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智慧教育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基于智慧教育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基于智慧教育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基于智慧教育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基于智慧教育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研究

摘要: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以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为主要维度,凸显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是信息时代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育教学改革走向深入的必然体现。而代表了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智慧教育,是信息技术和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对培育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价值指向。故而,经由创设全场域的环境、整合泛在性资源、创建生成性活动、提供体验性服务、采用智慧性评价,建构智慧教育培育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系是值得探究的。

关键词: 智慧教育;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培育路径; 体系建构

目录

一、概述 (3)

二、寻因: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研究回顾 (4)

三、审视: 智慧教育培育英语学科核心 (5)

( 一) 智慧教育便于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 (6)

( 二) 智慧教育助于形成学生的文化品格 (6)

( 三) 智慧教育益于塑造学生的思维品质 (6)

( 四) 智慧教育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7)

四、建构: 智慧教育培育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系 (8)

( 一) 创设全场域环境,承载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8)

( 二) 整合泛在性资源,助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9)

( 三) 创建生成性活动,指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育 (9)

( 四) 提供体验性服务,支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10)

( 五) 采取智慧性评价,检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11)

五、结束语 (12)

一、概述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维度,不仅关乎英语学习主体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更指向其在复杂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方法、价值观、思维品质等的培育。这也是英语教育教学对当下时代所需外语人才新诉求的回应。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由初步应用融合阶段向全面融合创新阶段的过渡,作为培育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渠道的外语教育必须顺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智慧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境界,亦是必然阶段。它以信息技术为基本支持构建智慧学习环境,借助计算机系统或其他智慧设备分担大量机械的、重复的、繁琐的学习任务,让学习者将精力投入到更复杂、更有价值、更需智慧的学习活动中,以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协作能力、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及良好的思维品质。由是说,凭藉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增强现实、移动通信、定位技术等技术手段的智慧教育,进一步深化我国当前英语教育改革,是英语学科育人价值实现的必由之路,亦是促进并加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必然路径。本文拟从讨论智慧教育培育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缘由、解析智慧教育培育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指向、探究建构智慧教育培育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系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寻因: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研究回顾

近年来,国际上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主要有两种代表性观点。其一是经合组织

OECD( Or- 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所代表的观点: 1997 年

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 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 2000 年的“Key Com- petencies for a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 - Functio- ning Society”研究报告,构建了一个指向三方面的核心

素养框架,分别包括“人与工具”“人与自己”“人与社会”等; 2005 年发布的《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 行动纲要》指出,核心素养由个体和社会的需求、目标性质决定,同时也指出自我激励与

创新也是必需内容[3]。其二是欧盟所代表的的观点: 早于 2006 年 12 月,欧洲议会( European Parlia- ment) 与欧盟理事会( European Council) 在通过的建议案中指出,核心素养是指在现代社会,每个个体的自我发展、融入社会以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态度的综合[4]。知识、技能、态度这三个维度均指向学习者的母语、数学、外语以及科学技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

社会素养等核心素养体系。另外,也有研究者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核心素养”所应具备的特征进行了审视,如有研究者认为应该包括系统性思维,预测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三个最关键能力在

内的十二大关键能力[5]。另有研究者将核心素养分为五大类,并构向、培育环境创建、资源整合、活动创建、服务提供、评估采用等方面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体系的建构问题予以探究。

