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台湾高中历史课本第十四章

台湾高中历史课本第十四章

台湾高中历史课本第十四章
台湾高中历史课本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台湾建省与乙未割让

绪论

一、台湾开港后的冲击

1.开放港口:台湾(安平)、沪尾(淡水)为通商口岸,并加开打狗(高雄)、

鸡笼(基隆)为子口

2.结果

A.外贸发展迅速,出口激增

a.出口品转变:清代前期以米、糖最重要;开港后,茶和樟脑成为外销新

b.茶:主产於北部丘陵区,以乌龙茶、包种茶最为着名,分别输往美国及

南洋,刺激大稻埕茶行蓬勃兴起,占全台出口总值的七成

c.樟脑:产地以中、北部山区为主,产量曾高占世界总量的70~80%

B.西方传教工作积极

a.以长老会影响最大,尤其是北部的马偕与南部的马雅各,主要藉用医疗

服务以利宣教

b.由於西方传教士的努力,不仅吸收汉人许多信徒,原住民更深受影响,

许多噶玛兰族原住民即以马偕的「偕」作为他们的汉字姓氏,以示感念

c.在台设立学校并引进近代医学,对台湾社会有相当的影响

3.对台湾经济社会的影响

A.茶、糖、樟脑的增产,不仅创造就业机会,且缓和人口压力,也为台湾赚

取外汇,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准

B.增加政府的税收,有助於修铁路、架电线等近代化事业的开展

C.茶与樟脑业使得中、北部近山地区的山区街市勃兴,如:林杞埔(竹山)、

集集、深坑、三角涌(三峡)、大罔畆(桃园大溪)等地,但同时威胁到原住民的生活领域,造成汉番冲突

D.买办、豪绅取代了郊商、地主,成为社会新贵

E.因茶、樟脑业的发展,北部口岸的贸易额已超越南部,使得台湾的经济与

历史重心北移

F.1860年后产业结构日趋多元化,这些经济作物影响晚清台湾的开发、民间

积富、政府税收、区域均衡发展,而为日据以后台湾经济发展之基础

G.帝国主义经济冲击下易发生的传统手工业受破坏、双元经济等问题,因台

湾本身的手工业原本就不发达且幅员狭小,而未出现此种状况

二、清廷治台态度转趋积极

1.同治元年,台湾正式开港通商

2.同治13年日军侵台,先后遣沈葆桢、丁日昌、刘铭传来台建设

三、甲午战败后,马关条约割台,日本开始为期50年的殖民统治

1.台胞抗日活动:由武装抗日到文化抗日,从事政治、社会运动以争取台人权

2.日人治台政策:从专制独裁到皇民化运动

A.经济方面:实施「农业台湾,工业日本」的政策,剥削台人

B.社会、教育方面:台人受到歧视与差别待遇

第一节建省前后的建设

一、列强侵扰与台湾的危机

1.欧美列强的侵扰

A.英国首先以武力犯台,鸦片战争期间,曾击袭基隆、彰化,后并与美国有

意来台采购基隆的煤矿以解决其燃料供应问题

B.英法联军之役后,开放基隆、淡水、安平、打狗等通商口岸,台湾涉外关

系扩大,面临新的变局挑战

2.同治13年日本侵台的牡丹社事件

A.远因:美商船罗发号事件

a.事因:同治6年,罗发号在台湾南端触礁,船员悉遭生番杀害,美驻厦

门领事李仙得来台处理

b.清廷反应:以生番凶悍不可理会,且不归地方官管束为由,未予理会

c.结果:李仙得再度深入番地,并与十八社头目签订协议,宣称台湾番地

不隶中国版图,埋下日本侵台的远因

B.近因:a.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积极向海外扩张,正欲寻衅,藉机向清廷

交涉

b.得知中国将「生番」视为化外,为政教所不及,乃进一步策划征

台行动

C.藉口:同治10年琉球漂流船民为台湾生番所害,为保护琉球属民而出兵,

自琅墧(今恒春)登陆,遭牡丹社原住民壮烈抵抗

D.结果:沈葆桢率军来台查办,后与日本订立北京专约解决,给予遇害琉民

家属抚恤银10万两,补偿日军银40万两,并称日本此次行动乃「保

民义举」

E.影响:a.法理上,清廷已承认琉球为日本所有,促成日本并吞琉球

b.暴露了清廷宁以金钱换取和平,怯以武力对抗侵犯领土者的态度

c.台湾主权终获确保,清廷治台政策转趋积极

3.光绪10年中法战争与台湾

A.事因:中、法对越南宗主权的争执不断,后清廷应越南要求派兵援越,并

支援刘永福之黑旗军抗法,终於在北越爆发军事冲突

B.波及台湾

a.法为挟制清廷让步,将战线延伸到中国沿海,并企图占领台湾

b.刘铭传来台督办军务,以北部为重心,置重兵於基隆、沪尾,严防法军

袭击

C.结果:法军司令孤拨毁福州马尾船厂,数度炮轰基隆二沙湾,并进占澎湖

妈宫,封锁台湾海峡,直至中法和议成立才撤离

D.影响:a.清廷愈感台湾地位重要,因而促成台湾建省,加速台湾现代化的

建设

b.战争期间激发台人的民族意识,并在乙未抗日运动中大放异彩

c.孙中山决心革命

二、沈葆桢的新政建设

1.增置郡县:一府四县三厅→ 二府八县四厅

A.增设台北府,下辖淡水厅、新竹县、宜兰县及基隆厅,自此确立台北的政

治地位

B.於台湾南端设恒春县,中部设埔里社厅,东部设卑南厅,以加强后山地区

的开发

C.为健全制度,奏请闽抚冬春驻台半年,以整饬吏治

2.开山抚番

A.开辟北、中、南各路山道,分别为今苏花公路、中横、南横之苁矢

B.设立番学堂教化原住民,教其农耕,不再行隔离政策,有助於东部(后山)

