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典模板 (199)《智取生辰纲》同步试题

经典模板 (199)《智取生辰纲》同步试题

经典模板 (199)《智取生辰纲》同步试题
经典模板 (199)《智取生辰纲》同步试题

《智取生辰纲》同步试题

答案:B

解析:B项,这里的“吹嘘”是指人因为又热又累而嘴里嘘气的意思。

4.填空。

《智取生辰纲》选自《》,作者是______末______初的______,节选的部分是写______受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世杰的派遣,押送______往东京,在途

中被______、______等夺取的经过。

考查目的:文学常识的掌握。

答案:水浒;元;明;施耐庵;杨志;生辰纲;晁盖;吴用。

解析:略。

5.下列言行中全都反映杨志精明性格的一组是()

①五七日后,人家减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

②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

③杨志骂道:“这畜生不怄死俺!只是打便了!”

④杨志拿着藤条,劈头劈脑打去。

⑤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什么!”拿了藤条要打。

⑥杨志寻思道:“俺在远远处望这厮们都买他的酒吃了;那桶里当面也见吃了半瓢,想是好的。打了他们半日,胡乱容他买碗吃吧。”

A.①②⑥B.②③⑥C.①④⑥D.①②③

考查目的: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言行。

答案:A

解析:①句写杨志为安全押送生辰纲而更改行路时间。②句写杨志为防止路上不测,阻止众军汉乘凉起身。⑥句写杨志对酒里是否有药的心理揣测。①②⑥句均体现了杨志的精明。而③④⑤句表现的是杨志粗暴蛮横的性格,因此选A。

二、课内阅读

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只见对面松林里那伙贩枣子的客人,都提着朴刀走出来问道:“你们做甚么闹?”那挑酒的汉子道:“我自挑这酒过冈子村里卖,热了在此歇凉。他众人要问我买些吃,我又不曾卖与他。这个客官道我酒里有甚么蒙汗药,你道好笑么?说出这般话来!”那七个客人说道:“我只道有歹人出来,

原来是如此,说一声也不打紧。我们正想酒来解渴,既是他们疑心,且卖一桶与我们吃。”那挑酒的道:“不卖!不卖!”这七个客人道:“你这汉子也不晓事!我们须不曾说你。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舀吃。”那七人道:“你这汉子忒认真!便说了一声,打甚么不紧?我们自有椰瓢在这里。”只见两个客人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一个捧出一大捧枣子来。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把枣子过口。无一时,一桶酒都吃尽了。七个客人道:“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那汉道:“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七个客人道:“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那汉道:“饶不得,做定的价钱!”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酒。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唣”!

…………

我且问你: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这七个。却才那个挑酒的汉子便是白日鼠白胜。却怎地用药?原来挑上冈子时,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叫人死心塌地。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走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这个叫做“智取生辰纲”。

1.“七个客人”是七条好汉,按照他们的绰号依次填入他们的名字是:托塔天王(),智多星(),入云龙(),赤发鬼(),立地太岁(),短命二郎(),活阎罗();“那挑酒的汉子”是(),他的绰号是()。

考查目的:对小说人物特征的了解。

答案: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胜,白日鼠。

解析:略。

2.“智取生辰纲”的故事至课文第11自然段已经结束,作者为什么还要再写一小节文字?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考查目的:引导学生思考补叙的作用。

答案:补充交代八位好汉的姓名用药过程,突出吴用等人的足智多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点明了课题。

解析:略。

3.“智取生辰纲”的“智”字在本段有何具体表现?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倾向?

考查目的:理解文章主旨。

答案:先是巧扮枣贩,枣可以下酒,载枣的车可运金银财宝,为“智取”作完善准备;用酒设计陷阱,被杨志怀疑酒中有蒙汗药,又采用欲擒故纵的手法,一群人假假真真、虚虚实实地演了一场戏,却不露半点破绽,最终麻痹杨志的警惕心理,成功劫取“生辰纲”。思想倾向:赞扬了起义者的智慧和力量,揭示了人民群众同统治阶级之间尖锐的矛盾。

解析:以上文段主要写杨志与晁盖等人的斗智斗勇,有条理地侧重概括吴用等人如何智斗的过程即可;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智取生辰纲》优秀教案

