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地球文化节系列活动介绍

(新)地球文化节系列活动介绍

(新)地球文化节系列活动介绍
(新)地球文化节系列活动介绍

中国海洋大学第二十四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之海洋地球科学学院第八届地球文

化节系列活动介绍

主办单位: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团总支

承办单位: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学生会

2011-4-11

活动背景:地球文化节是海洋地球科学学院的一个传统的特设活动,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了七届,此次系列活动以世界地球日为中心点,

以地球现状为结合点,结合我院专业方面的优势,举办一次面向全校

的关于地球基础知识(非专业)的综合性系列活动。普及广大校友的

地球基础知识,呼吁师生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地球。

活动时间:2011.4.22----2011.5.12

活动安排:

地震防震知识普及讲座活动

一、活动背景:近几年来,我国及全世界范围内地震事频发,不仅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更改变了地球的外貌和运动状态。加之社会舆论的热点逐步转向对世界末日——2012的探讨,每个人不禁提出疑问“2012真的要到来了,地震频发的时代就此开启了吗?”

二、活动目的:值地球文化节期间,作为以研究地球构造为专业,以保护地球为目标的地球卫士组织,我们此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向中学生普及有关地震、地层构造的科普知识,学以致用,以自己的知识和热忱帮助中学生科学地看待地质。并且在此次活动中向学生教授地震中逃生的方法,扩展同学们的自我保护途径。

三、活动时间: 2011年4月25日

四、活动对象:

主讲人:地学院地球卫士志愿者协会成员

参与者:崂山五中初一初二全体学生

五、活动流程

(一)、地震知识小问答

(二)、介绍这几年的地震大事件

(三)、认识地震

(四)、防震讲座

(五)、地震逃生小游戏

(六)、地球卫士志愿者简介

地球文化节之“徕卡杯”地质野外技能大赛一、活动目的:为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课程教学与技能竞赛结合起来,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在全校倡导良好的校园科学文化学术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和实践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活动对象:地学院全体学生

三、活动时间:2011年4月25日——4月30日

四、比赛规则:

(一)、本次“徕卡杯”地质专业比赛共分为室内环节和室外环节两个部分,室外环节主要是进行野外勘探以及测绘技能的考察,室内环节主要是考察同学的室内数据整理及分析的能力。

(二)、本次比赛采用组间对抗的形式,每组四人,选出一名组长可自由组队

(三)、本次比赛采用打分制:具体打分细则见附页

六、活动流程:

(一)、报名:报名时间为4月25日(周一)至4月28日(周四),报名通过各班班长动员,个人形式报名,学术部根据班级关系分配小组,每组由一名进行过测量学实习的学生带队,每队4人。(控制组数为6组左右)

(二)、培训:在参加比赛之前,各队由队长统一带领,提前自己预

习回顾地质学一起的基本使用,以及普通地质学的基本知识,之后参加同一培训,主要是提前熟悉仪器以便在比赛时能够很好的发挥,同时当天为每队发放校园地图,并为大家讲解比赛的规则及比赛路线,带领大家熟悉校园地质环境和所需的测量仪器,培训时间初定为4月29日晚(周五),培训人员初定为:研究生或08级学生。

(三)准备工作

1、学术部有关同学在五子顶周围选择三个露头良好,比较容易

测量产状、不易发生坍塌的地方确定为野外观测目标顶点为ABC;

2、提前与老师沟通确定仪器与实验室

3、提前安排工作人员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四)、比赛流程:

1、室外环节:

1)、4月30日早13:30,各队在学院门口集合,领取地质罗盘、地质锤、放大镜以及数据表,并进行赛前的准备工作

2)、13:45每对准时出发,按指定路到达指定点,进行标本观察,测量产状以及数据和标本的收集,之后再按原路返回3)、回来的队伍上交罗盘、地质锤和放大镜并领取水准仪以及标尺,按指定路线进行测量(闭合水准路线),量取数据(预计返回时间为14:30)

4)、各队回来后上交仪器,检查无损后,室外比赛部分结束(预计时间为16:30)。

2、室内环节:

1)、各队到学院实验室集合,进行下午的比赛,各队在工作人员处领取一块岩石标本,进行岩石的观察以及描述

2)、针对四等水准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完成表格(预计时间为17:30)

(四)、颁奖仪式:结果在地球文化节的闭幕式中公布,并对比赛成绩优秀的前三名队伍进行颁奖

七、活动要求:比赛仪器为我校固定资产,属国家财产,参赛选手须爱惜、保管好仪器。如在比赛过程中有故意损坏仪器,以及不正当操作引起仪器损坏,须参赛选手自己赔偿。

地质旅行

一、活动背景:值地球文化节期间,结合地学院的专业特色,由专业老师带领、讲解,中学生和大学生混合组队,在崂山五中和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及其附近地区进行地质旅行。有利于激发本院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也能满足中学生拓展视野、课外活动的需求。 二、活动时间: 2011年4月27号

三、活动地点:海大崂山校区和崂山五中内及其附近地区 四、活动对象

领队:地学院专业老师

成员:海大学生和崂山五中学生混合组队 五、活动流程

(一)、联系带队老师。

(二)、在海大和崂山五中分别进行报名活动。

(三)、由专业老师带队(有队旗),针对海大和崂山五中实际

地质条件进行普及性知识讲解,让学生从全新的角度认识自己的学校。

(四)、地质旅行还可以包括参观地学院实验室、岩石博物馆,

崂山五中课外科技活动成果展示室等。

(五)、地质旅行结束后,成员进行自我总结,形成地质旅行日

记。

Earth 海报秀

一、活动背景: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全球环境状况在过去几十年里持续恶化。而最近自然灾害的频发更是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保护地球已经刻不容缓。2011年4月22日为第41个世界地球日,作为地球家园中的一员,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保护地球,珍惜人类唯一的家园。 二、活动目的:地球文化节是我们学院的特色活动,我们有义务做好地球保护的宣传工作。这次地球海报大赛可以唤起大家保护地球的意识。而搜索资料的过程也可以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地球的现状,认识到保护地球的紧迫性。

三、活动对象:海大崂山校区14个学院的学生会宣传部 四、活动时间:2011年5月5日中午 五、活动地点:清真餐厅前篮球场 六、活动流程:

(一)、事先将长布卷摆放在篮球场上,并对其进行划分,各院平

均;

(二)、各个学院代表到齐后,在其学院对应的布卷上进行现场的地球海报制作;

