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80后员工管理重在态度

最新80后员工管理重在态度

最新80后员工管理重在态度
最新80后员工管理重在态度

80后员工管理重在态

如今越来越多的80后员工进入企业成为生力军,他们思想活跃,才思敏捷,给企业带来新的力量。下面主要跟大家介绍80后员工管理重在态度,因此HR在管理时应注意态度。

认同、相信、关心、关注他们,他们会比你更优秀

作为一个进入管理舞台的70后,面对80年代出生的员,我经常会感到手足无措,甚至恐慌,不知该如何跟他们对话、如何管理他们、如何激励他们、如何面对他们的离去

[80后员工管理]80后的特点

虽然只隔十年,但80后与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从思维方式到行为模式上已经有很大不同。至少,不要妄想用上世纪70年代和60年代出生的人的那种吃苦精神去要求他们。同时,在责任心和敬业程度上80后也有不小的问题。可以说,情绪和态度问题,是管理80后最大的问题,是一个管理的时代难题。

比如,在2007年《70后与80后的权力暗战》的调查中,就有很多企业管理者如此抱怨:80后缺乏吃苦精神、志高气傲,个人英雄主义过强,团队能力差,学习心态不端正,过于浮躁,缺乏敬业和职业精神。、典型的草莓一族,外表光鲜,但承压能力差,我们必须时刻小心照顾他们的情绪,因为他们太容易崩溃了。也许因为是独生子女,父母还养得起,压力一大就不想干了,其实他们的职业机会已经越来越紧张了,还不知道珍惜。

而很多70后的管理者认为80后在工作中的典型特征依次是负责感欠缺,遇到困难容易退缩、不喜欢受到规则的束缚、眼高手低、自我意识特浓、情绪化,抱怨多,怨天尤人。

另外,很多人提出80后的人员工有创造力和激情,但也许有所夸大了。因为,一方面,作为年青人,创造力和激情本身就是一个通常的特点,另一方面,每代人都有自己的创造力,我们不能因为80后更特立独行、掌握更多的科技和资讯,就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更有创造力和激情。

但作为管理者,80后员工的管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我们已不可能再去寻找60后、70后的新员工,而且很快将面对90后更加让我们望而生畏的新一代。

[80后员工管理]不要榜样,要文化

根据零点调查集团总裁袁岳的观点,80后基本上进入了心智比较简单的一代,他们想问题不愿很复杂、做事比较凭感觉、对说服性与影响力权威的接受超越了法定权威与强制性权威,这个文化特征为比较公开化的阳光型管理、注重沟通的动员型管理模式提供了机会。在一定程度来说,80后员工进入了一个注重交流的时代,一个追求相对民主与开放的管理文化的时代。

但一直以来,国内的企业,特别是国营企业,都比较重视榜样的力量,雷锋、焦玉禄、王铁人还有很多劳动模范,都是榜样的代表。但是榜样是用少数人来影响多数人,并且,由于某些特殊性,不具有普遍意义,其作用往往是有限的,特别是,这种方式越来越不为80后的员工所接受。

而对于80后来说,开放民主的企业文化是最有力量的。文化是让多数人来影响少数人,更容易让80后员工认同和融合进企业里来。

那么,应该建立怎么样的企业文化呢?

简而言之,就是要建立企业的正义。在这种正义中,应该让小人不得志,好人不受气,同时配备相应的制度,用制度培养雷锋,不让雷锋吃亏,在积极的企业文化上发挥榜样的影响力。

同时,这种文化中应该有对员工的信任和尊重,这一点对80后尤为重要。信任是激发80后工作热情的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惠普之道中曾有这样的一段话:惠普的所有政策和措施都是来自于一种信念,那就是我们相信每一个员工都有把工作做好的愿望,只要公司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合适的舞台和环境,员工必定全力以赴。

另外,文化的建立不是说说而已的。一个企业是什么样的文化,不是看企业文化手册,不是看CIS系统,而是看在这个企业里大家相信什么?简而言之,什么样的人在企业里被重用,在企业里能成功,这些人所代表的就是企业的文化。

