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图》绪论 教案

《机械制图》绪论 教案

《机械制图》绪论  教案
《机械制图》绪论  教案

教案一课题绪论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能够明确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与基本任务,了解其基础性、重要性,并进行理解之。

?了解本科目的学习内容,基本意义。

?把我本科目的学习方法、特点,并尝试其运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图样的展示,工作用具的展示,让学生深入理解本科目的重要性的基本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我国人民奋进的历史,让学生树立为祖国学习,为民族复兴学习,增强爱国主义情感。重点:理解本科目的学习内容的重要性与意义

难点:新的知识点的引入,形成重要的知识点

课型:新授

课时:2

教学用具:绘图工具、零件图3张、中国地图(行政)2张、照片2张、ppt课件

教法:讲授谈话学生讨论

教学方法:讲授谈话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知识每天进行不断的刷新,呈爆炸式出现,科技改变人类生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是复兴的保证,这一切都说明一个问题:科学进步是一切进步的有效保障!

1、生活中的照片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公安局的警察们,根据照片查找有关人员(说明:出示不同尺寸的照片,公安局的警察们,就是依据照片进行相关人员的查找,进而侦破必须的案件)。

2、出示不同比例的中国政区图,给学生进行观看(说明:出示大小不同的相同版本的图片,进而说明图的重要性)。

3、出行不同比例的同一个零件的零件图(采用放大与缩小的两张零件图,进一步说明图样的重要,这样采用递进式的教学模式,会出现比较易于接受的坡度,从而达让学生领会“图”是一种语言,能够传递集团式信息)。

二、新课教学

1、图样:在工程上,为了准确的表达机械仪表、仪器、建筑物等的形状、结构和大小,根据投影原理,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画出的图,叫做图样。

?作用:准确的表达机械的形状、大小、结构等

?基本原理:根据投影原理

?标准:依据国家标准,有关规定(说明:为了交流的方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展速度,客观上就会出现统一的要求,所以采用统一的标准、规定,用以表现机械零件、部件、构件、设备、仪器、仪表等基本以及必须的问题)。

2、图样的分类

由于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表达内容,及不同的表达方式、需求、标准等,故而也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分类,例如,建筑制图、服装制图、水利制图、桥梁制图等等。

而机械的设计、制造、维修中使用的制图,就叫做机械图样。

3、课程介绍

本课程研究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由下列几个部分构成:

?制图的基本规定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

?轴测图

?组合体视图

?图样的基本表示方法

?常用件的特殊表示方法

?零件图

?装配图及其他图样等相关内容(说明:分别简单介绍不同组成部分祥光内容,采用ppt课件进行展示)

4、本课程的任务与目的

?掌握机械制图相关的国家标准中的基本规定

?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训练自己,使自己成为有一定空间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学生。

?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以及必须的技能。

?培养内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及科学思想。

(说明:由于我国是几千年的农耕文化,以及儒家思想占据很长时间的统治地位,致使工业文明没有出现在近代中国。当大炮打开国门的时候,中国能够做的就是割地与赔款。因此,我们应该为祖国学习,不能再重演悲惨的过去;树立为民族复兴学习。我们国家从1840年-1949年的110年间,是奋斗的历史,是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国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技知识,以图救国。)

师: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你作为一名中职生,打算以怎样的实际行动与态度,以应对《机械制图》的学习?

生:坚定信念,刻苦学习为祖国学习,为人民学习,为自己学习1

5、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和有关的技术标准

随着交流的范围不断增加,统一标准是按照标准进行绘制、阅读是必须的,故而,应该认真的对待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要制定行业标准、为什么要遵守统一的标准的思想?)

?掌握正确的读图与绘制图样的方法

由于机械图样是机械行业及相关行业的通用语言,故而阅读与绘制都是用同一种语言的,所以我们应该掌握,并且是正确的方法。

三、练习

1、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3、本课程的任务是那些?

4、为什么在阅读和绘制图样时,硬遵守国家的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和有关的规定的技术标准?

(说明: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小组陈述,分别进行说明)

四、小结

由学生进行小结,教师进行引导,并组织,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六、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绪论”各个部分

的文字,并理解基本的意义表

达。

2、准备绘图工具、黄泥(制作

模型)等。

3、学习《机械制图》的行业意

义?

七、课后反思

本科目为起始课目,很多学生

对图样不具备具体的先备知

识,因此,本次课程应该学生

们讲授一些历史知识、生活方

面的知识,让学生们体会到工

匠们就是依据图纸进行生产的。故而,一张图纸就是行业的语言,是一种工程技术语言,人们需要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生产就可以啦!就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这样,图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啦。例如,警察们按图索人,工匠们按图生产等等。生活中的寻人启事,上面也是需要配上照片的。

