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复习辨析题大全

2016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复习辨析题大全

2016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复习辨析题大全
2016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复习辨析题大全

1、金文也叫钟鼎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

错误:

理由:(1)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是甲骨文。

(2)相对于甲骨文,金文出现稍晚。

2、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进一步削弱了中央集权。

错误:

理由:(1)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了诸侯王国的力量。

(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从王国中分割出来的许多小侯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3、张仲景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运用。

错误:

理由:(1)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是医学家扁鹊总结出来的。

(2)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对中医治疗有突出贡献,被后世尊为“医圣”。

4、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都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著名战役。

错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都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著名战役

理由:(1)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都是发生在东汉末年。

(2)三国局面形成于220—222年。(三国局面正式形成于赤壁之战后的229那年)5、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与开放的朝代,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和文成公主入藏这些历史事件体现了唐政府开放的对外政策。

错误:文成公主入藏

理由:(1)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这些历史事件体现了唐政府开放的对外政策。

(2)文成公主入藏体现唐政府开明的民族政策。

6、辽、西夏曾经与南宋并立。

错误:辽与南宋并立。

理由:(1)辽与北宋并立过。

(2)与南宋并立的是金、西夏。

7、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结束蒙古族的分裂状态,设立驻藏大臣,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错误:结束蒙古族的分裂状态。

理由:(1)结束蒙古族分裂状态的是成吉思汗(铁木真)。

(2)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了全国。

错误:设立驻藏大臣。

理由:(1)设驻藏大臣发生在清雍正帝时期。

(2)元朝设置宣政院,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8、我们今天看到的故宫,又叫京城,就是明朝永乐年间,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而成的。错误:故宫又叫京城。

理由:(1)我们今天看到的故宫又叫紫禁城。

(2)明朝修建而成的北京城又叫京城,由京城、皇城、宫城三大部分组成。

9、启蒙思想家魏源的译著《海国图志》把西方的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推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

错误:启蒙思想家魏源的译著《海国图志》

理由:(1)严复的译著《天演论》推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

(2)魏源的《海国图志》介绍了西方各国的一些情况,为洋务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

10、1935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错误:红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理由:(1) 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2)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的是陕北吴起镇。

11、1947年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全面内战爆发。

错误:全面内战爆发。

理由:(1)1947年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2) 1946年夏,蒋介石向中原解放区发起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1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错误:《共同纲领》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理由:(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2)1954年的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3、1950-1952年,我国政府进行了土地改革运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错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理由:(1) 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 1978年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周恩来与印度、缅甸总理共同倡导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错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理由:(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与印度、缅甸总理共同倡导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我果奉行的外交政策。

15、《拿破仑法典》是迄今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错误:《拿破仑法典》是迄今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理由:(1)《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第一部(最早的一部)民法典。

16、文艺复兴的先驱是意大利的莎士比亚。

错误:文艺复兴的先驱是意大利的莎士比亚

理由:(1)文艺复兴的先驱是意大利的但丁。

(2)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

17、19世纪六十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目的是挽救民族危机,富国强兵。

错误:俄国农奴制改革目的是挽救民族危机,富国强兵

理由:(1)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富国强兵。

(2)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富国强兵。

18、在巴黎和会上,战胜国与德国签订了《九国公约》,规定德国发动承担战争的责任。

错误:在巴黎和会上签订了《九国公约》

理由:(1)巴黎和会上,战胜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2)华盛顿会议上,列强签订了《九国公约》。

19、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成立,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错误: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理由:(1)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巴黎公社。

(2)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成立标志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20、二战期间,联合国为消灭法西斯发挥了重大作用。

错误:联合国为消灭法西斯发挥了重大作用

理由:(1)在二战期间,国家反法西斯联盟为消灭法西斯发挥了重大作用。

(2)二战后成立联合国。(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10月24日)

21、二战中的许多经典战役对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如莫斯科保卫战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错误:莫斯科保卫战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

理由:(1)苏德战场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

(2)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22、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的形成。

错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的形成。

理由:(1)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苏“冷战”正式展开的重要标志。

(2)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的形成。

2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错误: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理由:(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建立的开始。

24、汉武帝推行“焚书坑儒”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错误:汉武帝推行“焚书坑儒”政策。

理由:(1)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推行“焚书坑儒”的是秦朝的秦始皇。

25、1905年11月,周恩来在《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错误:周恩来

理由:(1)孙中山建立了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

(2)周恩来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卓越领导人。

26、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凡尔赛体系”建立起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东亚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

错误:东亚

理由:(1)凡尔赛体系确立的是列强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

(2)华盛顿体系确立的是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27、张红学了春秋战国史后写道:春秋时,有人在野外行走,带着司南辨别方向。

错误:司南

理由:(1)秋时期人们是靠北斗七星来辨识方向。

(2)司南发明于战国时期。

28、《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它的作者司马光,鲁迅先生称它是“史家之绝唱”。错误:它的作者是司马光。

理由:(1)《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

(2)司马光著有《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29、苏联解体,标志着以美苏两极对峙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宣告结束。

错误:标志着以美苏两极对峙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宣告结束

理由:(1)苏联解体,标志着以美苏两极对峙的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宣告结束。

(2)二战爆发标志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宣告结束。

30、秋收起义后,确定了“城市中心暴动,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开辟了以井冈山为代表的无数农村革命根据地。

错误:确定了“城市中心暴动,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理由:(1)秋收起义后,确定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城市中心暴动是苏俄的革命道路。

31、我们经常和“1、2、3….”这些阿拉伯数字打交道,它当然是阿拉伯人创造的。

错误:它当然是阿拉伯人创造的。

理由:(1)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创造的。

(2)阿拉伯人是阿拉伯数字的传播者。

32、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名著《神曲》猛烈抨击天主教会,主张建立自由、平等的王国,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错误:主张建立自由、平等的王国,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理由:(1)

(2)

33、1941年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在欧洲战场的第一次失败,打破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错误: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在欧洲战场的第一次失败,打破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理由:(1)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的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2)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

34、一位西班牙商人来到英国,拜会了文艺复兴的先驱者莎士比亚。

错误:文艺复兴的先驱者莎士比亚。

理由:(1)文艺复兴的先驱是但丁。

(2)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

35、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夕,英国使用蒸汽轮船运载大量的茶叶等商品到北美销售。

