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文化角度看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key)

从文化角度看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key)

从文化角度看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key)
从文化角度看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key)

#外语专题#

从文化角度看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

林玉华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介绍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0,归纳景点名称的特点和功能及其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以实例阐述景点名称英译的具体方法,并推荐最利于传播中国文化的译法,以期提高译名质量并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从而提升旅游景点形象,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文化转向;景点名称;翻译;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297(2008)02-0103-05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资料的翻译日益引起大家的重视,不少学者和翻译家从各个角度研究旅游资料的翻译,希望能借助英译的旅游资料向国外游客更好地宣传介绍中国的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然而,景点名称的翻译作为旅游资料翻译的一部分,却没有相应地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因此,本文试从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和中西文化交流的角度对景点名称的翻译做一番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从1970年起,尤其是1990年开始,文化成了翻译研究的热门话题。以巴斯内特和勒菲弗尔为代表的文化学派将翻译的重心从语言层面转到了文化层面,并于1990年在他们的5翻译,历史与文化6一书中第一次提出/文化转向0这个术语,认为翻译研究转向文化,强调翻译的本质即是/文化翻译0。诚然,翻译中的文化特征是不容忽视的,因为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译者在翻译的时候,不仅要熟悉原语和译语两种语言,还要熟悉两种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翻译的确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文化交际行为之一,翻译工作者必须重视并处理好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如奈达所言:实际上,对一个译者来说,由文化差异引起的问题要比语言结构差异引起的问题更多且更为复杂。

这一文化转向改变了翻译的概念,翻译不再被认为仅仅是语言间的转化,而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翻译的过程就是文化比较的过程。因此,翻译者不仅要熟悉源语和目的语的语言,更要熟悉源语和目的语的文化,译者作为文化的中介者,必须成为一个文化人,必须具备跨文化意识。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也给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带来了启发。众所周知,旅游本身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外国游客来华旅游不仅是为了欣赏我国的大好山水,更是为了领略古老神秘的东方文化,旅游资料中包含了形形色色的文化信息,而旅游景点名称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旅游景点名称的英译中,译者也必须成为一个文化人,必须具有跨文化意识,熟悉东西方两种文化,才能处理好景点名称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

二、旅游景点名称的特点和功能

旅游景点名称往往短小精悍、优雅别致、饶有意趣,其来源常常有着独特的原因。有的景点因其形状而得名,如南海五指山、象鼻山、燕子矶、玉龙雪山等;有的名称与历史事件、历史典故相关,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如万里长城、十三陵、唐蕃会盟碑、白马寺、焚书坑等;有的则因神话传说而得名,如虎跑泉、飞来峰、水晶宫、太虚幻境等;有的与宗教相联系,具有宗教特征,如长春观、归元寺、水月庵、宝林寺等;有的名称充满着诗情画意,如居庸叠翠、卢沟晓月;有的包含着美好的祝愿,如万寿山、永乐宫等等。

由此可见,形形色色的景点名称往往反映了一定的地

第8卷第2期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4月Vo.l8N o.2J OURNAL OF C H ONGQ I N G JI AOTONG UN I V ERSI TY(Socia l Sc iences Ed ition)A pr.2008

*收稿日期:2007-12-28

作者简介:林玉华(1981-),女,福建莆田人,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跨文化交际学、翻译理论和实践研究。

理、历史、人文风貌,也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关涉自然、地理、历史、民俗、宗教等多种学科,不仅有助于旅游者加深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了解,也能让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增长知识、广受教益。除此之外,这些景点名称还具有审美功能,旅游者可以通过这些优雅别致的景点名称,对旅游景点产生丰富美好的联想,如/天坛回音壁0、/桂林叠彩山0、/瘦西湖0,这些名称中的声音、色彩、形状等信息,能让旅游者浮想联翩。

景点名称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和功能使其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旅游者从产生旅游设想的开始,到实际旅游的全过程,到对旅游的回顾,其间始终贯穿着景点名称。景点名称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该尽可能发挥景点名称的作用,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然而景点名称的翻译现状却不容乐观,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三、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现状不尽人意

游客在阅读旅游资料时,景点名称是最先跃入眼帘的信息,能否抓住游客的眼球,吸引游客的注意力,第一印象无疑非常重要。因此,景点名称的翻译值得好好推敲,但是,就目前而言,景点名称的翻译现状却很难令人满意。笔者在总结归纳之后,发现主要存在四个问题。

首先,同一个景点译名不同,常常会有三四个译名,导致译名紊乱。广西省柳州市风景宜人,市内有许多公园,常常令游客流连忘返,但是这些公园的译名却不统一,不同的地方常常写着不同的译名。例如:/鱼峰公园0有4个译名:Stand i ng F ish P ark,Standing-fish H ill P ark,Y ufeng Pa rk和Yu feng Scenery D istr i ct;/雀山公园0有3个译名: Q ue.er Shan Park,Que Shan Pa rk和Q ue.er H ill P ark;/鹅山公园0也有三个译名:E Shan P ark,Ershan H ill P ark and Ershan Y outh P ark。同样的问题存在于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同一个景点也具有多个英译名。/雨花石博物馆0在北门导游图译名为R a i n F l ow er Stone M eseum,在群雕前导游图译名为Y uhua Pebb les M useu m,在景区功能分布图上译名则为The M useu m o f Yuhua Stones,而在景点指示牌上则被译为R ain fl ow er Pebb l es M useu m。其他很多景点如/忠魂亭、梅廊、二忠祠,御碑亭、江南第二泉、烈士群雕像0等等也同样有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译名,不太规范。

不同的译名是因为译者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方法,这会让国外游客产生疑惑:这些不同的译名指的是同一个景点还是不同的景点?这影响了旅游宣传介绍的效果。与此同时,译名的紊乱也影响了景区的形象。因此有必要统一规范景点名称的翻译,提升旅游景点的形象,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其次,译者忽略景点名称背后的文化信息而导致误译。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如果没有对景点名称的来源或者文化内涵多加推敲,而是想当然地根据字面意思来翻译,常常会导致错误的翻译。在5金佛山6的旅游简介中,有一景点名称/金山烟雨0被译为/S m ok i ng R ain o f Ji nshan0。实际上,这里的/烟雨0是指/蒙蒙细雨0或/雨雾0,并非/烟雾0,/S m ok i ng R a i n0显然是误译,因此建议改译为/G olden M ounta i n i n M isty R ain0。苏州城景点/寒山寺0被译为/Co l d M ounta i n T e m ple0,这也是由于译者忽略了寺名背后的文化信息而导致错译。事实上,去过苏州的人都知道,寒山寺那里根本没有什么山,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5公里外的枫桥镇,始建于梁,因唐代高僧寒山曾在寺内住持,故名/寒山寺0。所以/寒山0实际上是高僧的法号,/cold m ounta i n0显然是一种误译。

