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媒体,时代,新闻]自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摄影研究

[媒体,时代,新闻]自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摄影研究

[媒体,时代,新闻]自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摄影研究
[媒体,时代,新闻]自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摄影研究

自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摄影研究

一、关于新闻摄影的概念特征

关于新闻摄影,盛希贵在《新闻摄影教程》中这样定义:新闻摄影的概念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个层次的内涵。广义的新闻摄影泛指一切用摄影手段报道新闻的活动,包括用照相机拍摄图片,用摄影机拍摄新闻纪录电影以及用摄像机拍摄新闻电视来报道新闻这三大类;狭义的新闻摄影则专指以照相机为工具,以图片摄影为手段,以印刷品为媒介的新闻摄影报道活动。木文所谈专指狭义的新闻摄影。

二、流媒体新闻无法代替照片新闻

1842年5月5日,德国汉堡发生了一次大火,大火连烧了四天,比鸥鸟和史特尔茨纳二人奔赴火场,拍下了有关废墟的许多照片,后来大多失散,仅存一幅。这次拍摄和这张照片是今天人们公认的世界上第一次新闻摄影活动和第一张新闻照片。也就是说新闻摄影从诞生至今已经整整影响了人们169年,翻开整个新闻摄影传播史,反映了整个世界的变化,人类的进步,再到人们关心的一切事物。影像的人类历史,是随着新闻摄影的发展步履蹄珊地呈献给观众的。

进入读图时代的人们早已习惯了每天通过从报纸、杂志以及互联网上观看真实生动的照片来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新事情,人们厌倦了长篇累犊的文字新闻,更多的是通过客观真实的新闻照片去获取新闻。

今天的传播行业,信息发稿的快慢决定着哪家媒体最先占有读者。随着通信传输技术的迅速发展,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发稿,数码相机从图片的摄取、存盘、输入电脑,再通过电脑和电话线,传送到世界各个地方的电脑屏幕上。摄影记者都即拍即传地在极短暂时间内将照片传出,新闻照片从拍摄到被观众先从互联网上看到可以快至几秒钟,这种新闻传播速度是惊人的。前些天从网络上看到一位网友写的一段帖子,说新闻,新闻,时效是第一位的,没了时效,就是旧闻。高清视频的图像清晰度是可以达到新闻图片发稿的水平,但是它的文件处理的速度再快也赶不上图片。当别人的图片已经出现在报纸上的时候,编辑还在后方截图,作为新闻单位的老总,不知道你会选摄影还是选摄像?

虽然电视和电脑普及了,虽然各种视频也以极快的速度普及,但是就像广播没有取代报纸,电视没有取代广播一样,视频同样取代不了图片。只要报纸和杂志等平面的媒体还存在,图片就不会失去生命。手机拍照和数码相机的普及,必将促进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的图片革命。在新闻报道中,图片的大量运用也将是必然的。即使是互联网这样新兴的媒体,它们会大量使用流媒体,但也绝不会放弃传统的图片,相反它们会给图片新闻提供更大的舞台,只会更加繁荣。

目前,新闻的网络传播与大众媒体传播并存,在未来几十年里,因特网将与广播、电视、报纸并存,互相融合,互为补充。二者的交锋势必出现妥协性的相互融合,呈一种长期共存的状态。流媒体新闻传播与静态图片新闻传播未尝不是这样一种关系?

三、新闻摄影存在的意义

真正的新闻摄影,有着丰富的主题,折射了人性和他们的困扰与问题。优秀的新闻摄影总会拥有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它不仅仅是对现实生活客观的、真实的记录,更是一种审视。新闻摄影正是人类审视自己的第三只眼。通过对各种关于人类生活安全方面的新闻照片的报道,引起人类对自身生存状况的密切关注,并且引导人们朝着社会和谐的方向努力。

有关人类近代历史上战争方面的新闻报道数不胜数,这种悲剧方面的真实记录会使读者对战争、对生命、对人类命运以及人性进行深刻的反思,控诉侵略战争的罪恶。例如,1969年爱德华亚当斯在越南拍摄的《击毙越共》。这幅照片发表后,公众哗然,立即引发了美国国内的反战浪潮,并且迫使美国政府改变越战政策,也影响了当年的美国总统大选。

除了一些反映暴力、战争和灾难方面的新闻摄影,有些反映人类日常生活中阳光积极的一些新闻图片往往会令人感到无比的温情,感化人们的心灵。例如,一些有关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的新闻照片,这些照片画面中往往不会像战争等大题材新闻那样具有视觉冲击力,但是这类照片中总会充满人情味,能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引起会心一笑,有时还会感慨万分,细细品味之后心灵都会得到净,让世界每一寸土地都洒满阳光般的爱。

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是报纸成功的关键。而图片在这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在报纸版面上,它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它的形象性、直观性会在一瞬间给读者最大限度的信息量。一张质量好、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不仅可以活跃版面,还能代替一些连篇累犊的文字描写而在最短时间内给读者深刻的印象。再多的文字描写在这些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照片面前都会显得苍自无力。

新闻摄影自诞生以来就参与社会的变革,见证人类的进步。有时,新闻摄影好像是一把利刃直刺我们的心扉,使我们的心灵为之破碎,久久不能痊愈;有时,新闻摄影好似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盒,酸甜苦辣全在里面,它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充满着趣味与感动。我们需要新闻摄影,它不会死亡,还会继续扮演它应该扮演的角色。反映着现在,预示着未来。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

