他们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但由于统计问题而没有将之纳入统计数据之中(如众多的外

来流动人口等);其二,人均G DP本质上是个关乎全民福利

的指标,这与衡量经济增长的生产率并不等同;其三,正如前

面的定义所言,劳均G DP是个衡量劳动生产率的有用指标。

文中所有数据均来自“中经网/地区年鉴”部分,其中各

省市区年度G DP通过以1985年为基期的G DP平减指数平

减。本文的时间段为1985-2003年,其选择原则除了数据

所限外,还有以下两个原因:其一,自建国以来,中国区域不

平等经历了“三落三起”的过程,1984年为第三个转折点;其

二,1985年至今为中国深化改革和加快开放时期,这从某种意义上说1985年至今的年份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同质性。因此,选择这段时间进行分析能合理有效地运用数据资源。另外,西藏地区的平减指数在1990年以前笔者无法获得,重庆市在1996年成为直辖市,而港澳台的经济制度与大陆差距较大,本文的处理方法是将西藏和港澳台略去,而将重庆和四川进行合并处理,所以实际分析对象为中国1985-2003年的29个省市区。

四、实证分析

为了便于分析区域劳动生产率差距的动态分布情况,本文以全国29个省市区在1985-2003年间各年度的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值作为参照对象,

得到各区域各年度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水平,并以1985年作为状态空间离散化的依据,将29个区域按照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升序排列进行近似的5等份分组。在后文中分别用A 、B 、C 、D 和E 代表这5种状态。当然,这里的状态空间划分是根据笔者的研究目的而进行,故有一定的随意性,从而可能由于这种划分不是最合适的划分而部分影响到结论的精确性,但正如前文所言,这并不会影响文章的主要结论①。

为了对中国区域劳动生产率差距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先对中国区域劳动生产率的演化过程来个简单的分析。经计算发现,1985年以来,中国区域劳动生产率(万元/人)的标准差由1985年的011048上升到1988年的011155后,经2年的下降又由1990年的011079一直上升到2003年的

013896,其变异系数的变化情况虽然与之有一定差别,但基

本上是在波动中扩大了。也就是说,在这19年中,中国区域劳动生产率水平整体上并没有出现趋同②,这由图1可直观

图1 中国区域相对劳动生产率

地看出(图1中横轴5个数值分别表示区域相对劳动生产率的A 、B 、C 、D 和E 这5种状态,结果由作者计算得出)。

在所划分的5个分布状态上,1985年的区域分布依次为

6、6、6、6和5个,而在2003年,却演化为12、3、1、2和11个。

显然,出现了区域劳动生产率的两极强化、中间弱化的两极分化现象。下面根据前面介绍的动态分布法,算出18年③总的转移概率矩阵(见表1)来对这种经济差距演化过程进行分析。

表1中的5×5矩阵表示转移概率,如B 行B 列对应的

011667表示初始状态(1985年)为B 的区域有16.67%的概

率经18年的变化后仍然停留在这一状态,B 行A 列对应的

016666表示初始状态为B 的区域有66.66%的概率经18年

的变化后跌落到状态A,B 行D 列对应的011667表示初始状态为B 的区域有16.67%的概率经18年的变化后上升到状态D;观测值这列表示初始5种不同状态下对应的区域个数。显然,从5×5矩阵可以明显看出,在1985-2003年中,处于劳动生产率两极的区域分布情况没有发生变化,而中间状态的区域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在这19年中,中国区域劳动生产率不仅没有出现整体上的水平趋同,而且两极分化还非常严重。

表1 1985-2003年中国区域相对劳动生产率的总转移概率矩阵状态

A B

C

D

E

观测值/个

A 1.00006

B 0.6666

0.16670.1667

6C 0.5000

0.16670.33336D 0.1667

0.16670.66666E

1.0000

5

注:表中结果由作者运用evie w4计算得出,5×5矩阵中的空白处值为0,未予列出。

现在在前述分析基础之上,运用动态分布法来分析中国区域相对劳动生产率的遍历分布状况。由于这里运用的是

19年29个区域的样本,故总的观测个数为19×29个。根据

前面的方法,计算出中国区域相对劳动生产率18年平均转移概率矩阵和遍历分布值,见表2。

显然,在5×5矩阵中,处在两极的状态A 和E 变化(上升或下降,后同)的概率都不大,分别有约97.14%和

97148%的观测值没有发生状态的变化;处于中间状态的B 、C 和D 的变化相对大于A 和E,且状态B 向下一级状态A 转

换的概率大于它向上一级状态C 转换的概率,而状态C 和D 向更上一级状态的转换概率大于向下转换的概率。也就是说,在这19年中,处于劳动生产率水平相对较高和较低两极

的区域向相反方向转变的概率很小,分别为2.52%和

2186%;而处于次低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区域更倾向于降低它

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处于次高和中间状态的区域更倾向于提高它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水平。简而言之就是中间层弱化和两极强化,这与前面的1985年和2003年的简单对比分析结

①实际上,本文在分析过程中曾同时采用过其他的状态空间划分,得出的定性结论与此相一致。

②这有别于增长趋同,即β趋同意味着区域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之间具有相对落后地区快于相对发达地区的“追赶”现象,而水平趋同,即σ趋同则意味着区域劳动生产率的差距随时间推演而逐步缩小。一般而言,前者是后者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③虽然样本空间为19年,但初始年份无参照点,故这里是18年,后同。

表2 1985-2003年中国区域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平均

转移概率矩阵及遍历分布

状态

A B C

D E

观测值/个

A 0.97140.0286175

B 0.1013

0.87340.025379C 0.04410.86770.088268

D 0.07140.80000.128670E

0.02520.9748159遍历分布0.4193

0.1149

0.05800.0668

0.3410

注:表中结果由作者运用eview4计算得出,5×5矩阵中空白处值为0,未予列出。

论相一致。从遍历分布值可以看出,5种状态的遍历分布分别为0.4193、0.1149、0.0580、0.0688和013410。也就是说,如果经济发展遵循这19年的规律发展下去的话,相对劳动生产率在0.963以下的区域将会在所有区域中占据约59.

