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抗震设计原理题库答案

建筑抗震设计原理题库答案

建筑抗震设计原理题库答案
建筑抗震设计原理题库答案

一、判断(共计22.5分,每题2.5分)

1、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

A. 正确

B. 错误

2、建筑场地类别主要是根据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厚度来确定的

A. 正确

B. 错误

3、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

A. 正确

B. 错误

4、对多层砌体房屋,楼层的纵向地震剪力皆可按各纵墙抗侧移刚度大小的比例

A. 正确

B. 错误

5、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只能适用于弹性体系

A.正确

B. 错误

6、地震作用下,绝对刚性结构的绝对加速度反应应趋于零

A. 正确

B.错误

7、多层砌体房屋应优先采用纵墙承重体系。

A. 正确

B. 错误

8、质量、刚度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结构,应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

A. 正确

B. 错误

9、在截面抗震验算时,其采用的承载力调整系数一般均小于1

A. 正确

B. 错误

二、单选(共计77.5分,每题2.5分)

10、框架—抗震墙结构布臵中,关于抗震墙的布臵,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A. 抗震墙在结构平面的布臵应对称均匀

B. 抗震墙应沿结构的纵横向设臵

C. 抗震墙宜于中线重合

D 抗震墙宜布臵在两端的外墙

11、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

A.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B.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C.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

D.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12、大量震害表明,多层房屋顶部突出屋面的电梯间、水箱等,它们的震害比下面主体结构严重。在地震工程中,把这种效应称为()。

A. 扭转效应

B.鞭端效应

C. 共振

D.主体结构破坏

13、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设计反应谱的具体表达是地震影响系数α曲线,其中当结构自振周期在0.1s~Tg之间时,反应谱曲线为()

A. 水平直线

B. 斜直线

C. 抛物线

D. 指数曲线

14、位于软弱场地上,震害较重的建筑物是: ()

A. 木楼盖等柔性建筑

B. 单层框架结构

C. 单层厂房结构

D. 多层剪力墙结构

15、《规范》规定:框架—抗震墙房屋的防震缝宽度是框架结构房屋的:()

A. 80%,且不宜小于70mm

B. 70%,且不宜小于70mm

C. 60%,且不宜小于70mm

D. 90%,且不宜小于70mm

16、实际地震烈度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A. 建筑物类型

B. 离震中的距离

C. 行政区划

D. 城市大小

17、抗震设计时,下列()结构不属于竖向不规则的类型。

A. 侧向刚度不够

B. 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

C. 局部收进的水平方

向的尺寸不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5% D. 楼层承载力突变

18、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时,地基土抗震承载力应按()确定。

A. 仍采用地基土静承载力设计值

B.为地基土静承载力设计值乘以地基土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

C. 采用地基土静承载力设计值,但不考虑基础宽度修正

D. 采用地基土静承载力设计值,但不考虑基础埋置深度修正

19、在求解多自由度体系的频率和振型时,既可以计算基本频率也可以计算高阶频率的方法是:()

A. 矩阵迭代法

B. 等效质量法

C. 能量法

D. 顶点位移法

2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定义50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为()的地震加速度的取值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A. 10%

B. 2%—3%

C. 63.2%

D. 50%

21、地震烈度主要根据下列哪些指标来评定()。

A. 地震震源释放出的能量的大小

B. 地震时地面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C. 地震时大多数房屋的震害程度、人的感觉以及其他现象

D. 地震时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该地区的土质条件和地形地貌

22、震级大的远震与震级小的近震对某地区产生相同的宏观烈度,则对该地区产生的地震影响是

A.震级大的远震对刚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B. 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C. 震级小的近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D. 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小

23、6度设防的35m高的框架结构,其防震缝的宽度应为:()

A. 100mm

B. 150mm

C. 200mm

D.250mm

24、土质条件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很大,土质越松软,加速度谱曲线表现为()

A. 谱曲线峰值右移

B. 谱曲线峰值左移

C. 谱曲线峰值增大

D. 谱曲线峰值降低

25、某建筑物,其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小震不坏”的设防目标是指下列哪一条?()

A. 当遭遇低于7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经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B. 当遭遇低于7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C. 当遭受7度的地震影响时,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D. 当遭遇低于7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26、下列建筑物属于结构竖向不规则的是()。

A. 有较大的楼层错层

B. 某曾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75%

C. 楼板的尺寸和平面刚度急剧变化

D. 某层的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

27、场地的液化等级根据()来划分。

A. 液化土层的厚度

B. 液化土层的深度

C. 液化指数

D. 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临界值

28、强柱弱梁是指: ()

A. 柱线刚度大于梁线刚度

B. 柱抗弯承载力大于梁抗弯承载力

C. 柱抗剪承载力大于梁抗剪承载力

D. 柱配筋大于梁配筋

29、下述对液化土的判别的表述中,()是不正确的。

A. 液化判别的对象是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

B. 一般情况下6度烈度区可不进行液化判别

C. 6度烈度区的对液化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7度的要求进行液化判别

D. 8度烈度区的对液化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9度的要求进行液化判别

30、引起扭转振动的主要原因不包括有( )

A. 地面运动存在着转动分量

B. 地震时地面各点的运动存在相位差

C. 结构高度超高

D. 结构本身不对称

31、《抗震规范》给出的设计反应谱中,当结构自振周期在0.1s~Tg之间时,谱曲线为() A.水平直线 B. 斜直线 C. 抛物线 D. 指数曲线

32、为了减轻震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砖混结构房屋的尺寸进行了限制,但其中不包括()

A. 层数和总高度

B. 高宽比

C. 楼层高度

D. 楼板厚度

33、地震烈度主要根据下列哪些指标来评定()

A. 地震震源释放出的能量的大小

B.震时地面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C. 地震时大多数房屋的震害程度、人的感觉以及其他现象

D. 地震时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该地区的土质条件和地形地貌

34、框架-剪力墙结构侧移曲线为()。

A. 弯曲型

B. 剪切型

C. 弯剪型

D. 复合型

35、为保证结构“大震不倒”,要求结构具有( )

A. 较大的初始刚度

B. 较高的截面承载能力

C. 较好的延性

D.较小的自振周期T1

3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使用范围是()

A. 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建筑抗震设计

B.抗震设防烈度为7~9度地区的建筑抗震设计

C. 抗震设防震级为6~9级地区的建筑抗震设计

D. 抗震设防震级为7~9级地区的建筑抗震设计

37、地震系数k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

A. 地震基本烈度

B.地卓越周期

C.场地土类别

D. 结构基本周期

38、钢筋混凝土丙类建筑房屋的抗震等级应根据那些因素查表确定()

A. 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层数

B.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

C. 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层数

D. 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高度

39、框架柱轴压比过高会使柱产生()

A. 大偏心受压构件

B. 偏心受压构件

C. 大偏心受压构件

D.扭转破坏

40、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下列()属于竖向不规则的条件。

A. 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

B. 该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80%

C. 除顶层外,局部收进的水平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0%

D.该层的侧向刚度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5%

一、判断(共计30分,每题2.5分)

1、多层砌体房屋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可直接取

A. 正确

B. 错误

2、地震基本烈度是指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

A. 正确

B. 错误

3、地震作用下,绝对刚性结构的绝对加速度反应应趋于零

A. 正确

B. 错误

4、限制梁柱的剪压比,主要是为了防止梁柱混凝土过早发生斜压破坏.