研究·融合与发展38 无论身处各行各业,新闻传播都是不可或缺的,其极大程度推动了社会经济和产业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社会认知感,对于国家的安定团结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互联网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型的新闻传播模式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21世纪是一个新媒体的时代,新媒体的出现,是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强烈冲击,与此同时,新型的新闻传播方式和途径也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新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媒体人参与新闻的传播,新闻传播变得前所未有的亲民。面对这个新媒体当家作主的年代,人们对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进行创新与改革,势在必行。 1.关于新媒体 1.1新媒体的定义 新媒体的定义是相对于传统新闻传播方式而言的。它主要是在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的基础之上,立足于互联网渠道,将资讯信息与现代的网络技术相结合,通过手机、数字电视、网络媒体、数字报刊、电脑等设备进行信息的分散传播,以此来满足人们对于新闻的强烈需求。由于新媒体传播渠道和设备的普及以及发展,人们想要获取新闻,完全可以做到足不出户就了解到世界各地的信息文化。相比于传统的新闻传播渠道而言,新媒体传播更加数字化、高端化,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传播者,了解新闻并且分享新闻。在这样一个数字化、信息化的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1.2新媒体的特点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想要获取信息不再趋于集中报刊书籍,难以有大量空闲时间专注于电视新闻。在这样的一个高速消费的时代,新媒体的出现就能够使受众充分利用闲暇时间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新媒体形势下的新闻传播方式,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普遍欢迎及认可。更快的传播速度、更大的信息量、更加丰富的新闻内容、更多样化的趣味性都使新闻传播更加具有时效性。互联网媒体技术的发展,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多种新媒体传播手段,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获取,传统书籍已经从实物转移到网络,新媒体作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传播工具,可以为受众提供海量信息,迎合了时代需求,提高了互动性。 2.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特点 2.1传播实效性 一则新闻想要进行传播,传统的渠道就是电视和书籍报刊。书籍和报刊往往是报道的前一天的内容,甚至是更长时间之前发生的社会形态,有效时间内受众看到新闻时,早已是时过境迁,其时效性差强人意。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标志性特点,利用先进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手段,随时随地通过计算机、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获得自身需要的数据信息。智能终端设备具有开放性和独立性的操作系统,操控界面逐渐趋向人性化,为媒体受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体验,以迎合时代及公众对媒体服务方式的需求。 2.2新闻互动性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更加注重互动性。相比于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受众群体不再是单向地接收讯息,而是更加关注于自身的想法,这种互动性是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所欠缺的。新媒体的传播形式,使传统媒体原有的传播形式得以突破,产生了多对多的传播模式。在评论区里,人们可以针对新闻事件自由发挥个性话语权,在信息接收者和信息发布者之间,实现双向互动的沟通和交流。这种传播方式直接提高了新闻的互动性和沟通性,可以说新闻传播从高高在上的分享者,成为了人民群众之间的互动的桥梁,变得更加亲民。 2.3传播即时性 相比于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新媒体时代之下的新闻传播更加具有即时性。传统的新闻传播一般都是有固定的时间段的,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七点准时开始,那么人们想要从中获得讯息,就必须在这个固定的时间段专门去关注电视台的播出。但是在新媒体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压力大,工作繁忙,很难有固定的闲散时间来获取新闻资讯,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 摘 要:当今社会,受到科学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影响,人类已经身处于新媒体的时代,传统的新闻传播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途径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多样。用户从传统的被动接受新闻信息,变成可以主动参与到新闻的传播和互动中。本文旨在探讨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创新。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传播;改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7)12-038-02DOI:10.19483/https://www.doczj.com/doc/269221800.html,ki.11-4653/n.2017.12.007 文/丁理

新媒体新闻写作与制作

网络新闻业务与传统新闻业务1、新闻资源的全面利用2、层次化、网络化的新闻组织方式3、实时的文字报道4、多媒体采访与报道5、新闻报道中各种层次的互动 网络新闻编辑的四个层面1、网络新闻的选2、网络新闻的加工3、网络新闻的整合4、网络新闻的延伸 网络新闻编辑的角色特点1、网络新闻编辑的主动性与被定性2、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整合性和原创性3、把关人角色 网络新闻编辑的发展趋势1 、多媒体内容编辑的比重将不断上升2、网络新闻编辑分工不断细化3、网络新闻编辑新闻加工向高层次发展4、从面向单平台编辑向多平台编辑发展 网络新闻与传统新闻采集相同点是什么1对新闻价值的判断标准不变2对新闻工作基本原则的坚持不变 网络新闻采集的优势在哪里1、网络新闻作品的多层次写作2、全时与互动3、新闻资源的利用4、多媒体技术的利用 影响网络新闻采集的因素1、政策环境2、法律环境3、著作权法4、经济环境5、技术环境因素 对网络新闻真实性的判断1多源求证2内容分析3调查核实4技术判断 网站策划指1、根据现实的情况与信息,判断市场变化的趋势,针对未来网站建设做当前决策2、对网络媒体的规模、结构、形象进行整体设计3、预先决定做什么、何时做、如何做、谁来做。 网站策划解决的问题1网站战略发展策划2网站内容策划3网站形象策划4网站市场行销(如何提高访问量)5网站品牌形象推广6网站内部人员安排 网站策划的原则1指导原则2全面原则3个性原则4灵活性原则5迅速原则6团队原则 调查分析阶段1网站的服务对象2社会环境3竞争对手4自身条件分析 属于内容的构成要素1网页名称2标题3正文4图表5标语 一个网站的网页构成:主页(homepage)首页(frortpage)新闻文章页(news articles) 属于造型的构成要素1标识2文字3图标4插图5动画6背景7声音 网页编排设计原则1网页编排首要原则@主页以占用空间和带宽小的静态文本和小图片为主@避免占用空间大的背景、图表、视频、动画在主页上出现@建立合理的网站布局,链接点不要太多太杂2版面布局原则:统一性原则、均衡性原则、对比性原则、节奏性原则、视觉冲击中心 新闻网页设计注意原则1简化新闻信息的阅读路径2网页的设计应以功能为先3借鉴报纸版面编辑方法原则4利用新技术,方便网络新闻的打印 新闻栏目与内容的规划1依据新闻来源的特色2依据报道内容的特色3依据与其它媒体合作形成的特色4依据新闻延伸形成的特色5依据对传统新闻栏目分类的借陈出新 网页框架布局的设计1框架模式2文字的编排3字体的运用4网页设计中的色彩 主页的功能1对网站内容的介绍2引导浏览者到他们要去的地方3吸引网民的注意力 新闻网站的一般结构1分类新闻2新闻服务3多媒体新闻4地方性新闻网站 网络新闻标题的主要特点1题文分家2慎用长题3大多单行4宁实勿虚 网络新闻单行题的制作1、一句话题2两(三)句题、一条新闻3两句题两条新闻4标题+摘要4标题群 标题群:是围绕某个主题或事件,在一个大标题统率下,由多种传播符号(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构成、即时滚动播出多个存在相互关联的新闻小标题的集合标题群写作形式:1标题群的小标题一般是加“[ ]”标志2在一些网站也采用“大字号标题+小字号标题”的方式,“小字号标题”一般是作为副题,“大字号标题”作为主题标题群形式优势1大标题将新闻事件发展过程中最新、最重要的事实突出2将不同的新闻事件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充分展现新闻事件的动态性和新闻事件间的相关性3既突出了新闻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又为普通用户梳理出事件发展的脉络4展示出立体化的传播思维和空间层次感,形成一种网络新闻专题报道样式 网络标题的加工原则1准确2客观、真实3掌握分寸4导向正确5言之有物6生动形象 锤炼标题文字12删去可有可无的字3改变叙述方式4适当运用约定俗成网络新闻内容整合编辑的手段1依据新闻素材组织新稿件:综编、缩编、拆编2编辑引导性内容:为引导阅读而撰写导读、加小标题、加注点评3 相关内容的编辑1配相关内容1)同一事件的相关内容2)类同事件3)配资料4)有关服务2、 2)全文切入3) 关键字超级连接3、把握好尺度(1)注意关联性(2) 坚持正确导向 热点事件的报道一段时期内,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的新闻事件 灾难新闻报道1客观的报道2报道事故的同时,

