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显微镜油镜使用注意事项

显微镜油镜使用注意事项

显微镜油镜使用注意事项
显微镜油镜使用注意事项

显微镜油镜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前,先经低、高倍镜观察,将需放大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心。将集光器上升到最高,光圈开到最大。转换油镜时,从侧面水平注视镜头与玻片之间的距离。用左眼观察目镜,慢慢转动细调节器直至物象清晰。

油镜是在实验室当中,经常会使用到的显微镜之一,这种显微镜对于物体所呈现的清晰度是略高于普通的光学显微镜的,所以经常就是用于观察衣原体、细菌、细胞器等一些比较细微结构的物体。油镜的使用不仅仅是在生物领域有重要作用,在医疗方面也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那么显微镜油镜使用注意事项主要有哪些呢?

在使用油镜时,需要注意首先要在玻片上滴加香柏油,这主要就是由于油镜的放大倍数比较高,但是透镜却很小,所以在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介质物体时,会造成部分的光线发生折射而导致散失,那么就会让进入镜筒的光线少,对于物体就会观察不清。滴加香柏油后就使进入油镜的光线增多,视野亮度增强,那么物象就会更加清晰。其它还需要注意的还有以下几点:

1、在使用之前,必须先经低、高倍镜的观察,然后将需放大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心。

2、需要将集光器上升到最高的位置,光圈需要开到最大。

3、在转换油镜时,要从侧面的水平注视镜头与玻片之间的距离,使得镜头浸入油中又不以压破载玻片为最佳。

4、使用左眼进行观察目镜,然后慢慢的转动细调节器直至物象清晰为止。如果说不出现物象或者说目标不理想的话要重新寻找,不得经高倍镜进行寻找,以免油沾污了镜头。

5、油镜使用完毕之后,要先用擦镜纸擦一遍,然后再用沾了二甲苯的擦镜纸将香柏油擦去,最后不要忘记用干擦镜纸擦干净。

在使用显微镜油镜之前,应该要熟悉的掌握显微镜的各部名称和使用方法,特别是应该要掌握识别三种接物镜的特征。

一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显微镜的构造、性能及成像原理。 2.掌握显微镜的正确适用及维护方法。 二、实验器材 1.显微镜、纱布、绸布 2.酵母菌示教标本 三、普通光学显微镜简介 微生物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们的个体形态和细胞结构。熟悉显微镜并掌握其操作技术是研究微生物不可缺少的手段。 显微镜可分为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两大类。光学显微镜包括:明视野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偏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立体显微镜等。其中明视野显微镜为最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其它显微镜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基本结构相同,只是在某些部分作了一些改变。明视野显微镜简称显微镜。 (一)显微镜的构造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可以分为机械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 图1-1 显微镜构造 1.目镜 2.镜筒 3. 转换器 4. 物镜 5. 载物台 6. 聚光器 7. 虹彩光圈 8. 聚光镜调节钮9.反光镜10. 底座11. 镜臂12. 标本片移动钮 13. 细调焦旋钮14. 粗调焦旋钮15.电源开关16.光亮调节钮17.光源 1.机械系统: (1)镜座Base:在显微镜的底部,呈马蹄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镜臂Arm:连接镜座和镜筒之间的部分,呈圆弧形,作为移动显微镜时的握持部分。 (3)镜筒Tube:位于镜臂上端的空心圆筒,是光线的通道。镜筒的上端可插入接目镜,下面可与转换器相连接。镜筒的长度一般为160mm。显微镜分为直筒式和斜筒式; 有单筒式的,也有双筒式的。 (4)旋转器Nosepiece:位于镜筒下端,是一个可以旋转的圆盘。有3~4个孔,用于安

油镜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油镜的使用流程及注意事项 【原理】 油镜(×100)是由使用时需用香柏油等作介质而得名。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玻璃透镜的大小有关。观察时由于聚光器聚集的光源要通过载玻片、空气,才能进入物镜中。油镜放大倍数较高,透镜小,镜孔也小,入射的光线少;且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介质物体(玻片→空气→透镜)时,部分光线会发生折射而散失,进入物镜的光线减少,致使观察视野暗淡,物像不清。如在透镜与玻片之间滴加和玻璃折射率(n=1.52)相仿的香柏油(n=1.515),则使进入油镜的光线增多,视野亮度增强,物象清晰。 【使用方法】 1、用油镜观察标本时应将显微镜直立,勿将镜臂弯曲,以免镜油流散。 2、打开光源后,将聚光器升到最高位置,再将光圈完全打开,增大射入光线的强度。 3、标本固定在载物台上,标本面上加镜油一小滴,用标本移动器夹紧标本。 4、调整物像可选用以下两种方法: 1)先用低倍镜(×10)将视野调至最亮时,并找到标本的适当位置,然后换用油镜(× 100)。一般情况下,仅需调节细准焦螺旋,就可以看到物像。 2)用眼从侧方看着油镜(×100),缓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油镜头浸于油滴内,并几 乎与玻片接触为止,但切勿使两者相碰,防止损伤镜头或压碎玻片。从目镜观察, 轻轻转动粗调节器,看到物像时,再调换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未能看到物像 时,重复上述操作直到看到物像为止。 5、油镜头使用后立即用拭镜纸擦净镜头上的油。如油已干,可在拭镜纸上滴少许二甲苯擦拭,并随即用干的拭镜纸擦去二甲苯,以防镜片脱落。 【注意事项】 1、显微镜是贵重精密仪器,使用时要精心爱护,不得随意拆散和碰撞。 2、使用显微镜之前,应熟悉显微镜的各部名称及使用方法,特别应掌握识别三种接物镜的特征。 3、取送显微镜是应右手持镜臂,左手托镜座,平端于胸前,然后轻放于台面上或柜箱内。 4、在使用油镜之前,必须先经低、高倍镜观察,然后将需进一步放大的部分移到视野的中心。 5、观察目镜,并慢慢转动细调节器至物像清晰为止。 如果不出现物像或者目标不理想要重找,在镜油区之外重找时应按:低倍→高倍→油镜程序。在镜油区内重找应按:低倍(×10)→油镜(×100)程序,不得经高倍镜(×40),以免油沾污镜头。 6、油镜使用完毕,先用擦镜纸擦一遍,再用沾少许二甲苯的擦镜纸将镜头上和标本上的香柏油擦去,最后再用干擦镜纸擦干净。 7、擦镜头时,用拭镜纸擦,切忌使用粗糙的纸片或布片擦拭等。擦镜时应顺其直径方向擦,不要转圈擦。 8、不用时,将物镜转开呈八字,使其不正对聚光器,以免物镜与聚光器相碰撞。将聚光器下降罩上镜套或盖布,对号归位。

