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质的检验和除杂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检验和除杂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检验和除杂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检验和除杂知识点总结

常见物质的检验

2.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Na+、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Mg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Mg(OH)2沉淀,该沉淀能溶于NH4Cl溶液。

(5)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6)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7)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8)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2Fe2++Cl2=2Fe3++2Cl -

(9)Fe3+能与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Fe(SCN)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

(10)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3.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Br-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

(5)SO42-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6)SO32-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7)S2-能与Pb(NO3)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沉淀。

(8)CO32-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9)HCO3-取含HCO3-盐溶液煮沸,放出无色无味CO2气体,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向HCO3-盐酸溶液里加入稀MgSO

溶液,无现象,加热煮沸,有白色沉淀MgCO3生成,同时放出CO2气体。

4

(10)PO43-含磷酸根的中性溶液,能与AgNO3反应,生成黄色Ag3PO4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

(11)NO3-浓溶液或晶体中加入铜片、浓硫酸加热,放出红棕色气体。

4.几种重要有机物的检验

(1)苯能与纯溴、铁屑反应,产生HBr白雾。能与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物反应,生成黄色的苦杏仁气味的油状(密度大于1)难溶于水的硝基苯。

(2)乙醇能够与灼热的螺旋状铜丝反应,使其表面上黑色CuO变为光亮的铜,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乙醛。乙醇与乙酸、浓硫酸混合物加热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饱和Na2CO3溶液,有透明油状、水果香味的乙酸乙酯液体浮在水面上。

(3)乙醛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的蓝色Cu(OH)2加热反应,生成红色的Cu2O沉淀。

5.用一种试剂或不用试剂鉴别物质

用一种试剂来鉴别多种物质时,所选用的试剂必须能和被鉴别的物质大多数能发生反应,而且能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常用的鉴别试剂有FeCl3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H2SO4、Cu(OH)2悬浊液等。

不用其他试剂来鉴别一组物质,一般情况从两个方面考虑:

①利用某些物质的特殊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等),首先鉴别出来,然后再用该试剂去鉴别其他物质。

②采用一种试剂与其他物质相互反应的现象不同,进行综合分析鉴别。

常见物质的除杂

1.N2(O2) ——灼热的铜丝2Cu+O2=2CuO

2.CO2(H2S)——用饱和NaHCO3溶液NaHCO3+H2S=NaHS+H2O+CO2↑

3.CO2(CO)——灼热的氧化铜CuO+CO=Cu+CO2

4.CO2(HCl)——用饱和NaHCO3溶液NaHCO3+HCl=NaCl+H2O+CO2↑

5.H2S(HCl)——用饱和NaHS溶液NaHS+HCl=NaCl+H2S

6.SO2(HCl)——用饱和NaHSO3溶液NaHSO3+HCl=NaCl+H2O+SO2↑

7.Cl2(HCl)——用饱和食盐水,HCl易溶而Cl2不溶

8.MnO2(碳粉)——1.将混合物在氧气中点燃C+O2=CO2

2.通入灼热的氧化钙C+CaO=Ca+CO2↑(条件:高温)

3.通入灼热的氧化铁3C+2Fe2O3=3CO2↑+ 4Fe

9.碳粉(MnO2)——加浓盐酸MnO2+4HCl(浓)=MnCl2+Cl2↑+2H2O

10.C(CuO)——加稀盐酸CuO+2HCl=CuCl2+H2O

11.Al2O3(Fe2O3)

方法一:1、将固体混合物溶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除去氧化铁,留下滤液。Al2O3+2OH-=2AlO2-+H2O 2、向滤液中通入过量的CO2,过滤得到3,加热使Al(OH)3分解。AlO2-+2H2O+CO2=Al(OH)3+HCO3-

2Al(OH)3====Al2O3+3H2O

方法二:

1、将固体混合物溶于过量的盐酸溶液中,是混合物完全溶解。Al2O3+6H+=2Al3++3H2O Fe2O3+6H+=2Fe3++3H2O

2、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除去沉淀Fe(OH)3, Fe3++3OH-=Fe(OH)3 Al3++4OH-=AlO-+2H2O

3、向滤液中通

入过量的CO2,过滤得到Al(OH)3,加热使Al(OH)3分解。AlO2-+2H2O+CO2=Al(OH)3+HCO3- 2Al(OH)3=Al2O3+3H2O

注:如果是Fe2O3(Al2O3)就直接加氢氧化钠啊!

12.SiO2(Al2O3)——加入稀盐酸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3.FeCl3(FeCl2)——通入氯气Cl2+2FeCl2=2FeCl3

14.FeCl2(FeCl3)——加入铁Cu+2FeCl3=CuCl2+FeCl2

15.NaCl(NH4Cl)——固体的话直接加热NH4Cl=NH3+HCl

16.C2H6(C2H4)——通入溴水或者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H2=CH2+Br2→CH2Br-CH2Br

17.溴苯(Br2)——加入氢氧化钠2NaOH+Br2=NaBr+NaBrO+H2O分液

18.硝基苯(NO2)——加入氢氧化钠2NO2 + 2NaOH = NaNO2 + NaNO3 +H2O分液

19.甲苯(苯酚)——加入氢氧化钠Ph-OH+NaOH=Ph-ONa+H2O分液

20.乙醛(乙酸)——加饱和碳酸钠2CH3COOH + Na2CO3 = 2CH3COONa+ H2O + CO2蒸馏21.乙醇(水)——加氧化钙蒸馏

22.乙酸乙酯(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2CH3COOH + Na2CO3 = 2CH3COONa+ H2O + CO2分液

