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思想政治_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思想政治_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危及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理解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等内容,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培养和平观念,热爱和平,树立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和有效途径

教学难点: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

三、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探究教学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语:同学们你们感觉幸福吗?(学生意见不一)

播放视频:二战中美国向日本广岛投放原子弹

战争使人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除了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损失带给人们更多的是心灵的创伤,现在再问生活在和平年代和和平国度的你们,幸福吗?(学生回答:幸福)带着满满的幸福感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学习目标】

PPT展示1.识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危及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理解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3.关注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历史的沉思时代的启示】

图片展示,引述有关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数据,通过对比20世纪上半叶和下半叶世界战争与和平形势的变化,认识时代主题的转换,即从“战争与革命”转换为和平与发展,使学

生明确二战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流。

【呼唤和平、渴望发展的历史潮流】

合作探究一

和平是时代的主流,但世界仍很不安宁,你知道有哪些表现吗?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合作探究二

材料一:1960年富国与穷国差距为31:1,现在为74:1

材料二:2016年全球饥饿指数”报告指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全球仍有7.95亿人每天都面临饥饿的威胁,98%的饥饿人口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世界经济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

材料三: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许多发达国家提高了贸易壁垒,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导致许多发展中国家被边缘化。比如,特朗普最出名的口号:“用美国货、雇美国人”,“如果我当选美国总统,将对中国商品征收高达45%的关税”。

(2)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什么?结合材料三说明其根源?

(3)结合图片说明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是怎样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的【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

结合探究二问题引导学生总结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和有效途径

播放视频:中国主张和中国作为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培养和平观念,热爱和平,树立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信念。

【达标测试】

1.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有利于和平力量的壮大,贫困落后则是国际动荡一个重要因素。有效地制止战争,维护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环境,归根到底取决于和平力量的经济发展程度。

这段话说明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②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 )

③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④维护和平是发展经济的基本前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在世界银行的总部外,一块巨大的电子显示屏正在计算现在全世界长期挨饿的饥民的数量。随着数字逐渐逼近10亿,世行正呼吁决策者将粮食问题放在首位。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A.当今世界并不安宁B.发展问题仍然存在

C.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D.当今世界贫富悬殊

3.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及解决的途径是()

A.东西发展不平衡,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B.世界贸易条件恶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C. 世界环境日益恶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D.南北发展不平衡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4.习近平访问美国时强调,我们愿同各国一道,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树立建设伙伴关系新思路,开创共同发展新前景,营造共享安全新局面。这表明()

①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力量②国家利益存在于复杂的国际关系中

③我国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④世界格局继续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5.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历史昭示,弱肉强食、丛林法则违背国际法的基本准则,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强权毒霸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不是人类和平之策。人类共存之道与和平之策是( )

A. 奉献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C. 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课堂小结】

这节课,共同探究了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的相关知识,并且知道和平与发展问题至今一个没有解决,其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解决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国际新秩序。

学情分析

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理解当前时代主题为和平与发展,并结合时事分析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明确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途径。高一学生通过第八课的学习及电视、网络等平台对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的内容有所接触,并且对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但知之不深,因此本课采用情景创设、步步紧扣的教学方法展开,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意识到和平与发展的重要,珍惜好时光,好好学习。

效果分析

本节课采用“学案引导——小组合作——个人展示”的教学模式,紧密联系当今的国际形势,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问题设置引发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整个课堂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领、点拨、启发和指导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既落实双基,渗透德育又培养能力,既充分发挥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

其中,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有效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观察更加敏锐,形成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和信心,培养进一步探索问题的能力。从我自身而言收获也很大,使我认识到作为教师自身素质也要不断提高,尽快向复合型方向转变。

教材分析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当今时代的主题,明确解决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和有效途径。本框题下设三目:第一目:“历史的沉思时代的启示”是本框的情境导入,通过对比20世纪上半叶和下半叶世界形势的变化,使学生明确二战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第二目:“呼唤和平、渴望发展的历史潮流”是本框的情景分析,是对课程标准规定的有关时代主题的知识作系统阐述;第三目:“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本框的情景回归,是对时代主题内容的深化。总之,本框题的学习为后面继续学习我国的外交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达标测试

1.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有利于和平力量的壮大,贫困落后则是国际动荡一个重要因素。有效地制止战争,维护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环境,归根到底取决于和平力量的经济发展程度。

这段话说明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②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 )

③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④维护和平是发展经济的基本前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在世界银行的总部外,一块巨大的电子显示屏正在计算现在全世界长期挨饿的饥民的数量。随着数字逐渐逼近10亿,世行正呼吁决策者将粮食问题放在首位。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A.当今世界并不安宁B.发展问题仍然存在

C.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D.当今世界贫富悬殊

3.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及解决的途径是()

A.东西发展不平衡,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B.世界贸易条件恶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C. 世界环境日益恶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D.南北发展不平衡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4.习近平访问美国时强调,我们愿同各国一道,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树立建设伙伴关系新思路,开创共同发展新前景,营造共享安全新局面。这表明()

①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力量②国家利益存在于复杂的国际关系中

③我国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④世界格局继续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历史昭示,弱肉强食、丛林法则违背国际法的基本准则,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强权毒霸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不是人类和平之策。人类共存之道与和平之策是( )

A. 奉献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C. 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课后反思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有收获也有不足:

1.本节课采用“学案引导——小组合作——个人展示”的教学模式,紧密联系当今的国际形势,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问题设置引发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整个课堂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领、点拨、启发和指导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既落实双基,渗透德育又培养能力,既充分发挥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难以控制、监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极少数学生不认真学习,只是观看图片、动画或留言板的内容,没有紧跟老师节奏积极思考。

3.作为教师自身素质也要不断提高,尽快向复合型方向转变,不仅要精通政治学科知识,而

且对其他学科的知识亦要有所了解和掌握,注意各学科间的相关性和融合性,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来充实完善政治教育教学的过程。

课标分析

知识目标:识记当代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威胁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理解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分析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和平观念,自觉反对霸权主义;培养学生的发展观念,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忧患意识和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责任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