显微镜的使用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持镜时必须是右手握臂、左手托座的姿势,不可单手提取,以免零件脱落或碰撞到其它地方。 ■轻拿轻放,不可把显微镜放置在实验台的边缘,应放在距边缘10cm处,以免碰翻落地。 ■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光学和照明部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切忌口吹手抹或用布擦,机械部分用布擦拭。 ■水滴、酒精或其它药品切勿接触镜头和镜台,如果沾污应立即用擦镜纸擦净。■放置玻片标本时要对准通光孔中央,且不能反放玻片,防止压坏玻片或碰坏物镜。 ■要养成两眼同时睁开观察的习惯,以左眼观察视野,右眼用以绘图。 ■不要随意取下目镜,以防止尘土落入物镜,也不要任意拆卸各种零件,以防损坏。 ■使用完毕后,必须复原才能放回镜箱内,其步骤是:取下标本片,转动旋转器使镜头离开通光孔,下降镜台,平放反光镜,下降集光器(但不要接触反光镜)、关闭光圈,推片器回位,盖上绸布和外罩,放回实验台柜内。最后填写使用登记表。 故障原因 一、检定方法把标准刻线尺放置在硬度计(或显微镜)的工作台上,检查时先调好焦距,使在目镜视野内或投影屏上能清晰地看到标准刻线尺的刻线,并调整到与目镜内的刻线重合,然后将读数显微镜的刻线与标准刻线尺的刻线进行比较,应至少在整个测量范围的5个间隔段进行测量,各间隔段比较3次,取3 次比较结果的平均值,其相对误差W按下式进行计算: W=(Li-L)/L×100% 式中:W——相对误差(mm);Li——读数显微镜的比较段所测出的长度(mm), (i=1~5);L——标准刻线尺比较段的实际长度(mm)。 读数显微镜的刻度按上述方法逐段进行比较,其误差应不大于±0.5%。 二、故障原因与调修 1.显微镜混浊不清 主要原因:镜片不洁或发霉。 排除方法:当镜片上存有灰尘或污物时,应用毛刷、羽毛除去,继而用镜头纸或用脱脂棉蘸少许无水酒精或乙醚细心地沿环形轨迹擦拭,但不要让擦拭液体流失。 2.镜内不能清晰地看到压痕边缘 主要原因:部分镜片有松动现象。 排除方法:重新固紧镜片松动之处。 3.读数显微镜刻度值与标准尺刻度不重合 主要原因:物镜镜头松动或物镜镜头与镜筒连接处垫圈丢失,焦距变化所致。 排除方法:将物镜镜头紧固,若垫圈丢失,应经过反复调试其厚度,配上合适的垫圈,至刻度误差最小的位置为止。

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基本实验技术

一、实验目的 1.复习显微镜低倍镜和高倍镜的使用技术。 2.了解油浸系物镜的基本原理,掌握油浸系物镜的使用方法。 3.掌握微生物实验的操作技能。 二、实验内容: 1.学习油浸系物镜的使用方法。 2.用油镜观察细菌和酵母菌染色装片。 3.学习微生物实验的操作技能。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 细菌三型、酵母菌染色装片;显微镜、香柏油、擦镜液、擦镜纸;试管、培养皿、移液管、纱布、棉花等。 四、操作步骤 (一)xx油浸的使用 1.将显微镜置于平稳的实验台上,镜座距实验台边沿约为4cm,坐正。 2.调节光源: 将低倍物镜转到工作位置,把光圈完全打开,聚光器升至与载物台相距约1mm左右。转动反光镜采集光源,光线较强的天然光源宜用平面镜,光线较弱的天然光源或人工光源宜用凹面镜,对光至视野内均匀明亮为止。观察染色装片时,光线宜强;观察末染色装片时,光线不宜太强。 3.低倍镜观察染色装片

首先下降镜台,将酵母菌染色装片置于载物台上,用标本夹夹住,将观察位置移至低倍镜正下方,镜台升至距装片0.5cm处,适当缩小光圈然后两眼从目镜观察,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下降至发现物像时,改用细调节器调节到物像清楚为止。移动装片,把合适的观察部位移至视野中心。 4.高倍镜观察染色装片 眼睛离开目镜从侧面观察,旋转物镜转换器,将高倍镜转至正下方,注意避免镜头与玻片相撞。 再由目镜观察,仔细调节光圈,使光线的明亮度适宜。用细调节器校正焦距使物镜清晰为止。将最适宜观察部位移至视野中心。不要移动装片位置,准备用油镜观察。 5.油镜观察染色装片 提起镜筒约2cm,将油镜转至正下方。在玻片标本的镜检部位(镜头的正下方)滴一滴香柏油;从侧面注视,小心慢慢降下镜筒,使油镜浸在油中至油圈不扩大为止,镜头几乎与装片接触,但不可压及装片,以免压碎玻片,损坏镜头; 将光线调亮,从目镜观察,用粗调节器将镜台徐徐下降(切忌反方向旋转),当视野中有物像出现时,再用细调节器校正焦距。如末找到物像,必须再从侧面观察,将油镜降下,重复操作直至物像看清为止。仔细观察并绘图;再次观察提起镜筒,换上细菌三型染色装片,依次用低倍镜、高倍镜和油镜观察,绘图。重复观察时可比第一次少加香柏油。 6.镜检完毕后的工作 下降镜台,取出装片;清洁油镜,油镜使用完毕后,须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香柏油,再用擦镜纸沾少许擦镜液擦掉残留的香柏油,最后再用干净的擦镜纸擦干残留的擦镜液;擦净显微镜,将各部分还原。将接物镜呈“八”字形,不可使其正对聚光器,同时降下聚光器,转动反光镜使其镜面垂直于镜座。最后套上镜罩,对号放入镜箱中,置阴凉干燥处存放。 (二)微生物基本实验技术

实验一++细菌的形态结构观察及显微镜油镜的...