(三)、给到场的观众发放地球书签; 七、预计布卷效果图

“关乎地球”创意制作大赛

一、活动背景:地球文化节下属活动之一。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认识地球,爱护地球,发展地球是当代人类面对的问题之一。借助地球文化节这个契机,通过我们的双手和奔放的思维,用手工的形式进行地球创意制作大赛。 二、活动时间:2011年5月5日 三、活动地点:崂山校区8101

四、活动方式:邀请各院选派单人或团队作为选手参与本次的创意制作大赛。赛前给定一主题,创意及制作皆围绕此主题,作品形式不限,如布艺、拼布、立体化、纸艺、雕刻、创意绘画等,材料选手自备。此次大赛主题即地球。要求各参赛选手在大赛现场进行制作,制作时间为一小时(可在比赛前提前做好准备或初步制作,在现场进行拼装等)。比赛途中,主持人会像选手们及在场的观众、评委普及一些地球文化知识等,评委及观众可以到场下近距离接触选手的制作过程。 一小时制作时间到达后,选手们依次上场对评委及观众介绍自己的作品,可以就灵感来源、创意方式等方面来诠释。随后评委现场进行打分,评选出前三名颁发奖品及奖状,获奖作品由海洋地球科学学院进行保留,并在地球文化节闭幕式上进行展览。 五、活动开展:

(一)、制作活动邀请函,打印创意制作大赛说明书并随邀请函送

至各院。

(二)、说明书中包括活动名称、活动背景、活动时间、活动方式等。

(三)、活动开始前申请教室,邀请团总之老师及各院学生会主席作为嘉宾及评委。

(四)各组选手进行展示时,评委进行打分,随后工作人员尽快统计出成绩。在统计成绩这段时间内,适当加入文娱活动

等,如歌曲、游戏等。

地球文化节之地球你知多少

一、活动目的:让同学们通过轻松的路边小问答形式,获得更多的有关地球的知识。也以此让大家更好的认识地球,了解地球的发展史。更呼吁大家爱护我们日以生存的家园。

二、活动背景:适逢地球文化节,关于地球你究竟知道多少呢?赶快参与我们的活动尽情体验吧。

三、活动时间: 2011年5月3日

四、活动地点:一餐二餐之间

五、活动对象:

组织者:地球卫士志愿者协会

参与者:海大同学

六、活动流程:

(一)、组织干事收集关于固体地球的问题(大约10道左右,题目比较简单,和专业相关)

(二)、设计展板,布置展板(大约要两个)

(三)、活动进行——在路边邀请同学过来答一两道题,请同学把认为对的答案贴条

(四)、第二天用展板展出正确的答案及科学解释

地球文化节之趣味植物翻翻看

一、活动背景: 海大的春天已经来临,各种植物纷纷从休眠中醒过来,原来肃杀的校园也渐渐恢复了生机。你是否注意到这些满含活力的小植物了呢?又恰逢地球文化节期间,宣传地球上美丽的生物,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活动目的:唤起同学们对植物们的喜爱之情,普及海大各种植物的基本知识,在课余时间娱乐大家。

三、活动时间: 2011年5月4日

四、活动地点:海大一二餐之间

五、活动对象:

组织者:地球卫士志愿者协会

参与者:海大同学们

六、活动流程:

(一)、拍摄海大的各种植物,并查询每种植物的名字及基本信息(二)、设计展板,布置展板(展板展出内容为植物图片及其基本资料);打印植物图片(每个图片打两张,大小大约为4A纸的1/8)(三)、进行活动——在一二餐之间摆摊,在桌子放3*3(中间减一张),4*4或5*5(中间减一张)排列的图片,邀请同学玩翻翻看的游戏。

(四)、颁发精美礼品

七、游戏规则首先让玩者选择难度,然后在规定时间内看桌面上摆的

图片(每个图样都有两张),然后全部反过来使之背面朝上,让玩者翻出同样的两张牌,若翻错,将整个排列旋转90度,继续让玩者翻,依次下去,在规定时间内翻完即获胜。

附件八、

第八届地球文化节之第三届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相声小品文化艺术节

一、主办单位: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学生会

二、承办单位:地学院学生会文艺部

三、活动主题:欢乐海大,有你有我

四、活动宗旨:以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大学生素质为宗旨,以艺术活动为载体,以繁荣校园文化活动为目的,进一步促进我院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团的建设,发展。

五、活动对象:崂山校区在校大学生,以个人或院系为单位均可。

六、活动流程

(一)、准备大赛的奖品。奖品设定:一等奖一个(约30元),二等奖两个(约40元),三等奖三个(约45元),设最佳编剧奖、最佳演员奖等(奖品种类笔记本或钢笔,每种5元以上,五到十个,共计85元左右)基本上让每组参赛选手都得到奖品。若参赛组较少(低于六个),去掉三等奖等。对于邀请的社团的感谢奖项,奖品预计为相册,合计40元。宣传工作。请院宣传部画大型海报,贴于大展板上。同时也贴发小传单,在报名几天内发送。

(二)、邀请评委嘉宾老师(如地院陈金玲老师)或一些社团干部(五个)。尽量本院同学前去当观众,并投票。

(三)、总奖品大致价格240元,会场布置需要的东西,彩带,彩纸,

气球,横幅,以及传单等大约100元,共340元。

申请大教室,8101

(四)、邀请海之子或观海听涛为我们拍照片,报活动。

(五)、比赛具体活动流程

1、比赛前一天,告知选手比赛情况,并将活动当天所需要的mp3音频,PPT演示文稿,或视频等相关软件提前从各选手处拷贝下来,且做好备份,同时通知比赛选手在比赛当天提前到场的时间,和到场后的安排,如,演员入座区域,和抓阄产生上台演出顺序等具体事件。

2、比赛当天,会场布置要在比赛两小时(视彩排情况而定)之前全部完成,包括会场的海报,横幅,彩条等的装饰,同时分出评委嘉宾席,阶梯教室最后端暂设定为选手休息地区,比赛选手将要上场时,由后门出,前门进,也要做好装饰和指引提示牌。(活动开始前,进行初步的彩排,和PPT或音响设备的调试,以免在活动开始后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3、比赛开始前,播放一段相声或小品,让大家提前进入状态,或者播放音乐等。比赛将要开始时,转到一段音乐,音乐慢慢结束,然后,主持人上台报幕,说开场白,介绍评委嘉宾,宣布比赛开始。

