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廊坊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简介(2008124)

廊坊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简介(2008124)

廊坊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简介(2008124)
廊坊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简介(2008124)

廊坊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情况介绍

廊坊市属于北方严重缺水的地区,也是河北省唯一没有地表水源的设区市,据2006年《廊坊市水资源评价》报告显示: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8.0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05立方米(全省人均为310立方米,全国人均为2200立方米);2007年全市用水量为10.4亿立方米,缺口为亿立方米,缺口水量基本是靠超采地下水来维持。由于连年超采,全市已形成5处范围较大的常年性地下水位下降漏斗,总面积3400 km2,相当于全市国土面积的53%,从而引发了地面沉降、地裂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导致水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严重。南水北调是解决我市水资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现阶段,廊坊市区及开发区工业和人民生活用水完全依靠过渡开采深层地下水维持。随着市区深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属河北省划定的严重超采区。据廊

坊市规划局提供资料显示,至2004年廊坊市区地面沉降累计已达790mm。与此同时,廊坊市区及开发区需水量却在逐年增加,特别是近年引进的富士康(建成后日需水量8万立方米,年用水总量2000万立方米左右)、华为(日需水5万立方米,年用水总量1300万立方米左右)、中科廊坊科技谷(日需水量3万立方米,年用水总量1000万立方米)等一批特大型高新技术项目,需要新增大量用水,2008年廊坊市区需水总量将超过9000万立方米。考虑到首都第二国际机场(日需水量10万立方米,年用水总量2500万立方米左右)、廊坊热电厂等大型项目落户廊坊,到2010年市区需水总量将达到1.5亿立方米左右,实施廊坊市应急供水工程已迫在眉睫。

一、廊坊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基本情况

廊坊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共规划有三条引水干渠、五个调蓄区、十条支渠和十个地表水厂。

㈠、廊坊干渠工程规划

1、廊坊干渠从引江中线总干渠涿州三岔沟分水口门向廊坊市区广阳水库引水,干渠最大输水流量11m3/s,总长度80 公里,采用2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输水。廊坊干渠的供水目标为:廊坊市区(含廊坊开发区和万庄新区)、固安县城和固安电厂、永清县城,多年平均分配水量为18458万立方米。

2、广阳水库工程规划

广阳水库是廊坊干渠的调蓄工程,主要通过廊坊干渠承接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来水并进行调蓄,为廊坊市区、开发区、万庄新区提供高保证率的供水。广阳水库距廊坊市区约10 公里,水库设计总库容3500万立方米,水库永久占地7128亩。

3、市区水厂及供水管网

市区拟建日供水能力37万立方米的地表水净化水厂一

座,规划占地300亩,供水线路长2.1公里。

廊坊开发区拟建日供水能力13 万立方米的地表水净化水厂一座,规划占地120亩,供水线路长12公里。

万庄新区拟建日供水能力12 万立方米的净水厂一座,规划占地80亩,供水线路长5公里。

㈡、天津干渠工程规划

1、天津干渠供水目标

天津干渠对我市供水目标为霸州市和胜芳工业区,并解决固安、永清、安次高氟区饮水问题,多年平均分配水量为6200万立方米。

2、霸州市供水线路规划方案

从天津干渠霸州市剑辛庄分水口门引水,向北到霸州市调蓄区,线路全长2.1 公里,设计流量2.1 m3/s。霸州市调蓄区位于龙江渠以北,京开公路以西,调蓄规模为400万立方米。

3、胜芳供水线路规划方案

从天津总干渠信安分水口门引水,经中口村向南到崔庄子以北胜芳调蓄区。线路全长8.79 公里,设计流量1.9 m3/s,调蓄规模为300万立方米。

4、高氟区饮水口门

固安高氟区分配水量为73万立方米;永清高氟区分配水量为193万立方米;安次高氟区分配水量为140万立方米;输水线路采用预制砼管道或球墨铸铁管输水。

㈢、沙河干渠工程规划

沙河干渠对我市供水目标为文安和大城县城,从任丘市调蓄区上游台子洼口门引水至大城县阜草分水口门,文安、大城共用段(任丘境内)线路长35 公里,两县境内线路长均为17公里,多年平均分配水量为1591万立方米,其中:文安县城的分配水量为754万立方米,大城县城的分配水量为837万立方米。

二、廊坊市南水北调工程目前进展情况

1、2008年11月14日,省政府第十九次常务会议通过了《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工程规划》,省政府要求省调水办和省水利厅要加快廊坊干渠等第一步实施项目建设,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工程建设。

2、国务院南水北调第三次建委会重新确定了建设目标,中线一期工程通水时由原定计划的2010年推移到2014年建成通水,使得我市未来几年的缺水形势变得更加严峻。为了尽快缓解我市的用水危机,河北省发改委会同省南水北调办公室、省水利厅等单位经过认真研究并和保定市沟通后认为,借助已建成的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可从王快、西大洋水库调配部分水量向廊坊市应急供水,廊坊干渠应急起动以缓解我市目前用水危机。现廊坊干渠应急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修改完成,已报省发改委待批。

3、广阳水库可研报告在2007年9月专家咨询论证的基

础上编制完成报审稿,2007年11月省调水办组织专家对报审稿进行了审查,在审查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报批稿,该可研报告已报廊坊市发改委。

4、2008年12月2日,廊坊与保定市签署水资源优化配置框架协议。按照协议规定,在长江水调到我市之前,由保定市利用王快、西大洋两座水库向我市应急供水。

三、需要解决的问题

廊坊市作为北京下游地区,对保障首都的用水安全做出了重大牺牲。密云、官厅两大水库,是采用民办公助的形式建设的,主要由京津冀受益地区人民共同出义务工建设而成。在两水库的建设中,我市先后投入了30万劳动力,有的民工为水库的建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按当时的协议,密云水库给廊坊(当时为天津地区)年分水指标为6亿立方米,官厅水库给廊坊年分水3亿立方米,共计每年分水9亿立方米。实际上从1961~1982年,21年累计向我市供水亿立方米,

