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典文献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

经典文献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

经典文献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
经典文献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

一经典文献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阿瑟·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模型中,刘易斯认为,传统农业部门中那些“维持生计”“边际生产力为零甚至为负”的劳动力称之为剩余劳动力。如果从传统部门抽出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并不会降低农业总产出。

20世纪60年代初,费景汉和拉尼斯又创造性把二元经济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农业劳动的边际产品为零,即剩余劳动阶段;在第二阶段,边际劳动产品大于零但小于制度性工资,即隐藏性失业阶段;在第三阶段,工资等于边际产品,即新古典阶段。

费景汉—拉尼斯模型是刘易斯模型的发展和继承,许多学者习惯性地将它们合称为刘—费—拉尼斯模型。这个模型已经成为二元经济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与转移的基本分析框架。

张培刚先生把劳动力转移分为三种类型:长期性转移、季节性转移、周期性转移①。但这种劳动力转移不仅包括“农村向工商业的转移”,还包括“工商业向农业的转移”。劳动力从工商业向农业的转移在发展中国家并不多见,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目前还处于农村向工商业的转移劳动力阶段。

二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成因及其特殊性

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表现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在我国,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部门,仅仅获取“维持生计”的劳动收入。根据陈吉元先生1989年的研究结果估计,即使按边际生产力为零的标准,我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也要占到农业劳动力总量的三分之一,有些地方甚至占大40%以上①,但也有比陈吉元先生更为悲观的估计。据有关研究,按照中国目前的耕作技术和经济水平,中国需要2亿左右的农业劳动力就够了。目前,中国有农业劳动力4.4亿多人。所以,照此计算,中国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率高达60%左右②。如此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必然现象。在计划经济时代,为了加速实现工业战略,实行城市优先、城市和农村分开发展的办法,政府运用以户籍制度和粮油副食供给制度等为主的行政手段严格控制农民进城,这种“以农养工”、“以乡养城”的城乡差别政策使得二元经济结构进一步强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有效改善了农村劳动力的经济激励方式,劳动力的劳动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农业的生产效率获得了空前的提高,减少了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产生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使得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隐藏性失业问题凸显出来。

由于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与二元经济结构密切相关的,因而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役是在二元经济结构消解中实现的。二者之间互为前提,是一个同步的、互动的和相伴的过程。

但是,我国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表现形式与发达国家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表现为较为较强的兼业性特征。目前,农民外出打工大多数是非正规性就业,从事的行业比较广泛,农村外出打工者绝大多数仍然保留着原有的承包耕地。农忙季节在家从事农业生产,农闲时期外出务工经商,表现出明显的“候鸟型”流动形式。这部分流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没有割断与农业的“脐带”联系,实现社会身份和居住地的永久性转变。

我国经济已经呈现出从二元经济向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农业经济,以规模化生产为基础的工业经济,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经济并存的三元经济转变①。因而,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也与二元经济背景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种二元经济结构向三元经济结构的转变,决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表现形式以及转移途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由于三元经济结构背景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目前还没有比较完善和成熟的理论模型,

对西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仍然以二元经济结构作为主要分析背景。参考文献:聂华林《中国西部三农问题报告》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与结构变化分析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与结构变化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多种计量方法,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与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2009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在1亿人左右,较2005年减少约1500万人。从年龄结构看,40岁以下的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不到3500万人,较2005年减少约3000万人,而40岁以上的比例较2005年增加了22个百分点,达到65.2%。从性别结构看,25岁以下年龄段的女性劳动力基本全部转移出去,未来城镇非农产业女工短缺的现象将更加突出。从地域结构看,河南、湖南、四川、安徽、广西、江西等乡村劳动力供给大省的外出务工人员数量继续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空间差异非常明显。这种情况表明,我国乡村劳动力总量过剩与结构短缺的矛盾更加严重,必须采取针对性政策措施,促进各地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工;劳动力结构 一、引言 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与结构既关系到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健康发展,也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目前大概有多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的数量和结构有什么变化趋势?是否可以继续满足中国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廉价劳动力需求?本文利用《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10》、《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0》、《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0》的最新统计数据,对此进行了跟踪分析,以期为相关的政策制订提供研究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计算方法 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计算公式为[1]: 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劳动力的实际需要量 其中关键是计算农业劳动力的实际需要量。本文主要采用如下研究方法计算农业劳动力的实际需要量。 1.农户收入最大化法 该方法对于剩余劳动力的定义为:农户的生产行为是农户将根据经济环境以及自身的资源禀赋的状况配置其各种生产要素,使得其生产收入达到最大化。农户当前的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达到其生产要素最优配置时的农业劳动力数量之差就是该农户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这一概念不需要农业边际劳动生产率等于零的假