A. 正确

B. 错误

5、对多层砌体房屋,楼层的纵向地震剪力皆可按各纵墙抗侧移刚度大小的比例

A. 正确

B. 错误

6、砌体房屋中,满足一定高宽比要求的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

A. 正确

B. 错误

7、抗震结构在设计时,应保证有一定的强度、足够的刚度和良好的延性

A. 正确

B. 错误

8、在截面抗震验算时,其采用的承载力调整系数一般均小于1

A. 正确

B. 错误

9、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

A. 正确

B. 错误

10、设防烈度小于8度时,可不考虑结构物场地范围内发震断裂的影响

A. 正确

B. 错误

11、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A. 正确

B. 错误

12、若结构体系按某一振型振动,体系的所有质点将按同一频率作简谐振动

A. 正确

B. 错误

二、单选(共计70分,每题2.5分)

13、场地的液化等级根据()来划分。

A. 液化土层的厚度

B. 液化土层的深度

C. 液化指数

D. 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临界值

14、地震系数k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

A. 地震基本烈度

B. 场地卓越周期

C. 场地土类别

D. 结构基本周期

15、某建筑物,其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小震不坏”的设防目标是指下列哪一条?()

A. 当遭遇低于7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经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B. 当遭遇低于7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C. 当遭受7度的地震影响时,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D.当遭遇低于7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16、选择建筑场地时,下列对建筑抗震不利的是()

A. 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的地段

B. 地震时可能发生崩塌的地段

C. 地震时可能发生地裂的地段

D. 断层破碎带地段

17、实际地震烈度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A. 建筑物类型

B. 离震中的距离

C. 行政区划

D. 城市大小

18、《抗震规范》给出的设计反应谱中,当结构自振周期在0.1s~Tg之间时,谱曲线为()

A. 水平直线

B. 斜直线

C. 抛物线

D. 指数曲线

19、场地特征周期Tg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

A. 地震烈度

B. 建筑物等级

C. 场地覆盖层厚度

D. 场地大小

20、为了减轻震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砖混结构房屋的尺寸进行了限制,但其中不包括()

A. 层数和总高度

B. 高宽比

C.楼层高度

D. 楼板厚度

21、在利用反弯点法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时,当梁的线刚度kb和柱的线刚度kc之比大于()时,节点转交θ假定等于零。

A. 2

B.3

C. 4

D. 5

22、多层砌体结构中当墙体的高宽比大于4时,墙体的变形情况是()

A. 以剪切变形为主

B. 以弯曲变形为主

C. 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在总变形中均占相当比例D视具体内力值而定

23、下述对液化土的判别的表述中,()是不正确的。

A. 液化判别的对象是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

B. 一般情况下6度烈度区可不进行液化判别

C. 6度烈度区的对液化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7度的要求进行液化判别

D. 8度烈度区的对液化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9度的要求进行液化判别

24、在求解多自由度体系的频率和振型时,既可以计算基本频率也可以计算高阶频率的方法是:()

A. 矩阵迭代法

B. 等效质量法

C. 能量法

D. 顶点位移法

25、强剪弱弯是指: ()

A. 抗剪承载力Vu大于抗弯承载力Mu

B. 剪切破坏发生在弯曲破坏之后

C. 设计剪力大于设计弯矩

D. 柱剪切破坏发生在梁剪切破坏之后

26、描述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个,下列哪项不属于地震动三要素()。

A. 加速度峰值

B. 地震动所包含的主要周期

C. 地震持续时间

D. 地震烈度

27、验算天然地基在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时,按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考虑,下述表述中()是不正确的。

A. 基础底面平均压力不应大于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力

B. 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压力不应大于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力的1.2倍

C. 高宽比大于4的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底面不宜出现拉应力

D. 高宽比不大于4的高层建筑及其他建筑,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积的25%

28、土质条件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很大,土质越松软,加速度谱曲线表现为()

A. 谱曲线峰值右移

B. 谱曲线峰值左移

C. 谱曲线峰值增大

D. 谱曲线峰值降低

29、抗震设计的砌体承重房屋的层高最大值不应超过()

A. 5.0m

B. 4.5m

C. 4.0m

D. 3.6m

30、框架结构侧移曲线为()。

A. 弯曲型

B. 复合型

C. 弯剪型D剪切型

31、震中距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很大,在烈度相同的条件下,震中距越远,加速度谱曲线表现为()

A. 谱曲线峰值右移

B. 谱曲线峰值左移

C.谱曲线峰值增大

D. 谱曲线峰值降低

32、为保证结构“大震不倒”,要求结构具有( )

A. 较大的初始刚度

B. 较高的截面承载能力

C. 较好的延性

D. 较小的自振周期T1

33、震级大的远震与震级小的近震对某地区产生相同的宏观烈度,则对该地区产生的地震影响是

A. 震级大的远震对刚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B. 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C. 震级小的近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D 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小

34、对于抗震要求属于危险地带的是()地质类型

A. 软弱土、液化土

B. 河岸、不均匀土层

C. 可能发生滑坡、崩塌、

地陷、地裂 D.湿陷性黄土

35、钢筋混凝土丙类建筑房屋的抗震等级应根据那些因素查表确定()

A. 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层数

B. 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

房屋高度 C. 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层数 D. 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高度

36、框架柱轴压比过高会使柱产生()

A. 大偏心受压构件

B. 偏心受压构件

C. 大偏心受压构件

D. 扭转破坏

37、某地区设防烈度为7度,乙类建筑抗震设计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设计()

A.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8度考虑

B.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7度考虑

C. 地震作用按8度确定,抗震措施按7度采用

D. 地震作用按7度确定,抗震措施按8度采用

38、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下列()属于竖向不规则的条件。

A. 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

B. 该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80%

C. 除顶层外,局部收进的水平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0%

D. 该层的侧向刚度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5%

39、地震烈度主要根据下列哪些指标来评定()。

A. 地震震源释放出的能量的大小

B. 地震时地面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C. 地震时大多数房屋的震害程度、人的感觉以及其他现象

D. 地震时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该地区的土质条件和地形地貌

40、强柱弱梁是指: ()

A. 柱线刚度大于梁线刚度

B. 柱抗弯承载力大于梁抗弯承载力

C. 柱抗剪承载力大于梁抗剪承载力

D. 柱配筋大于梁配筋

一、判断(共计22.5分,每题2.5分)

1、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

A. 正确

B. 错误

2、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的增加而减小

A. 正确

B. 错误

3、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

A. 正确

B. 错误

4、质量、刚度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结构,应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