通过不同行业,加入到很多的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身边,理解图样的含义,

只有这样,才能知道科学救国的道理。

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3-05T16:26:24.390Z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11期供稿作者:侯丽芳[导读] 机械制图课程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学科系统理论教学,忽视了对工程制图运用实践能力的培养。侯丽芳(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山东烟台265500)摘要:“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地展示了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得到了更大幅度的提高。笔者将其学习模式引入到了机械制图实践教学中。 关键词:行动引导型《机械制图》项目教学法《机械制图》是机械类工科专业中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以形体构造和图形表达为核心,以形象思维为主线,能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图形表达能力和创新构形能力等工程科学的基本素质,并为进一步学习工程实践类、机械设计类和机械制造类后续课程提供必备的制图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是通过培养学生正确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根据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还应该具备查阅并运用有关标准的初步能力,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课程。教学中应该本着“突出应用,服务于专业”的教学指导思想,以识图与绘图基本技能训练为核心,突出应用性、工具性、先进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也为今后进一步提高和从事技术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一、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所谓项目教学法,是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方案。项目教学法的突出特点,是将教学过程和具体的工作项目充分地融为一体,围绕具体的项目构建教学内容体系,组织实施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它能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洞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交际和交流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所以,在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二、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实现技能教学上的创新 项目教学法重点强调的是对人的关键能力的培养。所谓关键能力,是指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适应不断变换和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所需要的一种综合职业能力。由于项目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并极大地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广度,同时能更早地让学生接触到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运用已有的知识共同解决它,对职业学校学生来说很有针对性,因而受到师生的广泛欢迎。 三、“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机械制图课程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学科系统理论教学,忽视了对工程制图运用实践能力的培养。《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内容繁多,教学周期较长,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完成传统的课程理论体系的教学内容已不可能。为此我们首先应摒弃传统的学科本位思想,打破旧的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注重突出以生产实际为背景、以产品设计过程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强调如何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为了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学习哪些知识;重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项目教学法”要求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来组织教学活动。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主干课,具有很强的实战性,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使学生既能学到理论知识又能参与立意、绘图的过程,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快更好地适合市场需求,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技术人才?以机械制图实践教学为例,其具体过程如下: 1.确定项目任务 项目教学法的课前准备工作是教学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教师也必须深入学生中提出一个或几个设计方法,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这样学生成了教学中的主角,而教师则转换为引导者、教学的服务者。课前,我与学生一起到车间加工出六个模型零件,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我们共同确定了本节课的项目任务:相贯线的画法。 2.制定计划 布置适合于项目教学的座位——小组式排列法。课前,先将教室里的课桌椅分成6个组,每组8张桌椅构成,呈三排二组的排列形式。小组式排列法适合于讨论、做练习,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加强学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小组活动。小组式排列法还可以增进老师与每个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老师可以走到每一个学生的旁边进行帮助、指导,能较容易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再者可以增加教师的亲切感,教师走下讲台,融入到学生之间,避免了高高在上的威慑感,距离进一步拉近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制定出的相贯线的画法是五花八门的,但哪个是正确的我并不急着告诉他们,而是让他们自己介绍。有的同学制定出的画法虽然很合理,但在介绍时存在很多漏洞;而有的同学虽然设计得不合理,但介绍自己的画法时语言非常简练而且幽默,不时博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有的同学虽然制定出了计划,但不敢介绍,我就引导他,让他慢慢地进入角色,并且不断地鼓励他。然后同学们开始互相指导、互相讨论、互帮互学,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3.实施计划 根据已加工的模型零件和设计草图,各小组合作画图开始,要求学生根据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掌握正确画相贯线的步骤,并能填写实验表格。几个人一块儿讨论,不会画的地方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学生在讨论、测量中进行分析、比较, 最后确定最合理的表达方案,从而完成了小组的相贯线画法。学生通过比较,选择最合理的设计方案, 加深理解、提高认识,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设计能力得到了提高,进一步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2012中职机械制图教案

本讲:几何尺寸标注 1.知识要点 (1)几何作图 (2)平而图形的尺寸标注 教学设计 教材上的内容比较庞杂,教学过程中要抓住重点,基本概念和原理是本讲的重点,要结合实例介绍几何作图和尺寸标注。 尺寸标注:先讲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再讲具体的一些规定,不要而面具到,要教会同学查书和手册, 不要死记硬背。 平而图形的尺寸标注:采用启发式教学,先给出如下图所示的平而,让同学自己抄画,考虑从何处着手,画图步骤是什么?然后再给出已知线段、中间线段、连接线段等概念。再分析尺寸的分类和基准的概念。多举一些和作业相近的实例。 徙手绘制草图:分组演示草图的绘制方法和技术,注意铅笔的修理和仪器图的区别。利用视频动画演示一个图形的画图过程。 3^课前准备 教师要绘制一张平而图形的草图作为范例。 4^教学内容 ⑴尺寸标注^11 1 6675.2^ 1996 ) 0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图1-8〉 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性无关;图样中的尺寸凡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其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否则需标注其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附说明;机件的每一尺寸,在图样上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此外,为了使标注的尺寸清晰易读,标注尺寸时可按下列尺寸绘制:尺寸线到轮廓线、尺寸线和尺寸线之间的距离取6隱?10隱1,尺寸线超出尺寸界限2隱?3麵,尺寸数字一般为3.5号字,箭头长5咖,箭头尾部宽1隱。 图1-8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 2^尺寸数字的注写方法 线性尺寸数字通常写在尺寸线的上方或中断处,尺寸数字应按图1-9所示的方向注写,并尽可能避免在 图示30。范围内标注尺寸,当无法避免时应引出标注。对于非水平方向上的尺寸,其数字方向也可水平地注 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另外尺寸数字不允许被任何图线所通过,否则,需要将图线断开。