实验一细菌的形态结构观察及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目的和要求】 1.熟悉微生物实验室规则并自觉遵守。 2.掌握细菌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的观察方法。 3.掌握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维护方法,了解荧光显微镜和暗视野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试剂与器材】 1.示教片:各种球菌、杆菌、弧菌、荚膜、鞭毛、芽胞的示教片。 2.器材及其他:光学显微镜、载玻片、擦镜纸、香柏油、脱油剂等。 【实验内容】 一、细菌基本形态和特殊构造的观察 1.细菌的基本形态(各种球菌、杆菌、弧菌等) 观察要点:注意细菌的染色性、相对大小、形状及排列方式。 2.特殊结构的观察(荚膜、芽胞、鞭毛) 观察要点:注意这些特殊结构的大小、形状及其在菌体中的位置,均有助于细菌的鉴定。 二、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1.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光学显微镜是观察细菌形态最常用的一种仪器,其构造分为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机械部分包括:镜座、镜臂、载物台、镜筒、镜头转换器、调焦装置等;光学部分包括:接物镜、接目镜、反光镜、聚光器、光圈等(见图1-1)。 图1-1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显微镜的接物镜有低倍镜、高倍镜、油镜三种,放大倍数依次增高,其识别

方法为: (1)低倍镜:镜头标志为10×或10/0.25,镜头最短,其上常刻有黄色环圈。(2)高倍镜:镜头标志为40×或40/0.65,镜头较长,其上常刻有蓝色环圈。(3)油镜:镜头标志为100×或 100/1.30,镜头最长,其上常刻有白色环圈,或“oil”字样。 2.油镜的使用原理 图1-2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原理 油镜的放大倍数高而透镜很小,自标本片透过的光线,因玻片和空气的折光率不同(玻璃n=1.52,空气n=1.0),部分光线经载玻片进入空气后发生折射,不能进入接物镜,致使射入光线较少,物象不清晰。在油镜和载玻片之间滴加和玻璃折光率相近的香柏油(n=1.515),则使进入油镜的光线增多,视野光亮度增强,物象清晰(见图1-2)。 3.使用方法 (1)采光:使用显微镜时必须端坐,将显微镜放在胸前适当位置。将低倍镜转到中央并对准下面的聚光器,打开光圈,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集中于聚光器(以灯光为光源时,使用凹面反光镜,以自然光为光源时用平面反光镜)。根据所观察的标本,通过升降聚光器和缩放光圈以获得最佳光度。当用低倍镜或高倍镜观察时,应适当缩小光圈,下降聚光器;当用油镜观察时,光线宜强,应把光圈完全打开,并将聚光器上升到最高位置。 (2)低倍镜调焦:将欲观察的标本置载物台上,用弹簧夹和推进器固定,将待检部位移至视野正中央,上升载物台至不能升高为止。用左眼观察接目镜,缓慢调节粗调节器,使载物台下降,待看到模糊的图像时,再调节细调节器,直至看到清晰的图像为止。 (3)油镜的使用:低倍镜找到物象并调至清晰之后,转开物镜头,在玻片的标本上滴加1滴香柏油,将油镜头转换至中央,缓慢调节粗调节器,使镜头浸

2017年润滑油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17年润滑油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润滑油工业是经济的晴雨表 (4) 一、润滑油工业与国民经济正相关 (4) 二、润滑油细分市场较多 (6) 三、我国的润滑油消费存在浪费情况 (7) 第二节行业平稳发展,增量看交通用油 (8) 一、交通用油仍有上升可能,看好乘用车用油 (10) 二、工业用油维持不变可能是最好结果 (15) 第三节润滑油添加剂是短板,国产需自强 (18) 一、III基础油逐渐挑大梁,国产能力较差 (18) 二、国外添加剂公司垄断行业 (20) 三、润滑油企业三足鼎立 (22) 第四节差异化、后市场布局为油公司未来发展方向 (24) 一、差异化发展,突出品牌和产品特色 (24) 二、加大研发力度,抢占高端市场 (24) 三、提高营销能力,抢占汽车后市场 (25) 第五节部分相关企业分析 (26) 一、德联集团 (26) 二、高科石化 (27) 三、康普顿 (27)

图表目录 图表1:近年我国GDP与GDP增速变化 (4) 图表2:近年我国工业增速与平均增速变化 (4) 图表3:近年润滑油的表观消费量和增速 (5) 图表4:2015年工业油和车用油的占比(%) (8) 图表5:工业油结构分析 (8) 图表6:车用油结构分析 (9) 图表7:近年我国的汽车销量及增速 (11) 图表8:近年商用车和乘用车销售比例 (11) 图表9:中国新能源汽车及乘用车销量 (12) 图表10:2014~2015年全球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产量比重 (13) 图表11:近年我国的摩托车保有量(万辆)和增速(%) (13) 图表12:水路货运量情况 (14) 图表13:工业润滑油和工业增加值 (15) 图表14:近年我国的粗钢产量(万吨)和同比增长(%) (16) 图表15: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16) 图表16:润滑油产业链 (18) 图表17:全球基础油供需情况(万吨) (19) 图表18:亚太地区基础油产量(万吨) (19) 图表19:国内基础油的供需情况(%) (20) 表格目录 表格1:交通用润滑油的种类、特点 (6) 表格2:工业用润滑油的种类、特点 (6) 表格3:单位润滑油消费量对比 (7) 表格4:近年润滑油的消费量和分类 (9) 表格5:基础油分类 (18) 表格6:添加剂情况 (21) 表格7:主要的润滑油企业 (22)