A. 正确

B. 错误

5、抗震结构在设计时,应保证有一定的强度、足够的刚度和良好的延性

A. 正确

B. 错误

4、在截面抗震验算时,其采用的承载力调整系数一般均小于1

A. 正确

B. 错误

7、地震基本烈度是指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

A. 正确

B. 错误

8、若结构体系按某一振型振动,体系的所有质点将按同一频率作简谐振动

A. 正确

B. 错误

9、设防烈度小于8度时,可不考虑结构物场地范围内发震断裂的影响

A. 正确

B. 错误

二、单选(共计77.5分,每题2.5分)

10、验算天然地基在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时,按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考虑,下述表述中()是不正确的。

A. 基础底面平均压力不应大于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力

B. 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压力不应大于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力的1.2倍

C. 高宽比大于4的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底面不宜出现拉应力

D. 高宽比不大于4的高层建筑及其他建筑,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积的25%

11、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的大小除了与质量,地震烈度,结构自振周期有关外,还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 )

A. 场地平面尺寸

B. 场地特征周期

C. 荷载分项系数

D. 抗震等级

12、强剪弱弯是指: ()

A. 抗剪承载力Vu大于抗弯承载力Mu

B. 剪切破坏发生在弯曲破坏之后

C. 设计剪力大于设计弯矩

D. 柱剪切破坏发生在梁剪切破坏之后

13、地震系数k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

A. 地震基本烈度

B. 场地卓越周期

C. 场地土类别

D. 结构基本周期

14、下述对液化土的判别的表述中,()是不正确的。

A. 液化判别的对象是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

B. 一般情况下6度烈度区可不进行液化判别

C. 6度烈度区的对液化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7度的要求进行液化判别

D. 8度烈度区的对液化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9度的要求进行液化判别

15、在利用反弯点法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时,当梁的线刚度kb和柱的线刚度kc之比大于()时,节点转交θ假定等于零。

A. 2

B. 3

C. 4

D. 5

16、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下列()属于竖向不规则的条件。

A.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

B. 该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80%

C. 除顶层外,局部收进的水平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0%

D. 该层的侧向刚度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5%

17、按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建筑,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遭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应()。

A. 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B. 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C. 不致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D. 不致倒塌

18、框架—抗震墙结构布臵中,关于抗震墙的布臵,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A. 抗震墙在结构平面的布臵应对称均匀

B. 抗震墙应沿结构的纵横向设臵

C. 抗震墙宜于中线重合

D. 抗震墙宜布臵在两端的外墙

19、9度区的高层住宅竖向地震作用计算时,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Geq为()

A. 0.85(1.2恒载标准值GK+1.4活载标准值QK)

B. 0.85(GK+Qk)

C. 0.75(GK+0.5QK)

D. 0.85(GK+0.5QK)

20、下列结构延性哪个延性在抗震设计时要求最高()

A. 结构总体延性

B. 结构楼层的延性

C. 构件的延性

D. 关键杆件的延性

21、在地震区选择建筑场地时,下列()要求是合理的。

A.不应在地震时可能发生地裂的地段建造丙类建筑

B. 场地内存在发震断裂时,应坚决避开

C. 不应在液化土上建造乙类建筑

D. 甲类建筑应建造在坚硬土上

22、对于抗震要求属于危险地带的是()地质类型

A. 软弱土、液化土

B. 河岸、不均匀土层

C. 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

D. 湿陷性黄土

23、抗震设防区框架结构布置时,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不宜大于()

A. 柱宽的1/4

B. 柱宽的1/8

C. 梁宽的1/4

D. 梁宽的1/8

24、某地区设防烈度为7度,乙类建筑抗震设计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设计()

A.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8度考虑

B.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7度考虑

C. 地震作用按8度确定,抗震措施按7度采用

D. 地震作用按7度确定,抗震措施按8度采用

25、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薄弱层的位置为()

A. 最顶层

B. 中间楼层

C. 第二层

D.底层

26、场地的液化等级根据()来划分。

A. 液化土层的厚度

B. 液化土层的深度 C 液化指数 D. 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临界值

27、选择建筑场地时,下列对建筑抗震不利的是()

A. 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的地段

B. 地震时可能发生崩塌的地段

C. 地震时可能发生地裂的地段

D. 断层破碎带地段

28、下列哪项不属于提高结构延性的构造措施()

A. 强柱弱梁

B.强剪弱弯

C. 强节点弱构件

D. 强梁弱柱

29、实际地震烈度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A. 建筑物类型

B. 离震中的距离

C. 行政区划

D.城市大小

30、框架柱轴压比过高会使柱产生()

A. 大偏心受压构件

B. 偏心受压构件

C.大偏心受压构件

D. 扭转破坏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试 第1章绪论 1、震级和烈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只跟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而烈度则表示某一区域的地表和建筑物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烈的程度。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的介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烈度。 2.如何考虑不同类型建筑的抗震设防? 规范将建筑物按其用途分为四类: 甲类(特殊设防类)、乙类(重点设防类)、丙类(标准设防类)、丁类(适度设防类)。 1 )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4 )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怎样理解小震、中震与大震? 小震就是发生机会较多的地震,50年年限,被超越概率为63.2%; 中震,10%;大震是罕遇的地震,2%。 4、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三者之间的关系? 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层次: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概念设计在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计算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手段;构造措施则可以在保证结构整体性、加强局部薄弱环节等意义上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他们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 5.试讨论结构延性与结构抗震的内在联系。 延性设计:通过适当控制结构物的刚度与强度,使结构构件在强烈地震时进入非弹性状态后仍具有较大的延性,从而可以通过塑性变形吸收更多地震输入能量,使结构物至少保证至少“坏而不倒”。延性越好,抗震越好.在设计中,可以通过构造措施和耗能手段来增强结构与构件的延性,提高抗震性能。 第2章场地与地基 1、场地土的固有周期和地震动的卓越周期有何区别和联系? 由于地震动的周期成分很多,而仅与场地固有周期T接近的周期成分被较大的放大,因此场地固有周期T也将是地面运动的主要周期,称之为地震动的卓越周期。 2、为什么地基的抗震承载力大于静承载力? 地震作用下只考虑地基土的弹性变形而不考虑永久变形。地震作用仅是附加于原有静荷载上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题库(1)

绪论 1.如何理解“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并说明建筑空间与实体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 填空 1.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是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2.室外空间环境的形成,一般考虑....和。 3.《园冶》的作者是计成。 选择 1.创造室外环境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内在的因素和外在因素。下列哪项属于外在因素。(BCD ) A.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B.周围环境C.地段状况 D.城市规划 2.公共建筑前面往往后退一段距离,形成开敞的室外场地,其主要用途是( B ) A.供人们观赏主体建筑之用 B.用来疏散人流 C.供人们活动用 D.作停车场地 3.创造室外环境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内在的因素和外在因素。下列哪项属于内在因素。( ABC ) A.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B.经济C.美观D.城市规划 4.作为优秀的建筑总体布局的例证和典范,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是(D )。 A.卢浮宫 B.圣彼得大教堂 C.罗马图拉真广场 D.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问答题 1.简述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关系。 (一)开敞场地(集散广场) 人流.车流流量大,交通组织复杂,如影剧院.体育场馆.铁路客运站等,艺术处理要求较高。 (二)活动场地如体育馆.学校.幼儿园等需要设置运动场.球场.游戏场等,位置应靠近主体建筑的主要空间及出入口。

