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扬州中学文科高考历史考点解读·必考部分·古代部分

江苏省扬州中学文科高考历史考点解读·必考部分·古代部分

江苏省扬州中学文科高考历史考点解读·必考部分·古代部分
江苏省扬州中学文科高考历史考点解读·必考部分·古代部分

古代部分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主题解读

制度:分封制、宗法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选官制

过程:建立、形成、演变、灭亡

特点:各自的界定、彼此的区分

影响:价值与评价、批判与智慧

(1)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

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后建立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西周亡,分封制和宗法制崩坏。

※解读

古代中国王朝变迁: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知识联想:政权的建立与灭亡同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

西周的分封制

含义:分邦建国,周天子册封诸侯立国

目的:通过封邦建国,维护周王室的统治,以藩屏周

对象: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血缘、功绩与宗法传统)

概况:周武王、周公两次分封、授土授民、主要诸侯国 (宋、鲁、齐等)、层层分封

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血缘继承)的统治权

义务:向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评价:进步性:稳定政治秩序,促进文化交流,扩大统治疆域,使周的统治延续数百年局限性: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相互兼并,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解读

注意不同语境下的“封建”一词的不同含义:封邦建国或一种社会形态

西周的宗法制

概念:按照父系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联系的制度

目的:巩固王权,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③严格的等级制;

④宗法制与分封制紧密结合(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结果: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等级结构

评价:宗法制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它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防止内部纷争,维护统治集团稳定;对凝聚宗族和稳定社会秩序有重要作用。※解读

西周的宗法制在后来得到延续了吗?(从制度视角与观念视角)

①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鼎既是祭祀礼器又是权力象征、神权为王权服务;政教合一、宗教为政治服务

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

以宗法制为内核的层层分封制;统治权力带有垄断性和封闭性,阶层流动性差

③最高执政集团权力集中程度低

受封诸侯在封国内拥有较世袭统治权;西周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2) 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朝的统一(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前提)

原因:商鞅变法奠基;嬴政广纳贤士、方略正确;民众要求统一

过程:攻灭六国,初步统一(韩、赵、魏、楚、燕、齐)

北伐匈奴,收回河套(现属内蒙古自治区)

南征百越,统一岭南(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即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管辖“西南夷”,纳入版图(立郡县,中央管辖)

影响: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王朝,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解读

立国与治国(治国策略、建立统一与巩固统一);分权与集权(矛盾的对立统一);

统一国家的奠基与扩大;多民族国家的出现与认同。

皇帝制度(中央政治制度的核心)

创立:建立秦朝后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

“皇帝”称号方显尊贵,自称“始皇帝”

特点:皇权至上,天下独尊,帝位终身,皇位世袭

权力:集行政、立法、司法、军事指挥权于一身

评价:君主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家国一体、专制政治

※解读

君权神化背后是寻求其统治的合法(理)性;君主权力的不可转移、不可僭越和不可制约;中央政治制度与地方政治制度的划分;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主权在君与主权在民(一姓之国与百姓之国;专制政治与民主政治)

中央官僚制度·三公九卿制(中央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秦朝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名称: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三公职责:丞相→政事,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

三公关系:互不统属、互相牵制

实质目的:分割中央官僚的权力,以确保皇权独断

君臣关系:大臣由皇帝任免,对皇帝负责;主从关系,“主子”与“奴才”的关系

※解读

中央政治制度的主要矛盾:君权与相权

中央政治制度调整的目的:维护君主专制,维护皇权(分权与集权)

地方官僚制度·郡县制(地方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秦朝在地方治理上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历史渊源:春秋战国一些诸侯国已设置过郡县

行政区划:郡→县(道)→乡→里(基层政权)

郡县长官:郡守,郡尉,监御史;县令(县长)

分掌职责:郡守→行政,郡尉→兵事,监御史→监察

权力关系: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隶属于中央,受中央垂直管理;郡县长官之间分权牵制作用评价: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中央权力集中程度大大加强;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解读

地方政治制度的主要矛盾——中央与地方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总述:秦朝是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时期。秦统一六国后,在秦国原来政权机构的基础上,调整和完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创建起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的统治机构和专制主义制度

表现:中央政治制度方面——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

地方政治制度方面——郡县制度

评价:对当时: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客观上维护了国家统一对后来:奠定了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解读

专制与集权;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角度与方法

(3)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郡国并行制(郡县制与分封制并行)

推行:西汉初年,刘邦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大封同姓诸侯王,实行郡国并行制

危机:随着诸侯王的势力不断增强,割据一方,开始形成分裂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解决:汉景帝平定“七国(封国)之乱”;汉武帝为强化皇权,巩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采取了建立中朝、设置刺史和颁布“推恩令”等措施,最终解决了危机

※解读

郡国并行制属于地方政治制度,其目的在于巩固皇权,维护统一,但汉初的封国却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因素;注意西周分封诸侯国和汉初封国异同以及其他朝代的封王情况

选官制度: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演变:秦汉以前以世官制为主(以宗法制为内核的分封制即为世官制之一)汉武帝诏令地方官员察访举士(孝廉、茂才)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

隋唐以后科举制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

含义: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察举制:由地方官吏向中央察访推荐合适人才,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中央及地方设立中正官根据门第品评人才,作为吏部选官的依据

科举制:中央通过考试成绩选拔任用官员的制度

特点:世官制——血缘门第、贵族世袭

察举制——推举孝廉、以官举士

九品中正制——门第血缘、大族品评

科举制——知识优先、考试选官

评价:世官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但不利于人才的选拔;

察举制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带有封闭性;

九品中正制的中正官被大族垄断,门第标准导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

科举制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用人权,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扩大专制王朝的统治基础;考试与取士相结合,也有利于官员素质

的提高,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其考试选官方式有一定的公平合理性;

但考试范围局限于儒学经义,特别是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自由,更

不利于有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才的培养。

※解读

科举制既是考试制度和学位制度,又是文官制度;是教育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合一

三省六部制(中央官僚制度)

确立:隋朝设尚书、门下和内史三省,尚书省下设六部,三省六部制从此确立

发展:唐朝在隋朝制度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改革

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和颁发拟政令

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批和封驳政令

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下设六部,负责执行政令

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宰相权力一分为三

沿革:宋代分割宰相权力举措:中书门下、同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副宰相)等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执掌中央最高行政权,下设六部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在开国后不久废除中书省,权分六部,丞相制度被废除

评价:扩大宰相人数,分割相权,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以加强皇权;

三省六部职能分工,也有利于提高行政决策和执行水平;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创造,历朝基本沿用

※解读

分权与分工;分权与集权;皇权与相权;继承与创新

行省(行中书省)制度

发展沿革:原为元朝中央(中书省)派驻地方的高级机构,后来成为地方行政区域名称

相关区划:行省、腹里(中央直辖)、宣政院辖地(西藏吐蕃佛教国师帝师)

权力行使:行省的行政、经济、军事等各项权力的行使都受到中央的节制

监督控制:行省长官定期觐见述职、中央监察、省官互迁

历史作用: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统一;

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朝丞相制度的废除

背景:明太祖认为丞相制度妨碍皇权集中

过程: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评价:秦以来的丞相制度被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明朝内阁的出现

背景: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后,皇帝政务繁重

形成: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秘书班子)

实质: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作用:进一步巩固了皇权(不能制约皇权)

※解读

合法与非法;临时与常设;秘书班子与官僚机构

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目的: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加强君主专制集权

