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政务.doc

电子政务.doc

电子政务.doc
电子政务.doc

电子政务如何在中小城市建设和发展

北京大学电子政务研究院

近几年我国的IT行业发展迅猛,网民数量急剧攀升,相应地,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的效益也有所提高。然而,由于各地区主客观条件存在差异。电子政务的具体实施和实际效果也有所不同。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由于其在信息化投入上的资金优势,其电子政务的建设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一些中小城市的电子政务建设情况则参差不齐。通过调查,认清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的现状,是检验既定相关规划与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子政务发展的基础。中小城市是最重要的基础区域经济单元,通常代表了一级行政医,中小城市还是区域电子政务的辐射中心,是国家电子政务体系中的基础骨干节点。当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时,中小城市电子政务建设无疑是重要的。

1中小城市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思路

在街道、乡镇这样的基层政府采访中,提到电子政务建设,建设者们的言语中总是透着些许的无奈和寒酸:资金有限啊!无庸置疑,相对于国家“十二金”工程以及省市级电子政务建设中动辄几千万、上亿元的资金投入,作为国家改府最基本组成单位的这些部门的信息化投入实在少得可怜,而在人员素质,应用水平等方面同样相差甚远。但钱少,基础差,却并不是建设失败的理由。

从务实的角度出发,紧抓住建设的实效性,才能取得基层信息化建设的成功。资金有限,那就要量人为出,比如购买硬件设备就要以实用为先,无须太过追求先进,记者一直很纳闷:在以文件办公为主要业务的部门,配备17寸液晶电脑和奔4的主机是否必要;在数据量处理币大的部门,购买小型机的理由在哪?同样,在应用系统建设中,在基层单位应用,首要条件就是简单易用。模块太多、功能太先进往往最后造成r浪费,例如与公众的联系上,一个热线电话可能要比一个网站更直接有效得多。当然,因为投资少而盲目追求低成本的做法同样可取,选用产品必须注重其扩展性,但是在IT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准备2~3年的使用时间还是可以接受的一种方法。

结合中小城市电子改务建设实际,就如何发展中小城市的电子政务提出几点思路,供大家参考:

①要与传统行政很好地结合,既要结合传统的行政方式,又要对其加以必要的改造,否则容易形成两张皮。

②在实施电子政务工程和运用电子政务中要始终追求实效:一是“有效的”,确保电子政务工程的实施效果;二是“有效益的”,确保应用中能够提高效率,改善服务。因此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技术评价方案和应用效果评价方案,这是保证电子政务能否成功的基本保证。

③要加紧出台一系列有利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发展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为各级政府建设电子政务提供依据。

④要重视理论研究、项目规划与建设、使用效果、公务员培训等具体工作,当然也需要大力宣传、搞试点工作。

⑤要将目前的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很好结合起来,电子政务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互动的,电子政务的效益也需要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中才能更好的体现,反之,电子商务的发展又会推动电子政务的需求。

总之,电子政务必须想清楚再干,防止一窝风,培训好了再用,防止成摆设。因为这是一些基本的工作,绝对不能偷懒就能绕过去,否则容易成为半拉子工程,或成为新经济又一次泡沫。

当前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是政府网站建设,针对在政府网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抓好下一步的全区政府网站建设和电子政务工作,结合中小城市实际,提出如下建设思路。

①统一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推进政府公众网站的建设工作。各地各部门必须按国家和本地区电子政务建设规划,在本地区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站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地各单位领导的具体组织下,由办公厅(办公室)牵头组织,各部门协作,社会各方面支持,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按“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企业运作”的模式开展政府公众网站的建设和应用管理工作。政府各职能部门在组织建设业务信息系统时,应将支持办公自动化的政务内网和对外服务的公众网站纳入整体规划,一同建设。

②加强管理,提高应用水平,抓好安全保密工作。各政府网站必须按国家和本地区有关政府互联网应用的保密、安全和新闻发布等管理规定,制定严格的措施并实行责任制,注重网站发布内容的审核把关,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严防黑客和病毒的攻击。

③积极探索政府网站建设和应用管理的新机制。政府网站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因此要积极探索在政府主导下社会各方面共建、合办和协作的模式和方式,多渠道筹措建设和运行资金,保障网站长期运行。网站在运行过程中,除必须由政府主管的栏目策划、内容审核和业务办理等工作外,凡能通过社会合作方式实现的都可以以协作方式交由其它单位或公司承担,从而减轻政府在财政和人力上的负担.政府网站及所有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中,要通过招标等方式,积极鼓励IT企业特别是本地IT企业参与。对于技术要求高,规模大的项目,本地IT企业难以胜任时,也要要求国内外有技术实力的企业通过设立分公司、办事处或与本地IT企业联合的方式参与,保障项目建设后的技术服务工作,促进中小城市本地IT产业的发展。

2实施中小城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措施和方法

目前的电子政务实际上要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层面是认识问题,其中包括电子政务的目标,价值、意义、时机.重要性、利弊等方面,也就是大家在许多问题上要达成一些

基本的共识,这样行动起来才能形成基本的指导思想;第二层面是操作问题,也就是说,如何做好电子政务工程和如何运行好电子政务,这里面包括更多的问题,如管理,规划,投资,标准,组织,阶段性,评价,系统结构,运营,法律制度和环境等等;第三层面才是工程和技术问题,也就是项目实施和方案问题,这里包括软硬件,安全,认证,人员培训等。这些问题必须分层来讨论,而且要分清轻重缓急,特别是政府管理层面,更应注意。否则容易使我们讨论问题偏离主题,贻误时机。

如何实现由“现有的政务”到“电子政务”的转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借鉴国内外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近期内应该采取一列措施。

2.1加强宣传,突破误区

电子政务是近些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才兴起的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方式,其概念、内涵和特点尚不为大多数公务员所理解。实际上,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许多入对电子商务还是一知半解,对电子政务就更是一无所知了。因此,当前必须就电子政务与传统的政府管理的差异、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的区别、电子政务对信息产业的引导作用等加强宣传工作,破除各种错误认识,使各级领导树立正确观念。

2.2统一规划.加强领导

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国家的经验,建立电子政务的领导机构,统一领导、组织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为了更好地加快政府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强各级政府间沟通与交流,促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高电子政务应用层次。为此,可以推行。总体统筹、分工负责制。总体统筹就是:对全区电子政务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制定统一标准.相关政策法规及管理办法,对重大工程的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分工负责就是:各级地方政府按照统一的规划、标准,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要严禁各自为政、自成封闭体系。各厅局特别是宏观经济管理、金关、金税、金财、金融监管、金盾、金审、金农、金质、金水、社会保障等重点政务系统的建设,在项目实施前,都必须把办公业务资源系统的建设考虑在内,同步建设,同步实施,按照统一接口标准实现与区级电子政务系统的衔接,保证各厅局的有效办公政务数据存放在统一的、标准化的公共数据交换中心。

2.3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和改造政务数据库

这是电子政务工程的关键和难点,必须打破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整合政务信息资源,重视对信息资源的不断开发、更新和维护。推动政府信息资源对社会的开放,使之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4健全和完善政府专网.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加快建设宽带高速政务叫络系统,规划和引导国家骨干通信网络和社区宽带网建设,促进无线上网、数字电视与呼叫中心等技术与市场的发展.加快政务网络系统建设,进一步改

造各级政府与上级机关联通的专用通讯网络(政府专网)。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严格管理、严密防范、安全保密、方便工作的原则,增强保密意识,在建设中既不要超出保密管理要求.要把安全保密工作为电子政务技术系统的必需组成部分,同期规划,同期建设,从物理级、网络级、系统级、应用级四个层面,建设完整的安全保密体系,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项目不能矗项、不能开工,保证电子政务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2.5吸引私人部门与非政府机构参与电子政务的建设,确保电子政务顺利发展

在确保政务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通过合理方式授权企业参与筹资,建设、运营和管理。这样既可减轻政府部门的预算压力,确保维持政府网站运行的资金来源,企业也可通过产品开发、技术咨询与服务,数据的商业再开发丽获得利润。实际上,有些地方已经尝试过这种方式并获得成功。建立电子政务研究、咨询、统计和评估等方面的非政府机构,促进电子政务的改进与提高。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政府的角色是准确地提出对信息系统的要求,实现对信息化的有效管理,系统开发的任务应该留给企业去做。如果每一个政府部门都建立一支队伍去搞部门的系统开发,不但成果不能商品化,而且为内部人员非法修改系统和犯罪提供了机会。

2.6以政府业务而为主线发展电子政务

从国外的情况看,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在电子政务的发展中均以政府的业务流为主线,一个一个地实现政府业务流的信息化,以避免团化或强化现有的政府结构。

以政府的业务流为主线就是根据轻重缓急将政府职能中带有不变性的业务流一个一个地计算机化和网络化,既满足了政府的急需,又有利于政府的职能转变和政府的重构。

2.7加强公务员信息化培训和考核.做好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

各级政府要按照。保住关键人才,留住现有人才、引进外来人才、培训未来人才的电子政务建设人才观念,引进和培养一批既掌握技术又熟悉政府业务流程的“两栖类”复合型人才,为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要发挥各级各类计算机培训机构的作用,切实有效地开展公务员电子改务知识与技能培训。

加强我国政府系统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对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概念和职责进行了界定, 认为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包括政府邵门

中从事电子政务领导和管理的人才, 以及政府所属信息中心中从事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的

人才。论述了加强我国政府系统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是深化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 是克服电子政务建设瓶颈问题的前提, 是弥补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培养能力不足的

有效手段。揭示了加强我国政府系统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紧迫性;迫切需要解决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管理体制与其职责定位不符、能力结构与其能力要求不符、管理制度与其职责要求不符等问题。

电子政务与一般政务的差异在于政务实施的环境以及基于此的行政流程和行政效能不同。而这些差异源于电子信息技术与政务活动的有机融合。因此,在电子政务环境下,电子信息技术与政务活动的融合程度,即电子政务的建设成熟度是行政效能高低的重要制约因素。也正因如此,电子政务建设的专业性很强要加强电子政务建设, 必须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

