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碉楼起源,分布与类型

中国碉楼起源,分布与类型

中国碉楼起源,分布与类型
中国碉楼起源,分布与类型

中国碉楼起源、分布与类型

张国雄

(五邑大学华侨研究所广东江门 529020)

摘要:中国碉楼是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在历史时期兴建的一种以防御为主的多层塔楼式乡土建筑,至迟在汉代已经广泛分布。在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地区,碉楼的称呼、建筑材料、建筑造型和建筑风格都有所不同。本文从语意的角度,通过国内外不同类型碉楼的比较,揭示了中国碉楼的起源、分布和特征,首次对碉楼进行了定义。

关键词:碉楼乡土建筑定义中国

作者简介:张国雄(1955—),男,江苏宜兴人,武汉大学史学博士,北京大学地理学博士后,广东五邑大学教授,主要研究华侨史,乡土建筑。

随着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活动的展开,碉楼这种乡土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碉楼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乡土建筑?则是至今乡土建筑史研究还没有讨论而有待确定的问题。本文准备就此进行考察,提出初步的意见,求教于方家!

一,语意学的考察

从字义上考察,“楼”字的使用最早,在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已经出现。《说文解字》收录的是时俗常用字,共有9 543个,“楼”字就是其中之一。其语义为“重屋也”,也就是多层的房屋。中国第一部词典、汉代的《尔雅》其“释宫”篇云:“陕而修曲曰楼”。这里的“陕”与“狭”相通。同样成书于汉代,主要探讨字词由来的《释名》在其“释宫室”篇中对“楼”字有这样的解释:“楼,言牖户、射孔娄娄然也”。它进一步描述了楼的建筑形体特征:不仅有门、窗等建筑设施,而且有防卫建筑设施射击孔。在汉代,尤其是东汉,随着构架式楼阁建筑技术的成熟,居住型、储藏型、警卫型等各种功能的楼普遍出现①,最高的有7层(16米),一般为2层(5米)至4层(9米)②,这应该是“楼”字得以成为汉代日常用字的社会基础。

在英文中,“楼”为“Tower”,建筑形体上首先也是指多层的“塔”或“楼塔”,同时又有“城堡”、“碉堡”的含义,即不仅突出了建筑的形体而且增加了建筑功能的内容。这一点是与中文不同的地方,中国的“楼”没有城堡、碉堡这样的军事建筑的含义。在英文里,Tower又与Watch结合,增加了瞭望的功能,所以有的英文书将碉楼称为“Watch Tower”。

“碉”字没有出现在《说文解字》一书里,这可能反映了“碉”字在汉代还不是常用的字。笔者所见最早使用“碉”字来解释这种建筑的,是唐朝人李贤。他在注释《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中冉駹夷的石结构防御建筑“邛笼”时注:“按:今彼土夷人呼为‘雕’也”。“雕”与“碉”可以通假,说明唐朝时当地民众已经改用“碉”来称呼这种建筑了。《新唐书》卷二二二?南蛮传下就记载今四川大渡河中上游有三王蛮,“叠甓而居,号‘雕舍’”。《新唐书》为宋人欧阳修、宋祁撰,应该是对“碉”字在民间时俗常用的一个例证。“碉”字在中文里的意思是:军事上防卫或了望的工事建筑。英文里“碉”有两个发音,即:Pillbox、fortification。前者表示独立的小地堡,后者语意更宽,表示防御工事、堡垒和要塞。可见“碉”在中外文字里的本意,都主要是指一种起防御作用的建筑。

根据以上的字义考察,“碉楼”一词在中文里是“楼”的建筑形体与“碉”的防御功能相结合而构成,

而英文中,“楼”本身就含有军事防御的含义,所以西方的著述或翻译的中国文献以及中国人用英文撰写的论著,“碉楼”一词多用“Tower”或“Watch Tower”,基本上不使用“Pillbox”或“fortification”。

字词是现实生活的凝结,下面就让我们进入实际去考察。

二,从世界范围考察

碉楼这种单体塔楼式建筑在西方也比较多。比如十至十二世纪西欧以教堂建筑为代表的“罗马风”建筑中,在教堂的西立面往往建有砖石结构钟塔,它发挥着召唤信徒、授时的功能,在封建战争频繁时期又用于瞭望。起初,钟塔是独立建在教堂旁边③。这种“罗马风”教堂最初兴起于法国,后来传播到了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等地①。到十二世纪,单体塔型建筑似乎走出了教堂,进入到城镇,不仅继续起着瞭望的作用,而且增加了军事防御和火警监护的功能。这样的城镇在西欧现今保存较好的是意大利的锡耶纳,该城在十二世纪建有70多座石结构的高层塔楼,高高耸立在城镇的各个角落,迄今还保存有十余座,其上部造型丰富,给人很强烈的视觉冲击。

注释:

①马志祥:《汉代陶楼小议》,《文博》,1991年第1期。

②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第三章第二节,第211页,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版。

③陈志华:《外国建筑史》,第八章第一节,第90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版。

在东欧格鲁吉亚东北部的外高加索山区曼克顿一带,至今保存着为数不少的碉楼,分布在村中或山岗,当地人称其为“塔楼”(Tower)。有的建于千年以前,有的是十五世纪的遗物。全部是石质建筑,或块石垒砌,或片石砌结。其楼高一般都有四、五层,有的更达7层。塔楼造型非常简单,多数是下宽上窄的四方型,顶部有的为尖顶,有的为平顶,少数塔楼的上部一层四边向外悬挑。所有塔楼的每层四面墙都开设有射击孔。楼内的陈设极其简陋,空间狭小。当地碉楼的大量出现,一是来自这一带家族之间的仇杀,一是为了抵御车臣人的进攻。

在现存的西方古代著名建筑中,建于十六世纪初期的葡萄牙里斯本的贝伦塔(Towre de Belem)也是一座典型的碉楼,它采用的是灰白色石材。贝伦塔坐落在里斯本港湾的特茹河中,四面环水,原为一座军用的碉堡,其主体建筑是一座五层高的四边形碉楼,第二层正面为一敞廊,连拱的排柱和哥特式栏杆为这座威严、坚实的碉楼增添了几分明亮、轻快、宽敞的气氛。第四层往后收进,留出一圈巡逻道,女儿墙上的雉堞为救世军十字盾牌造型;第五层平台四周也建有带雉堞的女儿墙,四角各有一个突出的圆筒形岗亭②,这些造型和建筑部件都凸现了贝伦塔军事防卫的性质。

三,从中国范围考察

国内有相当丰富的资料可供我们进行分析。

(一)碉楼的起源

中国的碉楼主要是作为乡村或住宅的防卫建筑而存在,民间对它的称呼是“炮台”,或“炮楼”。同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又有很多不同的称呼。

早在中国秦汉以前就有一种多层建筑存在,叫“角楼”或“望楼”。“角楼”更多地反映了这种建筑在住宅中的位置,建于住宅院墙的转角部位;“望楼”主要表达的是它的功能,望楼在上古时期是人们望候神人

的“台”③,建在院落内,对位置的要求并不严格。炮台是取其登高远望之意。碉楼的的建造就受到古代角楼或望楼的启示,发展很早,远在汉代就已经很完备了④。

汉代的碉楼实物今天已不可见,不过在画像砖、画像石以及明器中仍有保留。1979年湖北云梦西郊的癩痢墩发掘了一座东汉墓,出土的器物中有一个陶楼模型,是由一组楼阁组成的宅院,分前后两楼。陶楼的西北角是一座四方形的碉楼,楼分三层。下层有门,与前楼相通,共用一道墙,后壁有两层腰檐。中层正面开有三扇窗。楼顶为两面坡,正中起脊,两坡各有斜脊。各层之间有方口天窗上下相通⑤。成都的汉代画像砖庭院中的楼成正方形,斗拱支撑的腰檐上置平座,楼分成三层,各层腰檐和平座的挑出收进,满足了实际使用中的遮阳避雨和凭栏远眺的需要,又使楼体富于节奏的变化,具有典型的中国楼阁风格⑥。这座碉楼在宅院中起着瞭望、防御的作用。墓主是一位行政官员或豪强,这种建筑在当时的有地位有钱财的人家中应该是比较普遍的。

注释:

①陈志华:《西方建筑名作》,前言,第3页,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版。

②同①,第307-308页。

③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第三章第二节,第57页,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版。

④张驭寰:《中国古代建筑百问》,九,民居,第118页,中国档案出版社,2000版。

⑤云梦博物馆:《湖北云梦癩痢墩一号墓清理简报》,《考古》,1984年第7期。

⑥罗哲文:《中国古代建筑》,第二章第四节,第142—14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版。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社会战乱纷争,民间大量兴建带防御性设施的城堡式建筑——“坞”,碉楼是整个防御设施的重要部分。甘肃嘉峪关魏晋墓出土的画像砖使我们一睹了坞堡碉楼的风采,碉楼与坞堡的高墙厚壁相连,高出堡内其他建筑,成为视觉的关注点①。

今存最早的碉楼实物,可能是坐落在西藏阿里地区扎达县扎布让区托林镇象泉河南岸的古格故城遗址里的58座碉楼②。古格王朝是由吐蕃王室后裔在公元九世纪、即唐朝中期建立于吐蕃西部的地方政权,偏居此地700多年,十七世纪才灭亡。遗址有宏伟的宫殿和城垣,879孔窑洞、445座房屋、28座各类佛塔,他们依山而建,层层相连,直至山顶,气势巍峨。散布在城内的58座夯土碉楼高耸的残垣诉说着古城昔日的威严和坚固。古格遗址的碉楼表明,这种建筑因其登高望远,预警防卫的功能,不仅仅被乡村民众采用,也是城镇的重要附属建筑。其实远不止于乡村、城镇,在其他建筑场所中也有碉楼的建造。如位于北京石景山、建于明朝正德年间的承恩寺院内的四个角就各建有一座石砌的碉楼。

