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2-2011江苏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分离版)

2002-2011江苏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分离版)

2002-2011江苏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分离版)
2002-2011江苏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分离版)

200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中学类)试卷

一、选择题

1.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A、1903年

B、1913年

C、1914年

D、1900年

2.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对应的年龄是

A、2至7岁

B、11至15岁

C、7至11岁

D、0至2岁

3.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A、社会自我

B、心理自我

C、生理自我

D、精神自我

4.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认知方式是

A、场依存性

B、场独立性

C、冲动型

D、沉思型

5.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

A、奥苏伯尔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

6.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A、线性关系

B、正U型关系

C、倒U型关系

D、平行关系

7.掌握学习要求学生达到完成

A、70%

B、90%

C、70—80%

D、80—90%

8.“信息加工学习论”的提出者是

A、加里培林

B、罗杰斯

C、马斯洛

D、加涅

9.在教育心理学中教学目标是指

A、预期教师教学达到的目标

B、预期学生教学后达到的目标

C、教学内容目标

D、学习内容目标

10.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作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

A、合作学习

B、发现学习

C、情境教学

D、指导教学

11.让学生按照各自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属于

A、愉快教学

B、个别化教学

C、情境教学

D、理想化教学

12.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

A、前后一样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

D、没有规律

13.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教学方法是

A、变化

B、改变

C、变式

D、突出

14.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同时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表明儿童认知水平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1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把认知与审美列入

A、安全需要

B、自我实现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生理需要

16.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17.先行组织者技术常用于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个别化教学

D、掌握学习

18.按照学习迁移的性质可以分为

A、积极与消极迁移

B、纵向与横向迁移

C、普通与特殊迁移

D、顺向与逆向迁移

19.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中学习的第三个阶段是

A、转化联单

B、获得

C、评价

D、同化

20.掌握学习的提出是由心理学家

A、加涅

B、奥苏伯尔

C、布鲁姆

D、布鲁纳

二、填空题

1.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中,对行为目标陈述要求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具体目标、二是产生条件、三是行为标准。

2.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3.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4.学习与教学的要素有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5.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发展心理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称之为心理准备。6.儿童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三个方面。

7.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称之为态度。

8.动机有激活、指向和强化三个基本功能。

9.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项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之为自我效能感。10.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经验对其他学习活动的影响。

11.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称之为知识。

12.个体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称之为心智技能。

13.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称之为学习策略。

14.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称之为教学评价。

15.影响课堂管理的主要因素有班级规模、教师的领导风格、班级的性质和对对教师的期望。

16.品德的心理结构主要有三个成分,它们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17.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能力或特性称之为创造性。

18.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称之为问题解决。

19.元认知的策略主要有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

20.在学习达到刚好记忆水平以后再进行的学习称之为过度学习。

三、简答题

1.简述“最近发展区”及其教学意义。2.简述布鲁纳的学习观。

3.简述知识学习的作用。4.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有哪些特点?

5.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四、论述题

1.论述怎样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2.举例说明可通过哪些措施促进学生记忆效果的提高。

2003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中学类)试卷

一、选择题

1.中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

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下位学习(类属学习)

D、上位学习

2.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

A、组织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复述策略

3.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

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以后

C、20世纪60到70年代末

D、20世纪90年代起

4.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A、前运算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是

A、2岁

B、4—5岁

C、4岁

D、6岁

6.“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宜的心理学解释理论是

A、强化说

B、认知失调论

C、从众说

D、观察学习理论

7.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

A、场依存性

B、场独立性

C、冲动型

D、沉思型

8.先行组织者(用于接受学习)教学策略是给学习者提供A、图表B、新知识C、认知框架D、以上都对

9.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倾向成分

D、认知与情感成分

10.以概念同化的学习方式获得概念主要发生在

A、学龄期

B、学前期

C、成人

D、以上

11.奥苏伯尔的同化模式中,总结性同化又称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12.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A、积极作用

B、消极作用

C、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

D、没有作用

13.儿童能运用表象来表现他们的世界所发生的事并能据此进行想象,从而获

A、动作表征

B、符号表征

C、映象表征

D、表象

14.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最新获得的能力

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15.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是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认知策略

D、动作技能

16.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的解释是A、痕迹消退说B、动机说C、同化说D、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17.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

18.“杀鸡吓猴”的教育效应最易被解释的现代心理学理论是A、强化原理B、认知失调说C、从众说D、观察学习说

19.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

A、学前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20.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二、填空题

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等。

2.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依从、、内化三个阶段。

3.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的科学。

4.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发展心理水平对新的学习的和适应性称之为。

5.儿童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监控三个方面。

6.动机有激活、指向和三个基本功能。

7.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项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之为。

8.心理发展有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和。

9.尝试与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效果律、练习律和。

10.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三个过程。

11.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称之为。12.影响课堂管理的主要因素有班级规模、教师的领导风格、班级的性质和。

13.品德的心理结构主要有三个成分,它们是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

14.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能力或特性称之为。

15.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称之为。

16.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是。

17.在学习达到刚好记忆水平以后再进行的学习称之为。

18.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称为。

19.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称为。20.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称为。

三、简答题

1.简述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2.简述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3.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

4.简述教学目标的功能。5.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主要措施。6.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四、论述题试论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措施。

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2.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3.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行为

4.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5.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6.认知策略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

7.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

8.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的不同,福勒和布朗将教师的成长历程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9.问题解决是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

10.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

三、名词解释

1.学习策略2.观察学习3.先行组织者4.学习动机5.程序性知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 2.简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简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的类型。4.简述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5.简述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五、论述题

1结合实例谈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2谈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开展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

3试论述有意义学习的主要条件。

2004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中学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行为反应,巴甫洛夫称其为

A、刺激泛化

B、刺激比较

C、刺激分化

D、行为强化

2.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动机律

D、效果律

3.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本人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强化,但通过观察他人某种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的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将这种现象称为

A、内在强化

B、负强化

C、替代强化

D、无意强化

4.发现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A、布鲁纳

B、加涅

C、奥苏伯尔

D、苛勒

5.先于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是对新学习材料的简化与概括,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的作用,这种学习内容的组织技术或教学策略叫

A、先行组织者

B、认知结构

C、比较性组织者

D、固定点

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

A、模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想象直观

7.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A、变式

B、比较

C、概括

D、抽象

8.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针对所学内容画出网络关系图,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元认知策略

B、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9.根据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被称为天才的人,其智商必须超过

A、100

B、120

C、140

D、130

10.将教学目标由低到高依次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的心理学家是A、加涅B、桑代克C、布鲁纳D、布卢姆

