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干细胞生物技术专利信息情报初步分析

干细胞生物技术专利信息情报初步分析

干细胞生物技术专利信息情报初步分析
干细胞生物技术专利信息情报初步分析

QianRen Biology 千人·生物, 2015, 2(4), 53-59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5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2617014325.html,/journal/qrb https://www.doczj.com/doc/2617014325.html,/10.12677/qrb.2015.24007

文章引用: 姜铁竹, 刘书朋, 李苗, 张永娟, 陈成材, 孙瑞阳, 陈恒. 干细胞生物技术专利信息情报初步分析[J]. 千

Preliminary Information Analysis of the Stem Cell Biotechnology Patents

Tiezhu Jiang 1, Shupeng Liu 1, Miao Li 1, Yongjuan Zhang 2, Chengcai Chen 2, Ruiyang Sun 3*, Heng Chen 2*

1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Information Center of Shanghai Life School,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ghai 3Beijing East Linden Company Limited, Beijing

Received: Dec. 9th , 2015; accepted: Dec. 25th , 2015; published: Dec. 30th ,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2617014325.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effective search, coll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tem cell biotechnology patents. Furthermore, deep analysis and statistics of the stem cell biotechnology patents were perform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em cell biotechnology patents in China were about 830 items and the international stem cell biotechnology patents were about 4260 items. American, Japan and South Korea, as several countries with the most number of pa-tents applications, have gone ahead of China in stem cell biotechnology research field. Therefore, China must continue to reinforce the stem cell biotechnology researches and the related patents applications, and also urgently to promote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the stem cell biotech-nology field simultaneously. Keywords

Stem Cell, Biotechnological Patent, Information Statistics, Information Analysis

干细胞生物技术专利信息情报初步分析

姜铁竹1,刘书朋1,李 苗1,张永娟2,陈成材2,孙瑞阳3*,陈 恒2*

1

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上海 *通讯作者。

姜铁竹等

2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上海

3北京东方灵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Email: *sry@https://www.doczj.com/doc/2617014325.html,, *chenheng@https://www.doczj.com/doc/2617014325.html,

收稿日期:2015年12月9日;录用日期:2015年12月25日;发布日期:2015年12月30日

摘要

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干细胞生物技术相关专利进行了有效的检索、收集与分类整理,并进一步对国内外干细胞生物技术相关专利信息进行了统计和深入的情报分析。统计显示,中国在干细胞生物技术专利领域的国际专利申请为830件,而国际专利4260件,国际专利中主要为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专利申请,说明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在干细胞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已走在了我国前头,因此,我国必须继续加强干细胞生物技术的研究和相关专利的申请,同时也急需促进干细胞生物技术产业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

干细胞,生物技术专利,信息统计,情报分析

1. 引言

干细胞能够发育成机体其他组织器官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多向分化的能力,可以最终形成组织、器官,干细胞应用于器官修复、组织再生、新药筛选、癌症发生机制等研究,干细胞也应用于疾病的治疗,涵盖临床上许多疑难病症[1]-[6]。干细胞研究和相关干细胞产业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市场前景,近年来,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和中国在干细胞领域投入重金支持基础和临床研究,大力推动干细胞产业化发展。在美国pubmed数据库中查询以干细胞(stem cell)在题目中的文献有38,235篇,其中相关综述文献为6371篇,临床测试(Clinical Trial)文献2696篇,可见干细胞的研究得到很大重视。

中国在干细胞研究和产业化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专利申请情况总体呈上升趋势,并在干细胞研究方面具有一定优势[7],但是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本和韩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中国需不断加强干细胞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建设、创新研究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干细胞生物技术研究和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干细胞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现状,为我国干细胞生物技术研究和产业的发展提供信息情报支撑服务。

2. 干细胞生物技术专利数据来源

中文专利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本文处理的专利为同族专利的一个专利申请号),通过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2617014325.html,/gjcx.jsp)的高级查询,查询里面的专利公开号(专利申请号中的申请种类号用1位数字表示,所使用数字的含义规定如下:1表示发明专利申请;2表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3表示外观专利申请;8表示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PCT发明专利申请;9表示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PCT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本文中尚未授权专利中有390个属于1类发明专利申请,228个属于8类发明专利申请)即可得到干细胞生物技术专利信息的相关内容。

英文专利来源于德温特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2617014325.html,/advancedSearch?locale=en_EP)中的高级查询及分析。检索国际专利中,主要检索2014年6月20日以前的专利申请。我们是以专利家族为单位进行统计的。以公开号:US2015098620 (A1)专利为例,在Publication number栏输入US2015098620,即

姜铁竹等

在德温特数据库内所有专利数据内进行搜索。打开界面后,Bibliographic data项中有申请号(Application number)等,在INPADOC patent family项是同族专利的相关信息。

通过查询共得到干细胞生物技术相关专利共计5090件,中国专利830件,国际专利4260件,另外本文中除特别说明,专利均指发明专利。我们依据专利的地域国家分布,以及领域分布等方面进行信息统计分析。

3. 干细胞生物技术专利情报分析

在我们检索到的干细胞生物技术中国专利和国际专利中,通过检索、排序,进而对专利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3.1. 干细胞生物技术中国专利和国际专利申请的年份及专利数统计分析

在干细胞生物技术中国专利申请和国际专利申请年份专利数分布(如图1所示)中可以看出,国际专利申请初始随着年份的递增专利申请数逐年递增,然后再逐步下降。国际专利申请年份专利数是在1998年开始增加明显,在2008和2009年申请数量达到高峰后逐年下降。中国专利的申请年份专利数在2001年申请开始增加明显,目前中国专利的申请年份专利数一直处于每年的上升状态。但是如果未来的中国专利的申请年份专利数分布趋势和目前的国际专利的年份专利数申请趋势类似,那么后续几年将有可能出现专利申请的数量下降现象。国际专利申请年份专利数的变化趋势,究其原因可能是在干细胞在初期,由于所有领域均是空白,所以专利申请得以持续增加,不同领域得到应用研究和专利申请。但是在2009年欧洲政府开始对胚胎干细胞研究发出禁令,并且干细胞研究的资金资助增长幅度出现降低。目前干细胞研究在持续发展中,相信相关专利申请还会持续增加中[8] [9]。在专利法律状态方面,干细胞生物技术中国专利授权和审查数量也逐年增加(见表1)。

3.2. 中国专利中干细胞生物技术专利申请省份和国别分布

经统计的中国干细胞生物技术专利中申请的省份和国别分布(如图2所示)中可以看出,国内各省市的分布不均匀,其中北京、上海广州等省份和城市申请量居多,另外经分析相对浙江省的多数专利是由杭州市申请,说明在科技比较发达的城市专利申请数比较多,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大学和研发机构相对集中,吸引优秀人才聚集和创业,在干细胞产业和研究方面具有优势。

