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模拟试题及答案分析

音乐模拟试题及答案分析

音乐模拟试题及答案分析
音乐模拟试题及答案分析

音乐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属于舒曼作品的是( A )

A.《桃金娘》 B.《乘着歌声的翅膀》 C.《亡儿之歌》 D.《野玫瑰》

2.下列不属于巴赫作品的是( D )

A.《法国组曲》 B.《英国组曲》 C.《马太受难曲》D.《弥赛亚》

3.广东音乐中的粤胡又称为( D )

A.中胡 B.板胡 C.椰胡 D.高胡

4.下列属于巴罗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C )。

A.舒伯特

B.李斯特

C.亨德尔

D.德沃夏克

5.下列乐曲中属舞曲体裁的是( B )。

A.蝙蝠

B.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C.四季

D.培尔?金特

6.下列属于浪漫派作曲家的是( C )。

A.拉威尔 B.海顿C.瓦格纳 D.勋伯格

7.由门德尔松首创的、一种具有歌曲形式特点的小型器乐曲体裁是( C )。A.夜曲 B.前奏曲C.无言歌 D.组曲

8.下列不属于柴可夫斯基作品的是( C )。

A.悲怆交响曲 B.1812序曲C.悲怆奏鸣曲 D.《六月》船歌

9.《G大调弦乐小夜曲》的作者是( C )。

A.巴赫

B.贝多芬

C.莫扎特

D.李斯特

10.请辨别是哪个民族和地区的民歌。

《酒歌》( A )《一杯酒》( D )

A. 藏族民歌

B.蒙古族民歌

C.江苏民歌

D.新疆民歌

11.《索兰调》( C )《阿里郎》( B )《你呀,你呀》( A ) 4. 《美丽的小天使( D )

A.叙利亚

B.朝鲜

C.日本

D.墨西哥

12 《流水》( B )《原始守猎图》( C )《苏武牧羊》( D ) 4.《梅花三弄》( A )

A.骨笛

B.古琴

C.编钟

D.埙

13 《绣红旗》( B)《吉普赛之歌》(C)《今夜无人入睡》(D)4.《洪湖水浪打浪》(A)

A.《洪湖赤卫队》

B.《江姐》

C.《卡门》

D.《图兰朵》

14 第40交响曲( D )波莱罗舞曲( A )

A.拉威尔

B.贝多芬

C.海顿

D.莫扎特

15.《平均律钢琴》是下列那位作曲家的作品( A )。

A 巴赫

B 贝多芬

C 莫扎特 D海顿

16.下列哪部歌剧是贝多芬创造的( D )。

A《卡门》 B.《魔笛》 C 《图兰多》 D《费德里奥》

音乐理论高考习题(常识类)

一、填空

1、音有(高低)、(长短)、(强弱)、(音色)四种性质

2、小字一组a的振动频率是(每秒440赫兹)

3、音乐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基本音级)

4、第五线为小字一组的g,应使用(中音)谱号

5、上加二线为小字一组的e,应使用(低音)谱号

6、由发音体全段的各部分振动所产生的音叫(复合音)

7、(半音)是音高关系的最小单位

8、区别两种性质不同的全音或半音关键在于两音之间的(级数)

9、记谱法多种多样,但按类别归纳起来可分为(文字谱)谱和(符号谱)谱

10、节奏是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

11、在音乐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叫(节奏型)

12、具有相同时值的重音与非重音,在音乐中形成了有规律的强弱反复叫(节拍)

13、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的拍子是(单拍子)

14、在音乐作品中,同时出现不同的拍子叫(交错拍子)

15、“D*C”的意思是(从头反复记号)

16、音程是两个音之间(高低)的关系

17、倍减十五度音程转位后为(倍增一度)

18、根音与冠音同时转位时,其两个音程度数相加等于(16 )

19、我国主要采取的三大律制是(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纯律)

20、将调式中的音按高低顺序由主音到主音的排列叫(音阶)

21、在大小调体系中,(Ⅰ、Ⅳ、Ⅴ)级为正音级

22、在大小调体系中,(Ⅰ、Ⅲ、Ⅴ )级为稳定音级

23、音的稳定不稳定是由(调式)决定的

24、不稳定音按照其倾向进行到稳定音的过程叫(解决)

25、和声形式下的同主音大小调彼此相差(1)个音级

26、在三种不同形式的大小调式中,(Ⅲ )级最能说明调式色彩

27、在以五声调式为基础的名族调式中,只有(正)音级才能作为调式主音

28、以根音作为低音的和弦叫(原位和弦)

29、增二度是(和声)调式的特性音程

30、在和声调式中有( 2 )个增四度和减五度

31、在大小调中,正音级上建立的三和弦叫(正三和弦),副音级上建立的三和弦叫(副三和弦)

32、5/4拍全小节休止用(全)休止符表示

33、在大小调体系中,T代表(主音)、S代表(下属音)、D代表(属音)

34、在大小调体系中,只有(主三)和弦是稳定的

35、民族调式中的正音与偏音是根据(五度相生)原理而得出的

36、在复拍子中,只有( 9 )拍子不能用一个音记写

37、倍增七度转位转位后为(倍减九度)度音程

38、按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的划分,增四度和减五度音程都是(自然)音程,它们的音数为( 3 ),所以统称为(三整音)。

39、音程可以划分为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两类,其中自然音程包括(大音程)、(小音程)、(纯音程)、(增四度)和(减五度)

40、度数为一的音程共有(纯一度)、(增一度)和(倍增一度)

41、D在(降e )和声小调中为导音,在(升F)和声大调为下中音,在f旋律小调中为(下中音),在A自然大调中为第(Ⅳ)级音

42、在音的分组中,不完全的两个分组是(A2 )和(c5 )

43、连谱号由(起线)和(括线)两部分组成

44、宫音上方增四度的偏音是(变徵),下方小二度偏音是(变宫)

45、所有的七和弦都是(不协和)和弦

46、用来确定乐音高低的符号叫(谱号)

47、音高相同,但写法和意义不同的音叫(等音)

48、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及其(相互关系)叫音律

49、一切增减及倍增倍减音程,其性质为(不协和)音程

50、F大调的关系小调是( d)小调

51、主音音高和唱名不同但宫音相同的五种民族调式叫做(同宫系统调)

52、主音相同,调号不同的五种民族调式叫做(同主音系统调)

53、音名不同,音高相等的调叫(等音调)

54、平行大小调又称(关系大小调),同主音大小调又称(同名调)

55、同主音大小调的特点是:(调号)不同、(用音)不同、但(主音)相同

56、关系大小调的特点是:(调号)相同、(用音)相同、但(主音)不同

57、二分音符等于(16)个32分音符

58、只有一个等音的音是(升G )和(降A )

59、世界上最早发明十二平均律的是我国(明)代音乐家(朱载堉)

60、(6 )个十六分音符等于一个附点四分音符

61、C在(降B )自然大调中为Ⅱ级,在(a)自然小调中为Ⅲ级,在(E)和声大调中为Ⅵ级

62、大小调中,主音、属音、和下属音统称为(正音级)