错误:英国使用蒸汽轮船运载大量的茶叶等商品到北美销售。

理由:(1)美国独立战争前夕,英国使用帆船运载大量茶叶等商品到北美销售。

(2)蒸汽轮船是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于1807年。

36、1794年雾月政变标志法国大革命结束。

错误:1794年雾月政变标志法国大革命结束。

理由:(1) 1794年是热月政变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结束。

(2) 1799年雾月政变标志着拿破仑登上法国的政治舞台。

37、1938年苏联允许本国资本家经营部分中小企业。

理由:(1)允许本国资本家经营部分中小企业是在新经济政策时期。

(2) 1938年苏联是斯大林模式,实行高度计划经济。

3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罗伯斯庇尔率领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

错误:

理由:(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率领议会军打败国王军队的是克伦威尔。

(2)罗伯斯庇尔是法国大革命雅各宾派的领导人。

39、传说中的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真实的历史。

错误:传说是真实的历史。

理由:(1)传说还有夸张或神话的成分,其中也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所以不能全部信以为真。

(2)只有被考古证实者,才是真实的历史。

40、禹破坏了禅让制,开始了王位世袭制。

错误:禹破坏了禅让制

理由:(1)破坏禅让制的是禹的儿子启,他继承父位,不再由选举产生而自袭为国王。

(2)

41、西周实行分封制,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错误: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理由:(1)西周的分封制受封的是周天子的亲属、功臣,与废除特权无关。

(2)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一项措施。

42、公元前215年的某一天,咸阳城内的一家小酒店门上挂了一个正楷大字“酒”。

错误:正楷大字

理由:(1)秦朝统一文字以后的字体是小篆。

(2)正楷是秦朝以后才出现的。

43、公元前215年的某一天,一位来自原齐国辖地的商人,拿出了刀形币向店主买了一壶酒。错误:刀形币

理由:(1)公元前215年是秦朝统一以后,秦朝统一货币使用的是圆形方孔钱。

(2)刀形币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使用的货币。

44、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经济发展较快,主要得益江南地区优越的

自然条件。

错误:主要得益江南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

理由:(1)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主要得益于北方农民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2)优越的自然条件只是江南地区经济较快发展的重要条件。

45、东晋南朝时,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为南方经济发展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我国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错误:我国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理由:(1)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仅处于开发初期,我国经济重心仍在北方。

(2)我国经济重心实现南移是在宋元时期。

46、唐朝贞观年间,家住余杭的书生王某乘船经过大运河的永济渠来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错误:永济渠

理由:(1)余杭到长安要通过的运河河段是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2)永济渠是从洛阳通往涿郡的。

47、唐朝贞观年间,书生王某来到长安参加殿试。

错误:殿试

理由:(1)殿试是在武则天统治时期设立的。

(2)唐朝贞观时期,科举考试主要是进士科。

48、唐朝时期,一位阿拉伯商人来到广州购买了一本活字印刷的《史记》。

错误:活字印刷

理由:(1)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昇发明的。

(2)唐朝时期只有雕版印刷术。

49、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

错误: C错误。

理由:(1) 1125年金灭辽。

(2) 1127年金灭北宋,同年南宋建立。

错误:C图地理位置也不对。

理由:辽的疆域是在东北方向。位于西北方向的是西夏。

50、明朝后期,书生李某从泉州到都城南京参加科举考试。

错误:南京

理由:(1)南京是明朝早期的都城。

(2)明朝后期的都城是北京。

51、明朝书生李某去参加科举考试,随身带了唐诗宋词和《史记》。

错误:唐诗宋词和《史记》

理由:(1)明朝科举考试的内容是四书五经。

(2)唐朝进士科考试才加试经史和诗赋。

52、明朝时期,福建老百姓可以亲眼目睹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伟大壮举。

错误:郑成功收复台湾

理由:(1)郑成功收复台湾发生在清朝初期。

(2)明朝时期,福建老百姓可以亲眼目睹戚继光抗倭的伟大壮举。

53、明末清初,泉州人大量移居东南亚的唯一原因是抗清斗争失败,逃避政治迫害。

错误:明末清初,泉州人大量移居东南亚的唯一原因是抗清斗争失败,逃避政治迫害。理由:(1)抗清斗争失败,逃避政治迫害只是明末清初泉州人大量移居东南亚的主要原因之一。

(2)当时移居东南亚还有其他许多原因,比如泉州山多田少,以海为田等。

54、司马迁看了印刷精美的《伤寒杂病论》。

错误:印刷精美

理由:(1)唐朝才发明雕版印刷术,西汉的司马迁不可能看到印刷精美的书。

(2)西汉的司马迁只能看到竹简或帛书。

错误:司马迁看到《伤寒杂病论》。

理由:(1)《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的医学著作。

(2)西汉中期的司马迁可看的医学著作是《黄帝内经》。

55、司马迁把张仲景的事迹写入《史记》。

错误:司马迁把张仲景的事迹写入《史记》。

理由:(1)《史记》记载的是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2)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

56、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应用到航海上,其主要原因是宋朝统治者的大力宣传、鼓励推广。

错误:其主要原因是宋朝统治者的大力宣传、鼓励推广。

理由:(1)指南针很快就应用到航海上主要是宋代海外贸易发展扩大的需要。

(2)宋朝统治者的大力宣传、鼓励推广只是指南针被很快应用到航海上的重要原因。

57、王小明撰写的历史小论文的关键词:3世纪、波斯、崇尚光明、晋江草庵。他研究的是道教在泉州的历史。

错误:他研究的是道教在泉州的历史。

理由:(1)从历史小论文的关键词可以推出他研究的是摩尼教在泉州的有关历史。

(2)道教在泉州的小论文的关键词是:兴于西晋、盛于宋代、老君岩。

58、你若上网搜索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公司的历史,键入的关键词应是:洋务运动、张之洞。错误:张之洞

理由:(1)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公司的创办人是李鸿章。

(2)张之洞创办的是中国第一家近代化钢铁工业——汉阳铁厂。

59、1924-1927年的国民革命运动,直接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错误:直接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理由:(1)国民革命直接打击的目标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股军阀势力。

(2)国共合作打击日本侵略是在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后。

60、有一部电视剧,讲述的是新四军的有关故事。小王:这部电视剧所介绍的新四军是什么时期的历史?小李:你不知道啊,介绍的是长征途中的历史。

错误:长征途中

理由:(1)抗日战争时期才有新四军的称号。

(2)长征途中,共产党的军队称为红军。

61、1945年8月,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到重庆与国民党谈判的主要目的是尽一切可能争取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错误:主要目的是尽一切可能争取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理由:(1)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争取国内和平,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2)争取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只是目的之一。

62、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错误:台儿庄战役

理由:(1)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2)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63、1940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为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做出了贡献。

