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学基础知识与原理

美学基础知识与原理

美学基础知识与原理
美学基础知识与原理

美学基础知识与原理

简答题

1.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这一作法有哪些合理性与片面性?①合理性在于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②片面性在于: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并不是所有符合形式美规律的都是美的;美在形式不符合所有美的事物特别是社会事物。

2.简答优美的本质和特征?

①优美基本的美学特征是和谐。②建立在人与客体世界的和谐共存关系中。③优美对象整体内外关系的和谐。④感性形式方面的和谐,具有小巧、柔和等品格。

3.简要说明生活丑和艺术美的关系?

①艺术的美不美,不在于它描写的生活是美是丑。②生活丑可以转化为艺术美,是因为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表现变得更典型了。③艺术可以把生活丑表现出来,帮助人们辨别美丑,对人产生审美教育作用。4.说明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

①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②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

③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

5.说明艺术接受的主体性特征?

①艺术意象的再创造是审美对象在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

②接受的主体性,源于接受者不同的“期待视野”。

③文学和一切艺术作品都是复杂的结构,都需要主体参与填补空白。6.简答美育的特点?

①美育是感性的,是通过潜移默化而作用于人的。②美育是非常愉快的,是心甘情愿和乐而忘返的。③美感教育是动于内,从内心的情感角度去打动人的。④美育的愉悦性激励着欣赏者满足自身独创性的需要。⑤美育有特殊的途径和方式,具有陶冶性情和泄导身心的作用。7.美学学科的性质?

①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②美学和人有密切关系。

③美学与人生价值密切相联。从根本上说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8.简答从主观心意状态中寻找美的积极意义和可能导致的后果?

①它的意义在于深入到了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看到了美与人的主观世界的关联。

②但它容易混淆美和美感的区别。

③各人心意状态不同,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心理不同,以及所处的生存环境不

同。由此出发去衡量美会失去标准,甚至得出“趣味无争辩”。9.人的感觉能产生美感的原因?

①人的感觉特别是视听感觉具有自由性。

②人的感觉是感性理性的统一,既能认识,又能审美。

③人的感觉具有自由创造的想像力。

④人的感觉是积极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感性活动。

⑤经过长期训练获得了丰富性和多样性并且变得灵敏。

10.艺术品和非艺术品的联系?

①经过审美加工和创造,非艺术的自然物和人工制品可以转化成艺术品。

②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非艺术品领域渗透,拓宽艺术品的

领地,并使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富有艺术情趣和审美意味。

11.简答艺术敏感的特点?

①朦胧性:只是对象引发而得的感触,还未形成完整意象。②突发性:是突然触发难以把握的。③能动性:不只是主体对客体的被动感受,更是对客体的赋予能力。

12.为什么说审美功能是艺术最核心的功能?

①艺术的功能是多元的,但它的核心功能是审美。

②意象、意境在本质上是虚拟的、审美的,以意象世界为核心的艺术晶的首要功能是审美。

③艺术的多元功能须通过审美功能间接实现。

13.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内容?

①美的规律的理论。②美的本质和起源的理论。

③异化劳动和审美活动相互关系的理论。④艺术本质的理论。14.原始人美感的特点?

①以模仿动物为美,这是原始人的经常性行为,也是原始艺术的中心问题。

②反感祖先形象本能。③包含着超自然的神秘观念,或与特定的观念相联系。

15.崇高的本质特征?

①崇高是人的本质力量经由对象的震撼和压抑而获得的显现。

②崇高的对象常常是体积巨大、力量雄伟和气势磅礴的。

③崇高的感受往往是通过令人惊心动魄的途径,体现人改造自然社会的信心而引起愉悦。

16.意象的结构?

①意象的基本结构即意与象两个方面。②意指主体在审美时的意向、意图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体验、审美理想等。③象指由想像创造出来的,能体现主体之意,并能为感官所直接感受、知觉、体验到的非现实的表象。

17.什么是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①最初由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②无我之境指创作主体的完全消失,隐在艺术意象的后面。③有我之境中的“我”则以强烈的主观色彩明显地渗透于艺术意象中。

18.美育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①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发展人,使人成为身心健康的完美的人。

②美育的作用在于使人们审美感受的能力得到训练,鉴赏水平

得到提高,创造力得到培养,最终使个性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19.西方悲剧意识是如何演变的?

(1)希腊神话和悲剧,认为人生的悲哀和痛苦,是由神所支配的,是与

生俱来的.命运的悲剧,成了希腊悲剧的一个特点。②文艺复兴之后,由于人的觉醒和个性的解放,人的性格成为描写的主要对象,性格的缺点常常成为造成悲剧的主要原因,性格悲剧取代了命运悲剧

③18、19世纪,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成为当时的时代主题,悲剧内涵转向社会,描写社会的不合理给人造成的悲剧,出现了社会悲剧。④20世纪现代西方悲剧主要表现灵魂的失落,感情的失落。

20.什么是意像的物态化和物化?

①意象的物态化指先把意象的心理层次牵引出来,赋予一定的形式符号,使之以具有感性物质外观的形态体现出来。②意象的物化则指直接运用物质手段,使意象在物质实在意义上得到凝定。

21.联想有哪些类型?

联想的类型有三种:

①接近联想:主要指两件物象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当接近,人们习惯上将二者联系起来,从而一感受到甲便自然联想到乙,并引起相应的情绪反应。②相似联想:是指两件事物之间,在性质和状貌上的某种类似,从而由此物想到彼物。③对比联想:指由某一事物触发对于另一种性质、状貌截然相反相对的事物的联想。

22.美育是如何转移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的?

①从生理的兴奋和快感,转移到心理的恬适和愉快。②从个别性的感受和形象,转移到普遍性的观照和沉思。③从功利性的占有和享受,转移到超功利性的旷达和赏玩。D.需要一定的审美环境。

23、美学研究为什么要以艺术为主要对象?

(1)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2)通过研究艺术欣赏有助于更深刻地把握人类美感经验的本质和特点。③对于审美对象的研究通过艺术能更好地抓住其基本特征。④通过艺术研究审美观念是——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4.为什么说人是世界的美?

①美离不开人,有了人世界才有美,世界的美是人创造的,美是社会现象。

②只有拥有自由意识的人,才能和现实发生审美关系。

25.简述美感中理解的特征?

①美感中渗透着有意识的理解。②审美活动中的理解,有助于了解和熟悉所感受到的外界的符号和信息。③美感的理解,不是抽象的逻辑思维,而是理化为情,情又融于理。

26.美育是如何转移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的?

①从生理的兴奋和快感,转移到心理的恬适和愉快。

②从个别性的感受和形象,转移到普遍性的观照和沉思。

③从功利性的占有和享受,转移到超功利的旷达和赏玩。

27.中国当代美学家对美学研究对象的看法?

①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是美以及美的规律。②美学是艺术哲学,因此其研究对象是艺术。

③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感经验,美学应以美感经验为中心去研究美和艺术。

④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28.为什么丑是近代精神的产物?

①近代自然科学发达,一方面打破了上帝创世的神话,另面也打破了理性万能的看法。

②19世纪和20世纪是人类遭遇灾难的时代,痛定思痛,人类的价值观念包括美丑受到诘难。

③20世纪后工业化的西方社会出现种种畸形矛盾,世界与人越来越生疏,人们要求心灵的刺激,丑比美更合人的要求。

29.为什么说美是自由的形象?

凡是美都是形象,但形象不一定都美,美的形象都是自由的形象,它除了能够给人带来愉快感、满足感、和谐感和幸福感外,还应给人带来自由感。美的理想是与自由的理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自由是对客观必然规律的认识把握,人要欣赏美也必须首先获得自由;从艺术创作和审美欣赏来说,美的形象更是自由的形象。

30.简述美育的方式?

①美有三种不同形态,即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美育也有三种方式,即自然、社会、艺术。②自然美蕴藏于大自然之中,只要我们面对大自然,陶冶于大自然,就可以受到自然美的教育。③社会美是直接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审美对象,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对人的影响非常之大。④艺术审美是最重要的美育方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1。什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在自然中选择对象,发现对象把自己全部生命的本质力量注进去,使对象活起来,

成为自己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创造,这时就产生了对象化。因此“对象化”是人“化”到对象中去,然后使对象成为自己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既有对象的性质和特点,也有本身的性质和特点。32.什么是美感?

美感是人们对美的感受、体验、观照、欣赏和评价,以及由此而在内心生活中所引起的满足感、愉快感和幸福感,外物的形式契合了内心的结构所产生的和谐感,暂时摆脱了物质束缚后精神上所得到的自由感。

33.从美学中悲剧与戏剧,生活中的悲剧的区别说明其含义?