21 智取生辰纲 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意思是说:三国多智士,梁山多勇夫。那么水浒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他们的计谋同样让人拍案叫绝。不信,我们就来学习《智取生辰纲》,领略一下梁山好汉的计谋,一起在文中体验众英雄是如何从杨志手中“智取生辰纲”的吧。 1.具体分析“智押”及“智取”。 2.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3.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4.学习本文精巧的构思。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我们周围许多同学都比较喜欢收集印有《水浒》中梁山一百单八好汉图像的精美画片,收集较全者往往引以为豪。我想,大家欣赏的不仅是画片,更主要的是佩服这些好汉的英雄豪气。虽然好汉们共聚梁山,但他们的出身、地位、命运、投奔梁山的动机却不尽相同。他们当中不乏武艺高强、具有一定教养的军官,青面兽杨志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学习杨志命运转折的关键一节。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读准下列字音 趱.行(zǎn) 虞.候(yú) 嗔.怪(chēn) 尴尬 ..(gān gà) 厮.(sī) 朴.刀(pō) 恁.地(nèn) 怨怅.(chàng) 兀.的(wù) 喏.喏连声(rě) 草芥.(jiè) 剜.口割舌(wān) 忒.认真(tuī) 舀.酒(yǎo) 啰唣.(zào) 面面厮觑.(qù) 聒.噪(guō) 晁.盖(cháo) 三阮.(ruǎn) 庵(ān) 2.理解下列词语 晓事:明白事理。 寻思:思索,考虑。 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 喃喃呐呐: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絮絮聒聒:絮絮叨叨,来回地说。 热不可当:热得无法抵挡。 出没:出现和隐藏。 分说:分辩。 勾当:事情。 死心塌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 3.作者简介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施耐庵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辞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一切技术

(完整版)中考物理光学专题复习

光学专题总复习 一、知识结构: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应用 u >2f u=2f v=2f 等大倒立实像 ———————— f <u <2f u <f ———————— 照相机利用物距 ,成 、 的 像的原理制成的。 幻灯机利用物距 ,成 、 的 像的原理制成的。 放大镜利用物距 ,成 、 的 像的原理制成的。 二、典型例题: 考点1:光源和光速 例1、太阳到地球之间的距离是1.5×10 8 km ,则太阳发出的光射到地球上需要的时间为 s 。 例2、 以下物体是光源的有( ) ①太阳 ②月亮 ③燃烧着的蜡烛 ④镜子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 考点2:光的直线传播 例3、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浓密的树荫下的太阳光斑 B. 教室屏幕上的投影 C. 你看到自己镜中之影 D. 树在水中的倒影 考点3:光的反射 例4、如图2-11所示,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那么这束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别是( ) A.40° 40° B. 40°50° C. 50°40° D. 50°50° 例5、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60。 角射到一深井口,现用一块平面镜反射使太阳光竖直向下射入深井中,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所成的夹角 ( ) A 75° B 60°。 C 15°。 D 45°。 例6、一条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若不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而使平面镜绕入射点转动45。 ,则反射光线改变的角度是 ( ) A 45°。 B 90°。 C 60°。 D 30°。 考点4: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例7、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迎着月亮走,地上 处是水,背着月亮走, 地上 处是水。(填“亮”或 “暗 ”) 例8、关于光的反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发生镜面反射时,每一条反射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眼睛和眼镜1、眼睛的作用相当于 透镜,眼球好像一架 ,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 、 的 像。 2、近视眼矫正前将光会聚在视网膜 (前或后),矫正时需要在眼睛前面放一个 透镜。 3、远视眼矫正前将光会聚在视网膜 (前或后),矫正时需要在眼睛前面放一个 透镜。

历年光学中考试题

历年光学中考试题 (07)2.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08)1.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09)2.图1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10)2.图2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图 1 人在屏幕上的影子 A 蜡烛通过小孔成像 B 荷花在水中的倒影 C 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D 图 1 D A B C 景物在镜中成像 手在墙上形成手影 山在水中形成“倒影” 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图 2

(11)2.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11)20.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照射到光屏上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等颜色组成的光带,这个现象说明白光是由 光组成的。 (07)18.一束激光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是35度时。反射角是________度。 (08)25.如图11所示,AO 为入射光线,ON 为法线。请画出入射光线AO 的反射 光线。 (10)30.小明利用如图16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请你解答以下问题: (1)该实验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是为了能确定 ,能比较 。 (2)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 和B ,是为了观察蜡烛B 是否与蜡烛A 所 成的像 。 (09)19.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10)17.矫正远视眼的眼镜的镜片应选用 透镜。(选填“凸”或 “凹”) (11)18.近视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选填“凸”或“凹”) (07)11.使用下列光学器材,其目的是使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A .放大镜 B .照相机 C .幻灯机 D .投影仪 图11 C B 图1 桥在 水中形成“倒影” 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鸽子在沙滩上形成影子 D 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A 图 16