再次,译者忽略中英文语言文化差异,导致误译。河南开封著名景点/清明上河园0被译成/P ark w ith up-t he-R iver-on-Chingm ing Festi va l v i ew s0。在英文里面,/up the river0是一个俚语,意思是/坐监狱0。而清明上河园是一个主题公园,是人们放松、休闲娱乐的地方,上述译名容易让国外游客误解,产生负面联想。开封市内的另一景点/包公祠0被译为/T he M e m or i a l T e m ple of Lo rd Bao0,这里/L ord Bao0虽然保持了语言形式通顺,但并不易懂。包拯是一位历史人物,他的形象代表着清正廉洁,在国内和海外华人的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声誉,/包大人0是人们对他的尊称。/L ord0并不能反映出这种存在于中华文化中的尊敬与景仰之情,意义上的不对等无法准确传递出景点名称的文化内涵。

最后,译者采取不合适的翻译方法,也会导致不合适或者不恰当的翻译。音译是景点名称翻译方法之一,但是如果过多、一味而单纯地使用音译,会导致景点名称晦涩难懂,让外国游客如坠雾里。由于某些景点名称内涵较难把握,直译或者意译较为困难,译者干脆全部用拼音代替。5金佛山6旅游简介中的景点/童子拜观音0、/母子峰0、/南天门0、/鹰嘴峰0全部采用音译法。面对这些拼音,外国游客根本无法领悟名称的内涵,只会一脸茫然。由于语言文化差异,汉语中的某些表达在翻译中确实存在着不可译性,但是过度的音译会影响到景点名称信息的传达,使国外游客难以领会到景点名称的内涵,降低译文的信息量和可读性,从而影响译文的质量。因此,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应该慎重考虑,尽量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

景点名称翻译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说明景点名称的翻译现状有待提高,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景点名称翻译的复杂性,译者在翻译时绝不可掉以轻心,想当然地草草下手,而应该多加推敲。

四、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方法

景点名称的翻译不同于一般的行政区划地名的翻译,景点名称中往往包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功能,其翻译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因此,译者在翻译的时候仅仅具备跨文化知识是不够的,还应该掌握一些

104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第8卷

基本的翻译方法和技巧,以便更好地进行翻译。在景点名称的翻译中,我们常用的有四种翻译方法:音译、意译、音译加意译、音译加解释。

(一)音译

音译(transliteration)指的是把一种语言的语音用另一种语言中跟它发音相同或相近的语音表示出来。在景点名称的翻译中,音译就是指译者根据汉语拼音,将景点名称直接用拼音标注。由于景点名称中多涉及一些本民族文化的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而在英语中无法找到这些专有名词对应的译语。这些名词中往往又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译者无法用简短易记的词语译出,如果译得过长,又不能称其为景点名称,此时译者可以采用音译的方法。例如/楚天台0:Chutianta,i/兰风蕙露0:L anfenghu-i l u。

单纯的音译不能给外国游客传达任何实际的信息,游客根本无法领会到景点名称的文化内涵,它的审美功能和招牌作用也无法发挥。因此,音译虽是景点名称翻译中最简单的方法,却是运用最少的方法。音译很多时候都是和意译或者解释法连在一起用。

(二)意译

这里的意译(free transl a ti on)不是通常意义上与直译(litera l translati on)相对的意译,即从意义出发,只要求将原文大意表达出来,不注意细节,不注意原作形式(包括句法结构、用词、比喻及其他修辞手段),译文自然流畅即可。在这里,意译是指在一定层次上追求语意的翻译,由于景点名称通常是由词汇、词组构成的,所以这种翻译多要达到的等值效果也就停留在词汇层次上,追求中英文景点名称在表达意思上的等值。

实践证明,意译的译名通常简短明了,易为国外游客所理解,而且能较好地介绍中国旅游文化。因此我国黄山景区很多景点都是采用意译法来翻译的。例如/迎客松0: G reeti ng P i ne,/卧龙松0:the Crouchi ng D ragon P i ne,/狮子峰0:t he L i on P eak,/慈光阁0:the M ercy L i ght T e m ple,/百丈泉0:the Thousand Feet Spri ng,/天都峰0:the H eaven l y Cap ita l Peak。

北京大观园中不少景点也是采用意译法翻译的,中英文意思几乎等值,译名保留了中文名称的典雅、优美和寓意,让英文读者如国人一样获得美的享受,成功地发挥了景点名称的功能和作用。例如:(1)大观园里的主要建筑有:园门、曲径通幽、沁芳亭、怡红院、潇湘馆、秋爽斋、滴翠亭、藕香榭、芦雪庭、凸碧山庄、凹晶溪馆、栊翠庵、暖香坞、省亲别墅牌坊和顾恩恩义殿等(The m a i n bu il d i ng s i n the G rand V ie w G arden are t he G arden G ate,A W i ndi ng P ath Leading to a Sec l uded R etreat,the Seep i ng F rag rance P av i-l ion,the H appy R ed Court,the Ba m boo L odge,the Stud i o of A utu mn F reshness,the D r i ppi ng E m e ra l d Pav ili on,the Lo t us F ragrance Court,the R eed Sno w Co ttage,t he Convex Em erald H a l,l the Concav e Crystal L odge,the G reen La ttice N unne ry, the W ar m Scented A rbo r,the A rch w ay in front o f the House o f R eun i on and the H a ll of R eca lli ng I m pe rial Favor and M i ndf u l o f D uty,and so on.)。

我们在采用意译法时,不可望文生义,要注意景点名称的深层含义,做到意合。如/锦绣谷0不能译成/Bro cade V a lley0,因为这里的/锦绣0与/绸缎0无关,而是因为该峡谷有奇花异石,景致十分美丽,故称/锦绣0,所以应该译作/V all ey o f Splendor0,才更符合中文意思。

(三)音译加意译

从语法结构上分析旅游景点的名称,可以将其表示为/专有名称+种类名称0的偏正词组形式,专有名称即对景点的称呼,种类名称就是判断、辨别景点类别的名称。如/五指峰0中,/五指0为专有名称,/峰0为种类名称。汉语中一般专有名称在前,种类名称在后,专有名称以单声词和双声词居多,种类名称一般多为单声词。

音译加意译就是汉语拼音与英文翻译并用,音译专有名称,意译种类名称。这主要是考虑专有名称只是一个名字而已,没有特殊意义,因此没有必要按照中文字面意思翻译成英语。例如/岭南庭院0:L i ngnan Courtyards。

旅游景点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种,自然景观的名字往往由表示地理或地貌特征的词语构成。人文景观的名字常常具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等色彩,是历史与文化发展的物证。无论是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种类名称往往具有共性,一般都使用通用的译法,有规律可循,容易翻译。自然景观的种类名称往往包括山(moun-ta i n,hill)、岩(rock,cliff)、峰(peak)、崖(c liff)、沟(ra-v i ne)、溪(stream)、岭(ri dge,h ill)、潭(poo,l pond)、瀑布(wa terfall)、泉(spr i ng)、湖(lake)、洞(cave)、池(lake, pond,poo l)、运河(cana l)、堰(w eir)。例如/京杭大运河0: G reat Ji ng-H ang Cana,l/都江堰0:t he D uji ang W e ir。

