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类文言虚词复习

六类文言虚词复习

六类文言虚词复习
六类文言虚词复习

文言虚词总复习

整理:何丽霞

【“考纲”解读】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而且明确列出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虚词的数量虽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既是高考文言文复习的重点,也是高考试题中的一个难点。

所谓“常见”,指以《大纲》中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为重点。

所谓“在文中”,指主要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及用法的能力。

【命题规律】

最近几年文言虚词的考查涉及的内容基本在考纲规定的范围内,18个文言虚词都涉及了,次数最多的是“以”,其次是“而”“之”“为”“其”“乃”,也涉及考纲没做要求的虚词,如“见”“更”“相”等。因此复习备考的范围仅仅局限在考纲规定的这18个虚词还是不够的,适当扩展是需要的。

一、综合概述:

高考“大纲”规定应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则、者、之、与。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六类。

(一)代词:

1、人称代词——之、其、而(通假)、若、乃

2、指示代词——之、其、或、然

3、疑问代词——安、焉、何

(二)副词:

1、范围副词——则、犹

2、时间副词——既、已、且

3、语气副词——其、何、遂

(三)介词:于、以、为、因、乎

(四)连词:而、且、以、其、或、乃、则、然、但、为、故、若、虽、因、遂

(五)助词:

1、结构助词:之、者、所、然

2、语气助词:也、矣、焉、耳、哉、乎

(六)叹词:唉、嘻、呜呼、嗟乎、噫吁嚱

二、词类分析:

(一)代词

1、人称代词

①第一人称:吾、予、余、我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项脊轩志》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为白尚书,出听我言。《段太尉逸事状》

余于仆碑,又以悲乎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

②第二人称:女、汝、若、尔、乃、子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静女》(女通“汝”)

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晏子治东阿》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而通“尔”)

③第三人称:之、其、彼、厥、渠。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六国论》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

④复数:属、辈、侪、类、徒

若属且皆为所虏。《鸿门宴》

2、指示代词

①近指代词:是、此、斯、兹、之、然——这、这个、这里、这样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赤壁赋》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②远指代词:彼、夫、其——那、那个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③无定指代词:或、莫——有的、有的人;没有谁、没有哪一个

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张衡传》

④辅助性代词:所、者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3、疑问代词

①代人:谁、孰——谁、哪一个

吾孰与徐公美?

②代事物、处所:何、胡、奚、曷、安、恶(乌)、焉——什么、哪里、在哪里

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蹈死不顾,亦何故哉?《五人墓碑记》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副词

1、时间副词

①表过去:既、业、已、曾、尝、适、初、曩、昔、向、乡——已经、过去、刚才,从前

适得府君书。《孔雀东南飞》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

②表现在:方、会、适——正、正好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③表将来:且、将、欲、行、垂——将、将要

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④表短暂:斯须、俄而、旋、暂、寻、未几、须臾、无何,猝、乍、暴、忽——不久、一会儿、突然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鸿门宴》

银瓶乍破水浆迸。《琵琶行》

⑤表持久:常、雅、素——经常、时常、平素、一向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张衡传》

素昧平生、素不相识。(成语)

2、否定副词

①表否定:不、弗、莫、毋、无、未、匪、非、靡、勿、微——不、没有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氓》

曰:“毋从俱死也。”《鸿门宴》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②表禁止:毋、勿、莫、无——不要、别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氓》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3、范围副词

①表全部:俱、毕、凡、皆、咸、举、悉、尽、都、具、共、率——全、都,凡是、大凡,总共、共,大都、大致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桃花源记》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桃花源记》

悉以咨之。《出师表》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

②表部分或个别:但、唯、止、仅、独、徒、特、第、直——只、仅、只是,几乎、将近、差不多达到

但见悲鸟号古木。《蜀道难》

技止此耳。《黔之驴》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逍遥游》

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孙子吴起列传》

4、程度副词

①表深度:少、殊、很、极、甚、绝、至、良、酷、孔、稍、微、略、颇——很、太、极、特别、非常、分外,稍微、略微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赤壁赋》