部编9年级上册语文21 《智取生辰纲》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9年级上册语文21《智取生辰纲》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阅读课文,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说说吴用等人是怎样一步步“智”取生 参考答案: 为取得生辰纲,吴用等人做了周密的准备工作:他们打听到杨志运送生辰 之后,充分利用天时地利。天时方面,杨志一行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天气,一路疲惫不堪,而晁盖等人却以逸待劳;地利方面,晁盖等人选择树林茂密的山冈作为劫取生辰纲的地点,隐蔽而少有人行。 再次,吴用利用杨志一行的内部矛盾,巧设计谋。七人扮作卖枣子的客人,白胜扮作卖酒小贩,在黄泥冈“巧遇”杨志;七人与白胜唱双簧,讨价还价,麻痹杨志等人;晁盖等先吃掉一桶,以示无毒,进一步麻痹杨志一行;借舀酒,下毒的同时,完全解除了杨志等人的戒心。杨志等最终上当,被麻翻在地,晁盖等人乘机劫取生辰纲逃跑。 二、杨志是课文中着墨最多的人物。文中他处处小心,时时注意,最终还是中了吴用等人的计,丢失了生辰纲。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杨志言行的语句,说说他 参考答案: 课文描写杨志的语句,如: (1)五七日后……申时便歇。 (2)杨志赶着……逼赶要行。 (3)杨志也嗔道……这路上不是耍处!” (4)杨志道……谁敢五更半夜走?” (5)杨志跳起来……却理会!” (6)杨志大骂道……藤条要打。

丢失生辰纲的原因:(1)杨志没有处理好内部关系。军士、虞候、老都管对他无不怨恨。杨志深知押送生辰纲干系重大,为确保其安全不惜得罪众人,这种粗暴野蛮的行事方式、急功近利的心理导致他大失人心。“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杨志一行人内部矛盾重重,这就为失败埋下了深深的隐患。(2)吴用计高一筹,料事如神。杨志虽百般猜测、处处提防,吴用却能做到知己知彼、随机应变,使杨志一步步放松了警惕。杨志之智,更加衬托出吴用计策的高明。 三、小说围绕着生辰纲的争夺,采取了明暗结合的双线结构。同学之间讨论: 参考答案: 明线是杨志等人押送生辰纲,中计,丢失生辰纲;暗线是晁盖、吴用等人定计,劫取生辰纲。作用是:第一,相互映衬,凸显主题。为了突出“智取”,明线对杨志的精细和周密防范刻画得越细致,就越能衬托出暗线一方人物的智慧;第二,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对晁盖、吴用等人的行动采取暗线写法,让读者猜不透,造成悬念,直到最后由暗线转到明线,读者才恍然大悟。这就使故事更加曲折,增强了艺术效果。 四、这篇课文用的是元明期间的白话,还夹杂着当时的一些方言,其中有的词语,字面上跟现代汉语完全一样,但意思不同,如“计较”等。试从课文中把这类词语找出来,比较他们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参考答案: 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强人”,古:强盗。今:能独当一面,坚忍不拔,有所作为的人,如女强人。“去处”,古:地方。今:去的地方, 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古:遮蔽,躲藏。今:影子,名词。)我们胡乱 ..也买他这桶吃。(古:索性,干脆。今:任意;马虎、随便。) 那计较 ..都是吴用主张。(古:计策。今:计算比较;争论;算计、筹划。) 五、课外阅读《水浒传》中有关杨志的其他回目,写一篇《杨志小传》。

21智取生辰纲(优秀教学设计)