22%的比例,而相对劳动生产率在1.121以上的区域将会拥

有34.10%的比例,处于二者之间的区域仅占6.88%的比例,这与理论上最优分布的纺锤形相去甚远。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照此发展下去,其最终并不会出现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所预言的趋同现象,而是会出现形如“U ”形的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这从图2也可以直观看出,中国区域相对劳动生产

图2 中国区域相对劳动生产率

率已经由1985年近似的5等份分布逐步演化为2003年的“U ”形分布,而且在遍历分布状态下这一现象将继续存在而只是略有缓解而已。

五、主要结论

本文运用动态分布法对中国区域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动态演变分析后发现,中国区域劳动生产率不但没有出现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所预期的趋同现象,而且还发生了明显的如“U ”形的两极分化现象。从长期来看,这种两极分化现象将继续存在而只是略有缓解。这种“U ”形分布主要来源于两

种力量的集合,即最初最落后和最发达的那些区域的相对地位的维持,以及处于中间层次的区域分别向相对邻近的两极的分化。简而言之,最初相对落后的区域最终仍然落后,而相对发达的区域最终也将仍然发达。这种发展格局显然与库兹涅茨和威廉姆森的倒“U ”形理论相悖,而与最近实证分析所发现的经济发展不平等的尾端扁平的半倒“U ”形结论相一致[3]

(p341~346)

,也和奎阿的“双峰”(t w in peaks )分布结论

相吻合。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市场机制并非万能,虽然它能够提高经济效率,但是它同时也是不平等的根源之一。单纯的市场机制将不会自动导致区域间的平等,而是使不平等的程度随经济不断增长而提高到最大点后几乎维持不变。因此,经济增长与不平等并存的“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现象出现也就并非偶然,从而国家的宏观调控就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所必须。

当然,本文的分析由于时间段的长度有限会影响到转移概率矩阵的取值精确性,从而导致分析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从横向比较而言,图勾[4]

(p61~67)

对日本制造业劳动生

产率趋同研究的观测值为564个,奎阿[5]

(p951~958)

对欧洲人

均收入趋同研究的观测值为624个,而本文的观测值也达

551个,相比之下,本文的研究结论仍具有可信性。动态分布

法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演变的分析中虽然也有它自身的局限性,但它无疑是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有用方法之一,是经济增长趋同回归分析方法的有效补充。本文的分析还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其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继续研究,比如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分布状态的出现与演化?其中的影响机制是什么?我们如何才能缓解这种不平等恶化现象的发展趋势?……这些问题都是分析中国地区差距问题不可回避的主题,它们都有待于后续研究的补充与完善。参考文献:

[1] Quah D.Emp irical cr oss 2secti on dyna m ics in econom ic gr owth

[J ].Eur opean Econom ic Review,1993,(37):426~434.

[2] Quah D.T win peaks:gr owth and convergence in models of distri 2

buti on dyna m ics[J ].Econom ic Journal,1996,(106):1045~1055.

[3] Acker man F,N R Goodwin,L Doughherty,et al .The political e 2

conomy of inequality [M ].W ashingt on,D C,Mass:Island Press,2000.341~346.

[4] Togo K .Pr oductivity convergence in Japan ′s manufacturing indus 2

tries[J ].Econom ic Letters,2002,(75):61~67.

[5] Quah D.Regi onal convergence clusters acr oss eur ope [J ].Eur o 2

pean Econom ic Revie w,1996,(40):951~958.

(华 男 编发)

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变动及其源泉

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变动及其源泉 ——基于中国2000—2007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据的估算 曲明 摘要:本文对中国2000-2007年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情况进行了全面测算。结果表明,自进入21世纪以来,制造业总体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很快,这一快速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而非要素投入驱动的。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高源自劳动密集型产业自身生产率的进步,并没有从产业结构转换上获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东部沿海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已有所放缓,而后起的中西部地区依赖资本密集型产业则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由此看来,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来实现经济发展的源泉已逐渐耗尽,我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需要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产业升级,经济增长

一、导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态势。我们在赞叹这一成就的同时更需要关注和了解这种高速经济增长的源泉在哪里,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为今后更长期的经济增长找到新的动力。本文采用劳动生产率作为切入点来思考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关问题。之所以选定这样的角度是因为持续的人均产出的增长始终是经济长期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作为人口大国,中国有着庞大的劳动力队伍,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态势对我国的经济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我国曾经是拥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而随着城市工业化的进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现代部门的转移逐渐枯竭,我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刘易斯转折点。在刘易斯转折点到来之前,劳动力供给是丰富充足的,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者采用多劳动少资本的技术结构是符合其资源情况的。正是如此,我国制造业在近年来依赖充足的劳动力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获得了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并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劳动力资源并不是无限充足的,劳动要素价格也不是永远低廉的。伴随着中国人口的低生育和老龄化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枯竭,如果经济发展继续产生对劳动力的增量需求,就会引起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的上升。为了了解劳动生产率的这种变化,本文利用2000-2007年全部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计算近年来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进而分解出其增长源泉,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的经济增长的特点作出客观的判断,进而对今后我国劳动生产率乃至总体经济增长的源泉进行探讨。