的开发

C.此举除证明清廷实质上拥有番地主权外,并有助於茶与樟脑业的发展

3.废除内地人民渡台禁令

A.招徕汉人移垦,除免费乘船外,还供给口粮、耕牛、农具、种籽等,造成

新的移民风热潮

B.自此前、后山畛域渐泯,进而带动台湾全岛的开发

4.推行新政

A.於安平修建新式炮台(亿载金城)并题字,兴建恒春古城,购置洋炮、洋

B.备轮船行驶闽台之间,筹设福州、厦门至台湾的电线

C.基隆煤矿是中国第一座以机器开采的西式煤矿

5.奏准为郑成功追封建祠(延平郡王祠),列入祀典,以励正风俗民心

三、丁日昌的治台

1.加强治台:惩治贪污、严饬吏治外,并奏请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常川驻

2.开山抚番:积极招募客民垦殖后山,并加强原住民的教化与抚绥,台湾府试

曾特别录取淡水厅属原住民一名

3.续行新政:A.架设台湾府城至安平、府城至旗后的电报线,并筹建铁路

B.积极提倡开矿和推广种植经济作物如茶叶、咖啡、棉等

4.部署防务:视台湾为中国南洋海防重镇,曾奏请购置铁甲船、新式武器等,

以巩固东南七省

四、刘铭传与台湾现代化

1.光绪11年台湾改建行省,刘铭传为首任台湾巡抚

2.重要治绩

A.增设府县:二府八县四厅→三府一州三厅十一县

a.保有台北府,将台湾府改为台南府,另在中部增设台湾府;东部设台东

直隶州

b.原拟将省会设於台中,但因省城尚待筹建而暂驻台北;继任的邵友濂则

奏请将省会正式设於台北

B.整顿财政:推动以「清赋」为主的土地改革;清丈土地,重定税则,厘清

土地所有权(减四留六)等改革措施,期使台湾财政能自给自

B.推行新政

a.兴建纵贯铁路:光绪17年完成台北至基隆段,19年延伸到新竹

b.购置轮船航行於两岸之间,航线远达南洋

c.铺设南北电线,及於福建,并创办新式邮政

d.扩充基隆煤矿,并在台北开设机器局,自制枪炮

e.完成了全中国第一个自办的电力公司,并兴办完成电灯、自来水、医院

等近代化措施

D.人才培育:先后创办电报学堂、中西学堂,以培育自强新政人才

E.振兴商业

a.重振樟脑、制茶及硫磺业,鼓励机器制糖,充实建设经费

b.设商务局以利对外贸易,为招徕华侨投资,更於新加坡设通商局

c.大力建设台北府城,一面整顿大稻埕,兴建市街,一面扩充城内建设,

时人有「小上海」之称

F.抚垦理番

a.於大罔畆设抚垦局,以林维源为抚垦大臣,统筹拓垦抚番事宜

b.遇汉、原纠纷时,则剿抚兼用,以安其业;并重视原住民的教化工作

3.结果:台湾现代化事业颇多进展,在乙未割让之前,已是中国现代化最进步

的省份

第二节乙未割台与台民抵抗

一、马关议和与割台交涉

1.马关议和经过

A.日本久蓄南进野心,侵台野心可见

a.甲午战争初期,以兵力不足,故未将台湾、澎湖列入进攻目标

b.后拟进军直隶,但因恐招致列强干预,乃转而采取「直冲威海卫并攻取

台湾」的方略

c.於马关议和前即派军进犯台、澎,攻陷澎湖,欲造成占领的既成事实,

作为要求割让的谈判筹码

B.张荫桓、邵友濂在美国斡旋下赴日议和,但遭日以「全权不足」拒绝

C.李鸿章赴日签订马关条约,协议割台问题

a.朝廷重臣翁同和、张之洞、刘坤一均力表反对,光绪皇帝亦不赞同

b.军机大臣孙毓汶、徐用仪认为非割地不能和局

c.李鸿章本期待列强伸援,但各国对割台问题并不重视,故而屈服於日本

的要求

2.乙未割台与朝野的反应

A.全国反对声浪极烈

a.廷臣疆吏纷纷上书,痛斥庸臣误国,一时之间「章满察院,衣冠塞途」

b.康有为邀集北京应试举人联名「公车上书」,要求清廷拒和、迁都、变

法,以挽救危急

c.报纸竞相报导民众对割地赔款的痛恨,反对投降,要求坚持抵抗,表达

了「我君可欺,而我民不可欺;我君可玩,而我民不可玩」的心声

d.台湾绅民奔相走告,聚哭於市;台籍京官、翰林、举人联名上陈,直言

「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

B.清廷迫於内外情势,忍痛批准换约割台

a.光绪帝曾一度拒绝用宝,并电谕李鸿章乘三国干涉还辽之机,暂缓批准

和约

b.李鸿章等主和派坚持割台以全和局,反对废约再战

c.割台已成定局,清廷恐台事迁延,令巡抚唐景崧率官员内渡,并派李经

方来台与日本首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办理交割事宜

二、台湾民主国的抗日运动

1.台湾民主国的领导抗日

A.倡导成立:丘逢甲

B.首任总统:唐景崧,建号永清

C.目标:改官制、制国旗,以期商结外援,拒日保台,声称事平之后,再请

命中朝,仍归中国

D.成立义军:北部以唐景崧为首,大陆兵勇为主;中部由丘逢甲、林朝栋任

指挥,多为义勇团练;南部由刘永福领导,多民军团练

E.结果:失败

a.清军内渡:南北防务顿感空虚

b.义军兵员与训练不足,武器匮乏

c.缺乏海军协防:制海权操之敌手,只作陆上防御,成为战略的致命伤

d.孤立无援:清廷的决绝与列强袖手旁观,陷民主国於孤立无援的绝境

2.台湾北部失陷

A.日军由澳底登陆,连陷瑞芳、基隆,唐景崧、丘逢甲仓皇出走,台湾民主

国瓦解,仅存13日而亡

B.日军进占台北,在台湾总督府举行「始政式」,宣布建立殖民统治政权,

台湾成为日本第一个殖民地

C.此时日军实际仅占领基隆、台北、淡水一带,其他地区仍在抗日军掌握之

三、日军南下与中南部的抗日运动

1.抗日中心移至台南,由刘永福继起领导

A.士绅多已弃职内渡,由文武生员及绿林豪杰等领导的义军,成为抗日运动

的主力

B.承台湾民间的自卫传统,具有强烈的守土意识,在台北陷落后,迅速整编

C.抗日军事行动

a.桃竹苗地区的徐骧、吴汤兴、姜绍祖等,牵制日军达一个月之久,首重

挫日军

b.彰化八卦山之役,吴彭年、黎景嵩的义军将日少将山根信城击毙,但之

后云嘉地区仍然失守

c.打狗、凤山在激战后沦陷,日海军又从枋寮、布袋登陆,台南三面受敌,

兵匮饷绝,故刘永福西走厦门,全台沦陷

2.台湾民主国在台北的抗日行动,远不及中南部的抵抗激烈之因

A.抗日意志的强弱:大陆兵勇远不及各地自发的抗日军有强烈的保乡卫土意

B.自卫武力与地利:桃竹苗地区民间开垦集团往往拥有自卫武力以面对原住

民,兼且熟悉地形,故能以「地利」进行抵抗

C.日军残暴激发反抗:攻打台湾的主力近卫师团,来台后滥杀无辜,时有烧

村之举,并军纪不良,引起台湾住民同仇敌忾之心

3.抗日保台运动的检讨与结果

A.以义军及黑旗军为主体的抗日保台运动,充分表现了台湾人民的民族意识

和不可侮的抗敌精神

B.日军伤亡惨重,高级将领能久亲王亦负伤而亡,日本朝野为之震惊,故在

愤恨之馀,据台后大肆屠杀

第三节对日本统治的抗拒与调适

一、日本统治政策的演变

1.先后依据「六三法」、「三一法」及「法三号」,在台湾进行殖民统治

2.1919年以前为前期武官总督时期:非同化政策时期

A.背景:日本在完成全岛的军事控制后,台人仍伺机抗日,情势不稳

B.目标:宽猛互用,在台湾树立殖民基础

C.措施

a.发布「六三法」

?赋予台湾总督行政、立法、司法及军事的专制独裁权力,奠定台湾总

督绝对权力的法律基础

后虽设总督府评议会作为总督的谘询机关,对总督的专制权力并无实质

改变

b.维护并巩固殖民统治,使总督府的控制力得以深入社会各个角落

?强化警察职能,於全岛各地密布警察网路,地方政务均委由警察处理,

使之成为总督府独裁统治的有力支柱

颁行保甲条例,规定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保,居民相互连坐,并在警

察督导下成立壮丁团,负责防范「匪徒」及各种灾害,成为警察行政

的辅助制度

c.推动各项基础建设及调查事业

?采渐进主义原则,调查台地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再顺势绥抚并尊

重台湾礼俗

清丈土地租税,并於1905年实施台湾史上第一次人口普查

?其他:统一币制、成立台湾银行、振兴糖业、完成纵贯铁路和兴筑基隆、高雄两港、改善卫生等

3.1919至1936年为文官总督时期:同化政策时期

A.背景:一次大战后,「民族自决」思潮高涨,台湾同胞渐呈民族觉醒之势

B.目标:将台湾从殖民地逐步转化成日本本土的一部分

C.措施:a.实施「内地延长主义」,以同化政策安抚台人

b.推动地方制度改革、设置评议会提高台人的政治地位,以消弭台

人的社会运动

c.推动内台共学等,以教育教化台人认同日本,但成效不彰

d.其他:创立台北帝国大学(今台湾大学)、实施地方自治、修建

日月潭水电事业、进行嘉南大圳工程、创立糖业试验所等

4.1937至1945年为后期武官总督时期:皇民化运动时期

A.背景:日本进入战时体制,待台胞彻底动员支援战争

B.目标:将台湾人同化为日本的「忠臣良民」

C.措施:积极从精神层面消灭台胞的民族意识,生活层面脱离汉民族的样式

及色彩

a.以「内台如一」的口号推动皇民化政策,积极普及日语,养成日式生活

习惯

b.鼓励台人改从日本姓名,供奉日本神,并极力强化皇民思想教育

c.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策动全台成立「皇民奉公会」,对人力、物力进行

全面性掠夺,强徵20万台籍军ロ入伍、妇女成为慰安妇

5.日治时期的台湾总督

就任年份初期武官总督就任年份文官总督就任年份后期武官总督1895 桦山资纪1919 田健治郎1936 小林跻造1896 桂太郎1923 内田嘉吉1940 长谷川清1896 乃木希典1924 伊泽多喜男1944 安藤利吉1898 儿玉源太郎1926 上山满之进