文献学 重点知识整理

文献学概要(大一下) 题型: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 1、文献的概念 文献:“文献”一词首见于《论语·八佾》。最初郑玄、朱熹把文献分解成两部分,“文”指文章、典籍,即书面材料;“献”指贤人、贤才,实质指贤人所讲述的口头材料。后来概念发生了变化,从指“典籍和贤才”的并列结构转向专指“典籍的偏义结构”,单指历史上又价值的文字资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学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扩大,现在所谓的文献,就是指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它可以是文字的、图像的、也可以是视觉的、听觉的。 2、文献学研究的范围: 文献本体的研究、文献的实证、整序与典藏、编纂、传播。即研究文献的产生、发展、整理和利用。包括对文献的载体材料、形制、传抄和印制方式、文献类型的研究、解决文献内容的可靠性(版本、校勘)、真实性(辨伪)、完整性(辑佚)问题。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对藏书的鉴别、购求、收藏、装补、曝书、流通等。也包括藏书史研究、书评学等。 (文献学的研究范围主要是研究文献的形态、文献的整理方法、文献的鉴别、文献的分类与编目、文献的收藏、文献形成发展的历史、各种文献的特点与用途、文献的检索等等。) 对文献的载体材料的研究。(甲骨、金石、竹简、绢帛、纸张等) 对文献的形制(卷轴装、梵夹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的研究。 对文献的传抄和印制方式(写本、拓本、刻本、活字本)的研究。 对文献的类型(经学、宗教、总集、别集、地方志、丛书、宗谱等)的研究等。 文献实证研究: 文献实证研究:解决文献内容的可靠性问题:版本、校勘;解决文献内容的真实性问题:辨伪;解决文献内容的完整性问题:辑佚 △文献学的任务 一般任务:文献整理 最终任务:学术思想史和文化史的整理 意义:全面认识文献,快速筛选文献,能够对不同版本进行鉴别,有能力对原始文献做加工整理供自己和他人使用。对史实和历史常识有更多了解,为历史、文学的专业研究提供技术

农村剩余劳动力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剩余劳动力调研报告范文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因此,在新形势下分析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进而探讨加快转移的对策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就业于非农行业的农村劳动力数量由1978年的96.9万人增加到XX年的381.2万人,增长近3倍,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由13.9%上升到37.3%。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增加,农村就业压力并未得到根本缓解,就业矛盾仍很突出。截止XX 年底,全省仍有62.7%、640.3万人的农村劳动力滞留于第一产业。另据测算,全省农业劳动力的现实需要量大约为300万人,这就是说,在全省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中约有340万人处于不充分就业状态。如果再加上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未从业人员和已转移劳动力中就业不充分的部分,全省至少有近500万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或就业不充分状态。从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看,山西仍处于一个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高峰期。同时,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耕地面积的减少,农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所下降,农

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近年来,全省各地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来抓,加强领导,制定措施,增加投资,改善环境,大抓培训,取得了可喜成绩,转移人数逐年增加,农民收入明显提高。但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在观念、体制、素质及信息等诸多方面不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难转的弯——观念制约 长期以来,人们思想观念上受城乡对立,体制上受城乡分治的影响很深。因此无论是城市政府官员还是城市居民对农民进城就业的认识不深不透,远未从战略高度认清其必然趋势和战略意义。部分政府官员对农民进城存在两种担心:首先是担心“城市病”问题,怕农民进城会带来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社会治安恶化;其次是担心挤占城市职工就业岗位问题。怕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会加剧城市劳动力供求矛盾,影响城市职工就业。城市市民对农民进城表现出相当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是接纳的心态,因为进城农民是很好的廉价劳动力,可以分担城市居民不愿做的活;另一方面是拒绝心态,因进城农民加剧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竞争,抢夺了城里人工作和就业的机会;又因为农民工素质低,犯罪率高,让城里人失去了安全感等等。受上述观念的影响和制约,结果就造成了城市对农村的排斥,市民对农民工认同上的歧视和情感上的歧视,表现在行动上是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分析研究