错误:为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做出了贡献。

理由:(1) 1940年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是为抗日战争的民族工业做出了贡献。

(2)解放战争时期是在1945年8月——1949年9月。

64、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错误:新中国诞生,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由:(1)新中国诞生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

(2)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5、1953年春天,小王看到武汉农村正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

理由:(1)人民公社运动是1958年兴起的。

(2) 1953年掀起的是农业合作化运动。

66、1953年春天,小王从报纸上了解到上海各界群众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集会盛况。错误: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集会盛况。

理由:(1) 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才开始。

(2)社会主义改造胜利是在1956年底。

67、最早搞家庭联产承包的是福建、广东两省。

错误:福建、广东两省

理由:(1)福建、广东两省是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

(2)最早搞家庭联产承包的是安徽、四川省。

68、福建的泉州是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错误:泉州是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

理由:(1)泉州是闽南三角区中的经济开放区。

(2)福建只有厦门才是经济特区。

70、1975年,许多美国人来到中国旅游,万里长城、故宫等名胜古迹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错误: 1975年,许多美国人来到中国旅游。

理由:(1)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1975年中美尚未建交。

(2)外国人到中国旅游是在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

71、公元前5世纪后,一位威尼斯商人来到希腊最著名的城邦雅典经商,参加了雅典公民大会。

错误:威尼斯商人参加雅典公民大会。

理由:(1)公元前5世纪后,雅典成年男性公民才能参加公民大会。

(2)威尼斯商人是外邦人,被排除在雅典民主政治之外。

72、公元7世纪中期的“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错误:日本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理由:(1)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2)使日本有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改革是明治维新。

73、中古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核心是骑士制度。

错误:骑士制度

理由:(1)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君封臣制。

(2)骑士是西欧封君封臣制的产物。

74、西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人灭亡后,西方的古典文明就此毁灭,逐渐取而代之的是西方的基督教文明。

错误:奥斯曼土耳其人

理由:(1)灭亡西罗马帝国的是日耳曼人。

(2)奥斯曼土耳其人是灭亡东罗马帝国。

75、中古欧洲社会,罗马皇帝成为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政权凌驾于一切之上。

错误:罗马皇帝成为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政权凌驾于一切之上。理由:(1)罗马天主教廷和教皇成为中古西欧的精神领袖。

(2)罗马皇帝等世俗政权处于服从的地位。

76、阿拉伯人把自己创造的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的计数法即“阿拉伯数字”传入欧洲。错误:阿拉伯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

理由:(1)创造阿拉伯数字的是古印度人。

(2)阿拉伯人将阿拉伯数字传入欧洲,是传播者。

77、阿拉伯人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给中国带来了基督教。

错误:基督教。

理由:(1)阿拉伯人都信仰伊斯兰教,给中国带来的是伊斯兰教。

(2)基督教是中古时期欧洲人的宗教。

78、三大改造中的农业生产合作化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错误:农业生产合作化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理由:(1)废除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是土地改革。

(2)三大改造中的农业合作化废除的是农民的土地私有制。

79、一位西班牙商人来到剧院里欣赏但丁的杰作《哈姆雷特》。

错误:《哈姆雷特》

理由:(1)但丁的杰作是《神曲》。

(2)《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

80、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

错误:《人权宣言》

理由:(1)《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

(2)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是《权利法案》。

81、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共和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错误:共和制

理由:(1)《权利法案》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2)确立了共和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的是法国。

82、巴黎公社失败后,公社委员比埃尔狄盖特以满腔热情写下《马赛曲》歌词。

错误:比埃尔狄盖特

理由:(1)比埃尔·狄盖特是《英特耐雄纳尔》即《国际歌》的谱曲者。

(2)《国际歌》的词作者是欧仁·鲍狄埃。

错误:《马赛曲》

理由:(1)《马赛曲》产生于法国大革命,后来被定为法国国歌。

(2)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是《国际歌》。

83、19世纪后期,生活在美国中部的约翰,听说农奴制改革后的日本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错误:听说农奴制改革后的日本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

理由:(1)日本19世纪后期的改革是明治维新。

(2) 19世纪后期的农奴制发生在俄国。

84、1883年约翰来到日本东京,当他走下飞机坐上汽车的时候,深深感到世界各地间联系的密切。

错误:当他走下飞机坐上汽车的时候

理由:(1) 1883年约翰来到东京应该乘火车、汽船才能到达日本。

(2)汽车最早发明于1885年,飞机最早发明于1903年。

85、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是一部表现阶级对立,社会意义深刻的社会问题小说,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错误:《战争与和平》是社会问题小说。

理由:(1)社会问题小说应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

(2)《战争与和平》是史诗性长篇小说。

86、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取得了胜利。

错误:俄国十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取得了胜利。

理由:(1)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沙皇专制政府被二月革命所推翻。

87、1917年,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诞生。

错误:苏联

理由:(1)苏联建于1922年。

(2) 1917年十月革命后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苏俄。

88、苏俄(联)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错误: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

理由:(1)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规定。

(2)新经济政策规定农民可以自由支配交给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

89、“一战”后,美、日两国为了协调其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冲突,在美国的倡议下,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使中国又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

错误: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理由:(1)《凡尔赛和约》是一战后巴黎和会签订的对德和约。

(2)一战后使中国又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局面的条约是《九国公约》。90、列宁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共同点都是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错误:列宁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共同点都是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理由:(1)列宁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共同点是都做到了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2)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91、第二次科技革命期间,轮船、火车、汽车和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创制,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错误:第二次科技革命创制了轮船、火车。

理由:(1)轮船、火车创制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

(2)第二次科技革命期间创制的是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

92、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许多国家走向了联合,形成了国际联盟。

错误:国际联盟。

理由:(1)反法西斯力量团结协作的组织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2)国际联盟是一战以前成立的人类社会第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国际组织,实际上是被英法两国操纵的帝国主义国际组织。

93、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召开华盛顿会议,确定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成立联合国和承诺对日作战。

错误: 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召开华盛顿会议

理由:(1) 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召开的是雅尔塔会议。

(2)华盛顿会议是一战后美国倡议召开的帝国主义建立远东、太平洋地区统治秩序的会议。

94、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的外交政策努力地协调一致,对外“用一个声音说话”。

错误:北美自由贸易区

理由:(1)各成员国的外交政策努力协调一致,对外“用一个声音说话”的是欧盟。

(2)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区域性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组成。

95、“八一九事件”标志两极格局和“冷战”的结束。

错误:“八一九事件”标志两极格局和“冷战”的结束。

理由:(1)“八一九事件”加速苏联的解体。

(2)两极格局结束和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96、第二次科技革命期间,电话、电报、电影、电视机、传真机、移动通信、互联网等信息传递工具的发明,不仅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而且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