21智取生辰纲 教学目标: 1.巩固小说的有关知识:小说的概念及三要素。 2.了解《水浒》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倾向。 3.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学习以设置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4.引导学生走进古典文学名著,主动阅读古代优秀作品,在历史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紧扣人物的语言、行动,分析讨论杨志与晁盖、吴用等英雄是如何斗智斗勇的。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塑造方法,掌握文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文章题目“智取生辰纲”与这篇课文从杨志等人的角度叙述故事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 1.问题导读法:抓住题目“智取生辰纲”中的“智”字提问,引导学生作深入探究。 2.妙点寻踪法:在默读中圈点批注,让学生寻找文章构思或写作巧妙之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感悟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获得审美享受。课前准备:《水浒》有关知识和与杨志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一、新课导入: 宋江、林冲、吴用、武松、鲁智深……梁山一百单八好汉的故事在民间盛传不衰,人们佩服好汉们的英雄豪气,喜欢他们的侠肝义胆。梁山好汉们的出身、地位、命运、投奔梁山的动机并不相同,但最后他们却都上了梁山。今天我们先来认识其中的一位——青面兽杨志。 二、作者简介: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生平事迹不详,小说家。 《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讲述了以宋江为首的108位梁山好汉从起义到兴盛再到失败的整个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塑造了起义英雄群像。 三、整体感知课文: 1.“生辰纲”是什么? 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这些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是搜刮来的不义之财。 2.生辰纲是谁取走的?又是从谁的手里取走的?用怎样的方式取走的? 晁盖、吴用等八条好汉;杨志;智取。 3.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 明线——杨志押运生辰纲;暗线——晁吴智取生辰纲。 4.请大家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以人物的主要行动为归纳点,分别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明、暗两条线索的故事情节。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一枝是杨志押送生辰纲,这是明线:上路——中计——失纲 一枝是好汉智取生辰纲,这是暗线:定计——施计——劫纲 5.明、暗双线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接在一起? 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冈松树林。 四、课文精读: 晁、吴之“智”。

2018年中考物理基础复习--光学试题

2018年中考物理基础复习--光学试题 1、下列诗句中与其蕴涵的物理知识相对应正确的是() A、“湖光映彩霞”—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B、“夜半钟声到客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C、“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D、“看山恰似走来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生活中的光现象丰富多彩。如图1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 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成像规律与该实验现象的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潜望镜 4、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 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 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 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C.烛焰位于b点时,成等大倒立的实像 D.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虚像 5、在课外小实验活动中,小明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物理课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小丑图片(圆圈中的小丑图片与课本中的小丑图片实际大小相等),如图所示,他所看到的虚像是图中的_________(填写字母符号). 6、如图所示,小赵同学手拿时钟站在平面镜前,则() A.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 B.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大 C.时钟指示的时同是2点正 D.时钟指示的时问是10点正 7、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个凸透镜前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若把蜡烛从原来的位置向此透镜方向移动20cm,则此时蜡烛经该透镜所成的像是()A.放大的虚像 B.等大的虚像C.缩小的实像D.缩小的虚像 8、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9、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视网膜。给凸 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 “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

中考光学试题集锦

中考新宠──生活中的“光与影” 1.(09平原会考)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A.立竿见影 B.一叶障目 C.鱼翔浅底 D.三点对一线 2.(09益阳)下列叙述中的“影”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 C.湖光倒“影” D.形“影”不离 3.(06咸宁)“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到井里去了!”……(如图所示)。关于井中月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井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B.井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C.井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D.井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 4.(2010宿迁).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5.(2010年东营)下列现象,能用光的反射现象解释的是() 6.(2010金华)如图的手影表演的光学原理是()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平面镜成像 D.光在同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7.(2010连云港)2010年1月15日出现一次日食现象,连云港市可以观察到日环食这一天文奇观,以下关于日食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的折射现象 B.光的反射现象 C.光的色散现象 D.光的直线传播 8.(2010湖洲)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人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 A.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 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 9.(2010咸宁)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B) 10.(09黄冈)光盘是用激光在反光铝膜上刻出凸凹的音槽来记录音像信息,外表是一层平滑透明的保护膜。如图是一张放在阳光下的VCD光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中考物理光学专题强化训练试题

光学专题强化训练 1.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2.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总结的三个实验结论如表1,其中正确的是() A 、实验1 B 、实验2 C 、实验3 D 、实验2和实验3 3. 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可以用光的反射原理来解释的是( 4. 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来 A B C D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红外夜视仪是利用紫外线来工作的 B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C .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来矫正视力 D .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凸透镜 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 处于图5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 理可以制成。() A .幻灯机 B .照相机 C .放大镜 D .潜望镜 7.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开启、关闭及频道转换,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电视机的光是() A .红光 B .红外线 C .紫光 D .紫外线 8.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从高空向地面照相,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 mm ,则胶片到镜头的 距离() A .大于100 mm B .等于50 mm C .小于50 mm D .介于50 mm 和100 mm 之间 9.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40cm 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成的像一定时()m] A .放大的虚像 B .放大的实像 C .缩小的虚像 D .缩小的实像 10.下列各图中,对现象或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12. 实验室里某凸透镜的焦距是8cm ,把物体放在距该凸透镜10cm 处,则物体通过该凸透镜成的像是 A. 正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倒立、缩小的实像 13.自然界的美经常令人陶醉。如图1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14.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15. 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关 .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 .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D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在玻璃板后成一实像16.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 .蜡烛的正立像 B .蜡烛的倒立像 C .三角形光斑 D .圆形光斑 17.下列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通过玻璃观赏白鹤水下奇观 B .小鸭在水中看见自己的像 C .阳光透过树林时留下树的影子 D .岸边植物的倒影 C B 图1 桥在水中形成“倒影”放大镜把文字放大鸽子在沙滩上形成影子 D 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A