关于农村剩余 劳动力问题的研究 学生姓名孙朋朋 专业班级经济学二班 学号 201843034 完成时间2018 年1月3日

目录 摘要2 1.加快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大意义2 1.1有利于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2 1.2有利于提高城镇化水平、扩大内需2 1.3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3 2.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3 2.1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剩余比例大,而且供给仍在稳定增长3 2.2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不能适应转移的需要4 2.3有关制度、政策改革不到位4 2.4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断降低4 2.5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较大盲目性5 3.加快我国欠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对策5 3.1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综合素质5 3.2实现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5 3.3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疏通农民进城的渠道6 3.4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着力扩大就业容量6 3.5组织实施劳务输出6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境7 5.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征及对农村所产生的影响8 5.1加剧农村人力资源的流失8 5.2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大量土地撂荒和农村耕地被占用8 6.结语8 参考文献:9

摘要 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但目前诸多因素制约着欠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为此,我们应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疏通农民进城的渠道,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着力扩大就业容量,组织实施劳务输出,以加快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欠发达地区/劳务输出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是我国特有的现象,而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共同面对的普遍问题。但是,在我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大力推进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欠发达地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既是关系农民增收的“民生”,又是事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国计”。 1.加快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大意义 1.1有利于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欠发达地区在农业方面最突出的矛盾是农村劳动力人均占有资源或资本过少,土地承载压力过大,劳动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太低。若要提高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就必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农民数量。只有农村人口的大量转移,才能使一部分土地集中到种养能手手中,才能实现农业规模经营,而且还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1.2有利于提高城镇化水平、扩大内需 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能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城镇化水平的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与出路汇总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与出路 随着农业机械和科技的广泛应用,农业基础条件的改善,人浮于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村潜藏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据国家测算,到“十五”末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要占总劳动力的一半,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直接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大量劳力不能充分就业,不仅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而且还会造成社会问题,因此,实现农村剩劳动力的转移,既是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又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思考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就是为了探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劳动力资源中可从种植业转移出去从事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劳动力。由于长期以来农民负担沉重,农村生活水平落后,教育经费严重短缺,致使农村地区人口受教育水平普遍低下。因此,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方面人数庞大,另一方面文化素质低。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现状 我国的国情是国土面积大,但耕地面积小,人多地少矛盾尤其突出。随着农业要素的不断投入,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农业劳动生产率会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将不断减少,可耕地有限,而且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农业就业的余地越来越少。据报道,目前全国农村劳动力人均占有耕地3.2亩,而贫困地区不足1.5亩。据有关数据显示,在农业生产现有装备水平条件下,一个劳动力可以新种7亩土地,据此推算,则现有劳动力中有79%的劳动力剩余。这样我国农村到底有多少剩余劳动力人。 改革开放后,农业生产体制发生革命性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解除了对农民经济活动的诸多限制,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短缺经济和计划经济下将农民禁锢在农村的粮油副食品定量供给彻底改观,人多地少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现阶段我国总的农村劳动力状况是:农村人口8 亿多,劳动力近5亿。其中农业劳动力3.5亿。全国现有耕地19.23 亿亩,若按人均耕种1 公顷的理想规模效益计算,只需劳动力1.3亿,再加上林牧渔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农业部门的劳动力需求量仅为1.5 亿。这样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达2 亿人转移剩余劳动力增加了难度。”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达2 亿。国家统计局2009年3月25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2008年末在本乡镇以外就业的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04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62.3%;本乡镇以内的本地农民工数量为850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37.7%。在外出务工的14041万农民工中,按输出地分,来自中部、西部和东部地区外出农民工数量比例分别为37.6%、32.7%、29.7%。在本地就业的8501万农民工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占62.1%,中部地区占22.8%,西部地区占15.1%。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现状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点就是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数量充足,但其质量却并不令人乐观,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必将成为农

文献信息检索的含义

、文献信息检索的含义、分类、检索语言 1、文献信息检索: 文献检索含义 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过程,所以它的全称又叫“信息的存储与检索,这是广义的信息检索。狭义的信息检索则仅指该过程的后半部分,即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相当于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查寻。 计算机信息检索,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通过光盘和联机等现代检索方式进行信息检索的方法。 一次文献 (primary document):是指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而创作或撰写的文献,不管创作时是否参考或引用了他人的著作,也不管该文献以何种物质形式出现,均属一次文献。 二次文献 (secondary document):是指文献工作者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提炼和压缩之后所得到的产物,是为了便于管理和利用一次文献而编辑、出版和累积起来的工具性文献。检索工具书和网上检索引擎是典型的二次文献。 三次文献 (tertiary document):是指对有关的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综合概括而成的产物。如大百科全书、辞典等。

