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灌溉排水工程学习题集

灌溉排水工程学习题集

灌溉排水工程学习题集
灌溉排水工程学习题集

灌溉排水工程学习题集

编辑:迟道才夏桂敏张旭东孙仕军王丽学

绪论

思考题

1.试述灌溉排水工程的基本任务。

2.试述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3.试述我国灌溉排水分区特点。

4.排水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那些?

5. 什么叫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情?

第一章农田水分状况与土壤水分运动

思考题

1.土壤是由哪几部分物质组成的?

2. 农业土壤的剖面一般有哪几层?各层性质有何不同?

3. 什么是水分常数?常用的水分常数有哪几种?并分别说明其含义。

4. 什么叫土壤的有效水?各类质地的土壤有效水范围是什么?

5. 如何确定土壤有效水的最大贮量?生产实践中灌水时,为什么不能以凋萎系数作灌水下限?

6. 分别说明土水势及各分势的基本概念。

7. 什么是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在实践中如何应用?如何测定?

8. 作物体内水分存在的状态有哪两种、有何区别?它们在作物生理活动中起何作用?

9. 什么是渗透作用?

10. 作物吸收和运输水分的动力是什么?影响根系吸水的因素有哪些?

11. 作物是通过什么途径进行蒸腾的?气孔的开闭与水分状况的关系?

12. 水分不足和水分过多时对作物产生什么危害?

13. 根区土壤水分平衡方程有什么作用?

计算题

1.某农田1m深以内土壤质地为壤土,其孔隙率为47%,悬着毛管水的最大含水率为30%,凋萎系数为9.5%(以上各值皆按占整个土壤体积的百分数计),土壤容重为1.40g/cm3,地下水面在地面以下7m处,土壤计划湿润层厚度定为0.8m。

要求:计算土壤计划湿润层中有效含水量的上、下限,并分别用m3/亩,m3/ha和mm水深三种单位表示有效含水量的计算结果。

2.某土壤经试验测定,第一分钟末的入渗速率i1=6mm/min,α=0.4。

要求:运用土壤入渗经验公式计算30min内的入渗水量及平均入渗速率,以及第30分钟末的瞬时入渗速率。

3. 土壤蒸发计算

某质土壤1m土层内初始含水率θ0=19%(体积,下同),小于临界含水率θc,蒸发处于强度递减阶段。测得风干含水率θa=6%,饱和含水率θs=48.9%。当θ<30%时,扩散率D(θ)=4.77(θ/θs)3.876(cm2/min)。(1)绘制蒸发

强度ε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2)计算3d后1m土层内土壤含水率降到多少?

4. 土壤蒸发计算

某均质土壤1m土层内初始含水率θ0=18%(体积,下同),小于临界含水率θc,蒸发处于强度递减阶段。测得风干含水率θa=6%,饱和含水率θs=49.2%。当

θ<20%时,扩散率D=0.0589(cm2/min)。(1)计算不同时间t的蒸发强度ε,并绘制蒸发强度ε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2)计算1d后、3d后及5d后1m土层内土壤含水量

第二章作物需水量与灌溉用水量

思考题

1.作物需水量的含义及其因素如何?简述计算作物需水量的方法?

2. 什么叫参照作物蒸发蒸腾量?如何计算?

3. 什么叫作物的灌溉制度,有几种方法制定?影响作物灌溉制度的因素有哪些?

4. 简述用能量平衡法计算作物需水量的原理与步骤。

5. 试述用水量平衡方法确定旱作物灌溉制度的方法和步骤。

6. 什么叫灌水率? 其用途如何?为什么要对灌水率图进行修正?修正的原则与方法是什么?

7. 什么叫非充分灌溉?试述非充分灌溉制度的含义。

计算题

1.用“水面蒸发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求水稻的需水量。

基本资料:

(1)根据某地气象站观测资料,设计年4月至8月80cm口径蒸发皿的蒸发量(E0)的观测资料见表2-1。

表2-1 某地蒸发量(E0)的观测资料

(2)水稻各生育阶段的需水系数α值及日渗漏量,见表2-2。

表2-2 水稻各生育阶段的需水系数及日渗漏量

2.用彭曼公式直接计算潜在腾发量。

陕西省杨凌区位于东经108°04'。北纬34°18',其海拔高度为521m。1984年8月,实测日平均气温为23.3℃,月最高日平均气温为30.5℃,最低日平均气温14.8℃,平均实际气压22.88hPa,日平均风速3.1m/s,平均日照时数为6.0h。试用彭曼公式估算该月平均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

3.用彭曼公式查表法求潜在腾发量,并计算作物需水量。

基本资料:

(1)华北平原某站位于东经115°03',北纬38°41',海拔高度40.09m。该站的多年平均气象资料见表2-3。

(2)该站的冬小麦作物系数KC值见表2-4。

(3)该站的棉花生育期为:4月23日播种,10月20日收割,共181d。全生育期的作物系数为0.751。

(4)该站的夏玉米生育期为:6月21日播种,9月28日收割,共100d。全生育期的作物系数为0.838。

要求:(1)计算潜在腾发量ET0。

(2)计算作物需水量ET。

表2-3 某站多年平均气象资料表

表2-4

4. 冬小麦播前灌水定额计算

已知:(1)土壤最大计划湿润层H=0.8m;

(2)土壤平均孔隙率n=41.3%(占土体);

(3)土壤田间持水率θFC=75.0%(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比)

(4)播前土壤含水率θ0=48.0%(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比)

5. 用水量平衡方程式估算冬小麦全生育期的灌溉定额M2。

已知:某灌区冬小麦全生育期需水量E=380m3/亩,设计降雨量P=150mm,降雨有效利用系数σ=0.8,全生育期地下水补给量K=30m3/亩。生育初期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取0.3m,后期取0.8m。土壤孔隙率 n=48%(占土体),田间持水率θFC=70%(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比)。

在冬小麦播前进行灌溉,灌后使土壤最大计划湿润层范围内的含水率皆达到田间持水率,收割时可使土壤含水率降至田间持水率的80%。

6.用图解法设计春小麦灌溉制度。

基本资料:

西北内陆某地,气候干旱,降雨量少,平均年降雨量117mm,其中3~7月降雨量65.2mm,每次降雨量多属微雨(5mm)或小雨(10mm)且历时短;灌区地下水埋藏深度大于3m,且矿化度大,麦田需水全靠灌溉。土壤为轻、中壤土,土壤容重为1.48t/m3,田间持水量为28%(占干土重的百分数计)。春小麦地在年前进行秋冬灌溉,开春解冻后进行抢墒播种。春小麦各生育阶段的田间需水量、计划湿润层深度、计划湿润层增深土层平均含水率及允许最大、最小含水率(田间持水量百分数计),如表2-5所列。据农民的生产经验,春小麦亩产达300~350kg时,生育期内需灌水5~6次,灌水定额为50~60m3/亩。抢墒播种时的土壤含水率为75%(占田间持水量百分数计)。

要求:用图解法设计春小麦灌溉制度。

表2-5 春小麦灌溉制度设计资料表

7.水库灌区灌溉用水量计算。

资本资料:

某灌区需从水库引水,灌溉面积40万亩,种植小麦、棉花等作物,复种指数1.40,各种作物种植面积如下:冬小麦18万亩,棉花8万亩,春玉米8万亩,夏玉米16万亩,其他杂粮6万亩。中等干旱年各种作物净灌水定额,见表2-6。全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η水为0.6。

表2-6 中旱年各种作物净灌水定额统计表

8.引水灌区灌水率图的制定。

基本资料:

(1)某灌区灌溉面积为10万亩,主要种植小麦、棉花、玉米及谷子等旱作物。各种作物的生育期、种植面积的百分比及设计的灌溉制度,见表2-7。

(2)灌区为有坝取水的自流灌区。根据设计年河流来水分析,渠首能引取的流量,见表2-8。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

要求:编制灌区灌水率图,按经济合理的要求并考虑来水流量是否够用进行修正。应完成计算说明书一份,包括修正前、后的灌水率计算表及灌水率图。

表2-7 某灌区各种作物的生育期、种植面积的百分比及设计的灌溉制度

表2-8 设计年渠首能引取的流量

选择题

1.什么叫作物需水量?

A、灌溉作物所需满足的蒸发蒸腾量。

B、实际生长条件下作物的植株蒸腾量与棵间蒸发量之和。

C、生长在大面积上的无病虫害作物,在最佳水、肥等土壤条件与生长环境中,取得高产潜力所需满足的植株蒸腾和棵间蒸发之和。

D、土壤水分充足,地面完全覆盖、生长正常、高矮整齐的开阔绿草地的蒸发蒸腾量。

2.农田土壤水分存在的基本形式可分固态、液态和汽态三种形态。液态水按其运动特性又可分为()、()、及()3类。

A、吸着水、毛管水和重力水。

D、重力势、压力势、基质势。

C、汽态水、吸湿水、薄膜水。

B、田间持水量、毛管断裂点和凋萎系数。

3.影响作物需水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哪四个方面?