23.肥皂(甘油)——加入NaCl,发生盐析进行过滤

24.葡萄糖(淀粉)——加入稀硫酸水解C6H10O5(淀粉)+H2O=C6H12O6(葡萄糖)

初中化学物质鉴别与除杂专题及典型例题

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 教师科目化学时间2014 年 5月 17 日学生年级初三学校 重难点常见物质的鉴别和分离 难度星级☆☆☆☆☆校区 教学内容 上堂课知识回顾(教师安排): 1.化学推断题的方法 2.化学推断题的技巧和突破口 本次课教学安排: 1.掌握常见物质的鉴别 2.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离

常见物质的鉴别和分离 一、复习内容和要求: 1.掌握常见气体:O 2、H 2、CO 2、CO 和水蒸气等气体的鉴别和分离; 2.掌握常见物质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硫酸铜等物质的鉴别; 3.在混合物分离和提纯中,记住常见物质的溶解性,强化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 二、物质检验的试剂和装置 (一)常见气体的检验和吸收 1、常用的气体检验和吸收试剂:(验气先验水,除杂后除水) 气体 验证试剂 吸收试剂 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 灼热的铜 二氧化碳 石灰水 氢氧化钠溶液 二氧化硫 氢氧化钠溶液 水蒸气 无水硫酸铜 浓硫酸或氢氧化钠固体 氯化氢气体 硝酸银溶液 硝酸银或氢氧化钠溶液 2、 检验和吸收上述气体的一般装置: 图1为多功能瓶(盛放液体) 图2为U 型管 洗气(除杂):长进短出 (盛放固体) 验气: 长进短出 3、CO 、H 2的检验 常常先通过 灼热的氧化铜 看见 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再通过证明其另一生成物 CO 2和H 2O ,以达到检验这两种气体的目的。 右图3为检验和吸收上述气体的一般装置: 例1.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 2、CO 、CO 2中的一种或多种。现将该气体依次经过下列装置处理后(假设每步作用均完全)。有关的实验事实是:①A 装置质量增重;②B 装置中的固体由黑变红;③C 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蓝;④D 装置中石灰水变浑浊。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混合气体中肯定含 ,可能含有 。为确认可能含有的气体是否存在,请在 和 之 间(填装置编号)添加框图中的装置,装置中试剂名称是 。 (2)B 装置中的固体由黑变红说明氧化铜发生了__________(填“氧化”、“还原”)反应,写出B 处硬质玻璃管中肯 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无水CuSO 4 Ca(OH)2溶液 NaOH 溶液 图3 图2 图1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基础知识模拟题6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基础知识模拟题6 一、 1. 同种动物不同个体间,一个个体细胞进入另一个个体时引起免疫应答,此类抗原称为 A.异种抗原 B.同种异型抗原 C.自身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外源性抗原 答案:B 同种异型抗原是指来自同种生物而基因型不同的个体的抗原物质。 2. 分子量最大的IS是 A.IgG B.IgM C.SIgA D.IgE E.IgD 答案:B IgM为五聚体的抗体分子。 3. 抗原刺激后最先出现 A.IgA B.IgD C.IgE D.IgG E.IgM

答案:E 抗原刺激后最先产生的抗体为IgM,该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 4. 下列细胞因子的英文缩写错误的是 A.白细胞介素-IL B.肿瘤坏死因子-TNF C.干扰素-MCF D.集落刺激因子-CSF E.红细胞生成素-EPO 答案:C 干扰素的英文为interferon,缩写为IFN。 5. 大吞噬细胞包括 A.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 B.巨噬细胞、单核细胞 C.巨噬细胞、肥大细胞 D.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 E.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答案:B 吞噬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其中单核/巨噬细胞体积通常要比中性粒细胞大。 6. 关于单克隆抗体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特异性强 B.纯度高 C.高度的均一性和可重复性 D.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E.可无限供应

单克隆抗体理化性状高度均一,抗原结合部位和同种型都相同,生物活性专一,特异性强,纯度高,有效抗体含量高,无效蛋白含量少,易于实验标准,化和大量制。 7. ABO血型抗原属于 A.异种抗原 B.同种异体抗原 C.独特型抗原 D.隐蔽的自身抗原 E.异嗜性抗原 答案:B 人类的同种异型抗原主要有:HLA抗原、ABO抗原、Ig的同种异型抗原、Rh抗原。 8. AIDS患者外用血中CD4/CD8比值一般是 A.>2.5 B.>2.0 C.>1.5 D.>1.0 E.<1.0 答案:E 正常情况下CD4/CD8为1.7±0.3,如果比值<1,表示免疫状况不佳,比值越低,细胞免疫缺陷越严重。 9. Ⅲ型超敏反应又称为 A.迟发型 B.速发型 C.免疫复合物型 D.细胞毒型 E.细胞介导型

物质的量单元知识点复习小结[1]