吾至爱汝。《与妻书》

②表比较:益、弥、尤、愈、加、滋——更加、尤其、更、越

圣益圣,愚益愚。(《师说》)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游褒禅山记》

5、情态副词。

①表方式:俱、并、闲、微、窃、固——一起、暗中、坚决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出师表》

窥父不在,窃发盆。《促织》

②表速度:暂、遽、卒(猝)、立、即、旋、稍、——突然、匆忙、急迫、急促、逐渐

如听仙乐耳暂明。《琵琶行(并序)》

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

③表频率:数、亟、屡、累、仍、复、辄、每——多次、重复、又、总是、常常

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满井游记》

6、语气副词

①表确认:即,必、定,诚、信,果——就是,一定,实在、的确,果真

即此爱汝。《与妻书》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表委婉的揣度、商榷语气:其、盖、殆,盖——大概(是)、恐怕(是)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

③表意外的惊异:曾——竟然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

④表祈使:其——可、要

汝其善抚之。《与妻书》

⑤表反诘:岂、其、庸、巨(讵)、宁——难道、哪里、怎么

岂若吾乡邻。《捕蛇者说》

其可怪也欤。《师说》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王后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三)助词

1、音节助词:有、其(词头)、然、焉、如、乎(词尾)——不译;……的样子

乃不知有汉,无论晋魏。《桃花源记》

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2、句首助词:夫、盖、维、惟、唯——表要发议论等,不译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答司马谏议书》

3、句中语气:盖、也、与——表停顿,不译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黄生借书说》

4、句末助词:

①陈述语气:也、矣、焉、耳、已——不译;罢了,了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赤壁赋》

②疑问语气:乎、诸、与(欤)、邪(耶)夫、兮——呢、吗

而又何羡乎?《逍遥游》

③感叹语气:哉、乎、也、夫、兮——呢、啊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鸿门宴》

(四)连词

1、表并列:与、及、暨/且、而、以/且…且…/载…载…——和/又/又…又…/一边…一边…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迢迢牵牛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氓》

2、表承接:而、则、因、乃、遂/而后/若夫——于是、就、便/然后/至于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3、表递进:而、且——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劝学》

4、表因果:以、为、因、由、缘/故、是故、是以、以故——由于、因为/因此、所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说》

5、表假设:向、向使、使、而、即、若、必、今/即、纵、纵使、纵令、藉第令——如果、假如/即使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山中留客》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

6、表转折:而、然、则、然则、可——却、可是、但是、但

于其身也也,则耻师焉。《师说》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

(五)介词

1、引出行动的工具、方法、凭借:以、因——拿、凭借、依据

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2、引出动作的对象:于、与、为、因——对、对于、向、同、跟、给、替、通过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欲呼张良与俱去。《鸿门宴》

3、引出动作的原因:于、以、为——由于、因为

业精于勤荒于嬉。《劝学解》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

4、引出动作的时间、处所:于、乎、自、从、缘——在、从、到、沿着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阿房宫赋》

生乎吾前。《师说》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六)叹词:

1、唉、嘻——唉、哎

唉!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2、呜呼、嗟乎、噫吁嚱——啊、哎呀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难》

(七)文言虚词中三类特殊现象:

1、兼词:常见的兼词有"诸","焉","叵","曷","盍","旃"。这种字的读音有的是它代表的两个词的声音的拼合,如:"旃"是代词"之"和介词"焉"的合音,"诸"是代词"之"和介词"于"("于"古音"wū")的合音,"叵"是否定副词"不"和动词"可"的合音。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兼词都是合音词,另外,需要特别指明的是,兼词并不是独立的一类词。

2、虚词连用:两个连用“也哉”、三个连用“也乎哉”

在高中文言文的学习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几个虚词连用的现象。文言虚词的连用有多种情况,较多的是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现将高中语文课本中常见的虚词连用情况归纳例举如下:

两个语气词连用

(1)两个陈述语气词连用。例如: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力壮的时候,尚且赶不上别人;现在我年老了,不能干什么了。”“也已”是限制语气兼论断语气。语气重点在“已”,它同“矣”,可译为“了”。)

(2)陈述语气词和疑问语气词连用。例如:

①唯求则非邦也与?