一、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界定

综合现行研究成果,对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范围界定共有三种:一是“大范围” 的界定,即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包括各级政府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中从事电子政务建设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二是“中范围”的界定,即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包括政府部门中从事电子政务领导和管理的人才, 以及政府所属信息中心中从事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的人才;三是“小范围”的界定,即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只包括政府所属信息中心中从事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的人才。目前,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基本采取具体建设事务外包甚至包括运维事务外包的模式。因此, 我们对政府系统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采取“中范围”的界定模式。

由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一般采取“政府领导+信息中心负责具体管理与建设”的管理体制, 因此, 政府系统电子政务专业人才主要由两类身份的人员组成;一是具有公务员身份, 在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或推进机构)和政府机构内部负责部门信息化建设的主管领导及相关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二是具有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身份, 在各级政府或部门所属的信息中心从事电子政务建设、具体管理和日常维护的人员。第一类人才的基本职责是电子政务的宏观管理,包括制定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的总体规划, 进行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的决策与监督检查等。第二类人才的基本职责是电子政务的微观管理与具体建设等,包括电子政务建设的规划实施与项目管理, 部分电子政务技术与产品的开发维护等。

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实际出发, 主要是从建设与维护事务逐步外包的发展趋势出发, 根据我国政府系统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的现有规模, 目前我国政府系统电子政务专业人

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不在于大力扩大人才规模,而是在适度扩大规模的基础上, 提高人才质量即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因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是从我国实际出发, 明确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优化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管理体制,健全与完善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管理制度。我国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是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提供总量适度、结构合理、能力与素质精良的电子政务领导、管理和建设人才。

二、加强政府系统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追根溯源发展电子政务的根本动因是解决政府能力有限与政府管理和服务需求不断增

长的矛盾建立“花钱少、服务好的政府”。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政府办公自动化为起点,开始发展电子政务, 与此同时, 电子政务建设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以事业单位建制出现的政府部门所属的信息中心逐步发展起来,以此为载体的政府系统电子政务专

业人才队伍逐步形成。在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 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是不二的选择。事业发展关键在人,要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关键在于加强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一)加强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深化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

发展电子政务是我国提高政府效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途径与手段, 是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经过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最初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子政务在经过部门办公自动化和重点业务电子化的发展阶段后,已经步入全面推进、深化应用和发挥效能的新阶段, 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电子政务环境正在形成:一是国家重点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以“金字工程”为代表的重要业务信息系统实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联网运行,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二是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稳步推进;三是政府网站体系基本建成,2008到年底, 中央政府部门和地方省市一级已全部建立政府门户网站,地市级和县级政府拥有门户网站的比例也分别达到99%和92%,政府网站已经成为政府管理与服务的重要平台。

以此为基础,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必须超越政府信息发布和网上办事的发展阶段。具体而言,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必须有个方面的突破:一是行政效率提高进入新阶段,基于政府管理与服务的电子化,有效进行政府组织再造与工作流程重新梳理, 实现政府工作的简捷顺畅;二是行政效能提高进入新阶段,基于职能全面上网强化对象导向与服务导向, 提高管理与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三是政府管理与服务科学化、规范化进入新阶段。基于电子政务平台的政务公开与公众参与、政务活动标准化, 提高政府管理与服务的决策科学化和行为规范化水平, 保证政府有效履行职责, 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要实现上述功能目标,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在电子政务建设的理念和实践方面都要有双重突破。在电子政务建设的理念层面,树立电子政务是一种全新的政务环境的思想,明确对象取向和服务导向, 建设对象和服务优先的行政环境,追求行政科学、公平、效率与效能。在建设的实践层面, 完善政府治理结构再造政府组织与行政流程有效开发与利用政府信息资源。因此,面对全新的电子政务发展阶段,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不仅要成为政府改革的倡导者、实践者还要成为信息技术的前沿应用者。也正因如此,加强政府系统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发展我国电子政务的当务之急。

(二)加强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消除电子政务建设瓶颈问题的前提

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电子政务投入呈持续增加态势, 根据

有关机构的分析, 从2002年到2007年,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累计投入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其中2007年为657.34亿元, 相当于奥运全部场馆建设投入资金的5倍, 三峡工程15年投入资金的1/3。另据有关机构2005年的预测,2005年到2010年间,中国电子政务的投入将达到1800一2000亿元, 市场需求将超过10000亿元。

面对日益扩大的投入规模和不断增加的建设工程,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遇到的一个瓶颈问题就是电子政务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使用效益普遍不高,具体表现为:一是重硬件、轻软件,“有的部门硬件网络资源利用率不足5%”,二是重重建、轻整合,“一个政府系统里有好几个网,其实只要对已有的设施尽量利用, 加以整合就能形成一个很好的网络”;三是重自我完善,轻资源共享, “由于各部门掌握的信息资源没有形成共享机制,不可能进行跨部门的(行政)协同”;四是重管理、轻服务,“在电子政务建设中,政府部门过多侧重于内部事务处理和自我服务,在已经建成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中,面向公众服务的具体应用比例不到3%, 面向决策的不到8%”。

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信息技术,而在于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理念、总体战略设计与具体规划安排,其关键在于政府要拥有一支对电子政务的实质和功能定位有清晰认识的高素质的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因此,以革新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电子政务建设理念、提高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的素质能力为主要内容,加强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解决电子政务建设瓶颈问题的基础条件。

(三)加强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弥补人才培养能力不足的有效手段

电子政务是个崭新的领域,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培养制度和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 我国高校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论证与设计,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不明晰,知识体系和培养模式等不明确;二是由于缺乏有效的需求分析,人才培养机构的资源利用率不高,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不明显,培养出来的人才, 一方面具有明显的素质趋同性, 缺乏层级差异、类型差异另一方面与实践需求有一定差距, 岗位胜任能力不足;三是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力不足,目前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现有的教育培养能力远不能满足实践需要,很多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学科背景单一,存在明显的知识短板。

源于现行教育体制的制约以及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明显的滞后性。针对合格的电子政务专业人才严重短缺这一现状,为进一步发展电子政务提供有效的人才保障, 加强现行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行之有效的选择,通过优化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管理体制与管理制度,加快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三、加强政府系统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紧迫性

目前,我国政府系统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不仅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良好的发展潜力,并且也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管理模式,有效地支持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发展。但与电子政务的发展需求相比, 我国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管理体制与其职责定位不符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 我国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开始成立信息中心,此后, 各级政

府及其所属部门又开始设立电子政务推进机构,成立电子政务领导机构。

根据电子政务的本质规定与发展需求, 这两部分组织与机构承担的核心职能主要有两项:一是信息资源的管理、开发与利用,二是电子政务的战略规划、建设与管理。因此, 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在管理体制上,应特别突出政府部门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管理者定位以及在政府内部的交流与互动。而我国现行的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及其专业人才管理体制与此要求不适应。具体而言,现行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管理体制巫待解决如下个方面的问题。

1.大多数电子政务负责人的组织地位不高

在政府部门中,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多采用“电子政务领导小组+信息中心”的模式。根据国际通行的管理模式,在此体制下,信息中心负责人应承担电子政务战略策划、组织协调和建设实施等方面的组织领导职责,通过谋划和指导电子政务资源的最佳利用来支持政府部门目标的实现。但目前我国政府部门所属信息中心是事业单位性质, 这种单位属性使其组织地位、权责配置与其业务发展明显不相适应一是在组织内部, 决策影响力有限根据事业单位的职能定位, 政府部门所属信息中心,基本上属于电子政务建设的具体执行部门;二是在部门或系统内部电子政务负责人缺乏相关业务统领和人员配置方面的权限。现行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完全依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部门化和层级化特征明显,使网络本身的统一性、共享性优势受到明显限制。

2.电子政务专业人才之间具有明显的身份界限

电子政务在本质上要求政务与电子的高效融合。目前除个别省、副省级城市之外(根据有关资料显示, 在省级政府信息中心中, 只有湖南、西藏等省的信息中心工作人员使用公务员编制在副省级城市中只有大连、南京等市的信息中心工作人员使用公务员编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电子政务专业人才依从两种人事管理制度电子政务领导者和推进机构的工作人员是公务员身份,承担电子政务的宏观管理与决策职责政府所属信息中合的工作人员是电子政务的具体管理与建设者属于事业编制。两者不仅身份不同, 且鲜有职位交流, 政务与电子之间的有效融合由此受到严格制约。

3.电子政务专业人才不能有效发挥职责作用

根据国家机构改革的设计初衷政府部门所属信息中心是电子政务发展与建设职能的主要承担者。但根据其单位属性信息中心不可能完全发挥既定的职能作用。从其履行的具体职责看政府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主要是政务信息的收集者与开发实施者,而不是政府信息管理与开发的决策者,主要是政务信息或活动的电子传输者, 而不是电子政务建设的战略规划者和决策者,主要是电子政务建设的组织者与日常维护者而不是电子政务项目的具体建设者。

(二)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与其能力要求不符

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具有典型的复合型特征,应达到信息技术、具体政务、管理学方面知识、能力及其相应素质的有效集成。因此, 从电子政务专业人才个体层面看, 优秀的、甚至是合格的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应是复合型人才;从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整体层面看, 电子政务人才个体之间应具有能力互补性;从电子政务专业人才职位组合层面看,电子政务的领导者与管理者更应突出复合能力的综合平衡,而电子政务的建设者则更应在某一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实际工作中实现人才个体之间的能力互补。但目前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与此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1.合格的电子政务专业人才数量有限

在电子政务建设初期,各级政府,尤其是地市级以下政府,合格的电子政务专业人才极为缺乏。在电子政务工程项目完成之后,甚至没有合适的人员进行日常管理。据2004年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各省市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奇缺,基本满足需求的仅为2.3%, 存在97.7%的巨大缺口。经过几年的发展,由于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培养能力的制约,合格的电子政务专业人才仍然十分有限。这也正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诸多问题的症结之一。