63、国际标准音振动频率为(每秒440)次

64、(三分损益法)是世界上最早的音律计算方法

65、2个四分音符等于8个(16)分音符

66、在五线谱中,谱号的作用是以确定音符(音级名称高度)的记号

67、在乐谱中,小节线的作用是以划分(强弱)规律的记号

二、名词解释

1、五线谱:用来记录乐音音高的五条等距等长的平行直线,叫做五线谱。

2、复合音:以发音体的全段及全段的各部分也同时分别在振动而产生的音,叫复合音。

3、基音:发音体全段振动而产生的音,叫基音。

4、泛音:由发音体全段各部分振动而产生的音,叫泛音。

5、震音:一种均匀振动的演奏形式。

6、节奏: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叫做节奏。

7、节拍:具有相同时值的重音与非重音,在音乐中形成了有规律的强弱反复,叫节拍。

8、切分音:一个音由弱拍延续至下一个强怕,或由弱位延续至下一个强位,使其弱音变为强音,

从而改变拍子正常规律的音叫切分音。

9、连音符:将节奏特殊划分的形式称为连音符号。

10、音值组合法:把小节内的音,按照不同的拍子的结构要求,组成若干个时值

相等的音群,叫音值组合法

11、音程:两个音在高低上的相互关系,叫音程

12、十二平均律:将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最小单位而成的一种律制

13、和弦:三个或三个以上按照一定音程关系叠置起来的几个音,叫和弦

14、旋律:将许多音用调式关系加以节奏化的组合起来,形成有规律并且有

独立意义的声部进行,叫旋律

15、装饰音:是指用来装饰旋律的小音符及某些旋律型的特殊记号

16、五度相生律:以某一音开始,按照纯五度连续生若干次所得到的一种律制

17、调式:按照一定关系联系在一起的若干个音,并以一个音为中心,其他的音都围绕着它,

支持它形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就叫做调式。

18、调:七个基本音级的结构关系确定后所处的音高位置,叫做调

19、等音调:又称同音异名调,是指两个不同的调的用音都是等音关系,

调式相同,只是调的名称和意义不同的两个调。

20、关系大小调:又称平行大小调,是指两个调的主音相距小三度。

21、同主音大小调:又称同名调,是指两个调均以同一个音为主音的大小调

22、特种自然大小调:是指在十六世纪欧洲宗教音乐中流行的调式,又称中世

教会调式或中古调式。

23、五声调式:由五声音阶构成的调式,叫五声调式。是以某一音起,按照五度

相生的原理向上连升四律而构成。

24、同宫系统:即主音高度不同、调式类别及音阶不同,但宫音及调号相同的各

类调式之和

25、解决:将音程中不稳定的音,按照其倾向进行到离它最近的稳定音,叫解决

26、转调:由一个调转入下一个调,叫转调

27、移调:由一个调移至到另一个调,叫移调

28、近关系调:调号相同或者只相差一个调号的调就叫做近关系调

29、奏鸣曲:由三、四个乐章组成的钢琴独奏乐曲或一件独奏乐器与钢琴合奏的

乐曲。16世纪泛指各种器乐曲,17世纪指类似组曲的器乐合奏曲

30、交响曲:就是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曲。一般为四个乐章,是音乐体裁中

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大型器乐体裁

31、艺术歌曲:是19世纪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歌词大多采用著名诗歌,代表作曲家为舒伯特、舒曼等

32、康塔塔:产生于17世纪的大型声乐作品,也叫大合唱。由相互联系的多

乐章构成,有一定情节、人物和内容,表演是由大型合唱队和大型管弦乐队合奏完成

33、乐剧:由瓦格纳创作的歌剧称为乐剧。是在歌剧的基础上,强调戏剧和诗歌的重要性,

试图将诗、剧、音乐融为一体,从而使歌剧更具完整化。

34、咏叹调:歌剧的主要唱法之一,特点是旋律性较强具有较高的声乐技巧。

35、宣叙调:又称朗诵调,旋律性不强。介于说和唱之间,歌词大多采用散文形式演唱

36、歌剧:综合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艺术表现形式,并以歌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综合戏剧体裁。

37、无词歌:浪漫派时期的一种独特器乐小品体裁,由门德尔松首创。特征是曲中含有一条如歌旋律,

仿佛是器乐在歌唱,因无词,故而得名。

38、交响诗:李斯特首创的一种单乐章标题性的交响音乐

三、判断(对打Y,错打N)

1、音乐中只使用乐音,不使用噪音(N)

2、在音的分组中,组别越高的音则越低(N)

3、音域是音区的一部分(N )

4、相邻的琴键永远构成半音(Y)

5、用来记录音的长短的五条平行直线叫五线谱(N )

6、用来固定乐音音高的名称叫音名(Y )

7、发音体全段振动所产生的音,叫泛音(N )

8、由变化音级构成的全音叫变化全音(N )

9、第二间是b,使用中音谱号(Y)

10、有多少种音符,就有多少种休止符(Y)

11、无论何种拍子,全小节休止都使用全休止符(Y)

12、节拍与拍子是同一概念的不同称谓(N )

13、7/8拍子是复拍子(N)

14、在乐曲中,先后出现的两种以上不同的拍子叫交错拍子(N )

15、连音符只可以由单纯音符构成(N)

16、音数为0的音程只有纯一度(N )

17、乐音体系中的各音是不带有倾向性的(Y)

18、在大小调中,只有主音上建立的大小三和弦是稳定和弦,其他音级上建立的三和弦都是不稳定的(Y)

19、同主音大小调是近关系调(N)

20、在和声形式下的同主音大小调只有一个音级是不同的(Y)

21、A大调的近关系调是f小调(N)

22、由五个正音向两端各取一律,可构成燕乐音阶(N)

23、由宫音向下相生两次的音分别是闰和清角(Y)

24、所有的三和弦都是协和的,所有的七和弦都是不协和的(N)

25、在和弦中,根音与低音是同一概念(N)

26、不稳定音程也是不协和音程(N)

27、C宫调与C徵调是远关系调(N)

28、e角调与e羽调是近关系调(Y)

29、在乐音体系中,级数与度数是同一概念的不同称谓(Y)

30、连音符是节奏划分的基本形式(N)

31、自然音程既可以在自然音级上构成,也可以在变化音级上构成(Y)

32、音程转位后其性质不变(Y)

33、一切增、减及倍增、倍减都是变化音程(N)

34、在同主音大小调中,属七和弦是同一和弦(Y)

35、在民族调式中,宫音与主音是同一概念(N)

36、将乐音体系中的音,按高低顺序排列起来的形式叫音阶(N)

37、5/8拍是单拍子(N)

38、和弦转位后,根音还是根音(Y)

39、在自然小调中,有三个小三和弦(Y )

40、用来记录音的高低的符号叫音符(N )

41、凡是自然音程,一定是协和音程(N )

42、拍号为“6/8拍”的拍子读作“八分之六拍” (N )

43、等音调的调号数目一定是相同的(N)

44、简谱只有首调唱名法而没有固定调唱名法(Y)

45、2/4拍与4/16拍都是单拍子(N )

46、不稳定音程转位之后为稳定音程(N)

四、音乐术语

1、Grave(庄板)

2、Largo(广板)

3、Lento(慢板)

4、Adagio(柔板)

5、Larghetto(小广板)

6、Andante(行板)

7、Moderato(中板)

8、Allegretto(小快板) 9、Allegro(快板) 10、Presto(急板)

11、Prestissimo(最急板) 12、rit(渐慢)13、poco(稍慢)

14、accel(渐快) 15、a tempo(恢复原速) 16、PPP(最弱)

17、PP(很弱) 18、P(弱) 19、mp(中弱)20、 mf(中强)21、f(强) 2 2、ff(很强) 23、fff(最强) 24、cesc(渐强) 25、dim(渐弱)

26、sf(突强) 27、fp(强后即弱) 28、pf(弱后即强)

29、Coda(尾声或结束曲)30、Solo(独奏) 31、Candenza(华彩乐段)32、Tempo di Marcia(进行曲速度) 33、Tempo rubato(自由的速度) 34、c om moto(速度稍快、生动地) 35、Candenza(华彩乐段)

36、Appasslonato(热情地)37、Cantabile(如歌地) 38、OP(作品)

39、Fine(结束)

五、音乐常识

(一)基础类常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原名是(《义勇军进行曲》)。曲作者(聂耳),词作者(田汉),是电影(《风云儿女》)中的插曲

2、《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郑律成)

3、《梁山伯与祝英台》在舞台上是用(小提琴协奏曲)的题材来表现。

4、我国民歌的主要形式有(山歌)、(小调)和(劳动号子)三大类。

5、《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是(冼星海),词作者是(光未然)。

6、《欢乐颂》是作曲家(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作品中的主题合唱曲。

7、《茶花女》是(意大利)国作曲家(威尔第)创作的歌剧。

8、《扎红头绳》是歌剧(《白毛女》)选段。《这一仗打的真漂亮》是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选段。

9、被誉为“人民音乐家”的是(冼星海)。

10、现仅留下来的音乐史上第一部歌剧为(《尤里迪西》),作曲者(培利)。

11、《蓝色狂想曲》的作曲者是(美)国作曲家(格什温)。

12、交响诗由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所创。

13、贝多芬共作有(9)部交响曲,第三交响曲标题为(“英雄” )。

14、维亚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

15、新维亚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是(勋伯格)、(贝尔格)和(韦伯恩)。

16、《牧童短笛》的曲作者是(贺绿汀)。《长恨歌》的曲作者是(黄自)。

《可怜的秋香》的曲作者是(黎锦辉)

17、我国常见的独奏乐器有(琵琶)、(二胡)、(古筝)、(古琴)、(笛子)等。

18、我国西北地区流行的山歌种类有(信天游)、(山曲)、(花儿)。

19、世界上最早根据数学原理制定十二平均律的是我国明朝大音乐家(朱载堉)

20、《嘎达梅林》是(蒙古族)的叙事曲

(二)、音乐家常识(列举)