A、作物种类、作物品种、作物生育期及作物产量。

B、气象条件、土壤特性、作物性状及农业耕作措施。

C、土壤含水量、灌溉条件、作物性状及农业耕作措施。

D、降水、日照、土壤特性、及作物性状。

4.什么叫作物需水关键期?

A、作物最需要灌水的生长时期。

B、作物生长最关键的生育阶段。

D、水分亏缺对作物产量影响最敏感最严重的生育时期。

C、对作物产量影响最大的生长阶段。

5.什么叫作物需水的模比系数?

A、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规律。

B、作物各生育阶段需水量的大小。

D、作物各生育阶段需水量的大小。

C、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百分比。

6.什么叫作物系数Kc?

A、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规律。

B、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百分比。

D、作物系数Kc 是作物本身生理学特性的反映,它与作物种类、品种、生育期、作物群体叶面积有关,Kc = ETc/ETo。

C、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的大小。

7.什么叫农作物的灌溉制度?

A、指作物播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灌水定额及灌溉定额的总称。

B、某一次灌水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

C、作物全生育期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D、作物全生育期灌溉的时间表。

8.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是指实施灌水时,计划调节、控制土壤水分状况的土层深度,生产实践中一般取:

A、物的根系深度。

B、作物的主要根系活动层深度。

C、40—80cm。

D、40—100cm。

9. 什么叫作物水分生产函数?

A、作物产量与灌溉水量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B、是指全生育期消耗利用的水量总和。

C、指在农业生产水平基本一致的条件下,作物所消耗的水量与作物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D、作物产量的数学表达方式。

10.什么叫田间灌水均匀度?

A、田间灌溉水湿润作物根系土壤区的均匀程度。

B、灌溉水湿润土壤的平均深度。

C、灌溉水流入单位面积农田的时间。

D、单位面积农田上的灌溉水量。

第三章灌水方法与灌水技术

思考题

1.科学合理的灌水方法应达到那些要求?

2.灌水方法的分类、特点与适用范围?

3.畦灌和沟灌的灌水技术要素是如何影响灌水质量的?

4. 何为节水型畦灌和沟灌?

5. 何为波涌灌溉,其节水机理是什么?

6.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为何节水,系统由那几部分组成?

7.喷灌为什么可以节约灌溉水量及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

8.喷灌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哪里?

9.喷灌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10.喷灌系统由哪些类型?各类型特点和适用范围如何?

11. 喷头有那些类型?

12.表征喷头结构和性能指标的参数有那些,它们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13. 单喷头的水量分布的特点、影响因素及表示方法?

14.表征喷灌系统灌水质量的主要技术参数有哪些?

15. 喷灌系统的喷灌强度和均匀度如何测定?

16. 喷灌系统管网布置的原则有哪些?

17. 喷头组合间距如何确定?

18.什么叫20%准则?支管管径如何确定?

19. 喷灌系统的设计流量如何确定、如何校核?

20. 详述喷灌系统的设计步骤。

21. 简述微灌的种类与优缺点。

22. 试述微灌系统的组成。

23. 微灌灌水器有哪几种类型,什么叫流态指数?如何选择灌水器?

24. 过滤器有哪几种,其特点和适用条件如何?

25. 微灌工程设计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哪些?

26. 微灌作物耗水量与传统地面灌条件下的作物耗水量有何区别,如何计算?

27. 什么叫微灌土壤湿润比?微灌设计土壤湿润比如何确定?

28. 微灌灌水器的间距和毛管间距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29. 什么叫微灌灌水均匀度,有几种表达方法,影响均匀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保证微灌系统或灌水小区的灌水均匀度?

30. 与地面灌、喷灌的灌溉水利用系数比较,微灌灌溉水利用系数有何不同,为什么?

31. 微灌灌溉制度与地面灌、喷灌的灌溉制度比较,有何不同?

32. 微灌系统设计流量如何确定,影响微灌系统设计流量的因素有那些?

33. 微灌管网水力学计算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并简述其计算步骤。

34. 微灌灌水小区内支管、毛管水头差如何分配,为什么?

计算题

1.某灌区种植小麦,灌水定额m=50m3/亩,土壤透水性中等,由土壤渗吸试验资料得知:第1小时内平均渗吸速度i0=150mm/h,α=0.5,地面坡度(畦田纵方向)为0.002。

要求:(1)计算灌水时间(h);

(2)选择畦田长度和宽度(m);

(3)计算入畦单宽流量(L/s·m)。

2.某地种植玉米,用沟灌法灌溉,土壤透水性中等,顺沟灌方向的地面坡度

J=0.003,采用灌水定额m=40m3/亩。

要求:(1)确定灌水沟的间距,长度和流量;

(2)计算灌水沟的灌水时间。

3.已知某喷头流量为4m3/h,射程为18m,喷灌水利用系数取0.8。

要求:(1)求该喷头作全圆喷洒时的平均喷灌强度;

(2)求该喷头作240°扇形喷洒时的平均喷灌强度;

(3)若各喷头呈矩形布置,支管间距为18m,支管上喷头间距为15m,组合平均喷灌强度又是多少?

4.小麦拔节期需进行喷灌,已测得小麦地计划湿润层深度40cm土层内的平均田间持水率为24%(重量含水量),土壤容重为1.35g/cm3,灌前土壤含水率为17%,此时小麦每日耗水量为6mm/d。现拟在200亩面积上安装固定式管道喷灌系统,选择喷头的流量为4.5m3/h,射程为20m,喷头组合形式为正三角形全圆喷洒,每天喷洒有效工作时间为10h。

要求:(1)计算本次喷灌的灌水定额和设计灌水周期;

(2)确定喷头间距与支管间距;

(3)计算一次灌水所需的时间;

(4)确定同时工作的喷头数和支管数(设每支管上安装

4-8个喷头)。

5. 喷灌均匀系数计算

某次喷灌试验,雨量筒共36个(6*6),呈方格形均匀布置。雨量筒承接口直径为20cm。试验持续1h,各雨量筒承接水量,如表3-1.

表3-1各雨量筒承接水量表

要求:(1)列表计算各点的点喷灌强度;

(2)计算平均喷灌强度;

(3)计算喷灌均匀系数。

6. 喷灌灌溉制度设计

已知某喷灌区种植大田作物, 土质属中壤土,土壤适宜含水率的上、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率与田间持水率的70%。田间持水率为30%(占土体积的百分数),计划湿润层深度为0.6m。据试验,耗水高峰期日平均耗水强度为5mm/d,灌溉期间平均风速小于3.0m/s。计算大田作物喷灌的设计灌水定额与灌水周期。

7. 喷头组合形式设计

某地块地面坡度小于5%,土壤质地为砂壤土,种植大田作物。现拟在该地块上建固定式喷灌系统,设计灌水定额为45mm,计划采用流量为4t/h,射程为20m 的摇臂式喷头,该地喷灌期间多风,设计风速为2.5m/s。

(1)当喷头呈正方形或正三角形布置时,喷头间距和支管间距应该为多少?(2)在上述2种不同布置形式下,其组合平均喷灌强度分别为多少?

(3)在上述2种不同布置形式下,喷头在一个位置上的灌水时间爱女是多少?

8. 固定式喷灌系统规划设计

基本资料:华北某实验果园,面积95亩,种植苹果树共2544株,果树株行距4m×6m,路边与第一排树的距离南北方向为2m,东西向3m。果园由道路分割成4个小区。详见1:2000果园规划图(图3-1)

果园地面平坦,土壤为沙壤土,南部有一机井,最大供水量60m3/h,动水位20m,开机时间每天不超过14h。采用固定式喷灌系统。

据测定,苹果树高峰期平均日耗水强度6mm/d,灌水周期可取5—7d。灌溉季节月平均风速2.5m/s,冻土层深度0.6m。

要求:(1)选择喷头型号和确定喷头组合形式,检验喷灌强度;

(2)布置干、支管道系统;

(3)拟定灌溉制度,计算喷头工作时间、轮灌工作制度和顺序;

(4)利用水力计算确定干、支管道直径,计算系统设计流量和总扬程,选择水泵。

表3-2常用喷头性能表

表3-3管道规格与性能表

表3-4 多孔系数表(适用于m=1.77)

9.某蔬菜地拟建滴灌系统,已知滴头流量为4L/h,毛管间距为1m,毛管上滴头间距为0.7m,滴灌土壤湿润比为80%,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为0.3m,土壤有效持水率为15%(体积含水量),需水高峰期日平均耗水强度为6mm/d。

要求:(1)计算滴灌设计灌水定额;

(2)计算设计灌水周期;

(3)计算滴头一次灌水的工作时间。

10. 某果园面积为20hm2,果树株行距为3×3米,土壤为砂壤土,耗水高峰期日均耗水量为6mm/d,采用内嵌式滴灌管灌溉,滴灌管滴头间距为1米,滴头流量2.3升/时,湿润直径为0.8~1米。

要求:(1)确定系统需要的最小流量。

(2)滴灌管如何布置,才能满足要求。

11. 某一内径为16mm的滴灌管,其上滴头间距为0.3m,滴头流量压力关系为q=0.69h0.524,滴头工作压力为10m,系统设计灌水器流量偏差率qv=0.2。

计算:(1)计算灌水小区中支、毛管允许的水头差。

(2)计算毛管的最大铺设长度,并计算其水头损失。

(3)如果支管长度为100m,毛管在支管两侧采用丰字型布置,毛管铺设长度采用极限长度。确定支管的直径。

12. 某滴灌毛管(塑料管)沿果树行布设(地面坡度为0),果树株距2m,每树布设2个管式滴头,滴头设计工作压力为10m水头,出水量为4t/h,毛管上滴

头等距布设,间距为1m,并限制首尾滴头工作压力差要小于滴头设计工作压力的20%。确定毛管直径与长度,并计算距毛管进口20m处的工作压力。

表3-5 多孔系数表(适用于m=1.77)

选择题

1. 什么叫灌水方法?