2.信息技术类人才比重偏大, 政务类人才和管理类人才比重偏小

国家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 目前,在政府系统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中,有近60%的人是信息技术人才,20%多的人是政务类人才, 包括管理人才在内的其他人才占20%。因此,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整体的专业结构与“三分电子、七分政务”的素质能力要求明显不符。

3.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目前, 我国现行的电子政务系统仍以对线下工作程序与流程的复制为主,缺乏以服务为导向的政府组织与流程的再造与优化。

4.电子政务的管理者与建设开发者存在明显的知识与能力失衡

相当多电子政务管理者的管理知识与能力、政务处理知识与能力有余,而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不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自政府部门, 熟悉政府部门的工作程序和工

作流程, 了解政府运行机制。而相当多的电子政务建设开发者,信息技术知识丰富、技术开发能力较强,而管理与政务知识和能力较弱,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只具有信息技术专业的教育背景。

(三)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管理制度与其职责要求不符

根据功能定位,电子政务专业人才要承担战略与规划制定、电子政务建设及其评估、电子政务运行的日常管理与维护等具体工作职责。源于电子政务的专业性与技术前沿性,电子

政务专业人才的管理制度应具有自身特色,但目前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管理在依从共性制度的同时,缺乏必要的特色制度支持。

1.缺乏有特色的电子政务专业人才能力框架设计和资格认证制度

电子政务的专业性与技术性较强,政府系统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任职资格与综合类公务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才有明显差异,尤其是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需要具备一定水平的电子政务技术素质。但目前在我国的公务员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中,还没有针对这类职位的能力框架设计和与之相适应的资格认证制度。由此导致在管理制度层面,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缺乏有效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规范与约束。

2.缺乏有特色的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绩效考核制度

鉴于电子政务建设的功能使命, 同时由于电子政务建设的巨大投入,加强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绩效考核极为重要。但目前,我国尚没有建设起符合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特点的绩效考核制度:一是缺乏体现其工作特点的相关内容规定, 缺乏对电子政务建设效率性、经济性以及效能性等方面的绝对性评价, 缺乏对电子政务建设具体实践与规划、计划目标符合程度的相对性评价;二是缺乏适合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工作内容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三是绩效考核的评价主体体系及相关方法亦没有明确规范。

3.缺乏有特色的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培训制度

实践证明, 电子政务不仅具有明显的专业性,同时其知识与技术的更新和替代速度较快, 因此,有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是保持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素质和能力水平的必要手段和基本要求。但目前政府系统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培训多依从综合类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的一般规定,在培训内容、时间、周期和方式等方面缺乏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的具体规范。

4.缺乏有特色的电子政务专业人才薪酬制度

保持电子政务先进性的重要途径是保持电子政务专业人才能力的竞争性, 为此必须保

证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待遇的竞争性。但目前,我国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薪酬待遇缺乏与市场价格的比较与协调机制。当前,我国政府系统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薪酬水平缺乏竞争力已经成为优秀人才大量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5.缺乏有特色的电子政务专业人才任用与交流制度

有效的人才流动是保证电子政务技术先进性和有效性的必要手段。但目前我国电子政务专业人才交流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一是具有公务员身份的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录用与晋升依从综合管理类公务员的相关制度,向社会的有效流动缺乏制度引导与支持;二是电子政务专业人才之间由于身份限制不能进行有效的职位交流,政务与电子的融合存在一定的制度障碍;三是不同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领导人员之间缺少业务交流与政务协同机制。

节能减排与电子政务建设

2006年以来,全国上下加强了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发布了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制定了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乍看来,节能减排都是针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或产业,与电子政务建设似乎毫不相干。但是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不断深入,诸如高能耗、高浪费、高污染等问题也逐渐浮出了水面,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并积极探索预防和解决途径。

一、电子政务在促进节能减排中的具体体现

当前,电子政务已从注重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转入更加注重深化应用的新阶段。在已有的网络基础平台上,各种政务业务应用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并且结合政务业务流程优化和重组,大大促进了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发展和应用电子政务已成为各地方政府提高行政效能,转变干部工作作风的重要手段,取得的效果也非常突出。而电子政务对于促进节能减排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降低行政办公经费。随着各地方行政服务中心投入运行,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和透明。各部门公文办理系统的应用,实现了拟文、办文、成文、收文、发文、档案、领导阅批的一体化处理,无纸化办公模式不仅节约了行政办公成本,还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2.节约大量社会资源。目前,诸如网上项目审批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及税务、海关、工商等部门面向企业、社会公众用户服务的电子政务系统已深入应用,企业在部分领域已实现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有关事项办理,节约大量社会资源。另外,各政府门户网站的政务信息公开,提高了信息资源规模和利用率,也为社会公众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渠道。

3.减少交通能源消耗。比如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各级部门不必乘坐公共交通或自己开车参加会议或培训,既节约了交通能源,又可以减少单位差旅费支出。

据悉,在各部门贯彻做好政府机构节能减排工作的有关措施中,都把大力推广电子政务作为一项重要措施,在公文办理方面就提出严格控制文件印刷份数,尽量通过办公OA系统完成业务工作等措施。

二、电子政务建设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影响分析

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投入产出分析、绩效评估也是我们现阶段对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关注点之一。1 0多年的建设,电子政务从网络基础建设、业务系统开发、信息资源利用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并且多数是由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的,这点也说明我国政府推行电子政务的决心,我们也确实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节能减排、投入产出的角度分析来看,我国电子政务仍然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重复建设导致浪费

由于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从中央到地方各部门的电子政务都以本部门利益为中心,不同地区、不同部门条块分割,导致建成的许多网络都不能互联互通,资源难以共享,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据有关资料,仅中央部委就存在90多个业务专网,而一些网络资源的当前利用率不足5%,多数部门都要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行维护成本高,利用率低,仅设备运行所耗电能就造成很大浪费。虽然近几年,电子政务主管部门及项目审批部门都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建设的统一规划和统一领导等问题,但重复投资已浪费大量资金。

据报道,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和中国铁通作为我国电子政务服务主要提供商,而他们的重复投资也非常突出,根据2008年国家审计署对五大运营商审计发现,由于缺乏统筹规划,网络资源利用率普遍偏低,通信光缆利用率仅为l 0—20%左右。为了抢占市场资源,同一个地方就会有多个本地电话网,一个小镇两个发射塔并立,一条马路四五条光缆并行等现象普遍。专家称,其浪费资金数额相当于建设几个三峡了,仅企业的铁塔基站建设就浪费了大量土地和钢材。

2.电子政务绩效有待提高

近年来,关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关部门已开始反思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现阶段认为电子政务绩效不高的观点较多。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电子与政务的关系认识不足。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初期,“重电子、轻政务”,“轻规划、重实施”等现象普遍,很多电子政务项目就是由于项目前期需求调研工作不扎实,盲目建设,建设规模与实际需要相距甚远,片面追求硬件设备高性能配置,比如有的项目的存储能力可支撑l 0年的业务增长需求,因为信息化设备更新很快,且越是刚进入市场的先进设备,价格都非常高,这样无形中造成极大浪费。更致命的是,由于需求工作做不好,很多开发出来的应用系统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加之业务流程重组工作得不到跟进,最后是业务应用系统得不到推广应用,要么再继续投入修改完善,有些干脆就不了了之。

(2)制度建设相对落后,降低了电子政务绩效。电子政务技术支持部门都认为电子政务建设特别是业务系统开发应用问题不在技术,而在于制度建设及政务流程优化工作是否有效推进。从技术上来看,不管哪样的需求都是能够实现的,但为什么只要涉及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的业务系统就不好建设,这就是因为改变政务流程涉及各部门利益而变得阻力重重。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造成电子政务低水平重复建设,降低电子政务绩效,而其实质就是浪费资金与资源。

(3)成本意识淡薄,投入产出失衡电子政务建设实质就是一个人、财、物的投入过程,如果投入产出不能控制在合理范围,就相当于占用了它们的机会成本,从节能减排角度来看,也是浪费资源。虽然目前电子政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像生产性项目那样容易量化,但应该也存在一个“盈亏平衡点”的问题,只是这个“盈亏平衡点”如何考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据有关资料,评价国内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如果仅以“投资预算”、“实现功能”及“按时完成”三个指标衡量,大约只有30%的项目算是成功的,25%的项目是被撒消,其余的项目只能说

是部分成功,即不能完全按上述三个指标完成。即便是验收后的项目,也常常由于缺乏有效的维护,不能真正发挥作用。

5.电子政务所用设备淘汰后存在环境污染隐患

随着我国电子政务深入发展,各部门都配置了大量的网络设备和办公设备及耗材,例如服务器、存储设备、UPS电源、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我们把这些淘汰的设备统称为电子垃圾,据资料显示,电子电器中含有的有害物质主要包括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联苯醚等6种。如果对废旧的电子电器处理不当,导致有害物质释放,显然会对环境带来极大危害。而现阶段我国对于电子垃圾的处理和管理还比较混乱,淘汰的电子产品有的被走街串巷的个体回收者回收后,又流向农村或城乡结合部,或者被翻新流向二手市场,最终则是被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这种趋势如果不加控制更会愈演越烈,将成为我国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一项新的挑战。

三、促进电子政务建设的节能减排目标实现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任务,发展电子政务就是要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信息化的技术支撑。因此,电子政务建设还任重道远,以节能减排指导电子政务建设,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这也是新阶段电子政务建设的方向。如何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至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统一数据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已进入以应用为重点的发展新阶段,数据应用,共享、交换和存储需求增长迅速,以最少的投入满足这些需求是此阶段值得特别重视的问题。笔者认为,在统一网络平台基础上建设统一的数据中心是解决数据应用,共享和存储的有效途径。如果每个政府部门都部署一个数据中心,则需要配置服务器、存储、交换机等设备及机房配套,不仅投资巨大,而且设备利用率不高,会造成极大浪费。而对于网络平台的整合,能统一整合的就整合,难干实现整合的也应该以资源的合理化配置为原则提高网络使用效率,但坚决制止有关部门再建设应用于部门间独立的纵向网络。