1906 佐久间左马太1928 川村竹治

1915 安东贞美1929 石冢英藏

1918 明石元二郎1931 太田政弘

1932 南弘

1932 中川健藏

6.理番事业

A.称呼:「生番」或「番人」→1923年「高砂族」

B.消极防卫:初因专注於压制平地汉人的抗日,无暇顾及原住民,故沿用清

代隘勇制度,以阻挡原住民的袭击

C.积极镇压

a.1906年佐久间左马太总督上任,正式展开镇压原住民的「理番事业」,

以招降或歼灭的方式进行作战,并伸展隘勇线范围

b.1910年设立「五年讨番事业计画」,在台湾全岛12个区域对原住民展

开作战;1915年总督府已能有效控制原住民

D.原住民的抗日:1930年泰雅族酋长莫那鲁道所领导的雾社事件

a.起因:?日本理番政策过於残暴,官吏统治手段横暴

资本家掠夺山地资源,并经常强徵原住民服劳役

?番地警察玩弄原住民妇女感情

b.结果:?总督府采取强力镇压行动,并以毒气弹轰炸,几将该族屠杀殆

雾社事件迫使总督府重新检讨调整理番政策,石冢英藏总督与总

务长官、警务局长等官员亦因此引咎辞职

二、殖民地的经济与社会

1.经济政策:以榨取廉价的粮食与原料为目的,同时推销日本的工业产品

A.1895~1904年:重点为现代化的基础建设

a.提出以「殖产兴业」为中心的财政计划,对台湾展开土地、林野资源调

查、金融体制的建立、交通事业的建设等「基础工程」,以利日本资本

垄断台湾经济

b.其中土地改革与林野调查不仅是现代化的重要建设,也是日本对台湾加

强控制、巧取掠夺的重要手段

B.1905~1930年:致力推动以米、糖为中心的商品化经济

a.推动绿色革命

?1920年开始建造嘉南大圳,并陆续完成水利灌溉系统

鼓励大量种植甘蔗及稻米,并且协助日资发展新式制糖工业

?设置嘉义农林学校,以培养农业耕种技术与品种改良的人才

b.确立「农业台湾,工业日本」的经济政策,形成台、日垂直分工的体系

c.成果:商业性农业飞跃发展,但多被日本财阀所垄断,台人仍以在来米、

蕃薯为主食,未蒙其利

C.1931年以后:工业化建设成为重心,使台湾进入半工半农的社会

a.日本侵略华南、南洋日亟,台湾成为日本的南进基地,故推动以军需产

业为重点的工业化,以因应日本扩张侵略需要

?配合南洋廉价的农工原料,台湾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工业原料生产

设立多处发电厂,运用廉价的电力及进口原料,进行次级加工,以支援

日本的重化工业

b.1937年开始强化对台湾经济的管制,实行物资管制及配给制度,并设立

经济警察制度,以有效执行经济管制

2.殖民地的社会状况

A.社会结构与分配关系

a.日本的殖民官僚和资本家是台湾社会的主导力量

b.少数有钱有势的台籍绅商地主,如鹿港辜家、板挢林家、雾峰林家、高

雄陈家,因追随日本效力而得以位列社会上层

c.绝大多数的本土中小企业,都处於从属及被排挤的地位

d.企业中的技术人员及熟练工人多为日本人,工资亦较台湾人多,是典型

的「劳动贵族」

e.日本官僚和资本家经由贷款、产销、灌溉等方面的控制手段,对农业生

产进行渗透,使农民沦为殖民经济的生产工具

B.社会控制:主要以警察与保甲制度为主,於战争期间更成为动员的机器

C.风俗习惯的变迁

a.利用保甲全面推动放足断发,并以渐进方式禁革鸦片

b.引进星期制及实施格林威治标准时间,要求各公、私机构以标准时间制

定作息,养成守法守时的观念

c.建立现代卫生观念,建自来水道、地下水道等,改变台湾人的医疗卫生

习惯,大幅降低死亡率,使台湾人口呈现高自然增加率

三、殖民地教育与文化发展

1.殖民统治下的教育体制

A.目的:同化台人并培养中低级技术人才,以利殖民地的经济发展及政治控

B.分期发展

a.1899~1918年:颁行《台湾公学校令》,正式引进近代西方教育,但台

人与日人的待遇并不相同,中等教育也以日人为优先

b.1919~1936年:颁行《台湾教育令》确立普通教育、实业教育、师范教

育等制度;1922年,形式废除日台分离的教育制度

c.1937年后:实行「国民精神总动员」,使台湾加速皇民化运动,教育的

军国主义色彩更加浓厚

C.日人与台人教育的差别待遇

a.初等教育

?日治时期的台湾以初等教育较为发达,主要是为了使台湾人具备基本

教育水准,以利於总督府的统治及推动产业政策

分为专收日人子弟的小学校与台人子弟就读的公学校相较,无论师资、

设备均明显有别

?1941年实施日台学生共学的国民学校,仍有日人适用的第一课程表及

台人适用的第二课程表之分

ˉ1943年为了落实皇民化运动,加速台湾人日本化,推行6年国民义务

教育,此举使台湾的国民就学率有突破性的发展

b.中等教育

?原只为在台日人升学需求而开设,台人子弟接受中等以上教育的机会

则多所限制,只有少数家境殷实者能够远赴日本留学

因士绅请愿及捐资,始准林献堂设立台中中学校(台中一中),招收台籍

学生

c.高等教育

?包括台北帝国大学和医学、农林、商业、工商等专科学校,日籍学生

均占有绝对优势

台北帝国大学基本上是为了保障在台日人接受高等教育而设,台湾人入

学极为不易,并限制台湾人报考法政科目,主要以医科为主

?结果:战后初期台湾本土菁英中的法政人材,大部分是到日本接受教

D.总结日据时代台湾教育的特色

a.教育制度始终保留台、日不同的差别待遇

b.教育目的是为实行「皇民化」,企图将台湾人同化於日本社会,但也激

发台湾人的不满和自觉

c.以初等教育为重心,日治后期国民学校快速成长,有助於日语的普及,

也有助於现代基本知识的传播

d.初等教育重视公民训练和体育卫生,教师富敬业精神;中等教育注意职

业训练;高等教育重视应用科学和学术研究,是值得肯定的

2.文化发展

A.背景:a.日人引进了新的教育观念与现代科学新知,有助於打开台人的视

b.一次战后,文学、美术、音乐及戏剧等新学艺思潮,在新式教育

制度及留学生倡导下,逐渐蔚成风气

B.重要专业团体

a.文学上:南音社、台湾文艺联盟等,鼓励文学创作

b.绘画上:台阳美术协会举办美展,提供画家创作发表的园地

c.话剧上:民烽剧团倡导新话剧运动,使新学艺扎根台湾社会

C.结果:固有的文化传统及价值观虽然面临重估,但也引起民族主义的反抗

浪潮,成为日治时期台湾民族运动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从武装抗日到政治社会运动

1.1895~1902年的武装抗日行动

A.起因:乙未抗日运动屠戮极惨、殖民统治极严苛、乡土意识与民族认同等

因素

B.主要势力:北部陈秋菊、简大狮;中部简精华、柯铁父子;南部林少猫、

黄国镇

C.日人的压制政策

a.乃木希典总督采取「三段警备制」,就抗日势力的强弱,分三区以军队、

宪兵、警察负责警备治安,但并未奏效

b.儿玉源太郎总督改采镇抚兼施手段

?民政长官后藤新平颁发「绅章」等手段以笼络士绅,成立保良局,围

堵抗日份子

一面改组警察体制,颁行保甲条例,利用壮丁团协助警察围剿;一面以

「匪徒刑罚令」等苛法镇压,抗日势力遂相继瓦解

2.1907~1915年的武装抗日行动

A.起因:a.总督府已渐次完成台湾经济资本主义化的基础工作,为日本资本

家开启了控制台湾产业的大门,台人生业进一步遭到榨取与掠夺

b.受到中国辛亥革命成功的鼓舞

B.重要抗日事件

a.1907年北埔事件:唯一发生在辛亥革命前的抗日事件

b.1913年苗栗事件:罗福星等人发动,后失败而被判处死刑

c.1915年西来庵(噍吧蜠)事件:余清芳等人假借神力吸引教徒从事抗日,

为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抗日行动

C.结果:a.总督府的社会控制已十分严密,大部分的抗日事件在密谋阶段即

被破获

b.西来庵事件后,台人改采非武装的抗拒方式,转向以政治社会运

动争取权利,展开近代台湾的民族运动

3.晚期:1930年代后期起

A.起因:a.随着日本向外侵略日亟,也加紧压制台人的反抗运动

b.总督府下令禁止结社,台人的政治社会运动濒临瓦解

B.台人的抵制

a.在战时体制高压下,组织性的抗日运动已告结束,但非组织性的抵制或

抗争则所在都有

b.不少台湾青年远赴中国大陆叁与抗日战争

c.台人志士在大陆发展许多抗日组织,如台湾革命同盟会、台湾义勇队

等,其领袖李友邦、黄朝琴、李万居、谢东闵等,都是光复后接收台湾的重要人物

4.近代民族运动的兴起

A.背景:一次大战结束前后,民主自由、民族自决的思潮传遍世界,同时也

与日本大正民主时代的自由民权与社会主义思潮有关

B.重要政治社会运动

a.议会设置请愿运动(1921~1934年)