4、比赛时三组为一单元,每一组结束后,主持人上台,介绍下一组参赛队后下一组进行,三组结束后,评委做简单点评,并打出分数,但不亮分。

5、比赛全部结束后,加一歌舞表演,或请邀请的社团表演节目,最好是轻松幽默的,此时,评委老师评分。

6、表演结束后,每组派一名选手上台,按顺序站好。逐个做详细点

评。并亮出分数,然后做总体点评。最后,演出一个节目(歌舞),活动结束。

7、评选方式:评委点评。歌舞结束后,所有选手上台,评选结果交给主持人,主持人公布结果。后,颁发奖品,同时音乐响起。

做好本次大赛的后期总结工作。后期总结,开一个简单的小会,做一份后期总结的报告。将活动的照片等做成演示文稿,保留,存档。

七、活动宣传

海报:主题性强、精美、有力、夸张。具体发送区域:海报宣传栏及各栋公寓楼。

相关媒介:邀请记者团、通讯部撰稿、广播站广播。

八、活动意义

本次由文艺部主办的喜剧小品大联欢,不仅仅将为广大同学提供一个更好的发现自我,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舞台,并且能充分展现我们地学院学生会这一大集体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优秀的组织领导能力,让全校师生更加了解我们地学院学生会的风采。

附件九、

低碳环保我先行二手买卖“旧”环保

一、活动时间:2011年5月5日

二、活动地点:一二餐之间

三、参与对象:全校学生

四、活动介绍:地摊文化节活动初衷是旧物循环利用,同时让同学们自己当一回老板,作为一次锻炼,同学们可以自己参与旧物拍卖活动,也可以把旧物交给我们的负责人,由我们代卖,活动所得钱全部归换卖主。若卖不掉,同学们也可以参与旧物交换活动。

五、活动目的:向同学们宣传旧物循环利用,宣传低碳环保,同时同学们可以自己体验当老板的感觉,有利于更好的锻炼自己。

六、活动流程:

(一)、前期调查及活动准备:以面访,短信,问卷等方式对大一至大四部分学生代表询问,调查他们对地摊文化节的期望以及为我们提供一些宝贵的意见,并确定参与活动的摊主,同时利用一周的时间收集同学们不用的物品(以书为主),做好详细的物品记录,以便后期各种反馈。同时为我们后期的宣传以及摊位地点的选择和安排做好准备。

(二)、中期开展活动:活动选在一二餐之间,将所有收集到的物品展示给广大同学,任同学们选购。活动持续一天时间,结束后统计物

品信息,帮助同学们进行旧物交换,对于同学们不要的物品,进行现

场赠送,送给有需要的同学或者后期捐出。结束后要负责清理现场,做到善始善终,不给学校工作人员制造而外工作负担。

(三)、后期宣传及意见反馈:根据各位摊主以及其与同学的反馈情况,考虑将我们的地摊文化节再举办几期,并延续下去,争取将其打造为我们海洋地球科学科学院学生会生活部的标志性特色活动!

附件十、

极速前进

一、活动时间:2011年5月7日

二、活动地点:崂山足球场

三、参与对象:全校学生

四、活动介绍:极速前进是一个娱乐型的竞技活动,活动由美国的《极速前进》真人秀节目改编而来,参赛选手每四人一组,按照活动要求完成各项活动项目,用时最短者获胜。活动主要在校内完成,在校内设置一些站点,选手依次完成各站点的项目,每个站点活动项目不定,有体育型,智力型…..每一组只有在完成本站点全部项目后才能前往下一站点,同时从本站点领取下一站点的位置提示以及要求,位置提示方式不限,可以是地图,也可以是照片,未按照要求完成工作的小组要加一定的时间。

五、活动目的:举办娱乐型经竞技活动,有利于丰富同学们的日常生活,给大学生活增加一些情趣,同时在比赛过程中,同学们主要通过各种低碳环保的方式进行竞技,很好的向同学们宣传低碳环保这一主题,突出地球文化节“保护地球”的初衷。在比赛过程中,同学们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参赛,所以有助于增进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活动流程:

(一)、海报宣传

(二)、活动开幕式及报名(地点在一二餐之间),开幕式当天主要是

通过宣传单页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活动,接受同学们的现场报名及后

地球仪教学案例

地球仪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认识到建立事物的模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2.了解地球仪的一些主要标识,知道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纬线;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和本初子午线;知道利用经纬网能够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 3.通过对地球仪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团结协作精神。 4.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尽的,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5.学会制作简易地球仪,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经线纬线的有关知识,并能够运用经纬线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学习按照经纬线在地球仪上准确寻找位置。 三、教学准备 1.教师演示用大地球仪一个,学生每小组观察用小地球仪一个。 2.关于地球仪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的故事片和观赏介绍地球仪种类的图片。 3. 制作地球仪的材料:乒乓球、彩笔、细铁丝、钻孔用的铁锥等。 4.演示用的篮球一个。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狂风暴雨的夜晚,波涛汹涌的海面被阵阵闪电撕碎。在狂风巨浪中喘息的豪华巨轮被翻天巨浪吞噬。倾斜不定的船舱内一片狼籍。船长拼命地呼救:“帝国号遇险,我是帝国号,请求支援,我们的位置是……”。国际救援总部内-片忙碌的身影,墙上喇叭里传来船长嘶哑的声音:“东经102°,南纬38°,请求支援,请求支援”。救援工作人员迅速围在一个大型地球仪前,通过一番熟练地描点画线后果断地说:“它们位于南半球A国附近的海域,立即命令A国救援部队马上行动!”(上述故事情节也可以由教师口述,学生倾听。)教师提问:救援部队怎样迅速地判断出“帝国号”的位置?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地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地球仪 (二)介绍模型,了解功用 1.了解地球仪的概念和作用。 我们生活的地球实在是太大了,尽管我们的脑海里有地球的模样,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是很难一下看到它的全貌的,为了认识和研究地球,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比例缩小若干倍后,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借助地球仪这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了解地球的一些知识。 2.了解地球仪的种类及简单结构。 教师提问:大家见过的地球仪是什么样的?它有哪些种类?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自由发言。教师播放搜集的地球仪种类的图片,并适当介绍地球仪的种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学习地球仪的组成。(对于地球仪种类的介绍,也可以由教师直接口述。) (三)观察模型,探求新知

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院(筹)