(三)停车场地包括汽车停车场与自行车停车场。位置一般要求靠近出入口并防止影响建筑物的交通与景观,节约用地可以设置地下停车场。 (四)其他场地如杂务院.锅炉房.厨房等。单独设置出入口,位置尽量隐蔽。 2.在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的组合问题上,值得借鉴的经验有那些?或如何组织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 1)从建筑群的使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在建筑群体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空间环境。 3)运用绿化.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空间环境的艺趣,以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间环境效果。 3.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1)利用环境.2)改造环境.3)创造环境. 利用环境作用:从布局出发提炼周围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将其纳入公共建筑人造环境的设计中去,使其成为有机整体。 改造环境的作用:高燥周围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保留有特点的因素. 创造环境的作用: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排除不利因素根据需要进行整体设计满足设计构思的总体设想. 4.公共建筑群体的室外空间环境组合时,应考虑几方面问题? (1)从建筑的实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在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原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环境。 (3)运用绿化,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的空间环境艺趣,一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间环境效果。 5.室外空间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哪些?(6分) 1.建筑群体(1分) 2.广场道路(1分) 3.绿化设施(1分) 4.雕塑壁画(1分) 5.建筑小品(1分)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考试的试题

1.如何理解“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并说明建筑空间与实体之间的关系。 名词解释 层高是指该层地坪或楼地面到上层楼板面的距离。 造型表现 :利用建筑自身存在的某些规律,运用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结合反映建筑空间处理、环境布局而构成的完美的建筑形象。建筑设计方法论的研究:设计应该如何进行与建筑师应如何思考和工作。 1、公共建筑: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2、空间尺度:就是人们权衡空间的大小、粗细等视觉感受上的问题。 3、韵律:所谓韵律,常指建筑构图中的有组织的变化和有规律的重复,是变化与重复形成了有节奏的韵律感,从而可以给人美的感受。 4、建筑构图原理:形式美的规律,运用于建筑艺术形式的创作中,常称之为建筑构图原理。 5、功能分区:在功能关系与房间组成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更需要把空间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他们之间的密切程度按区段加以划分,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和联系方便。使不同要求的空间,都能得到合理安排。 6、有效面积: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积 使用面积:有效面积减去交通面积 建筑面积:有效面积加上结构面积 结构面积:建筑平面中结构所占的面积 7、有效面积系数:有效面积/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 结构面积系数:结构面积/建筑面积 填空 建筑结构的发展。一方面是新材料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仿生学 建筑构图规律:1.统一与完整2.对比与微差3.均衡与稳定4.韵律与节奏5.比例与尺度6.主从与重点 2.室外空间环境的形成,一般考虑建筑群体.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品和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 1.在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中,作为垂直交通联系的手段,常用的有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及坡道等形式。 2.功能与流线分析是现代建筑设计最常用的手段。 3.民用建筑按照它们的使用性质,通常分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两大类。 4.公共建筑通常以交通.使用.辅助三种空间组成。2 5.公共建筑交通枢纽的设计主要依据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功能要求,二是精神要求。 6.在医疗建筑中,基于防火疏散的需要至少设置2部楼梯。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要点分析 提要:本文主要针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要点展开了分析,对建筑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薄弱的部位作了详细的概述,并给出了一系列提高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措施,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近年来,随着我国地震灾害的频繁发生,建筑抗震设计成为了我国建筑结构设计一个新的重要发展方向。但是由于实际操作经验缺乏经验,建筑抗震设计存在着一定的薄弱环节,是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建筑抗震的性能,以减轻地震灾害对建筑的破坏。 1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薄弱部位 1.1 从震害中找出结构薄弱部位 某次地震中,多层混凝土框架教学楼的倒塌,使我们对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根据地震现场的调查,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震害大致如下:6、7度区,底层柱上下端出现斜裂缝,并且柱头比柱脚更厉害。8、9度区,底层柱上下端保护层混凝土脱落,箍筋拉脱,柱心混凝土被压碎,纵筋压成灯笼状。二层柱端及底层梁端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在地震中倒塌的框架结构,估计也是底层柱上下端先出现斜裂缝,最后被折断的,只不过整个过程时间很短。不难判断:框架结构薄弱层在底层,底层柱是薄弱构件,底层柱的上下端是最薄弱的部位。震害同时表明:在底层柱中存在某些比较薄弱的柱,地震作用下,这些柱的柱端首先出现斜裂缝,最先形成塑

性铰,使整个结构内力重新分布,导致底层柱逐根被击破,引起连续倒塌。 1.2 从结构分析中确定结构薄弱部位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有其特性,与带有剪力墙的其他混凝土结构相比,框架结构侧向刚度小,变形能力强。对抗震有利的是吸收地震总能量少,不利的是抗侧力能力差。框架唯一的竖向构件——柱的侧向刚度比剪力墙的墙肢小得多,比梁板组成的楼层平面刚度也小很多。地震通过地层土晃动框架楼房,刚度大而且质量集中的各楼层就会前后左右来回移动,产生楼层水平地震剪力,这些力由梁传给柱。结构的整体变形主要是各楼层按一定的振型和周期往复侧移。柱本身刚度较小,其竖向变形被动地随各楼层。梁属于楼层的一部分,变形较小。框架的水平地震力和侧移变形主要来自梁板,而抗侧力和侧移主要靠柱。在结构分析中,若忽视板对梁刚度的影响是不现实的,尤其是一起现浇的梁板。相对于梁来说,柱是薄弱构件。因此,“强柱弱梁”便成为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 框架结构底层柱托起整栋楼房,除了承受整栋楼全部垂直力外,还要承受地震产生的水平力。结构分析显示:底层任何一根柱的轴力、剪力及弯矩都比上层柱大,底层柱比上层柱更容易被破坏。底层柱上下端弯矩最大,成为整个框架结构内力最大的部位,也就是最薄弱的部位。不难理解:为什么地震时,首先出现裂缝的总是底层柱上下端。各楼层抗剪承载力分析结果表明,底层抗剪承载力最小,验证了底层是抗震薄弱层。底层柱既是框架结构抗震的“中流砥柱”,又是薄弱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重点整理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卷首语 1、分析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共性问题,运用一般性原则,阐明公共建筑中带有普遍性和规律 性的问题。 2、学习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构思方法和必要的组合技巧。 3、公共建筑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 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等。 4、公共建筑的设计工作涉及到总体规划布局、功能关系分析、建筑空间组合、结构形式选 择等技术问题。 5、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分析题目、调查场地、总平设计、建筑设计、建筑成果表达。 6、` 7、建筑分类:按建筑风格、建筑组合方式、结构类型、使用功能(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工业建筑)或高度划分。 8、建筑设计原则:经济、安全、适用、美观。 9、公共建筑:面向社会、具备公共参与性或开放性特征的建筑类型。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1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1)、建筑是什么 ! ——建筑是为了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利用物质技术,按照科学法则和审美要求,通过对空间的塑造,组织与完善所形成的物质环境。 2)、创造室外空间环境时,应考虑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的问题。 内在: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经济及美观的问题; 外在: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 3)、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 a、开敞的空间场所(集散广场) 在共公建筑中,因为人流比较集中而要求空阔的场所,形成一定规模的集散广场,需要各种流线的通行能力和空间构图的需要来确定其规模和布局形式。 因为这类广场对城市面貌影响较大,同时在艺术处理上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广场的空间尺度和立体构成等构图的问题,为人们观赏建筑景观,提供良好的位置与角度。 ; 有些公共建筑,因为城市规划的要求,安排在道路的交叉路口。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主体建筑出路口与转角处人流的干扰,常将建筑后退,形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这样处理有利于道路交叉口处的空间处理。 b、活动场地 与室内空间的联系密切,应靠近主题建筑主要部位 c、停车场所 停车场位置,一般要设置在方便易找的地方,如主体建筑物的一侧或后侧,但不应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整性和艺术性为原则。