浅谈全媒体时代

浅谈全媒体时代 媒介环境不但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媒介与人的关系,更改变了媒介环境中为之运作的人。随着传媒业的迅猛发展,新媒体、自媒体等媒介形态迅速兴起,成为除了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之外占据中国媒体舞台的新兴力量。 "全媒体"――omnimedia,它最初源于一家成立于1999年的名为"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的美国家政服务公司。这是一家同时包含报纸专栏、书籍、杂志、广播、电视、网站等多种媒体形式在内,并统一进行管理,进而宣传和推广自己的家政服务和产品的所谓"全媒体"公司。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受限,这家家政公司涵盖的"全媒体"显然不够全面,也没有手机电视、户外电视等媒介形态,因而更倾向于"multimedia多媒体"的概念。多媒体,指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全媒体的其实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全",而是一种概念上的方向和趋势,全媒体是一种以全"为理想化目标的多媒体,多媒体与全媒体在某种意义上具有近义词的关系。然而,这家家政公司自己可能都没有预料到,这种具有一定超前意识的全媒体思路竟无意间道破了传媒业巨变的天机。 全媒体不仅仅是一种传播手段、一种媒介形态,更是一种传播理念和新的信息生产方式。我们需要弄清全媒体时代传播的基本特征,这些媒介环境的特征变化是节目主持人在新时期进行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全媒体不排斥任何单一媒体的行为,单一媒体的价值优势还能带动整个媒体联盟的发展融合,与此同时,它覆盖面广,几乎无孔不入的渗入到每个人的生活当中,信息接受面覆盖程度高。例如网络技术就将传统媒介的单一属性向试听全媒体的终端进化,存在于传统意义当中的媒介界限正在日渐消失。原有的时空和

全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困境与突围

全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困境与突围 发表时间:2012-08-28T11:44:26.030Z 来源:《赤子》2012年第13期供稿作者:陈玉爱 [导读] 在媒介融合的新背景下,新闻摄影也不可避免地经历着蜕变的痛苦。 陈玉爱(科学导报社,山西太原 030000) 摘要:在媒介融合的新背景下,新闻摄影也不可避免地经历着蜕变的痛苦。对于传统纸媒新闻摄影而言,如何应对数字影像技术带来的传播变革,如何创新新闻摄影理念、内容、手段和流程,以突出重围,寻求一条发展之路,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传统纸媒;新闻摄影;困境;突围 1 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摄影报道呈现的新特点 随着“流媒体”影响日益扩大,一大批“草根记者”的涌现,以及手机等新媒体的运用,新闻摄影在传播形式、传播主体和传播媒介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相应带来了系列新挑战。 1.1 新闻摄影主体由单一向多元拓展,专业的摄影记者受到非专业拍摄者的挑战。如今,新闻摄影不再是专业摄影记者的专利。大量非职业摄影师涌入新闻摄影的行列,形成了专业摄影记者、签约摄影师、普通市民、专业拍客等多元主体共同创造新闻摄影作品的局面。此外,各新闻机构开始大量采用普通市民用手机、小型DV和数码相机拍摄的新闻图片。还有一些专门从事拍摄的专业拍客,走街窜巷寻找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并将作品传送给新闻媒体以获取稿酬。 虽然不少报刊还是采取自己拥有一批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的模式,来确保新闻摄影报道的质量、独家性和数量,但他们对图片社、“草根记者”的依赖越来越大。 1.2 新闻摄影报道由单一的平面媒体转向多种媒体融合传播,传统平面媒体面临新媒体的挑战。新媒体对新闻图片的运用强于平面媒体。从信息呈现的形态看,新媒体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符号于一身,其海量性,打破了平面媒体版面的空间局限;其即时性,打破了平面媒体的时间局限;其互动性,打破了平面媒体的交流局限。 为应对这一形势,平面媒体作出了相应改革。首先就是将“视觉中心主导图片新闻的采集、编辑、设计、制作”这一理念贯穿整个采编流程,成立“视觉中心”。如《东方早报》日常新闻中,图片独立新闻占多数。在奖金条例中给予较高分值,鼓励摄影记者多拍独家新闻。除图片周刊外,对一些重点报道及时调整版面,以画刊的形式刊出。再如,《新京报》视觉部的人数占报社全体采编人员的1/6,平均每天刊登图像信息300多篇,包括图片、图表、漫画、插画。 同时,传统纸媒与电信联手,共同打造手机报,也将为报业提供新的盈利模式和市场机遇。 1.3 新闻图片传播形式由单一向多样转变,通讯社、图片社面临“流媒体”、视频截图和博客、播客等新传播形式的挑战。在今天的报纸网站上,除了文配图的传统报道形式,固定影像幻灯放映加现场音频、固定影像加活动音频的“流媒体”、现场静态图片加活动视频或独立的博客、播客都已经成为传播常态,新闻图片的传播形式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1)“流媒体”。“流媒体”就是静态图片加上现场声,或者记者的旁白所组成的新闻摄影报道,这种依托网络的媒体报道新形式将新闻的视觉冲击力和完整性、易读性完美结合,有力拓展了新闻摄影的表现空间,必将影响新闻摄影的深刻变革。(2)视频截图。视频截图就是从动态的视频录像中截取可供平面媒体使用的新闻图片。(3)微博。微博是一种让新闻摄影记者迅速传播摄影作品的方式,一旦遇到突发新闻事件,记者可以通过微博便捷地上传他们在现场采集的声音、图片和视频资料,后方编辑整合他们的这些材料再在网站上编发。 无论是“流媒体”、视频截图还是播客、微博,非专业新闻摄影工作者可以借助这些工具直接向各种媒体提供稿件,还可以通过“博客”“播客”或个人网站直接发布稿件,而不再通过通讯社和图片库,通讯社、图片社和图片库的经营模式必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2 媒介融合下新闻摄影的出路 面对挑战,出路何在?近些年,诸多报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京华时报》积极筹划传统报业在生产方式上的彻底转型,陆续推出四种数字产品:一是在线新闻,二是网络报纸,三是手机报纸,四是定制新闻。遇到重要的突发新闻时,同时派出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和流媒体记者前去采访,最终在报纸和网站上发出静态照片、视频新闻和文字报道。 《湖北日报》在2009年12月28日成立视界网,该报参照成熟的图片网站运营模式,整合湖北日报摄影记者、180多名签约摄影师及荆楚网3000多摄影通讯员资源,集合大量新闻图片和视频,一方面直接报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一方面通过商业化运作,让多媒体融合的影像获得传播价值的最大化。 这些探索已经收到可喜成效。他们的做法和经验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三个结合”:从只抓报纸,跨越到既抓报纸,也抓网络,实行报网结合,优势互补;从摄影记者只会拍摄照片跨越到也学会拍摄视频,从图片编辑只负责编辑跨越到主导新闻摄影流程,实行动静结合、一专多能;从只抓专业摄影队伍,跨越到既抓专业摄影队伍,也抓业余摄影队伍,实行专业与业余两支队伍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2.1 报网结合,达到“1+1>2”的传播效果 报网结合,即把报纸和网络等新媒体统一起来筹划、部署、指挥,使二者优势互补,互助互动。 在媒体融合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必然走上互为内容互为媒体的道路。在电子报中穿插电视节目,在电视节目中阅读报纸等组合报道的形式,已经变得习以为常。毕竟,集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多种表现形式于一体的报道,对读者而言是一种信息打包,可以达到“1+1>2”的传播效果。 事实上,报网合一使报纸和网络实现了新闻资源上共享、报道策划上一体,人力资源上统筹、传播优势上互补。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这一传播体制将运用到包括网络视频、数字电视、手机电视、户外显示屏等“全媒体”概念内所有领域。 2.2 动静结合,打造全能型记者和大图片编辑。全媒体数字化平台的搭建,要求报社摄影记者由过去单一的静态图片拍摄者向综合型的动态影像采集者转型,熟悉多种媒介类型的内容生产,利用多种采访手段进行动态报道,这对记者的个人素质、新闻视野、价值判断等都提出了挑战;要求图片编辑工作重心转向引导、组织、策划、沟通、提炼、把握,通过“深加工”最大化体现新闻事件的价值。简而言之,就是“全能型记者”和“大图片编辑”的概念。 一方面,配备升级,摄影记者由一专转向全能; 从技术层面来看,纸媒摄影记者长期从事影像拍摄工作,熟悉视觉传播,完成从一专(摄影)到多能(摄影+摄像+网络视频)的转变