1、意大利歌剧三杰及代表作品

罗西尼:《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威廉*退尔》

唐尼采蒂:《爱的甘醇》

贝里尼:《梦游女》、《诺尔玛》

2、列举五部冼星海音乐作品

《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生产运动大合唱》、《牺盟大合唱》

《太行山上》、《二月里来》、《保卫卢沟桥》、《新四军军歌》

3、列举华彦钧五部作品

《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

4、列举我国十部歌剧

《白毛女》、《江姐》、《刘胡兰》、《洪湖赤卫队》、《小二黑结婚》、《红珊瑚》《红霞》、《草原之歌》、《王贵与李香香》、《阿依古丽》、《火把节》、《启明星》《伤势》、《壮丽的婚礼》

5、列举刘天华的十部作品

《病中吟》、《闲居吟》、《独弦操》、《光明行》

《烛影摇红》、《苦闷之讴》、《空山鸟语》

《月夜》、《悲歌》、《良宵》

6、写出音乐家的名字

音乐诗人——舒曼(德)钢琴之王——李斯特(匈)

钢琴诗人——肖邦(波)捷克音乐之父——德沃夏克(捷)进行曲之王——苏萨(美)乐圣——贝多芬(德)

交响曲之父——海顿(奥)音乐之父——巴赫(德)

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奥)音乐神童——莫扎特(奥)

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奥)标题乐创始人——柏辽兹(法)(三)中西方文化(列举)

7、列举西方十部歌剧并标明曲作者

《卡门》——比才(法)《茶花女》——威尔第(意)

《费加罗的婚礼》——莫扎特《费德里奥》——贝多芬

《蝴蝶夫人》——普契尼(意)《自由射手》——韦伯(德)

《罗密欧与朱丽叶》——柴可夫斯基(俄)

《伊凡*苏萨宁》——格林卡(俄)《魔笛》——莫扎特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罗西尼(意)

8、列举20种以上的民族乐器

吹管类:笛子、笙、萧、葫芦丝、唢呐、巴乌、埙

拉弦类:二胡、京胡、板胡、马头琴、艾捷克、奚琴

弹拨类:琵琶、古筝、古琴、三弦、冬不拉、热瓦普

打击类:方响、编钟、木鱼、木琴、排钟、云锣

9、西方民间舞曲的体裁及分类

小步舞曲(法国) 3/4拍速度:中速的

波尔卡舞曲(捷克) 2/4拍速度:快速的

玛祖卡舞曲(波兰) 3/4拍速度:中速的

华尔兹舞曲(奥地利) 3/4拍不同速度:快、中、慢

查尔达什舞曲(匈牙利)4/4拍速度:稍快的

鲍来罗舞曲(西班牙) 3/4拍速度:中速的

塔兰泰拉舞曲(意大利)6/8拍速度:急速的

拿波里舞曲(意大利) 4/4拍速度:快速的

哈巴涅拉舞曲(西班牙)2/4拍速度:中速的

10、列举五种以上中西方记谱法

中国:工尺谱、律吕谱、二四谱、文字谱、减字谱、声曲折

西方:四线谱、五线谱、六线谱

高考音乐乐理知识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

1、世界上有三种最古老的戏剧艺术,他们是指古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的梵剧,中国的戏曲。

2、根据德国乐器学者萨克斯和奥地利音乐学者霍恩博斯特尔于1914年提出的现代乐器分类法,可以把我国民间乐器分为体鸣乐器(如钟、锣)气鸣乐器(如笙、笛)膜鸣乐器(如鼓)弦鸣乐器(如筝、琵琶)四类。

3、着名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作者是何占豪、陈钢。

4、《义勇军进行曲》原是《风云儿女》影片的主题歌,聂耳作曲;《热血》原是影片《夜半歌声》的插曲,冼星海作曲;

5、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十二平均理论的是中国朱载堉。

6、劳动号子,简称“号子” ,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之中,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的民间歌曲。

7、中国的民间歌曲一般可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等三大类。

8、八音是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9、六律是指: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

10、聂耳创作的第一首歌曲是《省师附小校歌》

11、素有“人民音乐家” 之称的着名音乐家冼星海,一生共创作了四部大合唱,它们是《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牺盟大合唱》。

12、笛是我国广泛应用于戏曲、说唱、民间器乐的吹管乐器,因多以竹子制造,又叫竹笛。笛种类繁多,最常见的有以伴奏昆腔类戏曲而得名的曲笛,以及以伴奏梆子腔而得名的梆笛,曲笛较长,音色柔和;梆笛较短,音色明亮。梆笛比曲笛高四度。

13、琵琶独奏曲《大浪淘沙》,是我国民间音乐家阿炳,原名华彦钧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创作改编的。

14、二胡是我国广泛流行的弓弦乐器,因有两条弦而得名。我国最着名的二胡乐曲,是阿炳创作的《二泉映月》。他还创作了《寒春风曲》《听松》两首二胡曲。

15、丝竹乐是由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演奏的音乐形式。最古老的丝竹演奏是琴瑟与萧管的合奏,常为歌唱和舞蹈伴奏。近代丝竹乐主要流行在我国南方,乐种有“江南丝竹” “广东音乐”、“福建南音” “潮州弦诗”以及云南丽江的“白沙细乐”等,丝竹乐的特点是乐队小巧,音乐风格轻松、细腻、优雅。

16、《高山流水》此曲现存曲谱于《神奇秘谱》。

17、少数民族的歌唱节日,壮族叫“歌墟”,苗族叫“游方” ,侗族叫“坐妹” ,蒙古族叫“敖包会” ,回族叫“花儿会” ,瑶族叫“放浪” 。

18、我国各地音乐节日的名称:上海叫“上海之春”,广东叫“羊城音乐花会” ,山东叫“泉城之秋” ,四川叫“蓉城之秋” ,湖北叫“琴台音乐会”,福建叫“武夷之春”,贵州叫“苗岭之声音乐节” ,辽宁叫“沈阳音乐周”,黑龙江叫“哈尔滨之夏” 。

19、聂耳,我国着名作曲家、音乐家、活动家,1912年2月15日生于昆明,原名守信,字子义(亦称紫艺)。

20、音乐作品的高潮,典型的情况下出现在全曲的 0.618、5/8或相似值处,同古希腊建筑、雕塑中黄金分割点正相稳合。

21、在遨游于宇宙空间的美国“航行者”太空船上,有一张向外国人发出的唱片,其中录制的七段音乐中,有一段是用中国乐器古琴,演奏的乐曲《流水》。

22、小夜曲是欧洲人特有的一种表达爱情音乐题材。

23、明代我过出现了描写垓下之战的两首琵琶曲是《十面埋伏》,《霸王卸甲》。

24、卡拉扬是奥地利(国)指挥家;托斯卡尼尼是意大利(国)指挥家;斯托科夫斯基是美国(国)指挥家;小泽征尔是日本(国)指挥家。

25、在我国引入西方音乐第一人是李叔同。

26、“下里巴人”常被当做通俗文艺的代称,与之相对立的“《阳春白雪》”,则被当作高深难学的代名词。

27、我国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乾隆年间,形成了又一次高潮,产生新兴的剧种京剧。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于北京形成的,因此名为京剧。

28、“磬”是一种由石头制成的打击乐器,是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打击乐器。

29、京韵大鼓,又称京音大鼓。是在木板大鼓的基础上,与子弟书相结合,汲取京剧、梆子腔等发展而成。由于它在演唱上以京音代替方言,故而得名。主要流行于北京,天津一带。伴奏乐器有:三弦,二胡。曲调流畅,跌宕起伏,字正腔圆,是京韵大鼓的突出风格。着名艺人刘宝全对其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30、我国戏曲音乐的唱腔结构分为板腔体和曲牌体两种。

31、人们通常称居住在云南弥勒、昆明一带的彝族人为“阿细”,阿细的男女老少在劳动之余都爱跳,又因为青年男女常在月下跳,故称《阿细跳月》。

32、体态律动学的创始人是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斯,瑞士国人。

33、莫扎特写了 49 部交响乐,贝多芬写了 9 部交响乐;柴可夫斯基写了7部交响曲。

34、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是《音乐小杂志》,于1906年出版。

35、圆舞曲写的最多的,人称“圆舞曲之王”的是奥地利国约翰?斯特劳斯;公认的“歌曲之王”的是奥地利国,作曲家舒伯特。

36、交响乐写得最多的是享有“交响乐之父”美称的奥地利作曲家海顿。

二、选择题

1、下面属于梆笛的代表曲目有( A C )。

A、《五梆子》

B、《小放牛》

C、《喜相逢》

D、《鹧鸪飞》

2、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古琴作品的有:( D )

