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中国师范教育的生成与流变

历经一个多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其发展历程是一波三折的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师范教育在初创时期就饱受质疑,同时还受到保守势力的竭力阻挠,但是她还是顶着压力破壳而出,走过百余年的风雨历程,改写了中国师范教育零的历史。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师范教育也是如此,中国的师范教育从她诞生的那天起就不断的根据具体情况完善着自己,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但是随着中国教育的大发展与受到其自身概念界定的有限性的影响,当今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顿与新的趋势。

第一节初创与定型

谈到师范教育我们大多数人会想到中国的至圣先师孔子,关于教师教育他有相当多的论点,包括对教师的要求、教师的选择等内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等等孔子的这些教育名言几乎每个人都能脱口而出,同时孔子的这些零散的关于教师教育的思想也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师范教育的发展。孔子之后的汉代思想家杨雄在其《法言》中最早的提及了师范教育——“师者,人之模范也”。[2]唐代的韩愈更加明确的论及关于教师的内容,其文章《师说》更是具体而明确的阐明教师的职责等内容,极大的影响了后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这说明我国古代先哲早已经开始思考“教师教育”的内容,并且他们的思想影响了后来我[1]《论语》

国现代师范教育这一概念的界定。

我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师范教育出现于1896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南洋公学师范院,该校于1897年4月8日开学共招收学生40人,这一创举开启了中国师范教育的一个全新的时代,在此之后出现了众多的师范院校,其中就包括于1898年5月创办的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随后京师大学堂于1902年开设师范馆开始了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历史。[1]与此同时,我国实业家们也纷纷私人开办师范院校,我国著名爱国实业家张骞在南通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私立的中等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堂。在同一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壬寅学制”,清政府颁布的这个章程中正式的确定了师范教育系统,在制度上给予了肯定与确立。但是“壬寅学制”由于诸种原因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其确立的师范教育系统也就成了泡影。次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葵卯学制,在学制中,师范教育系统得到了确立,并且独立于普通教育之外。不像“壬寅学制”只是没有实施的一纸空文,“癸卯学制”在全国范围内颁布并得到切实的实施。这个时候的师范教育虽然形成了从初级到高级的纵向系统和从政府办学到私人办学的横向系统,但是这时候的师范教育还不能称得上完善而有健全的师范教育系统,因为在招收学生上还没有做到男女平等,这个时候的师范院校还没有招收女子师范生,也没有出现女子师范学校,直到1907年《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得到颁布才从法律上确立了女子师范教育的合法地位,并在次年清政

[1]

府成立了京师女子师范学堂,弥补了我国师范教育在性别上的不足[1]。

在民国时期民国政府继承并改革了清政府的教育政策,其中也包括师范教育的相关政策,丰富并健全了我国师范教育,完善了相关学制、学源、课程内容等方面的制度。这些方面主要体现在我国著名教育家对那个时期教育的一系列改革上。1912年到1913年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对师范院校的改革上尤为突出。首先在名称上去封建官僚化,把原来清政府的“师范学堂”改为“师范学校”;其次从制度上进一步明确了师范教育的地位。在同一年,又颁布针对师范教育的《师范教育令》,把师范教育分为五种类型与级别:师范学校、女子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私立师范学校。[2]在《师范教育令》中明确的规定了每种不同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这就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民国政府随后又颁布了一系列的师范教育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达到了我国近代史上的最高峰,为我国以后师范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而又雄厚的基础,自此我国师范教育得到基本的定型。

第二节发展与改革

我国师范教育在这一百年的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尤其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师范教育的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翻开了我国师范教育发展崭新的篇章。这其中发展与改

[1]马啸风.中国师范教育史( 1897—2000) [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2]

革并存,继承与创新互补,有过前进,有过挫折,但是在总体的发展趋势上我国师范教育在这一阶段是向上的。同时师范教育的发展在某方面也促进了我国教育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师范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优质师资促进了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他们培养出来的各行各业的人才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新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是和整个教育系统发展相适应的,在制度上是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这其中就主要体现在有关会议的召开和有关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的颁布。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在1951年8月召开新中国第一次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确定了与当时情况相适应的新的师范教育方针,也就是把正规师范教育和大量短期培训结合的方针,这些方针的制定正是借鉴在战争中的有关教育的宝贵经验。[1]这次会议还明确阐述了师范院校的设置原则,规定了培养目标等内容。在这次会议的影响下,我国师范教育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随后我国于1953年又召开全国高等师范教育会议,会议当时的政务院发布《中华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改进和发展高等师范教育的指示》,在这次会议的指引下,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在数量上得到了显著提高,到1958年已经由建国时的12所增加到58所。[2]随着1977年高考的恢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也逐步开始恢复招生。1978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指示师范教育工作的政策文件——《关于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的意见》,师范教育重新得到了重视和发展。随后在1980年和1985年分别召开全国第四次师范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中小学师资工作会

[1]周然毅.中国师范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 3) : 73-82.

[2]

议,这些会议的召开在思想意识上和制度上指引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并不断把师范教育发展法律化与制度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了对我国教育发展具有极大影响的四个文件,分别是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200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其中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之中特别强调师范教育的的内容,其中指出“把发展师范教育培训在职教师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之中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努力增加投入,大力办好师范教育”。我国政府不仅在制度和政策上强调师范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在法律上给予了明文规定。在1986年的《义务教育法》中明文指出“国家采取措施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的必要性。1993年《教师法》出台,其中强调“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办好师范教育”。国家为了提高师范教育的质量于2007年出台了师范院校免费的政策,其中有六所部属师范院校开始于2007年开始免费招收师范生。[1]这些政策和法律的制定与出台促进了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我国师范教育在制度上得到了健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师范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师范院校数量的似雨后春笋般的增加、教学规模的扩大、教师与生源数量的增加、办学层次与师范教育系统上的完善等方面。我

国师范院校已经发展成一个横向上从私立师范院校到公立师范院校、从独立的师范院校到综合性的师范院校,纵向上从初等、中等到高等的完善系统。

第三节困顿与趋势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师范生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师范院校的教学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师范教育改革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对师范教育的要求。我国师范教育经过半个世纪的完善与发展在面对新世纪的全新时代时出现了发展缓慢和停步徘徊的现象。同时,受到国际上具有革命性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和教育终身化的的影响,我国也出现了另一个与师范教育相关的概念“教师教育”。我国师范教育由于受到内在自身发展的原因和外在社会压力的影响,在发展中面临着诸多困顿,在解决这些困顿时又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一、课程上的问题与趋势

长久以来我国师范教育的课程安排都是模仿其他国家,没有形成中国自己的特色,模仿的这些课程设置虽在一开始存进了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但是在面对本土和本文化的特殊问题时,这样抄袭模仿的课程安排必然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从清末师范教育在中国出现至今,我国师范教育的课程安排模仿从未间断。清末,师范教育课程安排模仿日本,安排教育学、心理学和本专业的课程。[1]民国时期又开始模仿欧美的实用主义思想,实验建立新的课程体系。新中国成立后

[1]

师范教育开始仿照苏联的课程理论体系,主要以凯洛夫教育学体系和苏霍姆林斯基的师范教育教学模式来建立课程体系和知识体系。在模仿与借鉴别国课程设置和知识体系建立的历史中,我国师范教育自身的课程概念没有形成,造成现在课程设置不符合实际需要的现状。但是,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我国师范教育的研究者们也在开始思考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

我国师范教育课程设置上不能完全的突出体现师范性。师范教育的课程安排和其他非师范教育的课程安排没有太多的区别,仅区别在简单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的安排和短暂的教育实习上,而这些区别对于未来教师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更多的体现“育人”的人文色彩浓厚的课程的安排,这样就可以培养未来教师的职业情怀和人文精神,从而体现师范教育的师范性。近几年我国师范教育不但没有朝着突出师范性的方向发展,反而向着综合性的方向发展,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也不在只限于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多从事与教师职业相关性不大的职业。[1]从事教师行业也不再局限于师范院校的学生了,只要是持有教师资格证就有从事教师职业的机会。“教师资格证”真的能说明从事教师的资格吗?