11.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叫A、能力B、气质C、性格D、习惯

12.首倡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13.少年期的年龄一般在

A、6、7岁—11、12岁

B、11、12岁—14、15岁

C、8、9岁—16、17岁

D、6、7岁—14、15岁

14、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A、桑代克

B、贾德

C、奥苏伯尔

D、布鲁纳

15、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

A、教学过程之前

B、学生毕业时

C、教学过程之后

D、教学过程之中

二、填空题:

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编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由此确立了教育心理学的独立体系。

2.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生命早期的某一时期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很小或几乎没有影响,这一时期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关键期。

3.元认知指学习者对认知的认知,一般认为它包括对自己作为活动者的认识、对任务的认识和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

4.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测验量表有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和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量表。

5.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维果斯基。

6.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

7.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由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三个方面构成。

8.在认知风格中,与“场独立”相对的认知风格(方式)叫。

9.作为学习动机的基本构成要素,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叫。

10.学生学习了m(a+b)=ma+mb后,错误地得出lg(a+b)=lga+lgb,这在迁移心理学中称。

11.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的过程。

12.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情感、态度、行为、品德等方面是通过对社会环境中他人的观察模仿而获得的,因此,教师的榜样对学生的发展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13.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经过认知阶段,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14.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1989年,又在健康的涵义中增加了的健康。

15.心理学家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三个发展阶段。

三、判断题

1.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儿童开始形成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的最早心理发展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

2.与学习动机中其他内驱力相比,附属内驱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降低。

3.阿特金森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通过研究发现,力求成功者更容易选择非常容易的任务。

4.儿童的道德发展经历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发展过程。

5.给定信息与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叫问题。

6.一般迁移是指学习者所掌握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学习态度的迁移。

7.负强化与惩罚是两个不同含义的概念。

8.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记忆效果最好。

9.功能固着是一个人意志坚定的表现。

10.测验的效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和一致程度。

四、简答题

1.简述教学中的感知规律。

2.简述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

3.简述性格的基本特征。

4.简述学习动机的成败归因理论。

5.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五、论述题试述加涅提出的“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1.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2005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中学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先行组织者”策略是一种的教学技术。

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的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2.按照自我意识发展理论,生理自我成熟的年龄是

A、7岁

B、3岁

C、12岁

D、18岁

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维果斯基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

4、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行为和

A、道德素质

B、道德情感

C、道德修养

D、道德学习

5、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

A、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

B、教学媒体

C、教师的爱好

D、“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6.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B、正迁移与横向迁移

C、普通与特殊迁移

D、顺向与逆向迁移

7.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8.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

9.态度与吕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10.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线性关系

B、U型关系

C、倒U型关系

D、平行关系

11.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学生

B、人和动物

C、动物

D、儿童

12、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念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13.“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A、创造性

B、学习迁移

C、发现教学法

D、认识发生论

14.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教学促进智力发展的最佳途径是( b )

A、发展认知结构说

B、习得三类知识

C、培养认知过程品质说

D、认识发生论

1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二、填空题

1.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心向与定势。

2.个体克服障碍、施展才华、力求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和趋势的内在动力称为

3.无认知控制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

4.概念学习的心理机制主要有两种,一是概念形成,一是。

5.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生理自我、和心理自我三个阶段。

6.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将知识分为和程序性知识。

7.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为智慧技能、认知政略、言语信息、和态度五个方面。

8.马斯洛得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最高级的是需要。

9.从动机的生理基础来看,机体机最佳水平应是程度的激活或唤起,此时对学习具有最佳效果。10.皮亚杰认为,守恒是阶段儿童具备的能力。

11.归因理论是从来阐述行为动机的。

12.影响学习准备的最主要因素是和学习。

13.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人。

14.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三个过程。

15.完形——顿悟说认为完形是一种结构,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

三、判断题

1.斯金纳认为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2.将学习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百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4.人格障碍是后天教养的结果。

5.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6.实物直观的伏势在于容易突出事物的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

7.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8.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所有的初中学性都达到了形式运算阶段。

9.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10.听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既是意义学习,也是有指导的发现学习。

四、简答题1.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简述奥苏伯尔关于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理论。

3.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4.简述学习策略的四个特征。

5.简述有效进行知识概括的基本方法。

五、论述题

1.试论述学习动机激发的主要方法。、

2.试论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

3、形成问题表征是解决问题过程中()阶段的任务。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4、以命题形式进行思维、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理、思维具有可逆性和补偿性以及灵活性的儿童处在皮亚杰所认为的认知发展阶段中的()。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试误学习中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反应后获得满意的结果,则联结会增强,而得到烦恼的结果,联结会削弱,这是学习的()的基本涵义。

A、练习律

B、效果律

C、重复律

D、准备律

6、在加涅按学习结果所做的分类中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是()。

A、智慧技能

B、言语信息

C、认知策略

D、动作技能

7、技能是通过()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A、学习

B、记忆

C、练习

D、灵感

8、主要用来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之类问题的知识称作()。

A、陈述性知识

B、感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理性知识

9、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这从迁移性质上说叫做()。

A、正迁移

B、水平迁移

C、负迁移

D、垂直迁移

10、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叫做()。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11、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等由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叫()。

A、外部动机

B、近景动机

C、内部动机

D、远景动机

12、对学习结果给出主观上的判断和解释,这是()。

A、教学分析

B、测量

C、测验

D、教学评价

13、10岁以后儿童的道德判断主要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这称为()。

A、自律道德

B、主观道德

C、他律道德

D、客观道德

14、个体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表明了其发散思维的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创性

D、敏捷性

15、对知识的记忆属于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中()的目标。

A、情意领域

B、情感领域

C、动作技能领域

D、认知领域

二、填空题

16、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和控制的作用。

17、强化有正强化和之分。

18、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呈负加速型。

19、儿童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不平衡性和差异性。

20、迁移现象广泛存在于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中。

21、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的需要。

22、有效的自编测验要求具有信度、和区分度。

23、课堂气氛分为积极的、和对抗的三种。

24、心理评估有两种模式:疾病模式和。

25、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的联系。

三、名词解释

26、皮格马利翁效应:27、学习准备:28、元认知:29、自我效能感:30、行为目标:

四、简答题

31、广义的学习有哪些特点?32、简述合理复习的策略?33、学习策略有哪几个特征?

34、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是什么?35、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哪些?

五、论述题

36、请说明三种直观形式各自的特点并简单谈谈如何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

37、请阐述教师利用榜样进行品德教育时应注意的问题?