Table 1.The law state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patent of the stem cell biotechnology

表1.干细胞生物技术中国专利法律状态分布

时间(年) 授权专利数实质审查生效专利数

2005 3

2006 4

2007 6 3

2008 12 8

2009 27 24

2010 9 22

2011 25 45

2012 55 164

2013 69 235

姜铁竹等

Figure 1. The patent number in year distribution for applications of Chi-

nese and the international patents of the stem cell biotechnology

图1.干细胞生物技术中国专利和国际专利申请专利数年份分布图

Figure 2.The patent distribution of the stem cell biotechnology in Chinese

patent application for some countries and Chinese provinces

图2.申请中国专利的部分国家与省市的干细胞生物技术专利数分布

在中国干细胞生物技术专利库中,国外申请较多的国家为美国、日本和韩国(如图2所示),说明这几个国家较多地在中国申请,以对他们国家的干细胞生物技术专利进行较好的产权保护,在干细胞生物技术国际专利申请中,这几个国家也是专利申请数量较多的国家。

3.3. 国际干细胞生物技术专利中申请专利的国家和单位的专利数分布

国际干细胞生物技术专利优先权国家的专利数量分布,申请数量较多的为美国、日本及韩国,美国和日本均为世界经济科技强国,在干细胞生物技术专利申请方面也得到了体现。相对于中国,优先权为中国的专利数量也排在世界的前列,中国作为世界第二经济体,在干细胞研究和产业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来发展,以赶超日本和韩国。美国作为世界人才集中地和创新发源地,专利数量一直较多。相对韩国和日本,一直非常重视干细胞研究,而且国家科技发达,所以其专利申请也相对较多(如图3所示)。

姜铁竹等

Figure 3. Distribu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patent number of the stem cell

biotechnology in different countries

图3.干细胞生物技术国际专利中各国专利数的分布

3.4. 干细胞生物技术专利申请单位的分布

中国干细胞生物技术专利的申请人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及部分公司(如图4所示)。专利申请相对较多公司有:北京清美联创干细胞科技有限公司,其次是杰龙公司;医院有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校及研究所有:第二军医大学和浙江大学等。

在国际干细胞生物技术专利中,申请较多的单位有Gen Hospotal Corp、Univ California (Regc)、Japan Sci&Technology Corp、Univ Johns Hopkins School Medicine、Univ Kyoto、和Univ Seoul Nat Hos-pital等单位(如图5所示),这些单位多为美国、日本、韩国的公司和研究机构。单就总体数量来言,美国位居首位,其次是日本,而这两个国家都是发达国家,资源投入也相对较大。排在前两位的是GEN HOSPITAL CROP和Univ California,表明西方国家对于医院的投资和学校科研较为重视。

3.5. 干细胞生物技术干细胞培养和肿瘤治疗相关专利申请比例分布

干细胞生物技术专利领域的分布也相对体现了干细胞的产业发展方向和研究领域的热度,从图6和图7中可以看出,细胞培养相关的干细胞生物技术专利较多,例如神经干细胞的相关专利国际和国内专利申请都有一定的数量。而干细胞生物技术中国专利和国际专利在领域方面既有交叉也有不同,中国在器官移植及干细胞治疗等领域申请的专利较多,而国际专利则在肿瘤和组织培养等领域申请的专利较多。

4. 总结与讨论

我国干细胞生物技术专利的发展在数量上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为未来干细胞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可以在干细胞培养和肿瘤治疗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应用,不断加强这些领域的干细胞生物技术专利的申请数量与质量。

在再生医学、疾病模型、药物筛选等领域,全能干细胞具有无法低估的巨大作用。基于干细胞生物技术未来的巨大产业与经济效益前景,国家应该把干细胞生物技术产业和研究做强做大,投入更多资金来加强研究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并鼓励更多的专业研究人员加入到干细胞生物技术的研究中来。目前有

姜铁竹等

Figure 4.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patent applicants with large number of

patents

图4.专利数量较多的中国专利中申请人分布

Figure 5.Distribution of the applicants and patent number of the interna-

tional patent for the stem cell biotechnology

图5.国际干细胞生物技术专利的申请人及专利数分布

Figure 6. Distribution of the patent application fields for Chinese stem cell

biotechnology

图6. 中国干细胞生物技术专利申请的领域分布

姜铁竹等

Figure 7.The field distribu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patents of the stem cell

biotechnology

图7.干细胞生物技术国际专利领域分布

部分欧美等发达国家立法禁止利用胚胎干细胞相关的生物技术来申请干细胞相关专利[9],虽然伦理问题依然存在,但干细胞技术的不断改进,最终会被用于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Morales, E.E. and Wingert, R.A. (2014) Renal Stem Cell Reprogramming: Prospects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 World

Journal of Stem Cells, 6, 458-466. https://www.doczj.com/doc/2617014325.html,/10.4252/wjsc.v6.i4.458

[2]Ishii, T. and Eto, K. (2014) Fet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World Journal of Stem Cells, 6,

404-420. https://www.doczj.com/doc/2617014325.html,/10.4252/wjsc.v6.i4.404

[3]Noiseux, N., Marquis-Gravel, G., Mansour, S., Shahzad, U., Stewart, D.J. and Yau, T.M. (2014) The Current State of

Stem Cell Therapeutics: Canadian Approache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text. 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30, 1361-1369. https://www.doczj.com/doc/2617014325.html,/10.1016/j.cjca.2014.04.031

[4]Xiao, L., Saiki, C. and Ide, R. (2014) Stem Cell Therapy for Central Nerve System Injuries: Glial Cells Hold the Key.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9, 1253-1260. https://www.doczj.com/doc/2617014325.html,/10.4103/1673-5374.137570

[5]Bensinger, W. (2014) 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Multiple Myeloma. Hematology/Oncolog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8, 891-902. https://www.doczj.com/doc/2617014325.html,/10.1016/j.hoc.2014.06.001

[6]Matar, A.A. and Chong, J.J. (2014) Stem Cell Therapy for Cardiac Dysfunction. Springerplus, 3, 440.

https://www.doczj.com/doc/2617014325.html,/10.1186/2193-1801-3-440

[7]闫舫, 王韫芳, 刘大庆, 袁红丰, 张鹏, 管利东, 师伟, 姚海雷, 杨印祥, 裴雪涛. 干细胞专利现状研究[J]. 中华

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06, 19(4): 197-200, 242.