设置:清朝雍正年间设置,后成为常设机构

特点:职事广泛,中枢辅助,秘书班子,人员钦定,秉旨办事,效率较高,封闭性强作用:提高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积极:维护了国家统一,在恢复发展古代经济方面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消极: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解读

中国传统与世界视野;传统与近代;经济与政治;结论与史实

(5)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与影响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涵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指的主要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①君主专制是针对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

其特点是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皇权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②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

其特点是地方政府无独立性,须严格服从、受制于中央

③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

中央政治制度: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唐→三省六部制;元→中书省制;

明→废丞相,设内阁;清→军机处。

地方政治制度:秦→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唐宋→府、州、县;元明清→行省制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两对矛盾:

君主专制→皇权与相权,其斗争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其斗争趋势是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本质目的:确立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社会影响

积极:维护了国家统一,带来中国古代的强盛,使中国达到农业文明的高峰,对世界文明做出了贡献,在古代中国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

消极:在镇压人民、钳制思想、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等方面带来严重恶果,特别是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中国社会进步,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2.古代中国的经济

※经济结构解读

行业结构:农业、工业(手工、机器)、商业等

土地制度:公有(公社、全民与集体)、私有(君主、地主与自耕农)

经营方式:官营、私营(手工工场)、家庭(自给自足)

经济形态:自然经济、商品经济

经济体制: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经济区域:乡村经济、城市经济

经济成份:传统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

(1) 农业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主要农具)

原始农业:木制农具耒耜;原始阶段的刀耕火种

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但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

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并将其逐渐推广

秦汉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逐渐普及,耦犁(西汉)、耧车(播种工具·西汉)、一牛挽犁(东汉)

隋唐以来:曲辕犁标志古代耕作技术基本完成

历史评价:农耕技术的改进推动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汉以后中国古代农耕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铁犁牛耕技术长期沿用)

①氏族公社所有制:

原始社会时期·氏族公社集体所有、共同劳作

②国家土地所有制:

商周时期的井田制、北魏到唐前期的均田制

井田制名为国有实为王有;均田制是国有私有并存

③地主土地所有制:

春秋战国时期确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古代中国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④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地主进行土地兼并的主要对象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含义:是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的、高度分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相结合的“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

①生产单位:家庭(小农户)

②生产形式:男耕女织

③经营方式:个体经营

④产品用途:自给自足

⑤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⑥历史地位:立国之本

⑦制度基础:土地私有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经济形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耕作方式:以铁犁牛耕为主,实行精耕细作

经营方式: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土地制度:以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多种土地所有制并存

历史地位:是最基本的经济形式(相对于手工业、商业),为古代中国农业文明和世界文明做出了贡献

(2) 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

A.官营手工业(“工官”制度:商周以来政府设置工官,组织和管理手工业生产)

官营特点:官府垄断生产;产品仅供皇族、官府使用等;

政府财政支出;工艺技术水平高;规模较大

官营利弊:①利:推动了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②弊:服务范围小;技术推广难;劳动者长期受到束缚(匠籍制度);

缺乏市场竞争;加大政府财政负担等。

B.民间手工业

①农民家庭手工业(个体经营·耕织结合)

②地主、商人等私营手工工场(手工作坊)

手工纺织业方面的主要成就

原始社会:纺织业起源 (麻、葛、丝;骨梭、骨针等)

商周时期:丝织业在经济生活中地位重要 (“妇功”)

汉朝时期:品种多、技艺高(素纱禅衣、绒锦)、远销海外 (丝绸之路、“丝国”)

唐朝时期:官营规模大,私营纺织作坊兴起;丝织业吸收了波斯的织法

宋朝时期:棉纺织业开始发展;丝织品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元朝时期: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明清时期:在江南地区纺织业中出现手工工场和雇佣关系

(出现了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新的经济因素)

手工冶金业方面的主要成就

A.冶铜业:

原始社会:早期铜器多是小件工具或生活用品,还不是主要的生产工具

商周时期:青铜礼器(如后母戊鼎)代表着权力和秩序,铸造工艺世界领先

B.冶铁业:

西周时期:中国使用陨铁器具

春秋时期: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是春秋晚期的遗物

战国时期:①块炼铁(经过锻打才能使用:锻铁)——生铁(铸铁)

②炼钢、淬火技术(将金属加热到适当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随即浸入淬冷

介质如水、油中快速冷却,以提高硬度、强度、耐磨性)

两汉时期:①西汉开始使用煤炭作为燃料,并出现高炉炼铁技术

②东汉杜诗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装置水排(不是灌溉工具)

南北朝时:灌钢法(选用品位比较高的铁矿石,冶炼出优质生铁,然后把液态生铁浇注在熟铁上,经过几度熔炼,使铁成钢。由于是让生铁和熟铁“宿”在一起,所以

炼出的钢被成为“宿铁”)

北宋时期:广泛使用煤炭作为燃料

手工制瓷业方面的主要成就

制陶与制瓷业:

①新石器时代:彩陶、黑陶

②商代到东汉:彩陶→釉陶→青瓷的过渡

③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部门

唐朝陶瓷成就:

①唐三彩 (美术陶制品,不是真正的瓷器)

②两大制瓷体系:南青北白 (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③唐朝晚期:首创釉下彩绘

宋朝著名瓷窑: 定窑、钧窑、景德镇、龙泉、耀州窑

清朝制瓷工艺:发明粉彩瓷器工艺和珐琅瓷(康熙首创、雍正顶峰)

唐宋明清时期:瓷器成为中国经过“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经济基础: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

经营方式: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方式并存

发展成就:在许多方面成就辉煌,享誉世界

进步趋势: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生产关系)

(3) 商业

春秋战国以来的古代商业

远古时代: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很早就懂得经商

商周时期: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商业在商代已经有了初步发展;

西周时期官府控制商业,交易日益频繁,货币需求增加(骨贝、金属贝)

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出现巨商和商业中心

秦汉时期:在重农抑商政策之下,经商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但商业还是得到发展

隋唐时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大运河的开通,水陆商运发达,在都市商业之外,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坊、邸店和飞钱(便换)生意兴隆宋元时期: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业空前繁荣,商品种类增加,贸易范围扩展,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都会增多,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明清时期:城镇商业繁荣,棉花、茶叶等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会馆和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和晋商,货币尤其是

白银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

A.古代中国“市”的变迁

先秦:商业有了初步发展,已经出现了商品交易场所--市

秦朝:政府对“市”的管理和控制非常严格(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

汉朝:“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门墙楼亭的设置表明“市”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南朝:城郊和乡村“草市”(民间集市)形成,但也要受政府管理(草市尉)

唐朝:城市中“市”与“坊”界限分明;“草市”作用提升,“夜市”比较繁荣

宋朝:“市”彻底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市坊融合,夜市早市相连;

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出现了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瓦肆)

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商业名镇较多

B.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

古代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唐朝以前北方商业城市发展较为明显,唐朝以后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南方经济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越来越多的南方城市兴起与繁荣,有的成为当时的大都会

战国:城中开始出现商业集中的现象(市井)

西汉:长安(西安)洛阳邯郸成都(商业中心)

唐代:长安洛阳扬州益州(成都)(大都会)

宋代:北宋汴京(开封)南宋临安(杭州)

明清:北京苏州汉口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①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并作为它的补充存在

②在古代王朝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之下缓慢发展

③在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发展壮大

④农业是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基础,商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4)主要经济政策

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

起始阶段:①商周时期国家比较重视和鼓励工商业发展

②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原则

基本含义:国家鼓励发展农桑、重视耕织,并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实质目的:①维护专制政权的经济基础,确保农民赋役的征派