2019中考物理单元练习经典题集-光学作图

2019中考物理单元练习经典题集-光学作图 1、光的反射 A、反射光路图 【典例解析】 例1、如图1所示,电视遥控器对着天棚也能调控电视机。图中从A点发出的光经天棚MN反射 后入电视机的接收窗口B,试画出其光路图。 图1答图1 解析:从A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天棚〕反射后射入B点,要准确地画出这一光路图,就要找A点〔或B点〕的像,然后确定入射点O,最后完成光路图,这种作图法不需要画法线。 答案:如答图1所示 【专题训练】 1、如图2所示的AB、CD,是同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试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用作图方法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 2、如图3是某吸音室墙壁上的楔形物体 〔1〕请作出图中光线在楔形物之间的反射路径〔仅作两次〕 〔2〕根据你的作图,吸音室墙壁做成这种形状的目的是。 3、如图4所示,一束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到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的反射光线。 B、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原理图 【典例解析】 例1:如图5所示,S,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MN中的像,S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画出平面镜MN,并完成光线SA的光路。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连接S和S,两点,再作SS,和垂直平分线,那么S,

所在一侧要画杨阴影线,在作SA 的反射光线时,由于已经有了像点S ,,所以反射光线就不再画法线了。 答案:如答图5所示 例2、如图6所示,MN 是一平面镜,S 是镜前的一点光源,试根据作图确定人眼能观察到点光源S 经平面镜所成的像的范围。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首先作出S 的像S ,,人眼能观察到像S ,的范围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连接S ,M 、S ,N ,并延长,如下图,A 、B 所夹的范围即为所求。 答案:如答图6所示 【专题训练】 1、请在图7中画出光线AO 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2、如图8B 为隧道中的一堵墙,墙的左侧有一激光器〔图中未画出〕,它发出一束激光经平面镜MN 反射后恰好经过A 点,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一条符合要求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②成像规律图 【典例解析】 例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9中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MN 中所成的像A ′B ′。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概括为物与像成轴对称。成像特点要在图中反映出来: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物与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用垂直符号表示;成虚像用虚线表示。 答案:如答图9所示。

初中物理光学测试题

八上物理光学测试(二)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流传着许多朗朗上口的诗句,在我们鉴赏这些忧美诗句的同时,常常能体会出其中 蕴含的物理知识,对下列几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湖光映彩霞”一―的反射现象 B ?潭清疑水浅”一一的折射现象 C.风吹草低现牛羊”一―的直线传播D ?天在清溪底”一―的折射现象 2?下列叙述中的影”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 C.湖光倒影” D.形影”不离 3?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 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 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9?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 A ?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B ?图②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C. 图①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D ?图②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10?用不透光的纸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出现的像与不用纸遮住透镜形成的像区别是() A、像的上半部分消失 B、像的下半部分消失 C、像全部消失 D、仍有原来大小的像,但亮度变暗 二、多项选择题:(每个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1 ?下列光的应用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 ① 4?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b) A. 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C?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D?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5?—架飞机在离湖面2000米的空中飞行,湖水深20米,那么水中飞机的像离湖面的距离为( A. 2000米 B. 2020米 C.1980米 D.湖水太浅成不了像 6?把下图甲所示的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 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 像。这个像是下图乙中的()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因而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总是缩小的 C. 无论物体离平面镜远或近,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始终不变 D. 凹面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凸面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8?下图画出了光线射到空气与水界面处发生折射和反射的四幅光路图,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 (d) )