作为美学意义的悲剧不同于戏剧中的悲剧,它不注重艺术作品是不是有特定的戏剧形式,同时它也不是生活中的苦难。悲剧是主人公由于坚持正义或积极进取,而与现实环境之间发生的冲突,冲突中主人公因感性生命遭到摧残和毁灭而成就了精神生命的永恒价值,从而激起悲壮之情而使人们的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提升。

34.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内容?

①美的本质和起源的理论。②美的规律的理论。

③异化劳动和审美活动相互关系的理论。④艺术本质的理论。35.为什么说美感的存在必须以审美能力的存在为前提?

①个体美感的获得是通过感官去感知、通过心灵去领悟的。②入主观上如果不具备审美的能力,那么客观上任何对象都不能使人产生美感。③审美能力一方面包括先天的感官和气质上的颖悟能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还在于后天的学习和实践。

36.丑与恶的关系?

①丑与恶有密切联系,但丑并不等于恶。②首先恶显示为形象才能成为丑。

③丑是恶的表现的一个侧面,主要指人物形象上的表现④长相的丑与恶没有必然联系。

⑤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对丑可能有一致的评价,而对恶则可能有截然相反的标准。

37.简答美育的内容和方式?

美育的内容很广泛,它有主体审美感受能力、审美认识能力的培养问题,也有主体在实践中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以及自我完善的追求。美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教育人。

38.为什么说美感的存在必须以审美心理的存在为前提?

①美感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心理结构和因素,必然对于美感的产生和形成起着重要作用。②审美心理中的历史文化因素,对个体的美感有着相当的影响和制约作用。③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往往造成千差万别的个性鲜明的审美心理特征,随之也造成了文学社会人的美感的丰富多彩。

39.简单评介“有意味的形式”说。

①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有意味的形式”。②所谓形式就视觉艺术而言,指由线条和色彩以某种特定方式抖列而组合起来的纯粹的关系;所谓意味,贝尔认为乃是这种纯形式背后表现或隐蔽着的艺术家独特的审美情感。③此论突出了艺术

的审美本质方面,但把意味及审美形式与一切现实的联系完全切断,陷入形式主义与神秘主义。

40.什么是悲剧?

悲剧是主人公由于坚持正义或积极进取,而与现实环境之间发生的冲突,冲突中主人公因感性生命遭到摧残和毁灭而成就了精神生命的永恒价值,从而激起悲壮之情而使人们的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提升。41.美感产生的逻辑因素有哪些?

①审美能力。一方面包括先天的感官和气质上的颖悟能力,另一方面还在于后天的学习和实践。②审美心理。审美心理中的历史文化因素以及个人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③审美态度。人对对象所持有的主观态度不同,就产生不同的美感。④审美环境。社会环境对美感产生有重要影响。

42.简答意境及类型?

①意境主要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富有形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②意境有两种类型。无我之境,指创作主体的完全消失,隐在艺术意象的后面,有我之境中的我则以强烈的主观色彩明显地渗透于艺术意象中。

论述题

1.论述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探讨的主要路径及代表性观点?

①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其核心是把美看成某种客观的物质属性,有毕达哥拉斯的美在比例,亚里士多德的体积和顺序,阿奎

那的整体性、比例、明晰,荷加斯对美的线形分析等。②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有柏拉图的理念说、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

显现”。③从主观心意状态中求美,有休谟、康德等的美在愉快说和弗洛伊德的“美在无意识的欲望”。④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求美,主要有狄德罗的美在关系说。⑤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主要有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说。⑥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求解美,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美论。

2.论意象的构成及主要类型。

①意象的结构是“意”与“象”,意是主体在审美时的意向、意图,表达的思想情感等。“象”是指由想像创造出来、能体现主体之意并能为感官所直接感受的非现实的表象。

②从主体与对象世界的关系来分,意象的主要类型有:仿象、兴象、喻象、抽象。

3.为什么说美是自由的形象?

①美都是形象,美的形象应是自由的形象。②美的理想与自由的理想紧密结合在一起。

③自由是有规律的,在于对客观的必然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美既要有外在的自由,也要有内心的自由。④从艺术创作和人类的审美欣赏来说,美的形象更是自由的形象。

4.论述美感的深屋心理的五个基本特征?

①生理与心理的矛盾统一。②个性与社会性矛盾的统一。

③具象性与抽象性矛盾的统一。④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矛盾的统一。

⑤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矛盾的统一。

5.论述美的本质的逻辑性建构。

①美的本质不能采取单——性定义,可由几个具有逻辑联系的子命题加以界定。

②人是世界的美。美离不开人类社会,是社会现象。

③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当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了完美的表现,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和愿望,就感到幸福、满足,这时就产生了美。④美是自由的形象。美都是形象,但形象不一定都美,美的形象应是自由的形象,能给人带来自由感。⑤美在创造中。美的创造是由多种因素层层积累,到了条件具备的时候然后突然被创造出来的。

6.喜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喜剧性的笑有哪些特征?

(1)喜剧产生的原因在美学中有以下看法:

①霍布斯的突然荣耀说或鄙夷说。②康德的乖讹说或预期失望说。

③柏格森的生命机械化说。④弗洛伊德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说。(2)喜剧的效果是笑,有如下特征:

①是人类才有的具有社会性内容的心理现象。②笑的感情与理智作出的是非判断无关,与强烈的憎恶之情不相容。③要有共鸣。

7.对美在愉快说的合理性和有效程度进行分析?

合理性:①从古到今美与愉快都有联系。②愉快是生理和心理的感受和体验,主张美是愉快的人容易趋向于探讨人的内心反应,可以把美学研究从客体对象转向主体心理体验.

③从欣赏说,审美的快感无处不在。

局限性:①美可以是愉快的,但愉快的不一定是美的。②主张美是愉快的人,常常要花很多力气说明美感不等同于快感,正说明美感和快感的差别。③把美看成愉快,容易把美学研究引到庸俗化的道路上去。④美虽然能带来愉快,但仅仅是愉快还不能说明美。我们应当追问:为什么美能够给我们带来愉快?什么样的愉快才是美的? 8.什么是直觉?直觉有哪些特点?

①直觉和感受一样,是一种单纯的感觉活动。直觉把我们所感受的外物,经过心灵的综合作用,表现为形象,这种由直觉活动所创构的形象,一方面是物质的感性形式,另一方面是心灵的情趣表现。②直觉有如下特点:感觉的突然性,感觉的专注性,感觉的直接性,感觉的透明性。

9.对心理距离说的合理性和有效程度进行分析?

①距离说要在我与物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以审美的态度来观赏外物,这时就产生了美,提出者是布洛。②美在距离说从过去欣赏和创作的实践来看有一定的根据,抓住了美不同于真的特点,有合理性。

③根本错误在于没有从美本身的形成和性质上来探究美,而只是从人对美采取的一定的距离的态度来探讨美,这就很容易把美看成是人对观实的某种态度。

10.论述作为中介的艺术品的基本特征?

①从艺术存在方式而言,艺术品是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中介与桥梁。作为中介有三个基本特征。②第一是他律性。艺术品为他者存在,受他者制约的。首先为接受、欣赏者而存在,受制于接受主体,

同时其基本特质决定于创作主体。③形式符号性。艺术品以形式符号的方式负载着艺术意象而成为沟通两个主体的纽带。④开放性。作为中介两头开放。一方面只有向艺术家开放,艺术家创造的意象世界才能物态化,物化为艺术品;只有向接受者开放,才能呈现它的基本特质。

11.论述意象的结构和类型?

意象的结构:意和象两个方面,“意”指主体在审美时的意向、意图、意志等,表达的思想感情、人生体验、审美理想等;“象”则指由想像创造出来、能体验主体之意并能为感官所直接感受的非现实的表象。

意象的主要类型有:①仿象:是主体通过模仿对象世界的形态创造出的意象,它在感性形态、具象上与对象相似,甚至非常逼真,主体有意退居幕后。②兴象:主体以客观世界的物象为引导,给接受者提供借以触发情感、启动想像而完成意象世界的契机,物象使感兴得以发生,联想得以展开,在此基础上生成的象便是兴象。③喻象:主体在客观世界摄取物象,赋予其一定的象征意义,以此种方式形成的意象便是喻象,它带有明显的人工痕迹。④抽象:抽象指创造主体经过自己的头脑加工,将客体提炼、升华,舍弃具象而代用一些纯粹的形式符号来唤起读者审美情感的一种意象。

12.论述美感欣赏中具象性抽象性的矛盾统一?