[80后员工管理]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公司

国内企业一直以来都提倡员工的忠诚和奉献。而以欧美为代表的国外企业大多强调忠诚而弱化奉献。因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就利益的平等交换,而奉献是不平等交换,所以,不被国际企业所提倡。但显然在忠诚上,国内外企业是基本一致的,对于员工跳槽大多不太舒服,更谈不上宽容地接受跳槽员工的回归,被背弃后的不接受感应该是主要原因之一。

很不幸的是,80后是一群既不谈忠诚又不讲奉献的年青人。对于他们,忠诚的定义是在公司干一天,就要替公司说话、替公司做事、维护公司的利益,致于什么从一而忠是不可能接受的。奉献更无从谈起了,为什么一提到奉献就要求员工而不是要求企业呢?

所以,面对这样一群充分接受市场经理价值观、自我意识强的年青人,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公司的理念更实际也更有意义,即在实现自己人生成长的目标下,为公司带来价值工作越投入,自己学到的越多、能力成长越快;负责好自己的每一项职责,就是在打造自己的责任心,为自己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拓展企业的业务,也是在建立自己的人脉和资源等等。

具体的做法,高建华先生在《笑着离开惠普》中的建议很适合,就是在工作中为年青人提供四种机会:做事的机会、学习的机会、赚钱的机会和晋升的机会做事的机会,让他们从事感兴趣的工作,并且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同时被允许有犯错误的机会;学习的机会,就是让他们感觉能学到东西,包括工作中的学习和额外的培训机会;赚钱的机会,至少应该有合理的底薪保证生活同时业绩做得好有成比例的回报;晋升的机会,要求企业有耐心预留出一些职位供年青人成长,而不是直接从外面空降有相关经验者。对于刚入职的80后来说,前两种机会最重要,是他们决定去留的关键因素。

[80后员工管理]沟通第一,讲究方式

在80后的管理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沟通不足或方式不对。

首先,沟通是关注的表现。沟通不足,就说明我们对80后的关注不够。所以,定期地与80后的员工进行沟通是非常必要的。而这个沟通的过程,管理者应该是一个激发器的作用,让员工打开心扉,说出他的感受和想法。那么,一个管理者是否能得到员工的信任,显然是致关重要的,这一点对于所有的员工都是适用的,这里就是赘述了。

其次,沟通的地点和场合应该有所选择,可以增强沟通的效果。除了在办公室、会议室这样的工作场所外,可以创造一些非工作场所的沟通机会。记得一位非常有名且非常成功的CEO,每天的午餐都是他的工作餐,因为,每天他都会选择一位部属与之进餐,互相增进信任和了解。我非常认可这种作法,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员工在这样一个相对轻松的场所更容易说出自己的想法。针对80后的特点,进餐的地点可以是传统的餐厅,也可以是麦当劳、咖啡厅这样的地方。或者,有时候可以创造一些与关键下属单独共处的机会,比如一起出差、一起参加某个培训课程等,增加相互了解,充分沟通。

最后,在具体沟通的方式上,基本上应该采取私下批评、公开表扬的方式,因为,80后的自尊心很强,同时,特别喜欢被大家所认可。

在这方面,笔者所在公司一名非常优秀的部门经理就因方式不当而适得其反。由于和某位优秀的80后员工有非常好的沟通,包括共同出差并为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甚至将这位员工当成弟弟一样喜欢。所以,在一次年会上,针对80后员工的不足,当着大家的面将这位员工在这方面的情况合盘托出,出发点很简单,爱之切恨之深,希望响鼓上加点重锤,同时,以一位优秀者作例,让其他员工为鉴。结果,这个员工感觉自尊很受伤害,和这位部门经理间的信任几近破裂。

[80后员工管理]所以,在安排80后的工作时,可以参考以下三个步骤:

1.兴趣优先

兴趣优先,就是让员工主动承担他感兴趣的工作。在大的工作方向上,了解员工的意愿,愿意从事那方面的工作,比如非技术类员工,是愿意从事市场方面的、还是销售方面的、或者是内勤方面的工作;技术类员工,是希望重点在开发上,还是在技术支持方面。在具体的工作安排上,将相关任务列出来,让员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现在最喜欢完成的任务。