2017中考光学提高题

2017中考光学提高题 一、选择题 1. 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 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 A.全身呈蓝色 B.全身红色 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 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2. 人在水中看岸上的东西要变得高大,图1中描述这一现象的四幅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 3.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是( ) A .用光亮的金属勺的背面照脸看到的像 B .平静湖面上看到岸边景物的倒像 C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 D .日食和月食现象 4.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人靠近镜面时,像不变,像到镜面距离变小,人看像时视角变大。 B .人靠近镜面时,像变大,像到镜面距离变小,人看像时视角变大。 C .人远离镜面时,像变小,像到镜面距离变大,人看像时视角变小。 D .人远离镜面时,像不变,像到镜面距离变大,人看像时视角不变。 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2所示时,恰 好在屏上能看到烛焰缩小的像,由此可判断凸透镜的焦距( ) A .小于9厘米 B .大于9厘米 C .等于9厘米 D .大于9厘米而小于18厘米 6.如图3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想使 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着竖直方向落下,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应为( ) A .300 B.450 C .600 D .900 7.光线由空气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再由玻璃砖射入空气,图4所示是几种可能的光路 图,O 点是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指出哪些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 ( ) 图2 图3 图4 图5

最新智取生辰纲优秀教案

21智取生辰纲 1.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本人物形象,学习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 2.了解作品双线叙事线索的结构艺术。 3.感受文本“白话”语言特征,简要了解《水浒传》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地位。 4.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北宋年间,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荒凉之地黄泥冈,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重特大抢劫诈骗事件。当时北京大名府梁中书为了给远在首都东京的岳父大人蔡太师送生日礼物,派杨志带领一批训练有素的“特警”护送十万生辰纲,结果却被以晁盖、吴用等为首的一批犯罪分子中途劫走!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八九百年过去了,人们不仅不痛恨这伙“诈骗抢劫团伙”,反而对他们十分崇拜,津津乐道,尊称他们为英雄!这是为什么呢?欲知晓答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智取生辰纲》一文。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与作品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本名彦端,今江苏兴化人。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辞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一切技术无不精通,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闭门著述,最终写成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关于《水浒传》的作者是否只是施耐庵一人,学界尚有争议。明嘉靖时人高儒的《百川书志》云:“《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因此,也有人认为《水浒传》为施耐庵与罗贯中的合著。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

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小说真实地描写了起义斗争的发展过程:从个人发展到集体反抗,从分散斗争到有组织的斗争,以及起义失败的结局。 目标导学二:梳理情节,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大体把握故事内容,并在浏览的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文题中的“生辰纲”是什么东西?“智取”的人是谁?为何称作是“智取”? 明确:生辰纲是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都是搜刮百姓血汗钱的不义之财;智取的人是晁盖、吴用等八条好汉;因取生辰纲的过程中巧用计谋,故称智取。 2.梳理情节,给文章划分结构。 明确:按小说故事情节发展,可将文章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故事发生(开头至“今日天下怎地不太平”)杨志押送生辰纲。 第二部分:故事发展(“杨志却待再要回言”至“唱道:……楼上王孙把扇摇”)七雄贩枣蒙杨志。 第三部分:故事进一步发展(“那汉子口里唱着”至“也这般啰唣”)白胜设计诱官军。 第四部分:高潮(“那对过众军汉见了”至“自下冈子去了”)杨志无奈买白酒。 第五部分:结局(“只见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至“挣不动,说不的”)杨志误失生辰纲。 第六部分:尾声(最后一段)吴用智取生辰纲。 概括性梳理,可将全文划分为两部分。 前一部分:写杨志与老都管、虞候及众军士的矛盾。杨志为了应付不测处处小心,事事留意。行路策略由趁凉行路至“人家渐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带的天热行路。期间对下属不讲究方式方法,“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军汉们“雨汗通流”,苦不堪言,怨声载道。与兵士、老督管、虞候的矛盾层层升级。 第二部分:该部分为全文的高潮,写杨志、晁盖等人的智取生辰纲。吴用利用酷热难耐的天气以及杨志一行口渴的现状,于是设计在酒中下蒙汗药,通过多种手段诱使杨志放松警

