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馆站IV号出入口及2号风亭组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体育馆站IV号出入口及2号风亭组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1.1编制说明 (1)

1.2编制原则 (1)

1.3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2)

2.1工程概况 (2)

2.2施工场地平面布置 (2)

2.2.1施工围挡 (3)

2.2.2施工便道 (3)

2.2.3 施工给水与排水 (3)

2.2.4 钢筋及综合加工场 (4)

2.2.5 施工用电 (4)

2.3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4)

2.3.1施工要求 (4)

2.3.2技术保证条件 (5)

三、施工计划 (7)

3.1工期计划 (7)

3.2材料和设备计划 (9)

3.3劳动力计划 (11)

四、施工工艺及方法 (12)

4.1方案概述 (12)

4.2工艺流程 (12)

4.3施工准备 (13)

4.3.1技术准备 (13)

4.3.2施工现场准备 (13)

4.3.3劳动组织准备 (14)

4.3.4设备物资准备 (14)

4.4施工工艺及方法 (14)

4.4.1、防水施工 (14)

4.4.2混凝土垫层施工 (15)

4.4.3钢筋工程 (15)

4.4.4模板及支撑工程 (25)

4.4.5混凝土浇筑 (37)

4.4.6预埋件施工 (41)

4.4.7顶板回填 (42)

五、施工保证措施 (42)

5.1组织保障 (42)

5.1.1项目部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42)

5.1.2安全领导小组 (43)

5.1.3安全保证体系 (45)

5.1.4组织保障措施 (46)

5.1.5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46)

5.1.6质量管理制度 (48)

5.2.2混凝土工程安全措施 (50)

5.2.3脚手架搭设安全保证措施 (51)

5.2.4脚手架拆除安全保证措施 (53)

5.2.5模板安装安全保证措施 (54)

5.2.6模板拆除安全保证措施 (55)

5.2.7起重吊装安全保证措施 (56)

5.2.8雨季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7)

5.2.9临电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7)

5.2.10火灾的安全保证措施 (58)

5.2.11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58)

5.3应急预案 (59)

5.3.1事故风险分析 (59)

5.3.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60)

5.3.3处置程序 (63)

5.3.4处置措施 (65)

5.3.5应急物资 (67)

5.3.6通讯联系 (69)

六、模板及支撑验算 (69)

6.1标准段侧墙模板计算 (70)

6.1.1一、计算依据 (70)

6.1.3荷载统计 (73)

6.1.4四、面板验算 (75)

1、强度验算 (75)

2、挠度验算 (76)

6.1.5次梁验算 (77)

1、抗弯强度验算 (77)

2、抗剪强度验算 (78)

3、挠度验算 (78)

4、支座反力计算 (79)

6.1.6主梁验算 (80)

1、抗弯强度验算 (80)

2、抗剪强度验算 (81)

3、挠度验算 (81)

4、支座反力计算 (82)

6.1.7斜撑承载力验算 (82)

6.2顶、中板模板设计验算 (86)

6.2.1计算依据 (86)

6.2.2计算参数 (87)

6.2.3面板验算 (90)

1、强度验算 (90)

2、挠度验算 (92)

6.2.4次梁验算 (92)

3、挠度验算 (94)

6.2.5主梁验算 (95)

1、抗弯验算 (97)

2、抗剪验算 (98)

3、挠度验算 (98)

4、支座反力 (98)

6.2.6立柱承载力验算 (98)

1、不考虑风荷载 (100)

2、考虑风荷载 (100)

6.2.7可调托座验算 (100)

6.2.8斜杆扣件连接强度验算 (100)

6.2.9架体抗倾覆验算 (101)

6.3顶(中)板纵梁模板及支撑设计验算 (101)

6.3.1计算依据 (101)

6.3.2计算参数 (102)

6.3.3荷载统计 (103)

6.3.4面板验算 (103)

1、强度验算 (104)

2、挠度验算 (104)

6.3.5次梁验算 (105)

1、抗弯强度验算 (105)

2、抗剪强度验算 (106)

3、挠度验算 (107)

4、支座反力计算 (107)

6.3.6主梁验算 (107)

1、抗弯强度验算 (108)

2、抗剪强度验算 (108)

3、挠度验算 (109)

4、支座反力计算 (109)

6.3.7对拉螺栓验算 (109)

6.4框架柱模板体系验算 (109)

6.4.1计算依据 (110)

6.4.2计算参数 (111)

6.4.3荷载统计 (113)

6.4.4面板验算 (114)

1、强度验算 (114)

2、挠度验算 (115)

6.4.5小梁验算 (115)

1、强度验算 (116)

2、抗剪验算 (116)

3、挠度验算 (117)

4、支座反力计算 (117)

2、抗剪验算 (119)