2.创新技术应用、加强科学管理。电子政务系统的运行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包括设备本身的电能消耗及冷却所有供电排放热量所消耗的电能,据IDC的《全球外部存储的电源和冷却的真实成本》报告称,2 0 0 7年按每度电7美分计算,仅存储设备供电和冷却的总花费全年超出10亿美元。因此,在考虑电子政务建设的设备选型时,就要充分考虑能源消耗因素,应该更关注“绿色方案”。例如选择服务器,尽量采用当前较流行的刀片服务器,组建服务器集群,既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又能减少服务器机柜数量,节省机房空间,达到节能减排目的。当前,存储设备也广泛采用绿色存储技术,绿色存储技术是指从环保节能角度出发设计生产的能效更佳的存储产品,降低数据存储设备的功耗,提高存储设备每瓦性能。另外,要切实加强机房管理,使用机房KVM服务器集中监控系统进行服务器管理,同时要整合好服务器等网络没备资源,避免做无用功的设备运行消耗能源。

3.规范项目前期,提高项目效益。分析我国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绩效不高、成功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项目前期工作不到位。由于项目的定位,规模、需求不准确,导致实施过程中变更较多,与建设目标偏离较大,还有些项目审批、验收程序不够规范,先开工建设,后立项审批,项目审批手续不齐全,项目建设在事前、事中、事后都缺乏有效的监督措施,这些因素都有呵能导致项目增加成本、降低绩效。因此,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积极引进项目咨询、监理、评估等专业服务,充分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做好项目建设立项前的需求分析,加强项目节能篇的编制与审查,项目审批部门把好审批关,实施过程中进行投资、质量、进度控制,项目验收过程中严格把关,以多种措施、途径避免项目“变形、走样”。积极开展项目后评价和绩效评估,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努力提高电子政务工程项目建设效益。

4.强化回收管理、避免废弃污染。一般来讲,电子设备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5年,使用5年以上的就算是报废品,就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环境污染隐患极大。因此,加强电子产品的回收管理工作非常重要。今年2月起,《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已在全国正式实施,首次规定了电子产品生产者、进口者和销售者的废品回收责任。另外,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起草的《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也有望近期出台。下一步有关部门就是要加强这些政策的宣传和监督实施,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提倡电子设备按期报废,抓好电子废品的回收和管理工作环节,减少电子废品流入市场的机会,同时也要避免因为环保技术落后,让从事电子废品处理的企业再造成环境污染。虽然这项工作在我国还刚刚起步,人们的意识还比较淡薄,现有经济条件下困难重重,但相信只要坚持就会有收获,因为只有对电子废品的回收和处理环节进行严格管理,才能彻底防止它们对环境产生污染。

最新动态

水利部电子政务网上审批验收会召开

9月11日,水利部网上监察系统建设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与项目法人单位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共同组织召开水利部电子政务网上审批系统开发项目最终验收会。

水利信息中心副主任蔡阳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对电子政务网上审批和监察系统顺利通过验收表示祝贺,并对整个系统的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强调,建设水利部电子政务网上审批和监察系统十分必要,意义重大。

会议分别听取了建设单位、承建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工作汇报。经过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承建单位已完成项目合同规定的建设内容,同意通过终验。

部办公厅、政法司、水资源司、建管司、水土保持司、驻部监察局、综合事业局、水文局、水利信息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和代表共18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交通统计信息网开通

9月15日上午,随着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翁孟勇触动炫丽的静电玻璃球,交通统计信息系统正式启用,中国交通统计信息网(https://www.doczj.com/doc/257384746.html,)同步开通。

据了解,交通统计信息系统实现了建国以来主要交通统计资料的电子化存储,建成了交通统计数据电子图书馆和统计信息数据库群,推动了统计资料传输、处理、查询和使用方式的转变,将对提高交通统计工作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起到显著作用。

中国交通统计信息网是交通运输部向社会发布交通统计信息的官方网站。

翁孟勇在讲话中指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需要统计资料反映交通运输行业对宏观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构建综合运输体系,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实现交通运输快速、科学、安全、协调发展,更离不开交通统计工作的支撑。两个系统的启用只是交通统计信息化工作的一个新起点,而保持系统的良好运行则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

翁孟勇要求,各有关单位要履行职责、完善制度、充实力量、加强管理,不断更新统计数据和相关信息,保持好系统的稳定运行,发挥好信息化对交通统计工作水平和能力提升的引领推动作用。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强省级统计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与统计信息系统、部级系统与省级系统的互联互通,不断提高统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各司局要充分利用好这两个系统,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要对系统的建设维护、内容更新、功能提升提出建设性意见,共同强化统计工作基础能力建设。

“.政务”专用中文域名促进政府网站建设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国政府网站建设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政府网站普及率不断提高,网站数量持续增长。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消息,截止2008年底,中央部委政府网站的普及率达到96.1%,省市政府网站普及率达到100%,地市级政府网站普及率达到99.1%。

各部门、各地方的网站建设都是在摸索中前进,从无到有,从内容到形式,从技术到服务,规模不断增大,服务不断深化,能够取得方方面面的发展着实不易,笔者一直关注着以下两方面的发展进程:一、政府网站域名的规范化二、政府网站的认知度。

如何让更多的百姓了解政府网站,方便快捷地去访问政府网站?政务专用中文域名解决这个问题。

2008年3月,原信息产业部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发布《关于调整中国互联网络域名体系的公告》,在我国域名体系中在“公司”、“网络”、“中国”等商业域名基础上,增设“政务”、“公益”专用中文域名。我国设立了专门由党政群机关政府部门注册使用的“政务”中文域名。不同于普通的域名,政务专用中文域名以中国网民熟悉的中文为载体,更符合华人的语言习惯,简单明了,便于记忆和交流。通常,由于政府网站不像商业网站会进

行大量宣传,我国绝大部分网民无法准确记忆多个政府网站域名。不知道域名的网民就需要先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出网址,再进行访问。如果使用政务专用中文域名,网民则只需知道单位的全称或者简称,在浏览器中输入“单位全称或简称.政务”就能直接访问网站。

政务中文域名通过对政府网上名称统一有效的规范,让不懂英文或不熟悉英文的网民可以轻松自如地访问政府网站,充分提高了政府网站的社会认知度,让政府网站这座连接政府与百姓间的沟通桥梁更加坚固,有越来越多的公众愿意走这座桥。

据了解,中国政府网于去年就已开通使用“中国政府.政务”、“国务院.政务”、“国务院办公厅.政务”、“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政务”等多个专用政务域名,网民可以在浏览器中输入“中国政府.政务”这样的政务中文域名,就可以直接访问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中国政府网专用中文域名的开通标志着我国政府网站域名规范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于进一步加强政府网站建设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综述及网络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3日点击数:352 次

作者:马少武

摘要电子政务作为提高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和衡量国家竞争力水平的显著标志之一,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本文首先分析了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状况和特点,为我国电子政务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详细论述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机遇与挑战的分析,提出未来2-3年我国电子政务体系建设重点及网络体系架构建设建议,以求为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决策的思路。

1、引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电子政务作为提高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和衡量国家竞争力水平的显著标志之一,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对于提高国民经济总体素质、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强政府监管、提高行政效率、开展反腐倡廉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在对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状况及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迫切性及各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为我国电子政务体系的建设提供经验借鉴;通过分析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及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未来2-3年我国电子政务网络体系建设的重点建议,以求为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决策的思路。

2、全球电子政务发展概况

世界性的电子政务建设浪潮发端于1993年9月美国政府倡导实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目前,各国政府都在力促电子政务建设。2003年11月联合国公布了针对其191个会员国的“联合国全球电子政府调查”。调查显示,在电子政府准备指数上,美国以0.927拨得头筹,其次为瑞典、澳洲、丹麦、英国、加拿

大、挪威、瑞士、德国、芬兰、荷兰等高度发达国家,亚洲的新加坡与韩国分居第十二、十三位,日本排名十八,中国第七十四,如图1所示。

图1世界电子政务发展排名

在北美,美国政府的重塑运动“Government Revolutionary”推动了美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最终建立一个以公民为中心的政府。目前美国联邦政府一级机构及州一级政府已全部上网,几乎所有县市都已建有自己的站点,并采取了严格的内、外网隔离措施。为使电子政务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还分别制定了《电子政务法》和电子政府法案等。加拿大推行了“统一的政府”(A Whole of Government)实施策略,以加强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电子政务协同发展,提供一体化的电子服务,力争满足公众的需求。他们也采用了内外网建设方案,内网侧重于政府各部门办公自动化的建设,外网侧重于民众需要,内外网之间有着严格的隔离措施。

欧盟委员会早在1999年制订的“电子欧洲”计划时就指出:欧盟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最主要的是要使教育适应数字时代的要求,降低上网费用,建立电子商务规范,提供高速网络服务。英国正在实施“电子英国”战略,其三个行政自制区也都分别制定了自己的电子政务发展计划,并与中央政府政策保持高度一致。英国电子招标和教育、医疗方面的电子信息整合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东盟提出了“电子东盟”计划的四大目标:强化东盟地区IT领域的竞争能力,缩小东盟各国与先进国家在IT技术方面的差距,政府和企业合作,推动“电子东盟”事业,促进IT设备贸易、服务和投资的自由化。

亚太地区,新加坡政府不遗余力地发展国家的信息化建设,其目前通过其政府中心网站http:

//https://www.doczj.com/doc/257384746.html,.sg/,可链接到所有的政府机构。2000~2005年,新加坡政府大力实施“资讯通信21计划”,目标使新加坡成为数字经济下的全球资讯通信中心。日本政府信息化战略是其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03年CIO委员会制定的计划纲要,在2003~2005年日本电子政务建设要通过进一步政务体制改革和网络建设,提供以需求为导向、使用简便、运行高效的“下一代电子政务体系”,拟在建立的信息技术平台上全面推进政务体制改革和工作流程再造。从实际需求出发,从单纯提供服务的多样化转变为多