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界定和内涵

1.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界定和内涵(金融发展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作用机制 与实证分析,周杰琦) 目前学界对于全要素生产率概念的界定仍未达成共识,全要素生产率是个内涵和外延模 糊的概念(郑玉歆,1999)。全要素生产率概念的界定对于本文后续理论分析以及实证研究都尤为重要。荷兰学者Tibergen(1942)将时间因素引入到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开创性提出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全要素生产率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最早起源于Solow(1957)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其目前已成为分析经济增长源泉以及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按照Solow 经济增长理论,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各种生产投入要素(如资本、劳动投入、 能源、自然资源等)贡献之外的、由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管理创新、社会经济制度等因素所导致的产出增加。在此意义上,全要素生产率也称为Solow 剩余。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被解释为生产函数的整体移动,而要素投入变化则指要素投入沿着生产函数本身的移动。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全要素生产率被解释是外生的技术进步,因此,技术进步独立于经济体的其他任何变量而产生。有的学者认为,Solow 剩余“测量了我们在经济增长源泉中无法全部解释和分析的因素”,它不仅包含:依赖创新推动的技术进步、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技术进步以及技术效率提升,还包含了一系列未知的复杂因素,如数据测量误差、模型变量遗漏、模型设定偏误、经济周期波动的干扰等。然而,Jorgerson 和Griliches(1967)却认为,Solow剩余不过是投入要素不恰当测量所造成的结果,如果投入要素被正确测量,Solow 剩余则不复存在。由上可见,即便从索洛剩余的角度来界定全要素生产率,学术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和外延也未能形成一致的认识。这种局面容易导致有关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出现混乱,甚至妨碍该研究领域的深入向前发展。 以中国情况为例,目前,由于概念定义、数据处理以及研究方法的不同,国内外研究对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的测算结果存在较大分歧,比如,Young(2003)测算的结果为1.4%,Chow (2002) 测算的结果为2.68%,郭庆旺等(2005)测算的结果为0.891%。不过,绝大多数研究都认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较低,表明中国经济是典型的粗放型增长,因此,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为了使本文后续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结果与其它研究更具可比性、允许采用多种方法估测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后面的实证结果能够得到清楚的解释,在本文研究中,笔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及其内涵做出更为全面而广泛的解释。笔者分析的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刨除了资本、劳动、土地、能源、原材料等要素投入的贡献和作用之外,其它所有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的有机综合体。本文所指的全要素生产率不仅包括Solow 经济增长理论假定的非体现的、能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进步(如创新的管理和组织方法、研究开发投入、创新活动、政策法律等),还包含了与资本质量提高、劳动者素质改进紧密联系的体现式的技术进步(如投资先进的现代化设备、教育进步所引起的劳动者素质提高)。按照体现型技术的理论,技术进步可以体现在要素投入质量上的改进。就资本投入而言,体现型的技术进步意味着,资本设备在设计、质量和功效方面的改善。对劳动投入而言,体现型的技术进步意味着,劳动者教育水平的提高及知识技能的改进。此外,随机因素和数据测量误差也包括在全要素生产率当中。 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来源的类别来看,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技术进步变化率、技术效率变动率、资源配置效率、规模效率变化等等。技术进步变化率不能完全表示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从经济学意义来看,技术进步主要是指新的知识和技能、新生产工艺、新采用的设备或改进的旧设备、研究开发以及新组织管理框架等在经济生产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进而引起人们劳动生产率、经济活动水平的提高。技术效率变动率也不能完全代表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技术效率刻画了生产中现有技术的使用状况,Farrell(1957)首先提出了技术效率的估测方法,Farrell(1957)的技术效率是指在给出一定要素投入下,某企业的实际

劳动生产率指标

劳动生产率指标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企业统计学习辅导(二) 第三章企业经营要素统计 一、企业统计要素统计的一般问题 企业经营要素包括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以及科学技术的投入。 企业经营要素统计指标体系由各种要素的描述指标组成: (1)劳动力指标包括劳动力的数量、构成、素质指标;劳动力的时间利用指标、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报酬指标。 (2)劳动资料指标包括设备数量、构成、更新指标;设备利用指标以及产品生产能力指标。 (3)劳动对象指标包括原材料的收入、消费、库存指标以及利用指标。 (4)技术投入指标包括技术开发投入指标和技术统计指标等。 二、企业劳动力的统计 企业劳动力又称为企业劳动者,是指经企业安排在企业从事劳动和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包括固定工、合同工、临时工和计划外用工。 现行制度的统计原则规定,统计企业劳动者应“谁发工资谁统计”。 反映企业劳动力数量的指标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期末人数,是指企业在报告期(月、季、年等)最后一天所拥有的人数。二是平均人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天拥有的人数。期末人数指标可满足劳动力管理方面的需要,平均人数指标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拥有人数的一般水平。 在经济分析中平均人数指标具有广泛的用途,其计算要按报告期的日历天数计算,即用每天人数之和除以日历天数。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生产 制度工作 三、劳动时间利用指标 劳动时间利用指标是在核算企业直接生产者各种劳动时间总量的基础上计算的。 工业企业的劳动时间种类有:日历工时数、制度工时数、出勤工时数、实际生产工时数等等。各种劳动时间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实际生产工时数 出勤工时数 停工工时数 制度工时数 非生产工时数 日历工时数 缺勤工时数 公休工时数 时间利用指标有:出勤率、作业率和制度工时利用率等。 有关的劳动时间及时间利用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制度工时数=日历工时数-公休工时数 以上是工业企业的劳动时间利用指标的计算。对于商品流通企业,一般主要是反映出勤率的情况。 【例题】某企业4月份平均每日生产工人人数为100人,该月公休节假日数4天,每天制度工作日长度8小时。根据4月份考勤记录和工时记录得到:缺勤工时数800工时,停工工时数200工时,非生产工时数300工时。试计算时间利用指标。 日历工时数= ×日历人数× =100×30×8=24000(工时) 制度工时数=日历工时数-公休工时数 =24000-100×4×8=20800(工时)