(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是委婉的疑问语气兼判断语气,表肯定的反问语气,语气重点在“与”,它同“欤”,可译为“吗”。)

②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

(你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是较舒缓的疑问语气兼判断语气,语气重点在“邪”,它同“耶”,可译为“呢”。)

(3)陈述或疑问语气词和感叹语气词连用,重心在感叹语气。例如:

①呜呼,亦盛矣哉!

(啊!也够盛大隆重了啊!感叹语气兼陈述语气,语气重点在“哉”上,可译为“啊”。)

②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难道不是为了她作长远打算,希望她生育的子孙,一代一代地做国君呀?感叹语气兼陈述语气,语气重点在“哉”上,可译为“呀”。)

(4)三个语气词连用。

三个语气词连用,一般是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色彩,虽然各语气词都仍然保留着各自表达的语气,但放在后面的一般要比前面的语气重一些。例如:

①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孔子说:“他们也不过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三个陈述语气词连用,加强肯定语气,语气重点在“矣”,相当于“了”。)

②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了。三个陈述语气词连用,加强肯定语气,语气重点在“矣”,相当于“了”。)

③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他们使别人感到受侮辱、卑贱的行为,与五个人的死相比较,轻重本来怎么样呢?“何如哉”可译为“怎么样呢”?反问中隐含“不如”之意。)

(5)另外语气词连用,也可单独成句。

如《岳阳楼记》中的“嗟夫”,《蜀道难》中的“噫吁嚱”等。总之,在古代汉语中,语气词连用,它们各自表达特定的语气,给句子组合成一种复杂的语气,但语气的重心一般都是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面。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些知识与规律,辨别虚词连用现象也就容易了。

3、复音虚词:

古汉语词语以单音节为主,但就虚词来说,复音虚词无论在数量、使用频率,还是使用范围上都不比单音词逊色。这部分词由文言虚词合并使用,长期以来形成了固定结构,虽然高考不直接以这类词为考查对象,但在理解文意、翻译文句时经常碰到,因此对于这一语法现象,高中同学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现将一些常见的复音虚词用法和意义简析如下:

(1)不啻:副词性结构,表示不限制在某种范围之内,但可以根据语境灵活表意,一般可译为:“不止,不亚于,无异于,至多”等意义。如:

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

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2)比及(比至、逮至):介词性结构,用来表示预期的时间或已至的时间,可译为:“等到了”。如:

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议论,十九人皆服。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3)得无(得亡、得微):主要表达两种语气:一、揣测性疑问语气,可译为“该不会”、“莫非”、“恐怕”等;二、反问语气,可译为“能不”。如:日食饮得无衰乎?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4)而后:副词性结构,表示经过一定的条件或时间后方能怎么样,可译为:“才,方才”等。如: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月而后成。

(5)而况:连词性结构,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常含有反问语气,可译为:“何况”。如: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6)而已:助词性结构,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相当于“罢了”。如: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7)何其(胡其、曷其、奚其):常见用法有两种:一、代词性结构,可以表示询问或反问,与“何”用法一样,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也可以表示对程度的询问,兼有感叹意味时,可译为:为什么这样……,怎么这样……;二、副词性结构,用于感叹句中,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如:

田赞衣补衣而见荆王,荆王曰:“先生之衣何其恶也?”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哀也!

(8)何如(若何):即“如何”,述宾式结构,用在疑问句中,表示疑问或诘问,可译为:“怎么样,什么样”。如: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好乐何如?

(9)可得(可得而、可得以):助词性结构,“可”与“得”同义并列,一般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实现的可能性,可译为:“可以,可能”。如:

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10)且夫:助词性结构,放在句首,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可译为:“再说”。如: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

(11)若此:述宾式结构,常用于疑问或反问句中,可译为:“如此”、“这样”。如:

何以自绘败状,令人丧气若此?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2)若夫:述宾式结构,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如: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13)然后:连词性结构,用于一句话的开头表示承接,相当于现代汉语“然后”,“然后才”。如: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14)然而:连词性结构,常用在句首表示转折,相当于现代汉语“(虽然)这样,可是......”。如: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5)然则(然即):连词性结构,常有两种用法:一、用在句子开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即代词“然”和连词“则”构成,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二、表示转折关系,即连词“则”作“而”,相当于“然而”。如: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然则一羽之不举,不为用力焉。

(16)虽然:连词性结构,由连词“虽”和代词“然”组合而成,表示明显的转折关系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虽然如此”;表示假设虚拟的情形,转折关系不明显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即使如此”。如: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必取宋。”

(17)所以:一、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二、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8)是以(以是、以故):连词性结构,用于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可译为“因此”。如: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9)无乃:与语气词配合,用委婉的语气表示对某种情况的估计或认识,一般表示询问,可译为“恐怕”。如:

无乃尔是过与?

