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科目名词解释

会计科目名词解释

会计科目名词解释
会计科目名词解释

会计科目名词解释

资产类

库存现金:是指存放于企业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货币。

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存放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企业在生产经营、周转过程中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产,分为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其他货币资金:是指企业除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各种货币资金,主要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存款、存出投资款、在途货币资金。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由于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而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价款及代购贷方垫付的运杂费。即:赊销。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采用商业汇票支付方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即:销售款未收而是收到商业汇票。

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其他应收款:是指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包括:应收的各种赔款和罚款、应收出租包装物的租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项代垫款项、备用金、存出保证金(金融企业专用)、应收暂付上级单位及所属单位款项等。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例如企业以赚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坏账准备: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备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至少每年末)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作当期费用。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处理方法。

原材料:是指已验收入库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购半成品,以及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

在途物资:用于核算企业购入尚未到达未验收入库的各种物资的采购成本。

周转材料:指企业能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的不确定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

低值易耗品:是指价值比较低容易消耗的、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各种用具物品,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

包装物:是指为了包装本企业商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如桶、箱、瓶、坛、袋等。

存货: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商品、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工程中好用的材料和物料等,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原材料、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和周转材料。

存货跌价准备:是指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如由于存货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不可以收回的部分,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提取,并计入存货跌价损失。简单的说就是由于存货的可变现价值低于原成本,而对降低部分所作的一种稳健处理

库存商品:是指企业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验收入库、合乎标准规格和技术条件,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企业持有时间准备超过1年(不含1年)的、不能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各种长期股权性质的投资。例如,股票投资。

固定资产:具有实物形态的有形资产,其具备俩个特征一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二是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分为七类:1)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2)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3)租出固定资产4)未使用固定资产5)不需用固定资产6)融资租入固定资产7)土地。

在建工程:是核算企业进行建造工程、安装工程、技术改造工程、大修理工程等发生的实际支出,包括工程用材料、尚未安装的设备以及未生产准备的工具及器具等。

累计折旧:是指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磨损和损耗而逐渐转移的价值,是固定资产账户的备抵账户,用来核算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额。

工程物资:核算企业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的成本,包括工程用材料、尚未安装的设备以及未生产准备的工具及器皿等

固定资产清理: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及其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发生损坏、技术陈旧或者其他经济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这种情况称之为固定资产减值。如果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应当按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

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在使用过程中转移为费用的价值,核算企业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计提的摊销金额,累计摊销账户是无形资产账户的抵减账户。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资产负债表日,无形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处置无形资产时,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待处理财产损溢:为了反映企业在财产清查中查明的各种存货的盘盈、盘亏和毁损情况,应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在1年以上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股票发行费用等。

应收利息:应收利息则是指企业因债权投资而应收取的一年内到期收回的利息。

应收股利:是指企业因股权投资而应收取的现金股利以及应收其他单位的利润,包括企业购入股票实际支付的款项中所包括的已宣告发放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和企业因对外投资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等,但不包括应收的股票股利。负债类

短期借款:是指企业为了满足正常生产经营的需要或为抵偿某项负债,而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种借款。

应付账款:是指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等经营活动而支付的款项。

应付票据:是指企业采用商业汇票支付方式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开出的有承兑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一定款额的书面证明,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预收账款: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之前,按照合同规定,向客户预先收取部分或全部的货款。

应付职工薪酬:是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职工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因职工提供服务而产生的义务。

应交税费:是指企业根据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的各种税金及附加。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所得税等。

其他应付款:是指除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上述应付款项以外的其他应付、暂收、代扣款项。如应付经营性租赁固定资产和包装物的租金、存入保证金以及在计算薪资的过程中各种代扣款项等。

长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入的偿还期在1年或以上的各种款项。

应付债券:债券是企业为筹集长期使用资金而发行的一种书面凭证;企业发行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长期债券。

长期应付款:长期应付款是在较长时间内应付的款项,而会计业务中的长期应付款是指除了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多种长期应付款。主要包括应付补偿贸易引进设备款和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租赁费等。

所有者权益类

实收资本:为了反映和监督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增减变动情况,除股份有限公司用“股本”科目以外,其他各类企业应设置“实收资本”科目。

资本公积:是投资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并且金额上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本年利润:是指核算企业本年度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企业期(月)末结转利润时,应将各损益类科目的金额转入本科目,结平各损益类科目。结转后本科目的贷方余额为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借方余额为当期发生的净亏损。

利润分配: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积存余额,称为利润分配。

成本类

生产成本:是核算企业为进行工业性生产而发生的各项直接生产费用,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

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及动力等)、直接工资(生产人员的工资、补贴)、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费);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内的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分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维修费、修理费及其他制造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等)。