错误:第二次科技革命期间发明电视机、传真机、移动通信、互联网等信息传递工具的发明理由:(1)电视机、传真机、移动通信、互联网发明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2)第二次科技革命期间发明了电话、电报、电影等信息传递工具。

97、中央电视台小品2012年春晚某小品情景:战国末期,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到秦国刺杀秦始皇。

错误:战国末期,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到秦国刺杀秦始皇。

理由:(1)战国末期,秦国的国王成为秦王。

(2)秦始皇是秦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后的称呼。

98、1991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

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

理由:(1)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99、连环画《老孙归社》讲述了1953年孙家庄农民孙志刚加入人民公社的故事。

错误:1953年孙家庄农民孙志刚加入人民公社

理由:(1)人民公社开始于1958年。

(2) 1953年孙志刚加入的是农业生产合作社。

100、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错误:标志着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理由:(1) 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得到改善。

(2)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标志着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10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错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由:(1)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十一届十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102、明朝修筑的长城是为了防御匈奴族的骚扰。

错误:为了防御匈奴族的骚扰

理由:(1)秦朝修筑的长城是为了防御匈奴的骚扰。

(2)明朝修筑的长城是为了防御蒙古骑兵南下侵扰。

103、胡适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并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错误: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理由:(1)胡适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2)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是鲁迅。

104、西方大国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推行绥靖政策,珍珠港事件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错误:珍珠港事件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理由:(1)珍珠港事件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2)《慕尼黑协定》是绥靖政策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10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成立。

错误: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成立。

理由:(1)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

(2)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106、孔子在给学生讲学时,出示了用白纸写的“仁”字。

错误:用白纸写的“仁”字。

理由:(1)纸到西汉前期才发明。

(2)孔子应该是出示了写在竹简上的“仁”字。

107、1993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

错误:1993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

理由: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是欧盟。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

108、1924年,通过实施新经济政策,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

错误:通过实施新经济政策,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

理由:通过实行经济政策,使苏俄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是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结果。

唐代中外文化交流

(七年级下册P32-35)

1、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

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日本,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玄奘西行: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前往佛教圣地天竺,求取佛经。到达天竺后,玄奘用大约十七年的时间研习佛法。玄奘从天竺带回大量佛经回长安,专心翻译佛经,他还把《老子》翻译成梵文,介绍到天竺。玄奘及其弟子还根据旅途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

3、鉴真东渡:唐玄宗时,鉴真接受日本学问僧的请求,东渡日本宏扬佛法。还把中国的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介绍到日本,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4、唐朝中外交流

唐朝中外交流是双向的,一方面,唐朝的经济文化对日本、天竺等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唐朝也在频繁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成为一个开放的国家,进一步促进自身经济、文化的发展。

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遣唐使”和“鉴真东渡”通过中国高僧到日本教,日本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儒家文化,表明唐代对外开放,向海外弘扬中国文化;而“玄奘西行”则通过中国僧人到印度取经的故事,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玄奘西行求法和译经活动对中国文化乃至东亚和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5.唐代中外交流的历史启示:

(1)一个国家只有经济、文化先进发达,才能对国外产生巨大的辐射力

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

(2)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

能有所得益,有所进步。

(3)国家和民族不论大小强弱,均有所长;一个国家只有积极开放,虚心学习,才能充分吸取别人的精华,丰富自己的文化。

泉州史

1.中国古代石梁桥以陕西西安的灞桥。福建的洛阳桥(北宋建造)、晋江的安平桥最为著名。

2.泉州洛阳桥在濒临海湾深潮三角处建立,不仅用了新型的桥基,并创造性地在桥基、桥墩上种牡蛎以“固其基”。

3.泉州的晋江有回族集居的村庄,是波斯人、阿拉伯人与中国人融合发展而来的。

4.与戚继光(山东人,祖籍安徽)共同抗击倭寇的泉州籍大将是俞大猷。

5、泉州老君岩事实属于道教,开元寺是属于佛教,清真寺是属于伊斯兰教。今泉州市区灵山是伊斯兰教圣墓。

(完整版)初中历史中考复习时间轴总复习必备

中考历史复习古巴比伦建国公元前18世纪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1864年 阿古柏入侵新疆 1865年时间轴

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1861年4月南北战争爆发 1861年9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 1871年3月巴黎工人起义 1871年5月21---5月28日五月流血周 左宗棠挥师入新疆1876年 除伊犁外的新疆回归1878年 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1884年 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 甲午中日战争 黄海大战1894.9 公车上书1895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1895年4 商务印书馆成立1897戊戌变法1898年6-9月《明定国是诏》1898年6 京师大学堂开设1898 八国联军入侵1900年6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1900年8 《辛丑条约》签订1901中国同盟会成立京张铁路开始建设废除科举制度1905 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1909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 孙中山就任民国临时大总统1911年底 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 袁世凯就任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3 《中华民国约法》1914年 新文化运动开始1915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 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1919年6月 中共一大的召开1921年7月 黄埔军校成立1924年大革命时期北伐开始1926年7 国民政府自武汉迁往南京,宁汉合流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4 南昌起义1927年8月1 中共八七会议8月7 秋收起义9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10 朱毛井岗会师1928年4国共十年对峙 (1927-1937)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 第五次反围剿1933年10 长征开始1934年10 遵义会议1935年1中央、红一方面军和陕北在吴起镇会师1935年10 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长征结束1936年10 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 八一三事变1937年8月13日 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 百团大战1940年8月 中共七大1945年4月 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美军在日本投掷原子弹1945年8月毛泽东发布《对日寇最后一战》1945年8月9日 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 侵华日军递交投降书1945年9月9日驻台日军总督向中国投降1945年10月25日 .本茨制成三轮汽车 年12月,美国莱特兄弟制成飞机 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一战爆发 月,巴黎和会,6月,签署《凡尔赛和约》 1月,国际联盟成立。 1921-1922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 月,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希特勒上台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为(“自主共研式”五步教学法):创设情境,巧妙导入——自读 课文,建构知识——质疑问难,合作共享——拓展探究,深化主题——反馈总结,评价提高。 1、创设情境,巧妙导入 本环节主要是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设置情境,渲染气氛,帮助学生尽快走进相关历史阶段。这种情境的 设置或通过总结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自然地联系本节课的内容;或利用相关的文化背景,制作相应的课 件;或通过设置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吸引学生“好奇”地进入课文;或通过出示材料,联系实际, 利用联系法链结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也就是说,将文本信息形象化、情境化、经验化,巧妙地将问题 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引起学生的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并萌生问题和想法。 本环节应注意的问题是:①所创设的情境必须与本节课的内容密切相关,不能强拉硬扯,牵强附会。②情境不宜太长,能起到潜移默化最好,切忌拖泥带水,费时太多,喧宾夺主。 2、自读课文,建构知识 这是一个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关键环节,关注的是学生的学法。此环节主要是引导学 生自主学习课文内容,了解相关知识。此时应指导学生读的方法:首先浏览大小标题,知道本课主要内容。其次,让学生自由阅读教材及相关资料,把感悟出的问题和想法叠加、碰撞、搅拌,然后过滤,加 工成自己的观点和意向。为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要在教材资料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必要的 文字与图片等各种补充资料,让学生从中捕捉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并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必要的时间与空间。同时,结合文中插图或补充内容有重点地边读边勾画出相关内容(历史时间、人物、 地点等,可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再次,根据勾画的内容要点尝试编列知识提纲(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习 惯或用图表式,或用表格式,或用图示法等等)。最后,根据自己读书的结果,找出自己的质疑点。 本环节应注意的问题是:①学生自读时,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读书不能“走马观花”,,粗读和 细读相结合,能充分理解课本插图、图表及补充史料的作用。勾画知识点内容应抓住关键词句,切忌对 课文基本内容全圈全画②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有针对性,且最好一次性交代完毕,切忌随意打断学生读书的思路。③对学生所列提纲不要强求一律,不要求全责备。④对于起始年级的授课,教师可以列出其