平均每年亿立方米。1982年以后两水库停止向我市供水,使廊坊的水资源严重匮乏。加之近年来北京市、天津市用水紧张,北京市在紧邻我市西部、北部边界,天津市在紧邻我市东部边界打了一批战备深井,集中开采地下水供北京、天津市区。根据我市地下水分布特点,我市市区及周边的北京、天津水厂取水层基本都集中在250m~350m之间,导致了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使我市水资源危机日趋严重。

据测算我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总投资亿元,其中向廊坊市应急供水工程投资40亿元(廊坊干渠的投资为亿元,广阳水库投资16亿元,市区水厂及供水管网亿元),投资数额巨大。

另外,廊坊干渠按2010水平年40%贷款测算,廊坊市区用户水价为元/m3,当前廊坊城市居民水价为3元/m3,到2010年受水区用户水价承受能力为4~元/m3,水价超出了用

户承受能力。应通过增加工程资本金投入,降低贷款比例,降低用户综合水价,使水价降到可承受的范围内。

鉴于廊坊严重缺水的状况、考虑我市为首都水资源做出了巨大贡献,加之廊坊应急供水工程投资额巨大,省市财政难以承担,请求水利部从资金方面给与鼎力支持,实现廊坊干渠的早日建成通水,缓解我市水资源严重短缺状况。

附件:表1. 廊坊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基本情况表

表2. 廊坊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投资情况表

廊坊市南水北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四日

表1 廊坊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基本情况表

表2 廊坊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投资情况表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2001年修订)简介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2001年修订)简介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 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地区长期受到干旱缺水的困扰,水资源短缺与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京、津、冀、鲁地区和淮河流域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和连年发生的严重干旱缺水,使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建设显得更为紧迫。 东线工程是我国南水北调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72年华北大旱后,水利部组织有关部门研究东线调水方案,1976年提出《南水北调近期工程规划报告》上报国务院,1990年提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修订规划报告》。在此期间,还完成了东线第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修订报告;广泛开展了有关环境影响专题研究、大型低扬程水泵的研制、穿黄工程勘探试验以及农业灌溉节水、水量优化调度方面的研究,取得许多重要成果,为科学比选东线调水方案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对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决策和国务院领导关于南水北调工作的指示,按照2000年12月国家计委、水利部在北京召开的南水北调前期工作座谈会的部署,淮河水利委员会会同海河水利委员会编制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2001年修订)》。 本次规划是在以往前期工作成果基础上的进一步修订。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初的规划相比,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本次修订规划突出水资源优化配置,按照“三先三后”的原则,论证东线工程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修订供水范围、

供水目标和工程规模;研究东线工程建设体制和运营机制,建立合理的水价体系;根据北方城市的需水要求,结合东线治污规划的实施,制定分期实施方案。 一、东线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规划的东线工程从江苏省扬州附近的长江干流引水,基本沿京杭大运河逐级提水北送,向黄淮海平原东部和胶东地区供水。供水区内分布有淮河、海河、黄河流域的25座地市级及其以上城市,包括天津、济南、青岛、徐州等特大城市和沧州、衡水、聊城、德州、滨州、烟台、威海、淄博、潍坊、东营、枣庄、济宁、菏泽、泰安、扬州、淮安、宿迁、连云港、蚌埠、淮北、宿州等大中城市。据1998年统计,区内人口1.18亿,城市化率23.6%,耕地880万公顷,工农业总产值1.75万亿元,粮食产量为15576万t。 东线工程供水区地处黄、淮、海诸河下游,跨北亚热带和南暖温带,多年平均降雨量从南向北为1000~500mm,由南向北逐步递减。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年内、年际不均,丰枯悬殊,连续丰水年与枯水年交替出现。 东线供水区人口密集,城市集中,交通便利,地势较平坦,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生产基地和粮食等农产品主要产区。经济增长潜力巨大,但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缺水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黄河以北供水区处于海河流域下游,大部分河流已经干涸,可利用的地表水日益减少。由于长期超采深层地下水,引发了水质恶化、地面沉降等多种地质灾害。海河地表水已高度开发,地下水又严重超采,已到了仅仅依靠当地水资源难以解决缺水问题的程度。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2001年修订)简介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我国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与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京津华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并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正常发展,甚至影响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实施跨流域调水,向京津华北地区补充水资源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要求“加紧南水北调工程前期工作,‘十五’期间尽早开工建设”。为此,根据水利部统一部署,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开展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修订工作。 本次中线工程规划修订过程,除进行受水区的需水预测外,还针对中线工程中的一些重大技术问题开展了专题研究,编制了《汉江丹江口水库可调水量研究》《供水调度与调蓄研究》《总干渠工程建设方案研究》《生态与环境影响研究》《综合经济分析》《水源工程建设方案比选》等6个专题报告。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于2001年7~8月组织有关专家对这6个专题进行了评审。评审意见认为,各专题报告资料翔实,研究的技术路线正确,方法科学合理,工作深度达到

了规划阶段的要求。同时,也提出了修改和补充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2001年修订)》(送审稿)。2001年9月,水利部主持对规划报告送审稿进行了审查,审查意见认为,规划修订报告达到了规划阶段的深度要求,多数专家同意规划修订报告的主要结论并赞成推荐的方案。 一、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京津华北平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但该地区水资源十分短缺,人均、亩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6%和14%。海河流域缺水状况最为严峻,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92立方米,水资源利用率高达90%以上,以国际标准衡量,属于严重缺水地区,其严重性主要表现为:水源枯竭、水质恶化,大部分河道已成为季节性或常年无水的河道,地下水严重超采,城乡供水出现全面紧张的态势。为了保证城市供水,不得不大量挤占农业用水;部分地区长期开采饮用有害物质含量超过标准的深层地下水,人民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争水矛盾日益激化,甚至爆发冲突,给社会的安定造成严重影响。 京津华北平原的缺水属于资源性缺水,仅靠节水和污水回用已不能解决水资源过度利用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水资源继续衰减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将造成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补充京津华北平原的水资源供应量,是实现南北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缓解京