(二)碉楼的分布

碉楼既然是一种具有专门用途的建筑,那么只要有社会需要的地方,它就会出现在那里。因此在历史时期应该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建筑,不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地区也有。比如清朝咸丰元年(1851)胡林翼在贵州苗族、侗族聚居的黎平府[治今贵州黎平]“实行保甲团练,千五百余寨,建碉楼四百余座”③。就象西方的文学大师以碉楼作为其作品的环境素材一样,在中国的文学大师的作品中,如茅盾、沈从文的散文和姚雪垠的历史小说《李自成》以及明朝俞万春的《荡寇志》、今人古龙、梁羽生等的武侠小说中,碉楼也是作为重要的环境素材来使用。这个现象只能说明碉楼建筑在传统乡村的普遍性。1949年以后由于社会环境的

改变,这种建筑失去了它的社会需要,逐渐被大量拆除。目前碉楼就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以及广东、福建、江西等省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

青海南部的玉树、果洛、黄南州藏族居住的一些半农半牧地区普遍建有一种石木结构的二、三层(个别为四层)平顶楼房,形似碉楼,当地人称为“碉房”,也有的就叫作“碉楼”。它是用片石和泥土垒砌而成,墙厚80—100公分,外形封闭、坚实、稳重、粗犷;开窗小,像碉楼的枪眼,采光条件不好,室内光线暗淡;每层都有一个天井式的方孔,一架圆木做成的独木梯沟通上下。青海藏族碉房分为四类:碉楼式碉房、独立式碉房、碉塔式碉房、院式碉房,前两类主要为下层民众居住,后两类为百户、千户头人和贵族头人的财产,标准高,投资大,建造难。其共同点在于:每层楼的用途基本相同,一层是圈养牲畜或堆放杂物,二层为居室,三层为供佛念经场所,以及储藏粮物④。碉房是青海民居的一个重要类型。

西藏自治区也有碉房,建筑方法和建筑造型与青海藏族聚居区相同。早在乾隆《西藏志》(不分卷)就有这样的记载:“自炉[按:打箭炉,今四川康定县]至前后藏各处,房皆平顶,砌石为之,上覆以土石,名曰‘碉房’”。《清史稿》卷一三七?兵志记载,乾隆年间西藏被中央政府控制后,清军在川藏交界地区“增筑碉房”以驻扎。

云南现存的碉楼多为清朝兴建的防御性建筑。宣威市老堡冲上营村的古堡建于嘉庆年间,古堡的四个转角处各建有一座碉楼,楼高8米,宽4米。腾冲县古永傈傈族乡槟榔江畔的“得胜碉”建于道光年间,呈正方形,宽5·6米,残高7·3米。马关县安平乡的石丫口碉楼和龙半坡碉楼相距1 000米,均呈方形,墙厚1·34米,高5·6米,楼分二层,四周开设了38个瞭望射击孔⑤。

注释:

①嘉峪关市文物清理小组:《嘉峪关汉画像砖墓》,《文物》,1972年第12期。

②辜东方:《我眼中的阿里高原》,《地理知识》,2000年第2期。

③《清史稿》卷四Ο六·胡林翼传。

④摘自新华网(www.qh. xinhua. Org)青海频道“地方建筑”。

⑤摘自云南风情(https://www.doczj.com/doc/262733456.html,)“名胜古迹”。

在江西、福建的客家土楼里,个别建有碉楼,叫当地“炮楼”、“敌楼”。如福建漳州诏安县官陂乡的溪口楼,圆围四角的土墙外侧有一个落地碉楼,用条石垒砌而成,对外三面开有射击孔①。这在福建其他圆形土楼中比较少见。江西龙南县新里村的李宅为方形土楼,四角也建有夯土碉楼。

香港沙田的曾氏大屋(“山夏围”),碉楼也是重要的建筑构成部分②。

(三)四川、重庆碉楼

根据现有文献记载,四川是全国最早兴建碉楼的地方,目前保存的碉楼文献和实物比较丰富,中国各类传统碉楼也比较集中,是我们考察中国碉楼难得的样板之一。

中国古代文献对碉楼这种建筑最早加以记载的是《后汉书》,被记载的碉楼所在的地方就是今四川西北部藏、羌少数民族地区。

《后汉书》卷八十六·南蛮西南夷传:“冉駹夷者,武帝所开。元鼎六年,以为汶山郡[治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其山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

在汉代,不管是十余丈的,还是十余丈以下的,都笼统的称作“邛笼”。“邛笼”是目前所见对碉楼建筑最早的称呼,来自于古羌族。现代研究表明,它是羌语音译的借词,其意就是碉楼③。

根据前面的考证,虽然从唐朝起,这种建筑在当地已经被称之为“碉”了,但是直至南宋当地仍然还有其他的叫法。《舆地纪胜》卷一四九?茂州[按:就在汉代汶山郡的治所]记载:“其村皆垒石为巢以居,如浮图数重,门内以梯上下,货藏于上,人居其中,畜圂于下,高二三丈者谓之‘宠鸡’”。随着历史的发展,“碉”逐渐成为了川西地区这种石结构建筑中高者的专门称呼。清朝初年成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卷六六·“四川”引述明人曹学全《蜀中广记》“风俗记·第一”就记载:“威茂,古冉駹地,……垒石为巢以居,……高二三丈者谓之‘鸡笼’,十余丈者谓之‘碉’”。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卷四一五?·茂州也采用顾祖禹引述的记载。民族不同,具体的称呼象古羌族一样,也有所异。民国时期汶川县的藏族把碉楼叫作“达雍”,汉族称为“石碉”或“石室”④。

称谓的变化表现出一个特点:“碉楼”可以是各种类型的统称,二、三层的一般叫作“碉房”、“鸡笼”、“石室”或“达雍”,而十余丈高的则只能专称为“碉楼”,不使用“碉房”等其他称谓。

对川西碉楼的形状和内部结构做比较详细记载的是《隋书》卷八三·西域附国传:“附国者,蜀郡西北二千余里。……其巢高至十余丈,下至五六丈,每级丈余,以木隔之。基方三四步,巢上方二三步,状似浮图。于下级开小门,从内上通,夜必关闭,以防贼盗”。前举《舆地纪胜》则对碉楼内部各层的功用作了描述,我们发现川西的碉楼与青海碉房的用途结构基本上相同。清人李心衡在其《金川琐记》卷二中对金川地区(今茂汶、汶川、理县、金川、马尔康一带)碉楼的防御结构和形状作了记载:“下大颠细,与高至三四十丈者,中有数十层,每层四面,各有方孔,可施枪炮。各家有之,特高低不一耳”。

川西北今为藏、羌族聚居的地区,历史上族内、族外部落之间械斗不断,加以与汉族的矛盾,产生了居住与防御一体的社会需要。仅民国《松潘县志》卷三·边防志就记载该县在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二十五年(1546)、二十六年(1547)和万历十四年(1586)就发生了多起大规模的民族冲突,政府都出兵镇压。当地盛产的页岩片石为兴建碉楼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所以,由汉代一直到清朝,当地建造碉楼的风气不断,寨寨有碉楼,甚至家家有碉楼。碉楼是藏族和羌族民居的标志性建筑。

注释:

①林嘉书:《土楼与中国传统文化》,第三章,第57—5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版。

②同①,第130页。

③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第十一章第三节,第371页,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版。

④民国《汶川县志》卷五?风土志,卷七?古蹟。

道光《茂州志》卷二·建置志明确记载,蒿坪村在明朝嘉靖三年(1524)为了阻止其他民族的进攻而“筑楼防之”,该楼叫“蒿坪楼”。今茂县黑虎山的虎寨还保留了十多座风格各异的羌族碉楼,高者十多层,低者四、五层,有四角的,有六角的,还有八角形的。

理番厅[治今理县]的羌族村寨的高碉有的达二十丈,“藏其珍宝兵甲,……坚牢深密,砲石不能破毀”。这里的碉楼还有一个作用,因为“地寒冷,染痘者易死。酋长忌见生人,恐带痘疮进也。大金川犷野更多忌,遇人至,则上碉遥放乌鎗,持刀呼躍,状如内地逐疫者,云恐带鬼至”①。今理县一带的羌寨也保留着不

少碉楼,以四角碉和单碉为多。最著名的要数县城附近的姚坪羌寨,传说该寨建于西汉,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它是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羌族古寨。碉楼是整个村寨的标志性建筑,目前仅存两座,村中央的一座叫“土舍碉”,下大上小,共九层,高30余米,似一把直刺苍天的利剑;层层有木梯相连,每层四面开有数个射击孔,楼内进出的门很小,人只能躬身进退。楼顶有一个钟孔,用于传递消息。姚坪古羌寨也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理县在清朝碉楼之多,于顺治十二年(1655)的一次镇压羌族的武装冲突中就可得到证明,当年清军在围剿羌族的行动中“焚斩贼番不计其数,剗平八十七碉”②。

松潘也是川西羌族碉楼较多的地方,自汉代到明朝羌族部落分散,半农半牧的羌族“居止傍山腰,或山顶,累石为屋,层级而上,紧牢深密,形如箱柜,高者十余丈,土人呼为‘碉’”③。民国《松潘县志》卷四·土司志·夷俗类志说定居的羌族“居住碉房,其制或石或土或木,屹立如楼,三四层不等,上设经堂,中卧室,下饲畜,皆依岗据险而成。上层四面开窗,可以远望,若遇战事,鎗弹弓矢即由窗内施放”。明朝时该县碉楼众多,仅嘉靖二十六年(1547)镇压羌族的军事行动中,都督何卿一次就“毁碉楼四千八百有奇”④。