最新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及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北京人、山顶洞人、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劳动创造了人 三、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 学生积极踊跃的讲述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西方上帝造人传说、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盘古开天辟地等等。) 师:关于人类起源,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并不真实可靠,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自主预习】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问:元谋人作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已有多少年的历史?并要求识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元谋人生活的地区。 生答:170万年,云南省的元谋县(长江流域)。 师归纳: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它的发现揭开了祖国大地历史的新篇章,使我国成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 问:请同学们据《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除元谋人外,我国境内还有哪些远古人类遗址? 生识图回答:北京人、山顶洞人遗址。 问:北京人、山顶洞人又具有多少年的历史,生活在什么地区呢? (开展竞赛活动:迅速阅读看谁回答的即快又准) 生迅速回答:北京人/70万──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山顶洞人/3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师归纳:除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外,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问: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近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二)、北京人

历年初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历年初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鸦片战争的爆发,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中国从此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 A.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B.打开中国市场 C.割占中国领土 D.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失 2、开放重庆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天津条约》 3、下列侵华战争中,侵略战火燃烧到清王朝统治中心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中法战争 4、率清军摧毁阿古柏政权,收复x疆的清军将领是() A.李鸿章 B.左宗棠 C.曾国藩 D.冯子材 5、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圆明园的殖民强盗是() A.英德联军 B.法德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俄联军 6、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艰难曲折。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苦苦探索。 7、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富国强兵,维护清王朝统治 C.实现民族独立 D.发展军事工业 8、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 A.创办万木草堂 B.“公车上书”的发表 C.创办《中外纪闻》 D.强学会的建立 9、某校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要实地考察辛亥革命爆发的地点,他们应该去() A.北京 B.上海 C.延安 D.武昌 10、以下哪一个选项不属于三民主义阐发的思想() A.民主 B.民权 C.民族 D.民生 11、“八荣八耻”中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也提出过类似的思想主张()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中国革命的面貌开始焕然一新。 12、中国近代,最能体现青年学生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西安事变 D.五四运动 13、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台儿庄战役的战斗情景B.辽沈战役的战斗情景 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D.渡江战役的战斗情景 14、中国*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的是() A.秋收起义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广州起义 15、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 A.进行武装斗争 B.建立统一战线 C.从事农民革命运动 D.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16、右图是小明在遵义考察一处革命遗址时拍摄的照片.如果让你选择一个与这幅照片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的主题词,下列哪项最准确()

初三中考历史如何复习

一旦初三历史进入了总复习阶段,就意味着中考即将到来,因此制定一份合理的中考历史复习计划,能够帮助九年级的同学们在中考历史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详细内容: 一、明确中考历史的考试大纲 每年的《中考历史考试说明》都明确规定了考试范围、考试形式、试卷结构、考试内容与要求等内容,通过考试范围能够明确知道中考要考查哪些知识,可以有侧重点的复习,同样,试卷结构会规定分数比例,这样在复习的时候就能有针对性的做计划,比例高的多花一些时间,比例少的就少花例如一些时间,例如:中国古代历史约30%,中国近现代历史约35%,世界历史约25% 本地历史约10%,这样我们在复习的时候精力分配上会更加的合理。此外,也要了解清楚考试的内容和要求,以便能有更好的发挥。 二、找出自己的弱项 中考复习是,同学们通常对六本书要全面系统地进行复习,此时找出自己的弱项,进行重点强化,有的同学对世界史掌握的不够牢固,那么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就在世界史上多分配一些时间。也有的同学眼高手低,觉得自己这也会那也会,那就不妨做几套模拟卷测评一下,看看自己哪里还需要强化,然后在着重制定计划。 三、如何制定中考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整体目标和计划,就是,中考历史得分要到多少、名次要在什么位置,对知识的掌握要达到什么程度;第二种是阶段计划,就是一段时间内要完成什么样的复习任务,每一阶段要根据前一阶段完成情况进行调整;第三种是短期计划,到了最后复习,短期计划基本上就是天计划,每天干什么,相信到了中考复习阶段,每天给历史的时间少之又少,因此,大家一定要利用宝贵的时间,将复习效率最大化。 精锐教育建议您,历史复习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反思,不断调整,力争找到最佳的复习计划。这样就能在不断完善计划的过程中,自己也在不断的进步。