附件1: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 科技机构定位及职责 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以遥感科学基础理论及遥感应用前沿高技术研究为特色。研究全波段电磁波与地物目标的相互作用机理、遥感辐射传输模型,发展遥感科学基础理论;开拓新型遥感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研究定量遥感反演方法,建立地球系统多源遥感综合监测与模拟平台;研究定量遥感在地表能量、水和碳循环监测应用中的基础问题,为地球关键循环系统研究提供科学支撑,促进地球系统科学和国家空间科技发展。在遥感辐射机理与反演、地表能量平衡、水循环遥感、碳循环遥感、人类活动影响及环境健康遥感、和新概念遥感方向产出代表性成果,积极申报国家奖项。 二、中国科学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 研究数字地球前沿理论、信息机理、框架模型;研究对地观测、虚拟仿真、多元数据集成技术;研究大数据计算和空间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数字地球在全球变化以及环境、灾害、资源等领域的应用基础性问题。建立数字地球科学平台,构建全球空间信息服务系统,发展空间地球信息科学,服务国家可持续发展。 三、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致力于研究先进对地观测系统论证、对地观测数据定标与真实性检验、多源遥感图像数据处理以及新型遥感器前沿应用技术,开发对地观测地面应用系统,促进遥感卫星应用产业链的形成、综合协调发展以及大规模应用推广和成果转化。 四、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开展综合遥感应用技术集成以及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的开发与服务,通过产业化应用示范,形成体系化、规模化的遥感与地理空间信息系统技术与数据产品,承担国家和地方的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任务,向社会提供规模化、工程化遥感应用技术服务。 五、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 建设和运行国家陆地观测卫星地面系统,开展卫星数据接收与处理、运行与管理、加工与服务等技术研究,提供国内外对地观测卫星数据与产品服务,构建国家陆地卫星数据中心,形成国家卫星遥感数据保障能力。 六、中国科学院航空遥感中心 建设运行国家航空遥感系统,开展航空遥感综合科学实验、遥感器校飞、灾害与环境监测飞行等,按科学试验模式、巡航模式、应急反应模式和订单模式提供服务,形成国家航空遥感数据核心保障能力。 七、光学工程研究部 以国民经济发展、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和国防建设重大需求为牵引,通过理论创新、技术突破、集成验证和工程应用,在激光与光电领域开展激光光源技术、激光探测技术、计算光学成像技术、光学测量及光电检测等方面的前沿技术研究及工程化研制工作,形成较为完整的光电技术链路,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光谱技术、相干测量技术、高光束质量纳秒激光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高平均功率超快激光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气体激光技术、激光探测技术、稳态光场构建技术。 八、中国科学院定量遥感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立足于信息化社会对精准定量遥感信息获取与服务技术需求,

数字地球的概念与应用

数字地球的概念与应用 地球是目前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星球,合理开发与利用地球资源,有效保护与优化地球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然而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工业革命之后发现,这个强大的物质文明社会的基础——自然资源的供应正在出现危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正受到自然和人为作用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一系列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正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有效地研究和解决有关地球的重大问题,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地发展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为代表的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以数字的方式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关于地球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地理空间数据,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科学方案和有力措施,增强对地球的认识能力。人们利用空间信息去认识、开发和保护人类有限的生存空间,研究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特征、运行状况、资源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等,进行规划、监测、管理、决策等。与此同时,随着席卷全球的信息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人类组织、传输和实现各类与地理坐标有关的海量信息的观念和方式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人们设想把有关地球的海量的、多分辨率的、三维的、动态的数据按地理坐标集成起来,形成一个数字地球。借助这个数字地球,人们不论走到哪里,都可以高速地、直观地、按地理坐标了解地球上任何一处、任何方面的信息。 数字地球的概念 数字地球是我们星球的虚拟表示,它包含了人类社会在内的所有

系统和各种生命形式,并以多维、多尺度、多时相、多层面的信息设施表现出来。数字地球的外观是一个基于计算机的地球,具有交互式功能,是我们对真实地球认识的虚拟对照体,及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认识。数字地球这一概念的提出,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客观需要,更是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进程。构筑数字地球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从数字地球这一概念于1998年提出之后,国际社会予以极大关注,很快得到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广泛认可,我国政府也积极响应。江泽民同志在1998年6月1日接见两院院士时特别提到数字地球。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及时成立了数字地球战略研究组,提出了《关于“中国数字地球”发展战略的建议》。1999年,中国科学院在北京隆重召开第一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关于数字地球理论与技术的讨论及相关应用研究迅速发展起来。此后,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分别于2001、2003、2005和2007年在加拿大、捷克、日本、美国成功召开,第六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将于2009年9月在北京举办。2006年成立了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以推动数字地球在全球的发展。2008年3月,由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与英国Taylor & Francis出版集团联合创刊的《国际数字地球学报》出版发行,为全球该领域学者提供了一个研究数字地球的学术交流平台。 数字地球的迅猛发展彰显其重要性。客观地说,数字地球是整合利用共享现有数据和信息资源的最佳途径,数字地球是可持续发展中信息资源的主体与核心,数字地球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国防安全中有重要作用。数字地球展现了地球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信息

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2.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通过学生课堂制作简易小地球仪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探索真理道路的艰难与坎坷,培养学生对真理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相关地理现象和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难点:学会观察和使用地球仪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地球仪; 学生学生用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橡皮泥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出示航天英雄杨利伟遨游太空画面,配解说词: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自主研制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同志在太空遨游了21小时23分,行程长达50多万千米,环绕地球飞行了14圈后,于16日6时23分在预定的内蒙古主着陆场安全着陆。这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提问杨利伟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的? 学生1 蓝色的。 学生2 美丽的。 学生3 圆形的。 学生4 球形的。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和总结,我们很清楚的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但是在今天看来这样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师生互动,学习新课 课堂活动1 忆历程──认识地球 教师多媒体展示课本图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或直接看教材图) 学生讨论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学生汇报小组推荐代表回答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的各个阶段,并说出理由(其他小组同学可质疑或作补充): 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球体 直觉臆想证实 教师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你所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或者想到的,你能说出一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引入新知识,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讨论生活中与地球形状相关的地理现象。 学生1 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只总是船身先消失。(有条件的学校学生可做实验演示,无条件的学校可利用课本图解释) 学生2 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教师多媒体展示月食照片(或看课本图),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怎样来证明? 学生站得高,看得远(或者引用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能作图来说明更好)

未来地球简介

“未来地球计划”简介及中国的前期准备工作为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给各区域、国家和社会带来的挑战,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沟通与合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研究手段和方法,由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和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ISSC)发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国环境署(UNEP)、联合国大学(UNU)、Belmont Forum和国际全球变化研究资助机构(IGFA)等组织共同牵头,组建了为期十年的大型科学计划“未来地球计划(Future Earth)”(2014-2023)。该计划通过学者、政府、企业、资助机构、用户等利益攸关者协同设计、共同实施、共享科研成果和解决方案(co-design, co-produce and co-deliver),增强全球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该计划的制定,旨在打破目前的学科壁垒,重组现有的国际科研项目与资助体制,填补全球变化研究和实践的鸿沟,使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更积极地服务于可持续发展。 “未来地球计划”设置了3个研究方向:1)动力地球(Dynamic Planet);2)全球发展(Global Development);3)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Transition to Sustainability)。同时,建议增强8个关键交叉领域的能力建设:1)地球观测系统;2)数据共享系统;3)地球系统模式;4)发展地球科学理论;5)综合与评估;6)能力建设与教育;7)信息交流;8)科学与政策的沟通与平台。 2013年9月26-27日,中国科协在北京组织了“未来地球在中国”国际会议。会议确认了在中国需要优先解决的、与可持续性能力