人文景观的种类名称一般包括寺(te m ple)、塔(pago-da)、楼(tow er)、宫(palace)、庙(te m ple)、陵(t omb,m auso-leum)、祠(shrine)、园(garden)、山庄(v illa)、亭(pav ili on)、庵(conven t,nunnery)、阁(ha l,l pav ilion)、斋(house,ha l,l study,room)、故居(for m er resi dence)、石窟(grott o)、园林(garden,park)。例如/光孝寺0:Guangx i ao te m ple,/能仁寺0:N eng ren T emp l e,/五仙观0:W ux ianguan(F ive-I mmo r-ta l)T emp l e,/佛山祖庙0:F oshan Ancestral T e m ple,/九龙十八滩0:Ji u l ong Sh i ba Shoa ls,/惠州西湖0:W est Lake i n H uizhou。

音译加意译的方法既弥补了单纯音译表意能力差的缺点,又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一些难译词在意译时可能出现的语意误解、词不达意、表达累赘等弊病,因此也是常见的译法之一。这种翻译方法中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用拼音标注的专名部分不表意,只将其整体视为一个语素单位,故在音译时一般合写,例如/光孝寺0:G uangx iao te m-p l e。其次,如果专有名词为单音节,种类名词也为单音节,

105

林玉华:从文化角度看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

为照顾韵节需要,通常将种类名词视为专有名词的一部

分,先采用音译的方法与专有名词连写,后重复意译。如/泰山0不宜译为/T a i M ounta i n0而应为/T aishan M oun-ta i n0,/武夷山0则可以直接译为/W uy iM ounta i n0。

(四)音译加解释

音译加解释就是用汉语拼音处理景点的名字,同时又用英文对景点的名字加以解释,使外国人明白景点名称的字面意思或文化内涵,这是近年来新兴起的文化翻译方法,也是最受学者推荐的翻译方法。例如/中和殿0:Zhong H e D i an(H a ll of Comp l e te H ar mony),/乾清门0:Q ian Q i ng M en(G ate of H eaven l y Purity),/白龙潭0:Ba i L ong T an (The W h ite D ragon P oo l),/卢沟桥0:Lu G ou Q iao(T he M a rco Po l o Br i dge),/大观园0:D a G uang Y uan(T he G rand V ie w G arden),/龙庆峡0:L ongqi ng X i a(L ongqi ng G orge known as A nc i ent C ity R ese rvo ir),/十三陵0:Shi San L i ng (The M i ng Tombs),/永寿宫0:Y ong Shou G ong(Pa lace of Eterna l L ife),/宁寿宫0:N i ng Shou G ong(Pa lace o f P eace f u l O l d A ge),/乐寿堂0:L e Shou T ang(H a ll o f De li ght and L on-gev ity)。

音译法虽然信息功能差,但是可以让外国人了解到景点名称原汁原味的中国发音,增加他们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解释法则可以帮助外国人明白景点名称的字面意思和文化内涵,弥补音译法表意差的特点,增加景点名称的信息功能,有助于传播中国文化。所以音译法与解释法的连用是最受推荐的翻译方法,我们可以见到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园内主要的建筑及景点包括:堆秀山,浮碧亭,万春亭,石子甬道,养鹿苑,养性斋,千秋亭,四神祠等(T he m a i n bu il d i ngs and scen ic attractions i n t he garden i nc l ude: D u i x i ushan(R ocker ies of P ili ng P retti ness),Fub iti ng(P av i-l ion o f F loati ng V erdure),W anchunti ng(A rbo r o f E terna l Spri ng),Shizi yongdao(Pebb l es-pa tterned P aths),Y an-g l uyuan(D eer R a i s i ng Stab le),Y angx i ngzhai(M enta l Cu lt-i va tion Study),Q ianqi uting(Pav ili on o f E tern ity),S ishensi (F our G ods T e m ple)and so on.)。再如,传说中的白鹤泉、笑蹄崖、响鼓岭旅游点。登上传说中的望湘亭,俯瞰长沙,景象万千(T he re is a l so l egendary Ba i he(wh i te crane) Spri ng,X i aoti(laugh and cry)C liff and X ianggu(L oud D ru m)R i dge.Fro m t he W angx i ang(l ooking down a tH unan) Pav ili on h i gh on the Y uelu Peak,one can have a bird.s-eye v ie w o f the beau tifu l Changsha.)。

运用解释法时,如果用几个词语就可以将景点名称解释清楚,解释性文字可以直接跟在景点名称后面。但是如果景点名称文化内涵过于丰富,必须要用较长的文字才能解释清楚,这样的解释性翻译运用在景点名称上会显得过于累赘臃肿,这时可以在旅游景点简介中或者脚注中采用解释性翻译,这样既能让外国游客了解此处景点的中文发音,又能让他们知道该景点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内涵。

五、从文化传播角度选择翻译方法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中,长期存在着/文化逆差0现象,把西方文化翻译介绍到中国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来说,都大大超过把中国文化介绍到国外,中国文化/走出去0的呼声日渐强烈。在这个大背景下,翻译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已经从过去的以介绍西方文化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对外传播和介绍中国文化为主。因此,译者作为文化的中介者,在翻译景点名称时,应该设法保留景点名称的文化信息或者增加景点名称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识,宣传介绍中国文化。

因此,从传播中国文化的角度考虑,毫无疑问,音译加解释的方法是最适合的翻译方法。音译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语文字的读音,能让外国人接触汉语拼音,学习中国的语言,熟悉中国人对某些事物的说法或称呼,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国外游客也会渐渐熟悉原汁原味的中文名称,这有助于提高景点的知名度。解释法又能让外国游客在欣赏中文名称发音的基础上,领略景点名称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助于传播中国文化。随着拼音标准化的实施,旅游景点名称实施音译将是一种趋势,意译的景点名称将会逐渐减少,这必将有利于旅游景点的长远发展。

六、结语

景点名称犹如景点的招牌,拥有一个好的名称就如同打了一个好广告,对提高旅游地知名度,增加旅游地的人气指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景点名称的翻译却存在着种种问题,严重损害了旅游景点的形象,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其翻译现状亟待提高。因此,景点名称的翻译研究可以说既重要又迫切。

景点名称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功能,其中所包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决定译者要采取不同于其他普通地名的翻译方法。要译好景点名称,从宏观上讲,译者应该成为一个文化人,具备跨文化意识,必须准确把握景点名称的基本信息,尤其文化信息,注意中英文语言文化差异,着重传达景点名称的文化内涵;从微观上讲,译者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翻译方法和技巧,以便更好地进行翻译。与此同时,在景点名称的翻译过程中,译者还应该牢记/传播中国文化0的任务,选择最合适的翻译策略,尽最大努力争取最大程度地体现出景点名称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逐步改变/文化逆差0现象,完成翻译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景点名称翻译作为旅游资料翻译的一部分,其目标是通过对旅游信息的翻译,使外国游客对景点产生兴趣。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还要尽量保留地名的知识功能和审美功能,着重传达地名背后的文化信息,发挥地名的招牌作用,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旅游业尤其是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实现翻译的最终目的。

106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第8卷

参考文献:

[1]Bassnett S,Le feve re A.T ranslation,H istory and Cu lture

[M].L ondon and N ew Y ork:P i n ter Pub lishers,1990. [2]罗小波.景点名称英译现状调查和分析)))以武汉

地区旅游景点为例[J].英语教学,2005,(26):113~

114.