初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英国和法国的早期殖民活动主要集中在() A.印度和美洲 B.印度和北美 C.印度和拉美 D.印度尼西亚和北美 2.美国独立战争中英军全部被围歼的战役是() A.马斯顿荒原战役 B.来克星顿战役 C.萨拉托加大捷 D.约克镇战役 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是() A.启蒙思想的宣传 B.三级会议的召开 C.国家财政亏空 D.攻占巴土底狱 4.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倡“自由”“平等”,从根本上说是反映了()A.广大人民的善良愿望 B.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要求 C.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D.广大人民反对等级制度的要求 5.揭开拉丁美洲独立革命的序幕的是() A.海地独立 B.墨西哥独立 C.美国独立 D.巴西独立 6.英国成立为世界上最大资本主义殖民国家是在() A.16世纪中期 B.17世纪中期 C.18世纪中期 D.19世纪中期7.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 C.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 D.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8.马克思、恩格斯为人类的解放而并肩战斗开始于() A.伦敦会晤 B.柏林会晤 C.巴黎会晤 D.布鲁塞尔会晤9.美国领土扩张的方式不包括() A.购买 B.收复 C.抢占 D.吞并 10.彼得大帝改革的目的是() A.摆脱金帐汗国的统治 B.摆脱落后状态 C.阻止人民革命运动 D.发展资本主义工业 11.19世纪中期,首先敲开日本大门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12.意大利统一前唯一独立的国家是() A.威尼斯 B.热那亚 C.佛罗伦萨 D.撒丁王国 13.“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学都却有他自己的祖国”的名言是谁说的() A.达尔文 B.法拉第 C.巴斯德 D.爱因斯坦 14.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同点有() 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②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 ③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④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15.真实地表现了大自然丰富而微妙的光线和色彩变化的艺术作品是()A.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的名画《自由引导人民》 B.俄国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纤夫》 C.法国画家莫奈的《日出·印度》 D.中国的北京城和印度的泰姬陵 16.17世纪欧洲文学中那国成就最大()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 17.1860年,率军攻占两西西里王国的意大利民族英雄是() A.俾斯麦 B.加富尔 C.加里波第 D.威廉一世 18.19世纪化学领域的进步表现在() ①原子学说的创立②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镭 ③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制定④原子——分子结构学说的确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明治维新时日本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A.土地归属国家 B.禁止土地买卖 C.允许土地买卖 D.土地归属幕府 20.沙俄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是在() A.16世纪初 B.18世纪初 C.19世纪初 D.20世纪初 21.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做出巨大贡献的美国总统是()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有效提问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有效提问 初中历史知识比较系统,教师只有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激活学生思维,有效提问便是其中一种,它能使课堂更加活跃,使学生能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最终促进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难易适中,兼顾主体 例如,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是初中历史朝代学习的开始,为了能让学生尽快地适应初中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在讲课中我重点选择一些适当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如在学习第一部分“夏朝的兴衰”时,我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夏朝的兴衰,下面谁能告诉我,夏朝是如何灭亡的?”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仔细阅读了教材内容,并在相互讨论后给出了答案。在讲解整节课文过后,我向学生提问:“大家思考一下,夏朝、商朝和西周灭亡的原因有什么共性?”由于这个问题带有启发性,学生能够针对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同时也能够以问题锻炼自身的总结能力和分析能力,而分析和总结过程也为有效记忆夯实了基础。有效提问,要做到难易适中,兼顾主体,即结合

知识点的相关内容,同时针对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情况,问题的设置要言简意赅,让学生明白老师的意图,同时又不能让他们觉得问题简单而索然无味。 二、适时切入,激活思维 例如,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的主要内容是宋朝南方的各项经济的繁荣景象。针对经济这部分内容,学生容易提不起兴趣,课堂上常常心不在焉,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鉴于此,为了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我在课上会向学生实时提出问题,如在讲解南方商业的繁荣时,我会针对南方商业繁荣景象让学生进行总结,如对学生说:“同学们,下面请大家认真阅读这部分内容,总结出宋代的繁荣景象和国内外的经济往来。”接着我又会继续提问:“同学们,这些经济往来说明在当时,南方的哪些产业比较发达?为什么会发达?”通过将问题适时地切入,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够紧跟教学节奏,加上问题难度适中,学生便能够针对问题进行积极思考,这就激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正确的思维方式有助于他们今后的历史学习。尤其在初中,学生的思维处于形成和发展时期,这个时候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激发,能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和形成缜密的思维。具体而言,就是适时切入提问,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10题每小题1分; 11—17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嘱 咐儿子别去看她们。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薄伽丘用这则故事想要 说明 A.人的自然天性无法阻挡B.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 C.将女人比作祸水很愚蠢D.青年人从来不盲从盲信 2.有历史学家称它“对世界历史来说具有头等重要性,因为它不但为20世纪的不发达世界提供了主要目标,而且为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军事基础。”材料中所描 述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C.工业革命 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英国从奴隶贸易中所得到的资金甚至超过了国内的积累。英国重要的商业和船运业中心利物浦,本是一个荒僻的小村落,在奴隶贸易中 发展成英国的第二大港口。”从这段史料中得出的结论是 A.奴隶贸易促进了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 B.奴隶贸易给英国带来大量黑人劳动力 C.奴隶贸易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 D.奴隶贸易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唯一途径 4.1885年,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发表《脱亚论》一文,日本从此开始“脱亚(亚洲)人欧(欧洲)”的进程。以下措施中,与这一政策相符的是(C) A.实行“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买卖C.提倡“文明开化” D.对外侵略扩张 5.下列关于右图B段对应历史时期的叙述中 ①轮船、火车等新型交通工具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②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③电话、电报等新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④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石油开采、交通运输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6.2014年,塞尔维亚国家旅游局推出“一战百年纪念 游”活动,以铭记历史,反思教训。回望百年前的欧洲,虽已变成一只“火药桶”,但当时引爆这个“火药桶”只是一点“火星”。它就是 A.涂油子弹事件B.国会纵火事件 C.波士顿倾茶事件D.萨拉热窝事件 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 C.按照五年计划组织经济建设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1941年1月20日,罗斯福总统发表第三任就职演说:“……八年前,我们身处打击之中——但是我们行动起来了。……”这里的“打击”是指 A.英国的殖民统治B.南方的分裂活动C.严重的经济危机D.德国的对外扩张

人教版2016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和答案(最新整理)

人教版 2016 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到答题卡里,每小题 3 分,共 75 分) 1.581 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人是 A.杨广B.杨坚C.刘邦D.杨勇 2 隋朝建立后,都城定在 A.长安B.洛阳C.江都D.涿郡3.隋朝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中心是在A.长安B.江都C.余杭D.洛阳 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南水北调 C.加强了南北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 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 5.隋朝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江南河、通济渠、邗沟 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6.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A.武则天B.杨坚C.李世民D.慈禧 7.武则天称帝时,改国号为 A.隋B.周C.唐D.宋 8.“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人物是 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9.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表明他 A.重视发展生产 B.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善于用人D.提倡节俭 10.唐朝的城市中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是 A.洛阳B.长安C.扬州D.成都 11.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唐朝全盛时期在位的皇帝是 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12.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创于唐初,废除于清末 B.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C.毫无公平、公正性可言 D.看重门第,不利于选拔人才 13.周杰伦在歌曲《青花瓷》中唱道:“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歌词赞美了我国古代瓷器的精美。你知道唐朝时期著名的陶器和瓷器有哪些吗?