师范教育作为培养教师的一种教育,其课程设置应该完全为培养合格教师服务。教师应该掌握哪些知识?有教育学家研究认为教师应具备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三个主要方面。而在我国教师的培养上过分强调本体性知识的而忽略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

[1]朱旭东.论师范大学的“战略转型”及教师教育的组织结构选择[J].当代教师教育, 2008( 01) : 13 - 19.

知识。同时在培养过程中对不同级别的教师的课程设置和知识安排上差别不大,没有体现专业性和差异性。因为师范教育培养的教师是有层次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是具有极大的差异的,而我国现今的师范教育对培养的教师不加区分的统一设置非专业知识以外的课程。我国现今基本把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工作交给了高等教育,而致使与幼儿和小学教育相适应的师范教育课程严重缺乏。在高等教育的开闸放水式的冲击下,我国曾长期实行过的中等师范教育被无情的淹没了。近年来,有很多专家学者在呼应恢复中等师范教育,但是这一趋势还很难得到转变。

二、办学上的问题与趋势

我国师范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就带有非常强烈的政府性行为,政府制定统一的学制、政策和教学计划等方面。在师范教育在我国初创时期这种形式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这也有利于我国师范教育制度化的发展。但是,政府垄断的师范教育模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其制度过于统一,而不够灵活多变,面对纷杂的教育内容其往往僵化了教育。在现今其负面作用凸显,严重阻碍了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这就要求政府放宽对师范教育办学模式的限制,增加师范教育办学上的灵活性。近年来我国教育学者们也在探讨这一问题,并提出“教育家办学”这也全新的办学模式,充分对教育去行政化。

我国师范教育在办学规模上也存在相应的问题。师范院校过于追求规模上的效应,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市场的供需,造成近年来师范院校毕业生失业率的不断攀升。由于师范院校的

不断扩大招生规模,造成培养的学生质量不断下滑,同时也造成社会对师范院校的误解,师范院校在某些时候竟成了贬义词和“低水平”的代名词。作为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其规模应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观念上的问题与趋势

“师范教育”在概念上被人误解。师范教育不应该直接界定在师范院校的教育上,而是有更宽的理解。而在观念上,我国师范教育主要被认为是教师的职前教育。这种窄化的理解师范教育就造成师范教育与终身教育思想的不适应性,教师的知识与能力水平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发展与成长的,师范院校对教师的职前教育也只是师范教育的一个阶段,在教师步入岗位后也同时需要师范教育。但是由于人们在观念上的局限,师范教育走到了概念的瓶颈,随之出现了教师教育的新名词。教师教育也就在概念上拓展了人们对教师培养的理解。

第三章中国教师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中国教师教育的兴起

教师教育,一种全新的教师培养与训练的模式在世界各国发展起来并成为潮流。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教师队伍质量与水平的关注,促使教师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与教育教学能力,这就直接推进了教师职业的标准化和专业化。教师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职业,而是具有专业知识专业内涵的专业化很强的职业,并且这种职

业不是师范教育培训几年的结果,而是不断发展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的发展过程,教师教育这一“大师范教育的”概念应时而生。教师教育作为一种新概念, 最早出现于1966 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建议首次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 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 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的观点。美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针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发起了一场“教学专业化运动”(the movement to the professionalize teaching),其中就多次使用“教师教育”(teacher education)来扩大师范教育的范畴,自此以后教师教育就得到了世界大部分国家的认同。[1]世界教育大会在1996 年通过了相关教育的决议,其中就包括教师专业化的条款。随着世界各国对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视,我国也逐步开始了教师教育的工作并加深了对教师教育的了解,在了解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教师教育的内容,在发展中不断解决教师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我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

“教师教育”在界定的概念内容上涵盖了“师范教育”的内容提法,所以教师教育的历史发展上也就包含了师范教育的发展历史,在师范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教师教育才得以发展和丰富。教师教育得以出现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出现的,并和终身教育观有着直接的关系,它是对师范教育概念的丰富,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外延了师范教育。基于此,教师教育的前期历史,也就是师范教育的历史,在前一

章已经给予较详细的论述,在此也就不再过多赘述。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倡导“教师教育”的概念,并逐渐取代旧式的“师范教育”,开始了我国后师范教育的历史。教师教育从理解上可以理解为对教师进行教育培训的两个阶段,一个是教师的职前培养阶段,即师范生在各类师范院校接受相关教育的阶段;另一个是教师的在职师资培训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包括教师的入职教育与在职培养。在1996年第五次师范教育工作会议中突出强调了教师教育的入职教育与在职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在学历补偿教育基本完成后,要不失时机地将中小学教师培训转移到继续教育上来”。

我国教师教育在1999以后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主要是因为1999年我国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政策文件,文件中提出“调整师范院校的层次和布局,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这一政策的制定不仅在形式上丰富了教师教育的概念内容,而且在培训主体上更加多元化,不再是师范院校独管教师教育工作。文件中还明确提出“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这就把教师教育的重点放在了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上。

第二节中国教师教育的发展

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这样的一种变化绝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一种文字上的游戏,而是我国对教师培养观念的转变和教师专业化

革新的适应。“教师教育”这一概念与趋势的出现改变了我国教师培养渠道的单一封闭化,从而走向开放多元。教师培训也不再只局限于“师范教育”的职前培养,从而走向全程的终身发展。此外,教师教育在概念上外延了教师的职业与专业素质,改变了教师只是专业知识的形象,走向了自我教育与反思教学的专家。概括起来讲,教师工作是一种“终身学习的专业”,因此教师培训工作也应该是培养终身学习教师的工作。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定的教育与培训过程的,对教师的终身培训体现在三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从时间前后的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阶段,分别是:教师的职前培养,教师的入职教育和教师的在职培训。

一、职前培养

职前教师培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面,职前教师也就是师范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与进修积淀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负责教师职前培训与职前教育的主要是师范院校,师范院校通过统一的课程安排、统一的实习实践来培养各级各类学校所需要的合格教师。在这一阶段职前教师通过打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从而学习获得教师任教资格。

我国教师的职前培养工作发展良好并业已成熟,主要是因为我国师范教育发展注重强调的主要内容即是教师的职前培养。我国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三大板块:一是公共基础课程;二是学科专业课程;三是教育专业课程。这三个板块针对培养教师的不同知识与能力来安排课程。不过我国教师职前教育在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上仍