[8]Wang, S.J. (2011) The Stem Cell Patent Landscape as Relevant to Cancer Vaccines. Human Vaccines, 7, 1100-1108.

https://www.doczj.com/doc/2617014325.html,/10.4161/hv.7.10.17022

[9]Quattrocelli, M., Thorrez, L. and Sampaolesi, M. (2013) Pluripotent Stem Cell Deriv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toward

Cardiac Muscle: Novel Techniques and Advances in Patent Literature. Recent Patents on Drug Delivery and Formula-tion, 7, 18-28. https://www.doczj.com/doc/2617014325.html,/10.2174/187221113804805883

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情况总结

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情况总结 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情况总结 篇一: 2017年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总结2017 年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总结 XX 创建于 1998 年,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发展成为拥有 20 家公司,年产竹制家居 20 万套。先后获得“XX”、“XX”、“XX”等荣誉奖。公司从 2017 年10 月开始,在 XX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帮助支持下,已累计申请专利 45 件(其中2017 年度申请专利 25 件),授权 18 件,专利产品占公司销售额 50%,在竹制家居行业中起了积极的专利示范作用。去年公司在专利方面所做工作及体公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知识产权制度去年,公司认真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大了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力度,强化了专利法规宣传、专利知识普及、专利培训、专利申请与保护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巩固了专利管理制度,走规范化之路,把知识产权小组的职责、专利产权的管理、专利奖惩、专利工作的考核等内容列入专利管理制度。鼓励员工的业务创新和职务发明,对发明人按一定数额进行奖励,并为员工提供了技术交流平台,从而提高了员工自主创新的积极性。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一套专利管理制度体系包括: 《公司知识产权管理规定》《科技开发专利检索制度》《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工作制度》《知识产权研发激励制度》《公司知识产权管理规定承诺书》等规章制 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度,为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及 二、知识产权组织管理

1、公司设立知识产权管理小组归口专利的申报、管理和运用工作。 2、公司设立有专利管理和保护的专项费用,用于专利管理、保护、培训、补充专利申请、审查、维持等项开支。 3、在产品、技术开发立项之前,知识产权管理小组和相关业务部门一起进行专利文献资料的检索与分析,避免重复研究与侵权。 4、知识产权管理小组建立知识产权信息数据库,做好研究、开发各阶段技术资料的归档、保存及使用管理。研究、开发过程中,做好技术资料记录、保管工作,确保原始资料的完整。 5、建立了职工发明创造申报制度,对在研究、设计、开发和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科技成果,及时向知识产权管理小组申报,提出拟保护的内容。知识产权管理小组组织 有关专家对拟保护的内容进行评定,确定应采取的保护措施,即确定是否申报、何时申报、申报何种知识产权。 三、专利权信息维权管理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应对专利纠纷。为了有效地保护专利产权,及时对侵权行为作出快速反应,公司聘请了一名律师做法律顾问,方便对侵权与不侵权的快速确认,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虽然 3 年多来未发生任何专利纠纷,但建立健全这种纠纷应对机制所起到的威慑作用还是十分明显的。四、培训公司知识产权培训的责任部门是知识产权管理小组,负责组织公司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工作。知识产权小组每年制定一次培训计划,报公司总经办,列入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培训主要分内训、外训二方面进行。外训主要是参加有关部门举办的各项知识产权专业知识培训和聘请有关专家到公司进行有关知识产权专项讲座。内训主要以技术业务培训为主。去年公司参加有关部门举办的各项知识产权专业知识培训 20 多场次,公司内部培训 20 多课

2017年分子育种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7年6月

正文目录 1分子生物技术育种大势所趋 (4) 1.1降低种植成本,提升大宗农产品国际价格竞争力 (5) 1.2粮食安全深度隐患暗藏,分子育种品种迎刃而解 (6) 2 鉴美观中,分子育种大任将至 (9) 3 我国转基因、基因编辑双轨并进 (13) 3.1西方专利将进入到期高峰,我国转基因新品种量能无限 (13) 3.2基因编辑技术获美、加两国“非转基因”认定 (14) 3.3我国分子育种商业化厚积待发 (15) 4 风险提示 (17) 图目录 图1:国内玉米种植成本与进口玉米到岸完税价格对比 (5) 图2:我国国产玉米种植成本组成 (5) 图3:2010-2015全国耕地面积一览 (7) 图4:全国首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一览 (8) 图5:含有黄曲霉素的大米对比 (9) 图6:美国农产品价格补贴机制变革历程 (10) 图7:《联邦农业改良及改革法案》颁布对农业PPI的影响 (10) 图8:美国玉米价格走势 (11) 图9:美国棉花价格走势 (11) 图10:美国大豆价格走势 (11)

图11:美国小麦价格走势 (12) 图12:1996-2014年美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及增速 (12) 图13: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提升拉动美国农产品出口贸易 (12) 图14:转基因水稻抗虫压力测试 (13) 图15:基因编辑CRISPR技术的工作原理图 (14) 表目录 表1:我国商用转基因农作物途径一览 (4) 表2:我国土地流转相关政策 (6) 表3:我国主粮安全相关政策 (7) 表4:我国土地轮种休耕相关政策 (8) 表5:农业部办公厅公布首批农业转基因试验基地名单 (16)

行业专利预警报告

行业专利预警报告 第9期 温州市知识产权局编 2007年3月12日 (本期由瑞安市科技局合编) 第一篇换向器 在对专利信息进行分析加工之前,对所获的国内85篇文献进行详细的阅读与筛选, 最后确定了39篇文献作为分析文本。 专利类型分析:下图可知,在换向器领域,发明专利的申请是远多于实用新型的, 说明换向器领域还是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的。 国内外申请量分析:换向器39篇申请中,国外的申请人的申请量有14篇,达到了36%,说明国外公司对该产品的中国市场十分看重,纷纷在我国寻求专利保护。 第 1 页共 18 页

申请人类型分析:申请人中,有64%都是工矿企业,说明这些技术实施较多,科技 成果的转化率相当高。 前五名申请人情况分析:前四名申请人都是企业,只有陈四海是个人,进一步说明 了在换向器领域,创新研究基本上是以企业为主的,个人在这方面能力有限。 专利件数申请人发明人数 4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4 3 科莱克特集团公司 3

2 株式会社美姿把 9 2 中国北车集团永济电机厂 6 2 陈四海 1 前十名发明人情况分析:由于相当多的发明人为外国人,而同一外国人有翻译成几 种中文名字的情况,分析系统又没有发明人合并的功能,因此,这部分的分析结果是不 准确的。 发明人专利件数 竹部康弘 2 杨建华 2 岩下和男 2 小岛理规 2 第 2 页共 18 页 石关隆行 2 尚诗贤 2 上原修二 2 肉户充 2 乔泽?波托克尼克 2 南秀行 2 堀内秀基 2 矶田稔 2 陈四海 2 主要技术构成分析:换向器的分类非常分散,不够集中,说明在该领域,可以创新