样化和质量并重,逐步通过建立统一的门户网站实现各类政务业务对用户的“一站式”服务;通过业务流程改造,实现跨部门、一体化的电子政务系统。日本从2004年开始进行公众认证系统的建设,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障政务信息的安全。韩国政府注重把制定政府信息化管理的有关法律、行政制度作为电子政务的首要任务。为促进信息化的发展,韩国政府提出从“电子政务到电子商务,全面推动促进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策略,在07年业务流程效率及公众服务能力方面达到新的高度,基本实现“一点受理、全程服务”的工作流程体系。在公众服务方面,一方面韩国将全面实现对社会公众事务(社会福利、人事、劳动保障等)的实时化、电子化管理;另一方面通过金融、税收、贸易等服务平台的统一化,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第三个方面是通过网络的开放性实现电子论坛和电子投票等电子民主措施。[1~6]

2.1国外电子政务建设特点

与20世纪九十年代初相比,电子政务近几年来在概念上有了很大的发展。综观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日本等西方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状况,虽然这些国家在电子政务建设的具体做法方面有许多差异,但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值得我们注意:

1)改善对企业和公众服务,提高政府办公效率是普遍的目标。

2)电子政务的发展普遍与政府改革紧密地结合,并带动国家信息化整体战略的实施。

3)遵循“长远规划、由易到难、分阶段、分步骤实施”的建设原则。

4)制定统一的规划和技术标准,规范电子政务的发展。

5)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和集成。

2.2国外电子政务的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借鉴

发达国家的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表明电子政务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的不可整合性以及应用系统和技术支持平台的不统一,是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致命陷阱,也是阻碍政务竞争力提高进而导致社会和国民经济综合效率低下的重要根源。政务网络的建设必须坚持安全与效率的结合。

3、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及现状

3.1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

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所开展的办公自动化(OA)工程,建立了各种纵向和横向的内部信息办公网络。1992年,为了推进政府机关的自动化程度,在政府机关普及推广计算机的使用,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全国政府行政首脑机关办公决策服务系统的通知》(国办发(1992)25号),经过各地区、各部门近十年的积极努力,全国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图2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

3.2推进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90年代末)

1993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拟定了《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务院要求当时的电子部与有关部委大力协调,抓好几项重大的信息工程。1993年底,为适应全球建设信息高速度公路的潮流,中国正式启动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起步工程——“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三金工程是我国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是我国政府信息化的雏形。在部分“金”字工程推动下,相关政府部门的网络建设,电子化的深度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3.3发展阶段(1999年——2001年)

1999年1月,40多个部委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通过启动“政府上网工程”及相关的一系列工程,实现我国迈入“网络社会”,提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和应用项目,政府站点与政府的办公自动化连通,与政府各部门的职能紧密结合,使政府站点演变为便民服务的窗口,实现人们足不出户完成与政府部门的办事程序。利用政府职能启动行业用户上网工程,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多种社会功能,形成“网络社会”。在“政府上网工程”的推动下,网络建设获得了长足的进展,政府信息化的必要条件已经具备。

3.4高速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

2001年12月26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做出了“中国建设信息化要政府先行”的重要决策。2002年7月3日,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组织发布了十七号文件,明确了“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的目标以及发展战略框架,将政府信息化建设纳入一个全新的整体规划、整体发展阶段。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2006年5月,中办、国办转发了《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

提出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形成中央到地方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建成基本满足各级政务部门业务应用需要的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中央级传输骨干网是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政务内网、政务外网建设和运行的基本载体。2007年9月30日,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中央级传输骨干网网络正式开通,标志着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框架基本形成,为各部门各地区开展业务应用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资源丰富、管理规范、服务专业的公共平台。[7~9]

4、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截止目前,我国工商管理、税务、财政和海关等政府职能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在短期内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许多职能部门先后建立了自己的对外服务网站,并从最初的政务公开、政策公布等静态信息发布逐渐发展到登记,管理动态信息发布,进而逐步开展网上业务处理。但是,目前政府各职能部门(工商、税务等)开展公众服务一方面仍受到信息产权方面的制约,另一方面由于互联互通、互操作性差,尚无法做到网上协同办公和并联审批等业务。但从统计数字来看,目前我国政府上网的目标已经基本完成,但是,我国政府政务信息化的程度还有待深入,信息开发利用得还不够,目前还处于电子政务发展的初级阶段,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政务”,尚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数字鸿沟问题

数字鸿沟问题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在我国,数字鸿沟问题非常明显,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地区之间的软硬条件差异造成绝大多数利用现代科技产品的都是收入较为丰厚的家庭,而相当多的人仍然没有能力、没有机会去认识和享受现代科技所带来的新鲜事物。具体到各个地区,城市和农村,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在信息拥有量、获取手段和成本方面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甚至在中央和地方政务之间也存在着数字鸿沟问题,由于获取信息能力不同,地方政府很难及时得到和中央政府一样程度的信息,其发展就要落后中央政府,这必然导致我国政府电子化总体发展迟缓。因此,由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而带来的数字鸿沟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进程。

2)意识误区

●电子政务就是计算机化

●电子政务等同于政府上网

这些仅仅是电子政务的初级阶段,而远远不是电子政务的全部。同时,由于电子政务需要建立的是一个高效、节约方便、安全可靠、容量大功能强的政府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政府职能的现代化转变,打破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机制、工作方法、工作思路都有了很大改变,将传统政府的金字塔结构改变成为扁平结构。电子化办公必将挑战处于领导岗位的公务人员的领导权威,电子政务实施后,直接面向公众,政府工作透明化,公众可以对政府进行监督,政府也就有将管理模式变为服务模式的可能,个别的领导者在心理上对此还难以适应,主观上不愿推行甚至阻碍电子政务的发展。

3)网络分离

电子政务规划方案

电子政务建设规划 一、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简介 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正如有专家所言,它和整个信息化进程一样“没有终点”。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限于条件和资源制约,我们的电子政务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只能分阶段推进。因此,电子政务的策略本质上是阶段性策略,无论盲目激进,还是消极不前,都会产生不利的后果。 制定电子政务的策略,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正确把握电子政务本身的基本特点,处理好“电子”与“政务”的关系。“‘电子’是手段,‘政务’是目的”,似乎已经为大家所认可,但其实不然,实践中典型的反面例证,即是“电子” 电子政务起步 信息上网 (单项发布) 单个流程上网 (双向沟通) 整体流程上网 (多部门联合办公) 无缝集成的 电子政府 未来五年 湖北省目前

对“政务”喧宾夺主或两张皮的现象,其表现诸如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脱节(应用严重滞后)、系统实效性差、重复建设、人为造成的信息孤岛等等。 一方面是正确的原则要真正落在实处并非易事,需要在实践层面上解决问题。比如,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技术主导力过强且分散、宏观协调不力、投资约束偏软、效果测评和考核落实不够等等;另一方面是在人们的认识上仍然存在着偏差。我们在电子政务理论研究上的不足,使各级决策者制定电子政务策略时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是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之一。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亟待加强。 为了深入探讨电子政务的发展规律,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课题组完成了一项阶段性研究课题。这项研究采用行政生态学的方法,在探索建立我国电子政务基础理论和策略分析框架方面进行尝试,获得了一些新颖的研究成果。 基于“电子”的电子政务发展阶段 对电子政务发展的一般趋势,人们可从用户界面的特点变化上,将其归纳为四个递进的阶段:一是公共机关在网上单向发布信息;二是局部政务应用上的双向互动;三是双向在线实时的政务处理;四是整合多种政务应用系统基础上的在线政务,即面向用户提供“一站

电子政务系统中的软件平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57384746.html, 电子政务系统中的软件平台 作者:程静 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8年第33期 摘要:电子政务系统是实现政务信息化,建立电子政府的基础技术平台。为了更好地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与综合管理能力,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我们必须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模式,要充分发挥先进管理模式的作用,软件是关键,必须通过借助先进的软件平台来实现。 关键词:电子政务系统;软件;信息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3-1369-01 电子政务系统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政府政府信息服务和业务处理平台。随着全球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政府管理对电子政务系统的依赖性逐步增加,电子政务在政府实际工作中的作用日益突显,政府的公文往来、资料存储、服务提供都以电子化的形式来实现。电子政务的建设涉及计算机硬件、网络、软件等,没有先进的软件,电子政务就好像没有车的高速公路,再好的网络,再多的硬件也没用,只有通过软件平台才能使科学的政务管理流程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加以实现,政府信息化最终也是靠软件实现的。 电子政务系统中的软件平台,包括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网络服务系统、网络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应用软件等。 1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一组控制程序的总称。操作系统处在整个电子政务系统的最底层,它是对硬件系统功能的扩充,为其他软件提供支持,是整个软件系统的基石。操作系统的选择在整个电子政务系统的软件选择中是最重要的,不仅仅牵涉到操作系统本身的问题,还直接影响其他软件的选用,目前微机上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UNIX、LINUX、Windows等。 2 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是网络上所有设备(网络服务器、计算机及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之间通信规则的集合,在网络上,不同的计算机之间必须使用相同的网络协议才能进行通信。为了实现异种机、异种操作系统之间进行通信,必须建立一套网络协议标准。常见的协议有:TCP/IP 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等。目前,网络一般采用的是TCP/IP协议。

关于开展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关于开展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办函〔2011〕9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关于开展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一一年九月十三日

关于开展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的意见 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和加强政务服务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水平,现就开展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开展试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开展试点工作是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有效举措。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对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对行政权力监督制约、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和建设服务型政府,都具有重要意义。县级政府在我国政权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重要执行者。实际工作中,直接涉及人民群众具体利益的行政行为大多数由县级政府作出,直接面向群众的政务服务大多数由县级政府提供,县级政府能否切实做好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整体水平。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的有效举措,有利于保证政务公开各项任务落实到基层,更好地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促进县级政府依法行政、阳光施政。 (二)开展试点工作是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现实需要。近年来,县级政府结合实际,勇于探索,不断加强电子政务应用,大力推进