存在一定的问题。

从课程结构安排上看,三个板块比例不协调。主要表现在学科专业课程比例过大,选修课比例较低,教育专业课程比例偏低和教学实习实践较短等四个方面。国家在政策上统一规定了各种类型课程的比例,这样就造成各学校安排课程的灵活空间过小。其中学科专业课程所占比例过大,基本已达到总学时的70%左右。[1]选修课比例不仅过低,而且选修课程中几乎都是学科专业课的选修。这就在一方面说明师范院校的课程体系缺乏灵活性和弹性。和学科课程相比,师范院校的突出师范性的教育类专业课程比例过低,据统计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专业理论与实践课所占总课程体系的比例不足10%。师范院校课程安排的另一个不足就是教学实习时间过短,教学实习时间一般不超过两个月,并且这种教学实习大多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水平。

二、入职教育

当前教育更加注重质量建设,教师教育也不例外。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对教师的质量要求更高,要求教师要具备丰富而牢固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素养。这些就要求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之前重视自身专业的发展和专业内涵的积淀,只有这样才能为日后的教师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的入职教育是必要的。

教师入职教育是指为发展新教师的专业能力,改善其教学表现,为其持续的专业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进行的为期一到三年有计划、

[1]

有目的、有系统的辅助、监督和评价活动。教师入职教育的重点内容就是为新教师提供持续系统的岗位适应训练和职业生涯辅导,加速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其完成多方面的转变。其中包括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身份角色的转变;二是知识体系的转变;三是能力素质的转变。[1]通过入职教育使新教师尽快了解教师职业,从“师范生”转变为“教师”,增强其教育教学意识与能力。帮助师范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体系转化为教师职业所需要的知识体系,从而奠定坚实的从业基础。入职教育同时也帮助新教师增强其实际教育教学行为的能力。

我国教师教育的入职教育阶段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由于我国教师的入职教育起步晚和发展缓慢,对入职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其建立的入职教育制度也不够健全。另外,我国教师的入职教育形式单一不够灵活,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其培训效果难以评价。入职教育史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但是,大部分学校的师资培训部门仅仅将入职教育视为常规工作,完全不重视新教师的入职培训,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学校自身的培训计划,直接导致入职教育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起到的作用。新教师的入职教育需要国家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来保障,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系统而正规的教师入职教育政策,没有科学合理的学校教师入职教育制度就导致新教师入职教育没有制度上的保障,从而大大增加了实施的难度。目前,我国新教师的入职教育主要依靠的事岗前培训,而岗前培训的形式主要是以集中授课为主,并且大部分授课内容为理论性较强的课

[1]

堂教育。在给新教师培训的教学方法上仍采用传统的不考虑学生认知发展的“注入式”方法。无论从教学方法和课程安排上,新教师的入职教育和职前培养没有太大区别,并没有突出新教师的自主学习和反思学习的特点,这就严重的影响了新教师的专业成长。

针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入职教育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国也在不断完善和提高新教师入职教育的水平。近年来我国对教师的入职教育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不仅在物质保障上给予充分的支持,而且也加强对教师入职教育的管理,完善并丰富了入职教育的政策法规。这一系列举措提高了社会对新教师入职教育的重视,教师本人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为其在今后的教师岗位上实现自身价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在职培训

教师在职培训是指对已经获得教师资格的在职教师进行旨在更新其知识结构、拓宽其知识面、提高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学习活动。在长时期内,我国教师在职培训主要以达标培训为主。根据我国教师队伍和我国教育发展现状的要求,在职教师的学历达标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在职培训工作重点已经由学历教育逐渐转向更新教师专业知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和教师专业素质转变。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教师教育逐步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国家对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同时也高度重视。1980年我国召开全国第四次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着重强调教师在职教育这一突出问题,在此会议之后我国教师在职培训工作迅速开展起来,逐步建立起了我国

健全的教师在职培训与培养体系。1996年我国发布了《关于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对教师在职培训的多渠道,其中包括“学位课程培训“、“校本培训”、“在职研修”等方式。[1]对于教师在职培训的主体的问题上,强调大学、培训机构、本学校、远程教育等的多主体性。教师在职培训满足了中小学教师成长的需要,得到了广大教师的积极响应。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国教师在职培训事业在发展与探索中不断的得到了完善,但是在发展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1、培训观念滞后,培训目标不明确。观念滞后主要体现在唯学历教育,侧重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了教师实际教育教学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职培训的目的应是通过在职的培训与研修,使教师在原有的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其中不仅包括教师专业知识方面,更主要的应该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升华和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进行自我教育,提升自我。2、培训方式单一,培训内容陈旧。中国式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忽视个性,过分强调共性。教师在职培训也是如此,在教学方法上仍采用满堂灌的听讲授的方式,考察方式也同样采用笔试为主的考试。不仅在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上单一落后,而且在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上也是极其陈旧,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知识内容太少。3、培训流于形式,效果差。教师参与在职培训大多不是自愿主动参加的,此外,限于培训方式的单一性,参加培训的教师根本无法真正的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大多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对于教

师的真正提升的效果差。

第三节中国教师教育发展趋势

中国教师教育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的腾飞得到了突飞猛进跨越式的发展,在快速度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发展过程中不断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完善教师教育这一新旧交叉的事物,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展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一、中国教师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师范院校发展中的双专业瓶颈

中国的师范教育由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构成,学科专业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体现着教师教育的学术性,教育专业解决的是怎样教的问题,体现着教师教育的师范性。而教育教学工作的特殊性则要求教师既是本学科领域的专家,又是教育教学的专家,在具有较高的学术性的同时又要有较强的师范性。但长期以来,学术性与师范性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学术性和师范性之争也使得教师教育处于尴尬的境地。现今的教师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师范性优势不明显,这主要因为培养机构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不足。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课程结构主要是由普通文化课程(政治、外语、电脑、体育、军事)、学科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和教育学科课程(教育基本理论课、教育基本技能课、中学教育教学实践)组成。在总学分中,学科专业课程占45—50%,而教育学科课程和教育实习则在总学分的10%左右,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不成比例,而且大部分师范院校教育专业的课程仍停留在教育学、心理学、学科

教学法、教育实习等四个科目上,更重要的是即使是所开设的非常有限的教育类课程也往往受到忽视。此外教育学科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现象普遍存在于高师教育类课程教学中,无法满足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要求。另一方面,教学实践环节薄弱,表现为教育实践课时尤其是教育实习时间短, 学生无法进行系统和完整的教育教学实践;实习环节安排在学生毕业之前,学生根本无法全身心投入教学实践;缺乏稳定而充足的教育实习基地以及富有基础教育经验的指导教师等。教育实习环节的缺失严重影响师范生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此外,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学科发展滞后,学术水平相对薄弱。中国高师院校虽然有着与综合性大学相同的学科分类,但长期以来固守于狭隘的师范性的办学思路,对学科建设的认识不够到位,对学科建设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导致学科发展滞后,学术水平相对薄弱。表现为高等师范院校学科的覆盖面虽然比较广泛,但学科间的壁垒比较森严,学科与学科间交叉融合的程度低,学科的综合化水平不高;学科队伍整体实力相对较弱,学术团队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学术带头人以及著名学者数量偏少;教师的教育理念陈旧,科研动力不足,科学研究水平低,高水平的科研项目与研究成果数量较少,科研成果不能或很少能直接服务于教育教学、服务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二)职前教育与职后培养脱节