发明专利的“发明”包括哪些

发明专利的“发明”包括哪些 我国专利法规定可以获得专利保护的发明创造有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其中发明专利是最主要的一种。发现是不能获得专利的。那么对于发明专利的“发明”包括哪些呢? 发明不同于发现。发现是揭示自然界已经存在的但尚未被人们所认识的自然规律和本质。而发明创造则是运用自然规律或本质去解决具体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只有发明才能获得专利。 这里还应当指出的是,专利法中所指的发明仅仅是一项解决某一特定问题的技术方案,尽管这种技术方案的构思,在获得专利权时,有的还没有经过实践证明可以直接用于工业生产,制造成某种具体的物品,所以这是一种无形的知识财产。但也不能将这种技术方案的构思与那些只是单纯地提出技术名称和设想,或者仅仅表示一种愿望,而究竟如何实现,无明确的具体办法,也不具备将来有实现的可能性的愿望相提并论。显然,后者是不能成为专利法中所称的发明的。 二、专利法所称的发明分为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两大类。 对于某些技术领域的发明,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原子核变换方法取得的物质等都不授予专利权。计算机软件的发明,则要视其是否属于单纯的计算机软件或能够与硬件相结合的专用软件,并加以区别对待,后者是可以申请专利保护的。随着审查标准的变化,当前,

单纯的计算机软件也可以单独申请专利了,不再必须与硬件结合了。至于涉及微生物的发明也是可以申请发明专利的。但要按期提交微生物保藏证明。 三、发明专利的“发明”具体如下: 1、产品发明 (包括物质发明)是人们通过研究开发出来的关于各种新产品、新材料、新物质等的技术方案。专利法上的产品,可以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产品,也可以是一个设备或仪器中的零部件。其主要内容包括:制造品,如机器、设备以及各种用品材料,如化学物质、组合物等具有新用途的产品。 2、方法发明 是指人们为制造产品或解决某个技术课题而研究开发出来的操作方法,制造方法以及工艺流程等技术方案。方法可以是由一系列步骤构成的一个完整过程,也可以是一个步骤,它主要包括:制造方法,即制造特定产品的方法;以及其他方法,如测量方法、分析方法、通信方法等;产品的新用途。 3、哪些发明创造可以申请发明专利 一般说来,在进行技术开发、新产品研制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因其技术水平较高,都应申请发明专利。例如,对激光技术的应用进行开发研究,将激光全息或光栅光刘瘸蚀方法用于台成皮革制造,而研制出一种全息光栅合成皮革。那么,无论是这种皮革本身还是其制造方法均应申请发明专利。再例如:用生化技术的方法研制出的药品,该药品和制造该药品的

公司知识产权专利工作总结

公司知识产权专利工作 总结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2017年**公司 知识产权工作总结 一、2017年总体情况 (一)主要工作情况 2017年**公司根据**下达的《关于印发**的通知》(**93号)文件,开展相关工作。公司领导高度重视,认真贯彻,围绕公司的科研和生产任务,认真部署了知识产权工作,设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并设专人管理知识产权工作。 专利指标完成情况。公司严格按照《**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开展相关工作。截至2017年12月底,公司2017年共新申请专利**件,其中发明专利**件;获得授权的专利**件,其中发明专利**件。公司目前拥有有效专利**件,其中发明专利**件。其他专利转化*、专利奖励申报指标任务均按期完成。 专利培训。2017年4月和10月,公司两次分别邀请知识产权代理机构来公司进行专利培训,以提高公司工艺技术人员的专利点挖掘及技术交底书撰写能力,并拓宽知识产权业务知识。同时,公司积极参加**举办的专利培训,并安排知识产权主管参加了**市组织的知识产权培训。 专利奖励和资助申请。公司实时关注国家、省、市、区的知识产权政策动态,积极申报各科技口的专利奖励和补助。2017年,公司的发明专利《**》专利号**获2017年度**省专利三等奖;今年共计申请到省、市、区的专利补助及奖励共计**万元。 知识产权贯标。为进一步加强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使公司的知识

产权工作向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更进一步,公司于2017年**月正式启动了知识产权贯标工作,预计于2018年完成知识产权贯标外审。 (二)主要经验和体会 知识产权是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保障,同时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由技术副总直接负责公司的专利工作,每年划拨专门的经费,用于技术研发和知识产权投入。 公司把企业发展规划与知识产权工作紧密结合,制定了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对专利的申请、管理等进行规范,同时对有积极贡献的专利及发明人进行奖励。 (三)存在的问题 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工作进展较缓。尽管公司专利的申请数量呈递增趋势,但同时应该看到,真正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专利技术还不多,且目前公司的专利转化渠道仅限于本单位及湖南航天下属单位,转化渠道相对较窄。这就使得公司的一些专利技术走向产业化面临着一些实际的困难。 因此,公司应更加注重实用型和具有应用前景的技术专利的申请和保护,不断完善专利技术成果的有效转化机制,使得公司的智力成果向经济化目标迈进。 二、面临的形势 中国作为**生产和应用大国,大多数厂家的产品牌号仍停留在中低挡,高端产品的专利权大部分被日本及欧美国家占据。 要改变这种现状,企业必须加强技术创新,同时尽快实现转型升

专利共同申请协议

专利共同申请协议 甲方:复旦大学 住所:上海市邯郸路220号,法定代表人:杨玉良; 乙方: 住所:,法定代表人:; 鉴于甲乙双方共同合作的 项目拟共同申请专利,双方就下列问题经友好协商达成一致: 1、本协议所指共同申请的专利包括由上述项目合同(合同签订日期:,合同编号:)产生的专利。 2、甲、乙双方同意就共同申请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此处选择一项剩下删去)专利(以下简称本专利)。专利权人(申请人)署名顺序为:方为第一申请人,方为第二申请人;发明人署名顺序为:。 3、专利费用 a.若甲方为第一申请人,自本专利申请至获得授权前交至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的全部官费由甲方承担,交至代理机构的全部代理费用由乙方承担。若本专利共同申请获得授权,由甲方自授权后支付前三年年费,乙方自授权后第四年起缴纳本专利年费。 若乙方为第一申请人,本专利申请中及授权后产生的上述全部费用由乙方承担。 b.若本专利获得授权,双方应共同维持专利的有效性,任何一方发现有侵害专利权的行为,应及时通知相对方,双方协商办理。一方如拟停止支付专利年费以放弃专利权,需在年费缴纳期限终止前二个月书面通知相对方,停止缴纳年费的一方视为放弃专利权,专利权归相对方所有,办理相关变更手续所需的费用由未放弃专利权的一方承担。若双方均拟放弃专利权,则根据《专利法》相关规定办理。 4、专利收益分配 双方同为本专利专利权人的前提下,一方如拟许可、转让本专利,需征得相对方书面同意。一方需在与合作方订立的合同中明确本专利的许可使用范围,并在合同订立前十五日书面通知相对方。本专利许可、转让所产生的收益双方按甲方占乙方占的比例分配;一方不分享另一方在自主实施本专利过程中由专利产生的收益。双方列入的发明人由双方各自进行奖励。