《机械制图教案》第四章

第十九讲§4—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4—2 正等测图 课题: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1、介绍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讲解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要求:1、了解轴测图的种类,理解轴测图的基本性质 2、了解正等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 3、熟练掌握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重点: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正等测图的轴测轴和坐标原点的选择 教具:模型:长方体、正六棱柱 教学方法:用通俗的方法讲解正等测图的获得方法:根据观察者的方向,将立体旋转45°,然后将后面抬起适当角度,使立体的三条棱线(长、宽、高)与轴测投影面的夹角 相等,用正投影的方法向轴测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轴测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复习相贯线的两个基本性质。 2、复习相贯线的近似画法。 3、讲评作业,复习两个曲面立体相贯的相贯线的投影的画法。 二、引入新课题 多面正投影图能完整、准确地反映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且度量性好、作图简单,但立体感不强,只有具备一定读图能力的人才能看懂。 有时工程上还需采用一种立体感较强的图来表达物体,即轴测图,。轴测图是用轴测投影的方法画出来的富有立体感的图形,它接近人们的视觉习惯,但不能确切地反映物体真实的形状和大小,并且作图较正投影复杂,因而在生产中它作为辅助图样,用来帮助人们读懂正投影图。 在制图教学中,轴测图也是发展空间构思能力的手段之一,通过画轴测图可以帮助想

象物体的形状,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内容 (一)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1、轴测图的形成 将空间物体连同确定其位置的直角坐标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平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投射在某一选定的单一投影面上所得到的具有立体感的图形,称为轴测投影图,简称轴测图,如图4-2所示。 图4-2轴测图的形成 在轴测投影中,我们把选定的投影面P称为轴测投影面;把空间直角坐标轴OX、OY、OZ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O1X1、O1Y1、O1Z1称为轴测轴;把两轴测轴之间的夹角∠X1O1Y1、∠Y1O1Z1、∠X1O1Z1称为轴间角;轴测轴上的单位长度与空间直角坐标轴上对应单位长度的比值,称为轴向伸缩系数。OX、OY、OZ的轴向伸缩系数分别用p1、q1、r1表示。例如,在图4-2中,p1=O1A1/OA,q1=O1B1/OB,r1=O1C1/OC。 强调:轴间角与轴向伸缩系数是绘制轴测图的两个主要参数。 2、轴测图的种类 (1)按照投影方向与轴测投影面的夹角的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 1)正轴测图——轴测投影方向(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垂直时投影所得到的轴测图。 2)斜轴测图——轴测投影方向(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倾斜时投影所得到的轴测图。 (2)按照轴向伸缩系数的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 1)正(或斜)等测轴测图——p1=q1=r1 ,简称正(斜)等测图; 2)正(或斜)二等测轴测图——p1=r1≠q1,简称正(斜)二测图;

中职机械制图教案doc

中职机械制图教案doc 第二讲几何作图尺寸标注 1(本讲知识要点 (1)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 (2)几何作图 (3)手绘制草图 2(教学设计 教材上的内容比较庞杂,教学过程中要抓住重点,基本概念和原理是本讲的重点,要结合实例介绍几何作图和尺寸标注。 尺寸标注:先讲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再讲具体的一些规定,不要面面具到,要教会同学查书和手册,不要死记硬背。 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采用启发式教学,先给出如下图所示的平面,让同学自己抄画,考虑从何处着手,画图步骤是什么,然后再给出已知线段、中间线段、连接线段等概念。再分析尺寸的分类和基准的概念。多举一些和作业相近的实例。 徒手绘制草图:分组演示草图的绘制方法和技术,注意铅笔的修理和仪器图的区别。利用视频动画演示一个图形的画图过程。 3(课前准备 教师要绘制一张平面图形的草图作为范例。 4(教学内容 (1) 尺寸标注(GB/T 16675.2-1996) 1) 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图1-8) 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性无关;图样中的尺寸凡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其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

否则需标注其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附说明;机件的每一尺寸,在图样上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此外,为了使标注的尺寸清晰易读,标注尺寸时可按下列尺寸绘制:尺寸线到轮廓线、尺寸线和尺寸线之间的距离取6mm,10mm,尺寸线超出尺寸界限2mm,3mm,尺寸数字一般为3.5号字,箭头长5mm,箭头尾部宽1mm。 图1-8 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 2)尺寸数字的注写方法 线性尺寸数字通常写在尺寸线的上方或中断处,尺寸数字应按图1-9所示的方向注写,并尽可能避免在图示30?范围内标注尺寸,当无法避免时应引出标注。对于非水平方向上的尺寸,其数字方向也可水平 地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另外尺寸数字不允许被任何图线所通过,否则,需要将图线断开。

应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机械制图案例教学

应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机械制图》教学案例 设计 我国传统职业教育模式的教学方法是以“知识为本位”,强调学科知识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在教学上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强调识记,但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这与当今社会强调实用技能,强调知识创新等素质教育不能同步,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教学改革极其迫切。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项目教学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我便利用此法,根据《机械制图》的学科特点,以齿轮油泵泵体的零件图设计与绘制为例,并结合CAD,设计了这篇教学教案。 一、项目要求 根据工厂提供的齿轮油泵,完成泵体的测绘,表达方案选择、草图绘制,并根据草图利用CAD完成泵体零件图的绘制。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学生在实际工作的情境中,了解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能用正确的画图步骤徒手绘制零件草图。 (2)根据零件草图用CAD绘制零件图,综合使用绘图命令,掌握平面设计的图形绘制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 三、项目分析(展示一张工厂车间的零件图) 本项目是将CAD软件与实际工厂中的零件图绘制结合,绘制出一张实用的零件图,让学生亲身感受说、做、学,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与同学交流合作,通过彼此的讨论交流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能够与行业零距离接轨。 重点:(1)零件测绘、草图绘制的一般过程。 (2)绘图命令的综合使用以及平面图设计的一般工作流程。 难点:灵活运用各种知识,设计出更加人性化的方案。 突破重点、难点:(1)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项目。 (2)教师帮助个别学生提高水平。 四、教学策略分析 1.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测量工具的使用及CAD绘图的基本命令,能够熟练使用CAD进行零件图的绘制和技术要求的标注。