②维护王朝的统治,巩固君主专制

重农表现:①承认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

②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兴修水利等

抑商表现:①在政治和法律上予以歧视

②官府对重要工商业垄断经营

③对私商严格管制,重征商税,掠夺其利

④明清时期限禁海外贸易,闭关守国

政策根源:中国传统社会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历史地位:中国历代王朝统治者大多继承和固守的基本经济政策

历史影响:利:一定历史时期小农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弊: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不利于农业的长远发展;明清时期严重阻碍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成长,延缓了中国的社会进步

“海禁”与“闭关守国”(海禁政策属于闭关守国,但闭关守国不等于海禁)

时代背景:国内:中国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商品经济也在日益发展国外:世界贸易日趋活跃,世界经济向工业化发展;西方殖民势力东来

基本含义:禁止中国官民私自出海贸易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的闭关锁国政策

政策根源:经济方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要地位

政治方面:君主专制强化,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起止时间:明朝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一直延续到清朝鸦片战争之前

具体表现:明朝:以官方朝贡贸易体制垄断对外贸易;以通藩禁令禁阻民间出海贸易清朝:清初颁布海禁令、迁海令;广州一口贸易,官方垄断,限禁严格

历史影响:①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

②限制了中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③阻碍了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④限制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3.百家争鸣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孔子与老子的思想

儒家: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时期鲁国人。

思想:①仁者爱人:以仁作为崇高的道德准则(思想核心)

②克己复礼为仁:以礼来规范人们的言行

③为政以德、使民以时:以德政来要求执政者

④重人事、远鬼神:以注重人伦、闻道济世为己任

⑤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

以忠恕之道来处理人际关系

⑥君子论:以君子作为理想的人格体现

(君子四位一体:道德主体、政治主体、智识主体、批判主体)德行:儒学开山,私学首创;有教无类,首重德行;闻道济世,终不见用;

整理典籍,述而不作;仁者先师,君子至圣;先师先圣,流芳千古。

道家:老子:老子把“道”作为世界的根本,提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和小国寡民

百家争鸣

历史背景:经济:铁器和牛耕技术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政治:周王室衰微、大国间争霸直接导致维护周代宗法政治的礼乐制度崩坏

文化:官学没落、私学兴起,掌握文化技艺的士从贵族中分离并游散于民间

历史概念:百家: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学术流派,诸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农家、阴阳家、纵横家、小说家、杂家等。

争鸣:各家各派自陈其说、相互交锋;游士游说以政。

各家要旨:儒家: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中期邹国人。

思想:①仁义为本:以仁义礼智作为道德规范(思想核心)

②仁政学说:继承孔子德治思想,提倡施政以仁

③民本思想:提出君轻民贵、保民而王的思想

④价值观念:提出“舍生而取义”的价值观念

⑤人性为善:开始探讨人性问题,倡导性善论

荀子(约前313-前238),战国后期赵国人。

思想:①自然观念: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的自然观

②礼法并用:礼为核心、礼法并用的礼法思想

③君民关系:立君为民、君舟民水的政治思想

④人性本恶:人之性恶、化性起伪(即去恶起善)的人性观念

道家:庄子:把“道”作为最高原则,宣传天道和自然无为;“齐物论”和

“逍遥游”是其思想主旨

墨家:墨子:墨翟提出兼爱(爱无等差)、非攻(反对战争)、尚贤(任用贤能)、

尚同(尚同于义)、非乐、节用、节葬(反对儒家的繁文缛节)、

非命(反对命定) 等一系列主张

法家:韩非:韩非建立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体系,提出加强君主集权,厉行

赏罚,奖励耕战和变法改革的主张

历史影响:①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

②缔造了华夏民族的共同心理,是文化瑰宝

③对中国后来社会政治和文化发展影响深远

儒家思想的形成

春秋末年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都是孔子儒家学说的继承人。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并流传久远,在一定程度上缔造了华夏民族的共同心理,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重要组成部分

(2)汉代儒学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历史背景:①汉初实行无为而治政策,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②汉武帝时大一统局面加强,需要实现思想上的统一

③董仲舒的新儒学主张更好地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确立措施:①官方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确立儒学独尊的正统地位

②官方教育方面:兴办太学和郡国学,使儒学教育官方化

③官员选拔方面:儒生入仕,加强了儒学政治文化影响

历史影响:对当时: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但是也扼制了学术的自由发展

对后来:儒学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汉武帝采取的外儒内法的

治国之策对中国政治影响深远

※董仲舒新儒学主张:①主张天人感应、君主受命于天(君权神授)

②主张大一统,要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主张维护三纲五常的统治之道

(3)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历史概念:宋明理学是宋明以来形成的占主流的儒家思想体系,主要包括把“理”作为万物本原、强调格物致知的程朱理学以及把“心”作为万物本原、强调反省内

心(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陆王心学

历史背景:①汉末以来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冲击着儒学的正统地位

②汉唐时期繁琐注经形式的儒学不能适应统治者需要

③唐宋儒者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以复兴儒学

程朱理学:北宋二程:天理为万物本原,天理即儒家纲常伦理

南宋朱熹:①本体论:理是万物本原,理先气后

②认识论:以格物致知之法来认识理(理在心外)

③道德论:存天理(三纲五常)灭人欲

陆王心学:南宋象山:①本体论: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②认识论:本心体悟,反省内心即可得到天理

③道德论:发明本心,扫除物欲

明代阳明:①本体论:心为万物本原,心外无理,心即理也

(儒家仁义礼智信、忠孝节悌慈都源于人的自然本心)

②认识论:致良知(致知格物)知行合一(以绝伪善)

③道德论:去人欲、存天理、回复良知

历史影响:消极方面:程朱理学成为正统儒学后,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

人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积极方面:宋明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强调以及对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注重

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问题探究: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同异之处

相同之处:①都属于儒学,同宗孔孟,都是为了复兴儒学

②都讲天理即儒家纲常伦理,都将它视为万物的本原

③都主张以儒家伦理规范人心即存天理、灭人欲

差异之处:①程朱理学主张“理”是万物本原,强调格物致知

②阳明心学主张“心”是万物本原,强调反省内心

(4)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李贽的思想主张

李贽: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肯定人的正当欲求

②否定孔子权威,反对以孔子之言为是非标准

③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以反对礼教

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黄宗羲:①批判“以君为主”的君主专制及其一家之法

②赞赏故之圣王“公其非是于学校”的做法

③批判重农抑商的做法,主张农工商皆本

顾炎武的思想主张

顾炎武:①反对君主独治,主张众治以辅“人君之治”

②主张君臣共治:“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③倡导“引古筹今”、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

王夫之:①提倡“循天下之公”、反对将天下视为“一姓之私”

②主张气一元论、气外无理、理在气中的朴素唯物论

③强调变化日新和尊重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历史背景:①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兴起(根源)

②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统治日趋强化、政治腐败、弊端凸显

③理学禁锢、心学空疏,正统礼教纲常严苛、腐朽

④明清易代带来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发展表现:出现明朝李贽、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进步思想家历史评价:进步:批判正统儒学和君主专制,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局限:没有也不可能摆脱传统儒家思想的束缚,还不是近代意义上的理性启蒙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领先原因: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②古代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③古代中国文化的较早成熟和需求

④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代表成就:

造纸术:发明:西汉早期就发明了书写用纸

改进: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候纸)

外传:公元8世纪(唐朝)传到阿拉伯,之后传到欧洲

影响:造纸术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普及

指南针:发明:战国时期就发明了“司南”(指南仪器)

应用:北宋时期指南针初步应用于航海(旱罗盘)