制造费用: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劳务成本:是指企业提供劳务作业而发生的成本,相对于公司劳务收入而言,可以是公司内也可以是公司外。如提供修理、搬运、服务等,相应的人工工资、福利、劳保、相关费用等就是劳务成本。

研发支出:无形资产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

损益类

主营业务收入:指企业在其主要的或主体业务活动中所取得的营业收入,一般占企业的收入比重较大,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包括销售商品、自制半成品、提供工业性劳务所取得的收入等。

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日常活动所产生的收入。一般占企业收入的比重较小,如工业企业的其他业务收入主要包括材料销售收入、出租收入。该账户贷方登记的是取得的实际收入,借方登记的期末将贷方归集的收入从借方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

投资收益:是核算企业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包括对外投资所分得的股利和收到的债券利息,以及投资到期收回在或到期前转让债权得款项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等。投资活动也可能遭受损失,如投资到期收回的或到期前转让所得款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即为投资损失。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则为投资净收益。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并不是由企业经营资金耗费所产生的,不需要企业付出代价,实际上是一种纯收入,不可能也不需要与有关费用进行配比。因此,在会计核算上,应当严格区分营业外收入与营业收入的界限。例如:固定资产盘盈、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罚款净收入等。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出售无形资产净损失、非常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

主营业务成本:是核算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的主要业务交易所发生的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是指企业除主营业务成本以外的其他日常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如销售材料。

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核算应由销售产品、提供工业性劳务等负担的销售税金及附加,包括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如展览费、广告费,以及销售本企业商品而声调的销售机构的职工工资、福利费。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管理费用。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聘

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研究费用、排污费等。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应当作为期间费用的利息支出、以及相关的手续费。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净损失、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筹资发生的其他财务费用如债券印刷费、国外借款担保费、等。与购建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有关的,在资产尚未交付使用计入购建资产的价值。

所得税费用:是根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一定比例上交的一种税金而产生的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经过对资产的测试,判断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的其账面价值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准备所确认的相应损失。企业所有的资产在发生减值时,原则上都应当对所发生的减值损失及时加以确认和计量,因此,资产减值包括所有资产的减值。

重置成本就是主要用于存货盘盈的时候重新估价

这个价你可以根据市场市场上现在的价值来估价

现值就终止你的资产的投资或负债的偿还而要折算到现在的价格

会计科目名词的具体解释

会计科目名词的具体解释 (一)资产类 库存现金:是核算企业现金(备用金)增减变动情况和结余的科目;按币种设置明细账,由出纳员记账,且必须设置库存现金日记账。 银行存款:是核算企业银行存款账户增减变动情况和结余的科目;按不同银行账户设置明细账,由出纳员记账,且必须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 其他货币资金:是核算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等其他货币资金的科目。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核算企业对外进行的具有交易性(赚取差价)为目的股权、债券、基金等短期投资性科目。 应收票据:是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向客户收取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按照票据总类设置明细账。 应收账款:是核算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应收未收的款项,按债务人名称设置明细科目。 其他应收款:是核算企业除了应收票据、应收账款以外的其他应收、暂付的款项,包括:预支差旅费、支付押金和应收租金等。 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的备抵账户。 预付账款:是核算企业因采购货物或接受劳务以及其他原因,按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按供货方的名称或预付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科目。 在途物资:核算企业购入材料物质,但尚未运达企业或未验收入库,按材料物资的品名、种类设置明细账。

原材料:是核算企业库存材料物资的收、发、存情况的账户,按材料物资的品名、种类设置明细账。 库存商品:是核算企业库存产成品或商品的收、发、存情况的账户,按产品或商品品种、规格设置明细账。 长期股权投资:是核算企业对外进行的股权性质的投资,期限在一年以上。 固定资产:是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的账户。该账户反映的是原价,也就是原始价值。 累计折旧:是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磨损(消耗)价值(会计上称之为折旧)是固定资产的备抵账户。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 在建工程:是核算企业自行建造或安装固定资产过程中的建造安装成本科目。 工程物资:是核算企业购入用于工程项目建造或大型设备按装的专项工程物资科目。固定资产清理:是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固定资产等原因,而发生清理费用或清理收益。 无形资产:是核算企业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商标权、商誉等非货币性资产。 累计摊销:是无形资产的备抵账户,是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账户 (二)负债类 短期借款:是核算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偿还期限在一年之内的各种借款,该科目只核算本金不核算利息。