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盾构施工 附CAD图纸)

目录 1.工程概况 (9) 1.1.工程所在位置及建设规模 (9) 1.1.1.工程所在位置 (9) 1.1.2.建设规模 (9) 1.2.工作内容及范围 (9) 1.2.1.永久工程 (9) 1.2.2.施工临时工程 (10) 1.2.3.环境保护工程 (11) 1.2.4.水土保持工程 (11) 1.3.水文、气象 (11) 1.4.工程地质 (12) 1.4.1.地质概况 (12) 1.4.2.工程地质条件 (12) 1.4.3.工程地质评价 (12) 1.4.4.盾构井段工程评价 (13) 1.5.对外交通及水、电、材料等供应条件 (13) 1.6.工期要求 (13) 1.7.主要工程量 (14) 2.施工总体布置 (14) 2.1.施工组织机构设置及施工队伍安排 (14) 2.1.1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14) 2.1.2.管理职责 (15) 2.1.3.施工队伍安排及任务划分 (18) 2.2.各项规划目标 (19) 2.3.施工总体筹划 (19) 3.主体工程的施工方案及对本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20)

3.1.始发兼接收井施工 (20) 3.1.1.施工降、排水 (20) 3.1.2.土方开挖 (23) 3.1.3.基坑支护 (31) 3.2.竖井、排气阀井施工 (41) 3.2.1.排降水 (41) 3.2.2.竖井锁口圈施工 (41) 3.2.3.提升设备安装 (42) 3.2.4.竖井井身开挖、支护 (42) 3.2.5.竖井封底 (49) 3.2.6.施工设备布置及进料 (49) 3.3.盾构机选型及性能介绍 (49) 3.3.1.选型依据 (49) 3.3.2.盾构机的选型 (50) 3.3.3.盾构机主要尺寸、技术性能和参数 (52) 3.3.4.盾构机特点与可靠性 (56) 3.3.5.各部件功能描述 (58) 3.3.6.盾构机的管理和保养维修 (83) 3.4.盾构施工方法及工艺 (86) 3.4.1盾构施工工艺流程图 (86) 3.4.2.始发兼接收井口设施布置 (86) 3.4.3.盾构进出洞地基加固 (92) 3.4.4.洞门的凿除 (97) 3.4.5.始发台(基座)的安装 (98) 3.4.6.反力架安装 (99) 3.4.7.洞口密封 (100) 3.4.8.负环管片的拼装 (102) 3.4.9.盾构机的运输和吊装、调试 (104)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保护区建设要求

广州·台山 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 1、禁止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办公楼、厂房等建筑物以及其他与水务工程和水源保护工程无关的项目、设施; 2、禁止从事网箱养鱼和其他污染饮用水源的养殖活动; 在二级水源保护区内: 禁止设置固体废物填埋场,禁止填埋固体废物; 在水源准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内: 1、除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配套的项目须按规定报批外,禁止新建、改建、扩建印染、造纸、制革、电镀、化工、冶炼、炼油、酿造、肥料、农药、水泥、玻璃、陶瓷、采石场、砖厂、矿物纤维生产等生产项目或者排放含国家规定的一类污染物的项目和设施; 2、禁止设立剧毒物品的仓库或堆栈;禁止存放、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禁止设立工业废物和其他废物回收、加工场,禁止倾倒、堆放、填埋危险废物。 3、禁止饲养猪、牛、羊等家畜;禁止设立污染饮用水源的养殖场、屠宰场等; 4、禁止向饮用水源水体新设污水排放口; 5、未按规定建成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或者处理设施达不到饮用水源保护要求的地区,不予审批新的建设项目。 6、不予审批可能对饮用水源造成严重污染或者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有关项目。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从国务院南水北调办获悉: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国家环保总局、水利部和国土资源部日前联合下发通知,要求2007年9月30日前,南水北调中线沿线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四省市人民政府,在总干渠两侧划定出一级、二级水源保护区。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由明渠段和非明渠段组成。通知规定,对于明渠段,工程管理范围边线两侧外50米为一级水源保护区,该区边线两侧外1000米为二级水源保护区;对于非明渠段,工程外边线两侧外50米为一级水源保护区,该区边线两侧外150米为二级水源保护区。 在一级水源保护区内,不得建设任何与总干渠水工程无关的项目,农业种植不得使用不符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使用和环保有关规定、标准的高毒和高残留农药。在二级水源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扩建污染较重的废水排污口、化工项目及其他开发活动。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由明渠段和非明渠段组成。通知规定,对于明渠段,工程管理范围边线两侧外50米为一级水源保护区,该区边线两侧外1000米为二级水源保护区;对于非明渠段,工程外边线两侧外50米为一级水源保护区,该区边线两侧外150米为二级水源保护区。 在一级水源保护区内,不得建设任何与总干渠水工程无关的项目,农业种植不得使用不符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使用和环保有关规定、标准的高毒和高残留农药。在二级水源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扩建污染较重的废水排污口、化工项目及其他开发活动。

简 述 南 水 北 调 工 程 的 意 义

简 述 南 水 北 调 水 工 程 的 意 义 姓名:裴守强 班级:微机1102 日期:2013.11.20

目录 目录 (2) 摘要 (3) 一.工程简介 (3) 二.南水北调总体规划 (4) 三.中线主体工程 (5) 3.1 水源区工程 (6) 3.2 输水工程 (6) 3.3 主要工程量和投资 (8) 四.关键的工程技术 (8) 4.1穿黄工程 (8) 4.2 高原强震区高坝及隧洞设计与施工 (9) 4.3 工程地质问题 (9) 五.工程的重大意义 (10) 5.1 社会意义 (10) 5.2 经济意义 (11) 5.3 生态意义 (11) 六.工程的利与弊 (12) 6.1 工程效益 (12) 6.2 负面影响 (12) 6.2.1 对环境的破坏 (12) 6.2.2 不利生态因素 (13)