中考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经典压轴题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 1.小明的爸爸身高1.80m,小明现在身高1.68m,而妈妈身高1.72m。如果他们全家人的眼睛到头顶的距离均为10cm,为了让全家人都能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镜子的下边缘需离地高度不能高于() A.0.9m B.0.84m C.0.96m D.0.79m 【答案】D 【解析】 【详解】 人眼与像中眼睛连线,人眼与像中脚连线。图中A点为平面镜最低点,最低点高度为人眼离地面的高度的一半,三人中小明身高最小,要求平面镜高度最低,应按小明来计算,小明眼睛高度为158cm,所以镜子下边缘离地面最多不能高于 158cm =79cm=0.79m 。 2 故选D。 2.如图是用手机、凸透镜和纸盒制成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画面放大投射到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透镜表面有一只小虫,墙上能看到小虫的像 B.眼睛贴近透镜向纸盒里面看,能看到手机画面放大的像 C.要使墙上的像变大一些,应将手机靠近透镜,同时使透镜离墙远一些 D.要使看到的像更清楚,应将手机屏幕调亮一些,使周围的环境暗一些 【答案】C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A .投影仪的成像条件是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而小虫在透镜表面,意味着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则不能在墙上成像,故A 错误; B .投影仪所成的像与透镜的距离较大,若眼睛贴近透镜,则无法观察到清晰的像,故B 错误; C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将手机靠近透镜相当于将物体靠近透镜,那么像会变大,且像距变远,所以应将透镜离墙远一些,故C 正确; D .将手机屏幕调亮,是让物体本身光线更强,成像更清晰,而环境暗一些可避免环境光线对成像的影响,故D 正确。 故选CD 。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B .该透镜的焦距满足8cm < f <15cm C .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后,光屏上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 D .将蜡烛和光屏同时远离凸透镜,可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题可知,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物距大于像距,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原理相同,故A 不正确; B .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外,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 2f v f >>,2u f > 即 216cm f f >>,30cm 2f > 可得 16cm 8cm f >>,15cm f < 则 8cm 15cm f << 透镜的焦距满足8cm 15cm f <<,故B 正确; C .由光路可逆原理可知,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后,光屏上能承接到清晰的像,故C 项不正确; D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光屏要靠近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故D 项不正确。

中考光学易错题偏难锦集.doc

光学部分易错题锦集 【例 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在所有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是3108 m/ s B.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D.光只在真空中才沿直线传播 【例 2】小明将易拉罐的上部剪去,蒙上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B.它的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规律 C.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不变时,物体离得越远,像就越小 D.在物体距小孔不变时,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 【例 3】当太阳、水星、地球运行到一条直线上时,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太阳上有一个小黑斑在缓慢地移动,这种现象称为“水星凌日”,是难得一见的天文现象,下列关于该现象的说法正确的 是() A.小黑斑是水星在太阳上的影子 B.小黑斑是由于水星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一部分光线而形成的 C.小黑斑是水星在太阳上形成的像 D.小黑斑是地球在太阳上形成的像 【例 4】(能力提高)日偏食的时候,在枝叶繁茂的大树下的地面上,我们看到阳光透过树叶间缝隙照在地上的光斑,其形状是() A.圆形B.月牙形C.树叶形状D.各种不同规则的形状 【例 4】在暗室的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正对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例 5】如图所示,两块平面镜相交成60°角,一束光线AO 射到其中一块平面镜上, 经两次反射,要使最后反射回去的光线与AO 重合但方向相反,则入射光线 AO 与镜面的夹角 a 必须为() A. 30°B. 60°C. 45°D. 90° 【例 6】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40 角,要使太阳光经平面镜反射,反射光沿水平方向传播,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所成的角度(锐角)是() A.20或40B.40或70C.20或70D.只能20 【例 7】用笔尖垂直地接触平面镜,笔尖的像距笔头10mm, 则镜子玻璃的厚度是() 【例 8】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间的距离应为5m.现在由于屋子太小而使用一个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如图,那么人到镜子的距离应为_____. 【例 9】游泳池边梳直墙上有一只挂钟,某同学看到了水面下挂钟的像如图所示,挂钟指示的时间是 点分.