38、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关系的原理谈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2006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中学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遗忘曲线变化程度是

A、前后一样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

D、没有规律

2.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

A、变化

B、改变

C、变式

D、突出

3.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同时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表明儿童认知水平处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4.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A、1903

B、1913

C、1914

D、1900

5.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A、社会自我

B、心理自我

C、生理自我

D、精神自我

6.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

A、奥苏伯尔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

7.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并做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

A、合作学习

B、发现学习

C、情境学习

D、指导学习

8.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9.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个别化学习

D、掌握学习

10.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A、正与负迁移B、纵向与横向迁移C、普通与特殊迁移D、顺向与逆向迁移

11.布鲁纳的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是A、转化B、获得C、评价D、同化

12.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主要依据

A、知识与技能学习得的心理过程

B、知识与技能的心理特征

C、知识向技能转化的规律

D、知识学习情境与其则两情境的变化程度

13.下列哪项属于认知的实例

A、学生在考试之后能准确的预测自己的

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

D、利用复述策略记忆

14.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习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牢记住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1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得行为,最合适得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得适当时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和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2.元认知控制包括计划策略、和调节策略。

3.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的交叉学科。

4.我国心理学家在研究国外模式基础上,提出了问题解决的一般认识过程模式,这一过程分为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和体验假设。

5.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系统是由学习过程,和评价与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的。

6.我国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分类是、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7.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少年期的年龄范围是。

8.规则学习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发现学习和。

9.问题的三个基本成分,给定、和目标。

10.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焦虑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

三名词解释1.学习准备:2.心理发展:3.创造性:4.知识:5.学习策

四、简答题

1.简述学习迁移的作用?2.简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3.简述最近发展区概念及其意义?4.简述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5.简述学校情境中成就动机的构成?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论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2.论述知识学习的作用?

3.论述青年期的心理特点?

2007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中学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是

A、教学心理学

B、教师心理学

C、教育心理学

D、学习心理学

2.正常的中学生心理发展总是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是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又往往存在千差万别,这反映了中学生心理发展的

A、连续性

B、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顺序性

3.“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提出者是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班杜拉

C、弗洛依德

D、维果斯基

4.根据加涅的学习层级结构理论,他认为最复杂、最高学习水平的学习类别是

A、言语联结学习

B、解决问题学习

C、规则学习

D、概念学习

5.在下列四个选项中,不属于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

A、接近律

B、效果律

C、练习律

D、准备律

6.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我们可以把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

A、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

B、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C、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D、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

7.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并将人格发展分为

A、八个阶段

B、五个阶段

C、四个阶段

D、三个阶段

8.如果学生已经掌握了“哺乳动物”的相关知识,现在来学习“鲸”,当教师告诉学生“鲸”是一种哺乳动物时,学生很快就能知道“鲸”具有某些特点,这种学习是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观察各种实物、演示各种实验,或者到工厂等地方开展实地观察访问等,这种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属于

A、实物直观

B、模象学习

C、言语直观

D、变式直观

10.心智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在四个选项中,不属于心智技能的是A、阅读技能B、运算技能C、运动技能D、记忆技能

11.柯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方法是

A、对偶故事法

B、两难故事法

C、临床法

D、观察法

12.“嗯,我懂!”、“我能体会!”、“请继续讲!”、“原来如此!”,采用如此之类的语言与学生开展的评估性会谈属于会谈的

A、倾听技术

B、面质技术

C、询问技术

D、鼓励技术

13.在一门课程或者某项教学活动,如一个单元、章节等结束时,教师通常会对这个教学过程进行测定。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A、形成性评价

B、标准参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14.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以下呈现的四个选项,属于新教师表现出来的教学活动特点是

A、教学的细节方面由学生的行为决定

B、课堂规则明确并能坚持执行

C、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并能灵活运用

D、课后评价集中关注上课的有效性

15.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最首要的环节是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二、填空题

2008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中学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所选项前的字母标号填在题目右下角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关于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事件中,属于初创时期发生的事件是

A、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B、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的成果,大大扩充其内容

C、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教育心理学自此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

D、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研究与应用

2.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看来,中学生的认知发展属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根据加涅的学习层级分类理论,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中的学习属于

A、信号学习

B、刺激——反应学习

C、连锁学习

D、辨别学习

4.“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

A、马洛斯

B、班杜拉

C、加涅

D、阿特金森

5.教育心理学中,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以把心理测验分为

A、学业测验和成就测验

B、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

C、知识测验和兴趣测验

D、心理测验和生理测验

6.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大类,以下属于操作技能的是

A、阅读技能

B、运算技能

C、记忆技能

D、运动技能

7.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大多是一些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思维方式获得答案的问题,这类问题属于

A、无结构问题

B、有结构问题

C、界定含糊问题

D、情境不清问题

8.根据品德的心理结构成分,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信念

9.下列有关学习策略的特征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方案

B、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要的

C、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D、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被动使用的

10.奥苏伯尔根据其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对遗忘的原因提出的独特解释是

A、痕迹消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11.一个学生过分害怕猫,我们可以让他选看猫的图片继而谈论猫;再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让他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起猫,从而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这个案例中采用的心理辅导方法是

A、自我控制法

B、系统脱敏法

C、肯定性训练

D、强化法

12.布卢姆认为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六个不同的层次,其中最高水平的认知教学目标是A、应用B、分析C、评价D、综合

13.在以下有关课堂管理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等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

B、放任型的教师领导方式所形成的课堂气氛最佳

C、对于学生消极的课堂行为,教师可采取体罚、剥夺学习权利等惩罚手段

D、教学班级规模越大,师生情感纽带的力量越强,教学效果越好

14.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A、总结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

15.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关注的焦点问题,将教师成长分为三个阶段,一般来说,新教师最关注的问题是

A、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B、自我生存有关的问题

C、学生发展有关的问题

D、自我实现有关的问题

二、填空题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它们之间往往以为中介。

3.桑代克认为,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效果律、练习律和。

4.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组成。

5.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6.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者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7.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8.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9.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期待效应

10.根据研究结果,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在课前计划、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教学评价三个方面都存在差异。

三、名词解释1.学习准备2.意义学习3.学习迁移4.创造性5.课堂纪律

四、简答题

1.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2.简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基本内容

3.简述教学目标的意义

4.简述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5.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五、论述题(结合中学教育教学实际,试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2.结合教学实例,谈谈提高知识直观效果的主要方法。

