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紫菜多糖提取实验报告

紫菜多糖提取实验报告

紫菜多糖提取实验报告
紫菜多糖提取实验报告

紫菜多糖的提取与理化性质研究

Made by Zilong

【摘要】水提法分离纯化了紫菜多糖;采用TLC法分析证明紫菜多糖组成中含有半乳糖、甘露糖和葡萄糖;苯酚-硫酸法显色结果为黄色;溶液酸催化分解后加入氯化钡可产生沉淀。

【关键词】苯酚-硫酸法紫菜多糖TLC

前言:

紫菜属于海藻类主要为红藻门红毛菜科植物甘紫菜的叶状体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食物。紫菜多糖一般分为紫菜胶和琼胶两类主要区别在于琼胶中硫酸基含量比紫菜胶中的少,而3,6-内醚-半乳糖含量前者比后者高。紫菜多糖的含量由于种类、生长环境和生长季节等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各种多糖的单体组成也不同主要由岩藻糖、半乳糖、甘露糖、葡萄糖和木糖组成是一种含糖醛酸的酸性异多糖。研究表明紫菜多糖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及药用价值如降血脂、抗血栓、降血糖、抗炎、抗疲劳、增强免疫、抑制肿瘤生长等作用在保健品和医药中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1.材料与方法

1.1原料与试剂

原料:干紫菜粉末(实验指导教师提供)

试剂:苯酚、浓硫酸、氯化钡、氯仿、正丁醇、三氟乙酸、苯胺、二苯胺均为国

产分析纯试剂。

主要仪器:硅胶薄层板、电热恒温水浴锅、DHG-9145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电子天平、烧杯、安瓿瓶、滴管。

1.2 实验方法

1.2.1 紫菜多糖的提取

取1.0g干紫菜粉末于烧杯中,按照液料比20:1加入20ml蒸馏水,搅拌均匀后用保鲜膜封口,置于水浴锅中80℃恒温提取2h,抽滤后得提取液。

1.2.2 紫菜多糖除杂蛋白

将提取液与saveg试剂(氯仿:正丁醇=4:1)按照体积比1:4混合,按照saveg 法除蛋白得上清液。

1.2.3紫菜多糖的分离纯化

取上清液,加入4倍体积的无水乙醇得到沉淀。抽滤分离沉淀后用80%的乙醇及无水丙酮洗涤干净,在干燥箱中烘干3小时得紫菜粗多糖。

1.2.4紫菜多糖的理化性质分析

1.2.4.1苯酚-硫酸法显色反应

配制0.1mg/ml的粗多糖溶液。取1ml多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1ml 0.6%苯酚溶液混匀后加入4ml浓硫酸,室温下放置15min观察颜色变化。

1.2.4.2硫酸钡沉淀反应

取紫菜粗多糖溶解于2M的三氟乙酸中,滴入氯化钡溶液观察有无沉淀产生。

1.2.4.3紫菜多糖组成定性分析(TLC法)

取紫菜粗多糖溶解于2M的三氟乙酸中,将溶液转移至安瓿瓶中,封口,在干燥箱中105℃放置3h得多糖分解液。取薄层色谱板分别点上浓度均为5mg/ml的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溶液以及多糖分解液。将薄层色谱板于展开剂(正丙醇:

水:三乙胺=60:30:0.7)中展开,用显色剂(苯胺-二苯胺试剂)显色后计算R f值。

2.实验结果

2.1苯酚-硫酸法显色结果为黄色。

2.2 氯化钡沉淀法结果为加入氯化钡溶液后体系出现了白色沉淀。

2.3 TLC结果为样品R f=

3.5/

4.6=0.76提取物R f=3.2/4.6=0.72

3.讨论

3.1.苯酚-硫酸法显色中,体系的颜色深浅是由多糖含量来决定的,多糖含量少时颜色浅就是黄色,含量多就会是棕色。实验中由于在2M的三氟乙酸中溶解的粗多糖量较少,所以该显色反应的显色结果比较淡。

3.2.氯化钡沉淀法分析过程中,安瓿瓶中的溶液变成深色是由于提取液中存在的杂质被碳化造成。

4.结论

紫菜多糖的单糖组成中含有半乳糖、甘露糖和葡萄糖;苯酚-硫酸法显色结果为黄色;溶液分解后加入氯化钡可产生沉淀。

超声波法提取香菇多糖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超声波法提取香菇多糖实验报告 篇一:超声波提取香菇多糖汇报 项目名称: 超声波提取香菇多糖 【工作汇报】 超声波提取香菇多糖 操作者姓名:王岚 班级技术102 专业生物技术 前言 1、实训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实训背景: 香菇(Lentinulaedodes)是侧耳科的 担子菌,味道鲜美,药食两用,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香菇多糖是香菇中的重要营 养成分和有效药用组分,具有抗病毒、抗 肿瘤、调节免疫功能和刺激干扰素形成等功能,香菇还

原糖对于人体糖分的补充也起着重要作用 测定蛋白质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来推算,如密度、折射率、紫外吸收、荧光性等;另一类是利用化学方法来计算,如定氮、双缩脲反应、染料结合反应、酚试剂反应等 主要测定方法有:双缩脲法、染料结合法、酚试剂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水扬酸比色法、折光法、旋光法、近红外光谱法. 目前蛋白质测定最常用的方法是凯氏定氮法,是通过测总氮量来确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 实训目的及意义: 1、 2、 2、实训要解决的问题: 掌握微量凯氏定氮仪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熟练掌握微量凯氏定氮仪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操作技术。 1、微量凯氏定氮法与常量法的同点? 2、根据08年国标,样品消化完全一小时之后,需要冷却后加20ml水,为什么会有晶体析出,成分是什么,为什么会析出? 3、香菇多糖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如何脱蛋白? 3、实训操作关键技能