?发起:台湾留日学生及士绅发起,林献堂因此有「台湾议会之父」的

美誉

内容:要求成立有立法权和预算审核权的台湾殖民地议会,以制衡台湾总督府,呼苸日本承认台湾人的政权

?结果:1923年,总督府以违反治安警察法名义,进行搜捕、跟监,制造「治警事件」,蔡培火等人被捕入狱

ˉ影响:强化台人的政治、社会及文化意识,奠定以台湾为本位的民族运动

b.台湾文化协会

?成立:1921年林献堂、蒋渭水、蔡培火等人,以成立读报社、举办文化讲习会等方式启迪民智,展开台人的文化启蒙

影响:「台湾农民组合」带领农民以集体行动向糖厂、地主及日本官僚抗争;「台湾工友联盟」也发起劳工运动,但皆被总督府压制

?结果:1927年文化协会因改选而分裂,林、蒋、蔡等人相继离开,另组政党

c.台湾民众党

?组成:蒋渭水、林献堂等人离开文化协会后,於1927年成立,为台湾人组成的第一个合法政党

党纲:确立民本政治、建设合理的经济组织、改革社会制度的缺陷?目标:设置台湾议会及改革地方自治;致力於台人政治、经济及社会的解放

ˉ结果:遭总督府所忌,被迫解散

d.台湾地方自治联盟

?成因:总督府谋实行地方自治以笼络台人,但不脱官治色彩,引起台人不满

主张:林献堂等要求公民普选,落实地方自治

?结果:当局迫於形势,允许议员半数官派,半数民选,并於1935年举行选举,然中日战争爆发后,地方自治随之中断ˉ影响:自治、普选、叁政权等民主观念已深入人心

谈高中历史新教材的一些弊端

谈高中历史新教材的一些弊端 发表时间:2014-09-01T08:57:27.873Z 来源:《新疆教育》2014年第4期供稿作者:宋兆金[导读] 新课本简化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强化了对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和意义、影响的分析。贵州省遵义县鸭溪中学宋兆金 作为一线的历史教师,随着高中课改的步伐,我在教学实践中与课改同步,积极深入到时代的洪流中,尽快适应高中历史课改的要求。但几年来,通过对教材的熟悉和挖掘以及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我深刻地感到课改后的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在编排和布局结构等方面存在以下缺陷弊端。 一、可读性不太强 新课本简化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强化了对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和意义、影响的分析,增强了对重要历史人物的全面评价,增加了图画、材料和思考题,旨在提高能力上的目标要求,其用意是很好的。但是,可以看到:新课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发展过程叙述过于简化,有些过程的叙述就相当于纲要提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课本的可读性,给教学中实现教学目的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离开了对历史发展过程生动形象的叙述,历史结论、历史规律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本身是有血有肉、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的,对历史发展过程的叙述过于简单,历史背景、意义和影响便显得枯燥乏味。这种情况必然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两种后果:一是课本对学生缺乏吸引力,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二是违背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的认识规律,给学生理解历史理论、掌握规律性的历史知识带来了困难。 二、能力要求偏高 与旧课本相比,新课本能力要求高是个明显的特点。在能力上高要求,这对于学科功能的发挥,对于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高智能的人才,无疑是有益的。但是,就青少年的学习生涯来说,他们要经历小学、中学、大学三个主要阶段,有的还要读研究生,因此,能力培养要分阶段,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地进行。对高中生的能力要求,应当讲究适度。历史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它所涉及的理论之高深、知识之广博、逻辑之严密,是其他任何一门社会科学所无法比拟的。历史科学要人们去“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而要真正做到“究”与“通”,没有广博的知识,没有深透的理论,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是不可能的。为什么社会上有二十几岁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但却很少有二十几岁的史学家?根源就在这里。高中学生仅仅是一些十六七岁左右的青少年,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但知识还不宽广、不扎实;他们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这种思维能力还较弱;他们接触过一些理论,但只是一些简单的理论;他们有一定的社会阅历,但阅历还比较浮浅。严格说来,在历史老人面前,高中生还只不过是个充满好奇而带稚气的孩子。根据高中生的以上特征,根据高中生的学业负担和高中历史的课时安排,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真正实现新课本中所提出的各种能力目标,这既为难了学生,也为难了教师。谁不希望祖国的青少年早日成才呢?但心急不能喝热汤,欲速则不达。能力要求偏高,会使学生感到可望而不可及,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只求高深、不求扎实,囫囵吞枣、拔苗助长,这是教学之大忌。 三、人物形象不太鲜明 人类历史是由人类共同创造的,但重要的历史人物往往对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杰出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对青少年的成长又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对重要的、杰出的历史人物活动的讲述,从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这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新课本中,一些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非常有利的历史人物,如克伦威尔、华盛顿和拿破仑等,内容显得比较单薄,因而,人物形象也就比较苍白。由于材料较少,因此,在教学中,无论是采用以人带事的方法,或是采用以事带人的方法,教学活动都不便展开,致使人物个性、人物思想、人物形象都不太鲜明,人物评价也难以全面。在重要的、杰出的历史人物中,他们的经历、思想、行为往往有许多动人之处,课本应予以叙述;有些堪称千古绝唱的情节,课本应当浓笔重墨地描述,因为,青少年从历史人物活动中受到的启发教育,比单纯的理论教育要生动得多、深刻得多。 四、重要的问题缺乏充足的说明材料 在历史教学中,对于一些重要的问题,如果缺乏材料,或是材料不充分,分析便深不下去,结论也很难形成,新课本有些地方也有这种情况。比如,在第二章第四节中,对于波及欧洲、影响世界的启蒙运动,新课本却没有专门的材料、独立的段落说明它产生的背景,从而使启蒙运动的出现显得很突然,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也就不明确。又如,在第二章第一节中,课本用了较多的篇幅叙述英国内阁制的形成过程,但有助于形成内阁制概念的材料却不多,而内阁制定义则没有,致使学生掌握这段历史较为费力。再如,在第二章第二节中,对奥地利改革收效不大的原因,新课本讲是“由于它限制了封建地主的某些特权,遭到激烈阻挠,收效不大。”这种解释很难使人信服。因为当时欧洲各封建国家的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封建主的特权,为何其他国家的改革没有遭到封建地主的激烈阻挠,偏偏在奥地利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在这里,如果充实一些材料,说明奥地利在改革时,由于中央权力较弱,对地方封建割据势力打击不力,加上改革没有处理好民族矛盾,没有采取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政策等原因,学生理解起来就更为方便。根据新世纪人才的培养要求编写高中历史新课本,这是一项艰难的工作。每个参编者都希望把课本编好,同时,无论谁去参编,都难免会有这种那种不足,这是很自然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将会克服教材中的一切缺陷和不足,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书内书外的知识。当然作为教科书,应该是很严谨的,因为教育是严肃的,我们面向的是学生,不应该出现一些教材的弊端。

高中历史必修一讲义(完整版)