3.结合中学教育教学实际,试述培养学生良好态度与品德的方法。

2009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中学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这一要素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第二是

A.年龄差异 B 能力差异 C 个别差异 D 性别差异

2.学生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出四个基本特征,一是连续性与阶段性,二是定向性与顺序性,三是不平衡性,四是A.不同步性 B 规律性 C 共同性 D 差异性

3.在教育中,教师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不仅可以正确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

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方向,并采取

A.有效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B 相应的干预或预防措施,达到预期的效

C.一系列措施,提高学生素质 D 有效的方法,改善教学成果

4.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促进和

A.支持作用 B 定向作用 C 阻碍作用 D 强化作用

5.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在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

A.接受学习 B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C 发现学习 D 机械学习

6.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经过三个阶段,一是认知阶段,二是联结阶段,三是

A.程序化阶段 B 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C 外部言语动作阶段D自动化阶段

7.根据学习者心理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分为两种,一是陈述性知识,二是A.感性知识 B 程序性知识 C 理性知识 D 元认知知识

8.问题解决有三个基本特点,它们分别是目的性能,认知性和

A.序列性 B 针对性 C 方向性 D 实在性

9.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策略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认知策略,二是元认知策略,三是A.组织策略 B 资源管理策略C 计划策略 D 调节策略

10.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是

A.学会调适 B 寻求发展 C 适应环境 D 调节自我

11.态度结构除包含认知成分之外,还包含情感成分和

A.策略成分 B 品德成分 C 意志成分 D 行为成分

12.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种现象A.服众 B 屈服 C 场依存性 D 从众

13.提出掌握学习概念的教育心理学家是

A.阿尔波特 B 奥苏伯尔 C 布鲁姆 D 马斯洛

14.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

A.期望效应 B 皮格巴利翁效应 C 放大效应 D 预期效应

15.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成就,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

A.标准化成就测验 B 教师自编测验和问卷测验

C.标准化成就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D 认知测验和能力测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___ _ __等五种因素。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分为初创时期,____ ___成熟时期和完善时期。

3.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发展存在着____ ___,这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4.动机具有激励功能,_____ ____和强化功能。

5.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_

6.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包括:操作的定向,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整合和___

7.认知策略通常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____ ______。

8.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于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_____

9.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__ __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10.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_____ _____。

三、名词解释1.成就动机2.群体凝聚力3.元认知4.技能5.教学媒体

四.简答题1.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2.简述耶克斯-多德森定律3.简述迁移的作用4.简述学习策略的特征5.简述发散思维的特征

五、论述题

1.试论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2试论述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3.结合加涅提出的教学观点,谈谈教学中要完成的有关教学事

2010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中学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测量与测验是对学习及其结果的

A.客观描述B.主观判断C.主观臆想D.主观描述

2.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是 A.联想过程B.学习过程C.评价过程D.预测过程

3.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是

A.场依存B.内在型C.场独立D.冲动型

4.自我效能感概念最早提出者是

A.阿特金森B.班杜拉C.奥苏贝尔D.维纳

5.按福勒和布朗的观点,把大量时间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的新教师处于教师成长的 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待遇阶段D.关注生存阶段

6.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A.韦克斯勒智力量表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

C.儿童智力量表 D.成人智力量表

7.儿童因有改正错误的行为表现,家长便撤销惩罚,取消了限制儿童看电视的禁令,这种能增加反应概率的刺激是

A.正强化B.正弱化C.负强化D.负弱化

8.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这体现了心理发展的 A.定向性B.不平衡性 C.结构性D.差异性

9.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于

A.熟悉教材B.创设问题情境C.了解学生D.激发学习动机

10.需要层次论指出,人最高级的需要是

A.人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自我实现需要D.归属和爱的需要

11.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这种学习称作 A.上位学习B.感性学习C.命题学习D.下位学习

12.受m(a+b)=ma+mb的影响而得到1g(a+b)二lga+lgb,这是一种

A.负迁移B.正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

13.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是

A.教学媒体B.学习情境巳课堂纪律D.师生关系

14.最早采用无意义音节作为实验材料,对记忆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著名的“遗

A.奥苏贝尔B;班杜拉C.阿特金森D.艾宾浩斯

15.测验时跳过某个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属于

A.组织策略B.监视策略C.调节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

二、填空题

1.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__ ,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2.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课程、___ ___和教材,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效传递的主要信息。

3.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____ __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

4.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____ __的过程。

5.知识是人脑中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__ _____。

6.短时记忆的容量很有限,大约为____ ___个组块。

7.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指___

8.我们平时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_ _____。

9.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和____

10.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______ _的学习策略。

三、名词解释1.学习过程2.自我意识3.心理健康4.态度5.问题行为

四、简答题1.简述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2.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3.简述划分性格特征和性格类型的几个方面。

4.简述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5.简述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考虑的策略。

五、论述题

1.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2.试述合作学习的必备特征。

3.根据布鲁纳提出的认知一结构学习论并结合教育实际,谈谈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江苏省2011年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1913-1914年出版《教育心理学大纲》,标志着教育心理学进入()。

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

2、教师感到自己已经站稳了脚跟,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问题上,说明教师在其成长过程中步入了()。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成长阶段

《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幼儿教育学与幼儿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二.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 三.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1903年美国的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四.1913-1914年,他又将书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学大纲》,这一著作标志着作为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 的产生。提出了“学习个别差异理论” 五.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好奇心、兴趣是激发幼儿学习的主要动力 六.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行为主义-教学控制、认知主义、构建主义 七.幼儿教育心理学以心理学为基础,研究幼儿学习和有效教学的各种问题的学科 八.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三大变量★:幼儿学习者、幼儿教育者、环境与教学 九.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期1700s-1940s/1950s 1.法国-卢梭《爱弥儿》——“儿童宪章和儿童权利宣言” 2.德国-福禄贝尔——最早研究幼儿心理的先驱者之一;1840年第一所幼儿园;为幼儿专门设计了一 套玩具“恩物”;“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 3.意大利-蒙台梭利——“儿童之家”;《吸收性心智》;“蒙台梭利教学法” (二)初创期1960s-1980s (选)★ 1.直接教学方案——贝雷特、英格曼(行为主义)——早期补偿教育 2.认知主义教育方案——“奥苏贝尔方案” 3.建构主义教育方案——凯米.德芙里斯、海伊.斯科普 (三)发展期1980s-现在 第二章学习理论 一、美国,华生《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 ....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二、斯金纳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 第三章幼儿学习心理概述 一. 1.学习是由练习带来的经验而产生的 2.学习需要过程 3.幼儿行为的变化并非必然意味着学习的发生 二.使幼儿因经验而引起的思维、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等持久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因成 熟或是某种原因而导致的暂时性的改变 三.脑科学研究表明,有“学习关键期”。1岁儿童能学会辨认物体的数量、大小、形状、颜色和方位。2-3 岁是个体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6岁是儿童图像视觉辨认、形状知觉形成的最佳期。5-5岁半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5-6岁是儿童词汇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四.脑功能的单侧优势可以影响儿童的个性和学习方式 五.美国的斯佩里提出:左半球是进行抽象和逻辑思维的中枢,右半球是处理表象,进行了具体思维、形象 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中枢 六.幼儿的学习障碍:1.学习困难 2.多动症 七.学习困难:儿童智力正常,但因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引起学业失败