外传: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宋元时期)由海路传入

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入欧洲

影响:指南针传入欧洲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火药:发明: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了火药

应用:唐末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

外传:12、13世纪(宋元时期)传入阿拉伯国家,

然后传入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影响:火药传入欧洲加快了欧洲封建制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建立

印刷术:发明:隋唐就有雕版印刷术、北宋平民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

改进:元代木活字、轮盘排字盘、明代铜活字

外传:中国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入西方

影响:印刷术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和思想解放

※16世纪以后中国科技由盛转衰的原因:

①经济因素:固守农耕经济藩篱阻滞了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

②政治因素:没落的君主专制制度直接导致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

③文化因素:重人伦、轻自然的儒家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④人才因素:科举制度扼制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学技术发展

(以儒家经典作为考试内容、八股取士等)

(2)汉字与书画

汉字与书法艺术

汉字起源:六千多年前的刻画符号(图画文字);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汉字演变:演变趋势:由繁到简;由象形到逐渐符号化

演变脉络:甲骨文→金文(或铭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甲骨文篆书隶书

楷书行书草书

古代中国书法艺术及著名书法家:

秦代:著名篆书家李斯

东晋:“书圣”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魏晋时期中国书法由自发转入自觉阶段,开始成为一门独立艺术

唐代:楷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欧体颜体柳体)

草书→怀素、张旭

北宋:行书→苏轼、黄庭坚、米芾、蔡京(一说蔡襄)

元代:行书→赵孟頫(赵体)

明代:行书→文征明、董其昌

渊源遗存:陶画、岩画、帛画、漆画、壁画、画像石、画像砖

成熟阶段: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是中国画逐渐成熟时期

简要分类:工具:笔、墨、纸、砚、绢素、矿物颜料

题材: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技法:工笔画(重写实)、写意画

身份:宫廷画文人画(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于一体)

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

书法特征:汉字书法,相伴而生,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体现民族文化特色;

小篆笔画圆匀,有图案美;隶书平稳对称,整齐安定;

楷书字形方正,规矩严整;行书工整清晰,飞洒活泼;

草书笔画简约,勾连奔放;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成为一门艺术绘画特征:绘画文字,相伴而生,国画是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艺术形式;类型多样;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抒情写意,风格清雅。

(3)文学成就

诗经的成就

诗歌经典:春秋末年出现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句式以四言为主奠定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后成为儒家经典

楚辞的成就

魅力楚辞:战国时期楚国产生句式灵活情感流露

屈原《离骚》浪漫奇特魅力千古流传

汉赋的成就

风采汉赋:汉代时期创造散文韵文并用西汉气度恢宏东汉活泼清新

唐诗的成就

气象唐诗:大唐繁盛灿烂诗篇诗仙浪漫诗圣针砭李杜文章气象万千

宋词的成就

境界宋词:兴起于唐辉煌于宋长短句式词调倚声

北宋柳永婉约清浅东坡豪放境界旷远

南宋易安婉约愁伤稼轩壮志豪放胸襟

元曲的成就

元曲共赏:兴起于宋繁荣于元散曲活泼小令套数

杂剧通俗汉卿窦娥雅俗共赏市民需求

明清小说的成就

小说古典:渊源久远重宋元话本生发章回篇

明代长篇盛况空前水浒三国西游封神白话短篇三言二拍

有清一代讽喻以谴儒林红楼孽海聊斋啼笑归尘市民需求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①春秋战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大变革带来文化上的百家争鸣,与之相适应,文学也出现繁荣

的局面,《诗经》语言丰富,现实感强,楚辞生动活泼,浪漫多彩,对后世影响深广;

②汉代大一统的政治背景以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对气势恢弘、辞藻

华美的汉赋的出现和汉代散文格式化、凝重板滞的特点有直接的影响;

③隋唐的统一及唐代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④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和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理学兴起后士人入仕机会的增多

和印刷术的发展,能够歌唱的适应市井生活需要的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

⑤元代儒生士人社会地位降低,他们走向社会下层从事通俗文学的创作,直接推动了民众

喜闻乐见的元杂剧、散曲等叙事文学的发展;

⑥明代中叶以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市民的发展壮大,印刷术

的普及以及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弊端凸显,在表现正统思想的士大夫文学之外,重视个人性情、追求生活趣味、模仿市井俗调、讽刺批判社会的古典小说创作蓬勃发展。

(4)戏曲艺术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与发展

形成过程:清朝乾隆年间,徽剧和汉剧先后进入北京;

道光年间,融合徽剧、汉剧、昆曲和秦腔等优点的京剧产生

基本特点:板腔体(西皮二黄)、四大行(生旦净丑)

国粹艺术(古代中国戏曲艺术精华,融各种戏曲艺术于一体)

生旦净丑

5.古代希腊罗马

※主题解读

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民主法治与人类文明发展;

罗马法的发展过程;共和国与帝国,公民与万民;

法治、民权与立法规范;暴力、道德与法律的治理

(1)雅典的民主政治

自然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

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①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造成其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是其民主政治产生的重要基础

②殖民活动、海外贸易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形成的古希腊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和平等

互利的观念,是其民主政治产生的社会条件

③小国寡民下的城邦制度使公民拥有直接参与政治事务的权利,限制君主专制的发展,

具有较高的素质,是其民主政治产生的人文因素

A.自然地理条件——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

①山岭水域分隔出小块陆地→促成众多小国寡民的城邦→独立自主的城邦精神

②耕地缺乏土地贫瘠→限制粮食生产但刺激了工商业发展→平等互利的思想观念

③海洋资源条件优越→推动了海外贸易海外殖民的扩展→自由开放的民族性格

B.社会历史条件——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与城邦公民

(a)古希腊的城邦制度(城邦制度的实质即公民集体)

①小国寡民、独立自主的政治实体(突出特点)

②政治上彼此分立,文化上又保持认同(多元一体)

③公民集体的集体治权(民主政治、城邦的精髓与实质)

④商品经济发达、思想文化繁荣(历史成就)

(b)古希腊的城邦公民

①城邦公民的地位、范围及其权利

②城邦公民的基本素质

(有参政能力、珍视自由平等、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解读

自然地理环境为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提供了便利条件,但不能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自觉的公民意识和良好的公民素养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

原因:通过改革调和雅典公民内部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

内容:颁布解负令——废除了债务奴隶制,稳定了公民集体

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公民权利与义务相适应

新设四百人会议——新的行政机关

新设陪审法庭——新的司法机关

意义: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初步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解读

民主政治的基础:城邦公民与制度建设(人与制度)

克里斯提尼改革(公元前506年)

原因:继续进行民主改革,缓和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

内容:新划十个行政选区——地域取代血缘,削弱贵族影响

新设五百人会议——行政权力加大,民主基础扩大

新设十将军委员会——新的军事机关

制定陶片放逐法——民主的法律保障

意义:公民民主体制建立,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解读

独立意志的公民、民主制度建设与法治精神

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公元前443年)

原因:雇工贫农(平民)为希波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政治地位大大提高

内容:除将军外官职开放,抽签产生--公民权利范围扩大,参政机会平等公民民主政治机构权力充分--公民权力充分实现

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五百人会议执掌最高权力

新设津贴制度--公民参政的物质保障

意义:普通公民民主权利得到保障,雅典民主化程度加深

※解读

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程度及其主权在民的实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意义与局限性

A.雅典民主政治本质与特征:

本质:公民集体的民主

特征:主权在民权利平等形式多样得失并存

B.历史评价:

积极性:促成了雅典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与兴盛;

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为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