审美活动中,一方面我们要通过感觉器官来与外物建立审美关系,对

象是具体可感的;另一方面,心灵感受美的时候是通过直觉把情感灌注到审美过程中,陶醉在具体对象中,因此审美活动表现出具象性特征。

但审美活动又具抽象性特征。审美境界的创造一方面需要有具象性的形象,另一方面也须通过想像把具象性的形象与抽象性的概念统—起来。其次,为了强化某种感情,加强抒情性,有时需要某种程度的抽象化。最后,在形式美的表现中,抽象化使得对象获得了无穷的表现力。

13.论述艺术存在的方式?

①艺术本体论就是艺术存在说。②艺术只能存在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③艺术存在于从艺术创造一艺术品一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中。

14.对比说明优美和崇高的本质特征?

①优美与崇高是两个基本美学范畴,中国古代美学中称为阴柔美和阳刚美。

②崇高是人的本质力量经由对象的震撼和压抑而获得的显现,优美的最根本美学特征是和谐。

③崇高的对象常常是体积巨大、力量雄伟和气势磅礴的,优美常常表现为形体小巧、秀丽和柔和。

④崇高对象虽然引起愉快,但往往是通过令人惊心动魄的途径,优美的东西则使人们轻松直接地领略到它所引起的愉快感。

15.对美的本质的集合化定义都有哪些子命题组成?它们有什么逻辑

联系?

①子命题包括:人是世界之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是自由的形象、美在创造中。

②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美学研究的出发点,在美的本质的界定上,着眼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两个方面及其内在关系。

③前两个命题侧重于从审美主体方面来立论;第三个命题侧重于从审美客体方面来立论;最后一个命题侧重于从美的创造过程来把握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内在关系。

16.什么是意境?它与意象的区别在哪里?

①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富有形上本体意义的境界中。②二者的区别是:

a.意象讲的是审美的广度,意境是深度。b.意境是意象的升华,它是主体心灵突破了意象的域限所再造的一个虚空、灵奇的审美境界。

c.在中国文化中,意象属艺术范畴,而意境则指的是心灵时空的存在与运动,其范围广阔无涯,与中国人的整个哲学意识相联系。17.对移情说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程度进行分析?

①移情说是西方传统美学中代表性美论之一,它要把人的主观感情移人到外物中去,使外物生命化,具有我们人的感情,因而感到美。②这种美论的主要特点是感情的外射,经过感情外射,消灭物我界限,产生共鸣。它抓住了审美活动中的移情现象是正确之处。③片面性:首先过分强调感情;其次,只强调静态的观赏关系;再次,忽视了审

美对象一定的性质和结构形式;最后,忽视了情感的具体分析。18.美感是怎样的?从逻辑是看,它是由哪些因素促成的?

①美感是适应人类社会实践的需要,在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出来的。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扩大和发展,人类的美感活动也会不断扩大和发展。②从逻辑上看,美感产生的因素主要有:A.以人的审美能力的存在为前提。B.以人的审美心理的存在为基础。C.存在方式与人的审美态度密切相关。

19.什么是通感?人们为什么会产生通感?

①人是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各种感觉器官虽有分工,但它们之间并不是相互割裂、互不相通的,一种感官的变化,常会引起其他感官的变化,它们之间还有协作,还有相互影响和沟通,这种感觉现象就是通感。②为什么会产生通感呢?A.我们感受客观现实的美,不是从某一种感官出发,而是从人的整体出发。B.为了更好地更充分地欣赏美,一种感觉器官不够用,常常需要借助其他感觉器官的帮助和补充。C.美感有时还借助于调动联想或想像的心理活动,由一种感觉器官过渡或扩大到另一种感觉器官D.各种感觉器官的交互作用,常常可以产生一种特殊的审美感受。

20.论述艺术意象的主要特征?

①虚拟性:是现实性的反面,意象一经物态化和物化进入艺术晶中,便成为艺术意象,也就同时进入非现实的层次。②感性:指意象可以为主体感官直接把握感知,体验和接受的直

观性和具体性。③想像性:意象是经过艺术家的意向和想像将意和象

融合一体而构成的,它本身是想像的产物。④情感性:艺术意象的情感性形成于艺术家创造意象的活动中。艺术意象中总是包含渗透着某种形态的情感因素,使意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分析题

从美学角度分析下例命题的含义:

“外师造化”

中国古代画家十分强调“外师造化”,也就是感受自然。画家生活在自然之中,将感受融化在心中,于是心中有了自然。这种画家心中的自然又奔赴到画家笔下,形神毕肖地展现于画家的纸上。

“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

①审美活动或艺术作品中包含着理解或理性认识。②美感中的理解不是抽象的逻辑思维,艺术中的理性内容也不是抽象地存在,是理化为情,情又融于理。

“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说器”

①语出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

②从艺术创作角度说,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辛训练,才能得心应手,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③从审美角度讲,也须经过在审美实践中长期锻炼,才能使感官敏锐,鉴赏力提高

美学名词解释

1、“移情说”:也是西方传统美学的代表之一,代表人物是(里普),

它是要把我们人的主观的感情移到外物中去,使外物生命化,具有我们人的感情,因而是令我们感到美。

2、什么是距离说:也叫心理距离说,英国的布洛最早当成一种美论提出来。它要在物与我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以审美的态度来观赏外物,这时就产生了美。

3、人是世界美的理论含义?①人是“世界的美”。有了人世界才有美,世界的美是人创造的。

②“世界的美”不在于自然而在于人,美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

4、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理论含义?(1)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也在自然中选择对象,发现对象把自己全部生命的本质力量倾注进去,使对象活起来成为自己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创造。②关于人的本质力量。

5、美是自由的形象的含义?虽然美都是形象,但形象不一定都美,美的形象都应是自由形象。自由形象是美的最高境界。

6、美感:美感是人们对美的感受、体验、观照、欣赏的评价,以及由此而在内心生活中所引起的满足感、愉快感和幸福感,外物的形式契合了内心的结构所产生的和谐感,暂时摆脱了物质的束缚后精神上所得到的自由感。

7.感受:美感的起点是感受。

8.想像: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人们在外在对象和事物的刺激下,在头脑中对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精神活动过

程。

9.联想:联想是欣赏者由眼前的人、事、景的触发而唤起昔日的相关记忆,使得相同、相关、类似的情景相互交融,形成含蕴丰富的意象。

联想的类别:(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

接近联想:主要指两件物象之间,在时间和窨上相当接近,人们习惯上将两者联系起来,从而感受到甲便自然联想到乙,并引起相应的情绪反应,如:“爱屋及乌”“睹物思人”“瑞雪兆丰年”。

相似联想:相似联想主要是指两件事物之间,在性质或状貌上的某种类似,使人们习惯上把它们联系起来,从而由此物想到彼物。如:劲松、雄鹰象征勇士都是相似(139页)

对比联想:是指由某一事物触发对于另一种性质,状貌截然相反,相对的事物的联想,从而强化了对两事物之间的对立关系的理解和感受。例如:陶渊明的“万物皆有托,孤立独无依”。

10.幻想:幻想是想像的一种特殊类型。类型:①设身处地,以假乱真。

②情之所至,化无为有。

11.通感:人的各种感觉器官,虽有分工,但它们之间并不是相互割裂的,一种感官的变化,常会引起其他感官的变化,它们之间有协作还有相互的影响和沟通,这种感觉现象就是通感。

12.崇高:崇高作为美的一种范畴,又称壮美,它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趆,

《音乐美学基础》练习题

《音乐美学基础》练习题 一、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1、音乐美学是以研究音乐艺术的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 2、物质材料在构成艺术作品时被称为它是沟通人与艺术作品的媒介。 3、音乐形式的基本要素包括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音色。 4、音乐形式的组织手段包括和,前者一般包括。 5、从音乐存在方式的角度来看,音乐通过自身的特性创造出一种时间的、空间、运动。 6、音乐的内容可以归结为两种含义,一种是直觉的/非想象的的内容因素,另一种是非直觉的想象的可以称之为的内容因素。 7、在音乐声音的表现性因素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8、音乐中的文学性因素一般包括等。 9、音乐表演的本质是。 二、简答(每题5分,共40分) 1、音乐材料的表现性体现在那些方面? 2、音乐美的范畴一般包括哪些? 3、音乐一般来说包含哪些内容?它们分别包括哪些要素? 4、音乐表演的美学原则有哪些? 5、如何看待美的本质这一问题的? 6、如何理解音乐创作的本质? 7、如何认识音乐功能的三个层次? 8、音乐欣赏过程中涉及哪些心理因素?如何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三、论述(共20分) 1、你认为学习音乐美学有哪些意义?