零次文献 它是指未经过任何加工的原始文献,如实验记录、手稿、原始录音、原始录像、谈话记录等。零次文献在原始文献的保存、原始数据的核对、原始构思的核定(权利人)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用检索标识与文献的存储标识相比,如果能够取得一致,就叫"匹配",就可得到"命中文献"。 2、文献检索语言 文献检索语言是一种人工语言,用于各种检索工具的编制和使用、并为检索系统提供一种统一的、作为基准的、用于信息交流的一种符号化或语词化的专用语言。检索语言按原理可分为3大类: (1)、分类语言 它是将表达文献信息内容和检索课题的大量概念,按其所属的学科性质进行分类和排列,成为基本反映通常科学知识分类体系的逻辑系统,并用号码(分类号)来表示概念及其在系统中的位置,甚至还表示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的检索语言。 (2)、主题语言 是指经过控制的,表达文献信息内容的语词。主题词需规范,主题词表是主题词语言的体现,词表中的词作为文献内容的标识和查找文献的依据 (3)、关键词语言 指从文献内容中抽出来的关键的词,这些词作为文献内容的标识和查找目录索引的依据关键词不需要规范化,也不需要关键词表作为标

农村剩余劳动力研究

论文题目:农村剩余劳动力研究班级:经济管理研究生1班姓名:

摘要 随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对策

目录 摘要 (2)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5) 二、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6) 1、缓解了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6) 2、增加了农村收入,为农村发展注入了资金,促进了农村产业 结构调整 (6) 3、劳动力外流转移的稳定性,促进了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6 4、产生广泛的回归效应,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7) 5、有利于农村发展市场经济,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沟通 城乡关系 (7) 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8) 1、农村剩余劳动力呈现不断增加趋势,而且总量十分巨大 . 8 2.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 模 (8) 3、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9) 4、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 存在较大差距 (10)

5、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10) 6、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导致乡镇企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 力降低 (10) 7、农业剩余劳动力回流 (11) 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实践模式 (11) 1、就地转移模式。 (11) 2、异地转移模式。 (12) 3、多元复合转移模式。 (12) 五、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 (13) 1、大力调整农业产品结构,优化就业结构 (13) 2、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步伐,增加就业岗位 (13) 3、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减少政策性限制,加快农村劳动力转 移 (14) 4、大力组织劳务输出,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层次和水平 14 参考文献 (15)

《历史文献学》复习题

《历史文献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1、古代“文献”概念中,“文”指文章典籍,“献”指贤人贤才。(第一章) 2、请阅读下面给出的材料,然后根据提问回答问题。 1)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雎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也。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不能故也。”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左传·昭公十七年》 (1)请你根据历史文献学知识,说出古代“文献”的概念。 (2)请你用所掌握文献学知识,评评郯子在这个对话体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3)郯子所说的凤鸟等各种鸟,包括“五鸠”、“五雉”、“九扈”,都是不同的鸟名。你根据郯子所作的阐释,你可以知道郯子是一个么样的人。 2)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评论,以及名流之燕谈,稗官之纪录,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序》 (1)马端临在这里给“文献”作出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2)马端临在这里给“文献”作出的含义体现了我国古代“文献”概念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这里的“献”还有没有古代文献中的“献”的含义? 3)“夫经籍也者,机神之妙旨,圣哲之能事。所以经天地,纬阴阳,正纪纲,弘道德,显仁足以利物,藏用足以独善。学之者将殖焉,不学者将落焉。大业崇之,则成钦明之德;匹夫克念,则有王公之重。其王者之所以树风声,流显号,美教化,移风俗,何莫由乎斯道。