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归纳

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归纳 欢迎来到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这里为您提供最新的内蒙古教师招聘考试、内蒙古特岗教师考试、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等相关资讯,并且提供内蒙教师考试真题、模拟题、面试指导等备考资料及内蒙教师考编培训等,内蒙古中公教师预祝众考生考试成功! 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归纳一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一门科学,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心理和行为,既包括人的心理和行为,也包括动物的心理和行为,但以人的心理和行为为主。 2、人的心理现象一般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两个方面。 3、个体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活动三个方面。 4、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5、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他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6、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冯特,意识结构为研究对象,基本的心理元素,研究构成要素。 7、行为主义心理学: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其研究路线可以用“刺激-反应”(S-R)公式来表示,这是早期的行为主义,也称为“古典行为主义”。后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被称为“新行为主义”。 8、格式塔式心理学(完形心理学):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 9、精神分析学说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注重对人类异常行为的分析和动机、无意识现象的研究。他提出了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的人格结构模型。 10、认知心理学:1967年,奈赛尔《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是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狭义的认知心理学,特指信息加工心理学。 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归纳二 1、在心理学中,发展是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具有顺序性的系统变化。所谓系统变化是指发展所包含的变化不是随机、混乱、无组织的,而是系统、有组织的。 2、心理发展不但包括新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和能力的出现、已有心理与行为机能的增强,还包括已有特点与能力的衰退或消失。

教师资格证模拟题1(教育心理学)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卷一 一、不定向选择题(将正确选项前的符号填写在题干的括号里。本大题共30分,每小题1分,共30道小题。) 1. 幼儿心理学对幼儿教育实践具有()的作用。 A、描述 B、解释 C、预测 D、控制 答案:ABCD 解析:心理学对实践的作用就是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幼儿心理学对幼儿教育实践也具有这四个基本作用。因此,答案为ABCD。 2. 人的心理现象不包括( )。 A.注意 B.动机 C.心理过程 D.个性 答案:A 解析:心理现象是个体心理活动或与他人交往所表现出来的心理体征,属于主观精神现象。人的心理现象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动机、心理过程、个性。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优势兴奋),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因此,答案为A。 3. 幼儿的思维形式是以( )为主。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概括思维 D.创造思维 答案:B 解析:在整个幼儿时期,幼儿的思维形式以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但仍然保留着感知动作思维方式,幼儿后期开始产生抽象逻辑思维方式。因此,答案为B。 4.心理是人脑对( )。 A.客观现实像镜子一样的反映

C.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D.客观现实原原本本的反映 答案:C 解析: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体来说体现在下列三个方面:①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心理活动是由于大脑活动而产生的;②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内容与源泉;③人的心理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心理主动地加以选择地反映周围事物。因此,答案为C。 5.()是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最为活跃的因素。 A、兴趣 B、爱好 C、需要 D、性格 答案:C 解析:影响幼儿发展的主观因素中最为活跃的是幼儿的需要。兴趣和爱好。兴趣和爱好是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性格也是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因此,答案为C。 6.幼儿的活动主要包括()。 A、对物的操作活动 B、与人的交往活动 C、心理活动 D、游戏活动 答案:AB。 解析:幼儿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幼儿的活动主要包括对物的操作活动和与人的交往活动。对物的操作活动使幼儿的心理获得了非常有意义的发展,幼儿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展社会性,同时也逐步形成自己的个性。因此,答案为AB。 7. 皮亚杰认为( )儿童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A.2~3岁 B.4—5岁 C.5—6岁 D.0—2岁 答案:D 解析: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其中,0~2岁的儿童的认知水平正处于感知运动的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感觉

教师考编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精心整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基本内涵 研究对象&内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同时又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具体来说包括: a.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b.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d.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第二节发展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是1877年出版的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该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教育心理学由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桑代克也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三、成熟时期:学科体系基本形成(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第三节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要遵循客观性、系统性、教育性、理论联系实际等原则,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一、个体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一)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简答题 1. 连续性与阶段性。 2. 定向性与顺序性。 3. 不平衡性。关键期: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劳伦兹首先 提出了关键期的概念) 4. 差异性。 (二)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填空题 1.童年期。 2.少年期。也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填空题 3.青年初期。 二、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心理学(66,69,p2) 知识(64,67,69,p191) 集体(59,64,66,67,68,69,p119) 心理发展(59,66,68,69,p17) 社会助长(68,p120) 成就动机(68,p72) 自我意识(66,67,p103) 最佳刺激水平理论 教学目标(64,p ) 意识(59,p103) 最佳刺激理论(59,67,p ) 简答题 成熟的自我意识有哪些表现(69,p105) 学习迁移的概念及其类型(69,p85-86)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66,67,69,p130)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64,69,p13) 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59,68,p152) 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68,p40) 教师智慧与教师能力的关系(64,68,p ) 正迁移负迁移(举例)(66,68,p85) 教学测验的种类(59,67,p256) 高等教师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67,p170) 简述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能力(59,67,p184-185) 群体对个体影响,(66,p120) 教学测量与评价(66,p268) 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59,64,p96) 情绪情感的分类(64,p) 第一章绪论 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 66闭,69闭名词解释)P4 是研究高等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3 教师的教学心理规律。 4 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2.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教育 3.“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4.大学生品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5.大学生身心健康与审美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6.大学生的心理卫生与教育 7.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智力开发及测量 8.现代教育技术与个别化教学 9.大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 5客观性原则、发展 性原则、理论联合实际原则、教育性原则 6 69闭 1.观察法 2.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 3.问卷调查法 4.个案分析法 一个完整教学过程包括6环节: 1、明确教学目的 n 激发学习动机 n 树立行为目标 n 掌握学习内容 2、分析任务n 知识的准备 n 能力的要求 n 实现的步骤 3、确定学生原有水平 n 心理发展水平 n 知识能力水平 n 个体差异 n 需求差异 n 动机强弱 4、设计课程 n 合适的教材 n 适当的教法 n 理论讲授 n 实践环节 n 课外练习 n 考试要求 5、教学n 学生的学习 n 老师的教学 n 教学互动 n 教学相长 6、评价 n 心理学提供测量工具 n 心理学提供测量常模 n 心理学提供评价方法 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协调各个环节间的关系,从而使整个教学系统整体优化,提高教学系统的效率。n 举例分析 n 详见教材P2。 第二章高校学生的身心与认知发展 1P17(66闭,68闭,69闭)) 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就是心理活动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2 (1 )生理变化对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方式 直接作用:身体变化与心理发展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间接作用:通过个人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折射而起作用 (2)体态变化的影响 (3)早熟与晚熟的影响 3P27 大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是思维发展。所谓思维是以已有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1)处于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见教材P27(大学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继续完善;大学生的辩 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成主要的思维形态。) 2)在常规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在显著发展; 3)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 4P28 1.--的波动性 2. --的延续性和心境化 3. --的丰富性与