川西藏、羌少数民族地区的碉楼主要以石、土为建筑材料,基本上是平顶。它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专门用于瞭望观察、防御作战的碉楼,一般高达十余丈,十多层;一类是主要供居住用的碉房,多数为三层,富裕或有权势的人家建四层;一类是居住和防御结合的混合式,前为碉房,后为碉楼,连为一体。

川西南的彝族地区也有碉楼,当地叫“彝碉”⑤。彝族的碉楼与四川汉族地区的碉楼形式基本相同,它们主要与房宅相连,多建立在院落四角,一般二到三层,每层开有若干射击孔。一些彝族头人居住的院落更是碉楼密集。

在四川、重庆的汉族聚居地区,碉楼式建筑的分布也比较广泛⑥。不同地方也有不同的称呼。开县叫“箭楼”,宜宾称为“印子”⑦。四川、重庆汉族地区的碉楼分两类人建造,一类是当地土著居民建造,一类是清朝广东客家移民的成果。武胜县在民国十九年保存的219座碉楼、建于明朝的江安县黄氏宅第碉楼和建于清朝光绪的江津市风场乡会龙庄碉楼等①,都是非客家人建造。涪陵市明家乡双石村瞿九畴土楼、武隆县长平乡刘家土楼、仪陇县李家湾碉楼(朱德故居)、巴县木洞镇蔡家碉楼、宜宾李场顽伯居碉楼、成都市青白江区姚渡乡曾家寨碉楼、成都市龙潭乡向龙村碉楼、成都市龙泉驿青龙村周家院子碉楼等②,都是客家人建造。从现存实物和文献来看,似乎客家人更乐意建碉楼,如民国时期今成都市龙潭乡共有82座碉楼,而民宅只有79座,其中76户为一宅一碉,另有3户为一宅双碉③。

注释:

①②同治《理番厅志》卷四·边防志。

③同治《松潘直隶厅纪略》(不分卷)。

④道光《龙安府志》卷五·武功。民国《松潘县志》卷三·边防称“毁碉房四千八百七十”。

⑤吉木布初、黄承宗:《凉山彝族古代建筑》,《四川文物》,1991年第1期。

⑥季国政的《四川民居散论》(成都出版社,1995版)列举的有碉式建筑的地方有四川的高县、珙县、宜宾、叙永、纳溪、古蔺、仪陇、巴中、峨嵋、洪雅、广安、邻水、仁寿、井研、威远、中江、武隆、武胜、大竹、江安、合江等县市,重庆的涪陵、垫江、巴县、南川、綦江、江津等县市。

⑦《西南历史文化地理》,第375页。

不论是非客家还是客家人建造的碉楼,在建筑样式和造型风格方面基本上一样,没有大的区别;但是有别于藏族、羌族建造的碉楼,具有更多中国古代楼阁建筑的风格。如同我们在汉墓出土的陶器模型和画像石上所见,四川、重庆汉族地区的碉楼大部分也是与宅院相连,建在宅院围墙的转角处,是宅院的防卫性建筑,楼高三层或五层(更有的达七层,如巴县木洞镇蔡家碉楼)。墙体多为夯土,楼层采用木樑木板,楼顶为悬山式或歇山式的坡顶,覆小青瓦,更有多重腰檐,悬挑比较夸张的重檐四角高翘,使威严坚实的碉楼增添了几分轻盈活泼。

四川、重庆碉楼的多样性和建筑历史的悠久,使其在中国碉楼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四)广东碉楼

广东是我国乡村建造碉楼比较普遍而且地位特殊的省,与四川汉族聚居区一样,碉楼主要由客家人和非客家人建造,集中分布在以下两个地区。

1,客家地区的碉楼

在客家聚居地区的乡村,碉楼并不是出现在所有的客家围,只是在部分客家围中耸立。这类客家围叫“四角楼”(俗称“四点金”),民众把碉楼多称做“炮楼”。它以粤东北的梅州、粤北的韶关为中心,分布在粤东兴宁、五华、梅县和粤北的新丰、翁源、始兴一带④。其总体特点是碉楼与客家围宽厚的围墙相连,或正面两角建楼(二碉),或正面两角与后围正中建楼(三碉),或四角建楼(四碉),或四角加后围正中建楼(五碉),或四角加左、右、后三围正中建楼(七碉)。著名的有,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的兴宁县新陂镇长岭村的刘氏彭城堂,翁源县江尾镇长江村刘氏素其楼、南浦镇马墩三村黄氏德安楼、南浦镇马山一村林氏喜庆楼、坝子镇梅村刘氏燕桂楼、南侵镇马山十村林氏楠杞楼,建于道光年间的始兴县隘子镇官氏满堂围,建于光绪年间的五华县锡坑镇联庆楼等,这些四角楼绝大部分是清朝所建,极少数为明朝的建筑,如蕉岭县的石寨围楼就建于明朝嘉靖年间。

客家四角楼的分布,经东莞一直延伸到深圳。深圳的客家四角楼从清朝康熙初年到民国时期都有兴建,高潮在乾隆至道光年间⑤。最著名的有,原宝安县坪山镇的大万世居,建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龙岗镇的罗氏洪围,建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宝安县坑梓镇的龙田世居,建于道光十七年(1837)。在深圳,不仅四角楼有碉楼,其它的一些客家民居也多数建有碉楼,这是与粤东客家民居不同的地方之一⑥。

广东客家民居中的碉楼是围屋防御性建筑的主要部分,极少独立于围屋之外。墙体厚实,多数为三合土夯土墙,有的底层用条石或鹅卵石垒砌,有的顶层用青砖砌墙。顶部或为悬山式两面坡(如梅县南口镇南华又庐),或是四角攒尖(如五华县锡坑镇联庆楼)。客家围屋中的碉楼多数是四、五层,清朝早期四角楼的碉楼与横屋高度基本取平,乾隆以后碉楼向空间发展,高出了横屋①,成为整座建筑的至高点和标志物,使客家四角楼形成了四角高中间低的天际轮廓线。楼体的向外面不开门,通过围内通廊进出,一般不开窗,少数开有的窗户也很狭小,但是都开设有若干个射击孔,给人封闭坚实的感觉。

注释:

①摘自四川农经网(WWW·SCNJW·gov·cn)“住行习俗”。

②孙晓芬:《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第五篇第三章第一、三节,第185、190、194—196页,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版。

③成都市龙潭乡文化站站长严正发统计整理,转引《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第195页。

④杨耀林、黄崇岳:《粤东、粤北客家围若干类型及其流变的初步研究》,陆元鼎主编:《中国客家民居

与文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版。

⑤彭全民:《深圳新客家围屋的渊源与兴衰》,《中国客家民居与文化》。

⑥陈荣等:《龙岗客家民居与其他地区客家民居比较》,《中国客家民居与文化》。

2,五邑侨乡的碉楼

五邑侨乡则是广东甚至全国目前保存碉楼最多的地区。侨乡的六个市、区中都有碉楼广泛分布。东边以江门市棠下镇(原属新会市)为界,西边到恩平市的那吉镇,南面抵台山市的原上川镇,北缘达鹤山市的鹤城镇,基本上覆盖了整个五邑侨乡。其中,开平是五邑侨乡碉楼分布的中心区,数量最多。根据2001年开平市政府碉楼文化办公室组织全市村镇进行的详细普查结果,开平现存碉楼1 833座②。台山市的碉楼数量居全区第二,2001年由该市档案局、博物馆组织的古碉楼、古建筑、古榕树“三古”普查,全市现存碉楼459座③。其它几个市目前尚未进行普查,从博物馆日常工作调查得知,原新会市以西北部的大泽、七堡、小冈、罗坑、牛湾、司前几个镇为多,鹤山市则以西南的址山、云乡、共和镇常见,恩平主要集中在东部的沙湖、牛江、君堂、良西、圣堂、东成数镇。有意思的是,这三个市碉楼较多的镇都靠近开平。

现存地方文献中记载的五邑侨乡早期的碉楼都在开平。建于十六世纪六十年代的迓龙楼是目前保存完好的最早的碉楼,距今四百四十多年。五邑侨乡大规模兴建碉楼起于清朝末期,辛亥革命以后直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达到了极盛。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五邑侨乡碉楼的建造基本停顿,抗战胜利以后建筑的也很少。可见,五邑侨乡大规模建造碉楼的时间并不长,只有四十年左右。侨汇支持是碉楼得以建造的重要条件。

五邑侨乡的碉楼与国内其他地方的同类建筑最大的不同,主要在于其建筑式样和建筑风格的独特性。中西建筑文化合壁,使其脱离了中国传统碉楼的样式和风格,自成一体。

五邑侨乡碉楼的“另类”特征使其在中国碉楼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但是,受篇幅所限不可详述,笔者有另文分析。

四,比较分析的初步结论

综合以上对碉楼所进行的大范围考察,我们可以对中国碉楼做如下的概括。

1,“碉楼”在中文里是一个组合词。“楼”字出现并常用于汉代,“碉”则晚至唐朝才普遍使用于指称碉楼这种建筑。楼的本意是多层房屋,强调的是建筑形体;碉指军事上防卫或瞭望的工事,强调的是建筑功能。两字组合就将功能放在了前面,同时要求一定的建筑形体特征。在英文里,“Tower”具有中文“碉”和“楼”的含义,这是与中文不同的地方。所以将中国碉楼这类建筑翻译成英文多使用“Tower”或“Watch Tower”。