第21课《智取生辰纲》

智取生辰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嗔”“歇息”“干系”等字词的音形义。 2.掌握白话小说的有关知识。 3.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了解作品的双线叙事线索的结构艺术。 2.分析杨志的思想性格,掌握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 3.学习本文环境描写的艺术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杨志押运的运送生辰纲的队伍中的矛盾导致生辰纲被劫走,而晁盖等人则筹划细致、分工合作、团结一心,最后巧夺生辰纲的正反对比中引导学生分析杨志失败的原因,培养团结协作、关爱他人的品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学习本文环境描写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分析杨志的思想性格,掌握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意思是说:三国多智士,梁山多勇夫,那么水浒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他们的计谋同样让人拍案叫绝。不信,我们就来学习《智取生辰纲》,领略一下梁山好汉的计谋。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施耐庵的生平事迹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传说生于1296年,死于1370年。原名耳,后名子安,字耐庵。钱塘人,又一说扬州。曾在钱塘为官二年,因与当权者不合,弃官还乡,闭门著书。又传,曾参加元末在苏州起义的张士诚军,因目睹朝政腐败,遂作《水浒传》以抒胸中之愤。 《水浒传》明代长篇章回白话小说,它的作者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所作。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小说真实地描写了起义斗争的发展过程:从个人发展到集体反抗,从分散斗争到有组织的斗争,以及起义失败的结局。《水浒传》的艺术成就很高:首先,在结构上注意整体与局部的结合。每一位好汉走上梁山的道路都是独立的,但这种局部的独立反抗又成为整体的一部分。其次是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再次,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切合其身份、地位和性格特点。

初中物理光学习题精选

初中物理-光学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通用光的反射规律解释的是 2.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个凸透镜前某个位置,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放大的像,那么蜡烛位于此凸透镜的 A.焦距以内 B.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二倍焦距处 D.二倍焦距以外 3.小明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换,则 A.光屏上有倒立、缩小的实像B.光屏上有倒立、放大的实像 C.光屏上有正立等大的虚像D.光屏上没有像 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B.人在河边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 C.“海市蜃楼”奇观 D.太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在地面上留下光斑 5.如右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人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A.向左移动后静止 B.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 C.向右移动后静止 D.仍在原来位置 6.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 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像会变大 D.老年人通过放大镜看书,看到的字的实像 7.在下面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得折射现象得是 A.小孔成像B.用放大镜看地图 C.天鹅在水中形成倒影D.在潜望镜中观察倒景物 9.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从高空飞机上拍摄到的画面,若用一镜头焦距为60mm的相机在高空拍照,此时胶片到镜头的距离 A.大于120mm B.恰为60mm C.小于60mm D.略大于60mm 10.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立竿见影B.在河岸上能看到水中游动的鱼 C.树木在水中形成倒影D.阳光照射浓密的树叶时,在地面上出现光斑

光学: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与经典考题

XUYIJIA:初中科学--光学知识点归纳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3、光速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线 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一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理解: (1)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 (2)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3)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8、两种反射现象 (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 (2)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2)像和物的大小(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1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3、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2)平面镜成像(3)潜望镜 六、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2、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抽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6、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如图)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如图)

2016中考物理光学专题复习试题

1、 光源是 的物体,常见的光源有 2、 光在真空中的光速是 km /s ,合 m /s 。 3、 光在不同的介质中速度是不同的: _ v 空气 v 水 v 玻璃。 4、 白光经三棱镜分解后,形成: 七色按 序排列的彩色光带叫光谱。这说明 不是单色光。 5、 红外线和紫外线 6、 色光的三基色是:红、 —、蓝。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 —、蓝。 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 7、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 直线传播。 8、 光在传播途径中斜射到不同或不均匀介质表面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1、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和入射光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和入射光分居 于 的两侧,反射角 入射角。 2、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 平面镜成像:成的是 像,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成像特点简记为: 成 大的、 立的、对称的、 像。 4、 平面镜应用:潜望镜、穿衣镜、自行车尾灯等。 5、 凸面镜:能使平行光线发散,应用:汽车后视镜、街头转角处的反光镜等。 凹面镜:能使平行光线 ,应用:太阳灶、牙医的头镜、手电筒的反光装 置等。 6、 反射光路可逆。 1、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和入射光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和 分居于 两侧,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时:折射角 入 射角,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 入射 角。 2、 不经光学仪器的自然的折射现象所成的像,一般为虚像。如:岸上观鱼、 池水“变 、水中的筷子“弯折”、海市蜃楼等,人所见都是虚像。 3、 折射光路可逆。 4、 凸透镜、凹透镜等光学仪器都是应用光的折射原理磨制成的。 1、 中间 _边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透镜叫凸透镜,它对光线有 __________作用 2、 凸透镜的几个要素:主光轴、光心 ____________ 0、 F 、 f 、 (物距u : ,像距v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中间 _边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透镜叫凹透镜,它对光线有 __________作用。 4、 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_________________ (1)过光心的光线 , (2) 过焦点的光线 , (3)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 5、 凸透镜成像原理:光的折射。 6、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 、知识结构: 《光 学》 光的基本知识 光 的反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