A、《高山流水》《广陵散》

B、《酒狂》《梅花三弄》

C、《离骚》《平沙落燕》

D、《潇湘水云》《大浪淘沙》

3、下列作品中不属于秧歌剧的作品有:( D )

A、马可的《夫妻识字》

B、王大化,安波等人的《兄妹开荒》

C、周而复,苏一平《牛永贵挂彩》

D、李劫夫《坚决打他不留情》

4、刘天华是我国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的革新者。下面属于他的作品有(BC )。

A、《听雨》

B、《良宵》

C、《烛影摇红》

D、《怀旧》

5、在管弦乐队中,“身材最高的乐器,发音最高的乐器,表现力最丰富的乐器分别是( A )

A、低音提琴短笛小提琴

B、大提琴长笛钢琴

C、低音提琴短笛钢琴

D、大提琴双簧管小提琴

6、下面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ABCD )

A、《小河淌水》云南民歌

B、《槐花几时开》四川民歌

C、《月牙五更》东北民歌

D、《嘎达梅林》内蒙民歌

7、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有( C )

A、酒歌是在民间喜庆之日饮酒时所唱的风俗歌曲。我国各民族都有,但名称不同

B、蒙古族的民歌从音乐特点和风格上可概括分为长调和短调

C、劳动号子的艺术特征是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是劳动人民用来抒发感情的民歌种类

D、冬不拉弹唱,民歌与哈萨克族弹拨乐器冬不拉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

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BCD )

A、按照艺术风格,我国汉族的说唱曲种被大致分为评话、鼓曲、快板、相声四大类

B、我国说唱音乐的表演形式主要有:单口唱、对口唱、帮唱、拆唱、走唱等等

C、鼓词类说唱曲种俗称大鼓,主要流行在我国北方。如山东梨花大鼓唐山大鼓等

D、琴书是以主要伴奏乐器---扬琴命名的说唱曲种。

9、1934年俄国籍着名作曲家齐尔品在国立音专举办了”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的比赛,贺绿汀的《牧童短笛》和《摇篮曲》分别获头等奖和名誉二等奖。下面不属于他的作品的是( D )

A、《四季歌》

B、《嘉陵江上》

C、《游击队歌》

D、《我住长江头》

三年级音乐教学质量分析

三年级音乐教学质量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个班的音乐教学工作,跨度二、 三、四这三个年级,主要以三年级四个班为主,由于这些班都是中途接手,对班级学习情况不太了解,所以本学期我主要是针对如何在音乐课堂中培养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以及重点是抓好课堂常规教学,让学生养成好的音乐习惯来展开教学。本学期学生学习现状及考试情况: 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孩子们养成了一定的上音乐课的习惯,大部分孩子能做到安静听音乐轻声高位唱歌的习惯,也逐渐适应了老师的教学方式。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她们快乐轻松学习是我的宗旨,偶尔遇上孩子调皮时我给予更多的是提醒和改正的机会。这学期我在每一节课学新歌之前都让孩子们对上节课歌曲进行复习,让他们习惯每次都背歌词演唱,有时也用编动作加表演形式帮助孩子记歌词。对于之前有些班级孩子们养成的喊唱歌曲的习惯,每次我都会引导孩子们对比演唱去感受声音的美,在钢琴伴奏时也配合学生轻声的弹奏,因此孩子们的演唱这学期有很大进步。音乐考试时每个孩子都能自信的背唱每一首歌,且能大方自信的进行有表情的表演,因此七个班的音乐考试及格率和优秀率均为百分之百。本学期出现问题: 1、三年级开始进入识谱教学,本期学生在识谱唱歌方面还有待加强。 2、本学期学生在演唱方面都能注意“轻声”演唱,可是,学生唱歌的位置控制不好,不能做到“高位”。大多数学生在演唱歌曲方面情绪不够饱满,没有把歌曲本身的情绪表现出来,缺乏美感。 3、由于学校活动以及教学任务需完成原因,本期课堂上音乐游戏及表演的活动开展不多。 4、由于两栋教学楼音乐教室的设置原因,三年级孩子上音乐课都需排队至另一栋楼,导致很多不方便,也使教学时间上不太好把握。 改善措施1、在常规课堂上,经常设计一些识谱唱歌的游戏让学生多参与,特别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开口识谱。 2、在唱歌教学中,一方面引导学生演唱要有良好的演唱姿势,正确的呼吸准确的发音,清晰的咬字,吐词,另一方面是逐步要求学生做到自然音色圆润,不断提高唱歌的艺术技巧。 3、在教学中,经常运用范唱方式于音乐艺术形

(完整版)八年级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在学校领导及各科任教师的积极配合下,八年级各科期 末考试已结束,八年级共参考220 人。针对学生考试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次考试进行分析:从期末考的六个科目 和学业水平考的三个科目进行分析。 首先.对六个科目成绩进行分析:: 语文八(1)八(2)八(3)八(4)八(5) 总分1834 1371 1506 1563 1506 人数44 38 38 39 38 平均分41.7 36.1 39.6 40.1 39.6 及格人 数62333 及格率13.6 5.3 7.9 7.7 7.9 最高分88 80 88 77 88 最低分02424 数学八(1)八(2)八(3)八(4)八(5) 总分1033 900 749 944 749

平均分24.6 23.7 19.7 21.5 19.7 及格人 数10000 及格率 2.4 0000 最高分72 68 66 70 66 最低分03333 英语八(1)八(2)八(3)八(4)八(5)总分1796 1529 1511 1709 1521 人数43 38 45 42 38 平均分41.1 40.2 33.6 40.7 40 及格人 数23021 及格率 4.7 7.9 0 4.8 2.6 最高分72 82 50 91 76 最低分010 22 15 22 政治八(1)八(2)八(3)八(4)八(5)总分2129 1732 2157 2185 2054

平均分50.7 45.6 47.6 49.7 54.1 及格人 数14 11 16 18 19 及格率33.3 28.9 35.6 40.9 50.0 最高分87 81 86 88 91 最低分11 12 910 7 物理八(1)八(2)八(3)八(4)八(5)总分770 548 663 667 651 人数43 38 46 44 38 平均分17.9 14.4 14.4 15.2 17.1 及格人 数00000 及格率00000 最高分38 28 38 47 55 最低分03034 历史八(1)八(2)八(3)八(4)八(5)总分1728 1204 1419 1392 1427 人数42 37 44 42 38

小学音乐课教学案例1111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 案例描述 这是一堂四年级的音乐课,我今天给他们上课的内容是学唱新歌《我爱祖国,我爱妈妈》,这是一首表达了少年儿童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课前我作了精心的准备,收集了大量的有关热爱祖国的歌曲,准备在同学们学会歌曲后,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唱唱、演演、跳跳、画画、说说等来一个祖国颂的综合活动。发声练习也是准备的与歌曲有关的连音练习。我预料这一定是气氛活跃而又和谐美好的一课。 果然,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学生们整齐的走进了教室,并随着我的琴声进行着发声练习,在我的指导下,连音练习是那么的圆润,我心里甜甜的。有了这顺利的开场,教学也就自然的进入到了下一个环节,我面带笑容的对同学们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都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我们今天就要来学习一首表达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的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我想同学们一定会象往常一样很乐意的打开课本准备学唱。可这时,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并站起来怯怯地说:“老师,我们特别想学合唱队唱过的那首《猜调》,行不行啊老师?你能在这堂课上教我们吗?”顿时,班上很多同学有了共鸣,热烈的与旁边的同学讨论起来,:“对,我也想学唱这首歌曲。”、:“这首歌曲很好听,我早就想学唱了。”……,看来,同学们对这首歌曲有着热切的向往。 课是无法正常进行下去了,看着学生们对《猜调》这首歌的热情劲,我意识到要想把学生的思绪强制性的拉回到原先准备给他们唱的歌曲中是不行了。《猜调》是六年级音乐课本上的一首歌曲,正好我也带着学校六年级的音乐,但我对这歌曲也作了一定的备课,看着同学们期盼和渴望的眼神,我马上调整了心态,用清亮的嗓音说:“同学们,云南是个好地方,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的歌更美。那么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猜调》这首歌。”“好!”同学们鼓起了掌,他们兴奋的心情、迫不