物质的量单元知识点复习小结 一、有关概念: 1、物质的量(n) ①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②用物质的量可以衡量组成该物质的基本单元(即微观粒子群)的数目的多少,它的单位是摩尔,即一个微观粒子群为1摩尔。 ③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它的符号是mol。 ④“物质的量”是以摩尔为单位来计量物质所含结构微粒数的物理量。 ⑤摩尔的量度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或它们的特定组合。如1molCaCl2可以说含1molCa2+,2molCl-或3mol 阴阳离子,或含54mol质子,54mol电子。摩尔不能量度宏观物质,如果说“1mol 氢”就违反了使用准则,因为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的符号或化学式。 ⑥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或符号或化学式或符号的特定组合。2.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①定义值(标准):以0.012kg(即12克)碳-12原子的数目为标准;1摩任何物质的指定微粒所含的指定微粒数目都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个。 ②近似值(测定值):经过科学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一般取6.02×1023,单位是mol-1,用符号N A表示。 3.摩尔质量(M): ①定义:1mol某微粒的质量 ②定义公式:, ③摩尔质量的单位:克/摩。 ④数值: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式量。 ⑤注意:摩尔质量有单位,是克/摩,而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的式量无单位。4.气体摩尔体积(V m) ①定义:在标准状况下(0℃,101kPa时),1摩尔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②定义公式为: ③数值: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2.4升/摩(L/mol)。 ④注意:对于气体摩尔体积,在使用时一定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个条件(标准状况,符号SPT),一个对象(只限于气体,不管是纯净气体还是混合气体都可),两个数据(“1摩”、“约22.4升”)。如“1mol氧气为22.4升”、“标准状况下1摩水的体积约为22.4升”、“标准状况下NO2的体积约为22.4升”都是不正确的。 ⑤理解:我们可以认为22.4升/摩是特定温度和压强(0℃,101kPa)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当温度和压强发生变化时,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一般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273℃,101kPa时,气体的摩尔体积为44.8升/摩。

初中化学物质鉴别与除杂专题及典型例题讲解学习

初中化学物质鉴别与除杂专题及典型例题

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

气体 验证试剂 吸收试剂 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 灼热的铜 二氧化碳 石灰水 氢氧化钠溶液 二氧化硫 氢氧化钠溶液 水蒸气 无水硫酸铜 浓硫酸或氢氧化钠固体 氯化氢气体 硝酸银溶液 硝酸银或氢氧化钠溶液 2、 检验和吸收上述气体的一般装置: 图1为多功能瓶(盛放液体) 图2为U 型管 洗气(除杂):长进短出 (盛放固体) 验气: 长进短出 3、CO 、H 2的检验 常常先通过 灼热的氧化铜 看见 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再通过证明其另一生成物 CO 2和H 2O ,以达到检验这两种气体的目的。 右图3为检验和吸收上述气体的一般装置: 例1.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 2、CO 、CO 2中的一种或多种。现将该气体依次经过下列装置处理后(假设每步作用均完全)。有关的实验事实是:①A 装置质量增重;②B 装置中的固体由黑变红;③C 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蓝;④D 装置中石灰水变浑浊。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混合气体中肯定含 ,可能含有 。为确认可能含有的气体是否存在,请在 和 之 间(填装置编号)添加框图中的装置,装置中试剂名称是 。 (2)B 装置中的固体由黑变红说明氧化铜发生了__________(填“氧化”、“还原”)反应,写出B 处硬 质玻璃管中肯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此题是2010年松江区模拟卷中一题属于检验常见气体的一道难度较高的一题,在选择检验装置时,不但要能通过现象判断气体是否存在,同时还要考虑前面带出的气体对后面气体的检验是否存在干扰,本题的难点在于混合气体中原本不存在水蒸气,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会带出水蒸气从而对氢气的检验造成干扰,这一点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答案:(1)CO 2、CO , H 2。 B 和A 浓硫酸。 (2)还原CO+ CuO →Cu + CO 2) 练习: 1、为鉴别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可选用的方法是 ( ) 无水CuSO 4 Ca(OH)2溶液 NaOH 溶液 图3 图2 图1

(九年级化学教案)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 九年级化学教案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 物混合物单质非金属单质 酸性氧化物 物质种类稀有气体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质纯净物元素种类无机物酸 其他氧化物 化合物碱 有机物盐 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例如,空气,溶液(盐酸、 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 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co2 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 九年级化学教案 8.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酸性氧化物: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2 ,so2 ,so3 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 + h2o= h2co3 so2 + h2o= h2so3 so3 + h2o= h2so4