最新会计科目表及详细解释汇总

2015年会计科目表及 详细解释

2015年最新会计科目表及详细解释 一、资产类 1 1001 库存现金是指单位为了满足经营过程中零星支付需 要而保留的现金,对库存现金进行监 督盘点,可以确定库存现金的真实存 在性和库存现金管理的有效性,对于 评价企业的内控制度将起到积极作 用。 2 1002 银行存款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存放在银行和其他金融 机构的货币资金。 3 1003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银行专 用(Due from Central Bank)是指各 金融企业在中央银行开户而存入的用于支 付清算、调拨款项、提取及缴存现金、往来 资金结算以及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缴存 于中央银行的款项和其他需要缴存的款项。 4 1011 存放同业银行专用企业(银行)存放于境内、境外银行 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款项。 5 1012其它货币基金 6 1021 结算备付金证券专用是证监会和银监会首次提出的概 念。结算备付金的定义并没有明确给出,但 对缴纳数额作出了界定。结算备付金是指结 算参与人根据规定,存放再期资金交收账户 中用于证券交易及非交易结算的资金.资金交 收账户即结算备付金账户。

7 1031存出保证金金融共用是指金融企业按规定交存的 保证金,包括交易保证金、存出分保 准备金、存出理赔保证金、存出共同 海损保证金、存出其他保证金等。存 出保证金应按实际存出的金额入账。8 9 1101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债券 投资、股票投资和基金投资。101111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金融共用 111121应收票据是指企业持有的、尚未到期兑现的商业票 据。是一种载有一定付款日期、付款 地点、付款金额和付款人的无条件支 付的流通证券,也是一种可以由持票 人自由转让给他人的债权凭证。 121122应收帐款(Receivables)指该账户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 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收 取的款项,以及代垫运杂费和承兑到 期而未能收到款的商业承兑汇票。 131123预付帐款是付款性质的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 141131应收股利是指企业因股权投资而应收取的现金股利以 及应收其他单位的利润,包括企业股 票实际支付的款项中所包括的已宣告 发放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和企业对 外投资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等, 但不包括应收的股票股利。

基础会计学名词解释(超全)

基础会计学名词解释(超全)

1、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地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会计信息和调高经济效益。 2、清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利用。 3、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为取得本期收益而发生的支出,即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金性支出。 4、会计核算的方法:是对会计对象(会计要素)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地反映和监督所应用的方法. 5、会计的反映职能: 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 6、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7、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看见和时间反胃、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 8、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前提是

指会计反映说的一个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 9、持续经营:是指企业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其是否将破产清算。它明确了会计主体工作的时间范围。 10、会计分期: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较短的等距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按期编制会计报表。是对会计工作时间范围的具体划分。 11、货币计量:是指对所有会计对象采用同一货币作为统一尺度来进行计量,并把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数据转化为按统一货币单位反映的会计信息。 12、客观性原则:又称真实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加以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这是对会计工作的最基本要求。 13、相关性原则:又称有用性原则,是指企业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同决策相关联。 14、可比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以便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横向比较。 15、一贯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以便于对前后时期会计资料进行纵向比较。 16、及时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即会计事项的处理,必须在经济业务发生

银行会计科目解释-一看就懂-强烈推荐

借贷仅是记账符号,你只需知道借是左边,贷是右边即可,接下来很重要: 一、借方是资金的流出,贷方是资金的流入 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一) 由:所有者权益=利润+资本 得:资产=负债+利润+资本(等式二) 由:利润=收入-费用 得:资产+费用=负债+收入+资本(等式三) 三、对于等式一、二、三,左边性质的科目(资产、费用类账户)增加记在借方,右边性质的科目(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资本、收入)增加记在贷方;反之,左边性质的科目减少记在贷方,右边性质的科目减少记在借方; 四、借贷记账记的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因此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也即平衡,这是会计最奇妙的地方! 例如:美国政府向美联储借钱,开了一张面值1亿的债券,美联储收到债券后,资产增加,记在证券账户的借方,同时美联储给政府一张支票以便政府可以出去买东西,此时负债增加,记在应付款账户的贷方,借贷平衡,但其实就是借钱这件事儿; 再假如政府拿着支票去找波音买飞机,波音把支票存入花旗银行,此时花旗银行负债增加,记在贷方,同时货币资金也即资产增加,记在借方,平衡(本质就是存钱),然后花旗银行把货币资金账户拆成两份:10%作为保证金,90%拿出去贷款,还是平衡(此时属于会计处理); 对于波音公司来说,收到支票是现金增加,记在借方,同时收入增加,记在贷方,平衡(本质是得到收入)

借贷记账法 (一)账户结构(T字型) 分左右两方,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 资产、费用如有余额一般在借方,借记增加,贷记减少。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如有余额一般在贷方,借记减少,贷记增加。(二)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三)会计分录 先借后贷,借贷错开。