[媒体,时代,新闻]自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摄影研究

自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摄影研究 一、关于新闻摄影的概念特征 关于新闻摄影,盛希贵在《新闻摄影教程》中这样定义:新闻摄影的概念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个层次的内涵。广义的新闻摄影泛指一切用摄影手段报道新闻的活动,包括用照相机拍摄图片,用摄影机拍摄新闻纪录电影以及用摄像机拍摄新闻电视来报道新闻这三大类;狭义的新闻摄影则专指以照相机为工具,以图片摄影为手段,以印刷品为媒介的新闻摄影报道活动。木文所谈专指狭义的新闻摄影。 二、流媒体新闻无法代替照片新闻 1842年5月5日,德国汉堡发生了一次大火,大火连烧了四天,比鸥鸟和史特尔茨纳二人奔赴火场,拍下了有关废墟的许多照片,后来大多失散,仅存一幅。这次拍摄和这张照片是今天人们公认的世界上第一次新闻摄影活动和第一张新闻照片。也就是说新闻摄影从诞生至今已经整整影响了人们169年,翻开整个新闻摄影传播史,反映了整个世界的变化,人类的进步,再到人们关心的一切事物。影像的人类历史,是随着新闻摄影的发展步履蹄珊地呈献给观众的。 进入读图时代的人们早已习惯了每天通过从报纸、杂志以及互联网上观看真实生动的照片来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新事情,人们厌倦了长篇累犊的文字新闻,更多的是通过客观真实的新闻照片去获取新闻。 今天的传播行业,信息发稿的快慢决定着哪家媒体最先占有读者。随着通信传输技术的迅速发展,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发稿,数码相机从图片的摄取、存盘、输入电脑,再通过电脑和电话线,传送到世界各个地方的电脑屏幕上。摄影记者都即拍即传地在极短暂时间内将照片传出,新闻照片从拍摄到被观众先从互联网上看到可以快至几秒钟,这种新闻传播速度是惊人的。前些天从网络上看到一位网友写的一段帖子,说新闻,新闻,时效是第一位的,没了时效,就是旧闻。高清视频的图像清晰度是可以达到新闻图片发稿的水平,但是它的文件处理的速度再快也赶不上图片。当别人的图片已经出现在报纸上的时候,编辑还在后方截图,作为新闻单位的老总,不知道你会选摄影还是选摄像? 虽然电视和电脑普及了,虽然各种视频也以极快的速度普及,但是就像广播没有取代报纸,电视没有取代广播一样,视频同样取代不了图片。只要报纸和杂志等平面的媒体还存在,图片就不会失去生命。手机拍照和数码相机的普及,必将促进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的图片革命。在新闻报道中,图片的大量运用也将是必然的。即使是互联网这样新兴的媒体,它们会大量使用流媒体,但也绝不会放弃传统的图片,相反它们会给图片新闻提供更大的舞台,只会更加繁荣。 目前,新闻的网络传播与大众媒体传播并存,在未来几十年里,因特网将与广播、电视、报纸并存,互相融合,互为补充。二者的交锋势必出现妥协性的相互融合,呈一种长期共存的状态。流媒体新闻传播与静态图片新闻传播未尝不是这样一种关系? 三、新闻摄影存在的意义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真实性