3、挠度验算 (119)

4、支座反力计算 (120)

6.4.7对拉螺栓验算 (120)

七、编制依据 (120)

7.1施工平面布置图 (120)

7.2横道图 (120)

1.1编制说明

本方案适用于南宁市轨道交通2号线体育馆站附属工程(IV出入口及2号风亭组主体结构施工,III号出入口及一号风亭组和I号出入口主体结构施工)

1.2编制原则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编制更具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并力求做到多方论证优化施工方案,使施工设计达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特点。

1.3编制依据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3年版)(GB50299-1999);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47-2004);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6-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障体系》(DGJ08-903-2003);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JJ4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指南》;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建筑施工模板及作业平台钢管支架构造安全技术规范》

南宁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玉洞-西津)施工图设计(体育馆站)车站附属主体结构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调查报告、施工合同及投标文件;

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国家、广西壮族自治区及南宁市现行有关法规、标准、技术规范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现场调查资料及我公司在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和技术储备。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南宁市轨道交通2号线体育馆站位于星光大道与云举路交叉路口的南侧,车站呈南北向布置。本站为地下三层岛式双柱三跨车站,车站全长149m,标准段宽21.7m,站台宽度13m,本站共设4个出入口,2组风亭,本次施工3个出入口,II号出入口作为远期预留,不在此次施工范围内。IV号出入口与2号风亭组合建,III号出入口和一号风亭组合建。出入口及风亭组主体结构为明挖法施工,基坑深度12.6-14.2m,主体围护结构采用基坑围护桩+内支撑支护方案。

车站出口顶板厚度为700mm,通道处厚度为600mm,底板厚度为700mm,墙厚度均为600mm。顶(底)板1000mm31400mm(宽3高)纵梁为截面最大。

标体育馆站出入口主体结构尺寸表

2.2施工场地平面布置

根据施工总体安排并结合文明施工要求,基坑西侧为出渣进料主要运输通道,基坑北端东西两侧布置钢筋、型钢原材料堆放及加工、脚手架、模板等堆放场地。另外,场地西面设置办公区及氧气乙炔库房、材料库、应急物资库房等,进出工地的大门处均设有标准化洗车槽。主体结构施工场地平面布置见图一。

平面布置图

图一

2.2.1施工围挡

根据文明施工的要求进行标准化全封闭式管理,围挡采用彩钢板+砖柱的形式进行围敝,墙高为2.5m。砖柱截面为40cm*40cm,砖柱标准间距6.4米,砖柱间砌50cm高、24cm宽矮墙。矮墙上采用螺栓将彩钢板与钢骨架固定。砖柱及矮墙砂浆抹面后涂刷青灰色防水涂料,矮墙外侧再涂刷30cm宽,间隔30cm黄色斜条,砖柱顶预留照明、警示设施。

2.2.2施工便道

施工便道是为施工机械作业提供方便,并兼顾各分部工程的施工顺序,及时进行动态调整,避免施工干扰,为材料运输,弃土外运及施工车辆进出提供快捷通道。

场地内基坑西侧为出渣进料主要通道,基坑东侧及北端已采用20cm厚C20混凝土硬化,场地南端为城市主干道星光大道,出工地大门则为城市主干道路。

2.2.3 施工给水与排水

(1)施工给水

生产用水由业主就近提供的市政水源接驳点引入施

工现场,生产用水沿施工围栏内侧采用直径Φ100mm焊接钢管构造循环水

(2)施工排水

工地南北车辆出入口各设置一个带有高压自动冲洗设施洗车槽,且考虑整个施工现场临时排水系统的需要,沿基坑周边布置30cm330cm,5?纵坡的排水沟,雨水、施工污水最终汇集至三级沉淀池,经充分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因整个基坑开挖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出渣进料数量非常巨大,因此安排专人对洗车槽及沉淀池设施进行维护。

2.2.4 钢筋及综合加工场

基坑南端南北两侧布置钢筋、模板等原材堆放、加工等场地;并设置钢筋成品、半成品堆放场及待检区。钢筋加工场及堆放场均采用活动帆布雨棚,防雨防晒。活动帆布雨棚遮盖不到的钢材上面采用帆布遮盖。

2.2.5 施工用电

对于本工程施工,业主提供1台630kva箱变作施工用电。施工用电以国家电网电为主,自发电为应急电源为辅的方式保证施工生产用电。为尽量避开施工面及降低成本,动力线路、照明线路、生活用电线路等低压线路尽量沿围墙采用架空方式铺设。电缆线沿主体围挡布设,围挡以外段采用地下暗埋敷设形式。沿基坑两侧设置移动配电柜,以备基坑内生产用电需求。1台630kVA箱变满足施工现场用电需求。