中级财务会计名词解释大全1

1财务会计 2管理会计 3 财务会计目标 4 会计假设 5 权责发生制 6 现值 7可变现净值 8公允价值 9会计制度 10会计准则会计准则11财务会计规范 12及时性 13谨慎性 14重要性 15实质重于形式 16可比性 17相关性 18可理解性 19可靠性 20现值 22历史成本 21重置成本 23会计要素 25 .会计分期 24货币计量 26持续经营 27会计主体 28财务会计基本假设29财务会计目标 30应收票据贴现 31货币资产 32性资产交换 33周转材料 34结算方式 35应收款项 36净价法 37总价法 38商业折扣 39现金折扣 40带息商业汇票 41其他货币资金 42可变现净值 43存货跌价准备

44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45永续盘存制 46实地盘存制 47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48计划成本法 49零售价法 50毛利率法 51个别计价法 52周转材料 53权益法 54成本法 55重大影响 56共同控制 57对联营企业投资 58对合营企业投资 59 实际利率法 60实际利率 61长期股权投资 6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63持有至到期投资 64交易性金融资产 65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66 弃置费用 67无形资产 68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69研究阶段 70商誉 71投资性房地产 72长期待摊费用 73应付票据 74带息票据 75职工薪酬 76职工教育经 77非货币性福利 78 股份支付 79营业税 80营业额 81印花税 82短期借款 83预收账款 84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85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86借款费用 87借款利息

88折价或溢价摊销 89公司债券 90可转换公司债券 91债券面值 92债券利率 93债券的溢价摊销 94债券的折价摊销 95实际利率法 96实际利率 97长期应付款 98未确认融资费用 99专项应付款 100或有事项 101债务重组 10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103未分配利润 104股权登记日 105宣告日 106留存收益 107等待期 108授权资本制 109资本公 110实收资本 111所有者权益 112负债的计税基础 113资产的计税基础 114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115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116暂时性差 117表结法异 118账结法 119营业外支出 120营业外收入 121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122资产减值损失 123销售费用 124财务费用 126期间费用 125管理费用 127成本加成合同 128固定造价合同 129完工百分比法 130商品销售退回 131售后回购

基础会计名词解释(1)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核算方法: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记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告。 3、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质量的保证。 4、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和监督。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如实反映特定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 5、会计监督是指在核算过程中,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所实施的审查。合法性是指遵守法律制度,是否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合理性是审查经济业务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内部管理的要求,是否执行了单位财务收支计划;是否有利于经营目标的实现。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6、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障。 7、会计对象是资金运动。体现为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运用)和资金退出。资金退出包括偿还各种债务、依法缴纳各项税费以及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8、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产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应收预付是债权,应付预收是债务);资本的增减;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计算和判断企业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级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9、会计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 10、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 11、持续经营:是指在可预见未来,会计主体将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明确了持续经营,才可以选择选用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进行资产计价和收益确认。 12、会计分期:为会计核算确定了时间范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确定了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才有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不同的会计基础。 13、货币计量: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14、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货币计量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的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以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会计分期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15、会计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行政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大部份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是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是资产负债表的基本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是利润表的基本要素。 2、资产是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搂变现或耗用时间的长短,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称为流动资产。

会计科目表名词解释

会计科目表名词解释 一、资产类 1001库存现金企业的库存现金(出纳手中拥有的现金) 1002银行存款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 1121应收票据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具有法律效应,开票即计息。 1122应收账款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无利息,较票据使用频率更高。 1123预付账款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预付款项情况不多的,也可以不设置本科目,将预付的款项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科目。算作企业资产。若交易中断,则应退还给与复方 1131应收股利站在购股方,企业应收取的现金股利和应收取其他单位分配的利润。 1132应收利息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放贷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拆出资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应收取的利息。为借贷关系的产物。应收但仍未实际获得。 1221其他应收款企业除存出保证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代位追偿款、应收分保账款、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长期应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一般很小,出现在较粗劣的表格。 1231坏账准备企业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赊销当时即假定有多少收不回,并未真正发生,而是实现准备的。(体现会计的谨慎性) 1401材料采购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主要出现在制造业。 1402在途物资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或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出现在商品流通企业 1403原材料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已经验收入库 1404材料成本差异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材料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实际价买入,计划价记账)

2018常用会计科目表解释

常用会计科目表解释 (一)资产类(借:增加、贷减少、借方余额) 库存现金:是核算企业现金(备用金)增减变动情况和结余的科目;按币种设置明细账,由出纳员记账,且必须设置库存现金日记账。 银行存款:是核算企业银行存款账户增减变动情况和结余的科目;按不同银行账户设置明细账,由出纳员记账,且必须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 其他货币资金:是核算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等其他货币资金的科目。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核算企业对外进行的具有交易性(赚取差价)为目的股权、债券、基金等短期投资性科目。 应收票据:是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向客户收取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按照票据总类设置明细账。 应收账款:是核算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应收未收的款项,按债务人名称设置明细科目。 其他应收款:是核算企业除了应收票据、应收账款以外的其他应收、暂付的款项,包括:预支差旅费、支付押金和应收租金等。 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的备抵账户。 预付账款:是核算企业因采购货物或接受劳务以及其他原因,按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按供货方的名称或预付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科目。 在途物资:核算企业购入材料物质,但尚未运达企业或未验收入库,按材料物资的品名、种类设置明细账。