《音乐美学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 1、美学规律 2、感性材料 3、力度(音强)速度节奏音程(音高)音色 4、传统作曲技法现代作曲技法旋律和声复调配器曲式 5、表象虚幻想象中 6、音乐性非音乐性的 7、表情性 8、过程冲突(戏剧性)抒情 9、二度创造 二、简答 1、音乐材料的表现性体现在那些方面? 音乐的声音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声音,它是一种非自然性、非语义性和非对应性的声音。它建立在创造性的基础上,而这种创造性的因素又蕴涵在模仿、象征、暗示和表情等表现手段之中。因此,从总体上说,音乐的声音是一种表现性的声音,无论是古典音乐还是现代音乐都没有离开这个原则。即使是现代音乐中的噪音,也没有摆脱这个基本的原则。波兰作曲家潘德列茨基在弦乐曲《祭广岛受难者的哀歌》中,采用弓根和指尖敲击乐器的面部,在琴马和系弦柱上拉奏等手段,由这种新的演奏法所造的噪音,也同样是一种表现性声音。那些尖锐刺耳而又十分奇特的噪音,无疑能造成一种紧张和恐怖的气氛,同时,在这种气氛中又蕴涵着一种极度痛苦的感情。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所谓音乐性就是声音的表现性,没有表现就没有音乐,音乐作品的成功与否也完全取决于它的表现性程度如何。表现性是衡量是否作为音乐的声音的最高标准。 2、音乐美的范畴一般包括哪些? 优美壮美崇高喜剧美欢乐美悲剧美 3、音乐一般来说包含哪些内容?它们分别包括哪些要素?

化妆课程理论知识 彩妆基础知识

第一节、色彩的分类: 无彩色系:黑色、白色及黑白两色相混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称为无彩色。 有彩色系:有彩色系的基本色有红、橙、黄、绿、蓝、紫。由于它们各自又有纯度和明度的不同变化,所以较之无彩色系更加丰富,带给人们五彩缤纷的视觉享受。 第二节、色彩的基础理论(原色、间色、补色、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五大属性): (一)原色:原色也称一次色(或三基色),用原色可以混合出其他色彩。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二)间色:间色是由两种原色相混合而成的颜色,也称为第二次色。颜料的三间色是橙(黄+红)、绿(黄+蓝)、紫(红+蓝)(三)复色:由原色加间色混合而成的颜色称为复色,也称为第三次色。 (四) 色彩的三要素:每一种色彩都同时具有三种基本属性,即色相、明度和纯度。 (1)色相: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是区分色彩的主要依据,是颜色彼此相互区分最明显的特征。如红、橙、黄、绿、蓝、紫六种基本色相。通常我们看到一种颜色最先反映的往往是色相,如:绿色的眼影、橙色色的腮红、藕色的口红等。 (2)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也称深浅度,是表现色彩层次感的基础。黑白灰之间可构成名都序列,最亮是白,最暗是黑,黑白之间有不同程度的灰。任何一个色彩,加白可以提高明度,加黑则能降低明度。由此产生许多深浅不同的颜色。六种基本色本身也有明度上的高低不同,气明度次序为:黄色明度最高,橙次之,绿和红再次之,蓝、紫明度最低。我们在化妆时选择粉底液常常要考虑到颜色的深浅,比如,这个粉底颜色太深了,选浅一点的会显得明亮一些。打底时我们常用到基础色提亮色阴影色,这就是用明度不同的粉底来塑造脸部的立体感(3)纯度:纯度是指色彩的鲜浊程度。凡有彩度的色彩必有相应的色相感。色相感越明确、纯净,其色彩纯度越纯,反之则越灰。纯度较低,色彩相对也较柔和,适合于生活妆,纯度很高的色彩应慎用。同一色相可以有不同的彩度。拿红色来说,有鲜艳无杂质的纯红,有玫瑰红,也有交淡薄的粉红等(4)色性:色彩的冷暖属性,色的冷暖感主要由色相决定的,红、橙、黄、为暖色系,绿、蓝、紫微冷色系(5)色调:色调是色彩运用的主旋律,在构图中大面积的色彩倾向是由色相、纯度。明度这色彩的三要素决定的,其中某种因素居主导地位,即称为某种色调. 化妆的十种表现形式及特点. 1)生活妆:生活状态中的妆面,离人很近,化妆的效果应以不露痕迹若有若无为最高境界,又因每个人的生活状态千差万别,故化妆使需要考虑被化者所处的时间、地点、场合、身份、服装、年龄及目的性。素面朝天是休闲的状态,修饰效果过强的妆面会令人有不真实感。恰到好处的展现特征是生活妆的最佳方法。

摄影基础知识题库

一、填空: 1.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墨子)在(《墨经》)一书中提出的。 2.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摄影术。 3. 黑白相纸按用途可分(印相纸),(放大纸)。 4. 在画面影调中占主要地位的影调是(基调)。 5. 纬度小光源强度(大)。 6. 海拔高光源强度(大)。 7. 景物的反射与吸收成(反比)。 8.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9. 电子闪光灯发光的四大特性:发光强度特大,发光时间(极短)、发光色温与日光相同、发光性质为冷光。 10. 大口径镜头的优点可归纳为三点;便于在暗弱光线下拍摄,便于摄取较小的景深,便于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 11. 相机的聚焦装置作用就是使景物在胶片上(清晰地结像)。 12. 镜头的种类主要包括标准镜头、广角镜头、望远镜头和、定焦镜头、(变焦)镜头。 13. 选择拍摄点应从三方面考虑:不同的摄距、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高度。 14. 遮光罩是加戴在(摄影镜头)前边的一个附件。 15. 摄影镜头的视角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焦距)的长短和(底片对角线)的长度。 16. 焦距(越长),视角(越小)。 17. 快门的主要作用(控制胶片的曝光时间);(控制被摄物体的清晰度)。 18. 强烈的斜、直射光进入镜头,会在底片上产生(耀斑)和(灰雾),使影像的(反差)和(清晰度)受到影响。 19. 民用数字相机既可以(照相)又可以(摄像)。 20. 数字相机是用各种类型的(存储卡)存储影像的。 21. 家用数字相机可以用(液晶)显示屏取景。 22. CCD或CMOS是数字相机的(影像传感器)。 23. 快门速度先决模式用(S Tv)来表示。 24. 光圈大,景深(小)。 25. 光圈小,景深(大)。 26. 自拍器主要用途是(自拍),或防止相机震动。 27. F/4光圈比F/5.6光圈大(一级)光圈。 28. 数字相机是不使用(胶卷)的相机。 29. 135单镜头反光相机主要由(机身),(镜头)两部分组成。 30. 马米亚RB67相机是(120)相机。 31. MACRO表示(微距)镜头。 32. 前景深(小于)后景深。 33. 摄影光源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 34. 透镜分为(平透镜)(凹透镜)(凸透镜)三种。 35. 焦距短,视角(大)。 36. 焦距长,视角(小)。 37. 光圈大,通光量(多)。 38. 相机内侧光系统,通过镜头的主要有(TTL)(TTL-OTF)通过取镜器的有(TTF)。 39. 用日光型胶片在灯光下拍摄会使色彩偏(红),偏(黄)产生(暖调)效果。 40. 正透镜是中间(厚)周边(薄)的透镜,起到使光线(汇聚)的作用。 41. (黄色)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

音乐美学考试重点(借鉴相关)

音乐美学复习资料 绪论 音乐美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 1.音乐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2.音乐美学是音乐和美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 3.音乐美学是音乐学中一门具有哲学性质的基础性理论学科;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具有的特征: 1.要求音乐受礼制制约,成为礼乐; 2.以平和恬淡为美; 3.追求“天人合一”“和谐统一”; 4.多从哲学、伦理、政治出发论述音乐,对音乐抱有实用主义的态度; 5.早熟而后期发展缓慢; 西方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主要特征: 1.强调实证,重视逻辑思维(他们更倾向于从“自然科学”观点去看美学问题); 2.注重音乐本体研究,善于理论联系实际 3.由古至今,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4积极杨弃传统,不断开拓创新; 5.崇尚理性,忽视感性 音乐美学——德国诗人、音乐家舒巴特首次使用 音乐美学研究的对象 1.音乐的本质与特征 2.音乐的形式与内容 3.音乐的实践活动(创作、表演与欣赏) 4.音乐的功能(非倾向、倾向、审美) 5.音乐的美与审美 6.音乐美学自身的发展历史 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 1.哲学基础(理论基础); 2.心理学方法; 3.社会学方法 4.20世纪现代美学新方法 音乐美学主要研究的课题: 1.关于音乐本质的研究;