2.3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2.3.1施工要求

1、严格按照图纸设计及规范要求操作,确保砼的构件的断面尺寸、垂直度、平整度、轴线位置等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模板立模必须牢靠,要求模板平整、接缝严密,防止跑模漏浆。

3、模板应能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位置准确性,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接缝不得漏浆。在砼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空洞情况,当发现有变形、位移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出入口及风亭组顶板、底板均设置有2?的纵坡,南北两端结构高度不一致,施工时应特别注意结构高度的变化。

5、拆除模板要确保砼强度达到规范要求拆模强度后方可拆除。

拱。起拱后要认真检查所有垂直支撑是否与基础紧密接触、稳固。

7、横向施工缝分段设置原则:

(1)分段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处,即为距柱1/3-1/4范围内;

(2)分段避免将横梁、暗梁、暗柱等构件断开;

(3)分段避开降水井;

(4)分段避开较大的预留孔洞,保证车站出入口内部设施(如水池、电梯井、出入口门洞等)的完整性;

(5)考虑到施工的方便性及材料的周转。

8、侧墙水平向施工缝设置原则:

(1)分段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处,侧墙即为距中(顶)板1/3-1/4范围内;

(2)顶底板处侧墙处施工缝需高出腋角以上300-500mm;

(3)考虑到防水需要,水平向施工缝尽量统一取齐;

(4)施工缝留置后考虑侧墙钢筋宜满足以下规定:①侧墙内侧主筋连接处宜设在距支座1/4处,侧墙外侧主筋连接处宜设在跨中1/3范围内;②同一连接区段内主筋接头率应小于50%,主筋接头间距应不小于35d且不小于500mm。

2.3.2技术保证条件

1、技术交底制

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和技术主管工程师亲自抓技术交底工作,建立复核制,技术交底必须强调文字交底,经上级主管工程师复核后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基坑开挖前,由总工或主管工程师对全体作业人员、班组和协作队伍进行整体交底(包含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将工程特点、施工方法、施工顺序、进度安排、操作要求、技术标准、质量要求、安全措施等书面资料详细地交给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对交底进行签字领取。施工人员组织关键工序的作业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技术学习和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挂牌作业,使其理解并能自觉地贯彻执行项目部所制定的控制程序和技术措施。

2、工程检查制度

工程实施中,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实行“三检制”。经理部设专职质检工程师、各工区设专职质检员,班组设兼职质检员,保证施工过程始终在质

每个单项工序开工前7天向监理提交施工开工报告,取得书面许可后方可开工。施工过程中,作业队自检、工区、经理部复检合格后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隐蔽工程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能隐蔽及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测量管理

由有资格、有经验和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组成专业测量班组,配足测量所需的各种仪器设备,所有测量器具按要求定期校核,确保仪器的准确性。

认真做好控制测量、施工测量和竣工测量,认真做好复测工作,确保测量结果准确。严格执行测量复核制度。实行三级复核制,按规定申报复测计划,并给予各方面的有效配合。

建立以项目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测量技术负责制,所有的高程、基准控制点、水准基点均需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复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4、内业管理

根据业主、规范要求,各单位、各部门控制好本部门与质量体系和产品质量有关的文件和资料,确保相关部门及时得到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作废文件从相关部门及时撤出。

(1)质量体系文件及有关的文件有:

①、质量体系文件及有关的管理文件、质量计划。

②、与质量有关的行政管理文件。

③、技术性文件和有关文件。

④、施工合同文件。

⑤、其它支持性文件(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等)。

⑥、质量记录表格。

(2)各部室设专职资料员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日常管理工作,及时检查、督促有关人员做好原始资料的积累,做到施工技术资料与施工进度同步。由办公室负责指导文件和资料的控制,并对其实施效果监督检查,确保质量体系正常。

3.1工期计划

综合考虑结构外包防水、结构柱位置、钢筋锚固长度、施工组织等因素,主体结构分三段施工,四号出入口和二号风亭首先施工(共计126日),之后是一号出入口施工(共计126日),最后是三号出入口和一号风亭的施工(共计153日),每个施工段的施工进度控制采用流水施工,合理的安排工期。主体结构施工计划如下表。

主体结构施工计划表、

一号出入口工期安排

三号出入口及一号风亭组工期安排

四号出入口及风亭组工期安排

3.2材料和设备计划

1、主要材料计划

(1)顶(底)板(梁)、侧墙、端墙、壁柱、墙中暗柱:C35、P8;

(2)负三层侧墙、端墙、壁柱、底板(梁):C35、P10:

(3)内墙:C35;

(4)中柱:C35;

(5)垫层:C20;