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20)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①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如: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如: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

③表时间,“在这时”。如: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④对此。如:于是余有叹焉。

⑤从此。如: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21)足以:助词性结构,用于动词前表示有条件、有能力去做某事,,可译为:“足够用来、完全可以、能够”。如:

是心足以王矣。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部编版 初中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纳及练习

初中常见文言虚词复习 之 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bai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记忆顺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二)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完整版)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归纳

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归纳中考复习 一、初中常见文言实词集录 1.安:(1)形容词,安定的、安逸的。如: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2)形容词,安稳的、稳定的。如:风雨不动安如山。(3)疑问代词,怎么。如:安得广厦千万间。(4)动词,养。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把:动词,拿、持。如:把酒话桑麻。 3.比:(1)动词,挨着,对着。如:天涯若比邻。(2)动词,比作。如: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3)动词,相比。如:曹操比于袁绍。 4.兵:(1)士兵、军队。如:可汗大点兵。( 2)兵器、武器。’如:兵革非不坚利也。 5.池:(1)名词,古代护城河。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2)名词,水池。如:墨池记。6.出:(1)动词,出现、露出。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2)动词,出去、出来。如:不复出焉。 (3)动词,拿出。如:皆出酒食。(4)动词,产生.如:江山代有才人出。 7.处:(1) chu,名词,地方。如:几处早莺争暖树。 (2) chu,名词,时候、时间。如:乡书何处达?(3) chu,动词,处在。如:处江湖之远。 8次:(1)名词,层次。如:不可计其层次矣。(2)动词,编次、编排。如: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3)动词,驻扎、停留。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9.从:(1)动词,跟从,跟随。如:择其善者而从之。(2)动词,依从。如:乃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3)形容词,从前的,以前的。如:来从楚国游。(4)形容词,从容。 10.道:(1)动词,说。如:不足为外人道也。(2)名词,道路。如:古道西风瘦马。 (3)名词,道德。如:伐无道,诛暴秦。(4)名词,规则、正确的方法。如:以谘诹善道。 (5)名词,学问。如: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6)名词,道义。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11.得:(1)动词,得到。如:既出,得其船。(2)动词,达到。

人教版初中语文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整理

人教版初中语文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整理 一.之 1、“之”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他们)、“它”(它们)、“这种” 例如:问所从来,具答之。(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操蛇之神闻之。(代事,指愚公移山,译作“这件事”)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代物,指狼,相当于“它”。)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代人。他,指曹刿。)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代人。他,指吴广。) 肉食者谋之。(代这件事。)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指代前面的“骨头”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指代前面的狼。) 渔人甚异之。(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 闻之,欣然规往。(指代渔人进桃花源这件事。) 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指代小石潭的情景。)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代千里马)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乐趣)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城) 属予作文以记之。(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下视其辙,登軾而望之。(代齐军)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代齐威王纳谏这件事) 2、“之”作动词,“去”“往”“到”。 例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之”作助词 ①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例如: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于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口技》) 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爱莲说》) 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用于主谓之间,起到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不译。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臣以王吏之攻宋《公输》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唐雎不辱使命》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补足音节,无意义,不译。 例如:久之,目似瞑《狼》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④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例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宋何罪之有?《公输》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 ⑤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如:马之千里者。《马说》

初中文言虚词归纳

初中文言虚词归纳 一、之(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例如:①菊之爱,陱后鲜有闻。③水陆草木之花。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例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例如:①公将鼓之。②久之。 ③怅恨久之。 (二)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①具答之。②亲戚畔之。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例如:①渔为甚异之。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例如:①辍耕之垄上。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四)语法作用(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例如: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如:①马之千里者。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二、乎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表提问或反问,也可表猜测、感叹。如:①死国可乎?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③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类似于“于”的用法。如:①在乎山水之间也 ②颓然乎其间者 三、者1、结构助词,译“……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语气助词,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四、以1、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