2.关于音乐本体的研究; 3.关于音乐实践的研究; 4.关于音乐功能的研究; 5.关于音乐美与审美的研究; 6.关于美学史的研究 你认为学习音乐美学有哪些意义? 1.正确认识音乐艺术的基本规律,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有助于提高音乐学生的美学修养,丰富理论知识。 3.它对于提高学生美学修养和丰富理论知识具有一种综合的效应和融会贯通的作用,这是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所以它在培养高质量的音乐人才的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乐记》中的音乐美学的思想 第一章 音乐材料 1.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物质材料,并不是用来满足生理需求而是一种作为满足心理需求的物质手段,与心理有直接联系; 2.是一种艺术媒介; 3.具有非实用型 (同样的材料只有当它充当一种艺术媒介时,才能被称为感性材料。声音,只有它充当音乐艺术的媒介时,才能被称为感性材料) 音乐材料的基本属性 (1)非自然性----创造性(与自然声音比较) 音乐的声音是非自然的,是通过人的的思维创造出来的的音响,是一种创造性的声音。即与人的心理行为直接发生关系。 2)非语义性----表情性(与语言比较) 音乐的声音只作为一种艺术交往而存在,它本身没有确定的含义,是非语义性的。 音乐感性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表现性) a 模仿性(有相同点,出来颜色和气味,其他都能模仿)音乐中的声音模仿现实或自然界中的声音,音乐声音的模仿是针对同类的物质而言; b 象征性(无共同点,用一种现象去表现另外一种不同形式的现象)用声音象征声音意外的其他事物; c 暗示性它的寓意性模仿不同,并不是从模仿对象的声音对象处罚,而是通过声音的特殊氛围去暗示某些事物和现象。 d 表情性及其主导主用(表情性,无论是模仿、象征还是暗示都渗透着表情因素)音乐声音是一种表现性的声音,没有表现就没有音乐,表现性就是衡量是否作为音乐的声音的最高标准。

建筑美学的知识点

艺术史和美学史上的6种解释:美学标准 作品必须体现艺术家精湛的技艺 作品必须给人愉悦的感受 作品必须传达艺术家的情感 作品必须传达重要的道德教训,或帮助我们过更美好的人生 作品的形式特征必须具有和谐和美感 作品必须展示艺术家对现实的洞察 什么成就了伟大的艺术? 作品必须体现艺术家精湛的技艺 艺术家的技艺一直不是哲学史和美学史关心的重点,通常也不构成任何哲学家之艺术观的核心。 欣赏艺术作品与艺术家本人全无关系,这等于说人们不需要考虑艺术家的艺术技巧。 罗杰·斯克鲁顿“一个人若觉得风雨侵蚀而成的塑像与手工雕刻的作品之间毫无区别,他就没有阐释作品甚至理解作品的能力。” 作品必须给人愉悦的感受 艺术给人带来的愉悦,被视为艺术价值的关键,但强调“适度”。 康德清楚的区分,他认为,真正的审美愉悦是非功利的。 作品必须传达艺术家的情感 艺术作品必须传达艺术家的情感。艺术作品反映了艺术家的情感,并把这种情感传递给欣赏者。 托尔斯塔认为,艺术作品旨在诱发观众、读者或听众的情感。 作品必须传达重要的道德教训,或帮助我们过更美好的人生 托尔斯泰认为,无论我们沉浸在一件艺术作品当中还是以其他方式来欣赏它,完全是个主观问题。任何试图对审美趣味标准作出客观规定的尝试注定都会失败。然而,有一个方法可以让我们客观地评价艺术作品,那就是它的道德内容。 席勒认为,通过艺术,我们得以向世界敞开;一个创造性的戏剧给我们的启示,甚至都能使我们了悟世界的意义。艺术使我们的身心得以修养,帮我们走向自我提升之路。 作品的形式特征必须具有和谐和美感 有些哲学家认为,艺术作品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它描绘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而是体现在它以何种形式组合而成。 作品必须展示艺术家对现实的洞察 通过揭示现实世界的一些重要的一般特征,艺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 荀子,音乐反映了天道的和谐,通过养成正确的音乐欣赏方式,我们就能深刻理解终极真是。叔本华,艺术反映了真实世界的基本特征——意志,它是宇宙一切活动背后的动力。 康德对于“美”的定义:美得概念是人类思想的一种独特、自主的运用。 美学的首要任务,就在于对某种思想认识的正确理解,即对体验和判断能力的理解。 建筑美学与建筑理论: 建筑理论的意图在于阐明准则、规律和规则,它们指导着建设者的实践。 维特鲁威、阿尔伯蒂等,为建筑各部分的系统结合和建筑部件的装饰制定了许多规则。 只有当建筑理论具有普遍效果时,才能对美学有所冲击,因为那时他必须以取得建筑美的本质为其目的。 建筑的明显特征:功能性 首先,实用功能。建筑是人类生活、工作和进行礼拜的地方。在决定某种形式之前,建筑首先要满足需求和愿望。

艺考摄影基础知识

1、认识摄影基础 2、摄影原理与技术(照相机和镜头) 3、光圈、快门、曝光和测光 4、聚焦、取景器、卷片、和胶片 5、景深 6、摄影取景 7、构图 8、摄影用光 9、摄影色彩 10、彩色摄影 11黑白摄影 12 数码摄影 13摄影器材 14静物摄影 摄影的门类 摄影的门类是在摄影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其分类方法的有多种。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做如下分类: ?1.根据有彩和无彩的属性分为:黑白摄影和彩色摄影。 ?2.按照光的属性分为:可见光摄影、全息摄影、红外线摄影、X光摄影。 ?3.按照摄影工艺分为:常规摄影和特技摄影等。 ?4.按照拍摄题材的不同分为:人文景观摄影、自然景观摄影、表意摄影等。 ?5.按照应用领域的不同分为:科技摄影、商业摄影、新闻摄影、教学摄影、军事摄影、文体摄影和生活摄影等。 ?6.按照表现方法的不同分为:纪实摄影和创意摄影等。 ?7.按照社会功能的不同分为:实用摄影、新闻摄影、社会纪实摄影、艺术摄影等。 摄影具有多方面的属性,应用范围是广泛和多层次的,摄影的表现方法也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分类的方法具有多样性。各种摄影门类和风格在长期的发展过程相互影响和渗透,它们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 一、艺术摄影 艺术摄影指摄影中的艺术部分。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摄影门类,以艺术性与实用摄影和新闻摄影等相区别。艺术摄影是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来表达摄影家主观思想情感及艺术情趣的一种摄影形式。 艺术摄影塑造的艺术形象是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与生活原型有着根本的差异;是审美情感的对象化,与生理情感有着本质区别。 艺术摄影通过对现实的超越和重构,表达摄影家对社会、自然和宇宙的解释和对情感的

音乐美学基础期末考试范围

音乐美学基础 1、为什么说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答:说它古老,是因为人们在创造音乐的同时,也就开始了对它的认识和思考,在我国,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距今都有两千几百年的历史了。但是,把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看,并且称作音乐美学,那还只是不过是近一、二百年的事情。历史上第一个使用音乐美学这个概念的是18世纪的舒巴尔特,他在《论音乐美学的思想》一书中提到的。 2、第一个使用音乐美学这个概念的是德国诗人、音乐家舒巴尔特,他在《论音乐美学的思 想》(1806年出版)一书中提到的。 3、1900年里曼出版他的《音乐美学的要义》,才可以说音乐美学已经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 学科。 4、音乐美学是美学——艺术哲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是以研究音乐 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它特别把音乐的本质与特性,音乐的形式与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与欣赏,音乐的功能,音乐的美与审美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5、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a、哲学的方法b、心理学的方法c、社会学的方法 6、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应成为我们研究音乐美学的方法论根本。 7、音乐的感性材料是声音,特殊的艺术化的声音。艺术的物质材料是体现这种艺术特征的 基础,也是构成艺术美的基本要素。构成的艺术的物质材料与一般的物质材料不同,它并不是作为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物质基础,而是一种作为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精神基础。 8、音乐感性材料的基本属性:a、非自然性——创造性(与自然声音比较)b、非语义性 ——表情性(与语言比较)c、非对应性(一是音乐感性材料的模仿性、二是音乐感性材料的象征性和暗示性) 9、在音乐的声音和它的含义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因素——表现,它的具体方式包括:一是 音乐感性材料的模仿性二是音乐感性材料的象征性三是音乐感性材料的暗示性10、音乐的意义: 音乐的意义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外观信息;二是结构信息,它可以表现为音乐的组织,即音高、音色、音质和音强,其中,音高主要体现在旋律方面;音色主要体现在乐器方面的差异;音质是由声音的音高、声音的音调、声音的音色三方面决定的;音强则是强调合理安排音乐结构。三是内部信息包括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社会方面主要靠自然习得,如音乐的结构、风格和流派。四是联结信息,如作品中的文化意义,作品的指向性内容,如海顿的《告别》主要抒发的是思乡和想要离开之情。 12、音乐实践包括创作、表演和欣赏三大环节,音乐创作是其中的基础。 13、音乐创作是指作曲家创造具有音乐美的乐曲的复杂精神生产劳动。音乐创作是一种艺术 实践,通常可分为相互交织又可适当分离的三个环节,即感受、创意与塑形。 14、音乐创作的本质:一是表现时代精神和思想的艺术实践二是表达自身和他人内心的 精神活动三是受音乐审美经验支配的创造性劳动四是把内心体验改造成音响结构的创造性想象活动 15、音乐创作的过程: 我们把音乐创作过程概括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作曲家从社会生活中获得心理体验的阶段;第二阶段是作曲家把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转化为具体可感的音乐形象阶段。” 音乐创作过程的第一阶段实际上是所有其他艺术创作的共性方面。无论是音乐家、画家、