53 融合与发展·研究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真实性 摘 要: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新闻信息,通过新闻了解时下发展的具体变化,时事、新闻等动态信息的变化,能够让人们对自己关注的民生、政治、经济等问题实现最基本的信息更新。新媒体的发展可以更全面、更快速地给人们提供新闻信息,既拓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又实现了多元新闻发展的可能。但是,现阶段部分新媒体常常出现失真问题,甚至造成社会上的信息误导。为了将真实的新闻内容传递给受众,一定要对新媒体发展进行正确引导。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真实性显得愈发重要,这是以新闻真实性为核心的处理模式,按照社会需求实现合理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真实性;实现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8)09-053-02DOI:10.19483/https://www.doczj.com/doc/269221800.html,ki.11-4653/n.2018.09.021 文/赵克家 随着互联网市场的发展,中国新闻事业发展获得了新的空间,这对于优化新闻事业来说极具动力。不同类型的人群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其多元化特点日益明显,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最基本的真实性,保证各类新闻都能够完成最基本的信息传递目标。新闻报道的核心灵魂就是真实性,是保证新闻信息具有基本价值的重要标志,也是检验新闻信息是否存在阅读价值的重要标杆。随着中国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开始萌发,为了吸引到最大范围内的受众群体,很多新媒体在新闻题目上做出花样,这种情况很有可能造成虚假新闻的产生,让人们对社会新闻造成误解。这种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不仅会误导受众,更有可能造成社会舆论环境的偏差,让人们受到错误信息的影响。对此,有关部门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积极采取有效的方式应对新闻行业中出现的失真现象。 1.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缺乏真实性的原因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基本的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前提,更是必须坚守的原则。为了保持新闻真实性,首先需要将事件按照步骤进行完整表达,不需要加入报道者的个人看法,只要清晰、准确地将新闻事件说明,就是一次合格的新闻报道。经过新媒体的冲击之后,现阶段中国社会新闻报道的失真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新闻工作者缺乏相关专业知识 经过对现阶段出现失真现象的新闻报道的分析,这种失真主要原因就是新闻工作者缺乏基本的专业知识,对新闻内容凭着臆想进行描写。或者是部分工作者对新闻内容有一定了解,但是并未掌握其中深层次的内涵,写出的报道也仅仅是为了应付工作。这就造成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偏差,无法将具有现实意义的新闻播报出来。 1.2新闻工作者失实报道 部分虚假新闻是报道者明明知道真实情况,却因为受到某些外力因素,不得不曲解某些内容,其中的虚假成分因为加入一定的主观臆断成分,猜测对现有事实加以延伸或扩展,而让新闻事件的报道出现明显的、与事实不符的情况。这是由于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质较差等客观原因而造成的事实偏颇、报道不全面。这样的新闻稿件一经发表,虽然不一定能够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但是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这种不按照基本原则报道的材料,是导致新闻真实性明显受到质疑的重要原因。 1.3新闻工作者工作态度不端正 最基本的新闻报道除了坚持真实性原则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将完整的事件信息清楚地表述出来。部分新闻报道失真的原因,是因为新闻工作者报道过程中,缺乏基本的端正态度,对某些需要进一步调查和深入分析的新闻并没有花费时间进行信息资料的收集。新闻真实性的缺乏不仅导致人们对传统媒体的不信任,更给新闻事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新媒体时代下实现新闻真实性的措施 现代新闻报道失真问题日益突出,不同的类型和模式都有可能出现某个环节的真实性缺乏问题,不管是主观上的故意背离,还是客观上的信息不完整导致的失真,

融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研究

i媒tm时代MEDIA TIME? 融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研究 □文/徐丽芳 摘要: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新闻报道的信息化程度在加深,以手机、电脑等为媒介的融媒体对传统媒体形成了较大的挑战,成为当前新闻报道的主力。与传统媒体相比,融媒体具备服务性、互动性、即时性等优势。在融媒体时代,新闻报道 工作人员需要进一步丰富报道形式、迎合大众□味,同时也要深刻反思传统瞬在新时期环境中的发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新闻报道;传统媒体 在新的历史时期,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人们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上网,可以轻松获得最新的新闻报道,这种及时、趣味、互动性强的报道形式,能够全面满足人们的需要,成为新时期的新闻报道宠儿。 一、融媒体背景下新闻报道的特点 (一)互动性 融媒体f突出的特点是互动性,不似传统媒介的特点,融媒体便捷、开放,不再是媒体发布方的单向传递,而是信息接收者通过留言、互动等,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达成互动。一些自媒体平台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喜好等,传递信息,蜩新闻信息的交流沟通。 (二)及时性 融媒体背景下,信息傩具有及时性的特点。与传统媒介进行对比,融媒体依托于互联网,能以较快的速度将知识进行传递,甚至于事件一边发生,一W可以以直播的形式展现报道出来,这与传统媒介有很大不同。而在接收端,手机、电脑都可以成为接收的媒介,尤其是当前无线网络、5G网络等的全面普及与发展,能够实闻的及时传递与接收。 (三)服务性 在当前的融媒体发展背景下,也有服务性的特点。传统媒介下,如电视、广播等,都是单向的传递,而听到的人只能被动接收媒体传播出来的内容,再从中分析是否对自己有用。融媒体之下,新闻的推送更具服务性,或者是个性化。以常见的一些APP为例,在开始运用的时候,可以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分类,而有针对性地 进行推荐,这种可选择性,也是融媒体的 Wo 二、融媒体背景下新闻的发展 (_)加强对融媒体内容的审核 在当前的融媒体大环境下,尽管新闻 发布速度得到了飞跃性发展,但是内容的 真实性上却有待审核,所以产生了较多虚 画闻,这些新闻较多是人为编造的;还 有一些未经审核的内容,如看到失娣说 成是有4火等,但实际上却并不一定是 真实情况。但是,这类信息的飞速发布, 有些时候会影响人们对事件的认知,所以 需要加强审核,找到审核方式。 首先,要加强对融媒体内容发布的审 核制度建设,对于明显的、可能会产生影 响的内容进行认真审核,以保证不扰乱正 常的社会秩序。更进一步的是建设问责制 度,内容的发布,一旦查出不实,就要按 法问责。 (二)实现融媒体界统媒体的结合 鈿时期,瞬体与传题体也要实 现相应的结合。传统媒介具有庄重、严 肃,可信度高的特点,在时代发展背景 下,还不能被历史所淘汰。爾面对融媒 体的冲击,传统媒体的发展,也需要与之 结合。如现在很多电台开展了官方的微信 平台,可以做节目预告或是留言互动。一 些报刊也开甌渐数字化,并5JF通官方 微博等,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充分结合。在 当前的融媒体发展中,作为一种新兴的媒 体形式,应当在与传统的结合中达成发 展,不断继承媒体”铁肩担道义,妙手著 文章”的精神内核,进而实现形式的创 新,紧紧依托于网络技术,实现发展。 (三)注重融媒体时代新增内容的 发布 近年来,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媒体 的主动尝试,这些新闻关注到一些人们 日常生活中不甚了解的领域。作为融媒 体,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便捷性,找到 其关注点,以达成发展,替百姓发声, 主动担荷自身的社会责任。在内容的建 设方面,也要逐渐实现内容的变化发 展,逐渐丰富形式等,以达成发展,为 内容的创新发展、领域的逐渐丰富做出 准备,以推动完善发展,达成自身的成 长与内容的基础建设发展。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融媒体得 到快速发展,我们尊重这种现象的出 现,同时也要思考如何促成这种发展的 继续。本文针对融媒体的讨论还显浅 薄,今后在实践中如何发展,仍然需要 关注与逐渐发展。 在我国当前的媒体发展中,这种变 革不仅是新媒体资源的自由发展,也是 新旧媒体在融合中的协同发展。大众传 媒真正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仍有很长的 道路要走角 (作者单位:元阳县融媒体中心)