初中历史总复习资料大全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 炎黄尧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一统,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中国历史第一册 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二、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1、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世纪,汤灭夏建立了商朝。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记熟书P12的司母戊鼎图)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4、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秦时实行中央集权制。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机构:中央实行一省制:元朝废除三省,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三、春秋战国(东周)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 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实行商鞅变法,战国时,地处最

初三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初三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初三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命题人唐继红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1.它从意大利开始,持续了近三百年,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指: A.文艺复兴 B.英国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蒸汽革命 2.“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代表性诗作是: A.《圣经》 B.《哈姆雷特》 C.《奥赛罗》 D.《神曲》 3.右图①、②演示了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一条新航线。由此,欧洲人发现了美洲大陆,开辟这条新航线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4.一场经历了半个世纪、确立了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君主立宪制度的革命是 A.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的革命 B.为民主独立而战的革命 C.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 D.决定了美利坚命运的内战 5.右图是法国大革命爆发时的场景,这一场景是指: A.攻占巴士底狱 B.巴黎公社成立 C.颁布《人权宣言》 D.处死路易十六 6.下列人物中,继承法国大革命成果、开辟一代帝国的是: A.Napoleon B.BolivarCSanMartinD.Meiji 7.在资产阶级革命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下列法律文献与相关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 B.法国大革命——《独立宣言》 C.美国独立战争—一《人权宣言》 D.美国内战——《1787年宪法》

8.以下叙述不能证明华盛顿对美国历史起推动作用的是: A.率领大陆军取得萨拉托加大捷 B.领导美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 C.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D.领导美国人民摆脱经济危机 9.“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以下四句话中,哪句话最能表达“……”里的含义? A.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B.拉丁美洲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 C.蒸汽和机器带动了农业革命 D.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 10.下列一段与世博会相关的资料中,划线部分共有几处错误? 1851年,伦敦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纺织机械、蒸汽机、汽车等各种工业技术成果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1876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了美国历史上第世界博览会,会上展出了莱特兄弟的飞机。 A.一处 B.两处 C.三处 D.四处 11.以下对《共产党宣言》的意义表述错误的是 A.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它的发表开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C.它是一部完整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著作 D.它标志工人阶级取得了选举权 12.我们要了解欧仁?鲍狄埃创作《国际歌》的背景,就应该知道: A.法国大革命 B.英国宪章运动 C.法国巴黎公社 D.俄国十月革命 13.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对俄国历史发展所作的主要贡献是 A.废除黑人奴隶制 B.发动克里木战争 C.废除农奴制 D.领导二月革命 14.有一位发明家给人们送来了光明,被称作为人间盗火的“普罗米修斯”。这位发明家是 A.瓦特 B.西门子 C.卡尔?本茨 D.爱迪生 15.下列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与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的创造发明无关的是?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总结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总结执笔:银川市第十二中学杨芹 一、研究目的: 研究背景: 课堂教学是个动态的、师生互动的过程,而师生对话是完成互动的一个重要形式。有资料表明,多达 80%的课堂时间被用于提问和回答,教师一个恰当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够有效的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让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提问中得到发展。可见,教学有效性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提问的有效实施。但现在课堂中的提问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的提问充满了整个课堂,而却起不到预想的效果。因而研究教学提问的有效性既是非常必要的又是极其迫切的。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较为深入,但针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际问题进行对策性研究、实践性研究还较少。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影响,加之我国现阶段教育的现状,目前历史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提出课堂教学问题的意识有,但如何使其有效、高效,重视不够。如何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提高思维品质,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认识不到位。让学生学到有用的历史,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引导下成为学习的主体,提升对他们终身有用的各种能力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近些年出现了很多好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直问、追问、设疑、对比等,这些提问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重视引起学生的兴趣,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发展学生的智能,重视指导学生的自学方法。总的精神是要使学生耗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大最好的学习效果。这些教学方法也为我们课题研究提供了借鉴。 二、研究意义:

1(是课程改革的需要。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强调历史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空间,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课堂提问在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中学历史教学是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适应社会、适应生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的课堂提问可以引领学生透过现象领会本质、可以拨正学生偏离轨道的思维路径、可以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教师根据课堂的变化,恰如其分地提问,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学生这种思维品质上的收获,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需要。自课改以来,历史课堂教学提问形式有,但实效性差。有些教师一问到底不求问题的质量;有些教师提问不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是为了自己的教……;这些直接影响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已成为目前迫切解决的问题。对于课堂提问作用、方法和效果的分析与研究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课堂教学提问的问题,改善课堂教学提问的方式方法,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课题研究,让研究者——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提炼经验,在研究中改进课堂,使自己在课题的不断研究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1、课堂教学中教师追问作用和效果不同的原因分析。找出追问作用和效果不同的原因。 2、促进追问发挥良好作用和效果的行动研究。探索出能达到良好追问作用和效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2、调查法。调查、分析提问作用和效果不同的原因。

初三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C初三历史上册期末考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意的。 1.某同学说他假期去某博物馆拍摄到一组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遗址的照片,由此我们推断他应该去了C A.首都北京B.浙江河姆渡C.云南元谋D.陕西半坡 2.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禹建立了夏朝B.汤灭夏建立商朝C.周文王建立周朝D.周武王建立周朝3.毕加索为揭露法西斯暴行创作了D A.《英雄交响曲》B.《复活》C.《美国的悲剧》D.《格尔尼卡》 4.国君任用贤才往往能使国家变得强大,下列君臣连线搭配错误的一组是D A.汤——伊尹B.周文王——姜尚C.齐桓公——管仲D.秦始皇——商鞅 5.齐桓公、晋文公成为春秋时期霸主的相同因素有①以“尊王攘夷”为口号②发展生产③整顿内政④注重军队建设\B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战国时期,主张“兼爱”、“非攻”的是C A.儒家B.法家C.墨家D.兵家 7.“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4节气的测定,至今仍对我国农民安排农业生产有指导意义,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它最早测定于B 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 8.东汉末年,割据一方的曹操没能做到A A.废汉献帝建立魏国B.基本上统一北方C.指挥赤壁之战D.官渡之战击败袁绍9.“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哪一水利工程功效的赞誉?D A.灵渠B.都江堰C.郑国渠D.大运河 10.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科举制的表述错误的是A A.隋朝时期,科举制创立B.唐朝时期,科举制进一步完善 C.宋朝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四书五经D.明朝科举考生的答卷分成八个部分 11.“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D A.秦都咸阳B.汉都长安C.隋都长安D.宋都东京 12.被毛泽东主席誉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A A.统一了蒙古B.建立了元朝C.灭亡了南宋D.创立了行省制度 13.近代列强迫使清政府割让台湾的不平等条约是B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14.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輶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该诗内容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C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是指D A.自强、求富B.立宪、议院C.民主、共和D.民主、科学 16.“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唱响于B A.辛亥革命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17.某历史博物馆一展厅的主题词是:“发动…兵谏?,逼蒋抗日”。与该展厅主题相对应的事件主要是B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台儿庄战役