机械制图教案教学设计(一).doc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数控技术系(部)教师陈贵荣“机械制图与测绘” 总课时:100 学习任务数:5 二〇一二年九月三日至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日

课程名称机械制图与测绘学习任务绘制平面图形课时数12节上课日期教学周1-2 审批: 年月日教学班级12数控技术高2班 学习目标1、能说出常见绘图仪器的名称及使用方法; 2、能说出常见图线的名称及画法; 3、会等分线段和圆周、作圆内接正多边形; 4、会分析圆弧连接类型并完成简单的圆弧连接; 5、能说出机械制图中字体的写法,并能写出基本符合要求的字体; 6、能说出学生用标题栏的确定方法及与看图方向之间的关系; 7、能说出制图中比例的含义; 8、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A4上绘制较复杂的平面图形; 9、学会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技巧; 10、学会写反思及总结。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特点:授课班级是中职一年级的工科学生,性格活泼,对学习实际的操作较感兴趣,有一定的表现欲望,比较喜欢团队的学习形式,非常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同,但是理论基础较差,表达能力欠缺。 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时学习过物理和数学,有一定的空间立体感,但总的来说基础较薄弱。 学材及分析1、学材: 教材、课件、与学习任务配套的工作页 2、媒体教具 配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适用于一个班的理论教学和反馈教学的教室。 3、工具设备 绘图仪器、模型、绘图纸 4、学习环境 分组讨论区、成果展示区、优秀作品陈列区

教学方法 1、以任务引领教学,创设职业环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做中学,做中教”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利用学生的个体差异优势互补来进行有效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的目标,本任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头脑风暴法、讨论法和集中讲授法等,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率。 3、在实施过程中模拟企业的“班组长责任制”。负责人就相当于“班组长”,每个组员都需要承担其中一项,负责人的职责是给每个组员分配任务、督促全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4、实施过程性评价与监控,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指导和调整教学,保证目标的实现。 重、难点及其化解方法学习重点: 1、图线及图幅等的制图基本规定; 2、圆弧连接的分析及画法; 3、平面图形的作图方法。 学习难点: 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 化解方法: 1、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提示与讲解; 2、学生通过写学习记录、分组讨论、总结答辩化解难点。

中职机械制图教案doc

F o r p e r s o n a l u s e o n l y i n s t u d y a n d r e s e a r c h;n o t f o r c o m m e r c i a l u s e 第二讲几何作图尺寸标注 1.本讲知识要点 (1)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 (2)几何作图 (3)手绘制草图 2.教学设计 教材上的内容比较庞杂,教学过程中要抓住重点,基本概念和原理是本讲的重点,要结合实例介绍几何作图和尺寸标注。 尺寸标注:先讲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再讲具体的一些规定,不要面面具到,要教会同学查书和手册,不要死记硬背。 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采用启发式教学,先给出如下图所示的平面,让同学自己抄画,考虑从何处着手,画图步骤是什么然后再给出已知线段、中间线段、连接线段等概念。再分析尺寸的分类和基准的概念。多举一些和作业相近的实例。 徒手绘制草图:分组演示草图的绘制方法和技术,注意铅笔的修理和仪器图的区别。利用视频动画演示一个图形的画图过程。 3.课前准备 教师要绘制一张平面图形的草图作为范例。 4.教学内容 (1)尺寸标注(GB/T ) 1)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图1-8) 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性无关;图样中的尺寸凡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其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否则需标注其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附说明;机件的每一尺寸,在图样上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此外,为了使标注的尺寸清晰易读,标注尺寸时可按下列尺寸绘制:尺寸线到轮廓线、尺寸线和尺寸线之间的距离取6mm~10mm,尺寸线超出尺寸界限2mm~3mm,尺寸数字一般为号字,箭头长5mm,箭头尾部宽1mm。 图1-8 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 2)尺寸数字的注写方法 线性尺寸数字通常写在尺寸线的上方或中断处,尺寸数字应按图1-9所示的方向注写,并尽可能避免在图示30°范围内标注尺寸,当无法避免时应引出标注。对于非水平方向上的尺寸,其数字方向也可水平地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另外尺寸数字不允许被任何图线所通过,否则,需要将图线断开。

机械制图教案(完整版)

绪论 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1、图样的定义 在工程技术中,为了准确地表达机械、仪器、建筑物等物的形状、结构和大小,根据投影原理、标准或有关规定画出的图形,叫做图样。 2、《机械制图》是研究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3、主要内容 (1)制图的基本规定 (2)几何作图 (3)正投影法与三视图 (4)轴侧图 (5)组合体视图 (6)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7)常用件的特殊表示法 (8)零件图 (9)装配图 二、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 3、培养对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 4、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 5、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三、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1、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和有关的技术标准; 2、掌握正确的看图和画图方法; 3、反复实践,提高看图和画图技能。 单元 1 绘制平面图形 1.1 绘图工具及其使用 一、图板 二、丁字尺 三、三角板 四、圆规和分规 五、曲线板 六、比例尺 引言 前面我们讲述了常用绘图工具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和注意点,那么在实际的绘