2.说明意义

首先,要说明这项工作对于公司来说意义和重要性如何,让员工了解工作的重要性。要让员工明白,这件工作做了,公司能得以什么,不做,公司会损失什么。应该说,每一位员工都希望承担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工作,越重要的工作,越有成就感。

其次,说明从这个工作中员工可以学到什么,让员工了解工作中所隐含的学习机会,做了能得到什么,不做会损失什么。最后,如果有可能,可以说明一下这个工作的经济回报。比如,对从事销售类工作的员工,可以告诉他完成某个业绩指标后,他能得到的佣金收入。

3.提供支持

工作安排后,让员工预期他能够完成的程度,以及在不同的完成程度下,他所需要的支持。然后,管理者应该承诺能给他们什么样的支持,并进一步确认员工能完成的结果。比如,是不是说如果我让Anly为你处理那些繁琐的日常事务,你可以将业绩提高50%?

[80后员工管理]要规矩,也要执行

企这个字,上面一个人,下面一个止,止在古文里就是制度的意思,令行禁止。如果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就是要在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上建立起严格的管理制度,不然,一切就止了,不能前进。

从企业的角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对员工负责的角度,企业提供给80后的往往是他们第一份工作,在这份工作中学习到的东西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在未来职业生涯的表现;从员工自己的角度,80后的员工其实也要求身处在一个有规矩、有条不紊的工作环境中,特别对于优秀的80后员工。

所以,对于80后的约束是必要的,而不能因为他们的自由散慢的特点而为他们安排一种特殊的时间,比如弹性工作制、考勤豁免制。其中,考勤制度是80后员工每天都会面临的制度约定,对于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位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在笔者管理的公司,在攻山头的阶段没有过于强调考勤,员工头天晚上加班到很晚(无论是在公司、在出差地还是在家里),每二天晚点来是很正常的事。但随着企业的规模的扩大,已经无法清楚地知道那个迟到的员工是因为头天晚上工作得比较晚。但在刚开始强调考勤的过程中,没有好的效果。于是,用了一个在当时看来非常不人性的办法罚钱,一分钟多少钱,但同时,为了弥补80后员工的反感,决定每个月每人有15分钟的免罚迟到时间,并将一个月全部罚下来的钱作为奖励分给当月全勤的员工。结果,效果非常不错,特别在次月全勤者拿到大家这个月罚下来的几百上千的奖励的时候。后来,我们将15分钟免罚时间这种潜意识里纵容80后的豁免机制也废除了,发现员工的考勤情况反而进一步改进了。

如何管理80后员工

如何管理80后员工 如何管理80后员工? 大家想知道80后的员工怎么管理吗?想知道如何管理80后员工的朋友就一起来阅读下文了解一下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在中 ___传统观念里,管理者就是管理部下的,而管理就是监督、发号施令,这是非常错误和片面的理解。我的一位刚离开跨国公司中国区高管岗位进了民营企业的好朋友谈到,去民营企业最大的感受是大家对管理的理解完全不同。跨国公司的管理者一天到晚想的都是如何激励、辅导部下,让部下尽快成长、成才,成为有主人翁精神的好员工;民营企业的很多老板想的往往是如何降低成本、抓住市场机会、多赚钱,员工利益并不是他们考虑的重点。 当年我在跨国公司工作时,上司清楚地告诉我,管理者的角色不是报时,不是自己忙着干活,更不是展示自己干活的本领,而是要造钟,要把精力放在育人上来,教会员工如何做事、决策。当然,不同层次管理者的时间分配是不同的,层次越高的管理者用在育人方面的时间应当越多。但是,在很多中国企业里,老板和高层管理者骨子里还有封建意识,认为“自己是官,员工是民”,认为听话是员工的责任和义务,并把执行力曲解为听话。“官本位”已经深入到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不管在哪里都要分清楚民和官。

