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省一等奖教学设计《运动的快慢》

省一等奖教学设计《运动的快慢》

省一等奖教学设计《运动的快慢》
省一等奖教学设计《运动的快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湖北省黄冈市私立武穴市百汇学校施鑫

【教材分析】

本节课包括以下四部分的内容:(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2)速度的定义、公式以及单位。(3)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4)平均速度的定义及简单的计算。在讲述机械运动的形式时,为了不使问题复杂化,教材中删去了“频闪摄影”这一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对于速度公式v=s/t 的应用,教材中只是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材首先通过一些事例使学生认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引导出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公式及单位;随后研究机械运动的形式—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最后讲解平均速度,并利用速度公式计算物体的平均速度。

虽然教学的重点是速度概念的建立和速度的计算,但速度的相关计算学生已在数学学科中掌握了一些知识,因此我将本节课的重点设置为速度概念的建立和机械运动的分类,此外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3)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5)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游戏和实验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生活的意义。

(3)通过练习掌握运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通过学生活动和观看视频了解机械运动的形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有能用“运动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2)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有珍爱生命,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教学重点】1、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2、让学生有珍爱生命,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教学难点】1、速度概念的建立。

2、规范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格式。

【设计思路】

这是一节物理概念课,物理概念不仅是物理基础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构成物理规律和物理公式及理论的基础。初中是系统正规物理教学的开始,因此,如何进行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学,在教学中,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就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核心问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觉得物理枯燥无味、难学,丧失学习兴趣。鉴于此,对于本节课,我做了如下设计:本课以“传递小国旗”游戏引入,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以“刘翔比赛视频”巩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速度的概念上,我借此机会讲授交通标志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让学生有珍爱生命,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机械运动的形式,我通过学生体验活动和观看视频,使学生认识物体在运动时速度、方向的变化,体现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让学生乐于接受,以此来增加学习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平均速度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我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先通过计算刘翔跨栏的速度,再让学生认识到刘翔跨栏时速度是在改变的,进而巧妙的引出平均速度,自然的过渡到平均速度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如何描述做变

速运动的物体的运动情况。

【教学资源】

四面小国旗、长约1m的木质刻度尺若干、橡皮若干个、电子白板、笔记本电脑、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1、学生活动:小游戏——传递国旗,

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把国旗传递得

快?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2、板书课题:运动的快慢。并引导

学生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3、改变游戏规则,必须传完整个路

程,再次比较哪组把国旗传递得快?

1、回答:某组快,相

同时间比路程。

2、学生积极思考。

3、回答:某组快,相

同路程比时间。

1——3创设

轻松愉悦的

教学氛围,

使学生在玩

中学,学中

玩。

生活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播放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比

赛视频。

2、选择比赛中某一时间暂停,提问:

谁快?你是怎么比的?

1、观看视频,积极思

考。

2、回答:刘翔快,相

同时间比路程。

1——3激发

学生学习的

兴趣。

生活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3、比赛结束,谁是冠军?你又是怎

么比的?

4、提问:体育赛场上还有哪些项目

是通过运动的快慢来决定胜负的?

5、学生再思考:体育赛场上是通过

哪种方法来比较运动员运动快慢

的?

3、回答:刘翔,相同

路程比时间。

4、回答:短跑、游泳、

马拉松、赛车等。

5、回答:相同路程比

时间。

4——5联系

生活实际,

从生活走向

物理。

1——5现学

现用

物理学上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1、教师小结提问:若物体运动的路

程、时间都不相同,我们又将如何比

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2、课件展示例子:陆地上跑得最快

的猎豹2秒内能跑80米;海里游得

最快的旗鱼3秒能游83.4米;天空

中飞得最快的雨燕0.1分钟能飞288

米。

3、总结:将不同时间转化为相同时

间,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

时间。

1、思考并回答问题。

2、学生讨论回答。

3、学生积极思考。

1、自然过

渡,承上启

下。

2、互动合作

精神的体

现。

3、培养学生

的创新意识

和创新能

力。

速度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3、公式:

4、单位:米/秒(m/s)、千米/时(km/h)

5、1m/s和1km/h谁大谁小?你能将

1m/s转化成km/h吗?

单位换算:

1m/s=1×=3.6km/h

1 m/s = 3.6 km/h

练习:1)10m/s= km/h

2)18km/h= m/s

6、小资料:一些物体的运动的速度。

(1)蜗牛爬行约1.5mm/s (2)人步行约1.1m/s

(3)骑自行车约5m/s(4)喷气式客机约250m/s

(5)子弹出膛时约1000m/s

(6)高速公路上的小车约28m/s

1——4学生自学教

材,踊跃回答。

5、学生积极与老师讨

论,思考练习。

6、学生观察、思考。

1——4培养

学生的自学

能力。

5、熟悉速度

单位换算。

6、拓展知

识。

速度7、速度计:周末,小明和爸爸驾车

去外婆家,若轿车以如图所示的速度

行驶了30min,则小明家距外婆家约

多远?

解:t=30min=0.5h 利用公式可得:

S=vt=70km/h×0.5h=35km

答:小明家与外婆家相距约35km。

8、课件展示:交通标志牌。

你知道这些数据的含义吗?请选择

一幅图说说看。

9、提问:在交通上,为什么要对车

辆进行限速呢?