三、审视: 智慧教育培育英语学科核心

建了可持续的核心素养分层结构。也有研究者从评价的维度,指出不同的核心素养需当采取不同的方式予以评估。

总体来看,国际上对“核心素养”的分析和探究,比较准确地反应了未来教育的方向和受教育者所应具备的能力和素养。然而,研究大多在学理层面进行演绎和探析,并未能触及不同的教育情境下的适切性以及核心素养思路的合理性等。国内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是有关核心素养的内涵、学科属性、功能等的讨论。代表观点如下: 就核心素养内涵而言,其重点需当是学习者个体在未来工作与生活中必备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以及关键能力等,包括基础层、问题解决层、科学思维层等; 就其功能而言,它远不止接受教育和从事职业。即是说,既要满足学习者的必需生活与职业需求,亦要促其全面发展,适应新时期对个体提出的新要求; 就学科属性来说,核心素养重在强调个体能够具备一定的积极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而并不一定指向某一学科知识,它从跨学科、跨情境的视角,规定了学习者成长发展与适应未来社会所应具备的素养。另有,研究者对具体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等做了研究,如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理论建构的分析、对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探析。二是有关核心素养的跨学科意义研究。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适于各学科、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养,且生成于个体与情境的有效互动,它强调知识、技能与态度的统整。三是有关核心素养落实于课程和教学的研究。研究者从课程构建、开发与教学设计的视角,做了深入的分析。四是有关核心素养培育新视角的研究。研究者深入分析了经由深度教学培育核心素养的问题,解读了核心素养培育与智慧教育的关系及意义。

上述研究与见解各有侧重,为藉由智慧教育培育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与借鉴。然而,总的来看,这些研究尚有不足,如借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方面、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体系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拟依托以信息技术为支持的智慧教育,从培育价值指素养的价值指向

从智慧教育的视角,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进行审视,找寻两者间的契合点,是凭藉技术中介的智慧教育培育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旨趣。

( 一) 智慧教育便于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

智慧教育认为,究其真,教育是唤醒并促进学习主体的智慧,发展智慧则是学习者掌握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处理现实问题的方式。由此推及,经由智慧教育所培育的人才,勤于学习、擅于沟通、

乐于协作、精于创造、善于研判,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其不但基础知识扎实,且动手能力强、品行端正、人格健全、务实创造。从中可以看出,智慧教育强调学习者“智慧”的提升。但提升

“智慧”,是经由学习主体的知识获得、主动探究、批判理解,且在合理分析与把握中,做出适切

的判断,方可完成“转识成智”的过程。由此可知,智慧教育极其便于英语学习主体语言能力的提高。

( 二) 智慧教育助于形成学生的文化品格

智慧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诉求,注重培养新时期学习主体所应具备的各种生存技能诸如学习创

新技能、信息素养技能以及职业生活技能等。其中,职业生活技能之一,便是学习者的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学习主体的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形成于其所置身的文化环境,以及在对相关文化

知识、文化现象、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分析、对比、鉴别过程之中。即是说,通过智慧教育英语学

习者探究、深入思考,在对自己所属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以及由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

动通信所获悉的英语语篇中的英语文化知识、社会文化现象进行合理判断与把握,有助于学生文化

品格的形成。

( 三) 智慧教育益于塑造学生的思维品质

智慧教育的真谛就是利用智能化技术构建智能化环境,让师生施展灵活的教与学方法,使其由

不能变为可能,由小能变为大能,从而培养具有良好价值取向、较高思维品质的人才[2]5 -13。这正是当下信息时代所希冀的,即凭藉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学习者提供方便条件支持及超越时空限

制的学习环境,让其能够从以往大量机械的、重复的、低效的、简单的学习重负中解放出来,将时间、精力投入至复杂的、智慧型的,更利于发展其思维品质的学习任务中。毋庸置疑,这一过程有

益于英语学习主体思维品质的塑造。

( 四) 智慧教育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智慧教育倡导培养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学生,以符合当下转型社会的要求,亦适应创新时代的需要。这是智慧教育的本质及要求,也是当下时代与社会对年青一代英语学习者所应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应然诉求。这一要求,指向英语学习主体的学习能力。信息时代的知识学习,需要学习者基于境脉考量与研判,是以知识的创生与意义实现为目标的。就是说,学习者需要能在新的情境中,借助信息时代各类便捷的信息媒介,运用恰当的英语学习策略与方法,通过分析、判断语言、文化知识概念的真正内涵,并能将原则思路进行重组性迁移运用。这正是英语主体学习能力提升所需要的。