河北中考14个文言虚词最新整理

中考文言虚词 一、“乎” 1.“乎”用作语气助词。可表示各种语气。如: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③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⑤是亦不可以已乎? 2.“乎”还可用在形容词词尾,译作“……的样子”。如: ①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3.“乎”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可译为“在”“对”“对于”。如: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二、而 (一)“而”用作连词,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也”等,也可不译。如: ①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②舍生而取义者也。 2.表示承接关系,译作“然后”“就”。如: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④水落而石出 3.表示转折关系,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如: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4.表示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敏而好学。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 ①潭西南而望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④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 ⑤朝而往,暮而归 (二)用作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如: ①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②俄而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口技》)。 三、“之” (一)用作代词,有以下两种情况: 1. “之”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她”(他们)、“它”(它们)等。如: ①愿陛下亲之信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代人,他们) ②肉食者谋之(代事,这件事) 2.“之”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如: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完整)初中文言文常用虚词整理

初中文言文常用虚词整理 一、之 (一)代词 (1)作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可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3)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③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 可译为“到”、“往”。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人教版)初中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归纳

初中常见文言虚词 1.之 zhī ①动词,去、到、往吾欲之南海《为学》 寡助之至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②代词,代人、代物、代事 二世杀之《陈涉世家》 钟鼓乐之(“窈窕淑女”) 又数刀毙之《狼》 莫不奇之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名之者谁 左右采之(代荇菜) ③助词,的嗟来之食《乐羊子妻》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在河之洲 山之僧智仙也 ④结构助词,(不译) 人之立志《为学》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何陋之有宋何罪之有 2. 者 ①结构助词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②结构,的下者飘转沉塘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指代人,物,事, 宜多应者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孟子二章》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④……的原因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 ⑤语气词,不译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3. 夫 ①成年男子(名词)此庸夫之怒也《唐睢不辱使命》 ②发语词,无义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唐睢不辱使命》 夫环而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③那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④丈夫,女子的配偶夫齁声起《口技》 4. 其 ①人称代词,自己、我、我的,他、他们,它 而不知太乐之乐其乐也(自己的)《醉翁亭记》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他) ②指示代词,这,那专其利三世(这种) 3.副词,表推测或委婉语气,大概,也许,难道 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 其真无马邪道(难道) 5. 而 ①转折连词,但是,却人不知而不愠《论语·述而》 而不知其所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未有问而不告《送东阳马生序》 足肤皲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②修饰连词,相当于“地”, 面山而居 恂恂而起 呼尔而与之 ③顺承连词,可不译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 觉而起,起而归 ④表顺承的连词,然,这样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⑤表顺承的连词,就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⑥表顺承的连词,来挟天子而令诸候《隆中对》 ⑦表递进的连词,而且国险而民附《隆中对》

初中常用文言虚词用法

初中常用文言虚词用法

————————————————————————————————作者:————————————————————————————————日期: 2

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相当于“而且”,“又”。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学而时习之”。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温故而知新。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如:《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译]:“假使全国的青年人如果真的都成为有为的青年”。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 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而后】才,方才。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 层的意思。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 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 记》) 【之】 1.用作代词: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 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 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 作宾语。)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 作复指性定语。如: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 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 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 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 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古 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 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 省去。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 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 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 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 省去。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 难矣!(《师说》)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 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 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毛先生 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3、用作动词,可译为“到”,“去”,“往”。如: 已而之细柳军。 【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 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 的”。例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 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 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 “他”“它”“不能加“的”。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 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今肃 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 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 那些""那里"。如: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 禅山记》)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 3 / 7