(完整版)建筑设计原理试题与答案

建筑设计原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共20分) 1.方案阶段的建筑剖面,可包括以下内容() A.建筑的剖切与投影部分、设计绝对标高、环境和配景、电梯井剖面; B.建筑轴线、设计标高、高度尺寸、室外地坪; C.设计标高、环境和配景、楼梯剖面、文字标注; D.绘图比例、高度尺寸、建筑轴线、建筑阴影。 2.在面积定额指标中.所谓户均使用面积是指() A.有效总面积与总户数之比 B.建筑总面积与总户数之比 C.居住总面积与总户数之比 D.使用总面积与总户数之比 3.建筑艺术区别于其它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刻等)的重要标志在于 ( ) A、建筑艺术作品一般比较大 B、建筑有使用功能的要求 C、造价较高 D、有内部空间 4.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其中()属于居住建筑。 A. 托儿所 B. 宾馆 C. 公 寓 D. 疗养院 5. 平面利用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100%,其中使用面积是指除结构面积之外的() A. 所有使用房间净面积之和 B. 所有使用房间与辅助房间净面积之和 C. 所有房间面积与交通面积之和 6.考虑建筑的防火及安全疏散,可采用的楼电梯类型有() A.双跑梯剪刀梯、螺旋楼梯、自动扶梯; B.悬臂梯、双跑梯、弧形楼梯、剪刀梯; C.防烟楼梯、封闭楼梯、消防电梯、螺旋梯; D.剪刀梯、弧形楼梯、双跑梯、封闭楼梯。 7.建筑立面的重点处理常采用()手法。 A.对比 B.均衡 C. 统一 D.韵律

8. 民用建筑的主要楼梯一般布置在() A、建筑物次要入口附近 B、主要入口附近位置明显的部位 C、一定要在房屋的中间部位 D、一定要在房屋的端部 9. 通常房间内最小净高不宜低于( ) A.2.0m B.2.2m C.2.4m D.2.6m 10.建筑施工平面图上,建筑物外部尺寸的标注一般是() A.一道 B.二道 C.三道 D.四道 11. 大厅式组合一般适用于()建筑类型。 A.剧院、电影院、体育馆B.火车站、浴室 C.医院、中小学、办公楼 D.百货商店 12.以下门的类型组可用于建筑的安全疏散口。() A.旋转门、平开门、自动感应门、卷帘门; B.平开门、弹簧门、滑拉门、防火门; C.铝合金地弹门、平开门、防火门、隔音门; D. 铁拉门、防火门、平开门、弹簧门。 13. 建筑的构成三要素中()是建筑的目的,起着主导作用。 A. 建筑功能 B. 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 C. 建筑形象 D. 建筑的经济性 14.施工图的建筑立面包含以下内容() A.建筑轴线、设计标高、周边环境及绿化、风玫瑰; B.高度尺寸、建筑轴线、设计标高、门窗立面; C. 建筑阴影、门窗立面、室外踏步、高度尺寸; D.文字标注、设计标高、绘图比例、门前雕塑。 15.方案设计文件的内容应包括:() A.封面、设计说明、效果图、总平面图、建筑平面、立面和剖面、大样图。 B.封面、目录、设计说明、效果图、总平面图、建筑平面、立面和剖面、设计 概算。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大纲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大纲课程代码CV405 课程名称中文名:建筑结构抗震 英文名: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课程类别专业课修读类别专业必修 学分 2 学时32 开课学期第6学期 开课单位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砌体结构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郭继武, 建筑抗震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9787112050239. 2.(新西兰) T. 鲍雷, (美) M. J. N. 普里斯特利著, 钢筋混凝土和砌 体结构的抗震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ISBN: 9787112125005. 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实例,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1, ISBN: 7560824447. 4.Anil K. Chopra. 结构动力学理论及其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第三 版,2009,ISBN:9787302202189 一课程简介 《建筑结构抗震》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涉及到地震概念、场地影响、结构动力分析以及各类建筑抗震设计多学科交叉的重要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建筑抗震设计的发展历史以及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地位。能够掌握建筑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计算方法和设计要求,并具有把这些知识应用到一般工程抗震设计中的能力,为成为一名卓越结构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 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及比重如下: 序号毕业要求指标点毕业要求指标点具体内容支撑比重 1 毕业要求2. 2 基于所学的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 法,并结合文献查阅,能够针对复杂 土木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建模,并获 得有效结论,且能试图改进。 55% 2 毕业要求3.1 具有完成土木工程结构构件、节点和 单体的设计能力。 45%

最新最全《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考研)包含课堂笔记上课讲义

公共建筑的设计原理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1>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2>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3>公共建筑的造型问题。 <4>公共建筑的技术经济问题分析。 <5>空间组合的综合分析。 公共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场所。 公共建筑的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 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惨途,相互补充。 建筑师环境观: 1.给人们创造美好的环境, 2.注意优美的环境,应该反映出国家,城市,乡镇最突出和鲜明的标志, 3.公共建筑与环境艺术是指“生活环境“与视觉艺术”完美结合。 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 1.群体建筑 2.广场道路 3.绿化设施 4.雕塑壁画 5.建筑小品 6.灯光造型与夜间的光明艺术效果. 公共建筑总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1)环境中的空间与建筑. 2)环境中的空间与场所. 3)环境中的空间与绿化。 环境布局的最中目的: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工作,学习方面的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环境中的空间与建筑: <1>通过设计组合所形成的空间环境应体现出一定的设计意图与艺术构思. <2>环境中应体现的主体建筑为中心,附属建筑的周围环境共同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设计思想。 <3>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面的物质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 场所:1)活动场所2)停车场所3)集散场所 作用: 1)主要给人们进行活动,游戏,缓冲,休闲等作用 2)主要包括汽车,自行车,停车作用三种类型; 3)场所环境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还应该综合室内空间构图要求,安排一定的绿化,雕