新版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培训课件.doc

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旋律是音乐的血肉,节奏则是音乐的骨架。没有节奏,旋律就不能存在,音乐也就无法表达,所以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节奏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提高学生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必须重视节奏训练,尤其是从低年级最基础的节奏入手对学生进行音乐节奏训练。在教学实践中,我借鉴了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柯达伊等教学经验,对低年级基础节奏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小时侯熟知的词句进行节奏训练 音乐与语言有密切的关系,语言的本色和你就含有生动、丰富而又美妙的节奏。儿歌、诗歌不仅有优美的词句、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而且有和谐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通过对儿歌、诗歌中学生熟悉的词句的朗读来进行节奏训练,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情感,发展想象力,增强他们对歌曲的感受力。 如: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另外,还可以边朗诵边用声势伴奏: 朗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拍手:0 ××—|0 ××—| 0 ××—| 0 ××—|| 跺脚:×0 0 0|×0 0 0|×0 0 0|×0 0 0|| 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儿歌、诗歌中进行节奏训练,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减少了学习节奏的困难,有利于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二、结合律动进行节奏训练 律动教学是“动”的艺术,是通过身体各种韵律动作来体验和感受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针对低年级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简单的身体运动或启发儿童设计生活中熟悉的动作,伴随着音乐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不仅能满足儿童好动、好玩的特点,也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素质的目的。如教学律动《愉快的梦》时,让学生手拉手、背靠背、随着音乐节奏轻轻摇曳,体会音乐表现的意境,再创作一些简单的动作(如小碎步、波浪手等),对学生进行舒展、轻盈的三拍子韵律的训练。还可以采用奥尔夫的声势教学如拍手、点头、耸肩、跺脚等动作,随音乐的节奏变化进行即兴表演。既能训练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又能启迪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合表现力。 三、运用自制乐器进行节奏训练。 运用不同音色的打击乐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想象力、表现力,也易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作欲望。 在平时可以发动学生利用各种废旧的材料自制打击乐器。用易拉罐装上碎石子制成沙球,用啤酒瓶盖做成串铃,用大小不同的玻璃瓶制成具有不同音色的打击乐器等,这样,学生对节奏训练的兴趣就高涨了。如在唱熟歌曲《快乐的小木匠》后,把全班学生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学生边唱边拍节拍;一部分学生用乐器为歌曲伴奏;第三部分学生自己创编动作进行即兴表演。 学生主动地参与音乐实践,训练了学生的节奏感,增强了感受音

小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学校整体期末考试分析)

小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学校整体期末 考试分析) 小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我镇中心校组织了xx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工作,考试结束后对我校全体教师要求认真分析自己的学科成绩并要求写出自己的试卷分析与反思,我们也通过分析各班和各个学科的的成绩和上学年期末和本学年的期中考试进行比对分析,现将期末考试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数据统计 1、一年级、二年级,无论是从平均分还是从优秀率方面都在后面,二年级数学及格率处于中游。从数据分析来看,一二年级和前几名对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平均分相差最多18分,及格率相差最多20个百分点。一二年级我们不止要保证及格率还应该保证优秀率。对于学差生的培养和提升是我们一二年级老师应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二、数据分析 2、三年级较好,数据显示我们的各项统计都处于中游,和前几名的优秀年级对比我们的平均分差距不大也就在5分左右,语文数学的及格率存在很大差距,英语及格率很好100%。这就要求我们三年级老师把好及格率这一关。 3、四年级:语文成绩统计不好,各项都比较靠后。数学英语处于中下游。语文数学平均分和前几名对比相差在12分左右,英语相差在5分左右。四年级也主要体现在平均分

和及格率的差距上尤其是及格率相差很多。 4、五、六年级从各项数据上看,都处于中游,其中六年级语文及格率偏低。五、六年级的平均分和及格率同前几名对比分数差距不是很大。 三、总体分析 学生总体来说考的不是很理想,平均分、及格率和兄弟学校对比存在很大差距。其中三、五、六年级相对较好,佟xx的英语都不同程度的有所提高。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看了一下各位老师的试卷分析,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汇总如下。 1、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致使平均分、及格率偏低。考试的内容是面向所有学生的考试,题随灵活但万变不离其宗,一张试卷并不只是针对学习较好的同学的试卷,让每一个学生都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是我们老师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2、试卷分析中老师们普遍反映一个问题就是书写潦草、答题不认真仔细,中高年级审题不清。这确实也是我们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那就要求我们的老师们平时要严格要求,使之形成习惯,尤其一二年级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一点很重要。 3、各班的中下等生偏多,致使我们的各项数据统计都很低。小学阶段我们不能让大部分学生掉队,及格不应是我

2018上音乐组课例研究计划

基于《螃蟹歌》课例的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问题的 策略研究报告 ——株洲市芦淞区何家坳小学音乐教研组 一、研究背景: 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当前面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更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意义。在音乐艺术领域内,合唱是一种表现力较强的群众性的集体歌唱方式,同时也是一门声乐艺术,它是多声部共同合作的演唱艺术。演唱时需要各声部间协调配合,才能表现出极富生动变化的演唱效果,它的目的就是整体音色的统一和演唱效果的和谐,它给听众的是一种美的享受,融入合唱,更使人受益于心灵的震撼与情感的升华。对于小学生而言,和谐动听的合唱不仅可以引导出青少年学生步入丰富多彩的音响世界,而且还能使他们得到情感的满足,受到美的熏陶,进而培养良好的音乐感和高尚的艺术情操。 然而在日常教学中很多老师经常会碰到困惑,如:学生识读乐谱的能力不强,教唱多声部的过程冗长而乏味;或者低声部教学效果不好,等等一些问题。使得许多教师望而却步,仅仅满足于单声部的唱歌教学,导致学生大片音乐潜能未被开发。基于这些问题,我们决定拟通过课例研究的形式,对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使教师掌握合唱教学问题的策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二、研究形式:课例研究 三、研究专题:基于《螃蟹歌》课例的“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问题策略研究” 四、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探索并不断完善在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问题的策略研究,提高合唱教学课堂实效。

2、通过音乐组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明确教研组长、备课组组长的工作职责及组本教研活动开展的方式。 五、研究内容: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合唱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 六、研究步骤及分工:

音乐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下)

2016年音乐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总体测试情况: 从测试结果看,大部分班级学生都能独立自信地演唱指定的歌曲,做到吐字清晰,声音流畅,音准、节奏把握较好;有半数的学生音乐知识掌握的较好;少部分能熟练地操作打击乐器。 二、问题与建议: 通过这次测试,我发现音乐常规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1. 有些学生在独立演唱、演奏时缺乏自信和表现力。具体表现在学生的表情僵硬,声音胆怯 2. 学生还未养成科学用嗓的习惯,学生缺乏应有的歌唱技能,歌唱缺乏美感。具体表现在: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 3. 能够完整背唱规定曲目的学生比例很小,(新课标的要求每学年能背唱四到六首。)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思,结合对新课标的再次解读,要求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 要加强学习,透彻解读课程标准,落实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要明确并理解音乐课程的目标: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针对这个目标,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三个方面整体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并通过开展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双管齐下,促进学生的音乐能力发展。 2. 换位思考,多了解学生。 教师要进行角色转换,多了解学生,也是改善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学习意向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你的教学,使学生对你的教学目标心中有数,学生才有可能自己管理学习目标,自我检测、自我要求,从而真正走进音乐课。 针对本校特点,配合新课程改革,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数码钢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能够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大纲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潜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透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一样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学校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学校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xxxx 年第二学期的学生期末监测已经落下帷幕,我校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此次任务。测试后的质量分析如同一面明镜,不仅显示了测试中学生知识掌握应用的情况,还反射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得与失,更让我们更为清醒地认识到——一份耕耘,换来一份欣喜的收获;一份付出,换来一份真诚的回报。现对我校的各科成绩做如下分析汇报: 、试卷来源及试卷评价: 本次考试的试卷由教研室统一命题,纵观整个试卷,本期末测查试卷是一份精心设计有价值的试卷,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有一定的代表性,试卷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有一定的层次性,分值分配合理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归纳,能较全面的检查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取得明显成效之处及经验: 1、立足基础,恰当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情况。 语文学科大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等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任课老师都相当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训练、反复巩固,常抓不懈,一一过关,使学生牢固掌握。本次考试中学生基础知识的得分率相当高,如书写、 看拼音写词语,形近字组词,常用标点符号运用,古诗名言的积累;查字典,修改错别字学生都掌握得比较熟练、牢固。 2、关注差异,不追求学生发展的整齐划一而追求个体发展的最大 化。 将开放题引入教育评价,试题反映的不仅仅是“会”与“不会”,