必修1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一、西周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建立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⑴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⑵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 ⑶诸侯义务: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 政治:镇守疆土、朝觐述职军事:随从作战经济:交纳贡赋 ⑷诸侯权利:在封地内可以再分封,享有很大的独立性 政治:设置官员军事:建立武装经济:征派赋役 ⑸影响:积极:A、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 B、扩大了统治区域。 C、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消极:受封诸侯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为后来诸侯割据混战埋下隐患。 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来历:初并天下后,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因此把三皇 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定作自己的尊号。 2、机构设置:全国分若干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郡下设县。 3、特点:①形成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的形式 ②郡县长官一律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一)汉朝:郡国并行制 1、带来问题:诸侯势力膨胀(王国问题),威胁中央集权 1、汉朝:察举制(选官标准:品行),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门第),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人仕途 3、隋唐至清末:科举制(选官标准:考试成绩)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评价:⑴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 质。 ⑵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⑶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②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帝起到制约作用。 二、清朝:军机处的设立 1、原因:⑴直接原因:办理西北军务的需要 ⑵根本原因: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2、时间:雍正时期 3、职能:跪受笔录、承旨办事 4、影响:①提高行政效率; ②标志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顶峰,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全册)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通史概要: 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它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西方列强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形成。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还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进行了顽强不屈的反侵略斗争。在列强一次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广大爱国官兵浴血奋战;从三元里抗英到义和团运动,广大人民群众也肩负起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使命;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鸦片战争的经过、《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危害、八国联军入侵概况、《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运用不平等条约的具体内容,归纳外国列强侵华的共同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概括列强侵华程度不断升级情况,促使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研读史料,提炼观点;问题探究;历史事件的比较;课堂讨论,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东西方发展的差异,带来西方列强疯狂的对华侵略,中国不仅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环境,反而逐步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说明落

高中历史_《知宋回眸两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知宋?回眸两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古代两宋时期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和评价,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宋朝的发展概况。 了解古代中国两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具体表现,掌握两宋农耕经济、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的发展概括。 通过了解中国古代两宋时期儒学的发展演变,理解三教合一的内涵和原因。了解两宋诗词、戏剧、书法绘画艺术等方面的发展概况 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等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问题探究,避免“灌输”。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始终进行及时和恰当的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唐宋时期成熟的政治制度,繁荣的农耕经济,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促进儒家思想的发展创新。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学科素养目标】 通过对两宋的时空定位,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在对史料的解读中,培养学生用唯物史观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史料实证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中国古代宋朝的变与不变。 【本课难点】了解宋朝发展的原因、内容和影响。 【本课地位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在必修一、二、三当中都有,主要讲述宋朝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讲述宋朝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方面的演变及相关方法与规律的理论总结,本节课重点交代了经济,尤其是商品经济方面的特征,适应社会需求,学以致用。本课还讲述了文化思想多元开放,理学的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贯穿一主题线索:宋在10—13世纪的发展历史,在中国史上的地位:中国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本地图信息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本地图信息 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地图很多,有不少重要的知识在正文中只字不提或提的不全,只有阅读历史教材中的地图才能找到。我们应该看到,它是对教材的必要补充,没有它我们便不可能全面深入透彻地理解掌握教材。我们常说“史地不分家”,可见历史和地理是密不可分的。何况高考中常会涉及到此类知识,因为,读图、识图、记图是史地综合的一个体现。 长期以来,学生识图、记图能力较弱始终是历史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高中历史必修一课本中的地图大体上分为军事、经济两大类。无论是对军事类、经济类地图的记忆,首先,要认真观察地图;其次,要看请地图中的图例。对军事类地图的记忆除了以上两点之外,还要看清地图中的行军方向、战略要点、军事分界线、敌我双方的活动区域等。对经济类地地图的记忆同样要注意地图中的图例。如何用好地图并帮助学生提高记忆能力是每个历史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本人从事历史教学多年,对于如何记图方面颇有所得,下面就高中历史必修一课本地图中的文字和非文文字信信息的记忆方法问题作简要归纳分析,现在把它整理出来愿与大家分享。 1、西周王朝分封示意图、 东北西南齐鲁宋,燕卫晋国拱镐京; 长江吴楚也有名,西周分封在固统。