建筑抗震设计原理题库答案

一、判断(共计22.5分,每题2.5分) 1、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 A. 正确 B. 错误 2、建筑场地类别主要是根据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厚度来确定的 A. 正确 B. 错误 3、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 A. 正确 B. 错误 4、对多层砌体房屋,楼层的纵向地震剪力皆可按各纵墙抗侧移刚度大小的比例 A. 正确 B. 错误 5、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只能适用于弹性体系 A.正确 B. 错误 6、地震作用下,绝对刚性结构的绝对加速度反应应趋于零 A. 正确 B.错误 7、多层砌体房屋应优先采用纵墙承重体系。 A. 正确 B. 错误 8、质量、刚度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结构,应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 A. 正确 B. 错误

9、在截面抗震验算时,其采用的承载力调整系数一般均小于1 A. 正确 B. 错误 二、单选(共计77.5分,每题2.5分) 10、框架—抗震墙结构布臵中,关于抗震墙的布臵,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A. 抗震墙在结构平面的布臵应对称均匀 B. 抗震墙应沿结构的纵横向设臵 C. 抗震墙宜于中线重合 D 抗震墙宜布臵在两端的外墙 11、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 A.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B.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C.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 D.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12、大量震害表明,多层房屋顶部突出屋面的电梯间、水箱等,它们的震害比下面主体结构严重。在地震工程中,把这种效应称为()。 A. 扭转效应 B.鞭端效应 C. 共振 D.主体结构破坏 13、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设计反应谱的具体表达是地震影响系数α曲线,其中当结构自振周期在0.1s~Tg之间时,反应谱曲线为() A. 水平直线 B. 斜直线 C. 抛物线 D. 指数曲线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题 选择题 1.民用建筑中最常见的剖面形式是(A )。 A、矩形 B、圆形 C、三角形 D、梯形 2.建筑立面的重点处理常采用(D )手法。 ①韵律②对比③统一④均衡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B )是住宅建筑采用的组合方式。 A、单一体型 B、单元组合体型 C、复杂体型 D、对称体型 4.纪念性建筑常采用(B )的尺度。 A、自然 B、夸张 C、亲切 D、相似 5.住宅建筑常采用(A )的尺度。 A、自然 B、夸张 C、亲切 D、相似 6.庭院建筑常采用(C )的尺度。 A、自然 B、夸张 C、亲切 D、相似 7 建筑立面常采用(C )反映建筑物真实大小。 ①门窗②细部③轮廓④质感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8.建筑物的使用部分是指(B )。 A、主要使用房间和交通联系部分 B、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 C、使用房间和交通联系部分 D、房间和楼梯、电梯等 9. 一般公共建筑中楼梯的数量不少于(B )个。 A、1 B、2 C、3 D、4 10.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D )。 A、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用途 B、建筑功能建筑形象建筑用途 C、建筑功能建筑规模建筑形象 D、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 11.建筑是指(C )的总称。 A、建筑物 B、构筑物 C、建筑物,构筑物 D、建造物,构造物 12.民用建筑按照层数可分为(D )。 ①单层建筑②低层建筑③高层建筑④多层建筑⑤超高层建筑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13.建筑物按照使用性质可分为(C )。 ①工业建筑②公共建筑③民用建筑④农业建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14.空间结构有(D )。 A、悬索结构, 薄壳结构, 网架结构 B、网架结构, 预应力结构, 悬索结构 C、 预应力结构, 悬索结构, 梁板结构D、薄壳结构, 网架结构, 预应力结构15.建筑构 成三要素中,(B )是建筑的目的,起着主导作用。 A、建筑技术条件 B、建筑功能 C、建筑形象 D、建筑经济 名词解释 1、公共建筑: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题库(有答案)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题库(有答案) 绪论 1. 如何理解“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并说明建筑空间与实体之间的关系。第一章填空1.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是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2.室外空间环境的形成,一般考虑....和。 3.《园冶》的作者是计成。选择 1.创造室外环境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内在的因素和外在因素。下列哪项属于外在因素。 A.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B.周围环境C.地段状况 D.城市规划 2.公共建筑前面往往后退一段距离,形成开敞的室外场地,其主要用途是 A.供人们观赏主体建筑之用B.用来疏散人流 C.供人们活动用 D.作停车场地 3.创造室外环境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内在的因素和外在因素。下列哪项属于内在因素。 A.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B.经济C.美观D.城市规划 4.作为优秀的建筑总体布局的例证和典范,被拿破仑誉

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是。 A.卢浮宫B.圣彼得大教堂 C.罗马图拉真广场 D.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问答题 1.简述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关系。 开敞场地(集散广场) 人流.车流流量大,交通组织复杂,如影剧院.体育场馆.铁路客运站等,艺术处理要求较高。 活动场地如体育馆.学校.幼儿园等需要设置运动场.球场.游戏场等,位置应靠近主体建筑的主要空间及出入口。 停车场地包括汽车停车场与自行车停车场。位置一般要求靠近出入口并防止影响建筑物的交通与景观,节约用地可以设置地下停车场。 其他场地如杂务院.锅炉房.厨房等。单独设置出入口,位置尽量隐蔽。 2.在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的组合问题上,值得借鉴的经验有那些?或如何组织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 1)从建筑群的使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在建筑群体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

浅谈日本建筑抗震技术

浅谈日本建筑抗震技术 摘要:日本每年发生有感地震约1000多次,其中6级以上的地震每年至少发生1次。频繁的地震灾害使日本的抗震技术快速发展、完善,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技术体系。本文将介绍日本建筑抗震技术体系的各个方面,希望能为同样是地震重灾国的我国,提供借鉴,引起更多研究者的思考。 关键词:耐震,减振,免震,强震观测,振动台 0引言 据我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1月3日4时20分,在智利中部发生7.1级地震。这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大地震。地震一直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日本是世界公认的地震重灾国,每年发生有感地震约1000多次,全球10%的地震均发生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其中6级以上的地震每年至少发生1次。[1]如图1、2所示。然而,频繁的地震灾害,却使日本的抗震技术快速发展、完善,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技术体系。自1998年至2007年,日本共发生震级为6.0以上的地震199次,约占全球同等规模地震总数961的20.7%左右,但由其导致的灾害死亡人数仅占世界的9%(中国却占约30%)。由此可见,日本抗震技术体系的先进与完善。 图1 全球地震分布图2 日本周边发生过的地震 1.日本的地理概况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端,陆地面积377880平方公里。由于日本列岛正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按照地质板块学说,太平洋板块比较薄,密度比较大,而位置相对低一些。当太平洋板块向西呈水平移动时,它就会俯冲到相邻的亚欧板块之下。于是,当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两大板块交界处的岩层便出现变形、断裂等运动,从而产生火山爆发、地震等。 2.日本建筑抗震发展历史 由于日本地震多发,很早日本就对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早在一百多年前,1891年浓尾大地震砖结构建筑被毁严重时,就开始探讨采取什么措施,来抵御地震破坏。 20世纪初,日本学者大森房吉提出近似分析地震动影响的静力计算法。日本从美国引进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后,不久,日本的钢结构建筑创始人、东京大学教授佐野利器于1914年发表了《家屋抗震结构论》。首先提出了“抗震结构”的概念,并创造性提出了用“静态”的水平力,代替“动态”的地震力的“度震法”,来进行建筑结构的抗震计算,为现代结构抗震的计算奠定了基础。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三版)习题解答1-5章