10、课件展示:交通事故数据。

我国每年约1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如果统

计上受伤人数,那么我国每年交通事故伤亡人数

直逼百万。

11、播放超速交通视频。看完之后你

有什么感想?

7、学生练习。

8、学生观察回答:限

速、限重等。

9、回答:这样更安

全,车速太快容易发

生交通事故等。

10、11学生观看数据

及视频,回答:人的

生命很脆弱、我们应

该不要超速、安全驾

驶、遵守交通规则等。

7、规范物理

计算题解题

格式。

8、拓展知

识,从生活

走向物理。

9——11情

感教育,让

学生有珍爱

生命,遵守

交通规则的

意识。

匀速、变速直线运动1、学生活动:挑战一下——你能抓

住正在下落的橡皮吗?

挑战规则:小组合作完成,将刻度尺竖直放置在

地面上,把橡皮放在尺子上端0刻度线处,两次

机会,第一次将手张开放在距橡皮约30cm的A

处,让橡皮自由下落,看能否抓住。第二次将手

张开放在距橡皮约80cm的B处,重复以上过程。

2、提问:哪一个地方不容易抓住橡

皮?为什么?

3、小结提问:橡皮运动时速度在变

化,是不是所有的物体在运动时速度

都会发生变化呢?物体在运动时除

了速度会变化,还有其它的变化吗?

4、播放运动的形式视频。

5、提问:这些物体在运动时都有哪

些变化呢?

1、踊跃参与、积极思

考。

2、回答:B处。人反

应不敏捷、橡皮下落

得越来越快等。

3、积极思考。

4、学生观看视频。

5、回答:火箭的速度

越来越快,做直线运

动;电梯上的人速度

不变,做直线运动;

过山车的速度在变

化,做曲线运动。

1、在“玩”

的氛围中去

学习,增加

学生学习乐

趣,提高学

习效率。

2、3让学生

认识到有些

物体在运动

时,速度、

方向在改

变。为机械

运动的分类

埋下伏笔。

4、5、激发

学生的学习

兴趣,把学

生的注意力

高度集中起

来。

100

. . . .

. .

80cm

100

30cm

A

80cm

B

匀速、变速直线运动6、总结:这些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

但它们的运动情况不同。同学们可不

可以尝试着来给机械运动分分类

呢?

7、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

定义、特点。

6、回答:机械运动按

照运动路线来可以分

成曲线运动和直线运

动,直线运动按照运

动速度来可以分成匀

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

线运动。

7、踊跃参与、积极思

考。

6、7培养学

生的抽象思

维能力和概

括能力。

平均速度1、课件展示例题:刘翔在2004年雅

典奥运会中,以12.91s获得了男子

110m栏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

他的速度是多少?

解:利用公式

可以算出刘翔的运动速度为:

s

m

52

.8

s

91

.

12

m

110

t

s

v≈

=

=

答:小明家与外婆家相距约35km。

2、提问:刘翔在整个比赛过程中速

度是不是保持8.52m/s不变呢?那

么这个8.52m/s我们应该叫它什

么?

1、回答:根据公式

将路程110m和时间

12.91s代入计算即可。

2、回答:平均速度。

1、公式的

应用,为平

均速度的学

习作好铺

垫。

2、顺其自

然,巧妙引

出平均速

度。

平均速度3、提问:怎样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

的运动情况呢?小结:

变速运动比较复杂,如果只是做粗略研究,

也可以用公式来计算它的速度。这样

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日常情况下所说的速

度,多数指的是平均速度。

3、学生思考体会。

3、适时小

结,培养学

生思维能

力。

小结和作业1、学到了哪些知识?

2、课后作业:你根据这张列车时刻表

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对照板书进

行总结。

理顺知识,

培养学生的

学习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流程图】

运动的快慢名师教案完整版

运动的快慢名师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3节运动的快慢 【教材分析】 本节课包括以下四部分的内容: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速度的定义、公式以及单位。 (3)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 (4)平均速度的定义及简单的计算。 在讲述机械运动的形式时,为了不使问题复杂化,教材中删去了“频闪摄影”这一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对于速度公式v=s/t的应用,教材中只是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计算。教材首先通过一些事例使学生认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引导出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公式及单位;随后研究机械运动的形式—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最后讲解平均速度,并利用速度公式计算物体的平均速度。虽然教学的重点是速度概念的建立和速度的计算,但速度的相关计算学生已在数学学科中掌握了一些知识,因此我将本节课的重点设置为速度概念的建立和机械运动的分类,此外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学情分析】 速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可能很全面具体的探讨。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降低教学梯度,注重基础教学,同时,尽量运用实物演示、多媒体课件等使教学形象直观。每个知识点都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经过分析归纳形成概念,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学有所得,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核心素养】 通过游戏和实验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能用“运动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培养学生有珍爱生命,遵守交通规则的素养。 【教学目标】 (1)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初一《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初一《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初一《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用感情去体味文字,从文字中获得情感的升华。 过程与方法:体会言之有序的叙事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学习斑羚沉着冷静、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设想: 本文故事情节不难理解,故此以情贯穿全文,故事导入,创设一种吸引学生的氛围。最后讨论主题及感受,升华感情。中间环节熟悉赏析课文,步步深入,为后文的陈情作铺垫。先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复述或概括课文内容,然后启发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品读课文,再质疑问难,让学生畅所欲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体现课堂的民主和平等,发挥其主体地位。 教学策略:情境式启发引导式讨论探究式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以情入境 1998年的夏天,洪水泛滥在中华大地,在洪峰中,一对夫妻抓住了一颗树,他们紧紧的抓住,后来水越来越猛,树渐渐地弯了下去,这时妻子平静地看了丈夫一眼说:孩子们还在等着你,多保重啊!还没等当校长的董方保明白过来,他的妻子已从容地放开了紧紧抓住树干的双手,消失在了湍急的洪流中。面对危险,妻子选择了牺牲自己,

