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习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习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习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习题

单选题

1.1904年至1905年,为争夺在华利益而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A 日本与俄国

B 美国与英国

C 英国与日本

D 美国与俄国

2.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于( )。

A 1904年

B 1905年

C 1906年

D 1907年

3.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

A 兴中会

B 华兴会

C 光复会

D 岳王会

4.兴中会的革命纲领不包括()。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国

C 创立合众政府

D 恢复中华

5.1905年11月,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的文章是()。

A 《猛回头》

B 《革命军》

C 《警世钟》

D 《民报》发刊词

6.1905年8月,孙中山、黄兴等人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同盟会的纲领不包括()。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乐

B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7.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黄兴等人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公举为总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是在()。

A 香港

B 广州

C 东京

D 檀香山

8.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是()。

A 兴中会的成立

B 广州起义

C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D 三民主义的提出

9.20世纪初,继兴中会之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各地陆续成立。其中,华兴会的会长是()。

A 蔡元培

B 章太炎

C 黄兴

D 孙中山

10.在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过程中,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知识分子不包括( )。

A 章炳麟

B 邹容

C 陈天华.

D 康有为.

11. 20世纪初,在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中发表《警世钟》的是()。

A 章炳麟

B 邹容

C 陈天华.

D 孙中山

12.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是()。

A 《民报》

B 《苏报》

C《民国日报》

D《新民丛报》

13.下列组织中不是由孙中山组建的是()

A 光复会

B 中国同盟会

C 兴中会

D 中华革命党

14.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为舆论阵地展开了论战。ay

A《国闻报》

B《新民丛报》

C《万国公报》

D《大公报》

15.1911年,标志辛亥革命达到高潮的起义是()。

A 惠州起义

B 河口起义

C 广州起义

D 武昌起义

16.清末保路运动是( )。

A 一场事关民族权益和个人利益的运动

B 保护道路不受破坏的运动

C 各省立宪派自始至终倡导武装保路

D直接导致了清政府的覆亡

17.标志中国延续两千余年封建帝制覆灭的历史事件是()。

A 武昌起义爆发

B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 清帝退位

D 皇族内阁解散

18.1911年10月,湖北新军中的两个革命团体决定联合行动,在武昌举行起义。这两个团体是共进会和()。

A 兴中会

B 文学社

C 华兴会

D 光复会

19.中国历史上第--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20.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 )。

A 戊戌维新运动

B 辛亥革命

C 护国运动.

D 国民革命

21.袁世凯建立的北洋军阀政权代表的是()。

A 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B 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C 民族资本家和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D 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

22.1917年6月,( )率军北上,拥清废帝溥仪复辟。

A 康有为

B 冯国璋

C 段祺瑞

D 张勋

23.1915年5月,袁世凯为取得日本对他复辟帝制的支持,基本接受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条约是( )。

A 西原借款

B “二十一条”

C 善后大借款

D 铁路借款

24.1913年6月,袁世凯向全国发布( ),实行尊孔复古。

A《通令尊崇孔圣文》

B《通令尊孔读经文》

C《通令祭祀孔圣文》

D《通令尊定国教文》

25.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成果后,于1914 年5月炮制了()。

A《戒严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钦定宪法大纲》

D《暂行新刑律》

26.“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逃亡日本。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正式成立

()。

A中国国民党

B国民党

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同盟会

27.1915年12月25日,( )在云南宣布独立,护国战争爆发。

A 唐继尧

B 陆荣廷

C 蔡锷

D康有为.

简答题

28.试述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29.试述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30.试述1905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及其意义。

31.简述1912年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的表现

32.简述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33.袁世凯窃取政权后,在政治,上是怎样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的?

34.简述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主要斗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