经典文献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

一经典文献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阿瑟·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模型中,刘易斯认为,传统农业部门中那些“维持生计”“边际生产力为零甚至为负”的劳动力称之为剩余劳动力。如果从传统部门抽出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并不会降低农业总产出。 20世纪60年代初,费景汉和拉尼斯又创造性把二元经济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农业劳动的边际产品为零,即剩余劳动阶段;在第二阶段,边际劳动产品大于零但小于制度性工资,即隐藏性失业阶段;在第三阶段,工资等于边际产品,即新古典阶段。 费景汉—拉尼斯模型是刘易斯模型的发展和继承,许多学者习惯性地将它们合称为刘—费—拉尼斯模型。这个模型已经成为二元经济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与转移的基本分析框架。 张培刚先生把劳动力转移分为三种类型:长期性转移、季节性转移、周期性转移①。但这种劳动力转移不仅包括“农村向工商业的转移”,还包括“工商业向农业的转移”。劳动力从工商业向农业的转移在发展中国家并不多见,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目前还处于农村向工商业的转移劳动力阶段。 二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成因及其特殊性 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表现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在我国,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部门,仅仅获取“维持生计”的劳动收入。根据陈吉元先生1989年的研究结果估计,即使按边际生产力为零的标准,我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也要占到农业劳动力总量的三分之一,有些地方甚至占大40%以上①,但也有比陈吉元先生更为悲观的估计。据有关研究,按照中国目前的耕作技术和经济水平,中国需要2亿左右的农业劳动力就够了。目前,中国有农业劳动力4.4亿多人。所以,照此计算,中国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率高达60%左右②。如此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必然现象。在计划经济时代,为了加速实现工业战略,实行城市优先、城市和农村分开发展的办法,政府运用以户籍制度和粮油副食供给制度等为主的行政手段严格控制农民进城,这种“以农养工”、“以乡养城”的城乡差别政策使得二元经济结构进一步强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有效改善了农村劳动力的经济激励方式,劳动力的劳动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农业的生产效率获得了空前的提高,减少了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产生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使得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隐藏性失业问题凸显出来。 由于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与二元经济结构密切相关的,因而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役是在二元经济结构消解中实现的。二者之间互为前提,是一个同步的、互动的和相伴的过程。 但是,我国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表现形式与发达国家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表现为较为较强的兼业性特征。目前,农民外出打工大多数是非正规性就业,从事的行业比较广泛,农村外出打工者绝大多数仍然保留着原有的承包耕地。农忙季节在家从事农业生产,农闲时期外出务工经商,表现出明显的“候鸟型”流动形式。这部分流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没有割断与农业的“脐带”联系,实现社会身份和居住地的永久性转变。 我国经济已经呈现出从二元经济向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农业经济,以规模化生产为基础的工业经济,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经济并存的三元经济转变①。因而,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也与二元经济背景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种二元经济结构向三元经济结构的转变,决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表现形式以及转移途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由于三元经济结构背景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目前还没有比较完善和成熟的理论模型,

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来看

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来看,清苑、徐水、定兴、蠡县、定州、高碑店六县市 的转移量均在10万以上,而阜平、涞源、望都、顺平的转移量不足4万(新市区、北 市区、南市区由于乡村人口较少,因此转移总量低)。从转移率来看,高阳、容城、博 野、新市区、北市区、南市区转移率较高,均大于45%,容城县高达55.09%;而阜平、 顺平、望都、涞水、涞源等县转移率均小于30%,其中顺平和涞水的转移率只有24.32%、 24.78%。 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分布来看:南市区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相对 较高,占58.6%。其它大部分县市转移到第二产业的人员比重较高,均大于60%,其中 满城、定兴、唐县、高阳、易县、博野、雄县、高碑店等县市转移到二产的劳动力比重 超过70%。因而,从目前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分布来看,第二产业是吸纳农村剩余劳 动力的主要产业。 5.2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5.2.1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定性分析

5.2.1.1经济因素 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城乡收入差距、农业劳动生产率、科学 技术因素、资本因素、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产业构成等等,但地区或者城乡收入 差距是使转移者产生转移动机的原始动力。另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也是与其他 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劳动力在与生产技术、生产设备、资本等生产要素重组的过程中, 其他资源对劳动力的排挤作用就会出现,其后果是使劳动力逐渐成为隐性或显性失业者 而被迫转移;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会拓展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空间领域和产业 领域,从而有利于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既能为剩余劳 动力转移创造物质条件,又加大了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推力。5.2.1.2 制度因素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较大的社会制度因素主要包括:户籍管理制度、劳动就 业制度、土地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经验来看,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不平等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自由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一、文献综述 (一)文献阅读的重要性 1、开阔我们的理论视野,明确我们研究工作的意义 2、借鉴他人的研究方法,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 3、熟悉并学会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二)如何进行文献阅读 1、几种主要的文献媒介:报纸:报纸的类别;报纸的特点;书籍:书籍的类别;书籍的特点;杂志:杂志的类别;杂志的特点;网络:网络的类别;网络的特点; 2、选择媒体的原则: *科学性、真实性 *学术性、前沿性 (三)文献综述的意义及写作 1、文献综述的意义 *说明本研究的研究生长点 *区别本研究与别人的研究 *作为一种文体有利于他人的研究 2、文献综述的要求 *参考的文献在15篇以上 *要反映该领域研究的前沿水平 1*文献综述要有层次和比较全面