在中国,真正理解管理定义的人实在太少了。那么,管理的真谛究竟是什么呢?说穿了就是把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集体利益挂钩,让每一位员工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而努力奋斗、工作。只要员工为自己的利益努力拼搏,自然就为企业创造了价值,一个好的管理体系设计就基于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至今我还记得20多年前第一次正式参加管理培训时学到的“管理的定义”:通过他人把事情做好。所以,管理者要像父母关心子女那样百般呵护员工,要想方设法教会员工做事,允许他们犯错误,给他们成长的空间和时间。 很多管理者认为,现在的80后脾气太大,说轻了不管用,说重了就撂挑子不干了。我认为,管理者应在“如何赢得80后的心”这个问题上下工夫,放弃压力式管理,学会动力式管理。80后的自我意识不是什么坏事,要善加利用。自我意识是觉醒的象征,一个人只有自我了,才会欣赏自己,才会发奋努力,才会努力争取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我坚信,80后终将成为颠覆中国市场格局、改变中国经济成长模式、加速中国民主进程的一代。 为了管理员工,很多企业还在用打卡的方式记考勤。这是50年前西方企业用过的“笨办法”,现在提倡“人性化管理”的企业已经不再用这种不信任的手段去监督员工。尤其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型员工,他们需要被尊重并拥有一定的自主权。谁家里没有点事

80后员工管理的策略与技巧8.doc

80后员工管理的策略与技巧8 80后员工管理的策略与技巧.txt31岩石下的小草教我们坚强,峭壁上的野百合教我们执著,山顶上的松树教我们拼搏风雨,严寒中的腊梅教我们笑迎冰雪。80后员工管理的策略与技巧 “80后”员工,将是中国人才库的核心力量,当代职场的主力军;将是未来最有创造力,最有生产力的人才。管理好“80后”员工,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公司最为核心的工作之一。 人才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我们看到,近年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一方面,全球竞争正迫使中国本地公司运营更加需要有效率,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掌握多种语言、具备多种文化工作能力的人才;另一方面,由于外籍员工成本高昂,且缺乏对中国当地的文化和语言的了解,成熟的跨国公司也在寻找更多的中国本地人才。尽管面临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才整体需求下降,但对于高潜力、高绩效人才的争夺热度并未明显下降,有些公司正在逆势逢低吸纳人才在人才供应上,数年来快速的经济成长已经使具有国际视野、管理能力的中高阶人才相对缺乏,供需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人才争夺竞赛正在中国激烈上演。 “80后”人才,将是中国人才库的核心力量,当代职

场的主力军;将是未来最有创造力,最有生产力的人才。但同时,他们也给企业的人才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且看当今企业里,与员工流动相关的成本在不断增加,“80后”人群将其职业生涯视作由一系列2到3年的小篇章组成,随时准备跳槽,因此,一旦他们的期望得不到满足,企业就会面临人员流失率高的风险。很多企业都在做员工流失率调查,但其实关键人才流失率的统计才更加重要。只有保住关键人才,公司的持续正常运作才不致受到影响。“中国的很多公司低估了真正的员工替换成本,特别是更高级别的岗位”。公司报告显示,各层级员工的平均替换成本为其年薪的25%至50%;而考虑到产生员工流动成本的各方面因素,如招聘服务费、面试时间成本以及由于人才空缺造成的业务流失,对于高级职员的离职,公司将面临相当于其年薪200%的损失。为了更好地保留“80后”人才,我们很有必要了解“80后”人才的特质,并进一步探讨如何管理好这一支职场生力军。 “80后”人才特质 与保留关键驱动因素 每一代都有自己的标签,在中国,“80后”也被称为“自我一代”(美国称Gen Y),他们通常是:

80后和90后员工管理小知识

80后、90后员工管理知多少? 作为新一代的社会群体,80后、90后近年来成为员工管理界的热门话题。一直以来,他们在人们眼中总体呈现一种负面的印象,社会对他们存在一些偏见甚至歧视,人们普遍认为80后、90后不如60、70后敬业,他们自我、浮躁、叛逆、不能吃苦、合作性差、缺乏责任心等,被称为“垮掉的一代”、“最没责任心的一代”、“最自私的一代”、“最叛逆的一代”。 但是不管你是否愿意,随着大量的90后开始步入职场,如今的80后、90后已不可逆转地成为职场的主力军,企业的未来属于这些80后、90后,他们终究要挑起社会的大梁。有调查表明,目前3成以上的80后已担任企业主管以上的员工管理岗位,在企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80后、90后由于其价值观和个性与60、70后有显著不同,这使得80后、90后员工管理成为企业员工管理新的挑战。因此,怎样更加有效地员工管理80后、90后员工,已是摆在企业员工管理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 一、80、90后特征的成因: 1、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过于安逸的生活,使他们缺少奋斗的经历,养成了坐享其成的习惯,缺乏压力承受能力,同时也使他们有着不同于父辈的新鲜气质和反传统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价值观。 2、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多数80后、90后成为独生子女。由于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将爱全部倾注于他们。即使不是独生子女,与60、70后相比,他们的父母也是对其百般依顺。父母的溺爱,时间一久,就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追求自由的个性。 3、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使80后、90后接触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所以他们的价值观和个性会更加复杂和多元化,同时,也对应形成了更快、更宽泛的、没经过沉淀的认知;大量信息的灌输与无差别、无选择的接受,缺少了对人生、理想等问题的更深入、更安静的思考。 4、1999年国家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后,80后、90后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增,因此整体学历也有了明显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他们的整体知识储备和见识都较前辈们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在公平、民主、人权等方面的要求明显增强。

80后员工的成长环境、心理特点及管理方法措施8.doc

80后员工的成长环境、心理特点及管理方法 措施8 80后员工的成长环境、心理特点及管理方法措施 [摘要]员工(员工论文)是企业生产要素中决定性的因素,员工的心理状态决定企业工作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决定着企业的生产效率,如何做好员工心理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面临的新课题。众所周知,“80后”员工的心理特点与“60后”“70后”不一样,只有结合员工的具体状况分析他们的心理特点对工作的影响,并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才能做好“80后”员工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80后”;员工心理特点;员工管理 “80后”这个概念的所指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的一种笼统的称呼。本文对“80后”员工的定义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字初期(1980以后)拥有中专或高中以上教育程度的企业中的年轻知识型员工。“80后”成长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具有与前辈们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从业观及事业观,呈现具个性张扬、追求自由、敏感、自我成就意识强等个性心理特征,企业组织中随着“80后”员工越来越多,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管理是~个新的挑战,为此必须重视这一现象,加强对员工心理特点的研究,找出适合他们心理特点的管理策略。 “80后”这一代人的优点和缺点都比较突出,例如:

他们崇尚个性自由,思想开放、敢于创新但不免有些浮躁;他们喜欢公平,敢于竞争却又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他们不相信权威敢于挑战但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等,这些思想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家庭背景乃至一个国家的教育背景的影响的。因此,分析他们的成长环境,利于从总体上把握这一代人的心理特点。 一、“80后”员工的成长环境分析 (一)社会环境分析 “80后”出生的员工可以说是生长在社会变化最快的改革开放初期,面对的是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他们对新事物的认知能力、适应性比非改革年代出生的人高得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划生育政策产生了“独生子女”一代。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社会出现了“独生子女”一代。许多大中城市的“80后”嘟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庭的希望,更是家庭关注的焦点,从小受到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疼爱,不象六七十年代那样小小年纪就学会洗衣做饭照顾弟弟妹妹,他们不用做家务,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抱大的一代…小皇帝”、“掌上明珠”等成为这一代的代名词。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也使这一代人在物质享受方面得到比以往任何一代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 2.信息时代造就了“价值观多元化”的一代。随着