202、中国区域劳动生产率趋同或趋异的非参数分析

第25卷 总第106期科学?经济?社会Vol.25,Su m No.106 2007年 第1期SC I ENCE?ECO NOMY?S OC I ET Y No.1,2007 中国区域劳动生产率趋同或趋异的非参数分析 杨文举1,龙睿贇2 (1.重庆工商大学经济贸易学院、产业经济研究院;重庆 40067; 2.重庆工商大学教务处,重庆 400067) 摘 要:运用动态分布法对中国29个省市区在1985-2003年间的区域劳动生产率差距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中国并没有出现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所预期的水平趋同现象,而是出现了中间层弱化和两极强化的“U”形差距扩大化现象。如果任由经济照此发展下去,中国区域劳动生产率差距将会以比目前略有缓解的两极分化而告终。 关键词:区域劳动生产率;趋同;动态分布法;转移概率矩阵;遍历分布 中图分类号:F249.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2815(2007)0120054204 The Convergence or D i vergence of Reg i ona l Labor Producti v ity i n Ch i n a A Non2ram etr i c Ana lysis Y ANG W en2ju1,LONG Rui2yun2 (1.Econo m y and T rade College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cono m y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 usiness U niversity,Chongqing400067,China; 2.Teaching A ffairs O ffice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 usiness U niversity,Chongqing400067,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gi onal labor-p r oductivity gap of Chinese29p r ovinces fr om year1985t o2003with dyna m ical distributi on app r oach,the results are that it does not exist the level-convergence phenomenon of neo-classical theories‘hypothesis but appears a kind of enlarged gap which likes a“u”shape and is drived by both the weakened m iddle layer and the intensified bi m odal.I f we let it be like that in the future,the regi onal labor-p r oductivity gap of China will end up with a little alleviated polarizing. Key words:regi onal Labor p r oductivity;convergence;dyna m ical distributi on app r oach;transiti on Pr obabilityMatrix;ergodic distributi on 一、引言 中国作为最近二十多年来经济增长绩效最为卓著的发展中国家,受到举世瞩目的关注,有“中国的奇迹”之称。然而,伴随着经济的显著增长,其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产业(或行业)差距等的扩大也如影随形,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其原因不仅在于对不平等的关怀是所有道德哲学的共同特征,而且还在于对其进行探究在理论和现实意义上均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如,通过对诸多差距问题的现状和趋势分析可以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进行合理预期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等;通过对中国的案例分析有助于充实发展经济学、转轨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国际经济学和经济增长理论等的相关内容;通过对中国这一目前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有利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吸取经验和教训,促进世界的共同繁荣与发展等。 目前,关于中国地区差距问题的研究文献纷繁,方法各异,结论众多。综观既有文献,基本结论几乎一致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主要指三大地带)间差距先后经历了 收稿日期:2006207211 基金项目:2006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适宜技术理论与地区经济差距:理论及中国的经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作者简介:杨文举(1978-),男,苗族,湖北利川人,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

关于索洛残差法计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再思考

关于索洛残差法计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再思考 摘要:本文认为索洛提出的残差法在计算全要素生产率在理论上虽然具有可行性,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存在科学性的问题。笔者对中国1952-2004部分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索洛残差法计算了全要素生产率,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平稳性检验并论证了该方法计算的结果不具可信度,并对其可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TFP)索洛残差经济增长 一、对索洛残差法和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思考 易纲、樊纲、李岩指出,索洛的主要的理论缺陷来源于以资本存量代替资本服务。这样难以对资本进行准确的估算,另外在实际中资本往往有一部分处于闲置状态,而新旧资本的使用效率也不一样,因此会高估全要素生产率。笔者却认为不仅如此,运用索洛残差法估算全要素生率的可行性值得商榷,因为该方法实质是求残差,而具体使用时又往往是通过计量的方法获得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这里面本身已经存在一个计量的随机误差项,如此计算出来的全要素生产率缺乏准确性,如果回归样本数过小,其计算数值根本不具有代表性。 克鲁格曼认为,如果用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技术进步的话,亚洲各国的技术进步几乎为零。而近年来的实证研究也越来越多倾向于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过低,我国的经济几乎完全依赖资本的投入。笔者当然同意这种现状的存在的确可以部分解释计量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过低。本文将采用索洛残差的一般方法,根据面板数据,来试图构建一个关于经济增长的大样本回归,以此测算我国及各省各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分析实证结果证明索洛方法的应用性值得商榷。 二、模型和测算 笔者采用索洛模型 在数据上,笔者采集了1952-2004年的GDP,L,K。由于我们更多地关注1978年之后的生产函数形式,从1952起至1978,每隔3年取一次数据,在回归时将他们与1978年之后的数据视为连续数据,这样就相当于加大了1978年之后