2016教师资格证中小学结构化面试试题(完整版)

中小学结构化试题 1.结合教师工作岗位。说一下你自己有什么优势和不足? 【答题策略】 回答这个问题,要求考生能客观地评价自己是有一点困难的,但关键是要以诚恳的态度实事求是、不卑不亢地回 答.不要胡乱吹嘘或贬低自己。以谦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缺点也可以成为优点。同时可借题发挥说说自己的工作态度和进取 精神.面试官在意的不一定是应试者的内容而是态度。 一个成功的自我介绍,就好像一个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广告词,能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既针对消费者的需要,将自己最 好的一面展现出来,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引发了他们的购买欲。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成功的自我介绍呢? 巧妙而自然的介绍顺序。是考生必须要重视的因素,它是体现考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方法,是一个成功的自我介绍 不可或缺的。那么又如何达到巧妙而自然的效果呢? 第一,突出重点。考生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教师考录的要求与测试重点来组织自我介绍的内容。也就是说。 考生不仅要把体现自身优秀品质的信息传递给考官。更要把考生非常适合这个工作岗位的信息传递给考官。这就要求考生做 一个有心人。在作自我介绍的时候,做到重点突出0一些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即使是你引以为荣的强项.也要毫不客气地舍弃。 第二。层次分明。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大部分考生都知道从优点和缺点两个大的方面来向考官展示自己,但是很多 考生在向考官介绍自己的时候,处理不好各个优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就使整个答题过程显得杂乱而没有条理。还有的考生,优点和缺点之间缺乏适当的过渡,也就是说,在优点和缺点之间缺少恰当的关联词语或者过渡性的句子。直接表述缺点,显得非常突兀。 2.教师要耐得住寂寞、清贫。教师要守住这片净土。你为何会选择教师这个行业,必要时你会更换跑道吗? 【参考答案】 教师是一份清贫的职业.比起某些高收入的行业,确实是囊中羞涩,不好意思和别人谈论自己的工资。但是既然选择 了这份工作,就应该遵守职业道德,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因为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我们的下一代.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 有责任教育好我们的孩子。培育好祖国的花朵,就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 我会选择教师职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我十分热爱教师这个写满奉献、充满挑战的行业,这里有可爱的学生,令人敬佩的同事,他们是人生路上不可 磨灭的一笔。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尽管在物质上可能是贫乏的.但是在精神上却是富裕的。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们,看着他们一天天的进步,很欣慰.也很高兴,和他们一起去研究讨论问题,我觉得很愉快。 其次.我选择教师这个行业是受家庭氛围的影响和熏陶。我生长在一个教师之家,我的父亲就是一名教师.父母的教诲以及 和睦的家庭环境让我从小就有了做教师的梦想。 第三.我觉得教师职业有着自己的优势,善用教师职业优势,教师一样有精彩幸福的人生。比如教师.与许许多多高 风险的职业相比,老少无碍,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也许在许多人眼里太稳定的生活让人觉得单调寂寞.但是有位哲人说?真 正的财富,是健康的身体、简单的生活和心情上的海阔天空。?教师要善待稳定。心平气和地工作与生活。所谓善待,一是 珍视?现在?,享受工作乐趣;二是不断进步,与时俱进。这样就不再会觉得寂寞。。我在大学期间做过家教,暑假做过 教师兼职,因此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基础。还有我的性格更适合做老师,我有耐心,并且做事认真,最主要的是我很喜欢孩 子们。我想我是不会更换跑道的,我只想脚踏实地做好教师.做一平常人、做一寻常事,尽心而为。 3.你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参考答案】 做一个老师所要具有的基本素质.温家宝总理给我们做了最好的解答。 一要充满爱心.忠诚事业。当一名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成人生的 最大追求。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要努力钻研、学为人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诲人不倦。广大 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严谨笃学,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重视学习的楷模。要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科学、新技能,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的本领。要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把最先进的方法、最现代的理念、最宝贵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三要以身作则、行为世范。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流,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惟有教师人格的高尚.才可 能有学生心灵的纯洁。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我们不仅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 重身教。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坚持以德立身、自尊自律.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教育和感染学生, 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社会的尊重。 4.你认为如何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 【参考答案】 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助手和骨干力量。 班主4-2.r-作是否做到位,将会对学生、家长、学校乃至整个社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我看来,做好班主任工作需要 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意见,平等对待每一 位学生: 其次,自身要练好?内功?。俗语说?打铁全凭自身硬?。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班主任自身建设 的关键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树立班主任的权威。这种权威不同于上下级之间形成的行政权力,而是班主任知识丰富、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应用学的交叉学科。 1 、 教育心理学: 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是应用心 2、 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程 3、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帮助教师准确的研究问题; 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 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5、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 6、 布鲁纳在 1994 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 果,主要表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7、 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 系列心理变化。 8、 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 连续性与阶段性、 定向性与顺序性、 不平衡性、 差异性。 9、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 1)少年期: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 的特点,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 2)青年初期:抽象 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10、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11、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 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2、2岁时口头语言关键期。 4 岁是形状知觉形成关键期, 4-5 岁是学习书面语言 关键期。 1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

感知运动(0-2 )前运算阶段(2-7 )具体运算阶段(7-11 )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 )具备了可逆思维 14、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 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5、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 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 )自主敢对羞耻感与怀疑(2-3 )主动敢对内疚感(4-5 )勤奋敢对自卑感(6- 11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 1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18、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9、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3 岁)到社会自我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2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人格各 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21、学生间的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威特金)、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性。 22、世界上着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23、性格: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24、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性与顺存性)。 25、学习的实质:(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