数字地球知识点

数字地球知识点 1、数字地球是什么? 数字地球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提出,其核心内容是全球信息数字化。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再认识,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虚拟技术、网络技术等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以数字的方式获娶处理和应用关于地球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空间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解决全球各种问题。 2、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有两点:一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地球问题;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并使普通百姓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方便地获得他们想了解的有关地球的信息。 3、数字地球主要组成? 数字地球以因特网为基础、以空间数据为依托、以虚拟现实技术为特征,是具有三维界面和多种分辨率浏览器面向公众的开放系统,其主要组成一般包括以下三个部分:数据系统、软硬件系统和应用模型。 4、数字地球的应用对全球变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全球变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数字化表示的地球为我们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在计算机中利用数字地球可以对全球变化的过程、规律、影响以及对策进行各种模拟和仿真,从而提高人类应付全球变化的能力。数字地球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对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化,荒漠化,生态与环境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与此同时,利用数字地球,还可以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许多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预测,如: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灾害预测与防御等。 5、数字地球的应用对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影响? 数字地球将容纳大量行业部门、企业和私人添加的信息,进行大量数据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研究和分析。例如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全国铁路、交通运输的规划,城市发展的规划,海岸带开发,西部开发。从贴近人们的生活看,房地产公司可以将房地产信息链接到数字地球上;旅游公司可以将酒店、旅游景点,包括它们的风景照片和录象放入这个公用的数字地球上;世界著名的博物馆和图书馆可以将其收藏以图像、声音、文字形式放入数字地球中;甚至商店也可以将货架上的商店制作成多媒体或虚拟产品放入数字地球中,让用户任意挑选。另外在相关技术研究和基础设施方面也将会起推动作用。因此,数字地球进程的推进必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

摘要“数字地球”是遥感、遥测、数据库与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互联网/万维网、仿真与虚拟技术等现代科技的高度综合集成和升华。“数字黄河”是从数字地球外延而来,其关键的支撑技术是空间数据共享平台、元数据管理、空间数据仓库、异构环境管理复杂数据对象、分布式海量数据存储技术、无级比例尺模型等。 关键词数字地球数字黄河关键技术 一、“数字地球”的基本概念 由来:1998年1月,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的报告。 要点:在三维地球的数字框架上,按照地理坐标集成有关的海量空间数据及相关信息,构建一个数字化的地球,即“数字地球”,为人们认识、改造和保护地球提供一种重要的信息源和新技术手段。 实质:数字地球是遥感、遥测、数据库与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互联网络(Internet)/万维网(Web)、仿真与虚拟技术等现代科技的高度综合集成和升华,是当今科技发展的制高点。 推进:“数字地球”计划与我国的“国家信息化”或“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战略目标是一致的,在国内也引起了我国领导人与科技界极大的关注。“数字地球”计划是中国21世纪信息产业发展的切入点,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技术保障。实现“数字地球”计划是关系到国家和国防的安危以及经济和科技发展战略的重大问题。 内涵与外延:“数字地球”的内涵实质上是信息化的地球,包括地球大部分要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的全部过程。外延包括数字区域与数字行业,如数字北京、数字福建、数字铁路、数字国土等。 数字地球的基础技术:多种分辨率的遥感技术、快速定位技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WebGIS与Open GIS技术以及高速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等。 二、“数字地球”的支撑技术 “数字地球”的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模式可概括为: 3S(GIS/RS/GPS)+NET+VR 其中:GIS为地理信息系统;RS为遥感技术,GPS为全球定位系统;NET为网络;VR为虚拟现实。 关键技术包括分辨率的卫星遥感技术,海量数据的快速存储与处理技术,高速网络技术,WebGIS与OpenGIS的互操作技术,多分辨率多维数据的融合与主体动态表达技术,仿真与虚拟技术,元数据Metadata技术。 从“数字地球”与“数字黄河”应用需求看,应重点考虑以下关键支撑技术: 1.空间数据共享平台 地理空间信息具有基础性、区域性、共享性、综合性和分布性,已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由于缺乏协调和管理,各个系统之间是独立的,对基础数据进行了重复采集和数字化,系统间缺乏交流和共享,不能适应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要求,限制了地理信息的广泛应用。 空间数据共享平台由通信网络、空间信息资源、空间信息处理服务和用户操作界面构成,实现各专业部门对基础信息和处理功能的共享,以及各专业部门信息和处理功能间的集成和融合的框架。 空间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数字地理空间信息和空间参考信息,具体有电子地

从数字地球到智慧地球

第35卷第2期 2010年2月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Geo matics and Informat ion Science of W uhan U niver sity V ol.35N o.2Feb.2010收稿日期:2010 01 11。项目来源: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0CB731800);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9AA121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N010978003)。 文章编号:1671 8860(2010)02 0127 06文献标志码:A 从数字地球到智慧地球 李德仁1 龚健雅1 邵振峰1 (1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市珞喻路129号,430079) 摘 要:分析了数字地球的发展及其取得的成就,探讨了伴随着IT 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这一新的基础设施,设计了基于全IP 架构的物联网的平台框架和典型应用,并展望了从数字地球发展到智慧地球的趋势和美好前景。 关键词:数字地球;传感器网络;物联网;智慧地球;数据服务;功能服务 中图法分类号:P208 1 数字地球及其取得的成就 美国前副总统阿尔 戈尔在1998年提出数 字地球时,就勾勒出一个诱人的虚拟地球景象,使 真实地球作为一个虚拟地球进入了互联网,使普 通老百姓甚至小孩子都能方便地运用一定的科学 手段了解自己所想了解的有关地球的现状和历 史,既能获得自然方面的信息,如地形、地貌、地质 构造、山脉河流、矿藏分布、气候气象等,又能获得 人文方面的信息,如经济、文化、金融、人口、交通、 风土人情等[1]。这个虚拟的数字地球以空间位置 为关联点,整合相关资源(以地理信息系统和虚拟 现实技术集成各类数据资源),实现了 秀才不出 门,能知天下事!(see every thing on Web),见彩 色插页?图1。 数字地球是一个无缝的覆盖全球的地球信息 模型,它把分散在地球各地的从各种不同渠道获 取到的信息按地球的地理坐标组织起来,既能体 现出地球上各种信息(自然的、人文的、社会的) 的内在有机联系,又便于按地理坐标进行检索和 利用。数字地球是信息化的地球,它包括全部地 球资料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过 程。其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手段整体性地解决地 球问题,并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数字地球 从数字化、数据构模、系统仿真、决策支持一直到 虚拟现实,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是一个全 球综合信息的数据系统工程。数字地球的特点是空间性、数字性和整体性,它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应用体系、工程体系,在这样的数字地球上,世界各国共同建立了GEOSS (g lobe earth observatio n system of systems)系统,提出了十年行动计划,旨在从9个方面支持社会可持续发展:#减少自然或人为灾害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了解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影响;%改善对能源资源的管理;&了解、评价、预测以及适应气候变异与变化;?了解水循环,改善水资源的管理;(改善气象信息、天气预报与预警;)提高对陆地、海岸、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支持可持续农业,减少全球荒漠化;+了解、监测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下面从十多年的发展来总结一下数字地球所取得的主要成就。1.1 数字地球实现了从二维到三维的跨越地图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表达、传输和研究地理信息的最佳方式或载体,然而近年来这一观念已被打破了。数字地球作为一个三维的地球信息模型,便被认为是迄今为止人类掌握地球表面信息最好的方式。它的出现使人类在描述和分析地表空间事物的信息上获得了一次飞跃,,,从二维到三维的突破。彩色插页?图2为泰州市人民公园精细真三维模型。