精心整理版-初中文言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

初中文言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 虚 词 用法例句常见短语. 之. (1)【动】往,到……去. (2)【代】他,她,它. (3)【助】的(有时可不译). (4)【助】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 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的作用。不 译. (5)【助】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不 译. (6)【助】宾语前置的标志。译时 省去.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学而时习之(《论语》);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宋何罪之有(《公输》);菊之爱(《爱莲 说》). . 以. (1)【动】认为,以为. (2)【介】用,把,拿. (3)【介】因为,由于. (4)【介】凭借,依靠,依照. (5)【连】相当于“而”(表承接). (6)【通】“已”,已经. (7)【连】连接上下东西往来等字. (8)【介】去,来,用来(表目的). (9)【连】以至、因而. 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以刀劈狼首(《狼》);投以骨(《狼》).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以君之力(《愚公移山》).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十年以前;北京以东.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意将隧入 以攻其后也(《狼》). 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以为】认为;作为。. 【以是(是以)】因此。. 于. (1)【介】在,到,向,从,对, 对于,由于,在……之中(方面)(用 在动词后引出对象). (2)【介】被. (3)【介】同,和,跟. (4)【介】比,胜过. 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告之于帝(《愚 公移山》);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苟 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孟子》). 不戚戚于贫贱(《五柳先生传》). 曹操比于袁绍(《隆中对》). 苛政猛于虎也. 【于是】①与现代汉语相 同;②这时,当时;在这, 从这。. 者. (1)【代】……人;……事物;…… 时候;……的情况. (2)【助】引出判断(原因、解释), 不译. 作亭者谁?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 翁亭记》);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者,……也】或【者 也】……是……. 乎. (1)【助】吗,呢,哪,吧;啊, 呀,哇. (2)【通】“于”。“在,从,向,给, 对”. 不亦乐乎?(《论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 翁亭记》). . 也. (1)【助】啊,呀,呢,吧,可不 译(表判断、肯定,表疑问、反问, 表感叹). (2)【助】句中表示舒缓、停顿, 可不译. 吴广者,阳夏人也(《陈涉世家》);徐 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也哉】呢,吗(表疑问 或反问)。. 故. (1)【名】原因,缘故. (2)【形】老的,旧的,原来的; 从前的,原来的;故旧,老友. (3)【副】故意,特意. (4)【连】因此,所以. (5)【动】死亡.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蔚。(《陈涉世家》).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 序》). 已故. 【故人】老朋友。. 其. (1)【代】他(的),她(的),它 (的);他们(的),她们(的),它 们(的). (2)【代】那,那个,那些,那里. (3)【副】大概,或许,还是(表 推测). 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 序》). 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

中考八大常用文言虚词归纳全(更新)

中考常用文言虚词归纳 一. 之 1.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②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②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唐雎不辱使命》)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4)结构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译时应省去。 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3.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4、表方位或时间的限定,相当于“以” ①一室之内②郊田之外③四海之内①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如: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如:①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②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则》)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面山而居(《愚公移山》)②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记》)三.以 (一)介词 1.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③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凭借,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3.表示工具、方式、方法,可译作“把”、“拿”、“用”等。 如:①屠惧,投以骨(《狼》) ②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出师表》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如:①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如: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通“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 (三)动词(属于实词),可译为“认为”。 如:①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者 (一)代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③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五.其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②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2、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如:①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初中文言文常见11个虚词的用法

初中文言文常见11个虚词的用法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二、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三、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6、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作“因此”“所以”“因而”。 ①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②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他。(《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③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黄生借书说》) 7、表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