80后员工特点及管理举措

课号:BK2G04A00 课程名称:组织行为学阅卷教师:朱爱武 班级:11工商2班学号:114171562 姓名:张祥成绩: “80后”员工的特点及管理举措 【摘要】中国“80后”的员工成长环境比起任何一个时期都要特殊。他们迎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出生,迈过了经济、文化、通讯、教育等各种体制的重大改革,价值观与老一代有着巨大的差异。甚至连权威也遭到了他们的质疑与挑战,频频跳槽离职也引起了企业极大的反感;当然“80后”有着前辈们所没有的创新意识及个人能力。结合80后的特点,对其进行引导,这对今后企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关键词:“80后”、员工特点、引导 不知何时兴起了“70后“、“80后”、“90后”一说,而这些所谓“后”,均反映了某个时期人群的集体特征,而“80后”作为当今新生代的主力军,自然也备受关注。他们身处的时代特殊,改革开放使得他们所处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跟“70”后有着极大的出入,不少人拿他们跟美国“垮掉的一代”进行对比研究。的确:他们有极大的相似性,崇尚自由,反对权威,热爱刺激。但是垮掉的一代崇尚的是绝对的自由,反对一切世俗陈规与垄断资本的统治,厌恶工作及学业,拒绝承担义务。 [1]由于他们受到了二战后的洗礼,表现的十分消极。而“80后”虽然也面临的时代巨变,可他们的自由是相对的,挑战了传统,却基本不破坏传统规矩的底线;他们面临着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冲击,创新意识强,拥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这点能够顺应现阶段企业产品生命周期加速的潮流。个人认为,相比于垮掉的一代,“个人80后”的表现更为积极。 “80后”员工的职业特征总的来讲有以下的特点[2]: 1.学习意识强烈、创新意识好、个人自我实现价值高 2.忠诚度低、离职率较高 3.职业定位模糊、责任心弱、抗压性差、敬业精神欠佳 4.工作节奏快速,喜欢走捷径

如何管理好80后员工

如何管理好80后员工 很多人觉得80后不负责任、动不动就跳槽,尤其是老板们对此非常头痛。不少老板在我面前诉苦,说现在的年轻人太难管理。我与一些老板沟通之后发现,其实问题的根源不在80后员工身上,而来自于老板:因为老板们喜欢用自己的价值观念去衡量80后,所以总是看他们不顺眼。 什么是管理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管理者就是管理部下的,而管理就是监督、发号施令,这是非常错误和片面的理解。我的一位刚离开跨国公司中国区高管岗位进了民营企业的好朋友谈到,去民营企业最大的感受是大家对管理的理解完全不同。跨国公司的管理者一天到晚想的都是如何激励、辅导部下,让部下尽快成长、成才,成为有主人翁精神的好员工;民营企业的很多老板想的往往是如何降低成本、抓住市场机会、多赚钱,员工利益并不是他们考虑的重点。当年我在跨国公司工作时,上司清楚地告诉我,管理者的角色不是报时,不是自己忙着干活,更不是展示自己干活的本领,而是要造钟,要把精力放在育人上来,教会员工如何做事、决策。当然,不同层次管理者的时间分配是不同的,层次越高的管理者用在育人方面的时间应当越多。但是,在很多中国企业里,老板和高层管理者骨子里还有封建意识,认为“自己是官,员工是民”,认为听话是员工的责任和义务,并把执行力曲解为听话。“官本位”已经深入到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不管在哪里都要分清楚民和官。 在中国,真正理解管理定义的人实在太少了。那么,管理的真谛究竟是什么呢?说穿了就是把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集体利益挂钩,让每一位员工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而努力奋斗、工作。只要员工为自己的利益努力拼搏,自然就为企业创造了价值,一个好的管理体系设计就基于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至今我还记得20多年前第一次正式参加管理培训时学到的“管理的定义”:通过他人把事情做好。所以,管理者要像父母关心子女那样百般呵护员工,要想方设法教会员工做事,允许他们犯错误,给他们成长的空间和时间。 学会动力式管理 很多管理者认为,现在的80后脾气太大,说轻了不管用,说重了就撂挑子不干了。我认为,管理者应在“如何赢得80后的心”这个问题上下工夫,放弃压力式管理,学会动力式管理。80后的自我意识不是什么坏事,要善加利用。自我意识是觉醒的象征,一个人只有自我了,才会欣赏自己,才会发奋努力,才会努力争取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我坚信,80后终将成为颠覆中国市场格局、改变中国经济成长模式、加速中国民主进程的一代。 为了管理员工,很多企业还在用打卡的方式记考勤。这是50年前西方企业用过的“笨办法”,现在提倡“人性化管理”的企业已经不再用这种不信任的手段去监督员工。尤其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型员工,他们需要被尊重并拥有一定的自主权。谁家里没有点事情,谁路上不会遇到堵车,要站在员工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当然,如果一个人经常迟到、早退就另当别论了,这样的人不值得尊重。但是,任何制度都不应当惩罚好人,不能因为极少数人的过错而让绝大多数人去承担后果。 所以,很多事情不要“一刀切”,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同时,打卡本身就是一个自欺欺人的方法:有些人按时去打卡,之后连办公室门都不进马上就走人,而系统里显示这个人从不迟到、早退。在中国很多事情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是因为制订政策的人高高在上,不替执行政策的人考虑,只图自己方便。 我工作过的惠普公司创立至今已70多年,公司从来不记考勤,而是把员工当做值得信任的好人,用各种方法去启发员工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和责任心。惠普实行弹性工作制,让大家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居住地远近选择适合自己的上下班时间。当员工感到被尊重时,如果表现不好会觉得惭愧。可以说,一个好的环境可以把坏人变成好人,一个坏的环境会把好人变