地球的概述_2000字

地球的概述_2000字 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 小学作文作文网 地球概述 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从诞生之日起,已历46 亿年。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三颗,位于水星和金星之后;在八大行星中大小排行是第五。地球是唯一一个不是从希腊及罗马神话中得到的名字。Earth一词来自于古英语及日耳曼语。这里当然有许多其他语言的命名。在罗马神话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腊语:Gaia,大地母亲)。地球是目前唯一一个存在已知生命体的星球。

地球数据 年龄:44~46亿年。 公转周期:约365.2422天 回归年长度:366.2422天。 公转轨道:呈梨形。7月初为远日点,1月初为近日点。 自转周期:恒星日为23小时56分04秒。太阳日为24小时。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卫星(天然)——1颗(月球) 大气主要成份——氮(78%)、氧(21%)和二氧化碳(0.037%)水蒸气(0.03%)稀有气体(0.933%) 地壳主要成份——氧(47%)、硅(28%)和铝(8%)。 表面大气压——1013.250毫帕,或760毫米高汞柱。 赤道半径=6378.140公里 极半径=6356.755公里 平均半径=6371.004公里

赤道周长=40075.13公里 体积=10832亿立方公里。 质量=5.9742×10^21吨。 平均密度=5.518g/cm^3 地球表面积=5.11亿平方公里。 海洋面积=3.617453亿平方公里。(占总表面积的70.8%) 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公里(占总表面积的29.2%)

纬度1°长度=111.133-0.559cos2φ公里(纬度 φ处) 经度1°长度=111.413cosφ-0.094cos3φ公里大气中的声速(0度)V=331.36米/秒 大气中的声速(常温)V=340米/秒 地球表面磁场强度~5×10-5特斯拉 北磁极:76°N,101°W; 南磁极:66°S,140°E

说明文--我喜欢的地球仪

我喜欢的地球仪 近日,我的书桌上新加入了一位客人——地球仪。它的样子滚圆滚圆的,用手轻轻一碰,它就会像在宇宙中一样缓缓转起来。 这个地球仪真可谓是知识渊博!它的身上有许多一条条的线,那些横贯南北的线叫经线,绕着地球一圈圈的线是纬线,其中在地球仪半腰最明显的一条线便是赤道。地球仪上还一一注明了每处是哪大洲,哪个国家哪个地方,大陆上的矿藏也能一目了然,并且,这个地球仪还介绍了地球上七大洲、四大洋的面积和子午线、赤道的周长,世界各时区内的主要城市等。啊,小小的一个地球仪,竟有这么多地理知识,真是令我大开眼界! 我是个喜欢看书的人,看见书中哪个生疏的国名,哪个陌生的岛屿,就会请教这位“无声的老师”,地球仪会毫不保留地告诉我答案。

在它上面,我看见了蒸蒸日上的祖国。我还认识了世界上赫赫有名的美国、法国。不多久,我又寻找到了大名远扬的亚马逊河、尼罗河,浩瀚无边的太平洋,天寒地冻的南北极,烈日炎炎的撒哈拉大沙漠等许多以前久闻大名的地方。书中说,中国矿藏资源丰富,我马上证实,因为地球仪上清楚的把煤、石油、金等矿藏标了出来,多方便! 我喜欢地球仪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在地球仪上,似乎可以看到美丽的广袤大地,高耸入云的山峰,连绵起伏的山脉,这引发了我浓厚的兴趣,要知道,我最爱研究这个了。 地球仪成了我课余的好伙伴。 思路剖析:小物品各有特色,来历不同,形态各异,作用上也有区别,可是小作者的喜爱惜

之情却是相同的。小小地球仪,大家并不陌生,作者信手拈来,成为写作题材。文章很好地写出了地球仪的用处——给作者带来了许多知识,表达了喜欢地球仪的感情。 我心爱的望远镜 在我家里有许多新奇而有趣的玩具,有电动小汽车、会玩杂技的小飞机……这些我都喜欢。可是,我最心爱的还是那架放在小书橱里的天文望远镜。因为它是王叔叔从一衣带水的友好邻国日本带给我的礼物。 记得“六一”节前,妈妈带我到刚从日本留学回来的王叔叔家玩。一进门,王叔叔就笑盈盈地说:“幼幼,来!叔叔今天送你一件节日礼物。”“真的?那太好啦!能让我看看吗?”我迫不及待地问。“可以。”叔叔一边答应着,

样题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样题 科目:《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对于一个具有n个结点的二元树,当它为一棵________二元树时具有最小高 度,当它为一棵________时,具有最大高度。 2、设数组a[1..50,1..80]的基地址为2000,每个元素占2个存储单元,若以行序 为主序顺序存储,则元素a[45,68]的存储地址为_________;若以列序为主序顺序存储,则元素a[45,68]的存储地址为____________。 3、对于一个具有n个结点的单链表,在已知的结点*p后插入一个新结点的时间 复杂度为________,在给定值为x的结点后插入一个新结点的时间复杂度为______________。 4、已知int*p(),(*q)();则p是________________,而q是______________。 5、已知一棵二叉树的前序序列为abdecfhg,中序序列为dbeahfcg,则该二叉树 的根为__________,左子树中有___________,右子树中有___________。 6、己知有序表为(12,18,24,35,47,50,62,83,90,115,134)当用二分法查找90 时,需__________次查找成功,47时__________成功,查100时,需__________次才能确定不成功。 7、XML在地理空间信息领域的应用是____________。利用它可以存储和发布各 种特征的地理信息,并控制地理信息在Web浏览器中的显示。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用来表示一个变量的地址或者表示另一变量的地址的变量是()。 A.函数; B.指针; C.数组; D.结构体; 2、在C语言中,若函数调用时实参是数组名,则传递给对应形参的是()。 A.数组空间的首地址;B.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值; C.数组中元素的个数;D.数组中所有的元素; 3、int a = 2,则执行完表达式a+=a+=a-=a*a;后,a的值是() A.-4;B. 0;C.-8;D.16;