b.碱性氧化物: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ao na2 o mgo fe2 o3 cuo 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bao k2 o cao na2 o溶于水立即跟水反应 生成相应的碱,其他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 cao+h2o=ca(oh)2 bao+h2o=ca(oh)2 na2o+h2o=2naoh k2o+h2o=2koh c.注意:co和h2 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 9.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溶液的ph值小于7 酸的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酸由氢和酸根离子组成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根据酸的组成,通常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酸的电离方程式:酸=nh+ +酸根离子n- a.根据酸分子电离所能生成的氢离子的个数分为:一元酸(hcl、hno3 )、 二元酸(h2 so4 、h2 s、h2 co3 )和三元酸(h3 po4 ) b.根据酸分子里有无氧原子分为: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必背知识点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必背知识点 基础知识 1.属于血液中正常有形成分的是血小板 2.不属于临床血液学研究内容的是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发育 3.正常人血液PH应该在7.35~7.45 4.血浆渗透压量正常人约为290~310mOsm/(kg·H2O) 5.血液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运输、协调、防御、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等功能 6.在必要时,成人静脉采血的部位可选择股静脉 7.皮肤采血的特点是耳垂采血检查结果不够恒定 8.真空采血法又称为负压采血法 9.属于酸性染料的是伊红 10.关于细胞成分化学特性,叙述正确的是血红蛋白为碱性蛋白质 11.晚幼红细胞脱核成网织红细胞的过程是完成在骨髓 12.关于红细胞生理,描述正确的是红细胞有交换和携带气体的功能 13.每克血红蛋白可携带氧气为1.34ml 14.新生儿红细胞计数的参考值(6.0~7.0)X 1012/L 15.红细胞Hayem稀释液中硫酸钠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比密防止细胞粘连 16.枸橼酸钠在枸橼酸钠稀释液中的主要作用是抗凝和维持渗透压 17.1966年被ICSH推荐的血红蛋白检测参考方法是HiCN 18.改良牛鲍计数板两侧支柱加盖专用盖玻片形成的计数池高为0.10mm 19.HiCN测定最大吸收峰位于540nm 20.HiN3检测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42nm 21.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的血红蛋白主要是氧合血红蛋白 22.瑞氏染色血涂片中,正常红细胞直径范围在6.0~9.5um 23.大红细胞是指红细胞直径>10um 24.关于嗜多色性红细胞叙述正确的是胞质内尚存少量嗜碱性物质 25.血细胞比容测定ICSH确定的参考方法是放射性核素法 26.温氏法测定血细胞比容其结果应读取红细胞柱还原红细胞层 27.对血细胞比容叙述正确的是作为MCV计算的基础数据 28.对红细胞平均指数叙述正确的是MCHC的计算单位是g/L 29.RDW反映红细胞的体积大小的异质性 30.对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叙述正确的是RDW可作为IDA的筛选诊断指标医学教`育网提供 31.标本中可影响RDW的因素是红细胞碎片 32.有关网织红细胞检测原理叙述错误的是经普鲁士蓝染色后可见连成线状的网状结构 33.ICSH推荐的血沉检测的标准方法为魏氏法 34.魏氏法检测血沉所采用的数值报告单位是mm/h 35.在机体防御和抵抗病原菌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外周血中的细胞是中性粒细胞 36.正常状态下衰老的中性粒细胞主要被破坏所在的系统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37.在白细胞成熟过程中,最早出现特异性颗粒的细胞是中幼粒细胞 38.与白细胞无关的是Howell-Jolly小体 39.正常生理情况下,关于白细胞变化规律的正确叙述是早晨较低,下午较高

物质的量知识点小结

物质的量知识点小结(一) 有关概念: 1、物质的量(n) ①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②用物质的量可以衡量组成该物质的基本单元(即微观粒子群)的数目的多少,它的单位是摩尔,即一个微观粒子群为1摩尔。 ③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它的符号是mol。 ④“物质的量”是以摩尔为单位来计量物质所含结构微粒数的物理量。 ⑤摩尔的量度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或它们的特定组合。如1molCaCl2可以说含1molCa2+,2molCl-或3mol阴阳离子,或含54mol质子,54mol电子。摩尔不能量度宏观物质,如果说“1mol氢”就违反了使用准则,因为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的符号或化学式。 ⑥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或符号或化学式或符号的特定组合。 2.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①定义值(标准):以0.012kg(即12克)碳-12原子的数目为标准;1摩任何物质的指定微粒所含的指定微粒数目都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个。 ②近似值(测定值):经过科学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一般取6.02×1023,单位是mol-1,用符号N A表示。 3.摩尔质量(M): ①定义:1mol某微粒的质量 ②定义公式:, ③摩尔质量的单位:克/摩。 ④数值: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式量。⑤注意:摩尔质量 有单位,是克/摩,而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的式量无单位。 物质的量练习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1~2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气的摩尔质量是71克 B、氯化氢的摩尔质量为36.5 g/moL C、1摩氢气的质量为2克 D、O2的摩尔质量为16g/moL。 2、对于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来说,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B、含硫元素的质量比是5∶4 C、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 D、含硫原子的个数比为1∶1 3、1克氯气含有n个Cl2分子,则阿佛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A、71n B、(1/71)n C、35.5n D、(1/35.5).n 4、将a g氯化钾溶于1.8L水中,恰使K+离子数与水分子数之比为1∶100,则a值为 A.0.745 B.0.39 C.39 D.74.5 5、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加入1.5mol氙气(Xe)和7.5mol氟气,于400℃和2633kPa压强下加热数 小时,然后迅速冷却至25℃,容器内除得到一种无色晶体外,还余下4.5mol氟气,则所得无色

2017年卫生资格《检验技士》重点知识点汇总(3)