专利工作总结

专利工作总结 一直以来xx公司始终朝着健康快速的发展方向,除了能深刻把握市场脉搏,正确制订市场战略外,更重要的是根据国际家用品市场品种多、产品更新快的特点,坚持科技创新,积极准确地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埋下了结实的基础。 我公司是国内家用品行业的著名企业,产品众多,品牌名气较大,为保障公司合法权益免于被不法商家侵权,本公司特别重视专利保护工作,努力并切实抓好每个环节的专利保护管理工作。本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能力强,主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家用清洁用品高端产品,已经在专利技术开发、专利申请、维持、放弃、专利资产运营等各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企业已具备良好的专利基础工作,专利对企业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公司于x年x月成立了专利工作领导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亲自主管研发工作。技术部组织研发人员具体落实攻关事项,积极参与企业开发、生产、经营、销售、对外谈判等各项工作。行政部负责组织对各项专利的申报、与上级科技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络,组织专利奖金的发放和其它专利事务工作,长期聘请xxxx专利事务所代理本公司专利事务。财务部主管专利费用的汇缴和专利年费的续付工作。同时,公司有7名研发人员配合专利工作,使公司的有效专利拥有量直线上升。明确了专利工作的岗位职责,与相关人员签订了保密协议,落实了专利奖酬措施,所有这些,都为我公司的专利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因此:我公司的专利工作可以用以下几句话来概括:专利研发力量强大,专利管理机构完整、专利工作职责明确,专利申报热情高涨,专利对企业发展促进作用明显。 二、专利管理制度健全,执行状况良好 专利是企业的重要资产,是企业经营的重要形式和企业重要竞争工具,专利又是企业投资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所以,专利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发展壮大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

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导语】: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生物制药已成为侦破中国高新技术发展的重点。近几年,生命科学的发展也使生物技术与医药领域相结合,产生了生物医药领域,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加速了生物技术在制药领域的应用和新药的研发。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制药巨头都瞄准了生物制药这一新兴的领域,争相开发生物医药市场。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新增中央投资4.42亿元,支持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医学工程高技术产业化专项以及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公共服务条件建设专项的建设,此举为今后生物制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中国,制药行业正处于转型提升的关键时期。新版GMP对制药企业的改造,影响了整个行业的格局,目前国内一些知名药企也开始进军生物医药领域。 世界生物医药进程: 从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到1982年,FDA批准第一个基因重组生物制品,从此揭开了生物制药的序幕。20世纪90年代后,生物制药高速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生物技术异军突起,欧美在开发研制和生产生物药品方面成绩斐然,日本在亚太国家发展较快,同时,南亚东南亚范围内生物仿制药企业也发展势头良好。 目前,国际大部分知名制药企业,年产值在400——500亿美元的大公司如强生、辉瑞、诺华、默沙东、罗氏等在生物制药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2013下半年,手握“明星药物”的奥尼克斯生物制药公司,便引来了一大波制药巨头的“争抢”风潮。 生物医药的优势: 生物医药生物技术与医药行业相结合形成的跨学科综合领域,生物医药产业涵盖范围广,主要包括化学制药产业、生物技术药物产业、中医药产业、医疗器械产业、转化医学和健康产业等。 确切地说,生物技术药物是指利用基因工程、克隆抗体工程或细胞工程技术生产的源自生物体内的天然物质,用于体内诊断、治疗或预防的药物,主要指基因重组的蛋白质分子类药物,如激素和酶、疫苗、单克隆抗体等药物。 相对于传统医学,生物技术药物有着突出的疗效和社会效益。在临床治疗方面,对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的治疗,如遗传性疾病、癌症、糖尿病等,生物技术药物的作用举足轻重,甚至不可替代。 将代替化学制药生物制药有着研发周期长、前期投入大等风险,但同时也具有难以复制的优势。相比起化学药专利到期,就会引起仿制药的竞争激烈,由于生物制药涉及的技术复杂、药物结构非常敏感脆弱,从而使生物制药领域很难出现仿制药。专利保护产品开发的初期,一旦