原材料:是核算企业库存材料物资的收、发、存情况的账户,按材料物资的品名、种类设置明细账。 库存商品:是核算企业库存产成品或商品的收、发、存情况的账户,按产品或商品品种、规格设置明细账。 长期股权投资:是核算企业对外进行的股权性质的投资,期限在一年以上。 固定资产:是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的账户。该账户反映的是原价,也就是原始价值。 累计折旧:是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磨损(消耗)价值(会计上称之为折旧)是固定资产的备抵账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 在建工程:是核算企业自行建造或安装固定资产过程中的建造安装成本科目。 工程物资:是核算企业购入用于工程项目建造或大型设备按装的专项工程物资科目。 固定资产清理:是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固定资产等原因,而发生清理费用或清理收益。 无形资产:是核算企业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商标权、商誉等非货币性资产。累计摊销:是无形资产的备抵账户,是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账户

会计科目各种名词解释

1. 库存现金是指单位为了满足经营过程中零星支付需要而保留的现金,对库存现金进行监督盘点,可以确定库存现金的真实存在性和库存现金管理的有效性,对于评价企业的内控制度将起 到积极作用。 2. 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存放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按照国家现金管理和结算制度 的规定,每个企业都要在银行开立账户,称为结算户存款,用来办理存款、取款和转账结算。 3.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 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应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故长期股权投资不会被分类转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及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 资产进行核算。并且一旦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及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后,不得转为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进行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是07年新增加的科目,主要为了适应现在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出现的市场交易,取代了原来的短期投资,与之类似,又有不同。 4.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持有的、尚未到期兑现的商业票据。是一种载有一定付款日期、付款地 点、付款金额和付款人的无条件支付的流通证券,也是一种可以由持票人自由转让给他人的债 权凭证。应收票据按照到期时间分类可分为短期应收票据和长期应收票据,如无特指,应收票 据即为短期应收票据。 5. 应收账款(Receivables )指该账户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 位收取的款项,以及代垫运杂费和承兑到期而未能收到款的商业承兑汇票。应收账款是伴随企 业的销售行为发生而形成的一项债权。因此,应收账款的确认与收入的确认密切相关。通常在确认收入的同时,确认应收账款。该账户按不同的购货或接受劳务的单位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核算。 6. 预付帐款是付款性质的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 一般情况下,我们对外支付资金后,就直接记入成本或费用核算了,是不必通过预付帐款核算的,但有时,对于较大的合同,可能需要多次向对方支付款项才能完成一个交易(比如工程承包合同),若每次支付款项后就直接将支付额记入成本或费用,时间一长,可能就记不清已经付给对方多少资金了,只能通过成本费用帐,一笔一笔的查找、统计,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通过“预付帐款”科目进行核算,待所有款项支付完毕后,合同完成或即将完成时,再一笔将预付帐款科目的合计数转入相应的成本或费用帐,既清晰也简便。 7. 其他应收款(other receivables )是企业应收款项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企业除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 收代位追偿款、应收分保账款、应收分保合同准其他应收款备金、长期应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通常包括暂付款,是指企业在商品交易业务以外发生的各种 应收、暂付款项。

会计科目名词解释

会计科目名词解释 资产类: 1.库存现金:库存现金是指单位为了满足经营过程中零星支付需要而保留的现金 2.银行存款: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存放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 3.其他货币资金:是指企业出现金和银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种货币资金,主要包括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和外埠存款等。 4.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从二手市场购买股票,基金,债券等,并且准备随时变现的资产。 5.应收票据:应收票据作为一种债权凭证,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商业汇票的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因而我国的商业汇票是一种流动资产。

6.应收账款:属于资产类帐户,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是指公司的主要经营业务) 7.预付帐款:属于资产类帐户,核算企业按照购货合同预先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先付钱,后拿货。) 8.应收股利:应收股利是指企业因股权投资而应收取的现金股利以及应收其他单位的利润,包括企业购入股票实际支付的款项中所包括的已宣告发放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和企业因对外投资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等,但不包括应收的股票股利。 9.应收利息; 应收利息则是指企业因债权投资而应收取的一年内到期收回的利息,它主要包括如下情况:一是企业购入的是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在会计结算日,企业按规定所计提的应收款收利息;二是企业购入债券时实际支付款项中所包含的已到期而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已到期而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也是对分期付息债券而言的,不包括企业购入到期还本付息的长期债券应收的利息。 10.其他应收款:例如公司对外销售闲置的材料,而应收.的款