摘要 南水北调通过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将长江、淮河、黄河及海河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格局。通过南水北调,南方水资源对北方的可持续供给,并可经黄河调配,将在较大程度上突破制约我国北方国土资源利用、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瓶颈,整体提升我国北方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对支撑我国经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基础意义。 一.工程简介 自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设想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广大科技工作者做了大量的野外勘查和测量,在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调水的基本方案,并获得了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 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西线工程在最高一级的青藏高原上,地形上可以控制整个西北和华北,因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补水;中线工程从第三阶梯西侧通过,从长江支流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简介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简介 2005年8月16日 一、中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 中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m3,占世界总量的5.8 %左右,仅次于巴西、原苏联、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六位。但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163m3,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在世界银行1998年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只居第88位。因此,水资源是中国十分珍贵的自然资源。在研究开发利用我国水资源时,要看到中国水资源总量虽较丰富,但人均水资源相当贫乏的这一基本特点。 中国水资源分布的另一个基本特点是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空间分布很不平衡。河川径流主要来自降水,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是来自西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印度洋、孟加拉湾的西南季风。东南沿海山丘区,台湾,海南东部山区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西南部分地区、平原地区约1600~1800毫米,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部分超过1000毫米,淮河流域为800~1000毫米,华北平原下降为500~600毫米,大西北沙漠区,降水量不足25毫米。 中国水资源分布的第三个基本特点是年内或年际变化大,随着季风出现的次数、强弱和水汽量多少,降雨和径流量年际间、年内的分布也极不均匀,经常出现连续多水时段和连续少水时段或连续干旱年和连续丰水年,尤其是连续干旱年的出现,对水资源本已短缺地区来说,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并引起生态环境恶化。 以上三个基本特点,也是开发利用水资源、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解决的三个主要问题,南水北调就是借助于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优化配置中国水资源的一项宏伟工程。 二、黄、淮、海流域是中国当前最缺水地区 黄河是中国西北、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全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52mm,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580亿m3,可开采的地下水资源量110亿m3,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2.5%,2000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633 m3。淮河流域(包括胶东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854mm,水资源总量为961亿m3,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3.4%,2000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478 m3。其中胶东地区2000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330m3,水资源开发程度已高达86%,遇大旱年份,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海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539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72亿m3,占全国的1.3%。2000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92m3,不足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7,比全国人均年用水量还低138 m3,缺水十分严重。 根据1993年国际人口会议提出并经1996年国际自然资源会议认可的标准,当一个地区水资源利用率达到25~50%而人均水资源量仅为500~1000m3,则该地区属于缺水地区;当一个地区水资源利用率大于50%而人均水资源量小于500m3时,属于严重缺水地区。按此定义,2000年黄河流域人均633m3、但开发率已达67 %,淮河流域人均478m3、开发率达59 %,海河流域人均 292m3 、开发率达94 % ,均属于严重缺水地区。 近10年来,黄河源区干旱趋势加重,中小型湖、塘干涸,草场大面积退化和荒漠化,多年冻土层出现萎缩。下游从1972~1999的28年中有22年断流,1997年利津站断流226天,断流河段上延到开封附近。 1999年后虽未断流,由于采取封堵口门和控制抽水泵站等措施对两岸生产、生活影响很大。海河流域平原河道长期干涸,地下水严重超采,现状平均每年超采地下水65亿m3,其中浅层地下水35亿m3,超采面积达4.4万Km2,深层地下水30亿 m3,超采面积达5.6万Km2, 20多年来已累计超采900多亿m3。造成地下水位埋深大面积持续下降,京广铁路、津浦铁路沿线城市附近地下水漏斗不断加深和扩大,现在已基本连成一片,局部地区地下水资源已接近枯竭。水资源过量开发,导致河湖干涸、河口淤积、湿地减少、土地沙化以及地面沉陷等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廊坊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简介(2008124)

廊坊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情况介绍 廊坊市属于北方严重缺水的地区,也是河北省唯一没有地表水源的设区市,据2006年《廊坊市水资源评价》报告显示: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8.0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05立方米(全省人均为310立方米,全国人均为2200立方米);2007年全市用水量为10.4亿立方米,缺口为亿立方米,缺口水量基本是靠超采地下水来维持。由于连年超采,全市已形成5处范围较大的常年性地下水位下降漏斗,总面积3400 km2,相当于全市国土面积的53%,从而引发了地面沉降、地裂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导致水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严重。南水北调是解决我市水资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现阶段,廊坊市区及开发区工业和人民生活用水完全依靠过渡开采深层地下水维持。随着市区深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属河北省划定的严重超采区。据廊