现今的中国的教师教育中的“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分别由师范大学和教育学院实施,处于条块分割的教师教育体系内的师范大学与教育学院之间沟通不够,教师上岗后的信息得不到及时的反馈,

造成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技能培养等方面与基础教育实际相脱节的状况。同时教育学院的专业水准与教育学术水准又远远落后于师范大学,多数承担在职教师培养任务的教育学院与教师进修学校照搬师范大学的办学模式,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难以形成自身的体系,致使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低水平重复问题较为突出,往往误导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培养重心偏低

传统师范教育体系对培养教师的目标设定是低层次的,小学教师的学历为中等师范毕业,初中、高中教师的学历分别为师范专科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毕业。随着我国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基础教育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小学教师总量过剩,初中教师也正在呈现过剩趋势,而高质量的幼教教师和高中教师则严重不足。同时,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我国小学专任教师的学历应逐步达到大专化, 初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应逐步达到本科化, 高中教师中硕士学位获得者应该占有一定比例, 这些都对现在的教师队伍提出了高学历的层次要求,显然师范教育层次偏低状况与中小学教师数量和质量需求的变化是不相适应的。

二、中国教师教育发展趋势

(一)教师教育重心上移

教育部《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具备条件的地区力争使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分别提升到专科和本科层次,经济发达地区高中专任教师和校长中获得硕士学位者应达到一定比

例”。随着基础教育高学历教师需求的不断扩大,我国传统的中等师范、师范专科学校和本科师范院校三级教育体系中,中师、师专正逐步萎缩,教师教育体系的重心上移,逐步构建起新的三级教师教育体系,即专科、本科、研究生,教师学历教育层次逐步提高,未来将形成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的教师学历教育格局。

(二)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

改革相对封闭的传统教师教育制度,建立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开放灵活、创新的教师教育体系,将教师教育逐步纳入高等教育体系,通过大学的学科优势和多学科综合的优势,培养高素质教师。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是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走向之一,也是我国师范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新趋势。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调整师范学校的层次和布局,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所以我国教师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在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基础上,构建以高水平大学为先导、师范院校和其他举办教师教育的高校为主体的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

(三)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

适应教师终身教育和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针对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中存在的机构各自为政、内容重叠交叉、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现实问题,积极推进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建立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是我国未来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通过调整或合并普通高等

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研究(1978-2016)

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研究(1978-2016)十七大以来,特殊教育发展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党的“十七大”提出“关心特殊教育”,十八大报告提出“支持特殊教育”,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办好特殊教育”,特殊教育发展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师是特殊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是促进特殊教育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和支撑。然而,已有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特殊教育的师资还面临数量缺乏、教学能力与经验匮乏、教师资质偏低以及自我效能感不足的发展瓶颈。2012 年《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4年《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等重大政策,把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作为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对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笔者选择“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题目,旨在通过对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历程梳理和反思,同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揭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路径构想。本研究借助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档案资料、政策法规文件、教育统计年鉴、各高校师资培养内部资料等,通过对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史料和文献的梳理,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殊教 育师资培养的历史,全面考察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内容包括以下 几个部分。导论部分。说明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明确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基本内涵和具体研究对象,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构筑本论文的整体写作框架和基本思路,介绍了基本的研究方法。第

一章,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兴起与发展。主要探讨了自西学东渐以来至改革开放前期,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建立,经历了早 期的曲折发展,到文革期间的断裂,寻求复兴和稳步发展的进程,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是如何从早期发展的困窘状况,发展到形成了一些师资培养经验,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培养,开始了初步的探索。系统分析了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发展受自身能力和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 影响,揭示了背后推动和制约的原动力。第二章,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初步形成(1978—1997)。分别从我国特殊教育教育师资培养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培养模式的变迁,课程设置的发展等不同维度,分析我国改革开放至上个世纪90年代末,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不同表现形式及成因,阐述这一时期所呈现出的共同特点和基本发展趋向。第三章,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深化改革(1998—2016)。本章主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探讨从20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今,在教育一体化、融合教育、全纳教育开展的背景下,尤其是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召开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蕴、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以及培养、培训模式和相应的政策建设和实施。本文同时选取了2所部属和2所省属院校为案例,通过对上述学校的培养目标和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进行文本分析,目的是更加直观地呈现我国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发展演变过程和基本特点。第四章,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历程反思与国外借鉴。对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历程进行反思,揭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经验和问题,采用比较研究的 视角,以美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为镜鉴,分析美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及改革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及改革 摘要: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中形成了一部深厚的教育史。我国古代以四书五经为教育内容;近代引进西方先进思想,中国的教育步入近代化轨道;当今教育愈加完善,但仍存在着许多弊端;展望中国教育前景,在社会的呼吁和教育学专家的努力下进行教育革新。高考制度亟待革新,学生学习需要民主自由,高校教育需要进一步改革。 关键字:中国教育制度发展现状弊端改革方向教育民主 一、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一书中曾指出:“教育的发生就根植于当时当地的人民实际生活的需要,它是帮助人经营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自有人生,便有教育。因为自有人生,便有实际生活的需要。”原始人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在学习制作工具的经验和技术,传递经验中产生了原始教育。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条件成熟;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专门的管理人员,政治条件具备;文字不断产生,文化积累增加,文化条件形成。在这个背景下,学校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场所产生。 西周官学制度产生,国学和乡学作为两种主要的学校形式。当时以六艺为教育内容,《礼记·王制》记载:“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当时教育管理的特点是学在官府政治上实行分封制,等级制度森严;思想上强调以礼治国。这些决定了西周统治者对教育的高度

重视和垄断,形成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封建官学教育在汉代正式确立。汉代实行独尊儒术的政策,太学确立,以四书五经为教学内容。与此同时以儒家“人学”为理论基础形成中国教育思想,此后经过一代代儒学家的改造和发挥,融合其他学派的教育思想,发展成中国独特的教育学思想体系。提出以“修身为本”的主题思想,追求人格境界,即个人与家庭、国家、社会的和谐,注重教导人自觉修养人格,强调理性自觉原则。采用以学习和修养为基础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由“教事”至“穷理”安排合理的顺序,及师生共同研讨。 封建教育制度和思想在大一统制度的影响下,形成教育的国家化、政治化和伦理化的传统特色造成了以圣人之是非为是非的权威主义的教育传统,存在着弊端,禁锢了学生的思想自由和创造性。 近代以来我国的教育发生重大转变,先是从欧美输入,后又学习苏联。洋务教育开始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中国教育开始近代化进程。“五四运动”后,在中共的领导下,教育开启新的历程,为革命培养了先进人才。在输入赫尔巴特学派的教育学后,我国教育界人士创编了自己的教育学,先后出现了蔡元培、陶行知等著名教育家,为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蔡元培提出教育独立的思想,他在《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所以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于人类文化上能进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