1.在蒸馏过程中,切勿关闭电炉,否则会引起硼酸液的倒吸。 2.环境中氨气的含量要低。 3.定氮仪各连接处绝对不能漏气。 4.所用橡皮塞、管用前均需处理。其方法是:浸在10%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约10min,再经水洗和水煮10min,最后冲洗数次。 材料及方法 1、实训材料及配制、预处理技术 干香菇,蒸馏水;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组织粉碎机 圆底烧瓶,铁架台,温度计 超声波发生器(带加热功能) 真空泵,漏斗,滤纸,滤布,烧杯,量筒,玻璃棒等 微量凯氏定氮蒸馏装置一套、三角烧瓶、酸式滴定管、容量瓶溶液的配制 1.浓硫酸:分析纯,95.5% 2.80%苯酚:80克苯酚(分析纯重蒸馏试剂)加20克水使之溶解,可置冰箱中避光长期储存。 3.6%苯酚:临用前以80%苯酚配制。(每次测定均需现配)

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生物学实验报告 报告题目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 姓名刘伟 学号 专业生物科学 批次/层次 指导教师 学习中心

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方法。 2. 通过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方法的学习了解叶绿体色素的相关理化性质。 3. 为进一步研究各叶绿体色素性质、功能等奠定基础。 二、原理 叶绿体中含有绿色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和黄色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两大类。它们与类囊体膜蛋白相结合成为色素蛋白复合体。它们的化学结构不同,所以它们的物化性质(如极性、吸收光谱)和在光合作用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一样。这两类色素是酯类化合物,都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故可用乙醇、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提取液可用色谱分析的原理加以分离。因吸附剂对不同物质的吸附力不同,当用适当的溶剂推动时,混合物中各种成分在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间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所以移动速度不同,经过一定时间后,可将各种色素分开。 三、材料、仪器设备和试剂 1. 绿色植物如菠菜等的叶片。 2. 研钵、漏斗、三角瓶、剪刀、滴管、康维皿、圆形滤纸(直径11cm)。 3. 试剂:95%乙醇,石英砂,碳酸钙粉,推动剂:按石油醚:丙酮:苯=10:2:1比例配制(v/v) 四、试验步骤 1.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 (1)取菠菜或其他植物新鲜叶片4-5片(4g左右),洗净,擦干,去掉中脉剪碎,放入研钵中。 (2)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及碳酸钙粉,加2-3ml 95%乙醇,研磨至糊状,再加10ml 95%乙醇,然后以漏斗过滤之,残渣用10ml 95%乙醇冲洗,一同过滤于三角瓶中。 2. 叶绿体色素的分离 (1)将11cm的滤纸的一端剪去二侧,中间留一长约1.5cm、宽约0.5cm窄条。 (2)用毛细管取叶绿体色素浓溶液点于窄条上端,用电吹风吹干,如一次点样量不足可反复在色点处点样数次,使色点上有较多的叶绿体色素。 (3)在大试管中加入四氯化碳3-5ml及少许无水硫酸钠。然后将滤纸条固定于软木塞上,插入试管内,使窄端浸入溶剂中,而色点略高于液面,滤纸条边缘不可碰到试管壁,软木塞盖紧,直立于阴暗处层析。 0.5-1小时后,观察色素带分布:最上端橙黄色(胡萝卜素),其次黄色(叶黄素),再崐次 蓝绿素(叶绿素a),最后是黄绿色(叶绿素b)。(4)当展层剂前沿接近滤纸边缘时便可结束实 验,此时可看到不同色素的同心圆环,各色素由内往外的顺序为:叶绿素b(黄绿色)、叶 绿素a(蓝绿色)、叶黄素(鲜黄色)、胡萝卜素(橙黄色),再用铅笔标出各种色素的位置 和名称。

超过滤膜分离实验报告

实验二 超过滤膜分离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熟悉超过滤膜分离的工艺过程; 2.了解膜分离技术的特点; 二、分离机理 根据溶解-扩散模型,膜的选择透过性是由于不同组分在膜中的溶解度和扩散系数不同而造成的。若假设组分在膜中的扩散服从Fick 定律,则可推出透水速率F W 及溶质通过速率F S 方程。 1、 透水速率 '() ()w w M w D c V p F A p RT ππδ ?-?= =?-? 式中 22332/;;//;;;/w w w M w w M F g cm s D cm s c g cm V cm mol p atm atm R T K cm D c V A g cm s at RT πδδ-?-?--?-?-----??’透水速率,水在膜中的扩散系数,水在膜中的浓度,;水的偏摩尔体积,膜两侧的压力差,膜两侧的渗透压差,气体常数;温度,; 膜的有效厚度,; 膜的水渗透系数(= ),。 2、溶质透过速率 2323() ()s s s s s D K c D K c c F B c B c c δ δ ?-= = =?=- 式中 2/;s s D cm s K B c ---?-溶质在膜中的扩散系数,溶质在溶液和膜两相中的分配系数; 溶质渗透系数;膜两侧的浓度差。 有了上述方程,下面建立中空纤维在定态时的宏观方程。料液在管中流动情况如图十三

所示。 取假设条件: (1)径向混合均匀; (2)A BX π=A ,渗透压正比于摩尔分数; (3)A B N N ,3 1A X ,B 组分优先通过; (4)/AM D K δ?,1A X K 同或无关; (5)0U L PeB E = =∞,忽略轴向混合扩散。 图十三 料液在管中流动示意图 由假设看出,其实质是一维问题,只是侧壁有液体流出的情况,因为关心的是管中组分的浓度分布和平均速度分布,只需做出两个质量衡算方程即可求解。 由连续性方程: 和总流率方程:

Java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及全部源码流程图

课程设计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掌握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时所应具有的查阅资料、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软件编程、调试等能力,掌握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及Java语言程序设计的规律与技巧,为进一步学习web应用开发及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2. 使用本学期学习的Java SE技术(也可以使用课堂教学中没有学习过的Java技术,但是应当以Java SE技术为主)完成多功能日历GUI程序的设计,使之具有如下基本功能:一年日历用12页显示,每页显示一个月的日历。日历可以按年或月前后翻动,能够显示当前的日期,可以为每页日历选择背景图片。 3.在完成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程序凸显出与众不同的特点与功能,形成本小组的特性色。 二、实验要求 1.问题描述准确、规范。 2.程序结构合理,调试数据准确、有代表性.。 3.界面布局整齐,人机交互方便。 4.输出结果正确。 5.正确撰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内容 编写一个GUI程序实现日历的功能。一年日历用12页显示,每页显示一个月的日历。日历可以按年或月前后翻动,能够显示当前的日期以及当前农历,可以为每页日历选择背景图片。可以实现显示时钟,时钟能进行整点报

时。可以实现备忘记事功能,能在每天添加、修改、删除记事等操作。 四、实验步骤 1.在上机实验前,小组成员进行选题讨论,确定小组感兴趣而又伸缩性强的题目多功能日历。 2.在第一次上机实验时讨论分工,分工明确之后,分头合作进行。 3.各成员完成自己的任务后,最后进行统筹合并,以及程序最后的优化。 4. 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合肥工业大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当包括:实验内容,程序流程图,类结构,程序清单,运行结果,以及通过上机取得的经验。 5.详细的上机实验步骤见任务分工及程序设计进度表。 五、实验结果 经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最终我们小组设计的多功能日历程序能够实现实验的基本要求——一年日历用12页显示,每页显示一个月的日历。日历可以按年或月前后翻动,能够显示当前的日期,可以为每页日历选择背景图片。另外,在完成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我们增添了显示农历、显示时钟、添加备忘录、修改备忘录等功能。整体程序运行流畅、功能齐全、符合操作习惯。 下面是程序运行效果截图: 日历主界面(可以实现每个月的日历,可以按年或按月前后翻动,能够显示当前日期,并能够选择背景图片):

论文实验工艺流程

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学院食品与轻工学院 学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姓名卢凌武 导师姚丽丽 入学时间2011年9月 开题报告日期2015年1月8日 论文题目薛荔果胶提取与纯化工艺优化的研究 食品与轻工学院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4年4月26日”或“2004-04-26”。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1薛荔的有效成分和功能特性 1.1薛荔的植物学属性 薜荔( Ficus pumi la L. )属桑科榕属植物,常绿攀缘或匍匐灌木, 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广西、湖南、四川、湖北等地【1-1】。别名水馒头、鬼馒头、蔓头萝、爬墙果、爬壁果、王不留行、馒头米壳、凉粉果、文头果、文头榔、糖馒头、木锋、桔把、馒头郎、鬼球、木莲果、凉粉树果、馒头果、牛奶子、牛奶柚、程邦子、木果蒲、薛荔果、凉粉子、木瓜、膀膀子、膨泡、乌鸦馒头、烹泡子 1.2薛荔的化学成分 范明松等人对薛荔地上除过部分外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共分离出了16种化合物,其中5,7,4'一三甲氧基黄烷一3-醇等8个化合物为首次分离出来【3】。种子含三萜皂甙,称为王不留行皂甙的有A、B、C、D4种,均为由棉根皂甙元衍生的多糖甙。王不留行皂甙B及C的结构已经确定,甙A的糖部分有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L-阿拉伯糖,D-木糖,D-岩藻糖,L-鼠李糖,甙D的糖部分有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D-木糖,D-岩藻糖,L-鼠李糖和D-葡萄糖。四种皂甙水解均得同一的王不留行次皂甙,即是棉根皂甙元-3-β-D-葡萄糖醛酸甙。又含黄酮甙:王不留行黄酮甙,异肥皂草甙。还含植酸钙镁,磷脂,豆甾醇等。全革中还含吨酮成分:王不留行吨酮,麦蓝菜吨酮,1,8-二羟基-3,5-二甲氧基9-吨酮。 1.3薛荔的营养物质 薛荔果中还含有其他丰富的营养物质。吴文珊等人进行的有关实验表明,薛荔含有较其他植物更多的果胶:薛荔花被中的果胶含量高达32.70%,其种子种的果胶含量也有15.15%。花被中的黄酮类物质、蛋白质、脂肪等物质含量也相当可观,分别高达15.14%、15.70%、30.13%。而且,在其含有的脂肪中,超过八成的脂肪是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氧化等特殊的生理功效【4】。 1.4薛荔的药用价值 薛荔以花序托,即果实——薛荔果入药。据《神农本草经》、《蜀本草》等多种医药古籍记载,薛荔的根、茎、叶、花、果等各个部分都能入药。薛荔主要有活血止血、下乳等功效。 薜荔中还有有抗菌、增强免疫、抗肿瘤、抗诱导、抗炎镇痛和驱蛔虫等活性成分。空军汉口医院肿瘤防治小组通过动物试验, 研究了薜荔果多糖抗肿瘤的作用。结果表明, 薜荔籽的水洗黏液对多种小白鼠移植性肿瘤的生长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鄂少廷等人研究表明, 薜荔果多糖对化疗所致的免疫抑制现象似有纠正作用, 且对放疗和 化疗后的骨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1】。吴文珊等人对薜荔的水提液和乙醇提取液进行抑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 薜荔的水提液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明显; 薜荔的乙醇提取液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较为显著, 对啤酒酵母、橘青霉和黑曲霉等真菌均无抑菌作用。此外, 薜荔亦可用于治疗其他恶性肿瘤【2】。 2薛荔的开发利用 2.1薛荔的开发利用的传统历史 薛荔种子和薛荔花被中含有丰富的果胶,在中国南方,民间传统将薛荔瘦果中的薛荔籽加工成凉粉作为传统的消暑佳品【15】。 2.2薛荔开发利用的典型特例 爱玉子是薜荔的变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台湾省),台湾省对其进行了系统和全面 的研究, 并已大面积人工栽培和管理, 形成了规范产业化; 由爱玉子制成的爱玉冻,