(6)后补孔:采用比原结构混凝土等级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

(7)钢筋、接驳器:采用HPB300级、HRB400级钢筋,材质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采用冷鐓直螺纹钢筋接驳器A级,并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8)钢板:Q235钢,钢板严格按设计图施工,使用前应经现场试验合格后再使用。

HRB400级钢筋采用E55型焊条。

在施工开始前,完成材料的进场报检工作。主要材料计划见下表:

主要材料计划表

2、主要机械设备计划

主要机械设备计划表

3.3劳动力计划

1、施工期间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管理人员,见主要管理人员配置表。

主要管理人员配置表

2、施工班组配备

主体结构施工期间,施工班组由接地班组、防水班组、钢筋班组、模板施工班组、混凝土班组、架子工班组及综合班组组成,特种作业工人由起重工、指挥司索工、电焊工、电工组成。施工劳动力配置计划见下表:

四、施工工艺及方法

4.1方案概述

本工程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由下至上一次性施工。主体结构施工顺序为:①基础开挖、垫层、底板防水层→②底板及底板梁→③结构柱、侧墙、顶板板→④楼梯→(⑤通道及风亭组)→⑥顶面防水。

主体侧墙模板采用木模板拼装组合大模板,侧(端)墙采用木模板+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顶板采用木模板+碗扣脚手架施工。

4.2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详见下图: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工艺流程图

4.3施工准备

4.3.1技术准备

(1)施工测量人员做好现场放线定位并按制度进行三级复核;

(2)技术人员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技术人员熟悉图纸,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4)主体结构施工实行首件验收制,底板的外包防水或钢筋绑扎完成后,及时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验收。

4.3.2施工现场准备

合理规划。

4.3.3劳动组织准备

(1)施工作业队配备施工技术员、特殊工种施工员和安全防护人员;

(2)施工技术人员和特殊工种进场前进行技术培训,培训考核合格后可进入岗位;

(3)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4.3.4设备物资准备

(1)施工设备在进场前进行全面检修,设备完好率达100%;

(2)与信誉良好的材料供应商建立供货关系,对各种需要实验检验的材料送有关部门检测鉴定,筛选优质材料,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

4.4施工工艺及方法

4.4.1、防水施工

1、防水施工

附属主体结构采用防水混凝土进行结构自防水,顶板、底板采用C35、P8防水混凝土。主体采用柔性全外包防水层,顶板防水采用2.5mm厚双组分聚氨酯涂层,结构底板及侧墙采用自粘型高分子预铺防水卷材,主材厚度 1.5mm,卷材全厚度为2.0mm。

车站主体与出入口通道结合部位设置变形缝,变形缝宽度20mm变形缝采用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防水嵌缝材料+外贴式止水带+不锈钢接水槽。施工缝采用镀锌钢板止水带+水泥基渗透结晶材料。防水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图:

防水施工工艺流程图

4.4.2混凝土垫层施工

在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基底表面的余土、杂物均清理干净,基底地质情况、标高、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隐检手续。混凝土垫层为200mm厚C20混凝土,垫层混凝土的摊铺根据预先埋设的标高控制桩控制面层高度,垫层混凝土浇筑从一端开始,并应连续浇筑。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振捣,平面处混凝土采用平板式振捣器并在2h内必须振捣完毕,其移动间距不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立面处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按标高控制桩拉十字线检查一下上平,然后用大杠刮平、表面再用木抹子搓平、铁板压光。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应在12h左右后覆盖和浇水养护。

4.4.3钢筋工程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1)钢筋进场按照规定检查钢筋出厂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根据每捆钢筋标牌按炉罐(批)号及直径分别堆放在钢筋棚内。钢筋距地面30cm以上,并做好标识。

3)钢筋进场后,立即取样进行复检,钢筋的各种规格、型号、机械性能、化学成份等必须符合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经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2)钢筋的制作

1)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内集中加工。在加工前,根据设计配筋、加工安装顺序制定加工方案,计算加工材料表。

2)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等必须清除干净。

3)钢筋用机械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等。

4)钢筋切断时,根据钢筋下料表中编号、直径、数量、长短进行搭配,先加工长料,后加工短料,尽量减少钢筋接头,节约钢材。

5)钢筋的弯曲、成型

①钢筋弯曲采用弯筋机弯曲(小钢筋直径可采用人工弯曲),钢筋弯钩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钩、直弯钩和斜弯钩。

②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③钢筋弯曲成型在常温下进行,不允许热弯曲,也不允许用锤击或尖角弯折。

④钢筋加工完成后,应分类堆放,做好标志牌。

6)钢筋加工质量控制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见下表所示。

(3)钢筋连接及锚固

①钢筋连接

针对主体结构钢筋种类较多、位置复杂,结合施工顺序,钢筋接头采用电弧焊接、气压焊接、绑扎搭接连接、机械套筒连接多种连接方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