图工作中我们应如何使用工具正确的绘图呢? 教学内容正文 线段的等分法 一、平行线法 二、分规试分法 圆的等分法 一、圆的六等分 二、圆的五等分 三、圆的任意等分 椭圆的画法 椭圆的长轴和短轴:两条相互垂直而且对称的轴。 椭圆的几何性质:自椭圆上任意一点到两定点(焦点)的距离之和恒等于椭圆的长轴。 椭圆的画法 1、理论画法:(同心圆法) 2、近似画法:(四心圆法) 求出画椭圆的四个圆心和直径,用四段圆弧近似地代替椭圆。 已知:长轴 AB 短轴 CD (1)画出相互垂直的且平分的长轴AB和短轴CD; (2)连接AC,并在AC上取CF=OA-OC; (3)作AE的中垂线,与长、短轴分别交于O 1、O 2 ,再作对称点O 3 、O 4 ; (4)以O 1、O 2 、,O 3 、O 4 各点为圆心,O 1 A、O 2 C、O 3 B、O 4 D为半径,分别画弧, 即得近似的椭圆。 注意:取线段要准确,四段圆弧两两相接于1、2、3、4点,必须注意连接处的光滑过渡。 具体作图如下图: 斜度和锥度 一、斜度 1、斜度的概念:指一直线(平面)相对与另一条直线(或平面)的倾斜程度,其大小用该两直线(或平面)的夹角的正切值来表示。 斜度 = tanα = CA/AB = H/L 斜度 = (H-h)/L

机械制图中专-答案

《机械制图》课程试题库(中专) 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 一、填空题、 1、机械制图当中基本图幅有哪五种A0 、A1 、A2 、A3 、A4 其中A4 图纸幅的尺寸为210×297 。 2、机械制图当中常用的线型有粗实线、细实线、虚线等,可见轮廓线采用粗实线,尺寸线,尺寸界线采用细实线线,轴线,中心线采用细点画线。 3、机械制图当中的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 *4、图样中的尺寸以㎜为单位。 5、在标注直径时,在数字前面应该加φ ,在标注半径时应在数字前加R 。。 6、尺寸标注由尺寸界线、尺寸线和尺寸数字组成。 7、在标注角度尺寸时,数字应水平书写。 ★8、机械制图中通常采用两种线宽,粗、细线的比率为2:1 。 9、线性尺寸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或左方。 ★10、平面图形中所注尺寸按作用分为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 二、选择题 1、下列符号中表示强制国家标准的是(C )。 A.GB/T B.GB/Z C.GB 2、不可见轮廓线采用(B )来绘制。 A.粗实线B.虚线 C.细实线 3、下列比例当中表示放大比例的是(B ) A.1:1 B.2:1 C.1:2 4、在标注球的直径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C ) A.R B.Φ C.SΦ 4、下列比例当中表示缩小比例的是(C ) A.1:1 B.2:1 C. 1:2 5、机械制图中一般不标注单位,默认单位是(A ) A.㎜B.㎝ C.m 6、下列尺寸正确标注的图形是( C ) 7、下列缩写词中表示均布的意思的是(C ) A.SR B.EQS C.C 8、角度尺寸在标注时,文字一律(A )书写 A.水平B.垂直 C.倾斜 9、标题栏一般位于图纸的(A ) A.右下角B.左下角 C.右上角 三、判断题 1、国家制图标准规定,图纸大小可以随意确定( × ) 2、比例是指图样与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 ) 3、2:1 是缩小比例。( × ) 4、绘制机械图样时,尽量采用1:1 的比例( √ ) 5、使用圆规画图时,应尽量使钢针和铅笔芯垂直于纸面。( √ ) 6、丁字尺与三角板随意配合,便可画出65 度的倾斜线。( × ) 7、国家制图标准规定,可见的轮廓线用虚线绘制。( × ) 8、国家制图标准规定,各种图线的粗细相同。( × ) 9、制图标准规定,图样中标注的尺寸数值为工件的最后完成尺寸。( √ ) 10、图样中书写汉字的字体,应为长仿宋体。( √ ) 11、画圆的中心线时,其交点可心是点画线的短画。( × ) 12、当圆的直径过小时,可以用线实线来代替线点画线。( √ ) 四、用已知半径作圆弧连接(保留作图痕迹) 1、

机械制图教案 第三版 王幼龙

绪论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本课程的任务、特点、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2.了解图样在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提高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激发学习兴趣; 二、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 1.引导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于动手,反复实践,耐心细 致,严肃认真,提高对本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初步树立标准是技术法规的标准化意识,注重严谨细致、一 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的养成教育。 三、教学重点 1.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比例概念的理解与 应用;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难点 学生对本专业了解几乎空白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1.机械制图及其重要性和学习的必要性。 从日常工业产品、建筑物、常见机械及现代化制造等实践举例,引出学习掌握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工程界的通用语言)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2.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3.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制图课理论与实践并重,在不断积累几何知识,提高空间想象力的同时,还需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常识,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渗透这方面的知识,同学们则需通过一定数量的见习实习和习题作业配合讲授来撑握八、课后作业 查阅书籍及通过互联网了解更多相关专业知识。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制图的基本规定 一、知识与技能 1.熟知国家标准关于图纸幅面和格式规定,能正确识别读图方 向; 2.了解国家标准关于长仿宋体字、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等的 规格与写法; 3.通过学习与练习,能正确地书写图样上的文字和数字,并做 到: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4.了解国家标准关于图线的型式及应用,通过学习与练习,掌 握常用图线的型式、主要用途及画法。 5.掌握比例的概念和选用原则。 二、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 1.引导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于动手,反复实践,耐心细 致,严肃认真,提高对本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初步树立标准是技术法规的标准化意识,注重严谨细致、一 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的养成教育。 3.引导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严守标准的自觉性。 三、教学重点 1.各种图线的型式、主要用途及画法。 2.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比例概念的理解与 应用 四、教学难点 1.看图方向的确定。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 【课题名称】 机械制图的任务与学习方法;认识制图国家标准(一)图纸与比例、字体与图线。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机械制图课程的性质、内容、任务与学习方法; 2.了解国家标准关于图纸幅面和格式及比例、字体、图线的规定。 二、能力目标 1.握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方法,通过反复实践,逐步提高看图和画图的能力; 2.具有正确认知和选用图纸幅面和格式及比例的能力,能识别图形中的图线。 三、素质目标 培养严格遵守《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等国家技术标准的良好习惯,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提高工程素质。 四、教学要求 1.了解机械制图的学习方法,并能掌握使用; 2.了解国家标准关于图纸幅面和格式及比例、字体、图线的规定,