会计科目名词解释

会计科目名词解释 资产类 库存现金:是指存放于企业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货币。 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存放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企业在生产经营、周转过程中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产,分为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其他货币资金:是指企业除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各种货币资金,主要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存款、存出投资款、在途货币资金。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由于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而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价款及代购贷方垫付的运杂费。即:赊销。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采用商业汇票支付方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即:销售款未收而是收到商业汇票。 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其他应收款:是指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包括:应收的各种赔款和罚款、应收出租包装物的租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项代垫款项、备用金、存出保证金(金融企业专用)、应收暂付上级单位及所属单位款项等。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例如企业以赚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坏账准备: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备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至少每年末)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作当期费用。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处理方法。 原材料:是指已验收入库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购半成品,以及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 在途物资:用于核算企业购入尚未到达未验收入库的各种物资的采购成本。 周转材料:指企业能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的不确定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 低值易耗品:是指价值比较低容易消耗的、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各种用具物品,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 包装物:是指为了包装本企业商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如桶、箱、瓶、坛、袋等。 存货: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商品、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工程中好用的材料和物料等,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原材料、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和周转材料。

常用会计科目名词解释

会计科目名词解释 资产类 1.库存现金:是指存放于企业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货币。 2.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存放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 3.货币资金:企业在生产经营、周转过程中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产,分为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4.其他货币资金:是指企业除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各种货币资金,主要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存款、存出投资款、在途货币资金。 5.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和基金投资 6.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由于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而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价款及代购贷方垫付的运杂费。即:赊销。 7.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采用商业汇票支付方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即:销售款未收而是收到商业汇票。 8.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9.其他应收款:是指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包括:应收的各种赔款和罚款、应收出租包装物的租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项代垫款项、备用金、存出保证金(金融企业专用)、应收暂付上级单位及所属单位款项等。 10.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例如企业以赚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11.坏账准备: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备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至少每年末)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作当期费用。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处理方法。 12.原材料:是指已验收入库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购半成品,以及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 13.材料采购:材料采购是指企业单位采用计划成本发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的材料采购成本。 14.在途物资:用于核算企业购入尚未到达未验收入库的各种物资的采购成本。 15. 材料成本差异:是由于企业按计划成本核算材料而产生的一种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即材料实际成本-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正数为超支差异,负数为节约差异). 16.存货跌价准备:是指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如由于存货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

会计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名词解释 1、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2、会计分录:是表明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 3、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即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核算的项目。 4、账户: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它以会计科目为名称,并具有一定的格式,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工具。 5、存货: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的以备销售或耗用的各种实物性资产。 6、复式记账法: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7、未达账项:是指银行与企业之间,由于凭证传递上的时间差,导致一方入账而另一方尚未入账的项目。 8、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银行借款利息支出(减存款的利息收入)、汇总损失(减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 9、贴现:指银行承兑汇票的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前,为了取得资金,贴付一定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银行的票据行为,是持票人向银行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 10、折旧:(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提折旧额进行的分摊。

11、实收资本:是指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它是企业所有者权益中的主要部分。 简答题 会计的六大要素及其特征: 一、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式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1)资产是一项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资源。 (2)资产必须由某一特定主体所拥有或控制。 (3)资产能为给企业带来预期的经济利益。 二、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式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1.引起负债的交易或事项已经发生,即负债是现有的负债,而不是预期的负债; 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牺牲)。 三、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1.除非发生减资,清算等事项,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2.企业在清算时,只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可以给

常用会计科目表解释

常用会计科目解注

特别提醒:总分类科目和明细科目的书写要求: 应收票据---按商业汇票种类设置明细科目,(也可以按债权人名称设明细科目) 如:应收票据-----商业承兑汇票 应收账款---按债务人名称设置明细科目;如:应收账款---A公司 其他应收款---按其他应收的种类设置;如:其他应收款-----存出保证金/预支差旅费 预付账款---按供应商名称或预付款项目设置明细科目;如:预付账款---甲企业/预付租金 在途物资---按材料物资的品名规格设置明细科目;如:在途物资---乙材料 原材料---按材料物资的品名规格设置明细科目(明细特别多的,可设“主要材料”“辅助材料”二级明细,在二级明细下设三级明细科目);如:原材料---主要材料(甲材料)或:原材料---甲材料 库存商品---按产品、商品品名设置明细科目;如:库存商品---A产品 应付票据---按商业汇票种类设置明细科目;如:应付票据---商业承兑汇票 应付账款---按债权人名称设置明细科目;如:应付账款---B公司 预收账款---按采购商名称设置明细科目;如:预收账款---乙企业 其他应付款---按其他应付款种类设置明细科目;如:其他应付款---存入保证金 应付职工薪酬---按应付种类设置明细科目;如:应付职工薪酬---基本养老金 应交税费---按应交税金的种类设置明细科目;如: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应交个人所得税 生产成本---按不同生产车间分设二级明细;如: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制造费用----按不同车间设二级明细(按费用类别设三级明细); 主营业务收入---按产品或商品品名设置明细科目;如: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 主营业务成本---按产品或商品品名设置明细科目;如:主营业务成本----A产品 其他业务收入---按收入种类设置明细科目;如:其他业务收入---租金收入 其他业务成本---按成本种类设置明细科目; 营业外收入---按收入种类设置明细科目;如:营业外收入---盘盈收入 营业外支出---按支出种类设置明细科目;如: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 三个期间费用均按费用种类设置明细科目; 不设明细科目的有:累计折旧、累计摊销、所得税费用等