局限性:仅限于雅典成年男性公民(他们的特权),其直接民主制也仅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且容易导致民主的极端化(如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解读

民主是一种制度、是人的行为模式和思维习惯

(2)罗马法

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征服并统一了意大利半岛,并向地中海地区扩张;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逐渐控制欧、亚、非三大洲的广阔疆域,统治多个民族。※解读

共和国时期的罗马法主要调整罗马公民(平民与贵族)之间的关系,

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

帝国时期的罗马法主要调整帝国境内自由民之间的关系,

适用范围扩展至罗马帝国治下的各族人民。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A.历史背景:罗马是古希腊公民民主政治的继承者,以法治手段调整社会关系是其传统;

罗马社会的发展(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推动着罗马法的积累和完善B.发展进程:

(1)《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49年)

背景: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与贵族长期斗争的结果

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内容庞杂,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

作用: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贵族让步是因为平民是古罗马对外扩张和社会建设的主体力量)

地位: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也是罗马公民法的组成部分

(2)公民法(公元前509年罗马建国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

背景:形成于罗马共和国平民与贵族的斗争过程中,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

特点:发展起点:《十二铜表法》

适用范围:罗马共和国公民(平民和贵族)

法规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方面,而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则不够完善

操作执行: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缺乏灵活与变通

作用:公民法的实施使平民权益得到保护,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的积极性

(3)万民法(从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发展的过程中)

背景:在由共和国到帝国的扩张过程中,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益显现,公民法不适应新形势需要,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形成了万民法体系

特点:适用范围: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法规内容:注重调解经济和民事纠纷

操作执行: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作用:较好的理顺了各种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维护了社会稳定(法律的维系)

(4)《民法大全》(公元6世纪)

概况: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

上海高考——高考中国古代史(二)

第10课东汉的兴衰 一、东汉的建立(25——220年) 1、王莽篡汉 公元9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9——23年),西汉灭亡 2、绿林、赤眉起义 A原因:为缓解社会矛盾(土地兼并、贫富悬殊、流民奴婢),王莽“托古改制”(沿用西周法制、脱离实际改革),但不合时宜,引发更大的混乱。 B结果:在绿林军、赤眉军打击下,新朝覆灭 3、刘秀建立东汉25年 (1)刘秀反新:刘秀以“复高祖之业”为号召,后来加入绿林军。 (2)刘秀建立东汉:25年,在豪强地主的支持下,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25——220),刘秀就是光武帝 联系罗马由共和国变为帝国,27年,屋大维被授予奥古斯都称号 4、光武以“柔道”治天下与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异同? 同:从背景和目的看,统治者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为缓和阶级矛盾,维持统治,也是为扭转经济凋敝、社会动荡的局面而采取的对策;从措施上看,主要都是减轻农民负担,来恢复、发展生产,得利最大的还是豪强地主;从效果看,都出现了盛世局面。 异:光武帝着重解决奴婢问题,重视吏治建设,重视文化教育等;休养生息为汉武帝的“有为”和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光武帝的“柔道”,滋养了豪强地主势力,使东汉政权潜伏着分裂割据的隐患。 补充:豪强地主的发展历程 战国以来,地主阶级除去经营土地(兼并)以外,要想加速上升,必须采取其他途径:一种是做官致富,一种是经商放债,一种是暴力掠夺。由此而发家致富的人统称为豪强。一郡,甚至一乡、一里都有大小豪强。地方豪强势力膨胀,有碍于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法家主张打击豪强)所以秦、西汉两朝都曾经迁徙天下富豪到京城,削弱他们对地方的控制。 豪强地主,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类以经营土地为主,在朝廷有官爵,称为“上层豪强”;一类以经营工商业为主,兼营土地,被称为“下层豪强”。秦、汉都不允许下层豪强作官,在社会上也不被人尊重(封建社会的统治者重农抑商)。 武帝以后,豪强势力一直增长,西汉末年,朝廷对他们完全丧失了控制能力王莽代汉后,想用改制的办法削弱部分豪强(主要是下层豪强)的财富,结果失败。 刘秀称帝,主要依靠豪强地主的支持。东汉建立后,豪强地主的势力增长起来。不过光武帝凭借着自己的权力和农民战争对豪强的打击,部分地恢复了对豪强地主的管束。 到东汉后期,封建王朝的权力完全被豪强地主集团的代表所操纵。

【精】江苏小高考历史题目及答案

分数段: A:90-100 B:75-89 C:60-74 D:0-59 —————————————————————— 题目分值: 全卷100分 选择、判断2分/题 材料2题共19分,问答11分 —————————————————————— 一、选择题 1.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 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礼乐丧葬制 C.婚娶联姻制 D.功臣分封制 2.《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 中呈不得休息。”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朝议裁决 B.集权独断 C.世袭传承 D.政务繁忙 3.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周必大在给朋友的信中记录了这样的事:“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版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信中所说的“沈存中法”是指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测向技术 4.右图是某博物馆珍藏的文物拓片。作为一则反映时代印记的史料,这件文物可以直接说 明

A.秦汉书法和篆刻的艺术共融 B.魏晋草书与行书的衍生创新 C.隋唐草书的抒情写意 D.宋元行书的勾连放纵 5.“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极力宣扬并践行这一主张的思想家是 A.程颐 B.朱熹 C.李贽 D.王阳明 6.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 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 A.内阁地位逐渐提高 B.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 C.废丞相后政治腐败 D.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7.近代中国,列强通过侵略手段攫取了通商、设立租界等一系列特权。右图所示城市状况 是下列哪次侵华战争及签订的条约所致的? A.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北京条约》 C.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8.“飘飖故国迭痍疮,白骨哀鸿不忍望。志士三千凝血肉,磷烟一夜举刀枪。旌扬绿野寻民 主,都建金陵废帝王。大义当时如号角,吹开晓雾现朝阳。”此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小论文专练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之一是“确立主题—史料收集—史料解释—叙述评价”。下列材料是与研究孔子思想有关的材料: 甲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乙 “孔夫子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员……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 ——伏尔泰丙 始皇比孔子大得多,始皇重法,孔夫子是讲空话的。 儒家满口仁义道德……单就这独霸中国,使我们思想界不能自由,郁郁做二千年的奴隶,也是不能不反对孔子的。 ——综合三则材料,请选取孔子思想中的一个角度确定主题,围绕该主题对以上材料分别做出史料解释,不表明自己观点,最终得出历史评价。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整理自高教社《中国古代史》 在从约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相形之下,西欧人正因为自身比较落后,所以乐于并急于学习和适应外界。他们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 ——摘自《全球通史》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叙述连贯通顺。)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为王家、耕华、江编著的《大学中国史》的相关目录: 第九章君主集权的帝国体制:明 第一节明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 第二节明朝中后期的政局 ……… 二、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 三、寄望中兴的居正改革 四、鼎革之际的危机与困局 第三节一波三折的中外交流 ……… 二、海禁与“倭寇” ……… 四、耶稣会士与早期西学东渐 --《大学中国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省略部分增加两条或两方面容,并说明增加理由,需观点正确,理由充分,符合历史事实。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 真题分类专题五 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