A、灌溉用水的方法。

B、农民浇地所采用的方法。

C、是指灌溉水进入田间或作物根区土壤内转化为土壤肥力水分要素的方法,或灌溉水湿润田面或田间土壤的形式。

D、是指灌溉水通过各级渠道流入田间的方法

2.什么叫灌水技术?

A、农民浇地时所采用的技术。

B、水从各级渠道流向田间所采用的技术。

C、各级渠道水量调配的技术。

D、是指相应于某种灌水方法所必须采用的一系列科学技术措施。

3.什么叫地面灌水方法?

A、对应于地面灌水的方法。

B、是使灌溉水通过田间渠沟或管道输入田间,水流呈连续薄水层或细小水流沿田面流动,主要借重力作用兼有毛细管作用下渗湿润土壤的灌水方法。

C、一般农民所习惯采用的沟、畦灌水方法。

D、灌溉水通过田间渠系流入农民地块的方法。

4.什么叫田间灌水均匀度?

A、田间灌溉水湿润作物根系土壤区的均匀程度。

B、灌溉水湿润土壤的平均深度。

C、灌溉水流入单位面积农田的时间。

D、单位面积农田上的灌溉水量。

5.什么叫平均喷灌强度?

A、单位时间内喷洒在某一点的水深。

B、是指单位时间内喷洒范围内各点喷灌强度的算术平均值(mm/h)。

C、喷灌雨点的大小。

D、单位时间内喷灌水量的大小。

6.为保证喷滴灌的出水均匀,一个单元内的各灌水器间工作压力差应控制在( )范围之内?

A、10%以内。

B、15%以内。

C、20%以内。

D、25%以内。

7.微灌土壤的湿润比是个什么概念?

A、微灌湿润土壤表面的面积大小。

B、微灌平均湿润的土壤体积。

C、是指在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

D、指微灌计划湿润的土壤体积占灌溉计划湿润层总土壤体积的百分比。

8.什么叫喷灌均匀度?

A、喷灌范围内纵横两个方向的水量分布。

B、喷洒范围内的水量大小。

D、喷灌范围内的水滴的大小。

C、微灌在离地面20-30厘米处湿润的土壤面积。

9.什么叫田间水的有效利用率?

A、最末一级田间渠道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B、储存于作物根系土壤区内的灌溉水量与水源工程引入的总水量的比值。

C、作物对灌溉水量的利用程度。

D、储存于作物根系土壤区内的水量与实际灌入田间的总水量的比值。

10.什么叫涌流灌溉法?

A、是把灌溉水断续性地按一定周期向灌水沟(畦)供水的地面灌水技术

B、细流沟灌或小畦灌的灌水方法。

C、长畦短灌的灌水方法。

D、不断改变入沟或入畦单宽流量的灌水方法

11.什么叫膜下滴灌?

A、沟底复膜,灌溉水在膜上流动的各个灌水方法。

B、滴灌带埋设在作物根系层的灌水方法。

C、土壤表面复膜,滴灌带设置在膜下的灌水方法。

D、适用于宽行距经济作物的滴灌技术。

第四章灌溉系统规划设计

思考题

1. 灌溉渠道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2. 灌溉对水质由那些要求?

3. 灌溉取水方式由哪些,其特点和适用条件是什么?

4. 灌溉工程的水利计算的任务是什么?

5. 什么叫灌溉设计保证率,有何用处?

6. 无坝和有坝工程引水设计流量如何确定?

7. 灌溉渠道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如何?

8. 渠系规划布置原则有哪些?不同类型灌区干、支渠如何布置?

9. 灌溉渠道设计主要任务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

10. 什么叫渠道的设计流量、加大流量和最小流量?各有何用途?

11. 什么叫渠道水利用系数、渠系水利用系数、田间水利用系数和灌溉水利用系??? 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2. 详述渠道输水损失水量的估算方法。

13. 详述渠道设计流量推算的步骤。

14. 续灌渠道与轮灌渠道设计流量的推算方法有什么区别?

15. 详述渠道纵横断面设计的原理和步骤。

计算题

1.某渠系仅由两级渠道组成。上级渠道长3km,自渠尾分出两条下级渠道,皆长1.5km,下级渠道净流量Q下净=0.3m3/s。渠道沿线土壤透水性较强(A=3.4,m=0.5),地下水埋深为5.5m。

要求:(1)计算上级渠道的毛流量及渠系水利用系数。

(2)上级渠道的毛流量及渠道水利用系数。

2.某干渠下有3条支渠皆实行续灌,如图4-1所示,干渠OA段长2.5km,AB段长2.0km,BC段长1.5km,支一毛流量为

3.0m3/s,支二毛流量为2.5 m3/s,支三毛流量为2.0m3/s,干渠沿线土壤透水性中等(A=1.9,m=0.4),地下水埋深介于2.0~2.5m之间。

要求:计算干渠各段的设计(毛)流量。

图4-1

3.某灌区渠系组成如图4-2所示。灌区面积2.91万亩,自水库取水,水源充足。干渠全长10.4km,在桩号8+400,8+800及10+400处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支渠分水口,第一支渠与第三支渠的渠系布置形式、渠道长度、控制面积大小完全相同。第二支渠所属一至五斗斗渠渠系布置形式、渠道长度、控制面积大小完全相同,仅二支六斗的斗渠渠系与之不同。各条渠道的长度与控制面积如表4-1所示。第二支渠全长3.0km,二支一斗及二支二斗在1.4km处分水;二支三斗及二支四斗在2.2km处分水;二支五斗及二支六斗在3.0km处分水。灌区土壤透水

性中等(A=1.9,m=0.4),地下水埋深大于5m。灌区的设计灌水率值为

0.35m3/(s·万亩),灌水延续时间为15天。田间水利用系数采用η田=0.95。

要求:(1)制定各级渠道的工作制度;

(2)推求支以下各级渠道及干渠道各段的设计流量;

(3)计算各支渠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及全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

表4-1

4.某渠道设计流量为Q=3.0m3/s,灌溉水源取自河流。该河在灌溉季节水流含沙量ρ=0.5kg/m3,泥沙为极细的砂质粘土,加权平均沉降速度为w=2mm/s。渠道沿线土壤为重粘壤土,地面坡度约为1:2500左右。渠道按良好的施工质量及养护状况设计。

要求:(1)设计该土渠的横断面尺寸,并校核不冲不淤条件;

(2)现拟采用较光滑的混凝土板护面,边坡系数采用

m=0.75,试采用水力最优断面宽深比设计横断面尺寸;

(3)确定渠道的最大、最小流量及水位,并确定堤顶高度(取安全超高为0.5m);

(4)绘出渠道断面设计图。

5.灌溉渠道纵横断面设计

某灌区渠系组成如图4-3。干渠全长14.2km,下分4条支渠。干渠各段的正常流量、最小流量和加大流量均已确定,如表4-2;干渠沿线土壤性质属中粘壤土,土壤干容重1.6t/m3,透水性中等。干渠沿线地面高程列于表4-3中。干渠沿线的水工建筑物有在6+350至6+650处布置倒虹吸1座,长300m,预计通过倒虹吸的水头落差为0.65m。在3+000,9+000及14+200处各布置公路桥1座。在3+000,9+000处各设分水闸和节制闸1座,分别向一、二支渠配水。在14+200处布置2座分水闸,向三、四支渠配水。根据各支渠控制范围内地面高程参考点算得一、二、三、四各支渠渠首要求的控制水位高程依次为:93.3m, 91.3m, 90.0m, 90.0m。

表4-2干渠各段设计流量表

表4-3干渠沿线地面高程测量记录

河流水源情况:河流在A处的来水流量超过干渠需要引取的流量,灌溉季节最低水位为95.5m,含沙量ρ=1.2kg/m3,泥沙加权平均沉速ω=2mm/s。

根据上述资料,设计出干渠的纵横断面,并绘出纵横断面图。

6. 灌溉取水枢纽型式与位置选择

某灌溉区范围如图4-4。灌区北面靠山,南面临河,地形北高南低,靠近河流断面10处的A点为灌溉区地面最高点。根据灌溉水位控制计算,在A点处的干渠水位为海拔144.0m即可自流控制全灌区。