显微镜油镜使用注意事项

显微镜油镜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前,先经低、高倍镜观察,将需放大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心。将集光器上升到最高,光圈开到最大。转换油镜时,从侧面水平注视镜头与玻片之间的距离。用左眼观察目镜,慢慢转动细调节器直至物象清晰。 油镜是在实验室当中,经常会使用到的显微镜之一,这种显微镜对于物体所呈现的清晰度是略高于普通的光学显微镜的,所以经常就是用于观察衣原体、细菌、细胞器等一些比较细微结构的物体。油镜的使用不仅仅是在生物领域有重要作用,在医疗方面也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那么显微镜油镜使用注意事项主要有哪些呢? 在使用油镜时,需要注意首先要在玻片上滴加香柏油,这主要就是由于油镜的放大倍数比较高,但是透镜却很小,所以在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介质物体时,会造成部分的光线发生折射而导致散失,那么就会让进入镜筒的光线少,对于物体就会观察不清。滴加香柏油后就使进入油镜的光线增多,视野亮度增强,那么物象就会更加清晰。其它还需要注意的还有以下几点: 1、在使用之前,必须先经低、高倍镜的观察,然后将需放大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心。 2、需要将集光器上升到最高的位置,光圈需要开到最大。

3、在转换油镜时,要从侧面的水平注视镜头与玻片之间的距离,使得镜头浸入油中又不以压破载玻片为最佳。 4、使用左眼进行观察目镜,然后慢慢的转动细调节器直至物象清晰为止。如果说不出现物象或者说目标不理想的话要重新寻找,不得经高倍镜进行寻找,以免油沾污了镜头。 5、油镜使用完毕之后,要先用擦镜纸擦一遍,然后再用沾了二甲苯的擦镜纸将香柏油擦去,最后不要忘记用干擦镜纸擦干净。 在使用显微镜油镜之前,应该要熟悉的掌握显微镜的各部名称和使用方法,特别是应该要掌握识别三种接物镜的特征。

学生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显微镜是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物之一。在它发明出来之前,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观念局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镜帮助肉眼所看到的东西。显微镜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的视野里,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数以百计的"新的"微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从人体到植物纤维等各种东西的内部构造。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显微镜开始在各大学校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亲自接触到显微镜了。那么关于学生在使用显微镜做实验的时候有哪些使用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呢?下面将给您详细讲解。 1.取镜 取下需替换的镜头放入镜头瓶中,镜头调整好位置,旋紧于镜头盖上,最后放置于物镜瓶中旋紧。 2.安装新镜头 将物镜通过旋转安装到物镜转换器上,安装的时候需要按着顺时针的方向旋转转换器,物镜这时候的物镜倍率是由低到高。 3.安装确认无误后,即可进行使用

显微镜安装好以后,需要检测是否齐焦,若不齐焦,检查物镜是否旋紧,安装好物镜后,即可正常使用。 4.调节 把所观察的标本放到载物台上。注意:使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且被观察的部分位于通光孔的正中央,再用压片夹夹住。转动准焦螺旋,将镜筒尽量调低。注意:从侧面观察物镜,不要让物镜压到标本上,以防镜头将标本压碎。 左眼注视目镜内,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如果物像偏离视野,可慢慢移动标本。移动时应注意标本移动的方向与视野中看到的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5.观察与记录 用左眼对准镜内观察,同时右眼看桌面的记录本,并做好记录。注意:观察时,不能随便移动显微镜的位置。 6.还原

显微镜使用完后,将标本取下放回原处,然后将镜筒降到低处,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回镜箱内。 深圳市爱科学教育创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科学)成立之初是 一家专注于研制新一代教学显微镜的科技型企业,公司致力于将先进的影像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及新时期的人文需求融入到传统光学仪器中,创造出一系列更加适合教学的显微镜产品。风雨中成长的几年里,爱科学掌握了数十项核心技术,于多项评比中荣获“自主创新银奖”、“中国教育装备产品创新奖”、教育装备“金奖产品”、“金点设计奖”、“红棉中国设计奖”等荣誉。这一切艰苦奋斗的成果,使得爱科学将目光由显微镜领域扩展到整个实验室装备领域中。

试验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保养试验目的1学会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保养 [实验目的] 1. 学会显微镜油镜的使用与保养方法。 2. 学会认识细菌的基本形态与特殊结构。 [油镜的原理] 由于油镜的透镜很小,自标本玻片透过的光线因介质密度(从载物玻片到 空气,再进入油镜)的不同,部分光线因发生折射而散失(如下图A—A‘),不能进入透镜,致使射入的光线较少,物像呈现不清。当在油镜与标本片之间 加镜油后(镜油的折光率为1.515和玻璃的折光率1.52相近似),从而减少了光 线通过标本片与油镜之间空气(折光率1.0)引起的散光现象,增加了进入透 镜的光线(如下图中C—C‘),使视野的明亮度加强,物像可看清楚,此外, 加用镜油能增加油镜的数值孔径,提高显微镜分辨能力。 油镜加香柏油的原理 [实验内容] (一)显微镜的使用 材料 显微镜,镜油(香柏油),擦镜纸,玻片标本。 方法 1.检查:使用前必须对所用显微镜进行详细检查,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向老师报告。 2.调光:检查未染色标本时,以弱光线为宜,此时可将集光器下降或缩小光栅,检查染色标本时,以光线强为宜,此时应适当升高集光器或将光栅打开。 3.标本观察:将标本置于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观察。用粗调节器调至看出物象后,再调节细调节器,使物像更加清晰。在换高倍镜观察前,鉴于高倍镜视野范围比低倍镜小,故须将被观察内容移至视野中央后再换之。 (二)油镜的使用和保养