教育心理学 一、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 (1)、遗传因素。 1、遗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胜利前提。 2、生理成熟:生理成熟为心理发展义工了新的可能性。 (2)、自然环境因素。 1、空气质量 2、噪音。 3、社会密度。 4、自然灾害。 (3)、社会文化因素 1、文化传统。 2、拷贝世界。 3、学校教育。 二、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1、确立、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2、精选教材。 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4、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 5、创造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 6、提高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水平。 7、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或法则要有助于学习的近移。 三、知识理解的标志。 1、知识“是什么”: 明确知识的表面含义,能正确描述知识的内容。 2、知道“为什么”: 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内容、了解其内在的逻辑依据和本质联系。 3、能举例复述: 能用自己的语言流畅合理的复述知识,举出实例。 4、融合贯通: 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新旧知识是随机联系。 四、促进只是理解的条件。 1、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理解必须以己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新学习的知识只有被纳入己有的知识体系之中时才能被更好地理解和巩固。 2、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 感性材料或感性经验是知识理解的基础。 3、利用变式和比较。 变式是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是非本质特征不断变化、本质特征保持不变、以突出事物的本质。比较是以方法方面促进理解。 五、智力技能的形成阶段。 1、活动的定向阶段: 这是智力活动的准备阶段,在这阶段。学生要了解活动的任务、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对活动定向。 2、物质活动于物质化活动阶段: 物质活动是指运用实物进行的活动,物质化活动是运用实物的代替进行的活动 3、有声音语阶段。 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5、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 种,是心理学与应用学的交叉学科。 2、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的研究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 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 6、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 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7、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 变化。 8、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9、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2)青年初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10、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11、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2、2岁时口头语言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关键期。 1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 感知运动(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具备了可逆思维 14、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5、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自主敢对羞耻感与怀疑(2-3)主动敢对内疚感(4-5)勤奋敢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1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18、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9、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3岁)到社会自我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2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21、学生间的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威特金)、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性。 22、世界上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23、性格: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24、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性与顺存性)。 25、学习的实质:(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6、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1)人类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精编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整理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总结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2.构造主义者认为心理是由不同的元素构成,代表人物是冯特(实验法)。 3.机能主义者认为心理学应研究心理的功能、机能,代表人物:詹姆斯(意识 流)。 4.行为主义者认为心理学应研究可观察、可操作的行为,强调S-R联结。 5.完形主义者(格式塔)认为心理是一个完形,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6.佛罗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 7.1903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科学的教育心理学诞生。 8.教师职业角色意识形成的过程: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角色信念阶 段。 9.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使学生朝向期望的方向去发展。 10.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11.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 习、并列结合学习。 12.尝试-错误学习理论的基本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13.知识学习的三个过程:知识获取、知识保持、提取和应用。 14.桑代克用“形状直觉”理论支持了相同元素说。 15.柯勒用“纸下觅食”实验支持了关系转换说,批判了相同元素说。 16.贾德用“水下打靶”实验支持了经验泛化说。 17.知识的分类:陈述性知识(表征方式为命题、命题网络、图式)和程 序性知识(表征方式为产生式)

18.知识的获得:知识的直观、知识的概括。 19.重复、抄写、画线、记笔记属于复述认知策略;口诀记忆法、谐音记 忆法、做笔记属于精细加工策略;列提纲、画图属于组织策略。 20.记忆按内容分为五种:形象、情景、语词逻辑、动作记忆;按时间长 短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长时记忆。 21.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是发散思维,即求异思维。 22.皮亚杰用“三山实验”说明了幼儿自我中心阶段。 23.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24.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依存——认同——内化。 25.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 26.刺激控制教学模式基于强化理论;科学探究教学模式基于认知发展学 习理论;现行组织者教学模式基于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27.服从与从众的区别在于是否为压迫性的。 二、名词解释题 1.学习:就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凭借经验而形成的相对持久,稳定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变化。 2.人格:又叫个性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4.从众: 在群体压力之下,个体放弃原有的观点和行为和群众保持一致的现象。 5.记忆: 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应。 6.心理学: 研究人的心理,行为,规律的学科。

2020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须

知2018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须知 面试考试xx: 一、考生须携带《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两证”缺一不可。如《准考证》上的“姓名”和“身份证号”信息与居民身份证上的不一致,不得参加考试。 二、考生应按照《准考证》上规定的时间到达候考室,在截止进入候考室时间15分钟之后的迟到考生,不得参加面试,面试成绩按照“缺考”处理。 三、考生可携带必要文具(如签字笔等)进入候考室,禁止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如手机、个人电脑等)进入“抽题室”、“备课室”、“面试室”,如有违反,将按照作弊处理。 四、考生自进入候考室起,要遵守秩序,保持安静,听从考点工作人员指令与安排,进入指定区域做好相关准备。 五、考生备课时,须将本人《准考证》和身份证放在课桌的指定位置,以便核验。“备课”时间为20分钟。 六、考生须在考点工作人员引导下进入“面试室”。面试时,试讲须按照“讲课”形式进行,“说课”形式不予给分。 七、面试结束后,考生应向考官提交抽取的面试试题及备课纸,在得到考官许可并领取“出场证”后方可离开面试考场,不得向面试考官询问面试分数和结果,不得在考场附近大声喧哗。 八、考生应诚信参加考试,并自觉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考试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不得扰乱考场及其他考试工作场所的秩序。考生如有违纪、作弊等行为,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33号令)等规定进行处理;如情节严重,触犯刑法,将报送公安部门依法处理。面试注意事项: 一、形象要好。