*注好出处 3、文献综述的样式 见附件 4、文献综述常出现的问题及其克服 常见问题: (1)综述的内容和所要研究的内容相脱节,为综述而综述。 (2)综述的文献水平低,不全面,使研究的基础不牢固。 (3)综述中只有别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取舍和评价,综述者的研究角度和立场不鲜明。 (4)综述中的层次不清晰,内容不全面,使我们的研究基础有漏洞。 克服的方法: (1)围绕自己研究的题目和关键词确定要综述的范围 (2)选择学术性强的媒介中的文献进行综述。可以从人的角度了解本研究 的前沿人物,从他们入手综述研究文献 (3)明确综述的目的,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确定自己的概念和研究体例。 (4)综述的框架要覆盖主要研究内容,表述体现逻辑性。 2二、概念的界定 (一)概念研究的意义 1、概念是理论思维和表达的基本单位,所以一切研究都离不开概念,一切研究都始于对概念的界定。

城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化概念的界定

一城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化概念的界定 1、城市 就是以非农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6和镇 2、农村剩余劳动力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超过农村产业需求的那部分劳动力,其实质是许多农民正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的状态.将他们从农村中转移出去,并不会减少现有的产量,而且很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3、城市化 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二、我国城市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程和现状分析 (一)、我国城市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程 1、农村劳动力转移三个阶段 农村劳动力身非农产业或者城市地区转移的规模、速度和方式与一个国家选择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城市化进程以及相关的制度安排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改革开放以前,城市化基本上与工业化相互独立、互不相关,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无法向外转移。改革以后,随着乡镇企业的崛起,农村劳动力的流向绝大多数集中在镇、小城市。当乡镇企

业发展受到自身内在条件的限制和政府加大对城市的经济建设投资以后,农村劳动力又开始涌向异地的大中城市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1978年以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受阻的阶段。建国后不久,我国的城市经济不发达,失业现象很严重,如果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就业压力会更大。为了顺利推行实行的重工业优先的城市工业化发展战略,降低重工业发展的成本,建立了户籍制度、城市劳动就业制度等一系列的城乡隔离制度,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音和地域上的转移,由此而引发的后果就是农业部门的萎缩,农业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转换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转换。据有关资料统计,1978年的农业产值份额比1952年下降22。4%,而农业劳动力份额下降13%,相比之下,工业的产值份额上升了27。3%,工业劳动力份额仅仅上升了9。9%,这说明大量的劳动力积压在农业部门。 第二阶段从1978年到1997年,这阶段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以就地转移的形式流向县级市他建级镇所在的乡镇企业。1978年开始进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经济改革,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的状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吐现出来,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户籍制度和城镇用工制度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还不可能大规模地转移到城市,以农村非农部门为代表的乡镇企业就成为他们的主要去向。据统计,1978—1983年,乡镇企业就业人数由2826。56万人增至3234。64人,乡镇企业就业人数已占农村总劳力9。3%;在中央1984年1号、4号文件进一步积极发展乡镇企业的系列政策推动下,出现了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的第一次高潮。乡镇企业数量1983年的134。64万个,猛增到1984年的606。52万个,就业人数达到5208。11万人。 年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高潮期间,1988年全国乡镇企业比1983年平均每年多吸收农村劳力1262万多个,劳力非农化水平达到21。5%,提高了9个百分点。 经过1989—1990年短暂的治理整顿后,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又开始稳步增长,1991—1996年,乡镇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又开始稳步增长,1991—1996年,乡镇企业人数新增加4243万人,平均每年增加707万人。