灌区水位取自河流。图上河流各个断面间的距离皆为1km。该河流在10号断面以上蜿蜒于山区,河道水面比降为1:1000,两岸皆为高山,渠道只能沿河岸边布置,无其它线路可行。在10号断面以下,进入山麓平原,河道水面比降为1:

2500。沿河地质条件无大差异,各处皆可选作坝址。设计年10号断面处河流最小流量和灌区逐月用水量如表6-1-1。

表4-4 河流来水流量与灌区用水流量表(m3/s)

图 4-4

在10号断面处,当河流了流量为12m3/s时,水位高程为海拔141.0m。

根据灌区土质及水源含沙情况,干渠比降选在1:2000至1:10000范围内渠床皆不发生冲刷和淤积现象。

根据上述资料,在流量分析及水位分析基础上,选择渠首位置及型式,计算A 点以上干渠的长度。如选择有坝取水方式,确定拦河坝的壅水高度;如选择抽水取水方式,确定抽水扬程。干渠渠首进水闸的水头损失按0.2m计算,干渠沿河可按无交叉建筑物考虑,不计集中的水位落差。

7. 灌溉取水枢纽位置的选择

基本资料同6,与其不同点:在10号断面以,河道水面比降为1:500;在7号断面处有一险滩,水位集中降落1.5m;灌区最高点为A,在A处当干渠水位为海拔146.3m时,才能自流控制全灌区。

取干渠比降为1:1000,渠首进水闸过闸水头损失为0.2m,采用无坝取水枢纽时,试分析渠首位置宜选在何处。

选择题

1.灌溉设计标准是反映灌区效益达到某一水平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一般以( )与( )表示?

A、灌溉设计保证率、抗旱天数。

B、水文年型、降水量。

C、设计灌溉用水量全部获得满足的年数、抗旱天数。

D、水源来水量、灌区需水量。

2.什么叫田间渠系的灌排相邻布置?

A、灌溉渠道与排水沟道的规划布置。

B、田间各级渠道规划布置的形式。

C、田间灌排渠系并行相邻的布置形式。

D、田间灌排渠系交错的布置形式。

3.渠道的输水损失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A、干渠、支渠、斗渠及农渠等四级渠道的水量损失。

B、渠床土质、地下水埋深、渠道的工作制度及输水时间。

C、自由渗流、顶托渗流、渠床土质、与渠道的工作制度等。

D、渠道水面蒸发损失、渠床渗漏损失、闸门漏水与渠道退水等。

4.什么叫渠道水的利用系数?

A、灌溉渠系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B、某一级渠道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C、田间实际灌入的有效水量与末级渠道的供水量之比。

D、实际灌入农田的有效水量和渠首引入的水量之比。

5.在渠道规划设计中,渠道最小流量有何作用?

D、用以校核对下一级渠道的水位控制条件和确定修建节制闸的位置,并按最小流量验算渠道不淤条件。

B、用以校核渠道不淤条件。

C、用以确定修建节制闸的位置。

D、用以校核对下一级渠道的水位控制条件。

第五章灌溉管道系统

思考题

1.与灌溉渠道系统比较,试述灌溉管道系统的主要特点(可从系统技术特征,系统组成与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2.如何进行输配水管道及管网的设计?试述其方法步骤,它与渠道和渠系设计有何异同?

3.为什么要重视灌溉管道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在管道运行中日常管理与维护应主要抓哪几项工作?

计算题

1.某滴灌毛管(塑料)沿果树行布设(地面坡度为0),果树株距2m,每树布设两个管式滴头,滴头设计工作压力为10m水头,出水量为4t/h,毛管上滴头等距布设,间距为1m,并限制首尾滴头工作压力差要小于滴头设计工作压力的20%。

要求:确定毛管管径与长度,并计算距毛管进口20m处的工作压力。2.某井灌区地下管道布置如图5-1所示。一条干管,两条支管,支管间距CF=90cm,支管上放水口间距CD=DE=80cm。干管、支管均用硬塑料管内径100mm。水泵采用潜水电泵,井中动水位距地面18m,水泵管路长22m,采用内径为90mm的钢管。灌区地面平坦,放水口高出地面0.2m,图中AB=38m,BC=15m。

要求:计算放水口H处出水量为50m3/s时(开启这一个放水口)需要的水泵总扬程为多少米?

选择题

1.什么叫续灌方式?

A、类似于自来水管道可随机用水的供水方式。

B、输配水管道进行输水、配水和灌水的方式。

D、是指上一级管道向所有的下一级管道同时配水的方式。

C、是指上一级管道按预先划分好的轮灌组分组向下一级管道配水的方式。

浅谈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与运用

浅谈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与运用 发表时间:2019-09-11T14:21:51.030Z 来源:《房地产世界》2019年6期作者:骆世鹏 [导读] 本文首先对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体系的应用进行分析,其次阐述了建筑给排水设计方案优化与应用,以供参考。 骆世鹏 身份证号码:45068119901112xxxx 摘要: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居民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目前我国水资源较为缺乏,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建筑给排水系统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应用。本文首先对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体系的应用进行分析,其次阐述了建筑给排水设计方案优化与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应用;优化;运用 一、分析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体系的构建 1、吸取外国经验,构建合理的给排水设计体系 现阶段,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多,为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与应用方面提供了丰富的机遇,从而极大的提升了我国在给排水工程上设计的经验,避免了错误的出现。此外,加强对外国经验与技术方面的学习,并于我国实际给排水工程的实际应用情况相结合,从而帮助我国为健全给水排水设计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我国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步骤与流程的规范起到积极的作用。除此之外,在建筑工程之中,给水排水工程与民众的实际生活与工作方面也有着紧密联系。所以,在设计建筑给排水工程时,除了要考虑建筑工程的属性外,还需将设计人员的理论知识与经验相结合,从而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更加合理、可靠,对完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体系有着积极的帮助作用。 2、规范设计标准,确保建筑使用效果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所以民众对于建筑工程的舒适程度也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现阶段,智能化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设计主要的发展方向。在设计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过程中,消防系统的设计无疑是当中的关键环节,以此来避免火灾影响扩大化。所以,对于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人员来讲,其必须严格遵从给排水设计标准或者规范中的要求来完成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做好消防方面的设计工作,同时保证建筑的排水功能可以在有效发挥,对建筑安全与舒适程度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与应用 给水与排水工程是整个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部分,下面将依次对给水与排水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与应用方面进行分析: 1、建筑给水设计方案的优化与应用 一般来说,消防给水与给水管道等是给水系统设计的主要部分,其中,如果室内存在较大的使用面积,则通常会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卫生间,同时也会将厨房与卫生间之间预留一定距离,所以会造成给水管道的长度显著增加。与此同时,当增加给水管道长度之后,则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噪音在管线末端出现,从而会因此影响民众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会增加供水管道的压力,致使隐患问题在管道使用中出现。因此,在设计建筑给水系统时,需要对民众生活影响因素予以慎重考虑,注意给水管道的噪音问题,设置相对合理的管道长度,以免当中出现压力过大和与其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此外,在建筑工程给水系统中,消防给水设计也是当中重要的一环。通常来讲,在民用建筑中,消防给水系统会单独的予以设计,以保证在火灾出现后,可以将民用的生命以及财产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另外,在设计建筑工程过程中,消防系统需要予以合理且人性化的设计,根据建筑工程本身的特点与用途,将一定规格的排水管与消防水泵等设置其中,方便消防系统可以更好的对火灾事故进行更有效的控制,同时也可将消防给水系统设计的经济性与合理性更好的表现出来。 2、建筑排水设计方案的优化与应用 通常来讲,排水管道与地漏等是建筑排水系统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在一些老旧建筑中,铸铁管道是当中排水系统主要使用的材质,但随意使用时间的增长,其难免会出现生锈腐蚀,致使漏水情况出现,对民众的生活有一定影响。然而,随着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塑料为主要材质的管道在排水工程中得到了更多的应用,其在耐用性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而缺点则是噪音大,所以在布置管道时,要对其布置方式予以优化,降低噪音对民众的影响。另外,地漏通常会设置在排水量较大的厨房以及浴室等区域,如果地漏排水不畅,则会导致室内累积大量的水而无法有效排出,一旦渗漏到楼下,则会导致彼此出现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所以保持地漏的通畅性是十分关键的。为此,在设计排水系统时,注意完善并优化地漏方面的设计,对地漏水封深度予以有效控制,增强防涸功能。同时,对于特殊地段来讲,例如,淋浴间,可在此设置更大规格的地漏,有助于增加排水量,避免积水过多问题的出现。最后,在设计排水管道时,要注意根据排水区域不同来合理的选择排水管道材质,有助于提高其使用年限,避免渗水问题的出现。同时,如条件允许,可增加隔音材料的使用,或者将减压阀门设置在管道中,有助于避免共振噪音的出现。 3、管道排水设计方案的优化与应用 建筑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和地漏等。目前排水管道所选用的管道材质主要是铸铁,但铸铁排水管道的缺点是容易生锈,因此对居民生活产生影响。目前我国通常采用塑料排水管道,避免管道生锈的问题,这种新型排水管道目前应用较广泛。但这种管道的缺点是噪音较大,对居民生活产生影响;塑料管道跟其他管道相比更易产生噪音,因此设计人员应对塑料管道设置进行优化,再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将排水管道设计在距离卧室较远的位置,并安装消声装置降低噪声对居民的影响。有排水需要的房间应设置地漏,这种设施是为了防止用水量较大的厨房、浴室等发生流水故障给居民带来经济损失和不便,因此地漏的设置也应合理。建筑物设计需要优化地漏,按照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合理设计。对于淋浴间建筑排水设计应采用特殊型号的地漏,提高美观的同时有效的控制水封深度。排水管材选择应符合实际情况,选择隔音材料和减压阀,防止共振噪声,保障居民日常休息不受影响。 4、节能设计的应用 建筑设计时应贯彻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目标,并严格遵守规范标准对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目前太阳能环保系统的应用增加了建筑设计的环保性,利用更加无污染、可再生的太阳能,有效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并提高的经济效益。节能型设备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水资源的消耗,还极大的减少居民的经济支出。目前新建的住宅都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太阳能循环泵供水对贮水箱的