中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史

https://www.doczj.com/doc/2612966097.html,/48005 698.html 这个网址里面的也不错看看 二、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及走向 谈这个话题之前首先要界定特殊教育对象,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界定的特殊教育对象主要指的是医疗部门界定的在视觉、听觉、智力发展方面存在缺陷的儿童,近年来,又将有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儿童(孤独症儿童)扩展为特殊教育对象。其实,根据国际上对特殊儿童的范围界定,特殊教育对象还包括有情绪行为障碍儿童、学习障碍儿童和智力超常儿童以及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等。这里所讲的特殊教育对象,主要是指视觉、听觉、智力发展方面存在缺陷的儿童。在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有一个演进的历史过程。 一、特殊教育的准备阶段:标志为古代特殊教育思想及机构的萌芽 我国古代就有开明的残疾人政策,夏商周时期有减免残疾人税收的规定,从秦汉到明清,开明统治者都设臵了专门机构去关注残疾人的生存状况,如对残疾人赐谷等等。 中国的特殊教育学校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据陆得样和福森信昭(日本)1996年考证,我国在周代出现了公有性质的残疾人教育,源起于夏商周时期的盲人乐师得到专门的职业技能教育,并训练聋哑、盲及肢体残疾者为有用之人。 我国自古代就不泛有对残疾人一视同仁的例子,周代就有盲人担任乐师和相应官职,孙膑和司马迁受刑后成了肢体残疾者,后来仍被重用,都是明证。 二、特殊教育的早期阶段:标志是近代特殊教育学校的产生 漫长的封建社会,使特殊教育发展异常缓慢甚至停滞。我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始于清末明初,这种特殊教育最早由国外的教会带入,然后国内一些开明人士介入,并开办了一些专门从事特殊儿童教育的会馆。也就是说中国近代特殊教育的兴起与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有一定的关系。据《教育年鉴》记载,1874年,英国英格兰长老会传教士威廉?穆(William Moore)在北京东城甘雨胡同创建了中国近代第一间盲校-「瞽叟通文馆」。(“瞽”是瞎子的意思,“叟”是老头的意思,“瞽叟通文馆”就是流落街头的瞎子、老头子学文化的地方,这是教会办的慈善机构。现在成了北京市盲人学校。学校创建时,只有个位数的学生,到1919年学生人数已增加到200人。1920年校址迁到北京西郊八里庄,改名为「明瞽目院」,该校招收社会上盲童学点字、传播宗教和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教学中,引进了法国布莱尔点字,创立了中国点字,即「瞽手通文」,也称「康熙盲文」。由于经费短绌,终年战争,学校停止上学好几次后来又恢复。13年之后的1887年美国传教士梅尔斯夫妇在山东登州(蓬莱)建立了“启喑学馆”进行对聋哑人的教育。1887年初时,只接受了一名聋哑学生。该生的衣食、住宿全由学校提供。由于全靠善心人士捐助来维持学习开支,三年后,在校学生也只增加为11人。1898年迁至烟台,改名为烟台瘖学校。解放以后,人民政府接管了这所学校并改名为「烟台市聋哑学校」。又过了28年,1915年7月,民国政府的《国民学校令》正式提出了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一年之后的1916

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改革发展趋势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改革发展趋势 文献标识码:A 一、高等教育取得的巨大发展 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的时期。短短六年多的时间,高等教育取得巨大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规模急剧扩大。首先,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在1998年的时候,我们全国的在校研究生只有19.8万人,但是,到了去年年底,总数已经达到了81.99万人。其中,16.5万多博士生,65万多硕士生。今年,大概又招收了31万左右,减去今年已经毕业的20万,现在,我们在校的研究生,应该是90万出头。再加上20万的在读硕士、博士在职研究生,这样,我国现有研究生的总数大概是110万人左右。但是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还不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研究生教育规模最大的是美国,他们大约有210万左右的研究生。 第二块,针对普通高等学校里的本专科教育而言,到去年年底,全国的普通高等学校由1998年的1020所增长到了1731所。前些日子新发布的统计数字是1778所。在这些普通高等学校就读的学生数量增长得非常快,由1998年的340.7万人增长到去年年底的1333.5万人,今年计划招生475万人,但实际上要大大地突破,可能达到了550万人左右。这样,减去今年毕业338万的本专科生,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里的本专科生大概有1500万人左右。去年年底的统计数字中,有773.8万是本科生,595.7万是专科生,在校本科生多于专科生,但是在专科

招生方面,也就是高职高专的学生招生数已经超过了本科生。去年,我们招收447万学生,其中210万是本科生,237万是专科生。但是,由于本科学制长于专科,所以目前还是本科生多于专科生。 第三大块是成人高等教育。我国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有505所,目前在整个成人高等教育学校里就读的本专科生大概是419万人。实际上,在这505所高校里就读的学生并不多,他们大多数是在普通高等学校的成人教育学院或者继续教育学院、函授教育学院就读,其人数大概是300万人左右。 第四大块是2000年以后出现的独立学院。独立学院的产生缘于国家大规模扩招以后教育经费的不足。在扩招后,国家对教育的拨款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没有跟上扩招的幅度,甚至在有些地方扩招了多少,生均经费就相应地减少了多少。为了弥补扩招以后经费不足的问题,首先从浙江、江苏等省开始,一些本科院校创办了民营机制的独立学院。所谓的机制在当时就一条:高收费!大概每位学生13000元到18000元之间,这样,除独立学院能够独立运转以外,相当一些部分补充了母校的运转。通过这个办法,解决了部分办学经费的不足。现在教育部也承认了这个现实,并且加以规范。要求独立学院不仅有一块牌子,而且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校舍、独立的教学设施、相对独立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管理队伍、独立的法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等。总的一点就是独立颁发文凭,不许再用母校的文凭。 从某种意义上说,尤其对民办院校来说,干了一二十年,最后才熬成一个本科院校,但是,独立学院从它一成立就是本科院校,具有了竞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篇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吴岩孙毅颖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的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界惊奇和赞叹的巨大成就。在这三十年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曲曲折折、起起伏伏的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高等教育的辅助和配角地位,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成为培养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换代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替代的半壁江山,在中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1977年―2007年)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全面恢复阶段(1977年―1984年) (一)专科教育恢复 1977年,中国恢复高等教育招生考试,这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恢复时期。这期间,高等专科教育恢复招生、职业大学诞生。 1976年十年“文革”结束,1977 年,中国高考制度恢复,专科教育随之恢复。1978 年全国恢复和新建专科学校98 所,招收专科生12.37万人,在校专科生37.96万人,占本专科总数的45.3% 。1979 年,专科招生人数减少,在校生人数为34.85万人,占本专科总数的34.2% 。专科教育在满足当时人才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上模仿本科教育,以学科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快地适应生产第一线的岗位需求。 (二)职业大学诞生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工作为中心,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我国经济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改革开发和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为适应改革开放后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缓解经济快速发展与人才紧缺的矛盾,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提出创办职业大学的设想,一种新型高等院校——职业大学诞生。1978 年,天津、无锡等中心城市开始试办为地方服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这一时期,我国恢复了高等专科教育,发展了以职业大学为代表的新型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以招生、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用较少的资源、较小的投入方式,提供了更多的上学机会,解决了社会人才紧缺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锋。 二、探索与调整阶段(1985年―1994年) (一)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与未来