坊市规划局提供资料显示,至2004年廊坊市区地面沉降累计已达790mm。与此同时,廊坊市区及开发区需水量却在逐年增加,特别是近年引进的富士康(建成后日需水量8万立方米,年用水总量2000万立方米左右)、华为(日需水5万立方米,年用水总量1300万立方米左右)、中科廊坊科技谷(日需水量3万立方米,年用水总量1000万立方米)等一批特大型高新技术项目,需要新增大量用水,2008年廊坊市区需水总量将超过9000万立方米。考虑到首都第二国际机场(日需水量10万立方米,年用水总量2500万立方米左右)、廊坊热电厂等大型项目落户廊坊,到2010年市区需水总量将达到1.5亿立方米左右,实施廊坊市应急供水工程已迫在眉睫。 一、廊坊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基本情况 廊坊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共规划有三条引水干渠、五个调蓄区、十条支渠和十个地表水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景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景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长1432公里,其中,输水总干渠长1246公里,天津干渠长144 公里。输水总干渠自陶岔渠首闸起,经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唐白河流域和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开挖渠道,在河南省郑州市附近通过隧道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跨江、淮、黄、海四大流域,基本自流到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个省市。清泉自山中奔流而出,河水清澈见底,这是南水北调中线重要水源涵养地汉江。2014年12月27日开闸送出的汉江水,又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终点北京团城湖明渠的闸口流出,继而又从北京千家万户的水龙头里流出。从此,北京人均水资源量增幅超过50%。工程的供水范围为北京、天津、华北平原及沿线湖北、河南两省部分地区,不止解了首都“口渴”的燃眉之急,也有效改善了沿线141个县级以上城市的供水。工程计划年调水量95亿立方米,实施全线统一调度,水量调度以国务院批准的规划为基本依据。其中河南省37.7亿立方米、河北省34.7亿立方米、北京市12.4亿立方米、天津市10.2亿立方米,主要任务是用于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约占92.7%,同时兼顾农业及其它用水,约占6.3%。最新评估结果显示,南水北调中线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干线输水水

质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中线工程的贯通,能使约6000万人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间接惠及人口近1亿。2014年11月1日,位于河南省淅川县陶岔村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陶岔渠首枢纽工程建筑物主要有引渠、重力坝、引水闸、消力池、电站厂房和管理用房等。渠首闸坝顶高程176.6米,轴线长265米,引水闸底部高程140米,分3孔,设计流量350立方米/秒,加大流量可达420立方米/秒。电站为河床径流式,装机容量5万千瓦,安装2台2.5万千瓦机组。陶岔到团城湖,一渠碧波走了半个月。而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从2003年12月开工建设,总投资2013亿元,足足“走”了十一年。创造了许多水利工程建筑上的奇迹。“长高”的大坝,南北两利老丹江口大坝开建于1958年9月1日,1967年11月大坝下闸蓄水。1968年具备发电功能,至1973年第6台机组并网发电,装机容量90万千瓦。老丹江口大坝总长2.5公里,工程最大坝高97米,坝顶高程162米。2005年9月26日,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开工,2009年6月20日,混凝土坝坝顶全线贯通,坝顶高程由原来的162米增至176.6米,坝顶长度由原来的2494米增至3442米,正常蓄水位由157米增至170米,库容由174.5亿立方米增至290.5亿立方米。丹江口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湖,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水库总面积846平方千米,被称为汉江的天然水位调节器,有“亚洲天池”

南水北调工程简介及线路图

南水北调工程简介及线路图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没有水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存在。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m3,其中河川径流量为27115亿m3 ,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我国水资源的自然分布呈现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为适应缺水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优化配置水资源的重大举措,是解决华北、西北地区缺水的一项战略性基础设施工程。 一、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我国水资源自然分布不均 我国水资源分布,具有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特点,与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河川径流量占全国的83%,耕地面积占全国38%,其中长江流域年径流量为9513亿m3,占全国的35%,耕地面积只占全国的25%,人均和亩均水量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属丰水区;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年径流量占全国的17%,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2%,其中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流域和胶东地区的河川径流量为1573亿m3,约占全国的6%,耕地面积却占全国的

40%,人均和亩均水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缺水区,尤以海河流域更为突出,年径流量只有264亿m3,不足全国的1%,而人口和耕地却分别占全国10%和12%,缺水十分严重。长江流域与海河流域相比,长江流域的人均水量是海河流域的近10倍,亩均水量为17倍。江、淮、黄、海四大流域及全国的人均、亩均水量见表1。 我国北方缺水不仅因为水资源少,而且河川径流的年际变化很大,年径流最大与最小的比值,南方为2~4倍,北方为3~8倍,淮河为15倍,海河则高达20倍。更为严重的是连续丰水年和连续枯水年交替发生,黄河出现过连续11年枯水年(1922~1932年),平均年径流量只有多年平均量的70%。海河出现过连续8年枯水年(1980 ~1987 年),平均年径流量只有多年平均量的57%。淮河也有类似现象。华北地区降雨受季风影响,七、八两月的降雨量占全年的50%~60%,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调蓄困难,可利用的径流不多,造成汛期常常发生洪涝灾害,非汛期却又严重缺水。 表1 全国及江、淮、黄、海流域人均、亩均水量区域 总面积 /万k m2