美学基础知识大盘点

第二章美论 从文献资料来看,古希腊时代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把美和美的东西作了严格的区分: (1)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他本身的美,却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 (2)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3)美的东西不仅使漫无边际的,而且也是自相矛盾的 (4)美不是事物的某一种物质属性,本来就不是一种东西,因此无法把美当成是某中美的东西 (5)现实生活中,美的东西往往与可欲的东西混淆在一起,而美虽然与可欲有某种联系,但仅仅是可欲绝对不能成为美 西方美学家在美的本质问题上的一些探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求解途径: (1)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 (2)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 (3)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求美 (4)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 (5)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 (6)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求解美 (7)关于美论的情景把握和有效性分析 一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的核心内涵是把美堪称某种客观的物质属性,代表性观点是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最早提出美是和谐 威廉,荷加斯在《美的分析》一书中指出,曲线比直线美,,而在曲线中又以蛇形线最美 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来探求美,其最大的合理性就在于抓住了美具有感性行使这一特点。 从事物的客观书相中探求美的片面性在于: (1)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来谈美的本质 (2)客观事物的感性形式是构成美的重要因素

(3)认为美在事物的形式特性的说法也不是和一切美的事物,尤其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诸多事物的美 二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也就是从抽象的精神存在物种寻求美,其核心内涵是把美看成是理念。 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一处“理念说”的是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美的本质 黑格尔继承了柏拉图关于“理念”的一些讲法,而且也认为美是理念。 三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找美,其核心的理论去向九十八玫瑰聂为人的某种主观的心意状态,其代表性的学说优美在愉快和美在无意识的欲望登 从人的主观心意状态中探求美的做法有和积极意义,又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从人的主观心意状态中探求美,是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深入到了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看到了美育人的主观世界之间的关联,这是合理性的,导致的结果是:(1)容易混淆美和美感的区别,(2)个人都会从各自的心意状态触发取衡量美,甚至会出现“趣味无可争辩”的情形,如此一来,美就失去了衡量的标准。 真正从美学理论上来阐明美食愉快的是英国经验派的一些美学家 经验派的基本观点是重视感觉经验 真正严格地区分美感和快感的还是康德 荣格看来人的心理结构包括仪式,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个层次 四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的核心内涵是,美不是孤立的,美不美并不完全取决于事物本身,而是要看他与人及其周围其他的事物发生一定的关系,然后才能说是美的或是丑的,代表观念是有: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苏格拉底和罗马时期的贺拉斯。 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把“关系”作为美学的理论基础,系统地提出自己关于美的见解的,还是狄德罗。他把“关系”当成是美的本质,当成美之所以为美的根本原因。 关于狄德罗的观念,我们可以看出由三中关系: (1)一是鼓励地就每一种事物的本身而言,也就是他在内在的结构上的秩序,安排,对成。关系,从这种关系所产生的美,称之为“真实的美” (2)二是一种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关系 (3)三是事物与人的关系 狄德罗关于“美在关系”的说法,其最大的贡献是突破了过去把美当成某种单一的现象,或是某种鼓励的因素,而从自然和社会生活各种相互的关系中来理解美。其不足之处在于,他只是从直观的形式来理

摄影基础知识试题库与答案

摄影基础知识题库 一、填空: 1.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墨子)在(《墨经》)一书中提出的。 2.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摄影术。 3. 黑白相纸按用途可分(印相纸),(放大纸)。 4. 在画面影调中占主要地位的影调是(基调)。 5. 纬度小光源强度(大)。 6. 海拔高光源强度(大)。 7. 景物的反射与吸收成(反比)。 8.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9. 电子闪光灯发光的四大特性:发光强度特大,发光时间(极短)、发光色温与日光相同、发光性质为冷光。 10. 大口径镜头的优点可归纳为三点;便于在暗弱光线下拍摄,便于摄取较小的景深,便于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 11. 相机的聚焦装置作用就是使景物在胶片上(清晰地结像)。 12. 镜头的种类主要包括标准镜头、广角镜头、望远镜头和、定焦镜头、(变焦)镜头。 13. 选择拍摄点应从三方面考虑:不同的摄距、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高度。 14. 遮光罩是加戴在(摄影镜头)前边的一个附件。 15. 摄影镜头的视角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焦距)的长短和(底片对角线)的长度。 16. 焦距(越长),视角(越小)。 17. 快门的主要作用(控制胶片的曝光时间);(控制被摄物体的清晰度)。

18. 强烈的斜、直射光进入镜头,会在底片上产生(耀斑)和(灰雾),使影像的(反差)和(清晰度)受到影响。 19. 民用数字相机既可以(照相)又可以(摄像)。 20. 数字相机是用各种类型的(存储卡)存储影像的。 21. 家用数字相机可以用(液晶)显示屏取景。 22. CCD或CMOS是数字相机的(影像传感器)。 23. 快门速度先决模式用(S Tv)来表示。 24. 光圈大,景深(小)。 25. 光圈小,景深(大)。 26. 自拍器主要用途是(自拍),或防止相机震动。 27. F/4光圈比F/5.6光圈大(一级)光圈。 28. 数字相机是不使用(胶卷)的相机。 29. 135单镜头反光相机主要由(机身),(镜头)两部分组成。 30. 马米亚RB67相机是(120)相机。 31. MACRO表示(微距)镜头。 32. 前景深(小于)后景深。 33. 摄影光源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 34. 透镜分为(平透镜)(凹透镜)(凸透镜)三种。 35. 焦距短,视角(大)。 36. 焦距长,视角(小)。 37. 光圈大,通光量(多)。 38. 相机内侧光系统,通过镜头的主要有(TTL)(TTL-OTF)通过取镜器的有(TTF)。

音乐美学与声乐的关系

音乐美学是基于音乐艺术基本规律为研究目标的一门学科,是艺术美学的主要组成部分。音乐实践是音乐美学的基础,是音乐美学的主要来源,它与音乐生活紧密相连。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音乐美学也反过来影响着音乐实践,并起着指导性作用。所以,音乐美学应当结合实践。声乐研究者更加重视的是声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研究,而很少人对其展开深入的研究,音乐美学研究当以实际的音乐实践为基础,在实践中对音乐美学的新感悟和新思路。 【关键词:音乐美学音乐实践演唱艺术】 音乐美学包含音乐与美学两方面意义,它寻求音乐的本质,如同尼采不断的用神话人物和现实生活中哲学思想来描述,研究音乐美学。探索音乐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联系,音乐的各种形式以及内容的表现手法。它研究着音乐与人、音乐与和谐的社会关系、音乐与情感、心理、爱情等的关系,可以说,音乐美学是一门综合的、涉及多个方面的研究学科。而音乐美学中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对声乐表演的指导作用。音乐包含演唱、鉴赏、乐器演奏等艺术形式。其中声乐艺术是与音乐美学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 一、音乐美学对声乐学习的重要性 音乐美学早在中国远古时期就存在了,只是由于当时缺乏记谱方式而没有完好的保存下来。在古代奴隶社会时期就记录着最早的民歌:“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在古代,诗歌都是用来唱的,当时的乐师将民间歌谣编成词,并将这些歌词汇集到宫廷唱给天子听。在早期,歌唱更注重实用性,但随着人民精神生活要求日益增高,声乐艺术已开始向审美艺术方向发展,而声乐艺术无论以何种形式发展,它始终都引导者演唱艺术发展前进。 声乐艺术作为人类同步诞生并发展的艺术形式,始终离不开人们的社会生活,伴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比起其他的表演艺术形式,歌唱更能直接的抒情达意。从最原始的歌唱的实用性到如今审美欣赏的丰富性,音乐美学始终指导着声乐演唱艺术的不断发展。声乐作品是文学性与音乐性的高度综合,它不像绘画、雕塑、文学作品一样是一次性完成的艺术品。声乐作品以乐谱的形式存在,它是没有生命的,还不是真正的音乐,只有通过歌唱家的演唱才能把词曲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现在的声乐教育中,老师在指导学生声乐技巧的同时,也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声乐艺术的审美观,普及相关音乐美学的知识,指导学生将音乐美学用于具体的音乐实践中。如果仅仅通过乐谱形式是传达不出作曲家的音乐思想和音乐情感的,由此,要求演唱者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应当通过演唱技巧和演唱风格尽量传达出作品的真实情感,这样传达给观众的歌曲才能真正打动人,从而以再创造形式将作品进行丰富和升华,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力,为作品注入新的活力。演唱者能够通过专业性的演唱技巧将作品的精神内涵和丰富情感表现出来,能够激发作曲家的创作热情和创作灵感,这有利于推动音乐创作的发展。在演唱者对作品进行诠释和再创造的过程中能够给观众带来美的精神享受和审美满足,从而能够提升观众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操,引起观众的共鸣。所以,演唱者的美学素养对做作品的在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美学的学习对声乐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不同的歌曲给听众带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例如,抒情、节奏缓慢且带有伤感歌词的歌曲会让听众感觉忧郁、寂寞;激情高亢、动感的节奏的歌曲带给人活力。总之,不同的歌曲带来的美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学习声乐的同时,要先了解美学中对于歌曲的不同美的定义。 二、声乐学习所遵循的美学原则