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调研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974 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调研报告完整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调研报 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近年来,由于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农村公益事业、基础设施等建设,占用了农民群众的大部分土地,农村涌现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合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非农劳动力的比重,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增加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增长点。近日,笔者对xx特区xx乡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进行了调研,务工经济的确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注入了生机活力。然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统计方法的比较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统计方法的比较 西方经济学020028 江秀辉 目录 一、前言 二、用供求理论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 2.1 理论模型 2.1.1假定 2.1.2 需求方面 2.1.3 供给方面 2.2 实际情形 2.3 评价 三、国际比较法 3.1 简单国际比较法 3.2 国际标准模型法 3.3 对国际比较法的评价 四、耕地劳动比例法 4.1 耕地劳动比例法方法介绍 4.2 对耕地劳动比例法的评价 五、直接计算法 5.1 直接计算法方法介绍 5.2 对直接计算法的评价。 六、国家统计局农调队所采取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估计方法 七、一个农户劳动力模型 7.1 该模型对于剩余劳动力的定义。 7.2 一个农户的生产行为模型。 7.3 评价 八、农村剩余劳动力统计方法汇总

一、前言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不但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而要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首先就要弄清楚我国到底有多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由于我国现行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及统计方法的制约,人们无法得到官方的或者具有权威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直接数据,因此我们只能通过一些推算方法对它做出一定的估计。本文将介绍文献中现有的若干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计。另外,考虑到本文介绍的观点很多,本文将在每一观点后加以简短的评论。 二、用供求理论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 为定义剩余劳动力,本文将应用边际分析方法,将其理解为那些增加投入的一单位劳动并没有使产量增加的劳动力,就成为剩余劳动力。 2.1理论模型 该模型是由楚庆锋、刘艳婷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与转移:企业视角》一文中提出来的,下面是对其逻辑思路的介绍。 2.1.1假定 (1)农村家庭是一个类似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的组织,其提供的各种农产品到市场上去出售,同时按照边际原则进行劳动力的供给决策和劳动力的需求决策; (2)家庭生产的产品价格为P ; (3)单个家庭面临着完全竞争的农产品市场,那么,农产品的价格P 就是边际收益MR (MR=P); (4)农村劳动力的工资为W 。 2.1.2需求方面 由于家庭是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进行决策,那么家庭对劳动力的需求就是使增加单位劳动所带来的收益等于增加单位劳动所带来的成本的劳动力的数量 即: ΔL*MPL*P=ΔL*W ………………………………………………………………(1) 其中ΔL 表示增加的劳动投入,MPL 表示劳动的边际产量。 (1) 式转化为: MPL=W/P (2) 这样,家庭劳动需求的决策原则就用(2)式 图1:供求理论决定的农业劳动力剩余 简单的表现出来了。 从(1)(2)两式看出以下两点:①随着P 的 上升, MPL 是递减的,这就说明家庭对劳动的 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②当MPL

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家庭年产责任承包制以来,劳动者的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高,而我国人均可耕地面积较少,所以近几年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更显突出。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农村现有剩余劳动力大约在1亿人以上,而每年仍以1,000万人的速度增长,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安定团结的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 根据刘易斯的两部门剩余劳动模型,在农业部门中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的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0甚至为负数,工业部门以现代化方式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高,工业部门的产量增长和就业增长可以完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剩余劳动力被吸收殆尽,其结果是工业化的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率也不断提高,整个经济获得发展。 在我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体表现为农民离开家乡到城市找工作,即我们所熟知的农民工。据国家人保部提供的数据,截至2008年底,我国农民工大约为2.25亿,其中有1.4亿是异地流动。农民工数量大约占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一半。农村劳动力转移加速了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同时,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大都是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转移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率和留守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加速了农业现代化步伐。这表明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基本是同步进行的,这与世界上工业化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基本吻合,与发展经济学