[3]文朋陵,晓畅.旅游地名的功能分析[J].中国地

名,1999,(4):14~15.

[4]蔡荣寿,全艳芬,冯冬霞.柳州市旅游资料的翻译问

题[J].广西社会科学,2005,(4):118~122.

[5]蓝锡麟,梁隆新.重庆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图典)))金

佛山[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

[6]蓝锡麟,梁隆新.重庆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图典)))缙

云山#北温泉#钓鱼城[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3.

[7]汪翠兰.河南旅游英语翻译的跨文化审视[J].中国

科技翻译,2006,(4):40~43.

[8]王秋生.旅游景点翻译亟待规范[J].中国翻译,

2004,(3):77~79.[9]王宁.旅游翻译质量与旅游地形象)))旅游翻译

中的问题评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1):

137~140.

[10]贾秀海.旅游文化景观术语英译技巧[J].沈阳师范

大学学报,2004,(6):54~55.

[11]李延林,潘利锋,郭勇.英语文化翻译学教程

[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12]金惠康.广东旅游翻译探讨[J].上海科技翻译,

2003,(2):20~24.

[13]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

翻译出版公司,2003.

[14]冯伟年.最新汉英翻译实例评析[M].西安:世界图

书出版西安公司,2005.

[15]洪英.敢说导游服务英语主编[M].北京:机械工

业出版社,2004.

[16]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

翻译出版公司,2004.

[17]姜艳.论翻译的文化转向对翻译本体论的消解

[J].上海翻译,2006,(3):12~14.

A Study of the T ranslati on of N a m es

of Scenic Spots fro m the Perspecti ve of Culture

LIN Yu-hua

(School o f Fo re i gn L anguages,F uji an N o r m al U niversity,F uz hou,F uji an350007,Ch i na)

Abstrac t:/Cu ltura l t urn0i n the fi e l d o f translation study i s i n ttroduced.Then the features and functi ons of names o f scen ic spots are s umm arized.The proble m s o f the ir translation are po i nted out and som e m ethods f o r t he ir translati on are put f o r w ard.F i na ll y a translation m et hod,wh i ch is benefic i a l for the trans m i ssi on of Ch i nese culture,i s recomm ended w ith the purpose o f i m prov i ng the qua lity of translati ng na m es o f scen ic spots,enhanc i ng t he i m age o f scen ic spots,and pro m oti ng the develop m ent of tour i s m. K ey word s:cultural t urn;nam e o f scen i c spot;transl a tion;cu ltura l co mm un i ca tion

(责任编辑:张璠吴莉

)

107林玉华:从文化角度看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

从文化角度来看翻译问题

从文化差异角度来看翻译问题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0-05-18 14:17:00 ] 作者:李艺洁编辑:studa20 【摘要】翻译是“复制”还是“创造”,一直以来有着很多的争论。人们从语言学、语义学以及文化差异角度进行了大量的探讨,笔者在本文中,从词语文化和无词文化两个方面简单论述了自己的观点:翻译除了“复制”和“创造”之外,还存在着别的东西,即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了解 和理解以及对两种文化的操纵。 【关键词】复制创造词语文化无词文化 翻译是“复制”还是“创造”,长期以来存在着很多的争论。笔者认为,翻译的“复制”和“创造”论点并不相矛盾,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在翻译的实践过程中,“复制”和“创造”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但“复制”和“创造”并不是翻译内容的全部,因为翻译的首要任务是文化交流。有文化交流就必然存在着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问题,而这种文化差异光靠“复制”和“创造”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也就是说,翻译除了“复制”和“创造”以外,还有着别的东西,即对不同文化 背景的理解、了解以及对两种文化的操纵。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文化。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 B. Tylor)最早提出“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 S. Sapir)认为是:“一个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是什么。”而我国的俞约法先生认为:“对文化一词的含义,世界各地因国家和因人而异,众说纷纭, 定义数以百计,没有一个为所有人或大多数人所能接受的共同定义。不同人心目中对…文化?有不同的理解,并根据这些理解作出不同的解释。”文化与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血肉相连。文化因素无孔不入地渗入了语言的方方面面。任何一种具体的民族语言,总是同该民族的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语言的应用,文化的交流,翻译的实践归根到底都离不开对语言的民族文化背景的了解。 对于文化背景的了解,专业人士可以作专题研究,以分析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差异。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不现实的,他们只能从文学作品、电影作品、杂志报刊等译作当中了解、感受不同文化的差别,从而达到对另一种文化的理解和欣赏,其中,文学作品的译作起着尤其突出的作用。因而,对广大文学作品的译者提出了更高一层的要求。下面,就此谈谈笔者一些肤浅的认识: 如何在翻译作品中体现不同文化的差异,从而既能保留原作的精髓,又能取得译作读者的共鸣,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 词语文化 前苏联E. M维列夏金和B. T科斯托马罗夫把词语叫作“作为民族文化信息载体和渊源的语言称名单位”。这其中,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双语转换时,词语可以分为:1、无等值意义词;2、有背景意义词;3、有文化感情色彩词;4、成语典故;5、格言警句,包括俗语、谚语、名言、该国的政治口号以及科学公理和公设(特别是反映该国意识形态者);6、礼节用语和客套话。 (1)无等值意义词指的是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无法对译的词语。泰勒强调“文化