古代帝王后代封地 楚颛顼,夏后:杞;商:封宋,神农许, 舜妫满,陈地管。 功臣:姜尚,齐 王族:有封地; 吴、燕、鲁、晋、卫;东、西、南、北分。 2、秦朝的疆域及行政区划 东到大海西陇西,北到长城南海里, 珠江长江两水系,灵渠一掘很便利, 陇西九原辽东郡,固守边关防入侵, 桂林南海和象郡,管辖两广固统一。 巴蜀黔中南衡山,渔代太巨和颖川, 都城咸阳在中间,琅邪会穧闽东南.. 3、元朝疆域及行政区划

中学历史教材分析

中学历史教材分析 看透教材(史实)+理论(理论背景)、认识教材和理解教材 参考书目: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叶小兵《历史教育学》 杜芳《新理念历史教学论》 教材: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材料(教师指导学生教学活动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 分类: 一是:呈现方式或者载体划分(物化材料) 1、文字类: ?教科书(常用的基本的历史教材)、 ?教辅用书(讲义、教师用书、练习册、地图册、绘图册、学 习指导书、习题集)、 ?历史文献资料(官私档案、家谱、方志、正史、日记、报刊、 碑刻)、 ?历史著作及读物(故事、小说、论文、专著、剧本等历史题 材的文学作品)。 2、电子音像类:图片、图表、地图、录像、录音、影视、计算机软件 3、实物类:文物、模型 二是:使用状况/重视程度基本教材(常规教材)、辅助材料 教材的功能与作用: 呈现资料(信息载体)、解释资料、启发刺激思维的工具、帮助学生从历史求证现实,从历史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历史认识的中介和客体的功能、提供知识范围和数量的范围 推荐读物: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 从教学论、课题论的角度: ?是历史课程教学最重要的媒介和资源、 ?是实现历史课程教学目标的凭借、 ?是历史课程标准的体现和具体化。 历史教材的编写 与史学著作的区别:适用对象的不同、指导思想不同、取材标准不同(选材取材依据课程标准)、编著类别不同(编为主)、内容呈现方式不同(教科书对史学专著的转化方式、较为简单易懂,史著为引人新材料、专业知识)

编写的制约因素:符合国家立场、受制于学术研究的进展情况、受制于考虑学生的年龄以及认知发展水平、从传统“教本”转到“学本”、挑选一些基础的,学生需要了解又能掌握的历史知识 编写的基本原则和内容取向: 原则: 科学性原则(客观真实、符合事实、真实可靠、非史学家少用、多用 权威大家公认的、图片视频选取要著名出处) 教育性原则(具有教育意义、哲学意义、体现主流意识、符合教育客 观规律(掌握学生思维规律)) 基础性原则(基本史实需要学生掌握了解、面大不是专题知识、建立 在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基础上) 结构性原则(结构优化、知识结构的讲解、并非专业化展示) 可读性原则(利于学生理解、难度与容量适当,难度适中) 适用性原则(可接受性高、章节之间、课与课之间尽量均衡) 内容取向: ●教师取向:一般选择一些基本的历史概念,勾勒基本的知识框架, 以老师为中心,老师备课方便,如人教版教材。 ●学生取向:史料与图文并茂,以学生为主(人民版、岳麓版) ●知识灌输取向:选择历史认识的已有成果。 ●能力培养取向:选择典型的历史事实的陈述及原始资料(选择与 学生直接经验比较接近的直现性强的,具体历史细节编入教科书。 教科书的编写体例:体例是指教科书的编撰架构和组织样式,现今主要有章节 体、课题体、专题体。 1.章节体:把历史划分为各个不同时代为章,再把政治、经济、文化等划分为 几个节来阐述历史既有横向,也有纵向。优点:阶段性与全面性的结合,且主次有别。劣势:割裂了一时段内史实之间的联系,不利于考察一个时代的总体特征、形式教呆板。如1904,夏曾佑《中学历史教科书》。 2.课题体:90年代后,主要在新课改初中历史教科书。以课为单位,按照历史 发展时间顺序,以历史事件、现象为纲目,每课讲授一课时。优点:每课一主题,内容集中,层次简单,好教好学较为自由,发展空间大。缺点:阶段性不明,历史现象主次不分明。 3.专题体:90年代后,主要在新课改高中历史教材,在书中设置若干专题进行 编写。优点:为师生教学的创造性留下空间,师生可以就某个专题深入探讨,

高中历史必修一大事年表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政治史) 世界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 尧舜禹时期 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0年B.C770—B.C476 B.C475—B.C221 B.C230—B.C221 实行禅让制 禹建立夏朝 夏启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 ①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 ②西周实行分封制宗法制。 建立东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遭到破坏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秦灭六国,实现统一 公元前8世纪 公元前594 公元前6世纪末 公元前509年 公元前449年 公元前443-429年 希腊城邦出现 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 ①罗马共和国建立。 ②公民法出现 《十二铜表法》颁布 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伯利克里) 秦汉(公元前221—220年)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15年汉初 汉武帝时期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形成 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郡国并存,丞相位高权重 实行中朝制度、察举制、 刺史制度 公元前27年(汉武 帝时期) ①罗马帝国建立 ②万民法产生 魏晋南北朝(220—589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实行。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中世纪开始隋唐(581—907年) 隋唐时期隋炀帝时期唐朝中期三省六部制确立并完善。 科举制形成。 地方设置节度使,藩镇割据 局面形成。 6世纪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368年) 宋朝设置同平章事,增设“参知 政事”以削弱相权

中国世界明、清前期(1368—1840年鸦片战争前) 明太祖时(1380年)明成祖时 清雍正帝时 1839年6月废除宰相制度,权分六部 设立内阁制。 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中央 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虎门销烟 1640年(明朝末期) 1688年(清康熙年间) 1689年 1721年 18世纪中叶 18世纪60年代 1775—1783年 1787年 1789年 1789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光荣革命”,英国资革结束 《权利法案》颁布,英国君主 立宪制确立。 沃波尔开创多数党领袖任首 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 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完善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制定联邦宪法 华盛顿当选美国首任总统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清后期(1840—1912年) 1840--1842年1841年 1842年1851—1864年1856—1860年 1883—1885年1894—1895年1894年1900—1901年1901年 1905年 1911年鸦片战争 三元里人民抗英 《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 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 会。 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割台斗争 兴中会成立 八国联军战争 《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中国同盟会成立 辛亥革命爆发 1831、1834年 1836年 19世纪40年代 1844年 1848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870年 1871年 1875年 20世纪初 1903年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 主义诞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普法战争爆发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①德意志帝国成立 ②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 ③巴黎公社革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 从法律上确立共和政体。 第二次工业革命结束 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成立,列宁 主义诞生 中华民国(1912—1949年) 1912年1月 2月12日 3月中华民国成立 宣统帝退位,清朝覆灭。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1914—1918年 1917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①俄国二月革命②《四月提 纲》③七月事件 ④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高一历史新教材培训学习心得