80后浅谈80后员工管理

80后浅谈80后员工管理 在网络走访的过程和许多基层管理者交流,发现许多基层管理者开始患上80后管理恐惧症。笔者通过自己的成长体会以及业内同行的经验,对管理80后员工遇到的问题加以浅析,以期为各级管理者提供帮助。 一,80后员工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问题一,80后员工急功近利 如果他们就是不能达到他们的要求,很多时候他们会比较容易放弃,而且他们要求的理想定得高,却给自己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去达到这样的一个理想,当他们遇到挫折的时候会感到特别失望。” 问题二,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 从象牙塔迈入职场的大学生们,经历了找工作的忙碌和苦涩,大部分怀着憧憬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刚刚走出校园,他们对于职场有希望,但是更多的是迷茫。 问题三,行动不听指挥 我们大部份的经理、主管都是70后,都比较喜欢“听话的、接受命令”的下属,他们认为,我是主管,你是下属,所有的事情必须听从我的指挥与安排,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不是你所过问的事情。而

80后大胆、创新、独立的个性特征,是不喜欢这种工作风格的,他们更想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更喜欢“能不能让我试试?”的参与式管理风格。 问题四,不听你讲道理 80后最怕领导、家长讲大道理,家长们讲道理时通常会搬出古代、名人的故事,而这一切都不是发生在80后一代身边的故事,受生活环境,知识结构的影响,他们无法接受这些思想与观点。 问题五,对企业的忠诚度不高 “以厂为家、以司为家”在80后员工看来有点不可理解,家是给人安全、给人关爱、给人亲情、给人避风的地方,企业呢,是给人压力、给人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地方。在市场经济时代,企业与雇员之间就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等价交换的关系,当一方认为另一方是不等价交换时,一定会出现“婚变”。 问题六,80后的员工普遍的忍耐力都比较差 总觉得公司应该对自己的每一点成绩都明察秋毫,要求绝对的公平,工资最好多拿一点,活最好少干一点。取得的成绩不能得到及时的肯定,就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如果他感到他的付出和获得回报不公平,就会产生对企业的不满。 问题七,缺少感恩意识