化妆师色彩基础知识

初级化妆师色彩基础知识 关于色彩——色彩有七种标准色: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色中,又有细分:(1)三原色:红黄蓝在所有色彩中,这三种色彩最重,即色彩纯度最大。(2)间色:橙(红加黄)绿(黄加青)紫(青加红)可以发现,上述六色的排列中,原色总是间隔着一个间色,因此,只需将标准色背熟,对于原色及间色我们就可以分清了。事实上,还有一些颜色没有包括在以上色彩中。金、银、灰、黑、白是五种中性色。(所谓中性色就是没有色彩倾向)一般来说,除非染上一定的感性色彩,我们的背景都采用灰、黑、白这三种颜色,因为金银太耀眼了,而灰、黑、白由于是中性色,比较容易与其它颜色搭配。一般的颜色的明度者不同,因此产生的距离感也不同。按明度顺序排列: 1黄、 2 橙、3红、4绿、5青、6紫。我们可以发现,按照16、25、34的顺序,就可以得到对比色。善于运用对比色,对我们的设计是很有好处的。如:万绿丛中一点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黑色背景上,黄最近。而在白色背景上,则紫最近。因此,距离感只是相对而言,与我们的背景的对比。在设计中,有明度、纯度和冷暖的对比,而色彩的冷暖是设计问题的主要攻坚项目。这时我们需要《康定斯基定律》,其主要内容:将色彩分成角度:红90度,橙60度,黄80度,蓝190度,紫120度。其中钝角:钝拙、柔弱、冷色锐角:敏锐、强烈、暖色这样就可以比较清楚的掌握了。我们来看看怎样调和色彩。调和色彩的基本法则是:页面各部分色彩一定要构成适当的色彩关系。组成统一的色调,表达某种情绪。这才会有自己的风格。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1)确立主调统率页面的色彩关系。当页面上有几个色块时,必须以其中一块颜色为主,而且其面积,明度,位置大于其它色块。(2)不但要善于运用原色,而且还要善于运用金、银、黑、白和灰这些中性色进行缓解,中和,以烘托出主题。(3)增加共同点,会使设计更趋向协调。(4)拉开距离,目的是为了主次分开,不要堆成一堆,别人看了都觉得讨厌。可有方法:或者从平面拉开,或者从纯度和明度削弱。① 两色一深一浅。② 同时变化原有明度③ 纯度对比,使一色鲜艳而一色朦胧④ 同时变化原有纯度再来说说色彩均衡问题:要打动别人的视知觉,色彩要均衡。一般:(1)比较全局(2)不同的物体也不同。如:你可以看出页面上是块铁之类的东西的话,那么,潜意识里比看到页面上的一颗小草就会觉得不同份量了。这是我们生活上的体验。(3)色彩不能偏于一方,否则就会失重。如页面中心有大色,则四周一定要有一些小色,左边有一定的物体一定的明度,右边就不能完全灰暗或空白,也要有适量的明色。(4)若说到均衡,则纯度或明度较差的大色块与面积小的鲜明色块也均衡要表达出我们主页的风格,这就需要理解色调的概念。色调,即我们页面的主色彩。我们所要表达的性格或心情,都会在页面上表示出来。如忧郁用冷色,热情开心用暖色等。而如要表达出我们所观察的色调,要用夸张、提炼、强调、概括等方法。为了突出重点,加强对比,表达气氛,是有必要进行夸张和调整的。以下是具体的方法:(1)单色调是指只用一种颜色,只在明度和纯度上作调整,间用中性色. 这种方法,有一种强烈的个人倾向。如采用单色调,易形成一种风格。我们要注意的是中性色必须做到非常有层次,明度系数也要拉开,才可以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2)调和调:邻近色的配合。这种方法是采用标准色的队列中邻近的色彩作配合。但易单调,必须注意明度和纯度,而且注意在画面的局部采用少量小块的对比色以达到协调的效果。(3)对比调:易造成不和谐。必须加中性色加以调和. 注意色块大小、位置,才能均衡我们的

摄影摄像基础知识

一、摄影 摄影有两种含义: 一是指摄制人员。摄制人员是一部电影造型艺术的体现者。一部电影——全体创作人员的劳动结晶,都是通过摄影人员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拍摄出来的。他与导演一起进行“创作”,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摄影人员,职责就是在导演的创作思想指导下,用摄影手段、技巧去实现导演的创作意图和艺术构思。 二是用电影摄影机摄取景物影像的过程。通常包括三个步骤: 首先使景物形态通过透镜在感光片上曝光,构成潜影; 其次将曝光后的感光片经显影和定影等化学处理,得到明暗程度与景物相反或色彩与景物互成补色的负象,即底片; 最后,使另一感光片通过底片曝光,再经显影和定影等化学处理而得到明暗程度或色彩与被摄景物一致的正象,即透明正片。也有使用反转感光片拍摄的,经过显影和定影等化学处理,直接得到透明正片。 二、摄像 摄像有两种含义: 一指摄像人员。摄像人员是一部电视教材造型艺术的体现者。其职责是在导演创作思想指导下,用摄像手段、技巧去实现导演的创作意图和艺术构思。 另外,指用电视摄像机摄取景物影像的过程。 三、录像 录像有两种含义:指使用录像机的人员。 将电视摄像机摄取的景物影像用录像机记录在录像磁带上的过程。 四、曝光 感光材料受光作用的过程。曝光量的大小取决于感光材料受光的照度与曝光时间,即:曝光量= 照度×时间。照度可用光圈大小来调节,曝光时间可用遮光器(铱烀庞)速度来控制。电影摄影机中的胶片是恒速连续运转的,一般除使用光圈外,有时也配合使用装在机身内部的俗称乙蹲影逵的遮光器的开角度大小调节曝光量。 1.曝光点 电影底片上获得中级密度的景物亮度控制点,也是曝光组合选择的基准点。在电影生产

《设计美学》第六章讲义

设计美学》第六章讲义 主要概念: 1.风格:设计师创作个性的表现,他是产品的形象体系及其表现手法在结构上的统一。 2.装饰:外在于产品功能结构的形式因素,用以满足人的精神和审美需要。 3.线性造型:以线条的律动和情感性表现为主要特征的造型。 4.通用性设计:非个性化的具有普遍适应性的设计,如中国古代建筑和传统服装等的设计。 5.虚与实:中国传统器物风格范畴之一,指空间与实体的互动关系,可以产生不同的空间感和实体感。 二问答题: 1产品的风格的形成具有哪些特征?答:产品的风格是产品设计师所具有的个性特征在设计实践中的体现,它既是创造主体的主体性表征,也反映出不同类型产品受客观规律的制约性。所以可以将产品的设计风格界定为产品的形象体系及其表现手法在结构上的统一,它通过功能与形式的关系表现出来,并且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产品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根据产品类型的不同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或民族特征。 2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美学著作是《文心雕龙》,该书作者是南朝梁代文论家刘勰。他在《体性》篇一开头便指出:“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附外者也。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文苑波诡者矣。”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答:这里他首先说明,文艺创作是人的思想情感活动的外观过程,文艺的内容和形式构成了内外关系。 其次,这种内外关系由隐以至显和因内而符外,涉及作家的创作个性和由此形成的作品风格。再者,他指出创作个性的构成因素包括才、气、学、习四个方面。其中才和气是情性所铄,属于先天的禀赋,学与习是陶染所凝,属于后天的素养。 最后指出,作家的创作个性按照由隐以至显和因内而符外的艺术规律,便形成了无限多样的不同艺术风格。 3文艺美学著作《文心雕龙》中的《体性》篇、《定势》篇、《时序》篇分别阐述了什么风格理论? 答:《体性》篇阐述的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即风格的主体因 素。《定势》篇提出了体势的概念,指出制约风格的外在因 素。 《时序》篇论述了时代风格的问题,说明不同时代的作者表现出他那特定时代的风格特 征,这是因为作家的思想感情受时代的影响,而这种思想情感在作者的笔下就成为不同风格的作品。 4简答西晋时陆机在《文赋》中做过对不同文体风格特征的十种概括. 答:“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lei )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 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狂。”