专题五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1.(2007?江苏?10)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当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十将军委员会 C.责任内阁 D.陪审法庭 答案:A 2. (2008?江苏?10)对右图所示法律文献的表述,正确的是 A.这部法律文献是由梭伦颁布的 B.它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人 C.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D.它促使雅典的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 答案:C。 3.(2009?江苏?21)右图生动地再现了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人争相观 看和议论某部法律公布时的情景,该法律应属于 ①习惯法②成文法③公民法③万民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4.(2010?江苏?22)某同学为“古罗马的政治文明”的课题作了一个幻 灯片提纲,你认为其中哪一项应该修改? 答案:B。 5.(2012?江苏?21)“确立了个人自由不容侵犯的公民权利,设立新的司法机关——民众法庭(陪审法庭),……平民因此成为司法的主人”。这一情景在雅典最早可能出现于 A.雅典城邦建立之初 B.梭伦改革时期 C.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 D.伯里克利时期 答案:B 6.(2013?江苏?21)比利时罗马法专家里维埃说:“罗马法是世界性的普通法,不仅是那一个国家的法。”中国有学者认为:“说罗马法是世界性的普通法,说罗马法征服了世界,当然并不十分确切”。关于罗马法对后世影响的确切说法应该是 A.影响近代欧美国家并波及世界 B.覆盖到被罗马帝国征服的国家 C.波及到了罗马帝国周边的邻国 D.渗透到罗马共和国的各个角落 答案:A。

二.判断题: 7.(2009?江苏?34)下列两位同学的观点是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正确评述。 答案:A。 三.材料题: 无。

高考_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史 一、知识归类 Ⅰ农业篇 一、中国古代农业工具的进步 1、奴隶社会 ⑴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河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 ⑵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农具 ⑶春秋晚期铁农具已经广泛使用。 2、封建社会 ⑴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铁器时代到来。春秋战国时期,牛耕的运动,石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⑵秦朝:中原铁器传到珠江流域,逐渐为越族人民所掌握。 ⑶西汉:铁农具向边疆传,西域开始使用铁器;普遍使用牛耕、马耕;出现犁耕法,赵过发明楼车。 ⑷三国:魏国马钧发明翻车。 ⑸唐朝:曲辕犁和筒车。 二、农业的产生和农作物的培植、推广和引进 ⑴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对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⑵商周:后来习称的“五谷”都已种植。 ⑶北宋:在全国范围调剂农作物品种,粟麦豆在江南大量种植,江北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播到北方。茶树栽培进一步扩大。棉花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 ⑷元朝:农作物增多,棉花种植遍及南方。西瓜、茼蒿开始引种。 ⑸明清:棉花种植在明代由江南推向江北。明代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番薯,在清代不断推广中指。明代前期,棉花、苎麻、茶叶、烟草、甘薯、花卉、油料、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三、兴修的重要水利工程和大江大河的治理 历代兴修的水利工程 ①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桔槔灌溉农田);春秋楚相孙叔敖修的芍陂;战国秦 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②秦:开通了秦渠、灵渠和江南运河。 ③三国两晋南北朝:曹魏修复了芍陂、茹陂等许多渠堰提塘。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 都要通渠灌溉。 ⑤隋唐: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朝设立专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修了不少水利工 程,仅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就大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 ⑥五代十国:兴修水利工程,如南丰塘(南唐)、捍海塘(吴越)。 ⑦元:开凿会通河(山东东平到临清)、通惠河(通州到大都)。 四、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⑵赋税制度 ①初税亩:时间、内容和意义 ②租赋制——编户制度:时间、内容和作用

江苏小高考历史试卷含答案精选文档

江苏小高考历史试卷含 答案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 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宁波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1984年离乡多年的世界船王包玉刚回到宁波访问,在天一阁看到了馆藏的《包氏家谱》,意外发现自己是包拯的第29代嫡孙。这段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C.宗法制 D.郡县制 【解读】家谱是记载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宗族世系繁衍的图书体裁,根据关键 词“《包氏家谱》”,可知答案为C。 2.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 的同时,就倡导“节俭”、“节用”。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 A.老子B.墨子 C.荀子 D.韩非子 【解读】“兼爱”、“非攻”、“尚贤”和“节用”是墨家学派的主张,故选 择B。 3.民间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下方邮票所体现的古代小农 经济的特征是 A.男耕女织B.铁犁牛耕 C.集体劳作 D.刀耕火种 【解读】邮票是蕴藏丰富信息的有效历史资源,根据牛郎放牛、织女织布的画 面,可知A项正确。

4.《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 的选官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 D.科举制 【解读】根据“令郡国举孝、廉”可知是以德行为选拔标准的察举制,C正 确。 5.英国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认为:“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意在说明四大发明 A.促进西欧近代化进程 B.标志西欧近代史的开端 C.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 D.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根源 【解读】抓住关键词“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可联系到四大发明推动了西欧从封 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故A正确。 6.《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明太祖这 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实现权力制衡 7.清顺治十八年八月,朝廷派员至沿海各省“立界”筑垣墙,派兵戍守。《福州府志》记载,乾隆年间,在福建宁州“每处悬一碑曰:敢出界者斩!”当 时清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避免海难发生 B.防止鸦片走私 C.杜绝西方思潮D.严控对外联系 8.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之一的钓鱼岛,历史上很早就属于中国管辖,这一点可见之于中日史籍图志,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通过哪个 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了钓鱼岛?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1898年9月2 1日《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调整民间设厂政策 B.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选择题(中国古代史)

高考选择题中国古代史部分 一、先秦 1.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图7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2.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3.《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4.图4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图4 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 5.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图5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6.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7.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留。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未能充分发挥文字功能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历史改变8.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并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9.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10.《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江苏小高考历史复习技巧精编WORD版

江苏小高考历史复习技巧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历史学科 1、历史是一门记忆、理解并重的学科,理解比记忆还要重要。学好历史,要树立好时空观,建立事件内部与不同事件之间的联系。 2、①不认真做好课内工作,包括听课、默写。先看几个例子: 第二题:“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B、建立官方哲学体系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这道题是历史测评上面的原题,练习册给的答案是错误的。但是老师讲课的时候已经订正了这个错误,却仍然会有人错。 第32题(判断题):清朝道光年间,徽汉合流,京剧产生,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阶段。() 第33题(判断题):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互联网出现。()这两道题(其实不止)都是上课默写过的,如果好好对待默写,认真订正,这些基础知识是不可能发生错误的。 所以说,课堂的学习非常重要,老师不仅会给我们一个整体的框架,帮助我们理解知识,还会提醒我们一些易错点和一些我们平时不太注意到的点。 ②过于依赖小册子(要点梳理),忽视历史教材

第34题(判断题):“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标志着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开始向西方学习。() 下发的小册子上这样写:“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如果仅仅看了小册子,这道题就很容易答错。但实际上这是书上这一课“本课要旨”中的原话。小册子是最重要的知识点的梳理,而书上还有一些细节,也是同样需要关注的。 ③只记忆不思考,没有把有联系的知识进行整合 如果历史只是死记硬背,那是行不通的。这次的考试中,也有好多题都是对材料(图表、史书、名言等等)的分析,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重对历史事件的思考。至于整合知识,也就是之前的树立时空观。脑中最好要有一个清晰的时间轴,很多历史事件都是有紧密联系的。 3、①背诵前先过书!先过书!先过书! 每到历史考试之前,我都会把历史书大略看一遍,包括本课要旨、学思之窗(这部分会有选择性地看)等等。所以建议大家在背诵之前,可以先把书完整过一遍,这样的话会有一个整体的框架,从而使背诵更加轻松,也会在无意中记住一些小细节,考试的时候会出现“这道题书上好像有原话”的奇异的感觉 ②建议大家背诵知识点时更加着眼于书本。 历史学科的知识虽然有一个大体框架,零碎的知识点如时间、人名、着作等等还是很多的,因此背书的效果会更好。当然这也不是否定小册子的作用,小册子可以给我们查漏补缺的机会,上面的知识也是考试的重点。