2017年卫生资格《检验技士》重点知识点汇总(3) 2016年卫生资格考试已经过去有段时间了,目前有部分考生着手准备2017年卫生资格考试了。那么,2017年卫生资格考试检验技士都需要注意哪些考点呢?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了2017年卫生资格《检验技士》重点知识点汇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是出生后由物理(如射线)、化学(如药物)和生物(如病毒)等因素造成,亦可因营养、疾病(如肿瘤)和大型外科手术造成,发病不仅局限于儿童。疾病可涉及免疫系统的各个方面,其临床表现和免疫学特征与相应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相似,多可找到明显的致病因素。 近年来发现了一种对人类生命和健康威胁很大的免疫缺陷病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 dimmunodefiencysyndrome,AIDS,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HIV是一类逆转录病毒,T 细胞表面的CD4分子是其天然受体,因此主要侵犯辅助性T细胞;其他如B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等也间接或直接地在一定程度上受累。因此受感染者免疫应答启动不力,表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HIV主要通过性接触、输注污染血制品、共用注射器或母-婴途径传播。感染几周后有些可出现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病或流感的症状,持续3~14天,并伴有抗HIV抗体出现,之后进入潜伏期。艾滋病的潜伏期可长达2~10年甚至更长。患病初期为流感样症状,有发热、咽喉痛、肌肉痛和皮疹,血中可查出HIV.艾滋病相关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持续性体重减轻、间歇发热、慢性腹泻、全身淋巴结肿大和进行性脑病;多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感染或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是卡氏肺孢子菌肺炎(50%以上)和Kaposi肉瘤(30%以上)。 口形红细胞形态 细胞中央有裂缝,中央淡染区呈扁平状,似张开的口形或鱼口,细胞有膜异常,Na+通透性增加,细胞膜变硬,使脆性增加,细胞生存时间缩短。见于口形红细胞增多症、小儿消化系统疾患引起的贫血、酒精中毒、某些溶血性贫血、肝病和正常人(<4%)。

(完整版)2019-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物质的鉴别、除杂与提纯

2019-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物质的鉴别、除杂与提纯 1、(福州)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A. 氧气和氮气——观察颜色 B. 铁粉和炭粉——用稀硫酸 C. 羊毛和化学纤维一-点燃闻气味 D. 氢氧化钠溶液和水——用酚酞溶液 2. (广州)下列除去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Zn粉中含少量的ZnO:加入足量稀H2SO4充分反应后过滤 B. Cu(NO3)2溶液中含少量AgNO3:加入足量Cu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C. Na2SO4溶液中含少量H2SO4:加入足量Ba(OH)2充分反应后过滤 D. CaCO3固体中含少量Na2CO3:加入足量稀HCl充分反应后过滤 3. (益阳)下列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不能 ..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A.CuSO4BaCl2H2SO4B.Na2CO3 Ca(NO3)2HCl C.Na2SO4KNO3HCl D.FeCl3NaOH KMnO4 4.(呼和浩特)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氢气三瓶气体的是 A.插入燃着的木条 B.观察气体颜色 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石灰水 5. (呼和浩特)下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6. (苏州)下列除去杂质(在括号内)选用的方法(在箭头右侧)正确的是 A.CO2气体(CO)点燃 B.MnO2固体(KCl)加水过滤 C.CO2气体(HCl)通入NaOH溶液中 D.KCl溶液(K2CO3)加稀H2SO4 7. (苏州)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案错误的是 A.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 D.用稀盐酸鉴别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粉末 8. (重庆A卷) 区别下列各组物质,选择的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 A.CO2和CO:闻气味 B.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 C.浓盐酸和浓硫酸:分别用玻璃棒蘸取点在滤纸上 D.BaCl2溶液和KNO3溶液:分别加入Na2SO4溶液 9. (天津)下列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BD A. 用二氧化锰区分水和5%过氧化氢溶液 B.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C. 用适量的稀硫酸除去木炭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 D. 用适量的铁粉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锌 10. (宜宾)除去下列物质所含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 ...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试剂或方法

2013年初三化学专题训练(物质共存、物质鉴别、分离除杂、实验探究)

2013年初三化学专题训练 (物质共存、物质鉴别、分离除杂、实验探究) 一、物质共存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NO3、Na2CO3、NaCl B、Ca(OH)2、K2CO3、NaNO3 C、NaOH、(NH4)2CO3、HCl D、BaCl2、Na2SO4、NaOH 2、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OH、HNO3、BaCl2 B、Na2SO4、MgCl2、KOH C、Na2CO3、K2SO4、HCl D、H2SO4、NaCl、Cu(NO3)2 3、下列各组物质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Cl、KOH、MgSO4 B、K2SO4、FeCl3、NaNO3 C、KCl、NaOH、Ba(NO3)2 D、Na2CO3、K2SO4、HNO3 4、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NaOH、HNO3、BaCl2 B、Na2SO4、MgCl2、KOH C、Na2CO3、K2SO4、HCl D、H2SO4、NaCl、Cu(NO3)2 5、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BaCl2、NaNO3、KOH、MgCl2 B、Cu(NO3)2、NaCl、H2SO4、KNO3 C、Na2CO3、NaCl、KNO3、NH4Cl D、ZnSO4、Mg(NO3)2、NaNO3、KCl 6、在鉴定某无色溶液时,四位实验者对该溶液的组成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A、Na2CO3、NaCl、HCl B、NaOH、KCl、Ba(NO3)2 C、AgNO3、NaCl、HNO3 D、H2SO4、NaNO3、FeCl3 7、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BaCl2、NaNO3、KOH、MgCl2 B、Cu(NO3)2、NaCl、H2SO4、KNO3 C、Na2CO3、NaCl、KNO3、NH4Cl D、ZnSO4、Mg(NO3)2、NaNO3、KCl 8、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HNO3、KOH、FeCl3 B、K2SO4、KCl、HCl C、AgNO3、HCl、KCl D、Na2CO3、KCl、BaCl2 9、下列各组物质在pH=14的某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Cl3、NaCl、KNO3 B、NaCl、NaOH、NaNO3 C、CaCl2、NaNO3、Na2CO3 D、KNO3、H2SO4、NaCl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汇总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汇总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总结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一)掌握基本概念 1. 分子 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 单原子分子:Ne 、C、 He 、Kr…… 双原子分子:H2 、O2、HCl、No…… 多原子分子:H2O、P4 、C6H12O6…… 2. 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的说,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3. 离子 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阳离子:Li+、Na+、H+、NH4+…… 阴离子:Cl-、O2-、OH-、SO4-…… (2)存在离子的物质: 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CaSo4…… 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氯化钠溶液中…… 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 4. 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3)各元素在地壳中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是:O、Si、Al、