2,目前所见文献记载的中国碉楼的最早称呼是来自川西古羌族,羌语的“邛笼”就是碉楼的意思。宋朝、明朝当地的“宠鸡”、“笼鸡”应该是羌族“邛笼”称谓的演变。从唐朝开始,川西羌族也将这种建筑称做“碉”,并演变出“碉房”、“碉楼”、“石室”、“石碉”等多种叫法。清朝至民国时期,川西的藏族叫“达雍”,川西南的彝族叫“彝碉”。在全国汉族地区,民间俗称“炮台”、“炮楼”。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称谓也不同。

3,在碉楼实物和文献保存较多的川西和青海羌族、藏族聚居的地区,碉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碉楼包括高达十余丈的单体防卫性建筑,还包括二、三层的居住碉房,青海的四类藏族碉房也可以称做碉。狭义的碉楼则专指十余丈高、下大上小的防卫建筑,这种建筑不能叫碉房,可以叫高碉。这种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在其他地方似乎并不存在。

注释:

①杨耀林、黄崇岳:《粤东、粤北客家围若干类型及其流变的初步研究》,《中国客家民居与文化》。

②《开平碉楼》(2001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版。

③黄苏照:《古楼古榕树统统来入册》,《台山报》2002年4月13日。

4,碉楼是作为一种防御性建筑而出现在中外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民族,它们似乎有各自的发展轨迹。在西方,它主要存在于城镇和军事要塞,带有西方自身的建筑特征。在中国则主要出现在乡村,它是受中国古代角楼和望楼启示而产生的一种乡土建筑类型,也就是说它的源是传统的民族的,其流也带有浓厚的中国色彩。五邑侨乡的碉楼其源其流都带有很多外来文化的因素。

5,中国碉楼绝大部分是与院落连在一起,与院墙组合为一个防御体系,是整个院落或围屋的附属性建筑。川西藏、羌民族聚居区的碉楼(狭义的碉楼)与汉族地区的碉楼在这一点上又同又不同。不同的是,它不与庭院院墙或围屋土墙相连,而是独立于村中或村外;相同的是,它也是单纯的防御性附属建筑。而五邑侨乡的碉楼都是单体建筑,不仅有防御功能,还有居住的作用。

6,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的碉楼,从材料到建筑技术,从楼体到楼顶造型,都是中式的。多就地取材,或石材或青砖或三合土。夯土筑墙、齐砖对缝和木构架樑拱技术广泛运用。楼体都是下大上小,或向内收进直至楼顶,造型简单;或腰檐与平座交替出现,造型富于变化。楼顶多用坡顶,或硬山式或庑殿式或歇山式。藏、羌族聚居区的碉楼楼体也是下大上小,楼顶则是当地民居建筑中常见的平顶,四周加筑女儿墙。五邑侨乡的碉楼建筑材料多样,造型和风格大量吸收了国外的建筑文化,非常洋气、西化。

综上特点,我们似乎可以这样定义中国碉楼:碉楼是以防御性为主的多层塔楼式乡土建筑。(素描图由曹妍绘制,谨此致谢!)

参考文献

[1]陈志华·外国建筑史[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 ·南昌: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3] 罗哲文·中国古代建筑[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5]陆元鼎主编·中国客家民居与文化[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6]开平碉楼[M](2001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

中国植被分布规律

中国植被分布规律 (一)中国植被的水平分布规律1、纬向变化规律我国东南半部是季风区,发育着各种类型的中生性森林,由于自北而南的热量递增,明显地依次更替着下列森林带:寒温带针叶林带,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雨林带和赤道雨林带。 2。经向变化规律由于我国东临太平洋,因而夏季东南季风的强弱决定着降水的多少。自东南往西北,距海愈远,东南季风力量愈弱,降水愈少,所以植被按东南一西北近乎经度方向按下列规律更替:(1)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或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区,(2)温带草原地区,在这地区内由东向西随着干燥度的递增,依次出现森林草甸草原带,典型草原带,荒漠草原带;(3)温带与暖温带荒漠地区,从东到西按水分状况可分为东阿拉善一西鄂尔多斯草原化荒漠,中亚东部荒漠和中亚西部荒漠。3。我国植被水平分布的几个特点(1)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迫使高原面上的西风环流向南北两侧分流,其北支急流加强了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使其具有荒漠气候,故在北纬35”一50。之间形成了广阔的温带荒漠,成为世界上纬度最北的荒漠。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反气旋使草原向东南方向扩展,直达欧亚草原区的最南界,而且华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也偏向干旱性。(2)由于冬半年寒潮向南侵入低纬地区,因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季雨林出现一定数量的落叶成分,同时热

带植被也向南退到北回归线以南的南海沿岸一线。(3)滇南和藏南的东喜马拉雅山地的热带山地植被向北挺进可达北纬29”,其原因是青藏高原隆起后,夏季强大湿热的西南季风受东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阻挡,产生大量降雨,为热带雨林发育创造条件。同时由于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使寒潮不能到达藏南也是重要原因之一。(4)我国亚热带地区面积广阔,南北延伸纬度达12。。夏季在强盛的太平洋东南季风影响下,炎热多雨,发育着广阔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而在欧亚大陆的其它同纬度地区则为亚热带荒漠和稀树草原,或夏千冬湿的地中海硬叶常绿林和灌丛。(二)中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的规律性1、我国湿润区的山地植被带谱结构和特征(1)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系列特点决定于山地所处的纬度,带谱的结构从北向南趋于复杂,层次增多。(2)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各个垂直带的海拔高度位置随纬度带由北向南而相应升高。(3)每一个纬度地带的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中,都具有本地带特有的山地植被类型,反映了水平气候地带的特征。(4)在旱季显著的山地,同一垂直带谱内阴坡与阳坡的森林植被类型有较大差别;而在较湿润和旱季不明显的山地,阴阳坡的森林类型差别不大。2、我国干旱区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结构和待征(1)从东到西,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强,山地植被的基带由:草甸草原荒漠草原—温带荒漠。(2)从东到西,山地森林带的位置由基带上升到中山带,这是与山地湿润带在干旱地区的上移相关的植被地理分布现象。(3)草原带位置也由东向西升高,在草原地区,它们是基带;到了荒漠地区的!妇

开平碉楼的类型、特征、命名

开平碉楼的类型、特征、命名 (五邑大学华侨研究所广东江门529020)张国雄 摘要:广东五邑侨乡的乡村广泛分布的数以千记的碉楼以及楼内保存的大量碉楼文书,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历史乡土地理、中国近代建筑史、华侨史、近代社会史、近代文化交流史等学科领域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但是迄今对它的基础性研究工作还非常缺乏,甚至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和定义。本文根据笔者近年来的考察积累,对其进行初步的分类,描述其建筑和文化特征,提出命名的意见,并揭示其独特的内涵。 关键词:碉楼乡土建筑文化交流侨乡开平 作者简介:张国雄(1955—),男,江苏宜兴人,广东五邑大学教授,历史学博士,从事移民史、华侨史研究。 碉楼在我国是一种分布较广的乡土建筑,不同的民族都有兴建。“楼”字最早在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就已经出现。最早使用“碉”字来解释这种乡土建筑的,则是唐朝人李贤。而碉楼的建造是受到古代角楼或望楼的启示,发展很早,远在汉代就已经比较普遍地扎根在中国城乡了①。 开平碉楼是中国乡村众多碉楼中的一种类型,随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活动的展开,它的历史文化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乡土建筑?具有哪些基本的特征?为什么广泛存在于五邑侨乡的这种乡土建筑要以“开平碉楼”命名?则是至今我们还没有深入讨论而有待确定的问题,以至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模糊的认识。本文拟就此谈一些自己的意见,以便引起人们对侨乡建筑文化研究的重视。 一,五邑侨乡的碉楼 1,碉楼的分布 五邑侨乡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西缘,面积为9 288平方公里,现有人口378万(1998),海外华侨华人为215万多人(1998),加上149万多港澳同胞,相当于侨乡人口的97%。它以江门为首府,今包括三区四市,即新会、蓬江、江海三区和开平、台山、恩平、鹤山四市。 五邑即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也是广东乃至全国目前保存碉楼这种乡土建筑最多的地区。区内各市区均有碉楼广泛分布,东边以江门市棠下镇(原属新会市)为界,西边到恩平市的那吉镇,南面抵台山市的原上川镇,北缘达鹤山市的鹤城镇,基本上覆盖了整个五邑侨乡。 进一步从分布的密集情况考察,开平是五邑侨乡碉楼分布的中心区,数量最多。根据2001年开平市政府碉楼文化办公室组织全市村镇进行的详细普查结果,开平现存碉楼1 833座②,该市的十八个镇均建有碉楼,其中塘口镇、百合镇、蚬岗镇、赤坎镇最多。 台山市的碉楼数量居全区第二,2001年由该市档案局、博物馆组织的古碉楼、古建筑、古榕树“三古”普查,全市现存碉楼459座③。 其它几个市目前尚未进行普查,从博物馆日常工作调查得知,新会区以西北部的大泽、七堡、小冈、罗坑、牛湾、司前几个镇为多,鹤山市则以西南的址山、云乡、共和镇常见,恩平主要集中在东部的沙湖、牛江、君堂、良西、圣堂、东成数镇。有意思的是,这三个市碉楼较多的镇都靠近开平。