并会正确应用。 【教学重点】 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方法 【难点分析】 比例的规定,图线的应用 【分析学生】 1.入学新生大多数未学过立体几何,空间概念和想像力较薄弱;未接触过机械工厂和机械生产,缺少机械零件、部件的知识。 2.刚入学时多数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态度是端正的,学习中遇到困难后,部分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个别学生甚至丧失学习信心与兴趣。 3.机械制图既有理论,又有实践,与中小学课程及其学习方法不同,学生对学习方法有一个适应和掌握的过程。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 【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网络演示,讲授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0分钟) 从家俱、建筑物、机械等的制造实践举例,引出要学会阅读和绘制图样(工程界的共同语言),讲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二、新课教学(70分钟) 1.机械制图的性质、特色、教学目标和学习方法(20分钟)。 教师演示网络课程的课程说明,重点讲解学习方法。 教师讲解时,注意向学生设问,是否听明白,有何问题,启发学生思维。 2.图纸幅面和格式(20分钟) 教师讲解,并演示:①网络课程的第一章课程导航;②图纸幅面演示;③图框格式及尺寸演示;④图标规定的标题栏格式及尺寸演示。 3.比例(10分钟) 教师讲解比例的术语、类型。 4.字体(10分钟) 教师讲解字体种类、书写方法。指出不同场合的不同应用。 5.图线(10分钟) 教师对照图形分析图线的画法及应用,交叉演示网络课程中的图线用法。 学生进行习题集相关习题的练习。 三、小结(10分钟) 教师重点强调比例的意义及图线的应用,学生讨论图线的应用,

机械制图教案最新版本

【授课日期】【周次】【星期】 【课题】:第一节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课型】:理论教学 【学时】: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图幅、比例、图线、字体的有关规定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图线的正确绘制; 2.学会绘图方法和步骤。 【教学手段、方法及教具】: 教学相关资料、挂图、模型 【教学内容】第一节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引入新课) 一.图纸幅面和格式(GB/T14689-1993) 2.图框格式: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并要在图纸各边的中点处画出对中符号,对中符号用粗实线绘制,线宽不小于0.5㎜,长度是从纸边开始至伸入图框内约5㎜。 3.标题栏的方位:图纸的右下角。 二.比例: 1、比例的定义:图中线性尺寸与实际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三.字体 1、字体的大小:用号数表达:有20、14、10、7、5、3.5、2.5、1.8八种,字高按2的平方根的比率递增,汉字不能小于3.5㎜。 2、字体的宽度与书写要求:宽一般为0.7h。 3.汉字:应写成长仿宋字,并应并采用国家正式公布推选的简化字。 汉字高度不应小于3.5㎜。 4.数字和字母:分为A型和B型。A型字体笔画宽度为高的1/14,B型字体笔画宽度为高的1/10,并可写成斜体和直体。 四、图线(GB4457.4-2002): 1.线型与应用:只采用粗线和细线两种线宽,它们的比例为2:1,图线组别应优先采用0.5和0.7。 2.图线的画法: (1)在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一致。 (2)力线相交时,都应以画和长画相交,而不应该是点或间隔。 (3)虚线直线在实线延长线上相接时,虚线应留出间隔,虚线圆弧与实线相切时,虚线圆弧应留出间隔。(4)实际绘图时,图线的首末端应是画和和长画,不应是点。点画线两端应超出轮廓线2-5㎜。 (5)画圆的中心线时,圆心应是画和长画的交点。 (6)两条平行线之间的最小间隙不得0.7㎜ (7)当图线重合时,优先选择的绘制顺序是:可见轮廓线-不可见轮廓线-尺寸线-各种用途的细实线-轴线和对称中心线-假想线 【小结】主要讲述了国家标准。 【作业】 【审核】 【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教案》第四章

第十九讲§4—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4—2 正等测图 课题: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1、介绍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讲解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要求:1、了解轴测图的种类,理解轴测图的基本性质 2、了解正等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 3、熟练掌握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重点: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正等测图的轴测轴和坐标原点的选择 教具:模型:长方体、正六棱柱 教学方法:用通俗的方法讲解正等测图的获得方法:根据观察者的方向,将立体旋转45°,然后将后面抬起适当角度,使立体的三条棱线(长、宽、高)与轴测投影面的夹 角相等,用正投影的方法向轴测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轴测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复习相贯线的两个基本性质。 2、复习相贯线的近似画法。 3、讲评作业,复习两个曲面立体相贯的相贯线的投影的画法。 二、引入新课题 多面正投影图能完整、准确地反映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且度量性好、作图简单,但立体感不强,只有具备一定读图能力的人才能看懂。 有时工程上还需采用一种立体感较强的图来表达物体,即轴测图,。轴测图是用轴测投影的方法画出来的富有立体感的图形,它接近人们的视觉习惯,但不能确切地反映物体真实的形状和大小,并且作图较正投影复杂,因而在生产中它作为辅助图样,用来帮助人们读懂正投影图。 在制图教学中,轴测图也是发展空间构思能力的手段之一,通过画轴测图可以帮助想