因为她认为她丈夫的生命是属于千百个天使般的孩子的。这是人类的真情绝唱,那么在动物界中,也有出乎意料的壮举让人震撼。今天,我们同样要聆听一个悲壮感人的斑羚的故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动人的故事。(板书课题及作者) 简介斑羚:它是羚羊的一种,因为喉部有一块白斑,所以叫斑羚,它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非常珍贵。斑羚生性温顺.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1、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谁能将课文大意复述一遍 (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师:2、试着用一句话概述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从不同的角度) 生:本文讲述了一个斑羚飞渡的故事。 生:本文讲述了斑羚在危亡时刻,老斑羚牺牲自己保全年轻斑羚的故事。 生:本文讲述了斑羚为了种群的延续,牺牲一半保全另一半的故事。 生:本文讲述了斑羚遇险后绝处逃生的故事。 三、品读课文 1、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概括的很好,说明大家读懂了文章。这个故事中一定有很多地方让你感动,请你充满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说一说你为什么而感动。同学们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进行讨论,

第3节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第3节《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3.粗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通过对生活中实际事例的比较,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具有用“运动有快慢”的观点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2.通过利用速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物理知识的价值,增强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教学内容由“速度”和“匀速直线运动”两部分内容组成,重点介绍了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速度的定义首次提出了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速度公式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物理公式,速度单位也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组合单位,要注意领会速度单位间换算的技巧,利用速度公式解题是学生第一次应用物理公式解题,应注意规范化的解题习惯。 讨论物体的运动时,运动的快慢是人们主要关心的问题。速度的计算在小学的数学课中已有接触,学生并不陌生,但在小学的数学中学生习惯于用长度表示速度,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验分析在运动路程相同的时候,通过比较运动时间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时候,通过比较运动的路程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时候,通过比较单位时间内的路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理解速度的概念及速度的单位。通过利用公式的简单计算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及平均速度的概念。 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难点:速度单位的换算、速度的有关计算。 三、教学策略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体验分析在运动路程相同的时候,通过比较运动时间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时候,比较运动的路程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时候比较单位时间内的路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理解速度的概念及速度的单位。通过利用公式的简单计算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

斑羚飞渡的教案设计

斑羚飞渡的教案设计 斑羚飞渡的教案设计1 《斑羚飞渡》作为一篇人类寓言的动物小说,我们可以从很多角度去解读,任何单一解读都是片面的,而教师在教学上却很容易走单一道路,有的引导学生把人类与斑羚作对比,揭示人性亮点的缺失,得出人类不如动物,要惩罚人类的结论;有的要求学生学习动物的伟大精神,就变成了单纯的思想教育;还有的脱离文本的解读,脱离学生的实际,肆意挖掘文章的深度。语文的语言魅力是语文这门学科较其他学科最值得骄傲的地方,语文的文学高度又再次给了语文学科一个亮点,所以,我把重点放在品味语言上,再从斑羚面对困境表现出的行为动作中引申其意义: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遇到困境时都有求生的本能,而且,运用智慧采取脱离困境的方式,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从这个过程中往往又折射出了这些灾难中的个体生命的尊严、平等与可敬。 初一的学生正处于学龄中期,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渐渐加强,而且也具备了一定的逃生自救知识,因此,可以把学生置于本文的情境中,让他们自己去想像推敲,这有助于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多年的学习与积累,学生已具有品味语言和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在这一时期的社会高