京剧的起源与特征

起源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4个徽调班社,陆续进京演出,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京剧。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并重,常用虚拟动作,重视情景交融,生情并茂。京剧自产生以来,曾有过许多名称,如“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二簧(二黄)”、“大戏”、“平剧”(北京曾称为北平)、京戏等。 特征 作为中国戏曲的精华,京剧的基本特征是: 综合性:综合性是京剧的首要特征。所哟丶戏剧艺术都具备综合性,但是中国京剧的综合性是全方位的。 首先,京剧的综合性体现在它对文学和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绘画、书法、工艺、服饰、雕塑等各种艺术手段的综合。 其次,京剧的念白和唱词是多种文体的综合。其唱词多为琅琅上口的诗歌,念白多为精炼的散文或律动感很强的韵文。 第三,京剧剧目的题材也有很大的综合性。京剧表现的生活面很广,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男女老少幼,人神鬼怪精,凡“世上”有的,“台上”几乎都能搬演。光传统戏的题材就有很多类,解放以后,京剧工作者在传统戏的基础上对原有题材进行再挖掘,推出多部新编古装戏;六十至八、九时年代,京剧艺术的创作家们更是实力雄厚,用心的历史观对许多传统题材进行改造和创新,在编剧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就,为京剧剧目建设做出了布绒忽视的贡献。 第四;京剧的综合性还体现为表演手段的多样。京剧的历代演员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根据戏剧的情节、风格、人物行当的不同需求,对京剧艺术进行了多方的改造与提炼,使京剧唱、念、做、打的技巧在剧中得到全面的发挥和精湛的展现。 程式性:程式性是京剧的本质特征,也是它区别于影视、歌剧、话剧、舞剧的艺术个性。 京剧完全依赖一系列的严格规范化、高度完善化的表演程式,来达到“以歌舞演故事”的艺术目的的。 京剧程式就是京剧演出中相对固定的规范化的表演法式。 京剧表演程式的行成事京剧高度完善化的结果。它所具有的功能和特征,在京剧表演中有着特殊和重要的作用,是演员创造觉得必不可少的手段。 京剧表演程式的分类有:唱腔程式、舞蹈程式、行当程式、音乐程式、脸谱化妆程式、舞台调度程式等等。 京剧的表演程式是独立于剧本内容之外的完整技术结构和动作单元,表演时可分可合,不仅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极强的技巧性、严格的规范性,同时还具有相当的独立性。 它是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和丰富纷繁的社会生活中高度提炼的表演语汇,不仅使生活舞蹈化、音乐化、节奏化,而且形成了规范不变、但形式千变万化的表演元素。 京剧脸谱属于造型艺术范畴,是指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来勾画形状和涂抹色彩的程式。京剧脸谱的程式化体现在不同角色有不同的脸谱。 在脸谱的程式中,依脸谱画法的不同可分为勾脸、揉脸、抹脸三种,依照脸谱图案的不

中国植被的分布与气候关系

专业选修课论文 学校:云南师范大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班级:08生科A 姓名:龚兴鹏 学号:084120010 科目:植物地理学 教师:崔明昆(副教授)

从气候的角度来论述我们国家植被的分布规律 作者:龚兴鹏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08生科A班 学号:084120010 摘要:中国地域广阔、山体众多,是世界上植被类型最丰富的国家。在大尺度的宏观范围内,中国的植被的分布规律遵循纬向地带性、经向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规律,还受到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本综述结合气候因素,论述我国植被的分布特点。 关键词:植被分布,气候。 正文: 我国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向地带性和经向地带性。由于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广阔的欧亚大陆东南部的太平洋西岸,西北部深入大陆腹地。冬季盛行着大陆来的极地气团或北冰洋气团,常形成寒潮由北向南运行。夏季盛行着由海洋来的热带气团和赤道气团,主要是太平洋东南季风和印度洋西南季风带着湿气吹向大陆。又由于我国地形十分复杂,高山众多。东西走向的山脉对寒潮向南流动起着不同程度的阻挡作用,成为温度带的分界线。 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山脉对太平洋东南季风深入内陆起着明显的屏障作用,与划分东南湿润气候区和西北干燥气候区的分界上有着密切的关系。西藏高原南部东西走向的山脉和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对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入境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另外,来自北赤道的暖洋流在接近我国台湾东岸时,顺着琉球群岛转向日本本州东岸方向向东流去,因此这支暖洋流对我国大陆,特别是对北方气候未能发生直接增温加湿的作用,所以我国温带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 在上述所有自然地理条件的综合影响下,我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受海洋季风和湿气流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依次有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和极端干旱的气候。相应的植被变化也由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依次出现了三大植被区域,即东部湿润森林区、中部半干旱草原区、西部内陆干旱荒漠区,这充分反映了中国植被的经向地带性分布。 1气候与中国植被的分布 1.1.气候制约着植被的地理分布 气候制约着植被的地理分布,植被是区域气候特征的反映和指示,两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 中国植被分区方案大都认为我国基本的植被区有8至9个,即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以及雨林季雨林、草原、荒漠以及高寒植被.秦岭淮河线是一条重要的水分气候带,而不是温度带,不是亚热带植被的北界. 我国亚热带植被的北界基本上沿长江北岸,从杭州湾经太湖、安徽宣城、铜陵经大别山南坡到武汉往西,与WI值130-140 ℃·月一致. 我国热带区域的面积极小,仅分布在海南岛的东南部和台湾南端及其以南地区[2] 1.2 受寒流的作用,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尤其是北亚热带森林中,落叶的成分较多。而夏季又受太平洋东南季风和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使我国东南部地区和西南部地区可以获得大量的降水。地形的复杂,峰峦逶迤的高山,使东西去向

中国土壤分布表格

中国主要土壤类型 土壤名称分布地区形成条件一般特征 砖红壤海南岛、雷州半岛、 西双版纳和台湾岛 南部,大致位于北纬 22°以南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年平 均气温为23~26℃, 年平均降水量为 1600~2000毫米。植 被为热带季雨林。 风化淋溶作用强烈, 易溶性无机养分大量 流失,铁、铝残留在 土中,颜色发红。土 层深厚,质地粘重, 肥力差,呈酸性至强 酸性。 赤红壤滇南的大部,广西、 广东的南部,福建的 东南部,以及台湾省 的中南部,大致在北 纬22°至25°之间。 为砖红壤与红壤之 间的过渡类型。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区。气温较砖红壤地 区略低,年平均气温 为21~22℃,年降水 量在1200~2000毫 米之间,植被为常绿 阔叶林。 风化淋溶作用略弱于 砖红壤,颜色红。土 层较厚,质地较粘重, 肥力较差,呈酸性。 红壤和黄 壤长江以南的大部分 地区以及四川盆地 周围的山地。 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区。气候温暖,雨量 充沛,年平均气温 16~26℃,年降水量 1500毫米左右。植被 为亚热带常绿阔叶 林。黄壤形成的热量 条件比红壤略差,而 水湿条件较好。 有机质来源丰富,但 分解快,流失多,故 土壤中腐殖质少,土 性较粘,因淋溶作用 较强,故钾、钠、钙、 镁积存少,而含铁铝 多,土呈均匀的红色。 因黄壤中的氧化铁水 化,土层呈黄色。 黄棕壤北起秦岭、淮河,南 到大巴山和长江,西 自青藏高原东南边 缘,东至长江下游地 带。是黄红壤与棕壤 之间过渡型土类。 亚热带季风区北缘。 夏季高温,冬季较 冷,年平均气温为 15~18℃,年降水量 为750~1000毫米。 植被是落叶阔叶林, 但杂生有常绿阔叶 树种。 既具有黄壤与红壤富 铝化作用的特点,又 具有棕壤粘化作用的 特点。呈弱酸性反应, 自然肥力比较高, 棕壤山东半岛和辽东半 岛。 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夏季暖热多雨,冬季 寒冷干旱,年平均气 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强 烈,还产生较明显的 淋溶作用,使钾、钠、

中国植被分布规律

中国植被分布规律 植被地理分布主要决定于热量和降水量,水热结合导致植被沿纬度地带性分布。从沿海向内陆随着降水量变化而使植被沿经度地带性更替。海拔的离度变化形成了植被的垂直地带性。这三方面的结合决定了一个地区植被的基本特点。 (一)中国植被的水平分布规律 1.纬向变化规律我国东南半部是季风区,发育着各种类型的中生性森林,由于自北而南的热量递增,明显地依次更替着下列森林带:寒温带针叶林带,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雨林带和赤道雨林带。 2。经向变化规律由于我国东临太平洋,因而夏季东南季风的强弱决定着降水的多少。自东南往西北,距海愈远,东南季风力量愈弱,降水愈少,所以植被按东南一西北近乎经度方向按下列规律更替: (1)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或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区, (2)温带草原地区,在这地区内由东向西随着干燥度的递增,依次出现森林草甸草原带,典型草原带,荒漠草原带; (3)温带与暖温带荒漠地区,从东到西按水分状况可分为东阿拉善一西鄂尔多斯草原化荒漠,中亚东部荒漠和中亚西部荒漠。 3。我国植被水平分布的几个特点 (1)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迫使高原面上的西风环流向南北两侧分流,其北支急流加强了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使其具有荒漠气候,故在北纬35”一50。之间形成了广阔的温带荒漠,

成为世界上纬度最北的荒漠。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反气旋使草原向东南方向扩展,直达欧亚草原区的最南界,而且华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也偏向干旱性。 (2)由于冬半年寒潮向南侵入低纬地区,因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季雨林出现一定数量的落叶成分,同时热带植被也向南退到北回归线以南的南海沿岸一线。 (3)滇南和藏南的东喜马拉雅山地的热带山地植被向北挺进可达北纬29”,其原因是青藏高原隆起后,夏季强大湿热的西南季风受东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阻挡,产生大量降雨,为热带雨林发育创造条件。同时由于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使寒潮不能到达藏南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4)我国亚热带地区面积广阔,南北延伸纬度达12。。夏季在强盛的太平洋东南季风影响下,炎热多雨,发育着广阔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而在欧亚大陆的其它同纬度地区则为亚热带荒漠和稀树草原,或夏千冬湿的地中海硬叶常绿林和灌丛。 (二)中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的规律性 1.我国湿润区的山地植被带谱结构和特征 (1)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系列特点决定于山地所处的纬度,带谱的结构从北向南趋于复杂,层次增多。 (2)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各个垂直带的海拔高度位置随纬度带由北向南而相应升高。 (3)每一个纬度地带的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中,都具有本地带特有的山地植被类型,反映了水平气候地带的特征。 (4)在旱季显著的山地,同一垂直带谱内阴坡与阳坡的森林植被类型有较大差别;而在较湿润和旱季不明显的山地,阴阳坡的森林类型差别不大。 2.我国干旱区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结构和待征 (1)从东到西,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强,山地植被的基带由: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温带荒漠。 (2)从东到西,山地森林带的位置由基带上升到中山带,这是与山地湿润带在干旱地区的上移相关的植被地理分布现象。 (3)草原带位置也由东向西升高,在草原地区,它们是基带;到了荒漠地区的!妇地则成为第二垂直寸告。 (4)在干旱地区,气候愈干旱,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结构愈趋于简化。 (5)干旱地区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坡向性十分显著,而在湿润区由于湿度条件较一致,不同