1.油镜头的识别:油镜头上一般刻有100×、或Oil、油等标记。 2.油镜的使用方法: (1)将显微镜直立于桌上,不要扳动倾斜关节,使载物台保持水平。 (2)对光:用低倍镜对光,检查染色标本时光线宜强。要抬高集光器,放大光圈。 (3)滴加香柏油一小滴于染色标本片上,将标本置于载物台上,移置待检部分于接物镜下。 (4)换用油镜,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下降至油镜头浸入镜油并几乎接触标本片。 (5)左眼看接目镜,一面观察,一面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上升,直到观察到模糊的物像时,再适当转动细调节器,使物像完全清晰,即可正式观察。 注意切不可在眼看目镜时向下转动粗调节器,以免压碎标本片及损坏镜头。观察标本时养成左眼看接目镜的习惯。 (三)油镜的保养 1.标本观察完毕,向上转动粗调节器将镜筒提起,取下标本,用擦镜纸将镜头上的油擦净。若油已干,可用擦镜纸沾少许二甲苯擦去油迹,随即用擦镜纸擦去二甲苯。因二甲苯能溶解粘固透镜的胶质,如不擦去二甲苯,日久后镜片会脱落。 2.将物镜转成“八’字形,以免损坏油镜。降低集光器,竖起反光镜,将显微镜放入镜箱。 3.填写显微镜使用登记卡。 注意事项: 1.细调节器是显微镜最精细、最脆弱的机械部分,每旋转一周使镜筒上升或下降0.1毫米,只能做往返回转,不要向单一方向转动数周。 2.观察滴片标本时,载物台应放平,注意勿将物镜镜头接触粪液。 3.观察封片标本时,勿使镜头与盖玻片接触,以免压坏标本或损伤镜头。 4.观察血涂片标本时,必须按一定顺序,逐个视野检查,以免遗漏。

中国润滑油市场分析

中国润滑油市场分析 (一)产品概述: (1)基础油的定义: 润滑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调和而成。典型的润滑油一般由75% ̄85%的基础油和15% ̄25%的添加剂组成。基础油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润滑油的性能,润滑油一般指在各种发动机和机械设备上使用的液体润滑剂, 广泛用于机械、汽车、冶金、电力、国防等行业。 国外各大石油公司过去曾经根据原油的性质和加工工艺把基础油分为石蜡基基础油、中间基基础油、环烷基基础油等。 (2)物化性质: 基础油的性能和作用可以归纳为: ☆基础油粘度:直接影响低温性能,可以说基础油的粘度越低越好。 ☆基础油的热氧化安定性:直接影响磨损,特别是油泥和酸性氧化物生成倾向,因此也影响油品的综合性能。 ☆基础油的挥发性:与油品生成的残炭和沉积物有关。也影响油品使用性能。 ☆基础油的表面活性:影响油破乳和发泡倾向水平,间接影响抗磨损能力。 ☆基础油的溶解能力:影响油品对密封件的适应性,同时对使用中抑制沉积物及对添加剂的相溶性有关。 上述这些基础油的作用和性能与其加工工艺及其组成有关。醋类合成非烃基础油可改善对功能添加剂的溶解性,特别是其生物降解性高,可调配环保型润滑油。随着基础油加工工艺的不断进步和合成醋的扩大采用,既增加了基础油在成品油中的成本比重,同时也使人们对基础油的作用有了进一步认识.基础油对提高润滑油质的贡献率将超过添加剂。 (3)产品分类: 国外各大石油公司过去曾经根据原油的性质和加工工艺把基础油分为石蜡基基础油、中间基基础油、环烷基基础油等。美国石油协会( API)于1993 年将基础油分为五类( API 1509) , 并将其并入API 发动机油发照认证系统(EOLCS) 中。API 基础油具体分类情况和我国润滑油基础油系列标准见表1 和表2 表-1 API-1509基础油分类标准 润滑油质量的改进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通过基础油生产技术的改进来提高基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及维护

油镜的使用方法及维护 通型生物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达几百倍.一般真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个体较大,用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即可得到良好的效果.但要看到经染色的细菌的形态和真核生物细胞的形态构造,最好使用油镜头. 油镜比干燥系高倍物镜的工作距离短得多,最短的只有0.1mm,且调焦程序又不同于干燥系物镜,操作时须特别细心,防止油镜压碎标本或损坏油镜. 显微镜油镜原理 由于细菌体积微小,故在细菌的形态学研究中,经常需要借助显微镜油镜,才能比较清楚地进行观察.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油镜的使用及保护法. (一)油镜头的识别: 各接物镜的放大率可由其外形辨认,镜头长度越大,镜片直径越小,放大倍数大;反之,放大倍数小.油镜头长度大于低、高倍镜,镜头下缘一般刻有一圈黑线或白线,并刻有100×、或oil等字样. (二)油镜的使用法: 1、使用显微镜油镜时,必须将显微镜端正直立桌上,不得将镜臂弯曲,使载物台倾斜,以免香柏油流溢,影响观察,污染台面. 2、调焦距: A、转动粗调节器使载物台徐徐上升(或使镜筒渐渐下降),直至油镜头浸没至油中.此时眼睛应从侧面观察,以免压碎标本片和损坏镜头. B、将标本片放载物台上,用标本推进器固定,将欲检部分移至接物镜下.先用低倍镜找出标本的位置,然后提高镜筒,在标本的待检部位滴镜油一滴,再换油镜观察. C、然后双眼移至接目镜,一面从接目镜观察,一面反方向缓慢地转动粗调节器(下降载物台,或上升镜筒),当出现模糊物象时,换用细调节器,转动至物象清晰为止. D、观察完毕,应先提高镜筒,并将油镜头扭向一侧,再取下标本片.油镜头使用后,应立即用擦镜纸擦净镜头上的油.若镜油粘稠干结于镜头上,可用擦镜纸蘸少许

高中生物实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高中生物实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机械部分 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粗调节器(粗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