我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未来 【摘要】步入21世纪的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归结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正确认识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有利于我们扬长避短,采取措施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加快向国际接轨,加快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 【关键词】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经济发展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地位 我们的党和政府深刻认识到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高等学校是宝贵资源和财富。为了带领中国人民走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党和政府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了对高等教育战线的支持力度。这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扩大高校招生规模,迅速造就规模宏大的专门人才队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于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体现和维护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生于80后的我们,深刻明白教育在我们人生旅途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我们一生中四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学校接受教育,用切身实践感受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通过接受教育,我们从懵懂幼稚到知书达理,从盲目无知到明辨是非,从孤身截然到拥有专业技能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观念不断深入人心,高等教育已成为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对比学校每年招收学生的人数数量,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趋旺盛。为了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近几年高校扩招很明显。经过几年的连续扩招,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 党和政府加大了投入力度。“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二十五亿元实施“质量工程”,大力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从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高等教育开始了扩招过程,发展迅速,在这短短的六、七年时间里,高等教育整体规模翻了两番。研究生教育由1998年19.8万人增加到2005年97.9万人,全国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在校生由1998年的623万人增加到2005年2300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增加到21%。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生达到了1562万人,再加上其余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模式,构成了2300万人。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开始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这符合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时代正向我们走来,高校的扩招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信息网络的发达,使我们查询检索更加方便快捷,消息的获得更加丰富准确。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较早地在高校得以实现。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向高校教学、科研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并将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幅度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多媒体教学、数字化

我国教育发展的历程

我国教育发展的历程 教育,一直是人们最为关注的民生话题。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已不仅仅停留在“以孝为先,以文相授”的层面。如今,人们更关注正规教育、成人教育、技术教育、特殊教育、终身教育等多种类型教育的全面发展。同时,教育资源的均衡化配置、人才结构的调整、创新型人才的培育、素质教育的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半城镇化”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等一系列问题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6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致力于把发展人民教育事业、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水平和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崇高奋斗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动人民教育事业发展,我国教育走过了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光辉历程。 新中国建立之初,党和国家把发展教育事业摆在突出地位,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方针,创立了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坚持向工农开门,保障人民群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有计划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发展道路,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为我国教育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根本问题,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一位的是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确立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从体制改革入手系统地进行教育改革,有

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不断加快,我国教育事业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面向新世纪,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强调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北京乾坤纵横科技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加强教育法制建设,我国教育事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健康发展,改革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面推进,把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带入21世纪。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规范教育收费,健全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国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谈一谈我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看法

课程号:B0900001C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10班 学号:B11011020姓名:耿瑞昌 我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看法 21世纪,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就是教育的竞争。众所周知,中国的教育体制上还存在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所以,改革已是势在必行。 未来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和同步性,将使现有的高校体制发生重大变化,从而产生新兴的高校体制。高等学校在信息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大学不只是教学与科研的中心,而应使之发展为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联合体。社会发展要求未来大学决不是一个“孤立”的高等学府,它应当同工业企业、科学文化机构、管理部门等建立长期的直接的联系和多方面合作,与此相适应,未来大学将新兴一系列有关教学、科研、生产的管理、研究等联合机构,这些机构将起联系社会与学校的桥梁作用。只有这样,大学才能得到整个社会强有力的支持,增强它的生命力,而社会得到大学提供的高等教育而促进其发展。这就是未来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与此同时,社会发展与经济文化发展几乎又是同步的,高校体制的变化也将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形成一种同步性。很多人推崇西式的教育风格,即想要在中国“中体西用”。我认为“中体西用”这一命题所蕴含的某些思想与中国高等教育长期所走过的道路及其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因此,揭示“中体西用”这一命题有关的思想,结合对中国高等教育道路探索的长期曲折历程的分析,对吸取经验教训,为今后中国高等教育道路的进一步探索具有重大意义。 教学与课程及教师与学生。知识的急剧增长使高等院校课程的数量在增加,内容在扩展。其直接的结果是授课时数的增加、学生负担加重、教师力量和物质保障不足,其深层的问题是它并没有带来学生质的变化。因此,改革现有的课程与教学方法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毫无疑问科研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和主要的功能之一,是高等院校和教师的责任。“高等教育是不可能完成它的使命和成为整个社会可长久维持与存在下去的合作伙伴,除非它的教师和系统组织的实体——根据他们特定学校的目标、学术潜能和物质资源——也进行科研工作。这句话需要特别反复地讲,这是由于高等教育像其他科研机构一样,需要更新的、充满活力的公共支持”。这一陈述说明了高等院校科研活动的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鼓励教师和学术单位开展科研工作,以提高教师和学校整体的教学科研水平;二是不断寻求新的途径和方法与社会各界进行项目和资金的合作;三是以更高、更新的研究成果来赢得社会更大的支持。 总之,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还需要在平稳过渡中慢慢实施,毕竟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是不能脱节的,要改就得同时改。我们相信,中国这么个人口大国,如果国家对教育投入了充裕的资金与充足的关心,大学一定会逐渐向世界一流大学靠拢,甚至超越。我相信,我们能。

中国特殊教育演进历程及启示

中国特殊教育演进历程及启示 摘要:特殊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其发展经历了萌芽、诞生和发展等阶段。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特殊教育在我国取得了长足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育民主化的推进,更应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为障碍者和残疾者提供满足其需要的教育。 ????关键词:中国特殊教育演进历程启示 ????1 特殊教育的内涵与理念 ????特殊儿童教育学(pedagogy to exceptional children)是研究特殊教育规律的科学,又称特殊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由于对特殊儿童有两种理解,特殊儿童教育学也就有两种界定。广义的特殊教育是指:正常儿童之外的所有儿童的教育学,即超常(天才)、低常(智力落后)、有品德缺陷(问题儿童)、器官缺陷(盲、聋、肢残)、儿童精神病和病弱等各种儿童的教育学。狭义的特殊教育是指:身心有缺陷儿童的教育学,即盲、聋、弱视、重听、智力落后、言语障碍、肢残、病弱等缺陷儿童的教育学。美、日、苏、联邦德国等许多国家从法律或学术上把特殊儿童教育规定为缺陷儿童教育;广义的特殊儿童教育学又分为盲童(视觉障碍)教育学、聋童(听觉障碍)教育学、智力落后儿童教育学、言语矫正学、天才儿童教育学、问题儿童教育学、多种缺陷儿童教育学等。本文主要是指广义上的特殊儿童和特殊儿童教育。 ????特殊教育在本质上是“育”与“爱”有机结合的教育。“育”在中国古代意味着“养子使作善也”,体现了教育的发展性和方向性;“爱”则蕴藏着人性之本,爱心;这反映了特殊教育的理念为“爱而有教”与“教而有方”的融合。 ????2 特殊教育的演进历程 ????从世界教育史来看,特殊教育实践活动古而有之。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只有200多年历史。其显著特点是文理渗透、医教融合,它的发展既有赖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治开明,也有赖于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自身的认识发展水平。我国特殊教育按其发展阶段划分,大致经历了准备阶段、早期阶段和发展阶段三个时期。 ????2.1 特殊教育准备阶段:古代特殊教育思想的萌芽 ????2.1.1 对特殊儿童(包括特殊人群)的认识及其态度 ????我国古代文献中,很早就有关于残疾人的记载和对其原因的探究。如《左传》卷六记载着“耳不听无声之和为聋,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同时,春秋时期有人将残疾分为失明、聩、暗、瘸、驼、痴、癫和狂疾等不同类型。此外,还对残疾的成因进行了探讨,老子的《道德经》中有“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的说法;《吕氏春秋·尽数》中有“轻水所多,秃与瘿人”;我国最早的中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指出,“颠病”是“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颠疾也”。由此可见,古代特殊教育从医学和教育两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述,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具有朴素唯物论思想。