音乐美学基础考试(安师大)

绪论音乐美学概论 1、远古时代关于音乐的种种传说暂且不论,仅有著述可考的,在我国就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到3世纪的古希腊时期。 2、第一次使用音乐美学这个概念的是德国诗人、音乐家舒巴尔特,他写过一本题目叫做《论音乐美学的思想》的书。1900年里曼出版《音乐美学的要义》标志音乐美学已经真正的成为一门成熟的独立学科。 3、音乐美学的概念:音乐美学是美学----艺术哲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是以研究音乐美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他特别的把音乐的本质与特征,音乐的形式与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与欣赏,音乐的功能,音乐的美与审美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4、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a、哲学的方法b、心理学的方法c、社会学的方法d、20世纪现代音乐美学研究新方法:语义-符号学,现象学,接受美学等。 5、音乐美学的方法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音乐美学:以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为根本。 第一章音乐的感性材料 三、音乐艺术特征基础是什么? 构成音乐艺术材料体现?音乐艺术材料体现是什么? 1、音乐的感性材料是声音,特殊的艺术化的声音。艺术的物质材料是体现这种艺术特征的基础,也是构成艺术美的基本要素。构成的艺术的物质材料与一般的物质材料不同,它并不是作为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物质基础,而是一种作为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精神基础。 2、音乐感性材料的基本属性:a、非自然性——创造性(与自然声音比较)b、非语义性——表情性(与语言比较)c、非对应性(一是音乐感性材料的模仿性、二是音乐感性材料的象征性和暗示性) 3、音乐声音作为一种艺术和与人之间的沟通是怎样的体现?在音乐的声音和它的含义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因素,它促使人们去想象和联想,以沟通艺术与自然之间的联系。这一中介因素就是表现,它的具体方式包括模仿、象征、暗示等。 4、音乐的感性材料—声音,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声音,而是一种非自然性、非语义性和非对应性的声音。 第二章音乐的形式 1、音乐的基本要素:音色,音高,音强,音质。 2、联结信息:即和其他事物的联系中的音乐意义。 (1)指向性内容:是指音乐形式以外的内容或蕴含内容所对应的音乐以外的内容。 (2)作曲家的用意:即作曲家的观念、想法赋予音乐的意义,可以看做是特殊的指向性内容。 (3)文化意义:文化传统赋予音乐的意义,是音乐自然携带的意义,但是这种意义并不都是蕴含性内容所表现的,而主要是音乐和音乐之外的其他文化事物联结产生的。 3、音乐形式的层次 音乐的形式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外观信息;二是结构信息,它可以表现为音乐的组织,即音高、音色、音质和音强,其中,音高主要体现在旋律方面;音色主要体现在乐器方面的差异;音质是由声音的音高、声音的音调、声音的音色三方面决定的;音强则是强调合理安排音乐结构。三是内部信息包括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社会方面主要靠自然习得,如音乐的结构、风格和流派。四是联结信息,包括上题。 第三章音乐的内容 第四章音乐的创作 音乐实践包括创作、表演和欣赏三大环节,音乐创作是其中的基础。 1、音乐创作df:从美学意义上讲,音乐创作是一种受审美经验支配的创造性劳动,而这种创造性劳动的具体方式是把内心的体验 改造成音响的形式。 2、音乐创作的本质也是df:一是表现时代精神和思想的艺术实践二是表达自身和他人内心的精神活动三是受音乐审美经验 支配的创造性劳动四是把内心体验改造成音响结构的创造性想象活动。 3、音乐创作的过程: 我们把音乐创作过程概括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作曲家从社会生活中获得心理体验的阶段;第二阶段是作曲家把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转化为具体可感的音乐形象阶段。”

美学基本知识与基础知识

美学基础知识与原理 简答题 1.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这一作法有哪些合理性与片面性? ①合理性在于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②片面性在于: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并不是所有符合形式美规律的都是美的;美在形式不符合所有美的事物特别是社会事物。 2.简答优美的本质和特征? ①优美基本的美学特征是和谐。②建立在人与客体世界的和谐共存关系中。③优美对象整体内外关系的和谐。④感性形式方面的和谐,具有小巧、柔和等品格。 3.简要说明生活丑和艺术美的关系? ①艺术的美不美,不在于它描写的生活是美是丑。②生活丑可以转化为艺术美,是因为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表现变得更典型了。③艺术可以把生活丑表现出来,帮助人们辨别美丑,对人产生审美教育作用。4.说明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 ①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②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 ③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 5.说明艺术接受的主体性特征? ①艺术意象的再创造是审美对象在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

②接受的主体性,源于接受者不同的“期待视野”。 ③文学和一切艺术作品都是复杂的结构,都需要主体参与填补空白。6.简答美育的特点? ①美育是感性的,是通过潜移默化而作用于人的。②美育是非常愉快的,是心甘情愿和乐而忘返的。③美感教育是动于内,从内心的情感角度去打动人的。④美育的愉悦性激励着欣赏者满足自身独创性的需要。⑤美育有特殊的途径和方式,具有陶冶性情和泄导身心的作用。7.美学学科的性质? ①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②美学和人有密切关系。 ③美学与人生价值密切相联。从根本上说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8.简答从主观心意状态中寻找美的积极意义和可能导致的后果?①它的意义在于深入到了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看到了美与人的主观世界的关联。 ②但它容易混淆美和美感的区别。 ③各人心意状态不同,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心理不同,以及所处的生存环境不 同。由此出发去衡量美会失去标准,甚至得出“趣味无争辩”。9.人的感觉能产生美感的原因? ①人的感觉特别是视听感觉具有自由性。 ②人的感觉是感性理性的统一,既能认识,又能审美。 ③人的感觉具有自由创造的想像力。

(完整版)初学者摄影基础知识

摄影基础知识 焦距(焦距越大,视觉越小) 焦距镜头名称 18mm 鱼眼、广角镜头 50mm 标准镜头 18mm-40mm 广角或短焦镜头 70mm-135mm 中焦镜头 135mm-500mm 长焦镜头 500mm 望远镜头 景深 概念:在进行拍摄时,调节相机镜头,使距离相机一定距离的景物清晰成像的过程,叫做对焦,那个景物所在的点,称为对焦点,因为“清晰”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所以,对焦点前(靠近相机)、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晰的,这个前后范围的总和,就叫做景深,意思是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景物,都能清楚地拍摄到。 景深的大小: 与焦距有关:焦距长的镜头,景深小,焦距短的镜头景深大。 与光圈有关:光圈越小(数值越大,例如f16的光圈比f11的光圈小),景深就越大; 光圈越大(数值越小,例如f2.8的光圈大于f5.6)景深就越小 红眼: 指在用闪光灯拍摄人像时,由于被摄者眼底血管的反光,使拍出照片上人的眼睛中有一个红点的现象。 白平衡: 由于不同的光照条件的光谱特性不同,拍出的照片常常会偏色,例如,在日光灯下会偏蓝、在白炽灯下会偏黄等。为了消除或减轻这种色偏,数码相机和摄象机可根据不同的光线条件调节色彩设置,以使照片颜色尽量不失真,使颜色还原正常。因为这种调节常常以白色为基准,故称白平衡。 摄影常见名词 明度:镜头明度的大小就是光通量的多少.口径大光通量多,明度就大,反之明度小. 明度大小以光圈系数按倍数来计算.明度的大小是决定暴光的暴光的重要因数之一. 场曲:在一个平坦的影象平面上,影象的清晰度从中央向外发生变化,聚焦形成弧 型,就叫场曲.原因是中心离镜头近,周边离镜头远.一般拍照团体人像,安排成弧型, 就是纠正这一缺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