《地球仪》参考教案

《地球仪》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认识到建立事物的模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2.了解地球仪的一些主要标识,知道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纬线;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和本初子午线;知道利用经纬网能够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 能力目标: 1.学会观察地球仪,认识经线纬线及其特点,能快速找到特殊经线和纬线。 2.根据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能读某一地点经纬度和根据经纬度寻找某地。 3.学会制作简易地球仪,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使用地球仪的过程中,体会模型带来的方便。 2.通过对地球仪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对地球仪经纬网的认识。 教学准备: 1.教师演示用大地球仪一个,学生每小组观察用小地球仪一个。 2.关于地球仪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的图片和观赏介绍地球仪种类的图片。 3.制作地球仪的材料:乒乓球、彩笔、细铁丝、钻孔用的铁锥等。 4.演示用的篮球一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讲述:狂风暴雨的夜晚,波涛汹涌的海面被阵阵闪电撕碎。在狂风巨浪中喘息的豪华巨轮被翻天巨浪吞噬。倾斜不定的船舱内一片狼籍。船长拼命地呼救:“帝国号遇险,我是帝国号,请求支援,我们的位置是……”。国际救援总部内-片忙碌的身影,墙上喇叭里传来船长嘶哑的声音:“东经102°,南纬38°,请求支援,请求支援”。救援工作人员迅速围在一个大型地球仪前,通过一番熟练地描点画线后果断地说:“它们位于南半球A国附近的海域,立即命令A国救援部队马上行动!”(上述故事情节也可以由教师口述,学生倾听。)教师提问:救援部队怎样迅速地判断出“帝国号”的位置?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地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地球仪。 二、介绍模型,了解功用。 1.了解地球仪的概念和作用。 我们生活的地球实在是太大了,尽管我们的脑海里有地球的模样,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是很难一下看到它的全貌的,为了认识和研究地球,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比例缩小若干倍后,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借助地球仪这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了解地球的一些知识。 2.了解地球仪的种类及简单结构。 教师提问:大家见过的地球仪是什么样的?它有哪些种类?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自由发言。教师播放搜集的地球仪种类的图片,并适当介绍地球仪的种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学习地球仪的组成。(对于地球仪种类的介绍,也可以由教师直接口述。) 三、观察模型,探求新知。 1.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分组观察地球仪,大家有哪些发现?将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看哪个组的发现最多。在观察的同时,还可以看看文中的小资料。 学生观察、交流,并做好记录。教师巡查,及时地提示观察内容,给学生以帮助。 2.小组汇报交流,学生自由发言。 (有的学生看到了陆地和海洋,还有许多国家;有的学生看到上面有洲界线和国界线;有的学生看到了南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圈;有的学生还提出问题,不明白为什么地球仪的轴是倾斜的;有的学生看到地球上密布着经线和纬线;有

数字地球平台

EV-Globe EV-Globe具有大范围、海量、多源(包括DEM、DOM、DLG、三维模型等)数据一体化管理和快速三维实时漫游功能,支持三维空间查询、分析和运算,可与常规GIS软件、三维CAD设计成果无缝集成,提供全球范围基础影像资料,方便快速构建三维空间信息系统,亦可快速在二维GIS系统完成向三维的扩展,是新一代的大型三维空间信息平台。 EV-Globe产品主要提供形式: 1. EV-Globe SDK:即EV-Globe二次开发包 2. EV-Globe Pro:即EV-Globe桌面端平台 3. EV-Globe Web:即EV-Globe网络发布端平台 4. EV-Globe Creator:即EV-Globe数据制作工具 5. EV-Globe Dataset:即EV-Globe已制作完成的影像数据集 优点:功能强大,用户可以定制功能,内核使用的是worldwind,提供C#版本的SDK。二次开发包基于EV-Globe提供的开发接口,用户可以方便的进行各种功能定制,甚至将EV-Globe嵌入到各类信息系统中。SDK以.net环境将EV-Globe的相关接口封装在动态链接库(dll)中,用户只要搭建好开发环境,引用相关的dll,就可以开发出自己的应用系统。支持插件的开发,EV-Globe内置的插件有三维星空、

天空、经纬网、云层、大气等。 缺点:不开源,二次开发包需要购买,.net版本是基于DirectX的,相关资料比较少,开发的难度比较大。 Sharpmap SharpMap是一个基于.net 2.0使用C#开发的Map渲染类库,可以渲染各类GIS数据(目前支持ESRI Shape和PostGIS格式),可应用于桌面和Web程序。 实现了以下功能: 1支持的数据格式:PostGreSQL/PostGIS,ESRI Shapefile,支持WMS layers,支持ECW 和JPEG2000 栅格数据格式; 2 Windows Forms 控件,可以移动和缩放; 3 通过HttpHandler支持https://www.doczj.com/doc/26547335.html,程序; 4 点、线、多边形、多点、多线和多多边形等几何类型和几何集合(GeometryCollections)等OpenGIS Simple Features Specification ; 5 可通过Data Providers(增加数据类型支持)、Layer Types(增加层类型)和Geometry Types等扩展 6 图形使用GDI+渲染,支持anti-aliased等。 优点: 1基于C#开发,具备GIS的基本功能; 2容易入手,使用简单; 3开源,网上有详细的介绍资料。 缺点:

《地球和地球仪》地理课教案

《地球和地球仪》地理课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地球是宇宙空间的一颗普通的行星,是人类之家。掌握地 球的形状、大小。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知道经线和纬线的特征及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知道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方法,记住东西两半球和南北两半球的划分方法。 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和本初子午线;了解经纬网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够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 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与大小的认识过程,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 的认识是无穷尽的,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奠定基础。 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教材分析是:通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 认识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人的认识水平是可以不断提高的”。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的球体,但是由于其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相差