象物体的形状,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内容 (一)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1、轴测图的形成 将空间物体连同确定其位置的直角坐标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平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投射在某一选定的单一投影面上所得到的具有立体感的图形,称为轴测投影图,简称轴测图,如图4-2所示。 图4-2 轴测图的形成 在轴测投影中,我们把选定的投影面P称为轴测投影面;把空间直角坐标轴OX、OY、OZ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O1X1、O1Y1、O1Z1称为轴测轴;把两轴测轴之间的夹角∠X1O1Y1、∠Y1O1Z1、∠X1O1Z1称为轴间角;轴测轴上的单位长度与空间直角坐标轴上对应单位长度的比值,称为轴向伸缩系数。OX、OY、OZ的轴向伸缩系数分别用p1、q1、r1表示。例如,在图4-2中,p1= O1A1/OA,q1 =O1B1/OB,r1 =O1C1/OC。 强调:轴间角与轴向伸缩系数是绘制轴测图的两个主要参数。 2、轴测图的种类 (1)按照投影方向与轴测投影面的夹角的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 1)正轴测图——轴测投影方向(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垂直时投影所得到的轴测图。 2)斜轴测图——轴测投影方向(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倾斜时投影所得到的轴测图。 (2)按照轴向伸缩系数的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 1)正(或斜)等测轴测图——p1=q1=r1,简称正(斜)等测图; 2)正(或斜)二等测轴测图——p1=r1≠q1,简称正(斜)二测图;

机械制图教学设计(一)(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数控技术系(部)教师陈贵荣 “机械制图与测绘” 总课时:100 学习任务数:5 二〇一二年九月三日至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日

课程名称机械制图与测绘学习任 务 绘制平面图形课时数12节 上课日期教学周1-2 审批: 年月 日 教学班级12数控技术高2班 学习目标1、能说出常见绘图仪器的名称及使用方法; 2、能说出常见图线的名称及画法; 3、会等分线段和圆周、作圆内接正多边形; 4、会分析圆弧连接类型并完成简单的圆弧连接; 5、能说出机械制图中字体的写法,并能写出基本符合要求的字体; 6、能说出学生用标题栏的确定方法及与看图方向之间的关系; 7、能说出制图中比例的含义; 8、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A4上绘制较复杂的平面图形; 9、学会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技巧; 10、学会写反思及总结。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特点:授课班级是中职一年级的工科学生,性格活泼,对学习实际的操作较感兴趣,有一定的表现欲望,比较喜欢团队的学习形式,非常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同,但是理论基础较差,表达能力欠缺。 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时学习过物理和数学,有一定的空间立体感,但总的来说基础较薄弱。

学材及分 析1、学材: 教材、课件、与学习任务配套的工作页 2、媒体教具 配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适用于一个班的理论教学和反馈教学的教室。 3、工具设备 绘图仪器、模型、绘图纸 4、学习环境 分组讨论区、成果展示区、优秀作品陈列区 教学方法 1、以任务引领教学,创设职业环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做中学,做中教”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利用学生的个体差异优势互补来进行有效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的目标,本任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头脑风暴法、讨论法和集中讲授法等,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率。 3、在实施过程中模拟企业的“班组长责任制”。负责人就相当于“班组长”,每个组员都需要承担其中一项,负责人的职责是给每个组员分配任务、督促全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4、实施过程性评价与监控,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指导和调整教学,保证目标的实现。

〈机械制图〉项目式教案(朱伟健5-8)(可编辑修改word版)

项目六:直线、圆弧连接(2 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斜度和锥度的含义以及表达方式。 2.掌握椭圆和渐开线的画法。 3.圆弧的连接方式,包括内切连接和外切连接。 【教学重点】圆弧连接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圆弧内接和外切时圆心的定位和半径的计算方法 【新课导入】图样上表达机件形状的各种图形,都是由线段按一定的几何关系连接而成的。因此作图时要首先分析图形的几何关系,然后采用合理的作图步骤进行作图。 【授课内容】 一、斜度和锥度 1、斜度:一直线对另一直线、一平面对另一平面的倾斜程度称为斜度。斜度用两直线或两平面之间夹角的正切表示。工程上常用1:n 的形式来表示。 2、锥度:正圆锥底直径与其高度之比称为锥度。若圆台则为两底圆直径之差与其高之比,工程上亦用 1:n 的形式来表示。 二、非圆平面曲线 1、椭圆 椭圆的两种画法: (1)同心圆法 (2)四心圆弧法 2、渐开线 三、圆弧连接 画图时常遇到从一条线光滑的过渡到另一条线,就是相切。常见的是用圆弧连接各种已知线段,这时圆弧称为连接弧。 1、圆弧连接的作图原理:轨迹问题 2、圆弧连接的几种情况:(三种) 【课堂小结】1.斜度和锥度的符号表达以及转化方法。 2.圆弧连接两种方法的作图步骤:分析内接还是外切—选择计算方法—确定圆心— 找出切点—绘制圆弧 【作业布置】整理三种圆弧连接的作图步骤,完成机械制图习题册相应练习。 【教学反思】