普通高中叶绿素提取和分离实验

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报告 用具:剪刀一把、干燥的定性滤纸、50ml的烧杯及100ml的烧杯各3个、白纸3张、试管架一个、研钵一个、玻璃漏斗一个、尼龙布或纱布、毛细血管一只、药勺一个、10ml 量筒一只,天平一只,试管3支、纸板一块、棉塞3个、培养皿3个、刻度尺、注射器一只、盖玻片 试剂:丙酮、无水乙醇、层吸液(20份石油醚、2份丙酮、1份苯配置而成)、白沙(二氧化硅)、碳酸钙、碳酸钠 材料:新鲜的紫茎泽兰叶、其他野生植物叶片 背景资料: 1、叶绿素等是脂溶性的有机分子,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叶绿素等色素分子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有极性的水。故在研磨和收集叶绿色素时要用丙酮或乙醇等有机溶剂而不用水。 2、叶绿素分布于基粒的片层薄膜上,加入少许二氧化硅是为了磨碎细胞壁、质膜、叶绿体被膜和光合片成,使色素溶解于丙酮中。 3、破碎的细胞中含有草酸等有机酸,叶绿素分子中含有的Mg元素处于不稳定化合太,镁离子与有机酸结合将导致色素分子破坏。加入少许碳酸钙使得钙离子与有机酸结合,减少镁离子的转移,防止研磨时叶绿体色素的破坏。所以在研磨时加入适量的碳酸钙,同时加入碳酸钠的道理亦如此。 4、在过滤时选用脱脂棉或纱布,而不用滤纸。原因主要有下:(1)色素分子比较大,不容易透过滤纸;(2)滤纸有较强的吸附性而使色素吸附在滤纸上,从而降低色素浓度,影响实验效果;(3)叶绿素是脂溶性,根据相似相容的原理,脱脂棉可以减少实验过程中色素的流失,增强实验效果。 5、根据物理学中的毛细现象,画滤纸细线前滤纸必须经过干燥处理,是为了阻止水分子堵塞滤纸中的毛细管而影响层析液的扩散。但如果用火烤的话,会使滤纸纤维变形同时破坏啦毛细管,而影响层析液的扩散。 6、由于液面的不同位置表面张力不同,纸条接近液面时,其边缘的表面的张力较大,层析液沿滤纸边缘扩散过快,而导致色素带分离不整齐的现象。故而,在插入层析液的滤纸条一端剪去两个角。 7、为了防止滤纸条倒入层析液中而使层析实验失败。同时,防止因液体表面张力引起层析液沿滤纸条向上的“壁流”而导致色素溶解。 8、色素分离的原理:纸层析是用滤纸作为载体的一种色层分析法,其原理主要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的分配比(溶解度)的不同而使之分离。滤纸上吸附的水为固定相(滤纸纤维常能吸20%左右的水),有机溶剂如乙醇等为流动相,色素提取液为层析试样。把试样点在滤纸的滤液细线位置上,当流动相溶剂在滤纸的毛细管的作用下,连续不断地沿着滤纸前进通过滤液细线时,试样中各组份便随着流动相溶剂向前移动,并在流动相和固定相溶剂之间连续一次有一次的分配。结果分配比比较大的物质移动速度较快,移动距离较远;分配比较小的物质移动较慢,移动距离较近,试样中各组分分别聚集在滤纸的不同的位置上,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符合我国的资源友好型社会。 操作步骤 1.称取新鲜叶子2g,放入研钵中加丙酮5ml,少许碳酸钙(防止叶绿素被破坏)和石英砂(帮助研磨),研磨成匀浆,再加丙酮5ml,然后以漏斗过滤之,即为色素提取液。

多糖提取工艺流程

第一部分:野生灵芝菌种的分离、扶壮、保藏和培养 前言 采集吉林长白山野生灵芝,经过菌种分离,鉴定为GANODERMA(英文名称)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ex Fr.) Karst.的菌种。经过纯化扶壮培养,成为一支优良的灵芝菌种,为灵芝菌丝体发酵培养和灵芝多糖的提取奠定了基础。 实验室流程:(百级净化超净工作台)菌种分离菌种接种(恒温培养箱)菌种培养扶壮(恒温恒湿冷藏柜)优良菌种保藏(百级净化超净工作台)菌种分离菌种接种(摇床)发酵菌种摇瓶培养(用于接种菌种罐) 第二部分:灵芝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 前言 液体发酵培养不同于灵芝子实体栽培,周期短,产量高,无污染,灵芝多糖含量高,节省木材和耕地。是一种灵芝多糖理想的工厂化现代科技生产方式。经过摇瓶培养的灵芝菌种接种于种子罐,待生长良好,在接种于扩大的发酵罐中,通过通气恒温培养,长成成年灵芝菌丝体,生长完全后,进行离心分离喷雾干燥,就得到相当于灵芝子实体的灵芝菌丝体粉,多糖含量达到15%左右。进一步提取加工得到高含量的灵芝多糖。 灵芝菌丝体发酵工艺流程:(配料罐)培养液的配制(菌种罐)菌种的发酵培养 (发酵罐)灵芝菌丝体发酵培养(离心机)灵芝菌丝体固液分离(浓缩液配制罐)灵芝菌丝体配制成浓缩液(喷雾干燥塔)浓缩液喷雾干燥,得到灵芝菌丝体粉 第三部分:灵芝菌丝体多糖的提取分离 前言 灵芝菌丝体粉,是大部分不溶解于水,食用以后象灵芝子实体一样,只有少部分成分被吸收,通过现代提取手段,将灵芝菌丝体经过提取罐的水提取,经过真空浓缩,在经过醇沉工艺,加工成可以全部被人体吸收,灵芝多糖含量提高到30-40%灵芝菌丝体提取物。极大的提高了功效,减少了服用量。 灵芝多糖提取工艺流程:(提取罐)灵芝菌丝体粉水提取(外循环真空浓缩罐)提取液真空浓缩(醇沉罐)浓缩液乙醇沉淀多糖(离心机)沉淀多糖分离 (浓缩液储罐)沉淀物配制成多糖浓缩液(喷雾干燥塔)灵芝多糖喷雾干燥 (粉碎机)灵芝多糖粉碎到100目(混合机)灵芝多糖粉批量混合(真空包装机)食品塑袋真空包装。灵芝多糖原料成品