2020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42题专项训练3

2020 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42 题专项训练编选张书林 12 分开放题每题10 分钟做完,每次训练2 题20 分钟做完,自己批改,也可请老师批改,计算平均分,总结经验教训。 5。(2016 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尽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 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 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 年,经6 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蛇传说是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其故事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不断加工和创造,已从一 个简单的故事不断丰富、完善并发展成为一部部文学著作。下表是白蛇故事演变历程中不同文本对主要人物白娘子、许仙、法海艺术形象的描写 ——摘编自高艳芳《中国白蛇传经典的建构与阐释》等从表格中任选一个或多个人物,提取其艺术形象演变的相关信息,结合中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从艺术形象的时代性角度进行论述。(说明: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 分) 2020 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42 题专项训练3 答案 编选张书林 5。(2016 全·国卷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

上海高考历史复习笔记--中国古代史整理

第一单元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中华文明起源(考古发现与神话传说) ·夏文化(考古发现与后世文献记载对比互证) ·商朝文化(考古发现、当时文字与后世文献记载多重印证) 史料的分类 一、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将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 1、文献史料 最早的文献资料并不是史书,应是甲骨文(甲骨文的文献价值与早期文字的意义相互混淆)。 2、实物史料 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 3、口传史料与口述史料 (1)口传史料(远古时期神话传说):在没有文字记载前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 二、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 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 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三、其他史料分类 1、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 (1)官方组织编写的史书和成文的历史著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等,应属于“有意的史料”;(2)官方遗留下来的文书档案、军事文件及其私人信件、日记等,这都是当时的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证据。应属于“无意史料”。 2、“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民间记载) (1)正史:一般认为是指由宫廷史官记录的史书; (2)野史:一般认为是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与“正史”相对而言。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原始农耕 时间: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标志:采集、狩猎→栽培谷物、驯养牲畜(南稻北粟、南北并立) 意义:①第一次经济变革 ②农耕聚落,聚族而居(陕西临潼姜寨)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知识清单讲解学习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 知识清单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早期政治制度 特点: (1)神权色彩(神权与王权相结合,通过占卜决定国事)(2)血缘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3)地方独立性强(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西周: (1)分封制 (2)宗法制 (二)中央集权制度(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集权机制)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实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制定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 2、中央官制的演变 (1)西汉时期:内外朝制度(汉武帝让近侍参与军国机要,形成内朝,成为决策机构,三公九卿逐渐成为执行机构,即“外朝”)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2)东汉时期:尚书台取代三公 (3)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新设立中书省与门下省,但未成为中枢权力机构(4)唐朝: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 (5)宋朝:“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度支、盐铁、户部合称“三司”(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政,以削弱相权) (6)元:一省制。在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

(7)明朝: 明太祖:废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向皇帝负责;置殿阁大学士,充当顾问,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票拟权),内阁制度确立,之后内阁职权逐渐扩大,首辅张居正权倾朝野 内阁特点:无法定地位、不是行政机构、不能统率百官,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的“票拟”能否生效取决于皇帝的“朱批”;内阁大臣常受太监制约 (8)清朝: 康熙帝时期,在宫内设置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扩大了皇权 雍正时设军机处,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但他们品级不高,不得私自和官员交往,日夜轮流在军机处值班,受皇帝召见,跪奏笔录。军机大臣必须完全执行皇帝的旨意,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中。军机处的设置简化了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机处的设置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规律总结: ①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直至宋元发展,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的趋势。 ②历代封建中央中枢机构的变化,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体现了中国封建统治“家天下”思想的根深蒂固。 ③在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削弱相权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分割相权,使之相互牵制;二是转移相权至其他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内朝或宫内的侍臣转移,即由远及近;同时,行使相权的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向外朝转移,即由内向外。 3、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2019高考前选择题专练之中国古代史(可编辑修改word版)

【题组24】 名校模拟题之中国古代史 1、据《周礼》记载,大司马的属官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ft林川泽之阻”;大司徒的属官土训“掌道(解释)地图,以诏地事”,遂人“以土地之图经田野”。这一记载反映出西周 A.中央集权开始萌芽B.分权制约意识巳经出现 C.国家专营局面形成 D.地图绘制已有相当水平 2.对于秦始皇“焚书”事件,西汉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述为“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而东汉王充在《论衡·书解》中则记述为“秦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俱在”。据此可知 A.两种记述因差异过大均不足为信 B.历史记述会因依据不同而相异 C. 各种历史记述都需通过考古实证 D.时间性决定历史记述的真实度 3.西周时期的青铜铭文多为颂扬先祖、祝愿家族昌盛之类的套语。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铭文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很多还记载了监制者的官职名号、工长名与工匠名,有的量器还记载了容量、重量和使用地点。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集权政治的趋向B.宗法观念的消亡 C.生产技术的进步D.礼乐制度的完善 4、《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时那种恭敬虔诚、谨严端肃,表现出惶畏的心理;《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这一变化体现了 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B.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 C.宗法等级观念的淡化D.天道与伦理完全分离 5、白狄鲜虞建立的中ft国处于赵、燕、魏三国之间。在河北平ft中ft 1 号墓出土的三篇铜器铭文中有大讲忠、孝、仁、义、礼、信的内容。在中ft王方壶铭文中也说“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次得民。故辞礼敬则贤人至,宠爱深则贤人亲,籍敛中则庶民附”。由此可知中ft 国文化 A.认为民生是影响统治稳定的关键因素 B.体现了其对华夏先进文化的认同国 C.反映出分封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D.将教化民众作为治国的主要内容好 6、.三代早期,华夏各部族的始祖神话大相径庭;春秋以降,“诸夏共祖”说或“五帝同源” 说成为主流。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交融的加快B.宗法观念的增强 C.变法运动的推动D.自然科学的进步 7、《诗经》中多篇诗歌描述几位从事劳役的农夫的家庭,因为服役者长期在外,导致田园荒芜,父母失去依靠。《国语》中也记载尹铎为赵简子守晋阳,为争取民心,乃“损其户数”(“民优则税少”)。这些记载共同反映出当时 A.争霸战争使人心趋向统一B.政府抑制小农经济的兴起 C.土地制度出现了根本变革D.社会动荡冲击了宗法观念 【题组25】 1.图4 为全国出土的不同时期铁农具数量对比示意图。图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 真题分类专题十八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技术