国际比较表明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较快

国际比较表明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较快 来源: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 劳动生产率1与经济增长高度相关,从世界平均水平来看,劳动生产率增速加快时,经济增速也加快;劳动生产率增速回落时,经济增速亦减缓。劳动生产率成为决定一国经济是否具有未来增长性的标志性指标。 一、我国劳动生产率持续稳定提高 从1996-2015年20年的数据来看(见表1),我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变动大概呈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单位劳动产出2大幅提高。1996年,我国单位劳动产出仅有1535美元,此后逐年稳步提高,至2015年已提高到7318美元,增加了近4倍。 二是劳动生产率增速较快。1996-2015年,我国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速为8.6%,大大高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前的2005-2007年,分别比上年增长10.3%、12%和13.1%,均达到了两位数的增长。 三是持续增长、波动较小。1996-2015年,我国劳动生产率持续高速增长,2007年达到高峰,增速为13.1%。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近几年增速略有回落,但

数据来源:国际劳工组织,采用2005年不变价,下同。 图1 我国劳动生产率及增长率变动 数据来源:国际劳工组织。 二、与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速较快 与世界主要经济体比较发现,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单位劳动产出水平大大高于我国,但增速持续回落。我国虽然单位劳动产出水平较低,但增速较快。这也反映出我国经济较有活力,未来增长潜力较大。 (一)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速较快。与世界、美国、欧元区、日本以及印度1996-2015年的劳动生产率比较发现,最近20年的时间里,我国劳动生产率增

如何用DEAP进行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一、软件的具体操作 1.建一个文件夹,里面必须有四个文件(Dblank;deap;deap.000;123.dta)前三个文件在一般下载的DEAP Version 2.1中都有,直接复制过来就可以,第四个文件是一个数据文件,一般先在excel中先输入,再复制到一个记事本下就可以,注意在记事本下的数据只有数据,不包括决策单元的名称和投入、产出的名称,并且一定要先放产出,后是投入。例子具体见123电子表格和123记事本。 2.对命令Dblank文件进行修改,修改后保存为12 3.ins文件 3.打开deap软件,运行123.ins 4,回车后自动会有123.out 注意事项:(1) 123.dta;Dblank;123.ins都用记事本打开; (2)数据文件名和命令文件名一定要一样,如例子中都用123 (3)文件夹中一定要包括deap.000文件,如果没有这个文件,打开deap软件,就会出现一闪就没有了的情况。 二,结果的分析 在文件夹中打开123.out,看如下: 1) firm crste vrste scale 1 0.687 1.000 0.687 drs 2 0.814 1.000 0.814 drs 3 0.319 0.709 0.450 drs 4 1.000 1.000 1.000 - 5 1.000 1.000 1.000 - 6 0.336 0.425 0.791 drs 7 0.642 0.648 0.991 irs 8 0.379 0.381 0.994 irs 9 0.702 0.750 0.936 irs 10 1.000 1.000 1.000 - 11 0.304 0.461 0.659 irs 12 0.352 1.000 0.352 irs 13 1.000 1.000 1.000 - 14 0.594 0.929 0.639 irs 15 0.402 1.000 0.402 irs mean 0.635 0.820 0.781 firm:代表例子中的15的样本 crste:技术效率,也叫综合效率 vrste:纯技术效率 scale:规模效率(drs: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不变;irs:规模报酬递增) crste=vrste×scale 2)

从劳动生产率看中国近二十年来的工业发展及政策

从劳动生产率看中国近二十年来的工业发展及政 策 中国近二十多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所伴随而来的高速经济增长是举世瞩 目的。正如世界银行在《中国2020》中所指出的那样,中国正从一个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与此同时,中国正从一个指令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中国在未来二十年左右初步完成上述两个转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先决条件。 一、中国改革时期经济增长的特点及劳动生产率的贡献 综合西方文献所给出的结论,改革时期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是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二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基本上保持在8%左右。2000年GDP 相 当于1980年的6倍以上,达10000亿现价美元,列世界第六位。按PPP(实际购买力)法计算,则中国2000年GDP约达42000亿美元,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第二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全方位性,从沿海到内地,增长速度都是空前的。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如果把中国的三十个省份作为独立经济体,那么在1978和1995年间,世界上二十个增长最快的经济全部在中国。第三,屮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了(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平均每年的贡献约30% (1978-95)。也就是说每年8%的增长有2. 4%来自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二、西方经济学增长理论的启示 那么西方经济学理论对我们理解中国改革时期经济增长的特点有什么启示呢?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一直试图以西方经济学中的行为模型来指导前指令性经济国家的转型,诸如,以市场为前提的新古典经济学厂商模型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产权理论。尽管这些理论与模型在不同程度上解释了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经济行为,但它们在转型经济国家的应用确实不是很成功甚至造成了极大的负面效果,如前苏联。实际上,这些理论在中国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特别是在近几年的改革实践中),但在改革初期所起的作用往往是潜移默