干细胞生物特性及其应用

子抗体相关性研究[J ]1中国男科学杂志,2006,20(2):57~591 [7] Berger RE 1Eti ol ogy manifestati ons ang therapy of therapy of acute ep i 2 didy m itis:Pr os pective study of 50cases [J ]1J U r ol ogy,1979,750:754~7611 [8] Hales RB ,D ie mer T,Hales KH 1Role of cyt okine in tesicular functi on [J ]1Endocrine,1999,10(1):201~2071 [9] 朱应武,卢芳国,伍参荣等1解脲脲原体感染对精子质量的影响 [J ]1实用预防医学,2003,12(10):931~9331 [10]史海军,常永超1支原体感染与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质量状况分 析[J ]1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19(6):358~3591 [11]Nunez CR,Caballer o P,Redondo C,et al 1U reap las ma U realyticum re 2 duces motility and induces me mbrane alterati ons in human s per mat o 2z oa [J ]1Hum Rep r od,1998,13(10):2756~27611 [12]林成楚,许恩赐,汪志伟等1解脲脲原体感染与精子凋亡的关系 [J ]1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5,21(4):3661 [13]ZiniA,FischerMA,Sharir S,et al 1Prevalence of abnor mal s per m P NA denaturati on in fertile and infertile men [J ]1U r ol ogy,2002,60(6):1069~72 [14]徐 晨1解脲支原体引起男性不育的机理研究I 1精子形态学观 察[J ]1男性学杂志,1992,6(2):661 [15]徐 晨,王一飞1支原体与男性不育的研究进展[J ]1男性学杂 志,1992,6(1):541 [16]石建莉,鲁梅格,王一飞1溶脲脲原体与人精子膜蛋白交叉反应 性抗原的研究[J ]1生殖与避孕,2003,23(3):153~1571 [17]Desil Va 1Patticja A Q 1Localizati on of endogenous activity of phos pho 2 li pases A and C in ureap las ma urealyticum [J ]1Jchn M icr obi ol,1991,29:14981 [18]胡 涛,王海燕,高美华1沙眼衣原体、溶脲脲原体感染致精浆 T NF 2a,Il 26升高在男女不育发病中的意义[J ]1生殖与避孕,1999,19(2):80~841 [19]王光荣,周曾娣,郭争鸣1精子凋亡与男性不育关系的初探[J ]1 中华男科学,2002,8(1):25~271 [20]Dousset B,Hussenet F 1Cyt olines in the human se men 1A ne w ap 2 p r oach t o male fertility [J ]1Presse Med,1997,26(1):24~291[21]Forrest VJ,Kang YH,Mcclain DE,et al .Oxidative stress 2induced ap 2 op t osis p revented by Tr ol ox [J ]1Free Radic B i olMed,1994,16(6):675~6841 [22]Halli w ell B,Gutteridge Jm,Role of free radicals and cataiytic metal 2 li ons in human disease:an overvie w methods [J ]1Enzy mol ogy,1990,186(1):1~31 [23]杨 欣,王 琦1溶脲脲原体感染与精液不液化症的相关性研究 [J ]1中国男科学杂志,1998,12(4):222~2241 [24]逯 越,陈国卫1解脲脲原体感染对附睾上皮分泌功能影响的研 究[J ]1解剖学研究,2003,25(4):277~2781 [25]马春杰,唐立新,蒋 敏1供精者解脲脲原体感染与精液参数的 相关性研究[J ]1广东医学,2006,27(1):59~611 [26]W ang Y,L iang CL,W u JQ,et al 1Do U reap las ma urealyticum infec 2 ti ons in the genital tract affect se men quality [J ].A sian J Andr ol,2006,8(5):562~568. [27]ReichartM,Levi B ,Kahane I,et al 1Dual energy metabotis m 2depend 2 ent effect of ureap las ma urealyticum infecti on on s per m activity [J ]1J Andr ol,2001,22(3):404~4121 (收稿日期:2008210206) 作者简介:余文静,泸州医学院2006级研究生 △ 通讯作者:李著华(指导老师) 干细胞生物特性及其应用 余文静  综述,李著华△  审校(泸州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 近年来人们对干细胞的认识逐渐增加,当知道干细胞具有独特的分化潜能,能治愈组织难以自愈的创伤,能治疗临床上难以治愈的疾病,甚至可以使人返老还童,让青春永驻时,人们便开始企盼着干细胞时代的到来。本文就干细胞近年来在其生物学特性及应用方面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干细胞;生物特性;应用 【中图分类号】 R 39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7193(2009)0120094203 近年来人们对干细胞的认识逐渐增加,当知道干细胞具有独特的分化潜能,能治愈组织难以自愈的创伤,能治疗临床上难以治愈的疾病,甚至可以使人返老还童,让青春永驻时,人们便开始企盼着于细胞时代的到来。本文就干细胞近年来在其生物学特性及应用方面进展做一综述。 1 干细胞的概念 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功能和多分化潜能的早期未 分化细胞,医学界称之为“万用细胞”。按照干细胞的分化潜能,分化层次及其所具有的功能,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胚胎干细胞、组织干细胞和专能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又称全能干细胞,是从哺乳动物包括人的早期胚胎分离培养出来的。其分化潜能大、增殖能力强,既是胚胎发育的基础,又是机体各种细胞最早的祖先,由它可形成完整的生物个体,如早期的卵裂球细胞、胚泡中的内细胞群中的细胞、早期生殖嵴的胚芽细胞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受精卵也可视为特殊的全能干细胞。胚胎干 ? 49?

拉链行业专利预警分析报告

拉链行业专利预警分析报告 一、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拉链产业以连续保持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增长速度,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2004年中国拉链产量达280亿米,足足可以绕地球赤道700圈。去年全球拉链市场销售额约为500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制造”占据了半壁江山。目前温州市大大小小的拉链生产企业约300多家,去年整个行业总产值为25亿元,加上桥头又是“中国拉链之乡”,温州的拉链行业让我们温州人引以为豪。应该说,我市拉链业的总体前景是好的。但是我们也看到,我们的拉链行业与国外拉链巨头相比,同质化现象严重,相互压价风气盛行;产品科技含量不足,附加值不高。 二、专利分析 由于各国对发明专利的最大保护期限是20年,因此,本次专利信息的时间范围是1985年1月1日以后申请并于2005年9月底前公开的中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欧洲专利局等“七国两组织”的所有有关拉链的专利。 (一)国内分析 1、专利类型及国家类型分析 国内拉链专利总数922件,其中发明257件占总数的28%、实用新型283件占总数的41%、外观设计382件占总数的31%。

其中各国在华申请总数301件,占申请总数的33%。 国外申请的发明216件占发明总数的84%、国外申请的实用新型5件占实用新型总数的1%、国外申请的外观设计80件占外观设计总数28%。 由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各国在华专利申请的总量虽然只占1/3,但是却占到了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绝大部分,因此,我国有关拉链核心技术的发明专利大部分掌握在国外专利权人的手上。而国内申请人拥有的专利基本上是对拉链做小改动的实用新型专利和对外形做出新变化的外观设计专利。 2、申请趋势分析