级情感迅速发展,能通过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伦理性原则。(参考《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皮连尘主编) l、理清故事情节,理解文章主题,体会本文具体生动的描写。 2、培养学生朗读及口头创作表达能力。 3、感受灾难中个体生命的尊严、平等与可敬。 l、理清故事情节,理解文章主题,体会本文具体生动的描写。 2、感受灾难中个体生命的尊严、平等与可敬。 一课时 l、学生课前预习,掌握生字词,熟悉课文。 斑羚对峙蹿跳斑斓骚动娴熟悲怆对峙进退维谷飘渺眼花缭乱 3、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有一对母女被困在雪山上,她们向直升飞机上的救援队呼救、招手,可是就找不到她们。这样等待下去,两个人都会死的,这时,母亲看着她奄奄一息,毅然用刀片割破手上的动脉,然后在雪地里来回地爬,爬成了一个大大的红“十”字,女儿被救援队救起,而这位母亲任凭女儿怎么呼唤,都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2、会测量走路的速度。 3、知道运动方向,也是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方面之一。 4、知道有些看似不动的物体,实际上在缓慢运动。 5、会使用秒表。 教学重点:知道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教学难点:会测量运动的速度。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图片,体温图中的伙伴们在干什么? 2、猜一猜水水移动的快。(引导学生说出,不知道他们行进的距离和时间,因此无法判断出他们移动的快慢) 3、提问,按摸有什么办法能比出他们之间运动的快慢了?(板书课题,运动的快慢) 二、新授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两种方法 (设计意图: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学生已有经验的再现,能够说出如何比较谁快谁慢。)(一)同距离,比时间 1、师:还有没有其他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呢?瞧,老师准备了。(课件2009柏林田径世锦赛男子百米决赛成绩。) 2.快速读一读,在百米决赛中,第一名是?他的成绩?看看比赛是用什么方法比出运动快慢的? 3.对。同距离比时间的多少。(板书—同距离比时间) 4、还有那些体育赛事也是采用同距离比时间多少的方法进行运动快慢比较的? 设计意图:同距离比时间的多少。通过数据引导学生判断距离相同情况下,可以比较时间的多少来判断运动的快慢。 (二)同时间,比距离

(1)引入:平时,我们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在我们的生活中,物体运动快慢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 (2)你们能给下的运动速度排序吗?在教材第30页上完成。 (3)提问,你们是怎么比出快慢的? (4)那么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还可能和什么情况有关? (三)这算运动的快慢与距离时间的关系。 (1)讲述:你平时走路的速度是怎样的?你想测算一下吗?那么你想设计这样的活动吗?(小组讨论) (2)出示表格,你能读懂这张表格?(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 (3)讨论测量要求: ①从表格中知道,用不同的速度的步伐走,同样的距离5米。 ②学生吃算正常步伐与慢行的步伐。 ③测量时间时,我们可以用秒表。(出示教学秒表的用法,学生试用) ④知道怎样计算速度,用距离除以时间,为了便于计算,可以借助计算器,结果保留整数。 ⑤除了这样子测算行走速度的方法,我们还可以这样做(出示表格2)在这张表里,有哪些情况与第一张表相同?哪些不同? ⑥测量距离时,我们可以使用卷尺,如果尺子不够长怎么办?(分两次测量)提醒大家,测量时要注意将尺子拉直,沿直线测量。 ⑦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将同学们分成两大组,左边这几个小组进行测量活动,1,右边的几个小组进行测量活动2。在室外,老师已经事先画好了一段五米的距离,做测量活动一的同学可以直接到哪个场地测量。做测量活动2的小组,老师已经标好起点位置了。这样的活动你们会做吗?在小组内讲讲应该怎么做,以及如何分工。(学生讨论) ⑧完成测量和记录后,请各小组根据表中的数据,交流一家,正常步伐的速度与慢一些步伐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4)分小组开始开始测量。 (5)回报测量结果?得出结论。(在距离相同的情况下……在时间相同的情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中词语和优美深刻的句子。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每段的大意,梳理文章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重难点 重点:梳理文章结构,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 突破方法:让学生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根据时间线索理清文章结构。 难点:指导学生快速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 突破方法:指导学生抓住段落要点梳理文章,提高阅读速度。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讲解法、演示法(多媒体课件)、分组探究法。 学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也可以是斑羚的图片资料和“飞渡”场面的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查找斑羚和沈石溪的资料;预习课文,做好圈点勾画,特别是标记好疑难之 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据说拉斯维加斯的原始森林里有一种体形很大的红蚂蚁,它们在搬家时如果碰到大河, 就会使用令人惊奇的一招:所有蚂蚁结成一个硕大的蚂蚁团,然后一起漂游过对岸。当然, 在外层的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敢死队”了。很多动物的举动,都让我们人类刮目相看啊!这 节课,我们就跟随沈石溪一起去看看一群走上悬崖绝壁的斑羚,在生死面前是如何抉择的。 请看文章——《斑羚飞渡》(板书课题、作者) 沈石溪,原名沈一鸣,祖籍浙江慈溪。1980 年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所著动物小说 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斑羚的图片及相关资料。(认识斑羚,大致了解相关资料的作用)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1)字音。 肌腱(jiàn)逞(chěng)能恍惚(huǎng hū)略胜一筹(chóu) 迥(jiǒng)然不同娴(xián)熟眼花缭(liáo)乱 (2)内容:指名复述课文内容。(先学生点评,然后教师总结评论) 明确:课文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在镰刀头羊的 组织下,用牺牲较老的一半挽救年轻的另一半飞渡伤心崖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2.学生单独进行学习,主要任务是梳理文章结构。要求学生画出标志性词句,对不理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江苏丰县初级中学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3.粗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通过对生活中实际事例的比较,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具有用“运动有快慢”的观点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2.通过利用速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物理知识的价值,增强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教学内容由“速度”和“匀速直线运动”两部分内容组成,重点介绍了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速度的定义首次提出了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速度公式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物理公式,速度单位也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组合单位,要注意领会速度单位间换算的技巧,利用速度公式解题是学生第一次应用物理公式解题,应注意规范化的解题习惯。 讨论物体的运动时,运动的快慢是人们主要关心的问题。速度的计算在小学的数学课中已有接触,学生并不陌生,但在小学的数学中学生习惯于用长度表示速度,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验分析在运动路程相同的时候,通过比较运动时间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时候,通过比较运动的路程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时候,通过比较单位时间内的路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理解速度的概念及速度的单位。通过利用公式的简单计算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及平均速度的概念。 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难点:速度单位的换算、速度的有关计算。 三、教学策略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体验分析在运动路程相同的时候,通过比较运动时间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时候,比较运动的路程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时候比较单位时间内的路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理解速度的概念及速度的单位。通过利用公式的简单计算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及平均速度的概念;通过利用速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物理知识的价值,增强对科学的热爱。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知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灵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尺、橡皮筋、木梳子。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节 导入新对比展示一组运动快慢的图片或视频:飞欣赏,思考。从学生熟悉的实