提高劳动生产率

一个企业要将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的关键是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利用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人的劳动生产率,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角度,主要取决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量调节 人力资源的经济投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一个基本途径。不管是何种企业,人力都不能投入太多,各种生产要素的能力必须匹配,人均技术装备及资金占有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另外,企业的各项资源投入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及生产任务决定。人力投入太多就会造成劳动生产率及经济效益下降。但是,人力也不可投入太少,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发挥分工协作的作用,人力太少就难以形成专业化分工优势和协作优势,有时还会影响其他生产要素如厂房、设备的利用率。因此,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要重视人力资源规划的制订,根据市场需求、企业战略及生产率状况,分析现有人力的余缺,余则分流,缺则补充,确保企业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方,招聘到合适的员工。例如,我国许多企业投入人力过多,因此,减员增效是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的重要措施。 (二)合理配置 人员的合理组织和配置,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个基本途径。由于每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由各部门相互协作完成的,因此,企业各部门生产力必须均衡。某一部门若人力不足,就会影响到其他各部门的产出而导致整个企业生产率下降。例如,目前国有企业有的生产部门人手不足,而后勤及管理部门却人浮于事;有的研究开发部门力量单薄,销售机构也不发达,生产车间却处于半停产状态,这就是生产力失衡的表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就要通过调剂人力解决生产力平衡问题,例如,我国某人造板厂生产的中密度纤维板产销量连续八年均全国第一,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产品由供不应求转为严重积压,最严重时库存达1万多立方米,超过了正常月产量。经分析是销售部门太薄弱,全厂750人只有6个人搞销售。从2000年7月起,厂领导从全厂职工中选拔了30名优秀人才充实销售部门,并建立了市场分片责任制,产品销售量立即迅速上升、重新出现供不应求局面。由于每个人的知识能力和特长不同,在不同部门及岗位上的生产力也不同,因此,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另一个任务就是要根据企业目标和任务,按照量才录用,用人所长的原则,对员工进行合理配置和组合,努力发挥他们的专长和才能,做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教育和培训 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三个基本途径。根据联合国科

【最新2019】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或降为2.7%word版本 (1页)

【最新2019】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或降为2.7%word版本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或降为2.7%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10日表示,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正在呈现持续下滑态势,并将在“十三五”时期进一步降为2.7%。 图片源自网络 请看相关报道: China should take actions to cope with its falling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 TFP ), a senior expert with a government think tank said Sunday . 1月10日,政府智囊团的一位资深专家表示,中国应采取措施应对全要素生产率下滑态势。 全要素生产率(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 TFP ),也称总和要素生产率,是各种要素投入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所达到的额外生产效率,是分析经济增长源泉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人均收入和财富水平提高最终要依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在第七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说,在人口红利 ( demographic dividend )消失以后,中国经济增长要寻找新动力。目前,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呈现下行趋势,他预测全要素生产率“十三五”时期会下降到2.7%。 他指出,要通过四方面措施进行调整:改革户籍制度( reform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大力推进教育改革,把义务教育扩大到更大范围( expand compulsory education to more people ),提高劳动力的质量( increase the quality of labor force );解决各个领域的产能过剩( overcapacity )问题,进一步降低杠杆率( leverage ratios );创造好的制度条件、政策环境,让企业能够自由进入,并让那些不再有生产力提高潜力和没有竞争力的企业退出( create a policy environment where promising enterprises can easily enter the market and non - competitive ones are forced to exit )。

劳动生产率指标

企业统计学习辅导(二) 第三章企业经营要素统计 一、企业统计要素统计的一般问题 ??? 企业经营要素包括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以及科学技术的投入。 企业经营要素统计指标体系由各种要素的描述指标组成: (1)劳动力指标包括劳动力的数量、构成、素质指标;劳动力的时间利用指标、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报酬指标。 (2)劳动资料指标包括设备数量、构成、更新指标;设备利用指标以及产品生产能力指标。 (3)劳动对象指标包括原材料的收入、消费、库存指标以及利用指标。 (4)技术投入指标包括技术开发投入指标和技术统计指标等。 二、企业劳动力的统计 企业劳动力又称为企业劳动者,是指经企业安排在企业从事劳动和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包括固定工、合同工、临时工和计划外用工。 现行制度的统计原则规定,统计企业劳动者应“谁发工资谁统计”。 反映企业劳动力数量的指标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期末人数,是指企业在报告期(月、季、年等)最后一天所拥有的人数。二是平均人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天拥有的人数。期末人数指标可满足劳动力管理方面的需要,平均人数指标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拥有人数的一般水平。 在经济分析中平均人数指标具有广泛的用途,其计算要按报告期的日历天数计算,即用每天人数之和除以日历天数。计算公式为: 三、劳动时间利用指标 劳动时间利用指标是在核算企业直接生产者各种劳动时间总量的基础上计算的。 工业企业的劳动时间种类有:日历工时数、制度工时数、出勤工时数、实际生产工时数等等。各种劳动时间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实际生产工时数 出勤工时数停工工时数 制度工时数非生产工时数 日历工时数缺勤工时数 公休工时数 时间利用指标有:出勤率、作业率和制度工时利用率等。 有关的劳动时间及时间利用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制度工时数=日历工时数-公休工时数