“对与“错”,也反映对问题理解的深度与广度,为学生提供自己进行思考并用他们自己的数学观点表达的机会;要求学生建构他们的反应而不是选择一个简单的答案;允许学生表达他们对问题的深刻理解。本次期末检测的试卷在这一方面做出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 如四年级试卷第六大题统计的第3 小题:从统计图上可以看出,人均寿命在逐年,这说明学生的答案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由此看出,孩子的创造思维能力是不可估量的,我们应该多给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 从各年级的成绩统计可以看出,填空题和计算题的得分率较高,可以看出学生的计算能力、记忆、理解能力较强。由此可见,学生对记忆、理解、计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还是比较扎实的。在各年级的试题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题都占有一定的比重。如四年级试题第五大题“动手画一画”,学生虽然作图不十分规范,但学生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3、题型灵活多变,体现课改理念。 试题注重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如动手画一画、解决问题等,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 这次试题即便是基础知识也比较灵活,难度较高,部分学生对于开放性习题的解答较以前有较大进步,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得到逐步提高,有不少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平时所学,正确解答。在语文的阅读理解、写作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体现,由此可见,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们对基础知识教得扎扎实实,训练反反复复,能注重教学的生活化,注重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努力做到举一反触类旁通,立足课堂,延伸课外,因而多数学生学得比较主动、灵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4、补差帮困,因材施教颇有成效 全体教师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位学生负责,让每一位学生进步的态度。加强补差的力度,强调补差帮困的实效性,激发学习兴趣,利用一些课余时间及时做好补缺、补差工作,力争做到日日清。对学困生采取优先措施,如优先提问,优先辅导,优先面批作业等等,全面提高合格率。正是

小学音乐课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音乐课教学案例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努力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地确立,并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真正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尝试运用了以下这些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音乐课中首先需要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因此,一个好的情境设计,能使学生记忆深刻,能使学生很快的融入到课堂之中,使学生整堂课都在这个美丽的情境中学习。精彩开头,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觉。如在上《小动物唱歌》这课时,我用充满神秘的语调做好开场白,同学们:“大象伯伯给老师打电话要邀请同学们参加动物联欢会,你们想不想参加?”“想”可是,大象伯伯说:“想参加的同学,最少要会学一种动物的叫声”,同学们开始模仿起小动物的叫声。这样的环境,激发了同学们的需要,刺激了同学们的求知欲,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巧妙提问,主动参与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在欣赏《狩猎波尔卡》时,作了这样的尝试:①在学生初听全曲后,问:你们听到了什么?能用动作告诉大家吗?学生一边用动作表现了狩猎时瞄准猎物的样子,一边模仿枪声;②当学生再次聆听乐曲时,我又问:听,狩猎者骑着大马呢?这时几个学生迫不及待的表演了骑

马的动作和马叫的声音。③当听到最后一部分时,我再次问:这里的号角表现了什么呢?有的学生说狩猎者在庆贺他们打了很多猎物;有的学生说这是召集大家的一种方式;……这样的提问利用了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景中,激起了他们的探索兴趣,形成探索动机,最终让学生主动有效的参与到了音乐活动中,使学生的听觉获得美感。 三、寓教于“玩”,挖掘潜能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通过学生主动的“玩”,充分体验了音乐作品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培养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趣味,积极进行了审美体验,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经验: 1、角色表演 对于小学低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天生爱表演,也善于表演。当学生理解和熟悉一首新歌时,我总试着让学生在自由放松的气氛中,用身段、手势、表情、眼神等肢体进行自我表演,边唱边舞。在《保护小羊》中,同学们的表演,让我感到了小羊们的温顺;狼的凶残;狗熊、小刺猬、大象、小猎狗的友爱;在表演过程中同学们自由选择其中的角色,进行即兴表演,这样不但能使学生更快、更独立地记住歌词,而且对音乐的情绪也有了非常深刻的体验。 2、自由创编 音乐的教学一个重要理念就是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音乐创造,其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对于低中

音乐教学质量分析

音乐教学质量分析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15年上学期七年级音乐测试质量分析 李江 如何把一音乐这颗美好的种子播种在孩子的心中并萌发成长应是每为老师最大的愿望,当然我也不例外。在实际的工作中自然遇到各种不同的状况以我现在能力也许对教学的御驾不能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但我会努力,通过学校前辈、老师及自身的不断学习来提高教学水平。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六年级的音乐教学工作,根据新课标要求我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学:1、增强音乐学习兴趣,能主动快乐的学习音乐知识。2、抓好课堂常规教学,养成良好的音乐习惯。(即安静聆听音乐,轻声高位歌唱、复习歌曲的习惯)。 本学期学生学习现状及考试情况: 1、学习现状 通过这个学期四个月的学习,孩子们养成了一定的上音乐课的习惯,也逐渐适应了老师的教学方式。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她们快乐轻松学习是我的宗旨,偶尔遇上孩子调皮时我给予更多的是提醒和改正的机会。这学期我在每一节课学新歌之前都让孩子们对上节课歌曲进行复习,让他们习惯每次都背歌词演唱,有时也用编动作加表演形式帮助孩子记歌词。音乐考试时没个孩子都能自信得背唱每一首歌,因此六个年级的音乐考试及格率和优秀率均为百分之百。 2、考试情况 考试对象为七年级共3个班学生。参照初中音乐学段目标,采取听乐赏析、节奏拍击、歌曲演唱、表演律动相结合的方式,检测学生演唱习惯、科学发声、音乐兴趣、掌握节奏、运用音乐知识等方面的水平。内容为人教版中学音乐一至六年级下八个单元内的歌唱、欣赏、音乐知识。 1、歌唱与表现:目标要求在歌曲教学中学生要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包括学习自然的吸气,不出声,不耸肩,以不紧张的声音一口气唱一个不长的乐句。能背唱四——3首以上歌曲,不喊唱等。在考试中八年级学生对和谐动听的声音有准确的认识,高位轻唱,注意正确的发声方法,演唱习惯好。低年级学生相对就稍差一些,今后要多加强练习。八年级学生一般都能背唱4首以上的歌曲,参加集体表演和个人表演活动,其中七年级学生表演更投入,并乐于创新,享受音乐的快乐。 2、音乐赏析:高年级教材1~8单元的欣赏内容非常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为孩子们喜闻乐见。考试中发现只要老师在课堂中能根据学段目标要求让学生仔细听辨、捕捉形象、参与表现过的,学生的音乐记忆都非常好,听到主题音乐能说出曲名,对乐段变化敏感,对形象体验生动,而且喜欢聆听音乐,习惯

音乐中节奏的训练方法

音乐中节奏的训练方法 【摘要】:在节奏的训练中,多数人往往只重视节奏组合或节奏乐句的机械练习而忽略了节奏感的练习及使用科学训练方法的重要性,训练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学习无进展的情况,直接影响了训练的状态和效果。本文主要从节奏型、节奏感的练习入手,对在节奏训练中带入体态律动的优越性做了说明,并对节奏训练的具体方法做了一些自我观点的阐述。希望对提高训练者节奏的感知、理解、创作和表现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音乐;节奏;训练 节奏是音乐的基础,也是旋律的骨架,它在音乐中的价值是无可取代的。音乐中时间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节奏的变化中。人们常常把它比作音乐的呼吸和脉搏,它让音乐更有生命力,是音乐发展的力量源泉。而多数人往往只重视对旋律的训练而忽略了节奏的训练,忽视了节奏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性,缺乏对节奏的控制能力,直接影响了音乐的表现。因此节奏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对节奏的训练加以阐述。 一、节奏型的练习 音乐旋律以音响的高低、长短、强弱、快慢组织起来进行交替与变化。千变万化的节奏运动形态在不同长短音符的组织与变化中得以体现,旋律的艺术表现力往往以特有的节奏型来增强,合理、规律的节奏型组合能促成美妙动听的音乐。 音乐中的节奏虽然形态多种多样,构成千变万化,但其基本形态归类并不复杂。只要认真思考,用合理的训练方法配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从基本节奏开始学习,循序渐进,细心体会,要掌握好其他复杂的节奏并不是难事。 在一首曲子中,节奏的组合常常会有一些典型的意义,这些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组合,就是节奏型。音乐中常见的节奏型有:均分型、附点型、切分型、连音型、带休止型等。不同的节奏型则有不同的音响效果,如切分型能使节拍的强弱规律改变,使音乐变得有较强的起伏感。带休止型具有轻快、活泼的作用等等。