速和较大辐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照明部分 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集光器。 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聚光镜:由一片或数片透镜组成,起汇聚光线的作用,加强对标本的照明,并使光线射入物镜内,镜柱旁有一调节螺旋,转动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调节视野中光亮度的强弱。 光学部分 目镜:装在镜筒的上端,通常备有2-3个,上面刻有5*、10*或15*符号以表示其放大倍数,一般装的是10*的目镜。 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的旋转器上,一般有3-4个物镜,其中最短的刻有“10*”符号的为低倍镜,较长的刻有“40*”符号的为高倍镜,最长的刻有“100*”符号的为油镜,此外,在高倍镜和油镜上还常加有一圈不同颜色的线,以示区别。 在物镜上,还有镜口率(N.A.)的标志,它反应该镜头分辨力的大小,其数字越大,表示分辨率越高,各物镜的镜口率如下表:

显微镜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正置显微镜 1、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使镜体保持直立.桌面要清洁、平稳,要选择临窗或光线充足的地方.单筒的一般放在左侧,距离桌边3~4厘米处. 2、清洁 检查显微镜是否有毛病,是否清洁,镜身机械部分可用干净软布擦拭.透镜要用擦镜纸擦拭,如有胶或粘污,可用少量二甲苯清洁之. 3、对光 镜筒升至距载物台1~2厘米处,低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和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反光镜要用双手转动. 若使用的为带有光源的显微镜,可省去次步骤,但需要调节光亮度的旋钮. 4、安装标本 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注意有盖玻片的一面一定朝上.用弹簧夹将玻片固定,转动平台移动器的旋钮,使要观察的材料对准通光孔中央. 5、调焦 调焦时,先旋转粗调焦旋钮慢慢降低镜筒,并从侧面仔细观察,直到物镜贴近玻片标本,然后左眼自目镜观察,左手旋转粗调焦旋钮抬升镜筒,直到看清标本物像时停止,再用细调焦旋钮回调清晰. 操作注意:不应在高倍镜下直接调焦;镜筒下降时,应从侧面观察镜筒和标本间的间距;要了解物距的临界值. 若使用双筒显微镜,如观察者双眼视度有差异,可靠视度调节圈调节.另外双筒可相对平移以适应操作者两眼间距. 6、观察 若使用单筒显微镜,两眼自然张开,左眼观察标本,右眼观察记录及绘图,同时左手调节焦距,使物象清晰并移动标本视野.右手记录、绘图. 镜检时应将标本按一定方向移动视野,直至整个标本观察完毕,以便不漏检,不重复. 光强的调节:一般情况下,染色标本光线宜强,无色或未染色标本光线宜弱;低倍镜观察光线宜弱,高倍镜观察光线宜强.除调节反光镜或光源灯以外,虹彩光圈的调节也十分重要. (1)低倍镜观察 观察任何标本时,都必须先使用低倍镜,因为其视野大,易发现目标和确定要观察的部位. (2)高倍镜观察 从低倍镜转至高倍时,只需略微调动细调焦旋钮,即可使物像清晰. 使用高倍镜时切勿使用粗调焦旋钮,否则易压碎盖玻片并损伤镜头. 转动物镜转换器时,不可用手指直接推转物镜,这样容易使物镜的光轴发生偏斜,转换器螺纹受力不均匀而破坏,最后导致转换器就会报废.

润滑油行业分析

行业分析 润滑油是指涂在机器轴承等运动部分表面的油状液体,主要用于减少运动部件表面间的摩擦,同时起到冷却、密封、防腐、防锈、绝缘、功率传送、清洗杂质等的作用。 目前,常见的分类标准主要有按产品来源、使用用途、使用机械和粘度不同四类,具体如下: 润滑油行业主要产品分类 分类标准产品 按产品来源动植物润滑油、石油润滑油、合成润滑油 按使用用途工业用润滑油、车用润滑油、工艺用润滑油 按使用机械内燃机油、齿轮油、液压油、汽轮机油、电器绝缘油、压缩机油、导热油等按粘度不同高粘度油、低粘度油 我国润滑油消费总量持续增长,产品精细化程度逐年增高 我国的润滑油工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展较慢与世界水平差距较大。但从80年代开始,整个润滑油产业迅速发展,无论是需求、品质、增速都迅速提升。近20年来,我国润滑油消费总量继续增长,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由于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车用润滑油需求大幅提升,质量向高端化转变,工业润滑油消费总量和质量基本稳定,产品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近几年,受经济转型的影响,润滑油消费也从快速增长到“低增长平台”。 润滑油工业是石油和化工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快速发展的“晴雨表”,与宏观经济以及汽车、机械、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发达国家,润滑油消费量与GDP 的比例相对处于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但是作为发展中的国家,我国的润滑油消费量与GDP 比例相对不平衡,我国的润滑油消费强度为55,这其中既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较快的因素,但是更多的原因要归属于我国的润滑油消费不合理以及浪费,目前我国的强度远高于世界平均和发达国家,按照一般规律来讲,随着油品质量升级,换油周期延长,管理水平和装备的提高,未来我国润滑油消费强度将持续下降,趋向世界平均水平,并不断向发达国家水平靠近。 2009-2016我国润滑油产量及需求量走势图