(完整word版)灌溉排水工程习题集与答案

灌溉排水工程习题集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1.作物需水量2.灌溉制度3.灌溉水利用系数4.作物水分生产函数 5.地下水临界埋深 二、是非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你认为叙述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你认为不正确的打×。1.同一种作物,同样的土壤水分条件下,叶面积指数越大,作物蒸腾量也越()2.在制定水稻的灌溉制度时,必须考虑地下水补给量和因作物根系层增加而增加的水量。()3.为防止渠道因超过允许最高水位而酿成决堤事故,一般在渡槽、倒虹吸等重要建筑物的下游要修建泄洪建筑物。()4.地面灌溉采用畦灌时,畦长越短越节水。()5.喷头的喷射仰角在45°时射程最大。()6.当土壤含水率低于田间持水率时,作物将会因土壤水分供给不足而产生缺水()7.在一定的范围内,土温和水温增高,可以促进根系吸水。()8.非充分灌溉时,作物的产量因实际腾发量减少而减少,其净效益随之下降。()9.渠道采用续灌时的灌溉流量一般比轮灌时小,因而更省水。()10.田间排水沟的间距取决于土壤性质和排水要求,与排水沟深度无关。()三填空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1.毛管水是由、和的共同作用而保持土壤孔隙内的水分。 2.描述土壤水运动的基本方程是根据______ 和 _____ 推导而来。 3.渠道输水损失包括_____ 、 _____ 和______ 。 4.以地表水为灌溉水源时,其取水方式有______ 、_______ 、 _____ 和______ 5.灌溉排水管理包括_____ 、 _____ 、______ 、____ 和______ 。 四、简答题(共 5 小题,每小题8 分,共40 分)1.潜水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的释水特性有何区别?2.灌溉水源对水质有哪些要求?3.农作物对农田排水有哪些要求?4.简述地面灌溉与喷灌、滴灌的主要特点和适用条件。5.简述山区、丘陵区的自然特点及灌溉系统的特点。 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1.作物需水量:作物植株蒸腾量与棵间蒸发量之和2.灌溉制度:指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栽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灌水定额是指一次灌水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 水量,各次灌水定额之和,叫灌溉定额。 3.灌溉水利用系数:灌入农田的有效水量和渠首引入水量的比值。4.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作物产量与投入水量或作物消耗水量之间的关系。5.地下水临界埋深: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为了保证土壤不产生盐碱化和作物不受盐害所要求保持的地下水最小埋深。 二、是非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 2. ×3. ×4.√5. ×6.×7.√8.×9.×10.× 三、填空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1.土壤对水分子的吸附力、水分子之间的粘着力、水的表面张力2.达西定律、质量守恒原理 3.水面蒸发、渗水损失、漏水损失4.无坝取水、有坝取水、抽水取水、水库取水

2015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试题库:第8章 分区给水系统

第8章分区给水系统 一、单项选择 1、在给水区面积很大、地形高差显著或远距离输水时,可考虑分区供水。分区供水可分为并联分区和串联分区两种基本形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并联分区供水安全、可靠,且水泵集中,管理方便 b、并联分区供水安全、可靠,且管网造价较低 c、串联分区供水安全、可靠,且管网造价较低 d、串联分区供水安全、可靠,且水泵集中,管理方便 答案:a 2、( )一般是根据城市地形特点将整个给水系统分成几区,每区有独立的泵站和管网等,但各区之间有适当的联系,以保证供水可靠和调度灵活。 a、区域给水 b、地区给水 c、分区给水 d、地区分段给水 答案:c 3、分区给水中的并联分区的优点不包括( )。 a、各区用水由同一泵站供水,管理方便 b、整个给水系统的运行情况较为简单 c、设计条件易与实际情况一致 d、输水管长度较短,可用扬程较低的水泵 答案:d 4、分区形式须考虑城市地形和城市发展的因素,当城市狭长发展,地形高差较大,可采用( ),因增加的输水管长度不多,高、低两区的泵站又可以集中管理。 a、串联分区 b、并联分区 c、竖向分区 d、平行分区 答案:b 5、城市垂直于地形等高线方向延伸时,( )更为适宜。 a、串联分区 b、并联分区 c、竖向分区 d、平行分区 答案:a 6、大城市的管网往往由于城市面积大,管线延伸很长,即使地形平坦,也因管网水头损失过大,而须在管网中途设置( ),形成分区给水系统。 a、水泵房 b、高位水箱 c、贮水池 d、加压泵站 答案:d 7、水厂远离高区时,采用( )较好,以免到高区的输水管过长,增加造价。 a、串联分区 b、并联分区 c、竖向分区 d、平行分区 答案:a 8、城市居住小区和工矿企业应根据水源。地形和用户水压要求等因素,确定分区给水形式。如高、多层建筑混合居住小区则应采用( )的给水系统供水。 a、水泵 b、水箱 c、分区 d、分设高、低压区 答案:d 9、水泵加压输水和配水,其管道系统经适当分区可减少供水能量费用。这是通过提高供水能量利用率,即减少()实现的。 a、有效利用的能量 b、消耗的能量 c、未被利用的能量 d、供水总能量 答案:c 10、配水管网分区,应根据用水区地形和水源位置,而采取串联还是并联形式,主要考虑()。 a、避免高区输水管过长 b、便于水源向管网配水 c、便于设置调节构筑物 d、便于设置分区泵站 答案:a 11、配水管网分区方案的确定,应考虑()。 a、节约能量最大的方案 b、节约的能量等于增加的投资方案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全文】: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前言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90]160号文下达的《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规范》(后更为《灌溉 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的编制任务,在水利部领导下,由水利部科学技术司、农村水利司 和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主持,编制组自1991年4月开始工作,1994年3月完成征求意见稿,1996年4月完成送审稿,并于1997年1月召开审查会议,通过了审查。 《灌溉与排水工程没法规范》分总则,工程等级划分,设计标准,总体设计,蓄水、引水和提水工程,灌溉输配水系统,排水系统,田间工程,灌排建筑物,喷灌和微灌系统,环境监测与保护以及附属工程设施,共12章36节356条和15个附录,内容全面覆盖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除结构计算以外的各个方面。既有将灌溉排水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总体设计,也有灌溉工程枢纽和单项灌排建筑物设计;既包括了水源工程、输配水渠道、排水沟和畦灌、沟灌等常规设计内容,也包含了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和喷灌、微灌节水等新技术;既对灌区环境保护设计提出了要求,也对逐步实现灌区现代化管理所必须设置的附属工程设施作出了规定。 本规范由水利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工作由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负责。在使用过程中,各单位应积极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寄往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国家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管理组(地址:北京市安德路六铺炕,邮编:100011)。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参编单位: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西北农业大学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毕业设计 题目紫微住宅小区1号楼给排水工程设计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班级 XXXX 学生XXXX 指导教师XXXXXX XXXX 年

摘要 本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西安市紫薇住宅小区的给水排水设计。这是一栋18层商住楼。本工程为本工程为二类高层住宅楼,,地下一层,地上十八层层,地下一层为丙类库房。主体部分一层为商业,二到十八层为住宅。总建筑面积为:6339.62,建筑高度:52.60m。屋面为不上人屋面。一层与地下室层高1m,2至18层层高2.9m。每层包括3户,每户设卫生间各一个,共有洗手盆1个,大便器1个,洗脸盆1个,洗衣机1个,洗涤盆1个。根据建筑物性质、用途及建筑单位要求,室内设有完善的给水排水卫生设备系统。该大楼要求消防给水系统安全可靠,设置独立的消火栓系统以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时直接启动消防泵。生活水泵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自动启动,并且自动稳压。本设计说明书包含建筑工程设计中的生活给水,消防给水,雨水,生活污水等设计项目。主要内容包括生活给水系统的设计计算、消火栓给水系统的设计计算、喷淋系统的设计计算、生活污水排水系统的设计计算、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计算。 关键词:生活给水,消火栓给水,自动喷淋系统,建筑排水 1