第一章的习题答案 1.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强弱程度(即所释放能量的大小)的指标。地震烈 度是衡量一次地震时某地区地面震动强弱程度的尺度。震级大时,烈度就高;但某地区地震烈度同时还受震中距和地质条件的影响。 2.参见教材第10面。 3.大烈度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小烈度地震发生概率较高,可根据地震烈度 的超越概率确定小、中、大烈度地震;由统计关系:小震烈度=基本烈度-1.55度;大震烈度=基本烈度+1.00度。 4.概念设计为结构抗震设计提出应注意的基本原则,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抗震计算为结构或构件达到抗震目的提供具体数据和要求;构造措施从结构的整体性、锚固连接等方面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以及弥补部分情况无法进行正确、简洁计算的缺陷。 5.结构延性好意味可容许结构产生一定的弹塑性变形,通过结构一定程度 的弹塑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从而减小截面尺寸,降低造价;同时可避免产生结构的倒塌。 第二章的习题答案 1.地震波中与土层固有周期相一致或相近的波传至地面时,其振幅被放 大;与土层固有周期相差较大的波传至地面时,其振幅被衰减甚至完全过滤掉了。因此土层固有周期与地震动的卓越周期相近, 2.考虑材料的动力下的承载力大于静力下的承载力;材料在地震下地基承 载力的安全储备可低于一般情况下的安全储备,因此地基的抗震承载力高于静力承载力。 3.土层的地质年代;土体中的粘粒含量;地下水位;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 地震的烈度和作用时间。 4.a 中软场地上的建筑物抗震性能比中硬场地上的建筑物抗震性能要差 (建筑物条件均同)。 b. 粉土中粘粒含量百分率愈大,则愈容易液化. c.液化指数越小,地震时地面喷水冒砂现象越轻微。 d.地基的抗震承载力为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

结构抗震设计原理复习思考题答案

地震按其成因分为哪几种类型按其震源的深浅又分为哪几种类型答: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爆炸地震、诱发地震。 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什么是地震波地震波包含了哪几种波各种地震波各自的传播特点是什么,对地面和建筑物的影响如何 答:地震引起的振动以弹性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波动能),这就是地震波。它包括体波和面波。特点:体波中,纵波周期短,振幅小,速度快,产生颠簸,可以在固体液体中传播。横波周期长,振幅大,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产生摇晃。 面波振幅大,周期长,只能在地表附近传播,能量大,破坏大,产生颠簸摇晃。故面波的危害最大。 什么是震级什么是烈度、基本烈度和抗震设防烈度三种烈度如何确定 答:震级是表征一次地震大小或强弱的等级,是地震释放能量多少的尺度。 烈度:表示某一地点地面震动的强烈程度或者说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确定方法:当设计基准期为五十年时,50年内众值烈度的超越概率为%,这就是第一水准的烈度。

基本烈度: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确定方法:一般情况下,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 的地震烈度,为第二水准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确定方法:一般情况下,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 的地震烈度。确定方法:它所产生的烈度在50年内的超越概率为2%,作为第三水准烈度。 基本烈度与众值烈度相差度,基本烈度与罕遇烈度相差1度。 简述众值烈度、基本烈度和罕遇烈度的划分及其关系。 答:当设计基准期为五十年时,50年内众值烈度的超越概率为%,这就是第一水准的烈度。一般情况下,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 的地震烈度,为第二水准烈度。烈度在50年内的超越概率为2%,作为第三水准烈度。基本烈度与众值烈度相差度,基本烈度与罕遇烈度相差1度。 何谓“抗震概念设计” “抗震概念设计”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答:定义:抗震概念设计是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的过程。内容:1、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建筑场地避开不利和危险地段。2、合理进行建筑平立面布置(规则、对称、均匀)。3、选择合理结构体系包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面的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 6. 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 ① 开敞的空间场所(集散广场) ②活动场地③停车场所④服务性院落 7. 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的关系: 空间是主要的,环境应与与空间相结合,其最终目的通过考虑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组合做到两 者相互依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满足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及精神方面的需要。 8. 公共建筑出入口及区间道路设置举例并说明其处理手法: 一般公共建筑总平面的出入口应安排在所临的干道上,并与主体建筑出入口有比较方便的联系; 有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并不与干道相临,这时要考虑出入口与附近的干道有比较方便的联系, 给人流活动创造通畅的条件;还有一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面临几个方面的干道,这就需要对 人流的主要来向进行分析,把地段的出入口放在人流较多的部位上,而其他方向应根据需要设置 次要的出入口。 9. 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 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创造环境. 10. 室外空间的构成,主要依赖于建筑和建筑群体组合 11. 室外空间环境组合的三个基本经验和看法: ① 从建筑群的使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 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② 在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 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空间环境。 ③ 运用绿化、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空间环境的艺趣,以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 间环境效果。 本章其他重点: ① 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平面图及其各种对比效果分析 ② 塘沽火车站总体布局分析 ③ 和平宾馆总体布局分析 ④ 北京故宫总体布局图及其艺术处理上的三大高潮 ⑤ 加拿大多伦多市政厅的总体布局分析 ⑥ 巴西巴西利亚三权广场市政中心总体布局分析 1. 公共建筑的类型: 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 建筑,纪念建筑。 2. 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 相互联系,相互延伸, 3. 创造室外空间环境考虑两方面问题: 内在因素:建筑本 身的功能、经济以及美观问题 外在因素:城市规划、周围 环境、地段状况等 4. 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 ①群体建筑②广场道路③绿化设施④雕塑壁画 5. 环境布局的最终目的: 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 相互惨途,相互补充。 ⑤建筑小品⑥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高起专)

河南工程学院 2017年秋《建筑结构抗震》期末试题 批次专业:2016年春季-建筑工程技术(高起专)课程:建筑结构抗震 设计(高起专)总时长:180分钟 1. ( 单选题 ) 下列哪种不属于地震波的传播方式()(本题 2.5分) A、P波 B、S波 C、L波 D、M波 学生答案: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0 2. ( 单选题 ) 罕遇烈度50年的超越概率为(本题2.5分) A、2-3% B、20% C、10% D、5% 学生答案: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0 3. ( 单选题 ) 震级相差一级,能量就要相差()倍之多(本题2.5分) A、 2 B、10 C、32 D、100 学生答案: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0 4. ( 单选题 ) 下面哪个不属于影响土的液化的因素?()(本题2.5分) A、土中黏粒含量 B、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深度 C、土的密实程度 D、地震烈度和震级 学生答案: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0 5. ( 单选题 ) 抗震设计原则不包括:()(本题2.5分)