《斑羚飞渡》阅读指导教案

名著《斑羚飞渡》阅读指导教案 教学目标: 运用略读、精读、比较阅读三种阅读方法,循序渐进地阅读名著 会制作读书文摘卡,能发表简单的评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名著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我们学会阅读名著的方法,从而培养阅读能力,享受读书乐趣,为以后奠定自学的基础。 二.阅读方法指导和学生实践: 1.过渡:拿到一本书后,我们应该先是大概地了解它的内容,这就需要略读这种阅读方式。! 略读指导:讲解略读的概念,略读就是大略地读。了解书的结构、作者、序、目次。 学生实践:用快速阅读的方法阅读《斑羚飞渡》,阅读序言和目录,要求学生用简练的话说说小说的主要内容。 2.过渡:我们决定这本书值得一读,要从书中汲取营养,获得知识,提升自身品位的时候我们就需要精读这种阅读方式了。 精读指导:讲解精读概念,精读就是仔细地阅读,充分彻底地了解。能画出重点、写出摘要、分析写法、批评优劣。会做批注,会做摘要、笔记。 学生实践:选择自己喜爱的章节仔细阅读,摘录认为精彩的句段,并作简要的批注. 3.过渡:阅读的最高境界是能对书进行评论,通过比较阅读我们能达到这个境界。 比较阅读指导:讲解比较阅读概念,比较阅读就是能同时读几本不同观点或内容的书或评论。学生实践:搜寻《汤姆·索亚历险记》是否是禁书的相关观点的文章,利用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看法。 > 三.总结阅读的方法和过程、推荐自我评价表 1.阅读的过程我们可以作如下总结: 迅速浏览、了解大意。用心阅读、记取细节。纵览全文、撷取纲领。深究內容、 推取含意。 2.在阅读一定数量的作品之后,我们还需要进行自我评价,从而使自己不断进步。 自我评价表 学生姓名填表日期 我认真回顾了从月日至月日期间阅读欣赏过的名著和读书笔记及记录卡,发现我共阅读了篇名著,合计字左右,我的收获还真不少。 1、在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方面,我的成就和进步主要体现在: ) 2、之所以会有上述的成就和进步,我认为是因为: 3、在阅读过程中,我还有一些需要改进或克服的问题,它们是: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教案

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能用“运动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教学难点 速度概念的建立;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频闪摄影”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参与-活动 ●教学用具 微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3min)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机械运动,虽然知道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但我们平时所说的物体运动和静止却都是相对某一物体而言的,即相对于参照物而言。 [问题]同是物体的运动,它们的快慢一样吗?你认为哪些物体快,哪些物体慢呢? [讨论] [总结]今天我们就研究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生活中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8min) 〖师〗平时我们是如何对物体运动的快慢进行比较、判断的? [讨论]比较相同时间内谁走的远,和比较在相同长度内谁用的时间短。 [播放视频1]视频中的画面是怎样比较快慢的? [播放视频2]比较运动快慢有几种方法? [总结]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物体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路程长则比较快,路程短则比较慢;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运动时间的长短比较快慢,所用时间短则比较快,所用时间长则运动慢。 (二)物理上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6min) [问题]如果物体运动时所用的时间和通过的长度都不相等,又该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讨论]如果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确不容易比较,但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让它们的路程或时间相等呢? [总结] (1)让它们的时间相等: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谁大,谁运动得就快,谁小,谁运动得就慢。 (2)让它们的路程相等:比较单位路程内通过的时间,谁大,谁运动得就慢,谁小,谁运动得就快。 (三)速度(10min) [结论]物理上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讨论]为什么不用单位路程的时间来表示速度呢?