Fe、Ga。 5. 同位素 同位素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如氢(H)有三种同位素:11H、 21H、31H(氕、氘、氚)。 6. 核素 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他们质子数与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他们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7. 原子团 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原子团有以下几种类型:根(如SO42-、OH-、CH3COO-等)、官能团(有机物分子中能反应物质特殊性质的原子团,如-OH、 -NO2、-COOH等)、游离基(又称自由基、具有不成价电子的原子团,如甲基游离基·CH3)。 8. 基 化合物中具有特殊性质的一部分原子或原子团,或化合物分子中去掉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后剩下的原子团。 (1)有机物的官能团是决定物质主要性质的基,如醇的羟基(-OH)和羧酸的羧基(-COOH)。 (2)甲烷(CH4)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余部分(·CH3)含有未成对的价电子,称为甲基或甲基游离基,也包括单原子的游离基(·Cl)。 基(羟基):电中性,不能独立存在,只能和其他基或原子团相结合。根(氢氧根):带负电,能独立存在于溶液或离子化合物中。 9.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1)概念:(宏观)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的性质。(2)实质:(微观)物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没有发生变化时所呈现的性质。 (3)物理性质一般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味道、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化学性质

检验士病理学记忆口诀

检验士病理学记忆口诀(带解析) 检验士病理学。相对于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而言,病理学知识点获取是要从显微镜下读片,因此,死记硬背的东西有许多,同时,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是病理学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学习这门课的重要性完全凸现出来。今天我们来学习几首关于病理学的口诀来帮助大家记忆。 1、白色血栓特点口诀 疣状赘生血小板; 管壁粘着栓头部; 风心亚心粥样损。 内容解释:心脏瓣膜上的疣状赘生物是白色血栓,主要成分是血小板,其与血管壁粘着,不易脱落,是静脉血栓的头部;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亚急性心内膜炎、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2、检验士程序化细胞死亡口诀 程序死亡膜完整;胞核固缩质边集; 炎症反应中性无;内切核酸蛋白酶; 凋亡小体巨噬吞。 内容解释:基因调控的程序化细胞死亡,细胞的细胞膜、细胞器完整;主要形态学改变为细胞核固缩,染色质边集;无炎症反应和中性粒细胞聚集;核酸内切酶和凋亡蛋白酶是调亡程序的主要执行者;细胞膜可发泡成芽成凋亡小体,被巨噬细胞吞噬。 注:促进凋亡基因:Fas,Bax,P53;抑制凋亡基因:Bcl-2,Bcl-XL;双向调节作用:c-myc。 3、风湿病口诀 红斑结节血管炎;

风湿心脏舞蹈病; 内容解释: 环形红斑:为渗出性病变,多见于躯干四肢,好发于儿童,在1-2天内消退; 皮下结节:为增生性病变,多见于肘腕膝踝关节附近伸侧面皮下结缔组织; 血管炎:表现为风湿性动脉炎,小动脉常受累; 风湿性心脏病:包括风湿性心内膜炎,心肌炎,心包炎; 舞蹈病:风湿性脑病,5-12岁女孩多见,主要病变为风湿性动脉炎和皮质 下脑炎;锥体外系累时,患儿出现肢体的不自主运动,称舞蹈病。 4、检验士钙化的类型及举例口诀 干酪血栓粥样斑,瘢痕虫卵老主瓣, 营养不良性钙化,骨瘤甲旁高钙症, 胃肾肺转移钙化; 内容解释: 营养不良性钙化:多见于干酪坏死、血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老年性主动脉瓣、瘢痕组织、虫卵等; 转移性钙化:多发生于排酸器官(胃、肾、肺)及高钙血症(骨肿瘤、甲旁亢、维生素D 摄入过多)。 5、常见的趋化因子