项目七:手柄的绘制(2 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前边所学习的知识,综合绘图。 2.绘制车床手柄的平面图,并进行标注。 【教学重点】1.圆弧与直线之间的过度连接。 2.圆弧之间的过度连接,连接方法和圆心定位,半径计算。 【教学难点】1.圆弧之间的连接方式判断和连接方法和作图步骤 【新课导入】平面图形中的各组成部分的大小和相对位置是由所标注的尺寸确定的。平面图形中所标注的尺寸,按其作用可分为: 1、定形尺寸:用以确定平面图形各组成部分的形状和大小的尺寸。 2、定位尺寸:用以确定平面图形各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的尺寸。 下面以手柄绘制为例展开讲解。 【授课内容】 一、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尺寸基准:标注定位尺寸起始位置的点或线。对平面图形来说,每个组成部分一般需要标注两个方向的定位尺寸,每个方向标注尺寸的起点称为尺寸基准。一般对称中心线、较大圆中心线、较长的直线等作为基准。 二、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 1、已知线段:根据所给出尺寸能直接画出的圆弧或线段。对于圆弧,给出半径及圆心两个方向的定位尺寸的均为已知圆弧,可直接画出。 2、中间线段:给出圆弧半径大小和圆心位置的一个方向定位尺寸的称为中间圆弧。中间线段必须在已知线段之后画出。 3、连接线段:仅给出半径大小的圆弧,称为连接圆弧。 三、平面图形的画图步骤 (举例说明P22 图1—43) 画平面图形时,先画已知线段,再画中间线段,最后才能画连接线段。 四、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 (P22 例1) 标注平面图形尺寸时,首先要对图形进行分析,选择适当的基准,注出平面图形的全部定形尺寸和必要的定位尺寸。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计划

机械制图教学计划 班级:教师: 一、课程的目标和作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获得读图和绘图能力,使学生能执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能运用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作图方法,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并能识读简单的装配图,能绘制简单的零件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时分配 本课程计划教学16周,每周6学时,共96个学时,理论教学96个学时,无实践教学学时,计划教案数48份,计划作业次数48次,批阅48次。 具体内容及课时计划: 第一单元图样基本知识(18学时) 了解图纸幅面和格式的规定,理解比例的含义和规定,会运用比例的表达方法,了解长仿宋体字、阿拉伯数字和常用字母的规格与写法,掌握常用图线的型式和主要用途,并会运用,掌握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会进行基本的尺寸标注,会使用常用的尺规绘图工具,掌握常用的圆周等分和正多边形的作法,理解斜度和锥度的概念,掌握其画法和标注,了解椭圆的画法,掌握线段连接的作图方法,掌握简单平面图形的分析方法和作图步骤。 第二单元投影作图(24学时) 理解投影法的概念,熟悉正投影的特性,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和三视图之间的关系,掌握简单形体三视图的作图方法,掌握点的三面投影和规律,理解点的投影和该点与直角坐标的关系,熟悉直线的三面投影,掌握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熟悉平面的三面投影,掌握平面上点和直线的投影特性。熟悉棱柱的视图画法,熟悉棱锥的视图画法,熟悉圆柱、圆锥和圆球的视图画法,了解基本几何体三视图的识读与尺寸标注,熟悉组合体的投影及尺寸标注。理解轴测图的投影原理,熟悉组合体正等轴测图的作图方法,了解组合体斜二轴测图的基本画法。掌握组合体的截交线、相贯线的作法。

机械制图实训教案

板图实训一 实训内容:平面图形的绘制 实训时间:7课时 实训目标:1、理解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线段分析 2、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 实训重点:1、图形的布局; 2、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 3、圆弧的连接、圆与直线的连接技巧。 实训难点:平面图形尺寸基准的判断和选择 实训工具:丁字尺、挂图、A3图板、A3绘图纸、三角板、HB铅笔、H铅笔、2H铅笔、橡皮擦。 实训方法:讲授、练习 实训过程:一、引入课题 讲课中要抓住尺寸分析这个核心,教会学生具有对平面图形分析尺寸基准和识读定位尺寸的能力。基准与定位尺寸紧紧相连,二定位 尺寸又是画出第二基准线、第三基准线……的依据,在讲解时不可忽 视。 平面图形是由直线和曲线按照一定的几何关系绘制而成的,这些线段又必须根据给定的尺寸关系画出,所以就必须对图形中标注的尺 寸进行分析。 二、训练内容 1、按照3:1的比例绘制如下平面图形 要求:1、图形的总体尺寸要恰当 2、图形在图纸上的布置恰当 3、图形中各个几何元素间的连接正确 4、尺寸标注正确规范 5、标题栏的画法要根据GB中规定的画法

评分标准:(1)、图形的总体尺寸要恰当程度(10分) (2)、图形在图纸上的布置恰当程度(20分) (3)、图形中各个几何元素间的连接正确、绘制比例正 确与否(40分错一处扣5分) (4)、尺寸标注正确规范程度(10分) (5)、标题栏的画法要根据GB中规定的画法程度(10 分) 2、实训结束,给学生打分及总结。 作业:实训结束后找一个日常用的简单物体测量后画出其三个投影图。教学反思:单单平面图形的绘制较为简单,但特别重要。在今后的课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在三维和二维中能灵活转换。多引导学生对本 门课程兴趣的产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