(完整)初二年级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初二年级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洪泽县岔河中学初二年级组 在县教育局同一组织,学校精心安排下,我校初二年级于2015年1月31日—2月1日圆满完成了初二年级期末考试,达到了预期效果,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考试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由洪泽县教研室统一组织命题,统一阅卷,语、数、外各120分,物理80分,政治、历史各50分,地理、生物各100分,总分740分。从各科试卷分析看,本次试卷命题质量较高,契合学生实际,难易适中,能反应本学期学校的教与学的大致情况。 我校初二年级共48人参加考试,总均分406.9分,在全县9所学校中排名第六。我校最高分585,最低分176分,班级和学科差异明显,初二(1)班除语文、数学两门学科以外其他学科均高于初二(2)班,两班有些学科差距较大,有13分之距。 二、存在的问题: 1、学生整体基础较差,两极分化现象严重,还有不少学生偏科现象严重。

2、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较落后,效率较低,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学习的自主性较差,缺乏自觉性。 3、教师教学方式方法转变不到位,要求不够严格。 4、班级差异明显,有些学科差距较大。 三、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和对策: 1、面对现状,放平心态: 不要抱怨已成的事实.而应从现实出发,思考如何提高班级成绩,和学科成绩,努力改变现状。 2、分析学情、制定措施: 每一位师生对考试的经验教训一一总结,反思自己,确立下一步的目标和措施。 班主任要结合本班实际对所有学生逐一分析,找薄弱科目,看有哪些学科没有达标,班主任确定好人名单,交 于任课老师,通知到人,并留有底根。 各位老师要做好个阶段不达标学生的补差工作,通过谈话、课堂落实、课后辅导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成绩. 3、加强家校联系,商讨对策,形式教育合力。 各老师对个人结对的学生结合“千师访万家”进行家访,并经常与家长电话联系,汇报成绩和学生近段情况。 4、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一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 回声 崔召小学刘霞 教学目标: 1.在师生共同创设的情境下展开学习,能感受、体验回声这一自然现象;能用强弱的对比来模仿回声;通过回声的学习感悟我们应该善待、热爱大自然。 2.能用流畅、清晰的声音准确的演唱歌曲《友谊的回声》的第一段。 3.能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并运用力度记号,能根据教师的指挥手势,唱出相应的力度。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在学习中:感受、分析、模仿回声,以及二度创作回声的效果。 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围绕“回声”展开,感受回声——分析回声——模仿回声——二度创作回声——由回声想到的……。感受回声这一环节中用了一个小故事,故事选自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学生熟悉的课文,教师用特有的语言和带旋律的歌曲重新换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分析回声这一环节即聆听拉索的《回声》,聆听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力度的对比和旋律的重复或完全重复,能表现回声的效果。二度创作回声效果中让学生能模仿拉索的《回声》的手法来编创歌曲《友谊的回声》。由回声想到的……,是一则小故事,告诫我们应该善待自己、善待大自然。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教学参与体验教学集体合作教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幻灯片(拉索的《回声》)教学光盘 f.p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感受“回声” (一)创设意境,点出“回声” 1.语言创设意境:一只小鸭子迷路了,它只说它的家在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

2.学生用“si”帮助教师画出简笔画:小桥、大山、流水(我们帮它找到家好吗?) 3.故事点出“回声”:小鸭子高兴地说:“你们真棒!”于是它游到了桥洞底下,看到这么美的景色,高兴得叫起来: 嘎嘎嘎︳嘎——‖……。这时不知哪儿也有一只小鸭在叫:嘎嘎嘎︳嘎— —‖……这下小鸭子傻了,那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二)由“回声”导入“f.p” 1.出示f.p,念一念。 2.体验f.p:用动作来表示。 3.小结:动作大表示强,动作小表示弱。 二、分析“回声” 1.聆听拉索的《回声》:说说用哪些办法来表现回声的? 2.分析:歌词——重复或完全重复。 力度——强弱对比明显。 演唱形式——无伴奏合唱 3.再次聆听,学生可轻声地跟唱“弱”的部分。 三、模仿回声 1.回声会在哪些地方产生呢? 2.用“5-︳3-︳0555︳5-‖”这一旋律回答。 回声在哪里呀 3.将学生的回答用f.p的对比模仿回声。 四、学唱《友谊的回声》其中的一段。(二度创作回声效果) 1.聆听范唱:让学生说说:pp的含义 2.教师范唱,学生当回声。

节奏训练教学内容

节奏训练

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节奏是音乐的脉膊,是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任何音乐都离不开鲜明的节奏。学生在学习唱歌、舞蹈、器乐等活动中,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节奏,因此节奏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音乐教学,而单调、乏味的节奏训练抑制了学生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够把枯燥的节奏训练变成让学生感兴趣的游戏,那么,学生就能把被动的灌输转变为主动要求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效率,把教学中的节奏难点逐步解决,对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扎下了稳定的基础;同时,在熟练掌握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来温习,掌握所学的知识。不仅能唱读节奏,能记节奏,而且能够灵活运用节奏。 新的难的知识,对学生来讲,就象一座陡峭的高山,爬起来很艰难。而教师应该做的,就是把难度设计成一个个平缓的坡度,让学生象散步一样,轻轻松松地到达山顶。在具体操作方面,应该始终遵循一条原则: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顺势而行。具体对节奏而言,教师应该抓住人潜在的节奏意识,并加以挖掘,让学生主动地发挥出来。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节奏感,只是强弱有异。在听音乐时,我们都会不自觉地用脚打拍子;在欣赏课时,有的学生一听到欢快的音乐,就会点头、欢笑、心情愉快。这些都是人潜在的节奏感在起作用。而教师应该抓住这点,使它充分发挥出来,在生活中寻找材料,化解难度,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

点,设计坡度,指导学生上山爬坡。下面,谈谈节奏教学中的一些探索性做法,与大家商榷。 一、低段。低段是对节奏的感知和认识阶段,在了解学生生理特点后,把所要求掌握的节奏与生活相联系,设计了下面几种方法。 1、节奏模仿练习。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从感官开始”。尤其是低段儿童,注意力不能长久集中在抽象呆板的节奏符号上,只有利用有趣的、形象生动的感性认识,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才能有效的诱发学习动机,激发求知欲,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到处都充满着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节奏,把生活中形象鲜明的声音,变成生动有趣的节奏训练,让善于模仿的儿童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轻松地掌握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例:心脏声:2/4 ×× | ××|| 咚 咚咚咚 大钗声:2/4 ×─ | ×—||

学校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榆盘中心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2013——2014年第二学期的学生期末监测已经落下帷幕,我校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此次任务。县教研室对一到五年级语文、数学,三到五英语学科进行了统考,相对以往各自为阵的学校自主考试,这种形式能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对全县的教育质量作更全面的监测,提高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这种“纸笔测试”能更好的发挥“指挥棒”的作用,使之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与课程改革相适应,达到以测导教、以测促教的功能。测试后的质量分析如同一面明镜,不仅显示了测试中学生知识掌握应用的情况,还反射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得与失,更让我们更为清醒地认识到——一份耕耘,换来一份欣喜的收获;一份付出,换来一份真诚的回报。 现对我校的各科成绩做如下分析汇报: 一、试卷来源及试卷评价: 本次考试的试卷由县教研室统一命题,纵观整个试卷,本期末测查试卷是一份精心设计有价值的试卷,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有一定的代表性,试卷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有一定的层次性,分值分配合理,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归纳,能较全面的检查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以语文、数学两个学科为例: 【语文】: 较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丰富,结构宽阔。 试卷是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注意题型的多样性,能够对

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同时根据整套语文教材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发展总体结构进行设计的,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教学过程,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知识的掌握情况。 2、重视积累,提高素质 语文知识讲究的是积累,从试卷的编制上看,细节多,基础知识面广,试题所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全面,题中涵盖了拼音、汉字、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等多方面的考察。并且题目多样,评分项目详细、合理。 【数学】: 1、突出基础性与全面性 试卷能对1——5年级上学期所学知识的主要内容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考核,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方面的考查知识均能有机地涵盖在其中,突出了基础性与全面性。 2、突出生活性与教育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试题突出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把知识的考查溶入富有生活味与教育性的题材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教育了他们要注意勤于思考和与人交流的重要性,教育学生提高成绩注意学习方式的必要性。 二、考试质量情况:

小学音乐质量分析报告

小学音乐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张振华 根据《古浪县教育局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文件精神,以规定考查内容为依托,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考查,了解学生音乐知识得掌握情况,参与音乐实践得能力,从课内到课外,全面关注学生得音乐学习,并对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剖析问题, 寻求解决办法,起到较好得效果。同时注重在平时得常规教学中把乐理知识抓实,抓牢,深入浅出,让孩子们考查时也不觉得太难,增强孩子们得信心。 1、乐理知识、视唱、即兴创作、表演、实践活动等都成为考查组成部分。音乐考查标准得实行,促使各校得常规得教学,做到严谨、认真地落实唱歌、乐理、视唱、欣赏、即兴创作、器乐演奏等音乐实践活动得开展。 2、针对学生对节奏、音准把握不准,或者缺乏自信大胆地参与、表现音乐活动等方面,各校采取循序渐进、启发诱导等方法进行教学,课堂教学质量明显得到提高,学生在识谱、节奏与音准方面都有很大得进步,进一步证明了严谨得教学态度优化了教学成绩。

3、新得多样化得考核形式带来学生学习音乐得积极性各学校根据各年级学生采用各种不同得形式考查学生,有笔试、音乐会、歌手擂台赛、小组表演(独唱、小组唱、合唱)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检测。充分展示学生得表演才能,个性能得到充分得张扬,学生得兴趣浓,积极性高,检测效果较 (1)歌唱方面:低年级学生已初步养成良好得唱歌习惯,对唱歌也有浓厚得兴趣,但气息得运用比较差。中年级学生已能对歌唱声音与说话声音进行辨别, 能初步运用假声来歌唱,能做到有气息地演唱歌曲。高年级学生基本能正确运用假声自信演唱,能用优美得歌声来演唱及表演歌曲了。考核结果表明:学生能做到自然、自信地演唱。 (2)节奏方面:大部分学校都表示学生基本能按照教材要求完成相应内容, 学生对节奏有一定感性认识,低年级学生基本对二拍子、三拍子等乐曲能进行简单得识别,能随乐曲打节奏,能表现强弱。基本能完成四小节得节奏拍念。高年级学生对带有休止符节奏掌握较好。 (3)在音乐实践这一考查环节中,从反馈得资料显示学生都能很大胆、自信地去表演综合性艺术、大部分得孩子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所参与得音乐类课内课外得实践活动专长。如演奏乐器、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等活动中与她人合作、并用音乐得形式表达个人得情感。 三、存在得主要问题及原因 1、从各镇音乐质量分析报告情况来瞧,存在考核得片面性,部分学校对《标准》理解有偏差,在音乐教学中,只注重了考核内容,对必唱歌曲、音乐知识反复机械地练习,以考核为最终目得。使学生容易产生厌倦,同时局限了学生得音乐视野与审美情趣。这样违背了新课标理念。应该让学生了解更多得音乐作品, 学习音乐知识,丰富学生音乐内涵,拓展音乐知识面。 2、从学生考查得反馈情况来瞧,学生对歌曲得理解,感悟表演能力欠缺。当学生演唱得时候,部分学生得情感处理比较随便,欠缺真情投入地演唱。 3、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侧重了情感、兴趣得培养,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节奏被称作音乐的骨骼,是音乐情绪和风格的重要表现手段。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是使学生能体验感受节奏在音乐艺术中的情绪、感受节奏美,并能准确地再现节奏的能力。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我在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班级里面学生的音乐程度不一样,年龄特征也不同,因此大脑及身体动作的节律与音乐节奏的感受的相互协调能力也不同。特别是七年级新生,由于来自于不同的小学,所受到的音乐训练程度不同,这样的情况就更明显了,所以节奏感不均衡。因此,老师要采用一个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以便于学生能更自如的参与到新阶段的教学之中。在长期的教学中本人通过多元化智能课程,对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大胆尝试及探索,总结出一个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的有效方法,现对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发现和理解节奏,让学生多听,首先从感性上认识节奏 音乐来源于生活,而节奏也产生于生活之中。节奏是将长短和强弱不同或相同的音,按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充满节奏,如下雨的哗啦声、动物的叫声、走路的笃声、拍球的咚咚声等。在活动中,我告诉学生,这些有规律的声音叫做节奏,并让学生自己寻找节奏,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很快就举出各种各样的节奏:火车的隆隆声、啪啪的枪声、闹钟的滴答声等。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声音,因此主动地到周围生活中去寻找各种节奏的兴趣更浓了。我将这些声音用节奏的方式表现出来,用拍手和敲击物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反复倾听,反复练习,感受和理解,使他们形成节奏意识。如:2/4拍节奏X X︳X X︳X X︳让学生用“da”念节奏,用手轻拍桌子,口念节奏的方式联系,使口、手结合起来加深对节奏的认识以及节拍的理解。 二、通过歌词培养节奏感 在学生对节奏有了一定的感受和理解后,可组织他们用语言来表现节奏。翻开音乐新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一首歌曲,都有优美的歌词图,而这些图中有些字是单独一个,有些是两、三个连在一起(在同一图形内)。这些歌词图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如果能利用好,抓住这些词句的节奏,并教会学生正确解读,那么我们的音乐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选择一些歌词具有一定韵律性,读起来朗朗上口的歌曲(如一些儿歌或者通俗歌曲),易于学生对节奏的表现。在开始时,我选了一句很简单的句子,如:“1 2 3 4 请你跟我一起来”,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觉自由发挥,用不同的方式念,这样出现的问题就是很多学生都存在雷同。于是,我做了一个示范,一边说,一边用手打击节奏,x x x x︳xx xx xx x ︳x x x x︳x x xx xx ︳x- - - -‖歌词是:1 2 3

学校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4汇编

午汲中心学校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2013——2014年第二学期的学生期末监测已经落下帷幕,我校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此次任务。测试后的质量分析如同一面明镜,不仅显示了测试中学生知识掌握应用的情况,还反射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得与失,更让我们更为清醒地认识到——一份耕耘,换来一份欣喜的收获;一份付出,换来一份真诚的回报。 现对我校的各科成绩做如下分析汇报: 一、试卷来源及试卷评价: 本次考试的试卷由教研室统一命题,纵观整个试卷,本期末测查试卷是一份精心设计有价值的试卷,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有一定的代表性,试卷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有一定的层次性,分值分配合理,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归纳,能较全面的检查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以语文、数学两个学科为例: 【语文】: 较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丰富,结构宽阔。 试卷是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注意题型的多样性,能够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同时根据整套语文教材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发展总体结构进行设计的,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教学过程,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知识的掌握情况。 2、重视积累,提高素质 语文知识讲究的是积累,从试卷的编制上看,细节多,基础知识面广,试题所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全面,题中涵盖了拼音、汉字、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等多方面的考察。并且题目多样,评分项目详细、合理。 【数学】: 1、突出基础性与全面性 试卷能对1——5年级上学期所学知识的主要内容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考核,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方面的考查知识均能有机地涵盖在其中,突出了基础性与全面性。 2、突出生活性与教育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试题突出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把知识的考查溶入富有生活味与教育性的题材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教育了他们要注意勤于思考和与人交流的重要性,教育学生提高成绩注意学习方式的必要性。 二、考试质量情况: (付四率表) 三、取得明显成效之处及经验:

《哦,十分钟 》小学音乐优秀教学案例

《哦,十分钟》小学音乐优秀教学案例《新课程标准》中提到:“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新课程标准不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而是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激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体验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 快乐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和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蕴欢乐与知识于其中,让学习显得更轻松活泼。对小学的孩子来说,快乐教学相当重要,这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给与其美好的童年记忆,迎合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和行为特征。 在课件辅助下,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聆听、感受、表演等多种形式体验音乐课间十分钟的快乐场面。学生用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哦,十分钟》。通过器乐创编及拓展,体现新标准中的“重视音乐实践”和“鼓励音乐创造”的指导思想。

二、学情分析: 本年级的学生是从小生长在农村的四年级的孩子,学生智力普遍良好,思想活跃。但是由于条件关系,大部分学生音乐基础不扎实,但非常好学。本班的孩子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对音乐课件中的课间活动非常感兴趣。 三、案例描述 教材分析: 歌曲《哦,十分钟》是一首2/4拍,D宫调式,二段体结构的儿童歌曲。曲调欢快、活泼,语言形象生动。歌曲通过对孩子平日课间十分钟的描写,表现了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后自由欢乐的心情。第一段奏紧凑,曲调反复出现了活蹦乱跳的孩子们在课间轻松,快乐的形象和喜悦的神情。第二段音调转为舒展,第一句与第二句运用旋律的模仿手法,四度、三度的跳进。“哦,十分钟”唱出了孩子们对课间十分

钟的由衷欢迎。 教学目标: 1、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哦,十分钟》 2、学习通过音乐(演唱歌曲)的方式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 3、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 教学重点: 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哦,十分钟》,用歌声表现出快乐的情绪。 教学难点: 带休止的切分节奏的演唱,及个别音的音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