80后员工管理的策略与技巧

80后员工管理的策略与技巧 “80后”员工,将是中国人才库的核心力量,当代职场的主力军;将是未来最有创造力,最有生产力的人才。管理好“80后”员工,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公司最为核心的工作之一。 人才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我们看到,近年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一方面,全球竞争正迫使中国本地公司运营更加需要有效率,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掌握多种语言、具备多种文化工作能力的人才;另一方面,由于外籍员工成本高昂,且缺乏对中国当地的文化和语言的了解,成熟的跨国公司也在寻找更多的中国本地人才。尽管面临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才整体需求下降,但对于高潜力、高绩效人才的争夺热度并未明显下降,有些公司正在逆势逢低吸纳人才在人才供应上,数年来快速的经济成长已经使具有国际视野、管理能力的中高阶人才相对缺乏,供需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人才争夺竞赛正在中国激烈上演。 “80后”人才,将是中国人才库的核心力量,当代职场的主力军;将是未来最有创造力,最有生产力的人才。但同时,他们也给企业的人才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且看当今企业里,与员工流动相关的成本在不断增加,“80后”人群将其职业生涯视作由一系列2到3年的小篇章组成,随时准备跳槽,因此,一旦他们的期望得不到满足,企业就会面临人员流失率高的风险。很多企业都在做员工流失率调查,但其实关键人才流失率的统计才更加重要。只有保住关键人才,公司的持续正常运作才不致受到影响。“中国的很多公司低估了真正的员工替换成本,特别是更高级别的岗位”。公司报告显示,各层级员工的平均替换成本为其年薪的25%至50%;而考虑到产生员工流动成本的各方面因素,如招聘服务费、面试时间成本以及由于人才空缺造成的业务流失,对于高级职员的离职,公司将面临相当于其年薪200%的损失。为了更好地保留“80后”人才,我们很有必要了解“80后”人才的特质,并进一步探讨如何管理好这一支职场生力军。 “80后”人才特质与保留关键驱动因素 每一代都有自己的标签,在中国,“80后”也被称为“自我一代”(美国称Ge n Y),他们通常是: 家庭中唯一子女(中国独生子女政策) 主张消费,具有品牌意识 熟练运用科技产品,如移动电话和个人电脑 与前辈相较更频繁变换工作,因为:对公司忠诚度有限;更崇尚自我价值和自我意识;主张在挑战性环境下工作

解决80后员工管理问题2011

解决80后员工管理问题 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去规范、约束和改造他们,难! 很多企业CEO常抱怨:“真搞不懂80后的员工怎么回事,我们对他们已经够忍让的了!对他们好也不是,不好也不是!他们要求一箩筐,但做起事来却懒懒散散。到底要我们怎么做,他们才满意?”而80后员工则抱怨:“为什么领导就是不理解我,不信任我,我的能力比谁差啊?天天叫我干这干那,干完还不满意,这不简直把我当活驴使吗?” “要管理好80后员工,想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去规范、约束和改造他们,我觉得的确很难。”海信集团副总裁王志浩在接受采访时说,“因此,我们一要尊重他们,下班后他们干什么,没必要干涉;二要建立企业经理人制度和职业道德规范,而绝对不要用拔高的理念去约束他们。” CEO亟待三个转变 万科有高层曾感叹:“遇到80后,我十几年的管理经验要清零了!”有些企业管理者开始患上80后管理恐惧症。因此,为适应80后员工的个性化发展需要,企业CEO及管理层必须顺势转变管理理念和认知方向,否则就会成为管理障碍。 一、领导魅力当先

80后员工反感喜欢训斥、推卸责任、玩弄权谋的管理者,他们需要尊重、关怀和真诚。海尔集团CEO张瑞敏说:“对80后员工要更多地采取激励、领导的管理方式,而不是传统的硬性的管理方式,管理者也要努力成为一个具有号召力的领导者。”因此,管理者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和领导形象,强化领导方式的人性化与科学化,努力把自己打造成魅力型的管理者。 二、淡化等级观念 80后员工有很强的自尊心,而且一碰就可能导致彼此关系僵化甚至离职。因此,管理者应树立起平等心态,改变高高在上的命令式领导方式,可采用商量方式去解决问题和布置任务。如联想集团推行“称谓无总”,规定名字为三个字则叫后两个字,名字为两个字则直呼其名,否则就罚款50~100元。联想推行这种亲情文化,就是要打破上下级的等级味道,营造出彼此尊重、平等、宽松、包容、民主的企业文化氛围。这取决于企业老板在观念和行为上能不能真正作出改变。 三、抛开成见 管理者对80后员工已有很多成见,如不能吃苦、眼高手低、合作性差等。而80后员工则埋怨:“为什么没幸遇到能懂我的上司?”因此,卡内基训练(中国)总经理赵卜成接受采访时说:“面对80后员工,我们不要首先就把他们标签化。其实,80后员工希望得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