青年人要xx、正派,xx、活泼; 洋溢xx气息,有自信,充满正能量。 二、试讲要有兴奋点和亮点。 其中,最好有一、两分钟要有点“激情”,带有艺术性(有限度的、和教学内容相关联的表演和夸张),这是得分点。结构完整,不是片断。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复习、导入;新授;练习;小结)不可以省略,但必须简化,保留核心要素。这是教学的设计的得分点。 三、教学语言要自然流畅规范 普通话要尽可能标准些; 声音要xx,但是不能喊。 语速近似于演讲,绝对不可以太快,如果拿捏不好,必须多加演练。这是教学语言关键得分点!讲话不要半推半就、含混不清,防止自说自话。 在讲台上要有台风。语文教师要求更高,咬字清晰,语音悦耳,抑扬顿挫。 还要注意跟台下评委的眼神配合,眼睛的视线不要一直停留在讲稿上,要使台下的每一个评委都以为你在看他们,注视着他们。 要面带微笑,不要太严肃,但绝对不可以嘻皮笑脸。 四、面试时要衣着得体、打扮朴素,切记:不要佩带饰物。行为举止大方,不拘禁,也不能太嚣张,要给人留下稳重端庄的印象。 注重礼仪: 在面试过程中,考生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进门前,要敲门,重要的事儿要说三遍。不要轻视答辩: 答辩中的有些问题可能就是针对你讲课过程中不尽如任意的地方进行提问的,不要轻视,要仔细思考怎样挽回试讲时的失误。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辅导:心理评估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辅导:心理评估本文主要介绍了心理评估及其意义,心理测验,评估性会谈等方面。 一、心理评估及其意义 (一)心理评估的含义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实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实行分类的诊断的过程。心理评估既可采用标准化的方法,如各种心理测验;也能够采用非标准化的方法,如评估性会谈、观察法、自述法等。 (二)心理评估的两种参考架构 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以正常学生(包括有轻、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正常学生)为主,因而心理评估的功能就不应仅仅实行心理症状学诊断或心理病理分类学诊断,而也应重视对学生发展潜能、自我实现水准的正向评定。现有的评估手段是在两种参考架构的基础上制定的,即健康模式与疾病模式。疾病模式的心理评估旨在对当事人心理疾病的有无以及心理疾 病的类别实行诊断。健康模式的心理评估旨在了解健康状态下的心智水平及自我实现的倾向。健康模式的心理评估注重的是人的潜能、人的价值实现的水准,人的心理素质改善的水准,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受到高度重视。 (三)心理评估的意义 1.心理评估是有针对性地实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是一项高度个别化的教育工作,为了有针对性地展开工作,制定准确的辅导与咨询方案。这包括必须准确

找出个体的问题症结,了解他所处的环境的特征,准确地把握他理解世界的独特的观点。 2.心理评估是检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手段 心理评估不但是了解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及其行为表现的工具,也是评价心理健康教育绩效的工具,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如何,只能从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症状减轻、心理素质的改善来加以确认。 二、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心理测验是一种特殊的测量,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的程序。测验通过测量人的行为,去推测受测者个体的智力、人格、态度等方面的特征与水平。心理测验可按不同的标准实行分类,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把心理测验分成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认知测验包括智力测验、特殊水平测验、创造力测验及成就测验。人格测验包括多项人格调查表、兴趣测验、成就动机测验及态度量表等。 需要注意的是,各种标准化的测验,特别是智力测验的施测与解释,都要求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施测人员来实行。教师在选择测验时,必须充分考虑测验的意图、测验的适用年龄、测验的方式和性质等,特别是在对测验结果的解释上,更是要谨慎从事,不能迷信测验分数,更不能把某一次测验的分数当做教学决策与评判儿童的重要依据。而理应把测验看成是一种检测学生某个方面特点的工具,它只有与其他信息来源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心理测验的功能。 三、评估性会谈 会谈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教师通过会谈既能够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也能够对学生的认知、情绪、态度施加影响。所以,会谈可分为评估性会谈与影响性会谈。但二者很难截然分开,与其他方法比较起来会谈法的优点是:在会谈中能够当面澄清问题,以提升所获得资料的准确性;通过观察会谈过程中双方的关系及学生的非言语行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200个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知识汇总(背诵版)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200个教育学及教育心理 学知识汇总(背诵版)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杜威。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中(学校教育制度)。 27、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修词、音乐、算术、几何、文法、天文、辨证法)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必考100个重点知识汇总(背诵版)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必考100个重点知识汇总(背诵版) 1、师生在人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2、课业及进程是指:课程。 3、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4、根据课程的制定者的不同,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5、课程结构的编制是指:课程设计。 6、学科标准是指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称教学大纲。 7、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构成要素有本文部分和(说明部分)。 8、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过去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9、课程目标有五个方面的规定性,它们是: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和指导性。 10、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被称为(课程类型)。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杜威。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中(学校教育制度)。 27、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修词、音乐、算术、几何、文法、天文、辨证法)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章节题型内容 、名词解释1.高等教育心理学 2.个性心理 二、辨析题 第一章高等 教育心理学 概述1 .高等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高校教师如何教的一门科学。 2.教育工作中的“是为了不教”。(教育工作中的“教是为了不教”的说法有道理吗?) 3.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大学生学习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4.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没有多大现实意义。 5.高校里有些老教师以前从没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同 样上得很好,有的还当了教授,可见学不学这门课没多大关系。 6.有些优秀教师虽然没有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但却 是一位名符其实的优秀教师。因此,个别青年教师说:不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照样可以当好教师。你对此论有何看 法? 7.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无非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事和学会做人,高等教育的目的也不例外。你对此论有何看法? 三、简答题1.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及其对象。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3.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4.简述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5.试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四、论述题1..结合《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体会,谈谈学习该课程的现实意义。

章节 题型 内容 1. 教师胜任力 2.教育机智3教学反思4自我效能感 5.教师期望效应 6.教学监控能力 7.教师角色 8.教学 风格 9.教学效 能感 1. 现代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素质教育改 革的推进,对 高等学校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 多、更高的要求,当代教师不仅要有广博深厚的知 识和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感,还要有符合教育教学工 作的高能力和素质。 2. 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区别就在于专家教师掌握 更多的知识。 3.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大学教师只 要努力扮演好教学者的角色就已足够。 1.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2. 简述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和作用。 3. 简述教学反思的过程。 4. 简述如何理解现代教育条件下教师角色的作用? 5. 联系实际分析说明教学效能感对教师和学生的影 响。 6. 简述教育机智的表现方式。 7. 简述教师角色的影响和作用。 8. 简述专家教师的特点 9. 请列举出几种常见的教学反思方法。 10. 试述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内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11. 简述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教师胜任力。 12. 简述教师胜任力及其结构。 13 .简述教育机智及其影响因素 1. 请列举出几种常见的教学反思方法, 成良好地教学反思习惯。 2. 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有什么差别, 由新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3. 老一辈教育学者吕型伟 曾说过 “教育是事业,事业 的 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 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请结合高 等教育心理学关于教师角色分类的划分,谈谈自己 对这段话的理解。 4. 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心理健康如何维护。 一、名词解释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第二章 高等学校教 师心理 四、论述题 并谈谈如何养 如何尽快完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