Abstract The main task of this design is to b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Xi'an Lagerstroemia residential district. This is a 18-storey commercial and residential. The project-oriented engineering as second-class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 basement, ground eighteen layers, Class C basement storeroom. The ground floor of the main business, two to eighteen floors for residential. The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6339.62, building height: 52.60m. The roof is not accessible roof. Floor and basement floors 1m, 2 - 18 layers of high 2.9m. Each includes three, one each household toilet set, a total wash basin, a toilet, a wash basin, a washing machine, a washing basin. According to building nature, purpose and construction unit requirements, has improved the indoor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anitation systems. The building requires fire water system is safe and reliable, set up a separate fire hydrant system and automatic sprinkler system, fire pump fire when started directly. Living water pump can be started automatically according to user needs, and automatic voltage regulator. The design manual contains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design life, water supply, fire water, rainwater, sewage and other design projects.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domestic water supply system design calculations, design hydrant water supply system calculation, design sprinkler system calculation, design calculations 1

灌溉习题册答案

一.问答题 1.今后世界观该发展的趋势是什么?P2 2.灌溉和排水工程的任务是什么?P3 3.作物全生育期中的蓄水的一般规律是什么?P15 4.影响作物需水量的因素有哪些?P15 5.拟定旱作物灌溉制度需哪些基本资料?P25-26 6.渠系在输水过程中,渠道渗漏有什么危害?P86 7.砌石防渗的特点是什么?适合哪种渠道?P88 8.混凝土衬砌的优缺点?P88 9.膜料防渗的优点?P90 10.选择渠道防渗类型时,要考虑哪些要求?P92 11.什么叫渍害?如何使作物免受渍害?P111 12.扩大灌溉水源的措施有哪些?P42 13.无坝引水有何优缺点?P44 二.填空题 1.“十二五”期间预计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将提高到0.55以上。P1 2.稻田节水有多种途径,有工程节水技术,如渠道防渗. 管道输水. 改进的地面灌水方法等;也有非工程的节水技术,如通过制定节水灌溉制度. 加强田间水管理及充分利用降雨等等。P3 3.自然界的土壤结构多种多样,一般按结构的形状和大小进行分类。常见的有核状和块状. 柱状和棱柱状. 片状和板状以及团粒状等结构体类型。P8 4.当土壤含水量小到一定程度,土壤持水力与作物的吸水力接近相等时(1.5MPa),作物即不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即使在灌水,也不能是作物恢复生命活动,此时的土壤含水率称为永久凋萎系数。P9 5.当悬着毛管水达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率叫田间持水率,是土壤的最大持水率,常将此作为旱田土壤有效水分的上限,同时也是农田灌溉的上限指标。P8 6.农田水分存在三种基本形式,即地面水. 土壤水和地下水,而土壤水是与作物生长关系最密切的水分存在形式。P12 7.土壤水按其形态不同可分为汽态水. 吸着水. 毛管水和重力水等。P12 8.作物的需水量包括叶面蒸腾量和棵间蒸发量,所以需水量也称为蒸发量。P14 9.幼苗期和接近成熟期日需水量少,而发育中期日需水量最多,生长后期需水量逐渐减少。P15 10.最大的时期称为作物需水高峰期,大多出现在作物生育旺盛.蒸腾强度大期,这一时期称为需水临界期或需水关键期。P15 11.稻田(本田期)耗水包括三部分:叶面蒸腾. 棵间蒸腾及渗漏量。P15 12.灌溉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作物播前(或水稻插秧前)及全生育期内各次灌水的灌水定额. 灌溉定额. 灌水时间和灌水次数。P18 13.在水源一定的条件下,灌溉设计保证率定得高,灌溉用水量得到保证的年数多,灌区作物因缺水而造成的损失小,但可发展的灌溉面积小,水资源利用程度低。P43 14.《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规定:以抗旱天数为标准设计灌溉工程时,单季稻灌区可用30~50d,双季稻灌区可用50~70d。P43 15.以地表水为灌溉水源时,按水源条件与灌区的相对位置有蓄水灌区. 引水灌区. 提水灌区及蓄引提结合灌溉等几种。P44

排水工程试题

XXXXXXXXXX 学院试卷(2011 至2012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排水工程》下册 命题教师: 适用班级:给水排水专业 1、 满分100分。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无错别字。 2、 考生必须将姓名、班级、学号完整、准确、清楚地填写在试卷规定的地方,否则视为废卷。 3、 考生必须在签到单上签到,若出现遗漏,后果自负。 4、 如有答题纸,答案请全部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考完请将试卷和答题卷分别一同交回,否则不给分。 试 题 (B )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20=20分) 1.写出下列字符含义 BOD ;A 2/O ; MLSS 。 2.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指示性生物是 。 3.一般来说,微生物群体处在 的活性污泥,其SVI 值较低。 4.表示空气扩散装置技术性能的主要指标有动力效率、氧的转移效率、 。 5.常见的氧化沟系统有:交替工作氧化沟系统、 、 、 。 6.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池中的溶解氧一般不低于 mg/L ;生物接触氧化池中污水的溶解氧含量一般应维持在 mg/L 之间。 7.污泥的运输方法有 、 、 。 8. 影响微生物生理活动的主要因素: 、 、 及温度。 法污水处理工艺,A 段的作用是吸附,B 段的作用是 。 10.含水率为99%的污泥浓缩成含水率为96%,污泥体积减少了 。

11. 氟利昂-253,其最低极限浓度值为100mg/L,但BOD20/COD=0,说明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8=16分) 1.下列不属于水中固体物质是。 A.有机物 B.胶体 C.溶解物 D.沉淀物 2.关于水体自净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A.水体自净作用包括物理净化作用、化学净化作用和生物化学净化作用 B.氧化还原反应是水体化学净化的主要作用 C.湖泊、水库等静水体扩散稀释的主要方式是弥散 D.当L计算≥L全混时,α=1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沉砂池中的沉淀属于自由沉淀类型 B.初沉池中的沉淀属于压缩 C.区域沉淀发生时的悬浮物浓度为50~500mg/L D.初沉池去除的是密度比水大的无机物,沉砂池去除的是污水中的悬浮物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D的测定不受水体限制 B.曝气沉砂池中的曝气设备具有预曝气、脱臭、防止污水厌氧分解等作用 C.生活污水中的COD>BOD5,BOD5≥TOC D.生物法主要用于深度处理 5.关于污泥龄的说法,正确的是。 A.等价于MLVSS同活性污泥的净增殖量的比值 B.相当于工作着的污泥总量同每日的回流污泥量的比值 C.相当于微生物的合成反映与每日排出系统的活性污泥量的差值比上活性污泥的净增殖量与微生物内源代谢反应的自身氧化率的乘积 D.污泥龄不得短于微生物的世代期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兼性稳定塘是城市污水处理最常用的一种稳定塘,它是由好氧和厌氧微生物协同完成对

最新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精编版

2020年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精编 版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设计说明书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具有餐饮、住宿、办公会议功能的综合楼。 二、建筑设计资料 建筑物所在地的总平面图,建筑物各层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以及卫生间大样图等。地下层为高低压配电房、冷冻机房、工具房、消防控制室及电话总机房,贮水池与水泵房也设于地下层中。1层为大厅及餐厅,餐厅每日就餐人数200人。2~8层为客房, 客房共有床位172张,每间客房均带有卫生间。9层为会议室和休息室,屋顶层为电梯机房和中央热水机组间,屋顶水箱设于屋顶层之上。 根据建筑物性质、用途及建筑单位要求,室内设有完善的给水排水卫生设备及集中热水供应系统,要求全天供应热水。该大楼要求消防给水安全可靠,设置独立的消火栓系统及自动喷水系统,每个消火栓内设按钮,消防时直接启动消防泵。生活水泵要求自动启动。管道要求全部暗敷设。 三、城市给水排水资料 1、给水水源 本建筑以城市给水管网为水源,大楼西面有一条DN400的市政给水干管,接管点比该处地面低0.5m,常年资用水头为200 Kpa,城市管网不允许直接抽水。 2、排水条件 本地区建有生活污水处理厂,城市排水污(废)水、雨水分流制排水系统。本建筑东侧有DN600的市政排水管道(管底标高:-1.50m)和雨水管(管底标高:-2.00m)。 3、热源情况