专利共有人之一可以提出专利侵权诉讼(专利知识讲座27)韩晓春

专利知识系列讲座 韩晓春 27、专利共有人之一可以提出专利侵权诉讼 遇到专利侵权时,在专利权为共有的情况下,是否必须由全体共有人一起提起诉讼。而在共有人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允许一部分共有人提起侵权诉讼。对该问题专利法第15条并未有明确规定,但是,如果按专利法第15条第2款的“兜底”条款来理解在,似乎不能允许。但笔者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笔者认为,只有专利法第15条第1款列举的4种具体的情况,属于“特别法”的规定,即在与其他法律规定发生冲突时,要优先适用。但第15条第2款的“兜底”条款基于是概括性的规定,其表述是:“除前款规定的情形外,行使共有的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应当取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而如果其他法律有更为具体的规定时,仍应当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如上一讲所述,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均可以由共有人之一提出,对于专利侵权诉讼,如果民事诉讼法律规范有更为具体的规定,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律规范。从民事诉讼法的角度讲,诉讼可以分为“必要的共同诉讼”和“非必要的共同诉讼”,“必要的共同诉讼”是涉及共有人争诉的法律关系必须一并解决的共同诉讼(但共有人不必须均参加诉讼)。而“必要的共同诉讼”中又可以分出“固有的必要共同诉讼”和“类似的必要共同诉讼”,前者是指共有人必须参加的诉讼,而后者是指共有人不必须参加。如连带债务的诉讼,债权人只要起诉一个债务人,要求其偿还全部债务是允许的。如果法院判决该一债务人作了全部赔偿,其他债务人的债务将予以免除。而固有的必要共同诉讼是必须全体共有人参加的诉讼。如专利侵权诉讼的原告方则属于“固有的必要共同诉讼”的当事人。即应当全体共有人均要参加诉讼,但是,并非如果其中一个共有人不参加,该诉讼就不能进行,而是说法院应当通知其参加诉讼。如某专利权由甲和乙两人共有,甲起诉丙侵权,乙并未起诉。此时,法院受理后应当通知共有人乙参加诉讼,而不是由于乙未起诉而驳回甲。如果乙同意参加诉讼作为原告,则问题就解决了,如果乙不愿意作原告怎么办?对此,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58条规定:“人民法院追加共同诉讼的当事人时,应通知其他当事人。应当追加的原告,已明确表示放弃实体权利的,可不予追加;既不愿意参加诉讼,又不放弃实体权利的,仍追加为共同原告,其不参加诉讼,不影响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理和依法作出判决”。即如果上述乙明确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表示不参加诉讼,放弃实体权利,法院可以不再追加其为原告人,乙也不是该诉讼中的任何当事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乙未参加诉讼,而是以放弃实体权利的形式退出了诉讼,仍是参加了诉讼。且如果法院判决丙进行赔偿,乙将不能获得赔偿费,赔偿费将由甲一人获得。显然,该规定应当同样适用于专利侵权诉讼。因为,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处分原则,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有权处分自己程序上或实体上的权利,在诉讼中处分了自己的程序或实体上权利的行为,也

公司年度专利工作总结

篇一:2011年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总结 2011年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总结 xx创建于1998年,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发展成为拥有20家公司,年产竹制家居20万套。先后获得“xx”、“xx”、“xx”等荣誉奖。公司从2010年10月开始,在xx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帮助支持下,已累计申请专利45件(其中2011年度申请专利25件),授权18件,专利产品占公司销售额50%,在竹制家居行业中起了积极的专利示范作用。 去年公司在专利方面所做工作及体公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知识产权制度 去年,公司认真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大了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力度,强化了专利法规宣传、专利知识普及、专利培训、专利申请与保护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巩固了专利管理制度,走规范化之路,把知识产权小组的职责、专利产权的管理、专利奖惩、专利工作的考核等内容列入专利管理制度。鼓励员工的业务创新和职务发明,对发明人按一定数额进行奖励,并为员工提供了技术交流平台,从而提高了员工自主创新的积极性。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一套专利管理制度体系包括:《公司知识产权管理规定》《科技开发专利检索制度》《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工作制度》《知识产权研发激励制度》《公司知识产权管理规定承诺书》等规章制度,为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及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二、知识产权组织管理 1、公司设立知识产权管理小组归口专利的申报、管理和运用工作。 2、公司设立有专利管理和保护的专项费用,用于专利管理、保护、培训、补充专利申请、审查、维持等项开支。 3、在产品、技术开发立项之前,知识产权管理小组和相关业务部门一起进行专利文献资 料的检索与分析,避免重复研究与侵权。 4、知识产权管理小组建立知识产权信息数据库,做好研究、开发各阶段技术资料的归档、保存及使用管理。研究、开发过程中,做好技术资料记录、保管工作,确保原始资料的完整。 5、建立了职工发明创造申报制度,对在研究、设计、开发和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科 技成果,及时向知识产权管理小组申报,提出拟保护的内容。知识产权管理小组组织有关专家对拟保护的内容进行评定,确定应采取的保护措施,即确定是否申报、何时申报、申报何种知识产权。 三、专利权信息维权管理 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应对专利纠纷。为了有效地保护专利产权,及时对侵权行为作出快速反应,公司聘请了一名律师做法律顾问,方便对侵权与不侵权的快速确认,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虽然3年多来未发生任何专利纠纷,但建立健全这种纠纷应对机制所起到的威慑作用还是十分明显的。 四、培训 公司知识产权培训的责任部门是知识产权管理小组,负责组织公司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工作。知识产权小组每年制定一次培训计划,报公司总经办,列入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培训主要分内训、外训二方面进行。外训主要是参加有关部门举办的各项知识产权专业知识培训和聘请有关专家到公司进行有关知识产权专项讲座。内训主要以技术业务培训为主。去年公司参加有关部门举办的各项知识产权专业知识培训20多场次,公司内部培训20多课时。企业管理层及研发人员的培训率需达到100% ,员工的培训率达到95% 以上。 五、奖惩 1、公司规定职员职务发明取得专利权后,应当依照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给 予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资金和报酬。 2、公司取得发明专利申请号后,应当发给发明人或者设计人1500元一次性奖金。去年

生物技术的知识产权情况及建议

我国生物技术知识产权情况及建议( 张嵎喆1潘悦2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38; 2. 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北京100094) 内容提要:为促进我国生物产业这一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作者对生物医药、生物农业育种两个已初具规模行业的生物技术知识产权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根据OECD发布的2007年专利统计报告中最新国际可比专利数据,对我国生物技术知识产权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最后针对我国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的现状提出了加快出台国家生物产业政策、全面推动生物产业专利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生物技术生物医药生物农业育种知识产权 当前,全球生物产业迅猛发展,美国著名未来学家保罗先生预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代表科学将由信息科学转为生物科学”,我国更是第一次将生物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产业进行整体规划部署。为促进我国生物产业这一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生物技术的知识产权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为国家制定生物产业扶持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1. 我国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的国内情况 根据目前生物产业的发展现状,我们将仅就生物医药、生物农业育种两个已初具规模的行业进行分析研究。 1.1 总体情况 1996~2006年,我国生物技术专利申请量共计23656件,其中,生物育种技术专利申请1074件,生物医药专利申请22582件;生物技术专利授权专利共计8102件,其中,生物育种技术授权专利384件,生物医药授权专利7718件。 在生物技术专利申请中,来自国内(包括香港、台湾)的专利申请共计15784件,其中,生物育种的国内专利申请为925件,生物医药的国内专利申请为14859件;来自国外的专利申请共计7872件,其中,生物育种的国外申请为149件,生物医药的国外申请为7723件。 在生物技术授权专利中,来自国内(包括香港、台湾)的授权专利共计5275件,其中,生物育种的国内授权专利为350件,生物医药的国内授权专利为4925 作者简介:张嵎喆(1975-)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高技术产业;潘悦(1974-)男,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研究方向为生物医药产业。