论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把关

论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把关 依据守门人理论,一个由信源到受众这样复杂的新闻运转过程中的写作、修改、删减、合并、舍弃、过滤、扩充、编辑等即是守门现象。传统纸质媒体(当然,早先时候并无网络、微博等新媒体),,是有“守门人”现象的,即不仅有大众传播的重重关卡,还有新闻事件涉及的当事人(因为他们是新闻的导火线)、新闻采集工作者、事件目击者及消息提供者等等,都是守门人(即“把关人”),他们在大众传播中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起着新闻把关的作用。 毫无疑问,传统纸质媒体有着诸多的新闻把关,不但有很多是无意识的(比如消息提供者、事件目击者、发射设备操作者、新闻事件当事人等新闻事件所发生并得以采集的诸多守门人),更重要的是媒介组织内部的把关——记者的把关(对新闻的采集)和编辑的把关(对流入的新闻内容进行挑选、修改或剔除)。显然,后者的工作更具有把关的典型性。 新媒体时代,因为借助网络自由、无国度、联通的条件,其新闻把关的关卡明显比传统纸质媒体少很多。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事件的发表不需要经过传统纸质媒体内部的把关像报社编辑等,也不必报知领导,它是很个人的、自由的。比如,传统纸媒尤其是党报等偏好把领导讲话放在重要位置,而娱乐新闻相对政治放在较次要位置——而受众喜好很多时候与其相悖,受众一般更喜欢娱乐新闻甚于领导讲话。所以纸媒时期,受众是不自由的、无法左右新闻事件在纸媒的大众传播。而网络新媒体时代,只要你拥有网络通讯设备,便可以自由发布新闻事件。只要没有非常敏感的词语或字眼,一般都能发布成功。这是一个人人皆是记者、编辑的时代,只要你喜欢发布,你愿意发布,你就可以发布。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更少的新闻把关不仅代表更多信息的发布,也意味着产生更多的不良信息。网络的自由性,决定了信息处理的简单化。网络也会根据人们的喜好产生点击率,而这又有可能产生相当一部分的垃圾信息。这些垃圾信息,小则对社会个人产生不良影响,大则甚至导致社会的紊乱,所以,这就需要良好的舆论引导与网络监管。就此而言,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把关依然是非常重要的。

新媒体文本写作技巧及方法

新媒体文本写作技巧及方法 新媒体是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其呈现信息的方式不同于传统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用户浏览新闻的习惯发生了很大改变,因此,新媒体新闻文本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也随之发生改变。下面,为大家分享新媒体文本写作技巧及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内容提要突出关键词 新媒体用户点开网站主页的相关标题进入正文后,会在正文标题下面看到一小段话,一般100字左右或更短,这就是内容提要。有一些网站的内容提要直接放在主页新闻标题下面,例如英国BBC网站;还有的网站采用弹出式标签技术,当鼠标滑过某条新闻标题时弹出文字框显示该条新闻提要,移动鼠标后文字框自动消失。内容提要的作用是解释或补充标题的内容,报告新闻事件最新的动态,文字要简练,尤其要注意突出关键词。关键词是一个文本中的核心词语,揭示稿件最核心的内容,以吸引用户,提高文本的检索率和利用率。一般来说,关键词包含在新闻5W中,关键词的数量不宜过多,三至五个即可。 正文:语言简洁,内容平实 1.简洁。新媒体新闻文本一般保持一个屏幕长最好,最长不要超过两个屏幕;每句话要简洁,一般不超过20个字,段落简短。

2.语言平实。文本用最简单、准确的文字告知信息即可,不需要大段大段的抒情议论,要避免花哨难懂的词汇,多采用通俗平实的文字。记住用户浏览新闻是为了获取信息,而不是追求文学性。 3.一段表达一个意思。用户在阅读新媒体新闻文本时大多是跳跃式阅读,因此,文本最好一个段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便于用户搜寻式阅读和跳跃式阅读。 4.多用小标题。过长的新媒体新闻文本要善于用小标题将文本分成几块,便于用户搜索和选择信息阅读。 5.重要信息优先原则。文本要将最重要的新闻要素置于最前面,无论是整个文本写作还是文本中的某一个段落写作,都要遵循重要信息优先的原则。新媒体用户绝对不喜欢在文字堆里艰难跋涉,他们希望在开头就能找到想要的信息,这与传统新闻写作中要求的“倒金字塔结构”完全一致。 注重事件背景介绍 新媒体新闻文本写作中背景使用非常重要,有时候用户对背景信息的关注高于新闻本身。文本中多运用事件背景可以让用户对新闻的了解更全面、更深入,也有利于用户围绕新闻获取拓展性信息。并非所有事件背景都要写进文本,要选择能说明问题、紧扣报道主题、用户有兴趣了解的事件背景,注意背景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全民摄影竞争危机 摄影记者适者生存-最新资料