(完整版)初三化学-物质的鉴别与除杂专题练习

物质的鉴别与除杂专题复习

7、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待区分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 A 合成纤维和纯羊毛取少量灼烧,并闻气味 B Na2SO4溶液和NaCl溶液取少量加BaCl2,观察有无沉淀 C 黄金和黄铜观察颜色 D 白醋和水闻气味 8、下表中除杂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括号内为杂质)() 9、下表中,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2气体O2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B MnO2粉末KCl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C CO2 HCl 将气体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D KCl溶液CaCl2加入适量碳酸钠,充分反应后过滤 10、若N2中混有少量的H2、CO2和水蒸气,欲将这些杂质完全除去,要用下列操作:①通过浓硫酸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③通过NaOH溶液④通过浓盐酸。以下操作组合,哪一种组合最好() A、①③④ B、③②① C、③①④ D、④②③ 11、下列各组混合物中,用一种试剂不能将括号内的杂质除去的是…() A.CuSO4 (Na2SO4) B.C (CuO) C.CO2 (CO) D.NaCl (MgCl2) 12、某电池厂排放的污水pH=4,并含有重金属离子Pb2+,下列合理的治理方案是向污水中加入…………………………………………………………() A.石灰石和铜粉 B.生石灰和铁粉 C.纯碱和木炭粉 D.烧碱和铝粉 13、某溶液中含有 AgNO3、Ba(NO3)2、Cu(NO3)2三种物质,要使溶液中的Ag+、Ba2+ 和Cu2+分别生成沉淀并加以分离,可使用的试剂有:① NaCl 溶液,② Na2CO3溶液,③ NaOH 溶液,则加入试剂的顺序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①③②

(完整word)初三化学物质的鉴别、除杂、离子共存问题

初中化学常见实验题型解题技法总结 (除杂、分离、鉴别、鉴定、推断) 知识要点: 1. 除杂题: 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 (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2. 混合物的分离: (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如:粗盐的提纯;BaSO4和Na2SO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如:NaCl 和KNO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如BaCl2和NaCl的混合物。可将混合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得到BaCO3和NaCl溶液。BaCl2+ Na2CO3=BaCO3↓+2NaCl。将沉淀过滤出,洗净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又得到BaCl2溶液,CO2逸出。BaCO3+2HCl =BaCl2+H2O+CO2↑。最后分别将NaCl溶液和BaCl2溶液蒸发,分别得到纯净的NaCl固体和BaCl2固体。 注意:用化学方法或用物理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时,要区别除杂质与分离物质的不同点是:除杂质时只要求把杂质除掉、保留原物质即可;而混合物分离是几种物质用一定的方法分开,原混合物中各成分都必须保留。 3. 物质的鉴别: 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别开来。如鉴别两瓶无色溶液哪瓶是NaCl或KNO3。我们只要把NaCl溶液中的Cl-检验出来,即可认定NaCl 溶液,另一瓶则是KNO3溶液。 (1)常见离子鉴别的特效试剂 H+和OH-:紫色石蕊试液或pH试纸。 OH-:无色酚酞试液(可鉴别碱性溶液)——变红。(注意碱与碱性溶液的区别) Cl-: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 SO42-:Ba (NO3)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 CO32-:稀HCl和石灰水——有CO2↑。(仅适用于初中) PO43-: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 NH4+:强碱溶液(NaOH)——有NH3↑。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一、第二章知识结构梳理 1、物质的分类 (1) 以分散质粒子大小对分散系分类 (2) 以组成为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2、物质的化学变化

二、本章重难点概括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应该是化合物; (2)电解质的导电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导电必须是化合物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不是发生化学反应的生成物(如CO2、SO2、SO3、NH3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但是本身为非电解质)。【注意】 (1)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2)(纯净的)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电解质包括:酸碱盐、大多金属氧化物、水; 非电解质包括:大多数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氨。 (3)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NaCl晶体}, 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石墨、金属单质、混合物}。 (4)熔融状态下,一般的盐和强碱能导电,酸不能导电{分子构成}。 (5)液氨、液态HCl、HCl、酒精是纯净物,氨水、盐酸是混合物。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可拆:强酸、强碱、可溶盐; 不可拆:弱酸、弱碱、不溶盐、单质、气体、氧化物。

(2)HCO 3-不可拆、HSO 4-要拆开。 3、H + + OH -= H 2O 虽然能表明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但只能表示强酸和强碱反应生 成可溶性盐的酸碱中和反应。 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1)得失电子不守恒、电荷不守恒、原子个数不守恒。 (2)弱酸、弱碱、难溶盐、气体、氧化物没写成化学式。 (3)反应不符合客观事实。 5、离子共存 (1)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有颜色离子:Cu 2+(蓝色)、Fe 3+(棕黄色)、Fe 2+(浅绿色)、MnO 4-(紫 色),但有颜色离子可大量存在于澄清透明溶液中。 (2)强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以下离子:OH -、CO 32-、HCO 3-。 (3)强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以下离子:H +、NH 4+、Al 3+、Fe 3+、Mg 2+。 (4)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6、氧化还原反应 (1)概念: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2)特征:化合价发生变化。 (3)本质:电子发生转移。 (4)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5)得到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 (6)氧化剂表现出氧化性。 (7)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 注意点:氧化剂与还原剂都是指反应物。 (2)单、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失电子总数=得电子总数) C+2CuO △2Cu+CO 2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2011年检验士真题 《基础知识》