A、小震不坏 B、中震可修 C、大震不倒 D、强震不倒 学生答案: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0 6. ( 单选题 ) 框架结构中布置填充墙后,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将(本题2.5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说不清 学生答案: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0 7. ( 单选题 ) 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等级应根据那些因素查表确定()(本题2.5分) A、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层数 B、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

C、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层数 D、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高度 学生答案: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0 8. ( 单选题 ) 下列哪项不属于地震动的三要素(本题2.5分) A、震幅 B、震级 C、频谱 D、持时 学生答案: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0 9. ( 单选题 ) 体波可以在地球内部和外部传播。()(本题2.5分) A、 B、 学生答案: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0 10. ( 单选题 )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可以先浇柱,后砌墙。()(本题2.5分)

地大《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在线作业二17春

地大《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在线作业二17春 一、单选题 1、A 2、A 3、B 4、B 5、C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80 分。)V 1. 以下关于多层砌体房屋抗震缝设置的叙述,何项是正确的?() A. 抗震缝两侧应布置墙体; B. 抗震缝应使房屋以屋盖、墙体、楼盖到基础全部断开; C. 抗震缝宽度应大于沉降缝宽度; D. 抗震缝宽度应符合沉降缝宽度的要求 正确答案:A 2. 关于地震的震级,下列说法哪种是不正确的()。 A. 震级是指地震时,某点地面震动的强烈程度 B. 地震的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大小的等级 C. 地震的震级与地震时某规定地点地面最大水平位移有关 D. 震级相差1级,地震释放能量要相差32倍 正确答案:A 3. 根据大量资料分析,我国在设计基准期50年内()的超越概率为10%。 A. 多遇烈度 B. 基本烈度 C. 罕遇烈度 D. 众值烈度 正确答案:B 4. 在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防的设计时,根据以往地震灾害的经验和科学研究的成果首先进行( )设计。 A. 极限 B. 概念 C. 构造 D. 估算 正确答案:B 5. 为提高框架柱端部和梁柱结点在地震时的延性,柱端箍筋加密区长度应取()。 A. 不小于1500mm和柱截面长边尺寸 B. 不小于柱长边尺寸、柱净高的1/6和1000mm的最小值 C. 不小于柱长边尺寸、柱净高的1/6和500mm的最大值 D. 对所有框架的角柱应沿柱全高加密箍筋 正确答案:C 6. 某丙类建筑所在场地为Ⅰ类,设防烈度为6度,其抗震构造措施应按何项要求处理?( ) A. 7度 B. 5度 C. 6度 D. 处于不利地段时,7度 正确答案:C 7. 在城市规划中,当城市处于( )的地震区内时,城市建设要考虑防震措施。 A. 六度及六度以上

(完整版)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整理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 (2)地震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按一次地震本身强弱程度而定的等级; (3)地震烈度:表示地震时一定地点地面振动强弱程度的尺度; (4)震中:震源在地表的投影; (5)震中距: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 (6)震源:发生地震的地方; (7)震源深度:震源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8)极震区:震中附近的地面振动最剧烈,也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 (9)等震线:地面上破坏程度相同或相近的点连成的曲线; (10)建筑场地:建造建筑物的地方,大体相当于一个厂区、居民小区或自然村; (11)沙土液化: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砂土和粉土在地震时有变密的趋势,使孔隙水的压 力急剧上升,造成土颗粒局部或全部将处于悬浮状态,形成了犹如“液化”的现象,即称为 场地土达到液化状态; (12)结构的地震反应:地震引起的结构运动; (13)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瞬时内力、应力应变、位移变形及运动加速 度、速度等;(14)地震系数: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 (15)动力系数:单质点体系最大绝对加速度与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的比值; (16)地震影响系数:地震系数与动力系数的乘积; (17)振型分解法:以结构的各阶振型为广义坐标分别求出对应的结构地震反应,然后将对应 于各阶振型的结构反应相组合,以确定结构地震内力和变形的方法,又称振型叠加法; (18)基本烈度:在设计基准期(我国取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19)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权限批准的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20)罕遇烈度:50年期限内相应的超越概率2%~3%,即大震烈度的地震。 (21)设防烈度 (22)多道抗震防线:一个抗震结构体系,有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 结构构件连接起来协同作用; (24)鞭梢效应; (25)楼层屈服强度系数; (26)重力荷载代表值:建筑抗震设计用的重力性质的荷载,为结构构件的永久荷载(包括自 重)标准值和各种竖向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 (27)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单质点时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多质点时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的85%; (28)轴压比:名义轴向应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之比; (29)强柱弱梁:使框架结构塑性铰出现在梁端的设计要求;(30)非结构部件:指在结构分析 中不考虑承受重力荷载以及风、地震等侧向力的部件 二、简答题 1.抗震设防的目标是什么?实现此目标的设计方法是什么? 答:目标是对建筑结构应具有的抗震安全性能的总要求。我国《抗震规范》提出了三水准的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习题集参考答案#(精选.)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习题集 一.填空题 1.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和()四种类型。 2.地震按地震序列可划分为()、()和()。 3.地震按震源深浅不同可分为()、()、()。 4.地震波可分为()和()。 5.体波包括()和()。 6.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的传播速度()。 7.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为主。 8.地震强度通常用()和()等反映。 9.震级相差一级,能量就要相差()倍之多。 10.一般来说,离震中愈近,地震影响愈(),地震烈度愈()。 11.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应根据其所在地的()和()来确定。 12.设计地震分组共分()组,用以体现()和()的影响。 13.抗震设防的依据是()。 14.关于构造地震的成因主要有()和()。 15.地震现象表明,纵波使建筑物产生(),剪切波使建筑物产生(),而面波使建筑物既产生()又产生()。 16.面波分为()和()。 17.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将建筑分为()、()、()、()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18.《规范》按场地上建筑物的震害轻重程度把建筑场地划分为对建筑抗震()、()和()的地段。 19.我国《抗震规范》指出建筑场地类别应根据()和()划分为四类。 20.饱和砂土液化的判别分分为两步进行,即()和()。 21.可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有()、()和()。 22.场地液化的危害程度通过()来反映。 23.场地的液化等级根据()来划分。 24.桩基的抗震验算包括()和()两大类。 25.目前,工程中求解结构地震反应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即()和()。 26.工程中求解自振频率和振型的近似方法有()、()、()、()。 27.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引起扭转的原因主要有()和()两个。 28.建筑结构抗震验算包括()和()。 29.结构的变形验算包括()和()。 30.一幢房屋的动力性能基本上取决于它的()和()。 31.结构延性和耗能的大小,决定于构件的()及其()。 32.()是保证结构各部件在地震作用下协调工作的必要条件。 33.选择结构体系,要考虑()和()的关系。 34.选择结构体系时,要注意选择合理的()及()。 35.地震区的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等设计原则。 36.在工程手算方法中,常采用()和()进行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的分析。 37.竖向荷载下框架内力近似计算可采用()和()。 38.影响梁截面延性的主要因素有()、()、()、()、()和()等。 39.影响框架柱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