劳动生产率指标

企业统计学习辅导(二) 第三章 企业经营要素统计 一、企业统计要素统计的一般问题 企业经营要素包括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以及科学技术的投入。 企业经营要素统计指标体系由各种要素的描述指标组成: (1)劳动力指标包括劳动力的数量、构成、素质指标;劳动力的时间利用指标、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报酬指标。 (2)劳动资料指标包括设备数量、构成、更新指标;设备利用指标以及产品生产能力指标。 (3)劳动对象指标包括原材料的收入、消费、库存指标以及利用指标。 (4)技术投入指标包括技术开发投入指标和技术统计指标等。 二、企业劳动力的统计 企业劳动力又称为企业劳动者,是指经企业安排在企业从事劳动和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包括固定工、合同工、临时工和计划外用工。 现行制度的统计原则规定,统计企业劳动者应“谁发工资谁统计”。 反映企业劳动力数量的指标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期末人数,是指企业在报告期(月、季、年等)最后一天所拥有的人数。二是平均人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天拥有的人数。期末人数指标可满足劳动力管理方面的需要,平均人数指标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拥有人数的一般水平。 在经济分析中平均人数指标具有广泛的用途,其计算要按报告期的日历天数计算,即用每天人数之和除以日历天数。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日历天数和 报告期每天实有人数之报告期平均人数= 2 )(本期期末人数本期期初人数上期期末人数或+= 三、劳动时间利用指标 劳动时间利用指标是在核算企业直接生产者各种劳动时间总量的基础上计算的。 工业企业的劳动时间种类有:日历工时数、制度工时数、出勤工时数、实际生产工时数等等。各种劳动时间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实际生产工时数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2000-2008 江春1 吴磊2滕芸 3 内容摘要:本文使用序列DEA和当期DEA方法测算了中国2000至2008年的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并在规模报酬固定的假设下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指数 和技术变化指数。结果显示自2000年以来全国及各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发生下 降,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几乎完全依赖于要素投入的增加。全要素生产率持续降 低是同期资本产出比率迅速上升造成的,这反映出中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收 入分配不合理,同时也反映出金融体系的不健全。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DEA;资本产出比 一、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迅猛,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资源消耗巨大、要素配置效率差、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始终让人们疑虑中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究竟如何,经济增长到底是来源于要素的投入还是来源于效率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受到经济学者的广泛重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也被视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胡鞍钢,2003)[1]。 Chow(1993)[2]开启了对中国经济增长来源的研究,他认为中国在改革开放前TFP基本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资本积累,而改革开放后TFP以每年2.7%的速度增长。颜鹏飞和王兵(2004)[3]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测算得到第一个阶段——1978-1991年间,中国TFP年均增长为-0.17%;第二阶段1992-2001年间则为0.79%。Y oung(2003)[4]采用自行调整后的数据测算1978年至1998年间中国的TFP增长率为1.4%等等。但是目前这类研究对中国TFP增长率的估计存在较大分歧,即便针对同一时期的研究,不同学者 作者简介:江春(1960—),男,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武汉,430072),教授。研究方向:宏观金融 理论与金融发展理论。 吴磊(1980—),男,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武汉,430072),博士生。研究方向:金融发 展理论。 滕芸(1982—),女,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武汉,430072),博士生。研究方向:金融发 展理论。

从劳动生产率看中国近二十年来的工业发展及政策(一)

从劳动生产率看中国近二十年来的工业发展及政策(一) 中国近二十多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所伴随而来的高速经济增长是举世瞩目的。正如世界银行在《中国2020》中所指出的那样,中国正从一个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与此同时,中国正从一个指令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中国在未来二十年左右初步完成上述两个转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先决条件。 一、中国改革时期经济增长的特点及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综合西方文献所给出的结论,改革时期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是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二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基本上保持在8%左右。2000年GDP相当于1980年的6倍以上,达10000亿现价美元,列世界第六位。按PPP(实际购买力)法计算,则中国2000年GDP约达42000亿美元,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第二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全方位性,从沿海到内地,增长速度都是空前的。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如果把中国的三十个省份作为独立经济体,那么在1978和1995年间,世界上二十个增长最快的经济全部在中国。第三,中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了(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平均每年的贡献约30%(1978-95)。也就是说每年8%的增长有2.4%来自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二、西方经济学增长理论的启示那么西方经济学理论对我们理解中国改革时期经济增长的特点有什么启示呢?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一直试图以西方经济学中的行为模型来指导前指令性经济国家

的转型,诸如,以市场为前提的新古典经济学厂商模型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产权理论。尽管这些理论与模型在不同程度上解释了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经济行为,但它们在转型经济国家的应用确实不是很成功甚至造成了极大的负面效果,如前苏联。实际上,这些理论在中国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特别是在近几年的改革实践中),但在改革初期所起的作用往往是潜移默化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改革一方面尽量吸收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成果,但另一方面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采取了相对谨慎的做法。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些描述性模型的确在对中国经济的经验研究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Solow增长模型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Solow增长模型是建立在资本,劳动和产出之间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基础上的。该模型显示在资本劳动比很低的国家(如中国),资本投入的增加会大幅度增加人均产出。另外,技术进步也会通过(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人均产出。中国二十年来的实践与该模型的结论是相当一致的。据世界银行的估算,197895年间,中国经济实物资本存量年平均增长8.8%,而劳动人数增长为2.4%。资本存量高速增长的背后是由农业向工业的高速经济转型以及迅猛的技术进步。其最终结果导致人均GDP在改革后的18年里翻了两翻。Solow增长模型里面所提及的资本增长,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讲也就是指工业化投资。由于工业化需要积累大量的资本,这就要求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保持一个高储蓄率用于进行对基础工业的投资。Solow增长模型显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资本稀缺的工业化初期,