高一历史新教材培训学习心得 为了让全体高一教师深刻领会新教材编写理念,贯彻新教材课标要求, 2020年8月1日至3日对全省高一教师进 行了新教材专题培训。培训虽早已结束,但回顾起来,收获满满。在这三天培训中,我聆听了各位名师的精彩讲座,感受了教学名师的风采,也更新了自己的教学观念。各位专家对新教材的精彩讲解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我理解了新教材编写的价值导向:一是体现国家 主流意识形态和国家意识;二是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元素;三是注重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想教育。新教材具有高度的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时代性。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使初高中课程相衔接,避免因初高中课文跨度太大而导致学生跟不上教学的情况出现,新教材继续采用历史时序的编排方式,逐渐铺展历史的脉络。必修课程多为基础知识,又比初中有所提升。新教材既要求贯穿整个通史,也要求全面覆盖各个重要历史节点,这就导致教材存在总体容量偏大、知识点密度大、课文较为浓缩等状况,迫切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思路,更新教学观念。 新教材要求教师要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发展。历史教学 的价值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促进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新教材的教学任务就不再是让学生记住繁杂的历史知识,而是要学

会运用历史知识去解决问题。适当地在课堂上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教师没有必要再从头讲到尾。 此外,这次培训还让我认识到,历史教学的目的在于贯 彻新课标,因此,我们教师要钻研和把握课标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对于内容极其丰富的必修教材,我们可以适当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一是可以对每节课的内容加以整合,强干弱枝,突出重点。二是对单元内容按朝代按专题等进行整合。教师要学会在教学当中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 这次培训既解决了我过去的一些困惑,又使我产生了新 的困惑。比如在面对教材内容较多和课时量较少的情况下,教授给出的建议是整合课程资源。我的困惑在于:若是按专题如政治、经济、文化这样来整合,是否违背了通史教材的初衷,回到过去老的专题教学中去?对于这一点,我目前的思考还不够清晰。 最后,对于新教材的教学设计,我以第一单元第二课为例,简要地谈谈自己的教学思路。第二课的标题为《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这段历史对于学生来说可以说是相当地熟悉及感兴趣,许多典故他们都耳熟能详。因此这节课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历史具体的知识点,形成更上位的历史认识,通过争霸战争和商鞅变法等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一个大发展、大

高中历史教案人教版txt

高中历史教案人教版txt 【篇一:高中历史人教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教版教学设计 课题: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一) 南京晓庄学院王海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百家争鸣”局面的 形成 2、教材建议 本目教材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第二,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和墨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其中重点讲述儒家思想。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 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教师应该注重运用“抗震救灾”素材启发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本课难点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的思想及对他们的评价 【设计思路】围绕“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各家思想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进行教学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间】1课时 【问题研讨】本节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第一个专题内容,内容丰富,但在备课中对查阅资料不够完整,教学中对诸子百家思想观点的深入讲解度把握不够准,课题之间的过渡还需要流畅,课堂气氛不活跃,问题设计缺乏新颖。但个人认为在教学导入中结合现实生活。课堂总结感染力度强,激起学生爱国热情,弘扬民族文化。争取更大进步。 【教学流程】 新课导入 【出示课件】 “抗震救灾”感人图片,让学生指出从国家领导人,人民子弟兵,社会各界,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全世界人民对灾区帮助的画面,这是什么力量汇聚在四川灾区呢?。这些表现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而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最大特点为文化异常繁荣,哲学思想流派纷呈,出现空前绝后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板书: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教师提问::“百家争鸣”中所谓“百家”真是一百家吗?“争鸣”又指什么呢? 学生回答:所谓“百家争鸣”指诸子百家,形容数量很多。“争鸣”为诸子百家之间相互争辩。 教师提问::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在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呢? 学生回答:思考中?? 教师引导: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百家争鸣”的原因) 中央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中与一个西北放羊娃的对话: “你每天干什么?” “放羊。”

高中历史必修1教案(人民版全套))

高中历史教案 必修一(人民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通史概要: 中国古代史始于170万年前,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距今约170万年前,中国就有人类居住,进入原始社会。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经过商朝的发展,西周时期,我国的奴隶社会进入繁荣阶段。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和多民族中央集权和封建国家,并开创了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汉代封建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政权分立与民族大融合时期。隋朝统一结束长期分裂割据,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繁荣的局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有新的建树。五代辽宋夏金元,中国的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明清之际,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加强,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初中新课标中和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主要在七年级(上)、(下)册。初中新课标简单涉及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有:世袭制,商鞅变法,秦朝的皇帝制、郡县制和秦朝的疆域,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元朝的行省制度,清朝的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初中新课标没有涉及但高中新课标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如下:西周的宗法制,秦朝的中央政权组织和地方政治制度,魏晋南北朝时的政治制度,隋唐时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的废丞相设三司、设内阁,清朝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早期国家的出现与特征,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西周宗法制的内容、特点及其深远影响,西周的礼乐文化。 (2)、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教学课时: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建议: (1)、中国早期社会的年代较为久远,对大多数高一学生而言相对陌生,一些概念较为模糊。建议在导入中回忆初中时原始社会的基本情况,适当介绍夏商周更替概况,以利于学生对新课的理解。如对西周代商的历史更替的交代,可以更好地解释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背景。 (2)、本课讲述了古代中国早期阶段的政治制度,主要叙述早期国家的出现与特征、夏商政治文化以及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秩序。其中重点是分封制与宗法制。应讲清分封制的起止时间、目的、内容、影响和破坏;宗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全套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全套 第一单元单元分层突破 [自我校对] A.分封制 B.皇帝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E.郡国并行制 F.行省制 G.军机处 主题全面分析和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核心整合] 1.含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是指中央决策方式,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最高统治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中央集权是指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对地方拥有统率权,地方听命于中央。 2.主要矛盾 (1)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取消。 (2)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割据势力不

断削弱。 3.发展历程 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朝,强化并渐趋衰落于明清。 4.演变趋势 (1)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2)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3)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5.特点 (1)皇权至上。 (2)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3)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 (4)宣扬“君权神授”。 (5)文化专制。 (6)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6.影响 (1)在封建社会前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维护和巩固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局面起了重要作用。 (2)但到明清时期,随着封建制度日趋衰落,专制主义空前强化,其消极作用占主导地位,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即时演练] 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 A.唐朝的门下省B.宋朝的枢密院 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 【解析】唐朝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执行。从题干中可以看出给事中可以驳回诏书,反映了门下省的职能,故选A 项。宋朝枢密院主管军政,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没有驳回皇帝诏令的权力,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设计 第30课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本课内容有三个部分:联合自强的西欧、崛起中的日本和独立自主的 不结盟组织。由于这三种力量的冲击,两极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2)第29课所讲述的“两极格局的形成和美苏‘冷战’”,是本课的背景,第32课“两极格局的瓦解”是本课内容的延伸,具有承前启后的特点,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所体现。(3)教材的内容学生很感兴趣,课文的图片资料也很丰富,要充分地利用图片资料说明教材所反映的问题。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了:“知道欧盟”、“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亚非的独立运动”。在与初中教学内容的衔接和区别上,高中教学重在问题的分析。本课第一目“欧洲共同体的形成”、第二目“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这两个部分,除了着重分析原因和影响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在美欧关系、美日关系的演变以及变化的原因上进行延伸。第三目“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的教学重点放在分析其特点上,通过特点得出其历史影响。 学生分析 高中的学生对本课中的相关知识:欧盟、麦克阿瑟、新干线、日本经济的崛 起有一定的了解,对深入分析美欧、美日关系很有兴趣。所以,在教学中要适当引入一些历史图表、历史材料,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复杂的历史事件中分析国际关系的诸多问题。 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