【科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教材简析】 三年级下册的“物体的运动”单元共有8课,以物质科学领域主要概念“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为线索,组织有层次的学习活动。内容包括:具体从物体的位置、不同物体运动形式的观察比较、不同物体运动快慢的测量比较三方面展开(第1~6课);设计制作(第7课);综合应用(第8课)。 本课是“物体的运动”单元第6课,继续研究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聚焦板块,回顾了第5课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提出本节课的重点——在相同时间内,根据物体运动的距离来比较运动的快慢,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探索板块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告知相同运动时间里不同交通工具通过的具体距离,比较快慢;第二个活动是两名同学从不同起点同时出发、同时停止,比较快慢;第三个活动是两名同学从不同起点不同时出发,比较快慢。三个探索活动都指向“运动相同时间,通过的距离长,运动得快”,但具体操作方法和工具使用的维度是层层深入的:激活已有的经验——同一起点、同时出发、同时停止、软尺测距离,进一步到不同起点、不同时出发、秒表计时、软尺测距离。研讨板块,“怎样比较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的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物体运动相同时间时,比较运动的距离,距离长的运动快,距离短的运动慢”。拓展板块由两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追及跑”游戏,是对本课研究结果的应用;第二个活动是“比较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旨在让学生知道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运动的快慢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不能准确说出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在第5课,学生学习了“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也学习了如何使用秒表、如何分工合作等,为本课“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的活动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初中物理《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1.知识与技能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教学难点 1.建立速度的概念 2.“频闪摄影“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实际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如:在田径运动会短跑比赛中,人们最关心的是谁得冠军;军事上总是希望导弹、作战飞机能够飞得快些…… 问题: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速度 1.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 (1)在游泳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 问题:请同学们说说看,观众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裁判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 归纳: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物体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运动时间的长短比较快慢。 (2)学生实验:“比较纸片下落的快慢”。体验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取两张16开纸,其中一张对折一次,另一张对折两次,为了使纸片平稳下落,可将纸片的两端向上叠起一部分,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 (猜一猜):哪一张纸片下落的较快? (试一试):结果与你的猜测一致吗? (议一议):怎样比较纸片运动的快慢?还有其他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吗? (3)再举例让学生讨论:一位同学百米跑用了12s,而一万米跑世界冠军的成绩大约是28min,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启发:有两个小球各自的运动的快慢都不变,其中一个小球沿直线运动30m,用了1min;另一个小球沿直线运动40m用了50s。图11-2-1是两个小球运动在某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两个小球运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由图11-2-1,你能否判断哪一球运动得更快? (由图可以看出在每1s的时间内,率二个小球通过的路程长,可以确定第二个小球运动更快。) 学生受到启发:在运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情况下,每一个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这样就将问题转化为在时间相等的情况下进行比较。 2.在物理学中物体运动快慢的描述 以人们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实践为基础,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在

斑羚飞渡教案

斑羚飞渡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知,积累字词。 二、研读精彩片段,理解斑羚精神。 三、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树立动物保护意识。教学重点: 树立动物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 研读精彩片段,理解斑羚精神。 授课过程: 一、导入: 一群生性温顺的斑羚,面临种群灭绝的时候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让我们一起从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斑羚飞渡》中寻找答案。 二、整体感知: 1、出示教学目标(幻灯片展示)。 2、了解作者,同时了解斑羚的大致情况。 (出示幻灯片,找一名学生读一读。) 3、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读课文 A、学生字 逞能娴熟肌腱略胜一筹眼花缭乱甜腻 B、本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本文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延续,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

C、你读过以后,有怎样一种感受? 被那些老年斑羚的甘于牺牲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 被斑羚群的团结合作、视死如归的精神震撼了。 三、研读精彩片段: 1、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故事中一定有很多地方让你们感动。在这么多处感人的情节中,课文对哪一幕描写得最为生动具体呢? 第一对斑羚成功飞渡的描写是本文的重点,也是一个亮点。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来,听老师感情朗读一遍。 接着看幻灯片中的演示。 2、那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看到的这场飞渡?(惊险、悲壮、令人震憾、不可思议) 3、细读该情节,大家说说作者的描写好在哪里?(可以从修辞、重点词语、句子形式、表达的作者情感等方面入手。) 有关半大斑羚的相关描写。此句准确地再现出半大斑羚获得重生的过程,“蹬”、“踏”、“跳”、等几个动词很好地体现半大斑羚动作之轻巧,心情之兴奋、急切。 老斑羚的相关描写中,两个比喻句用得很贴切,烘托出老斑羚牺牲时的悲壮气氛。 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还加入了个人的真切感受。