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

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 1.起指代作用,如之、其、何; 2.起组合作用,如以、于、为; 3.起连接作用,如而、则、乃; 4.起语助作用,如也、乎、夫、焉。 之、于、以、其、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 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例:①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7、结构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例: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 8、音节助词,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例: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日似瞑,意暇甚。③怅恨久之。 9.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0、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到。例:吾欲之南海。(注:此处作实词) 于 文言文中于一般用作介词,表示处所、时间、对象、被动、比较、原因等。 1、表示处所,译为:从,在。例: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在) ②舜发于畎亩之中。③子墨子闻之,起于鲁。(从) 2、表示时间,译为:到。例: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3、表示对象,译为:对,向。例:①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②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向) )《说虎》(例:则人之食于虎也。。”被“、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4.5、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或不译。例: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6、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以 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 (1)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①把,拿。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屠惧,投以骨。 ②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 ③凭,靠。例:何以战。(《曹刿论战》)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凭借。例: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②根据,按。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人教版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人教版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一、之 1、用作代词 (1)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等。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 例句:1、问所从来,俱答之。《桃花源记》——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2、用作助词 ①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 例句: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例句: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在句中表示动词宾语提前,即宾语前臵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例句:1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2宋何罪之有?(《公输》) ④在句中表示定语臵后,即定语后臵的标志,可译为“的”。 例句:1马之千里者。《马说》 2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⑤音节助词,在句中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 例句: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3、用作动词译作“到”、“往”、“去”等,后面一般跟地点名词 例句:1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连结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前后两部分的并列、承接、转折、递进、修饰等关系。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①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例句: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②顺承关系,可译作“就”、“接着”、“然后”,或不译。 例句:1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③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例句:1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 ④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例句: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⑤递进关系君将哀而生之乎 三、以 1、介词 ①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例句: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靠”、“根据”等。 例句: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例句:1屠惧,投以骨《狼》——把2能以径寸之木,为…(《核舟记》) 2、作连词, ①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例句: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2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3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小度写范文常见的18个文言文虚词解释及例句分析-初中文言文虚词及例句模板

常见的18个文言文虚词解释及例句分析|初中文言文虚词及例 句 18个文言文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 又” 。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 并且” 或” 而且” 。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 就”“ 接着” ,或不译。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 但是”“ 却” 。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 如果”“ 假如” 。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7.表示因果关系, 8.表示目的关系, (二)通” 尔” ,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 你的” ;偶尔也作主语,译为” 你” 。 (三)通” 如” :好像,如同。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 罢了” 。 【而后】才,方才。 【而况】即” 何况”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既而】不久,一会儿。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 哉”“ 也” ,可译为” 为什么”“ 什么原因” 。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 哪里”“ 什么” 。译时,” 何” 要后置。3.作定语,可译为” 什么”“ 哪” 。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 为什么”“ 怎么” 。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 怎么”“ 多么”“ 怎么这样”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 啊” 。 (四)何:通” 呵” ,喝问。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 怎么样”“ 怎么办”“ 为什么” 。 【何以】即” 以何” ,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 以” 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 拿什么”“ 凭什么” 等。 【无何】译为” 不久”“ 没多久” 。 【何乃】译为” 怎能”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 吗”“ 呢” 。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 吗” 、” 呢” 。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 吧” 。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 啊”“ 呀” 等。

中考14个文言虚词归纳

中考文言虚词归纳 一、之 1、代词。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等。 例:①问所从来,具答之。——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桃花源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论语》) ③闻之,欣然规往。(指代渔人进桃花源这件事。)(《桃花源记》) 2、助词。 (1)相当于“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2)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3)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例: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4)定语后置的标志,可不译。例:马之千里者。《马说》 (5)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例: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3、动词。“到”、“往”、“去”等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二、其 1、助词。表示祈使、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例: 其真无马邪?(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安陵君其许寡人(加重语气的助词) 2、代词。 (1)人称代词。“他(她)的”、“他们的”、“它(们)的”。例:既出,得其船(他的,代渔人)(2)人称代词,他们例:惧其不已也——他们《愚公移山》(3)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例:其人视端容寂——那个 (4)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或者数代词。例:其一犬坐于前。《狼》 三、而 1、表并列关系,可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并且”。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2、表承接关系,可不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3、表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四、以 1、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2)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发生的根据、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根据”等。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把”、“拿”、“用”等。咨臣以当世之事。《隆中对》—把 2、作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3、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4、特殊用法,通“已”,已经。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五、于

初中常见文言虚词14个

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 初中常用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为,焉,也,以,于,则,者,之共14个。 【之】 (一)代词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格式:动词+之。“之”作为前面动词的宾语。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忽啼求之。借旁近与之。(《伤仲永》) 2.代事,可译作“这件事”。 ①子墨子闻之。(《公输》) ②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3.这,此。如: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愚公移山》)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③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④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格式:定语+之+名词/名词性短语。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格式:主语+谓语+名词+之+动词(形容词)。如: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格式: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格式:名词+之+形容词。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马之千里者(《马说》)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格式:之+地点名词。“(某人)去某地”。如: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②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 ③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④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论语》)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唐雎不辱使命》)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