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其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论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的分析 摘要:翻译与文化有着密可不分的联系。文化的共性使翻译成为可能,但其语言文化的个性又给翻译活动设置了障碍。由于民族历史、社会制度、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别,我国汉族文化与英、美等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造成思维方式不同,具体体现在汉、英两种语言上的表现包括词语理解与运用、词义内涵、联想意义及句式结构的不同等方面。为此,分析其理论原理,通过引用例句做进一步的探讨,并就某些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在当今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如何把中英文翻译地更准确更贴近两种语言文化氛围,这是值得广大英语学习人士共同讨论一番的。 关键词:文化差异全球化翻译 正文: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信息和风格忠实、流畅、艺术地再现出来的实践活动。美国翻译理论家奈特指出:“所谓翻译,就是指从语言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翻译作为语际交际, 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 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在很大程度, 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很大的关系。王佐良曾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吕淑湘也说, 翻译家必须是一个杂家。“杂”就是指知识要广博。可见,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了解背景知识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文化在人类社会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文化是一个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甚至是文化的一部分,特定的文化背景产生特定的语言。换句话说语言的学习过程也就是了解一种文化的过程。翻译作为语际交际, 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 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1 ]。在很大程度, 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很大的关系。王佐良曾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吕淑湘也说, 翻译家必须是一个杂家。“杂”就是指知识要广博。可见,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了解背景知识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英语翻译不能脱离文化的教学。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和科技的一体化,多元文化并存势在必行,文化在各国交流与往来中变得极为重要。受其影响,文化成为文学翻译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今天的社会中,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被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翻译成为了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人们用“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 ”、“intercultural cooperation ( 跨文化合作) ”、“acculturation(文化交融) ”等一系列术语来替代“翻译”(郭建中,2000 , P277) 。因此,怎样更加准确、恰如其分地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创造完美翻译作品的关键。。语词的翻译要求译者在广泛地、准确地了解他国文化中的观念、信仰、习俗、价值标准等方面的同时,忠实传达本国文化的价值与灵魂,才能真正做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从事英语翻译要注意文化信息的传递,在实际工作中,文化信息有时很难传递到译入语中,结果对等的标准就不能完全做到。一般来说,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文化的不同对翻译的影响:列如一外国游客在中国旅游,由于饮食和天气等缘故,导致身体不适,去医院看医生,医生给出的诊断结果是:由于吃多了辣制食物,出现上火。这时问题就出现了,到底怎样把“上火”这个词翻译成外国游人容易理解且易于接受的词语呢?一般如果对于中国人来说“上火”一词,是在熟悉不过了,然而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国人你仅仅说一个“hot”,他们该怎样去理解呢?所以当然在英文当中也有不少的此类的与文化有很大关联的词语,譬如,meet one’s w aterloo (一败涂地),对于学习英语的我们来说,如果你不懂语言出处的相关历史,我们很难翻译出它的真正意思,其实这句话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习语的翻译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反复在格特鲁德斯泰因的作品《三个女人》中的运用 2 从《嘉利妹妹》看德莱塞的女性观 3 论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4 中西方快餐的文化差异 5 从电影《弱点》看美国的家庭教育 6 论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7 从《印度之行》看福斯特的人文主义思想观 8 浅析《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挣扎 9 《荆棘鸟》中主要女主人公爱情观比较 10 从《马拉喀什》和《射象》看乔治?奥威尔散文的艺术风格 11 基于网络的英语听力学习的优势与局限研究 12 佛罗多与亚拉冈:悲剧虚构型模式中的低模仿英雄与喜剧虚构型模式中的高模仿英雄 13 The Exploration of Tragic Fate of Tess 14 基本数字词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与翻译 15 从玛氏公司看英美文化对广告的影响 16 论《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矛盾情感 17 从植物词看英汉文化差异 18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研究电影名字的翻译 19 从女性个人主义角度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女性人物性格特征 20 汉英谚语中关于文化价值观的比较 21 从女性主义解读《芒果街上的小屋》 22 对《野性的呼唤》中的狗——巴克的分析研究 23 探讨法国葡萄酒营销与中国白酒营销中的民族特色 24 从目的论角度讨论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25 仿拟在商业广告中的应用 26 星巴克营销策略研究 27 中国菜名翻译的技巧与准则 28 “冰山理论”在海明威小说创作中的运用研究 29 Study of Themes of George Bernard Shaw’s Social Problem Plays 30 《老友记》中幽默的翻译 31 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外宣材料英译 32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法研究综述 33 简爱和林黛玉不同命运的文化透析 34 从主角与配角之间关系的角度探讨《老人与海》中的生存主题 35 从电影作品分析英语外来口音的现象 36 中西方诚信文化对比 37 功能文体学视角下的商务合同文体分析及翻译 38 A comparison of values of money between Scarlett and Gatsby 39 论《暮光之城?暮色》中英译汉的词类转译 40 言语行为理论在意识流作品中的应用——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为例 41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by Analyzing Brand Names 42 Analyzing Translation of Word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Intercultural

从文化视角看翻译

从文化视角看翻译 ——《文化视角与翻译实践》书评【摘要】文化是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将介绍和梳理《文化视角与翻译实践》这部着重介绍文化与翻译关系的书,通过对翻译定义的介绍引入对翻译和文化关系的阐释,从宏观上阐述了文化、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影响,接着从微观上分析了中英语言的词汇和结构差异与翻译实践的关系,最后特别阐明了文学翻译的特色及在书中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与文化中英语言差异与翻译文学翻译的策略 翻译是两种语言间信息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因此文化差异不仅构成了翻译的最大障碍而且也成了翻译界的一个主要话题。而且,当今社会对于用现代翻译理论尤其是文化学派的翻译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提高翻译水平和对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翻译书籍的需求急剧增加,《文化视角与翻译实践》一书应运而生。本书由王恩科、李昕和奉霞编著,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于2007年。 本书共十二章,从翻译与文化、翻译与语言等宏观层面下延到长难句翻译、段落衔接等微观层面,既通过宏大的视角审视翻译难题,又能恰当地选用翻译技巧处理疑难问题。其中第一、二、三、四章分别从翻译与翻译研究、翻译与文化、翻译与意识形态、语言与文化几方面进行阐述;第五、六章则从微观层面看中英语言的词汇差异、结构差异与翻译及动植物名称和颜色词的中西内涵比较;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二章分别详细地从文学名著、历史典故与翻译策略,比喻与翻译,长难句是翻译,段落与篇章翻译等方面进行解释和分析。 一、翻译是基于语言的跨文化交流 正如书中所列举的著名美国翻译理论家及圣经翻译家尤金?奈达对翻译的定义:“One way of defining a D-E translation is to describe it as ‘the closest natural e quivalent to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1该定义中的D-E translation指dynamic-equivalence translation,即“动态对等翻译”,也就是说翻译首先要做到对源语信息的对等,其次是译文语言的自然流畅,最后是信息和语言风格上达到最大程度的接近。笔者认为,虽然奈达的定义不是最精确最完美的,但是在他的定义中提到了很重要的方面,即翻译对译文的自然程度和语言风格的要求。而这便涉及到影响翻译的主要因素,据本书介绍,主要包括语言差异、文化差异、意识形态、译者的语言功底、文化素养以及由其世界观、价值观、意识形态等构成的理解的前结构。 在第二章翻译与文化中,本书作者分别从文化的有机整体性、民族性、可习得性和兼容性四个特征,文化间的不平等性导致的不同语言间的不平等对话及文化的民族性与翻译的关系向读者们介绍了文化对翻译实践的影响。笔者对于书中第二章第四节所讲到的文化民族性与翻译甚是赞同。文中举例讲到由于中英文化对谦虚与张扬的不同态度引发的尴尬以及化解尴尬的方法,而这些尴尬,其实都源于文化差异,也证明了文化差异对翻译实践的影响。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译者必须凭借两种语言的文化知识寻找解决途径,要对两种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笔者认为书中第三章对翻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的阐述也颇为精彩。第三章的第二节中讲到:“翻译的社会性,尤其是文学翻译的社会性,应服务于特定的意识形态译文不得与当下意识形态权力话语相抗衡;而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的操控则涉及政治意图、文化心态、接受习惯、伦理道德、宗教思想等诸多方面,表面看似平等友好的交流实际上往往是对抗之后妥协的结果。”2例如,苏俄译品在建国初期一枝独秀,而欧美现代作品却芳踪难寻也反映 1转引自王恩科、李昕、奉霞,《文化视角与翻译实践》,2007:第2页