叶绿素a测定实验报告

叶绿素a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及意义 水体富营养化可以通过跟踪监测水中叶绿素的含量来实现,其中叶绿素a是所有叶绿素中含量最高的,因此叶绿素a的测定能示踪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二)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1.确定具体采样点的位置 2.在采样点将采样瓶及瓶盖用待测水体的水冲洗3-5遍 3.将采样瓶下放到距水面0.5-1m处采集水样2.5L 4.在采样瓶中加保存试剂,每升水样中加1%碳酸镁悬浊液1mL 5.将采样瓶拧上并编号 6.用GPS同步定位采样点的位置 (三)仪器及试剂 仪器: 1.分光光度计 2.比色池:10mm 3.过滤装置:过滤器、微孔滤膜(孔径0.45μm,直径60mm) 4.研钵 5.常用实验设备 试剂: 1.碳酸镁悬浮液:1%。称取1.0g细粉末碳酸镁悬浮于100mL蒸馏水中。每次使用时要充分摇匀 2.乙醇溶液 (四)实验原理 将一定量的试样用微孔滤膜过滤,叶绿素会留在滤膜上,可用乙醇溶液提取。 将提取液离心分离后,测定750、663、645、630mm的吸光度,计算叶绿素的浓度。 (五)实验步骤 1.浓缩:在一定量的试样中添加0.2mL碳酸镁悬浮液,充分搅匀后,用直径60mm 的微孔滤膜吸滤.过滤器内无水分后,还要继续抽吸几分钟.如果要延时提取,可把载有浓缩样品的滤膜放在干燥器里冷冻避光贮存。 2. 提取:将载有浓缩样品的滤膜放入研钵中,加入7mL乙醇溶液至滤纸浸湿的程度,把滤膜研碎,再少量地加乙醇溶液,把滤膜完全研碎,然后用乙醇溶液将已磨碎的滤膜和乙醇溶液洗入带刻度的带塞离心管中,使离心管内提取液的总体积不超过10mL,盖上管塞,置于的暗处浸泡24h。 3.离心: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以4000r/min速度离心分离20min。将上清液移入标定过的10mL具塞刻度管中,加少量乙醇于原提取液的离心管中,再次悬浮沉淀物并离心,合并上清液。此操作重复2-3次,直至沉淀不含色素为止,最后将上清液定容至10mL。 4.测定:取上清液于10mm的比色池中,以乙醇溶液为对照溶液,读取波长750,663,645和630mm的吸光度。

大学土壤微生物分离实验报告

从土壤中分离纯培养微生物并作初步观察鉴定 实验报告 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09食品(2)班 姓名:xxx 学号:xxx

从土壤中分离纯培养微生物并作初步观察鉴定 【摘要】利用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对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与纯化,根据菌落形态观察及一系列的生理生化试验的结果,对照种属特征初步鉴定分离纯化的微生物所属的类群。 【关键词】细菌放线菌霉菌划线分离培养基的配制高压蒸汽灭菌 前言: 在自然条件下,微生物常常在各种生态系统中群居杂聚。群落是不同种类微物的混和体。为了生产和科研的需要,人们往往需要从自然界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 具有特殊功能的纯种微生物;或重新分离被其他微生物污染或因自发突变而丧失原 有优良性状的菌株;或通过诱变及遗传改造后选出优良性状的突变株及重组株。这种获得单一菌株纯培养的方法称为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技术。纯培养是指一株菌种或一个培养物中所有的细胞或孢子都是由一个细胞分裂、繁殖而产生的后代。 分离纯化技术主要由采集样品、富集培养、纯种分离和性能测定等几个基本环节组成。 实验目的: 1、学习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原理与方法。 2、学习、掌握微生物的鉴定方法。 3、对提取的土样进行微生物分离、纯化培养,根据菌落的形态特征判断未知菌的类别。实验原理: 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通过如下几种方法可以分离纯化微生物:稀释倒平板法(pour plate method)、涂布平板法(spread plate method)、稀释摇管法(dilution shake culture method)、平板划线分离法(stesak plate method)。 此次实验采取的是平板分离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普遍用于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其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选择适合于待分离微生物的生长条件或加入某种抑制剂造成只利于待分离微生物生长,而抑制其它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从而淘汰大部分不需要的微生物。(二)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单个菌落可以是由一个细