会计基础常用会计科目表解释

会计常用会计科目表解释 (一)资产类(借:增加、贷减少、借方余额) 库存现金:是核算企业现金(备用金)增减变动情况和结余的科目;按币种设置明细账,由出纳员记账,且必须设置库存现金日记账。 银行存款:是核算企业银行存款账户增减变动情况和结余的科目;按不同银行账户设置明细账,由出纳员记账,且必须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 其他货币资金:是核算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等其他货币资金的科目。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核算企业对外进行的具有交易性(赚取差价)为目的股权、债券、基金等短期投资性科目。 应收票据:是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向客户收取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按照票据总类设置明细账。 应收账款:是核算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应收未收的款项,按债务人名称设置明细科目。 其他应收款:是核算企业除了应收票据、应收账款以外的其他应收、暂付的款项,包括:预支差旅费、支付押金和应收租金等。 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的备抵账户。 预付账款:是核算企业因采购货物或接受劳务以及其他原因,按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按供货方的名称或预付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科目。 在途物资:核算企业购入材料物质,但尚未运达企业或未验收入库,按材料物资的品名、种类设置明细账。

原材料:是核算企业库存材料物资的收、发、存情况的账户,按材料物资的品名、种类设置明细账。 库存商品:是核算企业库存产成品或商品的收、发、存情况的账户,按产品或商品品种、规格设置明细账。 长期股权投资:是核算企业对外进行的股权性质的投资,期限在一年以上。 固定资产:是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的账户。该账户反映的是原价,也就是原始价值。 累计折旧:是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磨损(消耗)价值(会计上称之为折旧)是固定资产的备抵账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 在建工程:是核算企业自行建造或安装固定资产过程中的建造安装成本科目。 工程物资:是核算企业购入用于工程项目建造或大型设备按装的专项工程物资科目。 固定资产清理:是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固定资产等原因,而发生清理费用或清理收益。 无形资产:是核算企业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商标权、商誉等非货币性资产。累计摊销:是无形资产的备抵账户,是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账户 (二)负债类(借:减少、贷:增加、贷方余额) 短期借款:是核算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偿还期限在一年之内的各种借款,该科目只核算本金不核算利息。 应付票据:是核算企业因采购货物,接受劳务而向客户开出的商业汇票。按照票据总类设置明细科目。

基础会计学名词解释知识分享

1、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地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会计信息和调高经济效益。 2、清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利用。 3、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为取得本期收益而发生的支出,即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金性支出。 4、会计核算的方法:是对会计对象(会计要素)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地反映和监督所应用的方法. 5、会计的反映职能: 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 6、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7、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看见和时间反胃、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 8、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前提是指 会计反映说的一个特定单位的 经济活动。 9、持续经营:是指企业会计核 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 动为前提,而不考虑其是否将破 产清算。它明确了会计主体工作 的时间范围。 10、会计分期:是指把企业持续 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较 短的等距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 算账目,按期编制会计报表。是 对会计工作时间范围的具体划 分。 11、货币计量:是指对所有会计 对象采用同一货币作为统一尺 度来进行计量,并把企业经营活 动和财务状况的数据转化为按 统一货币单位反映的会计信息。 12、客观性原则:又称真实性原 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 生的加以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 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 现金流量,做到内容真实,数字 准确、资料可靠。这是对会计工 作的最基本要求。 13、相关性原则:又称有用性原 则,是指企业会计核算所提供的 会计信息应当满足会计信息使 用者的需要,同决策相关联。 14、可比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 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 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 一致,以便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 横向比较。 15、一贯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 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 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以便于对 前后时期会计资料进行纵向比 较。 16、及时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 计核算方法应当及时进行,不得 提前或延后,即会计事项的处 理,必须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及时 进行,讲求时效,以便于会计信 息的及时利用。 17、配比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 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 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 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 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 认、计量和记录,而不能呢个提 前或延后,否则就会造成经营成 果虚假不实。 18、权责发生制原则:就是按 照权利和责任是否发生来确认 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 19、历史成本原则:亦称原始成 本或实际成本原则,指对会计要 素的记录,应以经济业务发生的 时的取得成本为标准进行计量 计价。按照会计要素的这一计量 要求,资产的取得、耗费和转换 都应按照取得资产时的实际支 出进行计量计价和记录;负债的 取得和偿还都按取得负债的实 际支出进行计量计价和记录。 20、谨慎原则:又称稳健原则, 审慎原则,是指在进行会计核算 时,应当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 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 或费用。 21、重要性原则:是指企业在会 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 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 核算方式。 2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 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 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 仅按照他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 计核算的依据。 23、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 项形式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 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 来经济利益。 24、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 项形式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 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常用会计科目表解释(总结)