四、建构: 智慧教育培育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系

借助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通信等技术,创设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场域”———复杂情境( 即社会境脉或真实情境,由社会环境、学校环境、网络环境整合而成) ,并经由整合泛

在性资源、创建生成性活动、提供体验性服务、采用智慧性评价,进而建构经由智慧教育培育英语

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系,以达到对英语学习主体高阶思维发展的目的。具体如图 1 所示。

图 1 智慧教育培育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体系

( 一) 创设全场域环境,承载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在创设的真实情境中进行。

智慧教育能够凭藉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移动通信、云计算等,建构虚拟与现实、学校

与社会相融合的全场域学习环境。换而言之,智慧教育环境是一个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移动通信、云计算等信息媒体将公园、社区、博物馆、学校等学习主体所置身的各种可能场所连接起来的教育

空间,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无限的可能。这一全场域的学习环境具备无缝联通、感知、适配、记

录的基本属性,它将线上虚拟空间与线下现实空间联通,将不同学习主体的校内外学习空间内外结合,并根据其个体特征、学习目标及即时学习状态适性配送工具、服务、学习材料,并全程记录学

生学习过程数据,且能够直观、简洁地呈现,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精准地可视化。全场域学习

环境,利于学生运用所置身环境中的各类设备、各种信息平台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可以感知学生的学习场景、所处的位置以及特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全面感知,为指向英语学习主体高阶思维的深度学习与社会境脉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可以说,这种虚拟与现实、校内与校外相融合的全场

域学习环境,是真实的情境,如基于虚拟现实构建在线的不同文化主体跨文化交流的情境、基于云

计算构建英语教育教学公共服务平台等。总之,全场域学习环境,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

了最先进的技术支持和最适切的物理承载。

( 二) 整合泛在性资源,助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提供多方面、多视角的英语学习资源。

通过智慧教育,可以借助信息平台,从互联网资源中汲取多维整合的学习资源。当下信息化时代,继 MOOCs 和 OER运动之热潮,具有“泛在、开放、共享”的数字化资源成为全球范围内无

缝整合共享的教育资源。智慧教育秉承“泛在、开放、共享”理念,经由购买、引进、交换以及自建等多种途径,渐次实现了全球范围内优质教育资源的无缝整合与异地共享,让不同的学习主体不论置身何处,可以即时依需获取各类开放性的课程( 教学) 资源,包括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等。这类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无缝整合与无障碍流通,突破了教育资源时空限制,是为“大

智慧”[31]29 - 34。于新时期伴随着电脑、互联网成长的新一代青年学生而言,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与全场域的学习环境是一种恰逢其时的新际遇,可助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学习[32]。置身于无缝的泛在学习环境中,他们可以随时随地从大量的共享资源中,接收、

获取自己所需的开放英语课程资源、社会文化资源,并且即时与其他学习主体相互交流不同的认识、理解和感受,进行信息共享[33],并经由情境感知,生成情境性英语信息,进而促进学生非结

构化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 三) 创建生成性活动,指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育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实践性的、生成性的教与学活动。事实上,语

言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观察性体会、参与性体验获得真实的实践过程[27]96 - 102,是一种生成性活动[33]。

如前文所述,智慧教育环境将不同个体的学习空间无缝联通,可促使学习者借助全向交互的各

类信息技术平台,既能感知学习场景、所处位置,亦能感知学习者的社会关系。这种全面感知为培

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与社会境脉深度融合搭建了信息技术平台,便于创建与情境互动的

生成性学习活动。比如,智慧教育环境下,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需要创建的三种生成性对

话活动: 其一,教师引导的师生对话。教师引导师生对话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及学生两两对话的示范

任务。其二,邻座学生的两两对话。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邻座两两对话,这一生成性对话活动有最大的参与度,也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其三,扩展英语听读活动。通过提供 4 ~ 5 篇与课文密切配合且生动有趣的听力材料,且保证学生在课堂上能听、读完成[34]76 - 81,进