金相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金相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金相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1)操作时必须特别谨慎,不能有任何剧烈的动作。不允许自行拆卸光学系统。 (2)严禁用手指直接接触显微镜镜头的玻璃部分和试样磨面。若镜头上落有灰尘,会影响显微镜的清晰度与分辨率。此时,应先用洗耳球吹去灰尘和砂粒,再用镜头纸或毛刷轻轻擦拭,以免直接擦试时划花镜头玻璃,影响使用效果。 (3)切勿将显微镜的灯泡(6~8V)插头直接插在220V的电源插座上,应当插在变压器上,否则会立即烧坏灯泡。观察结束后应及时关闭电源。 (4)在旋转粗调(或微调)手轮时动作要慢,碰到某种阻碍时应立即停止操作,报告指导教师查找原因,不得用力强行转动,否则会损坏机件。 3.金相显微镜仪器维护 为了使仪器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保持它的有效性能,除了必须使用恰当外,还必须注意加强维护保养,现就维护保养问题提出下列几点要求(仅供参考)。 (1)仪器应贮放在空气流通和较干燥的地方,避免过冷过热和接触腐蚀性气体,不能与化学用品(干燥剂除外)同时贮放于同一地方。使用后宜用罩子遮盖并抹擦干净。不用时,要及时移走试样(玻片),用擦镜纸擦拭镜头,并将镜头转成八字式,同时下降镜筒固定,以免物镜镜头与集光器上的透镜相击而受损。再将显微镜装放入木箱内,放置在干燥、通风处。在可能条件下,最好每隔一定的时间,选择天气好的日子,将仪器和附件从木箱中取出,一起在室内宽敞、干燥、空气流通的地方,作两、三小时的室内晾曝。在高温天气作业完毕后,应注意贮放地点的温度,如温差悬殊,用毕后即收藏会在仪器上面产生湿气,容易使仪器发潮损坏。 (2)使用后应给目镜斜管盖上防尘盖子,如没有防尘盖子亦应套上目镜,以免灰尘落入斜管内,影响镜座光具的清洁。 (3)不宜随便拆卸和揩抹光学系统内部的半反射镜。除此之外,在透镜或玻璃表面不慎接触油污尘垢,可用细洁亚麻布或洁净脱脂棉花,沾少许二甲苯拭除(但不能用酒精,以免浸入透镜内层影响质量),由镜头中心向外旋转擦拭,并用擦镜纸或软绸布轻轻拭净,否则易于脱胶,或模糊而影响检测效果。如只是沾上灰尘,可用橡皮小吹风球把灰尘吹掉(不可用口吹),或用软毛笔或用细木棒卷上棉花,轻轻擦除之。镜头表面镀有一层兰透光膜,不要误作污物擦拭,禁止用金属工具来代替棉签进行擦拭。 (4)使用油浸系物镜后,必须立即采用上述方法把油垢除去,抹擦干净,抹时千万小心,特别注意不能按压镜面,否则容易使透镜脱离镜座。 (5)仪器长期使用后,粗动滑板部分及载物台滑动部分可能出现油脂不足或干涸现象,此时应及时添加润滑油脂。粗(微)动机构宜用流动性油脂,载物台滑动部分宜用有适当粘度的(但注意不能含有酸性)油脂。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维护保养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维护保养 一、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正置显微镜 1、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使镜体保持直立。桌面要清洁、平稳,要选择临窗或光线充足的地方。单筒的一般放在左侧,距离桌边3~4厘米处。 2、清洁检查显微镜是否有毛病,是否清洁,镜身机械部分可用干净软布擦拭。透镜要用擦镜纸擦拭,如有胶或粘污,可用少量二甲苯清洁之。 3、对光镜筒升至距载物台1~2厘米处,低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和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反光镜要用双手转动。若使用的为带有光源的显微镜,可省去次步骤,但需要调节光亮度的旋钮。 4、安装标本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注意有盖玻片的一面一定朝上。用弹簧夹将玻片固定,转动平台移动器的旋钮,使要观察的材料对准通光孔中央。 5、调焦调焦时,先旋转粗调焦旋钮慢慢降低镜筒,并从侧面仔细观察,直到物镜贴近玻片标本,然后左眼自目镜观察,左手旋转粗调焦旋钮抬升镜筒,直到看清标本物像时停止,再用细调焦旋钮回调清晰。操作注意:不应在高倍镜下直接调焦;镜筒下降时,应从侧面观察镜筒和标本间的间距;要了解物距的临界值。若使用双筒显微镜,如观察者双眼视度有差异,可靠视度调节圈调节。另外双筒可相对平移以适应操作者两眼间距。 6、观察若使用单筒显微镜,两眼自然张开,左眼观察标本,右眼观察记录及绘图,同时左手调节焦距,使物象清晰并移动标本视野。右手记录、绘图。镜检时应将标本按一定方向移动视野,直至整个标本观察完毕,以便不漏检,不重复。光强的调节:一般情况下,染色标本光线宜强,无色或未染色标本光线宜弱;低倍镜观察光线宜弱,高倍镜观察光线宜强。除调节反光镜或光源灯以外,虹彩光圈的调节也十分重要。 (1)低倍镜观察观察任何标本时,都必须先使用低倍镜,因为其视野大,易发现目标和确定要观察的部位。 (2)高倍镜观察从低倍镜转至高倍时,只需略微调动细调焦旋钮,即可使物像清晰。使用高倍镜时切勿使用粗调焦旋钮,否则易压碎盖玻片并损伤镜头。转动物镜转换器时,不可用手指直接推转物镜,这样容易使物镜的光轴发生偏斜,转换器螺纹受力不均匀而破坏,最后导致转换器就会报废。(3)油镜的观察先用低倍镜及高倍镜将被检物体移至视野中央后,再换油镜观察。油镜观察前,应将显微镜亮度调整至最亮,光圈完全打开。使用油镜时,先在盖玻片上滴加一滴香柏油(镜油),然后降低镜筒并从侧面仔细观察,直到油镜浸入香柏油并贴近玻片标本,然后用目镜观察,并用细调焦旋钮抬升镜筒,直到看清标本的焦段时停止并调节清晰。香柏油滴加要适量。油镜使用完毕后一定要用擦镜纸沾取二甲苯擦去香柏油,并再用干的擦镜纸擦去多余二甲苯。 7、结束操作观察完毕,移去样品,扭转转换器,使镜头V字型偏于两旁,反光镜要竖立,降下镜筒,擦抹干净,并套上镜套。若使用的是带有光源的显微镜,需要调节亮度旋钮将光亮度调至最暗,再关闭电源按钮,以防止下次开机时瞬间过强电流烧坏光源灯。 (二)倒置显微镜倒置显微镜与正置显微镜的主要区别在于物镜位于载物台下方,这样有利于观察时在上方对样品进行一些实时操作。 倒置显微镜操作过程基本与双筒的正置显微镜相似,需注意以下几点:观察时可调节铰链式双目目镜至舒适的位置。组织培养液或水溅到载物台上、物镜上或显微镜镜架上可能会损伤设备。如果溅上后,应该立即从墙上插座拔下电源线,擦去溅出液或水。一定要轻柔转动光强调节钮,不要试图将旋钮转过终点位置。使用后一定要先将灯的强度调至最小再关电源。使用后要旋转三孔转换器,使物镜镜片置于载物台下侧,防止灰尘的沉降。 (三)实体显微镜又称体视显微镜或解剖显微镜。操作步骤基本和双筒正置显微镜类似:取用解剖镜时,移动需用双手,保持稳重。若需连镜箱搬动,应将镜箱锁好,同时镜箱的钥匙必须拔除。镜管上若有防尘罩,应取下并换上目镜及眼罩。将样品置于玻片上或蜡盘中再放到载物盘上待观察。拧开锁紧螺丝,把镜