精选5篇广东开平碉楼导游词

精选5篇广东开平碉楼导游词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选5篇广东开平碉楼导游词,欢迎借鉴参考。 精选5篇广东开平碉楼导游词(一) 各位旅客: 大家好!我是甄导游。欢迎你们来到碉楼之乡开平。开平碉楼与村落在2007年6月28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此刻我向大家介绍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开平碉楼种类繁多,若从建筑材料来分,能够分为石楼、夯(b n)土楼、砖楼、混凝土楼。按使用功能能够分为众楼、居楼、更楼三种类型。开平碉楼建筑很有特点,)它造型别致,中西合璧。 此刻我与大家一齐游览开平最精美,最具有代表性的碉楼。就是塘口镇方氏灯楼。方氏灯楼坐落在开平市塘口镇塘口墟北面的山坡上,东距开平市区11公里。由宅群、强亚两村的方氏家族于民国九年(1920年)共同集资兴建。该楼高5层18.43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第3层以下为值班人员食宿之处,第4层为古希腊神庙的柱廊式,第5层为中世纪欧洲城堡式、教堂塔尖式结构,给人以威严、坚固、神秘之感。楼内配备值班预警的西方早期发电机、探照灯、枪械等,是典型的更楼。方氏灯楼选址极佳,视野开阔,也是附近乡村的景观中心,至今保存完好。 各位游客,此刻你们能够自由游览。但在游览时,请大家注意安全,保护文化遗产,不乱涂乱画城墙,不乱垃圾。祝大家旅途愉快!谢谢! 精选5篇广东开平碉楼导游词(二) 大家好!今天我很高兴做你们的导游,现在我向大家介绍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到了。大家请带齐行李物品下车。大家请看: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这也是广东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中国土壤分布规律

分布规律 中国的土壤类型繁多,但它的分布并非杂乱无章,而是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作相应的变化,各占有一定的空间。土壤类型在空间的组合情况,作有规律的变化,这便是土壤分布规律。它具多种表现形式,一般归纳为水平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地域性等分布规律。 1.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分布 中国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域,表现为自南向北随气温带而变化的规律,热带为砖红壤,南亚热带为赤红壤,中亚热带为红壤和黄壤,北亚热带为黄棕壤,暖温带为棕壤和褐土,温带为暗棕壤,寒温带为漂灰土,其分布与纬度基本一致,故又称纬度水平地带性。在北部干旱、半干旱区域,表现为随干燥度而变化的规律,东北的东部干燥度小于1,新疆的干燥度大于4,自东而西依次为暗棕壤、黑土、灰色森林土(灰黑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其分布与经度基本一致,故。这种变化主要与距离海洋的远近有关。距离海洋愈远,受潮湿季风的影响愈小,气候愈干旱;距离海洋愈近,受潮湿季风的影响愈大,气候愈湿润。由于气候条件不同,生物因素的特点也不同,对土壤的形成和分布,必然带来重大的影响。 2.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布 中国的土壤由南到北、由东向西虽然具有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但北方的土壤类型在南方山地却往往也会出现。这是什么原因呢?大家知道,随着海拔增高,山地气温就会不断降低,一般每升高100 米,气温要降低0.6℃;自然植被随之变化,因而土壤化。土壤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变化的规律,叫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土壤由低到高的垂直分布规律,与由南到北的纬度水平地带分布规律是近似的。 土壤的垂直分布是在不同的水平地带开始的,所以,各个水平地带各有不同的土壤垂直带谱。这种垂直带谱,在低纬度的热带,较高纬度的寒带更为复杂,而且同类土壤的分布,自热带至寒带逐渐降低。 山体的高度和相对高差,对土壤垂直带谱有影响。山体愈高,相对高差愈大,土壤垂直带谱愈完整。例如,喜马拉雅山具有最完整的土壤垂直带谱,由山麓的红黄壤起,经过黄棕壤、山地酸性棕壤、山地漂灰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高山寒漠土,直至雪线,为世界所罕见。 3.土壤的地域分布 前面讲的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和垂直地带性分布,都是明显地为生物气候条件所制约。而在同一生物气候带内,由于地形、水文、成土母质条件不同以及人为耕作的突出影响,除了地带性土类外,往往还有非地带性土类分布,而且有规律地成为组合,这便是土壤的地域分布。例如: (1)在红壤地带除了有红壤外,由于人为耕作的影响,往往还有水稻土分布。以江西省新建县的低山丘陵地区为例,红壤只分布在地势高的部位,由于遭受侵蚀,出现了红壤性土(粗骨红壤);由于人为耕作,出现了耕种红壤(或红壤性水稻土)。而地势较低的地方和有些坡地的梯田,大都为水稻土。由于成土母质、地形部位和排灌条件的不同,水稻土中又有二泥田、沉板田、黄泥田、泛田和冷浸田之分。二泥田分布于河谷平原,田块较大,成片分布;沉板田分布于较陡的坡地,田块窄长,为梯田;冷浸田分布于狭谷,田块不大,排水不利,分布零星。

中国碉楼起源,分布与类型

中国碉楼起源、分布与类型 张国雄 (五邑大学华侨研究所广东江门 529020) 摘要:中国碉楼是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在历史时期兴建的一种以防御为主的多层塔楼式乡土建筑,至迟在汉代已经广泛分布。在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地区,碉楼的称呼、建筑材料、建筑造型和建筑风格都有所不同。本文从语意的角度,通过国内外不同类型碉楼的比较,揭示了中国碉楼的起源、分布和特征,首次对碉楼进行了定义。 关键词:碉楼乡土建筑定义中国 作者简介:张国雄(1955—),男,江苏宜兴人,武汉大学史学博士,北京大学地理学博士后,广东五邑大学教授,主要研究华侨史,乡土建筑。 随着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活动的展开,碉楼这种乡土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碉楼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乡土建筑?则是至今乡土建筑史研究还没有讨论而有待确定的问题。本文准备就此进行考察,提出初步的意见,求教于方家! 一,语意学的考察 从字义上考察,“楼”字的使用最早,在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已经出现。《说文解字》收录的是时俗常用字,共有9 543个,“楼”字就是其中之一。其语义为“重屋也”,也就是多层的房屋。中国第一部词典、汉代的《尔雅》其“释宫”篇云:“陕而修曲曰楼”。这里的“陕”与“狭”相通。同样成书于汉代,主要探讨字词由来的《释名》在其“释宫室”篇中对“楼”字有这样的解释:“楼,言牖户、射孔娄娄然也”。它进一步描述了楼的建筑形体特征:不仅有门、窗等建筑设施,而且有防卫建筑设施射击孔。在汉代,尤其是东汉,随着构架式楼阁建筑技术的成熟,居住型、储藏型、警卫型等各种功能的楼普遍出现①,最高的有7层(16米),一般为2层(5米)至4层(9米)②,这应该是“楼”字得以成为汉代日常用字的社会基础。 在英文中,“楼”为“Tower”,建筑形体上首先也是指多层的“塔”或“楼塔”,同时又有“城堡”、“碉堡”的含义,即不仅突出了建筑的形体而且增加了建筑功能的内容。这一点是与中文不同的地方,中国的“楼”没有城堡、碉堡这样的军事建筑的含义。在英文里,Tower又与Watch结合,增加了瞭望的功能,所以有的英文书将碉楼称为“Watch Tower”。 “碉”字没有出现在《说文解字》一书里,这可能反映了“碉”字在汉代还不是常用的字。笔者所见最早使用“碉”字来解释这种建筑的,是唐朝人李贤。他在注释《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中冉駹夷的石结构防御建筑“邛笼”时注:“按:今彼土夷人呼为‘雕’也”。“雕”与“碉”可以通假,说明唐朝时当地民众已经改用“碉”来称呼这种建筑了。《新唐书》卷二二二?南蛮传下就记载今四川大渡河中上游有三王蛮,“叠甓而居,号‘雕舍’”。《新唐书》为宋人欧阳修、宋祁撰,应该是对“碉”字在民间时俗常用的一个例证。“碉”字在中文里的意思是:军事上防卫或了望的工事建筑。英文里“碉”有两个发音,即:Pillbox、fortification。前者表示独立的小地堡,后者语意更宽,表示防御工事、堡垒和要塞。可见“碉”在中外文字里的本意,都主要是指一种起防御作用的建筑。 根据以上的字义考察,“碉楼”一词在中文里是“楼”的建筑形体与“碉”的防御功能相结合而构成,