南水北调两大配套工程开工在即

南水北调两大配套工程开工在即 16日从市发改委获悉,本月,南水北调两大配套工程--南干渠和大宁调蓄水库工程将开工,前者将改善南城地区供水方式,后者则将为恢复永定河及沿线生态系统,建设滨河生态休闲带创造条件。 基本沿南五环建设的南干渠,全长27公里,工程总投资30.9亿元,是本市南水北调配水环线的组成部分,供水对象为规划郭公庄水厂、黄村水厂、亦庄水厂等。此前,南城地区供水以自备井为主要水源,水质不如其他中心城区。在南干渠建成后,南城地区供水条件将明显改善。 今后,本市城市供水总体上将呈现"两大供水动脉、两条配水环线、六大主力水厂和两大调蓄枢纽"格局。启动南干渠工程后,本市计划用3到4年时间逐步形成沿五环路的水源环线,实现南水北调、密云水库和地下水等城市水源联合调度,确保城市供水安全。 为南水北调配套的大宁调蓄水库工程,则兼具防洪与蓄水双重功能。大宁水库原为永定河滞洪水库,水库库容3750万立方米,经报请水利部同意,调整规划为南水北调北京境内调蓄水库。该项目总投资9.48亿元,主要解决库区及周边防渗问题,同时修建泵站及上下游洪水导流等配套工程。 通过防渗改造,大宁水库可平衡南水北调来水流量与本市用水量之间的差值,并解决南水北调主体工程检修和断水期间的城市供水安全。据透露,大宁水库蓄水可保障北京城区安全供水15-20天,保障城市南部地区安全供水1个月。更重要的是,大宁水库常年蓄水,将大幅改善西部地区环境状况,为恢复永定河及沿线生态系统,建设滨河生态休闲带创造条件。 另据了解,清河再生水厂二期、卢沟桥再生水厂也将在本月开工。其中,卢沟桥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后,将铺设卢沟晓月湖补水管线2.89公里,重现当年燕京八景之一的盛况,并可解决丰台区马草河、丰草河环境用水的短缺。 按计划,到明年底,本市中心城将全面完成现有污水处理厂的改造升级,每个新城至少建成一座高品质再生水厂。这项举措将实现资源利用、污染减排和环境改善的结合,缓解城市水资源紧缺。2008年,全市利用再生水已达6.3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天津干线工程简介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天津干线工程已由国家批准建设,建设资金已落实,具备招标条件。本次招标项目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天津干线工程西黑山进口闸至有压箱涵段、保定市1段、保定市2段、廊坊市段工程安全监测,招标人为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招标代理机构为天津普泽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现通过国内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承包人。 一、工程概况与招标内容 1、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天津干线起点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西黑山村西,终点位于天津市外环河出口闸,全长155.344 km,共分6个设计单元。 西黑山进口闸至有压箱涵段为天津干线第1设计单元,共涉及1个土建标、1个监理标。该段位于天津干线首端,西起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西黑山村西,东至徐水县丁家庄南,起止桩号为XW0+000~ XW15+200。设计输水流量为50m3/s,加大输水流量为60m3/s。本工程段包括西黑山进口闸枢纽、曲水河倒虹吸、张石高速公路涵、通气孔以及小型河渠交叉建筑物和公路交叉建筑等,共计30座。 保定市1段为天津干线第2设计单元,共涉及5个土建标、2个监理标。该段起点于保定市徐水县丁家庄村西,终点位于大清河左岸雄县辛许庄村东,沿线经过河北省徐水县、容城县、高碑店市、雄县等县(市)。起止桩号为XW15+200~XW60+842。设计输水流量为 50m3/s,加大输水流量为60 m3/s。本工程段包括保水堰、检修闸、通气孔、京广铁路涵、京深高速公路涵、萍河倒虹吸,以及小型河渠交叉建筑物和公路交叉建筑物等,共计81座。 保定市2段为天津干线第3设计单元,共涉及1个土建标、1个监理标。该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境内。沿线经过河北省雄县、高碑店市,起止桩号为XW60+842~XW75+927。设计输水流量为50m3/s,加大输水流量为60m3/s。本工程段包括河渠交叉建筑物、分水口门、通气孔、公路交叉建筑物等(包括津同公路和津保公路穿越),共计26座。 廊坊市段为天津干线第4设计单元,共涉及5个土建标、2个监理标。该段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境内,沿线经过廊坊市固安、霸州、永清和安次,起止桩号为XW75+927~XW131+360。设计输水流量为50m3/s,加大输水流量为60m3/s。本工程段包括检修闸、保水堰、通气孔、分水口门、倒虹吸、铁路交叉建筑物及公路交叉建筑物等,共计93座。 天津市1段和2段工程分别为天津干线第5和第6设计单元。该两段均位于天津市境内,目前正在实施阶段。 2、招标内容 本次招标为1个标段,合同名称:西黑山进口闸至有压箱涵段、保定市1段、保定市2段、廊坊市段工程安全监测标,合同编号:

河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供用水和设施保护管理办法(2016)

河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供用水和设施保护管理办法(2016) 《河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供用水和设施保护管理办法》已经2016年9月22日省政府第10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 省长陈润儿 2016年10月11日 河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供用水和设施保护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供用水和设施保护管理,充分发挥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根据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的水量调度、用水管理和工程设施保护,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省段分水口门以下,输送、配置、调度南水北调分配水量的供水工程。 第三条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供用水和设施保护管理应当坚持统筹兼顾、科学调度、权责明晰、严格保护的原则,确保调度合理、水质合格、用水节约、设施安全。 第四条省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的水量调度、运行管理工作,并对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供用水和设施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指导。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的水污染防治工作。省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供用水和设施保护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沿线区域、受水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供用水及设施保护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六条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管理单位具体负责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的运行、设施保护以及与中线工程管理单位的对接工作。 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管理单位可以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开展配套工程管理的有关行政执法工作。 第二章水量调度 第七条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水量调度遵循节水为先、适度从紧的原则,统筹当地水与外调水,统筹可调水量、输水能力与用水需求,保障城镇用水,兼顾生态用水。 第八条省南水北调工程水量分配方案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配套工程管理单位根据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关数据汇编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关数据汇编 一、中线工程建设相关数据 1、丹江口大坝加高后,坝长由2.5公里增至3.45公里; 2、坝顶高层由162米增至176.6米; 3、正常蓄水位由157米增至170米; 4、正常库容由174.5亿立方米增至290.5亿立方米(增加了116亿立方米); 5、库岸线由3524.8公里增至4610.6公里(十堰3524.8公里,占76.4%); 6、水域面积由745平方公里增至1050平方公里(十堰620平方公里,占60%); 7、十堰水源区面积2086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的88.1%; 8、汇入丹江口水库的12条主要支流中,有10条在十堰境内,其中汉江年均汇入水库水量328亿立方米,占全库年均汇入总量的90%; 9、中线一期工程多年平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其中河南37亿立方米、河北35亿立方米、北京11亿立方米、天津12亿立方米; 10、总干渠全长约1277公里,天津干渠154公里;