教案:运动的快慢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3节 运动的快慢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粗略探究感受直线运动,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2.通过粗略探究感受直线运动,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一定的科学探究意识,形成通过科学实验建立科学概念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教学重点】 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规范化的物理计算 【教学难点】 探究匀速直线运动特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用具】 接力棒计算机、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展示2张图片,回顾上节课运动快慢的知识,让学生明确物体的运动是有快慢之分。 接着,继续展示2张田径运动的照片,提问:我们应该如何判断运动的快慢? 老师组织活动参与“接力棒”比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播放PPT,让学生回答:下列运动员,哪个跑得更快?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当路程与时间都不一样时,怎么比较运动的快慢? (二)新课教学 1.速度 定义: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讲解: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示物体运动越快。 公式:v=s/t 单位:m/s 、km/h 给出例题:人骑车的速度约为5m/s,武汉昨夜风速约为5km/h,计算哪一个比较快? 通过这个例题,让学生掌握m/s与km/h的换算关系:1m/s=3.6km/h。 列出一些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给出一道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单位换算的掌握。 2.匀速直线运动 展示游乐场的图片,讲解按照运动路线,可以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 针对直线运动中的小车,对其运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的变化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定义: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特点:沿直线运动、速度不变 讲解: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展示行驶列车图片,让学生了解平稳运行的列车近似认为是匀速直线运动。 3.变速直线运动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运动的快慢》 教材分析 本课在引导学生如何判断物体运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通过测量与排序、观察与分析认识运动的两个属性,即速度和方向。教材用较多证据和资料,以测量活动和分析活动为首尾相接的主线,展开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运动的速度和方向是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内容。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揭示什么是运动的速度。教材结合一组速度型运动的图片和刘翔110米栏比赛,利用“比快慢”这样对比性的问题,引出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问题,即运动速度。为给学生以准确的科学概念,教材特地给出了运动速度的定义,以使学生获取明确的认识。 第二部分,给各种物体运动的速度排序,测量走路的速度。教材安排的给速度排序活动,速度单位是相同的,只要比数字大小便可,让孩子感受到各种典型的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教材介绍的测量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规定走5米的路程,走路的速度不一样,测量花的时间有什么变化。第二步规定走5秒的时间,走路的速度不一样,测量走的路程有没有变化,让学生在测量活动中再一次体会速度的组成要素。 第三部分,引导学生认识运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教材以气象预报为例,指导学生阅读资料进行分析,知道物体运动具有一定的方向,也只有知道了运动的速度和方向,才能做好台风到来的准备。 第四部分,指导学生识别缓慢运动。教材用图片展现了四个生活中所见的例,引导学生发现缓慢运动、学习观察缓慢运动的方法,并且学习如何计算运动速度。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开始从被动的学习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对于新的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对于科学现象也非常感兴趣。从知识层面上讲,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对物体运动的快慢已有感性的认识,但并不知道要用速度来描述运动的快慢。如何科学地理解速度的概念,如何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入手,正确地引出速度的概念是本节教学的核心问题,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学习目标 1.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2.会测量走路的速度。 3.知道运动方向也是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方面之一。

郑振铎《猫》教学设计

学科:七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课题:《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表情达意。对于斑羚飞渡优秀教案。培养学生感情读文,品味揣摩重点句子,体会作者思 想感情。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同情、垂怜弱小的思想感情,交给 学生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处事规定。 3、过程与方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教学重点: 指引学生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法: 1、朗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主动读书。 3、讨论法:其实斑羚飞渡说课稿。指引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2节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 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些生活的哲 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板书课题、作者) 二、新课教学: (一)作者介绍。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 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二)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标号段序。思每以下问题:

1、文章写了几只猫?重点写哪—只? 明确:文章共写了四只猫,即自家喂养的三只猫和偷吃芙蓉鸟的黑猫。重点写了第三 只猫,其篇幅占了三分之一有余。 2,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明确: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据此,文章可分三个部分。 (三)研习课文第—部分:第—只猫的故事 1、学生齐读课文第—部分。 2、指名学生复述第—只描的故事。 3、学生思考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①作者从哪两个时间段来写猫的形态? ②家里的人对这只猫的态度怎样?从哪些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来? ③这只猫的结局怎么样?家里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指名回答后明确:①作者从猫“刚要来的时候”和“后来”两个时间段来写猫的形态。 主要写了猫的两种形态。—是自身的形态,刚宋时是花白的毛,很活泼,白雪球似的;而 后来,光泽的毛也污涩了,毫无生意,懒惰郁闷。二是逗着玩的形态,滚来滚去,扑过来 抢,又扑过去抢,后来却是不肯出来,不理会。 ②家里人都很喜欢这只猫,如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 的拖摇着”,作者则是“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二小时的光阴”“心上感受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因为小猫活泼可爱,一家人都很喜欢它。 ③这只猫最终病死了。作者先交代的“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就已经 埋下伏笔。对于这只猫的“病死”,三妹“很难过”,“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 三、课堂小结: 本文的第一部分写了第—只猫的故事。作者运用质朴的文字写出了第一只猫的可爱有 趣,让人“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同口寸,也表达了对第—只猫亡失的酸辛的感情。 四、作业布置: 1、继续预习课文第二、三部分。 2、思考文章的主题。 3、整理课文字词,学会运用。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

§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知识疏理 速度(矢量—有大小和方向):表示物体运动快慢 1、 平均速度:t s v 平均速度通常不是速度的平均 平均速度只有同具体的运动过程或时间过程联系才有意义。 2、瞬时速度: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是质点从这一时刻或通过这一位置开始在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它是质点位置的变化率。 3、速度与速率的区别 4、单位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速度的定义. 2.知道速度是矢量,知道速度的单位、符号和读法.了解生活实际中的某些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数据. 3.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知道平均速度的定义式,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的问题. 4.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及意义,知道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5.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能力目标】 1.运用平均速度的定义,把变速直线运动等效成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从而渗透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的方法. 2.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情意目标】 1.通过解决一些问题,而向复杂问题过渡,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 2.通过师生平等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教学方法】 1.通过例题和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如何辨别快慢. 2.通过讨论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点】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区别. 【教学难点】 1.怎样由速度引出平均速度及怎样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时速度. 2.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及在运动中瞬时速度是怎样确定的. 采用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 等效方法(即用已知运动来研究未知运动,用简单运动来研究复杂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来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自己归纳比较快慢的两种形式.