行资源创生,进而让学生组成 3 ~ 4 人小组,将所获悉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总结。从这三种对话活动来看,学生置身于所创设的特定的实践情境中,将对话中所涉及的

情境性语言信息经由对话活动建立多元联结,建构新的意义,且能将其迁移到新的社会情境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当然,这种对话活动,需要教师、管理者为学生创造生成性活动发生的机会、空间,

搭建适切的学习支架[29]107 - 110。这些活动均可用以指引学生加强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四) 提供体验性服务,支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是对教育内在性、人本性、整体性与终极性的关注[35]。这也是智慧教育所体现的思想,即“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智慧教育旨在凭借信息技术的力量,创建具有一定感知、推理等智慧的全场域学习时空环境,

以促进学习主体得以协调沟通、创新研判,并得以可持续发展。它强调了学习须当是一个充满张力、保持平衡的过程,以及“教育要为学习主体的智慧发展提供服务”的内涵[2]5 -13。“服务”,是满足学习者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必需条件。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而言,包括了“双基”的夯实,涵盖了“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也指向“学科思维能力”的培育,这需要智慧教育

为英语学习主体提供全方位的、体验性的服务,包括技术支持服务、活动支持服务、规则支持服务。

技术支持服务,指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增强现实、移动通信、定位技术等,依需为英语

学习者提供的推送式服务体系,无缝连接的泛在网络资源,全向交互式的人人之间、人机之间的英语学习活动等,以保证英语学科素养培育活动的有序展开; 活动支持服务,指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培育过程中,英语教师、能力稍强的英语者等在英语学习共同体中作为引导者,支持英语学习主体

信息交流的互动活动、资源创生中的建构互动活动等生成性活动的顺利进行; 规则支持服务,则指

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的管理层面,即通过采取一定的规则,来规范全场域学习环境中英

语学习活动的有效展开。

( 五) 采取智慧性评价,检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是将英语学科的本真价值指向“人”的能力和品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其评价需要采取多维的、可视的、真实的评价方法,即智慧性评价( 或智能评价) ,方可实现。

智慧教育评价,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大数据等为信息技术手段,其“靠数据说话”,可以实现各种教育管理与教学过程数据的全面采集、存储与分析,更具智慧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并通过可视化技术进行直观的呈现( 即观摩、巡视、监控等) ,为教学质量评估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科学数据分析结果。这种评价,秉持以测识学、以绘视学、以评辅学的理念,具有评估全程化、

主体化、多元化且结果可视化特性,旨在以评促学、以评促发展[36]。它记录学生英语学习过程数据、借助数理统计解读监测数据的潜在价值,凭藉信息技术处理综合信息,使评价过程自动化、

静默化,实现全程评估、深度挖掘与结果可视化的智慧性评价过程。由是观之,智慧教育评价,凭借数据挖掘所获得的完整信息,再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就可以实现客观、全面、真实地展现每个学习主体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的智能评价,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效果进行有效的检验,并

据此对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采取针对性的有效干预。

五、结束语

技术中介的智慧教育,已然成为信息时代引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趋势和必然选择,成为当下时代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标。它是整合移动通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于一体的增强型数字教育,它顺应时代的需要,要求培养具有生存、发展和创造能力强的学生,亦要求培养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造潜能的青年一代,以适应我国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这一思想理念为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了支点,成为信息时代培养英语学习主体学科核心素养的新视界、新路径。本文结合当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智慧教育培育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指向的解析,指出顺应时代对未来英语人才的培育诉求,凭藉智慧教育,构建全场域的英语学习环境作为载体、整合泛在性资源成为助力因素、创建生成性活动作为方向指引、提供体验性服务成为条件支持、采取智慧性评估作为效果保障,藉以促进英语学习者在信息时代智慧型学习时空环境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事实上,这种藉以信息技术( 智慧教育) 达至基础英语教育质量的跨越式发展与提高的意旨,亦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由之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