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概述

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概述 摘要:我国古代教育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不同时期也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特点,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奠定了古代教育理论体系;隋唐时期逐步形成的科举制度,成为整个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制度。 关键词:古代教育发展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惟一文化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国,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古代教育。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专门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至少延续了4000多年。早在尧、舜、禹时代,就有了教育的萌芽,到商代便出现了与今天大致相同的学校教育,由此开始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领主贵族政治,垄断文化教育,即“学在官府”,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学内容,也都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作用主要是承担社会上层建筑的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的阶级性、等级性十分鲜明。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权威尽失,列国纷争,旧的传统秩序被完全打乱,原来的官学教育体制也崩溃了。此时学术逐渐扩散到民间,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形成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阶层。当时各国统治者为求生存和扩张,

极力网罗和重用贤士,学术和教育活动被统治者发现并重用,于是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孔子是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他实行有教无类,弟子三千,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古代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到了汉朝,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积极推广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同时将“学而优则仕”制度化,为通过各种途径学有所成的士人提供作官的机会。“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不仅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大发展,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更是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魏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处于分裂和战乱的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官学时兴时废,教育总的来说是不景气的。当时社会上佛、道、玄学盛行,文学、史学、自然科学发达,儒学不振,退居次要地位。大贵族的势力日益膨胀,人才选拔逐渐被门阀世族所把持,寒门士子几无进仕之路,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挫伤,而世族子弟又不屑学习,严重影响了当时的学校教育。 到了南北朝,世族势力日趋下降,寒门势力逐渐上升,察举制度又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其考试选士的方法受到士人的欢迎。统治者为了控制选士的权力,扩大统治基础,也不断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科举制度开始萌芽。 公元589年,隋朝灭陈,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中国再次统一。隋朝统一中国后,即着手选士制度的改革,依察举之制选拔人才。公元606年,隋炀帝始臵进士科,标志着科举

特殊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特殊教育现状及发展趋 势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浅谈我国对聋哑学生的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内容摘要: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聋哑人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词汇。人们通过各种慈善活动和媒体报道知道他们,但与他们亲身、亲密接触的机会却寥寥无几。事实上,盲聋哑人所真正面对的问题远不仅听障这么简单。体现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与普通人的不同和造成这些不同的根源,却是大众所通常没有想到的。本文从聋哑学生的教育现状和发张趋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聋哑人特殊教育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的特殊教育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国家加大了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和工作力度,许多地方的特殊教育工作发展得很快。但是,我国的特殊教育在各个地域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聋教育做为特殊教育领域的一个分支,在现代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今天也同样面临着“发展与改革”这一历史使命。要让残疾人“充分参与和平等”,就必须真正的让残疾人享受到和谐、平等的教育。发展特殊教育事业,提高特殊教育质量,推动和深化特殊教育改革就是要开展对特殊教育的研究力度。 聋教育通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好多的特殊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我们的特教教师也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与教学模式。但是在现代教育形势的影响下,教育教学的改革正在对一些“成型”的教育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着批判甄别式的荡涤。好多的特教教师在教改的过程中迷茫,不知道怎样教好了;好多的特教教师通过

对教育新理论的学习,对自己教学模式产生了怀疑,可又不知道怎样改进提高;好多的特教教师对正在进行的普通基础教育的课改表示欢迎,可又不知道怎样与之联系起来,用到聋校的教育教学当中去。可以说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摆在我们每一个特教人面前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通过普通教育改革的发展,我们欣喜的看到了,结合新的教材,结合新的教育理论与模式,普通教育的发展改革正如火如荼,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怎样结合和利用好现代教育模式和理论,真正的搞好特殊教育特别是聋校的教育教学,在针对听障学生的的教学当中把态度教育、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三大教育任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特教人面前的课题。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进一步推进聋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聋哑儿童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使聋哑儿童受到良好的教育,是各级政府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的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 (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保护残疾人的法律法规。 (二)全社会渐渐正视聋哑残疾人生存、发展等社会问题。首先社会各界开始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聋哑残疾人,正视他们的特殊困难和需求,千方百计地为之排忧解难,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他们融进社会,平等地参与社会活动,履行公民义务,享受公民权利。其次聋哑残疾人要正视自己残疾的现实,不讳言自己的困难,克服过分敏感、过于自尊和自卑的弱点,以平常心观察社会,平视他人;要勇敢地走出封闭状态,迈向社会;要坦然地接受帮助,这也是结交朋友、融入社会的有效途径。

浅析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走向

浅析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走向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3325万人。不少中国人认为,今天中国年轻人所面临的问题不是能不能上大学的问题,而是上什么样大学的问题。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若从高考录取率看,情况似乎就是如此。统计表明,2013年福建省高考录取率达到89%,而2012年全国高考录取率为75%。但若从毛入学率看,到2012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30%,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也就是说,中国适龄人口中绝大多数青年没有享受上大学的权利,这还不包括数以亿计的成年人因为过去高等教育规模小而丧失了上大学的机会,现在的高等教育体系还不具有接受成年人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处于一种非常矛盾的状态。一方面,高考录取率已经达到很高水平,生源不足问题困扰着高校的办学;另_方面,高等教育满足社会公众需求的能力非常有限,社会受众还只是很少部分群体。何去何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又处在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政策选择