流程图实验

1、NiSO 4·6H 2O 是一种绿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广泛用于化学镀镍、生产电池等,可由电镀废 渣(除含镍外,还含有:Cu 、Zn 、Fe 、Cr 等杂质)为原料获得。操作步骤如下: H NaOH 4 H 2O 6 (1)加Na 2S 的目的是除去铜、锌等杂质,请写出除去Cu 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__________ (2) 加6%的H 2O 2时,温度不能过高,其目的是: _____ ________ 。 (3) 除铁方法:用H 2O 2充分氧化后,再用NaOH 控制pH 值2~4范围内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在上述方法中,氧化剂可用NaClO 3代替,请写出用氯酸钠氧化Fe 2+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流程中滤液Ⅲ的主要成分是: 。 (5)操作Ⅰ包括以下过程:过滤,用 (填试剂化学式)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洗涤获得产品。 (1)S 2-+Cu 2+= CuS ↓(3分) (2)减少过氧化氢的分解(3分) (3)6Fe 2++ClO 3-+6H +=6Fe 3++Cl -+3H 2O(3分) (4)Na 2SO 4 NiSO 4 (4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给分) (5)H 2 SO 4(3分) 2、铬铁矿的主要成分可表示为FeO ·Cr 2O 3,还含有SiO 2、Al 2O 3等杂质,以铬铁矿为原料制备重铬酸钾(K 2Cr 2O 7)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 NaFeO 2遇水强烈水解.... 。 ②2CrO 42- + 2H + Cr 2O 72- + H 2O 请回答: (1)K 2Cr 2O 7中Cr 元素的化合价是 。 (2)煅烧铬铁矿生成Na 2CrO 4和NaFe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滤渣1为红褐色的固体,滤渣1的成分是(填名称.. ) ,滤液1的成分除Na 2CrO 4、NaOH 外,还含有(填化学式... ) 。 (4)利用滤渣2,可制得两种氧化物,其中一种氧化物经电解冶炼可获得金属, 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5)写出由滤液2转化为Na 2Cr 2O 7溶液应采取的措施是 。

多糖提取使用料液比参考文献

多糖提取使用“料液比”参考文献 说明:在中文文献期刊检索中共检索到43篇,选取前10篇供参考 1、巴西菇多糖提取方法研究 【作者】叶怀义. 于浩. 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学院 【刊名】江苏食品与发酵 2004年01期 【摘要】本文探讨了巴西菇多糖的提取工艺,分别作了热水提取和酶法提取的正交试验,并对多糖提取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热水提取巴西菇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是:提取温度110℃,提取时间1.5h,料液比1:25,其多糖最高提取率5.80%。而采用酶法提取巴西菇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分别是:木瓜蛋白酶酶用量0.20%,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2h,作用pH值6.5;纤维素酶酶用量0.15%,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3h,作用pH值4.5;果胶酶酶用量0.20%,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3h,作用pH值4.0。其中木瓜蛋白酶提取巴西菇多糖提取率最高,可达到15.08%。 2、茶籽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作者】田洪舟. 裘爱泳. 史小华.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刊名】中国油脂 2004年06期 【摘要】以乙醇为溶剂对影响茶籽粕中多糖的提取因素进行了实验分析,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 1∶12 ,乙醇浓度为55 %,提取温度为55℃,提取时间为3.0h,茶籽多糖的得率和纯度分别为6.92 %和78.74%。 3、榛蘑粗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作者】李巧云. 翟春. 居红芳. 葛粉凤. 常熟高等专科学校化学系 【刊名】化学世界 2004年07期 【摘要】对榛蘑中可溶性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3)正交试验,研究了料液比、温度、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和料液比是影响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25,温度100℃,时间4h,在最佳提取工艺时,榛蘑的多糖提取率为4.37%。对常用的醇析方法进行改进,在传统Sevag法除蛋白的基础上采用Sevag法结合酶法除蛋白,大大缩短了除蛋白时间,又用改良的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 4、异枝麒麟菜活性硫酸粗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 【作者】王庆荣. 岑颖洲. 马夏军. 陈润智. 许少玉. 暨南大学化学系 【刊名】暨南大学学报 2004年03期 【摘要】采用能有效保护抗病毒活性基团的直接水提法提取异枝麒麟菜活性硫酸多糖,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影响多糖得率的工艺参数:KCl质量分数、温度、时间、料液比;通过均匀试验研究了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的最佳水平.结果表明,温度和KCl质量分数为多糖得率的最大影响因素,其最佳水平分别为125℃和0 93%.结合实际情况,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可为:浸提温度95~100℃、浸提时间6h、料液质量比1∶90、KCl质量分数0 93%. 5、五味子粗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作者】李巧云. 居红芳. 翟春. 常熟高等专科学校化学系 【刊名】食品科学 2004年05期 【摘要】本文对五味子中可溶性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3)正交试验,研究了料液比、温度、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及实验(甲)实验类型:课程 名称:实验名称: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和叶 绿素含量的测定姓名:专业:学 号:指导老师:同组学生姓名: 实验日期:实验地点: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一、实验目的和要求装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三、主要仪器设备订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掌握植物中叶绿体色素的分离和 性质鉴定、定量分析的原理和方法。1 和b的方法及其计算。a2、熟悉在 未经分离的叶绿体色素溶液中测定叶绿素二、实验内容和原理以青菜为 材料,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并进行理化性质测定和叶绿素含量分析。 原理如下:80%的乙醇或95%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均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1、常用的丙酮提取。、皂化反应。叶绿素是二羧酸酯,与强碱反应, 形成绿色的可溶性叶绿素2. 盐,就可与有机溶剂中的类胡萝卜素分开。- COOCHCOO3 Mg + 2KOH C32H30ON4Mg + 2KOH +CH3OH

HONC43230+C20H39OH 、3H+可依次被在酸性或加温条件下,叶-COOCOOCH39 20 绿素卟啉环中的Mg++取代反应。Mg2+, Cu2+ 取代Cu++取代形成褐色的去镁叶绿素和绿色的铜代叶绿素。(H+和H+ ) 取代(Zn2+) 绿色褐色 、叶绿素受光激发,可发出红色荧光,反射光下可见红色荧光。4645其中叶绿素吸收红光和兰紫光,红光区可用于定量分析,5、定量分析。 652可直接用于总量分析。663用于定量叶绿素a,b及总量,而和C最大吸收光谱不同的两个组分的混合液,它们的浓度根据朗伯-比尔定律, *k+C*kOD=Ca*k与吸光值之间有如下的关系: OD=Ca*k+C b2 1g/L和b的80查阅文献得,2b1 b1a1a2b时,比吸收系%丙酮溶液,当浓度为 叶绿素a 值如下。数k k 比吸收系数波长/nm b 叶绿素a 叶绿素 9.27 82.04 663 45.60 645 16.75