浅谈中国电子政务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国电子政务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2010-05-30 08:18来源: 本站整理作者:杨乃滨网友评论0 条浏览次数324 -------------------------------------------------------------------------------- 论文关键词:电子政务物理安全系统安全信息安全管理安全 论文摘要:从电子政务安全范畴的界定入手,从物理安全、系统安全、信息安全、管理安全4个方面阐述中国电子政务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电子政务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电子政务建设成为一项覆盖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型复杂的系统工程。与此同时,安全问题给电子政务工程的规划、设计、组织和实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CC权威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上半年与2007年同期相比,网络安全事件数量有显著增加,其中政府网页信息被篡改的事件呈现大幅度上涨趋势,与2007年同期相比增加41%。因此,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成为一个必须引起各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电子政务安全范畴 谈到电子政务安全,人们立即就会联想到病毒、黑客等熟悉的名词,也很容易把它与网络安全、电子商务安全混为一谈。网络安全通常是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和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它更多地侧重于技术层面上网络系统安全问题的分析和对策。而电子政务安全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遍布在政府信息化的各个环节之中,其范畴已经超越网络安全所指的技术层面。可以说,网络安全是电子政务安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电子政务安全和电子商务安全都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是由于电子政务本身的开放性、虚拟性、网络化的特点以及我国政府部门制定统一的电子政务建设标准和规范、全国上下可互联互通的统一平台和网络,有关国家政治经济的敏感信息和数据都对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从信息社会角度讲,电子政务安全和电子商务安全也存在着本质共性的联系,电子政务安全是实现电子商务安全的基础和保障。 电子政务安全的特殊需求实际上就是要合理地解决网络开放性与安全性之间的矛盾,在电子政务系统信息畅通的基础上,有效阻止非法访问和攻击对系统的破坏。本文将电子政务安全的范畴界定为物理安全、系统安全、信息安全、管理安全4个部分。 二、电子政务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1.物理安全 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各种设备的物理安全是整个电子政务系统安全的前提。物理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设施以及其他媒体免遭地震、水灾、火灾等环境事故以及人为操作失误或错误及各种计算机犯罪行为导致的破坏过程。电子政务系统采用的计算机硬件虽然在功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它毕竟属于高度精密的仪器,任何开发时的疏忽以及实际运行时的震荡、静电、潮湿、过热等情形都可能使其受到严重的损伤。具体来说,电子政务中的物理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系统运行中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电源问题、水患与火灾、电磁干扰与泄露以及其他的环境威胁。二是物理访问风险与控制。物理安全威胁不单来自于环境,还来自于人为操作失误及各种计算机犯罪行为。三是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场地与设施安全管理。是指中华人民共和【亘国家标准GB50173—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2887—89《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GB9361—88(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对应用信息系统的场地与设施进行的安全管理。 2.系统安全 (1)硬件系统安全的问题及对策。电子政务系统的主要特征就是大量采用信息系统支持政务活动,而信息系统首先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物理设备,比如计算机、磁盘、网络设备等。如果

电子政务的存在的问题

论述电子政务的存在的问题 摘要:一些地区或部门对电子政务建设的认识不够充分,主要表现为:一是对 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性认识不够,认为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边沿性的工作,可有可无,没有意识到电子政务是促进政府管理创新的主要途径。二是缺乏电子政务的相关知识,对电子政务的本质及其全局性、创新性和风险性认识不足。 关键词语:电子政务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 引入:由于电子政务起步不久,管理电子政务的经验不足与面对挑战的能 力不够,在应用及发展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我们需 要克服,并不断摸索发展的方向。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和作用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推行电子政务,实质上就是建立起电化的政府管理体系,通过发展电子政务推进政府改和管理创新。 (一)、引发政府管理观念的变革。网络环境下电子政务的推行,将使政府部门的管理观念发生根本变化。像所有的改革一样,电子政务要求改变官员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改变部门之间、政府与商界之间以及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分享方式。 (二)、重塑政府的业务流程。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在政府业务流程优化和重塑的基础上,以一种全新的方法和程序去完成原有的业务功能。 (三)、全面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从政府业务角度上讲,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运用现代网络通讯与计算机技术,将其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到网上实现,打破时间、空间以及部门分隔的制约,为社会公众以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高效、优质、廉洁的管理和服务。 (四)、重构政府的组织结构。将政府组织看成是受社会环境影响的生态系统,是当代政府发展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与农业社会相适应的政府组织是融合型政府,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政府组织是官僚制政府,而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政府组织形态应该是电子政务发展的产物。电子政务将使得政府纵向结构趋于扁平化而横向结构趋于整合化。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方案 为加快我县电子政务建设进程,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发挥电子政务在促进政府效能建设、改进为民服务、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推进电子政务,推行网上为民办事和普及党政机关文档电子化,通过推进电子政务,提高政府及部门的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服务社会能力,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改善招商环境,扩大吸引外资,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设原则。 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政府主导;统一平台,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统一标准,保障安全;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三)工作目标。 以《安徽省“十一五”电子政务建设发展规划》为指导,到XX年,全县电子政务系统框架基本形成。通过统一的电子

政务网络交换平台,推进政府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公文交换无纸化、管理决策网络化、公共服务电子化,实现政务工作全面信息化。建成连接各乡镇及县直各部门、各单位的信息网络系统;建立政府电子信息资源库,实现信息充分共享和广泛使用;建立政府辅助决策和指挥调度系统,提高政府决策和应变能力;初步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在网上提供方便、快捷、透明的“一站式”政务服务。 二、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规划 电子政务网络包括对外服务的政务外网、党政内部办公的政务内网,在政务内网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网络拓扑图见附件)。 政务外网:在互联网上建立公共行政部门统一的门户网站,为各公共行政部门政务公开、网上办事、对外宣传交流提供平台。政务内网:建立党政职能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运用先进的数据交换、共享、采集、发布手段,使得各部门在同一平台上开展业务。通过政务内网为党政机关日常电子化办公提供服务,实现包括公文收发、会议管理、人员管理、项目管理、资产管理、档案管理等政务活动电子化。 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之间进行隔离,保证政务数据资源及应用的安全性。 三、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完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提升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水

电子政务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电子政务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政务在政府实际工作中已经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如果缺少了电子信息技术这个手段,或者说如果因为安全问题导致电子政务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大量的政府部门将完全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将直接给地方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目前对电子政务安全问题进行研讨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 电子政务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通过实地的调查研究,尤其是针对杭州地区政府部门在电子政务应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发现当前主要存在五方面的问题,应该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1.网络安全域的划分和控制问题 很显然,安全与开放是矛盾的,这个在电子政务的应用中也同样存在且显得尤为重要。电子政务中的信息涉及到国家秘密、国家安全,因此它需要绝对的安全。但是同时电子政务现在很重要的发展方向,一是要为社会提供行政监管的渠道,二是要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如社保医保、大量的公众咨询、投诉等等,它同时又需要一定程度的开放。因此如何合理地划分安全域,通俗地讲,能让老百姓看什么,不能让老百姓看什么,在这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就显得非常重要。如一些单位采用VPN的形式进行某些业务操作,但是操作中的部分数据又想通过WEB方式给公众浏览,这时就存在在网络拓扑中WEB应该摆在什么位置、业务数据中心库应该摆在什么位置、如何利用防火墙等网络安全设备合理划分这些域等等问题。 而同时前一阶段正是由于政府公开的信息中过分强调了“安全”这个问题,弱化了“开放”,导致了很多政府部门在电子政务的实际应用中发挥不了多大的正面作用,甚至有负面作用的存在,如制作了一个网页以后无人定期进行维护导致与实际内容有所偏差,甚至有的是明显的错误等。在全社会广泛关注的情况下,一些部门为了迅速扭转在社会公众面前的形象,盲目地将一些信息公开化,导致了一些泄密事件的发生。 2.内部监控、审核问题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不同点在很大程度上是体现在对公网的利用率上。就像前面提到的电子政务模型中的政府部门内部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这一块,就基本是利用VPN等技术实现的专网。抛开公网的庞大黑客群体不谈,内部人员是否对网络进行恶意的操作和是否具有一定程度的网络安全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该单位网络本身的安全等级系数和防护能力。目前绝大部分单位都没有系统可以实时地对内部人员除个人隐私以外的各项具体操作进行监控和记录,更不用谈对一些非法操作进行屏蔽和阻断了。 3.电子政务的信任体系问题 电子政务要做到比较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第三方认证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一定级别的第三方认证,才能说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信任体系。 目前比较流行的或者说使用比较广泛的就是PKI信任体系。它包括了密码算法的选择、CPS的制定、捆绑的安全强度等等,但是不能忽视的一点是,这些都是基于电子商务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毕竟是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把PKI 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应用到电子政务中来的话,虽然不能说是一团糟,但是它肯定会“水土不服”,出现问题将在所难免。 4.数字签名(签发)问题 在电子政务中,要真正实行无纸化办公,很重要的一点是实现电子公文的流转,而在这之中,数字签名(签发)问题又是重中之重。原因在于这是使公文有效的必要条件。一旦

电子政务案例分析

广东省汕头市“一站式”电子政务案例分析 汕头市“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在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网络资源的前提下,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设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一个高效快捷、功能完善、便民利民、覆盖面广、安全可靠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整合政府职能,优化业务流程,建设一个跨部门、一体化、支持前台(门户网站)和后台(包括内部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办公系统、数据库、安全平台和业务平台以及决策支持系统等)无缝集成的智能化综合系统,实现网上审批、公共管理和政府信息服务等活动的电子政务系统。 以“中国汕头”政府网站为门户,建立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市企业投资服务中心)和办理审批单位之间的协同办理机制,将全市主要的行政审批事项统一标准、统一管理、集中上网,变串联式审批为并联式审批,实现“一站式”服务。公众或企业需要查询、申报简单审批或上报各种统计数据时,可直接在“中国汕头”政府网站上查询、上报各种统计数据及办理部分审批事项,实现“一站式”服务;需盖章、领取证件(批文原件)、提交原件等复杂审批的,可以到政府审批中心实现“一站式”审批和上报。 汕头市“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全市统一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 2、网上申报子系统建设; 3、网上审批子系统建设; 4、网上行政效能监察建设; 5、身份认证系统建设; 具体如下: 1.全市统一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目标 利用汕头市政府办公资源网络平台和本地的网络运营商的资源,建设全市政府统一办 公自动化系统,实现流程规范化、管理合理化和办事高效化,整合全市各部门的横向、纵 向信息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建设政府协同工作环境,规范今后各类应用系统的建设,为“一站式”公众服务提供可靠的网络保障和应用基础。 该系统建立于汕头市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上,专门面向各级部门和政府工作人员,是政府对政府(G2G)、政府对雇员(G2E)的应用体现,是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日常工作和交流的窗口,同时也是信息发布的平台。该系统集成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通用软件系统、档案管理系统、业务支持系统等应用软件,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起到对政务信息进行高效管理的作用;绝大