全民摄影竞争危机摄影记者适者生存 2013年8月16日《中国摄影报》报道:人类拍摄了3800亿张图片,其中手机拍摄传输的达百分之九十以上。中国手机网民达到4.64亿,人人是摄影记者、人人是自媒体的时代到来。美国《太阳时报》解雇了28名摄影记者,许多摄影记者对此纷纷吐槽忧虑。全民摄影、全民传播迅猛发展,人手一部相机、手机,遇事即拍,传播网络,让摄影记者有了失业危机感。摄影记者观念要转型升级,提高综合素质,发挥专业优势,扬长避短,才能适者生存,新则发展。 首先,全民摄影、传播虽然来头猛,只是人多占先机 大连市摄影团队有3000多人,每当有活动时摄影者云集,“全民摄影热”中有许多人愿拍新闻片,因网络的大量需求,便有了兴趣。表面看对摄影记者的职业形成了冲击,其实摄影讲究的是构图、用光等多方面技巧,网民拍片不具技巧,新闻要素表述不清,摄影记者可多看本地网络图片,赶到现场拍摄,有的记者就这样干的,报社也会选用有水准的图片。灵活运用有利因素,拾遗补缺,竞技取胜。摄影记者有发现新闻价值的判断力,有抓拍新闻图片的能力,将表现新闻价值、情感力量、现场气氛的图片很好展现,使图片赋予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丰富了新闻摄影传播的内核。摄影记者拍的图片不好没被采用,是没能更新思维方式,没能突破拍摄风格和形式。图片要生动,题材是关键。要拍

出生动的新闻图片,必须具备题材、策划、立意、主题、抓拍意识。有人在获得事件后,决定是否去拍摄之前,只判断题材大小,还需判断事件是否适合图片报道。因为,新闻摄影是理性认识、形象思维、技术操作协调统一的产物。新闻摄影虽有“一图值千言”的优势,但也有难以表达逻辑说理的短处;有时对画面做了摆拍,给人不真实的感觉,违背了新闻摄影的原则,都属于综合素质不高所致。好新闻图片离不开摄影记者的创新思维,更新认识是开发潜能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平面媒体“图文并重”超过了“图文并茂”的境界,出现了“图文相融、相联”新举措,使新闻摄影追求纪实和传情,张扬新闻特性,构筑其独特的审美观、价值观,对摄影记者提出了更高技能要求,要应对失业危机,必须提高综合素质,在创新基础上拍摄出具有深度、独特的新闻图片,要高于“全民摄影者”,以更强的专业优势取胜,方能生存发展。 其次,摄影记者面对竞争,也要遵循“适者生存,新则发展”自然界物种的生存法则 另外,“摄影扫街”新闻并不是天天有,有了不一定能碰上。为了新则发展,实施了新闻摄影策划有收获。2013年2月3日大连市普降大雪,我想街头该有新闻,拍到了多辆轿车在坡路打滑难行市民与交警援助推车的情景,《大连晚报》刊登了《风雪天里“推车队”传递滨城正能量》一版图片。中国晚报摄影学会网、、等都转载了,并称其是“贴民意、鼓人心”的好图片。我

在新媒体时代,如何读新闻

在新媒体时代,我们当如何读新闻 公G192班薛飞 当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类软件不断增加,人们获取新闻的渠道不再局限于报纸和新闻联播等传统的传播方式。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微博、今日头条和微信等渠道获取最新的新闻,相比于传统的传播方式更加迅速且便捷,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但当各类软件不断增加,获取新闻渠道逐渐增加时,一些不真实、片面的甚至是没有价值的新闻也逐渐增多了起来,那么我们如何从众多的新闻中得到真实全面的新闻呢?如何筛选出有价值的新闻呢? 一、辨别新闻真实性 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核对。想要辨别新闻的真实性,首先要了解假新闻的发布方式。一个媒体发布一篇不实报道,然后被另一个媒体转载,第一个媒体又会说这条信息来源于后者。一条虚假信息同时被多家媒体报道,这条信息就变成了有多个出处的可靠信息。甚至有一些新闻工作者为了达成业绩,不顾新闻的真实性,片面的、添油加醋的写一些新闻报道,误导了人民群众做出了错的判断。那么,如何辨别假新闻呢? (一)看消息出处,多关注主流媒体的新闻如:路透社新华社美联社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媒体发布的新闻,我们要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阅读; (二)看消息来源的权威性。比如网易转载过钢水壶有毒的新闻,是一家晚报采访一个在读博士生后得出的; (三)利益相关方发布的消息不可信。对于一些新闻涉及到发布方利益的新闻不一定是真实的; (四)交叉佐证。多家媒体通过多种来源报道的同一件事,可信度高。单一信源主张一件不可证实(或不可证伪)的事情,即使被转载一亿次也是不可信; (五)不合乎常识的不可信。; (六)越快的新闻越模糊。比如十分钟前纽约发生一次爆炸,那么报道可能只有这一句。如果细节非常多那么就显得很可疑,真新闻不会这么快; (七)选择性报道。高明的欺骗甚至不用说谎,只要有选择的陈述事实,就能诱导人得出错误的结论; 二、筛选有价值新闻 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满足社会需求的素质的总和。所谓新闻价值,就是指凝聚在新闻事实中的社会需求,就是新闻本身之所以存在的客观理由,在我们比较固定的认识中,它包括重要性、显著性、新鲜性、接近性、冲突性、人情味等几个基本属性。进而言之,一个客观存在或发生的事实,能否成为新闻,然后被传播,应该取决于两点:一是在多大程度上及以怎样的方式与公众的利益相关联,二是能否满足人们的感官需要。在这里,所谓的公众利益既包括经济利益,也包括安全、公正、道德、荣誉、审美等社会价值利益,而心理感官需求则是人们对事物的好奇、趣味等的心理满足,当然不是猎奇,不是低俗、庸俗、粗俗,不是满足少数人需要的感官刺激。 筛选有价值的新闻可以通过一些有筛选功能的软件进行筛选,如今日头条等。 三、多读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

《新媒体写作与传播》教学大纲

《新媒体写作与传播:文案写作图文编辑内容传播》 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新媒体写作与传播:文案写作图文编辑内容传播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 计划学时:40 计划学分:3 先修课程:无 选用教材:《新媒体写作与传播:文案写作图文编辑内容传播》,李华、廖晓文、贾悟凡主编,2019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教材 适用专业:本书可作为本科院校及职业院校新媒体类与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教学用书。 课程负责人: 二、课程简介 本书理论与案例相辅相成,系统地介绍新媒体写作与传播的各种知识。本书共分8章,内容包括:认识新媒体与新媒体写作,新媒体文案写作技巧,新媒体广告文案写作,社会化媒体平台文案写作,新闻消息写作,新媒体微文学写作,新媒体图文、图片和视频编辑,以及新媒体内容传播等。 三、课程教学要求