本地区无城市热力管网,该大楼自设集中供热机组间。 4、卫生设备情况 除卫生设备、洗衣房、厨房用水外,其它未预见水量按上述用水量之和的15%计,另有5m3/h的空调冷却用水量 二、设计过程说明 1、给水工程 根据设计资料,已知室外给水管网常年可保证的工作水压,仅为200kpa,故室内给水拟采用上、下分区供水方式。即1~3层及地下室由室外给水管网直接供水,地下层和一层直接接入室给水管,2~3层采用上行下给方式。4~9层为设水泵、水箱联合供水方式,管网上行下给。因为市政管网不允许直接抽水,故在建筑物地下室内设生活——消防合用水池。屋顶水箱设水位继电器自动合闭水泵。 2、排水工程 室内排水管采用合流排放,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道,没有专用勇气管。因美观要求,部分排水管道不能伸顶通气,故在八层把专用通气立管连接起来,保证所有排水管通气。 雨水管没有八棍,从室内墙角通下,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装修时把管道掩埋。 3、热水供应工程 室内热水采用集中式热水供应系统,由设于层顶的中央热水机组直接供给,采用上行下给方式。冷水由水箱供给。在每棍热水立管的末端设热水回水

灌溉排水工程doc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灌溉排水工程学:灌溉排水工程学是研究农田水分状况和有关地区水情的变 化规律及其调节措施,消除水旱灾害,并利用水利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而服务的科学。 2.农田水分状况:农田水分状况一般是指农田土壤水、地面水和地下水的状况 及其相应的养分、通气、热状况 3.凋萎系数:作物产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率, 4.田间持水率: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 5.干旱:是指因天气、土壤、生理等原因导致作物体内水分亏缺的现象,或指 作物由根吸水不足而导致其体内水分失去平衡和协调的现象。 6.大气干旱:指农田水分尚不妨碍植物根系的吸收,但由于大气温度过高 (T=30°C)和相对湿度过低(≤30%),阳光过强或遇旱风(≥3m/s),造成植物蒸腾耗水过大,使根系吸水速度不能满足蒸发的需要。 7.土壤干旱:土壤含水率过低,作物根系从土壤中所能吸收的水量很少,无法 补偿叶面蒸发的消耗。 8.渍害:因降雨、灌溉水量太多,或因地下水补给水量太多,使土壤长期过湿, 危害作物生长的灾害。 9.土壤盐害:盐害:指土壤含盐过多,土壤溶液渗透压过高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 现象。 10.SPAC系统:田间水分运动是在水势梯度的作用下产生的,各环节之间是相互 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为了完整地解决农田水分运动问题,必须将土壤-植物-大气看作一个连续体统一考虑。这一连续体即为SPAC系统 11.作物需水量:植株蒸腾和株间蒸发两者的腾发量(蒸发蒸腾量)。 12.作物耗水量:土壤在任何水分条件下实际消耗的植株蒸腾、土壤蒸发和植物 体含水量之和。 13.需水量模比系数:作物某一生育阶段的需水量占全生育期的百分比。 14.需水临界期或关键期:水分亏缺对作物产量影响最敏感最严重的生育时期。 15.灌溉制度:是指特定作物在一定的气候、土壤、供水等自然条件和一定的农 业技术措施下,为了获得高产或高效,实现节约用水,所指定的适时适量的农田灌水方案。 16.灌水定额:一次灌水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 17.灌溉定额:指作物全生育期单位面积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18.土壤计划湿润层:旱作物灌水时计划湿润的土层深度。 19.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作物产量与投入水量或作物消耗水量之间的关系。

排水工程考试题

排水工程考试题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一、填空题 1、为了使计算简便,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建议折减系数的采用为:暗管m=2 ,明渠m= 。在陡坡地区,暗管的m=~2 。 [第三章第2节] 2、设计流速是(与设计流量、设计充满度相应的水流平均速度 )。 最小设计流速是保证(管道内不致发生淤积的流速)。 最大设计流速是保证(管道不被冲刷损坏的流速)。 3、管道的衔接方法:主要有(水面平接、管顶平接和管底平接)三种。 (第二章第四节) 4、城市污水总的设计流量是( 居住区生活污水、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 设计流量三部分之和。 5、(1)按照来源的不同,污水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3类——第1章第1节 (2)生活污水总变化系数与平均流量间的关系式为Kz=(/)当Q<5L/S 时,Kz=();Q>1000 , Kz=()——第2章第2节 6、定线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是:(应尽可能地在管段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局域的污水能自流排出)。(第二章第4节P39-40) 7、水面平接是使( 上游管段终端 )与( 下游管段起端 )在指定的( 设计充满度 )下的水面平接。 8、雨水设计流量 Qs=qΨF ,其中Ψ的含义是(地面径流系数) 9、在排水管道的接口中,水泥砂浆抹带口属于(刚性)接口 10、污水管道的最小设计流速为s,雨水管道、合流管道的最小设计流速为s,明渠的最小设计流速为s。 11、城市污水是指排入城镇污水排水系统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12、污水管道水力计算的目的,在于合理的经济的选择管道(断面尺寸)、坡度和(埋深)。 13、雨水管道的最小管径为( 300 mm ),相应的最小坡度为()雨水口连接管最小管径( 200 mm ),最小坡度为(). 14、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主要包括:(正交式分布 ,截流式分布 ,平行式分 布 ,分区式分布 ,分散式分布, 环绕式分布)。 15、排水的(收集、输送、处理和排放等设施)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称为排水系统。(第一章第1节) 16、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是( 10 )m/s, 非金属的最大设计流速是 ( 5 )m/s。 17、管道平面图应包括(支管)(干管)(主干管)(泵站)(污水厂)(出水口)等的具体位置和资料。 二、名词解释

灌溉与排水工程学复习要点

灌溉与排水工程学灌溉排水:利用人工干预方式,采用灌溉或利用降雨田间土壤水分和排除农田多余水分。 精量灌溉:精确估算出农作物生长必需的灌溉水量,并采用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将此水量准确而均匀的灌入作物根系层土壤中。 农田水分状况:农田土壤水、地面水和地下水的状况及其相应的养分、通气、热状况。 我国水资源现状:水资源不足,时空分布不均匀,旱涝灾害频繁,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灌溉地带的划分的依据:根据不同地区及农作物对灌溉排水的要求,按降雨量划分:常年灌溉地带:降雨量小于400mm/年。不稳定灌溉地带:400-1000mm/年,东北和黄淮海地区。水稻灌溉地带:长江中下游及西南地区,1000mm以上。 1、非充分灌溉制度:是在有限灌溉水量条件下,为获取最佳的产量目标,对作物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进行最优分配的灌溉制度。 农作物的灌溉制度:是指旱作物播种前(或水田栽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灌水日期、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 灌水定额:是指一次灌水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 灌溉定额:农作物在全生育期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采用水量平衡制定旱作物的灌溉制度,作物主要根系吸水层。 作物水分亏缺:当作物植株的蒸腾失水超过作物根系吸水时,造成植物细胞体内储水量减少,叶水势降低 作物需水关键期:水分亏缺对作物产量影响最敏感、最严重的生育时期 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率的步骤;每个人在同一位置取三个土样。步骤:1.称取土壤铝盒质量