质壁分离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 一、实验原理及流程实 验 原 理 原理:成熟的植物细胞在外界溶液浓度高的条件下,液泡水分外渗,原生质层与细胞壁脱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液泡中,使原生质层慢慢地恢复原状,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流 程 实验材料: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 水纸,电子显微镜,0.3g/ml蔗糖溶液,清水 流程图: 实 验 步 骤 实验步骤: 1.用镊子撕下一小块洋葱鳞片叶紫色的外表皮制作成临时装片。 2.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片细胞中紫色大液泡(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 3.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0.3g/ml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 几次,使盖玻片下面的洋鳞片叶表皮浸在蔗糖溶液中。用10X的物镜观察, 细胞中液泡的大小、颜色变化。 4.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使洋葱鳞片叶浸入清水中。用10X的物镜观察,细胞中液泡的大小、颜色 变化。 制作洋葱鳞片表皮临时装片 放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临时装片 0.3g/ml 蔗糖溶液 吸水纸吸引 放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临时装片 吸水纸吸引清水 放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报告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二、 实验 结果 及分 析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原始的洋葱鳞片叶紫色表皮细胞时,可观察到有一个紫色的大液泡,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当洋葱鳞片表皮浸润在蔗糖溶液中,可观察到液泡逐渐变小,紫色加深;当洋葱鳞片表皮浸润在清水中时,液泡又逐渐胀大,原生质层逐渐贴近细胞壁。 分 析 内因:原生质层具有半透性 细胞渗透失水(吸水) 细胞壁伸缩性小, 原生质层伸缩性大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小于(大于)细胞液浓度 三、 实验 讨论 及反 思 讨论 1. 如果没有细胞壁,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如果没有细胞壁,就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分离反应,只会单纯的吸水或失水。 2. 如果滴加的是0.5g/ml 的蔗糖溶液,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如果使用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会使细胞严重失水而死亡,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3. 为什么植物细胞失水时,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不是一起变化,而是发生质壁分 离? 因为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较大,而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 4. 发生质壁分离时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是空的吗? 不是空的,细胞壁与原生质层间存在蔗糖溶液。因为细胞壁具有全透性,蔗 糖溶液可以进入细胞壁,但不能进入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原生质层。 细胞壁 细胞膜 叶绿体 细胞核 细胞液 细胞质 液泡膜 (伸缩性小)具有全透性 原生质层(伸缩性大)具有选择透过性 (相当于半透膜)

叶绿素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植物组织中叶绿素分布及性质。 2、掌握测定叶绿素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紫外分光光度计的用法。 4、了解一阶导数的含义。 5、了解如何如何排除互相干扰。 二、实验原理: 叶绿体中的色素都能够溶解于有机溶剂丙酮中,所以,可以用丙酮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根据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来进行分离,溶解度高的在滤纸上扩散的快,溶解度低的扩散地慢。溶解度最高的是胡萝卜素,它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最快,叶黄素和叶绿素a的溶解度次之;叶绿素b的溶解度最低,扩散速度最慢。这样,四种色素就在扩散过程中分离开来。 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分子结构相似,它们的吸收光谱、荧光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重叠,用常规分光光度法和荧光方法难以实现其同时测定。但利用一阶导数光谱技术和同步荧光技术,消除了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光谱干扰,可以同时测定它们的含量。 在600~700之间胡萝卜素一阶导数为零,没有吸收,在某个特定波长下,叶绿素a有一定的导数值,而叶绿素b的导数为零;同理,在另一个特定波长下,叶绿素b有一定的导数值,而叶绿素a的导数值为零。这样可以实现叶绿素b和叶绿素b的同时测定,又不受胡萝卜素的干扰。 三、实验材料: 1、仪器 干燥的定性滤纸、烧杯(100ml)、研钵、玻璃漏斗、分液漏斗、剪刀、小试管、试剂瓶、药勺、量筒(10ml)、天平、试管架、载玻片、铅笔、 直尺、棉花、移液管、洗耳球、毛细吸管、铁架台、胶头滴管、紫外分光 光度计。 2、药品 新鲜的菠菜叶、石英砂、碱式碳酸镁、90%丙酮、层析液(石油醚:丙酮:苯=20:2:1)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提取叶绿素中的色素 (1)取几片绿叶,去掉主脉,用天平称取20g叶片,剪碎,放入研钵。 (2)向研钵中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进行充分的研磨。用量筒量取15ml丙酮。倒入研钵中,迅速充分研磨。 (3)将研磨液迅速倒入小玻璃漏斗中进行过滤。将滤液收集到一个小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塞紧。 2.制备过滤纸 取一块预先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将滤纸剪成长6cm,宽1cm的滤纸条,