11、陶岔取水口设计流量500立方米/秒,工程落差近100米; 12、校核洪水位由161.4米增至174.35米; 13、校核洪水总库容由209.7亿立方米增至339.1亿立方米; 14、死水位由139米增至150米; 15、死水库容由76.5亿立方米增至126.9亿立方米; 16、防洪库容由56-78亿立方米增至81.2-110亿立方米; 17、调水后年发电量由38.3亿千瓦时减至33.8亿千瓦时; 18、水库来水量最高761亿立方米(1983年),最低145亿立方米(1999年); 19、水库弃水量最高381.8亿立方米(1983年),最低78亿立方米(设计均值); 20、水库入库流量最高34300立方米每秒(1983年),最低124立方米每秒(1985年); 21、水库出库流量最高20900立方米每秒(1975年),最低207立方米每秒(1979年); 22、水库水位最高160.07米(1983年),最低131.28米(1979年)。 二、南水北调移民相关数据 1、丹江口水库共淹没我市土地55.2万亩,占总淹没面积95.7万亩的57.7%。其中,一期30万亩,占总淹没面积49.5万亩的60.6%;二期25.2万亩,占淹没总面积46.2万亩的54.6%。 2、共搬迁移民46.9万人。其中,一期28.7万人,占工程移民总数48.9万人的58.7%;二期

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工程 北方严重干旱缺水,南方却有不少富余的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只有通过南水北调,才能从战略高度将我国水资源的保护、节约和开发结合起来。南水北调作为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浩大工程,从1952年开始构想,历经44年的规划和论证,目前已开始实施。朱镕基总理强调指出: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势在必行,关键是要搞好总体规划,全面安排,有先有后,分步实施。并同时强调要处理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同节水、治理水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1.地球上的水资源 地球是“水”的行星,水覆盖了地球表面大约71%的面积。地球的总水量大约为14.l 亿km3,如果将这些水均匀地分布在地球表面,可以形成一个近3000m深的水层。 这些水中,其中约97.2%的水存在于世界的海洋。剩下的淡水中,有87%被封闭在冰冠和冰川之中,或在大气或土壤中,或深藏于地下。而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仅占地球水的0.003%。 目前人类的淡水来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和浅层地下淡水。由于这些水体在空间分布和季节分配的不均衡性,使得全球水资源的丰歉程度地区差异很大,不少地区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从水资源的利用情况看,全球每年淡水取水和使用量约为3240km3,其中69%用于农业,23%用于工业,8%为居民用水。20世纪90年代末,工业取水估计为约1200 km3,并有约1000 km3作为废水排回到环流和沿岸水体之中。 2.我国水资源的分布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按年径流总量排列,我国的年径流总量次于巴西、前苏联、加拿大、美国、印尼,居世界第六位。但是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的角度看,明显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世界部分国家水资源情况比较表

南水北调三线工程简介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从长江下游引水,基本沿京杭运河逐级提水北送,向黄淮海平原东部供水,终点天津。 东线工程自50年代初就有设想,1972年华北大旱后,水电部组织进行研究。二十多年来由南水北调规划办公室牵头,淮河水利委员会、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天津勘测设计院与有关省市、部门协作做了大量勘测、设计、科研工作。1976年提出《南水北调近期工程规划报告》,上报国务院,并进行初审。1983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水电部上报的《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993年9月水利部会同有关省市共同审查并通过《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修订规划报告》和《甫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修订报告》。 工程规模与调水量 长江下游水量丰富,多年平均入海水量约9600亿m3,即使在特枯年也有6000多亿m3,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抽水,水源充沛,调水量取决于引水工程规模。 规划中考虑了东线工程合理的最终规模,以2020年发展水平为目标的规划规模和在本世纪内把水调到华北的第 河下游平原;安微省蚌埠以下淮河两岸、淮北市以东的新汴河两岸及天长县部分地区;山东省的南四湖周边、韩庄运河和梁济运河侧、胶东地区部分城市及鲁北非引黄灌区;河北省黑龙港运东地区;天津市及近郊区。 工程布置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在现有的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京杭运河航道工程和治淮工程的基础上,结合治淮计划兴建一些有关工程规划布置的。东线主体工程由输水工程、蓄水工程、供电工程三部分组成。 (一)输水工程 包括输水河道工程、泵站枢纽工程、穿黄河工程。 1.输水河道 引水口有淮河入长江水道口三江营和京杭运河入长江口六圩两处。输水河道工程从长江到天津输水主干线全长1150km,其中黄河以南651km,穿黄河段9km,黄河以北490km。分干线总长740km,其中黄河以南665km。输水河道90%利用现有河道。 2.泵站枢纽 东线的地形以黄河为脊背向南北倾斜,引水口比黄河处地面低40余米。从长江调水到黄河南岸需设13个梯级抽水泵站,总扬程65m,穿过黄河可自流到天津。 黄河以南除南四湖内上、下级湖之间设一个梯级,其余各河段上设三个梯级。黄河以南输水干线上设泵站30处;主干线上13处,分干线上17处,设计抽水能力累计共10200m3/s,装机容量101.77万kW,其中可利用现有泵站7处,设计抽水能力1100m3/s,装机容量11.05万kW。一期工程仍设13个梯级,泵站23处,装机容量45.37万kW。 黄河以北各蓄水洼淀进出口设5处抽水泵站,设计抽水能力共326m3/s,装机容量1.46万kW。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泵站的特点是扬程低(多在2~6m)、流量大(单机流量一般为15~40m3/s)、运行时间长(黄河以南泵站约5000小时/年),部分泵站兼有排涝任务,要求泵站运转灵活、效率高。 3.穿黄河工程 选定在山东东平县与东阿县之间黄河底下打隧洞方案。通过多年地质勘探和穿黄勘探试验洞开挖,查明了河底基岩构造和岩溶发育情况,并成功解决了河底隧洞堵漏开挖的施工难题。 穿黄工程从东平湖出湖闸至位临运河进口全长8.67km,其中穿黄河工程的倒虹隧洞段长634m,平洞段在黄河河底下70m深处,为两条洞径9.3m的隧洞。第一期工程先开挖一条。 (二)蓄水工程 东线工程沿线黄河以南有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等湖泊,略加整修加固,总计调节库容达75.7亿 m3,不需新增蓄水工程。黄河以北现有天津市北大港水库可继续使用,天津市团泊洼和河北省的千顷洼需扩建,并新建河北省大浪淀、浪洼,黄河以北五处平原水库总调节库容14.9亿m3。 (三)供电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 豫政办2010 76号文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河南段)两侧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 省南水北调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国土资源厅 (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五日) 为切实加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河南段)两侧水源保护,保障用水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对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商请对水污染防治法中饮用水水源保护有关规定进行法律解释的函的意见》(法工办发…2008?112号)、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等部门《关于划定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两侧水源保护区工作的通知》(国调办环移…2006?134号)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水源保护区涉及行政区划范围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在我省境内全长731公里,水源保护区范围涉及8个省辖市、35个县(市、区)(详见附件1)。 二、水源保护区范围划定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水源保护区划定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原则,主要技术依据是国调办环移…2006?134号文件。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在我省境内的工程类型分为明渠和非明渠。按照国调办环移…2006?134号文件规定,总干渠两侧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一)非明渠段(隧洞、渡槽、暗渠等)。一级保护区范围自建筑物外边线(防护栏网)向两侧各外延50米;二级水源保护区范围自一级保护区边线向两侧各外延150米。 (二)明渠段。根据地下水位与总干渠渠底高程的关系及地下水内排、外排等情况,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设计地下水位低于渠底。一级保护区范围自渠道管理范围边线(防护栏网)向两侧各外延50米;二级保护区范围自一级保护区边线向两侧外延1000米。 2、设计地下水位高于渠底地下水外排段。一级保护区范围自渠道管理范围边线(防护栏网)向两侧外延100米;二级保护区范围自渠道管理范围边线(防护栏网)向左、右侧分别外延2000米、1500米。 3、设计地下水位高于渠底地下水内排段。一级保护区范围自渠道管理范围边线(防护栏网)向两侧外延200米;二级保护区范围自渠道管理范围边线(防护栏网)向左、右两侧分别外延3000米、2500米。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简介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简介 2003年8月25日 中国环境规划院 一、总论 (一)编制目的 为落实朱镕基、温家宝同志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的有关指示,体现“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原则,保证东线调水水质,国家计委会同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部等部门及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安徽、河南等省、直辖市共同编制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并将其纳入工程总体规划。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现有京杭运河及其平行的河道输水,输水干线联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下游区域,这四大流域污染物将对输水水质造成严重的影响。为确保输水干线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需要加快这一区域的水污染防治进程。制定并实施东线治污规划不仅是东线工程发挥效益的保障,而且是对这一区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推动。 (二)编制原则 1.确保输水水质原则 确保输水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使长江水安全输送至天津,实现清水优先保护;建立水质目标、排污总量、治污项目、工程投资四位一体的指标体系,制定水质保证方案。 2.治污促进节水的原则 淮河、海河流域结构性污染严重,水资源浪费也严重,必须在建设治污系统的同时,全面落实节水措施,减少工农业用水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和污水资源化率,降低人均综合用水系数,实现节水型社会的要求,全社会珍惜北调水量,保护好北调水质。 3.突出调水工程要求的原则