中国植被的分布与气候地形的关系

从气候的角度论述我国植被分布规律 摘要:中国地域广阔、山体众多,是世界上植被类型最丰富的国家。在大尺度的宏观范围内,中国的植被的分布规律遵循纬向地带性、经向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规律,还受到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本综述结合气候,地形等因素,论述我国植被的分布特点。 关键词:植被分布,气候,地形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季风气候区,幅员辽阔,地形结构特别复杂,具有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湿润到极端干旱的不同气候带(区)。同时,我国西北位于世界最大的陆地——欧亚大陆的腹地,东南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西南有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这样的地理配置使我国气候类型多样,气候与环境的显著特点呈现出高度的不稳定性,而由此导致的我国植被分布既有水平地带性分布,又有垂直地带性分布,还受到气候等因素的很大的影响[1]。 从广东湛江北上至黑龙江省最北端的漠河,从南到北,沿着纬度方向有规律地更替的是纬向地带性植被分布。因为随着纬度的增加,温度会降低,平均纬度每增加1度,温度会下降0.5℃~0.6℃。由于温度随纬度增加而逐渐下降就使南方热带和亚热带植物种类因无法适应低温而不能分布到纬度较高的区域,这样就在从南到北的方向,由于温度的不同,便形成了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暖温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温带气候。在不同的气候带下就发育着不同的植被类型。 但是从上海到达新疆的乌鲁木齐,却穿越了东部的森林区、中西部的草原区和西部的荒漠区。也就是说,从东部至西部你经历了中国的湿润区、半湿润区和干旱区3个气候类型。 1 中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 1.1 中国植被经向地带性分布 我国东南部和东部濒临太平洋,而西北部则处于欧亚大陆的腹地,像新疆的首府乌鲁木齐,东到太平洋3500多千米,西离大西洋6900多千米,北距北冰洋3400多千米,南至印度洋约2500千米。再加上四周被高山包围;北有阿尔泰山、西有准噶尔界山、南有昆仑山、东有北山等,使上空大气环流中的水汽又很难到达新疆上空,因此形成了东西地区水分巨大的不同。导致水分从我国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深入的过程中,降水越来越少,夏季温度越来越高,大陆性气候越来越强,从而使植被发生了变化。这种以水分条件为主导因素,引起植被分布由沿海向内陆发生更替的分布格式称为植被的经向地带性。 1.2 中国植被水平地带性分布 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在我国表现得十分明显。地带性植被是指能够最充分地反映一个地区气候特点的植被。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广阔的欧亚大陆东南部的太平洋西岸,西北部深入大陆腹地。冬季盛行着大陆来的极地气团或北冰洋气团,常形成寒潮由北向南运行。侵入我国的寒流大致有三条主要路线;第一条是由西伯利亚西北部出发,向南由新疆或蒙古侵入河西走廊进入我国内地;贯穿中国大陆;第二条是由西伯利亚东部向南经过我国东北、内蒙古到达华北平原,遇到泰山阻挡后分为两支,其中一支由山东半岛北部入渤海,另一支在大陆南进时又受大别山和桐柏山的阻碍,再次分为二股气流危害我国南方地区;第三条是由西伯利

自然植物群落的类型及中国植被的分布

第十章 自然植物群落的类型及中国植被的分布 第一节 自然植物群落的主要类型和分布 世界上不同的地带生长着不同类型的植物群落。它们的分布,决定于群落所在的生态环境和历史原因,但是气候常在其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因此,大多数类型的植物群落在分布上是有地带性的。以下将分别叙述世界植物群落的基本类型和他们的分布。 一、常雨林和红雨林 这两类群落都出现在潮湿的地带。 常雨林又称为潮湿热带雨林,分布在终年湿润多雨的热带(年雨量在2000毫米以上,分配均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常雨林分布在南美亚马孙河流域和赤道非洲的西部,其他如中美的东部,印度西南沿海,中印半岛的西部,我国的台湾南部、海南岛,以及许多热带岛屿上,也都有出现。常雨林分布在雨量最充沛、热量最丰富,热、水与光的常年分配最均匀的地带;相应地,常雨林就成为陆地上最茂盛的植物群落。在常雨林里,植物种类很多,每公顷的地面上可以出现二、三百种以上的树种(也有种类较少的情况)。树木的分枝少, 树 冠小,树身高挺,有些树种在树干下部 产生许多板状跟、像护墙一样围绕着高 大的树身。由于乔木的高度不等,因此 常雨林的树冠常参差不齐。成层结构很 发达,乔木层多至4~5层,下面还有灌 木层和草本层。藤本植物纠缠交错,如 棕榈科的省藤属(Calamus )缠绕茎长可 达300米,附生真蕨类和附生的兰科植 物最为常见(图10-1)。这些附生植物 大量出现,种类也很多。除附生的藻类 和藓类外,还经常出现附生的蕨类和有 花植物,尤其是附生植物不但生在枝干 上,还生在叶上,似乎形成特殊的空中 花园。常雨林中所有植物都是常绿的, 终年生长,轮流开花。很多树木,例如 可可属(Theobroma )、木波罗属 (Artocarpus )、榕属(Ficus )以及柿属 (Diospyros )等的许多种,能在树干和 老茎上直接开花结实(图10-2)。常雨林中所有植物的芽都没有牙鳞。林内湿度很高,林下植物具有大而柔软的叶, 显示出湿性植物的特征;但上层乔木的 叶由于有时接触到晴朗炎热的天气,所以通常革质、坚硬、具光泽,带有旱生特征。

中国各地土壤类型

中国各地土壤类型 秦为胜qws196810提供 我国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因而土壤类型也多,在空间分布上既有水平地带分布规律,又有垂直分布规律,纵横交错,独具格局。我国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是由湿润海洋性与干旱内陆性两个地带谱构成。东部沿海为湿润海洋性地带谱,两部则为干旱内陆性地带谱,而在两者之间的过渡地带则有过渡性土壤地带谱。所以,土壤水平地带在我国境内发育是比较完整的,在亚欧大陆上也颇具特色。 在秦岭、淮河以南属亚热带至热带地区,由于受到湿润季风的影响,气温和雨量自北而南递增,土壤带基本上随纬度变化,自北而南是黄棕壤、红壤和黄壤、砖红壤性红壤和砖红壤。但由于区域地形的影响,故使土壤带在同一地带内也产生分异。在中亚热带,由于湘鄂山地地势较高,云雾多,雨量大,则以黄壤为主;在云贵高原,由于东面和西南受海洋性季风的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湿润,而高原的中心则具有比较干热的高原型亚热带气候特点。因此,云贵高原的土壤水平分布有别于亚热带的东部地区,在黔中高原(贵阳)一带分布黄壤,而滇中高原(昆明)一带则为红壤,往西至下关逐渐过渡至褐红壤,继续往西南,在芒市则分布砖红壤性红壤。 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为广阔的温带。在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主要为棕壤;在长白山地区由棕壤逐渐向暗棕壤过渡;在大兴安岭北部林下可见灰化土的发育。在松辽平原,在草甸草原植被下有黑土与白浆土发育。 上述我国东部土壤地带分布规律基本上与纬度带相一致,即由南而北依次为砖红壤、砖红壤性红壤、红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灰化土。 由于我国暖温带至温带地区十分广阔,正好又位于季风交替地区,土壤的分布规律与亚欧大陆西部迥然不同。由于夏季湿润气团活跃,气温普遍升高,且湿润多雨;而冬季盛吹西北风,干燥而寒冷,气温普遍下降。水热条件由东南向西北变化。土壤类型也相应作东南至西北向更替。在暖温带的土壤演替顺序是,由东部的棕壤向西北演变为褐土、黑垆土,进入半荒漠地带则演变为灰钙土,再向西延伸至亚欧大陆的干旱中心,即演化为棕漠土。温带的土壤分布则是另一种情况,从东北北部松辽平原的黑土、白浆土起,土壤的分布基本上作东西向排列,愈向西气候逐渐干旱,则又相继出现黑钙土、暗栗钙土、栗钙土、淡栗钙土以及棕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上述两种由湿润向干旱土壤顺序排列的情况,使在大兴安岭南端、赤峰、阴山、桌子山及贺兰山一带,土壤分布模式发生弧形偏异。在暖温带干旱中心的南疆塔里木盆地,土壤为棕漠土,而温带干旱中心的准噶尔盆地和阿拉善高原则以灰棕漠土和灰漠土为主。

中国植被分布规律

植被地理分布主要决定于热量和降水量,水热结合导致植被沿纬度地带性分布。从沿海向内陆随着降水量变化而使植被沿经度地带性更替。海拔的离度变化形成了植被的垂直地带性。这三方面的结合决定了一个地区植被的基本特点。 (一)中国植被的水平分布规律 1.纬向变化规律我国东南半部是季风区,发育着各种类型的中生性森林,由于自北而南的热量递增,明显地依次更替着下列森林带:寒温带针叶林带,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雨林带和赤道雨林带。 2。经向变化规律由于我国东临太平洋,因而夏季东南季风的强弱决定着降水的多少。自东南往西北,距海愈远,东南季风力量愈弱,降水愈少,所以植被按东南一西北近乎经度方向按下列规律更替: (1)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或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区, (2)温带草原地区,在这地区内由东向西随着干燥度的递增,依次出现森林草甸草原带,典型草原带,荒漠草原带; (3)温带与暖温带荒漠地区,从东到西按水分状况可分为东阿拉善一西鄂尔多斯草原化荒漠,中亚东部荒漠和中亚西部荒漠。 3。我国植被水平分布的几个特点 (1)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迫使高原面上的西风环流向南北两侧分流,其北支急流加强了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使其具有荒漠气候,故在北纬35”一50。之间形成了广阔的温带荒漠,成为世界上纬度最北的荒漠。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反气旋使草原向东南方向扩展,直达欧亚草原区的最南界,而且华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也偏向干旱性。 (2)由于冬半年寒潮向南侵入低纬地区,因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季雨林出现一定数量的落叶成分,同时热带植被也向南退到北回归线以南的南海沿岸一线。 (3)滇南和藏南的东喜马拉雅山地的热带山地植被向北挺进可达北纬29”,其原因是青藏高原隆起后,夏季强大湿热的西南季风受东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阻挡,产生大量降雨,为热带雨林发育创造条件。同时由于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使寒潮不能到达藏南也是重要原因之