电子政务安全防护方案设计

电子政务安全防护方案设计 一电子政务安全背景与现状 某单位组织机构和信息系统简介 XXXX是国家的重要政府部门,辖内现有共30个司局,办公人员总数约1500人。经过多年的建设,XXXX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内网、纵向网和外网业务网络。其中: 内网是XXXX机关内部办公网,是涉密网络,与互联网物理隔离。 纵向网是以XXXX为中心节点,连接覆盖全国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的XXXX所属各级单位和部门。纵向网是涉密网络,与互联网物理隔离。 外网是XXXX工作人员访问互联网,及时了解国际、国内重要信息,并与外界进行必要的沟通、联系的重要渠道。 由于XXXX本身职能的特殊性,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要求很高,因此在XXXX网络中部署了很多信息安全产品来加强整体安全性。这些安全产品虽然确实可以解决一些较为紧迫的安全问题,如病毒泛滥、黑客攻击等,但是仍然不够完善,网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例如:缺乏内网安全管理机制,不能对内部用户滥用网络系统资源或外界人员绕过边界安全控制设施进行的各种非法操作行为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审计;缺乏集中的安全管理平台和流程化的安全事件处理机制,现有的各种安全防护机制彼此孤立,不能够有效互动和统一协调地工作。 电子政务是一国的各级政府机关或有关机构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务活动,其实只是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转变政府传统的集中管理分层结构进行模式,以适应数字化社会的需要。 电子政务涉及对国家机密和高敏感度核心政务的保护,而互联网的安全先天不足以及其他因素使基于的电子政务应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电子政务整个系统安全的设计,必须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以及安全管理等方位来考虑。 电子政务安全风险分析 电子政务涉及对国家秘密信息和高敏感度的核心政务的保护、涉及到

国家电子政务项目编制要求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55号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全面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特制定《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 二〇〇七年八月十三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使用中央财政性资金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电子政务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电子政务项目主要是指: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国家重点业务信息系统、国家基础信息库、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相关基础设施、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和电子政务相关支撑体系等建设项目。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应以政务信息资源开

发利用为主线,以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为依托,以提高应用水平、发挥系统效能为重点,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推动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子政务体系,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发挥电子政务对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改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作用。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项目建设单位是指中央政务部门和参与国家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地方政务部门。项目建设单位负责提出电子政务项目的申请,组织或参与电子政务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维护。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项目审批部门是指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审批部门负责国家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编制和电子政务项目的审批,会同有关部门对电子政务项目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申报和审批管理 第六条项目建设单位应依据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文件规定和国 家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研究提出电子政务项目的立项申请。 第七条电子政务项目原则上包括以下审批环节: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对总投资在3000 万元以下及特殊情况的,可简化为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 第八条项目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编制要求》(附件一)的规定,组织编制项目建议书,报送项目审批部门。项目审批部门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并委托有资格的咨询机

电子政务课程论文

电子政务课程论文 (2014-2015-02) 标题:我国电子政府发展问题及对策 班级:土管12乙 学号:1292310233 姓名:卢孔波 完成日期:2015.5.15

我国电子政府发展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让传统政府的管理模式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现代化程度、国际竞争力、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准。本文从电子政务的特点及发展入手,结合我国近年来电子政务发展的历程, 论述我国电子政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意义、现状、问题、对策 一、电子政务的概念、特点及内容 (一)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就是应用现代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彻底转变传统工作模式,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机构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和网络技术,实现高效,透明,规范的电子化内部办公,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的程序、系统、过程或界面。 (二)电子政务的特点 行政方式的电子化,即行政方式的无纸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行政法律关系的虚拟化等.电子政务使政府工作更公开、更透明电子政务使政务工作更有效、更精简,电子政务为企业和公民提供更好的服务,电子政务重构政府、企业、公民之间的关系,使之比以前更协调,便于企业和公民更好地参政议政. 第一,在电子政务的概念中,核心内容是政务,即政府的两大职能——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只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手段; 第二,电子政务是对政府组织结构和流程的优化和重组,而不是简单的流程电子化; 第三,电子政务提供跨越空间、时间和部门限制的沟通和协作渠道,用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第四,电子政府必须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标准,它要求政府必须转变职能,符合WT0规范,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政府网站必须支持多语种文字,如韩国汉城网站支持韩文、中文、日文和英文四种语言。 可以看出,电子政务首先是观念的转变,是认识上的提高,这也是建设电子政务的关键因素,资金投入和技术选择都必须围绕这一中心。 (三)电子政务的内容 1.从网上获取信息,推进网络信息化 2.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在网上设有政府自己的网站和主页,向公众提供可能的信息服务,实现政务公开; 3.建立网上服务体系,使政务在网上与公众互动处理,即“电子政务”;

政府电子政务一体化解决方案

锐翔政府信息化解决方案(RATHINK-GOV) 目录 一、方案综述 (2) 二、应用价值 (2) 三、设计目标 (3) 四、特点及优势 (4) 五、系统组成与功能说明 (4) 总体框架 (4) 5.1支撑平台 (5) 5.2协同办公系统 (8) 5.3网上审批系统 (15) 5.4内容管理系统 (17) 六.技术平台 (19) 6.1系统架构 (19) 6.2安全设计 (19) 七.成功案例 (20)

一、方案综述 在行政建设、文化建设、军队国防建设等具体领域,十六大报告、十七大报告均对信息化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十七大报告的思路更新了,要求也更进一步。}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与之相比较,十七大报告在论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思路有所更新,要求也更进一步,不仅明确提出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还要“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不单表明民主决策要更多地依靠信息化,更明确了“公共服务”也是电子政务的一个重要职责。 电子政务是指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综合运用现代信息网络与数字技术,彻底转变传统工作模式,实现公务、政务、商务、事务的一体化管理和运行,同时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向全社会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和全方位的管理与服务。 基层政府作为我国电子政务整体框架中的底层单位,最直接承担着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任务。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提高政府社会工作服务的效率,增加服务的透明度,将是基层政府电子政务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RA THINK政府电子政务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基层政府机构建成一个包含政府内部网与政府公共服务网的完善电子政务应用平台。 二、应用价值 电子政务的实施将能给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效益,其具体体现为: 1.社会、经济效益 发展电子政务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创造条件,因而它不能完全按一个市场化项目的评估标准来衡量它的投入与产出,而应当把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综合考虑。 2.管理效益 电子政务的实施将给政府内部带来新的管理模式和运作体制。建立电子政务之后,政府机构各部门就可以通过虚拟办公、电子邮件交换、远程连线会议,克服了“文山会海”、“公文旅行”等现象,大大提高了推行政令的时效性和政府机构的工作效率。 3.服务效益 电子政务建设给企业和居民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政府的服务效率和质量都将明显提高。首先,通过信息网络,降低了进政府办事的“门槛”。其次,政府工作人员的观念的转变,政府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逐步提高也将促进政府服务素质和水平的提高。 4.体制创新产生的经济效益 电子政务的发展将加快推进政府在管理体制、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上的转变,切实实现政府职能向宏观调控、社会服务、公共管理和市场监督方面的转化。

智慧政务信息系统介绍

智慧政务信息系统介绍 根据国家要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颁布的《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通常意义下的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由网络基础设施层、应用支撑层、应用层和公众服务层组成,信息安全与管理贯穿于各个层面中。我们提出了电子政务平台的总体框架,采用分层的思想对电子政务建设任务进行分解,以明确接口定义,并发建设,易于整合资源,缩短整体建设周期。 如图所示为电子政务平台的分层逻辑模型,整个逻辑结构按照功能可以自下而上划分为三个层次: 基础设施层 应用支撑层 应用层 同时,电子政务平台的安全保障体系(包括信息安全基础设施)、运行监控和维护贯穿于电子政务平台的各个层次。

基础设施层是为电子政务平台提供政务信息及其它运行管理信息传输和交换的平台,牵涉到互联网、政务外网和政务内网三个部分。其中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实现物理隔离,政务外网和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区域网络交换管理中心、网络、服务器、存储系统以及配套的基础软件和数据库等。 应用支撑层主要是针对电子政务平台的一些公共应用服务单元或特点进行归纳和抽象,建立相应的服务元素,为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提供基础的模块化构件或服务,有效地简化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并有助于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优化设计。应用支撑层的内容主要包括多样化接入服务、统一的WEB公众门户服务平台、通用的电子政务构件、数据中心和数据交换、工作流程管理、应用集成模块、统一的用户管理等。 应用层是整个电子政务体系面向最终用户的层面,主要包括面向公众服务的公众服务系统、面向政府决策支持的内部办公系统和内部业务系统,以及电子政务门户网站。 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主要是面向电子政务应用的通用安全服务,包括各个层次的安全措施,和一个智能化的提供认证和授权的平台。 另外,电子政务平台建设过程必须在国家相关电子政务的标准、政策、法规指导下进行。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在国家标准和政策法规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电子政务建设标准体系和政策法规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6方案应用框架描述 结合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并针对城市电子政务建设实际情况,规划出城市电子政务系统与业务流程规范、业务接口及数据交换模型。旨在深化政务关键业务重构,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政务公开,改进管理体制,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及更好的便民服务,实现高效、廉洁、公正、严明的政府行政体系。 针对一站式办公平台与业务协同信息模型图,其电子政务系统平台结构总体设计如下:

电子政务安全风险分析及解决方案

信息技术 摘要:本文针对电子政务网络安全可能遇到的主要风险及解决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电子政务网络安全 0引言 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电子政务的安全大部分归属于网络安全,网络安全不只是单点的安全,而是整个网络的安全,需要从物理、网络、系统、应用和管理方面进行立体的防护。 1电子政务网络的复杂性 通常情况下,网络系统安全与性能、功能是一对矛盾的关系。政府信息网络结构复杂,内联网不仅连接着省、市、县等政府机关,而且还连接各大企业网络、公安网络,具有多个外部出口。另外政府网接入国际互联网络,提供公开信息服务,使其安全问题更加复杂。 2安全风险分析 为了便于分析网络安全风险和设计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我们可以采取分层的方法,在每个层面上进行细致的分析,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设计出符合实际的、可行的解决方案。 2.1物理层的安全风险分析网络的物理安全风险主要指网络周边环境和物理特性引起的网络设备和线路的不可用,而造成网络系统的不可用。常见情况有:设备被盗、被毁坏;链路老化或被有意或者无意的破坏;因电子辐射造成信息泄露;设备意外故障、停电;地震、火灾、水灾等自然灾害等。 2.2网络层的安全风险分析 2.2.1数据传输风险分析由于局域网数据传输线路之间存在被窃听的潜在威胁,同时局域网内部也存在着攻击行为,一些敏感信息可能被窃取和篡改,造成泄密。如果没有专门的软件或硬件对数据进行控制,所有的广域网通信都将不受限制地进行传输,因此任何一个对通信进行监测的人都可以对通信数据进行截取。 2.2.2网络边界风险分析各级政府机构都会连接INTERNET 国际互联网,并有公开服务器(WWW、DNS、FTP等服务器),对外提供公开信息服务。由于国际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政府网的安全性大大降低。 2.2.3网络设备安全性分析网络设备自身的安全性也会直接关系到政府系统和各种网络应用的正常运转。例如,路由信息泄漏、交换机和路由器设备配置风险等。 2.3系统层的安全风险分析电子政务网通常采用的操作系统(主要为UNIX、Linux、Windows2000、Windows2003、Windows XP)本身在安全方面考虑较少,服务器、数据库的安全级别较低,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同时病毒也是系统安全的主要威胁,所有这些都造成了系统安全的脆弱性。 2.4应用层的安全风险分析电子政务网络应用系统中主要存在以下安全风险:非法访问;用户正常提交的信息被监听或修改;用户对成功提交的业务进行事后抵赖;伪装及骗取用户口令等。由于政府网络对外提供WWW服务、E-mail服务、DNS服务等,因此也存在外网非法用户对内部服务器的攻击。 2.5管理层的安全风险分析责权不明,管理混乱、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及缺乏可操作性等都可能引起管理安全的风险。当网络出现攻击行为或受到其它安全威胁时(如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等),无法进行实时的检测、监控、报告与预警。 3电子政务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3.1物理层安全解决方案保证系统中各种设备的物理安全是保障整个网络系统安全的前提。其中包括:对系统所在环境的安全保护,如区域保护和灾难保护;设备的防盗、防毁、防电磁信息辐射泄漏、防止线路截获、抗电磁干扰及电源保护等;设备冗余备份,可通过严格管理及提高员工的整体安全意识来实现。为保证信息网络系统的物理安全,除在网络规划和场地、环境等要求之外,还要防止系统信息在空间的扩散,通常是在物理上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来减少或干扰扩散出去的空间信号。 3.2网络层安全解决方案 3.2.1防火墙安全技术的建议电子政务网络系统是一个由省、市、各区县政府网络组成的三级网络体系结构,属于不同的网络安全域。因此在各个网络边界,以及电子政务系统和Internet边界都应安装防火墙,并实施相应的安全策略。电子政务系统还与各企业连接,政府和企业之间是不完全信任关系。所以政府应在企业接入服务器与其内网之间安装防火墙进行隔离,同时控制两者之间的访问行为。另外,为控制对关键服务器的授权访问控制,建议把公开服务器集合为一个专门的服务器子网,设置防火墙策略来保护对它们的访问。 3.2.2入侵检测安全技术的建议入侵检测系统在重点保护网络中是访问控制设备防火墙最有利用的补充。在内联网各节点重点保护段的主交换机上配备入侵检测系统的探测器,通过中心控制台对所有探测器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包括制定安全策略、修改安全策略以及升级攻击代码库等。 3.2.3数据传输安全的建议为保证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建议在电子政务专用网络中采用安全VPN系统,统一安装VPN 设备,对移动用户安装VPN客户端软件。通过加密设备之间的加解密机制、身份认证机制、数字签名机制,将电子政务专用网构造成一个安全封闭的网络。 3.3系统层安全解决方案 3.3.1操作系统安全技术操作系统是所有计算机终端、工作站和服务器等正常运行的基础,关键的服务器应该采用服务器版本的操作系统;网管终端、办公终端可以采用通用图形窗口操作系统。在没有其它更高安全级别的操作系统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安全关键在于操作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定强化安全的措施。 3.3.2数据库安全技术目前的商用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有MS SQL Sever、Oracal、Sybase、Infomix等。数据库管理系统应具有自主访问控制(DAC)、验证、授权、审计,以及在数据库级和纪录级标识数据库信息的能力。 3.4应用层的安全技术方案根据电子政务专用网络的业务和服务,我们采用身份认证技术、防病毒技术等来保障网络系统在应用层的安全。 3.4.1身份认证技术公钥基础设施可以做到:确认发送方的身份;保证发送方所发信息的机密性;保证发送方所发信息不被篡改;发送方无法否认已发该信息的事实等,对电子政务达到其成熟阶段具有不可或缺的、极为重要的意义。 公钥基础设施(PKI)必须具有认证机关(CA)、证书库、密钥备份及恢复系统、证书作废处理系统、客户端证书处理系统等基本成分,构建PKI也将围绕着这五大系统来构建。因此有必要在国、省、地市政府中心建立CA中心,保证非接触性网上业务的可靠性。 3.4.2防病毒技术根据电子政务系统网络结构和计算机分布情况,病毒防范系统可配置成分布式进行集中管理。防病毒客户端安装在系统的关键主机中,如关键服务器、工作站和网管终端。在防病毒服务器端能够交互式地操作防病毒客户端进行病毒扫描和清杀,设定病毒防范策略。 3.5安全管理建议面对网络安全的脆弱性,除在网络设计上增加安全服务功能,完善系统的安全保密措施外,还必须花大力气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建立网络安全体系。在省中心和各地市建立网络安全建设领导委员会。省中心的安全委员会负责安全体系的总体实施,领导整个部门不断提高系统的安全等级。 4结束语 电子政务提供科学决策、监管控制和大众服务的功能,信息安全使其成功的保证。解决好信息共享与保密性的关系,开放性与保护隐 电子政务安全风险分析及解决方案 李佳娜(同济大学) 280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编制要求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编制 要求 一、说明 (一)本文件是开展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以及编制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以下可简称“初步设计报告”)的指导性文件。 (二)项目初步设计工作的任务旨在可行性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并细化项目需求、建设原则、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实施方案、投资概算、风险及效益分析等内容。 (三)项目建设单位应招标选定或委托具有相关专业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初步设计报告。 (四)项目建设单位和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单位主要依据项目审批部门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以下同)的批复等,按照本文件的要求,本着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开展项目初步设计工作并编制初步设计报告。 (五)初步设计报告需报送项目审批部门,项目审批部门委托有资格的咨询机构评估后审核批准。初步设计报告如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内容有较大变化,其调整投资未超出批复额度范围的,须以独立章节对变更部分进行定量补充论证;对超出批复额度范围的,应报请原项目审批部门批准。 二、格式和提纲 初步设计报告应参考如下格式和提纲进行编制: (一)封面格式: ××××(项目全称)初步设计报告 项目建设单位:×××××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年××月 项目建设单位联系人:××× 联系方式:×××××(电话、传真、电子邮件) (二)扉页格式:

编制单位:×××××(盖章) 编制单位负责人:×××(签章) 编制项目负责人:×××(职称) 主要编制人员:×××(职称) 参加编制单位:×××(盖章) (三)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提纲: 第一章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 2、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项目责任人 3、初设及概算编制单位 4、初设及概算编制依据 5、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7、效益及风险 8、相对可研报告批复的调整情况 9、主要结论与建议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 2、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 第三章需求分析 1、政务业务目标需求分析结论 2、系统功能指标 3、信息量指标 4、系统性能指标 第四章总体建设方案 1、总体设计原则 2、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 3、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 4、系统总体结构和逻辑结构 第五章本期项目设计方案

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方案

天水市政府电子政务平台系统解决方案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 天水分公司 中国?甘肃?天水二〇一三年七月

合作业务目录 一、项目背景...................................................................................................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电子政务平台服务................................................................................... 错误!未指定书签。(一)天水市政务外网建设方案................................................................... 错误!未指定书签。 1、政务外网建设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2、政务外网功能............................................................................................. 错误!未指定书签。 3、互联网专线建设......................................................................................... 错误!未指定书签。(1)互联网集团专线业务 ............................................................................ 错误!未指定书签。(2)互联网专线设备需求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电子政务平台外网服务器搭建........................................................... 错误!未指定书签。 1、云主机介绍................................................................................................. 错误!未指定书签。 2、云主机特点................................................................................................. 错误!未指定书签。 3、云主机优势................................................................................................. 错误!未指定书签。(三)电子政务平台应用系统建设............................................................... 错误!未指定书签。 1、电子工单审批平台..................................................................................... 错误!未指定书签。1.1工作台..................................................................................................... 错误!未指定书签。1.2事件受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1.3审批结果................................................................................................. 错误!未指定书签。1.4业务统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1.5公共信息................................................................................................. 错误!未指定书签。1.6个人事务................................................................................................. 错误!未指定书签。1.7项目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1.8项目与政策依据..................................................................................... 错误!未指定书签。1.9项目与材料............................................................................................. 错误!未指定书签。1.10项目与人员的关联............................................................................... 错误!未指定书签。1.11系统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2、电子监察平台............................................................................................. 错误!未指定书签。2.1综合监察................................................................................................. 错误!未指定书签。2.2发牌记录................................................................................................. 错误!未指定书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