面临新的挑战。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国际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近30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与国际趋势相向而行,加快大众化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市场化进程,推进大学自主办学,建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国际化水平,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能力显著提高。①在变幻莫测的当今世界,与其他国家一样,人口、经济和大众化本身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1.人口结构的变化 在精英化阶段,高等教育与人口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社会公平问题;进入大众化以后,高等教育与人口结构之间便形成了复杂而多样的关系。在整个20世纪,在适龄人口数量庞大、上大学的机会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人口结构变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并不明显。今天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能够满足近30%的适龄人口上大学的需求,高等教育政策不能继续无视人口结构的变化。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人口增速持续下降。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中国总人口比2000年增长了%,年均增长%,比1990年到2000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 一、发展模式的不断转换 综观百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其发展模式的转换大致可分为七个时期。 第一时期(1862年至1894年)。甲午战争以前,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处于酝酿时期。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批培养外语人才和军事技术人才的专门学校。它们不同于传统封建教育机构,不是培养作为各级封建官吏的“治才”,而是培养通晓各国语言和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所谓“艺才”。最典型的代表即是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和1867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至1894年前后,我国共创办了30所左右的此类学堂。这些学堂毫无例外地都是在外来因素的诱发下创办的。所谓外来因素的诱发,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它们是清政府在外力胁迫下应急反应的产物,是为了培养应付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所急需的人才而开办的;第二层意思是,这些学堂都标榜以西方为榜样,然而,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却并不明确,笼而统之地把西方称之为“泰西”。从时人留下的大量文献分析,所谓“泰西”,包括了英、法、德、美等国。可见,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西方”是一种泛称,还没有具体而明确的模仿对象。 第二个时期(1895年至1911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1895、1896和1898年分别成立的天津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一般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大学的雏型。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全国性学制——《癸卯学制》。直到辛亥革命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层面、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以日为师”的氛围。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的第一份章程就是由梁启超“略取日本学规,参以本国情形草定规则八十余条”[1],即主要是参照日本东京大学的规程制定的。《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条文也几乎与日本学制中的相关规定一致。与前一个时期相比,学习的目标由泛化而集中,“泰西”一词被一个具体的国家——日本所取代,价值取向明确而单一。可以说,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步时期,是以日本为模式的。 第三个时期(1912年至1927年)。1912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1912年至1927年的十几年间,可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多元化时期。民国初年在蔡元培主持下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形成的新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对清末颁布的《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内容作了相应的改革。其间,教育部还陆续公布了《大学令》、《大学规程》、《专门学校令》、《公立、私立专门学校规程》和《高等师范学校规程》等一系列有关高等教育的法规法令。众所周知,作为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总设计师,蔡元培非常关心高等教育,《大学令》就是由他亲手制定的。他多次谈到,《大学令》中许多内容是“仿德国制”,“仿德国大学制”[2]。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借鉴德国高等教育是蔡元培多年的宿愿。但是,从实践的层面考察,蔡元培的理想并未实现。摆脱日本单一模式束缚的努力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大学设评议会、教授会的条文列入了《大学令》,但在当时的高等学校中并未实行。直到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他的高等教育的理念——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才部分地在他所主持的北京大学付诸实施。 就在蔡元培以德国高等教育为模式对北京大学进行深刻改造的同时,另一所国立大学——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东南大学迅速崛起。留美归教育博士郭秉文主持下的东南大学以美国大学为榜样,延揽一批留美学生到校任教,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为一体,从管理体制、系科设置、课程内容以至经费筹措等,全面学习、借鉴美国高等教育。至20年代中期,东南大学声誉日隆,影响日广,成为与北京大学南北呼应、交相辉映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又一重镇。 第四个时期(1927年至1949年)。在此22年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主旋律是,在融合美国和欧洲各国特点的进程中,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如果说20年代后期曾经是美国高等教育影响最盛的时期,从对地方分权制的教育体制的模仿,到大学实行选科制、学分制,以至于大学各专业缺乏明确的课程标准等等都显示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强大影响;那么,进入30年代,则表现出一种比较主动地吸收和借鉴欧洲各国高等教育经验的倾向。如在高中毕业生中实行会考制度,以整齐大学生的入学程度;教育部制订并实行有关大学教师任职资格的法令;强调大学毕业考试制度等等,这些举措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吸收了欧洲各国高等教育的具体做法。但是,这一时期从总体上讲是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其间,有一个短暂的插曲,即1927年至1929年期间实行的大学区制。实行“大学区制”用蔡元培的话来说是“仿法国制度,以大学区为教育行政之单元”[3]。众所周知,大学院制试行不及两年就无疾而终,对全国高等教育的实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①汉代独尊儒术,在京师设立太学,在郡国设立学官,后渐立学校。隋唐时期,科举制形成,逐渐取代与门阀等级制相适应的选举制,并与学校相关联。唐代在京城设国子监,统辖各学,在各地设郡县学校。宋代书院勃兴,元代广建社学。到明代,学校体制大体已备。清因明制,以科举取士为正途,而科举必由学校。其规制悬学校之名而导以仕进之路。②学校乃教化所从出,以纳民于轨物,在王朝统治体系中地位极崇,作用至大。 ——摘编自桑兵《历史的本色: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材料二③西方近代分科观念在中国社会的广泛传播,④促使中国学人在反思传统学术思想体系弊端的同时,纷纷提出近代中国新的学术分科方案。⑤民国初年,教育部公布《大学令》和《大学规程》,将大学分为文、理、法、商、医、农、工七科(简称“七科之学”),正式取消经学科。大学文科分为文学、历史学等4门,理科分为数学、理论物理学、化学等9门,法科分为法律学、政治学、经济学3门,商科分为银行学、保险学等6门,医科分为医学、药学2门,农科分为农学、农艺化学等4门,工科分为土木工学、机械工学、造船学等11门。 材料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有关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发展文教事业的基本方针,也是改革教育的基本依据。⑥一方面,政府对旧教育体制进行改造,制定改造旧教育的方针政策,接管、整顿旧学校,收回教育主权。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对包括教育界在内的知识分子采取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努力争取和团结知识分子。在实际教育建设过程中,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确立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没有完全得到执行,⑦突出表现为全面学习苏联教育,并大量派遣留学生赴苏联学习。应当指出,在学习苏联教育经验过程中,存在生搬硬套、结合中国国情不够的弊病。⑧通过对高等学校院系、中等专业学校的调整,对课程、教材及学制的改革,新中国教育事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材料一叙述了从汉至清中国教育的相关情况,其中①叙述了汉代至清代教育的发展情况,即都重视学校教育;②指出了学校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材料二叙述的是民国政府对大学的改制情况,其中③④⑤分别从西学的传入、近代中国学人的反思及政府政策三方面分析了近代中国大学分科的原因。材料三叙述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其中⑥阐述了新中国对旧教育体制的改造情况;⑦反映了苏联教育体制对新中国教育体制的影响;⑧阐述了新中国教育体制变革的内容及影响。三则材料阐述了中国教育的发展情况,凸显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问题设置】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七科之学”确立的原因和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 第1页共1页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2000字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许宁生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党和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特别强调“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双一流’建设,支持中西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学”。这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新的动员令,是高等教育最紧迫的战略任务。 从规模到质量,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结构也更加科学合理。但是,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面临着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构不够合理、东中西部区域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矛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持续推进教育领域改革,谋篇布局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和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高等教育投入,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更趋完备,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综合改革纵深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稳步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从规模、结构、质量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 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体系逐步健全。去年,中国高校数量已达2914所,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99万人,居世界第一,占全球规模的1/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比2012年提高12.7个百分点,已提前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年)》中确定的40%的目标。 高等教育体系进一步健全,博士培养规模稳步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加快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招生总数中占比不断攀升,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也逐步增加;高等职业教育也得到大力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及结构等方面更加注重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及特色;多种形式的高等继续教育深入发展,特别是建立了国家、地方两级开放大学;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和效益也有了显著提高。 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提升中西部高校发展内生动力,优化高等教育战略布局,中国于2012年开始实行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通过调整资源配置,集中力量攻坚,为中西部发展提供支持,以加快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步伐。 同时,国家和地方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和科研服务等方面还加大了支持和扶持力度,使中西部高等院校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为发展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条件。 高校学术科研成果与办学水平显著提高。 高校科研经费不断增长,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的总经费达到452亿元。高校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高校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项目接近全国总数的4/5,发明专利年授权量超过全国总数的1/5,在多个领域产出了一大批服务国家急需、具有国际影响的标志性成果。科研论文发表数量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各高校发表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数量不断增加。 高校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高等教育在人才强国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主力军作用。各高校完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