全要素生产率

第一步:选取测度方法 采用传统的索洛残差法对中国1978年-2013年的全要素生产率(TFP )进行测度。 设总量生产函数为C —D 生产函数: βαλt t t t L K Ae Y = 其中,Yt 为实际产出,Lt 为劳动投入,Kt 为资本存量,α、β分别为平均资本产出份额和平均劳动力产出份额。 为求出α、β,在规模收益不变的假设下(α+β=1)对方程两边取对数 )ln()ln()ln()ln(t t t L K t A Y βαλ+++= (1) 整理得: )/ln()ln()/ln(t t t t L K t A L Y αλ++= (2) 在规模收益不变和中性技术假设下,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为: L L K K Y Y A A /)1(///?--?-?=?αα (3) 根据方程(2)估计出α后,代入方程(3)即可求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 第二步:样本数据及变量的选取 计算全要素生产率所需的真实产出的数据可以通过从国家统计局的官网上获得与生产函数设定中变量 L 相对应的现实数据,国外文献通常使用工作小时数,但我国统计年鉴中没有提供这个指标,故选取历年的就业人员数。另外,注意到指标给出的是年底数,为与 GDP 流量的含义相一致,将前后两年的就业人员数进行算术平均,获得年中的就业数。但资本存量序列需要在统计资料的数据基础上进行估算。经查阅文献可知,现在多采用被OECD 国家所广泛使用的永续盘存法对资本存量进行核算,所以,此处也采用此方法进行资本存量的核算。 其基本公式是: 1)1(/--+=t t t t K P I K δ (4) 其中,I t 是t 期以当期价格计价的投资额,P t 是t 期的价格指数,δ是折旧率。 对K 0 的估算采用国际常用方法:)/(00δ+=g I K 其中,g 是样本期真实投资的年平均增长率,δ为综合折旧率,一般定于5%。 历年投资流量指标的选取:综合经典文献和数据的可获得性两方面因素,此处采用1978-2013年全社会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为投资流量指标。我们只有截止于2004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数。这样,我们便无法直接把我国2005—2013年间的用当年价格给出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折算成以2000年价格表示的数据。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 2011-07-13 16:32:22| 分类:会计实务|字号订阅 全员劳动生产率: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根据产品的价值量指标计算的平均每一个从业人员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品生产量。是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目前我国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将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除以同一时期全部从业人员的平均人数来计算的。 编辑本段计算公式 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全员劳动生产率及其计算公式 全员劳动生产率是指根据产品价值量指标计算的平均每一个职工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品生产量。它是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 其计算公式为: 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总产值/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生产法和收入法(又称要素分配法)。(1)生产法 生产法是指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其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 在工业增加值的实际计算中,工业总产出是直接用工业总产值(现行价格、新规定)代替的。这一指标的计算价格与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价格一律与新税制的规定相一致,按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但是,增值税是企业所创造的新增价值的一部分,属于增加值范畴,为了确保工业增加值要素的完整,在计算工业增加值时,应将本期应交增值税计入工业增加值中。 由此按生产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的实际计算公式应为: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现价、新规定)-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及其因素分解

摘要:长期来看,中国劳动生产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改革开放之后的增速更是显著。劳动生产率增长主要依靠各产业内部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相对地,劳动配置结构变化的贡献度并不显著,这种状况在改革开放之后得到了强化。劳动配置结构变化贡献度较小,与劳动力跨部门流转的交易成本较高有关,而行业内部生产率提高与分工演进、资本深化、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等密切相关。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因素分解,资本深化,劳动力流转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态势,然而,经济增长伴随着资本—产出比的不断上升,以及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要素投入来支撑的。由于要素供给刚性的约束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要保持增长的持续性,必须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粗放型方式转向更多依靠生产率提高的集约型方式。劳动生产率是生产率序列中最基本的因素,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增长方式转变至关重要。 劳动生产率体现为劳动投入的产出效果,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劳动报酬,从而对国内投资和消费产生影响,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标示生产力水平,从而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作用。国际经验显示,新兴经济体增长的关键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但从世界范围来看仍处于较低水平。中国依靠劳动生产率提高来实现增长方式转变、推动经济持续发展仍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一、劳动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的理论背景 经济增长理论通常采用生产函数和要素核算方法测度全要素生产率,其中全要素生产率等于产出增长减去投入变化的部分。然而,此方法面临三个挑战:一是体现要素生产率的技术进步应具有内生性;二是要素生产率应考虑行业差异及要素流转;三是体现生产率变化的技术进步应与要素投入相联系。基于此,准确的生产率增长测度应基于行业来考察,以当前产出作为权重的部门生产率增长率的连锁加权指数。由于发展中国家部门间存在着显著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因此,指数方法对于解析其劳动生产率增长将更有说服力。劳动生产率涉及部门劳动生产率和部门劳动力配置结构两个因素,其增长可分解为以下3个部分。 1.纯生产率效应(pure productivity effect)。该效应表示以基期产出或投入为权数的行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即按照基期产出或投人权重,计算行业劳动生产率增加率的加权平均值。之所以称为“纯生产率效应”,是因为它测度了在产出或投入份额不变时各行业劳动生产率增加的平均值。 2.鲍默效应(baumol effect)。该效应表示在考察期间内各行业劳动生产率和行业权重变动间的相互影响对整体劳动生产率的作用效果。之所以称为“鲍默效应”,是因为鲍默在其不平衡增长理论中阐述了产出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产出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正相关。 3.丹尼森效应(denison effect)。该效应表示考察期内因为要素流动或投人权重差异所引起的生产率变动,即不同行业间劳动再分配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之所以称为“丹尼森效应”,是因为丹尼森认为,劳动力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也会提高整体劳动生产率。 上述思想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示。用xt表示t时期的gdp;st表示t时期的劳动投入,则劳动生产率为:at=xt/st。考虑劳动配置结构的劳动生产率为:at=,其中ωit表示第i 个行业劳动投入占全部劳动的比重。 如果令rit=ait/at表示第i个行业与整体劳动生产率的相对量,g(a()表示2时期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