从文化角度看习语翻译

从文化角度看习语翻译 【摘要】习语是语言文化的结晶,缺少了习语,语言将会变得索然无味。习语在语言中的应用比比皆是,在写作或演说中适当地使用习语将会使篇章增色,加强语言的力量使语言更形象。奈达曾说过,习语是比任何非习语更具冲击力的表达,它带有一种语言和文化的识别特征。习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写作和演说中,如在文学作品中,在科学著作中,在政治演说中,甚至在美国,习语都成为辩论中唇枪舌战的武器。美国第16届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在他一篇著名演说中引用了圣经里的一句话:“互相分裂的房子无法站立。”来号召美国人民团结一致反对黑奴制度,停止战。美国人对圣经的容都很熟悉,他们为此深受感动。林肯废奴运动也取得了很好的结果。既然习语在语言运用中有如此重要地位,那么恰到好处地翻译习语将有助于跨文化交流。中英不同的文化使得英汉习语在表达上有很大差异,也使得翻译中容易产生误译,因此加强对英汉习语文化涵差异的了解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探讨英汉习语文化涵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翻译方法:直译法、意译法、意象转移法、增删法。 【关键词】习语;文化;习语翻译 【Abstract】 Idioms, having universal appeal, are widely recognized as the essence or the crystallization of language. Without idioms language would become dull and dry, whereas an appropriate use of them in speech and writing will add much to variety strength and vividness of the language. Idioms usually carry more impact than none-idiomatic expressions because of their close identification with a particular language and culture. Idioms are widely used in almost all kinds of speeches and writings: they can be found in literary works, in scientific and political articles; even debates in the United Nations are often interspersed with idioms which become verbal weapons that are difficult to argue against. The 16th US President Abraham Lincoln once quoted an idiom derived from the Bible: “A house divided against itself cannot stand.” in one of his famous speech, calling o n people to fight against slavery and Civil War. American people, who were familiar with the Bible, were greatly impressed and Lincoln’s antislavery campaign at last yielded fruitful result. Thus idioms hold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language use, an adequate translation of idioms is not only helpful but also essential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 brief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ultures embodi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s and explores the role of the culture in understanding and rendering of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Key Words】 Idioms; culture; the translation of idioms 1. Introduction Cultural studies have currently been prevailing in the west. And talking about cultural studies has also become a fashion in the circle of present Chinese culture and academia,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ism. Accordingly,

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方法及要点

课程论文 题目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方法及要点 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 专业旅游管理 班级国际旅游特色班 学生姓名梁红艳 指导教师李勤 职称讲师 2015 年12 月20 日

课程论文成绩评定表 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班级:国际旅游特色班学生姓名:梁红艳学号: 2013061110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方法及要点 摘要:通过对中国部分著名景点名称翻译成英文的分析与比较,得出旅游景点名称的主要翻译方法: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和三种方法相互结合的方法,及翻译时应避免的问题,忠实于“信、达、雅”三字翻译原则及标准。结合相关案例,对旅游景点的翻译方法和要点做出实质性的解释和说明。 关键词:景点名称翻译方法原则案例 一、引言 旅游景点名称是旅游景点相关信息的直接传递的渠道,所以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至关重要。旅游景点名称翻译出现不准确、不规范、中国式英语翻译的现象随处可见,不仅给外来旅游者传递了错误的讯息,更是对景区、景点、甚至国家的对外形象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准确、规范的旅游景区名称的翻译对于景区形象。吸引国外游客、促进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旅游景点的翻译方法 (一)意译法Liberal translation 1、概念:忠实原文内容,又不拘泥于原文结构形式和修辞手法的翻译方法。信息的传递为第一位,不求其形,但求其神。 例:三潭映月Three Pools Mirroring the Moon 一字城墙City Wall String out in a Single Line 太和殿Hall of Grand Harmony 烟霞洞Cave of Morning Mist and Sunset Glow 2、翻译要点:注意对景点名称内涵的把握 例如:在翻译“颐和园”时,把它译为“Summer Palace”而非“Yihe Garden”从其文化背景来看,“Summer Palace”很容易让国外读者联想到这里以前应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摘要]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除了通晓两种语言文字之外,还必须深刻理 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本文拟从文化与翻译的关系的角度、以中西文化差异为突破口,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一些文化差异较大的语言现象提出建议性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翻译 根据《现汉》,“文化”有三个定义: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 / ∽水平。 而美国1974年出版的The New World Encyclopedia给“Culture”一词下的定义是:It is the totality of the spiritual, intellectual, and artistic attitudes shared by a group, including its tradition, habits, social customs, morals, laws and social relations. Sociologically, every society, on every level, has its culture. The term has no implications of high development.对比这两种定义,不难发现中国人与英美人对“文化”的理解不是完全相同的。英语的Culture定义排除了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高低,它只强调艺术、文学、观念、习俗等精神财富,而汉语的“文化”则包括“物质财富”。 据上所述,文化包括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包含了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而语言是人类最杰出的创造物之一,因此,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发展能促进语言的发展,而文化要靠语言来传播和继承。作为记录人类思想和历史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而翻译就担负着在语言和文化中进行转换、促进交流的重任。正如刘宓庆(1995,316)所说:“语言中几乎处处有所谓‘文化符号’,留待译者‘解码’(decoding)。”在翻译中,译者首先要对原文中的文化符号进行解码。这些文化符号源自我们身处的社会环境,只有悉心分析,敏锐观察才不会有所错漏。在解码之后,译者还需用译语将原文的文化信息重新编码。这一过程则更为不易,要求译者对译语语言和文化有精深通透的了解和把握。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言,译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面对的却是两大片文化。(1984:34)美国翻译理论学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语言只有在其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因此,在翻译工作中,译者除了深厚的语言功底外,还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使两种语言达到真正的交流。尤其是掌握汉英两种语言所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这方面的知识更加重要。由于这一问题的广泛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要进行全面探讨是不可能的。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一下论述:

论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方法 --以西湖十景为例

论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方法 --以西湖十景为例 摘要:翻译涉及一切有关连接的建立——把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和语言连接起来,为无限的物品交流、技术交流和思想交流创造条件。进入21世纪,全球化的迅猛进程使得国家与国家间的往来日益紧密,来华旅游人数不断增多,2016年G20峰会在西子湖畔成功举办,使得杭州掀起一股旅游热,提升了杭州的国际化水平,所以本文将以杭州作为旅游景点的英译研究对象,并从英汉文化差异的视角对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期达到翻译目的。 关键词:翻译方法文化传播西湖十景目的论功能对等理论 一.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简介 旅游作为传播文化的一大主要途径,旅游翻译则是“文化的使者”,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一定要地道、喜闻乐见,真正让国际旅游者“知之、乐之、好之”。景点名称属于地点名称,是公示语的一种,具备提示性、指示性等功能,往往都被赋予了传说、轶事、典故,一经开发就带上了当地的文化烙印,蕴含了大量历史人文信息。由于景点名称包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该景点成为外国游客体验异域文化的首选地,因此,景点名称的英译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步骤,景点名称翻译得韵味十足就容易激发外国游客对该景点和其特有文化的动机,增加旅游景点人文内涵,协调旅游与文化交流传播之间的带动关系。西湖及其周边的十处特色风景景区、景点、景物都采用四字文学语言的方式命名,构成“景观集称”即“西湖十景”。它要求最大限度的体现命名的审美特征、文化特征和功能特征以及审美性、文化性、功能性三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平衡,并达到一个合适的嵌入点,力求高度接近、概括出景观特色。康志洪认为,地名翻译中,源语-目的语关系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源语语符必须适应和服从目的语的社会语用环境和习

从文化角度看中西方英语翻译的差异

AY30233 从文化角度看中西方英语翻译的差异 摘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古代文明得以传承的基础,英汉两种语言拥有很久的历史,都有属于自己特有的文化内涵,可是由于两者地处不同的地方,经过漫长的独立发展后,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考虑很多文化因素,找到共同点,这样才能使两者的交流能够顺利进行。 关键词英汉互译文化特色习俗中西差异 0引言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越来越强烈,由于英语和汉语的语言的差异,所以英语翻译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在实际的交流中,双方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不同,所以会造成在翻译过程当中,会出现偏差,下面就从文化角度分析中西方英语翻译差异的原因。 1认知角度 由于每个民族有他们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所以不同的民族对于客观存在的事物认识是不同的。也就是认知角度不同,认知角度不同,一个词语代表的意思就大不相同,因此要注意。就拿颜色来说,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每个颜色对于不同民族来说,同一颜色的词语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白色在中国代表着不详,人们只有在老人去世时戴上白色的孝布,以及在有人去世的家庭里过年时就得贴白色的对联,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而在西方国家,白色象征着天使和纯洁,他们结婚时新娘就穿着白色的婚纱。再看红色,在中国,红色意味着喜庆,欢乐美满,在过年时,在家门口会大红灯笼高高挂,也会贴红色的春联,在一些喜庆的日子里,例如结婚和出嫁,人民会用红色来增添喜庆,在自己的本命年里,人们会穿红色的衣服,红色还有避邪的说法,再看西方,在他们看来,红色是暴力,血腥,一种厌恶这种颜色的认知。然后就是蓝色,蓝色在英语国家是忧郁,代表心情不好,蓝天是说没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当人们说蓝天时,大家第一反应是碧水蓝天,阳光明媚,空气清新,代表的是快乐的积极的。从上面举的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同一个代表颜色的词语,代表的意思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时,要特别注意这种差异,认知的不同是不可改变,体现是是文化的差异,在翻译时要特别留心。 2宗教信仰 宗教强调的是人类对于一种超出自身认知超自然神秘力量的敬畏和崇拜,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人们的一种自我安慰。我国是一个多宗教并存的国家,从上古时代开始,中国的文化开始发展,从春秋就开始出现的道教,以及在唐代就开始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这两个宗教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力的维护了当时的政治制度。在英语国家中,基督教占据了统治地位,基督教的教义是“尽心,尽力,尽意爱上帝”和“爱人爱己”,基督教徒他们崇拜上帝,认为世间万物都由上帝安排,上帝就是他们心中的神。举个例子,我们来看同一语句,中西翻译的就不同,“成事在人,某事在天”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西方翻译着翻译是“Man proposes,God disposes”,中国的翻译家翻译是“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这两个不同的翻译就体现出宗教不同,翻译不同的特点,在中国,东方佛教色彩强烈,”上天就是天神,就是英语单词heaven.而在西方,上帝是神。可说这种翻译就考虑了不同民族的不同宗教信仰,符合人民的不同的心理期盼,也体现出在翻译时要注意宗教信仰,否则会闹出笑话。 3风俗习惯 我们知道,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反映,民族的生存环境和政治经济决定这风俗习惯,了解各地的风俗习惯可以让我们更好更准确的翻译出符合的东西。在中国,当我们遇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摘要: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信息和风格忠实、流畅、艺术地再现出来的实践活动。文化的共性使翻译成为可能,但其语言文化的个性又给翻译活动设置了障碍。本文从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文化风俗、地理环境等方面论述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英汉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翻译;文化;差异 文化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活动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时建立起来的,是一个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翻译与文化有着密可不分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赖以传播的物质表达形式。要将某一民族的语言及文化传播和扩散到异域。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借助翻译。因此,文化、语言同翻译三者之间处于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英汉民族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发展背景,在地域生存环境、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别,使得英语和汉语在应用中出现很多差异。 一.思维模式的不同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是处于统一和谐的整体结构中,表现为人对自然的顺从及崇拜,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体现在思维模式上就是整合型思维,是一种整体优先的认知活动,体现在语言上就是整合型句式,它首先注重整体形象,然后再注重细节,为先整体后局部。汉语承受细节上的模糊,取得整体上的清晰。与此对应,西方文化坚持“天人相分”即“主客相分”的哲学观点。认为人是万物的中心,人与自然是相对分立的,人应处于支配和改造的地位。西方人认为整体是由个体构成,思维时往往以个别部分为起点,然后把这些部分拼合成一个整体,即分异型思维,也称解析式思维,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分异型句式。例如: (一)我常见许多青年的朋友,2)聪明用功,3)成绩优异,4)而语文程度不足以达意,5)甚至写一封信亦难得通顺,6)问其故则曰其兴趣不在语文方面。倘若完全按原文的句法特征将其译成英文,可能是: (二)I have come across a great many young friends, 2)Bright and diligent,3)Do exceedingly well in studies, 4)but they are rather weak in Chinese, 5)even can’t write a smooth Chinese letter. 6)When asked why, they’ll say they are not interested in Chinese. 请看张培基先生的译文: I have come across a great many bright and diligent young friends who have done exceedingly well in their studies, but are rather weak in Chinese. They cannot even write a letter in correct Chinese. When I asked them why, they said they were not interested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英语的从句前必须根据其语法功能用when, where, who,that, an等表示关联词将其与主句衔接起来.这也是汉语语法隐含性(covertness)的一种表现。而英语的语法呈外显性(overtness),体现了英美人重个体,重分析的思维方式。 二.价值观念的不同 西方人空间对抗感很强,特别注重个人空间,也称“个人隐私”(privacy).他们认为个人的事不必让别人知道,更不愿别人干涉。所以,英美人的话题常从无伤大雅、公开性的天气谈起,年龄、收入、体重等都是很敏感的“privacy”。在个人隐私方面,中国人的观念比较淡薄,因此常常引起cultural shock。 这种不同还表现在对待其它事物方面,比如在中国人眼中龙象征着吉祥、权威、高贵和繁荣,“龙腾虎跃”、“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生龙活虎”、“龙马精神”都带有褒义色彩,