膜分离实验报告

. . 膜分离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膜的结构和影响膜分离效果的因素,包括膜材质、压力和流量等。 2.了解膜分离的主要工艺参数,掌握膜组件性能的表征方法。 3. 了解和熟悉超滤膜分离的工艺过程。 二.基本原理 膜分离技术是最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分离技术。膜分离是以对组分具有选择性透过功能的人工合成的或天然的高分子薄膜(或无机膜)为分离介质,通过在膜两侧施加(或存在)一种或多种推动力,使原料中的某组分选择性地优先透过膜,从而达到混合物的分离,并实现产物的提取、浓缩、纯化等目的的一种新型分离过程。其推动力可以为压力差(也称跨膜压差)、浓度差、电位差、温度差等。膜分离过程有多种,不同的过程所采用的膜及施加的推动力不同,通常称进料液流侧为膜上游、透过液流侧为膜下游。 微滤(MF)、超滤(UF)、纳滤(NF)与反渗透(RO)都是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程,当膜两侧施加一定的压差时,可使一部分溶剂及小于膜孔径的组分透过膜,而微粒、大分子、盐等被膜截留下来,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四个过程的主要区别在于被分离物粒子或分子的大小和所采用膜的结构与性能。微滤膜的孔径围为0.05~10μm,所施加的压力差为0.015~0.2MPa;超滤分离的组分是大分子或直径不大于0.1μm的微粒,其压差围约为0.1~0.5MPa;反渗透常被用于截留溶液中的盐或其他小分子物质,所施加的压差与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及浓度有关,通常的压差在2MPa左右,也有高达10MPa的;介于反渗透与超滤之间的为纳滤过程,膜的脱盐率及操作压力通常比反渗透低,一般用于分离溶液中相对分子质量为几百至几千的物质。 2.1微滤与超滤 微滤过程中,被膜所截留的通常是颗粒性杂质,可将沉积在膜表明上的颗粒层视为滤饼层,则其实质与常规过滤过程近似。本实验中,以含颗粒的混浊液或悬浮液,经压差推动通过微滤膜组件,改变不同的料液流量,观察透过液测清液情况。 对于超滤,筛分理论被广泛用来分析其分离机理。该理论认为,膜表面具有无数个微孔,这些实际存在的不同孔径的孔眼像筛子一样,截留住分子直径大于孔径的溶质和颗粒,从而

叶绿素的提取实验报告

叶绿素的提取及叶绿素铜钠的合成及测定生物资源系食卫101 韦琪(20102023) 指导老师:张倩、刘新梅 一、实验目的 1.从蚕沙中提取叶绿素并计算提取率; 2.研究用叶绿素合成叶绿素铜钠的工艺条件; 3.分析叶绿素铜钠产品的纯度,计算产率; 4.通过试验提高综合能力及练习巩固各种相关操作。 二、实验原理 蚕沙是桑蚕的排泄物,由蚕沙制取天然色素——叶绿素酮钠盐,是国外普遍采用的最佳途径。叶绿素是一种酯,因此不溶于水,而溶于乙醇、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 叶绿素是植物吸收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叶绿素是一种含有卟吩环的天然色素,在叶绿素的结构中,含有一个由四个吡咯环和四个次甲基交替相联形成的卟吩环.卟吩环闭合的共轭体系提供了包围镁离子(或其它相似离子)的刚性平面.高等植物中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分子式如下: 蚕沙中含有丰富的叶绿素,其纯含量达0.8—1.0%,居所有天然色素之首,故可用蚕沙来提取叶绿素,由于叶绿素易溶于乙醚、苯、丙酮、乙醇的脂性溶剂,故可用乙醇、丙酮混合液来提取。所得的叶绿素由于遇热、光、酸、碱等易分解,且又不溶于水。110度左右会分解,故把叶绿素制备成叶绿素铜钠,其性质更稳定溶解性也会有所提高。 叶绿素分子中的镁原子和四个吡咯上的氮原子相结合,环上是双羧酸的酯,一个被四所酯化,另一个被叶醇基所酯化,故可以发生皂化反应生成钠盐:

C55H72MgN4O5 + 2 NaOH →C34H30O5N4MgNa2 + CH3OH + C20H39OH 在酸性介质中,叶绿素钠盐分子中的镁极易被氢原子取代生成褐色的叶绿素酸: C34H30O5N4MgNa2+ 4 H+→C34H34O5N4 + Mg2+ + 2 Na+ 叶绿素酸可与铜盐加热条件下生成叶绿素铜酸析出,将叶绿素铜酸溶于丙酮,再与碱反应就生成叶绿素铜钠盐: C34H34O5N4 + Cu2+→C34H34O5N4Cu + 2 H+ C34H34O5N4Cu + 2 NaOH →C34H34O5N4CuNa2 + 2 H2O 由叶绿素转化成叶绿素铜钠的过程也可用化学反应方程表示: (1)皂化: COOCH3COONa C32H30ON4Mg + 2NaOH → C32H30ON4Mg + CH3OH + C20H39OH COOC20H39 COONa (2)酸化: COONa COOH C32H30ON4Mg + 2H2SO4 → C32H30ON4H2 + MgSO4 + NaSO4 COONa COOH (3)铜代: COOH COOH C32H30ON4H2 + CuSO4 → C32H30ON4Cu + H2SO4 COOH COOH (4)成盐: COOH COONa C32H30ON4Cu + 2NaO H → C32H30ON4Cu + 2H2O COOH COONa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 1.仪器:(一个),分液漏斗(2个),250mL锥形瓶(1个),烧杯(100ml、250 mL、 500mL )各1个,容量瓶(100mL、250mL)各1个,蒸馏装置,减 压过滤装置,玻璃棒,电子天平,圆底烧瓶(250mL)2个,酸度计, 分光光度仪(一台)。 2.试剂:(50g)、95%乙醇,丙酮,石油醚,2%~5%NaOH乙醇溶液,硫酸铜溶

粗多糖提取

** 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龙葵粗多糖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
院(部)、专 业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 研 究 学 生 学 方 向 姓 名 号 生物化学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讲师
2014 年 06 月 01 日

大庆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本实验以龙葵为实验材料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法相结合的实验方法对龙葵粗 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 考察因素分别是料液比、 冲泡时间、 水浴时间和水浴温度, 最终确定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 1:25、冲泡时间 50℃、水浴时间 25min、水浴温 度 90℃,粗多糖的提取率为 0.1%。 关键词:龙葵;粗多糖;条件优化
I

大庆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Abstract
This experiment by morel as experiment material, using single factor and orthogonal method, experimental method of solanum nigrum 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process was optimized, examine factors are respectively and solid-liquid ratio, brewing time, water bath time and water bath temperature, and ultimately determine the optimal process conditions for the material liquid ratio, the brewing time 50℃ , and water bath time 25min, water bath temperature 90℃ , the coarse 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yield of 0.1%. Key words:morel;crude polysaccharide;condition optimization
II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