油镜的使用与简单染色法

实验一油镜的使用、简单染色法 一、实验目的 1、复习显微镜低倍镜和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了解油浸系物镜的基本原理,掌握油浸系物镜的使用方法。 2、掌握细菌简单染色及无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普通光学显微镜包括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两部分。机械部分包括镜座、 镜臂、镜筒、载物台、物镜转换器、粗调节螺旋、细调节螺旋、标本夹等。 光学部分包括接目镜、接物镜、反光镜、光圈(虹采)、聚光镜(集光器)等。 (二)油浸系的原理 浸系是在油浸镜与标本之间加1滴香柏油,调整光源检查细菌标本的方法。油浸镜是一种高倍放大的物镜,一般都刻有放大倍数,如95x、100x等。其镜头标记国产镜多用“油”字表示,国外产品则用“Oil”(Oil Immersion)或HI (homogeneous Immersion)表示。而且油镜的镜身较高倍镜和低倍镜为长,镜片最小,这也是识别的另一种标志。其使用原理是:由于香柏油与玻璃的折光率相似(香柏油为1.515,玻璃为1.52)。镜检时,滴加香柏油的作用是使光源尽

可能多的进入物镜中,避免光线通过折光率低的空气(折光率为1.0)而散失,因而能提高物镜的分辨率,使物像明亮清晰(见下图)。 图介质为空气(A)与介质为香柏油(B)时光线通过的比较 (三)细菌简单染色 细菌的涂片和染色是微生物学实验中的一项基本技术。细菌的细胞小而透明,在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识别,必须对它们进行染色。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使经染色后的菌体与背景形成明显的色差,从而能更清楚地观察到其形态和结构。此法操作简便,适用于菌体一般形状和细菌排列的观察。 常用碱性染料进行简单染色,这是因为在中性、碱性或弱酸性溶液中,细菌细胞通常带负电荷,而碱性染料在电离时,其分子的染色部分带正电荷,因此碱性染料的染色部分很容易与细菌结合使细菌着色。经染色后的细菌细胞与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显微镜下更易于识别。常用作简单染色的染料有美蓝、结晶紫、碱性复红等。当细菌分解糖类产酸使培养基pH下降时,细菌所带正电荷增加,此时可用伊红、酸性复红或刚果红等酸性染料染色。 三、实验用品 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石炭酸复红染色液、生理盐水、显微镜、接种环、酒精灯、载玻片、吸水纸、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sccus aureus)的斜面菌种、滴管、烧杯、试管架。四、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调节光源→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油镜观察 1、观察前的准备 ①将显微镜置于平稳的实验台上,镜座距实验台边沿约为4cm。坐正,练习用左眼观察。

显微镜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显微镜操作步骤和注意 事项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正置显微镜 1、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使镜体保持直立.桌面要清洁、平稳,要选择临窗或光线充足的地方.单筒的一般放在左侧,距离桌边3~4厘米处. 2、清洁 检查显微镜是否有毛病,是否清洁,镜身机械部分可用干净软布擦拭.透镜要用擦镜纸擦拭,如有胶或粘污,可用少量二甲苯清洁之. 3、对光 镜筒升至距载物台1~2厘米处,低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和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反光镜要用双手转动. 若使用的为带有光源的显微镜,可省去次步骤,但需要调节光亮度的旋钮. 4、安装标本 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注意有盖玻片的一面一定朝上.用弹簧夹将玻片固定,转动平台移动器的旋钮,使要观察的材料对准通光孔中央. 5、调焦 调焦时,先旋转粗调焦旋钮慢慢降低镜筒,并从侧面仔细观察,直到物镜贴近玻片标本,然后左眼自目镜观察,左手旋转粗调焦旋钮抬升镜筒,直到看清标本物像时停止,再用细调焦旋钮回调清晰. 操作注意:不应在高倍镜下直接调焦;镜筒下降时,应从侧面观察镜筒和标本间的间距;要了解物距的临界值.

若使用双筒显微镜,如观察者双眼视度有差异,可靠视度调节圈调节.另外双筒可相对平移以适应操作者两眼间距. 6、观察 若使用单筒显微镜,两眼自然张开,左眼观察标本,右眼观察记录及绘图,同时左手调节焦距,使物象清晰并移动标本视野.右手记录、绘图. 镜检时应将标本按一定方向移动视野,直至整个标本观察完毕,以便不漏检,不重复. 光强的调节:一般情况下,染色标本光线宜强,无色或未染色标本光线宜弱;低倍镜观察光线宜弱,高倍镜观察光线宜强.除调节反光镜或光源灯以外,虹彩光圈的调节也十分重要. (1)低倍镜观察 观察任何标本时,都必须先使用低倍镜,因为其视野大,易发现目标和确定要观察的部位. (2)高倍镜观察 从低倍镜转至高倍时,只需略微调动细调焦旋钮,即可使物像清晰. 使用高倍镜时切勿使用粗调焦旋钮,否则易压碎盖玻片并损伤镜头. 转动物镜转换器时,不可用手指直接推转物镜,这样容易使物镜的光轴发生偏斜,转换器螺纹受力不均匀而破坏,最后导致转换器就会报废. (3)油镜的观察 先用低倍镜及高倍镜将被检物体移至视野中央后,再换油镜观察.油镜观察前,应将显微镜亮度调整至最亮,光圈完全打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