常用会计科目表解释 一、资产类 库存现金:是核算企业现金(即:备用金)增减变动情况和结余的科目;按币种设置明细账,由出纳员记账,且必须设置库存现金日记账。 银行存款:是核算企业银行存款账户增减变动情况和结余的科目;按不同银行账户设置明细账,由出纳员记账,且必须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 其他货币资金:是核算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等其他货币资金的科目。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核算企业对外进行的具有交易性(赚取差价)为目的股权、债券、基金等短期投资性科目。 应收票据:是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向客户收取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按照票据总类设置明细账。 应收账款:是核算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应收未收的款项,按债务人名称设置明细科目。 预付账款:是核算企业因采购货物或接受劳务以及其他原因,按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按供货方的名称或预付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科目。 应收股利科目核算的是企业因股权投资而应收取的现金股利。企业应该收取的其它单位的利润,也在本科目核算。 应收利息科目核算的是企业因债券投资而应收取的利息。 其他应收款:是核算企业除了应收票据、应收账款以外的其他应收、暂付的款项,包括:预支差旅费、支付押金和应收租金等。 材料采购是指企业单位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的材料采购成本。 在途物资:核算企业购入材料物质,但尚未运达企业或未验收入库,按材料物资的品名、种类设置明细账。 原材料:是核算企业库存材料物资的收、发、存情况的账户,按材料物资的品名、种类设置明细账。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 库存商品:是核算企业库存产成品或商品的收、发、存情况的账户,按产品或商品品种、规格设置明细账。 发出商品:是指企业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进行销售而发出的产成品。 商品进销差价- 企业采用售价进行日常核算的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 委托加工物资是指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成新的材料或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物资。 周转材料,是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 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代售的牲畜等。 存货跌价准备是指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如由于存货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不可以收回的部分,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提取,并计入存货跌价损失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基础会计名词解释全

会计概念 会计产生的原因及发展简史 司会:司会官阶中大夫,是西周时期的会计长官,主要工作是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管理,并进行相应的会计监督。 司书:官阶下大夫,是西周时期管理账簿登记的会计官员。 四柱结算法:是萌芽于东汉时代的会计账簿金额结算方法。所谓"四柱"是指旧管、新收、开除、见在四个部分。分别相当于现代的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和期末余额。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旧管+新收-开除=见在龙门账法:是产生于我国明末清初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把全部账目分为"进"、"缴"、"存"、"该"四个部分,以“进-缴=存-该”作为会计平衡等式,“进”相当于各类收入,“缴”相当于各种费用,“存”相当于各种资产,“该”相当于负债和资本。龙门账法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三式簿记:在12世纪前后,形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热那亚和威尼斯三地的三种薄记,即佛罗伦萨式薄记、热那亚式簿记与威尼斯式簿记。是借贷记账法的前身,后来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借贷记账法。 天地合法账:又称“四脚账法”,是产生于我国清朝中期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账簿采用垂直书写,直行分为上下两格,上格记收,称为"天",下格记付称为"地",上下两格所登记的数额必须相等,即所谓"天地相合"。同“龙门账法”相比,它在会计科目体系、账簿体系、损益计算方法和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等方面有显著的进步。 会计的涵义与对象 会计一般对象: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就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一般对象。 盈利组织:以盈利为目的,从事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它拥有独立的财产,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自负盈亏,独立核算。 非盈利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一般指行政单位和非企业化的事业单位。 会计的具体对象:会计的对象可以概括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其具体内容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要素。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利用一系列的会计方法,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核算和监督,通过提供经济信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价值形式管理活动。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具有的功能。 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对客观经济活动的表述和价值数量上的确定,为管理经济活动提供所需的会计信息。 记账:是把发生的经济业务运用一定的记账方法在账簿上记录的方法。 算账:是在记账的基础上,计算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成果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收支和节余的方法。 报账:是在记账和算账的基础上,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或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收支状况,通过编制财务报告的方式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告的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