专题十八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技术 一.选择题: 1.(2007?江苏?30)20世纪初提出的时间、空间和物体的质量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著名理论被称为 A.落体定律 B.万有引力定律 C.相对论 D.量子论 答案:C 2. (2008?江苏?28)自然科学理论具有惊人的预见性。海王星的发现与下列哪一理论有关? A.生物进化论 B.万有引力定律 C.相对论 D.量子论答案:B。 3. (2008?江苏?29)马克思曾经预言:“蒸汽机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是在 A.19世纪初 B.19世纪中晚期 C.20世纪初 D.20世纪中期答案:C。 4.(2009?江苏?25)近代西方某著作阐述:“……变异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使得一些物种适应现存环境的特征得到发展,这些适合生存的物种发展起来,而另一些不适合生存的物种就自然灭亡.随着这些特征越来越突出,由此就产生了更高级的物种。”这种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A.有力地冲击了神创世学说 B.开辟了微观物质世界研究的新途径 C.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D.开创了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答案:A。 5.(2010?江苏?25)全球因焚烧矿物燃料而释放出的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排放量节节攀升,产生的温室效应必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种现象的出现起始于 A.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B.蒸汽机的大量使用 C.发电机等发明的出现D.人类对核能的利用 答案:B。 6.(2011?江苏?25)1916年5月,德国海军某舰队在遭遇英国海军舰队时,试图迅速通知远在40海里外的德国海军主力舰队前来增援,应该选择的通讯方式 A.有线电报 B.电话 C.无线电报 D.信件传递 答案:C。 7.(2011?江苏?26)2010年,瑞典皇家学院将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曼彻斯特大学的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称他们通过实验表明石墨烯具备非凡的特质,这些特质来自不同寻常的量子物理学世界。而在20世纪初,量子论刚诞生和发展之时在该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物理学家是 A.伽利略 B.牛顿 C.普朗克 D.达尔文 答案:C。 8.(2013?江苏?24)科学家拉格朗日把《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誉为人类心灵的最高产物,并说:“因为宇宙只有一个,而在世界历史上也只有一个人能做它的定律的解释者。”拉格朗日所褒誉的这个人是 A.伽利略 B.牛顿 C.达尔文 D.普朗克 答案:B。 9.(2013?江苏?25)“英国在18世纪以前内陆交通极坏,道路基本上是泥尘土路,下雨就完全不能行走,运输工具是骡车马车。”针对交通落后的局面,英国工业革命在交通工具方面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知识清单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早期政治制度 特点: (二)中央集权制度(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集权机制)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实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 县制;制定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 分封制 宗法制 (3) 西周: (1) (2) (1 )神权色彩(神权与王权相结合,通过占卜决定国事) 血缘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地方独立性强(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

2、中央官制的演变 (1 )西汉时期:内外朝制度(汉武帝让近侍参与军国机要,形成内朝,成为决策机构,三公九卿逐渐成为执行 机构,即“外朝”)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2) (3) (4) (5) 高行政机构,后增设 参知政事、枢密使 (6) 兀:一省制。在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7) 明朝: 明太祖:废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向皇帝负责;置殿阁大学士,充当顾问,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票拟权) 之后内阁职权逐渐扩大,首辅张居正权倾朝野 内阁特点:无法定地位、不是行政机构、不能统率百官,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的“票拟”能否 生效取决于皇帝的“朱批”;内阁大臣常受太监制约 (8) 清朝: 康熙帝时期,在宫内设置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扩大了皇权 雍正时设军机处,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但他们品级不高,不得私自和官 员交往,日夜轮流在军机处值班,受皇帝召见,跪奏笔录。军机大臣必须完全执行皇帝的旨意,全国军政大权都 集中到皇帝手中。军机处的设置简化了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机处的设置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 到顶峰。 规律总结: ① 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直至宋元发展,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的趋势。 ② 历代封建中央中枢机构的变化,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体现了中国封建统治“家天下”思想的 根深蒂固。 ③ 在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削弱相权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分割相权,使之相互牵制;二是转移相权至其他_ 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内朝或宫内的侍臣转移,即由远及近;同时,行使相权的机构 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向外朝转移,即由内向外。 3、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 战国和秦朝:实行郡县制 (2) 西汉 ① 汉初,刘邦为巩固皇权分封刘家子弟为诸侯王,实行“郡国并行制” 集权。 ②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王国势力被削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 ,以和平手段解决王国问题, 地方设刺史代表中央监督地方官员,郡县制再次成为大一统帝国的地方行政规制。 ③ 东汉时,形成州(从西汉时的监察区演变为行政区) 、郡、县三级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3) 北宋: ① 军事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编练禁军,将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② 行政上,设置知州、通判,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 财政上,设转运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⑷元朝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归中央的中书省管,其余在地方设行省。行省长官由朝廷命官,行省之 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特 东汉时期:尚书台取代三公 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新设立中书省与门下省,但未成为中枢权力机构 唐朝: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 宋朝:“二府三司制”一一 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 二府”,度支、盐铁、户部合称“三司” (中书门下是最 、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政,以削弱相权) (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 。 ,内阁制度确立, ,但后来王国势力逐渐坐大、威胁到中央

江苏小高考历史知识点梳理(全).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一)了解先秦时期的王朝变迁(4年未考):[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 1变迁:夏、商、周(东周、西周分为两个时期)更替,合称三代。 2.周:西周(BC1046- BC 770); 东周(BC770- BC221):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二)理解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的内容和影响(11-13年连续考查): 1.分封制(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1)目的:为了扩大和巩固统治。 2)基本内容:周武王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3)诸侯的权利: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可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权利; 义务:为周天子随从作战、镇守疆土、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4)特点:(层层分封,形成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宗法等级秩序。) 5)影响: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疆域,稳定统治(积极); 随着诸侯实力日益壮大,西周后期诸侯争霸,王权衰弱,分封制逐渐瓦解。 2.宗法制: 1)内容:按血缘关系的秦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最大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 (★注意:大宗与小宗在政治上是君臣级关系,在血缘上是兄弟关系。) 3)意义: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表现,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 三、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13年新增考点): 1.王权与神权相结合;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2. 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考点二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了解秦朝的统一(4年未考) 1.公元前221年秦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 朝——秦王朝。(★巧记:“喊赵薇去演戏”) 2.秦统一的原因:①经济:商鞅变法,国力增强; ②民心:人民渴望统一; ③个人: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二)了解“始皇帝”的来历特点及秦的中央官制机构(10、12年考查) 1.“始皇帝”1)来历: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功德超过“三皇五帝”。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 2)特点:①皇权独尊——显示了皇权的不可僭越(如“朕”“制”“诏”“玉玺”等词) ②皇位世袭——显示了皇权的不可转移 ③皇权至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 3)本质:君主专制。 (★两千多年皇帝制度:前221年,秦始皇;1912年,宣统帝溥仪) 3.秦的中央官制机构——三公九卿制度。 1)“三公”及其职能:①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行政权,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产生) ②太尉:主管军事(是虚职,无实权) ③御史大夫:上传下达,负责监察百官。

2020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先秦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1.(2019年全国卷Ⅰ)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2.(2019年全国卷Ⅱ)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3.(2018年11月浙江选考)文献史料述及西周的土地制度,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以及“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的记载。这反映了 A.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 B.土地实际上为周王占有 C.诸侯贵族将公田据为己有 D.井田制下地权合一的现象 4.(2019年江苏)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

A.井田制度松动 B.世袭制度解体 C.抑商政策弱化 D.礼乐制度崩坏 5.(2019年天津)中国很多地区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它们包含着丰 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图片中的两件青铜器出土于同一地点,该地点位于地图中 A.① B.②C.③ D.④ 6.(2019年北京)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风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 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 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 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 D.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 7.(2019年海南)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 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 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 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 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

江苏省小高考地理人文地理部分(必修一二)知识点.资料

必修二 第一单元人口变化 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不断提高 3.目前,欧洲、大洋洲和北美地区的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已保持在较低水平,其中德国和俄罗斯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4.人口自然增长的原因:①文化教育②社会保障体系③社会经济的发展 7%以上为人口老龄化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1.5%)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1%即10‰为界) 2.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分为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4.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与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和相关的人口政策相关。 5.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传统型。从总体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6.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发展计划生育政策。 人口的迁移 1.定义: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人口迁移类型:①国际人口迁移②国内人口迁移 3.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越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年时间(通常为一年)的迁移活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原因: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4.国内人口迁移是指在一国范围之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80年代后,受到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经济发展的差异,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 流向:①从农村到城市②从内地到沿海 吸引人口迁移的原因:①经济水平高②就业机会多③医疗教育生活条件好④基础设施完备 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①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差异②经济因素③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决定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6.美国的人口迁移: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原因: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