我国土壤类型及分布

砖红壤: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和台湾岛南部,大致位于北纬22°以南地区。 赤红壤:滇南的大部,广西、广东的南部,福建的东南部,以及台湾省的中南部,大致在北纬22°至25°之间。为砖红壤与红壤之间的过渡类型。 红壤和黄壤: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四川盆地周围的山地。 黄棕壤:北起秦岭、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长江,西自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至长江下游地带。是黄红壤与棕壤之间过渡型土类。 棕壤: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 暗棕壤:东北地区大兴安岭东坡、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长白山等地。 寒棕壤(漂灰土):大兴安岭北段山地上部,北面宽南面窄。 褐土:山西、河北、辽宁三省连接的丘陵低山地区,陕西关中平原。 黑钙土:大兴安岭中南段山地的东西两侧,东北松嫩平原的中部和松花江、辽河的分水岭地区。 栗钙土:内蒙古高原东部和中部的广大草原地区,是钙层土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类。 棕钙土:内蒙古高原的中西部,鄂尔多斯高原,新疆准噶尔盆地的北部,塔里木盆地的外缘,是钙层土中最干旱并向荒漠地带过渡的一种土壤。 黑垆土:陕西北部、宁夏南部、甘肃东部等黄土高原上土壤侵蚀较轻,地形较平坦的黄土源区。 荒漠土:内蒙古、甘肃的西部,新疆的大部,青海的柴达木盆地等地区,面积大。 高山草甸土:青藏高原东部和东南部,在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以西山地和天山山脉。 高山漠土:藏北高原的西北部,昆仑山脉和帕米尔高原。 济南市土壤类型依地形、水文、气候、植被、母岩、母质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及人为生 产活动的影响,在全市范围内由南到北、从高到底,依次分布着显域性土壤棕壤、褐 土,隐域性土壤潮土、砂姜黑土、水稻土、风砂土6个土类,13个亚类,27个土属, 72个土种。 一、棕壤又称棕色森林土,是在暖温带湿润半湿润,落叶阔叶林下形成的地 带性土壤。全市共有399.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土壤面积的9.1%。集中分布于长清、 历城、章丘三县南部砂石低山丘陵区,海拔一般在200~988.8米之间。此土体通体无 石灰反应或表层有微石灰反应,PH值为6.5~7,一般呈微酸性,有明显的的淋溶作 用、粘化作用和生物积累作用。在酸性岩山区,从上到下分布着两个亚类:(一)棕壤 性土是棕壤发育处于最年幼阶段的亚类。分布于济南市南部由酸性花岗岩、片麻岩等 组成的低山、丘陵的中上部,母质为酸性岩的残、坡积物。土壤的主要特点是层薄质 粗,一般厚度仅10~30厘米,下部为半风化的母岩。土壤呈微酸性,无石灰反应,颜 色随岩性不同而异,质粗砾多,孔隙大,疏松,不抗旱,保水保肥能力差,养分贫瘠, 是山地丘陵区最瘠薄的土壤。土壤无剖面发育,只有在荒草坡或林地有厚约5~10厘 米的草根层(A层),其下即为母岩的半风化物(C层),故剖面构型多为A-C型。因山 高坡陡,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是一种侵蚀类型的土壤。现状一般是林地与荒草

中国文化地理答案

中国文化地理答案 【篇一:《中国文化地理》网上课程考试题库】 =txt>(标绿色为新增试题) 一、单选题 1.说起文明的起源,最为重要的就是?c a人类的起源 b文化的起源 c 农业的起源 d社会的起源 2.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b a都在热带 b都在东半球c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d都最先种植了水稻 3.四大文明中哪一个文明与其他三个文明不在同一纬度上呢?b a古埃及b 中国c巴比伦 d印度 4.中国早期农业的主要作物是?a a小米 b小麦 c水稻 d玉米 5.以下属于小米生长范围的是? a a小米生长范围很广泛大都地区都可以 b山坡 c河流边 d平原 6.真正出现将水稻转换成农业的地方是在?a a长江流域 b海南 c广东 d西北 7.中国早期北方的文明出现在哪个区域? a a黄河流域 b西部地区 c东北地区 d长江流域 8.中国历史的早期,现在称为先秦时期,可以划分为皇、帝、王、和哪个时代?a a霸 b 君 c主d诸侯 9.三皇是指天皇、帝皇和?b a海皇 b人皇 c世皇d皇帝 10.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b a炎帝 b舜 c水帝d冥帝 11.有位历史学家叫顾继刚,他写了一篇文章,解释一个学说是?a a递层演进说 b历史进化说 c 帝皇演进说 d传位演进说 12.中国古代传说故事大概是从以下哪个时期传诵而来的呢?d a夏朝 b商朝 c秦朝d春秋战国时期 13我们所说的中国文明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c a五千年 b三千年 c四-五千年 d一万年 14.世界文明的起源大概在?b a公元前1500年 b公元前1600年 c公元前400年 d公元前2000年第 15.我国在什么时候兴起了白话文运动?a

气候对中国植被分布规律的影响

气候对xx植被分布规律的影响 [摘要]: 中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中国气候复杂多样,会对植被分布产生影响。一定地区内植物群落的总体称作植被,植物群落是构成植被的基本单位。地球上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基本上决定于气候条件,主要是热量和水分以及其它有关的自然要素。植被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针叶落叶林—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一北亚热带含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一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一南亚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雨林。 [关键词]: xx植被自然要素气候条件分布规律 一、xx气候的特征 从气候类型上看,东部属季风气候(又可分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中国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季风气候特征,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的地区广,是世界上季风最典型、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 和世界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冬季气温偏低,而夏季气温又偏高,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这些又是大陆性气候的特征。因此中国的季风气候,大陆性较强,也称作大陆性季风气候。 二.xx植被的主要类型 我国几乎包括世界上除了极地冻原以外所有主要植被类型,并有高原高寒植被。全国自然植被包括29植被型、52亚型和600多个主要群系。植被水平分布的纬向变化,首先在气候上自北向南依次出现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因此受气候影响,植被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针叶落叶林—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一北亚热带含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一中

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 叶林 2、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第一章人的由来 1 2进化论的建立者是19世纪的达尔文 3、演变大致过程:环境变化→下地生活→直立行走→前肢解放→制造工具→大 脑发达→产生语言 3 输精管---输送精子 4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5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征,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 (2)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6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1 种为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能提供能量。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 含糖类较多的食物奶、蛋、鱼、肉 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肥肉、大豆、花生 含脂肪较多的食物葡萄糖、蔗糖、淀粉 无机盐:钙——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鸡胸、X形或O形腿),牛奶 中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磷——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 铁——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动物肝脏、菠菜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海带、紫菜、碘盐 锌——生长发育不良、味沉发生障碍 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鱼肝油、动物肝脏 维生素B ——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1

维生素C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牙龈出血 桔子 维生素D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牛奶等 2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收器官) 消化腺:唾液腺——唾液淀粉酶 肝脏——胆汁(化成脂肪微粒) 胃腺——胃蛋白酶 胰腺、肠腺——含有消化糖类、 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3、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4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胃、小肠) (胆汁)

2019-2020学年中图版地理选修三新素养同步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中国的世界遗产 Word版含答案

第三节中国的世界遗产 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 了解什么是世界遗产。 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认识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 能在地图上指出中国的世界遗产,举例说明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 一、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 1.世界遗产的分类 依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可分为三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 2.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 (1)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甘肃敦煌莫高窟、西藏布达拉宫等。 (2)世界自然遗产:四川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四川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湖南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等。 (3)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 (4)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中国古琴、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 二、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 1.认识和研究中国世界遗产价值的必要性 一方面可提高和深化公众对世界遗产的认知程度和主动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可提高旅游业管理者与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 2.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 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 3.对保护世界遗产的态度 对历史负责、对当代人负责、对未来负责。 一、判断题 1.世界遗产标志象征着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2.长城、莫高窟、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等都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3.对世界遗产应充分考虑它的旅游价值,赚取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

4.北京的7处世界遗产是制定和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依据。() 5.认识和研究中国世界遗产可提高和深化公众对世界遗产的认知程度和保护意识。() 答案:1.√ 2.× 3.× 4.√ 5.√ 二、选择题 天津市内有近千幢小洋楼,很多体现了欧洲不同国家建筑风格,其中很多建筑有百年历史。据此回答6~7题。 6.许多中外游客喜欢游览天津小洋楼,原因是小洋楼() A.反映天津气候特点B.体现天津地方民俗 C.是天津的传统民居D.具有历史文化价值 7.为了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对这些小洋楼应该() A.全部拆除建新楼B.按建设需要拆除 C.原地修缮保护D.异地翻新重建 解析:第6题,天津市内有近千幢小洋楼,很多体现了欧洲不同国家建筑风格,其中很多建筑有百年历史,这说明小洋楼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第7题,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对这些小洋楼应该原地修缮保护,全部拆除建新楼和异地翻新重建都会影响原来的历史价值,按建设需要拆除,则这些文化遗产就消失了。 答案:6.D7.C 8.下列各省中,既有世界自然遗产,又有世界文化遗产的省区是() A.海南省B.河南省 C.云南省D.西藏自治区 解析:选C。云南丽江古城(1997.12世界文化遗产);“三江并流”自然景观(2003.7世界自然遗产);南方喀斯特之石林的剑状、柱状和塔状喀斯特(2007.6.27世界自然遗产)。9.“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中提示了泰山作为世界遗产的() A.美学价值 B.历史文化价值 C.科学价值 D.经济价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