从文化角度看英汉习语翻译IdiomsTranslationfromCulturalPerspectives

从文化角度看英汉习语翻译 Idioms Translation from Cultural Perspectives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cation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transla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of which idiom translation takes a great position. Idioms are the fruits of human culture, which reflect the culture in return. It is a big concept, which contains set phrases, sayings, proverbs, slangs, colloquialisms and enigmatic folk similes. Idioms come from various sources, such as from history, religion, poetry, literary quotations, daily life, etc. It is the point that idiom covers a rich information of its society and culture that makes the translation much more difficult than that of others, for it requires a better grasp of both the techniques of translation and the knowledge of the background of its target language, including its culture, history, religion, society, etc. With a view to having a better master of idioms translation, in this thesis I will talk about the techniques of idiom translation 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by the means of comparing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images. This thesis indicates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dioms translation,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idiom, including the definitions, formations, categories and the significance, makes a contrast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s’images, introduces the techniques of idioms transl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mparison, and concludes the whole thesis and points out the limitation of this thesis and gives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 Key words: idioms; idiom translation; culture; technique

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方法及要点资料

学号:2013061110 课程论文 题目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方法及要点 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 专业旅游管理 班级国际旅游特色班 学生姓名梁红艳 指导教师李勤 职称讲师 2015 年12 月20 日

课程论文成绩评定表 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班级:国际旅游特色班学生姓名:梁红艳学号: 2013061110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方法及要点 摘要:通过对中国部分著名景点名称翻译成英文的分析与比较,得出旅游景点名称的主要翻译方法: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和三种方法相互结合的方法,及翻译时应避免的问题,忠实于“信、达、雅”三字翻译原则及标准。结合相关案例,对旅游景点的翻译方法和要点做出实质性的解释和说明。 关键词:景点名称翻译方法原则案例 一、引言 旅游景点名称是旅游景点相关信息的直接传递的渠道,所以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至关重要。旅游景点名称翻译出现不准确、不规范、中国式英语翻译的现象随处可见,不仅给外来旅游者传递了错误的讯息,更是对景区、景点、甚至国家的对外形象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准确、规范的旅游景区名称的翻译对于景区形象。吸引国外游客、促进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旅游景点的翻译方法 (一)意译法Liberal translation 1、概念:忠实原文内容,又不拘泥于原文结构形式和修辞手法的翻译方法。信息的传递为第一位,不求其形,但求其神。 例:三潭映月Three Pools Mirroring the Moon 一字城墙City Wall String out in a Single Line 太和殿Hall of Grand Harmony 烟霞洞Cave of Morning Mist and Sunset Glow 2、翻译要点:注意对景点名称内涵的把握 例如:在翻译“颐和园”时,把它译为“Summer Palace”而非“Yihe Garden”从其文化背景来看,“Summer Palace”很容易让国外读者联想到这里以前应

从文化角度看翻译

从文化角度看翻译 贾皓冰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南京市 211106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作为一种语言活动,不仅需要技巧,而且需要有很强的文化意识和敏感性。文章提出了四种常用的文化翻译技巧,以期在翻译中注意文化的传递与交流。 【关键词】文化翻译添词音译 “文化包括一切人类社会共享的产物”,它不仅包括城市、组织、学校等物质的东西,而且包括思想、习惯、家庭模式、语言等非物质的东西。简单地说,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可见文化的范畴很广,包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语言根植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之中,文化与语言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而没有语言,文化就不可能存在。翻译是将一种文化环境里产生的作品移植到另一种文化环境里,因此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必然受文化的影响,被文化所改变。翻译活动不仅仅是语言活动,文化的方方面面会根据当时的文化接受状态以不同的程度作用于翻译过程。翻译作为一种语言活动,不仅是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而且是操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通过语际转换实现的一种互动行为和文化交流,它具有文化、交际、语言等多重属性,译者不能将文本孤立于文化之外。在这个政治经济多极化的世界背景之下,人们积极追求文化多元化,懂得尊重某一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的地方,人们不只是简单求同存异,还懂得接受欣赏异于本族文化的他文化的特色,这是这个时代很大的进步。因此作为译者,要永远站在时代的前列,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翻译中的各种因素,尊重读者的知情权。译文要体现原文所承载的文化因素,让本族语的读者真正接触到其他文化的不同之处。在进行翻译时,译者要熟知两种语言,熟知两种文化,认清文化交流的使命,慎重进行翻译。比如很多年来,就直译和意译问题人们就一直有争论。有的认为直译最能忠实于原文,有的认为意译才能体现原文的韵味,也有的译者将直译和意译结合起来。笔者并不想在这里探讨这个问题,因为无论是哪一种意见,都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翻译是一种科学,更是一种艺术,文学翻译更是如此。那么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文化差异问题,笔者提供几种粗浅的看法,以抛砖引玉。 一.添词 初学翻译的人,大多过于拘泥,既不敢变换词性和句型,更不敢添词减字。翻译既是一门艺术,就不可能逐字翻译。为了能准确表达出原文作者的意思,在翻译过程中技巧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前面提到的添词和减词的运用。笔者在这里主要是从添词的角度以汉译英为例阐述翻译中技巧的运用。一千多年前,著名的翻译大师玄奘在翻译从印度取回来的佛经时,常常加几个词,将原本深奥难懂的佛经翻译成我们汉人能诵能记能懂的汉语。清朝末期的翻译先辈严复在《天演论》中说:“至原文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引后补,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据此,我们知道,添词不是无中生有,画蛇添足,而是有所根据,有其目的。比如说成语的翻译,首先必须彻底了解成语的含义,无论是汉语成语还是英语成语,成语都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对它的翻译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添词也只是成语翻译技巧之一,譬如“坐山观虎斗”,如果直译为sit on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to watch the tigers fight.这样意思不够清楚,外国人也很难理解,如果换成: watch both sides go for each other 则意思就清楚多了。“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用英语表达出来就是:A fence needs the support of three stakes,an able fellow needs the help of three other people.这里“needs the support of”是用来解释篱笆和桩的关系,而needs the help of及three other people也是起解释作用的。再看一例:他对她百依百顺,什么都听她的。She had him eating out of her hand and obeying her every wish and command.这里“wish and command”是把“什么”具体化了。 二.音译 语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具有强大的包容和吸 6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