了解欧洲共同体形成原因、形成的标志,欧共体的发展和影响;日本崛起 的背景、原因、表现、影响;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倡导人、标志、特点、历史影响。了解美欧关系、美日关系变化的史事。 二、能力与方法 1、归纳欧共体形成的原因、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及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 因和影响。 2、掌握“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史实依据。 3、分析美日关系、美欧关系演变的史实及演变的原因。 4、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高中历史必修一的时间轴

高中历史必修一的时间轴 1.公元前1046-771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分封制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2.公元前221-206:秦 秦确立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3.公元前208-公元8年:汉 内朝制度,削弱相权 方法:频繁更换丞相 4.618年到907年唐 设立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 特点及影响:1、相权一分为三2、各部门分工和作,监督牵制提高行政效率3、保证君权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的重大创造 5.960年到1172年宋

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设枢密使管军事设三司使管财政 6.元 元朝的十个行中书省行省和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中书省直辖“腹里”和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省官互迁 7.明1368年到1644年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 君主专制达到新高度。 8.清1644年到1840年

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后改名军机处。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军机处作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9.1840-1842(鸦片战争时期) 鸦片战争(英国发动)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东南沿海门户洞开协定关税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中国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10.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

高一历史必修一全册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全册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版) m 高一历史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教学对象:时间: 课题 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1.1、知识与能力: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 2.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3.2、过程与方法: 4.采取学、思、论、导四步教学法。即自学,深思,讨论,点评诱导。 5.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的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力,自豪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源源流长的文明古国,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方法比较法、资料收集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学案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集体教案个性化教案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先填后背——写出从夏至清的朝代顺序名称。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辽、、西夏、、清 【教学过程】 A.各组合作按照学案提纲完成本课基本内容。(10分钟) 一、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政治制度特点 ①第一个国家政权 ②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③王位继承传子制度 二、商朝(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政治制度特点 ①商王具有支配内服外服的实际权力 ②商王对外服控制力是有限的 ③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三、西周政治制度 1、分封制 (1)对象:同姓亲族(分封主体)、功臣、姻亲、附属国、

殷商降族 (2)内容:核心是分封土地、人民 受封诸侯有政治、经济、军事义务 (3)影响:①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臣属关系更加明确) ②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宗法制度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性质: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3)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4)内容:大宗(嫡长子传宗继统)小宗(嫡长子同母弟或庶母兄弟) 大小宗关系是相对的 (5)影响:①宗法制通过血缘的亲疏,确起其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联系起来,同时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3、礼乐制度 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

[2018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基础知识]2018年高中历史新教材

[2018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基础知识]2018年高中历 史新教材 【导语】在学习高一 __过程中,要掌握好每一个重要的点,进行复习和归纳。下面就让大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的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一场侵略战争。 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__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 __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 __中最主要的矛盾。 革命任务的变化。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人名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

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 __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洋务运动 背景:内忧外患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名为:师夷长技以自强 前期:自强为旗号。后期:求富为旗号 前期创办的工厂:曾国藩——安庆内军机械所,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福州船政局,满洲贵族崇厚——天津机器制造局 后期创办的工厂:李鸿章——轮船招商局(上海),李鸿章——开平煤矿(天津),张之洞——汉阳铁厂(湖北),张之洞——湖北织布局 创办新式学校和选派留学生是最具有远见的措施。

失败的标志: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失败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他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 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对洋务百般阻挠和破坏。 整个洋务运动, __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洋务派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 __改变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导致洋务派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 产生的时间及地点: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于外商企业中。注意:中国无产阶级先于中国资产阶级产生。 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中国无产阶级具有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有优点,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具有远大的政治目光,富有组织性和纪律性,是人类最进步的阶级。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知识结构分析 历史必修2一共有八个专题: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5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6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7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8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专题一、三、四、五主要介绍了从古道今中国经济的发展变迁和中国人民生活的改变以及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专题二、六、七、八主要讲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典型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对于经济危机的应对和典型社会主义的建设,直到最后专题八的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 历史必修2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经济领域进程中的重要内容,重点反映的是中外历史经济领域的发展,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商业和经济制度的发展变化作用的刻画,反映出经济制度的创新是贯穿整本教材的主线。 在经济文明史教学中要着重传达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从三次社会大分工,从自然经济到资本主义经济的出现以及社会主义经济的出现的漫长而快速发展的历史过程。揭示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主要动力,在经济文明史教学内容中药反映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点,以及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为了应对经济危机而所付出的努力。 【二】专题分析 1.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本专题主要讲述了我国古代农业、古代手工业、古代商业和古代经济政策,包括农业的出现,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出现和发展,以及商业的发展和经济制度土地制度的演变。 2.世界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本专题主要讲述了包括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东西方的联系但同时也带来了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拓展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下所产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从蒸汽时代又进入了电气时代。 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本专题主要讲述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包括在列强入侵以来导致的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和洋务运动以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第10课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主要讲述了从甲午战争后到日本侵华战争前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短暂而曲折的发展。虽然历经社会动荡,但是为中国的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本专题主要讲述了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探索和失误为下一课的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伟大历史转折做了铺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结构】 本专题主要讲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可分为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的早期政治制度(课本第1课);秦朝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演进和强化(课本第2、3、4课)。 中央集权制度构成有三个部分:皇帝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该制度下包含二大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概括掌握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程。在掌握上述史实的基础上概括和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两大趋势(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 夏朝:“家天下”制度的形成 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①背景: 早期政治制度②内容: (夏商周时期) (1)分封制③主要封国 ④诸侯的权利和义务概括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西周政治制度⑤影响: ①含义: (2)宗法制②特点: ③影响: (1)前提:秦的统一。(要求:掌握秦统一的过程和意义) ①皇帝制:特点、地位 确立 (2)确立②三公九卿制和“朝议”制度:三公名称及职权、评价 (秦) ③郡县制:由来、内容、意义。 (3)比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 古 代①汉朝:频繁换相、中外朝制度 中②唐朝:三省六部制、政事堂设立; 国(1)中央行政③宋朝: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 的制度变化④元朝:中书省、宣政院 政⑤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治⑥清朝:设置军机处 制演进与强化①秦朝:郡县制 度中央集权制度(汉至清)②汉朝:汉初,郡国并行,东汉末,州、郡、县 (秦朝至清朝) (2)地方行政③唐朝:道、州、县 制度变化④宋朝:路、州、县 ⑤元朝:行省(行省制度)、路、府、州、县 ⑥明清:沿用行省设置。 (3)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发展趋势) ①秦: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监御史; ②两汉:中央:御史大夫;地方:设刺史 (1)监察体制完善③唐:御史台 ④宋:提点刑狱司 制度保障⑤元明:元朝设有御史台,明朝改为都察院 ①世官制:含义 (2)选官制度变化②察举制:含义、发展、特征 ③科举制:含义、创立、评价。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