规划以淮河、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为基础,突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水质的需求,围绕主体工程设计方案及分期进度编制东线工程治污规划,并纳入主体工程规划。 4.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原则 规划确定的水质目标与治理措施,逐级分解到省市县,落实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地方各级政府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确保输水干线水质目标的实现。 (三)东线调水工程概况 东线工程根据北方缺水形势和国家经济承受能力分期实施,逐步扩大工程效益,规划在2007年、2010年、2030年分别完成抽江500立方米/秒、600立方米/秒、800立方米/秒调水规模。 第一期工程:利用江苏省江水北调现有工程,扩大至抽江规模500立方米/秒,过黄河50立方米/秒,向胶东片供水50立方米/秒;向京浦铁路沿线和胶东片城市补充水量,改善苏北农业用水条件。 第二期工程:供水范围扩大至河北省、天津市,抽江规模为600立方米/秒,过黄河100立方米/秒,到天津50立方米/秒,向胶东地区供水50立方米/秒。 第三期工程:工程规模扩大到抽江800立方米/秒,过黄河200立方米/秒,到天津100立方米/秒,向胶东地区供水90立方米/秒。 (四)治污规划分区 1.规划范围 治污规划区域包含23个市(地级市)、105个县(县级市、县城和区),其中江苏省包括扬州、泰州、淮安、徐州、宿迁5市以及江都、高邮、宝应、邗江、金湖、盱眙、泗洪、洪泽、楚州区、淮阴区、泗阳、宿豫、邳州、铜山、沛县、睢宁、丰县17县,山东包括枣庄、济宁、泰安、德州、聊城、济南、菏泽、莱芜、临沂、淄博10市以及苍山、沂源、沂水、蒙阴、沂南、罗庄(临沂)、平邑、郯城、费县、台儿庄、山亭区(枣庄)、滕州、峄城、薛城、鱼台、嘉祥、梁山、微山、邹城、兖州、曲阜、金乡、汶上、泗水、东平、肥城、新泰、宁阳、临清、莘县、冠县、阳谷、东阿、夏津、武城、曹县、成武、单县、定陶、鄄城、郓城、东明、巨野43县,河北包括沧州、衡水2市以及大名、馆陶、沧县、青县、泊头、吴桥、南皮、东光、桃城区(衡水)、景县、武强、枣强、武邑、故城、阜城、冀州、清河、临西、饶阳、安平、宁晋、新河、南宫、献县24县,天津包括市区以及静海、西青、大港3县(区),安徽包括淮南、蚌埠、淮北、宿州4市和五河、濉溪、泗县、灵璧、凤台、怀远、固镇、明光8县,河南包括焦作、新乡、鹤壁、安阳4市以及博爱、修武、卫辉、辉县、获嘉、淇县、滑县、浚县、林县、汤阴10县。 2.规划分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