注:“课程教学要求”栏中内容为针对该课程适用专业的专业毕业要求与相关教学要求的具体描述。“关联程度”栏中字母表示二者关联程度。关联程度按高关联、中关联、低关联三档分别表示为“H”“M”或“L”。“课程教学要求”及“关联程度”中的空白栏表示该课程与所对应的专业毕业要求条目不相关。 四、课程教学内容

五、考核要求及成绩评定 注:此表中内容为该课程的全部考核方式及其相关信息。 六、学生学习建议 (一)学习方法建议 1.理论配合实战训练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新媒体写作与运营能力; 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申请自媒体平台进行运营,根据运营效果评估自己的新媒体写作与运营水平。 (二)学生课外阅读参考资料 《新媒体写作与运营》,周展锋编著,2019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七、课程改革与建设

浅谈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创新发展

浅谈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创新发展 发表时间:2019-07-23T12:25:48.48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9月34期作者:程小东[导读] 当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新媒体的出现也给媒体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而在新闻信息传播期间,各种新闻的素材都需要借助摄影获取,摄影质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闻传播的质量。在新媒体时代做好新闻摄影的创新发展工作,能够更好的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丰富新闻内涵。 (广东省高州市广播电视台,广东高州 525200) 摘要:当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新媒体的出现也给媒体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而在新闻信息传播期间,各种新闻的素材都需要借助摄影获取,摄影质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闻传播的质量。在新媒体时代做好新闻摄影的创新发展工作,能够更好的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丰富新闻内涵。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创新发展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开始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新闻阅读已经进入到了读图时代,传统的纸质媒体行业开始朝着新媒体行业发展,媒体工作者的工作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将自己所采集到的各种图片、视频以及其他新闻素材等借助网络处理编辑,最终形成了电子版的新闻信息,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也对新闻摄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理解和认识,探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做好新闻摄影创新发展的策略。 一、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新闻摄影所面临的挑战 在新媒体时代,各类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幅度提升,信息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众多新闻媒体都是依靠第一手新闻资讯抢占新闻头条,吸引受众注意力的。在新时期,新闻媒体度假新闻资讯的点击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新闻的价值。在此背景下,图片素材的数量和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新媒体在同行业之间竞争力的大小。其主要是因为在当前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压力大,信息阅读开始朝着碎片化的趋势发展,如都市里的上班族在获取新闻资讯时,通常是借助手机查阅各类自己感兴趣的新闻APP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在繁重的工作结束之后,大量的文字信息阅读可能会让受众感到繁琐,而直观图片配以简单的文字,不仅能够帮助受众获取新闻资讯,同时其还能给用户以现场感和真实感。但是,在新媒体时代由于媒介信息传播速度的不断加快,这使得许多新闻摄影工作者更加的偏重于新闻图片素材量的采集,却忽视了图片的质,为了抢占第一手资源,保证新闻点击量,甚至出现了大量虚假图片信息滥竽充数的现象,新闻一直以来所追求的价值、真实性和客观性被忽视,其对于新闻行业的创新和发展实际上是极为不利的[1]。 2、新闻摄影面临的机遇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摄影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各种新型摄影设备层出不穷,其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更多富有摄影技巧、高清、优质的摄影作品应运而生,这些摄影作品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内涵,更好的展现了新闻内容,给受众带来了更好的视觉享受和冲击。而且摄影技术和方式的转变,新媒体对新闻摄影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工作者可以在工作中不断的锻炼和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这样也能够为新闻行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加多元、真实的新闻资讯,其有助于新闻行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内容的创新 1、抓住新鲜事物是关键 新闻的着眼点就在于“新”,但是其并非是标新立异的“新”,而是新鲜的“新”,新闻摄影只有将关注点放在新鲜事物之上,其才能够真正的捕捉到“新”闻,当然这些新闻也并非仅仅局限于某个地域或者是行业,而是应当着眼于整个社会,其需要对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进行实时记录,以便能够在第一时间将这些新变化呈现在受众面前。基于这样的原因,新闻摄影工作者所关注的事物一定要赶在所有人的前面,如果一件事情发生之后,其已经在人群中传播开来,新闻摄影记者在这种时候跟进,那么该事件就已经失去了关注和报道的价值。对于新闻摄影记者来说,其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图片和文字将一些还没有得到传播的突发新闻事件传播开来,进而达到宣传、警示和标榜的作用,比如说在一些重大灾难面前,普通群众为了救护他人牺牲自我的事迹就值得讴歌。但是,在新媒体的背景下,普通受众也是新闻的传播者与参与者,受众在发现新鲜事时也可以借助手中的手机或者是其他的摄影设备记录事件,并将其传播到网络上。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工作者还需要具备独特的新闻视角,要能够发现普通受众所无法发现的新闻点,判断事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有无继续跟进的必要,然后将其变成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内容[2]。 2、根据热点新闻是重点 新闻信息分为很多种,如有娱乐新闻、体育新闻、民生新闻等,这些新闻中关系着国计民生的民生新闻是受众面最广的,其也是最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民生新闻可以说是热点新闻中的常青树。因此,新闻摄影工作者在进行新闻摄影时,也应当学会将关注的角度放在广大人民群众上,注意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生活的变化,积极的反映人民群众的需求,做好社会热点问题的跟踪报道,注意提升典型事件的社会影响力。如2019年4月份发现的木里火灾,众多消防员为了扑灭大火,而牺牲了自己,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该新闻,众多新媒体持续跟进,并拍摄了大量的新闻照片,图文并茂,提升了该事件的社会影响力,引发了社会大众的反思。 3、紧抓社会突发事件 当前,尽管人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社会,但是即便如此,社会矛盾和冲突依然是存在的,这些矛盾和冲突的发生往往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其在某些程度上甚至暴露出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重视的社会问题。比如说,近些年来,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校园霸凌事件,其实际上一直存在,只是没有引爆。所以说,新闻摄影工作者还应当善于抓住实际生活中的典型问题,并做好新闻摄影工作,尽可能的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做好舆论引导,发挥新闻的舆论宣传和监督工作[3]。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媒体的出现为新闻摄影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其应当想办法提升自己的摄影技术水平,锻炼自己的新闻捕捉能力和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拍出更多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以为大众提供更加及时、真实有价值的新闻,进而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