2016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知识点总结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基础知识点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2.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是云南元谋人;距今时间约170万年。 3.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已经会用火并能长时间保存火种,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4.山顶洞人(北京周口店)约3万年,人工能取火。 5.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半坡人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制作彩陶。河姆渡人住干栏式房屋,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 5.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6.黄帝打败炎帝是阪泉之战。 7.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人文始祖”。 8.禅让制: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通过禅让制推选出来的首领有舜、禹。 9.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10.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11.约公元前1600 年被商汤打败,汤建立商朝,建都于亳。 12.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殷。 13.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周武王建周,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14.为了稳定政治形势,西周实行分封制。 15.公元前841年,周厉王“国人暴动”。 16.公元前771年灭亡,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17..青铜器灿烂时期:商朝。 18.青铜礼器: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等级界限。 19.商朝司母戊鼎:现存最大的青铜器。造型奇特:四羊方尊。 20.甲骨文,1899年清朝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假借、会意、形声等,形声是最主要的造字方法。我国有文字可考得历史从商朝开始。 21.铁农具和农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2.春秋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23.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成为春秋首霸。 24.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25.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26.战国时期战争性质:兼并战争 27.战国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28.商鞅变法:目的: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时间:公元前356年。 主要内容:政治:建立县制,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严明法度。 经济: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军事:奖励军功。 商鞅变法的作用: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秦国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9.都江堰公元前256年,秦国郡守李冰。功能:防洪.灌溉.水运等。使成都平原变成沃野,成为“天府之国”。 30.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①顺应自然(可持续发展观点);②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面相互转化(朴素唯物辩证法);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道德经》 31.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提出“仁者爱人”,主张“有教无类”。 32.战国时代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33.墨子,①主张“兼爱”“非攻” 34.孟子,①“仁政”②民贵君轻③“春秋无义战”。 35.韩非,①强调以法治国②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36.孙武,《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7.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秦朝;都城咸阳,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38.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经济上:①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②统一度量衡;(3)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李斯建议)(4)军事上:北修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南通灵渠;(5)交通上: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39.秦朝疆域四至: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 40.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而“遇雨误期”则是直接原因。 41.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42.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 43.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刘邦胜。(约法三章.鸿门宴.四面楚歌) 44.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汉,都长安,史称西汉。 45.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46.汉文帝和汉景帝的统治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是中国第一个盛世。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复习专题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复习专题 专题一:近代化的历程 专题二:中国历史上的对外关系 专题三:祖国的统一 专题四: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专题五:大国崛起的历程 专题六:三次科技革命 专题七: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 专题一:近代化的历程 所谓的近代化: 1、经济:工业化——洋务运动 2、政治:民主化——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3、思想:科学化——新文化运动

第一阶段:学习西方器物(科学技术):洋务运动 第二阶段: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第三阶段: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1、背景:清朝内外交困(内;太平天国运动,外:第二次鸦片战争) 2、目的:为了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的统治。 3、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口号:“自强”、“求富”。 5、形式: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师夷长技) 6、措施: (1)前期:——“自强” A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B组建海军:北洋、南洋、福建 C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 (2)后期——“求富” D开办民用工业:李鸿章上海轮船招商局;张之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7、结果:没有实现强兵富国的目的,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宣告洋务运动 破产。 8、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9、评价: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 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经济的工业化) 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没有改变封建制度,因此,注定失败。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实践研究发布:杨芹时间:2013/5/21 10:26:32 来源:宁夏教研网点击:89讨论:0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总结 执笔:银川市第十二中学杨芹 一、研究目的: 研究背景: 课堂教学是个动态的、师生互动的过程,而师生对话是完成互动的一个重要形式。有资料表明,多达 80%的课堂时间被用于提问和回答,教师一个恰当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 掌握,能够有效的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让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提问中得到发展。可见,教学有效性的实 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提问的有效实施。但现在课堂中的提问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的提问充满了 整个课堂,而却起不到预想的效果。因而研究教学提问的有效性既是非常必要的又是极其迫切的。 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较为深入,但针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际问题进行对策性研究、实践性 研究还较少。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影响,加之我国现阶段教育的现状,目前历史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提出课堂教学问题的意识有,但如何使其有效、高效,重视不够。如何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提高思维品质,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认识不到位。让学生学到有用的历史,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引导下成为学习的主体,提升对他们终身有用的各种能力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近些年出现了很多好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直问、追问、设疑、对比等,这些提问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重视引起学生的兴趣,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发展学生的智能,重视指导学生的自学方法。总的精神是要使学生耗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大最好的学习效果。这些教学方法也为我们课题研究提供了借鉴。 二、研究意义: 1.是课程改革的需要。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强调历史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空间,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课堂提问在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中学历史教学是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适应社会、适应生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的课堂提问可以引领学生透过现象领会本质、可以拨正学生偏离轨道的思维路径、可以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教师根据课堂的变化,恰如其分地提问,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想象,

2016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我国境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 第2 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也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2、原始居民能够定居下来的根本原因是?答: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 ★3、半坡居民的房屋(半地穴式房屋)与河姆渡居民的房屋(干栏式房屋)的比较: ①半地穴式房屋保暖、抵御风雨;干栏式房屋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通风防潮,防止野兽侵袭。 ②分别这样建造的原因: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与北方气候干燥、冬季气温低的自然条件相适应;干栏式房屋与南方地势低洼、多雨潮湿的自然环境有关。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为什么中华民族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 答:1、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2、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互换、制作乐器,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黄帝:人文初祖。建宫室,制衣裳,会炼铜,挖井,发明舟车。(嫘祖养蚕缫丝、仓颉造字、伶伦编乐谱) ★二、禅让制: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一、夏、商、周的更替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桀、纣残暴失民心;商汤和武王仁义之举得民心;任用贤人(伊、姜尚),联合周边小国。 三、夏商周的政治 1、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巩固统治) 容:①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的权力:管理封地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进行再分封。 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③意义: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