专利共同申请协议

专利共同申请协议 甲方: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法定代表人: 住址: 联系方式: 乙方: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法定代表人: 住址: 联系方式: 鉴于甲乙双方共同合作的项目拟共同申请专利,双方就下列问题经友好协商达成一致: 1. 本协议所指共同申请的专利包括由上述项目合同(合同签订日期:,合同编号:)产生的专利。 2. 甲、乙双方同意就共同申请(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以下简称本专利)。专利权人(申请人)署名顺序为:方为第一申请人,方为第二申请人;发明人署名顺序为:。 3. 专利费用 (1)若甲方为第一申请人,自本专利申请至获得授权前交至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的全部官费由承担,交至代理机构的全部代理费用由承担。若本专利共同申请获得授权,由方自授权后支付前三年年费,方自授权后第四年起缴纳本专利年费。 若乙方为第一申请人,本专利申请中及授权后产生的上述全部费用由乙方承担。

(2)若本专利获得授权,双方应共同维持专利的有效性,任何一方发现有侵害专利权的行为,应及时通知相对方,双方协商办理。一方如拟停止支付专利年费以放弃专利权,需在年费缴纳期限终止前二个月书面通知相对方,停止缴纳年费的一方视为放弃专利权,专利权归相对方所有,办理相关变更手续所需的费用由未放弃专利权的一方承担。若双方均拟放弃专利权,则根据《专利法》相关规定办理。 4. 专利收益分配 双方同为本专利专利权人的前提下,一方如拟许可、转让本专利,需征得相对方书面同意。一方需在与合作方订立的合同中明确本专利的许可使用范围,并在合同订立前十五日书面通知相对方。本专利许可、转让所产生的收益双方按甲方占乙方占的比例分配;一方不分享另一方在自主实施本专利过程中由专利产生的收益。双方列入的发明人由双方各自进行奖励。 5. 违约责任 (1)一方违反本合同第2条约定,导致本专利申请需要撤回或者修改的,违约方应当消除影响并承担相应费用。 (2)一方违反本合同第3条约定,导致本专利申请视为撤回的或申请获得授权后终止的,违约方应当尽快恢复权利并承担相应费用。 (3)一方违反本合同第4条约定,擅自许可第三人或者向第三人转让本专利的,违约方应向守约方支付人民币作为违约金。 (4)一方违反本合同第4条约定,未按约向相对方支付其应享有的收益的,除应支付相应收益外,违约方应当按照总收益的30%向守约方支付违约金。 6. 因本合同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由合同各方协商解决,也可由有关部门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的,应向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附则 1.本合同一式二份,合同各方各执一份。各份合同文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本合同经各方签署后生效。 签署时间:年月日

专利工作管理办法

专利工作管理办法 1 目的 为规范宝钢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专利工作,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形成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和《广东省企业专利工作方法》及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形,特制定本方法。 2 适用范畴 本方法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子公司可参照本方法自行实施。 3 定义 3.1 本方法所称的专利是指因职务发明制造所申请的专利。 3.2 职务发明制造是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要紧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制造。职务发明制造申请专利的权益属于公司,申请被批准后,公司为专利权人。 3.2.1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制造是指: 3.2.1.1 发明人或设计人在本职工作中完成的发明制造; 3.2.1.2 执行本单位分配的专门任务时完成的发明制造; 3.2.1.3 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一年内作出的、与其在 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制造; 3.2.2 要紧利用本单位物质技术条件的发明制造是指利用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或者不向外公布的技术情报或技术资料等物质技术条件作出的发明制造。 3.3 本方法所称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制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制造性奉献的人。在完成发明制造过程中,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3.4 本方法所称的申请奖或授权奖,是指在取得专利申请号或专利权后,公司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的奖励。 所称的专利实施酬金,是指按照专利在公司范畴内实施实际产生的经济效益和成效,公司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合理的酬劳。 专利许可实施酬金是指专利许可给第三方实施后,按照许可实施所获得的收益给予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合理酬劳。 4 治理职责: 4.1 专利治理机构 4.1.1 公司成立专利治理办公室,挂靠技术研究中心,负责治理公司有关的专利事务。公司由一名领导主管专利工作;专利治理办公室主任由技术研究中心领导兼任,配备专职专利工作者和兼职专利工作者。 4.1.2 公司各单位第一负责人为本单位的专利工作负责人,各单位应指定专人担任本单位专利(知识产权)治理员,与公司专利治理办公室形成工作治理网络。专利(知识产权)治理员必须具有大学本科(理工科)学历、两年以上技术工作体会。 4.2 治理部门职责 4.2.1 公司主管领导 4.2.1.1 负责审批国外专利申请。 4.2.1.2 负责审批主动舍弃专利。 4.2.2 专利治理办公室 4.2.2.1 负责公司专利的归口治理,包括制订、完善公司专利治理方法;编制公司的专利规划和专利工作打算;编制实施专利工作费用预算。 4.2.2.2 负责指导、监督和检查、评判各单位的专利工作,推动和支持职员的发明制造活动。 4.2.2.3 负责公司各单位专利评审专家库成员的确认。 4.2.2.4 负责对公司各单位职员职务发明制造的专利申请的审批;办理公司专利申请、专利代理的有关事务及授权后的专利爱护工作。 4.2.2.5 组织对在公司内部实施或经技术推广在公司内部实施的专利进行效益评审。

专利权共有协议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专利权共有协议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可编辑可打印,也可以直接使用,欢迎您的下载 专利权共有协议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年月日 允许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允许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鉴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获国务院批准,对其资产进行 了资产重组(以下简称“重组”),并作为发起人,根据中国法律于年M

日,成立了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 司注入重组前属于其下属企业或单位的主营 业务,包含石油、天然气的勘察和开发、炼油、化工、管道运输、产品销售、有关科研机构以及相干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下统称“核心业务”)其相干下属企业或单位拥有用于核心业务的专利及专有,并愿意将该等专利及专有允许给司应用, 且司有意应用该等专利及专有。据此,双方协议如下: 第1条允许人 本合同允许人是其全权代表的相干下属企业或单位, 其中包含身,以及向出关于代表其签订本合同等事宜的“授权委托书”的■的全资子公司及其所把持的企业或单位。 第2条专利和专有 2.1本合同项下的专利是指截止至本合同生效时, (a)允许人在中华国民共和国境内外与核心业务有关的,已获得专利权授予的由被允许人无偿应用的附件一所列之专利,(以下简称 “无偿应用的白有专利”); (b)允许人在中华国民共和国境内外与核心业务有关的,已获得专利权授予的由被允许人有偿应用的专利(以下简称“有偿应用的白有专利”); (c)允许人和其他共有人在中华国民共和国境内外共同拥有的与核心业务有关的附件二所列之专利,(以下简称“共有专利”)白有专利和共有专利以下统称为“允许专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