2011年初级检验(士)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 D、E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成人白细胞计数参考值为[1分] A(4~10)×10^9/L B(5~12)×10^9/L C(11~12)×10^9/L D(12~20)×10^9/L E(15~20)×10^9/L 参考答案:A 2.使血糖降低的激素为[1分] A肾上皮质腺素 B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 D生长激素 E胰高血糖素 参考答案:C 3.WHO推荐的成人皮肤采血部位是[1分] A耳垂 B大拇趾 C无名指 D足跟内外侧 E任何皮肤完好部位 参考答案:C 4.人体内生物转化作用最强的器官是[1分] A心脏 B脾脏 C肾脏 D肝脏 E肾脏 参考答案:D 5.属于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物质是[1分] A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抗原 B人类白细胞抗原 C肾特意性抗原D心脏特异性抗原 E肝脏特异性抗原 参考答案:B 6.肾小球滤过率的表示单位是[1分] A L/24h B mg/100ml C ml/min D mmol/L E % 参考答案:C 7.红细胞的平均寿命大约是[1分] A30天 B60天 C90天 D120天 E150天 参考答案:D 8.尿酮体是指尿液中的[1分] A乙酰乙酸、丙酮、亚硝酸 Bβ-羟基丁酸、乙酰乙酸、丙酮 C丙酮、β-微球蛋白、乙酰乙酸 D乙酰丁酸、β-羟基丁酸、丙酮 Eα-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 参考答案:B 9.口服华法林抗凝药物时,应监测[1分] A D-D B APTT C INR D FIB E TT 参考答案:C 10.下列属于中枢免疫器官的是[1分] A骨髓 B淋巴结 C脾脏 D扁桃体 E阑尾 参考答案:A 11.下列关于免疫反应与机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1分] A免疫反应都是有利的 B免疫反应都是有害的 C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

物质的分类知识点及题型(含答案)

物质的分类知识点及题型(含答案) 一、常见的分类方法:(1)交叉分类法:对物质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举例 : Na 2CO 3 钠盐 Na 2SO 4 硫酸盐 NaCl 含氧酸盐 K 2SO 4 无氧酸盐 KHCO 3 氧化物 Na 2O 酸式盐 (2)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一种方法 举例 : (3)化学反应的分类: ?? ? ?? ????? ???? ??? ?????? ?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失氧根据反应中物质得氧或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的多少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 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类别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反应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几个概念 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分散质:分散系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 分散剂: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 2、分散系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聚集状态不同分类,有9种类型。对比如下: 物质 混合物:NaCl 溶液 纯净物 金属单质:Cu Hg 非金属单质:S H 2 单质 化合物 碱:Ca(OH)2 NH 3·H 2O 盐:CaCO 3 酸:H 2SO 4 CH 3COOH 氧化物:CaO H 2O

3、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4、胶体及其性质 (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叫胶体。 ②将烧杯中蒸馏水加热至沸腾; ③向沸水中滴加1~2mL FeCl3饱和溶液; ④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化学方程式: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3)性质: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了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

检验士知识点总结定稿版

检验士知识点总结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检验士知识点总结 1. 将区带电泳和双向琼脂扩散相结合的免疫分技术称为免疫电泳; 2. 鉴别原发性纤溶与继发性纤溶亢进最有价值的是3P试验(3P试验对继发性纤溶有较好的特异性,但敏感性较差,所以目前建议用血浆D-二聚体检测代替之); 3. 原始细胞CD41阳性的急性白血病属于FAB分类的AML-M7; 4. 磺基水杨酸法测定尿蛋白最大优点是灵敏度高; 5. 甲醛常用于作尿液有形成分保存的防腐剂; 6. 口服抗凝药PT延长,血友病APTT延长; 7. 酶法测定血清胆固醇中用到的酶有:胆固醇酯酶、胆固醇氧化酶、过氧化物酶; 8. 磷钨酸—镁试剂可选择性地沉淀VLDL和LDL; 9. 肠杆菌的主要性状包括:发酵葡萄糖、还原硝酸盐、需氧或兼性厌氧、触酶阳性; 10. 可用作B群链球菌鉴定试验是:CAMP试验和马尿酸钠水解试验; 1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和L2在形态学上的鉴别主要依据有:细胞大小、胞浆量、胞核形态、核仁; 12. 骨髓原始细胞POX染色可呈阴性反应的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3. PH计中的电极是属于玻璃电极; 14.可进行“冷增菌”的病原菌是: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15.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使人致病的脑膜炎奈瑟主要是A,B,C和Y群,我国流行的以A群为主,欧美流行的主要是B、C群;

16.根据不同疾病采取不同的标本进行分离和培养,伤寒的第一、二周采血液,第 二、三周采粪便与尿液,整个病程中骨髓分离阳性率阳性率高; 17.伯氏疏螺旋体是引起莱姆病的病原体,主要传播媒介是硬蜱; 18.回归热螺旋体以虱为传播媒介,引起流行性回归热; 19.赫姆硫螺旋体以蜱为传播媒介,引起地方性回归热; 20.宋内志贺菌迟缓分解乳糖,血清型属于D群,仅有一个血清型,其菌落常出现光滑型菌落,同时伴有扁平、较大、粗糙型菌落; 21.破伤风芽胞梭菌是引起破伤风的病原菌,对人的致病因素是它产生的外毒素; 22.流脑的病原菌是脑膜炎奈瑟氏菌,对干燥、寒冷、热等极为敏感; 23.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支原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