中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描述的过程也大致一致。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也呈现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中被忽视了,在学术界也没有受到广泛关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认为,人口迁移不只是对收入差距的反映,主要是对预期的收入差距的反映。预期的收入差距主要是由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和获得城市就业机会的可能性组成。这就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降低城市中的高失业率,采取了一系列能够降低失业率的措施,其结果非但没有降低城市中的失业率,反而使城市中的失业率进一步提高的原因。 由于大量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往城市迁移,而工业部门吸收劳动力的速度有限,跟不上城市中新增劳动力的速度。因此城市中出现大量的非公开失业,与此对应在这些留守农民中,女性多于男性,妇女所占比重高达56.2%;其次,留守农民年龄偏大,41-50岁、50岁以上这两个年龄段的占留守农民比例分别达41.4%,26.1%,两者相加达到67.5%。再次,留守农民文化程度低下,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高达62.9%。我国其他地区的调查数据与湖北长阳的差不多。这表明,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持续了20多年之后,农村高素质劳动力大多转移出去了,留在农村的留守农民呈现出低素质化倾向。这与刘易斯模型描述的情形大相径庭。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使我国某些大城市出现严重的城市化问题,另一方面又使农村缺乏建设者,发展停滞。

浅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浅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摘要】:中国农村,由于人口基数大,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加之现行的政策法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约束性,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压力越来越大。同时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又有许多新特点,怎样才能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呢?现实的做法是在继续发挥农业部门对劳动力蓄水池作用的基础上,加快城镇化进程,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目录】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了迅速提高.但同时伴随着中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及应用,中国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激活了农民的经济意识,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使中国农村的人地矛盾得到了缓解,提高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而且对中国的整个经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过大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目前仍面临许多困难,影响了农村现代化和农村建设的步伐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6亿农村劳动力,其中农业资源能容纳1.3亿,乡镇企业已容纳l.3亿,外出务工经商约5000万,从事多种经营约2000万,剩余劳动力约l.3亿。此外,每年还将新增加农村劳动力1600万。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关于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创立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二元结构模型”,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一种二元经济结构,即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由传统的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组成。在传统农业部门,生产的基础只能是有限扩展的土地面积,另一方面,农业社区人口持续快速增长,劳动力严重过剩,处于不充分就业和隐蔽性失业状态,农民收入仅能维持较低的生活水平。而工业部门的扩张又为农业劳动力提供无限供给保障的可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将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城市工业部门的转移,二元经济结构逐步向一元化转变。 后来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费景汉和拉尼斯,二人提出了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核心、重视技术变化的“费一拉尼斯二元机构”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等在1907年发表的《人口流动、失业和发展:两部门分析》一文中创立了著名的托达罗模型“城乡预期收入差异论’,模型认为: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因素和基本动力是城乡实际收入的差异、成本与受益的比值、心理因素、预期城乡工资差异、城市就业概率在农业劳动力转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杜泽逊·文献学-重点知识整理

文献学概要 题型: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 1、文献的概念 文献:“文献”一词首见于《论语·八佾》。最初郑玄、朱熹把文献分解成两部分,“文”指文章、典籍,即书面材料;“献”指贤人、贤才,实质指贤人所讲述的口头材料。后来概念发生了变化,从指“典籍和贤才”的并列结构转向专指“典籍的偏义结构”,单指历史上又价值的文字资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学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扩大,现在所谓的文献,就是指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它可以是文字的、图像的、也可以是视觉的、听觉的。 2、文献学研究的范围: 文献本体的研究、文献的实证、整序与典藏、编纂、传播。即研究文献的产生、发展、整理和利用。包括对文献的载体材料、形制、传抄和印制方式、文献类型的研究、解决文献内容的可靠性(版本、校勘)、真实性(辨伪)、完整性(辑佚)问题。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对藏书的鉴别、购求、收藏、装补、曝书、流通等。也包括藏书史研究、书评学等。 (文献学的研究范围主要是研究文献的形态、文献的整理方法、文献的鉴别、文献的分类与编目、文献的收藏、文献形成发展的历史、各种文献的特点与用途、文献的检索等等。) 对文献的载体材料的研究。(甲骨、金石、竹简、绢帛、纸张等) 对文献的形制(卷轴装、梵夹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的研究。 对文献的传抄和印制方式(写本、拓本、刻本、活字本)的研究。 对文献的类型(经学、宗教、总集、别集、地方志、丛书、宗谱等)的研究等。 文献实证研究: 文献实证研究:解决文献内容的可靠性问题:版本、校勘;解决文献内容的真实性问题:辨伪;解决文献内容的完整性问题:辑佚 △文献学的任务 一般任务:文献整理 最终任务:学术思想史和文化史的整理 意义:全面认识文献,快速筛选文献,能够对不同版本进行鉴别,有能力对原始文献做加工整理供自己和他人使用。对史实和历史常识有更多了解,为历史、文学的专业研究提供技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