甚小,所以把它看成是一个正圆球体,这样可以为人们研究地球提供方便。 关于“地球仪”的教材分析是:地球虽然只是宇宙中一颗小小的行星,但对于人类来说体积还是太大了。为了更好的研究它,建立空间概念,人们仿照地球按比例缩小制成了地球仪。地球仪上的经纬线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经纬线在实际的地球上是看不见的,经纬度的划分也是人为规定的。地球在不停的绕假想的轴---地轴转动,地轴目前指向北极星,它与球面的两个交点分别是南极点和北极点。为了让学生明确,可以使用地球仪模型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 关于“经线和纬线”的教材分析是: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假想的。课本上提出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观察、总结经纬线的特征。 关于“地球的形状”教学建议:在课前教师要准备地球仪,每人一个(或2---4人一个)。建议采用观察法和讲述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观看图片或动画,补充一些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资料,使学生受到有关科学史的教育。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实际,想象并提出证据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了加深对地球准确形状的正确认识,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赤道半径与极半径图,按照所给数据计算得出二者相差21km,再引导学生思考21km

从数字地球到智慧地球

从数字地球到智慧地球 李德仁龚健雅邵振峰* 摘要:本文分析了数字地球的发展及其取得的成就,探讨了伴随着IT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这一新的基础设施,设计了基于全IP架构的物联网的平台框架和典型应用,并展望了从数字地球发展到智慧地球的趋势和美好前景。 关键词:数字地球传感器网络物联网智慧地球数据服务功能服务 一数字地球及其取得的成就 前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在1998年提出数字地球时,为我们勾勒出一个诱人的虚拟地球景象,使真实地球作为一个虚拟地球进入了互联网,使普通老百姓,甚至一个小孩子都能方便地运用一定的科学手段了解自己所想了解的有关地球的现状和历史,既能获得自然方面的信息,如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山脉河流、矿藏分布、气候气象等,也能获得人文方面的信息,如经济、文化、金融、人口、交通、风土人情等,真可谓“全部地球尽收眼底”。这个虚拟的数字地球以空间位置为关联点整合相关资源(以地理信息系统和虚拟现实技术集成各类数据资源),实现了“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See everything on Web)。 *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以遥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NS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其集成为代表的空间信息科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龚健雅,博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邵振峰,博士,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3S集成研究室。

图1真实地球和数字地球的关系 数字地球是一个无缝的覆盖全球的地球信息模型,把分散在地球各地的从各种不同渠道获取到的信息,按地球的地理坐标组织起来,既能体现出地球上各种信息(自然的、人文的、社会的)的内在有机联系,又便于按地理坐标进行检索和利用。数字地球是信息化的地球,它包括全部地球资料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过程在内]8[。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手段整体性地解决地球问题并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9[。数字地球从数字化、数据构模、系统仿真、决策支持一直到虚拟现实,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是一个全球综合信息的数据系统工程。数字地球的特点是空间性、数字性和整体性,它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应用体系、工程体系]9[,在这样的数字地球上,世界各国共同建立了GEOSS(Globe Earth Observation System of Systems)系统,提出了十年行动计划,旨在从九个方面支持社会可持续发展: (1)减少自然或人为灾害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2)了解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影响; (3)改善对能源资源的管理; (4)了解、评价、预测以及适应气候变异与变化; (5)了解水循环、改善水资源的管理; (6)改善气象信息,天气预报与预警; (7)提高对陆地、海岸、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 (8)支持可持续农业,减少全球荒漠化;

从数字地球到智慧地球

https://www.doczj.com/doc/26547335.html, 国土资源在线 国土资源导刊 9 地理信息资源是信息资源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提 带有地理坐标或与地理空间位置相关联的信息资源,例如各种比例尺的基础测绘成果(4D产品)、工程测量成果、增值地理信息成果。 地理信息资源广泛存在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和部门,是各种事物形态、内在规律、和其他事物联系等的纽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资源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对人们工作、生活至关重要,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它的开发和利用是整个信息化体系的核心内容。 地理信息资源与自然资源、物质资源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可共享和重复利用,共享程度越高和重复利用率越高,其发挥的价值越大;具有整合性.基于地理信息可以整合与集成各类信息;它是社会财富,任何人无权全部或永久买下信息的使用权;它是商品,可以被销售、贸易和交换;部分资源还具有涉密性,要按照密级成果来管理与使用。 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的快速时期,信息化广泛影响人类的生产、管理和生活方式。在各种社会经济信息中,80%与地理空间位置有关,并需要以地理信息作为背景和支撑。因而地理信息的生产、管理和应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产业,而且将影响社会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个人生活方式。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人们正在利用各种手段收集和整合地理信息资源,构造数字地球,企图实现智慧地球与物联网时代。 湖南省也在跟进与积极应对,正在开展长株潭“三网”融合试点,前瞻性规划数字湖南及我省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我们希望在湖南通过地理信息资源的开发,让老百姓能够方便得到和推广使用地理空间信息,为加速我们信息化,推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测绘行政管理部门,除了提供基础测绘服务和保障,还有另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减少重复测绘。因此,需要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陈述测 绘 推动地理信息资源共享或重复利用。政府、企业、社会信息化应用的强烈需求,使地理信息资源从技术应用变成了无处不在的重要经济资源。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提供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是其一项重要职责,这部分地理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服务是没有问题。但是,其他部门或行业的地理信息资源共享的难度还比较大,有许多部门地理信息资源仅在部门内部,有时内部共享也很难,仅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使用,其价值没充分发挥,而很多需要的和想用的用户只能望数据而兴叹。 标准化促进地理信息资源价值化。地理信息的标准化,是降低用户使用成本、获取更多更好的地理信息资源、实现地理信息增值的重要保障。在不同系统之间传输数据,集成数据模型、格式和坐标系统,集成来自不同服务器的地理信息资源,得到所需要的地理信息服务,这也是当前正在快速发展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思想。 组织协调促进信息共享与数据交换。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开发利用是信息化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高度重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坚持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产业化为方向,进一步整合、挖掘、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不断推动数字湖南、数字城市的建设水平。 制定明确的政策,引导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人民生活多方面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管理和提供政策,科学处理地理信息保密与应用的关系,在不危害国家安全的基础上,推动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开发利用。大力拓展地理信息应用领域,支持地理信息在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应急保障、电力、石油、商业规划、金融保险、资源勘探等领域的应用,推进地理信息资源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鼓励对地理信息资源进行增值开发,深化地理信息应用层次,开发便捷、适用和多样化地理信息产品,充分满足人们生活 陈建军:江西是第一故乡,湖南则是第二故乡。而立之年中科院研究生院博士毕业,后在中科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博士后。崇尚的名言是:在 现实中不断超越自我。Email: gtzydk@https://www.doczj.com/doc/26547335.html, 责编:刘许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