《斑羚飞渡》教案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斑羚飞渡》教案设计 杨华山东省寿光市羊口镇杨庄初中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用感情去体味文字,从文字中获得情感的升华。 过程与方法:体会言之有序的叙事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学习斑羚沉着冷静、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设想: 本文故事情节不难理解,故此以“情”贯穿全文,故事导入,创设一种吸引学生的氛围。最后讨论主题及感受,升华感情。中间环节熟悉赏析课文,步步深入,为后文的陈情作铺垫。先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复述或概括课文内容,然后启发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品读课文,再质疑问难,让学生畅所欲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体现课堂的民主和平等,发挥其主体地位。 教学策略:情境式启发引导式讨论探究式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以情入境 1998年的夏天,洪水泛滥在中华大地,在洪峰中,一对夫妻抓住了一颗树,他们紧紧的抓住,后来水越来越猛,树渐渐地弯了下去,这时妻子平静地看了丈夫一眼说:“孩子们还在等着你,多保重啊!”还没等当校长的董方保明白过来,他的妻子已从容地放开了紧紧抓住树干的双手,消失在了湍急的洪流中。面对危险,妻子选择了牺牲自己,因为她认为她丈夫的生命是属于千百个天使般的孩子的。这是人类的真情绝唱,那么在动物界中,也有出

乎意料的壮举让人震撼。今天,我们同样要聆听一个悲壮感人的斑羚的故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动人的故事。(板书课题及作者) 简介斑羚:它是羚羊的一种,因为喉部有一块白斑,所以叫斑羚,它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非常珍贵。斑羚生性温顺.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1、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谁能将课文大意复述一遍(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师:2、试着用一句话概述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从不同的角度) 生:本文讲述了一个斑羚飞渡的故事。 生:本文讲述了斑羚在危亡时刻,老斑羚牺牲自己保全年轻斑羚的故事。 生:本文讲述了斑羚为了种群的延续,牺牲一半保全另一半的故事。 生:本文讲述了斑羚遇险后绝处逃生的故事。 三、品读课文 1、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概括的很好,说明大家读懂了文章。这个故事中一定有很多地方让你感动,请你充满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说一说你为什么而感动。同学们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进行讨论,最后由一名同学发言。 生1:最让我感动的句子是:“镰刀头羊本来站在年轻斑羚那拨里,眼光在两拨斑羚间转了几个来回,悲怆地轻咩了一声,迈

【初中物理】运动的快慢教案 人教版

1.3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教学重点 速度的概念及单位. 教学难点 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及速度单位的换算. 教学方法 观察比较法:通过对生活中实际事例的比较,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练习法:通过学生练习,学会应用速度公式的简单计算及速度单位的换算. 教具准备 投影仪、录像机及资料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观看课前准备的录像资料: ·动画片“龟、兔赛跑”的片断 ·战争题材电视片中立体战的片断 [师]刚才的画面中,同学们看到了在地面上沿直线爬行的乌龟、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空中沿直线飞行的飞机……结合同学们上节课学习的知识,你认为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生](以地面为参照物)它们都在运动. [生]它们运动的路线都是直的. [生]它们都在做机械运动. [师]它们做机械运动的情况有没有什么区别呢? [生]有.它们有的在天上飞,有的在地上爬. [生]它们运动的快慢不一样. [师]运动有快有慢,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二、新课教学

1.速度 (1)概念 [想想议议] [师]请同学们继续观看学校田径运动会上100 m 决赛的盛况. [放录像] ·学校田径运动会100 m 决赛 [师]在一片欢呼声中,100 m 决赛的冠军产生了.同样是跑100 m 的运动员,如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呢? [生]都是百米运动员,他们跑的路程一样长.先到达终点的运动员用的时间短,他运动得就快. [生]通过相等的路程,用的时间短的人运动得快. [师]同学们归纳得很好.大家接着观看另一场精彩的比赛片断 [放录像] ·24届奥运会万米赛片断 [师]比赛还在进行中,怎样比较运动员们运动的快慢呢? [生]看看他们谁跑在最前面,跑在最前面的人跑的路程最长,而时间一样. [生]在相等的时间内,跑的路程长的运动员运动得快. [师]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时间的长短来判断运动的快慢;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路程的长短来比较运动的快慢.请同学们继续关注下面的问题. [投影] 学校百米赛冠军的成绩是12 s ,24届奥运会万米赛冠军的成绩是28min ,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生]根据前面的方法,可以比较他们一段相同路程内的时间或比较他们一段相同时间内的路程. [生]可以比较他们在1 s 内运动的路程. [师]请同学们分别计算他们在1 s 内的路程. 一名同学板演 学生演算、教师巡视. 百米冠军: s m 12100=8.33 m /s 万米冠军:s m 168010000=5.95 m /s [师]在物理学中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velocity)表示.同学们刚才求出的就是两名运动员各自的速度.速度等于什么呢? [生]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 [生]刚才计算的是1 s 内运动员跑的路程,所以说速度等于1 s 内的路程. [师]能不能分别计算出两名运动员在1 min 内、1 h 内跑过的路程,来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呢? [生]可以. [师]“1s 、1 min 、1 h ”都叫做单位时间,所以可以把速度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的路程”. [板书]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公式 [师]在以前的学习中,同学们肯定已经注意到,每一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表示符号.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