m1 2.取土3称重m2 4.烘干5.称重m3 6.计算公式:含水率=m水/m土x100% 土壤水分的存在形式;固态、汽态、液态(吸着水:不能被利用其上限以下的水为无效水;毛管水:田间持水率和无效水之间的水,容易被植物利用,有效水;重力水: 地下水位高,停留在根系层的水影响土壤的通气,这部分水称为过剩水,地下水位低,水很快排出根系层而不能被使用。) 水分入渗的规律、特点及考斯加可夫计算公式 入渗前土壤含水率θ0很小时,地面初始入渗速度i1很大,地面处的含水率短时间内就接近饱和含水率θs。随时间的延长,入渗路径的加大,入渗速度i t不断减小,最后趋于一稳定值i f,即接近该土壤的渗透系数K。通常用入渗速度i t和累积渗水量I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描述入渗规律。入渗过程分:渗吸阶段,入渗速度i t随着入渗时间加大不断减小,为非稳定流阶段;渗透阶段。考斯加可夫公式:i t=i1t—a, 式中:i t是任一时间的入渗速度,以单位时间渗入土壤的水层厚度(mm/min或cm/h);i 1是第一单位时间末的入渗速度;t为入渗时间(min或h);经验指数α=0.3~0.8,一般土壤取0.5。 水分亏缺的定义和影响;(1)水分亏缺对作物生理过程的影响,抑制作物器官和个体的生长发育;影响光合与呼吸作用;影响碳水化合物代谢和同化物运输;影响生化反应;影响对矿物质吸收。(2)水分亏缺对作物干物质累积和产量的影响,导致作物干物质累积和产量的降低,影响程度取决于水分亏缺的程度及发生水分亏缺的时间。(3)有益作用:适度的水分亏缺有益于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 计算:经测定某灌区土壤干容重为1.41g/cm3,田间持水率为23%(重量比),冬小麦拔节期计划湿润层为0.6m ,日耗水量为3mm,土壤水分下限为田间持水率的70%,假定土壤初始含水率为20%(重量比),在无雨情况下还需多少天应进行灌溉?其灌水定额为多少? 解:计划湿润层内土壤可供水量为:W1=γ(θ0-θmin)H=1.41 ×(θ0-70%θf) ×600mm=1.41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试题库.doc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习题 一、选择 1、当资料不全时,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低位水池有效容积按哪一条计算是正确的?(A) A 按最高日用水量的20%~25%确定 B 按最高日用水量的35%~40%确定 C 按平均日用水量确定 D 按平均日用水量的60%确定 2、在装设备通透性吊顶的场所,喷头应布置在_____;系统的喷水强度应按_____确定。(C) A 吊顶下常规系统设计基本参数1.3倍 B 吊顶下常规系统设计基本参数 C 顶板下常规系统设计基本参数1.3倍 D 顶板下常规系统设计基本参数 3、下列哪一个情况排水系统应设环形通气管?(B) A 连接4个及4个以上卫生器具的横支管。 B 连接4个及4个以上卫生器具的横支管的长度大于12m的排水横支管。 C连接7个及7个以上大便器具的污水横支管。 D 对卫生、噪音要求较高的建筑物内不设环形通气管,仅设器具通气管。 4、给水管网的压力高于配水点允许的最高使用压力是应设减压设施。采用比例式减压阀的减压不宜大于____。(B) A 2 :1 B 3 :1 C 5 :1 D 6 :1 5、某建筑物内的生活给水系统,当卫生器具给水配水处的静水压力超过规定值时,宜采用何种措施?(A) A 减压限流 B 排气阀 C 水泵多功能控制阀 D 水锤吸纳器 6、某中水站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出水为中水水源是,请回答下列四组中水处理工艺流程中哪组工艺流程合理?(D) 中水水源格栅间调节池物化、生化深度处理池中水 A r r r u u u u u u u u u u r r B r r r r 中水水源格栅间调节池物化、生化深度处理池消毒池中水 u u u u u u u u u u r r 中水水源格栅间调节池预处理池中水 C u u r u u r u u r u u u u u u u u u u r r D r r r 中水水源调节池物化、生化深度处理池消毒池中水 u u u u u u u u u u r r 注: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出水水质已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只需经调节池后采用生化或物化结合的深度处理,在经消毒即可作中水使用。 7、在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配水管道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____;湿式系统、干式系统的喷水头动作后应由____直接连锁自动启动供水泵。(B) A 1.2 MPa 火灾报警信号 B 1.2 MPa 压力开关 C 0.4 MPa 火灾报警信号 D 0.4 MPa 压力开关 8、请指出正确的水泵吸水管的连接方式。(C) A 吸水管设在虹吸管段 B 吸水管向下坡向水泵 C 异径偏心大小头 D 同心异径管 9、下面关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材及连接叙述中,哪一条是正确的?(C) A 系统管道的连接,应采用沟槽式连接件(卡箍),或法兰连接。 B 配水管道应采用内壁热镀锌钢管。 C 报警阀前采用内壁不防腐管事,可焊接连接。 D 报警阀后采用内壁不防腐钢管,但应在该关段的末端设过滤器。 10、以下报警阀组设置中,哪条是不正确的?(A)

灌溉与排水工程规范

【题名】: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副题名】:Code for design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标准号】:GB 50288-99 【代替标准】: 【颁布部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 【发布日期】:1999-03-02发布 【实施日期】:1999-08-01 实施 【标准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批准文号】:建标[1999]70号 【批准文件】: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9]70号 根据国家计委《关于印发一九九○年度部分计划(草案)的通知》(计综合[1990]160号)附件二的要求,由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288-99,自1999年8月1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水利部负责管理,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负责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九年三月二日 【全文】: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前言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90]160号文下达的《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规范》(后更为《灌溉 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的编制任务,在水利部领导下,由水利部科学技术司、农村水利司 和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主持,编制组自1991年4月开始工作,1994年3月完成征求意见稿,1996年4月完成送审稿,并于1997年1月召开审查会议,通过了审查。 《灌溉与排水工程没法规范》分总则,工程等级划分,设计标准,总体设计,蓄水、引水和提水工程,灌溉输配水系统,排水系统,田间工程,灌排建筑物,喷灌和微灌系统,环境监测与保护以及附属工程设施,共12章36节356条和15个附录,内容全面覆盖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除结构计算以外的各个方面。既有将灌溉排水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总体设计,也有灌溉工程枢纽和单项灌排建筑物设计;既包括了水源工程、输配水渠道、排水沟和畦灌、沟灌等常规设计内容,也包含了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和喷灌、微灌节水等新技术;既对灌区环境保护设计提出了要求,也对逐步实现灌区现代化管理所必须设置的附属工程设施作出了规定。 本规范由水利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工作由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负责。在使用过程中,各单位应积极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寄往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国家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管理组(地址:北京市安德路六铺炕,邮编:100011)。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参编单位: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西北农业大学 陕西省水利厅 主要起草人:余开德窦以松司志明陈登毅高启仁茆智瞿兴业袁可法 丁夫庆朱凤书魏永曜黄林泉董冠群朱树人刘清奎林世皋 李占柱廖永诚王兰桂仲伯俊 1总则 1.0.1为统一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要求,提高工程设计质量,保证工程安全,节水节地,降 低能耗,保护水环境,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充分发挥工程综合效益,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的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 1.0.3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必须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根据流域水利规划和 区域水土资源平衡的要求,全面搜集分析所需资料,进行必要的勘察、观测和实验,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做到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经济实用,方便管理。 1.0.4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工程等级划分 2.0.1蓄水枢纽工程等别应根据总蓄水容积的大小,按表2.0.1确定。

灌溉排水工程-习题集

灌溉排水工程习题集 一、问答题: 1、今后世界灌溉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2、灌溉和排水工程的任务是什么? 3、作物全生育期中的需水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4、影响作物需水量的因素有哪些? 5、拟定旱作物灌溉制度需哪些基本资料? 6、渠系在输水过程中,渠道渗漏有什么危害? 7、砌石防渗的特点是什么?适合哪种渠道? 8、混凝土衬砌的优缺点? 9、膜料防渗的优点? 10、选择渠道防渗类型时,要考虑哪些要求? 11、什么叫渍害?如何使作物免受渍害? 12、扩大灌溉水源的措施有哪些? 13、无坝引水有何优缺点? 二、填空题 1、“十二五”期间预计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将提高到以上。 2、稻田节水有多种途径,有工程节水技术,如、、等;也有非工程的节水技术,如,及等等。 3、自然界的土壤结构多种多样,一般按结构体的形状和大小进行分类。常见的有和、和、片状和板状以及团粒状等结构体类型。 4、当土壤含水量小到一定程度,土壤持水力与作物的吸水力接近相等时(1.5 MPa),作物即不 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即使再灌水,也不能使作物恢复生命活动,此时的土壤含水率称为。 5、当悬着毛管水达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率叫,是土壤的最大持水率,常将此作 为旱田土壤有效水分的上限,同时也是农田灌溉的上限指标。 6、农田水分存在三种基本形式,即、和,而是与作物生长 关系最密切的水分存在形式。

7、土壤水按其形态不同可分为、、和等。 8、作物的需水量包括和,所以需水量也称为腾发量。 9、幼苗期和接近成熟期日需水量(多少),而发育中期日需水量最(多少),生 长后期需水量逐渐(增加减少)。 10、最大的时期称为作物需水高峰期,大多出现在作物生育旺盛、蒸腾强度大期,这一时期称为或需水关键期。 11、稻田(本田期)耗水包括三部分:、及。 12、灌溉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作物播前(或水稻插秧前)及全生育期内各次灌水的、、和。 13、在水源一定的条件下,灌溉设计保证率定得高,灌溉用水量得到保证的年数多,灌区作物因缺水而造成的损失小,但可发展的灌溉面积(大或小),水资源利用程度(高或低)。 14、《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规定:以抗旱天数为标准设计灌溉工程时,单季稻灌区可用,双季稻灌区可用。 15、以地表水为灌溉水源时,按水源条件与灌区的相对位置有、、及蓄引提结合灌溉等几种。 16、无坝引水取水口位置应布置在,以便利用弯道横向环流的作用,使主流靠近取水口,以引取表层清水,防止泥沙淤积取水口和进入渠道。 17、有坝引水枢纽主要由、、及防洪堤等建筑物组成。 18、用(指标)反映渠系渗漏情况。 19、渠道衬砌防渗按其所用材料的不同,一般分为、、、、及等。 20、土料防渗包括、、等。 21、沥青防渗材料主要有、、等。 22、一个先进而合理的灌水技术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23、灌水技术通常可以分、、。 24、根据灌溉水渗入土壤的方式,地面灌溉可分、、、。 25、作物的和是农田排水规划的重要依据,农田排水工程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排除一定标准的暴雨所产生的地表径流,使作物淹水深度、淹水时间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不影响其正常生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